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琴的含义

2024-06-22

刘琴的含义(共11篇)

刘琴的含义 篇1

关于对刘琴同志的考察意见

王蕾,女,1987年8月出生,2002年5月入团,2010年10月参加工作。

该同志于2010年6月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根据起表现,支部于2010年6月21日召开了支委会讨论研究,同意将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根据杨开国、田明华两位同志作其培养联系人。经过2010年9月5日考察,支部在听取党小组及培养联系人意见的基础上,认为:

1、该同志在政治上能与党中央保存一致,能认真贯彻当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党章》和邓小平理论,对党有一定的认识,入党动机端正,入党目的明确。王蕾同志自2010年6月21日转为入党积极分子以来,能积极参加支部培训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学习认真刻苦,在工作中能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2、该同志在考察期间能以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工作勤恳,表现突出。王蕾同志通过参加党支部学习,对党组织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入党的目的更加明确,工作不想较好,团结同志,工作积极认真,能把自己的学习领会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3、该同志能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对党忠诚老实,能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乐于助人,遵纪守法,较好地发挥了带头和带动作用。王蕾同志积极参加“保持共产党

员先进性教育”培训活动学习,认真保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社区的规章制度,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向党组织靠拢,严格要求自己。

4、经过对该同志政审,其本人及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政历清白,无重大政治、历史问题。不足之处:年轻气躁,处事不够干练,想问题不够全面。

鉴于以上意见,经2011年6月22日支委会研究,认为该同志已基本符合党员条件,可以发展为预备党员。

考察人:

支部书记:

2011年 6月 22日

刘琴的含义 篇2

一、法治观念的产生与发展

法治观念源于古希腊, 是古希腊思想家们关于法律与“哲人”在国家政治运行中的作用的论争的产物。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雅典国家形成初期, 人们便遇到了建立什么样的国家这样一个问题。“务实的罗马人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就用行动回答了相同的问题。为了限制执政官的任意权力对人民的侵犯, 罗马人要“拟定各种法律来规定执政官的权力, 任何高悬于人民头上的法律, 都得是他们自己给予执政官的, 这些, 而且只有这些, 才是他可以引用的, 绝不许他们把自己的放肆和任性当法律。”[2]

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的一统天下为法学争得一席之地, 他认为立法者 (皇帝) 应当受到自己制定的法律的约束, 按照上帝的判断, 一个君王不能不受法律的指导力量的约束, “应当自愿的、毫不勉强的满足法律的要求。”

近代的自然法学派除了极少数学者外 (例如霍布斯) 都是法治论者。洛克认为不依法治理就等于违反了契约, 这与人民订立契约的目的相反。孟德斯鸠则对古希腊、古罗马史加以研究后得出法治的结论, “没有法治, 国家便将腐化、堕落。”

经过两个世纪的法治启蒙以后, 西方人开始组建自己的法治社会。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 西方开始大规模立宪和法制改革运动。1961年各国法学家又在尼日利亚首都讨论法治问题。自此, 法治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冷战结束以后, 法治观念进一步向东方扩展, 成为进步人类的共识。

二、法治的概念

(一) 法治的概念

法治的字面含义为法律的规制、法律的统治。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包含两层意思, 普遍守法和良法。启蒙学者讲法治都与权利、自由、平等相关, 但很少明确指出法治含义。

法治的内涵或原则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法的普遍遵守、良法的实体价值、良法的程序价值和基本制度原则。

1.法律至上

法律至上即法律有至上权威, 它包括法律内部秩序和法律与外部权威的关系两个方面。就法律内部秩序而言, 指宪法至上和法律位阶制度之维护。就法律与外部权威的关系言之, 表现有三:法律高于任何权力、法律高于任何其他规范、法律高于任何个人。

2.良法的实体内容

良法的实体内容指法律必须保障自由、平等、权利等基本人权, 这是法治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是法治的灵魂。

3.良法的程序内容

这包括不溯及既往、法的明确性、公开性、法律的普遍性、不矛盾性、法的安定性等等。

4.维护、体现法治的基本制度

这些制度有: (1) 国家机关分权制衡原则。 (2) 司法独立。 (3) 司法审查。

(二) 法治的三境界

法治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和社会过程。由初级状态到高级境界, 由低层次到高层次, 达到法治的理想境界:

第一境界最起码的要求是有形式法治, 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即国家有基本的法律和法律制度, 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政治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的凭借, 保障社会的稳定。

第二境界是国家权力与社会主体权利的关系达到平衡调节。一方面, 对国家权力有分权制衡的机制, 是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 做到依法行政, 依法司法, 司法独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另一方面, 公民的权利有法律的保障, 权利受到侵害后有法律救济。

第三境界是法治上升为宪政。法制能体现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 国家立法权受到宪法限制, 以维护人权与公民权利和自由, 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作为实行法治的最高准则和目标。

三、相关概念的比较

为了对法治有一个彻底、明确的认识, 便有必要对与法治相关的概念加以比较, 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 法治与法制

我个人认为, 法治与法制存在着以下区别:首先, 法制是法律制度, 是法治的基础, 但是有法制并不一定有法治;法制强调的是实存的规范、秩序;法治则是对法制的价值要求。其次, 法治与法制的主体不同。法制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权力机关或权力者;法治的主体则是人民和经人民民主选举产生或授权的国家机构。因此, 一个国家有法制, 并不一定意味着实行了民主的法治, 可能还只是专制下的法制。

