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人本管理

2024-09-17

幼儿园人本管理(精选8篇)

幼儿园人本管理 篇1

人本原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人本原理要求一切管理都应该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人是管理的核心,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怎样使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我们在幼儿园的管理过程中运用人本原理的有关原则作了如下尝试:

一、遵循能级原则,做到人尽其才

社会上的人都是不一样的,同样在一所幼儿园内的教师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能量是有差异的。就象举重运动员比赛一样,根据其身体重量进行量级的划分,我们的教师据她本身的学识水平、教学技能等划分,同样也有能量大小之分。对能量大的教师,我们除了让她们担当全园示范班的工作任务外,还让她们承担区级示范观摩活动,并提出科研任务的要求,让其挑重担。对于能量中等的教师,我们让她们进行园级公开活动,并进行某方面的教学研究的任务,给以次重的担子。对能量小的教师,向她们提出的要求是带好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并要求其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给以较轻的担子。能量不同的教师给不同份量的担子,而教师要达到她们自身的目标,都要经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的能量与工作相符,达到人尽其才的效应。

同样,每个教师的个性、知识水平、个人专长、兴趣爱好等也都是不同的,但是只要知人善用,发挥得当,每个人都会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例如,一位青年教师工作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在组内能起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及时提拔她担任教研组长。让她带领组员一同尝试改革,从中体现自身价值。她带领大家尝锻模式,安排的科学性、组织的合理性、整个活动的游戏情景性,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体锻形式多样化,使孩子兴趣浓厚,这一模式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并在全园推广。工作上的成功,使她更专注、更投入,又挑起了园内的科研工作的重担,促进了其组织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并成为区中心教研组成员。有一位普通师范毕业的教师原来工作能力一般,然而,我们发现她的美术功底非常好,于是我们想方设法,让她外出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名师指点,她的美术特长,渐渐地在教学中显露出来了,接连在区级观摩活动中亮相,得到同行们的好评。她从一位能力一般的教师成长为一名区级骨干,并接受区级带教任务。又如,一位中年教师的学历是初中,在教学第一线是一名不达标的教师,根据责任心、进取心强的特点,让她转岗到二线当营养员,并送她外出进行初、中级厨师专业学习,使她成为一名厨房工作的得力指挥员,第二线岗位上的成功,同样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二、遵循合理组合原则,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科学合理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安排合理得当,就会使教师间工作直辖市,配合默契,反之则会相互设防,不能形成合力,反而阻碍了每个人能力的正常发挥。在幼儿园内一个班级教育工作是由两面三刀位教师安排恰当与否会对教师的工作,孩子的教育带来诸多影响。因此,我们在安排配班时,道德对教师性格、能力、学识、兴趣、专长等进行具体分析,在配班中既考虑到互补,又考虑到兴趣志趣的相投。将性格内向与外向,慢性子与急性子、能力较强与能力较弱、善于交谈与不善于交谈的教师配在一起。将志趣相同的,有一定特长的教师安排在一起,有利于形成班级特色,但是能力过强的教师与能力过弱的、相互计较或志趣不同的教师不能安排一起,否则,会引起强者骄横、弱者自卑,双方斤斤计较。另外还要考虑年级组之间、班级之间的相互平衡。每个年级组总要考虑一、二个班起示范榜样作用。对于进取性不够强的教师,则分散到各组,让她与进取性强、工作努力的教师组合在一起,以达到改变原状的目的。只有合理的组合,达到结构的优化,才能发挥出1+1>2的能量。我们深深体会到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与合理组合人员关系十分密切。

三、遵循动力原则,鼓励超越自我

人的能力的发挥,有赖于人的动力,动力是对人管理的制约因素,人如果缺乏动力,那么其情绪就会低落,无积极性可言。动力则可分三种;它们是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1、运用物质动力,激发人的干劲

物质条件是人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处在经济体制到改革的当今,人们更把物质的获得看作自身价值体现的标准之一。因此,物质资历必不可少,特别是对那些成绩显著,贡献大的教师更应加大奖励力度。我们根据教师的工作情况,确立奖金分配方案,建立奖励制度,进行季、月考核,奖勤罚懒。同进,还设立了各项成果奖:园、区级骨干教师奖。从物质奖励上来体现贡献与奖金成正比关系,调动了大家工作积极性。出现上班提早到,下班领导到,教师们以园为家的好景象。同样,教师们忘我工作也激励着园领导更加注意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园内开设了浴室、健身房、教工活动室、图书室,改善办公条件,组织教师旅游,安排家属联高官厚禄活动等等,使教师们以园为荣,工作更上一层楼。

2、运用精神动力,提高人的境界

精神动力可以使人们满足心理上的需要,有了精神支柱,才能增进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精神动力支配着人的意志,使人坚定信念,不懈努力。精神动力最关键的是教师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为此,我们注重抓好青年教师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她们学习师德风范,聆听名师事迹报告,举行演讲比赛,谈人生、谈理想。经常组织团员青年外出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组织教师收听当前国际形势及国内经济发展报告,明确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以爱国热情作为精神支柱。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教师的工作热情被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加深了,对事业的追求更迫切了,很多教师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报告,确立了人生奋斗目标。通过一月一次座谈,教代会等形式,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商园内大事,更激发了教师主人翁的意识,挑灯夜战,抱病工作,互相帮助,无私奉献情景产生发,相互理解、信任、尊重、关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

3、运用信息动力,拓宽人的视野

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信息时代,新的信息,新的动态,将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启示,它是一种激发工作欲的动力,一种创新意识的动力。谁的信息新,谁就超前,谁的信息传播快,渠道多,谁的行动就快。为此,我们幼儿园购置了多台电脑,并通过上网,了解到各种幼教动态。园与园之间的交流、信息互通在网上进行。同时,派出大量的教师到其他幼儿园跟班学习,以获取最新的教材教法,了解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图书室内专门设有信息员,每周、每月向全园进行新闻发布,既有园内自身的工作动态新闻,又有园外的教学改革与思路的新信息。拓宽教师的视野,形成一种新的动力。教师们根据新的信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例:计算教学教师据操作感知获得经验的模式,在实际操作尝试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形成操作感知观察体验总结讨论再操作体验获得经验这样一个模式„„由于信息的及时获得,加快我园幼教改革步伐,教师们竞争、向上,并转化到工作实际中,提高了我园在本地区的声誉与知名度。

总之,任何社会的活动都是由人来进行的,在幼儿园的工作中,离开了教师及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搞不好工作。只有以人为本,按照人的具体情况,给以不同的工作目标要求,发挥她们的长处,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发挥的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管理的目标。“以人为本”是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幼儿园人本管理 篇2

人本管理的含义

所谓人本管理, 就是要求管理符合人的内心需求, 能够让被管理者感到心情愉悦, 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管理效率。

