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预习方法

2024-10-07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预习方法(精选8篇)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预习方法 篇1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能力 提高课堂有效性

洛北乡中心小学西院 低教组 刘艳红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预习是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习主动,走在前面,心情好,充满自信,于是成绩就好。成绩好了,学习更主动,学习兴趣更浓,成绩会更好,良性循环链就形成。所以,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一种最有效途径。

对于二年级学生,我们的语文预习要求是:

一画,大声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子。

二问,问家长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词,自学字词并写下来。

三析,对课文进行分析,说一说课文里的主要内容,最好能够用图画把课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四答,尝试回答课后作业题。

五提,提出通过预习后还不懂的问题。

“有疑则进”,有求知欲,则有兴趣。孩子带着问题去听课,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听课时就产生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就能充满自信,这正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理优势。

在课题的实验阶段,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几种习方式:

1.字词工具式预习

生字是低年级教学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不少生字词,学会了很多识字方法,对识字也比较有兴趣,在此基础上,生字工具式预习顺利成章,极易进行。平时我们在预习中首先要求学生预习课后的会认字和会写字,给它们注音组词,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等方法记住要学习课文的字词。在预习时提倡学生充分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在预习中很多学生通过工具自学生字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预习时我们曾经学生设计出查字典的表格如下:

生字音序音节偏旁除去偏旁有几画字义组词

在教学生字时,我们把生字分成三类:一类是虽然没学过,但以前生活或学习中出现频率较高,学生对它很熟悉,字形好记,只要看一看,想一想,很快就可以掌握,我们只检查学生预习就行了。二类也是熟字换偏旁,但是容易混淆,在预习时要求学生找出相近的字进行注音组词区分,课堂上我们主要再引导学生看偏旁理解字帮助识记,如:坐与座、做与作、杯与怀和坏等。三类是笔画较多或容易写错,是要花时间学习的,这些字我们在引导学生预习同时在课堂上主要通过讲解提问来引导学生区分。半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字词预习习惯,会认字在课前大多数学生掌握的已经比较扎实,课堂上集中学习会认字的时间少了,学生识记的效果反而比以前好多了,试卷上基础字词很少有学生出错了。通过预习我们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2.读书式预习

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很多识字方法,初步学会了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这学期主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巩固生字,学会读书,课堂时间有限,那么我们就开始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式预习。预习时我们要求学生做到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畅,不加字,不漏字。一篇课文最少读三遍,要做到基本读正确,读流利,读完之后要求家长签字,学生可以自己读,和家长或同学、朋友一起读,读给喜欢的人听,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读读《同步读本》。半年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比较流利的读课文了。课文读熟了,也就扫清了阅读过程中的第二个障碍,为顺利进行阅读教学提供了可靠保证,提高了课堂有效性。

3.质疑式预习

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考,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标出文章的重点段落,并根据题目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便初步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在将要学习《日月潭》和《开天辟地》《爱斯基摩人》时有的学生还问我:“老师,日月潭是什么样子?”“台湾在哪儿?”“世上真有盘古吗?”“你去过北极吗?”等问题,有时学生对我说:“老师,我知道《望庐山瀑布》写的瀑布很高!”“老师,我从“《白雪公主》中读出了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和王子是好人,新王后很坏!”“老师,„„”有时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我让学生写日记,有学生就把他预习时的感受和问题写出来了,还拿给我看,他们会学习了!我真高兴!通过预习,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会了动脑思考,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放式预习

