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院感管理工作计划

2024-09-13

妇科院感管理工作计划(共13篇)

妇科院感管理工作计划 篇1

妇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科室

检查日期

****年**月**日

得分

内容要求

评价方法

扣分

得分

存在问题

一、有针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和预防控制措施。(10分)

无制度与预防措施或有制度未落实

扣0.2分

二、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产床表面光滑,三、便于清洗和消毒。(10分)

四、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2分

做到清洁、干净、物见本色。

五、三、器械用后清洗、消毒与灭菌符合要求。(20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1、开包检查器械清洗情况以及包装、指示卡。

2、手术器具、剪刀必须一用一消毒,接触完整皮肤黏膜的物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3、反复使用的器械,先去污染,加酶浸泡清洗,然后进行消毒和灭菌。

4、灭菌包包布干净整洁,包皮无破损、碳化。器械无锈,轴节灵活,对合良好。

六、四、按规范要求做好消毒隔离灭菌等工作。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20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1、无菌物品和无菌溶媒在有效期内使用。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纱布、棉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2、使用中的消毒剂无沉淀,不过期。

3、无过期物品包括无菌物品、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指示卡等。

4、灭菌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用指示胶带贴封,并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期。

8、拖布分室使用有标识,悬挂晾干,定期清洁消毒。

9、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100%,一次不合格扣5分。

七、五、手卫生执行情况符合要求,以监测为主。(15分)不符合要求扣0.2分

配备肥皂或洗手液、速干免洗手消毒液。洗手肥皂干燥、清洁存放。

妇科院感管理工作计划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计划生育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共3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1~47岁,平均(28.3±2.1)岁;所研究患者均无精神类疾病,并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1)心理分析。与所有调查患者面对面交谈,了解患者现有心理状态,掌握不良心理因素,经调查,35例患者不良心理包含烦躁、焦虑:患者因疾病问题于医院门诊就诊时多急于就医,故在医师少、诊室外环境嘈杂状况下易现烦躁及焦虑心理,难以按照正常就诊顺序候诊;自卑:计划生育妇科门诊部分患者属未婚先孕,此类患者于就诊时注重个人隐私,注重疾病保密,担心于医院就诊时遇到熟人,故心理存在较大负担;消极、多疑:部分患者于就诊时多因身体不适导致产生消极及多疑心理,于就诊前担心病情严重;孤单、抑郁:计划生育妇科门诊患者于就诊时其自身生活、工作环境均具有较大个体差异,部分患者生活及工作不如意,在怀孕期间担心工作,担心家庭,治疗时即便花费大量时间、金钱,病情仍无好转,故产生绝望及抑郁等心理。(2)护理方法。对计划生育妇科门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需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态,从护理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三方面予以针对性护理。

1.3 评价指标

患者于护理前后均采用心理自评量表:含烦躁焦虑、自卑、消极多疑、孤单抑郁4项,对比护理前后各项分值(共10分,分数越高心理不良状况越明显)。生命质量评分(QOL):含躯体、角色、情感、认知及社会功能五项,对比分析患者生命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心理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后,患者心理状况与护理前比较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患者平均生命质量评分为(61.32±7.01)分,护理后为(71.24±7.63)分,护理后患者平均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意义(t=5.6641,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问题逐渐重视,对医疗服务水平的需求逐渐上升,计划生育妇科门诊作为医院门诊科室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患者多、就诊医师少、环境嘈杂等特征,且患者疾病类型及疾病严重程度均具有较大个体差异性[1],故患者于门诊诊疗期多因疾病、环境等因素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门诊正常治疗程序及患者疾病诊疗,故于妇科门诊诊疗期加强对患者心理分析、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尤为重要。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路径之一,具有针对性及人性化特性,于护理时可结合患者疾病类型及具体心理负担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及干预,从而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所述:(1)重视护理人员的作用:妇科门诊患者多具复杂性,地域跨度及年龄跨度较大[2],对于年轻患者而言,患者多有害羞等心理,故护理人员可针对患者心理在接待及就诊时态度真诚、耐心讲解相关事项,对于年龄稍长患者可给予关心,协助其进行各项检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2)及时了解患者疾病病史、发病背景,分析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3];(3)缓解更年期患者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倾诉生活及工作的不快,指导患者进行心理调节,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的危害,引导其家属多关心患者,增强患者安全感;(4)保护患者隐私,积极转移注意力,理解不孕患者的难处,深度交流,尊重患者,可开放独立诊室,缓解紧张感[4]。除此上之外,还应注重对护理人员专业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提升,于日常生活中注重护理培训,掌握各类检查及处理的必要性及意义,不断提升护理高效性。

综上所述,计划生育妇科门诊患者多现烦躁、抑郁及自卑等不良心理,故于护理中采取针对性心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姜银萍,王晶,徐丽丽,等.妇科门诊患者护理特点及管理对策[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2):99-100.

