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2024-12-19

《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精选9篇)

《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篇1

《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1989年11月29日

一、医院分级管理的依据、原则

对医院分级管理的依据是医院的功能、任务、设施条件、技术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水平。医院分级管理的实质是按照现代医院管理的原理,遵照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科学规律与特点所实行的医院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医院的设置与分级,应在保证城乡医疗卫生网的合理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原则下,由卫生行政部门按地方政府的区域卫生规划来统一规划确定。

二、医院分级与分等

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举办的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各级医院之间应建立与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逐级技术指导关系。

三、医疗评审委员会

(一)性质

医院评审委员会是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独立从事医院评审的专业性组织。

(二)级别及工作任务

医院评审委员会分为部级、省级、地(市)级评审委员会三级。各级评审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是:

1.部级评审委员会,由卫生部组织,负责评审三级特等医院,制订与修订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及实施方案,并对地方各级诉审结果进行必要的抽查复核。

2.省级评审委员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负责评审二、三级甲、乙、丙等医院(包括计划单列市的二、三级医院)。

3.地(市)级评审委员会,由地(市)卫生局组织,负责评审一级甲、乙、丙等医院。

(三)评审委员会的组成评审委员会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聘请有经验的医院管理。医学教育、临床、医技、护理和财务等有关方面专家若干人组成。成员必须作风正派、清廉公道、不徇私情、身体健康,能亲自参加评审工作。

(四)评审委员会的工作制度

各级评审委员会要制定工作章程,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及有关廉政建设、勤俭节约的规定。

四、评审程序

医院评审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即自查申报、资格评审、考核检查、作出评审结论、审批。另外如果医院对评审结论有不同意见,可申请复审。

1.自查申报。

各级医院根据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先行自查,认为符合某一级某一等的标准后,填写《医院评审申请书》一式数份,向相应的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

2.资格评审。

评审委员会根据申请书对医院的申请及时进行初审,确认参加评审的资格。

3.考核检查。

医院评审委员会对医院实行平时有重点的抽查和周期评审相结合的考核检查。评审过程中,医院应向评审委员会提供所需要的各种真实资料和情况。

4.作出评审结论。

评审委员会应对被评审的医院作出级别和等次的结论,并提出正式报告呈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凡申报三级特等医院者,应先报省级评审委员会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然后由省级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推荐其到部级审委员会参加三级特等医院的评审。

医院对评审结论有不同意见,可在接到评审结论的正式通知:个月内向评审委员会请求复审,经评审委员会研究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是否复审,复审只限:次。

5.审批。

各级医院的审批权如下:三级特等医院,由卫生部审批;

二、三级甲、乙、丙等医院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审批;一级甲、乙、丙等医院由地(市)卫生局审批。

五、评审费和评审周期

申请评审(包括复审)的医院,应缴纳评审费。评审费收入只能用于开展医院评审活动正常支出。

每一评审周期为3年。医院应在评审周期结束前18个月提出申请并呈报资料。评审委员会接到申请后,在本评审周期结束前3个月完成评审。

六、评审结果的公布

经过评审的医院,由审批机关发给全国统一格式的证书,并由发证机关按公布评审结果。

七、医院分级与医疗收费

医疗收费应与医院级别挂钩。级别不同,门诊挂号、住院床位收费等都应有所不同,以适当拉开档次。

对评审不合格医院的处理:

对存在较多问题的医院,各级评审委员会与卫生行政部门应提出限期改正的意见或对其重新评审。连续3年不申报评审或不符合基本标准的医院,一律列为等外医院,视情况加强管理,予以整顿乃至停业。

目前尚不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可暂不参加全国统一评审。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医

院,按总后卫生部部署实施分级管理与评审。

《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篇2

一、医院医用卫生耗材管理

医用卫生耗材是指医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耗费或者植入人体内的各种医疗用材料,如纱布、药棉、胶布、绷带、X光胶片等。卫生耗材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的物资保障和重要手段。

医疗行业是高风险性的行业,卫生耗材同医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密切相关,保障所需卫生耗材的及时供应及质量是医院卫生耗材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卫生耗材的管理有助于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有效控制卫生费用;对卫生耗材科学的管理也是医院增收节支,开展绩效评价,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对卫生耗材的管理至关重要,医院应强化卫生耗材管理,健全卫生耗材管理机制,加强从采购到入库等环节中的制度建设与控制,保证卫生耗材的及时供应,规范卫生耗材的使用,促使医院整个管理系统的有效运作,以保证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医院对医用卫生耗材建立分级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卫生耗材的种类繁多,库存及使用管理复杂,因此,医院对卫生耗材需要实施分级管理,即设一级库、二级库实行动态管理。一级库的功能主要是各种耗材的入、存、出管理,即购买的卫生耗材必须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统一存放于此。在日常工作中,仅有一级库的管理不能满足需要,因为一级库的出库数据只能反映出各临床科室的总消耗,几乎不能对其领用、消耗进行全程跟踪,不能将卫生材料的消耗与每个患者相对应,导致卫生耗材的管理出现真空地带,难免出现卫生耗材的易流失、难对账、难管理的情况。领用到科室的卫生耗材,科室没有明确的管理规范,也没有定期盘点制度,甚至在医院进行清产核资时,也因为其无账可查而较少为管理层所关注,这些物资的管理与控制更多的是凭所在科室人员的自觉性。因此,医院为加强对卫生耗材的动态管理,需要建立二级库进行管理。