开放式预习是让学生不局限于课本,到书本以外的大自然,图书,电影,电视,网络等大课堂上去寻找丰富的学习资源,常见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都可作为预习的材料用。如学习《歌》时我让学生学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习诗歌《梅花》时我让学生寻找与梅花有关的诗画和歌曲,虽然他们才二年级,但是找来的东西可真不少!有些诗我都没怎么见过。学生在预习实践中,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低年级是各种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引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的同时,为了使学生的预习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坚持养成良好的预习好习惯,我们还注意激发了学生预习的兴趣,及时的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评价,从而确保了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和持久性,真正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俗话说“兴是最好的老师!”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使预习有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预习,只有兴趣才能为学生坚持预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以后,我们经常采用变换预习形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学生预习效果好了,我就用做字词游戏和展示自我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了能做自己喜欢的游戏,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学生的预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如在习学习《秋天》时,除了字词课文预习外我还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一段话画画展示交流,除了课文,有的学生还主动多画了菜园和花园,画得真美啊!在学习《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和《九色鹿》时有学生主动给我写信谈他的感受,虽然只有几句话,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这是孩子自己主动的学习呀!除了预习的形式新颖,我让鼓励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和已有知识进行学习迁移,激发他们对新课文的兴趣。如学习第一课《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时我当导游带学生去天安门旅行。预习后面的课文《庐山》和《日月潭》时我就让学生当导游带我旅行,学生在预习时认真极了,个个都想当老师的导

游呢!为了保持全体学生学习兴趣,在预习时我还注意关注全体学生,对潜能生加强个别辅导,让他们同大家一起进步!半年来虽然学生预习水平有所不同,但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

良好的监管有助于保持行为的稳定,使行为持久而成为习惯。要是学生养成预习好习惯,仅仅有兴趣还不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评价。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仅仅口头布置作业而不实施检查,这样的作业等于没有布置,学生十有八九都不会自觉完成。因此课外完成的预习作业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评价。这个检查不必作细致的批改,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可以用盖红花或口头表扬、小组竞赛、课堂提问等方式来强化。在检查预习时教师要注意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如有落后,立即提醒警示,从而使学生认真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最后在课堂教学时还要注意体现预习的作用。有时学生预习不错,教师如不能及时表扬,展示其对新课文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预习失去兴趣,缺乏前进的动力。

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能否离开教师自己去读书、作文。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生受益。一切为了学生,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反思和不断学习、实践,我们的课堂学习效果会更好,学生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多的能力,在这个信息时代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预习方法 篇2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是学生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 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对新的认知对象预先进行了解, 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注重有效的课前预习, 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它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通过预习, 学生首先可以大体了解课堂上要学的内容, 如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等。再进一步思考和分析出其难易程度、知识结构及英语课程类型, 从而选择英语学习的方法。在整个预习过程中, 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培养。

2.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 为上课扫除了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 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拉近了与新知识的认识距离, 使学习变得更为主动, 对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能有预见, 对老师的提问能大胆地回答。这些成就感能促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 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 了解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 做到心中有数, 听课时注意力就会有所侧重。他们带着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去听课就使学习变得更有目的性, 就能自然而然更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没有有效的课前预习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期准备, 就不会有高效的英语课堂。如何通过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针对英语学科特点提出以下策略, 同大家商榷,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分层布置课前预习内容

布置课前预习时, 一定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 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预习内容。例如, 我把预习内容分成A, B, C三层, 学困生完成C层, 中等生完成B, C层, 成绩优秀的学生完成A, B, C三层。要求学困生听录音读单词, 弄清词性, 中等生和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单词在句中的意思。并要求他们听录音大声朗读课文, 熟悉课文内容, 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读准语音语调, 还可以帮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了解文章大意。同时培养他们注意积累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要求学生把课文中主要的词组、常用的短语、句型摘抄下来, 并把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在课堂上重点解决。

2. 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内容

在布置学生的预习内容时, 教师要精心设计, 要充分体现层次性、开放性, 尽可能不要布置那些学生通过手边的资料就能获得答案的习题。预习的设计要敢于向优生的智力挑战, 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

3. 合理设置预习提纲

预习提纲是学生预习的“方向盘”。这个“方向盘”要有可操作性, 学生握住它才能到达目的地, 也就是实现预习目标。在学生明确预习目标的基础上, 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 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难点。心理学研究证明, 带着问题读一遍文章比不带问题读五遍的效果要高。因为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他们就要边读边思考, 从文章中找答案, 这时候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 效果当然会好。

