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的理论依据

2024-10-31

含义的理论依据(精选12篇)

含义的理论依据 篇1

语文体验阅读的的研究, 如果不从理论上确定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价值、作用及其与文本之间的动态构成, 就无法从根本上把握阅读的规律, 从而实现教学中教与学的对接, 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其理论依据, 究其精要来说主要有二:一是建构主义理论;一是接受美学理论。

建构主义重视学习的主动性, 情境性, 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人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 总是要选择一些信息, 忽略一些信息, 建构对输入的信息的解释, 生成对所知觉的信息的意义;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 另一方面是对已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认为, 随机通达教学才适合高级领域学习的教学。认为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知识基础, 又要给学生预留广阔的建构空间, 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取适当的策略。我们不能通过对已有知识的简单提取来解决问题, 而必须根据具体情境的特点, 以原有知识为基础, 建构用于解决问题的图式, 这是通过大量概念以及经验背景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 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 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和被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观察、探索、发现的方法, 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在意义建构过程中, 引导学生主动去收集, 分析相关的信息, 让生命焕发出个性的光彩。

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的理论,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怎样实施教学呢?我认为其途径是:在体验中学习, 在体验中建构。体验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建构活动,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 也是他们选择、加工、处理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唯一主角, 他们可以是, 辅助者、设计者和维持者。老师被要求促使学生个包容开放的心胸、圆融的沟通、高超的教学技巧来协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概念, 将自己的体验告诉学生, 与他们交流、讨论, 帮助他们成长。

“接受美学”是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方法, 又称“接受理论”和“接受研究”, 诞生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 是一个影响非常大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流派。接受美学高度重视读者的能动作用。接受美学理论的创始人姚斯认为:“作品的价值和历史地位是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读者的1[1][4]他把读者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读者的阅读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一种能动的参与, 积极地创造的过程。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经验, 这就必然带来理解艺术的主观性、参与性和能动性。“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 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在这过程中得以确定, 它的审美价值也是在这过程中得以证实。”2[2][5]他认为, 文学作品并非既定不变的客观认识对象, 而是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 它只有在读者能动的阅读活动中才能获得现实的生命。换句话说, 作品的意义于价值并非只是作者赋予作品的, 其中也包含着读者的丰富与创造。

另外接受美学强调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另一位接受美学的奠基人伊瑟尔。他提出“召唤结构”这个概念, 他认为文本于现实存在不一致性, 使文学作品产生某种“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 这种“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将由读者在阅读和接受中得到填补与实现, 促使读者去探寻作品的意义, 并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召唤结构”理论, 使读者不仅是艺术作品的欣赏者, 创造者, 更是文学作品的最高仲裁人。

接受美学理论启示我们,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不能一味地接受、传递、再接受、再传递, 如若这样, 知识只能在数量上有所变化, 却不能有所发展, 有所创造, 只有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习主体的作用, 积极探究文本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 使新的知识和原有的经验储备相互融合, 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 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作品, 不论哪种文体都具有建构性, 都存在空白和不确定因素, 都从一个角度对读者提出理解建构的要求, 都是有待读者参与填补和丰富的。当文本的未确定领域以某种形式展现给读者的时候, 必然要求读者调动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思想去联想、去补充, 获得对文本意义的独特理解和建构。这种召唤结构的存在, 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通过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感受、建构, 培养学生的独特思维和批判意识。

含义的理论依据 篇2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一般原理和认识发展的规律是创新的理论依据.

作 者:吴蓁蓁  作者单位:鹭江职业大学管理科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刊 名:鹭江职业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JIANG UNIVERSITY 年,卷(期): 12(2) 分类号:A8 关键词:创新   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认识论  

论电影课的理论依据 篇3

[关键词]电影课理论依据全息重演 心理社会化

所谓电影课,是指通过播放由专家、教师精选的影片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课程。其宗旨是,不要让学生看所有的电影。要让所有学生看最好的电影。我国著名学者雷祯孝先生最早提出将电影引入教育的设想并付诸实践。

广义的电影课,就是将电影资源全面地引进教育。就好像几千年前人类将文字全面引进教育那样。狭义的电影课,是要用最好的电影作为课文,逐渐形成一门与语文课、历史课并列的独立的新课程。电影课是将人类积淀的优秀影视文化资源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教育资源,以专家推荐、学生自选的方式编选出既有传承价值,又受学生喜爱、具有教育性的影视教材,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电影课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笔者试作以下探析:

一、哲学依据:文明全息重演律

人类文明的全息重演实质上是一个文明进化的问题。个体精神的发展概括地再现了人类文明的历史。黑格尔在其名著《精神现象学》中指出:“每个个体,凡是在实质上成了比较高级的精神的,都是走过人类精神发生这样一段历史道路的。而他穿过这段过去。就像一个人要学习一种较高深的科学而回忆他早已学过了的那些准备知识的内容时那样,他唤起对那些旧知识的回忆而并不引起他的兴趣使他停留在旧知识里。各个个体,如就内容而言。也都必须走过普遍精神所走过的那些发展阶段,但这些阶段是作为精神所已蜕掉的外壳,是作为一条已经开辟和铺平了的道路上的段落而被个体走过的。”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指出:“个体的发育过程实际上是简单而迅速地复演了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个体成长的过程就是重演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漫长的童年建构起人类历史积累起来的文明的成果。使个体在童年结束时能够在知识和智慧上达到同时代人的成熟水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亦承认个体的精神发生史和人类文明发生史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恩格斯认为:“正如母腹内的人的胚胎发展史,仅仅是我们动物祖先从虫豸开始的几百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样,孩童的精神发展是我们动物祖先、至少是比较近的动物祖先的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只是这个缩影更加简略一些罢了。”文明全息重演律认为人类每一个健全的个体的认识发生过程都是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一个缩影,是其简略而有迅速的重演,由于前者浓缩了后者的全部信息。故称之为文明全息重演律。精神进化仿佛也遵循着经济原则,使人在短暂的童年期就可以迅速地走过人类所经历的漫长的精神进化道路。原则上讲。一个人在18岁以前,要把人类的基本文明或者经典文明复习完。人类文明的历史有几千年了。文明还在不断发展中,每年都有很多新的经典产生,信息爆炸,人们要在18岁之前将其基本复习完毕。但通过文字的媒介复习太慢。有记者对教育部推荐给初中和高中学生的文字名著的阅读情况做过采访问卷,发现极少学生去阅读。而成人工作学习任务繁重,他们更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阅读浩如烟海的全人类的文字巨著了。而电影可以加速度地帮助现代人复习人类文明,迅速了解本民族及各民族文明核心的东西。