幼儿园的管理和其他行业的管理有着共同之处, 也有着独特之处。共同的是, 都是对人、事物的管理,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更多的不是去管人、去约束人、去限制人, 而是去发现人、去发现人的长处、去发扬人的长处, 让他们在团队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为幼儿园创造财富并享受在园中的快乐,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个园长要做一个探宝者, 让每一个儿童、教师、家长成为宝藏。园长要学会去欣赏、赞美他们,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 使幼儿园处处都是人情味, 都是人文关怀, 让幼儿园成为教师与幼儿共有的美好家园。

幼儿园教师管理的现状

(一) 在管理中忽视幼儿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主观能动性

很多幼儿园都只重视对本园钱财、物品与幼儿园各项事务的管理, 忽视对教师的人本关怀。比如, 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管理事务中去, 教师的工作仅仅限于教学, 对幼儿教材的订阅、玩具的购买都很难有机会发表意见。

(二) 幼儿园的用人模式相对落后

在幼儿园的人事制度上, 完全依照和执行上级下达的人事任命, 没有用人的主动权;人员聘用方面, 有些管理者的主观随意性强, 没有做到因岗聘人的原则;在选拔任用方面, 长官意志、主观臆断、论资排辈, 没有根据教师能力的强弱进行任用, 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或多或少存在。

(三) 忽视对教师的使用与培养

目前幼儿园更加重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而忽略了教师理论知识的增强、职业素养的提升。因此, 导致幼儿园倾向于培养业务精英, 而不注重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此外, 教师缺少锻炼, 很少有机会参加园内外的培训, 培训机会和培训名额有限, 不利于幼儿教师的发展。

实施幼儿园教师人本化管理的措施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教育的办学理念与管理实践都迫切地需要全面的革新与提升, 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受到人们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人的平等、人的主体精神,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敌对仇视的, 开始转变为合作和平等。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人本化的管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是幼儿园自身更好发展的契机, 是教师最大限度发展潜能的机遇, 所以笔者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项措施来进行幼儿园人本化的管理。

(一) 营造民主的人文环境

幼儿园管理者要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民主的人文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很大的, 教师如果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工作, 那么他们的身心是愉悦的, 工作效率会很高, 他们会主动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工作, 在教育活动中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努力发挥自身的创造性。相反地, 如果教师处在一个严肃、紧张的工作环境中, 他们心理就会感到压抑, 觉得自己的行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因此, 他们就会小心翼翼地工作, 唯恐出现任何的错失, 这样就严重地阻碍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 幼儿园要为教师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人文环境, 形成一种开放、自由、宽松与团结的教学环境, 让幼儿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尝试新的教法, 促进其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为幼儿园、幼儿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 要真正做到尊重幼儿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承担着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任务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使命。可以说国家的兴衰系于教师的身上, 而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最基础部分, 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的实施者, 承担着教育幼儿的光荣使命。幼儿的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等都受到教师的影响, 教师的各项素质尤为重要。在幼儿园的工作中, 要注重树立人本化的管理理念, 确立教师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 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挖掘其工作过程中的各项潜能。

一要尊重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首先, 幼儿教师面向的是幼儿, 幼儿作为教育对象, 他们是有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虽然年龄小, 但是还是有自己的经验与认知结构, 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拥有初步的独立能力, 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 对幼儿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其次, 幼儿园的教育具有全面性与启蒙性。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过程, 这样的教育是为了所有的幼儿都能得到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再次, 幼儿教师的教育过程具有创造性。幼儿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环境, 有着不同的爱好兴趣与性格, 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比如在游戏中, 要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引导, 促进每个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 我们要尊重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尊重他们的辛勤劳动, 认识到幼儿教师教育的水平高低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有着直接的联系, 关系到国家的兴盛, 决定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 也是幼儿园人本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二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幼儿教师所受的职前培训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幼儿教育的发展需求, 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素养是不够的, 还要进行各种职后培训。知识的日新月异要求幼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当前很多幼儿园都很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开发, 不断地进行各种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笔者注意到很多幼儿园都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师的培训。对于刚毕业走上幼教岗位的新教师, 有的幼儿园就采用“师徒带教”的方式, 让资历深的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帮助, 他们之间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对于已经进入成熟期的幼儿教师, 就为他们提供各个方面的培训活动, 采取鼓励的措施对其支持, 顺利地促进这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 制定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

在幼儿园进行人本化的教师管理制度, 就必须建立一种合理、公平、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 管理者就是要知人善用, 人尽其才。幼儿园的领导者在选人的时候, 要对整个园所的各个岗位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 规划好每个岗位的职责, 要对园所中的幼儿教师进行理性的分析, 要知道什么样的岗位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怎样将合适的人选安排在最合适的教学岗位上。园长一定要从幼儿园的各项琐碎的事情中解放出来, 对用人的互补性、用人的认可性与用人的透明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要做到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只有把人才合理地安置聚集在一起, 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办园效果, 取得最佳的管理效益, 促进幼儿园的长远持续的发展。

(四) 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

教师是社会人, 势必会有一定的物质需要, 因此幼儿园应及时了解教职工的需求, 不断满足教职工合理的物质需要。比如, 可以加大实施绩效工资力度, 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为教职工提供干净、卫生、美味的午餐;为未婚教职工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对有特殊困难的职工提供津贴补助。幼儿园对能满足的条件可尽量满足, 使教职工安心工作。

另外, 还应尽量满足教师职工的精神需求。笔者所在幼儿园特别注重完善园务委员会和教职工大会制度, 组织教职工共商幼儿园发展大计。做好园务公开, 打造阳光地带, 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例如, 评优评先时, 将内容、程序、结果都在宣传栏公布;园内收支、盈亏情况等都在职工大会上公开说明。作为园长还要摸清教职工们的思想、脉搏, 以心换心, 以情动情, 做大家的贴心人。

幼儿园人本化管理探究 篇3

[关键词] 幼儿园;人本化;管理

随着家长对启蒙教育观念逐渐明确,幼教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幼儿园管理者要想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创立自己的幼儿园品牌,就必须开拓创新,实施制度化与人本化的管理。

一、人本管理的含义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要求管理符合人的内心需求,能够让被管理者感到心情愉悦,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人性化管理并不排斥严格的管理。有的人认为人性化管理采取的是宽松手段,这是错误的认识,其实人性化管理是经由采取严格的管理办法来使员工的行为符合要求。

其次,管理不能违背合理的人性。对于整体而言,每制定一项措施都难以让所有人都认同。对于幼儿园来说,管理者必须在考虑全部员工的合理人性需求的基础上,来制定管理措施,以利于幼儿园工作的开展。

再次,进行人性化管理时,要考虑被管理者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在人性化管理时要充分分析他们的特点,因地制宜。这是由于人性化管理与管理对象的自我约束能力、思想品德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管理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引导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管理对象要主动地接受有关规定的约束,并注意不使自己的行为偏离道德的范畴,通过提升自我的约束能力与思想品德,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能自觉遵守有关规定。