(二) 法治与德治

1.孔孟的德治观:以道德约束统治权力

德治是中国先秦时期儒家孔丘、孟轲所主张的治国方略。其主导思想是, 要求执政者实行德政、仁政, 以道德约束统治者的权力, 规范掌权者的行为。

总的来说, 孔孟德治着眼点在于抑制王权, 保民惠民;比之法家法治的严刑峻法、以力服人, 矛头主要是对付臣民, 儒家的统治策略要开明的多。而且孔孟主张德治, 并不完全排斥法制。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能以自行。”

2.法治下的德政

在当代中国, 鉴于权力腐败、社会腐败日甚, 以德治国的口号应运而生。但如何正确的理解和阐释这一古代儒家的治国方略及其与现代德治的区别和与法治的关系, 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当主要继承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 把锋芒和重点放在“为政以德”的原则上, 以道德义务约束执政者。“正己然后正人”, “治国必先治吏”, 只有领导者树立了道德权威, 才能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的文明教化。

应当指出, 道德不只是个人内在修养的自律, 而必定会外化为社会行为, 因而要受社会道德舆论和法治的制约。道德要真正起到作用, 有赖于道德规范的法制化。德与法必须结合, 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保障。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法治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法治的核心是对权力的制约以及对权利的保障, 在全社会树立起法律的至上权威, 依法行政, 依法司法, 制约权力, 保障社会主体的权利, 维护人民的尊严和价值。在对法治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之后, 我们才可以对如何构建法治这一实践性问题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摘要:法治意味着在全社会树立起法律的至上权威, 依法行政, 依法司法, 制约权力, 保障社会主体的权利, 维护人民的尊严和价值。明确了法治的概念, 我们才能对如何构建法治有更好地认识。

关键词:法治,权力,权利

参考文献

[1]列宁, 列宁全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6.

爱情的多种含义 篇3

当小蓉与安生一起手牵着手,甜蜜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时,我是瞪大了眼,一时之间竟然无法反应过来。

只要是小蓉的死党就会知道,在小蓉那么多的追求者中,安生一直以来都被素有冷美人之称的小蓉列在黑名单里面,即使安生对她呵护备至、体贴入微,且每时每刻都能保证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面对我们大家疑惑的眼神,小蓉倒是大大方方的对我们说:“多亏了那一场暴雨,要不我还不知几时才能尘埃落定呢。”

大暴雨?区区一场暴雨就能让你这个十头牛都拉不回头的冷美人接受安生的求爱?

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当时下大暴雨的时候,雷电交加,到处都是杀气腾腾的响雷。那个场面我是狼狈到了极点,全身湿得都能拧下半桶水了,就像一只落汤鸡一样冷得发抖啊。

当然最可狠的不是这些,最可狠的是在我打电话叫陈亮给我送把伞的时候,他竟然说大雨很快就会停了,要我找个地方先避避,他说他正在陪一个客户谈生意。我不解气,又给住在附近的孙辉打了电话,叫他马上送伞过来。你们知道孙辉那个臭小子怎么说?他说雷太大了,他从小就怕雷怕得要躲在被窝里面。同样的,他也是要我先避下雨等着雨停。

就在我想咒骂老天爷时,安生又主动来电话了,他一听到我正在外面被大雨困着,他二话没说就冒雨赶过来了。从这件事上,谁都能看出只有安生才是真正紧张我的。安生当时正好约了一个台商要去看他们公司的楼盘的。为了此事,安生差点被他的经理开除了。你们说我能不选择安生吗?这才叫做患难见真情!

我们大家都认准你会接受陈亮呢,因为你对他的态度最好的了。我接着说。

是的,我自己当时也认为早晚会选择陈亮的,因为他长得最漂亮,又最幽默最会讨人喜欢。呵,真的得好好感谢这场暴雨,要是没有这场暴风雨,我怎么会选择安生呢?安生才是最好最适合我的,这一点现在也已得到证实了。

呵,一场大雨决定了一场爱情,人生的很多选择,总是事出有因,比如爱情。

不过后来听说那个台商刚好是小蓉的姑父,也因为小蓉的原因,台商同意在那个新开发的楼盘上投资一笔数目不菲的资金。为此,安生被公司提升为业务经理。

呵,一场暴雨不仅仅带来了爱情,还带来了出乎意料的结局。

饭桌上的爱情

下班了,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她想他一下班了又是在外面吃了快餐后就去学校上课了。这日子真是不咸不淡,两个人的生活像一潭死水一样快要让她窒息了。她想得找个时间和这个傻瓜好好的谈一下,谈谈是否感情出了问题了,他们好久没一起去饭馆共进晚餐了,这可能与两个人的工作时间不一致有关。

她想去美术馆看画展,他说没时间;她想去看《孔雀》这部电影,他说等有时间在网上下载给她看;她说她想去楼下那间发廊做一个新的发型,他说发型换来换去还不都是一个人。

难道真的如科学家所说的,两个人的爱情寿命只有短短的18个月?爱或许真的是有期限的。她想他们可能真的快走到死胡同了,18个月的爱情期限一过,就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没有激情,爱的化学作用挥发完了。