[2]吴艳.计划生育妇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对策[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1):122-122.

[3]岳彩虹,王新华,曹嫚.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6):957-958.

眼科门诊手术室院感监测与管理 篇3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 管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78-01

门诊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疗效果。为此,我院眼科门诊手术室在医院高速发展过程中,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创建洁净手术室环境、加强手术室的院感监测与管理,有效的降低手术感染率,保障病人的手术安全及感染的预防。现介绍如下:

1.手术室感染监测

1.1空气监测

我院眼科门诊于2005年改建利用一间层流洁净手术室,眼科门诊手术室是采用层流通风系统,采用垂直送风,外界空气通过高效过滤网和静压箱的均流、均压作用从顶棚把洁净空气送到手术间,污染空气平推由四周回风口出去.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进行采样,每季度一次。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80~150cm,布点方法:在手术间中心工作区域放置1-3个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皿,周边工作区域放置4-6个,打开培养皿在采样点暴露30min后关闭并及时送检培养。检验单上要注明培养基布放位置,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培养的标准为≤10cfu/m3。

1.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2.1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检测。消毒剂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1.2.2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工艺检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检测。生物检测每周进行,合格才能使用。

1.3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

手术人员手的细菌检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或用消毒剂洗手,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每季度对医务人员手部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监测。应在接触病人,从事手术前进行,被检人,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个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标准为≤5cfu/cm2。

1.4物体表面细菌监测

选择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被采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的方法来完成,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标准为≤5cfu/cm2,每季度进行一次。

2.手术室管理

2.1医务人员的管理

2.1.1手术室内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一般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消毒制度、洗手制度),根据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执行。

2.1.2训练与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使其认识到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1.3医务人员的衣物上或多或少带有致病微生物,进入手术室的人越多室内的空气污染就越严重。且进入手术室的各类人员须严格更衣、更鞋,带口罩帽子,严格洗手制度及无菌操作,如患感染性疾病则暂不进入手术间。

2.1.4严格控制参观手术人数,参观人员进入手术间后,站到指定位置。开展特殊手术及教学观摩手术参观人数多时,可设录像转播,组織参观人员在指定地点。手术过程中尽量避免走动及开门,以减少空气流动污染,明确参观注意事项,接受手术间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

2.2病人的管理 住院病人由病区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手术部位的清洁消毒,术前准备,术前用药等,并换上干净的病号服,门诊病人应更换手术室的专用服并带上手术帽。如病人患非手术部位感染性疾患时,应先治疗痊愈后再手术。

2.3层流手术间的使用和管理

2.3.1层流手术室的空气净化原理是由压缩机将过滤无菌的空气由天花板送入并将污染的空气由四周的回风口推出,因此手术间的压力必须始终处于正压状态,否则有可能导致污染空气的进入,为此,需保持手术室相对密闭状态。另层流手术室一般采用局部净化的方式,故手术床应放置在层流天花网对应处,避免在回风口开启无菌包。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敷料,手术前半小时开启层流装置。手术进行时严禁打开通往污物走廊的通道.

2.3.2感染手术尽量避免在层流手术间进行,特殊情况时应在无菌手术结束后进行。

2.3.3每周定期清洗回风口的过滤网一次,防止其受到污染。每季度进行空气培养一次,高效过滤网的更换根据空气培养的结果,每半年更换一次。

2.4.手术器械的处理

2.4.1手术完毕后,一般手术器械和显微手术器械分别放入专用手术器械回收袋内,由医院消毒供应室统一回收,清洗并消毒。

2.4.2不能耐受高压消毒的仪器及各种导线低温消毒,其余物品按性能高压灭菌消毒。

2.5.一次性灭菌物品的管理

加强一次性灭菌物品使用检查,使用前查看一次性灭菌物品,核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产品商标、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包装密封性好才可使用;一次性灭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m3,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3.小结: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环节的有效检测和管理,手术室的医疗设备、物资的除尘管理及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转运流程,感染手术的管理及终末消毒,控制了手术室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有效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石兰萍、张红、丁小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第3期。

[2]张国富、王向阳:《介入手术室的感染预防控制及管理》,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年第4期。

[3]金福顺、赵翠兰等:《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第16卷第4期。

[4]董薪、宋烽等:《加强医院门诊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管理》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第8期。

[5]张丽娟,胡淑娟,管桂兰:《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载《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期。

科室院感工作计划 篇4

在医院领导及院感科的领导下,加强与检验科的积极协作,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全科室人员参与,共同开展与完成我院院感科制定的各项预防与控工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对此我科特制定2016年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主要目标:

1、本科科院感知识培训率达90%以上,培训合格率达100%。

2、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3、医院感染漏报率<5%。

4、传染病人疫情上报100%;及时率98%;