4. 加强预习方法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中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 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教给学生。”说的就是要求教师“授人以渔”。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点滴做法: (1) 反复朗读, 整体感知。我们的学生没有那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反复朗读所学的英语单词、短语、句型和课文, 初步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 这样上课时心中就会有底。 (2) 布置任务, 适当引导。当然我们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还要把握内容的层次性, 也就是说要因人而异, 为学生量体裁衣, 挖掘学生的潜力, 让学生从英语预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在班级中组建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小组, 让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教学需要, 不同的学习层次, 参加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协助、相互竞赛、相互促进, 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合作预习, 解决预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小组合作预习或学习中可以克服个人的思维局限, 同时在小组讨论中还可以互相帮助, 培养良好的学风。 (4) 及时进行预习反馈评价。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一定的评价, 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 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喜悦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 可以从学生的课本和预习作业入手, 看看学生是否在课本上进行圈圈点点, 看看学生有没有预习笔记;同时通过和学生谈话的方式, 交流预习中的疑惑和收获, 让学生在谈话中体会预习成功的喜悦,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谈能够获悉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 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中可以洞悉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 教师可以根据这第一手材料和信息, 再结合新授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切实做到有的放矢,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当然,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在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 把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实践证明, “好的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充分的课前预习,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 而且能让我们的课堂迸发出令人激动的精彩。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取得令人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课前预习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篇3

关教授说,首先,预习是课前“侦察”,可打有准备之仗;其次,预习可使新旧知识联系,有利于掌握新知识;再次,预习可以克服听课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最后,预习可使听课更专心,与老师配合更默契,从而提高自学能力。此外,预习的科目以自己学习上有困难的基础学科为主,每天预习所花的时间,要服从整体计划。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自主性学习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古人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通过课前预习环节,这不仅为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为他们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可见预习对同学们的学习非常重要。

一、 预习激发了学习主动性

布卢姆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只要向他提供适当的前期和适当的学习条件。” 实践证明,学生在预习中碰到的疑问,他想学,他要学。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是有疑问的,有些问题也是似懂非懂。但是通过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内容自己还没弄懂。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预习他们能够理解的内容,在课堂上,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甚至是“七嘴八舌”的表现自己。而对于预习时还没弄懂的内容,便会集中精力去听。听老师上课,解决心中的疑惑,是发自内心的需要,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都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认为,“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差异”,而学习速度的差异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差别所致。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动力系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又要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而学生在主动学习状态下所产生的学习效率则截然不同,面对同样的“学习量”,主动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短,学习质量高,精神面貌也好。

二、 预习提高了提问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是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得出问题呢?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光听讲不融化不会成才,惟有取得了自学的本领才能成才。”课前的预习正是要培养学生这样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常听到老师们问学生:你想学什么知识,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还有疑问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时学生往往答不上来,有的学生会摇摇头说没有了,其实学生是提不出问题,不知道从何问起。通过预习,我发现学生的问题多了,即使是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有的问题就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同样鼓励他们。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是不简单的,这些问题正是他们通过预习,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自己不能解决才提出来的。对提问出错、偏离教学内容的學生,教师也决不能批评,可以启发他们换另一种方法思考;对于提出富有思考性、启发性问题的学生应予以赞赏,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只有这样学生上课才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另外,为了让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偏离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质量,还可以给学生“预习提示”和“预习练习”,让学生从中去领悟,有针对性的预习,从而掌握提问的技巧,提高提问的能力。

三、预习活跃了课堂气氛

课前预习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但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效果,活跃课堂气氛。

“数学课堂是一个小型的共同体,因此应当成为共同体成员之间交流数学思想的场所。”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要学会各抒己见,敢想、敢说、敢辩。首先学生要能跟上教师的节奏,也就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或独立探索或者与同伴协作交流,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提高学习效率和深度。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述,得到对课前预习成绩的肯定,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言,敢于表现自己。

通过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内容自己还没弄懂。这样,更多的同学在听课时表现出了一种良好的习惯。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了,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课前不预习,上课时,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盲目地记笔记而顾不上听课。这样的课堂气氛怎么能够活跃呢,经过预习,记笔记时就有了针对性,选择那些自己书本上没有的、老师另外补充的内容以及自己预习时没能理解的部分去记,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听课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

