数学作业布置精细化

2024-08-09

数学作业布置精细化(精选10篇)

数学作业布置精细化 篇1

作业可以巩固知识,促进同学合作与亲子交流,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同时,作业也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作业中出现许多不合理的情况。对此,学校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探索过程

(一)现状调查

为了解学校的作业情况,学校对学生的作业能力、作业态度、作业方法、作业环境等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学生因缺乏自信而盲目抄袭作业,没有及时订正并进行反思;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枯燥,评价单一;家长无法指导子女完成家庭作业。

(二)顶层设计

依据分层教学的理念和多元智能理论,学校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能力水平提出了个性作业的想法。所谓个性作业,就是对班级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进行个性化布置与评价,重点关注后20%学生, 即把关注“后进生”的工作深化到作业领域。

(三)具体操作

1.学情精细诊断

“诊断”从医学角度来说是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通常医生是根据症状来识别病人所患何病。类比到教学中,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实际来识别学生的作业能力与作业态度。

学校强调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精细诊断,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作业内容。具体而言就是根据学生的客观情况和任课教师的主观认定,建议学生选择最佳难度的作业。同时,学校设计了特征分析应用程序,供学生自主评价,自主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精细诊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次认定就始终运用。表1所示为某次学生特征分析的结果。

2.四级动态作业

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理论,学校将作业内容设置为四个难度级别:抄写背诵→模仿帮助→独立思考→探究创新。四个级别作业由浅入深,先完成低级目标,再完成高一级的目标。图1为“四级动态作业”框架图。

一级难度,抄写背诵———让厌学者找回自信。

抄写背诵主要针对成绩较差、厌学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缺失自信心,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设置一级难度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了解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体会完成作业的喜悦。因此,作业内容尽可能放低要求,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作业评价以鼓励为主,以心理辅导为手段, 促使学生慢慢向高一层次迈进。

二级难度,模仿帮助———让落后者体验成功。

模仿帮助,主要适合肯学但能力较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有独立完成作业的意愿,但苦于能力较差,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所以通过不变题型变数字、 不变知识点变结构等形式,让学生模仿练习,可以促使学生完成作业。二级难度作业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整节课的知识点,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体会独立完成作业的喜悦。为此,作业内容应尽可能地考虑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的同时,真正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级难度,独立思考———让平凡者发现个性。

三级难度作业适合具有一定学习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但从多元智能的角度来看,学生表现出的能力不均衡,所以通过个性作业可以让平凡者发现自己的长处,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同时,这一难度的作业要发挥“参考答案”的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提高学习水平。

四级难度,探究创新———让优秀者展示风采。

设计探究创新作业可以让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有展示风采的机会。它注重不让学生做过多无用的作业,而是精挑细选,注重能力培养,重视探究性问题的解决。

3.建作业资源库

个性作业布置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梯度、多形式的家庭作业。对此,学校建立了作业资源库:设置一些必做题,让完成有困难的学生获得补偿教育的机会;设置一些选做题,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设置一些自由题,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作业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作业个性化评价

不同难度的作业,目标不尽相同。第一、二级难度以激励性评价为目的,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体会成功喜悦;第三、四级难度以诊断性评价为目的, 帮助学生找出知识点上的不解之处,重新梳理知识结构。学校注重在发展中评价,以评价促发展,尤其是创新、实践、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努力让学生感觉“不是被检查,而是被分享”。

5.加强作业管理

学校要求全程记录作业结果,记载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科学分析问题成因, 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同时,建立学生作业全程跟踪档案,为学生特征分析提供数据来源,并为过程性评价创造条件。此外,重视错题管理,编制以错误集为题库的单元复习作业或测验。

6.加强作业讲评

作业讲评包括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讲评和以学生交流为主的讲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讲评主要包括方法指导、内容梳理、策略指导、思路分析、规律归纳、方法总结等。以学生交流为主的讲评主要包括方法交流、过程讨论、内容理解、解题演示、思路讲述等。不同难度作业的内容不同,所以讲解时分组进行,可以是小组范围内的讲解,也可以个人面对面的讲解。

二、实施效果

通过精细诊断设置个性作业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是教师对待作业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设计作业时会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完善个性作业的评价标准,并主动搜集课程资源,逐步形成个性作业资源库。

二是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比率明显上升,有效杜绝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超过90%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独立完成作业。学生学习自信心得到全面的提高,特别是选择第一、二级难度作业的学生,他们觉得有适合自己的作业,而且作业评价结果也不落后于其他同学。学生作业时间得到明显控制,作业效率有所提高,他们认为做作业时不会浪费时间,不会三心二意。