5、医疗废物回收率100%。

二、保证措施

(一)加强教育培训:将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纳入本工作重点,采取院内讲座形式多渠道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每月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每季度根据本科业务开展情况组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次,并做好记录。

2、积极参与科内组织的院感知识教育与培训,并将学习情况纳入科室考核。

3、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使其将院感意识贯穿到工作中。

4、加强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如护工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5、落实各级人员职责,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强院感监测与管理工作

1、充分发挥院感质控管理小组作用,通过每月的质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季度对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每月开展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医务人员手、空气、物体表面的监测

含氯消毒剂:每天一次,应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进行快速简易测试。

戊二醛:每周一次,采用戊二醛浓度测试纸进行快速监测。

3、要求全科人员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并将每次受到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到,并做好登记,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4、、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积照射时间。

灯管照射强度监测:每季度监测一次,应用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测试。

5、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由本科室临床医师填写报告卡,按规定的时限和途径上报院感科。

6、加强对呼吸道、导尿管相关尿路、皮肤软组织等主要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自查相关制度与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三)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点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2013年院感工作计划 篇5

一、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落实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前提。

2.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一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委员会的领导和决策能力。.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科多部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加强管理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加强落实执行《手卫生规范》

制订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三、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规章和标准,制订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制度,明确主管部门及其职责,并落实到位。结合本院职业暴露的性质特点,制订具体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加强全院职工的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对高危医务人员的体检,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自我防护。当出现职业暴露时,严格遵循职业暴露处理原则,按要求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四、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意识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医院感染知识的全员培训制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和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2012年院感工作思路与计划 篇6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疗活动中的主流,是关系到医院发展、存亡的命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的一项职能任务,为了更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同时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通知,结合我院的工作实际,着重抓好以下各项院感工作。

一、医院感染监测

1、按照医院分级管理的标准,二级医院院感率应低于8%,手术工类切口感染率应低于0.5%,漏报率应低于20%,抗菌药物使用率应低于50%,在此,我们要以这标准比例来衡定我院院感工作开展实施、抓落实,切实做好院感防控管理工作。

2、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每月对四大病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门诊输液室、口腔诊疗室、胃肠镜室、五官诊疗室、针灸室、化验科、供应室、手术室等区域进行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采样,消毒剂、灭菌剂、消毒和灭菌物品采样的监测。

3、每月将化验科公布监测结果单进行收集,汇总、评价、分析,对不合格者要求作出整改,并作出扣款处理,科室整改落实后,申请重复采样,直到合格为止。

4、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及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与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要求,对重点部门进行力度检查督促(如:口腔科、胃肠镜科、五官科、新生儿室、产房、清创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最大限度控制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5、开展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通过目标性监测,可发现存在问题及重点环节,寻找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医院感染的控制效率,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6、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根据现院情况,要抓好落实好此项工作还得加与医务科、药剂科参与进行对临床用药的督查、管理、指导,促使临床用药安全,强化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是一项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纠正不合理抗生素使用现象,有助于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7、加强对住院病区宣传,提高病原菌的送检率,密切与微生物室相配合,作出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管理

1、贯彻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调查、反馈等 2 信息资料。

2、加强临床医生熟悉院内感染分类及诊断标准,出现院内感染病例应按规定程序进行上报,同时病区作好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和防范控制措施。

3、每月不定期抽查出院病例,发现漏报病例,给予反馈到科室作补报,并对漏报科室进行扣款处罚。

三、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1、为防止医疗垃圾泄漏,采取不定期不定时对各科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登记、运送进行督查。

2、对医疗废物交接记录本,医疗废物暂存室区域消毒记录及医疗废物运送处置记录。须每月查阅一次,杜绝医疗垃圾泄漏事件发生。

四、院感知识的培训学习:学习方式采取分散式学习,学习内容为院内感染相关专业知识,如《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等方面学习,强化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警防性,规范工作中诊疗,技能操作行为,确保医疗安全,维护病人健康。

妇科院感管理工作计划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34例行妇科计划生育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成超声组 (A组, n=167) 和常规组 (B组, n=167) 两组。其中A组年龄18~37岁, 平均 (28.5±1.4) 岁;手术类型:无痛人工流产术106例, 节育环放环术61例;B组年龄19~35岁, 平均 (25.5±1.9) 岁;手术类型:无痛人工流产术105例, 节育环放环术6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成年育龄女性; (2) 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 (1) 合并严重妇科疾病者; (2) 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或恶性肿瘤者; (3) 相关手术及药物禁忌证者; (4) 凝血功能障碍者; (5) 精神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1) 术前准备:行常规检查, B超探查子宫状态, 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在掌握孕周及妊娠状态后给予静脉全麻; (2) 超声介入法:膀胱截石位, 消毒铺巾, 超声探头置于下腹部以探查子宫状态;探针经阴道轻缓推入子宫直至宫底; (3) 无痛人工流产术:超声探头放置于后穹隆处, 掌握妊娠囊着床位置后, 使用器械吸出, 吸刮宫腔至清晰内膜线显现; (4) 节育环置入术:超声探头放置于后穹隆处, 于设计位置安放节育环; (5) B组患者所有手术均参照相关手术流程操作。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对两组患者手术耗时、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分析