三、建立我国医院卫生耗材分级分类管理体系

(一)对医院卫生耗材进行分类

根据临床医用耗材使用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医院根据自身管理情况又常常把医用耗材分为四类,分别是关键耗材、杠杆耗材、瓶颈耗材和常规耗材。关键耗材主要有:神经介入、外周介入、人工关节及骨科耗材、心胸外科手术耗材和神经外科手术耗材。杠杆耗材主要有:医用高分子及注射穿刺类材料和医用卫生耗材及敷料。瓶颈耗材主要有手术室常用医用耗材、医用X射线附属耗材和检验试剂。常规耗材主要有整形外科手术耗材、透析器及透析管路和消化系统内窥镜诊断治疗部分耗材。针对四类耗材主要采用以下采购办法:关键耗材实行分散采购;杆杆耗材实行集中采购;瓶颈耗材实行一对一采购;常规耗材采用综合化采购。同时,根据不同的耗材种类,采用不同的方式协调和厂商的关系。关键耗材采用合作型关系,杠杆耗材实行交易型关系,瓶颈耗材实行合作型关系,以保障耗材的供应为前提条件,维持采供双方的亲密合作,以协调和说服为主要采购和管理方式,透明运作,以降低运作成本来达到降价或为医院争取优惠的目的。常规耗材实行交易型关系,主要是以控制支付成本为前提条件,以竞争和施压为主要采购和管理方式,同时与供应商保持适当的距离,根据分类实现供求关系分类法及采购管理风险分析。

(二)依据权重关系指导谈判采购和建立供应商评估数据库

医用耗材采购过程中,利用权重性分析法对医用耗材进行评估,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品的价格和条件、产品品牌和市场占有率、公司对临床支持和优惠、公司或代理的售后保障等方面,根据其权重关系依次进行考核。同时设立严格的医用耗材采购和管理目标,根据其重要性依次排序,确保产品质量,保护患者权益;保证临床供应,避免断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盈利;提高治疗和诊断水平;降低采购和使用成本;做好采购计划,缩短供应期;管好库存,减少消耗。

(三)医用耗材的实时管理和动态追踪

医用耗材分析主要参照各临床科室业务月/季度/年增减量、医用耗材在各科室收支比重等数值,通过医用耗材管理信息软件评估比对临床科室的医用耗材使用情况,实现医用耗材使用数据进行月追踪和季度分析,并找出变化原因。不可计价低值易耗材根据季度分析医用耗材使用量与业务量关系,对变化量较大数据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

(四)设立二级库实时实地监控耗材使用

二级库管理根据临床科室计划、业务量以及库存实际情况,编制二级库需求计划,实时通过医院物流系统向设备部仓库提交。医用耗材送达二级库,库管根据发票或随货同行点货验收,签字确认后妥善保管医用耗材。设备仓库根据二级库管签字确认的票据,办理耗材入库、移库手续,将医用耗材自备仓库移入相对应的二级库。

二级库管根据临床科室提交的物流申请,发放医用耗材,办理出库手续。医用耗材二级库主要职责:对医用高值耗材的产品来源、营销资质、品牌种类、规格型号、价格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等条目作直接管理和详细记录,杜绝厂商直供和模糊操作。医院可开通的二级库科室有手术室、麻醉科、介入中心、神经外科、骨科、胸心外科等,尤其是使用高值耗材的临床科室。通过全面建立二级库,实现无缝隙对接,更加有效地监控医用耗材的流向和管理,避免临床科室和厂商的盲目操作。

(五)对医用高值耗材,要全程动态追踪

高值医用耗材目前是管理重点,医用耗材的采购记录、溯源、存储、档案及销毁都要有明确记录。做好医用耗材的注册登记,要保证登记证都要在有效期内。高值耗材的产品详细信息和使用病人信息都要填写详细并存档,实时管理和动态追踪。

摘要:<正>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使用的卫生耗材逐渐增多,在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所耗费的卫生耗材占医院各种消耗的比重逐渐增大,对卫生耗材的采购、入库、使用全过程的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加强对卫生耗材的管理对医院具有重要意义。一、医院医用卫生耗材管理医用卫生耗材是指医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耗费或者植入人体内的各种医疗用材料,如纱布、药棉、胶布、绷带、X光胶片等。卫生耗材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的物

参考文献

[1]黄欣.浅议医用卫生耗材管理的审计[J].经济视角(下),2013年(2).