三、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一是作业的效果不能通过强迫学生完成任务获得,而应通过学生的主动构建实现。二是在个性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降低了后20%学生的作业难度与作业量,这部分学生的作业实效性还有待考查。三是学生特征分析的准确度有待验证, 因为只凭教师的感觉或只看考试的成绩来确定,有失科学性。

小议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 篇2

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在协育中学担任初中的数学教学课程多年,从方法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辅导。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的研究,要重点关注学科明显薄的学生,采用教师定学生、师生结对、辅导等有效形式使学生随时能得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习缺乏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这是我们数学教学时应该注重的问题,素质教育的实质是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初中数学认知结构是挖掘和提炼数学观念的重要来源,是影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因素。以我在协育中学从事多年的数学教学认知为依据,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可以挖掘出知识结构中具有“生发性”的深层数学理念。学生的学习似乎停留在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旧知识的阶段。这种简单的操作方法在短时间内能使考试成绩上去,但代价是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并造成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培养“发展型”人才,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学生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生活中建立起来的认知概念和数学内容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造成对这一知识点概念的理解出现是似而非状况。

数学课内外作业的作用都非常大,数学作业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它是改进教和学的重要依据,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生交流、互动和发展的平台,它是巩固消化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最佳载体通过课外作业,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探究,设计,讨论,体验和交流,在练习和批阅中产生师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不断活跃,使学生的思维在灵活性、深刻性、发散性、戗造性等方面得到发展,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富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人才.数学课外作业的内容能使学生更加掌握数学的知识,数学科学生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起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作用,还能及时反馈信息,又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怎样布置数学作业。

为了改变目前数学作业的不良现状,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认为:

1、在“质”上,题目要紧扣课堂所讲内容,尽量使每个题目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思考性、探索性,兼顾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题的编排上既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不加推敲信手一划,尽量使学生所做的每一个题既不滥竽充数,又不怪偏刁钻,都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在此基础上,不要科学地控制作业题的“量”。题目太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作业效果。

2、不能一概而论。布置的各个环节上做文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思维品质,对学生心智、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布置数学作业的各个环节上应充分提炼挖掘,不能就题论题,草率行事。

3、在作业的“质”、“量”上下功夫。

在“质”上,题目要紧扣课堂所讲内容,尽量使每个题目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思考性、探索性,兼顾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题的编排上既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不加推敲信手一划,尽量使学生所做的每一个题既不滥竽充数,又不怪偏刁钻,都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在此基础上,不要科学地控制作业题的“量”。题目太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作业效果。一般说来,在每节课后布置15分钟左右的作业较为适宜。

二、数学作业我是怎样安排的。

目前数学课上作业的布置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许多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考试中能取得好分数,平时在布置作业时,只图“量”,不求“质”,一味盲目地“强化”训练,总认为“熟”一定生“巧”,“巧”就一定能考取高分。其实,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思维“磨盘”式旋转,随着技能的熟练,学生的思维活动越来越少,这不仅不利于能力的发展,而且对深化、强化知识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

2、为图省事,作业形式单一.。

不少教师平时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作业的质量,总是围绕几种单调、重复的作业形式来回转,今天是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明天还是。这样题目好找、好出,批改也省事。学生就会逐渐变成按既定程序完成既定任务的“机器人”,在枯燥的数字,符号和公式堆里转来转去,既无完成作业的乐趣,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不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养成弄虚作假,消极应付的不良习惯,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写上数学批语,不仅传递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意见,而且融洽了师生感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在作业批改中,只有通过一些有教育艺术和能激发孩子们写作业兴趣的评价,才能更好地起到这一目的。我批改作业经常用到的评价方法有:

1、探究式

任何学生都是有较强的自尊和荣誉感,希望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例如在一次作业中,我布置了一道比较复杂的整式乘法计算题。一些同学没有按照常规解法来做,而是巧妙地通过“平常的计算这利方法进行了处理,简单明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赞扬式

学生解题不符合要求,这是常有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及时地指导,让学生知道不足之处,从中吸取教训,使解题过程完整规范赞扬式。

3、鼓舞式。

当学生书写认真或成绩进步,或作业有独到之处时,我予以鼓励教师热情的鼓励势必给学生带去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同时对沟通师生心灵、融洽師生关系都有一定益处,许多同学都把批语当成警句抄在日记里。