二、心理学依据:儿童少年心理特点及电影的多媒体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少年学习时的注意力容易转移,不易专心,由于理智感尚在发展,情绪波动性大,同情绪的不稳定性相联系。儿童少年的意志品质,如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等品质尚在形成中,不能有效地作用于自我控制,这使得自我控制能力仍然处于比较差的状态。

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初中阶段少年的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但对抽象的学习材料的理解仍需要形象思维的支持。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学生获得的直接感官经验非常有限,而电影课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传统的教学媒介包括黑板、模型、实物、图片、提纲等,大多色彩单一、形式单调,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时。学生要一边注意听老师的言语,一边观看媒介,往往导致注意力分散,加重认知负担。而电影这种超文本载体,比单一媒体负载的信息最大。学生从电影中得到画面、语言、音乐的复合刺激。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教师利用文本教学所无法表现和替代的。电影课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深刻的内容直观化,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情感是认知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情感、情绪等作为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发挥,而作为学习的动力。它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调动作用。电影作为一种带有强烈情感因素的特殊教材。走进学生的课堂,必然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这种情感的沟通是不用任何人来帮助的,而是自发的。那些形形色色的电影人物、感人至深的情节。对学生的情感就是最好的熏陶。《狼牙山五壮士》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名章。五名红军战士为掩护部队主力,顽强的与敌人搏斗、最后跳崖的故事,悲壮中透着壮士们的英勇豪气。怎样让孩子们更加形象、深刻的理解五壮士的壮烈之举?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帮了大忙。尽管这部国产片拍摄时间早,又是黑白片,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影片效果。学生聚精会神,看得十分投入,当影片演到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用仅有的武器,用石头与一拨又一拨蜂拥而至的敌人作殊死搏斗时,他们不由得紧皱眉头,攥起了小拳头。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在雄浑的背景乐曲烘托下英勇跳崖的时候,不少学生的眼中已闪烁出泪花。没有反复的讲解,没有分析说明。英雄人物不屈不挠,顽强的斗争形象就这样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了。

电影属于多媒体技术。它形象、直观、生动地表现多种事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全方位、多渠道地去感知、理解、体验电影所呈现的各种事物。影片中色彩绚丽的画面,清晰逼真的音响,唤醒了学生的注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及创新意识的发展。例如《爬山虎的脚》是四年级一篇传统讲读课文,以前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讲明白爬山虎脚的样子及它是如何爬墙的。费了不少口舌,最终学生还是不能准确理解。开设电影课后,教师运用了资料片中的内容。银幕上规范的语言。富有色彩的画面,向学生介绍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的向墙上爬的,使学生准确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社会学依据:大众传媒的社会化功能

大众传媒是影响儿童少年社会化最主要的外部社会环境条件。儿童少年是大众传媒的最重要受众,大众传媒是其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之一。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在社会生活中充任一定社会角色的成员。儿童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一个学习角色的过程。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所说。人的学习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本人行为后果所引起的学习,一类是通过他人示范过程引起的学习。媒介影响就属于后一类。

大众传媒在儿童少年的示范性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低品位的传播内容麻醉儿童少年的精神,影响其身心健康。儿童少年心智尚未成熟、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较强、信息处理能力差,因此,他们对外界信息表现出“贪婪地吸收”“天真地思考”与“盲目地相信”等特点,倘若不加疏导。很有可能走向极端。偶像崇拜和模仿是儿童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历程。但儿童少年不当的偶像崇拜,造成宝贵的岁月虚掷在幻境中,对成长是种阻碍。缺乏正面的意义。当前不少学生崇拜的偶像是一些歌星、影星和球星。说起他们如数家珍,而对我国历史上的革命领袖、历史人物则知之甚少。我们可以利用电影课放映《张衡》、《李时珍》、《神医扁鹊》《华佗与曹操》、《屈原》、《秋瑾》、《聂耳的童年》、《自古英雄出少年》等片子,古今中外可歌可泣、可敬可爱的人物。将成为学生学习和行动的楷模。通过电影课学生崇拜的将是革命领袖、战斗英雄和民族英雄,这对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起到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电影课可以补偿拓展儿童少年的生活经验,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促进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缺乏同辈兄弟姐妹的体验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下降的趋势。如何通过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电影有着它独特的优势。电影可以把儿童带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生活情景中去,感受不同主人公的体验、从事不同主人公所从事的活动、应付不同主人公所要应付的生活、解决不同主人公所面临的问题。

论双语词典释义的理论依据 篇4

双语词典释义研究的对象是词汇单位语义系统的对应释义, 涉及双语词典学、语言学、翻译学、心理学以及文化对比研究等诸多领域, 具有鲜明的对边缘学科特征, 而这种跨学科的特殊性则决定了他需要特殊的多元研究理据, 也就是说, 我们要研究双语词典释义, 不能只局限于双语词典学本体研究的狭隘视野, 应该放眼相关研究领域的多元理论。本文从语义学、词典学、翻译研究和用户反应四个方面对双语词典的释义进行探讨, 提出对双语词典释义的研究应该考量多方面的因素, 才能使其研究真正具有价值。

二、双语词典释义的研究综述

双语词典的释义研究在国内外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以前人们曾把双语词典的释义问题理解得过于简单化, 认为双语词典就是对单语词典的翻译, 双语词典不存在释义研究的必要性。而如今人们越发意识到了双语词典的释义本质是给源语词目提供等值的目的语词汇:即选用与词条相对应的目的语词汇解释其意义。一些学者重点探讨了词典等值词的性质、种类、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针对人们长期以来将“等值”视为一种静止不变的概念看法。哈特曼 (Hartmannl986:117) 指出:“等值概念不是固定、单一的对应关系, 而是基于一些代码转换策略的变动的、双向的过程。这些策略取决于语篇的特点、译者或词典编纂者的双语能力以及所追求的目的”。在国内, 魏向清 (2005) 专门讨论了双语词典译义的系统建构、原型特征等问题。还有许多学者试图突破词典学的框架.从整个语言学的高度审视词典释义, 对释义理论进行外部的研究。章宜华 (2002) 运用综合语义分析理论、句法理论、家族相似性理论和原型理论, 提出了“多维释义”的概念。在孟琼主编的《动词用法词典》之中, 编者把汉语名词与动词的格关系细分为14类 (受事、结果、对象、工具、方式、处所、时问、目的、原因、致使、施事、网源、等同、杂类) , 并将其运用到词典释义之中。

