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有效性

2024-10-28

提高课堂有效性(精选12篇)

提高课堂有效性 篇1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构建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 如果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到科学课程, 就是要全面培养人的科学素养, 既包括科学知识的获得, 又包括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及对科学探索过程情感体验。 在科学教学中, 教师要树立“三维目标效益观”, 把对学生能力和态度的培养融于学生科学知识的过程中。 那么,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从而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突出学生主体, 实现三维目标

传统课堂教学认为课堂的一切都要在教师的掌握之中, 教师失去对课堂的控制, 即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失败。 在科学课堂上, 很多老师还是习惯于采用“读科学、讲科学”的方式, 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 人为拉大科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和合作协同地发现掌握科学知识, 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在这种学习方式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感情的投入, 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发展学生能力, 提高科学课堂教学实效。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时, 笔者先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要求学生直接吹气球, 另一组让学生把气球放入塑料瓶中, 再进行吹气球。 在实验中, 学生很快发现瓶中的气球吹不大, 而且很费力, 接下来, 笔者让学生讨论其中原因, 学生发现:瓶中有空气, 并举出例子。 如:压扁塑料瓶时会出现一股风;或者是瓶子放入水中有气泡出现……

学生通过自己实验、思考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 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 学生对于空气占据一定空间的表象的建立和理解都会有新感受。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也在活动中得到有效提高。

二、引导学生实践, 实现三维目标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尤为重要。 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而富有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 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得到积累, 获得直接经验, 发展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 并由此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因此, 科学课堂教学过程, 不应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简单结合的过程, 而应是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 经历动手实践, 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中《电路出故障了》时:

师: (教师故意给每一组同学准备了一些故障众多的材料)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电路, 请同学们用老师给你们准备材料接亮小灯泡, 比一比, 赛一赛, 看哪组最快?

(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连接电路了)

生:这是从哪里捡来的垃圾, 怎么接不亮。 (一学生自言自语道)

生:老师, 好像不对, 这些材料好像不行。 (又有一学生嚷道)

师:同学们, 你们一定要细心哦, 千万不要抱怨, 如果不亮, 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去找原因。

师:对, 老师相信你们。

( 学生也许是受了老师的鼓舞, 便专注地投入到实验中了)

生:老师, 我知道了, 原来我的电线老化了。

生:我的接头生锈了。

生:我的开关接触不良。

生:我的电池没电了。

… …

(孩子们开始忙着修理电路:电线老化, 换条电线;接头上端生锈了, 从下端去接;接触不良, 用手按着使之连接……)

生:亮了! 亮了! (学生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正所谓拨开云雾见阳光, 学生经历“挫折”之后, 会倍感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所在。 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都有新的飞跃, 同时做到知识的实时生成。

三、拓展学习资源, 实现三维目标

科学课堂教学, 如果只注重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则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将产生消极影响。 学生往往感到科学课的学习是一种负担, 时间一长, 对科学学习失去热情。 如果老师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 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科学教育相结合, 充分利用身边具体、生动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开展科学教育, 多种多样、具体鲜活的资源也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环境与我们》时, 笔者利用学校旁边的小溪作为课程资源, 它里面蕴含许多可供探究的东西。 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小小的生态系统究竟生存着哪些小生命? 经过一番调查, 学生不难发现:小溪的岸边生长着各种树木花草, 还生活着许多诸如蚂蚁、蜜蜂、蝴蝶等小动物;小溪的水面下生长着水草、鱼类、青蛙还有各种生物。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这些生命都是怎样生活的? 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这里面是否存在食物链? 有哪些情况会对小溪造成污染? 如果小溪里的水受到污染, 哪种生物首先受到伤害? 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小溪, 使它免受或少受污染? 在对这些问题思考的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问题拓展开, 如由对小溪保护的思考, 你对我们的周围的环境有哪些建议?

这样, 一条小溪便可被我们用来作为锻炼学生观察能力、认识动植物、 理解生态系统成员间的关系及环保重要意义等方面具体、鲜活的课程资源。

三维教学目标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方向, 是判断科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所以, 我们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三维目标, 变过去教师单一在课堂说教的教育方式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从而掌握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并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学习、应用知识和提升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课堂有效性 篇2

聚焦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有效课堂现已成为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追求。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浅述观点。

关键字: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与“低效课堂”相对,传统课堂是低消的,必须通过改革达到有效,即必须达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只有课堂真正发展了,课堂才能有效,否则课堂就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效课堂呢?具体来讲有效课堂包括三方面的内涵:

一是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所讲的“效”是指三个方面的效:一是指效率,二是指效益,三是指效果。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甚至是高效呢?下面就谈谈一些粗浅的想法与做法:

一、教师的角色需要转变

新课程赋予了教学工作新的内涵,需要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转换自身的角色行为来适应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应对新课程改革,认真学习,充分认识转换角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更快速的进入新课程期待的角色。

1、由“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转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提出了“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体验数学发展和创造的历程”、“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多向目标。由此可见,数学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目标发展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多目标共存的目标体系。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必须由“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转变。

2、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来教”

在新课程目标统揽下,一方面,要求教师根据实际需要,把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容加载到教材中,丰富和完善教材;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对教材加以删减和整合,选择和提炼教材。

3、打破知识垄断者的角色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多以“讲师”身份出现,把教学过程演绎成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教师的核心角色就是传授数学知识,已教为中心,弱化了学生的主动性。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必须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把来自教材和吱声知识经验以外的知识信息纳入开发的范畴。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唯一对象,让更多的信息进入课程资源的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从实际出发——“教不会的,会的不教”

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板厚一切事情必须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课堂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真起来,实起来,不从实际出发的课堂,是形式和虚假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对学生和教师没有任何意义。从实际出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从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际出发

《新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有主旨思想的规定,有教学方法的要求,有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学必须依此进行,它是指导教学的最重要的文件,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从此出发。

教材,是承载课程标准内涵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情感的重要载体。所以,在教学,中要从教材实际要求出发。在上课时,把握教材体系,弄清前后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只知道教材不同,而又不去钻研编排体系,拿着就上课,这样势必与教材实际脱轨。

