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的有效性

2024-08-31

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的有效性(精选11篇)

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的有效性 篇1

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西吉县硝河乡中心小学马海荣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好的数学课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数学教学艺术,这是众所周知的。为此,人们对数学教学的方法、技巧等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进行研究。然而,对于数学教学活动有机组成部分的课外作业,人们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数学教师对课外作业的布置随意性大、针对性不强,没有很好地起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及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作用。因此,合理、科学地布置数学课外作业是十分必要的。

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目的、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合适的课外习题。具体说来,布置数学课外作业应讲究如下原则:

一、布置新颖有趣的作业。

布置课外作业时,首先要考虑作业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游戏作业。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如:在学了两步计算后可布置学生课后一起玩“算24点”的扑克游戏。

(2)实践性作业。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在我国,“鸡兔同笼”问题作为一类有趣又重要的数学问题的代表,大量出现在各种数学书中。但进入小学数学教材,近20年里,还是头一次。在学了这类数学问题后,可布置一些

趣味数学题作为课外题选。例如“猴子分桃”“百鸡问题”等,这势必会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探寻结果

二、课外作业的布置要贴近生活,捕捉生活素材,探索生活问题。“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平时要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

数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地理解数学,还必须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现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教材“圆柱、圆锥和球”时,可指导学生制作一些诸如圆柱、圆锥等几何模型,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更好地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有助于形成空间概念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差异设计,各取所需。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后进生,要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做,对优秀生是一个促进,又能帮助差生克服“完不成作业”的自卑和消极心理。

(1).数量分层。

每一课时中如作业本、书本上的基本习题应该是课堂规范作业中的必选作业,预习、复习等是数学基本知识落实的重要阵地,我们不可以随意删减。但对于计算题、基本知识点的运用等,我们可以因人而异,从数量上对不同的学生提出分层要求。那些根据课时知识点设计的一些拓展题目,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做与不做。经常看到作业本中一些打着“※”的题目,有许多老师要求全班学生都做,这对于那些中下生来说可谓是难上加难,还不如让他们把这点时间花在基本习题的练习上。

(2).难度分层。

小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难易有别的作

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后进生作业难度适当降低,使之指向于基础目标,确保完成基础目标;中等生保持难度,使他们在确保达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发展目标;优等生增加难度,促使他们在较高的知识平台上发展,努力实现创造目标。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来编一道能简便计算的题目,并把它做出来。(做一道得一颗星)

①369.9②2.51.2532③1917

④0.647.80.326.40.64

为了得到更多的星星(星星很有用处,到时在作业评比中,可用来拍卖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星星数来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学生就会尽可能地编题计算,把这些易错、易混的典型题都编出来了。如:如第一题,可以是乘法,也可以是减法,还可以是加法,这样,就把习题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这样老师就最高兴了。再如第三题可编写+)×19×

17、(-)×19×

17、×19+×

17、×19-×17。再通过让学生解决,既巩固了知识,又灵活地运用了知识,结果在评讲时,不出老师所料,很多同学却是这样做的:(实在可惜)

(+)×19×17

=×19+×17

=1+1=2

当机立断作了点评与分析,恰如其分地纠正了错,使之学生综合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再如第四题学生有编成:①0.64×7.8+0.32×6.4-0.64和②(6.4÷0.64)×(0.64÷0.32)×7.8等,编成第一种就综合地运用了转化的思想进行简便运算,是一种高层次的题目。

表面上只有四组题,但实际却做10多道,这不仅对简便运算的知识落到实处,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分别摘到自己所需的“果子”。

(3).类型分层。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作业可分为必做题浅显,选做题灵活,附加题偏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结合作业设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与批判性,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数学信息,则可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四、.实践设计,张扬个性。

新课标告诉我们: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作为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实践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1).操作实践性作业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形象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而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如学习重量计量单位后,可建议学生回家称称一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再掂一掂食盐,还可以让学生上市场去先估一估某些物体的重量,然后亲自动手称一称或看卖主称一称,验证一下,这样的作业需要父母的协助下才能完成。

(2).调查式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掌握课外知识的确层面上,要让学生会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课外,拓宽知识来源,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现数学的生命活力。如:学习“24时计时法”后,教师布置学生以下作业:晚上自己从睡下看一下时间到起床时看一下总共睡了多长时间;上学前,看一看钟表是几点,中午回到家再看看是几点,然后说一说自己离开家多长时间;寒暑间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各具特色的作息时间表

(3).阅读类作业

让学生在课外读物中寻找数学,不仅可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获得课堂内所没有的知识,而且将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处,激发其做作业兴趣。

参考文献:

① 郑俊选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② ②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③《小学数学教育》2006年第7-8期、第11期,2007年第1-2期

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

布置的有效性

单位:西吉县硝河乡中心小学 姓名:马海荣 时间:2012年7月10 日

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的有效性 篇2

课外作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形成技能技巧, 培养和发展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所任教的小学是一所农村村小, 学生中百分之六七十是留守儿童。如果我们不给他们布置一点课外作业, 放学回家, 可想而知, 这些孩子们一定会到处玩耍。这就需要我们布置课外作业。数学课外作业常见的问题一是作业量过多, 二是形式单一、内容乏味, 三是应用意识不强。这样的数学课外作业不但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而且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我觉得应该精心设计课外作业,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外作业设计要体现出趣味性

