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性保证书(精选5篇)
全程性保证书 篇1
全程性保证书
银行:
本公司开发建设的位于庆阳市______县________路____号住宅小区建设手续完备,现已开始面向社会销售,销(预)售许可证号:第_____号,有效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年____月____日:《国有土地使用证》号_______________。购房人______因购买本小区_____号_____楼_____单元_____室,向贵行申请个人银行按揭贷款(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期限_____月。本公司就下列事项向贵行提供保证:
1.保证所售住宅项目土地、规划、建设、销售、等手续完备无缺。
2.保证所售住宅项目按计划竣工,并交付使用。
3.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4.保证不对结构做任何改动。
5.保证购房人入住后_____个月内为购房人办好《房屋所有权证》交贵行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和《房屋他项权证》。
6.保证所售房屋在此前未设置抵押权,且不存在任何产权纠纷和财务纠纷。
7.购房人自设定抵押权之日起,至所购房地产办理房地产权属证期间,我方保证不再将房屋设定抵押和转卖;并对故意毁损房产、改变房屋用途、转卖房产等行为负有监督购房人和对贵行的告知义务。
8.在办理完房地产权属证书之前,因我方机构发生变更、撤销时,我方有义务提前通知贵中心,本保证书的全部义务由变更后的机构承担或由我方作出撤销决定的单位承担。
9.本保证书保证期限自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将该购房人《房屋所有权证》及为借款人(购房人)开据的购房发票复印件(一式两份)加盖单位财务印章移交给贵中心之日为止。
10.本保证书保证范围:购房人所欠贵行的借款本金及利息(包括罚息)、借款人应支付的违约金、赔偿金和贵行为追偿债权而发生的费用等。
11.若因违反上述保证所产生的一切问题由我公司承担全部经济法律责任。
单位(公章):法人代表:
_____年____月____日
全程性保证书 篇2
一、学生自主探究,整体感知知识
在全程性教学中,此阶段为知觉选择性学习过程,也就是教师利用多种途径来唤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而学生有选择性地通过视听知觉来感知讲授内容,有方向地吸收知识,但这只是感性认识,并未真正而全面地认识所学内容。在这一阶段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具体如下:首先,教师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情,制订自学提纲,明确本课学习要求与目标,要求学生在自学提纲的导向下,完成自主阅读课本、观察课堂演示、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任务。而物理老师则注意巡视指导,巧用问题启发学生大胆质疑与猜想,并注意汇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问题,便于课堂讨论交流。这样,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可整体感知知识,为深刻理解知识做好铺垫。
如教学“摩擦力”时,教师演示:用力推讲桌,但讲桌没有被推动。然后提出问题:①为什么讲桌没有被推动呢?②未推讲桌时,讲桌与地面有摩擦吗?说说原因。然后引导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认识摩擦力。接着要求学生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补充有关概念,并板书。介绍摩擦的分类:静摩擦、滚动摩擦、滑动摩擦。思考:你们是否可由字面上来解释几种摩擦?是否可举例说明自己所见的摩擦各是哪种摩擦?明确重点研究滑动摩擦力。③要认识一个力,需由哪方面入手?④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里?方向如何。⑤在水平向右的2N拉力作用下,水平桌面上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借助力的图示法作出其受到的摩擦力。要求学生先自学,然后讨论交流,总结归纳,获得结论。
二、讲解知识重点,理解领悟知识
在全程性教学中,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解与领悟,是对知识结构、规律及其作用的全面理解,发掘事物本质特点,学会运用原有知识与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的知识,完善已有认知结构。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根据自学探究环节中学生学习情况进一步分析与讲解重难点知识,尤其是串联精讲,让学生理解知识的联系与区别,避免知识混淆,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如教学“摩擦力”时,在摩擦力定义中,“相对运动”是一个学习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适时点拨与补充,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对运动”。在学生实验探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实验结果与结论,并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另外,在本课教学中,用减小与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来说明实际问题是教学重点之一。为了深化这一知识,教师可进行拓展延伸:①摩擦力是越小越好,还是越大越好?②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减小或者增大摩擦的具体实例,并试着总结归纳减小与增大摩擦的方法。学生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样,通过难点补充,重点讨论,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三、注意整理吸收,注重练习巩固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知识,归纳重点概念与规律,总结基本方法。这样,通过整理归纳,学生会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深刻领悟知识,有效记忆知识。其次,注重练习巩固,增强学习效果。在教学之后,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布置不同类型的习题,并注意问题的梯度性与层次性,如基础题、拓展提高题等,要求同学们当堂练习操作。通过这一环节,教师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把握程度,给予一定的指导与矫正。同时,学生也可应用与巩固所学知识,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查缺补漏。