美国医院为何没有分级? 篇3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Ochsner健康中心心血管专家在美国,病人必须先看家庭医生,重病才转至专科,是这样吗?准确地说,这个概念是片面和错误的。美国看病的过程其实是由病人的保险形式所决定的。美国的医保形式很多,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健康维护组织(HMO)和优选医疗(PPO)两种 。

HMO要求保险人选择家庭医生,转诊需要家庭医生认可和推荐,保险人就诊需要在保险覆盖网络内进行。PPO不需要规定家庭医生,转诊不需要家庭医生推荐,但是需要保险公司同意;保险人可以跳出保险覆盖网络就诊,但是这种情况下自费费用会很高。总体来说,两种保险各有利弊,保险人按照自身条件和需求判断哪种保险形式更适合自己。

可见,美国人不是必须有家庭医生的。但是,你会发现,不论选择何种保险,基本上每个有医疗保险的病人都有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可以看作是美国医疗就诊制度的骨架。它的作用犹如一个门户,它又是一个诊治病人的原点,并由此扩展出去。

一般来说,体检、疫苗接种、慢性病随访,家庭医生对这些工作都是游刃有余的。如果洞察到有关专科方面的特殊疾病或棘手问题,家庭医生会迅速把病人转诊给相关的专科医生会诊。在美国,家庭医生都经过正规三年家庭医学或内科住院医培训,熟悉常见疾病的处理和对临床诊治指南的掌握。由于规范的医生培训制度,家庭医生的整体能力均衡,不论是在哈佛医学院工作,还是在田纳西乡村的家庭医生,他们处理疾病的能力没有差别,而且家庭医生与专科医生之间也没有等级差别,而是互相协作关系。很多时候专科医生在处理复杂病例时需要家庭医生介入,因为家庭医生更具有全局观。家庭医生是医疗服务金字塔结构的坚实底座。

不仅医生之间不分等级,而且美国的医院之间也是没有高低之分的。那么,美国是如何让老百姓高高兴兴地在当地社区医院看病,而不是挤破头去哈佛、梅奥的呢?美国医院没有等级且能力均衡的原因,建立在医疗服务的全面规范化之上。同一个疾病在社区医院的处理与大型临床中心的结果相似,病人没有必要千里迢迢赶着去著名的大医院。比如,一个患肺炎的病人进入一般社区医院和到“高大上”的哈佛医院,它们之间的诊断、检查、用药、住院时间都是一样的。我所在的一个社区医院是拥有151张床位的小医院,每年施行心脏搭桥手术80~100例;另一个社区医院有200张床位,每年心脏手术200~300例,这些手术的成功率、愈后和大型医疗机构一样。

另一方面,虽然美国没有像中国那样的医院分级制度,但是医院之间的能力极限也是存在区别的,这个区别主要在两方面,急诊对创伤的处理能力不同和对疑难杂症的处理能力不同。紧急医疗服务(EMS)会根据病人创伤程度把病人送至不同处理能力的急诊室。在疑难杂症上则能够体现出大型临床中心的优越性,那里有更好的科研团队和更前沿的医疗技术。但是当一项新技术成熟后,也会很快进入社区医院。比如经皮导管主动脉换瓣术近几年技术已经成熟,去年我们当地的一个社区医院就已经可以单独开展这项手术了。

美国每年12亿人次的就诊量中,有81%发生在家庭医生的诊所。那么,中国医疗与美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答案是规范化程度,这是国内医疗的根本问题——医疗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医生培训的规范化、指南操作的规范化、医疗保险的规范化。如果我们认认真真做好医疗规范化建设,老百姓在县医院看病和去协和医院看病效果一样,还有人会劳民伤财地非要跑到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吗?当然,在国内医生培训规范化上,已经开始起步,但是目前首先需要规范化培训的不是住院医生,而是医院领导和大部分带教老师。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 篇4

1.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以下内容;

1.1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工作帽、白衣,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裤、隔离衣、防护镜、防护面罩)。

1.2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化学烧伤应当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1.3进行消毒工作是工作人员应当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2.各类人员均应当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应当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

3.基本防护

3.1适用对象: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以外的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

防护设备:医用职业服装、工作裤、内层圆领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

3.2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人员,进入传染区的医、护、技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SARS病房的工作人员(医、护、技、工、勤),转运疑似SARS和临床诊断SARS患者的医务人员如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操作时)、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手套(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者接触体液、血液可能污染时),面罩(有可能被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

3.3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时。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使用面罩。

《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篇5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加强医院和医师的手术管理,根据《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手术分类、分级

根据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11版)》、《云南省手术分级目录》。我院开展二级甲等医院范围及与我院诊疗科目相适应的手术。