趣味性的作业设计, 可以帮助学生对求知兴趣的长期发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生而言, 趣味性的作业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从而成为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例如“两位数的大小”课外作业设计, 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玩猜数字游戏, 一位同学写一个两位数, 让另外一个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这个数字。如写出“43”这个数字, 如果猜谜的同学猜是“85”, 出谜的同学要告诉猜谜的同学猜大了, 如果猜谜的同学猜是“21”, 则出谜的同学要告诉猜谜的同学猜小了, 直到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为止。

二、课外作业布置要体现出层次性

学生之间存在着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由于受各自家庭条件不同及自身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存在的好与差。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 在课外作业设计时, 要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 在教学中, 可以把作业必做题、提高题和选做题, 设计成难易相当的练习题,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三、课外作业布置要体现出生活性

数学作业应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作业设计可以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密切联系。一些作业, 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收集、整理等多项训练, 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例如“元角分的认识”, 可以让学生到超市查看一些物品的价格, 然后进行比较。对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操作、试一试, 这样既能使他们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又能提高操作能力, 培养创造精神。

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的有效性 篇3

关键词:提高 小学数学 课外作业 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外作业是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依据之一。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作用明显且无法替代。

一、弄清常见问题

(一)针对性不强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在临近放学时,才匆忙而不加提炼地布置课外作业。通过课外作业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和巩固什么方面的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要从哪些方面训练等等,教师没有仔细研究,缺乏针对性,导致布置的作业带给学生重复机械的劳动。

(二)偏大作业量

按照新课标要求,小学生每天的课外作业量应在一小时内能够完成。作为任课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往往考虑的是所任学科。对于学生,既要完成数学的课外作业,还要完成语文的,甚至既要完成教师布置的,还要完成家长布置的。一般学生完成每天的课外作业要两三个小时。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能力的发展,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反而降低学生作业效果,形成作业抄袭现象,负面影响很大。

(三)内容质量低

一部分教师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各次考试中名列前茅。课外训练不是为了巩固新知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布置作业不经过设计、备课和研究,导致课外作业内容粗糙,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更多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极不情愿的情形下勉强接受任务,结果作业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四)应用意识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运用,学生缺乏应用意识。学生完成课外作业时只按类型做题,不会应用。他们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更不知道怎样去获得数据、解决问题。虽然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高分,但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却受到了极大的压制,系统运用知识整体性降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伤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外作业,非但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讨厌课外练习的消极情绪。因此,要发挥课外作业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关键是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二、改进操作措施

(一)设计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才有动力。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要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跳出来,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产生完成作业的欲望。这样,把知识的学习巩固、数学技能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充分联系起来加以作业的设计。如采取游戏式作业、绘画式作业、故事式作业等。

(二)内容体现差异性

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就要考虑这一点,在课外作业设计、布置时,不能“一刀切”。有差异的学生如果来完成没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够”,有的学生“吃不完”或“吃不了”。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因此,教师布置作业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教师可以安排同一知识点中一定数量、不同形式、不同训练题型、不同要求等训练内容,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外作业,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训练中收获成功,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布置体现层次性

教师在充分了解到学生存在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进行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从内容难易分层,即使是同一训练题目,也从不同层次设计问题,既要有基础性的知识题,又有理解、运用层面的题,还要有难度较大的综合应用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完成不同的训练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益的训练,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都能得到发展;从作业量分层,对后进生可以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作业分担。如要求他们必须完成每课的基础性联系,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些扩展题、思维训练题,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从作业完成时间分层,只要学生乐意去做作业,教师可以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如,在课中不能完成的作业,允许他们课后完成;在校不能完成的,可以回家完成;30分钟不能完成的,可以推迟30分钟。

(四)做好作业检查批改

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情况,能充分体现出学生课外学习的态度,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一面镜子。教师对精心设计、布置学生完成的课外作业,要及时、多形式地检查、批改和讲评。对于差生,教师要热情帮助,耐心指导。通过检查批阅,能及时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纠正和弥补。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发现后进生的闪光表现要给予肯定,以激发他们完成课外作业的热情,调动其积极性。

总之,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发挥课外作业的教学辅助作用,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无可替代。这值得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研究和探索。

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的有效性 篇4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的并不多,学生被局限在课本、练习册中,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不能灵活放开,学习兴趣和自主性难以充分调动,学习缺乏信心支撑,应用能力不强等。这种超量的课外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对学习的巩固和提高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疲劳度,导致学生厌学乃至放弃课外作业。那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

一、融通数学生活,体现作业的开放性

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生活与数学的融通,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即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评改等方面不拘泥于课本。现实的数学问题一般都比较复杂,包含的条件信息不是非常明显或完备,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理清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生活才是最广阔的学习场所,作业内容设计可以更多地引入生活情境,或者让学生找寻生活中的数学,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掌握知识技能。如,对“克和千克的认识”,我让学生平时随家长购物时,注意观察商品外包装的标注,并用手掂量掂量;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面积计算的练习作业可让学生把卧室、客厅的摆设按比例画成平面图等。对于作业的完成形式,既可以用书面的,也可采用口述的方式;既可以要求单人完成,也允许学生自己找伙伴合作完成。习题的运算过程或答案应该不是唯一的,作业的评改不能由我个人包揽,也不能仅仅是依据所谓的标准答案进行正误判断,作业评改是思想交流的平台,在作业批阅中要发现学生在知识技能的运用中存在的漏洞,考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情感态度等,要更多地使用赞赏、鼓励的语言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作业可以让学生相互批改,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可以让学生自评,培养学生自我检查、反思的习惯。