如教学“摩擦力”后,教师可设计达标练习,检测巩固。如:①借助弹簧测力计拉一个物体于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请问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大小是()N。②如图所示,借助弹簧秤拉一块木块于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其实验记录如下,结合记录,可得出木块和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A.2.1N B.3.0 N C.3.2 N D.4.5 N
初中化学学习的全程性构想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全程性;构想
学生上九年级后就要面对一门新的基础自然学科——化学,该学科看似简单,但真要学好还真不容易,因为:没有现成的学习经验可套用,很多地方需要自己去摸索和体会;教材中的各种概念易混淆、难理解;再加上上初三后,各门功课都变难了,花在化学上的时间和精力也有限,因此不容易学好。在这种背景下,该如何指导学生学好初中化学?抛开学科教学本身,从学习全过程的角度思考,本人认为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的强化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的化学启蒙老师,笔者总会充分备好第一节课,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新闻、图片、视频介绍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不仅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现代文明突飞猛进的最强推动力之一。笔者还会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体会化学是一门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学科,如: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生产化肥,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等。总之,通过笔者对化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介绍,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及对化学学科足够的重视,有了学习原动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确立
在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要学化学之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如果能激发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一定能事半功倍。在激发兴趣方面,笔者认为实验教学是一块重要阵地,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诱惑力,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特点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观察、表达能力,因此,要利用这块阵地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大做文章。另外,幽默有趣的课堂教学风格不仅能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深思和联想,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还会引起学生的愉快感和兴奋感,使枯燥无味的化学原理、概念和计算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听讲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学生还会将对风趣幽默的化学老师喜爱,转移到对化学课的喜爱,因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培养预习习惯——自学能力的提升
我校现在实行的教学模式中有一个课前预习环节,在长期教学中,我们发现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是学生学好化学重要环节之一。所谓课前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为学习新课做准备的学习过程。工作中有些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及课后练习,这样会导致教学的重心后滞,没有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有效课堂的构建必须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长期的、有效的预习不仅能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也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因此,笔者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将第二天的新课认真预习,“读、划、练、查”是进行预习的基本步骤:手脑并用,先通读课文内容一遍,以领会教材的大意,再划出重点,思考理解,完成适量练习题,最后通过教师的批阅检查预习的效果。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四、做好课堂笔记——课堂效率的优化
现时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大多分散难记,常被誉为“理科中的文科”,很多时候记不住其中的细节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做好课堂笔记是很有必要的。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开学后我首先会让学生准备好一个16开的笔记本,每页笔记的划一竖线,左侧的2/3页纸用于做课堂笔记,右侧留出1/3的空白,用于课后补加内容或心得体会。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笔,以便通过颜色突出重点;然后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笔记内容不是将教师讲的每句话都记录下来,而是用提纲的方式对老师所讲的重要规律、结论、概念、典型例题、公式及老师补充的教材上没有的内容等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记笔记很重要,但是也要特别提醒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以听为主,以记为辅,特别是在老师讲解重点和难点的时候,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来思考,努力听完整,听系统,然后有计划地记好。笔记记好后一定要经常翻阅、温习,这样对课堂内容理解会加深且不易忘记。