三、双语词典释义的理论依据

双语词典释义研究的首要理据是语义研究理据。“词义是词典编纂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因为词典编纂者多有的裁夺, 几乎都与在词典中如何处理词义有直接、间接的关系……”慈古斯塔的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语义研究在词典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同样, 在双语词典的释义研究中, 词义的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由于双语词典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语言及其负载的文化, 词义的描述自然变得较单语词典的单纯释义要复杂得多。要研究词汇的语义, 我们自然要从语言学中的语义学理论分支汲取养分, 比如哲学的、语言学的、自然科学的等等。对词典学研究者来说, “应该密切注意语义学领域的一切研究工作, 因为关于词的语义性质懂得越多, 工作就做得越好” (慈古斯塔:1983) 。

双语词典释义研究的第二大理论依据是双语词典学研究理据。双语词典的释义研究不同于单语词典的释义研究, 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只有充分把握双语词典学的研究理据, 才能研究好释义的具体问题, 找出适合双语词典编纂的释义工作的特殊规律来。因此, 要研究释义问题, 必须立足双语词典编纂的研究视野, 否则便很容易发生偏离, 缺乏针对性。

双语词典释义研究的第三大理据是翻译研究理据。双语词典学理论应该是从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殊文本形式特征出发, 充分考虑到双语词典文本区别于文学文本或其他非文学文本的个性;充分考虑到双语词典是工具性与权威性, 具体地有针对性地研究双语词典翻译的实际问题。双语词典的翻译首先要立足于翻译实践活动本身, 要遵循翻译实践的一些基本或普遍的规律, 如语际转换的规律要符合翻译实践活动的普遍标准, 忠实有效地传达原语语言的信息以及植根于原语语言中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即文化的信息。正如王正、孙东云指出, 双语词典可以为译者找到准确的翻译对等词, 并给出优秀的例证译文, 帮助学习者了解特定词汇在语境中的不同译法。前一点得到了辞书界的普遍认同, 但后一点却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词典编纂界“普遍存在着双语词典释义中给出的对应词与例句中出现的对应词互相脱节的现象”, 这是一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其实优秀的双语词典例证翻译可以为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帮助学习者培养翻译转换技巧, 避免欧化汉语, 促进文体对等, 增进文化沟通。

双语词典释义研究的第四大理据是接受反应论理据。这也由双语词典的使用者, 也是双语词典释义文本的最终接受者——外语学习者来决定的。双语词典编纂的目的就是为光大的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服务的, 双语词典释义的研究也必然应该围绕其接受者之语言学习特点和需要的中心, 否则研究无的放矢, 也就失去了合理性和实际意义, 没有任何价值了。

四、结语

通过对当代词典释义研究的成果梳理我们发现, 词典学在释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要全面了解双语词典释义, 就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信息, 从不同角度, 依据不同理论的指导, 才能使双语词典的释义做到更加完善, 才能使双语词典编纂工作做的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章宜华.学习词典释义结构与义方法初探.外国语, 1999 (3)

[2]章宜华.语言学理论对词典释的影响.现代外语, 2000 (1)

自主学习的概念与理论依据 篇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困扰,学生形成了被动、单

一、机械式的接受学习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知识经济时代。据专家估计,当今时代人类知识总量正在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以知识占有为目的的学习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获取知识的途径逐步从单一的书本知识象多元化方向发展。实践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将越来越广泛受到关注和重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正是为了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变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方式,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

《数学课程标准》就如何实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提出建议:一是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子,要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是应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应当允许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数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呢?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概念界定:

1、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向。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的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础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这是指狭义的“自主学习”。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

3、探究学习: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里,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是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数学策略体系。

理论依据:

1、发展性理论

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都可以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得以培养和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它是学生自主探索,发展

学习的必要保障。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人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命,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要关注学生的潜能在发展。

2、人本主义理论。

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须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强化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科学的行为研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基础的新型的教学过程为基点,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人、发展中的人来看待,尊重学生人格,相信学生潜能,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良好的教学环境。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人的价值的实现,情感体验的满足,精神的健康,创造力的激发为教学的宗旨。它重视个性的交往,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可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有个信息互动的过程。视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生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在生生相互交往中,他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热心互助,真诚相待,都设法把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在合作学习中,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张扬,合作能力得到培养。

4、创新理念。

我们的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为此,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为创造性而教”的意识和热情,努力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创新教育策略,并以此为基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鼓励学生独立想象,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活动。

5、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研究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强烈。”

6、探究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研究方式,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外界尝试探究性活动,而学生用自主的学习方式探究新知,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方法。

研究目标:

1、探索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操作策略。

2、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与原有学习方式下学生学习效果之间的比较、分析,弄轻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程度。

含义的理论依据 篇6

(二)培训评估的基本内容

1、培训组织准备工作评估

培训组织准备工作应至少由四个要素组成:培训目标是否明确;培训环境是否适宜;培训资料是否充分;培训者(教师)的准备如何。

培训目标是否明确。培训目标是指在培训后,希望参与者能达到的能力。它描述的是培训的结果,而不是培训的过程。明确的目标可以增强受训者的学习动力。一个模糊的或没有期限的目标,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应注意按照受训者想要达到的预想进行设计,这一方面容易引起参训者的兴趣,同时注意避免目标听起来成就很大,但实际意义上含糊不清。最后,要注意分清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的设定。知识目标通常容易实现,而且不需要很多时间,只要“知道”就可以了。而技能目标则需要较多时间,因为要通过相当的实践,才能使受训者掌握。

培训环境是否适宜

所谓培训环境涉及到两个方面:培训场所和培训工具。为确保培训效果,在场所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培训场所噪音较小或可以控制;与住宿或吃饭地点的距离在短时间内可以到达;培训教室的结构和空间符合培训要求;设备齐全,经过调试应能符合要求。

培训工具的保证也是重要的一环,它对于提高培训效果至关重要。因为培训效果的好坏来自于学员的听觉、视觉和心理的共同接收效果。培训工具应有如下功能:能够集中学员的注意力;能够提高学员的记忆力;有助于学员的理解力;有助于展示和理解关系图;能够促进学员思考。