如果能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那么,1

将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进行大胆创新。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后,可以布置类似的开放作业:“六年级(1)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价格为5元的书。而书店对于一次性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打九折的优惠。根据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学生在作业中提了多种购书方案:1.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全班共付:5×48=240(元);2.班级统一购买,并且购买50本,全班共付:5×90%×50=225(元),书多买2本,钱还少花15元;3.多买2本再按九折转卖出去,全班共付:5×90%×50-5×90%×2=216(元);4.多买2本再按原价转卖出去,全班共付:5×90%×50-5×2=215(元);从中发现后两种方案比较合适,而且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

这样开放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且从中发现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感和创新的成就感。

二、尊重个体差异,区分作业的层次性

基于客观存在的学生个体差异,应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的需要。比如,就某个知识点,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作业的题型、内容与教材上的相似,只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可;对于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作业的题型、内容要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变化,要求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后,能将课本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较灵活地处理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的形式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开放,增加难度,让他们走出课本,自主探索、融会贯通相关知识。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必要时,还可由学生设定完成作业的时间,较简单的作业当天完成,有难度的则可放宽时间,让学生温故知新、反复琢磨,直到最后完全掌握。当然,还要采取一些奖惩措施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争取完成更高难度层次的作业,这样可避免有“惰性”的学生只完成简单的、层次低的学业。层次性作业,有利于避免“一刀切”,既能减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压力,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又能让各层次学生在“闯关”中体验到量力而行、挑战自我的成功感。

三、定位现实世界,增强作业的探索性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好奇心,儿童尤甚。数学学习跟其他学科一样,学习的主动权应当在学生个人。完成作业是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而有效的学习活动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意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才能获得深刻的体验。《标准》所提出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最终均要落实到探索性的作业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向课本、向固有知识挑战,多思多问多实践。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试验论证、归纳总结等步骤,是培养探索能力的必然途径。例如,“轴对称图形”的作业可这样设计: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或查阅资料,找出轴对称的物体或现象,并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轴对称图形。这类图形应用非常普遍,学生在找寻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看到更多更美的图形,不仅深刻地体会了轴对称的特征,而且无形中欣赏了图形的艺术美、科学美,在接下来的自主创造设计中,更能有意无意地运用它。新课标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数学学科本身与其它学科就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应该顾及整合性。

例如: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整合性作业:出示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问题:(1)、哪一个字出现的次数最多?(2)、“春”字一共出现几次?(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4)、找一首诗,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1/5。这样似数学非数学的作业,新颖独特,既让学生品味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又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为学生构建了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化的发展环境。

数学本身就是整合的而非分科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是广域的而非限定的。加强数学作业设计的整合性,不能仅仅拘泥于一种方式,而要从立体的、多维度的角度把握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真正使数学作业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动。

又如,有关比例知识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小动物的食物或用红绿蓝三种油漆调制出不同的颜色,或画出校园的平面图,或尝试测算当地最高建筑物的高度;学习圆的面积公式,可让学生试着从三角形等课本上没有

介绍的其他图形的面积推导。

四、还原生活本真,凸显作业的综合性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要融为一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智育与德育应当在课堂内外形成有机统一。通过作业强化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固然重要,但注重健康的人格品质培养也不容忽视。因此,作业设计应当尊重生活常识,还原生活本真,尊重科学,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

例如,统计知识的作业,可让学生做一个月的“小当家”,记录当月的水电费与零花钱等,一个月后再与其他同学的统计加以对比,看看谁家的费用较少,研究家庭人口多少与资源耗费量的关系,进而与节约能源、环保等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完成这一作业,学生要自己动手设计表格、整理资料,要坚持每天记录,又要计算汇总、对比,还要研究其中的数量关系等,在这一过程中,用到了加减乘除、统计图表、比较大小的基础知识,了解了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培养了细心、持之以恒等精神。

以实践性为目的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五、拓宽学习空间,体现作业的时代性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的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能用到数学。生活中也有取之不竭的数学教育资源。因而,如果作业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经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就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例如:教学《利息》前,可以布置学生到银行了解储蓄的意义、方式和利息、利率的计算方法。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布置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洗衣机、彩电、电冰箱等家电的包装箱模型,并交流自己的感受,从中领悟创新设计的魅力和数学的美。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后,可以布置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并把这些材料进行归类、展览„„这些生活化的数学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让我们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逐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从单

一、枯燥的课外作业练习中解脱出来。

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的有效性 篇5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东洲小学 李利娟

摘要: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作业,学生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的教学内容。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布置家庭作业,应做到作业的科学性、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家庭作业 布置 科学性 趣味性 层次性 创新性

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家庭作业,学生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的教学内容。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分析原因,总结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给孩子布置数学家庭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既然家庭作业的布置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法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布置数学家庭作业。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尽量不要在微信群上布置家庭作业。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每家每户的必备通讯工具。随着微信的出现,教师喜欢在微信上布置家庭作业。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在微信群上布置家庭作业是不恰当。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务工,基本上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他们用的是老人机,没有微信功能,或是手机上有微信功能却不会使用,这对学生作业的完成造成阻碍;其次,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制力比较差,加上年迈的爷爷奶奶管不住,不少学生以做作业为由趁机拿着手机做其他事情去了,比如打游戏。其实,作业说到底,只是起辅导作用,最终落实到位的是孩子,家庭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考验孩子和巩固孩子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老师在课堂上把作业通知到孩子,微信群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告诉家长孩子今天的作业是什么。