二、幼儿园的人本化管理措施

(一)针对幼儿的人本化管理

1.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有不少学者认为,幼儿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的“孟母三迁”就是这样。可见,古人就已认识到了环境对于幼儿教育的作用。管理者应考虑幼儿园目前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幼儿的活动乐趣为主要目的,致力于营造适宜幼儿活动的校园环境,并注重创设具有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以突显出环境的教育功能。虽然可供幼儿活动的场地非常有限,但是笔者学校仍合理地划分了幼儿游戏区、花草区、休息区、慢跑区、劳动区、动物区,并且在各区的地面上还铺了一些美观的图案,使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保持愉悦的心情。有教育学家提出:幼儿园的环境不应只注重外在,而应体现出内在的教育内涵。我们非常认同这一观点,正按照这一观点努力为幼儿营造具有教育内涵的环境,使他们逐渐受到校园文化的浸润。

2.平等对待所有幼儿

只有平等对待所有幼儿,才能真正做到以幼儿为本。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幼儿园与教师两方面着手:一是在教师方面,幼儿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其次要逐步使他们树立责任观念,学会承担责任、主动学习,进而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待学习与生活。二是在幼儿园方面,需认识到幼儿的健康发展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幼儿园要努力转变以往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情况,要求幼儿教师以与幼儿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他们的学习之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求教师摈弃等级观念,将幼儿都置于平等地位,公平地对待;要注意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与他们一起分析问题,像朋友一样交流,使幼儿将教师看成是他们中的一员,在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愉快地掌握知识。这样一来,他们在学习中就丝毫不会有强迫灌输之感。总之,要激发幼儿自觉进行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自由的氛围,以使他们的内在潜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关怀与尊重幼儿

关怀与尊重所有的幼儿,是做到以幼儿为本的前提。关怀幼儿从某种意义上讲,更胜于讲授知识。关怀幼儿是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只有发自内心地关怀他们,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幼儿对教师的亲近感与信任感。尊重幼儿,就是要尊重每一名幼儿所具有的权利与性格特点,以及他们的内心感受、行为方式与对事情的看法。

4.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

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使所有幼儿都能取得进步,对做到以幼儿为本有很大帮助。幼儿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人,因为每名幼儿所处的成长环境、家庭状况、生活经历不一样,所以他们在性格、喜好、心理认知、思考方式、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色,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使他们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教师善于发现幼儿的个性区别并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关键。由于他们具有这种个性上的区别,教师在制定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目标细化,在确定教育方式时,不能过于单一,在教育考核上一定要详细而具体,这样才能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发展。

(二)针对教师的人本化管理

1.加强教师培训,明确他们的发展目标

学校教育的任务要靠教师才能实现。为了使幼儿园能够具有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不仅要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还应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例如,笔者幼儿园针对有些教师发展目标不明确的情况,提出了“主攻一门,深入钻研”的口号,要求教师在考虑自己特长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找准自己的主攻方向。另外,为了开阔教师的视野,增长他们的业务经验,学校应每隔一段时间都轮流安排教师到其他校园进行参观学习,并定期组织业务研讨会,这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园的文化氛围。同时,为了让教师对学校发展更加了解,还可把办园指导思想、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以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原则等,都写在了公示栏里,便于教师在闲暇时进行浏览,敦促他们与学校发展保持一致。

2.满足教职工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

教师是社会人,势必会有一定的物质需要,因此幼儿园应及时了解教职工的需求,不断满足教职工合理的物质需要。比如,可以实施绩效工资,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为教职工免费提供干净、卫生、美味的午餐;为未婚教职工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对有特殊困难的职工提供津贴补助……幼儿园对能满足的条件可尽量满足,使教职工安心工作。

另外,还应尽量满足教师职工的精神需求。笔者所在幼儿园特别注重完善园务委员会和教职工大会制度,组织教职工共商幼儿园发展大计。做好园务公开,打造阳光地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例如:评优评先时,将内容、程序、结果都在宣传栏公布;园内收支、盈亏情况等都在职工大会上公开说明。作为园长还要摸清教职工们的思想“脉搏”,以心换心,以情动情,做大家的贴心人。

幼儿园的管理和其他行业的管理有着共同之处,也有着独特之处。共同的是,都是对人、事物的管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更多的不是去管人、去约束人、去限制人,而是去发现人,去发现人的长处,去张扬人的长处,让他们在团队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为幼儿园创造财富并享受在园中的快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个园长要做一个探宝者,让每一个儿童、教师、家长成为宝藏。园长要学会去欣赏、赞美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使幼儿园处处都是人情味,都是人文关怀,让幼儿园成为教师与幼儿共有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翟晓云.幼儿园管理中对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缺失与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4).

[2]张立新.试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3]陈铮.突显教师主体地位,调整幼儿园管理思路——也谈为幼儿教师“减负”[J].学前教育研究,2007,(6).

[4]姜素梅.试论人本管理原则在幼教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09,(12).

[5]陈淑珍.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注入幼儿园的管理中[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5).

人本管理 篇4

一、人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1、概念

2、特点

3、优缺点

二、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

三、人本管理的四个阶段

四、如何实施人本管理

正文

一、人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1、概念

人本管理即人性化管理或叫柔性管理,就是指管理中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去发挥其他资源的作用从而达成管理目标。它认为人除经济利益以外,还有许多社会性需要,管理者不仅要关心工作更要关心人,多倾听员工的意见、要求,了解他们的情感与需要,创造机会或平台让他们获得各种需要满足,让他们参与管理,提倡以集体奖励制度为主,不主张个人奖励。人本管理是文化管理运作和实践的核心,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而言,它是一种根本性的跨越,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

人本管理的产生,是与组织生产方式的变化密不可分。在当代,组织的发展已经不再是生产规模的简单扩大,组织的竞争力突出地体现在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科技、管理要素的主要载体是人。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创造力的源泉。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组织生产经营效率的大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2、特点

人本管理的特点是:①组织即人,强调管理要以人为本;②组织为人,“造物之前先造人”;③组织靠人,组织要靠人去决策、靠人去经营才能达成管理目标。具体收有以下四点:

3、优缺点

人本管理的积极方面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抓住了管理的根本,通达组织与协调、教育与激励调动了人的工作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它消极方面是,人是被动而非自动接受管理,仍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人的潜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特别是当管理者用人不当时易导致人力资源的破坏性。

二、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

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是:主客体目标协调——激励——权变领导——管理即培训——塑造环境——文化整合——生活质量法——完成社会角色体系。