A组患者人工流产术中用时与B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术中及术后出血总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节育环置入术效果分析

A组患者上环用时与B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术中血量为、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为探讨超声引导下行妇科计划生育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预后影响, 选取334例患者为受试对象, 发现给予超声引导的A组患者无痛人工流产术术程及上环术程分别为 (5.5±2.3) min和 (10.3±1.1) min, 与给予常规手术的B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A组患者在行上述两类手术时, 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分别为 (41.3±9.9) ml和 (5.0±1.7) ml, 与B组的 (60.1±10.4) ml和 (6.9±1.5) ml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一结论表明, 在可视超声引导下完成无痛人工流产术与节育环上环术, 操作性更强, 可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 避免大出血状况发生。姜晓红[3]研究者也在其报告中得到类似结论, 其认为人工流产术时仅凭借医师临床经验及操作熟练程度, 不能准确掌握患者子宫内具体情况, 手术盲目性较高, 易造成较大的出血量, 对患者预后质量的提升不利, 给予超声引导可视化操作则能有效避免上述不足, 获得理想手术效果[4]。本研究还发现, 接受超声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的A组孕妇术后仅2例出现轻微人工流产综合征, 而未予以可视化手术的B组孕妇中2例子宫穿孔、1例宫腔粘连, 并发症发生率达8.6%, 还有4例因流产不全而面临二次清宫, 对其身心创伤较大。而需置入节育环的患者中, A组上环后脱落1例, 生理期经量增加及阴道出血各1例, 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9%, 明显低于B组的16.1%。这一结论说明, 经阴道可视超声引导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及上环术可有效提升一次性手术成功率, 降低流产不全及节育环脱落风险, 利于患者减轻二次手术对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 以此提高生活质量。文献[5-8]报告中指出, 超声引导可视技术在减少手术对子宫内膜损伤、增强人工流产术及上环术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行两种手术时, 其术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此, 笔者猜测可能与超声引导可视探头的连接耗时相关, 虽可视性手术操作性更强, 实施更便利, 但准备工作耗时较长, 延长手术整体用时。

综上所述, 对行妇科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予以超声引导, 可有效提高手术一次性成功率,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对减少出血量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钟惠琴, 陆海娟, 伍小辉, 等.超声波检测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 2009, 11 (3) :274-275.

[2]胡晓玲.超声引导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高危妊娠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 22 (1) :57-58.

[3]姜晓红.超声检测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应用[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12:234-235.

[4]史文静, 周龙书, 何凤仪, 等.经阴道超声引导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 2011, 32 (24) :3181-3184.

[5]竺季涛.超声引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 2010, 17 (9) :1255.

[6]吴国平, 邹冬芳, 孙建, 等.超声实时监测在计划生育介入中的应用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7, 16 (6) :422-424.

[7]季菲, 庄文明, 范琦慧, 等.全程超声引导可视仪在计划生育手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2) :260-261.

急诊科2018院感工作计划 篇8

2018年急诊科将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检验科的积极协作,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全科室人员参与,共同开展与完成我院院感科制定的各项工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特制定2018年院感工作计划如下:

一、主要目标:

1、科室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率达100%,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

2、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85%,正确率≥90%。

3、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

4、医院感染漏报率<5%。

5、传染病人疫情上报100%;及时率98%;

6、医疗废物回收率100%。

二、保证措施

(一)加强教育培训:将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纳入本工作重点,采取院内讲座形式多渠道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每月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每月科室根据本科业务开展情况组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次,并做好记录。

2、积极参与院内组织的院感知识教育与培训,并将学习情况纳入科室考核。

3、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使其将院感意识贯穿到工作中。

4、加强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如护工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5、落实各级人员职责,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强院感监测与管理工作

1、充分发挥院感质控管理小组作用,通过每月的质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季度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3、充分发挥临床监控管理小组作用,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落实24小时报告制度。

4、临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实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报告,分析并调查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途径,杜绝恶性院感案件的发生。

5、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科室将每次出现的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院感科,院感科做好登记,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三)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点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三、工作重点:运用管理工具,提高院感质量