(二)家庭作业的布置要注重科学性和适度性。

1、作业内容要准确无误。题目中不能出现错别字、错数字和符号;不能设计出模棱两可或根本无法解决的题目。例如,我们学校有一位四年级的数学教师在布置“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的家庭作业时,出了一道这样的题:数学老师组织四年级(2)班43名同学去春游,有大巴和小巴两种交通工具,请问需要租几辆大巴和小巴?结果全班同学苦思冥想都没有解答出。原因很简单:这是一道缺少关键条件的应用题,根本就解答不出来。

2、作业布置要做到少而精。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下,许多教师都采取了题海战术的战略,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布置大量的题目让学生沉浸在题海中。据调查,有的学生甚至做题做到深夜,这严重耽误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学生真是苦不堪言,效果又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首先要减少作业的量,布置的作业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做到少而精。比如《乘法的运算定律》这一节,我布置四道小题:用简便方法计算(1)25×23×8(2)125×24(3)125×4×25×4(4)125×4+25×4,每道题都对应一个运算定律。然后请学生认真思考:第(3)(4)小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的家庭作业量少,学生没有太多的负担,也愿意做。作业精,针对性强,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巩固当天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三)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传统的家庭作业都离不开作业本,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作业。例如教师可以将家庭作业和学生感兴趣的事情结合起来,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置身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例如在学习“容积单位”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在家搜集标有容积单位的物体,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毫升和升是液体的容积单位”。在学习“比例尺”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从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在图纸上画出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这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总之,趣味性作业使学生做题时不再变得枯燥乏味,能更好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四)家庭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层次性。每一位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思维能力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样一道题,有的学生马上就能顺利地解答出来,而有的学生解题缓慢,或冥思苦想半天都没有解答出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是要注重层次性。教师可以按照作业难度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型、提高型和拓展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作业的机会,例如在布置“2、3、5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家庭作业时,我设计如下:(1)基础型:一个四位数187A,当A=()时,这个四位数是2的倍数;当A=()时,这个四位数是5的倍数;当A=()时,这个四位数是3的倍数;b,提高型:4□□□是有两个数字相同的四位数,它同时是2、5、3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多少;c,拓展型:一个五位数29ABC(A、B、C是0~9中不同的数字)同时是2、5、3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只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教学才能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发展创造空间。

(五)加强作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改变传统的家庭作业的内容,就必须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联的作业,这样会使学生使其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学了“克和千克的认识”后,让学生称一称家里的物品;学了“元角分的认识”后,布置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调查一下商品的价格。这类作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参与性,充实了生活,给学生带来了无穷乐趣。此外,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还可以布置开放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了“购物问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家庭作业:六年级一班有48名学生,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单价为5元的书。书店对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九折优惠。利用以上信息,请同学们制定购书方案。对上述问题,启发学生充分利用以上信息进行分析探究和交流,自行制定最佳购买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参考文献:

如何有效地布置小学英语作业 篇6

立山小学

刘敏

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有益的延伸部分——作业 然而“传统英语作业”仅仅停留在“对课堂的强化”的层面上,存在着众多弊端,如:英语作业的形式并未得到很大改观,那些拘于书本、读写、限于室内的作业形式,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不利于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和发展思维能力。作业内容仅限于英语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主要形式是:抄写、背课文、听写等。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的负担,扼杀了学生的兴趣,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批改和讲评进行探讨。,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深化过程,其设计思路应当适度开放,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贴近学生心理的特点,增强实践性、探索性,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主地获得新知。

(一)探讨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1.设计自主型作业,提供选择的机会

任何一个群体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完成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自助餐”作业。教师可将作业分成A、B、C三类套餐:A作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B作业在难度上略高;C作业偏重于理解、想象和运用。例如,教学PEP五年级每单元的教学对话后,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作业:A——模仿录音,朗读或表演对话;B——根据提供的信息替换词语对话,表演对话;C——在理解的基础上,创编对话并表演。2.设计创造型作业,提供表现机会

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类型的活动,如画图和手工等。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设计作业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才艺的机会。布置画图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画出自己的房间,并模仿例文写出一段简单的短文介绍自己的房间。比如,展示作品时说:This is my room.There is a bed,a desk,a sofa and a bookshelf.The bookshelf is near the desk.There are many books on it.这类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了知识。3.设计鉴赏型作业,提供表现机会

标准优美的语音、语调需要学生反复听录音模仿才能形成。而单调和机械的重复听读,时间长了学生会厌倦。如能让学生模仿课文录音朗读并制作录音专辑,学生会很有兴趣的主动模仿练习。

4.设计生活型作业,提供体验机会

为了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贴近生活,可以设计一些“找一找”的作业,让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利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渠道,增加信息的输入,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比如,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找出一缩写英文字母,如:在家用电器上可找到up,doown,on,off;在药品上可找到 OTC等。又如我结合PEP教材C部分中涉及到的一些西方国家的节日让学生在网上收集关于愚人节、母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等节日的传说和有关知识。从中领悟英语文化,感受异域风情。再如,学习数字后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特殊的英语数字和电话号码等等。5.设计调研型作业,提供实践机会