(1)主客体目标协调:作为管理主客体的人具有其生物存在和社会、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只要企业人的目标趋于一致,即管理主客体目标协调,必然在确保各自利益不招致较大损害的前提下,开展非零和协作,使人本管理在实施管理和领受管理的双方之间达成共识,于是就开始了人本管理。

(2)激励:即企业人为实施管理、领受管理、完成人本管理目标,而制定的激发企业人工作动机、努力程度并保障管理实效的各项措施。

(3)权变领导:即企业管理者以影响管理的各种因素为依据,抓住以人为本的前提,采取有利于自己的领导。

(4)管理即培训:人本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培训员工,教会他们完成企业人的职能和义务,传授他们作为社会角色进行活动的专长、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培训,使员工把完成自己担当的企业人和社会角色任务,看作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5)塑造环境:在企业和社会范围内塑造有助于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环境氛围,以建立企业人的劳动绩效与获得相称的生活资料、物质和精神奖励相联系的有效机制,使个人感觉到自己的劳动为企业和社会所承认。

(6)文化整合:指企业文化对企业人的心理、需要和个人行为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引导、规范、激励等制约和影响作用。人本管理正是要利用文化整合功能,培育和塑造企业人的文化特质,使其都受到有利于个人发展和企业目标实现的积极的文化熏陶。

(7)生活质量管理法:就是企业在确定目标时,在承认企业需要利润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利益要求并保障社会利益,从而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起来。

(8)完成社会角色:是指企业人在在担任企业角色的同时也要完成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企业实施人本管理,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是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调动企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促进企业、社会和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人本管理的四个阶段

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企业管理有四种基本模式:命令式管理、传统式管理、协商式管理、参与式管理,命令式管理和传统式管理是集权式管理,而协商式管理和参与式管理则属于以人为本的管理。根据员工参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分为四个阶段:

1、控制型参与管理

控制型参与管理适合开始导入参与管理模式时使用。严格地讲,它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参与管理,只是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一种过渡。控制型参与管理强调控制,在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管理模式之上,引入自下而上的管理反馈机制,让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有一个正式的反馈渠道,渠道的建设和管理仍然由管理人负责。

2、授权型参与管理

在授权型参与管理阶段,员工被赋予小量的决策权,能够较灵活地处理本职工作以内的一些事务。授权型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让员工养成了自主决策、并对决策负责的工作习惯。在这个阶段,要允许员工犯错误,但不能连续犯同类的错误,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逐渐转化为指导职能。

3、自主型参与管理

员工有更大的决策权限,也要为决策的失误负更大的责任。公司对每位员工实行目标管理,管理人员从指导职能逐渐转化为协调职能。

4、团队型参与管理

团队型参与管理是参与管理的较高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的行政组织结构体系,根据公司发展需要临时组建撤销职能团队。每个职能团队中的成员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由公司决策层指定。由于部门的撤销,大量的管理人员将加入团队,他们失去了管理的工作职能。在团队中,由团队成员自主选择团队协调人。团队协调人不是团队的领导,没有给其他成员安排工作的权力,他只在团队内部或者外界沟通发生冲突时起到调解人的作用。团队协调人没有公司的正式任命,只是一个民间职务,可以根据团队的需要随时选举和撤销。团队协调人也有自己的岗位工作,与团队其也人员同等待遇。公司给每个职能团队指定工作目标,由团队成员讨论达成工作目标的方式,然后各自分工,相互协作,完成工作。

四、如何实施人本管理

企业实施人本管理大致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生活上关心员工,体贴员工,把员工冷暖放在心上,力所能及地帮助员工,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对员工个体价值、自由选择权、首创精神的尊重。它强调集体利益至上、奉献和服从。二是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但它对不是人才的普通员工则较少关注,员工有利用价值,肯为我所用,就给他优厚的报酬和礼遇,反之,则表现为冷漠加打压。三是以满足员工的需要为根本,致力于员工的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只有第三层次的以人为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它不但囊括了所有员工而且上升到了精神自由的高级阶段。具体要做到一些四点:

1、尊重、信任人

尊重个人的人格、劳动及一切权益——知情权、参与权、平等竞争权、自主择业权等。它可以通过各种具体的管理手段、形式体现出来。例如英国马狮零售公司始终坚持对人的尊重和关心。该公司认为“福利”就是关心员工个人的需要和健康。照顾员工是目的、福利是手段、出发点是人的关系。只有做到了让员工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具备了充足的自信之后,才能与公司产生共鸣,企业才能发展。美国的彼得斯和奥斯汀在《追求卓越的热情》一书中所提出的企业管理三原则:①面向市场,不仅用经济学的观点看待市场,而且强调市场首先是顾客、用户,是有血有感情的人。②不断创新,不仅在技术上,而且也包括管理方面,允许内部竞争和失败。③信任和尊重职工,以人为核心,人的因素第一,这中间始终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当企业正视这些问题时,企业就会出现新的活力,企业内部才会和谐一致,企业竞争力也就由此产生。

2、“开发”人

在尊重人关心人的同时,企业还要注重对人素质的提高,加强培训和人才开发,尤其对管理人员不仅要求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制定的经理晋升考试制度,其考试并非来自经济学典籍,而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一部,试题则是我们常说的读后感,道理很简单,该公司认为连一部世人皆知的文艺作品中的区区人物心理尚不得领会的人,又如何去理解公司内部成千上万的雇员心理呢?日本松下电器以“训练和职工发展”七字为方针来训练具有高度生产力与技能的工人,曾有一段时期由于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松下集团在新加坡开设的公司销售下降,生产减少,利润降低,但公司并没有裁减一名工人,而是加强对工人的培训,不惜花费近30万日元开办了广泛综合的教育与业务训练,先后有1300名人员参加。通过训练,提高了工人们的生产技术,同时使人感到公司在困难时期能与工人同舟共济,从而加深了工人对公司的感情。很多大公司的职员都必须通过培训才能上岗,人的质量决定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从而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3、施行最大激励手段

企业实行激励机制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下去。由此也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激励雇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挑战性,满足其成就感,营造雇员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旨在使雇员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帮助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目标。

4、建立“自由”的环境文化

人本管理的思想 篇5

从人性出发来分析、考察人类社会中任何有组织的活动,就会发现人类社会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管理,这就是所谓的“人本管理”。由此出发,建立或考察人本管理,都要从分析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开始,确定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基本内容,建立人本管理运作的系统工程。

一、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以人性为核心,人本管理有企业人、环境、文化及价值观四项基本要素。这四项基本要素是学习、建立人本管理时必须予以重视和研究的。

1.企业人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在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有着人、财、物、信息等管理活动和管理联系,正是这些活动才使企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发生着紧密依存、相互联系的管理关系。管理关系是人的关系,首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