1、以2017年急诊科院感存在问题为依据,选择2个品管圈主题,对专项问题进行改进。首选品管圈为:降低医护人员针刺伤例数。

2、运用PDCA手法,持续改进科室医护人员院感管理流程质量,如:手卫生执行率及正确率等。

3、制作院感知识微讲课视频,便于翻转式课堂在院感培训工作中开展,落实各级培训。

4、落实急诊科院感管理三级质控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共同提高院感管理水平及质量。

以上为急诊科2018年急诊院感工作计划,如与医院、院感科工作有冲突,科室计划将做相应调整。

妇科院感管理工作计划 篇9

根据13年我院院感及门诊护理工作情况和上级多次检查反馈意见,制定我院2014年的工作计划。

一、门诊护理工作计划

1、加强护理操作技能训练,每月进行一次护理操作考核,按照考核表逐项打分,不及格者给与补考机会,仍未通过的酌情扣当月奖金,并暂停值班资格,通过后方可参加值班。

2、加强护理基础知识的训练,每月对“三基三严”知识进行笔试,提前给出考核范围,笔试结果在科内公布。

3、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对新进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对分诊台的护士加强管理,每天准时准点上下岗,做到主动迎送并正确引领来院的患者和家属、检查团等,以及做好患者的咨询问答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调查,对出现服务质量问题的人员进行批评,对连续三次满意度调查出现问题的人员停止值班,在认真反省并有改正才可以值班。(调查表内容见附表1)对发生护理服务质量问题的护理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4、合理安排值班,做到新老配班,责任到人,遇突发事件时有调配人员,保证护理力量充足。

5、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教训,提

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6、做好科内物品的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清点科内各种器械和物品。

二、院感工作计划

1、制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全年举办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2次。针对培训内容,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进行测试1次。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2、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执行情况,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3、指导各科室医护人员采用准确的预防锐器伤的操作行为,包括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及时处理锐器、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等。加强重点科室预防职业暴露及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培训,尤其是手术室和外科新上岗人员未经培训不得上岗,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

4、院感办将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业务指导、专业培训等职能,在完成日常督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医护人员、清洁工以及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专业知识培训,防止发生医疗废物的泄漏和流失,使我院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2014年2月18日

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表

同志您好:

为了加强我院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不断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希望得到您的积极配合,如实填写以下问题:

1、您在我院接受治疗,接诊的护士是否对您使用了敬语?

A是B否

2、在您接受治疗时,护士的操作是否熟练?

A是B否

3、在您接受治疗时,护士是否经常巡视?

A是B否

4、在您打呼叫器后护士是否能够及时出现?

A是B否

5、当您提出疑问时护士是否能耐心给与解答?

A是B否

6、在您接受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您对所接触的护士的服务态度是

否满意?

A是B否

恳请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衷心感谢您的配合,谢谢!

妇科泌尿工作开展情况调查 篇10

1 参会者的一般信息

参会医生涵盖了我国大部分省市, 其中第一次参加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盆底学组主办的学术会议的医生占56%, 曾经参加过妇科泌尿国际会议的则只有18.3%。参会者主要来自各地三级医院 (84.1%) , 职称以主任医生 (30.0%) 、副主任医生 (26.2%) 和主治医师 (27.5%) 为主, 相较于2009年, 本次会议吸引了更多主治医师, 说明有更多的年轻医师参与到妇科盆底学的研究中来。另外, 参会代表中62.4%的医生专业为妇科, 此外, 还有28.2%的参会者从事妇产科工作, 但未分出具体专业。

2 妇科泌尿知识来源

近年来, 妇科泌尿学在国内发展迅速, 众多医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并学习妇科泌尿学知识, 具体知识来源组成见图1。2011年与2009年的数据相比较, 书籍超过学术会议成为医生们妇科泌尿学知识最主要的来源, 说明国内妇科泌尿学相关的书籍越来越多, 知识体系也更加完整。

3 妇科泌尿工作的开展

在本次学术会议中, 参会医生对目前妇科泌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图2显示, 在进行妇科泌尿工作中困难问题分布情况, 其中 “尚未开展工作”的比例2011年已较2009年下降, “不知如何规范诊治” 的比例2011年相对下降, 而“没掌握新的技术”的比例2011年相对增加。说明国内妇科泌尿工作已普遍开展, 但是对新技术的掌握仍比较欠缺。

4 参会者的建议

参会医生们还为目前最需要开展的工作以及对继续教育方式提出了建议, 如图3、图4所示, 相较于2009年没有太大变化, 参会医生普遍认为目前最需要开展的工作仍是技术培训, 而首选的继续教育方式是培训班, 其次是参加学术会议和短期进修。

摘要:为了解国内妇科泌尿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盆底学组在2011年全国第四次妇科盆底学术会议期间进行了一次调查, 包括参会者的基本信息、妇科泌尿学知识来源、全国妇科泌尿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对继续教育的建议。总结了各项调查的结果, 并将其与2009年全国第三次妇科盆底学术会议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调查的结果显示, 与2009年相比, 有更多的年轻医师愿意参加妇科盆底学研究;知识来源方面, 书籍为主要来源, 知识体系也更加完整。但是参会医生普遍认为目前最需要开展的工作是技术培训, 而首选的继续教育方式是培训班, 其次是参加学术会议和短期进修。