小学生活泼好动,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强,Let’s make a survy环节既有较强的活动性与趣味性又能使英语作业生活化。PEP教课书中设计了许多这样的小调查,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如:教学《Season》一课后教师让学生设计小调查利用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I like„„best.句型进行操练,学生互相询问并汇报调查数据。这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作业,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6.设计发展性作业,提供挑战机会

发展性作业目的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难度略高于教材练习,因而有一定的挑战性。例如:教学Happy birthday的内容时,教师可了解未来有那些学生过生日,并让学生准备一场生日晚会。发展性活动可以是一些群体活动,如讲故事、表演英语短剧、为校园设计英语警示语;也可以是个别活动,如制作生日贺卡并用英语写上祝福语。这些作业既可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又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二)探讨作业的批改

布置作业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和获得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批改作业则是教师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批改方式: 教师全批——这能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虽然人数较多,可采用一周批改3-4次。

教师面批——主要是个别辅导某方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且还能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

分组批改——面对大部分学生,指定组长,公布标准答案,各组员相互批改,这种方法,不仅能吸取别的同学的好方法,还可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相互学习。课堂订正——有针对性的讲典型错误的例子,使学生能相互借鉴。

作业批语——教师的评语对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能在学生的本子上留下一些象征鼓励、表扬甚至是批评的标记,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good”,学生也会欣然接受。

(三)探讨作业的讲评

对英语作业的讲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巩固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了对作业的讲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1、学生自我改错:

在讲评错题时要预留一定的时间,先让做错题学生讲讲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错的?再让同学帮忙讲一讲怎样想、怎样做才对,这样大家在交流中有所得益,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的同时,也改进了自己的解题策略。

2、教师讲评。

教师讲评应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思路分析,讲究对症下药”。学生错误集中,题目解法新颖,启发性强的题目重点讲评。将较多的时间用在错因分析与思路启发上。作业分析应重点分析错误原因。教师尽量少讲,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互助的作用,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和共同交流中提高。另外,我们也可以请学生做小老师,让学生来讲评。请学生发言主要是为了暴露思维过程,包括典型错误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示范作用。具体有:错误让学生“改”;思路、解法让学“讲“;注重学生“练”。

数学课外作业布置的几种尝试 篇7

一、当前课外作业的现状

教师在作业布置时,单向安排,机械指定,形式内容单一,学生被动接受. 职校生数学基础总体较差,加上厌学、浮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作业不交、互相抄袭或作业更正后不修正的情况,或多或少地在学生间存在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正常教学的开展.

二、数学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1. 课外作业课堂完成

多数学生在课后会远离课本,对待课外作业经常敷衍了事,不交或抄袭是他们的常态,这与作业的布置初衷相差甚远. 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当讲完一个章节的内容时,通常会抽出半堂课或一堂课时间,要求学生来完成课外作业,下课前收取. 作业布置后,一些平时做作业不主动,靠抄袭混日子的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下,开始动起来了. 当发现有学生难以下笔时,我会及时加以引导. 有时我发现某一名学生已完成了某道题目的解答,会立刻请他将自己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供全班同学参考、对比及评判. 大部分学生在这时往往情绪高涨,积极加入到评判队伍中来. 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这种分享、这种展示,我打破个别成绩较好的学生长期“垄断”的局面,把机会留给其他学生. 在很多时候,大多数学生比较乐意参加这种分享. 个别学生解题有误时,我会和颜悦色地帮他指出错误,帮他分析,并教会他完成此类问题的注意事项.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绝大部分同学的课堂参与度有了很大提高,课外作业基本上都能按要求完成.

2. 复制作业

对一些综合性的教学内容,我讲授完后,通常会要求学生将板书内容原封不动地抄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比如在讲授函数相关知识时,我会用描点法一一作图像给学生看,并简单写出它们的性质,供学生抄写. 把不同时间段学习的函数放在一起,图像、性质一目了然,异同点清晰,这些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的知识帮助很大. 这种作业的形式,目的性明确,在复习函数前后知识点的同时,又能训练和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何乐不为呢? 当然,数形结合的讲解方式,对基础知识欠缺的职校生来说,本身就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3. 鼓励学生编写问题

课外作业一般都是教师从教材上指定,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主体意识难以得到充分的激发和唤醒. 挑选和引导学生自己编写问题,让学生参与对问题的设计,对激发学生潜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很重要. 出题的人选可从上一次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中选择,一般选取3 ~ 4名同学,要求他们按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每人出题1道或者共同出题1道,课后在上晚自习时抄写在黑板上,供同学选择.被选中作为出题者的学生课前课后都会很认真,他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综合考量,才能把出题这项工作做好. 当然,刚开始时,出题同学可能只是在教材现成习题的基础上对个别数字作修改后,得出新的问题. 有些习题当个别数字被更改后,它可能有了新的意义,或者直接就不存在了,这些对出题者来说,其实就是一次重要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编写的问题作出评价,多予以肯定和鼓励. 比如,在讲完分段函数举例知识后,我安排3名学生共同编写一道类似教材上水费、电费的收缴情况的例子,要求当天晚自习下课前完成. 当天晚上其中一名学生给我打电话,说他们想编写一道有关市内出租车收费的问题,不知如何下手. 我提示他们先在“百度”上查找出本市出租车的收费方案以及乘坐起点与终点的距离等资料,结合教材上的例子,应该能编写出这个实际应用题. 第二天,当我看到了这个完全符合要求的问题时,备感欣慰.