五、独立完成作业——课后知识的巩固
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是学生在课后巩固新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反之,它将成为部分学生化学成绩不好的重要根源之一。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就是部分学生平时作业看起来做得很好,但是他们的作业是和同学们边讨论边做的,这样的作业没有取到很好地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的效果,等到考试需要自己独立作答时,就可能会错误百出了;另一种就是众所周知的抄袭作业:有百度后找到答案抄的,有抄同学的,毫无疑问抄袭作业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平时一定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完成作业态度与意识,让学生明白只有独立自主完成作业,才能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加强和家长的合作、布置作业后适时的检查、反馈也很有必要,这样既可以防止学生不做作业、抄袭或者潦草应付现象的发生,还能真实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便于解决知识链接中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
总之,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方法和现有资源激发学生的斗志,培养学生的兴趣,立足课堂,做好笔记,重视预习和课后练习,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学好这门实用的基础自然科学。
全程性保证书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示范方建立在柯桥区齐贤镇八字桥村粮食生产功能区, 前作为小麦。示范材料:示范水稻品种为籼粳杂交稻甬优538, 投入化肥为尿素和氯化钾;防治药械:示范区为担架式喷雾机, 常规防治区为泵压式背负喷雾机。防治药剂:示范区为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常规防治区药剂为5.7%甲维盐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0%毒死蜱乳油、12%高氯毒死蜱乳油、10%烯啶虫胺水剂等, 均由农户自行零售。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 即示范区、常规区和空白对照区 (CK) , 建立示范方1个, 面积4.67 hm2, 其中内设示范区4.4 hm2、常规防治区0.2 hm2、不施药的空白对照区667 m2。示范方内除药剂防治外, 其他管理措施相同。
1.3 示范方法
在两迁害虫防治上, 示范区通过加强监测, 安排3次防治, 常规区实施防治5次, 具体用药措施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
2015年柯桥区单季稻纵卷叶螟主害世代 (第5代) 幼虫盛发期在8月21日左右。示范区防治后稳定期纵卷叶螟危害白叶率6.3%, 控害效果79.1%, 百丛残留虫量5.7头, 杀虫效果93.3%, 优于常规区防效 (表2) 。
2.2 对稻飞虱的防效
第4代稻虱:示范区到8月30日, 百丛虫量压低到25头, 但CK区百丛虫量高达795头, 防效98.10%, 防效与已治3次稻飞虱的常规区相仿。第5代稻虱:由于4代褐飞虱短翅成虫量突出;5代褐飞虱虫量突增明显。示范区9月20日、30日考查, 百丛虫量分别为240、175头, CK区百丛虫量急增到26 308、31 690头, 示范区防效分别达99.45%、99.67%。防效与已治5次稻飞虱的常规区相仿 (表3) 。CK区国庆节后出现“黄塘”枯秆。
2.3 各处理区农药用量与防治成本
示范区大田防治两迁害虫比常规区少2次;农药用量折百纯量比常规区减少2 246.7 g/hm2, 下降80.6%;示范区两迁害虫防治成本比常规区节省78.3元/hm2 (表4) 。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试验示范表明, 在单季稻两迁害虫全程防控示范上, 通过抓好“两迁”害虫调查监测, 注重把握关键防控环节, 选用高效低毒对口农药开展合理混配兼治, 在减少防治次数的情况下, 能够有效控制水稻两迁害虫的危害, 使产量损失率降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以下[1,2,3,4]。
通过选用低含量或低用量的高效低毒农药, 既控制了病虫危害损失, 又明显减少了农药的用量, 减轻了农药污染, 能够实现农药减量, 达到“农药零增长”的目的。
示范区由于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药本比常规防治区使用常规农药略有增加, 但减少2次防治节省工本明显多于药本增加数, 最终体现节本增效, 促进农民增收[5,6,7]。
摘要:2015年进行了单季稻迁飞性害虫全程防控示范试验, 结果表明:通过单季稻两迁害虫全程防控示范, 有效控制水稻两迁害虫的危害。示范区比常规区减少防治2次, 农药用量 (折百纯量) 540.0 g/hm2, 比常规区减少2 246.7 g/hm2, 下降80.6%;节省防治成本78.3元/hm2, 实现了农药减量、节本增效, 社会效益明显。
关键词:单季稻,两迁害虫,全程防控,示范效果,2015年
参考文献
[1]董涛海, 吴建良, 金亮, 等.单季稻大田期农药减量控害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 2014 (9) :1407-1409.
[2]张沈红.组合应用高效低毒农药控制单季晚稻“三虫”示范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2) :129.
[3]李萍, 廖云峰, 江文洁, 等.武进区水稻农药减量施用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 2012 (2) :120.
[4]王瑞海.魏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措施及其成效[J].河北农业科学2012 (11) :52-55.
[5]冯永斌, 张颖, 蔡美艳, 等.温岭市水稻组合安全用药技术研究[J].农技服务, 2012 (6) :702-703.
[6]季伟灵, 陈胜.稻鱼共生绿色防控单季稻病虫害试验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 (2) :59.