妇科院感管理工作计划 篇11

一、工作总结

1、继续完善医院等级评审第四章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但到目前资料上交的仍然不及时,返回科室重新整理的(上月已经提出)只有输血科至今没有上交。

2、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按照计划正常进行,存在环境微生物监测反馈未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监测及反馈。手卫生执行力低、手消毒液未按照要求请领及使用,特别是住院科室在接触患者前后手的清洗、消毒几乎为“零”。

3、医疗废物暂存间的防盗设施及警示标示至今没有落实,转运间及转运车辆的清洗、消毒问题为落实。

4、手术科室的器械清洗池达不到储水作用,器械的刷洗不能再水面下进行。

5、抗菌药物投出金额与卫生局要求的占门诊处方总额的25%差距很大,目前社区药局9月末药品品种94种,妇产科全月处方金额为241.86元,口腔科处方金额为“0”且此现象已经持续几个月,建议按照职代会通过的议案执行。

6、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仍在进行中,但存在社区人员少的实际问题,目前签约数量只达到服务人口的10%,距卫生局要求的100%相差很远。

7、社区医生闽春梅、董丽艳的执业变更事宜已办理完毕。

二、10月份工资计划

1、继续完善等级医院评审资料的准备

2、加强手卫生的监督检查力度,力争在10月份进行手卫生的全员考核(以科室为单位进行)。加强手消毒液实用的监管及奖惩,抓正、负面典型,以此提高全体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杜绝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3、计划带领检验科人员参加全省医院感染监测培训班,旨在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质量与水平。

4、督促后勤落实、完善医疗废物暂存间的管理,杜绝医疗废物意外事件的发生。

5、落实保洁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

6、加强基本药物的使用与管理,对工作完成不好的科室计划对科主任进行约谈。

7、继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签约工作。

8、迎接省、市、区基本规格卫生服务项目的年度考核工作。

感染科:王玲

A院感月计划 篇12

2013年第一季度院感科工作计划

工作重点:依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整理资料,开展培训。为等级医院评审做准备。一月

1、制定2013年工作计划、措施(包括管理计划、培训计划)

2、院感质控检查

3、院感质控检查反馈

4、职业暴露防护和手卫生规范的培训

5、完成预防与控制制度的修订 二月

1、点评院感监测员工作资料

2、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

3、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抽查一次

4、院感质控检查

5、院感质控检查反馈

三月

1、召开院感委员会院内感染工作会议

2、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理论考试

3、院感质控检查

4、院感质控检查反馈

2013年第二季度院感科工作计划 工作重点:总结等级医院评审工作 四月

1、针对等级医院评审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进行持续改进。

2、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

3、院感质控检查

4、院感质控检查反馈 五月

1、组织“医院感染暴发”演练一次

2、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理论考试

3、院感质控检查

4、院感质控检查反馈 六月

1、召开院感委员会院内感染工作会议

2、检查各科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

3、组织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理论考试

4、院感质控检查

5、院感质控检查反馈 2013年第三季度院感科工作计划 工作重点:重点部门管理

七月

1、检查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落实情况

2、抽查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技术一次。

3、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医疗垃圾的管理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的培训

4、院感质控检查

5、院感质控检查反馈 八月

1、召开院感委员会院内感染工作会议

2、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医疗垃圾的管理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理论考试

3、院感质控检查

4、院感质控检查反馈 九月

1、查阅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

2、检查检验科多重耐药菌管理的落实情况

3、院感质控检查

4、院感质控检查反馈

2013年第四季度院感科工作计划

工作重点:各项院感工作的总结,记录入档 十月

1、节日期间工作安排

2、组织全院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手卫生的培训

3、组织“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演练一次

4、院感质控检查

5、院感质控检查反馈 十一月

1、召开院感委员会院内感染工作会议

2、组织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理论考试

3、院感质控检查

4、院感质控检查反馈 十二月

1、组织全院医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理论考试

2、检查各科室明年业务学习及培训计划

3、年终质控工作总结

4、组织职业暴露、手术部位感染讨论会

5、院感质控检查

妇科院感管理工作计划 篇13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绝经相关症状,生存质量,激素补充治疗,非激素治疗

妇科三大恶性肿瘤 (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的发病率在女性肿瘤患者中分别占据第3、5、8位, 而在发展中国家占到第2、7、9 位[1]。在我国, 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发生年龄也日趋年轻化[2,3]。目前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无论手术、化疗和 ( 或) 放疗, 必然造成卵巢被切除和 ( 或) 受到化学、物理损伤, 机体雌激素水平降低, 进而导致患者不可避免地出现绝经相关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干扰肿瘤治疗。由此,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生存质量问题也逐步受到重视。