培训资料是否充分

培训资料主要包括培训教材、讨论资料、测试资料、培训说明性资料、有关培训评估工具等。其中尤以培训教材的制作最为重要。对培训教材的内容要求是详细并具有逻辑性,与讲师的授课思路相一致,印刷要清晰,装订要精致,大小要便于携带。同时,不要把几节课的教材装订到一起,以免在讲前面的内容时学员翻看其它内容,影响讲课效果。也要注意不能将讨论资料与授课资料装订在一起,防止学员看到讨论资料后思想溜号。

培训者(教师)的准备

总的来说,继续教育培训教师可分为内部和外聘两大部分。根据总装继续教育中心多年的运行经验,要使培训卓有成效并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应特别注重外聘教员,即充分发挥地处北京的地理、社会优势,充分利用北京市各类机构、科研院所等人材、信息优势,经多次筛选后,聘请高层次、高水平的授课人员作为讲师。这样做,除了保持培训的高质量外,也是相对经济的一种办法。

2、培训形式和内容的评估

此评估是培训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涉及:培训内容的需求情况或培训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既定目标;培训形式是否得当;培训资料情况是否满足培训要求;授课教员的水平和技能;培训的组织情况等。

3、培训学员参与情况评估。培训中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学员的反应。它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学员在参加培训时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学员参加培训的出席情况;学员在遵守时间、遵守纪律方面的表现如何;学员在完成培训中相关任务情况;培训结束进行考核时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最后,应征求培训组织者对学员在培训中的整体评价。在总装继续教育中心,由于管理模式的原因,上述因素分别由学员队、教研室、训练处及相关授课教员和带班教员给出。

4、培训教员的评估

对外聘教员和内部教员的使用(准备)应以以下原则来判别:

是否具有责任心。不管一个教员的授课水平高低,如果缺乏责任心,即缺乏对学员负责任的态度,培训本身是不可能搞好的。缺乏责任心有诸多表现,但为应付而授课,以及仅凭读几本书,编造一下授课内容就去讲课是其中两种主要表现。

是否具备授课的基础。其主要表现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所授课程内容相关的系统专业知识是对教员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同时,要求授课教员要有职业工作经验。更为苛求一点,要具有与培训对象同行业或相似岗位工作过,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1997年由笔者策划和参与组织的在总装继续教育中心进行的为载人航天工程所进行的培训中的教员,就全部是此工程与系统的总(副总)设计师们。

是否具有娴熟的授课技巧。这要求教员不仅要掌握娴熟的语言表达艺术,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通俗易懂等:同时也要具备应用“表演艺术”的能力和与学员交流的能力。

现代培训技术的掌握。现代培训设施在培训过程中已经得到大量应用并对授课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网络在线、电脑投影、声控设备等。掌握并娴熟应用这些设备,会极大地提高授课效率,培训的效果也会相应好得多。

5、培训环境和现代培训设施应用评估

涉及培训地点的噪音、光线、教室的合理程度;教学场所及活动场所的安排,视听设备及多媒体器材的使用情况和对授课内容的帮助等。

(三)培训后的培训评估

培训后的培训评估主要关注培训效果是否达到预想的目标。即受训者是否实现了系统的行为变化,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戈得斯坦在1986年通过研究,提出了所谓“培训效度”的概念来表述培训的效果:培训期间受训人员的学习是否确有收获;培训所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在多大程度上改进了工作绩效;有效的培训方案是否能成功地运用于其它组织。

宏观地看,直接询问或观察培训的效果有一定意义,但如果对效果的关注予以细化,将会使对效果的评估便于操作和易于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培训后的评估予以细化。

达到目标的程度。在培训实施前和培训计划中,我们已经列出了培训的目标。这就给培训后的评估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对一些有形的、可度量的培训结果,我们通常是在培训期间(结束前)进行评估的。但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完成了对所学内容的应用之后,再次考察这些目标的实现更具有准确性。

所培训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我们可以列出特定知识和技能的范围,围绕经培训后可能产生的变化列出问题。如果在培训前的状况是清楚的,那么将培训后与培训前的状况进行比较则更为恰当。

技能使用频度。这对于培训组织者来讲尤为重要。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多年来确定的“需求牵引”的方针,就是对所有培训技能的“使用频度”进行多次评估后得出的正确结论。

工作中的变化、改进与成就。在培训后的评估中,我们需要知道学员经培训后在工作中有哪些特定的活动发生了改变。以及从评价的意义上说,要了解受训人员能确认的、可衡量的成功是什么?即与培训直接相关的特定成就与改进。

培训资料的使用。继续教育培训所使用的资料,一般都可在工作中直接使用。因此,应该了解学员使用这些资料的情况。

臼培训相关性。当受训学员在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之后,他们对培训项目诸多方面的有用程度最有发言权。了解这种相关性,可以帮助培训设计人员真正知道培训内容在工作中的应用程度,从而为后续培训提供真正价值。

培训成本。计算培训项目的成本非常重要,但极其困难。因为成本必须准确、可靠和真实。前面已经讲过,对总装备部(或军人)的继续教育培训来讲,只要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对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是从宏观、大局上来讲究效益的。但我们不能依此就不顾及培训的成本。在这种特定情况下,列出成本的意义在于可将其作为培训效率的指标之一(虽然不是重要指标)。

正五边形作图方法的理论依据 篇7

数学课本以及有关制图教材正五边形作图方法如下:

一、作图步骤

(a) 作半径OB的等分点P;

(b) 以P为圆心, PC为半径画弧交于对称线于H, 则CH即为五边形边长;

(c) 以长度CH分圆周为五等分;

(d) 顺序连接各分点即成正五边形.

二、正五边形的画法

由作图可知, P为OB中点, undefined;CE为五边形边长等于a.

1.从作图角度看这种做法所得的边长与外接圆半径的关系

undefined

即undefined

2.从数学角度看看正五边形的边长与外接圆半径的关系

如图示圆内接正五边形半径OA=R、边长undefined

我们先算∠AOC =36°的正弦值:

cos54°=sin36°

⇒cos (3×18°) =sin (2×18°)

⇒4cos318°-3 cos18°=2sin18°cos18°

(利用三倍角公式cos32=4cos3α-3cosα)

⇒4cos218°-3=2sin18°

⇒4 (1-sin218°) -3=2sin18°

⇒4-4sin218°-3=2sin18°

⇒4sin218°+2sin18°-1=0.