她叹了口气,准备要去拿电饭锅做晚饭。在经过饭桌的时候,她却坐了下来,因为她意外的发现了,饭桌上已经摆着刚炒好不久,尚还有些余热的几盘菜肴。哇,一看,全是她最爱吃的菜肴,有竹笋,有波菜,有红烧排骨,还有煮好的饭。呵,难得他下班了还回来做饭给她吃,做完饭都没时间吃他就得赶去学校了。她想他真是傻瓜一个。

她吃得很快,可能是肚子太饿了,也可能是菜太合她的胃口了,她没几下子就把饭桌上的菜扫得一干二净,等吃完了才发现忘记了给他留一盘菜。

她菜足饭饱了,心情一好就想把饭桌上的空盘子收拾一下。收到最后,她停了下来,因为她看到一只菜盘子下面垫着一张旧报纸,报纸上用红水笔写着以下这些字:

猪头,有没有先喝汤再吃饭?你就要考试了,记得看下书,碗留着我回来再洗,汤还是煲得不够火候,可能不是那么好喝,就请你见谅。青菜炒得应该过得去,你多吃点。在做饭时实在饿,吃完了你的零食,实在对不起。饭要是冷了,就少吃点多吃菜和喝多点汤,不用怕肥,傻瓜一样收货的。

看到这里,她的眼睛开始湿了起来,她想起每次出门他都会背她下楼梯,从8楼走到一楼;当她心情不好时,即使是她的错,他也得向她赔不是;反正她哭就是他的错,他得把屁股对着她的巴掌给她打……她想等他回来了就告诉他,他们的第二个18个月爱情又即将开始了。

泊松分布参数的含义 篇4

Poisson从二项分布的极限得到了这个日后以他为名的概率分布。但是泊松分布参数的含义, 却不确定。本文以常见电话问题为背景, 对泊松分布进行推导并得出结论。

二、泊松分布的推导

将所有的人进行编号, 设第k (k=1, 2, ……) 个人在1小时内, 至多给我打一次电话, 令

设第k个人在1小时内打电话概率为Pk, 则Xk分布律为:%%%

则1小时内, 没接到电话概率为%%%%

得X, Xk (k=1, 2, ……) 服从 (0-1) 分布。

设每个人在1小时内, 任何时间打电话是等可能的, 设Y为1小时内的时间值, 则Y在区间 (0, 1) 上服从均匀分布, 即Y~U (0, 1) 。

设Z为1小时内我接到电话次数, 考虑{Z=k}, 即接到k次电话, 我们把1小时等分成n段, 其中n远远大于k, 对这k次电话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每个时间段至多一次电话, 另一种是至少有一个时间段有两次电话, 这k次电话可以是任意k个人打的, 不管是哪k个人, 则落入n个时间段方式共有nk种。由Y在区间 (0, 1) 上服从均匀分布, 故每种方式等可能, 每个时间段至多接到一次电话方式为Ank种, 故

其中ppn为在每个时间段至多接到一次电话条件下接到电话的概率, 下面我们来确定它, 令k=0, 则由 (1) 式得

将 (3) 代入 (2) 式, 得

对 (4) 式两端令n→∞得

得到泊松分布的分布律。

我们可以看出参数λ=-ln (1-p) , 其中p是一小时内接到电话的概率。

参考文献

[1]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关注“指数”的含义 篇5

血压指数

调查资料显示,血压处于110/75mmHg这个水平时,患冠心病、脑卒中等致命性疾病的危险性最小,因而获得的寿命最长。

血脂指数

研究人员在分析了大量调查资料后认为,血清总胆固醇范围为140~199mg,dl,而最适宜值为180mg/dl左右。

体重指数

人的标准体重,即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所得的商,此公式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所采纳,并确定体重指数下限为18.5,上限为25。因此体重指数以18.5~25为正常。

着装指数

着装指数分为8级,数字越小,代表所穿衣裤的厚度越薄。 1~2级:夏季着装,指短款衣裤,衣裤厚度在4毫米以下。 3~5级:春秋季节的着装,衣裤厚度在4—15毫米。 6—8级:冬季着装,衣裤厚度常在15毫米以上。

紫外线指数

0~1级:紫外线对人体影响不大,外出戴上帽子即可。

2~4级:紫外线强度增加,外出除戴上帽子外,还需戴太阳镜、涂防晒霜。

5~6级:外出行走须尽量选择阴凉处,最大限度减少紫外线辐射。

7~9级: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不要到沙滩等空旷地方晒太阳。

10级或以上:尽量避免外出,此时的紫外线辐射最强,极具伤害性。

污染指数

輕度污染:患有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减少体力消耗与户外活动。健康人群可有轻度不适感。

中度污染:健康人群可出现不舒服的症状。老年人与心肺疾病患者最好待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严重污染:健康人有明显不适感,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老年人与心肺疾病患者更要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

晨练指数

根据不同季节与天气变化情况对身体的影响,推出晨练气象指数预报。

1级:非常适宜晨练。各种气象条件都很好,请放心晨练。

2级:适宜晨练。有一种气象条件不太好,可以晨练。

3级:比较适宜。有两种气象条件不太好,可以晨练。

4级:不太适宜。有三种气象条件不太好,建议暂停晨练。

5级:不适宜。所有气象条件都不好,必须停止晨练。

登山指数

休息的含义 篇6

为什么要休息

1.休息是自然法则的需要。在自然界的事物中,我们都不自觉地遵循着这种法则,比如为让草原能长出更好的牧草,我们会让某些牧场停止放牧一段时间,让土地得以休息,让草得以生长。我们不要忘记的是,人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物种,因而也不能违背自然法则。