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 篇3

关键词:作业的量,作业分层,合作,交流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重视布置作业, 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早已形成共识, 但如何有效地布置家庭作业, 使作业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却未被关注。长期以来, 作业成了学生的一种包袱、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去投入的活动, 一个压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的祸手, 曾几何时, 我们老师成了“不榨干孩子身上最后一滴血是不会罢休的”罪人。作业已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 改革作业形式, 创设受学生欢迎的作业, 通过作业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当前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 我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把握数学作业的量, 让学生感受愉悦

1. 数学作业的设计首先要分析教材, 把握教学重点、难

点,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循序渐进, 以缩短学生掌握学习所需时间为目标, 精选作业, 避免重复, 为学生提供有效作业资源, 要严格控制作业量, 切实为学生减负。

2. 数学作业要富有启发性, 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 提高作业效率。

3. 数学作业要使学生懂得做作业与完成学习任务的关系, 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杜绝拖延、抄袭甚至不交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尝试回忆复习, 归纳、整理知识点, 做习题应先审题, 分析题意,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清思路, 再开始做作业, 完成以后, 自我检查, 提高准确率。对学生的作业必须精批细改, 对解题思路是否清晰, 步骤是否完整, 运算是否正确, 并予以简单的激励性评语, 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分层次设计, 让学生体验成功

1. 数学家庭作业分层, 可以提高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数学家庭作业分层, 允许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根据他们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样做既减轻这一部分学生家庭作业的过重负担, 增添了他们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 为他们自主完成作业增加了信心和乐趣, 提高了作业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或避免学生抄袭其他同学家庭作业的现象。虽然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进行分层次安排家庭作业, 由于不用顾忌优秀学生吃不饱, 所以降低难度, 学生能做多少就布置多少, 表面上学生作业量的少了、浅了, 但却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2. 数学家庭作业分层, 可以提高学习比较轻松学生的完成作业的创新性。

数学家庭作业分层, 允许教师对学习比较轻松的学生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家庭作业, 而不用担心作业难度的适中性。从而使教师可以更专心的设计一些数学问题。可以在家庭作业中渗透与其他学科“整合”、或其他知识体系的“综合”思想。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重新审视家庭作业的内涵, 这样的家庭作业肯定会加深优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更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体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3. 数学家庭作业分层, 可以提高厌学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可能性。

数学家庭作业分层, 对纪律差、厌学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创造了可能。纪律差、厌学学生, 他们不是做作业的时间太少, 而是不肯做家庭作业, 他们要么抄袭其他同学的家庭作业, 要么就干脆不做家庭作业。造成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他们学习态度不好, 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课堂上根本不听, 而且自由散漫现象严重, 他们不仅自己不学, 还严重地影响他人的学习。对于这些学生, 我们布置的家庭作业可以是与传统的作业有差别的:我们根据中学生好奇、求胜欲强、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 结合数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 努力挖掘各种内在因素, 创设情境, 诱发激励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兴趣, 因此, 教师要设计的家庭作业应该是比较容易完成的。

通过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和快慰, 可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这是人健康发展的起点。

三、让学生相互设计作业, 增强自主意识和合作交往能力

自主是创新的前提, 自主意识是21世纪对人素质的根本要求, 而交往合作能力是实现创新的主要因素。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因此,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时, 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竞争和自我内化的主体意识培养, 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相互沟通、合作攻关和伙伴交往的合作能力的培养。为此, 在作业安排上, 我让水平在同一层次的同学相互结对, 彼此给对方设计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作业题, 对方按要求完成后, 再由双方共同批阅、探讨。由于受成就动机的驱使, 同学们都会注重作业题的质量, 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课后认真思考、准备。实际上, 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深挖教材的提高和知识的再生过程。通过这样的生生交流, 使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智慧和温暖, 较好地消除了学生对作业的枯燥和无奈。因此, 我们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 转变作业观念, 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在交往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

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及批改 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作业批改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292-01

作业作为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学生极其家长。作业必须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但我们传统的数学作业,不是背公式、记口诀、抄定义、写法则,就是做计算、写证明,这些千篇一律的作业让我们的学生对数学这一门槛难以跨越,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数学的学习变得毫无乐趣、枯燥乏味。大量的抄、背、做、写给学生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死板固定的作业形式,逐渐抹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被动完成作业的态度大大影响了学生数学成绩与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到数学的迷宫里遨游,教师对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对其有直接影响,并且举足轻重。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