2、从教师的实际出发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只有从自己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才能好,如果一味地赶时尚,而自己又不擅长,其结果可想而知。有的教师拿着别人的课件或习题上课,结果课件操作不流畅,题目学生不会做,原因就在于教师自己没有去钻研这些题是何许题,这些题距离学生有多远。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课堂是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发展、让学生生命绽放的课堂。学情是课堂上最大的实际,只有真正全面了解和把握了学情,教学才有方向,教学才有目标,教学才有方法。学情就是命令,学情就是教情,学情大于天。只有时时处处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的课堂才是真课堂。如果对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把握不准,教师就会无的放矢,做无用功。所以,把握学生实际是最关键也是最必要的。

三、以学生为本—一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使课堂和谐起来,为了使学生发展起来,我们广大教师就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树立了这样的理念,我们的行为才有方向,教学才有指南,课堂才有成效。

以学生为本,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是以少数学生的发展为本。也就是把所有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挂在心上。不论是我们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成绩好的,成绩不好的,等等。总之,只要是我们班上的学生,只要是我们施教的对象,我们都应该无一例外地关怀、帮助、提升,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2、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不仅关注学校考核教师的主要指标,还要关注学生今后发展必需的身体、素质、品质、行为习惯等。事实上,分数等指标很重要,但要真正提高,必需以学生的素质等发面的发展

为支撑,为分数而进行的分数教育是不能长久的教育,以素质为内核的分数教育才是最为有效而持久的教育。我们应该追求素质型的分数,不应该追求应试型的分数。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很好地处理了素质与分数的关系,做到了“两手抓,两促进,两提高,两发展”。

3、以学生的全程发展为本

以学生的全程发展为本,而不是以学生的部分发展为本。也就是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一时一地之得,也要关注学生的过程发展,过程发展是否科学、合理、有效。只有有了好的过程,才能有好的结果。只靠短暂教育获得的结果,那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全程发展,做到既注重面又突出点,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从而使点面结合,过程与结果相得益彰。

四、结合生活实际,构建现实情境

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主张“现实的数学”。他认为数学来源于下士,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这是弗赖登塔尔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们提倡的基本思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有兴趣。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和方法,同时能反过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学习的一般机制认为数学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数学学习的情境作用。

数学学习的实质是数学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要善于利用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创设能引起认知冲突的情境,使学生注意到自己认识的局限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

五、关注情感,激发兴趣

求知欲、志向、抱负等内部动机是小学学生主要的学习动机。小学生面临求知和升学的阶段,他们在校的学习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命运,升初中、找到一个好的中学已成为他们首要的目的。除了激发其内部动机外,结合小学数学内容抽象、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加强的特点,还应培养学生的其他学习动机,使他们愿学、想学、乐学。

1、新颖、趣味、矛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形象有趣的故事,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5如何记?该问题提出后,学生可能不是很感兴趣,8

教师可以形象说明:”5”就相当于我(学生小时后)”-”就相当于你和父亲的手和你的腿,父亲在下扛着你,上面是子下面是父。这样学生有了形象的比喻记起来较好。增加解决此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知识内容之间产生一种协调,既加深了印象,又激发他们的学习心向。

2、让学生积极参与取得成功,才能保持和发展学习动机。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教师采用一言堂,学生自然会开小差,课上适当开

展一些活动:个别提问、板演、回答问题接龙等,使学生不感到疲劳,信心倍增。教师也可以采用激励机制,也是激发成功动机的有效方法。学生能成功,心情就会愉悦,就会想学,乐学。

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另外他还指出:“数学总是被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是过多地考虑它的应用,而很少想到应用它的方法以及它为什么能用。”因此,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因此,学生学习的知识都有丰富的实际背景。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示范。另外,从现实背景出发引入新知识,需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从数学角度分析问题闭关探索解决途径、验证并应用所得结论的全过程,教师应给学生思考的机会。

2、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数学有关的因素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数学因素,但我们可能无法直接得到,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去发现。从数学的角度去描述客观事物和现象。

3、为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机会

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通过设置多种类型的专题活动和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或模拟生活中寻求解决方案。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它以判断、推理为前提,通过非常规性的认识轨迹和逻辑线索,产生有创见性的思维成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对于教师来说,转变观念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教师要把“再创造”作为整个数学教育的原则,注重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学生“再创造”知识的活动。其次,提供一些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理念和策略。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六年级组

提高课堂有效性 篇3

关键词:课堂提问;启发性;规范语言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只有精心设计、优化课堂提问,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浅谈一下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

一、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

教师的课堂提问应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特点相适应,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课堂提问都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

问题太简单,难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问题太复杂,又会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因此,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该是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的, 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发散思维后才能想到的。这样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又能让他更乐于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

二、提问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

提的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内容上,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如一年级第一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提问时:“你认识了哪些物体?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就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提问要富有启发性,避免追求表面热闹一问一答的提问

一些年轻教师刚开始进行教学时,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遇到问题时,对学生不放心,生怕学生无法解决,所以就对学生进行了很多多余的引导,慢慢的就变成了一问一答引出问题。实际上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的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所以教师应改变提问的方式,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信息、想问题,学生遇到困难时,再进行适当的引导。要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如教师在教学“平行线”时,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了三个问题:在创设了“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的情境以后,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把自己画出来的图形分类吗?”稍作停顿,在学生分类之后引出平行线,教师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多数学生得出平行线概念之后,教师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线?”……课堂教学中教师较好地把握了提问的时机,紧紧围绕着这三个问题,组织了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去充分地探究和交流,促进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及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这样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利用已获得的信息,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学得新知。

四、规范提问语言

我们说课堂是灵动的,教师不可能精心准备好课堂上的每一句教学用语,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教学机智,随机应变,掌握好提问的技巧和时机。教师用语讲究“规范”两字,而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更要求精炼、简洁、准确,所以我们绝不能对问题的语言组织掉以轻心,有时往往是因为我们教师的语言干瘪、重复,不够简练而导致学生对教师语句的理解产生偏差,出现“启而难发”或答非所问的现象。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部分时,有一位教师先给出了■和■两个分数后提问:“你想到了什么,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还有的答:“■是把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3份。”显然,教师这一提问不明确,语言不规范,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无论是谁,既是思考,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也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如果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因此,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马上举手回答,马上就能举手回答的是无价值的问题,我们要耐心等待几秒,让学生斟酌一会,这样才是我们提出问题的本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教学内容。如“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通过让学生折三角形、圆以及平行四边形等活动,进行提问:“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吗?”稍作停顿,教师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在多数学生得出结论之后,教师又让学生思考:“它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的提问,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实际,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在操作和答问中自然地引入轴对称概念。

六、对学生的思考进行点拨

当提到一些有思维难度的问题时,学生一时无法得出确切答案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来思考。那怎样点拨呢?1.把问题分割成几个具有层次性的小问题,一步一步把学生引到终点。2.告诉学生思维的方向,思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不同的情况还有不同的思维方向,告诉学生思维的方向,也能起到点拨的作用。3.从错误中找突破口,学生的回答有时不能一下就达到教师理想的要求,这时教师要有等待的耐心,不要打断学生,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句回答,及时抓住有用“信息”,有效引导,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提问。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

课堂提问需要科学性,同时课堂提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我想教师只有优化课堂提问,巧妙设计课堂提问,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刘启敏.让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J].新课程学习,2014(7):172.