2.会休息才会工作。有一种概念叫做“人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人的持续发展的资源至少包括工作(学习)的承受力、身体的健康力和人的求知欲、自主性、自尊以及自信、人际交往的能力等几个方面,要使这些资源得以储备和保护,就要既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又具有很好的修养身心的调适能力,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会休息才会工作。

3.会休息才会有完整的人生。世界上不存在永动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物种来说,人的休息和工作同等重要,会休息才有完整的人生。

休息的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人生活情趣的追求,休息的内容非常广泛:

1.文化娱乐活动;

2.健身的体育活动;

3.有利身心的业余爱好;

4.全身心放松休息。

休息时间安排

1.平常零碎休息时间。除了工作时间和睡眠时间之外,剩下的时间均可以休息。可根据每个人条件,有规律地安排好这宝贵的8小时休息时间。人们一般平日的休闲时间是指下班后至睡眠前的6~8小时,这中间包括上、下班行车时间、吃饭和处理个人卫生,以及家务时间,剩下的零碎时间就不多了,也可以做到因时制宜,学会利用零碎时间,抓紧休息,以简单活动为主,做一些具有“省时、省费、省心”的休闲活动。

2.节假日休闲时间。节假日时间是整块的,可以做出较多内容的休闲安排及参加一些较大的节假活动,如和家人逛街购物、观看演出、参加健身俱乐部会员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3.休假时间。休假时间是更为集中的休闲时光,应该有具体的休假计划安排,可做如探亲、访友、旅游等需要较长时间的活动安排,这些活动都应安排在不超出假期时间为宜。

休息须戒

1.戒偏。休息不是睡觉,休闲也不是休懒,人是天生的懒动物,一到休息时间就大睡一场是不妥的。

2.戒赌、戒毒,及戒除一切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及行为。

3.忌行为过激。休闲时间里最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如有伤身心健康的极限活动、暴食暴饮等。

4.切忌过度疲劳。休闲本是休整身心的过渡活动,反而劳精伤神,其结果适得其反。

5.戒替。不要把工作带到休闲时间去做,在休闲时间加班加点地工作,实际上是挤占、替代了休闲,等于取消了休闲时间。

条件极值解法含义的诠释 篇7

又如:要做一长方体体积, 设三边长度为一定值, 问三边长度各为多少时, 使其体积最大?我们解决的方法是, 令三边长分别是x, y, z, 而三边之和为A, 于是有体积V=xyz (1) .这里的x, y, z, 应符合条件:x+y+z=A (2) .由等式 (2) 解得z=A-x-y, 将此式代入 (1) 则有V=xy (A-x-y) (3) , 这里的 (3) 式就是实际考察的目标函数.也就是在其定义域内{ (x, y) |x>0, y>0, x+y

这里要注意的是, 条件极值转化成普通极值的问题, 并不是总能可行的办法.原因有二:其一, 这样做会把所考察的函数有时变得较复杂麻烦, 不便于讨论研究;其二, 从附加条件的等式中没办法解出任何一个变量被其他变量所表示.由于这些原因, 我们掌握求条件极值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二、条件极值的稳定点获得

可知, 若f (x, y, u, v) 在点P0 (x0, y0, u0, v0) 获得条件极值, 则 (x0, y0, u0, v0) 应同时满足上面三个微分式及两个连系方程同普通极值的情形一样, 满足 (3) , (4) , (5) 式与两个连系方程的点, 并不见得是极值点, 这样的点为条件稳定点, 怎么求得条件稳定点呢?

三、拉格朗日乘数法

这种方法也称待定系数法, 即求函数条件稳定点的方法, 主要引入待定的乘数 (乘数个数与连系方程个数相等) .

由于dx, dy是独立的量, 要让上式成立, 则必有:

上面 (7) (8) (9) (10) 这几个等式是由引入乘数, 推导出来的.现在给出一个辅助函数———拉格朗日函数:

L (x, y, u, v) =f (x, y, u, v) +λ1F1 (x, y, u, v) +λ2F2 (x, y, u, v) .这里其中第一项是求其条件极值的函数f, 第二项是以待定乘数λ1, 乘连系方程之一, 第三项是以待定乘数λ2去乘另一个连系方程.

四、归纳与分析

为了便于掌握, 可以写成如下法则, 我们最终要掌握的就是这个法则.求条件稳定点设函数:

摘要:在实际问题中, 经常遇到函数的自变量必须满足附加条件的极值问题.本文讨论了条件极值的解法, 对于稳定点的几种不同情形, 剖析了实际案例, 诠释了判断条件极值中稳定点取得极值的方法, 并对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条件极值,稳定点,拉格朗日乘数法

参考文献

[1]华宏祖.微积分解疑[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8.