一、提高作业布置效率的对策

1、作业内容要精练

首先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信手拈来、滥竿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亦忌布置好高鹜远、刁钻怪偏的作业,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其次还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一般说来,在每节课后布置30分钟左右的作业量较为适宜。当然,作业量的确定还受学生素质、年龄特征和所教具体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

2、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传统的作业过程是教师意志的体现,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是教师按照统一性要求(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完成方式等)对学生的变相“灌注”过程。这种专制的、千篇一律式的作业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都“千人一面”,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要将作业中的教师行为转变为学生的行为,提倡学生自主地选择作业的形式、内容、完成方式,让学生自己留作业,体现作业中的层次性、自主性和选择性。“因材施教”教育教学原则的本质,在于教育者因学生的差异而采取相匹配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

3、作业形式要多样

传统数学中布置的作业绝大部分为笔答题型作业,单调的作业让学生感到乏味,降低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也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因此,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做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教材中“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可以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出发,多思维、多角度、多形式、多层面的布置初中数学作业。

二、提高作业批改效率的对策

当前的数学教学评价比较偏重分数,忽视了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忽视了主体多元、多向潜能的发掘;把本身并不十分科学的评价结果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寻找评价与教学活动相长的支点,竭力营造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学习的评价环境,引导学生以健康心态、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以自信、欣赏的眼光看世界。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现代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力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知识的学习己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范畴,它己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在这样的理念下,历来被认为传授知识的课堂面临着重构,即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发展生命的课堂。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是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灵魂。

2、批改要讲究艺术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作业批改是一项具有高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工程,是教师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途经,也是师生间的一种心理对活。富有激励性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是评价的首选。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3、作业批改要及时

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作业批改是一项常规工作。为使数学教学的批改紧密配合课堂教学,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作业一定要及时批改,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评判。避免过去那种作业一放好几天不及时批改的做法,时间一长学生对于该次作业的知识点印象己不深刻,批改后的评讲所能收到的效果自然也会打折扣。

4、严肃认真,以身作则

数学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教师应力争成为高超的艺术大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笔一划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态度、深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正人先正己”只有教师严以律己、严谨治学、尊重学生,认真对待学生所付出的劳动,学生才能效仿老师,重视作业、理解作业的意义。

数学教师应布置多层次数学作业 篇5

一、多层次作业的形式

教师首先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力, 将学生按学习程度不同进行分组, 一般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组为学习优秀的学生, 第四组为学习有很大困难的学生, 而第二、三组分列是中上、中下的学生, 然后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实行分层次教学, 课堂作业是教师事先根据各层次学生的知识状况和教学内容分组编写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习题。

二、多层次作业的习题配备

多层次作业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更高了。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 而且对各个层次作业的要求和目的一定要明确, 对习题要精心地选择和安排, 第一组是基础题和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各半;第二组是基础题为主, 同时配有一定量的中等难度的题目;第三组是基础题和少量中等难度题;第四组都是基础题, 各组作业的题型基本一致, 但难度不同, 较低层次的习题可将前一层次的习题进行分组改编, 减少知识点, 这样便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模仿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完成自己的作业。如讲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后, 每组各出了下面一道题。

第一组:在Rt△ABC中, ∠c=90°, b=, ∠A的平分线AD=, 求a、c及∠A、∠B。

第二组:在Rt△ABC中, ∠c=90°, ∠A=60°, CD⊥AB于D, CD=, 求a、b、c。

第三组:在Rt△ABC中, ∠c=90°, b=8姨5, c=16姨5,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第四组:在Rt△ABC中, ∠c=90°, ∠B=30°, b=8姨5, 求a、c。

另外, 在各个层次的作业中插入个别新课内容相似的旧题型起到复习旧知识防止遗忘的作用。比如, 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属于基础知识的问题, 三、四组的学生掌握不好, 就必须抓住不放, 所以在编制习题时对三、四组反复地进行练习, 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

三、作业的批改

在每次作业完成后将作业全部收齐, 并逐一登记, 主要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然后在《学习园地》内公布教师做的标准答案, 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作业, 并观察另外组的作业解答, 然后请第一组批改第二组作业, 第二组批改第三组作业, 第一、四组的作业由教师亲自批改, 在批改过程中, 学生往往就作业中的问题互相质疑, 教师要及时给予辅导。

