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作业有效性

2024-08-08

提高作业有效性(共9篇)

提高作业有效性 篇1

提高作业有效性

有效课堂,是从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度来评价教学行为,重点关注的是课堂目标的达成、学生获得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常见有如“放羊式”、“灌输式”、“表演式”等多种“低效”现象,牵制了课程改革的推进,影响力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作为教学工作者,要改变这些低效课堂,我们具体应如何做呢?

1、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知识深度广度

研读教材,要认清在原先的教材基础之上新教材在知识方面有何所增,何所删;知识呈现的顺序和方式变动如何。从整体上来看,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以部编版的《语文》教材来说,新旧版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仅体此刻新的知识体系完全打破了原先的知识呈现模式,而以“模块”取而代之。注重活动探究,增强了学生的课堂掌握能力,既体现了人的共性发展需求,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只有我们把教材研究透彻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践行这些要求,落实教学的有效性。

2、严格落实各个环节,打造精品教学过程

(1)打造精品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是科学,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规律;那么这种规律的呈现方式也必定是有必须的规律、条理的。一个教学设计,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它是否体现了这种规律,是否尊重这些规律。所以一个教学设计成功的标志之一就就应是它环环相扣,密切衔接。授学生于有规律、条理化的、有完整结构的知识,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更重要的好处在于,我们处理知识的这种思想将会对学生产生迁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将以这种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思维来处理其他的知识――学生将会获得知识以外的更重要的品质。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中心,重点突出,难点层层展开,层层深入。首先问题就应悬念性,以悬念的形式向学生呈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将这一个大的、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子问题,使难度降低,以利学生将问题和现有知识进行联系;再次之,所设置的问题就应具有必须的梯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沿着逐个问题层层深入,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一个合格的教学设计绝不仅仅仅限于知识,而要设立三维目标。尤其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置。为此,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将隐含的能够作为情感教育的点显性化,适时教育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研究潜力、攻关潜力;提倡相互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中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从面提升学习潜力,得到相关知识。

(2)落实面向全体原则,优差兼顾面向体

要做到优差兼顾,最佳途径就是实施分层教学。所谓面向全体是指,我们所设置的三维教学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合乎大纲要求的人,适应社会当今时代的人;面向全体还指我们要打破以往的精英教育,转变精英教育的理念,而要大力推行大众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当把提高全民素质当作己任;面向全体也指我们要转换视角看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形势下以学业成绩的优劣将学生机械地分成三六九等,大力推行所谓的重点班与普通班,取而代之,我们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总有一些特长,总会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人类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所以我们要重视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的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不遗弃每一个学生,帮忙他们,提高他们,挖掘他们的潜能。

(3)建立合作互动小组,及时进行评价反馈

要建立合作互动小组,就要求教师多运用任务布置型教学。此时,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授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而应用心发挥自己的另一方面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互动,调控学生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根据教学资料,教师在课前可先设计好任务,在课上让学生明确任务的目的,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适当参与指导学习过程。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评价时机,透过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课堂学习行为等多方面进行引导,让每个学生用心参与课堂活动,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4)创造激励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心参与

创设教学情境和活动,适时设置问题,激起参与欲望,提高参与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三维目标的实现状况。而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中激情参与,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转变,其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知识呈现的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传统地,我们能够利用板书,当然更能够利用多媒体。但教学工作者往往陷入一个误区:只利用多媒体,备课的过程就是备课件的过程,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些教学工具是为我们呈现知识服务的,只有它利于我们展增示教学资料时,我们才利用多媒体。板书的作用是不可偏废的,最佳的状态是两者兼用,嵌合使用,做到各司其职,有机交叉,不重不漏,富有条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亮点,深入简出。

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老师追寻的目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勤奋、认真、钻研,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有效!越来越精彩。

提高作业有效性 篇2

一、作业设计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具有情境性的作业设计,能融入学生的生活,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认真主动去完成。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知识来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把数学作业融入到生活之中,从而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比如,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后,笔者设计了“二十四点”游戏的作业题,让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不仅巩固了学生的运算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对作业设计的大胆突破,使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活泼。

二、作业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笔者常在作业的设计中设置了一些能增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知识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4人为一组,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来测量旗杆的高度,不能爬上旗杆,也不能想办法把旗杆倒下,测量的工具有卷尺、标杆、镜子等。课后,学生们的兴趣表现得非常浓厚,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很好地进行探究活动,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作业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欲望。学生的创新想法、创新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些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些往往又需要教师来挖掘、来引导。教师的挖掘、引导,不仅表现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在作业的设计上同样可以做得很好。

比如,在讲授“从问题到方程”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你能根据方程2x+3=10编一道应用题吗?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编题目,不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更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作业设计要注重层层递进,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作业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完成练习,而不是给学生带来负担,增大压力,失去信心。因此,笔者在作业设计中,做到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作业分层,作业经常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出现,来为学生减负。

比如,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应用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已知函数y=mx2+6x+1(m是常数).