提高课堂有效性 篇4

一、有效的理念引领, 掌握“生本”课堂实践的理论依据

为了更好地实施生本教育, 构建生本课堂, 我校教师参加了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的学习, 学习了生本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 为学校顺利实施生本教育、实现教师理念转变、实现生本课堂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保障。回校后, 外出参加学习的教师立即向全体教师汇报了学习考察收获, 并制定了学校“构建生本课堂实施方案”, 举行了“生本课堂构建”启动仪式。另外, 我校采取推荐文章、印发资料、读书学习、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 学习、了解生本教育体系的基本理念, 并进行了“生本教育”理论知识测试活动。学校投资为每个教师购买了林华民教授的《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等书, 并采取措施强化教师学习交流, 从而引发全校“生本”教育的大思考、大行动, 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必须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 把学生放在一切教育策略的首位。把师本教育转化为生本教育, 让学生真正处在自主的状态中, 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激发, 他们的天性得到发展, 他们的生命得到激扬。

二、有效的实施策略, 促进了“生本”课堂的构建

生本课堂鼓励学生先学, 以学定教, 少教多学, 直至不教而教。学生先学就是学生的课前预习, 以完成教师设计的“课前小预习报告”或“课前小研究”为主;以学定教就是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先学的情况来点拨引导;少教多学就是教师引导点拨, 大部分时间是学生交流、讨论、探究、争辩的过程;不教而教就是学生自觉自悟的过程。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交流、教师帮扶等多种方式自主学习来完成。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突出以生为本、教师点拨的教学方式, 已经逐步形成“个体学、小组学、班内学、教师帮”四大环节的基本框架。

个体学———即前置性学习, 就是教师提前将要学习的内容框架设计成“课前小研究”或“课前小预习报告”印发给学生, 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广泛搜集资料, 进行自主学习。

小组学———即课堂上小组成员针对完成的小研究进行交流、补充, 交流后修改错误的。

班内学———就是小组成员展示, 由组长组织、主持, 人人发言, 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帮———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是否需要帮助, 并及时给予帮助。

这其中, 既有生生之间的合作, 也有师生之间的合作;既有小组内的合作, 也有全班范围内的合作, “自主、合作、探究”正逐步成为我们生本课堂的精髓。

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 实际上学生预习的内容就是课堂上学习交流的内容, 学生怎样预习、预习什么要有方向。鉴于此, 科任教师要提前设计课前小预习或课前小研究, 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 学生根据预习内容或自学、或查资料、或寻求同学、家长的帮助来完成预习。为使学生的预习更有效, 我们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 使广大家长也了解生本课堂的构建是学校本学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预习内容, 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生本课堂教学中, 小组交流、讨论、汇报是中心环节, 也是重要环节, 分组状况直接影响生生交流、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和小组汇报的质量, 因此学校根据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的做法, 向全体教师印发了《小组分组指导意见》和《课堂上学生交流汇报意见》, 广大教师依据意见有效引导, 强化训练, 小组成员合理搭配, 组长轮流当, 人人都有分工、有职责、有事做、有话说。小组的学习效果决定着小组的荣辱, 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小组的主人,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集体观念大大增强了。另外, 各班级小组自行命名, 如:华光溢彩组、战无不胜组、文武双全组、勇往直前组等等,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有效的工作措施, 彰显生本课堂的有效性

学校以“理念保障、培养典型、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方式推进生本课堂的实施。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是构建生本课堂的助推器。我校组织教师出示了生本课堂研讨课和新教师展示汇报课, 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发挥个人特长, 尝试模仿生本课堂的基本模式。我校还邀请兄弟学校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 探讨生本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 发现问题与不足并及时进行整改。为检验全校生本教育课堂实施情况, 我校进行了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 并制定了生本教育课堂评价标准, 在课堂中要求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研究, 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泛泛讲授, 而是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发言等方式,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和拓展,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从而达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目的。通过活动的开展,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为扎实推进“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研讨“自主、合作、探究”有效课堂的途径与方法, 我校还举行了“生本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 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生本教育”的发展。同时, 我校还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 通过“同课异构”“一课两研”的形式进行教学展示。通过这样的教学展示及听、研活动, 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本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依据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理念进行教学, 每位教师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所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反思课堂, 发现问题, 及时补救

为使生本课堂的构建扎实有效, 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 反思在构建“生本”课堂中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归纳起来, 有以下几点。

1. 构建生本课堂, 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现在新教师、年轻教师接受得快, 中年教师也在积极参与, 但老年教师、综合课程教师相对来说行动迟缓, 使得生本课堂的构建步调不一致、不协调。

2. 学生情况参差不齐, 家长素质高低差别很大, 虽然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 家长的配合仍不到位。

3. 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条件尚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现在的生本教育要求学生经常查资料, 作充分的预习。很多学生没课外资料, 没有电脑, 高质量的预习报告与知识的拓展很难实现, 很多学生只能凭空想象。

4.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争辩的意识亟待加强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缺乏自信和独到的见解。

提高课堂有效性 篇5

摘 要:在当前教育模式下,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利用好课堂小结,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主干知识,就能提升学生的历史科学习能力,从而能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小结;历史教学有效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09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31