4. 学生自由选题

学生自选的题目来源广泛,可能来自于教材、试卷,也可能由出题同学提供. 比如,此次作业共有5道,这些问题中有基础性的题目,有难度略大的题目,一般学生从中选择2道完成就可以了. 基础较好的,可适度增加题量. 这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尊重学生差异,体现层次性,又能尊重学生选择,让每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变被动为主动,让学习真正“动起来”.

5. 加大改错修正核查力度

大部分学生简单地认为交作业的目的就是应对老师检查,对作业中的错误———“错在哪”、“为什么错”、“怎么改”、“怎么避免”等重要问题冷漠对待,不参与改错修正,接受再学习.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加强教育引导,要调动班干部参与核查工作,定期对学生改错修正的情况做好记录,并将结果引入期末成绩考核中.

职校生数学素养整体不高,基础知识、思维技能欠账较多,再加上应付、敷衍的心态使然,学生课外作业的问题和不足较多. 教师在交替使用不同的作业布置方法的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的其他方面下足功夫,要多考虑学生实际,避免“一刀切”,要多赏识,少埋怨,鼓励他们重拾学习数学的信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来,全面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摘要:职校生数学课外作业效能低,对正常教学的开展影响很大.笔者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办法,很好地激发和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保证了主体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的有效性 篇8

一、关注内容——课前作业布置的起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绞尽脑汁地布置各种各样的课前作业。但往往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科学课的课前作业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去预习课文,准备材料。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喜欢布置让学生课前去自行探究的作业,如上《蚂蚁》前让学生捉几只蚂蚁来进行观察,上《各种各样的岩石》前让学生搜集不同的岩石……但这种浅层次、没有挑战性的作业容易导致学生对科学实践活动兴趣的丧失。那该布置哪些课前作业?又该提出什么要求呢?我的做法是:

1,信息搜集

搜集科学信息资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宽知识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和方式,也是科学教师经常布置的课前作业。在上《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回家搜集不同的食物包装纸、盒,然后通过课本及上网搜索等途径,给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注上相应的名称,这样大大缩短了学生课堂上观察的时间,也使学生对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有了初步的了解。

2,实物观察

这里的观察是指不对观察对象施加任何影响的观察,它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活动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提出问题,发现规律。如《蜗牛》一课教学,我就课前要求学生养殖蜗牛,然后仔细观察蜗牛的身体特征,并特别提醒关注蜗牛形状、爬动、吃食等情况,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来。学生在课前去感受实物,这无疑会给课堂教学提供很好的帮助。再如《土壤中有什么》一课,如果课前只是让学生挖一些泥土而没有指导学生去仔细观察,效果是不够理想的。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准备两类土壤(干的和湿的)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进行比较,并一一加以记录。这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3,科学制作

科学制作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课前布置科学小制作,可让学生自己从教材的图片及文字中捕捉信息。用自己的理解去选择材料、选择方法进行制作。如教学《造一艘小船》前让学生自己造一艘纸船、《保护鸡蛋》教学前做一个鸡蛋保护器等,学生对这些小制作都很感兴趣,而且这种成就感也是他们终身难忘的,教师也可以每学期进行一次科技小制作评比。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4,实验操作

我们往往认为实验最好在实验室做,并与课文同步。事实上有不少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外做,并且可以提前。如我在上《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之前,布置学生先自己做一下实验,然后在课堂上将学生的实验方案拿出讨论。再补充修改,这样做比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后做实验效果要好,使其对实验中需注意的细节问题引起重视,使实验更加准确、科学。

5,种植饲养

这是课前作业的一种常见形式,学生普遍乐于从事,但需要重视的是。务必定期、准确地进行分析记录,教师要随时加以检查,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还要注意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加以进行,使之更具操作性。

6,参观访问

这是科学课必要的教学活动,是把学生带出教室走向人自然和社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极好的活动形式。我在上《花、果实和种子》前,就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水果合作社和养殖场,听听工作人员的介绍,亲自调查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情况,这样回到课堂上组织交流时,不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已超越了课本,学生在课前得到的信息来自于家乡的生活,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二、关注方法——课前作业布置的支点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好比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基础上教给探究的方法,是提高课前作业效益的前提和关键。

1,作业时间安排要合理

科学课前作业时间一般不要过多,以免遭到语、数学科老师和家长的反对。对于一些需长期完成的作业,如动植物的观察,食物变质现象观察等则要制订计划,定期加以观察与记录,做到长期坚持。

2,课前作业要求要领悟

在布置课前作业时,我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作业过程要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2)善于思考,不懂就问。多查资料,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3)将观察与记录紧密结合,避免只观察不思考、不记录。

三、关注运用——课前作业布置的终点

1,课前作业与教学相结合

在布置课前作业时。我们要考虑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提供帮助,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生完成课前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他们把遇到的困惑记录下来,以便上课时重点解答。或要求他们对所做的作业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只有课前、课中的紧密结合,学生的能力才能很快得到提高。我们还可通过科学知识的比拼、科学作品制作比赛等为学生创设展现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成功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课前作业与生活相结合

我们要求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真刀真枪搞科学,要将自己在探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经常提出更深一层的要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现象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比较水的多少》前,我就让学生画一画家里量药水用的量筒(或量杯)和喝水用的普通杯子,找出两种不同容器的不同处进行比较分析,初步感知刻度、毫升等测量方面的有关知识,从而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的有效性 篇9