四、作业后的矫正和调整

作业批改后, 一、二两组同学汇报本组批改作业的情况, 推荐优秀作业, 作业中的新颖解法以及存在问题较多的作业, 然后发下作业, 结合公布作业答案进行订正, 教师则首先要肯定、鼓励同学已学会了哪些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提高, 包括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进步等, 然后, 对于问题出现较多的作业, 请这些同学当面寻找错误的原因, 以利今后改正。对于优秀的作业及时给予表扬, 新颖解法张榜公布, 教完每章后, 学生自己将每次作业装订成册, 便于今后复习。

教师所布置的第一、四组的作业采用详细批阅, 并注意发现四组作业中的“闪光点”, 及时地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批语, 一般采用鼓励性为主。这样, 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中能得到喜悦和力量, 增强精益求精, 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调整教学活动中, 要对症下药, 及时进行矫正, 弥补漏洞, 强化学习内容。

对于每次各组中的优秀作业及时进行登记, 结合平时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及平时测试, 在调整分组时将他们提高一个层次, 而对于每次作业中错误出现较多, 平时测试在本层次中较差的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动员流入下一个层次。

实践证明, 施行多层次作业法有如下好处: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有利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

3.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4.有利于了解学生, 便于因材施教。

5.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数学有效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篇6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有效作业设计的前提

传统作业的设计立足于教师的教,通常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致使学生在写作业时没有了积极性,变成为了完成而完成,从而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潜能发展,这有悖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现代教学强调作业的有效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起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主动选择的空间,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教师也应倡导学生的主体性。可见,教师需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是前提。

二、精心的习题设计是有效作业实施的关键

1. 丰富数学作业的形式

传统教学观认为,布置作业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分数,其更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过程,这导致“题海战术”的风靡,长此以往大大削弱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相比传统教学观,现代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以及探讨过程中情感的丰富和价值观的形成。教师不要让学生只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写作业,也不要只为了应付考试而设置作业,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首要任务,所以在设计和布置有效作业时可采用合作与研究性作业。

2. 注重数学作业的设计与编排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在呈现形式上比较单一,“就题讲题,就题论题”成了常态,这种教学缺乏开放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初中数学习题的设计可以所学知识点为基础,以发散性的形式呈现,其核心是一个概念、一个定理、一个图解,甚至是一个实例。教师应围绕一个核心知识,变换题目条件、结论和表达形式,通对该题的联想、类比、拓展和引申,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联系,设计从一道题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重在归纳以某个知识点引申出的一系列题型,变传统作业为探究性作业,给予学生自我学习、启迪思维的平台。对此,我设计了“关于一道题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有效作业模式,由简入难,由浅入深,起到解一道题懂一类题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使学生学会知识梳理,懂得将题型归类的思想。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时,教师设计“关于一道题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三角形内接矩形”专题,利用一道几何解析题,让学生解题并做各种变式练习,通过一题多变,学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从而体现作业的有效性。

三、多样的评价方式是有效作业落实的保证

小学数学课的作业布置 篇7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 也是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小学数学课上, 教师不但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适时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完善, 而且要认可作业布置在整体教学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1. 形式要灵活多样

在小学数学课的作业布置中, 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静态作业模式, 而要坚持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角度出发, 在数学课堂上相应布置一系列形式灵活多样的作业, 作业布置不但要具有实践性、巩固性、操作性的特征, 而且要让学生在尝试、亲历、实践的探索过程中, 不断地增加体验, 丰富经验, 同时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另外,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与素质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 不可避免的在现实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实际问题, 这就需要学生具备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 内容要精选

在小学数学课的作业布置中, 教师要在结合新课程改革规定与要求的基础上, 紧跟现代初级数学教学的发展步伐,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及心理特点, 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重点、难点, 精心布置一些难易适度, 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全面性、系统性, 富有思维价值的作业内容。

二、小学数学课作业的合理化布置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部分教师在工作实践中, 过分重视对于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 而相对忽略了作业布置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这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要求的。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 注重作业的合理化布置, 以增强调整和促进教学的长远目标。

1. 紧密联系学生当堂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课作业布置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上课的内容, 以及协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当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便教师可以针对实际问题, 及时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比如,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在讲解“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一课时, 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 教师可以在作业布置中设计相应的题组练习题, 具体问题设置为:某工厂计划生产1200台机器, 第一天生产了全部机器的1/4, 第二天生产了剩余机器的40%, 问题为: (1) 第一天生产了多少台机器? (2) 第二天生产了多少台机器? (3) 两天一共生产了多少台机器? (4)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生产了多少台机器? (5) 还剩全部机器的几分之几没有生产?此类的课堂作业, 不但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且促进学生在比较中提高认识, 进而形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作业布置的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课的作业布置过程中, 教师应坚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情境的角度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 布置具有趣味性和亲近性的作业内容,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 轴对称图形知识的作业布置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六年级学生的好奇心理, 通过设计一系列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作业内容,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思考镜子中图形和原有图形的关系, 并将其绘制为图标, 通过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与分析。