2、手术分级管理

执行 XXXXXX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3、手术分级审批、授权

根据手术级别、专业特点、实际被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和手术技能,医务科组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专家(重点是手术科室专家)对医师进行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审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医务科定期组织专家评估医师技术能力,适时调整医师手术权限,并纳入医师技术档案管理。

《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篇6

一、信息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总结归纳常见的信息系统风险和故障主要有:

(1) 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涝灾害、雷电等;

(2) 人为客观因素引起。如操作不当, 病毒入侵计算机, 导致系统瘫痪;

(3) 疏忽大意、操作不当等工作行为造成系统数据丢失;

(4) 火灾、水灾等意外事件, 线路遭受毁坏, 造成服务器瘫痪, 数据库的损坏。

二、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分级应急处置预案的建立

2.1信息系统预案的建立原则

首先, 根据易出现瘫痪的程度、范围与时间, 对故障信息系统进行分级, 针对不同分级的网络故障建立相对应的应急预案及解决措施;其次, 树立全院人员主人翁意识, 对计算机操作人员开展新业务培训, 使其具备迅速恢复正常工作的应急能力。

2.2信息系统预案的分级建立

2.2.1成立医院应急指挥部

建立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 各职能部门参加的信息系统安全运行领导小组, 负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和信息系统日常安全运行管理的组织协调及决策工作。

2.2.2信息系统故障分级

Ⅰ级故障:由于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光纤损坏、软件问题等造成信息系统全面瘫痪并且预计故障持续时间超出90分钟。

Ⅱ级故障:信息系统全面瘫痪且预计故障持续时间在90分钟以内。

Ⅲ级故障:信息系统局部故障, 影响少数部门业务, 预计故障持续时间在60分钟以内。

2.3信息系统故障应急处理流程

1、挂号收费应急处置信息系统故障时, 挂号室负责人掌握故障的严重程度与可能持续的时间。中断超过10分钟, 转入备用服务器。手工录入患者姓名、身份、费别、就诊科室等项目, 费用信息将保存到备用服务器数据库中, 正式服务器恢复正常后, 备份服务器中的数据向正式库中导入。若备用服务器也不能正常工作, 转入手工操作。系统恢复后由收费处负责联系患者, 将手工票据信息转录入计算机, 并出具门诊收费正规票据。

2、门诊药房应急处置故障超过10分钟, 发药窗口接到医生站已缴费的处方, 严格按照“四查十对”, 仔细核对并调配、发放药品, 发药完毕将处方留存, 待故障排除后确认信息;若是处方盖有“已收费”印章或已自助缴费, 发药窗口应当核对发票或缴费凭证后发药, 同时保留处方备查和确认信息;抢救急诊患者时, 向药房借药, 抢救结束后尽快补齐相关手续。

3、临床科室应急处置医生手工开具医嘱、书写病程记录、治疗执行情况及病情进展情况;护理人员记录护理和费用执行情况, 填写患者的药品请领单 (包括姓名、ID号、费别、药品名称及用量等) 。

4、非临床科室应急处置对军人、医保及住院患者继续做检查, 命名保存记录及图像;对门诊、急诊患者出具手写报告;突发停电时, 检查室内UPS提前报警, 立即保存检查者的相关检查数据, 然后关机;只对急诊重症患者行床旁检查;检验科应备好“检验科项目临时检验申请单”等。

2.4故障状态解除

信息系统恢复并具备工作条件后, 通知相关部门/科室, 重新启用信息系统, 完成手工模式到信息系统模式的转换, 完成手工数据的补录工作及数据生成的后续工作;故障排除后2天内, 组织技术研讨会, 分析故障原因, 制定预防措施, 完成故障排除报告。

三、小结

信息系统支撑着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维护好信息系统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程, 医院一定要根据实际制定、监督和落实预案, 定期进行维护检查, 组织应急演练,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全院人员也要积极配合, 高度重视, 避免侥幸心理, 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朱长生.数字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及对策[U].医学信息.455A (B)

[2]陈春涛, 卢祖洵, 孙传彬.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 (1) :47-50.