衡量一堂课的有效性,主要是看在有效教学时间内,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和提高的认识。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提高四十五分钟的利用率。在新课程体系下,我认为利用课堂小结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必要的。首先,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活动尤其重视课堂小结这一环节。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来看,它是由众多零散的基本史实构成的知识整体或系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从历史学科教学特征来看,有三个基本特征:(1)时间、空间概念;(2)叙述历史的能力;(3)阐明因果关系。这些都体现了课堂小结的教与学的要求。课堂小结教学环节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知识整理归纳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使课堂知识得到巩固。其次,在新课程体系下,高中历史教学打破传统编年史框架,采用专题框架。而且,很多学生并没有牢固掌握初中历史知识,甚至没有时间朝代概念。面对这样的教材和学情,更要求教师根据各节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小结。总之,在新课程体系下,“课堂小结”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把分散孤立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内化成学生容易掌握的系统知识结构。而且,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历史思维,并能有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来说,以下几种课堂小结方式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历史情景再现式总结法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历史情景或者一个案例,和学生一起复习本节知识。例如,必修一专题六第一节课标要求是“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在这节课结束后,教师可播放一段历史情景剧,并提问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这段历史情景片段和问题应覆盖本节所有重要的知识点,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轻松应用本节新知识,达到当堂巩固的目的。学生通过这种课堂小结方式,可在轻松愉快的历史情境中,把所学到的新知识更加清晰、准确、系统地予以掌握,从而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回应式总结法

这种方法就是与课堂的开始阶段相呼应,或是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化问号为句号。如在讲授必修二专题三第四节的时候,这节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对于什么是“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学生在初中和高一政治中没有学,不能分辨概念的不同。对于这样一个枯燥而又必修掌握的问题该如何处理呢?对此,我在课前先向学生展示了中国著名“海尔”集团发展历程的PPT。具体内容如下:

1984年底,张瑞敏调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当时该厂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工人都往红星电器厂(1995年被兼并)跑。厂子一年之内,先后换了3任厂长。张瑞敏回忆说:“(当时)欢迎我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2006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揭晓,海尔品牌价值以749亿元连续5年位居榜首。

然后,我提问:为什么海尔会发展如此快?在新课上完,由学生自己讨论总结答案。通过讨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利用刚学过的新知识解决了问题,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而且,学生在讨论中也明白了一些枯燥的概念,实现了化枯燥为乐趣,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

三、纲要、表格式总结法

这是用表格或图示罗列史实,或用精练的语句帮助学生浓缩教材,抓纲带目来概括课堂教学大意的一种总结方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总结方法。但传统并不意味着过时,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它是教学中常用的总结法,对于总结某些类别清晰、层次分明的史实最为有效。福州市用的人民版教材,和旧教材比较,喜欢应用形容词或者优美的词句。而且,旧教材书本的黑体字,一般就是本节要讲的内容,而新教材未必如此。对此,教师应该化繁为简。例如,在必修二专题一的教学中,书本的三目是“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市的发展”“商人重利轻别离”。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标,将第三目删除,复习着重突出“市的发展”。在这节课小结时,我用PPT向学生展示了如下表格。

然后,我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知识填写表格,达到了复习新课的效果。有些课教材知识比较凌乱,教师可利用图表框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记忆,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上必修二政治史专题三第三节“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时,我设计了如下框架。

通过这样的知识框架,学生很容易地将1992年十四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史实记住,不宜混淆历史知识。此处,凡是科技文化史、战争革命的经过、改革的内容措施等知识点,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课堂小结。

四、认识升华、能力培养式小结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总结,绝不是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总结出某种带规律性的结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受到更为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总结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学生能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概括历史问题,能够认识问题的本质,并对现实中的新问题进行比较科学的分析。小结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必修二政治史专题三第二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后,课堂小结可以这样展开:教师提出问题:“近代中国的门户开放”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是否一样?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两次开放的背景、目的、结果三个方面分析区别,进而得出结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旧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通过这样的小结,教师帮助学生整合了知识结构,揭示知识内在联系,发现和总结历史规律,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逐渐丰满起来,从而逐步升华了学生的思维。

五、历史时间、线索式小结法

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现有教材特点,及时、反复进行时间段的归纳总结是很必要的。由于不少学生没有掌握好初中历史知识,甚至有些学生时间观念差,没有朝代、年代意识,且高中历史又是专题史,所以,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很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反复进行时间的归纳。例如,教学必修二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我在讲完第二节后进行了一次归纳总结,讲完第三节后再次进行了归纳总结,强化了学生的记忆,使学生掌握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脉络。我还先后制作了不同的PPT来帮助学生复习知识。具体如下所示:

同样,在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学习中,因为时间段比较多,学生容易混淆知识。对此,教师可制作PPT时间表帮助学生复习、小结。如下所示:

历史课堂小结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还应注意课堂小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第一,内容上的适应性原则。课堂小结要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紧扣本节课的重难点。一节课是一个整体,课堂小结是这整体的一部分,所以关于课堂小结的设计也就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应放在整节课的背景中加以考虑。因此,“课堂小结”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课时“结尾”,还包括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知识整合过程。对此,教师在整合过程中应做到突出重点,总结规律,把握特征,画龙点睛。第二,时间选择的恰当性原则。由于课堂教学活动受单位时间的严格限制,因此,教学任务和内容所划分的教学步骤也应受到时间的严格限制。对于小结所需的时间,教师应在课前准备中精心计算好,并根据课堂进行的具体情况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时机的选择上,当课时内容中的概念、问题分析结束,需要综合时,就应及时小结。因此,小结可以安排在课的结尾,也可在课中的恰当时候。第三,思维上的启迪性原则。课堂小结不仅仅要疏理本节的历史知识,还要在小结中开拓学生视野、激活思维、启迪智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而不是“教”,且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在重要问题的小结或课时的结尾中,应注意留下悬念,诱发兴趣,鼓励创造,以收到言尽意远、曲尽绕梁的效果。第四,升华性、简明性原则。课堂小结时切忌简单地重复本节刚学过的知识,而是要注意深化和提高对重要史实、基本概念。同时,小结不能面面俱到,而应突出教学重点,力求简明扼要。

综上所述,历史课堂教学的小结具有总结新知识,深化教学内容,理清知识结构的作用,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步骤。从认知规律来看,课堂小结是对知识的加工、处理、整合的过程,可使学生从感知上升到理性思考和认识,并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使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课堂小结策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宋艳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1):134-136.[2] 袁阳春,杨丹.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解读[J].新课程学习:中,2012(1).Abstract: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istory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history accomplishment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model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As a result,teacher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brief summary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main knowledge,and raise the students’ history learning abilit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istory classroom teaching.Key words: classroom summary; history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improvement