此课题的研究我们进行了一年多了,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一个又一个阶段性地实验和研究,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现回顾如下:

一、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力度

全体英语教研组的教师们认真学习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编排有整体的认识,以促使教师更好地对教材进行驾驭、重组,落实大教材观。在课题研究中,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学校领导还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不懈的学习,让教师对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英语活动的效度。

二、强化管理,提高研究效益

为了使课题研究取得突破,保证实验的效果,我们强化对课题实验的管理,尤其是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我们要求课题有学期研究计划和总结,有阶段成果分析,同时对实验的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在此基础上制定课题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研究,定期检查各实验老师的作业设计情况,让我们的课题督促到位,课题研究落实到位。通过半年以来的探索实践,我们课题组改进了原来的一些做法,在课题组研究班级推广作业设计的几个新举措,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我们的几点做法:

1.精选作业题,使学生脱离“题海”。老师在选取作业题时注意类型不重复,题目的数量要控制好。

2.为学生“减难”,分层要求,培育英语兴趣。难度分层次,每一次布置作业都有基础题和提高题,培育学习的兴趣,3.加强小组合作,互助互学。努力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风气,经常开展问题讨论,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基础差的同学,我们在组织方法、合作形式等方方面面下功夫。

4.预习作业的引入。学生通过完成预习作业,慢慢形成自学的习惯。在解决预习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什么会,什么不会,从而在课堂上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去听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整理错题,建立错题档案。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通常会对于同一个问题,犯不止一次的错误。故此要指导学生及时整理错题,建立错题档案。这是一种优秀的改错本,学生不仅对出错的事实进行改正,同时还要诊断自己出错的详实原因,找出解决办法。这比单纯地订正错误或大量反复模仿雷同的练习要经济、有效得多。

三、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组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每节课教师都要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 设情境,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具体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主动发展。在“问题研究”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必须充分调动白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去解决问题,寻求答案。

2、我校课题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多样性作业的布置,学生对英语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课堂上,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很强烈,多数学生性情活泼好动,乐于参与英语活动。

②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由于作业数量和形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有精力去完成一些实践性做作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本学期,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及时给予督促鼓励,我校先后开展了“小学生英语书写能力大赛”、“4-6年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优秀作业展 ”,学生参与度和参与质量都非常的好。

四、课题研究的困惑:

1、多样性作业最大的困难不在于如何组织分层,而在于如何对 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因为不同层次学生所完成的作业是不一样的,最终的考核又是统一的,这就给评价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评价的体系我们还有待于科学完善。

2、多样性作业设计,能激发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自主性,但也在有些学生心理造成“我是困难生,你是优等生”的思维定势,慢慢会造成惰性,失去竞争意识。

3、多样性作业对于教师的备课量、批改强度、分层辅导等的要求也就越高,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如何能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措施来缓解教师过重的压力。

4、学校对课题研究及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课题的评估机制中在发挥其激励和导向上还不够突出,有待进一步改进。

五、后阶段课题的展望

1、明确任务,加强考核。确保各项研究制度的落实,形成共同参与、主动研讨的氛围,使研究真正深入而有效。

2、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拓展研究内容,将研究点扩展到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案例研究和个案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的有效性 篇10

桐梓县尧龙山镇中心学校 杨芸

【摘要】教育回归生本即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一种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拟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是以学生主体性原则来思考的,即由“前置作业·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汇报质疑·练习总结拓展”四个环节构成,我们试将这种课堂教学方法提炼总结称之为“生本四环教学法”。

【关 键 词】 前置作业 生本四环教学法 科学 简单 拓展性

前置作业就是教师在上新课之前为学生安排的自主性学习的作业,也就是教师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纲要、要点的形式布置,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准备,做铺垫,做指引,它是预习作业,但又超越了预习作业,它引导学生怎样去预习,怎样做好“先学”,怎样进行组内的知识融合。它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文本性作业;二是拓展性作业。这是根据学生天生具有学习性而设置的,以考察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如何布置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应根据后面的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学生情况而定,前置性作业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可以根据下节课的内容找身边的生活中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活动,用书面或口头交流,让学生感受过、思考过就可以,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前置性的研究性作业让学生进行具体的研究来发现规律。

1、力求简单,容易操作。

前置性作业要求环节要简单,学生能一目了然。例如:我在教学“溶液“这一节时,布置了:“在家配制食盐水和油水混合物,并观察混合后的液体”。这样的作业,谁都能做到,只是发现多和少,每个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再通过课堂上的相互补充,相信学生记忆一定非常深刻。

2、以生为本,面向全体。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难度适中,照顾全体,且有层次性,保证每个人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体会发现的快乐。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之前,提前布置了让学生去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圆柱、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设计制作一个圆柱和圆锥形的物品,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又具有层次性,保证每个人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3、了解学情,突出重点。

了解学生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 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前置性作业,为课堂交流时突破重点、难点作好铺垫。可以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需要、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选择,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简单调查,有时甚至可以是一个问题。例如我对小学三年级语文《绝招》预习设计:

(1)读一读课文,想一相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2)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3)你能把自己拿手的本领和同学们展示一下?(如吹笛子、会做菜、会某套拳术、会摸拟各种声音。)