解一元二次方程得:

undefined

三、结 论

论PBL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篇8

通常情况下, 在教育学等人文学科领域, 任何新方法的出现都与社会思想观念的变迁紧密相连。PBL模式肇始于1960年代的欧美国家, 当时最具活力的哲学话语当属西方马克思主义、胡塞尔创建于20世纪之初的现象学, 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在这种情形下, 笔者将从PBL模式的构成要素, 即内容、组织和结果等入手, 探讨诸要素的主要特征与产生PBL模式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思想理论资源之间的关系, 以期梳理并厘清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一、PBL内容设置与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驳斥

PBL模式的教学内容通常被表述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现实生活和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复杂的、非预测性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问题”[1]。可见, 该教学模式强调对具体的“现实生活和真实情境”的把握, 这与传统的以抽象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具有明显分歧。那么如何理解这一分歧?如上文所述, 教育学的发展与社会思想的变迁有关, 或者说, 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催生了教育方法的变革。

当代西方各个哲学流派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对形而上学的拒斥, 因为自卡尔·马克思开始, 形而上学的价值便从一种理论工具转化为新的理论的批判对象。其原因则在于该学说自身存在的不可弥补的诸多缺陷。一般的认识是, 黑格尔是西方思想史上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 在其著作《精神现象学》中, 黑格尔总结了形而上学的作用与意义。在他看来, 我们所面对的具体的事物都是现象, 哲学家所做的是从理性出发, 发现和把握这些现象背后的概念, 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定, 这样的本质规定便是人们一直所追求的“永恒真理”。对此, 马克思率先对黑格尔的“理性至上”论加以批判, 他指出, 理性所辖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 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 没有发展”[2]。这段话的核心是, 形而上学的理性思维不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并以此指导社会生活, 因为理性思维恰恰是从社会生活中生产出来的。在马克思身后, 尼采、海德格尔等人也陆续对形而上学的其他弊端提出批判。正是在这样的持续不断声讨声中, 形而上学渐成明日黄花, 最终在西方思想界乃至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走向消亡。

据此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PBL模式与传统的以抽象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分道扬镳的重要原因。所谓“抽象理论”, 不过是形而上学理性思维的产物, 既然书本上的理论产生于社会生活, 那么理论就不应当凌驾于生活之上。进一步说, PBL模式强调以“现实生活和真实情境”作为学习内容, 这本身不但包含了对理论的学习, 而且还具有在教学中对理论构成原因的学理性探寻的作用。也就是说, 这一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教会学生知识, 还能够让学生知道这样的知识是如何形成的。

二、PBL组织方式与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

PBL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要求学生以小组的组织方式展开学习。在这一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个体而是集体行为, 面对教师提出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问题, 每一个学生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大家各有分工, 人尽其用, 同心同德地去解决他们所共同面对的难题。那么如何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 换句话说, 传统的“个体式”学习方式为何会朝向“集体式”变化呢?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认为, 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学习活动必须独立进行, 无论是知识的记忆还是课外作业的解答, 学生必须独立自主地完成。这样一来, 不具交互能力的知识或者题目必然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对象 (或可称之为客体) , 而具有选择、分析、判断等思辨能力的学生则成为这一学习过程的主体。主客二分法是西方传统哲学中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笛卡尔“我思”的主体到康德的先验主体, 再到黑格尔的“绝对”主体, 在当代以前, 西方思想界对于个人的主体地位的追求始终热情不减。然而, 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发现, 这种将“我”置于主体的位置来观察、思考、对待作为客体的物和“他者”的思维方式给世界造成了不可补救的灾难。胡塞尔、哈贝马斯、伽达默尔等哲学家都在自己的著作中旗帜鲜明地反对主体性观念。其原因在于, “二分法”不可避免地在社会意识形态中产生“唯我论”, 其结果是导致一系列不公平与非正义事件的发生, 诸如美洲大陆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二战中犹太人惨遭屠戮、西方对于东方的野蛮殖民……基于这一理论预判, 我们重新审视学生自学活动就会发现, 在“单兵作战”式的学习过程中, 上文所说的“主体”意识将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之中。一方面, 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存在的知识, 本身就具有客体性的特征。更重要的是, 被排斥在学习活动之外的“我”的同学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他者”, 依据思维的惯性 (或者惰性) 特征, 对于同学身份的这种定位很容易持续到学习活动结束以后。这样一来, 自我的主体意识将进一步把同学与学习对象等同起来, 即也把他人看成客体, 而这种观念正是当今西方思想界所反对并警惕的。

回到PBL模式的小组学习这一环节中, 分工协作的解题方式并不是为了降低学习的强度, 而是要化解自学环节中学生产生的主体意识, 并让学生学会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这一做法与胡塞尔所提出的主体间性的思想暗合。按照胡塞尔的观点, 在终止了自然的态度而面向事物本身时, “我”将知觉到其他的“我”, 并意识到另一个“我”不只是与其他物体一样的三维空间存在物, 而是和“自我”一样具有先验构成能力的“他我”。“我”与“他我”是具有先天联系的同类, 二者之间既有相关性, 又有统一性。也就是说, 具有主体性的自我所面对的其他人并不是客体, 而是与自我处于同一层面的另一主体。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主客对立的矛盾便不复存在了。在PBL模式中, 学生不但在协作过程中可以体验并理解上述互主关系, 即便是面对自己所承担的那部分“本职工作”, 依然会不断意识到另一个 (些) 主体的存在, 其原因在于, 他 (她) 的学习成果最终将作为一个组成部分被纳入到小组的成果整体当中, 而该组成部分必须与成果整体保持协调统一并被所有组员所理解与认同。

三、PBL学习结果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

PBL模式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具有复杂性、现实性与最终得出结论的不确定性, 这就决定了该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也就是说, 对于PBL的问题而言, 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 研究方法是否合理可行、研究过程与最终结论是否在逻辑上相互联系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优劣的主要标准。这好比莎士比亚的那句名言,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 PBL为什么要放弃传统教育所设定的一元化的认知方式, 以可能性与合理性代替被传统观念所认定的具有确定性质的知识呢?