(1)管理主体作为管理主体,人必须要有管理能力,并拥有将管理知识、技能和能力付诸管理实践的权威和权力。管理能力包括管理主体对企业问题的观察、判断、分析、决策的特质,具体包括对企业人的尊重和善于调节企业的人际关系,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市场份额的竞争具有敏感性和组织力,对企业内人、财、物、信息及与企业生存和发展相关的诸多复杂因素具有综合的应对和把握能力。不同层面的管理主体对上述能力的要求各有不同。此外,管理主体还必须具备从事管理活动的权威和权力。如果说管理权力是董事会或上层管理主体在界定其职责的同时授予的,那么管理的权威并不完全由管理权力带来,而更多的是来自管理主体的事业心、行为方式和工作效率。

(2)管理客体管理客体是接受管理的人、财、物、信息,是管理主体施展管理活动的对象和不可缺少的因素。管理客体可分人与物两类。财与信息是以物质的衍生形态存在的,因此可以列入物一类。由于接受管理指令的第一对象是人。因此人是第一管理客体。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一切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整个管理活动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作为管理客体,人具有客观性、能动性的特征。作为管理客体,其客观性除了作为生物体而客观存在之外,其知识、技能、欲望、价值倾向、思维定势等因素,相对于管理主体而言,是一种客观存在物。同时,人作为管理客体,从来不是消极地领受管理主体的作用、影响和管理指令,而表现出主动或被动、或全部或部分地遵从管理主体的要求,甚至可以漠视或抵制管理主体的管理指令。再者,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作为生物体的同质性,决定了管理客体与管理主体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能够有助于客体人理解、协助主体人的管理工作,也可能会抵制主体人的指令,尤其是当客体人有自己的主见、有非正式组织目标和设想中的管理主体时,更是如此。

(3)管理关系由管理主体和客体的相关性,得出管理中的首要问题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行为的管理。这是确立人本管理基本架构的必要前提,也是对人本管理中管理主体应当在管理诸要素的认识方面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相关性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则形成一种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反映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管理关系,实质上是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从主观上分析,管理关系是人主观活动的结果,管理主体主导着管理关系,于是管理主体对人的价值和效用判定及其领导方式,将极大地影响到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在管理中的效用发挥和管理成效的大小。

2.管理环境管理活动是在企业的物质环境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两者相复合的系统中进行,在这种系统中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情绪、工作都直接产生影响,这些综合起来就叫作管理的环境。

(1)环境的类型根据划分原则的不同,人本管理的环境则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直接环境与间接环境、静态环境与动态环境等多种类型。无论怎样划分管理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为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两类。前者包括一些客观的自然因素,可以使企业人的能力得以发挥,也可能会限制其发挥作用,影响企业人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情绪、能力与动机;后者则包括社会环境因素等,它影响到企业人行为的有交往的个体与团体、以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等社会系统因素。从环境因素对企业人行为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将与企业人行为变化较密切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作为直接环境;而将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与竞争力等因素,作为间接环境。静态环境与动态环境的划分依据环境因素自身的稳定性与变化程度而定,相对变化频率较高的社会环境因素称作动态环境,较为稳定的物质环境因素则可以称为静态环境。

(2)环境因素的作用 人对一定的工作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决定着工作的竞技状态,并会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前提。

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则需要:

①合理的照明,要根据工作的性质选择最佳的照明度,在工作场所的照明要均匀,以防眩目;

②巧用颜色,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从心理学角度看,办公室适用冷色,以给人宁静的感觉,而工作场所不宜过于明亮,也不要把墙壁刷成白色;

③要消除噪音,噪音是我国城市的第二大公害,它会妨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休息,因此要尽量减少噪音的产生。此外,要利用背景音乐产生一定的心理作用,从而影响人的行为,但是在从事复杂的智力工作时则不能使用;

④风景化办公室,即把一间间办公室组成一个大厅,使公司各级职员都在一起办公,使各种办公家具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办公室,价低易修,有利于交际和工作流转,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缺点是干扰太大、太多。

⑤要注意温度的影响,办公室和工作场所的温度要考虑人的承受能力,要利于人们舒适,否则就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企业内部公众关系环境内部公众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情绪。

(3)公众关系的影响与作用 人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内部有形形色色的人。要这些不同类型的人团结在一起,组织在一起,为企业的目标共同奋斗,不重视是不行的。通常,公众关系有如下影响:首先是对团结的影响,企业内部员工能否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和健康的企业气氛是衡量一个企业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企业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企业的一切工作及其成效的高低都在于人,事在人为,团结合作人才兴旺,事业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否则反之。其次,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很大,工作成绩跟人数并不成正比关系,每个人仅凭个人的才能是无法保证实业的成功,因此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跟工作成绩的关系极为密切。

(4)改善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环境。为了以最小的能耗获取最大的工作效果,企业应着重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思想,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增加企业发展的动力。改善公共关系的具体途径是:努力提高员工的共同目标与利益的主导意识,创造条件增强集体的“向心力”,协调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形成上下一致精神意志,积极引导员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风气,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借助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积极培养和弘扬先进的意识以增进全体员工的感情关系,从而围绕着提高企业生产力来协调人际关系。

3.文化背景现代企业文化,是指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企业精神、行为规范等等,但是价值观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

(1)现代企业文化的构成现代企业文化主要由四个层次所构成,即:①表层的物质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第一个层次,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最外层,集中表现了一个现代企业在社会上的外在形象。②浅层的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人际交往活动文化,这种文化特征是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的动态反映。③中层的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第三个层次,主要是指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规章、组织机构等。这种文化被称为一种强制性文化。④深层的精神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层,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独具本企业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它具有企业的特点,往往是企业多年经营中逐步形成的。

(2)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是对企业人起着整合、导向、凝聚、规范和激励等作用。因此作为人本管理的文化背景,企业文化在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即:①导向功能。是指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使之符合企业所确定的目标。具体表现在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与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及行为起引导作用。②约束功能。指企业文化对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这不是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它产生于企业中弥漫的企业文化氛围、集体主义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③凝聚功能。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个方面把成员团结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④激励功能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发奋进取精神的效应。以人本管理为中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使每个企业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为企业拼搏的献身精神。⑤辐射功能。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

4.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关于客观现实的主观意念,反映了人们对世上万物的根本看法,同人们的意愿密切相连,是人类社会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对事物现状及发展趋势表明好恶的一种持久的信念,因此它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价值观的形成,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作用,以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现代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及奉行的行为准则。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价值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是最大利润价值观,企业的所有经营决策和行为、全体员工的行为都必须以获取最大利润这一标准来评估;第二阶段是经营利润合理价值观,即在合理利润条件下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第三阶段是企业与社会互利的价值观,即在确定的利润水平上把员工、企业、社会的利益统筹考虑,也就是把社会责任看作企业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企业价值观形成的要素。企业价值观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因此需要从多角度考察:①时代特征,是企业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要素。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观念和时代风尚必然会深深地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观,使其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②经济性,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企业的基本功能和生存基础就是有效地利用资源,尽量生产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产品,这就要求企业价值观中必须有一定的成本效益观念;③社会责任感,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企业必须对社会发展承担责任,这就要求企业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认真负责,保证使绝大数社会成员满意。

