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四气五味

2024-12-02

中药的四气五味(共3篇)

中药的四气五味 篇1

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法除病邪,消除病固;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药物的性能。

药物性能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和五味: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酸:酸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淡: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

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寒,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

中药的四气五味 篇2

1 四气

气, 是指药物的性质, 四气就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 这是前人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概括出来的规律, 凡是能够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 便认为是寒性或凉性, 能够治疗寒性病证的药物, 便认为是热性或温性。药性的寒、热、温、凉, 是与病证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寒凉和温热, 是截然不同的两类药性, 而寒和凉、温和热, 都是同一属性, 仅在程度上有些差别。寒性较小的, 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 即为温性。微寒相当于凉, 大温相当于热。所以在历代药物书籍中常有微寒、大温的记述。此外, 还有一种平性的药物, 即是说明它的寒凉或温热性质不很明显, 作用比较平和。但实际上仍有微凉或微温的差别, 所以虽有平性之名, 而一般仍称四气, 不称五气。

对四气的作用进行归纳, 一般说寒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 常用治热性病证;温热性药物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 常用治寒性病证。例如:病人出现高热、烦渴、面赤、恶热、脉搏洪数等热性症候, 就应选用石膏、知母、黄连等寒性药物来治疗;若表现为畏寒、肢冷、大便清稀、面色苍白、脉搏微弱等寒性症候, 易选用干姜、附子、肉桂等热性药物来治疗。若是寒热错杂的病证, 也可将寒药和热药同用。“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这就明确地指出了药物四气在临床上的应用原则, 如果违背这个原则, 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上述四气的应用, 仅是一般原则, 还有特殊用法。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 可用于治某些寒性病证;如大黄与附子、干姜等同用, 可治冷积便秘。温热药与寒凉药配伍, 可用于治某些热性病证;如吴茱萸与黄连同用, 以治肝经火旺、胁痛、吞酸之证。所以我们既要掌握药物四气的一般规律, 还要知道其中的特殊用法, 灵活地运用于临床。

2 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这些味道一方面可由味觉器官直接辩别, 另一方面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来确定的。此外, 还有一种涩味, 因其作用与酸味相似, 故不另列;又有一种药味不很明显的淡味, 合前五种, 应当是六味, 因习惯上都认为“淡附于甘”, 记述药味, 往往甘淡并提, 故一般仍称五味, 不称六味。五味也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依据, 不同味的药物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因而总结了五味的用药理论。现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 即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如苏叶能发散风寒, 木香能行气止痛等。

甘:能补能缓, 即具有补养、缓和的作用。如党参补气, 熟地补血, 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

酸:能收能涩, 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五味子收敛止汗, 诃子涩肠止泻, 金樱子涩精止遗等。

苦:能泻 (能降) 能燥, 即具有泻火、泻下、降逆及燥湿的作用。如黄连泻火, 大黄泻下, 杏仁降气, 苍术燥湿等。

咸:能下能软, 即具有润下、软坚的作用。如芒硝能润下通便, 牡蛎能软坚散结等。

淡:能渗能利, 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如茯苓、通草能渗湿利尿等。

据现代科学研究, 药物的味道不同, 往往与其中所含的化学成份有关。例如, 辛味多含有挥发油, 酸味多含有机酸, 苦味可能含有生物碱、甙类或苦味质等。除上述四气、五味外, 还有些药物气味芳香, 具有化湿开窍的功能, 在临床上应结合运用。

3 气和味的关系

气和味是构成药物性能的两个方面。每一种药都有气和味。气味相同, 作用往往相近, 例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 苦寒药物大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气味不尽相同, 作用也就有所不同, 例如气同味异, 同是寒性药, 具有清热的共性, 但苦寒药多兼燥湿, 适用于湿热证 (如黄柏) ;甘寒药多能养阴, 适用于阴虚内热证 (如生地) ;又如味同气异, 同是辛味药, 具有发散的共性, 但辛温药能发散风寒 (如紫苏) , 辛凉药善发散风热 (如薄荷) 。还有些药物一气而兼有二种以上的味, 其作用范围也就相应扩大, 具有多种作用;如芒硝咸、苦、寒, 咸能软坚, 苦能降泄, 与寒性相合, 就能泻热通便, 当归甘、辛、温, 甘温补血, 辛苦温又能行血。这些都说明药物的气味是错综复杂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也体现了药物具有多种多样的作用。因此, 我们对于每味药物的气和味, 必须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以认识其各个方面的作用, 不能孤立地看待。同时还要看到四气五味标注在每一药物之前, 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 也表明了一些类似药物的共性。而每种药物的作用和适应证, 又各自具有特殊性;如紫苏、生姜气味皆为辛温, 有发汗散寒的共性, 但前者发汗功效较强, 兼能行气安胎, 后者发汗功效较弱, 又可温胃止呕。再如黄芩、黄柏都是苦寒药, 有清热、泻火的共性, 但一偏于清肺热, 一偏于泻肾火。这说明药物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 用四气五味的理论是不完全能解释清楚的。还需要与药物的升降浮沉、归经等理论结合起来, 特别是要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 大力开展对中草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工作, 不断充实提高中医药理论。就我们学习来说, 不但要熟悉药物四气五味的共性, 还要掌握各种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 同时与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结合起来。这样, 才能在临床上恰当地选择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冀.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268-279.

[2]高学敏, 钟赣生.实用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366-420.

摸清食物脾气 巧辨“四气五味” 篇3

结交一个朋友,我们往往要了解他的爱好、脾气等,以便更好地相处。同样,要结交食物这个朋友,使它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也得了解它们的底细,摸清它们的脾气。

天有四时,食有四气。“四气”,通常是指食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

如果大家吃过某种食物后,有清凉、清爽之感,该食物就是寒、凉性质的。

寒、凉性质的食物,如紫菜、萝卜、梨等,其作用重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安神、通利二便。要是你口渴心烦、易热易怒、小便赤黄、大便干结,这就是身体提醒你:是进食寒、凉食物的时候了。

如果大家吃过某种食物后,感到有些温暖、发热,该食物就是温、热性质的。

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羊肉、大蒜、猪肝等,其作用重在散寒温经、益气养血、助阳活络等。假如你畏寒怕冷、四肢冰凉、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这就是身体向你暗示:需要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了。

还有一类食物,寒热性质不明显,称之为“平性”,具有平补气血、健脾益胃的功效,寒证、热证者都可食用,如大米、玉米、甘蓝等。

气味气味,有气自然有味,除了“四气”,食物还有酸、辛、苦、咸、甘这“五味”。

酸味,如猕猴桃、梅子、醋等,可收涩,是有久泻、多汗、遗精、遗尿等症状患者的福星。

辛味,如芥末、辣椒、生姜等,可疏通经脉关窍,疏散郁结之气,感冒恶寒、吃不下饭、胃胀胃满、两肋胀痛的朋友不妨找找它们。

苦味,如苦瓜、枸杞苗、青果等,可排热泄毒,经常虚火牙疼、眼睛涩痛、心烦发热的朋友要和它们多多亲近。

咸味,如海带、螃蟹、墨鱼等,可软化肿块,被各种肿瘤、淋巴结核、甲状腺肿瘤缠身的朋友,就得多仰仗它们。

甘味,如大米、南瓜、鲢鱼等,可补益气血,缓解疼痛,是常常疲倦乏力、饮食减少、胃部胀痛者的良友。

上一篇:考试过后高一作文下一篇:爱是一枚鸡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