全程性保证书 篇5
一、必须正视培训市场的几种应试性弊病
社会证书培训市场的这些应试性弊病主要集中表现在:
一是证书成为唯一的追求目标,培训过程被严重忽略。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层层都设有考试办公室,基层设有专门的考点。组织社会各类人员参加考试的各级管理部门,都有对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进行考试前全过程培训的义务。然而事实却是,各级考试办公室除了组织报名、收取一定的考试费、组织加强考试环节外,培训的重要环节——管理被严重忽略。而各考点有时组织报名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其关注的焦点仍是利益驱动,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培训内单基本属于模拟考试形式的应试性训练,没有从宏观上对培训人员知识结构、技能和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拓展。
二是考试与培训分禺的机制没有充分建立越来。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试,主要由国家劳动部门所辖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承担,而针对国家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基本需要由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行授权。社会人员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试,劳动部门要收取一定的鉴定考试费,不仅如此,社会培训机构从事培训,为了保证鉴定考试的‘过关率”,在组织培训过程中,也需要聘请劳动部门的管理人员,特别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人员,对培训人员进行考试鉴定的辅导。这些考试组织人员的辅导因其有应对考试的针对性而获得青睐。培训机构从学员身上收取的用于培训的费用很大一部分被这些人员拿走,影响了培训机构聘请高层次专家进行培训的能力。而这一倾向,必然助长了证书培训过程的应试性短期效益观念和不良社会风气。
三是社会培训机构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使培训效果严重缩水。各类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在向社会宣传证书社会效用的同时,也把在国家考试过程中的‘过关率”当成了一个宣传的有力砝码,这样使社会证书培训一开始就带有很大的短期效益性。培训机构与学员相互默契,共同应付考试鉴定,这不仅助长了考试过程的舞弊现象的蔓延,而且从长远来说,削弱了证书的社会效能和“含金量”。
四是社会用人单位对证书的片面追求也为证书考试的应试性提供了土壤。现在社会用人单位不但追求高学历的“一纸文凭”,而且对持有社会证书的应聘人员的实际水平缺乏考核。文凭、学历、社会证书等表面化的东西作为人员聘用的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证书培训和考试市场的片面“应试性”追求。
五是考试与培训不分离的形象依然存在。不少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把培训环节去掉,抓住卖培训教材和组织考试鉴定两个环节来追逐最大的经济效益,更使社会证书培训市场失去应有的存在空间,危害更大。
二、培训市场应试性倾向产生的原因分析
社会证书培训市场的应试性弊病产生的原因,既有管理性问题,更有社会性的问题,也与培训主体有关。这些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是历史性原因。长期以来,社会在用人问题上,追求的最大目标是“任人惟贤”,借助考试制度录取人才,以学历文凭等表面化东西取代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的问题长期存在,有着很强的学历文凭“神化症”和以学历、文凭等个人凭证性东西的盲目崇拜症。因此,社会证书的出现,往往也就被作为学历文凭等凭证性东西,一旦需要,就产生功利性追求,学以致用的‘佣”,就成了社会用人单位的单一“录用”标准。其内在的真实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和鉴定则被忽略和抛在一边了。
二是社会证书管理部门权威性和严肃性缺失。当前,国家社会证书是多头管理,人事部门、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甚至各行业都有一定的社会证书管理权,多头管理的结果是,由于管理标准的不统一,环节和细节抓得不充分,而容易产生实施过程的漏洞,失去社会证书应有的功效和严肃性。
三是社会培训主体的趋利性。社会培训的机构,既有国家机关授权的事业单位,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这些承担考试责任的本体,也有行业主管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如教师资格证书,则由省级教育机关的人事部门组织高校和地市教育部门组织教育学院进行。更有一些社会集体和个体的培训机构。对证书的培训费用,大部分取之受培训的个人,国家基本不拨款。这样就造成了社会培训主体盲目对培训利润最大化的追逐,而‘应试性”培训作为一个创收性手段,被广泛利用。
四是受培训个人指导思想和动机。社会受培训人员参加培训的目的,极少是为了提高技能和岗位素质,而大都是为了证书而培训,作为应聘、职称和职务晋升的一个凭证,花钱就是为了取得证书,应付社会劳动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至于是否能力、素质和技能的合格,则在考虑范围之外。
三、应对“应试性”证书培训的具体措施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克服社会证书培训市场的应“应试性”症结,需要从如下方面进行矫正。
一是确立社会证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国家应加大对社会证书的管理,建立宏观管理部门进行调控。对分散的多头管理的现象,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二是科学机制的充分建立。分清考试与鉴定两个环节之间的职责与职能,做到“考”与“学”的真正分离。在不放松“出口”即考试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建立考试、培训的一整套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
三是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国家对社会证书管理,要确立一整套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在参照国外社会证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国家实际,建立科学的培训法规来管理社会证书培训市场。
四是大力建设社会培训基地。社会培训机构的盲目运转状态必须得到控制,要在办学条件、师资和设施等充分考证的基础上,加强对培训能力和培训效果的评估。对单纯收钱发证,甚至‘卖证”的现象进行严肃查处。将培训基地变成能完成社会化培训任务、产业化运作的经济实体。
五是社会用人单位用人的证书性与实际能力考核并重。社会对证书,包括学历证书的片面追逐状态必须得到有效遏制。任人惟贤、德才兼备,将传统的用人管理的肤浅性变成以考核能力为主的新形式。做到对用人证书性和实际能力并重。
六是宣传社会证书的社会效能,营造学习化社会应有的社会风气。管理的前提是工作的开展,要大力宣传社会证书培训对提高受训者实际能力的作用,把社会证书只作为对能力验证的一种手段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