提高课堂有效性 篇6

一、有效的理念引领,掌握“生本”课堂实践的理论依据

为了更好地实施生本教育,构建生本课堂,我校教师参加了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的学习,学习了生本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学校顺利实施生本教育、实现教师理念转变、实现生本课堂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保障。回校后,外出参加学习的教师立即向全体教师汇报了学习考察收获,并制定了学校“构建生本课堂实施方案”,举行了“生本课堂构建”启动仪式。另外,我校采取推荐文章、印发资料、读书学习、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学习、了解生本教育体系的基本理念,并进行了“生本教育”理论知识测试活动。学校投资为每个教师购买了林华民教授的《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等书,并采取措施强化教师学习交流,从而引发全校“生本”教育的大思考、大行动,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生放在一切教育策略的首位。把师本教育转化为生本教育,让学生真正处在自主的状态中,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激发,他们的天性得到发展,他们的生命得到激扬。

二、有效的实施策略,促进了“生本”课堂的构建

生本课堂鼓励学生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学生先学就是学生的课前预习,以完成教师设计的“课前小预习报告”或“课前小研究”为主;以学定教就是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先学的情况来点拨引导;少教多学就是教师引导点拨,大部分时间是学生交流、讨论、探究、争辩的过程;不教而教就是学生自觉自悟的过程。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交流、教师帮扶等多种方式自主学习来完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突出以生为本、教师点拨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步形成“个体学、小组学、班内学、教师帮”四大环节的基本框架。

个体学——即前置性学习,就是教师提前将要学习的内容框架设计成“课前小研究”或“课前小预习报告”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广泛搜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小组学——即课堂上小组成员针对完成的小研究进行交流、补充,交流后修改错误的。

班内学——就是小组成员展示,由组长组织、主持,人人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帮——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是否需要帮助,并及时给予帮助。

这其中,既有生生之间的合作,也有师生之间的合作;既有小组内的合作,也有全班范围内的合作,“自主、合作、探究”正逐步成为我们生本课堂的精髓。

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实际上学生预习的内容就是课堂上学习交流的内容,学生怎样预习、预习什么要有方向。鉴于此,科任教师要提前设计课前小预习或课前小研究,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学生根据预习内容或自学、或查资料、或寻求同学、家长的帮助来完成预习。为使学生的预习更有效,我们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使广大家长也了解生本课堂的构建是学校本学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预习内容,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生本课堂教学中,小组交流、讨论、汇报是中心环节,也是重要环节,分组状况直接影响生生交流、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和小组汇报的质量,因此学校根据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的做法,向全体教师印发了《小组分组指导意见》和《课堂上学生交流汇报意见》,广大教师依据意见有效引导,强化训练,小组成员合理搭配,组长轮流当,人人都有分工、有职责、有事做、有话说。小组的学习效果决定着小组的荣辱,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小组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集体观念大大增强了。另外,各班级小组自行命名,如:华光溢彩组、战无不胜组、文武双全组、勇往直前组等等,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有效的工作措施,彰显生本课堂的有效性

学校以“理念保障、培养典型、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方式推进生本课堂的实施。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是构建生本课堂的助推器。我校组织教师出示了生本课堂研讨课和新教师展示汇报课,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发挥个人特长,尝试模仿生本课堂的基本模式。我校还邀请兄弟学校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探讨生本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发现问题与不足并及时进行整改。为检验全校生本教育课堂实施情况,我校进行了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并制定了生本教育课堂评价标准,在课堂中要求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研究,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泛泛讲授,而是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发言等方式,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和拓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从而达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目的。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为扎实推进“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研讨“自主、合作、探究”有效课堂的途径与方法,我校还举行了“生本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生本教育”的发展。同时,我校还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通过“同课异构”“一课两研”的形式进行教学展示。通过这样的教学展示及听、研活动,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本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依据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理念进行教学,每位教师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所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反思课堂,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为使生本课堂的构建扎实有效,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在构建“生本”课堂中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构建生本课堂,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现在新教师、年轻教师接受得快,中年教师也在积极参与,但老年教师、综合课程教师相对来说行动迟缓,使得生本课堂的构建步调不一致、不协调。

2.学生情况参差不齐,家长素质高低差别很大,虽然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家长的配合仍不到位。

3.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条件尚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现在的生本教育要求学生经常查资料,作充分的预习。很多学生没课外资料,没有电脑,高质量的预习报告与知识的拓展很难实现,很多学生只能凭空想象。

4.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争辩的意识亟待加强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缺乏自信和独到的见解。

面对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生本教育”课堂构建的组织与实施,使生本课堂的落实行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需。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有效指导和调整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成长,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本教育”课堂改革的新局面。

提高课堂有效性 篇7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般教学的第一手材料, 但它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 应根据教学任务, 从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 对课堂上容易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 这样才能遇到问题不慌不乱, 从而使每一堂数学课都处于一个有序的氛围中,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课堂教学语言

1. 数学课堂语言具有科学性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是严谨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上讲的每一道题、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不含糊, 不模棱两可, 尤其是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性质、判定等。所以一直以来, 我严格要求自己, 争取课上不说一句废话。几年来, 我不断地推敲、钻研, 收获了不少心得。

2. 数学课堂语言富有启发性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启发式的教学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例如, 在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时, 我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 使学生受到了启发, 他们很容易得出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这样, 学生不仅增强了印象, 而且还学到了一种类比思想,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去, 我们的教学都是教师的个人秀, 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现如今, 教学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由接受知识的“罐装桶”变为张扬个性的主人, 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在课上, 我尽量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对问题的掌握程度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

四、及时抓好效果反馈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一般要看学生的反馈情况, 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安排反馈练习, 在课堂上适时练习, 以保证教师能及时掌握反馈情况并能做出适当的调整。当然, 反馈情况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 有所成长。对反馈的信息要及时、准确地予以评价, 对的要鼓励, 错的要分析其原因所在, 以保证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堂教学内容。

五、每天做到反思三分钟

自古以来, 我们都非常重视反思的精神。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我们每天都要求学生做到课下反思三分钟, 殊不知教师又何尝不用呢?反思是一种自我醒悟的过程, 是一个人能力、心智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经常反思的人, 势必不会将错误一再上演, 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就。教师要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虚心接受并及时改进, 教师的成长在课堂, 而不在课下。所以, 从事教学工作几年来, 我都会把自己的反思——不足以及闪光点记录下来, 这样, 不仅保证了教学效果, 而且也能提高我的教学能力。

六、终身学习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 我们每一个人, 不仅要学习实践知识, 还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 因为知识在不断地更新, 不努力去学习新知识, 势必会被社会淘汰。人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有教师要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 做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师。现代社会高技术产业突飞猛进, 教师对某些领域也有不了解的地方, 我深感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所以我从来不放弃自我充电的机会。我认为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善于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才能日趋完善数学课堂, 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0.8.