[2]刘玉琏.数学分析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浅析唐宋诗词中“月”的含义 篇8

1. 离别与思念

古人似乎比今人重情, 至少面对离别, 比我们今人的感触要多得多。现代社会, 各种交通工具和交流方式很容易让人“天涯若比邻”, 当然, 今天的“比邻”含义也变化巨大。正因为如此, 古人借月色抒发的离别状态下浓得化不开的思念之情, 就愈发值得我们咀嚼。

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是写给朋友的。“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之心, 化为了千万人的心。有离别, 就会有思念, 尤其是在月圆之夜。正是这份“人尽望”的想象, 正是这份“落谁家”的猜想, 给予了友情以温度。

“诗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是写给胞弟的。“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面对着亲情, 面对着无边的月色, 所有的理性都服从于心中的担忧与不安, 一切皆因故乡有自己牵挂的人。“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收兵。”在烽火硝烟中, 承载离别忧思的, 不是书信, 只能是那轮普照天下人的月亮。

宋代词人吕本中的《采桑子》, 是写给心上人的。“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在被离别之苦折磨着的女子眼中, 月儿既有可爱之处, 又有可恨之处。在对月亮貌似矛盾的情感定位中, 不变的是“恨君”之情。口语化的表达, 让炽热的爱情极具民间烟火气

月亮圆缺不定, 在离人眼中心中, “缺月”割人愁肠, “圆月”更惹人心伤。无论月相如何, 离别之苦, 在流泻的月华下, 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2. 变化与沧桑

月亮高悬于夜空, 似乎恒久存在着, 见证了人世的所有变化, 却又一言不发, 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沧海桑田, 潮涨潮落, 所有深沉的思考, 关于历史、关于人生, 都可与月亮交流。

六朝兴亡, 总让人唏嘘不已。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写道:“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寂寞的, 哪里是潮水, 是月亮, 更是心中有万千感慨的诗人。“旧时”二字, 该浸透了多少曾经的欢笑与今日的凄清。在时间的流逝中, 昔盛今衰总是那么残酷那么真实, 无法回避, 无处逃遁。

苏轼的《水调歌头》, 在序中明确说“兼怀子由”。可见, 仅将这首词理解为望月怀人是不够的。“我欲乘风归去”中一“归”字, 道出了词人对月亮的喜爱追随之情。“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心想事成毕竟只是梦, 尤其是彻夜不眠的人, 连做美梦的机会都没留给自己。勇敢的面对现实, 投入滚滚红尘, 热烈的活一场终究是最好的选择。“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原来, 月亮不仅多情, 而且多智慧, 可以帮人参透很多哲理。既然挫折不可避免, 既然伤心是不能改变的存在, 为什么不去接受它们呢?打开心结, 人生将会少一些幽怨, 多一些豪情。难怪《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 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面对无常世事, 能在情深意重的背景下给人快乐生活的启迪, 真得感谢苏轼, 感谢那茫茫宇宙中凝望着人类的眼睛——月亮。

3. 阴柔与淡定

即便是十五的满月, 光芒也仅止于明亮, 绝不会刺眼。相对于太阳的热烈奔放, 月亮显得温柔内敛、不事张扬、有亲和力。月亮阴柔的特点让她呈现出女性的特质。也许, 靠近月亮, 就意味着靠近自己的内心, 更易于实现精神追求上的自省与回归。

诗佛王维在《竹里馆》中写道: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幽篁”, 已经衬出了人物的清新脱俗。或许, 是有意回避别人的打扰;或许, 是钟情于这片竹林, 一切行为都在月光下阐释什么叫完美。月亮能懂诗人的心, 这就够了。什么叫“天时地利人和”, 《竹里馆》已给出了答案。寻到内心宁静的源头, 这绝对称得上“人和”, 是个人肉体与灵魂的高度契合。

同样擅长写山水诗的孟浩然, 借《宿建德江》抒发了旅途的愁思:“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单看这两句, 叙事精炼, 情感有代表性, 但艺术性思想性绝对称不上超拔卓绝。“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后两句一出, 读者的双眸刹时被点亮。万般愁绪, 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时候, 月亮会给你带来最后的安慰。江水清还是不清, 一点也不重要, 只要烦乱的内心归于平静, 周围的世界也会归于清净和纯粹。

“居”字的含义 篇9

[关键词]居;家;居家

一、居的异体字之“凥”与“踞”的含义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尸部,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說文.古部》古,故也。从十、口。“古文古”,即“古,故旧。字形采用“十、口”会义。”这说明家人之间是需要语言沟通和交流的。

广雅释诂二,有“凥”一条,释诂三,有“踞”一条,分列两条,可为“居”“凥”古为两字的旁证。凥按《说文.几部》释为“處”,从尸得几而止,释为“居住、止息”。“几”即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案”,用以搁置物件或吃饭、看书和休息。踞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蹲”。“踞”理解为“蹲”,反映出古人休息的另一种方式。

虽然居与凥都有休息之义,但是按照尸的来源不同,如“居”的金文异体字表示人们站在屋,在“宀“下休歇。有的金文将“宀”写成“广”;有的金文将“宀”写成“厂”,“宀”、“广”(an)、“厂”三个字在《说文》中都有房屋居室相关。尸的来源不同,实质则是反映出古人居住的房屋外形的变化。

二、“居”的延伸意义

居,作为一个名词,是指我们的住所,也就是我们的家,作为一个动词,是指我们在自己的家中生活。“居”字包含了环境与生活的双重含义。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及家庭结构、工作生活方式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带来的不仅是房屋外表形式的变化,更重要是能带给人们的保护、稳固、舒适等精神上的快乐的载体。