(2)价值观对人的影响。价值观对于企业人的影响有着多种多样的具体表现,但是具体到企业人的个体身上则表现为具有不同类型的行为方式。例如个人主义行为、乐于助人的合作行为、试图超越他人的竞争行为等等。

(3)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的一致性、相容性,是企业人在管理活动中相互理解和协作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人实施管理、领受管理、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条件,因此应着眼于企业人的价值观倾向变化和行为方式的状态和变化的相关性,努力营造适合于本企业发展目标的价值观体系,使其充分发挥内化、整合、感召、凝聚、规范、激励等作用。

二、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

人本管理理论模式的创立,涉及复杂的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变化中的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作出合乎客观实际的分析判断,从而确立适应时代变化和企业发展的人本管理学说。

1.确立人本管理理论模式的依据 在分析、综合了各学派理论的同时,结合人本管理基本要素的不同层面,认为确立人本管理理论模式的基本依据是:(1)企业人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具有社会人的角色。人本管理应该始终坚持把企业人本身不断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作为最高目标,为个人的发展和更好地完成其社会角色提供选择的自由。(2)企业人的心理、动机、能力和行为都是可以塑造、影响和改变的,社会和企业的环境、文化及价值观的变化也同样可以影响企业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

(3)作为管理主体和客体的人之间具有相关性,其目标是可协调的.

2.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 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是:主客体目标协调——激励——权变领导——管理即培训——塑造环境——文化整合——生活质量法——完成社会角色体系。

(1)主客体目标协调。作为管理主客体的人具有其生物存在和社会、人际关系的相关性,无论管理主客体各自实现利益的目标是何等客观和主观,总存在着由于关系协调使双方目标趋于一直的协调空间。只要企业人的目标趋于一致,即管理主客体目标协调,必然在确保各自利益不招致较大损害的前提下,开展非零和协作,使人本管理在实施管理和领受管理的双方之间达成共识,于是就开始了人本管理。(2)激励。即企业人为实施管理、领受管理、完成人本管理目标,而制定的激发企业人工作动机、努力程度并保障管理实效的各项措施,这些措施基本上分为物质与精神两大类,目的是企业员工发挥最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潜能。(3)权变领导。即企业管理者以影响管理的各种因素为依据,抓住以人为本的前提,采取有利于自己的领导。实施这种领导方法是一种分析研究管理过程中各种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灵活有效管理的方法。(4)管理即培训。人本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培训员工,教会他们完成企业人的职能和义务,传授他们作为社会角色进行活动的专长、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培训,使员工把完成自己担当的企业人和社会角色任务,看作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从而尽其所能为实现个人和企业的目标而奋斗。(5)塑造环境。在企业和社会范围内塑造有助于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环境氛围,以建立企业人的劳动绩效与获得相称的生活资料、物质和精神奖励相联系的有效机制,使个人感觉到自己的劳动为企业和社会所承认。(6)文化整合。指企业文化对企业人的心理、需要和个人行为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引导、规范、激励等制约和影响作用。人本管理正是要利用文化整合功能,培育和塑造企业人的文化特质,使其都受到有利于个人发展和企业目标实现的积极的文化熏陶。因此文化整合功能的确立与完善,对于有效实施人本管理是至关重要的。(7)生活质量管理法。就是企业在确定目标时不再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的选择,而是在承认企业需要利润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利益要求并保障社会利益,从而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起来。

(8)完成社会角色。是指企业人在在担任企业角色的同时也要完成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这是由企业人工作的社会性质和社会需要所决定的。企业实施人本管理,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是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调动企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要帮助企业员工出色地掌握和完成自己的社会角色,以此促进企业、社会和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1.人的管理第一 企业管理,从管理对象上看,分为人、物及信息,于是企业管理就具有了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种特质。应该看到,企业不是物的堆积,而是人工的集合,是由以赢利为目的而构筑的经济性组织。企业的赢利性目的是通过对人的管理。进而支配物质资源的配置来达到的。基于这种考虑,企业管理就必然是也应该是人本管理,以及对人本管理的演绎和具体化。调动企业人在创造财富和赢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是提高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的层面上来描述人本管理本质和最终意义。

2.以激励为主要方式激励是指管理者针对下属东需要,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并使之内化为按照管理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激励是一个领导行为的过程,它主要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活动过程。未满足的需要,才会引起动机,所以它是激励的起点。激励必须是领导者利用某种外部诱因,刺激人的未满足的需要。这是因为,管理上需要的动机和行为并不是建立在自发基础上的.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同时更需要诱发人的“潜在的需要”,一旦潜在的需要变成现实的需要,就会引起动机。人的需要,有精神的和物质的,因此外部诱因也应有物质的和精神的,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诱因刺激人们相应的需要。所以说,激励的实现,必须使外部诱因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激励的目的是激发起人们按照管理要求,按目标要求行事。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生产、生活,就必然要同其他人结成一定的关系,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1)人际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人际关系,会影响到组织的凝聚力、工作效率、人的身心健康和个体行为。(2)企业管理和谐目标的三个层次的涵义。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为了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人际和谐,达成企业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性,以实现企业成员之间的目标相容性,以形成目标期望的相容从而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

4.积极开发人力资源要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应关注到: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所以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预测规划、教育培训、配置使用、考核评价、激励和维护,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占有资金;二是拥有掌握专业技能从事管理和操作的人员。两者之间,人的因素更为重要。人力资源的核心问题,是开发人的智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所以说,制订和实施人才战略,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是现代企业人才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

5.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能否培育团队精神,把企业建成一个战斗力很强的集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有系统配套的措施。(1)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要在目标的认同上凝聚在一起,形成坚强的团队,以激励人们团结奋进。因此,我们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把经营目标、战略、经营观念,融入每个员工头脑中,成为员工的共识。为此,我们必须把目标进行分解,使每一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应做出的贡献,把每一部门、每一个人的工作与企业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2)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领导是组织的核心,一个富有魅力和威望的领导者,自然会把全体员工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领导者的威望取决于他的人格、品德和思想修养,取决于他的知识、经验、胆略、才干和能力,取决于他是否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全身心地投入事业中去,更取决于他能否公平、公正待人,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等等。(3)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以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生产经营活动

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4)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沟通主要是通过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协调是取得行动的一致,两者都是形成集体的必要条件。(5)强化激励,形成利益共同体,即通过简历有效的物质激励体系,形成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企业命运共同体。(6)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这样企业能够做到吸引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还贡献智慧,直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四、人本管理运作的系统工程人本管理工程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一系列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都有独自的功能和目标,在子系统独自运行的基础上,各子系统互相协调、互相配合,才能形成人本管理大系统的整体功能,以达到人本管理的预期目标。