求证: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像都经过y轴上的一个定点。

问题1:若该函数是一元二次函数,写出m的取值范围。

问题2:若该函数的图像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m的值。

问题3:若该函数的图像与y轴只有一个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

改进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有效性 篇3

一、课前预习作业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课前朗读文章,学习字词,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作者大概的写作意图是基本的预习要求,同时还要配合评价手册自主学习的内容了解作者、作品特点及写作背景。很多学生和家长把此项作业看作是可有可无的,有些干脆不加理睬,而有的学生也只是匆匆将课文读了一遍就了事了,这些做法的后果是直接导致影响课堂听课效率。为了避免使课前预习作业流于形式,我将此项课前作业要求具体细化,字词要提前标注音,朗读要家长签字,课后练习要提前思考并写下答案,对作者和背景的了解要作勾画。总之,书上要留下预习的痕迹。并且要填写家庭作业卡,作业卡上有家长的评价,这种细化的形式,慢慢不仅得到家长的认可,学生看到有形的成绩也逐渐提高了预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通过这个途径,学生课前预习作业完成质量高了,课堂上学生发言也积极了,效率提高不少。

二、课堂检测作业

当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对学生听课效果的及时反馈,因此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所布置的问题力求针对性强,有实效。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布置作业。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学习差异,在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训练中,做到内容上分层次,要求上有差异。规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完成基础题,中等学生除了完成基础题外,还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题。比如在学习古文时,积累常用文言词是基本要求。通常学完一部分之后会有当堂练习的反馈时间。此时,我会请基础较弱的同学回答反复强调的书本注释有的字词解释,请基础较好、听课效率高的同学回答复杂的翻译句子,同时再次强调翻译的重点和要求;开放性的题目不求统一答案,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当堂练习中都有收获,都能有成就感或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弥补。

三、课后巩固作业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通过完成快乐园和练习册上的一些基础题和阅读题,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及时反思改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求严格控制作业量,有针对性——能针对重点、难点和不同学生布置分层作业。比如属于小学语文基础较弱或心理生理上有学习障碍的特殊学生,对他们的课后作业要求就不能完全与其他同学相同,即使同样布置下去他们也无法按要求完成,于是我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让特殊学生以基础作业如抄词注音、背诵默写等作业为主,辅以课内重点现代文阅读的经典题型作为他们的课后作业,讲求实效性;对他们的作文要求也稍作放放低,无论是字数还是内容,以鼓励来让他们尽量按要求完成。对于一般同学的作业,通常是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在巩固课内知识的同时丰富其课外阅读量,培养其阅读能力、熟悉阅读题型和答题方法,并以写读书笔记的方式来让阅读指导写作。不同作业层次的设计,不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实践性作业

语文作业除了基本的抄词注音、解释词语以及评价手册上的相关练习之外,我还精心设计了一些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其他方面的素养。

(1)讲一讲,写一写。把每一天学习中的有趣事情、收获、或者是不解、不愉快的事情回家和父母交流。父母把学生交流的感受用一句话来做评价,填写交流卡带回学校。我布置这项作业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乐说愿意说。二是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了解自己的孩子一天在校的喜怒哀乐,给于鼓励和安慰,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三是培养亲子感情。现在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很少和学生交流,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对于处于困惑期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至关重要。

(2)周末小练笔。在经过了一周的辛苦学习时间,很多孩子或家长会选择大休闲。这个时间是学生和社会接触最多的。谢谢周末经过的有意义的事,或者是看到过的美丽的风景。学习用生动的语言,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要求三百字左右,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这项作业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3)综合性学习作业。每个单元都会有综合性学习,我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现自己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结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绘制精美的小报,或查询资料、收集图片后制作成幻灯片,还有小组间,同桌间讲故事等形式。同时根据课文内容,我还考虑了感恩的教育,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唱首歌,自己制作卡片,或者帮父母做一些家务,观察父母的反应,写一写感受。这些非书面形式的作业,让学生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学习成果,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提高作业有效性 篇4