三、结语

数学作业布置的“六个走向” 篇8

一、由单一走向多样

课堂教学中, 教师已经注意到了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 同样作为学习重要环节的作业, 教师却往往不注意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种感官, 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 也很少想到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 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因此, 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如口头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剪报、调查了解、写数学日记等, 这样学生做起来才会乐此不疲。如:在布置“长方体的认识”作业时,

1. 做一做:用萝卜或泥巴做一个长方体。

2.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 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3. 说一说:向家长说一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4. 涂一涂:在它的外表涂上不同颜色。

5. 记一记:写一篇数学日记, 记下自己的所想、所做、所问、所悟……

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的做、找、说、涂、记, 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表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像这样具有跨学科、实践性、生活性的丰富多彩的作业, 改变了传统书面作业的单一模式, 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强化了学生的动手实践, 提高了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同时也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

二、由枯燥走向有趣

以生动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传统呆板的作业形式,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复习完“计量单位”知识后, 可以设计如下作业:早上6 () 30 () , 丁玲从2 () 长的床上起来, 用了lO () 很快刷完了牙, 洗好了脸, 吃了大约200 () 的早饭, 就背起2 () 重的书包, 飞快地向400 () 以外的学校跑去。路上, 丁玲遇上红灯停留了1 () , 碰到了体重55 () 的小胖子元元, 和他一起到了学校。

放学后, 丁玲一回到家, 马上拿出1 () 长的钢笔和1 () 厚的练习簿在面积约96 () 的办公桌上做起了作业。晚上6 () , 动画片开始了, 看了大约半 () 。吃完晚饭后, 丁玲复习了一会儿功课, 喝了一盒125 () 的牛奶, () 时准时上床睡觉。

这样富有情趣的作业, 不仅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使学生乐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由统一走向弹性

学生因个体的不同总存在着接受能力、思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因此, 作业布置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 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 中等生“吃得饱”, 学优生“吃得好”。即:作业布置对不同层次学生来说应该做到分类要求, 自由选择, 不搞“一刀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布置不同内容与要求的作业。即 (1) 提供有层次的作业内容, 由学生自己决定练习量。这是弹性作业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2) 提供不同的作业要求, 供学生选择。如同一道题目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即对学困生只要求一题一解, 就题论题, 落实大纲的要求;对优等生要求能一题多解的尽量要用多种方法, 还要寻找最佳解决法。这样, 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产生一种“我要做, 我要认真思考”的情感体验, 从而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做, 练习效果远比强制性或“一刀切”练习的效果好。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 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

第一层次 (1) 3.6×89+3.6×1 (2) (1.25+2.5) ×4;

第二层次 (1) 3.8×99+3.8 (2) 4.5×10.2;

第三层次 (1) 2.4×4.7+2.4×4.3+2.4

(2) 5.3×7.2+0.53×28

(3) 2.4×1.25

学困生必须完成第一层次作业选做第二层次作业, 中等生必须完成第二层次作业选做第三层次作业, 优等生必须完成第二三层次作业, 还要注意解法多样化与优化。

四、由书本走向生活

数学学习应将触角伸向学生的生活, 数学作业设计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 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如教学了“小数乘法”之后, 可设计这样的课外作业请你回家看一看水表与电表, 了解本月用水、用电情况, 即本月数量、上月数量、实用多少, 再按每度电0.58元、每吨水2.45元计算, 算出应付电费多少元?应付水费多少元?又如某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 第一种使用“全球通”手机卡用户电话费计费标准为每月月租费18元, 接听和打出每分钟需另付通话费均为0.20元;第二种使用“神州行”手机卡用户电话费计费标准为不缴纳月租费, 接听和打出每分钟通话费均为0.3元。根据以上信息, 完成下列各题: (1) 张叔叔每月平均通话时间为150分钟, 他应该选用哪种手机卡电话费比较便宜?每月电话费多少元? (2) 李叔叔每月平均通话时间是200分钟, 他应该选择哪种手机卡电话费比较便宜?每月需电话费多少元?这样有效培养学生搜索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由单干走向合作

新课程倡导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个人练习, 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的作业,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学生合作型作业。

可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办数学报之类的作业, 这些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 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作业, 学生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 大家出谋划策, 互相帮助, 学会合作。

2. 家长合作型作业。

一些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作业, 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作业中来, 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 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得作业具有浓浓的“亲情感”。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 布置学生回家量一量自己家各个房间的长与宽, 并算出自己家的面积。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 独立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要求家长协助来完成作业。

六、由封闭走向开放

高中数学作业布置改革的尝试 篇9

新课改以来,我总结出主动的作业形式,并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对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结合新课标下新的要求,制定出了更具典型,也更生动,更具创造性的数学作业形式.