作为西方当代最具吸引力的哲学话语与社会生活方式, 后现代理论及其文化实践既不相信客观的知识, 也不承认知识的确定性。在米歇尔·福柯看来, 我们所接受的知识非但不意味着是客观的, 甚至其生产过程的客观性都值得怀疑。他认为:“知识与权力总是融合在一道, 知识是一层薄薄的面具覆盖在统治的结构上面, 这种统治总是意味着压迫、监禁等等”[3]。关于知识的内部隐藏着权力结构这一观点, 虽然表面来看过于武断, 但细想却不无道理。人类知识的生产者只能是人类本身, 而作为后现代理论的一个共识, 每一个人都存在于各种权力关系当中并时刻都受到权力关系的制约, 这就决定了知识的生产过程必然同权力运作联系在一起。福柯的观点可以从1600年教会烧死支持“日心说”的布鲁诺这一历史事件中得到证明。关于知识的确定性问题, 布鲁尔则提出:“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在内的所有的人类知识, 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建构过程之中的信念, 都是当做调查研究的对象。所有这些信念都是相对的, 是由社会决定的, 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情境之中的人们进行协商的结果。因此, 处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群体, 不同民族之中的人们, 会基于不同的‘社会意象’而形成不同的信念, 因而拥有各种不同的知识”[4]。

参考文献

[1]刘景福, 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 (PBL) 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 2002, (11) .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72-73.

[3]包亚明等.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46.

浅析实践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 篇9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进入21世纪, “复合型人才”和“实用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强化教学实践性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

一、强化教学实践性的理论意义

1.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 社会化应是人们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各种习惯的过程。同时, 人的个性的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社会越是向前发展, 就越是要求社会成员发展多样的个性和能力, 不拘一格造就各方面人才。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也十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号召人民群众要能文能武、亦工亦农;号召广大青少年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倡党的干部、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 体验和培养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提倡教师和学生要走出课堂, 走入社会, 走入生活。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则提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2.实现知行统一观。

知行统一观就是强调实践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 主张社会即学校, 生活即教育, 教学做合一。马克思主义也一贯强调知行统一的思想, 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的和归宿, 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强调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把握物质世界的重要环节,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满足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该观点认为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知识传授为中心, 质量控制通过招生选拔、办学资格审批、专业培养安排、教学计划要求等环节实现, 高等教育质量实际上就等于教学质量。它对学校活动结果的评价是:只要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 质量就是合格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就是合格人才。这种教育质量认定方式, 突出了学生掌握多少书本知识和掌握的知识系统性如何, 忽略了对课程和知识是否是社会必须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关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规格要求则是建立在工作岗位不断变动的基础上。新的人才观要求人才必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毕业生才能称为人才, 检验的标准就是是否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在人才认定上从传统的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 理论知识不再作为唯一的考核模式, 实践能力的考核地位越来越高。

二、实践教学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1.教育生长论。

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发展、教育即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 人的生长表现为物质与心理两个方面, 二者的发展“相辅而行”。他提出了以活动教学代替课堂讲授、以儿童亲身经历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的现代教育新的“三中心”, 明确提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他主张教学应当遵循“真实情境—发现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想法”五个步骤, 强调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创设教育情境, 在情境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给学生提供主动的作业, 不仅增加经验的意义, 而且对学生的“一切建造、操作、积极的行动和制造的冲动给予运用和满足的机会”, 可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

2.行为导向教育理论。

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 主要源于人们对现实及未来社会对职业人才新要求的思考以及对教育和学习概念的重新认识。以往对学习过程最传统的认识是:动机、接受、理解、记忆, 而今人们更强调“交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改为“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在此, 学习是指个人在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或技能方面的任何进步与提高, “交流”是涉及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信息转移关系。德国教育专家杜霖认为, 学习的核心是“呼吸”, 伴随着思考和分析, 把记忆的东西进行融合、转化成实际问题和任务, 然后去解决问题。完整的学习过程至少应该包括思考、记忆、表达、传递以及行动。而“呼吸”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实践, 即学生可在教室、实验室、工厂、车间等实际操作环境中进行“手脑并用”的学习。

3.知识和认知能力分类说。

人类知识原本是整体的、相互关联的, 但为了方便传授与学习, 人类知识被有系统地分门别类。柏拉图把人类知识分类成臆测、信念、了解、纯理性。亚里士多德则修正了柏拉图的理念论, 将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实用性知识、生产性知识三大类。20世纪60年代, 美国教授陶尔士等人从本质及实用价值角度, 将人类知识分类为四类:描述性知识, 以追求及建立现象或事件的事实为目的的知识, 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规范性知识, 是判断现象或事件好坏、美丑的知识, 以追求现象或事件的的价值与信念为目的, 如哲学、文学、美术、音乐等;实践性知识, 是对现象或事件采取相应行动, 追求有效的应用行动, 如医疗、新闻、工程、设计和教育等, 技能教育就属此;形式性知识, 是统整所有知识和人类思维方式的知识, 如数学、语言及逻辑等。因此, 知识分类说将教学过程中所要传授学习的知识分为三个范畴:事实之知、技能之知、规范之知。当今教育中教学目标的拟订也应分为知识教学目标、技能教学目标、情意教学目标, 分别呼应事实之知、技能之知与规范之知的知识传授与学习。

4.协作学习理论。

协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 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及他人的学习。它有五个构成要素: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交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和小组自加工。这是一种为了促进高效率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而开展的教学组织活动。在学习中, 学习者共享信息与资源, 突出主体地位, 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 激发创造潜能。协作小组基本由志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 研究的课题、方案、途径与手段以及结果呈现方式, 都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决定, 赋于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 个体的学习结果为小组成果的一部分。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大大降低, 更多的是给予引导和激励。实现这种优势互补、功能整合要注意三个原则:组员个性差异互补;组内交流、组际竞争;考核评价方式多维交叉、有机结合。

5.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 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其主要观点:一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获取其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二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体现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三是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在实际“情境”下的学习, 可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识, 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四是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主张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 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五是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 如支架法、抛锚法和随机进入法等。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社会信息爆炸、知识传播途径多元化网络化现象的支持, 也得到教育界的认可, 并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结合起来, 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扬弃”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重要武器之一。

参考文献

含义的理论依据 篇10

1排泄援助前的准备

1.1 患者准备

排泄援助护理人员要敏锐地捕捉患者在动作及表情中表现出来的非语言性信号。护理人员不仅要在语言上加以注意, 而且要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加以关注。排泄援助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臀部能否抬起、稳定程度如何、患者的希望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选择不同的便器。援助时间尽量避免与进餐时间重叠, 为此, 可事先由护理人员加以督促。