提高课堂有效性 篇8

在这个背景下,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 通过优化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高品质思维, 进而提高课堂效益。鉴于此, 我在教学中就如何优化课堂提问设计, 培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以情境性问题代替直接设问

情境性问题是指教师按化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教材内容为载体, 有目的, 有意识地添加能给认识带来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 再按一定的表现形式编结而成的问题。这种情境在学生头脑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 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它能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 经过自己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 经历发现化学知识的全过程而获取知识, 掌握相应的化学思想方法, 从而学会学习。在讲授新知识之前, 教师一般都会要有意识地复习有关的旧知识;或者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急切想了解问题的究竟, 于是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 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去理解新的知识。经过这样多次反复提问, 可使学生巩固原有知识, 发现、掌握新的知识, 同时使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 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例如:

“过氧化钠的性质”问题设计。

在介绍Na2O2能与H2O反应这一性质时, 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 (1) 大家都知道, 水是能灭火的, 但有同学见过水能点火的吗?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演示水滴到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 脱脂棉燃烧。 (2) 为什么会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3) 推测Na2O2能与H2O反应的产物是什么?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

上述情景的设计, 利用了学生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 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感环境和良好的认知环境来调动学生兴趣。显然, 如果教师直接设问:“过氧化钠有哪些性质?”这种苍白无力的刺激根本不会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 也就不会产生认知冲突。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因此, 有效的问题设计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 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 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选择最佳问点代替随意设问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 存在如下一些情况: (1) 问题太小。由于新的课程强调师生的互动, 所以有时我们可能常把一个完整的问题的表述划成很多支离破碎、没有思维力度的“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是不是”等小问题, 不停地问学生, 搞得满堂课非常热闹, 但没有丝毫的思维深度。课堂提问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精心设计, 它应该是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 而不是简单再现的问题, 如果学生将书本上或者记忆里的信息原封不动地搬出来就能解答, 那么该问题就没有什么思考价值。 (2) 问题太大、表述不明确, 使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在教学中, 应选择最佳问点设计问题。

1. 设在教材知识的着重点。

教材的重点是教学重心所在, 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 落实教材知识的重点是化学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 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来进行设计, 这是化学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突出重点, 往往需教师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 即设置问题情境, 并巧妙设问。

在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 一环扣一环, 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使学生感到新颖, 造成连续的思维, 形成持久的内驱力, 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活跃课堂气氛, 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这样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2. 设在学生思维的障碍点。

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答习题时出现的错误, 出现思维疑难或思维受阻是经常发生的, 有的是个别的, 偶然的, 而有的是具有共性的。因此, 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时有意识地让学生的普遍性错误暴露出来,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处置, 随时调整或改变原来准备的问题, 分类设疑引发思考。

3. 设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往往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特别是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群情激昂的情况, 此时教师及时引导, 既可以让学生冷静思考, 去伪存真, 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 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 设在学生思维的生长点。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 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 所以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种子的生长离不开产生问题的土壤, 而生长的动力来源于问题意识, 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激发学生的认识的冲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我认为, 教师必须提供有助于学生提问的感性材料, 营造有助于学生提问的氛围, 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 在相互交流、合作中相互启迪, 促进问题的生成。

三、设计探索性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今社会, 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只限于对固有知识的掌握, 更多的是需要人们对这种固有知识的创新运用。就是要求学生能利用已学过的知识, 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的学生见解独特, 解法新颖, 证明方式独特等, 这就是最可贵的创造性思维, 也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大力鼓励和培养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带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在探索过程中一般需要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分析验证、得出结论等几个阶段。

如“钠的过氧化物性质”的教学中,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 OH和氧气后, 我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 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变红”。然后让学生来做该实验, 而实验结果是:变红后褪色。这是为什么呢?此时学生分组讨论, 我在一旁引导, 一起提出了许多可能的原因, 经归纳有: (1) 因为Na2O2具有强氧化性, 生成物中O2、H2O2 (可能产物) 等也具有强氧化性, 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 (2) 因为所加水的量较少, 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Na OH溶液浓度较大的影响。 (3) 反应后试管很热, 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哪一种解释才是真正原因呢?这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来探究反应的原理 (即将影响实验结果的诸条件中的一个作为变量, 其它条件不变, 探究此条件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学生经过讨论, 又设计如下几个实验: (1) 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方案中是否有H2O2, 其实验方法为:称取2.6g Na2O2固体, 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 测量产生O2的体积, 与理论值比较; (2) 在反应液中加水稀释看溶液是否变红; (3) 在冷却后的反应液中加酚酞试液, 看是否变红。

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提问、分析、验证的过程中养成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 教师就需要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从而使课堂学习更加有效持久。

总之, 课堂提问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 他决定着教学的目标和顺序, 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 优化课堂提问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重要目标, 真正内化和实现这一目标, 通过优化课堂提问设计来有效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分别从设计情境性问题、选择最佳问点、设计探索性问题等方面阐述课堂提问的方式对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吴松年, 白洁.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篇9

一、紧密联系课堂内外,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渠道, 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但是, 课堂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唯一渠道, 作为教师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从课外的渠道中学习语文。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围绕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 将课堂与课外有机地整合起来, 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 从生活中挖掘语文知识去学习语文, 这样在拓展和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 自然也就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如:在教授毛泽东的七言律诗《长征》一课时, 通过备课, 我明白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体会这首七言律诗是以具体描写红军长征时的艰难险阻来歌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但那段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了解得太少了, 文中所涉及到长征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都较陌生, 更不用说有什么体会了。所以教学生预习时, 我就先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访问长辈, 去了解诗中提到的“过五岭山脉”“巧渡金沙山”“飞夺泸定桥”“过雪山”的长征故事。如此安排, 课外与课堂的有机整合就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第二天的语文课堂, 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地讲述听来的故事。然后我再结合诗词进行引导, 学生们很自然地就能体会诗词的内涵了。教学完本课后, 我又布置学生去收集有关毛泽东的诗词和红军长征中的其他故事。引导学生由课堂走向课外, 去实践, 去体验。像这样, 把课堂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自然就提高了。

二、有机整合教学目标, 积极改变教法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在进行某一项语文实践活动时, 总是程度不同地包含着知识的、观念的和情感的变化, 这种变化显然是综合性的。因此, 我们在确定与实施某一语文教学目标时, 目标定位要准确, 要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在教授《了不起的父与子》时我做了一些尝试, 从文章情节入手, 以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学习。