1.人本管理系统工程人本管理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行为规范工程、领导者自律工程、利益驱动工程、精神风貌工程、员工培育工程、企业形象工程、企业凝聚力工程、企业创新工程等。这几个子系统工程,必须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以推进和增强人本管理系统的总效能。

2.人本管理的机制 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使员工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1)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即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2)压力机制。包括竞争的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竞争使人面临挑战、有危机感,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拼搏向上的力量,而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们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承担的责任,迫使人们努力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人本管理的层次 篇6

它是人本管理的最低层次,也是提升到其他层次的基础,在该层次中,管理者与员工不再是单纯的命令发布者和命令实施者。管理者和员工有了除工作命令之外的其他沟通,这种沟通主要是情感上的沟通,比如管理者会了解员工对工作的一些真实想法,或员工在生活上和个人发展上的一些其他需求。在这个阶段员工还没有就工作中的问题与管理者进行决策沟通,但它为决策沟通打下了基础。

2、员工参与管理

员工参与管理也称“决策沟通管理”,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不再局限于对员工的问寒问暖,员工已经开始参与到工作目标的决策中来。在这个阶段,管理者会与员工一起来讨论员工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认真地听取员工对工作的看法,积极采纳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员工参与管理会使工作计划和目标更加趋于合理,并增强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3、员工自主管理

随着员工参与管理的程度越来越高,对业务娴熟的员工或知识型员工可以实行员工自主管理。通过推行目标管理,将公司的整体目标层层分解,各部门根据上一级部门的工作目标制定本部门的工作目标,每位员工根据本部门的工作目标制定出个人的工作目标,最终使公司整体目标与每位员工的工作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公司与每个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个人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经大家讨论通过后,就可以实施。由于员工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有较大的决策权,所以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会很强,并且能够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在这个阶段,每位员工的工作能力都会得到较大的锻炼,综合能力较高,创造力较强的员工,在这个阶段会脱颖而出,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4、人才开发管理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公司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员工工作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工作中学习,交流中学习和专业培训。人才开发管理首先要为员工建立一个工作交流的环境,让大家相互学习和讨论。另外,人力资源部门可以聘请一些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5、企业文化管理

幼儿园人本管理 篇7

近来,我国普遍存在的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现象引起了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化解这一问题,国家和各省陆续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措施,幼教人普遍感受到我国学前教育的春天来到了。在这学前教育大发展的春天里,幼教人任重道远,不仅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更要切实办好每一所幼儿园———要切实加强幼儿园的内涵建设。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促进幼儿园良性发展、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保证。

幼儿园管理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幼儿园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引领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园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幼儿园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要有效实现幼儿园的工作目标,就要切实提高幼儿园管理的有效性。教育管理学认为,幼儿园绩效是幼儿园管理的目标和尺度,它是指幼儿园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包括幼儿园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坏等,还包括幼儿园所有成员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等各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以上诸方面所反映的幼儿园组织及其人员的素质、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

可见,幼儿园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绩效,从而有效实现幼儿园的工作目标。为使目标达成,如何进行幼儿园管理就成了一个现实的、重要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幼儿园管理———特别是幼儿园教师管理以有益的启示。

1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心理学第三大势力。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和当代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 Ransom Rogers,1902-1987)。[1]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在方法论上,他们反对以动物实验结果推论人的行为,主张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人人都有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出发,认为人人都有追求生命意义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潜力,人人都要发展和完善自己,都有向良好方向发展的心理,是人的正常合理需求的反映。

马斯洛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前提,强调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即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教育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中,潜能才能像得到了充足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发展。

罗杰斯认为,生活是一个使个体不断成长并达到完美的进程,这个进程是实现倾向的,指向于个体的成长、自主、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个体总是在得到无条件的积极肯定和积极自我肯定的基础上发展自我意识的。在这一过程中,环境(包括教育的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培养心理气氛的三个最基本的原则是真诚或真实,尊重、关注和接纳,以及移情性理解。

幼儿园教师是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的关键,无论是马斯洛的自然人性说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是罗杰斯基于尊重、真诚、悦纳的教育观,都从人性的角度启示我们要重新审视团队中每一个人的本性与潜能、需要与自我实现。在幼儿园教师管理中,人本主义心理学要求幼儿园管理者要从人的本性和教育的本质角度进行深入的反思,幼儿园管理要以师为本,使幼儿园管理闪烁出人性的光芒。

2 幼儿园教师管理如何做到“以师为本”

“以师为本”是学前教育思想和教育管理理念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带来的是幼儿园教师管理内容、管理行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的一系列转变。我们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

幼儿园教师管理的改革发展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人际管理关系和情感关系。这种新型的良好的关系是建立在幼儿园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团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心理相容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教师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是一种和谐、真诚、温馨的情感氛围。[2]为此,在幼儿园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全身心的真情投入,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完善管理活动、提高自己的个性修养。

2.1 幼儿园管理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位教师,尊重每一位教师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不同的教师在智商和情商、工作动机和工作效果、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不管是优秀教师、还是普通教师,在“以师为本”的理念面前是人人平等的,管理者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对于处于弱势境地的教师,管理者更要尊重他们,何况他们也有不少长处,有很大的潜能有待开发。而他们的潜能长处一旦被发现、被激发,将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的进步力量,从而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事实上,幼儿园管理者尊重关爱每一位教师也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幼教事业。

2.2 幼儿园管理者要理解并激励每一位教师

在社会日益开放的信息化时代,人们不仅见多识广,而且价值观往往多元。幼儿园教师又以年轻的女性教师为主,普遍具有时尚性,主体意识较强。“以师为本”要求管理者不仅要了解他们,还必须准确地理解他们。正所谓“因材施教”,他们有什么优点缺点、有什么长处缺陷、有什么习惯性情、有什么追求愿望……都需要管理者去细心观察考量,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身心诉求,设计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激励他们,使他们尽可能地释放潜能,展示才华,从而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显其能,不断进步,最终使实现他们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和提高幼儿园的绩效合一,达到双赢。

事实上,幼儿园管理者学会理解激励教师的过程,不仅是帮助教师成长进步的过程,也是管理者自身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和教师一起成长的过程。

2.3 在幼儿园工作中,管理者要善于示范并启迪陶冶教师

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不断成长、成为社会人和个性健全的独立的人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个体身心不断健康成长的过程。但是,不少教师在个人素质、业务水平、学识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不符合学前教育规律与要求的问题。《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3]所以,幼儿园管理要慎用甚至拒绝采用指使、训斥、惩罚或强制的方式对待教师,管理者要能以身示范、言传身教,通过熏陶、启迪的方式,使教师有所感悟,自我觉醒,不断优化自身素质,不断成长。