预习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良好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是因为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疑难点,从而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了一个兴奋中心,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状态。这种注意状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指向疑难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如何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篇4

1.问题提出的背景

背景一:在两年的研究过程中,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堂教学已自成特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三环节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让我们也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感。但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在课堂授课时间一定的情况之下,我们又该如何来最大限度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呢? 今我们的想法是:在通常习惯下,课前预习几乎被大多数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的开发出这部分学习时间和效益,那么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岂不是就可以大大的“拓宽”?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岂不又有了新的突破点?

背景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弱科生的队伍越来越大,如果放任这部分学生自由发展,只能制造更多的社会麻烦,我们该如何让这部分已经失去学习兴趣的学生重新回到我们的学习团队中来?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让他们实现知识的有效衔接,重拾学习的信心。

2.目前的现状

“课下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这句话几乎成了许多教师的“口头禅”,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由于要求不明确,对预习的方法指导不到位,对预习的结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检测,课堂上不能有效的运用预习的成果等,导致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以致于有些学生认为预习跟不预习差别不大,所以也就缺乏了预习的动力。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认真备好课;同理,学生想在听课过程中取得最佳的学习效益,也应该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而且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预习是求知过程中一项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良好开端,更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知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所以预习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本学期,我们将课堂教学研究的着重点放在了课前预习的研究上。希望通过研究,进一步最大限度的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益。

3.预期效果:

从学校实际出发,我们学校给学生精心编制课时学案并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学生依据这种模式,通过自学充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得出自己初步的思考。

二、研究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方法和策略

1.观念先行,课题带动

观念决定行动,为了让老师以最快的速度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利用周六集中培训、集体备课等时间,通过个别座谈、实验对比等方式来理解和验证课前预习的实效性,最后达成一致共识,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大大的节约课堂讲授时间,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前预习在老师们的思想中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而且被提升到了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

2.创立具有学科特色的预习模式,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预习作业以学案的形式来呈现,能为学生的自主预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形成一种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终生受益。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科的预习模式已基本成型。

3.设计预习作业本,把预习要求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预习,我们开始时将预习任务的布置安排在课内进行。教师有具体的指导,传授预习方法,细致地安排预习步骤。教师必须在学生预习前做到“三给”,即给时间,给要求,给方法。同时要求老师预习目标的确定与任务的布置注意以下几点:①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布置课前预习。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级段特点和实际的学习能力对课前预习内容进行设计。②课前预习的要求目标要有层次性。课前预习的设计,教师要在认真研究和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敢于向学生的智力挑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力情况,分层次布置不同的预习目标。

预习要求出台,教师指导到位以后,教师就要及时将这些要求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力争做好以下几点:

(1)把预习作为作业布置。

在大多数学生心中,都认为做练习题或者做卷子才算作业,而预习压根儿就不是什么作业,自己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了。针对这一思想,教师首先应让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并且把预习这个任务在每教完了一节新课后就布置下去,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2)持之以恒,努力培养预习习惯。

为了让预习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老师力争坚持做到将每部分要学习的新内容都引导学生去预习,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对学生进行一次预习习惯的评价,重在鼓励大家认真对待每次预习,让学生能持之以恒,慢慢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预习本”,每次把预习的结果及时地记录在本子上;而且力争做到逐渐让“作业本”成为学生自编的学案,通过这种自编的学案,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为评价预习效果和进行课堂检测提供依据。

4.即时评价和检测,提高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篇5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窦学S

(甘肃省康乐县虎关初中)

摘 要: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应该借鉴成熟的高效课堂模式经验,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围绕教学评价确定教学目标;充分的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教师以准确的活动指令,指导课堂教学活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等策略和措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效率;教学;教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围绕教学评价确定教学目标