1. 让学生自主读课文, 将使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 想一想为什么感动, 对不懂的词语、句子, 小组内试着交流。

2. 全班交流, 通过读感动的句子, 说说感动的原因, 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 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的变化。

3. 夸一夸这对父与子, 诠释课题, 交流感受。

三、选好问题突破口, 认真倾听和观察

学习的起源是疑问。课堂上的主问题必须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和情感的共同发展, 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重复课文中的内容。抓住课文的主问题后, 随着教学的深入推进, 在细节的操作上, 教师的提问要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 将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处。与此同时,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的发言和课堂表现是我们教师继续教学的现实基础。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 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 都是其学习水平和结果的反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情感发展水平、言语水平, 也是目前教学所达到的现实效果。这个教学效果, 在生成性的课堂中是教师继续教学的基点。像这样在课堂先设计好问题的突破口, 再把握住教学的基点, 就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如在教授《火烧圆明园》时, 一位学生说:“圆明园可以再重建吧?”有一部分学生赞同此观点。而另一部分同学认为:“不该重建, 因为圆明园的毁灭是国耻, 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这时我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重建”问题展开讨论, 并抓住“国耻”一词深入探究, 问到:“这国耻是怎么造成的, 如果你是一名‘朝廷命官’并且就在火烧圆明园的现场, 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一名路过的平民百姓, 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护园人, 你会怎么做?现在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学生在读中、在思考中、在回答中更深一步体会到了, 悲剧的发生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软弱、无能, 国家的贫穷、落后。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作为学生就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用自己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像这样在课堂先设计好问题的突破口, 再把握住教学的基点, 进行引导, 也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另外, 教师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学生回答问题也很关键。因为在倾听中, 你可以发现学生回答中的亮点, 以便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可以发现学生言语表达上的问题和漏洞, 以便进行及时的纠正指导;可以发现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与提高, 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

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初探 篇10

一、提高教材处理的有效性

(一) 用好教材的主题图, 引导学生关注与教学目标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材安排的主题图, 都是教材编写专家们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尊重教材, 深入钻研教材, 弄清教材编排的意图, 从主题图中提炼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数学问题。比如, 二年级下册, “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校园里下课时, 学生活动的场景。有的教师这样引导: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看到的往往是显性的物品, 学生活动的方式等。为了使教学主题图发挥数学作用, 则在一两个学生回答之后, 教师就应该适时的引导:老师在双杠这里, 看到了“L”, 你发现了吗, 哪里还有?

(二) 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地利用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目标, 实现教学计划的载体, 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不可以“以本为本”来处理教材。比如, 六年级下册, “正比例的应用”, 此处学习, 学生很有难度, 我们在设计教学时, 就不要局限在书上的一道例题, 要深入地理解教材, 理解成正比例关系的真正含义, 用两三课时来不断强化该种题型的理解。而在理解了正比例应用题的基础上, 反比例应用题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三) 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时的体验, 拓展学生活动的时空。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 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 使其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 从而获得知识, 发展只能, 以其更积极地姿态自主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比如, 在“空间与图形”这一大领域, 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时, 可以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动手做一做等等。

总之, 在教材处理上,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 对于那些相对难的、重要的、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讲授, 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学的或是用原来已有的知识能够推出来的, 教师就应该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二、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一) 教学设计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课堂教学设计是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突破难点的一种预设方案。因此, 对于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教师都必须考虑其有效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 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如, 需研读教师用书, 需要与有经验的教师一起探讨教学的难点、解决的策略, 需要做大量相关练习题, 包括书中的、同步练中的、还有相关试卷内容等。比如, 在四年级上册, “互相垂直”这个概念用课件揭示以后, 接下来这样设计:1、教师指着概念旁边的图形说, 我们可以说直线a是垂线吗?2、默读两遍加以理解;3、闭上眼睛, 想象一下, 互相垂直是一条线吗?是几条?4、看图, 我们怎样叙述图中直线a与直线b的关系?很显然, 教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问题1是理解“互相”的含义;问题2是加深理解达到内化的目的;问题3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问题4是做到对概念的真正理解, 用实例说明问题。但从后面练习中我们可以看到, 学生对谁与谁垂直、谁垂直于谁, 谁是谁的垂线掌握得依然比较混乱。那么我们就要反思我们的教学设计了。上面的4个环节如果调整一下顺序会怎样呢?比如按照2、4、3、1的顺序设计呢?教学设计时, 要先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比如揭示完概念, 在理解的基础上 (品读) , 之后, 先提问图中直线a和直线b的位置关系可以怎样说? (a和b互相垂直、a是b的垂线、b也是a的垂线……)

(二) 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都创设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情境, 对于情境设置有哪些要求?

1、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 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 就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不能一味追求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漂亮的动画。而更多地应用于新教材本身, 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心理需求, 从而引发学生获知解惑的欲望。

2、情境要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的起点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准确地把握教学的起点,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确保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前提,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学习者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中, 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 首先拿出一袋鸡蛋 (500克) 和一袋大米 (1千克) , 说:“哪袋重些?”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一看, 掂一掂后说:“这袋大米重些。”接着把这袋500克的鸡蛋换着了1千克后又问:“现在还是这袋大米重吗?”学生掂一掂后说:“差不多, 但我们可以用秤来称。”这样的情境创设富有数学韵味和思考的价值, 更利于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 主动进行新知的建构。

(三) 设计有梯度的练习题。

练习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 也是新知的巩固过程, 好的练习设计因此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梯度的层次性。首先要紧扣教学内容的基础设计, 比如例题的同形式练习, 在学生已经对所学的新知达到熟练掌握的基础上, 在设计一些变型题, 有难度的题型等。

三、注重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有效的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 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 才能真正起到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作用。

首先, 评价要适时适度:既不能滥用评价, 也不能吝啬评价语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 用不同的评价语言, 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给予评价。

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篇11

关键词: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84-01

我们一直在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都是通过课堂互动来实现的。课堂互动式一种双向的多层次的教学互动,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有利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达到最有效。那么高效的课堂都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实现。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谈如何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一、有效互动的基础是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互动式一种教学活动,那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必须要进行备课,所以课前的教学设计是课堂互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预设,预设学生会怎么回答,怎么做,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预设解答。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掌握学生的学习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并钻研教材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主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体现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利用怎么样的教学手段才能使得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当中来,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最高。