一、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形式

做法:教师首先依照教学单元为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主动性的习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需提出一个每天需完成的作业量,接下来就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最后就是教师的监督和指点.

特征: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兼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因材施教.增强了作业的作用,使作业不仅仅是检验知识的程序,而是成为提升学生能力的助推器.

二、层次分明地进行校正

做法: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时再进行“完成性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将学生分成“合格”和“需努力”以及“表现良好”等层次.对比之后教师提供矫正作业,学生完成校正作业后再将作业进行检测,提高了完成作业的能力.

特征:一般来说班级制课制下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分出了各个不同的层级,如果教师不在教学开始时将学生划分出多个层次,而是在教学单元结束时划分,会更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考虑自身的学习情况之后自主地进行作业选择.而矫正作业的分层次要求,使得学生间的互帮互助氛围更加的浓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要求和积极性也会更加的强烈.同时,这也会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主动思考的自觉性.

三、自编“检测”作业

做法:每个章节的学习完成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编辑检测试题.教师的任务就从教学检测而变成了指导,使得教学不再是沉闷的教与学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探索知识的奇妙旅程.在知道的过程中要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而检测作业可让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也可个体独立完成.每次编题后要求学生则要将章节知识内容进行整理、提交测验卷和考查的知识点等成果.教师取样适当地进行讲评,学生间互相进行评价、相互测验.

特征:摒弃了以往的学生间个体的独立性.学生在编题整理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梳理和归类,在一定程度上将所学到的只是应用到了实际的过程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而编题后的自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学生自己担当着制定者和评价者角色,使他们更能体味会自己在学习中的自我价值.

以上三种作业模式,是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上进行的适当改革,以巩固“双基”为目的.但依然存在传统作业的弊端:提出问题的依然是课本和教师;依然是万变不离其宗.封闭性的解答;单一的作业形式;更注重学习的结果或是说更看重学生的分数而不是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改变当成是评价的标准等.

四、兼具探索和研究性的作业

做法:①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依据所学内容划定范围或提出问题;②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搜集资料、整理问题;③小组间先进行讨论,之后反馈相关的信息再进行改进;④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作业成果报告;⑤交流沟通,进行评价,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特征: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进行自由选择,跨度相对大,选择也就更多,能够寻求相互的合作伙伴,学习的思路清晰明了,效率较高,优势明显,增强学生的信息利用、整合的能力.

与传统作业相比,探索研究性作业优势明显:①探索研究性作业既是综合的专题学习,又是独立的个体探索研究,学生在驾驭专题学习中容易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着主动权.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②整个作业从形成到结束时间上相对较长,而作业反馈也就能更加的及时有效,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搜集信息的意识,提高学生信息利用的能力;③作业过程、完成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开放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能力的发挥也就会更广阔.

兼具探索和研究性的作业是对传统作业的结构性调整,为学生提供的不仅是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学生带着疑问,边学习,边探索,边研究,边解决,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与教师进行交流、共享.

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及批改研究 篇10

作业布置和批改是教学常规工作, 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检验教学成果和调整教学方案. 良好的作业布置和批改, 是“教”与“学”的统一, 是开创初中数学教学新境界的必行之路, 不能只看结果, 不重过程. 笔者结合自身初中数学经验, 总结近年来在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及批改中的得失, 对初中数学的作业布置方式展开理性研究, 对作业批改方式进行严谨探讨, 以期为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及批改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引导.

1. 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方式研究

1.1 区分层次 , 因材施教

长期以来, 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 作业布置偏重于教师意志的体现, 而学生只是出于被动接受地位. 作业统一要求、同一内容、统一完成, 对学生特点的研究较少, 在很大程度上磨灭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雷同思维”, 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 所以,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首先要了解学生特点, 给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以足够的关注, 充分考虑到学生数学基础、数学思维能力的差异, 尽量避免一刀切, 在布置作业时合理设置梯度, 以让每名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来提升自我为目标.