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

课题实施方案

研究类别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研究

课题名称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贵州省余庆县龙溪小学

制定方案日期2011年5月10日

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领导小组

2010年3月修订

遵义市余庆县龙溪小学总课题方案

《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许多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通过调查发现我校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方面存在如下状况: 作业布置方面:

1、作业单调,形式单一,以计算训练为主。

2、份量不均,随意性较大,有时多、有时少。

3、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少,课后完成多。

4、学科之间缺少沟通,不能合理的统筹安排学生的作业量。

5、作业格式随意,书写潦草。(特别是家庭作业)

6、家庭作业本大小不一,家庭作业本和草稿本混用。

7、注重新授作业,忽视复习巩固作业。

8、新授时作业少,复习期间作业多,学生负担重。

9、教师下水作业少,对作业难易程度不太了解。

10、反复训练多,举一反三少,不注重练习设计。

11、书面作业多,其他形式的作业少。检查与批改方面:

1、重视课堂作业批改,忽视课后作业批改。

2、重视批改,忽视学生是怎样做的和怎样订正的。

3、忽视随堂作业的批改,随堂作业成了随便作业。

4、埋头批改,缺少分析。

5、忽视面批。

6、重视书面作业的批改,忽视预习作业、复习作业等其他形式作业的检查。

8、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有时紧,在长期低效作业的作用下,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使探索神奇的数学知识变成一种负担和任务,变成为了让家长和老师不失望才学数学。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可能的。所以设计有效的数学作业在教学常规工作中极为重要,有效的作业可以解决当前数学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意义:

1、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目前有部分教师仍在教学的时间、练习的数量上做“加法”如挤占他课,加班加点;机械训练,题海战术等等,而很少反思自己“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等教学常规所做的情况,而这正是教学质量的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即教学常规工作没有做到位。而作业又是教学常规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探索作业训练的有效方式对减负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2、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而练习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教学的重要一环。从学生方面说,数学知识通过练习得到巩固和加深,数学技能通过练习逐步形成,数学能力通过练习得以提高,通过练习能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思维、人格和身心发展。从教师这边看,通过练习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检查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的能力,评价教与学的水平。但大量的重复性练习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负担,而灵活的、富有挑战性的、现实的练习则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真知。

3、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大量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

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在数学作业设计中,积极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进而逐步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4、可以纠正讲风太盛的教学风气

有些教师总嫌小学课本里的内容太浅,没有“教头”,因而凭着自己的性子肆意拔高教学难度,或把高年级的内容提前到中年级来教,或把初中的内容提前到小学来教。由于难度提高了,教师也就感到“有得讲了”,于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什么“超纲脱本”,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同时也把学生带进了云里雾里,摘得稀里糊涂,课堂上学生作业训练的时间更是没有了,课堂作业成了课后作业,作业训练的效果性和真实性就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探索有效的课堂作业训练形式,可纠正讲风太盛的教学风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据此,我们提出了“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方案,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思维、人格和身心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价值观,探究提高作业有效性的方法,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作业”的内涵

简单地说:“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学生以某一主题或某一领域的问题为主线进行的一种探究工作或活动,是学生对事物的不知,经过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材料的不断观察、筹划和思考,寻找合适的工具,像科学家那样自行探究达到认知的过程。

(2)有效性:指有效果,有功用,有使用价值,指以较小的劳动量获得较大的劳动效果。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作业、练习设计的有效形式,探索作业、练习检查与批改的有效方式,旨在提高作业训练的有效性,提高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㈠.研究目标

(1)凡是感兴趣的知识,学起来会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丰富多彩的数学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有趣材料,我们要精心设计,使数学作业的内容趣味无穷,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探索小学生有效的作业途径和方法,通过作业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灵活地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3)总结校本特色的小学生有效的作业经验,利用并开发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使作业具有层次性与开放性,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设计多种种类型的有效作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及作业责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㈡.研究内容

1、学生的做(作业的设计:①、了解什么是数学作业的有效性?②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如何实施?③课外作业的设计有效性如何实施?)

2、教师的评(作业的批改:教师如何使作业的批改和讲评更具人文化?)