二、有效的课堂互动策略

1、有效互动的保证是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我们知道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拉进师生的距离,能够融洽师生的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为有效互动提供了有利的保证。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学生会很快的融入进来,会积极的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并积极的思考学习新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一个合作者、引导者,教师更不能权威自居,而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应运用策略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另外,要用爱的眼光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我们的学生,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总之,一个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有效互动的最有力保证。

2、有效互动的前提是创建探究的问题情境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就要求我们要创设有利于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来唤起学生的思考欲望。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数学,最好找个情境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也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时,可以创设旅游的情境,旅游都是学生所喜欢的,这样的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哪两辆旅游车,进而学生在选车的过程中,就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3、有效互动的重心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将传统的单一式教学转化为多元式的教学如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在教学《确定起跑线》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探索得出400米跑道每两个运动员相隔是多少米,得出相隔的距离公式是2×圆周率×跑道的宽度。《确定起跑线》这一课由学生单独完成时有困难的,但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就很快的解决了问题,实现了课堂的有效互动。

4、有效互动的关键是重视课堂学习指导

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位引导者。课堂学习指导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进行恰当的调节和引导,以便更好地完成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手段。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指导是课堂互动的关键,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利用转化的思想将新的知识转化为旧知识进行解决问题,通过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来类比迁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在大胆猜测、验证、反思的过程中交流他们真实的思考过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教学。

三、有效互动的提升是撰写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也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撰写教学反思尤其重要,因为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利途径,是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如对课堂上是否真正关注了学生,知识是给予的还是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的,教学中哪些问题有待于改进,才能使课堂互动更有效等等问题的反思。通过撰写课堂教学反思来解决课堂中产生的需要亟需解决的教学问题,不得不说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使得课堂的互动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赖焕明.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科技信息》.2011年.第1期

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篇12

一、课堂延伸是一个“综合效应”

达到有效教学必须使教学过程实现其完整性。完整的课堂不仅包括课堂本身, 还包括课前和课后的工作。首先, 在课前要对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 学生预习要规范, 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预习什么。预习过程中适当交待预习目标, 查阅哪些材料, 学生清楚要做什么, 做到什么程度, 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 并交流预习结果, 从中发现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改进以后的预习方法。其次, 在课堂上, 教师应做到关注课堂但不拘泥于课堂, 注重在形式、内容、方法上改变课堂。教学准备中要明确哪些知识点是重难点, 哪些是学生做的, 哪些是老师做的, 通过什么方法去做。 (1) 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起到辅助的效果, 使学生动起来, 有事做, 并且保证学生真正的做了、动了, 教学活动才能得到有效延伸。第三就是课后的反馈。除检查学生对课堂上重难点的掌握外, 关键是使开放的课堂向生活延伸, 把课堂上的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相融, 长期形成习惯, 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通过这三步, 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 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拘泥于短短的40分钟, 课堂内外, 学习生活就得以综合融合。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形成“完整效应”

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注意教学环节设计形成“完整效应”, 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首先导入新课时的情境设置, 将我们要学的知识放到一个实际背景中去, 让学生先去感知和体会, 实际背景最好是我们所熟悉的, 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和感兴趣的事物, (2) 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使学生想学、要学;其次, 教学环节设计要对教学内容整合, 一般情况下, 教师都只是拘泥于课本内容, 按照课本的顺序依次解决, 学生很容易读懂内容, 但这一过程中却忽略了学生思维活动, 因此, 要适当的对教材进行整合, 使教学设计有创新, 并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再次, 教学设计中学生能自主学会的要自学, 自主探究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而容易错的、混淆的知识教师需要讲解, 并结合实际或者练习进行分析、辨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认识到问题, 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问题出发进行讲解, 将课变成问题, 并且使问题具体化、问题化、习题化, 实现宏观思考、理智科学的教学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最后, 课堂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要系统、概括, 使学生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明确教学中的重、难点, 做到真的懂了, 而且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解释相关的现象, 使所学知识得到有效应用。

三、学法指导上实现“强化效应”

传统教学中, “重教法、轻学法”、“重结论、轻过程”。学生只知学得了什么, 而不知这些东西是如何学得的。教师则往往注重把现成的结论教授给学生, 对学生如何掌握结论的心理过程也不很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要求教师上课时, 不仅要“传道授业”, “供人以鱼”, 更要“教给学法”“授之以渔”, 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 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 (3) 因此, 有效教学应注意课堂教学中对学法的指导。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有机渗透学法指导:1.备课要明学情, 备学法, 即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 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2.预习设计要指点方法, 即要教会学生全册预习法、单元预习法, 又要根据课文特点指导相应的具体的预习方法。3.教法的选择应有利于指导学法, 为学生良好学法的形成提供借鉴和规范。4.教师讲解过程要示范学法和点拨学法。5.整个教学过程要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6.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 迁移学法, 使之“受用终身”。总之, 要“还课堂、还时间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有效教学赖于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来自于教师长期的管理和引导。因此, 教师要长期、坚定不移地引导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预习、思考、笔记和作业习惯, 最终达到强化的作用。

四、课堂组织是一个“集聚效应”

课堂组织管理实质上是协调师生教学关系, 促使课堂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变, 从而保证教学有机统一的行为方式和过程。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管理效能, 调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技能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用各种管理方法唤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兴趣, 活跃学生思维, 使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加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 又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者, 缺乏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 不能说是优秀的教师。一名优秀的教师, 在课堂组织教学上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形象魅力。包括衣着大方得体, 语言生动幽默, 情感真执投入。我们可以把教师比作节目主持, 一个收视率高的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这三项, 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才能与观众互动, 打动观众。二是设计好课堂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导入能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 有先声夺人之效, 像一块磁铁一样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 唤起他们求知欲望,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 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三是教学方法多变。课堂不能一成不变, 再好的美食也会吃腻。在有效地使学生投入课堂, 就要经常改变教学方法, 讲述法、问题法, 探究法、讨论法等各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四是意味深长的课堂结尾。明代文学家谢榛说得好:“起句当如爆竹, 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 清音如余。”的确, 好的结课如曲终时留下袅袅不尽的余音。一个好的课堂结尾, 是课堂的回味, 是课外的延伸, 同时又增加了学生对这门学科和教师的喜爱。

参考文献

[1]《教学的有效性》.余文森.

[2]《有效教学聚焦课堂》.

[3]《中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原则、方式、途径和注意问题》..

[4]《教学与管理》1998年第1期.

上一篇:微波综合测试仪下一篇:技术应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