[3]华骏.信息时代医院数字化及其信息安全问题探讨[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 (07) :37-39

XXX中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篇7

为适应医疗体系改革,适应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环境,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院与多家医院开展了双向转诊服务工作,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指导乡镇卫生院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绩

我院一直非常重视分级诊疗工作(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工作到达了新的台阶,医院成立了分级诊疗领导组织,由医务科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定期召开了分级诊疗专题会议,出台了《XXXX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组织全院医师培训了常见疾病的分级诊疗指南培训。目前我院已经与两家三级甲等医院、XX家乡镇卫生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畅通了转诊环节,由专人负责转诊工作。自2014年至今,我院向上级医院转送病人XX人次,其中90%以上病人转到三甲综合医院,其他少部分病人转向专科医院。特别一提的是,我院与XXXX医院建立了医疗协作体,对危重病人、疑难病人诊治开通了绿色通道。接受上级医院转回病人XX人,我院转向各乡镇卫生院4XX人,通过上转病人提前预约,解决了病人到上级医院就诊难、看病走弯路的问题,加强了我院与上级医院的沟通;下转病人使我院与基层医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结合我院派驻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工作帮扶下,使转到基层的病人能够的到连续、完整的治疗。

二、存在的问题

我院能够做到根据病情需要上转病人,但上级医院转回来的病人缺很少。“转上”不“转下”,双向转诊变单向转诊,目前我院大多数急危重症,疑难病人向省级医疗机构转诊,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和手术后的康复病人,可以转到县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的却非常少,由上转下非常难。这说明我们与上级医院沟通还不到位,总体缺乏统一的标准的指挥运作,个别医疗机构没有看参照执行的各项转诊标准,转诊程序和规章制度,卫生管理部门对转诊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和监督。

三、应对措施

为优化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与上级医院及其他医院的沟通,建立互信机制,使上级医院转出的病人愿意回到我院继续治疗。同时我院应继续加强对各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业务、技术上的支持。才能够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不间断、连续的双向转诊服务,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篇8

“抗菌药物”

山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分级使用办法(试行)》的通知

晋卫医[2007]19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厅管医疗机构:

为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对患者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订了《山西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分级使用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山西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分级使用办法(试行)

2、山西省抗菌药物分级目录

山西省卫生厅

二〇〇七年四月十二日

附件1:

山西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分级使用办法(试行)

为促进我省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订本办法及分类目录。

第一章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一条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第二条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未获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一旦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疗效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第三条 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第四条 临床医师选择使用抗菌药物,制订药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一)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部位、严重程度、年龄、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基础疾病等。

(二)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三)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四)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尽量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或因病情需要者可采用静脉给药,以确保疗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五)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价格低廉、抗菌作用独特、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

第五条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应尽量避免,以防耐药产生。若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应用。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第六条 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决定给药次数。

第七条 疗程:一般感染用至体温正常、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3~4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第八条 对病情复杂的难治性感染,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会诊,制定给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第九条 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认真执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妥善处理。

第十条 遵循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与联合用药原则。

第二章 临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管理原则

第十一条 严格掌握联合用药指征,以期达到抗菌的协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产生。

第十二条 联合用药一般为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特殊情况可联用两种以上,包括抗真菌药。

第十三条 联合用药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

(一)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二)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三)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四)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五)为减少各药物单一使用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

(六)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第三章 临床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要求

第十四条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原则:

(一)预防用药指征:患者具有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如果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

(二)应在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基础上规范用药品种和给药方案。

(三)不能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新品种、价格昂贵品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联用作为预防用药。

(四)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应综合考虑本院或本病区可能流行的致病菌、手术范围、手术部位与污染程度、手术持续时间、病人机体状况等因素,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其原则是:

1、疗效肯定、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2、抗菌药物剂量要足够。

3、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用药次数。

4、一般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5、清洁手术(分甲、乙两类):

甲类: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如疝、乳房、甲状腺、精索静脉、大隐静脉曲张等一般中小清洁手术,原则上可不用抗菌药物。如需使用,可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使用一个剂量。介入治疗术可参照处理。

乙类: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或异物植入手术,如头颅、心脏、眼内、胸部、骨、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大型清洁手术,以非限制性抗菌药物为主。在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下的介入治疗可参照此类用药。

6、清洁-污染手术: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胃、肠、肺、耳鼻咽喉科、妇产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手术及开放性创伤,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原则上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如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可用至术后2~3天。

7、污染的手术:

由于胃肠道、尿道、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如脓疡切开引流、化脓性胆管炎、骨髓炎、肠穿孔、腹膜炎等术前已明确感染的手术,从围手术期起即按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用药。

第十五条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注意事项:

(一)单纯性病毒感染者不用抗菌药物。

(二)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价格便宜。

(三)预防用药应有目的,针对一种或二种可能的感染菌选择药物,不能盲目采用广谱抗菌药或联合用药以预防多种细菌感染。

(四)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不能放松严格的手术操作及无菌技术,并应加强临床观察及消毒隔离措施。

第四章 门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原则

第十六条 门诊患者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原则上只能选择非限制性使用抗菌药。如因病情需要使用限制性抗菌药物,应经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在处方上加签姓名。原则上禁止在门诊治疗中使用特殊抗菌药物,如需使用应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在处方上加签姓名。针对急诊病情危重的患者,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七条 门诊原则上应使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尽可能避免联合用药。需要联合应用的,一般选择两种非限制抗菌药物。一般严禁三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抗结核、抗麻风等治疗除外)。