四、研究方法、步骤和进度: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及时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进程,全面正确的掌握本课题的相关信息,为本课题及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益。

(2)调查法:调查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组全面了解、掌握实验对象发展的具体情况。

(3)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对比分析,使课题组及时了解本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变化。

(4)案例研究法:对某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5)经验总结法:面向市县开展课题研究汇报活动、整理课题过程资料、总结提炼策略方法、完成结题报告。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龙溪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

时间: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

(三)研究假设

本实验依据现代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新课程理念以及有效教学理论,提出如下假设:只要坚持自主性、知识性、智能性、趣味性、实践性、整合性等基本原则,就能使不同基础、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的个体,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在愉悦的过程中完成作业,实现教学目标。

(四)课题实施原则

1、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2、课标规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同时,课标中还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因此,在高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上,应体现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3、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出层次性。

(五)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0年7月~2011年9月)。

主要工作:

(1)、组织人员并分工,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制订实验方案,申报课题;

(2)、组织实验组人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实验方案的精神。

(3)、聘请专家指导。

2、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4月)。

主要工作:

(1)2011年10月~11月:

①通过问卷、座谈、调研等形式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调查:a、对现阶段数学作业内容、形式和数量的意见;b、对今后数学作业的要求,希望和看法。

②课题组教师以作业设计和批改作研究研究,并写出研究课例及阶段小结,课题组进行阶段研究总结,写出中期研究报告。

(2)2011年12月~2012年4月。

在总结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要求课题组教师每人上一节优化课内作业设计的汇报课,并写出教案或案例。课题组作好记录,写出阶段小结。

(3)在实施过程中,每月(特殊情况除外)组织一次课题组教师交流作业设计和批改的信息,调整实地方案,并聘请专家指导。

3、总结阶段(2012年5月~2012年7月)。

主要工作:

(1)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汇编成册。

(2)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并汇编成册。

(3)进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4)申请结题。

五、课题预计成果形式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归纳整理,形成以下成果:

1、论文集

本课题研究的课题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等的专辑。

2、案例集

课题组教师根据自己对研究目标的理解,结合教学内容,以某个知识点、以某单元知识,以某类型知识而设计和批改的案例专辑。

3、结题报告。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田艳:负责课题统筹,组织实施和课题方案、开题报告,中期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撰写及资料汇编等工作。

课题组成员李德平、张华、梅艳:参与课题研究,负责子课题实施方案、课题阶段小结的撰写及资料汇编等工作。

提高作业有效性 篇5

西吉县硝河乡中心小学马海荣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好的数学课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数学教学艺术,这是众所周知的。为此,人们对数学教学的方法、技巧等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进行研究。然而,对于数学教学活动有机组成部分的课外作业,人们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数学教师对课外作业的布置随意性大、针对性不强,没有很好地起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及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作用。因此,合理、科学地布置数学课外作业是十分必要的。

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目的、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合适的课外习题。具体说来,布置数学课外作业应讲究如下原则:

一、布置新颖有趣的作业。

布置课外作业时,首先要考虑作业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游戏作业。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如:在学了两步计算后可布置学生课后一起玩“算24点”的扑克游戏。

(2)实践性作业。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在我国,“鸡兔同笼”问题作为一类有趣又重要的数学问题的代表,大量出现在各种数学书中。但进入小学数学教材,近20年里,还是头一次。在学了这类数学问题后,可布置一些

趣味数学题作为课外题选。例如“猴子分桃”“百鸡问题”等,这势必会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探寻结果

二、课外作业的布置要贴近生活,捕捉生活素材,探索生活问题。“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平时要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

数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地理解数学,还必须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现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教材“圆柱、圆锥和球”时,可指导学生制作一些诸如圆柱、圆锥等几何模型,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更好地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有助于形成空间概念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差异设计,各取所需。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后进生,要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做,对优秀生是一个促进,又能帮助差生克服“完不成作业”的自卑和消极心理。

(1).数量分层。

每一课时中如作业本、书本上的基本习题应该是课堂规范作业中的必选作业,预习、复习等是数学基本知识落实的重要阵地,我们不可以随意删减。但对于计算题、基本知识点的运用等,我们可以因人而异,从数量上对不同的学生提出分层要求。那些根据课时知识点设计的一些拓展题目,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做与不做。经常看到作业本中一些打着“※”的题目,有许多老师要求全班学生都做,这对于那些中下生来说可谓是难上加难,还不如让他们把这点时间花在基本习题的练习上。

(2).难度分层。

小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难易有别的作

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后进生作业难度适当降低,使之指向于基础目标,确保完成基础目标;中等生保持难度,使他们在确保达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发展目标;优等生增加难度,促使他们在较高的知识平台上发展,努力实现创造目标。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来编一道能简便计算的题目,并把它做出来。(做一道得一颗星)