(4)说一说你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 4.内容科学,具有拓展性

前置性作业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课内的学习更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广泛。科学合理的前置性作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们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也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广阔的知识和学习乐趣。我在教学小学第八册第四组课文前先让学生通过电视、读书、看报去关注当今世界上发生的大事,更多的了解战争中孩子们的生活,想一想我们能为世界和平做点什么。

二、设置前置性作业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为学生安排前置性作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自己即将学习的内容之前,先进行自主性的预习加练习和思考,是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汇报提供知识积累。因此,教师一般只给学生交代学习的任务,不宜过细的明确作业如何做,问题如何思考等,应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坏的可能就是即便从同学那抄袭)完成自学任务。所以,前置作业的布置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充分了解学情状况,这是教师安排前置作业的前提条件。生本教育的实施的教育观是完全信任学生,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每一个学生生活的自己和他们所生活的时间、空间完全了解,所安排的作业与思考探究的问题也要符合所处地区的实际,也就是要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二度或三度取舍,为学生安排适当、适量并能充分体现教材、学生和地方三者关系的有效性作业前置。

(二)要区分作业的文本性与拓展性,这是前置作业设计的核心。教师课堂教学能否充分体现生本理念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直观交互反映,如果教师在设计前置性作业中过分强调文本性作业而忽视了拓展性的作业,那么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就反映为作业评比,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学习上也就达不到交流分享学习成果的作用。同时,在拓展性作业的设计中,也要防止过高过大和空洞,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设计,要预设追问思辨的问题。问题的设置也还要考虑学生思考不产生歧义,使问题思维方向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左。

(三)要紧扣小组合作交流与展示汇报质疑的实际,这是前置作业安排的关键和难点。学生前置作业的安排与布置,是为教师课堂教学时“少教多学”而预谋的,是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前置作业的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好坏,也间接影响着课堂学生的知识生成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培养方面也就产生相关影响。在安排中,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家庭实际和年龄特征等因素去考虑,以便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充分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是我校在开展生本四环教学法中自己对前置性作业教学中的一些肤浅的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不断创新,完善自我,而这其中最为受益的,也将是我们的所有学生。

参考文献:

1、郭思乐著《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

布置数学课外作业之我见 篇11

一、必须将布置课外作业列入课时计划,认真地研究和选择课外作业题

课外作业是由教师确定的,所布置的作业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有些教师直到下课铃响了,才匆忙抓起课本,从中寻找习题,随意确定做“单号题”或“双号题”,这样,必然降低练习的效果,达不到练习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将布置课外作业列入课时计划,认真地研究和选择课外作业题。

1教师要明确教学要求,这样,就能围绕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有的放矢地精选习题,备课时,教师要按照对学生的要求,将课本上的习题演算一遍,明确各题的要求、解题的关键、解题的技巧、解题的格式等。要区别哪些题是主要的,哪此题是次要的;哪些题是简单的,哪些题是综合的;哪些题是巩固性的,哪些题是创造性的;哪些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哪些题需要提示等。

2讲究趣味性与训练性。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不仅达到训练的目的,还激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并进行再创造学习。

3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例如,哪些内容学生学得较好,哪些内容学得较差,哪些内容容易遗忘和混淆,哪些学生理解力较强、智力发展较快,哪些学生理解力较差、智力发展较慢等。掌握了这些,教师就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外作业。

4教师在善于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自编、改编、选编一些课外作业题。特别是当教材配备的习题太深或太浅时,教师要自编一些过渡题、联系题或引伸题,在一单元或一阶段的教学结束后,教师要选编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等。

二、布置课外作业时应注意的问题

1布置课外作业时,务必让学生予以足够的注意。

2布置课外作业时,切勿仓促行事,要计划好布置作业的时间。

3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向学生讲清作业的目的,明确解释怎样完成作业,采取什么格式。要回答学生就指定的作业提出的问题,对于某些较难的练习题,要给予适当的提示或建议。

4作业的难度在适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一般地说,作业的内容应是学生力所难及的,但也是包含一些困难因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

5作业的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做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6作业要有重点,要注意作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课外作业的重点应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并且最终是为了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布置作业要留有余地。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的不同,指定不同的作业。如允许某些学生少作某些题,也可以为某些学生布置一些选作题和思考题等。有些教科书和参考书中的练习,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属于基本题,B组是略有提高或一定综合性的题目,C组综合性、灵活性较大,仅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

三、对课外作业及时处理

对学生的课外作业,教师要按时收取,及时检查或批阅,并及时发还。这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改进课堂教学和对学生进行辅导提供依据,而且能养成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仔细,要注意作业的质和量,不能单纯地打上表示正误的记号。要人解题思路是否清晰、步骤是否完整、运算是否合理、表达是否简练、书写是否规范、图形是否恰当等方面对学生合理的要求,对于有错误的作业,应指出错误在所在,并要求和引导学生订正错误。

对学生的作业要作出恰当的评价。评语应简要明确,实事求是,即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导出缺点。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更要及时指出进步之处,鼓励其上进心。

对于学生较差和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要适当进行面批,帮助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较大的进步。

批改作业时,教师要作好必须的记录,教师要记录作业中的错误,按错误的程度和性质归类,并仔细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要记录作业中的多种解题方法,特别是有独到见解的简捷解法。

要有定期的作业讲评,以总结学生作业中的优缺点,表扬作业优良和有进步的学生。对于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集体辅导,及时纠正错误,弥补以前教学的不足。

上一篇:美术系主任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幼儿园毕业典礼主持词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