例题1:已知抛物线y = x2+ (n - 3) x + n + 1经过坐标原点.

(1) 计算该条抛物线定点T的坐标.

(2) 假设该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 写出直线TA的一次函数.

研究例1可发现, 该题目较为多见, 且第 (1) 小题的基础性较强, 属于夯实基础, 课本知识点稍作迁移的题目, 因此, 对所有学生来说, 第 (1) 小题是必做作业. 而从第 (2) 小题来看, 部分学生是有能力作出的, 同时不少学生也会望而却步, 因此,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可明确强调, 大家可对第 (2) 小题进行尝试, 能够解答最好, 如果确实有难度, 请学生们写下一个基本的思路, 同时, 鼓励学生分组探讨, 共同完成作业. 通过这种作业布置方式, 每名学生都可以得到锻炼, 教师也可以从不同层次学生的思路分析中发现问题, 进而调整教学设计.

1.2 作业内容要精练

长期以来, 题海战术被认为数学能力提升的金标准, 其实, 题海战术缺失效果明显, 但题海的设计不能趋于雷同, 不能在同一种简单类型的题目上浪费掉宝贵的时间. 因此, 数学作业要重“质”, 作业的内容应结合课堂内容精心筛选, 教师应尽量设置典型、全面、巩固、启发性的作业内容, 尽量避免过于粗浅和好高骛远两个极端. 要注重认识规律, 利于多向思维的作业题目筛选, 加强知识体系的内在相关性探讨, 力求达到“一题通”而“一类通”的效果.

1.3 作业形式多样化

宋代大儒陈颐说:“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 ”数学作业也是这样, 虽然多数学生都想好好完成作业, 提升成绩, 然而但真正面对一堆无聊的数字和字母时便一下子兴味索然, 拿出手机、打开电脑或者做点其他的小动作. 因此, 作业的形式关乎学生完成的积极性, 其趣味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其实, 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为数学的作业布置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参考. 一方面, 这种形式的作业是知识基础性和发展性、迁移性的统一, 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主体性、个体性的发挥. 另外, 可设置部分课外思考作业, 主要表现为扩展型和创造型作业. 再有可布置一些“软性作业”, 主要以培养学生的长久探究能力为目的, 如写数学周记、数学小论文、探究性小课题等.

2. 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研究

2.1 批改内容 , 广角多元

在作业的批改过程中, 教师用充分关注学生, 针对每名学生的作业特点, 分析学生的潜能. 从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探究能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热情的肯定. 这正好也满足了新课程标准的三维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师完全可以从这些角度给予学生鼓励和评价.

2.2 批改策略 , 多样融合

传统上, 数学作业的统一修改虽然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整体情况的把握, 但也有一定的弊端, 比如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批阅, 学生个性得不到满足. 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可探讨多种批改方式的联用, 比如教师批改结合学生自主批改、统一批改结合单独批改、激励性批改结合纠正性修改等等, 多花点心思, 多运用几种形式, 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期待评价的到来.

2.3 批改主体 , 双向互动

教学是一种有机互动过程, 作业批改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力. 试着转化一下思维, 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思维的延伸可能超出教师的思考, 因此, 为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增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 教师可以尝试单一主体的作业批改形式. 在部分作业的批改中, 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批改、交互批改、小组间批改, 等等. 通过这一批改过程, 使学生取长补短, 优、中、相对较差的学生相互帮扶.

2.4 讲究批改艺术

如果仅把数学看作一门科学, 那么对学生来讲它就是枯燥的; 如果教师能够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艺术手法, 那么数学就是迷人的. 因此, 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 教师不要仅仅以对与不对来进行评价, 而是要用语言给予积极的评价和中肯的建议, 让学生切实把握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并且体会贴心的温暖. 在每次评价的基础上, 学生认真改正错误, 积极与教师配合,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是一门学问, 值得广大教师进行深入探究. 本文从“区分层次, 因材施教”“内容精练”“形式多样等角度对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方式进行了研究 , 从批改内容, 广角多元”“批改策略, 多样融合”“批改主体, 双向互动”“讲究批改艺术”等角度对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进行了探讨, 希望能对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摘要:初中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语言、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从整体来说是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方法探究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推进, 如何有效调整和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是我们必须正视的课题.作业布置及批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夯基固本、温故知新的重要途径, 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炼数学能力的重要步骤.

上一篇:不同科学课型下一篇:提升历史学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