①369.9②2.51.2532③1917

④0.647.80.326.40.64

为了得到更多的星星(星星很有用处,到时在作业评比中,可用来拍卖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星星数来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学生就会尽可能地编题计算,把这些易错、易混的典型题都编出来了。如:如第一题,可以是乘法,也可以是减法,还可以是加法,这样,就把习题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这样老师就最高兴了。再如第三题可编写+)×19×

17、(-)×19×

17、×19+×

17、×19-×17。再通过让学生解决,既巩固了知识,又灵活地运用了知识,结果在评讲时,不出老师所料,很多同学却是这样做的:(实在可惜)

(+)×19×17

=×19+×17

=1+1=2

当机立断作了点评与分析,恰如其分地纠正了错,使之学生综合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再如第四题学生有编成:①0.64×7.8+0.32×6.4-0.64和②(6.4÷0.64)×(0.64÷0.32)×7.8等,编成第一种就综合地运用了转化的思想进行简便运算,是一种高层次的题目。

表面上只有四组题,但实际却做10多道,这不仅对简便运算的知识落到实处,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分别摘到自己所需的“果子”。

(3).类型分层。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作业可分为必做题浅显,选做题灵活,附加题偏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结合作业设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与批判性,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数学信息,则可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四、.实践设计,张扬个性。

新课标告诉我们: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作为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实践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1).操作实践性作业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形象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而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如学习重量计量单位后,可建议学生回家称称一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再掂一掂食盐,还可以让学生上市场去先估一估某些物体的重量,然后亲自动手称一称或看卖主称一称,验证一下,这样的作业需要父母的协助下才能完成。

(2).调查式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掌握课外知识的确层面上,要让学生会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课外,拓宽知识来源,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现数学的生命活力。如:学习“24时计时法”后,教师布置学生以下作业:晚上自己从睡下看一下时间到起床时看一下总共睡了多长时间;上学前,看一看钟表是几点,中午回到家再看看是几点,然后说一说自己离开家多长时间;寒暑间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各具特色的作息时间表

(3).阅读类作业

让学生在课外读物中寻找数学,不仅可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获得课堂内所没有的知识,而且将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处,激发其做作业兴趣。

参考文献:

① 郑俊选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② ②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③《小学数学教育》2006年第7-8期、第11期,2007年第1-2期

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

布置的有效性

提高作业有效性 篇6

新课改以来我们面临英语课时数减少,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都不减的困惑,经常致使我们在课堂上出现前松后紧的状况。前段时间探究充分,后面却没有时间很好地归纳、小结和巩固,探究仅仅停留在表面,走过场,很难有实质性的效果;其次英语学科面临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课堂上的探究交流活动,一部分后进生总是在当观众,他们来不及思考,别人的答案早已出来,到后来,这部分同学干脆懒于思考,或者在小组中只承担那部分不用动脑筋的工作;再就是课堂生成的困惑。学生的自主探究总会有教师预设之外的发现,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现场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得心应手。在这些问题的困扰下,课堂似乎总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上,失去实效,一线教师面临着教学实践的两难局面。为此我们从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入手课前,精心设计探究性作业,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英语活动经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究、体验和感悟,让教师在课前对学生探究生成的知识有所了解和准备。这样,课堂上,教师就能有效地组织课堂交流和分享活动,帮助学生归纳梳理与总结,及时巩固练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课堂生成有充分准备,能准确把握教学节奏,及时总结和练习巩固。教师的课堂组织不必再受学生差异的困扰,并且对探究生成的问题基本上有了充分的准备,因此,课堂的教学节奏更容易把握,时间分配也更容易掌控,从而对教学的组织更加高效。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们学科组成员一致认为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下困惑:实施前置性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题以来,我们欣喜的看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明显提高。教师“功在课前”的教学行为有了较大的转变,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不断反思、总结、升华。但同时在研究中遇到了许多的困惑:

(一)部分学生对前置性小研究不够重视,不能真正的做到独立思考;

(二)课堂交流时,后进生当听众的现象较严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针对前置性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对学生前置性作业的评价,实行定期评价、交流反馈。