国际绝经协会 ( IMS) 认为, 绝经相关症状应分为核心症状及衰老相关症状[4]。核心症状指的是潮热、盗汗、失眠、焦虑、抑郁等血管舒缩症状和精神情绪症状; 衰老相关症状则是指生殖道干涩或萎缩、骨质疏松等。人工绝经后这些症状通常较自然绝经者出现更快、更常见、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自然绝经症状的核心症状管理, 首先是生活方式的干预, 目前还不明确生活方式的调节, 如锻炼、控制体重、戒烟等是否能改善潮热, 但在超重和吸烟者潮热症状会更严重。其次是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激素补充治疗 (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 和非激素治疗。2009 年《中国绝经指南》指出: 应遵循治疗规范, 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确定适宜人群, 合理用药, 确保患者在最低危险下获得最大受益[5]。围绝经期应用HRT治疗可以减轻围绝经期症状, 预防骨质疏松, 提高认知能力, 改善性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对围绝经期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表明, HRT对改善心理状态也有一定作用。特别在减轻潮热、出汗, 治疗老年性泌尿生殖道萎缩方面, HRT具有公认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HRT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 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绝经相关症状管理, HRT能否应用, 目前还没有权威性结论。近年来, 随着基础及临床研究不断进步, 使临床工作者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绝经相关症状管理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 而非激素药物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绝经相关症状的应用, 也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1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绝经相关症状与HRT

1. 1 子宫内膜癌根据是否依赖雌激素状态, 子宫内膜癌可分为与高雌激素状态明确相关的Ⅰ型和与高雌激素状态无关的Ⅱ型。Ⅰ型与高雌激素状态明确相关, 其危险因素包括: 肥胖、不排卵、初潮早、绝经晚及常有子宫内膜的增生改变。Ⅱ型通常来源于绝经后萎缩的子宫内膜。自从1975 年明确了单独应用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后 ( 即有子宫的妇女单独使用雌激素后, 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较未使用者增加2. 8 倍, 且随着雌激素使用时间延长, 危险也进一步增加; 即使终止使用雌激素, 在一段时期内仍存在危险, 且与雌激素的种类和剂量无关) , 激素治疗被视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绝对禁忌证。尽管其后的一些临床报道认为, 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应用HRT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但主要用于早期、无淋巴转移的患者, 且缺乏对照。另外, 近30 年来, 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子宫内膜癌治疗后接受了HRT治疗, 主要是FIGOⅠ期的患者, 包括少数Ⅱ期患者。从20 世纪80 年代起, 德国、美国等已不再将子宫内膜癌列为HRT的绝对禁忌证, 但仍强调尚没有非常好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价HRT对肿瘤复发的影响。Ayhan等[6]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中,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用雌孕激素联合补充治疗, 连续随访2 年以上, 未见试验组复发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增加。Artea-ga-Gomez等[7]回顾性研究中, 29 例平均年龄45 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37%的患者术后应用HRT, 随访至少39个月, 亦未见复发。研究中仅见1 例未应用HRT患者复发。研究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HRT较未应用者未见复发率增高, 并认为FIGO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应用HRT。Suriano等[8]在1984 ~ 1998 年, 对75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大多数为FIGOⅠB期, 15% 为ⅡA ~ⅢA期或ⅢB期。HRT组的无瘤生存时间比对照组更长。以上研究提示, HRT不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复发和转移, 但也不排除偏倚的问题。

Mueck等[9]提出, 子宫内膜低分化间质肉瘤对雌激素敏感。子宫内膜低分化间质肉瘤50%以上见于绝经前, 双侧附件切除术后加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可显著减少复发率, 因此, 目前将这种类型列为HRT的禁忌证。

1. 2 宫颈癌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中约80% ~85% 为鳞状细胞癌, 约15%为腺癌, 约3% ~5%为腺鳞癌。妇女在青春期的宫颈组织发育受到雌激素的促进, 具有雌激素受体。宫颈癌的发生主要与过早性生活、过早生育、多个性伴侣有关, 尤其与人乳头瘤病毒 ( HPV) 感染有关, 而与激素应用无关。事实上,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 激素治疗能够起到保护作用。Schindler[10]认为, 应用HRT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这种保护作用与HRT应用时间呈正比, HRT应用时间越长, 其保护作用越强, 且停药后可持续达10 年以上。目前尚无证据显示, HRT与宫颈癌复发增加有关。Yasmeen等[11]研究中将15733 例受试者随机分为HRT组 ( 8070 例) 和安慰剂组 ( 7663 例) , 均于第1、3、6 年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2%的受试者 ( 318 例) 查见宫颈细胞低级别病变, HRT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经进一步危险因子分析, 认为HRT与宫颈细胞低级别鳞状细胞上皮内瘤变相关, 但不影响高级别鳞状细胞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发生。另外, 近年来宫颈腺癌发病有所增加, 该类肿瘤类似于子宫内膜癌, 依赖雌激素刺激, 因此, 在这些肿瘤患者使用HRT时应该慎重。