1.保护功能

保护人类,躲避群害。《周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给予人类庇护与恩惠。“灾祸”的“灾”,甲骨文象宀遭火焚,可知在先民的生活中,居所遭毁,乃灾祸之由。由此可见,居民建筑在先民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同寻常的,它给予先民无可替代的庇护与恩惠。既然先民相信房屋在他们生活中给自身带来了保护,而死后也同样需要建筑房屋来保护自己。从宀部的相关字中,也不难看出一些与此相关的古代风俗。“宅”毫无疑问为寄身之所,而它又是墓宅之名。《孝经·丧亲》:“卜其宅兆而安措之。”注曰:“宅,墓穴也。”《礼记·杂记上》:“大夫卜宅与葬日。”疏:“宅,谓葬地。”“宅”字或从土,这当与“宅”字地下墓穴有关。死者也像活人一样,要有自己的居室,而他们的屋室便是墓穴。《诗经·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室。”所谓归于其室,即指归于墓穴之中。

2.稳固功能

(1)利于保障生育。居字的造字本义:妇女在家生育,休养生息。但如果缺乏一个稳固的掩蔽场所,人类在生育抚养子女期间,对掩蔽住所的需求更加迫切.人类要确保种族繁衍,必须为母亲们及其子女提供安全有效的掩蔽住所,并需要其他成年人,特别是成年男人与他们共同生活,以便在最危险的夜晚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2)利于维系人际关系。《说文》居,从尸古者,居从古。臣铉等曰:居从古者,言法古也,可见人们之间需要交流,因此稳固的住所能够使家人或亲属朋友稳定下来,甚至聚居在一起,稳定的住所给彼此提供了语言交流的机会,提高人际关系的强度和密度。沉浸于一种相熟又安全的人际关系中,这种居的稳固带来的稳定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在困境下,彼此相互扶持。“居”字的会意理解为字从尸从古。“尸”意为“身体不动”,“古”指“古代”。“尸”与“古”联合起来表示“自古以来未曾挪动身体”。本义:土著、土人、自古以来就住在本地的家族,因此我们认为“居”是指血缘关系、亲属关系的人在一起生活,并一起享受由家带来的温情、和谐和安定。

(3)能够让人安心、释放内心。使心理得到抚慰,内心得到安宁。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则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强调了“居”必得有“安”,所谓“安其居”,是身体的安置得到妥善的居所,有一种稳定、安全的生命牢靠的感觉,只有“安其居”,才可能有“乐其俗”,即在一定社会风俗之下,百姓得以安乐。

3.休息功能

古人以在家休歇或生育为“居”,“居”能够保护人类规避群害,躲避风雨,给人以安心、舒适、稳定感,同时还可以给人良好的休息环境,最大限度地解放心灵。

(1)居为歇身之地。伴随着居所的内部功能的完善,生活设施也逐渐完备,居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细化,增强了居住环境、建筑细节对居民的一种人文关怀感。当人们身体疲劳时,能够有舒适的家具来供人们休息,缓解疲劳的身体。

(2)居是人们内心的放空的地方。人们的安居之处,不仅仅是安身立命之所,还可以让我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怡然自得,从唐代诗人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也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陋室主人身居陋室,但身心都与外部环境很和谐,精神思想富有充实。”

从字义及字形变化上分析,居字本身及异形字都与“房屋、休息”二词息息相关,从房屋的物理形态变化来看,早期的人类是为了寻找天然掩蔽场所,即天然房栖身,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大量自建住所,基本摆脱了对自然洞穴的依赖。居作为人类的住所,越来越完善并发挥着保护、稳固、休息的功能,居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是凝聚情感关系的纽带,是能够带来保护、安全感、归属感、和谐与人文关怀,能够提供敞开的世界,身心自由的地方,居让人们有了精神归属,但只有家才能给予这个精神上的保护,所以居就和家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侯晓珊,南朝诗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淮北师范大学[D],2010年6月10日.

[2]傅汉强、李超,当代中国居住文化的误区与选择,中国房地产报[J],2004.9.

[3]崔宏,房屋建筑的起源及其原始功能,科技创新导报[J],2012.10.

作者简介:谢丽丽(1990 - 6 - 26),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现为烟台南山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汉语谚语的文化含义及翻译 篇10

由于客观世界具有普遍的共同规律, 人的思维也具有共性特征, 因此, 各民族的文化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 由于各民族在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各具特点, 因而, 各民族的文化也不尽相同。

1宗教思想

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儒教, 中国的佛教、道教和儒教是无神教或泛教。儒教承认天和命, 但这种天和命, 只是一种抽象而玄妙的理论, 没有一个主宰的神。儒家主要关心的是现世的秩序和人际关系。佛教承认佛, 但是佛不是唯一高高在上的神, 人人心中皆有佛性, 人人都有机会成佛。道教承认神仙, 但神仙也不是唯一高高在上的神, 神仙是人修炼而成的, 神仙也可以下凡成人。因此, 这三种没有至高无上主宰人的神。这种无神和有神的观点在汉语谚语中能充分反映出来。如:

不看僧面看佛面。 (人与神的关系)

If you don’t look at the face of the priests, look at the face of Buddha.

中国的佛教、道家和儒教没有至高无上的唯一的神, 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家族讲家法, 讲辈分;社会讲宗法, 将尊卑。如:

胳膊拗不过大腿。 (强调尊卑)

The wagon must go whither thehorses draw it.

2人文思想

凡是关心人的问题, 注重人性本身发扬光大的学说都属于所谓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人是世界的核心, 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如:

宁可人负我, 不可我负人。 (先人后己、善待别人)

Better suffer ill than I ill.