(二)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发挥家长的检查、督促作用。

(三)小组实行捆绑式评价。

如何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篇7

一、作业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低年级学生受年龄特征的限制, 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对简单的重复抄写、机械的死记硬背, 或枯燥的题海苦练有抵触情绪。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 形式新颖, 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 体验到增长知识的成功乐趣。低年级学生天性酷爱绘画, 图像比文字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后, 我让学生画出下雪了小动物们玩耍嬉戏的场面, 很多学生把小动物的脚印都通过绘画展示了出来;我又抓住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 在学了《乡下孩子》后, 让学生也当诗人写一首《城里孩子》。在学习了《狐假虎威》后, 可让学生续写当老虎知道狐狸骗了自己以后会怎么样,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 为写作打下基础。“表演”相对于“写”, 学生更乐意接受。对于故事情节性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亲自演一演。可以布置学生分组排演课本剧进行比赛。如:在学习《蜗牛的奖杯》一课后,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自由组合排练课本剧, 并在语文课上表演。请学生代表当评委, 评出“最佳演员”“最佳拍档”等等, 这类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提高能力。

二、作业的设计要有生活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教育极其广阔而自由, 如同一只鸟放在林子里;生活即教育, 是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里面。”确实是这样,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 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 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设计作业时也应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提供大量实践活动的情境和参与的机会, 让学生体会语文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如:在教学第四册《识字1》韵文时, 我让学生去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搜集丰富有趣的民风民俗, 举行展览会, 交流自己搜集的内容;学《母亲的恩情》后, 建议学生母亲节、父亲节里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送父母一首小诗、一句祝福;写一封充满情意的信, 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在教学《一株紫丁香》后鼓励学生自己写最喜欢的话, 献给最敬爱的老师;在教学《夕阳真美》一文后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 领略夕阳的美景;在学习《云房子》一文后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 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每逢节假日, 建议学生和父母去旅游、做家务, 和同学去做一些社会调查, 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活动, 坚持写“假期生活周记”。假期结束后, 让学生汇报假期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每到特殊纪念日, 还可随机布置一些有意义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 更好地关心他人,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特长, 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三、作业的设计要有创新性

长期以来, 语文作业的形式并没有很大的改变, 这些书本上的作业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 制约了思维的发展, 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作业的创新设计, 让学生愿意完成作业, 喜欢完成作业, 在作业中体验成功, 以提高作业的质量。

1. 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 因此, 我在布置课堂练习、家庭作业时, 允许学生在练习的数量、深度、形式上有一定的选择权力, 避免传统的“一刀切”的做法, 就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如在教学课文《水乡歌》后, 我设计了“作业超市”, 里面供学生选择的作业有: (1) 想当诗人的, 自编一则赞美家乡的诗歌; (2) 想当导游的, 课后搜集图片资料, 写上简单说明, 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并写一段导游词; (3) 想当画家的, 把水乡的美景描绘出来; (4) 想当朗诵家的, 搜集描写水乡的诗歌, 读给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听。

2. 自主作业的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因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 学得主动、学得积极, 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的作业, 都是我们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 学生被动应付, 主动性得不到发挥, 所以, 教师不妨根据课文特点和课文内容, 让学生自己编作业题。怎样落实这个环节呢?赞可夫指出:“让学生们自己提出目标, 拟订行动计划, 可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动机, 使他们去克服完成既定任务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鉴于此, 我尝试把课后作业设计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如教学《猴子种果树》时, 我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有的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并改编了故事;有的用童趣盎然的儿童画展示了种果树时的心理变化;还有的学生给小猴子写信, 安慰它, 并告诉它为什么一棵树也没种成, 给它下次怎样种果树提出建议。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学生获得了许多知识信息, 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

提高作业讲评的有效性 篇8

一、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讲评现状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讲评现状不容乐观,反思造成作业讲评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上缺乏重视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不重视作业讲评课,许多教师只关注批改,而忽视了讲评。另外,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也很少关注作业讲评,学校领导和大部分教师都认为作业讲评课不是主要环节。

2.时间上仓促随意

小学数学教师平时授课任务多,作业批改量大。对作业讲评课准备不足,一般都是在课前或课后仓促讲解,随意性较大。

3.内容上毫无拓展

讲评作业时,教师一般都是让学生对错误的作业进行订正,而很多学生也是匆忙订正,甚至还没完全理解,就抄老师的板书或同学的答案应付差事。由于内容乏味,讲评方式单一,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学生只追求对错题的正确解法或正确答案,很少吸取错误教训,结果是错误仍在继续。

二、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讲评有效性的方法

1.讲评要改“讲”为“议”

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讲评氛围,相信学生,适时改教师主导的“讲”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在质疑和争辩中有效地解决作业问题。

2.讲评要提中间、带“两头”

在作业的讲评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的情绪。对于后进生,教师应着重讲清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解题策略,为他们掌握新知识扫清障碍。讲评速度要适中,必要时还可以重复讲评,使他们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优等生,教师应在学生掌握知识和策略的基础上,让他们运用多种途径解决数学问题,鼓励他们奇思妙想、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当然,在兼顾“两头”的同时,也要带好中等生,做到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3.师生共批,组内互批