1. 3 卵巢癌卵巢癌的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 其恶性程度高, 治疗棘手且在短期内易复发, 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法。尽管多数卵巢癌患者发生在绝经后, 但也有不少未绝经的患者, 这些患者术后仍将面临绝经后低雌激素引起的症状和不适。但是, 医生往往顾虑HRT可能增加肿瘤复发的危险性, 不敢贸然应用, 故目前有关HRT对卵巢癌患者复发与生存影响的研究不多。

对于卵巢癌, Mascarenhas等[12]对799 例诊断前、后应用HRT的卵巢癌 ( 649 例) 和交界性卵巢肿瘤 ( 150例) 患者的5 年生存率进行了前瞻性队列研究, 结果显示在诊断卵巢癌后应用HRT的患者生存率较高, 其中诊断前、后应用HRT的浆液性卵巢癌的患者5 年生存率有所提高, 而黏液性癌、内膜样癌及其他肿瘤的患者生存率则无显著变化; 诊断前后HRT的应用并未对交界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造成影响。Ursic-Vrscaj等[13]对78 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 ( 平均随访49 个月) , 其中24 例浆液性囊腺癌患者术后进行HRT治疗 ( 平均用药24 个月) , 余为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之间死亡率和复发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而HRT治疗组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Bebar等[14]对31 例卵巢上皮性癌手术后应用HRT, 随诊55个月, 3 例晚期患者分别于应用HRT后1 月、2 月、10 月复发, 其中2 例随诊期间死亡, 1 例带瘤存活, 另1 例患者应用HRT后11 月证实原发乳腺癌, 但卵巢癌无进展, 结论认为HRT对卵巢上皮性癌进展无明显影响。认为绝经后高水平的促性腺激素可能是卵巢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HRT可减少卵泡刺激素达75%, 故可能减少卵巢癌的发生危险。

1. 4 其他Levegur[15]总结4 项病例对照研究, 包括537 例生殖系统肿瘤患者, 其中228 例接受HRT患者肿瘤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并且两组生存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的组织类型在开始启用HRT前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另外, Biglia等[16]2004 年系统分析了截至到2002 年4 月的文献, 发现除了脑膜瘤、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外, 没有证据显示HRT会增加其他肿瘤的复发率。

2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绝经相关症状的其他治疗

妇科恶性肿瘤有绝经相关症状的患者, 尤其是年轻患者, 应用HRT可明显缓解症状和改善生存质量。但是, 宫颈腺癌、晚期子宫内膜癌、卵巢内膜样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等激素依赖性肿瘤, 是雌激素治疗的相对或绝对禁忌证。另外, HRT还存在与妇科肿瘤相关的其他禁忌证, 包括原因不明的阴道流血、乳腺癌、深静脉血栓等。2009 年《中国绝经指南》明确指出:对于不愿意接受HRT或存在HRT禁忌证的妇女, 可选择其他非激素制剂来治疗绝经相关症状, 如植物类药物黑升麻异丙醇萃取物、升麻乙醇萃取物[5]。北美更年期联合会 ( NAMS) 和美国妇产科医学会 ( ACOG) 亦推荐黑升麻异丙醇萃取物用于治疗绝经相关症状[17]。研究证明, 这些不能或不愿应用HRT的人群使用黑升麻异丙醇萃取物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绝经相关症状[18]。乳腺是对雌激素最敏感的器官, 而临床试验证明, 黑升麻异丙醇萃取物不会影响乳腺密度、增生等, 肿瘤患者长期使用也不会增加复发风险。

治疗与衰老相关的症状, 如单纯生殖道干燥可使用不含激素的润滑剂, 严重萎缩可局部使用激素, 如雌三醇软膏, 这样对肿瘤几乎无刺激作用。对于骨质疏松需要进行激素治疗的肿瘤患者, 可选用雌激素受体选择剂, 如雷洛昔芬。2009 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 NCCN) 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 ( 中国版) 更新后指出: 不推荐使用雌激素、孕激素或者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乳腺癌妇女的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 而认为使用双膦酸盐是较理想的改善骨密度的方法。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 ASCO) 2003 年发布的乳腺癌患者骨健康评估及治疗指南推荐: 注意合理健康饮食、戒烟、少饮酒, 补充维生素及双膦酸盐治疗等。

上一篇:生活感悟类作文800字下一篇:描写快乐的秋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