3道德观念

道德在中国一直都是很重要的, 讲旧道德的训律很多。如: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歌颂勤劳)

An idle youth, a needy age.

二、汉语谚语英译

对于谚语的翻译, 人们通常采用以下的方法:

1再现汉语谚语中的形象直译

在汉语谚语英译时, 只要不影响英语读者的理解与接受, 则应尽可能再现汉语谚语中的形象, 采用直译方法。如:

……先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 那么, 大概就会知道阮玲玉的以为“人言可畏”, 真的。

So if…we put ourselves in her place, we can see that Ruan Lingyu was telling the truth when she said”Gossip is a fearful thing.” (张学英, 1991:637)

这个例子说的是中国人很在乎面子问题, 最怕不利于自己的流言蜚语。“人言可畏”就反映了中国人害怕流言蜚语的心态。翻译时, 直译, 能够表达出源语的道德观念。

2转换汉语谚语中的形象套译

套译法就是借用法, 也称归化译法。有的汉语习语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说法。对于这类习语, 我们最好采用套译法。例如: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叫我怎么样呢?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I don’t see what I am supposed to do without any capital.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Hawakes译)

3舍弃汉语谚语中的形象意译

舍弃汉语谚语中的形象意译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 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 保留谚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的译法。例如:

但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 阿Q不幸赢了一回, 他到几乎失败了。 (鲁迅《阿Q正传》)

However, the truth of the proverb“misfortune may prove a blessing in disguise”was shown when Ah Q was unfortunate enough to win and almost suffered defeat in the end. (杨宪益、戴乃迭译)

4借用英语谚语中的形象套译

As the saying goes:Waste not, want not.You should take the chance now that you are young to save some money.Not every day of year is a fine one, you know. (施晓菁译)

这个例子是告诉人们要节俭, 不要有钱就花光。

上述只是简单的文化内含、英译方面简单的进行阐述说明汉语谚语是异常丰富的。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洗练等特点更是汉语谚语的特点。所以翻译家们认为翻译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总之, 谚语翻译时, 要充分考虑到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 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根据具体的情况仔细斟酌, 灵活处理。而真正从事翻译实践的高手似乎很少受制于理论束缚, 最终的翻译质量还是落实在双语基本功上。而无论直译、意译还是将两者有机结合, 美感效果也是见仁见智的。所以将汉语谚语翻译英语时, 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最合适的翻译方法, 使译文达意确切, 自然传神。

参考文献

[1]司显柱、曾剑平:《汉译英教程》, 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6.9[1]司显柱、曾剑平:《汉译英教程》, 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6.9

[2]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5[2]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5

金门撤军的三重含义 篇11

台湾防务当局基于“精兵筒政”考量,预计于2007年11月紧缩金门驻军的员额,将4个作战旅、1个炮指部、1个支指部、1个战车群全面降编为4个守备旅、1个炮兵群、1个支指处、1个战车营,员额由满编作战单位25000人,缩减至9000多人。金防部“司令”编阶也从军团级(加陆军上将衔)降为军级单位(少将加中将衔)。由此显示位居台湾防务前线的金门战略位置经此裁编,已不复往昔蒋介石、蒋经国主政时代“反攻跳板”的前哨地位。

两蒋时代:屯兵重地

回顾国共对峙时代,蒋氏父子相当重视金门防务,认定金门与马祖是台湾沿海双哨,尤其是金门在蒋介石策定的“国光反攻计划”中,金门以攻,马祖宜守,始终是台海防务的核心。不论是反攻,或是防卫台湾,蒋介石均将金门视为屯戍重兵之处。

古宁头战役后,蒋介石派遣精锐之师进驻金门,一度高达6、7个满员师全面经营金门防务,加上配属单位军队员额高达12万人。迨“8·23炮击金门”战役结束,在美国压力下,蒋介石撤回1个师返台,金门仍保持6个师兵力。同时为磨练台湾军队战斗意志及两栖航渡训练,戍守台湾岛部队每两年必须与金门部队轮调。当时台湾陆军部队仅21个师,扣除马祖岛3个师、澎湖岛2个师、台湾本岛的10个师与金门6个师换防,调防的频繁,暗示蒋介石仍保有反攻的企图心。

为完成“反攻复国”的幻想,蒋介石所选任金防部“司令官”人选,均以有与人民解放军对垒经验的将领为主。从胡琏、刘玉章、刘安祺、王多年、马安澜、尹俊到侯程达,都是有战争经验的将领。

待蒋经国接班,蒋仅撤回1个师返台,金门仍保持4重l轻的编制,即金东、金西、南雄、烈屿4个重装师,金中1个轻装师,员额约10多万人。金防部“司令”军衔仍保持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司令官”的选任还是以拥有作战经验的将领为主,从夏超、李家驯、蒋仲苓、许历农、宋心濂、赵万富到黄幸强,依例均晋升上将(李家驯除外)。

蒋经国执政中期,由于美台断交,复以叶剑英发表“叶9条”宣布放弃“双打单不打”炮击政策,蒋经国有感于两岸情势缓和,一方面将金门部队编现比缩为7:3,一方面裁撤金中轻装师,员额从10多万人降至8万多人。尔后蒋经国因身体不佳授权郝柏村推动“精实案”,经郝柏村审慎评估,未经报准抽调金门1个师回台戍守台湾本岛花东地区,讵料竟遭宋心濂向蒋经国“密陈”此事,结果引起蒋经国注意,郝迫于无奈只好将调返回台的部队重新装载回金驻防。