要提高教学效率,明确的目标是基础,没有明晰的目标,就无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因此,如何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要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握好对学生的总体期望,对课标进行解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重构,经过多重转化,将课标的要求转化成课时教学目标,即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做到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同时,在目标设计中要贯彻知识线、能力线、情智线,围绕评估,要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必须完成哪些任务,应做哪些活动。教师必须清楚,学生必须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有怎样的表现。在确定课时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定目标符合教学实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的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没有充分的准备,就没有高效的课堂,这不仅是针对教师而言的,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对于学生来说,充分的准备就是做好课前预习,对上课的内容、哪些地方自己没有弄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课堂上重点解决。在英语预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导学案,最简单的是制作预习卡,预习卡在内容上,应包含学生课本上需要听读的具体内容、需要查找的重难点词汇和句型、需要搜集的生活中的语言资料。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预习卡内容,一般采用合理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按照性格、成绩等合理搭配,选出小组长,组织预习活动,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教师在指导课堂教学活动时,活动指令要准确有效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担当组织者organizer,控制者controller,检测者assessor,启发者prompter,参与者participant,信息源source of information六个角色,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无论教师用哪一种角色来组织学生活动,语言都要准确规范、清晰合理、幽默风趣、有创意,在组织活动时,要将目的、要求、任务和检查方式交代清楚,让学生在活动时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节约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四、巧妙运用展示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后,课堂展示是关键。学生通过课堂展示、交流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巩固、迁移、运用,在教师点拨下突破难点,提炼提升感悟。课堂展示有以下三个环节:首先,激情导入,提出疑问,讨论交流。其次,学生展示,教师点拨拓展。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请部分小组的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讨论结果,老师启发点拨,补充订正,把讨论所得引导到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不时穿插读议讲练,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最后,学生练习,小组互评,反馈矫正。

五、运用一些教学技巧,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1.导入新课,讲求方法。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中唱一首英语歌曲等。

2.课堂教学,讲究艺术。设置一个悬念;提出一个问题;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创设语言情景;教师讲解忌繁、杂、重;要变讲为提问,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一堂课是一件艺术品,要有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好的结尾;下课前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讲究组织艺术,提升学习兴趣。教材不过是完成教学目标的`辅助工具,教师应结合实际在教材的取舍组合上下工夫,恰当安排所讲内容的详略、先后顺序、讲练如何结合等。教师还要挖掘地方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选择要因地制宜,精心安排,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确定有效的方法,如,听录音、看录像、搞表演等。

4.利用优质资源班班通设备,增加课堂容量。备课时充分利用异校资源,尽可能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制作出新颖的课件,增进学生学习的新鲜感,避免老调重弹。课堂上做到音频、视频、图片、微课程、文档资料综合运用,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总之,只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借鉴成熟的高效课堂模式,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创造符合本地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定会得到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课前预习经典方法 篇6

大部分人真正的不明白独立题是不是能够准备,还有要怎么去准备,面对综合题目的一分钟复述,是否需要记笔记,又要怎么去记笔记,要说出哪些信息、用哪一种顺序与是否要在一分钟内完成,这些基本概念同样是很模糊的;另外有一个常见的掩耳盗铃的错误是,就算是托福口语考试对每道题目的答题时间都做了限制(45秒和60秒),大部分考生到了练习时,依旧不敢或不屑于开计时器,对于语速和时间的把控感很弱,这些错误的理念和练习方法只会让你南辕北辙,离高分越来越远。

2. 发音有硬伤

例如从小受教育条件所限,接触到的师资原本发音是不标准的,最初就学了错误的发音、语调,在漫长的后端学习过程里每一次努力的练习,其实都在固化错误的发音,改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3. 独立题语料掌握不扎实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预习方法 篇7

一、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的辅助、推动作用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 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是现有发展水平, 是指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能达到的水平, 表现为儿童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二是指依靠他人 (成人或能力较强的同伴) 的指导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 也叫潜在发展水平, 表现为儿童虽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但在他人的指导帮助下, 经过努力可以解决问题。笔者认为, 这一理论正是作为教师来讲需要在备课过程中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反馈, 教师可以了解到班级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新知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此为依据, 教师便可以适时缩短教学新知的时间, 进而可以将更多的教学时间用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对新知的巩固训练, 从一定意义上说, 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灵活掌握, 结果必会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明确预习的内容、要求及方式