1.2 用物准备

包括便盆、便盆盖、尿壶、一次性垫巾、一次性乳胶手套、手纸、湿纸巾、毛巾被、湿毛巾、消臭剂。临床常用的便盆根据材质的不同可分为不锈钢、橡胶、搪瓷、硬塑料、软塑料制品。软塑料充气便盆适用于消瘦、骶骨突出、有压疮的患者, 压扁插入臀下, 充气使其膨胀后使用, 重量轻, 但稳定性不好。不锈钢、搪瓷材质的便盆有时因为太凉, 会使患者感觉不快而失去便意, 因此使用前尽量给便盆预热。便盆坐着舒服, 但由于比较高, 往往造成患者腰痛而且难以插入患者身下, 应使用小毛巾卷起来插入患者腰部的空隙处把腰部垫起来, 让患者舒适。便盆在使用后, 一定要用便盆盖。在排泄物裸露的状态下端着走动, 对患者来说就等于暴露其隐私。手纸具有多种用途。除了擦拭臀部以外, 还可以铺在便盆里面以及挡在尿道前, 诱导尿流方向。有时腹泻和排气有可能污染被服, 因此, 尽可能盖上专用的毛巾被。

2便盆的插入

准备便盆, 在便盆里铺上一层纸巾, 这样排便结束后易于收拾, 且排尿时兼有隔音作用。但如果要记录出量时, 可用流水声或放收音机等来遮盖排尿声。调整环境、拉上隔帘、确认室温, 冬天护理人员的手要暖和。需要时放低床栏。只要不影响护理人员工作, 就不要放低床栏, 抓住床栏患者不仅可以更容易地抬起臀部和身体而且还可以防止坠床。将盖被推到床尾, 盖上排泄专用毛巾被。让患者屈膝。将一只手插入患者的膝下, 用另一只手扶住患者的足关节, 把膝盖滑动着立起来。铺一次性垫巾、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当臀部和便盆之间不紧密时, 大小便易流到背部, 因此最好把垫巾从臀部一直延伸到背部。嘱患者用手抓住床栏给以协助。可以把上衣的下摆卷起来当腰枕用。如果预计患者可能出现腹泻或排气时, 应该把裤子整个脱下, 以免弄脏。脱裤子时留一只腿这会增加患者的羞耻感。如果把裤子脱至膝盖下面, 由于两条腿都被固定, 而使下肢难以稳定。当患者偏瘫时, 将瘫侧放在健侧之上, 这下脱起来更加容易。护理人员把腰弯得足够低, 将手腕深深地插入患者的臀部, 使用杠杆原理以肘部为支点, 支起患者臀部, 用另一只手插入便器, 也可以先取侧卧位, 待确定了便器的位置, 垫上大枕头以后再恢复到仰卧位, 手可以在空隙中对便盆加以微调。不管使用什么样的便盆, 一定要用手确认尾骨的位置, 再放便盆, 便盆的上缘要放在肛门上方3~4cm处。确认便盆的接触情况, 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患者为女性时, 应将手纸折叠成细长条挡在耻骨上, 手纸经会阴部与便盆连接, 防止尿液飞溅。除腹泻外, 一般情况下, 尿不排完不会排便的。患者为男性时, 应将阴茎套进尿壶里, 使尿壶口紧贴皮肤。为了保持患者身体稳定, 如果条件允许, 可把床头摇起, 将患者的上半身抬高, 目的是为了施加腹压。最后还要确认是否建立了可以使患者安心排泄的环境。想办法消除排泄所产生的声音。把呼叫器放在患者伸手可及之处。想办法不要让他人在患者排泄的地方出入, 可以挂牌限制他人入室。在多人病室, 患者排便时, 应请其他人给予协助, 适当回避。

3排泄后的援助

尽量请患者自己擦拭臀部。但患者往往因为腰部不能充分弯曲, 有的地方擦不干净。此时护理人员应该给以援助。擦拭时应从阴部向肛门侧擦拭, 如使用湿纸巾或者含有水分的材料擦拭, 患者则会获得很高的舒适感。确认患者是否还有便意, 是否可以结束排泄。若床头处于被抬高的位置, 首先要将其放平。戴上手套擦去阴部和臀部的污迹, 撤掉便器。注意不要将便器和手纸放在患者进餐的移动桌上, 也应避免直接放在病床上。撤掉垫巾。说一声“肚子舒服多了吧!”“情况好多了吧”等。把病床环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尽早盖上便盆, 整理患者的病服, 把裤腰的皮筋或带子拉到腰际线位置, 确认衣服无皱褶, 把被子盖好, 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 也可利用消臭剂消除臭味, 递上湿毛巾, 收拾便器等。测量排泄物, 观察其性状, 根据需要采集检查标本, 对便器进行清洗和消毒。

综上所述, 由于排便是个人隐私行为, 具有污秽感, 排便还伴随着臭味, 给每位患者造成心理负担。因此, 护理人员应该考虑到患者的羞耻心, 按患者的排泄规律进行排便援助。排便援助不是做样子给人看, 而是关系到患者整个生活的细致护理, 是一种维护人类尊严的基础护理。

参考文献

[1]中国护理管理编辑部, 夯实基础、履行责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3) :5-7.

含义的理论依据 篇11

对外直接投资;IDP理论;综合优势理论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1/2-0094-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中国已成为新兴对外直接投资的来源地。2002-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49.9%①。但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率很高,2009和2010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分别为12%和11%,两年失败率均为全球最高。现阶段继续加大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现阶段的对外投资还是比较初期的,而且这也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根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世界各国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在2011年的排名为19,而2000年排名为30。因此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时间对外直接投资都是大多数中国企业扩大规模和向海外发展的必经之路,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

中国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其独特的特点,既顺向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又逆向投资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大、中、小企业都已经开展了对外直接投资。因此大多数传统理论都无法解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但其中有也不乏理论是可以解释现阶段的对外投资。

其一是在20世纪在80年代初期邓宁在折中理论基础上引入宏观经济变量和时间变量而形成的动态模型(即IDP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直接投资流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很多学者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实证检验,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符合IDP理论,并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IDP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中,FDI的流出迅速增长,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都在逐渐变弱,而转向资本、知识型优势。这也就正好与中国当前的现状是相符合的,所以现阶段中国加大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二,在《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一书中,孙建中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中国所具有的优势并不是传统主流学派的三种优势,而是一种大国综合优势。这种综合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投资动机的多极化、差别优势的多元化和发展空间的多角化。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取得综合效益。