其实郝柏村有意减少金门驻军,蒋经国并非不同意。但郝忽略了蒋经国对金门的感情。在国共对峙年代,蒋经国承父命,于“九三炮战”、“八二三炮战”,蒋经国每周往返于台金之间,眼见战争的摧残,蒋经国认为台湾居民欠金门一个人情,为还人情,蒋经国选任的侍卫人员几乎以金门籍战地人员为主。兼以金门战地每个角落蒋经国都走过,蒋只要到大、二胆岛,均会透过望远镜观看祖国山河沉思良久,说明蒋对金门感情超过乃父蒋介石。蒋经国亏欠金门战地人情,是他永远说不出口的痛,此等心境恐非郝柏村所能体会。

蒋经国远离人世后,李登辉跃登高位,由于李登辉对金门毫无感情,也不了解战地防务,在郝柏村持续推动“精实案”影响下,郝将金门5个师裁编为4个师,即金东、金西、烈屿3个师,南雄师则转为金防部总预备队,金防部“司令”也由没有作战经验将领充任。在李登辉时代,金防部“司令”从程邦治、李桢林、叶竞荣、颜忠诚、陈镇湘到朱凯生,可说是一代不如一代,此时金门驻军编现比亦由7:3转为5:5,空有4个师番号,员额已降为25000多人。

金马裁军论

金门部队编缩从蒋介石时代12万人、蒋经国时代8万多人、郝柏村担任“参谋总长”时代55000多人,到李登辉1996年台海危机的25000人,下降比率相当惊人,严重冲击到金门经济发展。

以往在两蒋时代,由于军队员额过多,兼以金门实施战地政务,金门经济发展全靠军队支撑,在蒋经国宣布解除戒严时,金门驻军仍高达55000多人,为弥补军队员额减缩后的消费支出,蒋经国有意制定金门发展计划,讵料由于蒋经国猝逝,该项计划被束之高阁,引起金门群众的不满。为缓解群众的压力,郝柏村不得不采取逐步减缩员额的策略及就地采购的方式,让金门度过调适期。

讵料郝柏村下台,台湾军系鉴于金门“易攻难守”的特性,兼以台湾军队养员过多,为降低人事支出,从刘和谦担任“参谋总长”时代,历经罗本立、唐飞、汤曜明三任“总长”即进行有计划的裁军,直到陈水扁上台为免夜长梦多,才开始以“一刀割”的策略,将金门驻军由25000多人裁编为9000人,暗示军系传言多时的“金马裁军论”,有其政治目的。

所谓“金马裁军论”表面上系由施明德提出,实质上陈水扁的“金马裁军”有更深刻的政治意涵。回顾2000年陈水扁初登“大位”,由陈智囊所写“国防”政策白皮书中有专章讨论金马驻军问题。

其论点为:一、台湾外岛区域从东引、马祖、乌丘、金门、东沙到太平岛均是“易攻难守”之地,若台湾屯戍重兵于外,一旦战争爆发,外岛驻军有可能成为“肉票”,若不驰援,驻军在台家属必然会向当局施压。若驰援,以台湾有限的载具将犯逐次用兵之忌,为军系所不取。于此外岛驻军的问题恐非军事议题,而是敏感的政治问题。

二、外岛驻军的存在有碍于台独发展,此因外岛与大陆往来方便,经济向大陆倾斜的结果,外岛将牵制台独的发展,如果台湾没有外岛区域,即可斩断与大陆脐带关系。当然台湾当局也考量到如果没有外岛,人民解放军可于海峡出入自如,必然压缩台湾防卫空间。在两难情势下,台湾当局的算计是:上策外岛成为军事中立区为台湾提供屏障。中策是默许外岛成立自由特区,将驻军内调回台,改由警察或海巡人员接手防务,将外岛转为自由贸易区,如此台湾对外岛不必负担过多的军费,内调回台部队反而可以强化台湾防务。台湾于太平岛撤军改由海巡人员接手,就是这种思维下的产物。下策是强化外岛火力配备,结合当地后备部队,配合台湾派遣基干部队全力防守外岛,将外岛视为台湾防务第一线。

三、若抛开政治与军事问题不论,仅以“公民自決”角度分析,由外岛居民透过公投方式自行选择与大陆合并?或是独立自主?抑是选择台湾?民进党当局对此不加干涉。由于该项问题在台湾仍未取得共识,兼以外岛居民反应强烈,民进党当局纵然默许“公民自决”,但绝不敢形诸文字,以免引起更多的政治纷争。

从2000年的计划到2007年11月实施的金门驻军裁编方案,说明台北当局对外岛战略地位愈来愈倾向政治思考。是以由陈水扁选任的金防部“司令”从薛石民、贾辅义、查台传、陈金生(兼)到杨天啸,位阶均一降再降,暗示金防部“司令”职位已成为军系鸡肋单位。以往军系高层每个月都会轮流赴金视察防务,如今却沦为军团级的下属单位,当“司令”面对蒋介石“固若金汤”、蒋经国“岛孤人不孤”的题字时,诚不知该作何感慨!

上一篇:先队新队员发言稿下一篇:柔顺的反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