一些概念性的判断题,可先让学生判断正误,然后师生共同对某一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有些作业可以采用小组互相批改法,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每四人为一个小组,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汇报。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习题判断能力和责任感,还可从别人的作业中接受教训或吸取优点。教师要及时对作业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评,同时要注意复批。

4.讲评要与反思相结合

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错误认识:作业讲评后,学生的作业订正好了,知识就掌握了。实际上部分学生往往对有些习题仍一知半解,存在着认知上的“盲区”。因此,加强作业订正后的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错误的原因,还可以理顺解题思路,积累经验,提高思维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篇9

二、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三、作业反馈的有效性

这样的现状要改啊,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学生的作业题要精心选择,应着眼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规范正确,书写工整。

(二)保证作业时间。因为学生作业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写作业或根本不会。所以要优化课堂结构,向课堂要质量。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课堂上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要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老师要在课堂上就把知识落在实处,多给学生方法,提高效益,减轻负担,减少作业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做作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学生的作业要实行量化管理。作业量要恰当,严格要求并指导学生按量、按质独立完成作业,注意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无故不做者要教育其补做,有困难的,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予以帮助。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作业,不得以增加作业量的形式惩罚学生,确保学生睡眠时间。

(四)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爱学、乐学、善学,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从而使学生的作业质量进一步提高。

(五)及时反馈是提高学生作业质量飞跃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不是把重点放在判断结果上。针对思路给予鼓励性的话语和必要的点拨、提示,对提高作业质量也有很大帮助。每次作业要有指导小结,表扬先进,分析问题。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应紧紧围绕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核心,不断加强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不要给学生造成精神压力,不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业质量。但是,要切实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之事,需要花时间、精力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认真的态度,扎实的基础和简捷的技能。全体同仁们,让我们携手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作业水平,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而共同努力吧

一、作业类型

我把作业分成三种类型:课前练习、课堂练习、课后练习。每种练习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我在选择题目时会根据它们不同的作用精心设计,以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

(一)课前作业: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课前朗读文章,学习字词,了解文章内容是基本的预习要求,曾经一些学生将此项作业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而不做课前预习作业的结果是直接导致影响课堂听课效率。因此,本人将此项课前作业要求具体细化,字词要提前注音圈画,朗读要家长签字,课后练习要提前思考并写下答案。总之,书上要留下预习的痕迹。

(二)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对学生听课效果的及时反馈,因此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所布置的问题力求针对性强,有实效。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布置作业。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学习差异,在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训练中,做到内容上分层次,要求上有差异。规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完成基础题,中等学生除了完成基础题外,还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题。开放性的题目不求统一答案,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当堂练习中都有收获,都能有成就感或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弥补。

(三)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它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利于教师了解学情,及时反思改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作业的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求严格控制作业量,有针对性——能针对重点、难点和不同学生布置分层作业。比如:

(一)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作业难度的分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如在学了《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1)摘抄本课生字各三个,词语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3)你也试着模仿课文,续写两句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这样的作业布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可满足优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练有所得,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作业选择的自主性。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还能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师围绕某一内容,针对某一目的设计几个题目,学生选做,如教学《小摄影师》后,面对刚从低段跨入中段的学生,想让他们有效理解生字新词并加以巩固运用,我设计了以下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并朗读《词语手册》中词语的解释;(2)生字组词;(3)词语造句;(4)用其中的几个词语写一段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选题目。能提高他们的不少的积极性,也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让特殊学生以基础作业如抄词注音、背诵默写等作业为主,辅以课内重点现代文阅读的经典题型作为他们的课后作业,讲求实效性;对他们的作文要求也稍作放放低,无论是字数还是内容,以鼓励来让他们尽量按要求完成。对于一般同学的作业,通常是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在巩固课内知识的同时丰富其课外阅读量,培养其阅读能力、熟悉阅读题型和答题方法。不同作业层次的设计,不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作业的批改及讲评

作业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作业的布置上,更体现在作业的批改反馈上,只有进行有效的批改反馈才能实现作业布置的价值,才能为一下次的布置奠定基础和设立方向。作业批改分三种情况:教师批、学生批、集体订正。

(一)教师批。这里指的是教师只批不改,而且尽量做到面批。对于《课堂作业本》教师必须全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而补充作业也需要教师全批,以了解采取措施后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对新知是否能达到举一反三。