三、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意义

1.带动产业升级,争取国际分工中的有利地位。中国传统优势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以及一些高污染的行业,但是随着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中国这些传统优势行业所面临的局势愈加严峻。在金融危机以后,一些发达国家也提出了“再工业化”政策,重点发展新兴产业,以扩大出口来带动经济复苏,缓解就业压力。这些都迫使中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就不得不集中资源、集中精力发展新兴产业。中国企业必须通过产业升级,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避免遭遇“中等收入陷阱”。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将传统的一些行业转移出去,以便释放资源为新的发展做准备。

2.保护出口贸易,扩大市场份额。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汇改,自此人民币呈现持续升值状态,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大。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使得中国出口贸易受挫。中国的出口产品一直都是凭借廉价劳动力、低成本而深受海外市场消费者青睐,但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提高而失去比较优势。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且到海外目标市场直接投资生产,更加接近于目标市场,更便于采取措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3.降低顺差,缓解国家间矛盾。中国从1993年开始实现持续的贸易顺差,其主要来源地是欧洲和北美地区。经济危机爆发后,这些地区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但是中国经济仍保持了高速增长,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使得中国出口变得越加困难,国家之家的关系也有所影响。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适当降低我国贸易顺差,带动当地就业,因此而缓和国家之间的矛盾,降低各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围堵,而保持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增长。

4.寻求新出路,维持企业竞争优势。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大量涌进中国,他们凭借其品牌优势、雄厚资金实力、技术垄断优势以及其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而瓜分了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和人口老龄化,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用工荒”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人口红利将消失。这些都使得国内企业无法与跨国公司相抗衡,为了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一种必然。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可以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获得更加廉价的要素投入,这样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上拥有比较优势,甚至可以在海外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四、结论

中国企业现阶段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有理论上的依据,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分工不断加深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虽然现阶段对外投资的机遇是很多的,但是我们企业对外投资必须考虑必要的风险。只把握住机遇,控制好风险,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出现质的飞跃,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才能促进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全球影响力,真正成为国际上的经济强国。

注 释:

①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1]杨先明.发展阶段与国际直接投资[M].2000年.

[2]吴先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M].2003年.

[3]杨建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市政与战略[M].

[4]鲁桐.WT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M].2000年.

[5]杨嘉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分析[J].2010年《经济研究》.

陈源(1991.3—)女,汉族,重庆梁平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在读。

会话含义理论对翻译活动的指导 篇12

关键词:会话含义理论,翻译活动,指导

在言语交往过程中, 说话人的话语意义一般涉及二个层面的含意:一是话语的字面意义即话语的表层意义;.二是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或称话语的交际意义, 也就是言语交往的深层的潜在意义;三是听话者对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或话语理解获得的话语意义。英语习语既有本身的字面意.义, 又有引申意义, 同时还赋有一种特殊的文化意义或语用意义。习语的应用与理解需要在会活含义理论的框架内才能获得有效的解释。会话含义理论是由牛津哲学家格赖斯提出的。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会话含义理论主要包括会话含义、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方面的内容[1]。

1 会话含义、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1.1会话含义的含义

会话含义理论讨论的是有关语言实际应用的问题。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ve) 是美国语言哲学家赖斯 (H.P.Grice) 1975年首先提出来的。在交际中, 我们发现很多信息都不是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的组合, 即字面意义的组合。这种听话人需要根据语境及其他因素进行推导而获得的字面意义以外的交际信息.我们称之为会话含义, 也即“言外之意”。例如:

A:Where is my box of chocolates?

B:The children were in your room this morning?

B对A的问题并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通过陈述信息“今天早上小孩们在你的房间”向对方传达了这样的会话含义:可能是小孩们吃了你的巧克力。

首先, 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 合作原则在语言交际中起到调节说话内容的作用, 使交际双方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交际。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作用, 它维护了交际双方的平等的地位和交际者之间友善的关系, 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同时也保证了交际效果的最大化。在实际的交际中, 为了维护礼貌原则可以违反合作原则[2]。

其次,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合作原则可以表现得比礼貌原则更加突出。合作原则的突出源于信息突出的需要。在有些交际环境下, 受特定交际目的制约, 交际参与者把信息的传递看作高于一切的需求时, 就会最大限度地遵守合作原则, 而把对礼貌的考虑放在次要的地位, 亲密朋友之间逆耳的忠言, 情急之下的直言都是这样的表现。

2 会话含义对翻译活动的指导

在语言学界, 会话含义被认为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 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语用学是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说话者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听话者对说话者话语意义的准确理解, 并寻求语言交际双方可能达到最佳交际效果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英语习语具有特异性语义特征, 即英语中有部分习语十分独特而异常。这部分习语从词的搭配到语义的表达都明显地反映出极不规则性, 有的甚至违反逻辑思维;有的在逻辑上异乎寻常, 甚至截然相反而无理可喻, 这部分习语只从字面意思是无法理解话语的含义, 要从具体的对话中, 用会话含义理论进行分析, 才能由表及里。比如说, 我们就很难从字面含义上理解习语“Hay is for horses” (干草是马吃的) 的含义[3]。

英语习语的会话含义特点还体现在习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上, 在简述语境概念时, 我们谈到:在话语语境的分类中, 社会文化语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支。英语习语表达的价值观念在语言和文化中常常是约定俗成的, 习语蕴涵的文化价值观念从某种程度上说, 就是人们使用习语时所反映出一些共同遵守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因此, 了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根植于人们心中的价值观等, 这些信息对理解在此社会中的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大有裨益的。这些信息都储存在人的认知环境中。在互为认知环境中, 习语的文化内涵对推理假设、理解话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决定翻译, 则开始综合程序, 综合过程与分析过程正好相反, 在综合部分, 其一是语用综合, 语义再现形成后, 应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处理:一是如何处理原文的目的, 是保存还是改变;二是如何处理原文的主位结构, 是保存还是改变;三是如何处理原文的风格, 是复制还是另选。其二是语义综合, 即创造能够传达命题内容的结构, 产生一个令人满意的命题以进入下一个合成阶段。其三是句法综合, 即寻找适当的词汇及再现命题的恰当的分句类型, 最后启动书写系统, 将分句实现为一串构成目的文本的符号。

总之, 译者必须了解原语和译文之间的不同的语用原则, 设法沟通双语的语用意义的差异, 填补语用意义的空缺, 使原谅的合作原则与译文的合作原则一致。

参考文献

[1]严明主编.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06:105-106.

[2]张宏瑜, 杨雪.翻译中的语用等效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03) :120-122.

上一篇:公允价值的确定下一篇:宽容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