第十八条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3-5天(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感染性疾病除外)。使用时间在3天以上,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则上应收住院或留门诊观察室治疗,并应进行病原学监测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第十九条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以口服或肌肉注射为主,严格控制静脉输液或静脉推注的形式使用抗菌药物。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或静脉推注进行治疗的,原则上应收住院或留门诊观察室使用。

第五章 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情况下抗菌药物

第二十条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一)选择药物和设计给药方案时,必须考虑药物的肾毒性、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如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的抗菌药物,正在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时,应估测对药物清除率的影响。

(二)根据肾功能不全程度应调整药物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

第二十一条 肝功能不全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考虑药物对肝脏毒性反应及肝功能减退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避免使用肝毒性明显的药物。

第二十二条 新生儿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一般应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免使用或慎用氯霉素、磺胺药等抗菌药物,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禁止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新生儿不宜肌肉注射。

第二十三条 小儿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注意:

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8岁以下儿童不用四环素类药物,18岁以下未成年人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第二十四条 妊娠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必须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及妊娠期妇女药代动力学的改变,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在必须用药时,应选择风险/效果之比最小的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对继续妊娠可能引起的风险。

第二十五条 哺乳期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必须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在乳汁中浓度低、安全性高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并按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与哺乳时间,如哺乳结束后立即用药,或在婴儿较长睡眠前用药,使婴儿从乳汁中摄取的药物降至最低。

第二十六条 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老年人因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减退,药代动力学过程有明显变化,特别是由于肾功能减退而致药物血浓度增加,不良反应也增加,应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并依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第六章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分级管理原则

第二十七条 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性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

3.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应从严控制使用。

第二十八条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一)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选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已明确病原菌只对限制或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敏感的患者,可使用限制性使用或以上抗菌药物治疗。

(二)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需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无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格的医师的科室须由科室主任签名,或有感染等相关专业科室医师、临床药师的会诊记录。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或检验科、药剂科须分别履行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和定期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菌药物信息的职责。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第七章 病原微生物检测管理

第二十九条 各级医疗机构须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逐步建立正确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与方法,并及时报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作为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依据。

第三十条 三级医院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配备相应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正确开展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工作。

第三十一条 二级医院应创造和逐步完善条件,在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后,也应建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正确开展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目前不具备条件的,可成立地区微生物中心实验室或依托邻近医院的微生物实验室开展病原检测工作。

第八章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建立、健全本机构促进、指导、监督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并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工作纳入医疗质量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各项责任内容,切实将各项管理要求落在实处。

第三十三条 对不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工作或违反以上管理要求,因临床抗菌药物滥用而由此造成医疗纠纷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医师,将依照《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医疗机构和责任人相应的行政处罚,直至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实行。

附件2:

山西省抗菌药物分级目录

分类 非限制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限制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特殊使用抗感染药物

青 霉 素 类

青霉素G、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哌拉西林、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V钾、美洛西林、羧苄西林钠、呋布西林钠、阿洛西林、氟氯西林、替卡西林、美西林、磺苄西林钠、双氯西林、海他西林钾、匹氨西林、巴氨西林、酞氨西林、仑氨西林、甲氧西林、匹美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阿莫西林+氟氯西林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萘夫西林(新青霉素III)、阿帕西林(萘啶青霉素)

头 孢 菌 素 类 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国产)、头孢丙烯 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罗氏芬、泛生舒复)、头孢地尼、头孢特仑酯、头孢他美酯、头孢孟多、头孢克肟、头孢拉定/

舒巴坦钠、头孢唑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噻吩钠、头孢替唑钠、头孢他定(国产)、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曲松/舒巴坦

头孢吡肟、氟氧头孢钠、头孢硫咪、头孢替安、头孢地秦、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米诺、头孢匹胺、头孢泊肟酯、头孢托仑酯、头孢他定(复他欣、凯复定)、头孢美唑、头孢西丁钠、拉氧头孢钠、头孢布烯、头孢噻啶、头孢来星、头孢乙氰钠、头孢匹林钠、头孢替坦二钠、头孢尼西钠、头孢雷特、头孢磺啶钠、头孢沙定、头孢拉宗钠、其它β-内酰胺类

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氨曲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新霉素局部制剂、小诺米星(小诺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 奈替米星、核糖霉素、西索米星、阿司米星、大观霉素、利维霉素、地贝卡星、妥布霉素、卡那霉素B 依替米星、巴龙霉素、异帕米星

酰胺醇类 氯霉素局部制剂 甲砜霉素、琥珀氯霉素、棕榈氯霉素、氯霉素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乙酰吉他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阿奇霉素、泰利霉素、地红霉素、乙酰麦迪霉素、麦白霉素、罗他霉素、竹桃霉素、依托红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吉他霉素、分类 非限制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限制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特殊使用抗感染药物