事实上,幼儿园管理者启迪陶冶教师的过程也是管理者不断走向智慧型管理者的过程,是管理智慧的反映。

2.4 幼儿园管理者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要为教师服务而不是让教师为自己服务

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上帝”,教师则是管理者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管理者要把自己作为教师的服务员。所以,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周到、耐心、细致、有创新,必须学会换位思考,能为教师排忧解难。幼儿园的管理活动必须考虑事业发展的需要和教师的合理需求,满足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而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需求来要求或指使教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管理者要满足教师的所有需求,要能甄别教师需要的合理性,要充分发挥作为教师成长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引路人的作用。

事实上,幼儿园管理者悉心服务教师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导作用、实现管理者自身人生价值的过程。

2.5 幼儿园管理者要做打造幼儿园为学习型组织的策划人和建设者

现代幼儿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和幼教研究者,应该成为幼儿行为的解码者。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幼儿园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学习型幼儿园建设,从思想上和业务上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成长理念,要策划并引领教师学习幼教法规、学习幼教职业道德、学习现代科技和人文知识、学习幼教管理的基础知识、学习学前教育理论知识,还要学会掌握新的幼教技能;引领教师求知、求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调整知识结构,做到敬业、爱业、精业、创业,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为社会、为家长、为幼儿服务的宗旨意识,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要在幼儿园形成“与时俱进、学无止境”的学习风气和爱岗敬业、积极向上、民主和谐、无私奉献的良好工作氛围。

事实上,幼儿园管理者打造学习型幼儿园的过程也是管理者自身走专业化道路、成为专家型管理者的过程。

当然,任何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都不是天生的,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这种能力。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从人人都有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出发,认为人人都要发展和完善自己,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学方法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幼儿园教师管理上的以人为本就是幼儿园管理必须要以师为本,尊重教师,发展教师,切实提高幼儿园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幼儿园管理,以师为本

参考文献

[1]唐柏林编著.心理咨询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人本管理 和谐发展 篇8

以人为本的管理应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管理模式涉及到管理人员、教职员工、全体学生三方面,是一个由“人——人——人”的管理系统,故对学校的管理,既要有制度化的“硬功”来规范人行,又要有人性化的“软功”来温暖人心。因为“制度不失刚情,情感不失柔情”,所以在管理中要尽力达到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辩证统一。

一、增强责任意识,提高人格魅力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师生中是否具有影响力,关键在于他们的职权、能力和人格魅力。为此,我们始终要求管理者高度树立“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不甘人后”的精神,既要有“摆正位、会换位、不越位、做到位、树品位”的思想,又要有“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也要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坚持在学校全方位的管理中,确保对社会负责,对上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为使“班长”在繁杂的事务中摆脱出来谋大事、立大业、尔崧中学坚持大权集中,小权分散的原则,将各位管理者的职责与其应有的权利挂钩,把常规管理和处理意见交由分管领导,坚持谁分管谁拍板算数,谁主管谁负责到位的问责制。为增强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要求管理者一要善待事业,做到“做人有志气,处事有灵气,管理有活气,教学有底气,心胸有大气”,工作中尽量“增大向心力,减少磨擦力,把握平衡力,提高支持力”,善于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巧于分析问题,精于解决问题;二要善待自己,做到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以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三要善待他人,始终用虚心的“放大镜”看待他人长处,用细心的“显微镜”分析他人缺点,用爱心的“望远镜”寄望他人发展,用诚心的“平面镜”乐与他人相处。

由于学校领导班子紧扣责任意识,在提高人格魅力上下功夫,因而全校班子成员均能团结进取,率先垂范,务实管理,成效显著。几年来,全校教工对班子及班子成员的考评结果满意率均达93%以上。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中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广东省朝阳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二、增强民主意识,坚持人本管理

坚持民主决策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学校的重大事项,例如发展规划、制度修订、干部提升、评优评先、招生录取、经济收支、设备添置等,坚持通过设立校长信箱,召开工会委员会、教代会、班子成员会、党总支会等方式广纳民意,广听民声,并通过校长扩大会议、党总支委员会议等进行集体决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营造民主和谐的集体议事氛围,使学校形成了谋事科学化、办事规范化、做事标准化、处事人性化的制度。

坚持民主管教是办好学校的重点。学校集思广益,倾听民声,在教学上制订了“瞄准尖子、扶持‘跛子、抓实苗子、结好对子”的“四子”举措,在对全校教工德、能、勤、绩的评价上制订了“四项评估”制度(即领导、级组、科组、学生四项对教工的评估),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工评价制度,较为有效地调动了教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学校3700多名学生,班级人数多的实际,几年来,尔崧小学实施了级组管理责任制。各级由副校长挂帅,由中层干部主管,在政治上、管理上、教学上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下,各级可行使正当职权处理级组中的各种问题。领导坚持对他们的工作多支持、少指责,多鼓励、少批评,积极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促使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愿干、敢干、干实、干好。由于领导思想敢解放,权力敢下放,因而使管理者工作热情大奔放,能量大释放。

三、增强育人意识,精于师资培养

尔崧中学作为面上普通完中,既受到较好的教学骨干要调往重点中学的影响,又受到生源素质较低等因素制约,为此,学校采取了多种举措来培养各类人才。

在教师中引导他们走成长——成才——成功之路。学校90%均为中青年教师,为此,学校坚持在培养年轻教师上采取了“更换脑子、结实对子、搭好梯子、设置台子 、敢压担子”的“五子登科”举措,在他们中定期评选先进教师、十佳青年教师、十佳教学标兵、十佳班主任、学校骨干教师等,并实施“重用能人、培养新人、量才用人、以情留人”的新举措,从而有效地使他们在教坛上大显身手。近年来,学校有15位骨干教师被提拔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有6人被上级选派到其它中学任校级主要领导。学校连续两年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优秀实验学校,有10人被评为先进实验教师,学校还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示范学校。

四、增强服务意识,注重人文关怀

“领导就是服务”。作为学校领导,就是要想方设法为教育服务、为师生服务。尽管金钱可以刺激人,制度可以约束人,但情感更能感化人,人格更能教育人。正因为这样,在学校管理中更应凸显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如学校实施的“弹性坐班制”,既尊重教师的适当自由,又保持了教师的职业特点,使教师深感管理者理性而不失温情之关怀。又如每年春节前全体领导深入教工家中开展慰问活动、二年一次为教工体检、每年召开离退休教师座谈会,凡有教工住院,从领导到级组及科组教师必会上门看望,都收到了凝聚人心,激励教工之效,大大地增强了教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又例如学校经常举行师生共同的文艺联欢、篮球联赛、网络联通等活动,都有效地联络了师生间的感情,使人性化的教育得到升华。

上一篇:《晴天有时哈哈哈》读后感下一篇:动物的求生小升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