接触过数学并从事数学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深刻的体会, 数学学科的知识点之间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 学生对旧知的理解和掌握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他新知的学习产生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如果与新知相关的旧知即基础知识掌握得很牢固, 那么学生在学习和接受新知时就会得心应手, 反之, 则会阻碍对新知的学习。数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保证课前预习真正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真正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和推动作用, 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明确预习的内容

根据即将学习的内容及其特点以及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 可以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前预习作业。比如, 在教学数的认识或空间图形认识的课之前, 可以安排学生完成“查找相关资料”的预习作业,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选择查找途径, 搜集所需信息并做好相应记录;再如, 进行与计算有关的教学之前, 可以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的基础知识一类的计算题, 还可以安排与新知类似的尝试性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 再附以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从而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准备。

2. 明确预习的要求和方式

课前预习是在无老师当面指导、无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情况下进行的, 所以在预习作业上教师应提出明确的要求, 以指导学生认真完成预习任务。

教师应要求学生尽可能地独立完成预习任务,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从预习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才能清楚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和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距离以及要付出的努力, 以便在课堂上做到有针对性的学习。如果在预习的过程中, 确实遇到了困难, 比如在提取相关基础知识时出现了“卡壳”, 这时候可以允许有条件、有能力的家长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适时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

在预习的方式上, 针对不同类型的课, 教师也需提出相应的要求。对于概念性知识 (如认识课) 的预习, 可以让学生采用勾勾画画的方式在书上留下预习的痕迹, 比如在自己能看懂的地方写上自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在有理解难度和疑问的地方可以做上标记;对于计算或者需要动手操作 (如空间图形) 的实践类知识的预习, 根据题型的特点, 可以让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或书本上, 在预习的过程中, 同样可以根据情况加注说明或标记。

三、预习的检查、反馈与评价

1. 预习的检查

预习作业既然布置了, 就要进行检查。没有检查的预习作业是毫无任何意义可言的, 而且这种检查决不能流于形式, 应当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下去。预习作业的检查, 应在第一时间进行,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检查形式:一是可以安排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预习作业。小组长的检查主要是从表面上去看每一位学生有没有完成, 比如填空题有没有空着没写、计算题有没有写在作业本上等等。二是教师亲自负责检查。教师的检查可以是随机地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个别检查, 也可以对所有学生的作业进行全面性检查。教师的检查不同于小组长的检查, 教师需从学生预习作业的检查中了解到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的理解程度, 从中探寻适合自身教学活动开展的有利因素, 所以, 教师的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能走马观花、一带而过。在条件、精力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应尽可能地认真、逐一地检查每一位学生的作业, 保证预习作业检查的时效性。

2. 预习的反馈

怎样才能知道学生预习的真正效果呢?反馈很重要。教师检查了学生的预习作业后, 从中获取的信息可能不一定是真实的, 需要通过小测验等形式进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学生板演、书面作业练习的方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比如, 在进行计算类教学的开始阶段, 教师在安排相关基础知识复习的时候, 可以穿插一两道新知识的题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从练习的结果中反馈出学生对新知的认知程度, 这样会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3. 预习的评价

预习不同于一般的学习任务, 它是学生在未接收相应的知识学习的情况下进行的自发的学习活动, 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 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会受到学习个体自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双重影响, 预习的效果自然也就参差有别了。所以, 在预习作业的评价上, 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之间能力、认知水平的差异, 进行有区别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应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 教师不应过分地追求学生作业完成的准确程度, 而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良好自学习惯和自学态度的培养, 而这势必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预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整体性评价的方式, 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 指导学生理解, 而对于个别学生预习过程中遇到的某个具体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针对性评价的方式, 对学生作个别性指导。另外, 在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应寄予学生学习效果的希望, 根据学生预习的整体情况, 对教学活动提出新的目标要求, 从而将学生的自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打造高效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不仅仅是一句课改口号, 更重要的是, 它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多思考、多实践、多探索, 而有效的课前预习无疑是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因素。