四环素类 强力霉素(多西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

米诺环素、美他环素、地美环素、胍甲环素

喹诺 酮类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吡哌酸

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芦氟沙星、司氟沙星

加替沙星、莫昔沙星、司帕沙星、帕珠沙星

磺 胺 类 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柳氮磺吡啶、磺胺脒、磺胺米隆、磺胺嘧啶银、磺胺醋酰钠、磺胺嘧啶锌 复方磺胺甲噁唑针、磺胺二甲嘧啶、磺胺二甲异嘧啶、磺胺异噁唑、磺胺苯吡唑、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多辛、酞磺醋胺、琥磺胺噻唑、酞磺胺噻唑、磺胺林

甲氧苄啶类 甲氧苄啶

糖 肽 类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唑酮 烷类 利奈唑胺

抗结 核药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丁、链霉素 利福定、利福霉素钠、利福布丁、乙(丙)硫异烟胺、异烟腙、氨硫脲、安痨息、紫霉素、卷曲霉素

抗麻风药及抗麻风病反应 药 氨苯砜、苯丙砜、醋氨苯砜、氯法齐明、硫胺布新 沙立度胺、硝咪 唑类 甲硝唑 替硝唑 奥硝唑

呋 喃 类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抗真 菌药 制霉菌素、复方土槿皮酊、益康唑、克霉唑、灭癣酚、西卡宁、咪康唑、灰黄霉素、托萘酯、阿莫罗芬、环吡酮胺、特比萘芬霜剂、萘替芬、酮康唑片、氟胞嘧啶、氟康唑、美帕曲星、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液)、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克念菌素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针、硫化硒

其它类 林可霉素、磷霉素、克林霉素 多粘菌素、新生霉素、夫西地酸钠、乌洛托品、孟德立胺 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杆菌肽

注: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原则上不作为儿童的非限制性使用药,喹诺酮类不用于儿童。

《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样本选择

本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区人民医院为调查机构,随机抽取2014年9月3日该院住院部各病区的住院患者15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31份,有效回收率为87.3%。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对高淳区人民医院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对分级诊疗的了解、接受转诊的意愿和对分级诊疗的评价等。

1.2.2 定性访谈法:

对高淳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医院院长及医务科科长进行访谈,内容包括医院实施分级诊疗的现状、遇到的困难及采取的措施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患者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男性79人(60.3%)女性52人(39.7%);年龄10~20岁3人(2.3%),21~30岁14人(10.7%),31~40岁15人(11.4%),41~50岁34人(30.0%),51~60岁11人(8.4%),60岁以上54人(41.2%);机关、事业单位管理者5人(3.8%),大中型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非业主)1人(0.8%),私营企业4人(3.1%),专业技术人员6人(4.6%),办事人员1人(0.8%),个体工商户8人(6.1%),商业服务业员工3人(2.3%),非农业户口的产业工人5人(3.8%),城市农民工7人(5.3%),农村农民工45人(34.3%),农业劳动者(农林牧渔)11人(8.4%),学生4人(3.1%),离退休人员21人(16.0%),城乡无业、失业及半失业者10人(7.6%);文盲、半文盲26人(19.8%),小学29人(22.1%),初中39人(29.8%),高中、技校12人(9.2%),中专8人(6.1%),大专11人(8.4%),大学及以上6人(4.6%);月收入1 000元以下45人(34.4%),1 000~2 000元38人(29.0%),2 002~3000元20人(15.2%),3 000元以上23人(17.6%),无月收入者5人(3.8%);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56人(42.8%),参加公费医疗保险5人(3.8%),参加合作医疗62人(47.3%),参加其他社会医疗保险1人(0.8%),没有参保7人(5.3%);外科病区患者58人(44.3%),内科病区患者58人(44.3%),妇产科病区患者15人(11.4%),见表1。

2.2 患者患病后社区首诊的比率及原因

患者患病后先到社区就医的有108人(82.4%),患病后没有先到社区就医的有23人(17.6%)。关于到社区就诊的主要原因,排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离家近(57.3%)、患的是常见小病(45.0%)及收费便宜(31.3%)。

2.3 对分级诊疗的了解

2.3.1 对分级诊疗的知晓度:

调查患者中有35人(26.7%)知道社区和医院开展了分级诊疗,有96人(73.3%)不知道已实施分级诊疗。以患者对分级诊疗是否知晓为应变量,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医疗费用负担形式和患者所在就诊病区为自变量,经logisi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在对分级诊疗的知晓度方面有明显差异(P=0.022),见表2。

2.3.2 是否经历过转诊:

对于患者是否经历过转诊,22人(16.8%)表示经历过,109人(83.2%)患者表示未经历过。以患者是否经历转诊为应变量,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医疗费用负担形式和患者所在就诊病区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人群以及参与不同医疗费用负担形式的患者在是否经历过转诊方面有明显差异(P=0.004、P=0.045),见表3。