(二)学生批或集体订正。采用这两种形式批的作业一般是家庭作业或课后常规训练。这些作业属于巩固作业,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批或集体订正。另外,学生错题改正后也可以采用学生批的形式。负责批作业的学生要经过教师培训。如:教师给小助手面批,讲清批改要求和每题的做法,如果有错,还要帮助分析错误原因。

讲评作业是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摒弃只重作业结果不求作业实效,要运用各种手段,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总之,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要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和作业观,去研究、推敲每一个环节,真正去思考教育,把学生当成是正在形成的人去对待与研究,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既符合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又可以实现人人参与,各有所得各有所获。这样既能巩固基础又能培养出高分高能的学生。因此作业的有效性设计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研究去探讨去完善

一、关于作业布置:

1、内容上要求体现典型性、综合性、实践性、层次性。

①典型性——要求精选练习题,使练习题有代表性,提倡自编自创习题,提倡剪切、粘贴、拼凑优秀练习题等。

②综合性——提倡一题多练、一题多问。让学生归纳知识网络图,写单元小结等,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适合高年级)

③实践性——将学生手、嘴、脑等并用。例如英语的听力作业、语文的课外阅读作业、数学的趣味数学活动作业、科学的小实验作业等。

④层次性——不搞一刀切,学生层次不同,可选做不同要求的作业,有必做作业、选做作业、挑战作业等。

2、形式上要求体现规范性、严谨性。

规范学生作业格式。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两方面评价。一是作业正确率,用百分制表示;二是作业书写认真程度,用等级制表示,每次通过作业评价表格体现出来。

二、关于作业批改:

1、要对学生作业正确率、书写程度分别做出评价。以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习风气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2、要求教师批改作业应认真、及时。符号要到位、要有日期,有等级,有纠错,提倡有批语,要以鼓励为主。

3、提倡面批面改。

三、关于作业反馈:

1、要求及时反馈。不要晚于第二天上课。倡导一本作业制,自我加压,及时批改。

2、经常搞作业展评,例如将同一年级优秀作文汇总,在各班作为范文讲评。

3、重视纠错。要求学生及时改错,并对改错进行批改。建议学生建立错题本及时进行错题回顾与反思。教师经常将学生错题汇总编制相应练习题及时查漏补缺

如何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鲤城实小402

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是教学流程的重要环节。学生作业质量的完成好坏也直接显示出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当然对于学生来说,作业的多与少,好与坏,也会在他们的心目中留下不同的感觉。相信每个学生都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最少的作业,同时又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我想,这样的作业设计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幸福的,那么,教师如何设计作业,使我们的作业设计有利于反馈教师自己的教学情况,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作业的有效性。

我想,从几点自己的做法;来分析一下,如何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1、设计有时效性的课堂练习

课堂的作业练习,其实也是作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学生当堂所学的一个及时反馈。最能直接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根据教学的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有时效性的题目。最好能根据本班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设计一些具有层次性的题目。如使学习吸收能力较弱学生完成基础题,中等学生在基础题上再做一些提高题。例如:在《平移与旋转》这一课的第一课时,我就要求基础的学生能根据方格纸中的平移图形说出平移的过程,而对于中等偏上的学生,我则要求学生除了说出平移的过程,我还要求他们能根据已给的图形,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这样的两个作业要求,就能让学生对于平移的知识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又区分出了学生对于平移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选择有用的课后作业

课后的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延续和补充,它是教师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巩固当日所学的知识,并转化成学生的一项技能,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缺漏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在选择设计课后的作业时,也要讲究一个方式和方法。首先,教师要认清,布置的课后作业,不等同于题海战术,而是要严格控制作业量,设计一些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作业,要使学生能有质量、有效率的完成。例如:本学期的统计单元,要求学生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求出相关的平均数。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我就把本班学生的作业分成两大类。基础的学生就根据我给的统计表数据直接求出平均数即可。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就要求学生统计出他们小组的单元成绩分数,制作出统计表,并求出他们小组的单元平均分。通过两个不同要求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学会了有关统计中的平均数这个知识点,同时又锻炼了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作业的反馈与过关

作业的设计再好,也需要落实。毕竟孩子的执行能力有时需要打些折扣,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设计完,布置完,教师要做好及时的跟踪,因为这样,可以让教师在第一次作业反馈中,发现学生的知识缺漏,让教师进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而第二次的作业订正,则能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

上一篇:小学讲纪律卫生倡议书下一篇:乐观与顽强的力量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