摘要:当今的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对教材的研读和理解, 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如何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和教学环节, 如何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 已经成为每位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诚然,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自身教学设计出比较合理的教学流程, 但教师往往在努力追求“如何设计巧妙的教学环节更有利于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时, 却也同时忽视了学生已经具有的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活动经验。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恰当、巧妙地使用好课前预习, 在课前预习的内容布置、任务完成方式、要求以及检查反馈与评价上做好文章, 将会对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堂,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徽, 荆秀红.解密高效课堂.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07-01.

加强课前预习 提高教学效率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预习;效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的有效性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的教学质量。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预习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所以,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预习活动,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进而显现出预习的效果。

一、拟定预习提纲,提出问题和目标

教学实践发现,课前给学生拟定一个预习提纲,提出新学知识的目标,使学生预习效果增强。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之前,要求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预习:(1)一次函数的概念。(2)y=kx+b(k≥0)中,b=0时是什么函数?b>0时是什么函数?(3)如何求出y=kx与y=kx+b的解析式。(4)y=kx+b与y=kx的图像有何区别。(5)y=kx+b的图像性质是什么,与y=kx有何关系?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过课前探究,按照老师拟定的问题从预习中寻找答案。预习是学生从体验中发现探究知识的过程,从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程度不同,在预习中会有个别学生流于形式,仅仅应付了事,不动手作图实践,不深入思考问题,这样课堂上向他提问时,他就无从谈起。为了避免流于走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前用几分钟时间,采取预习评价机制来发现学生究竟预习了没有,预习效果怎样,要让自觉主动预习新知识的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体验,使在评价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重视方法指导,提高预习效率

要达到预习的目的,就要教给学生一般的预习方法,对概念性知识就要让学生通读所学内容,动手操作、圈出知识要点,从整体上先了解新知识,把重要的概念、结论画出来,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对于具有探索性的知识,就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先感知知识存在的必然性和可知性。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条件”时,不妨布置预习:(1)请你按课本中的插图,把三角形ABC的边AC所在的直线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与边BC的延长线相交,你能发现哪些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2)度量∠BAC与∠ACB、∠BAC1与∠AC1B、∠BAC2与∠AC2B、∠BAC3与∠AC3B,并分别求它们的和。你发现了什么?(3)当直线AC绕点A旋转到AC′,使AC′∥BC时,猜想∠BAC的度数,并用量角器量一量,验证你的猜想。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并动手实践,有不懂的地方标上记号,通过预习对新知识已有所了解,知道疑难所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在预习中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在预习中学生会发现许多问题,也会想到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之前就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中三个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学生在预习中就已经发现了数方格可以算出正方形面积,并且发现了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两个较小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较大的正方形面积。学生知道了计算它们的面积可以通过数方格来完成,还发现了最大的一个正方形面积可以通过割补得以解决。所以,提出一个与割补相关的问题,并提示学生割补是拼图时最常用的方法。那么再提出:如何通过割补把两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呢?大部分同学能顺利解决,且方法多种多样。又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三根木棒是否一定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在预习时已经探究过,多数能回答出来。上课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他们看到不能组成三角形时,就会感到惊奇。这就是少许同学在预习中未能理解的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探究知识,还能把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动手动脑习惯。

四、注重检查与反馈,完善预习工作

在预习后要有反馈,这样学生才能够改善预习中的不足,才能够督促学生更加有效地去做好預习工作。反馈一般都以练习的形式出现。要想学好数学,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多做题目是在所难免的。当然,我们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定的问题。学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在作业书写方面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教师在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平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这样才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才能运用自如。

参考文献:

[1]张华.浅谈初中数学的课前预习[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05).

[2]赵春秋.谈数学课前预习与课堂民主交流[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4).

上一篇:2023-2027年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及深度调研报告下一篇:二年级绿野仙踪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