2.3.3患者就医期间,社区医生是否主动联系:

对于“医院就医期间,社区医生是否主动联系”,表示社区医生与之主动联系的为33人(25.2%),未主动联系过的为98人(74.8%)。

2.4 接受转诊的意愿

2.4.1 病情稳定后是否愿意转往社区:

病情稳定后,愿意转回社区进行治疗的患者有17人(13.0%),不愿意转回的有114人(87.0%)。不愿转回社区继续治疗的原因排前三位的分别是不信任社区医疗技术(55.3%)、费用要重新交纳、麻烦(28.0%)和不了解社区提供家庭病床(24.6%)。

2.4.2 分级诊疗决定权的归属:

认为分级诊疗的决定权在于患者的有94人(71.8%),认为在于医生的有25人(19.1%),认为在于共同协商的有12人(9.1%)。

2.5 对分级诊疗的评价

2.5.1 是否有利于及时连续治疗:

认为分级诊疗很有利于自己疾病得到及时连续治疗的有14人(10.7%),认为较有利的有34人(26.0%),认为一般的有59人(45.0%),认为较不利的有14人(10.7%),认为很不利的有6人(4.6%),认为不清楚的有4人(3.0%)。

2.5.2 对转诊费用的评价:

认为转诊治疗花费的医疗费用很合理的有8人(6.1%),认为较合理的有18人(13.7%),认为一般的有76人(58.0%),认为较不合理的有9人(6.9%),认为很不合理的有1人(0.8%),不清楚的有19人(14.5%)。

2.5.3 对转诊治疗结果满意度:

对于转诊治疗结果很满意的有9人(6.9%),较满意的有24人(18.3%),一般的有76人(58.0%),较不满意的有4人(3.1%),很不满意的有5人(3.8%)。

3 讨论

3.1 患者社区首诊的比率有所提高

社区首诊制度的实行与完善是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关键性环节,在双向转诊制度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实现双向转诊的有效途径之一[4]。调查结果显示,82.4%的患者选择社区首诊,17.6%的患者没有选择社区首诊,说明分级诊疗制度推行以来,调查对象的社区首诊率较高,社区首诊制度取得了一定进展,医疗资源的重心在下移,有利于解决“看病难”问题,也有利于分级诊疗的发展。

3.2 患者对分级诊疗的知晓度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6.7%的调查对象知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建立了分级诊疗制度,其余患者尚不知道社区和医院之间建立了分级诊疗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向患者介绍分级诊疗制度,建议通过转诊去看病,很多患者还没有经历过并且也不愿意进行转诊,表明患者在就诊过程中“转上不转下”问题突出。由于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未能作出及时正确的宣传,使得患者对于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程度仍比较低,影响了患者在分级诊疗方面的参与度。

3.3 患者转诊率和转诊意愿偏低

只有16.8%的患者参与过转诊,还有87.0%的患者不愿意转回社区,表明住院患者的转诊率和转诊意愿较低。而影响患者转诊意愿的主要原因有不信任社区医疗技术、费用要重新交纳、麻烦和不了解社区提供家庭病床,说明患者对社区医疗的了解程度不足,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率较低,影响了患者对于是否参与转诊的选择。此外,在患者转诊时,在排队缴费和检查等方面没有为患者提供方便和减少支出,也影响了分级诊疗的发展。

3.4 绝大多数患者认为应该自己决定是否分级诊疗

调查结果显示,71.8%的患者认为分级诊疗的决定权在于患者本人,只有9.1%的患者认为应由医生或医患双方决定患者是否参与分级诊疗,说明患者对于是否参与和如何参与分级诊疗的内容仍不了解,还没有认识到分级诊疗的决定权在医患双方。同时,相关部门和机构,尤其是直接与患者接触的社区和医院,对于分级诊疗的宣传过少,影响了患者对分级诊疗的理解和知情程度。

3.5 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评价多为一般

患者对于分级诊疗的总体评价不高。45.0%的患者认为通过分级诊疗自己获得治疗的及时性和连续性一般,58.0%的患者认为转诊治疗花费的医疗费用一般,58.0%的患者认为转诊治疗结果一般。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程度不紧密,分工协作也不尽如人意,在转诊过程中,患者不能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和治疗结果。同时,转诊中出现的再次挂号、医保费用交纳等问题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3.6 医院与社区的信息沟通不畅

住院患者在转诊过程中,社区与医院尚未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制度,患者转诊后,仍需要重新排队就诊,重新做检查,不利于患者的及时连续治疗。同时,在调查中还发现,74.8%的社区医生也未主动与患者联系,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完善患者信息库。

4 建议

4.1 加大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增强患者对该制度的了解

分级诊疗制度是以社区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为起始端、贯穿整个疾病治疗过程,是在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医疗关系运行的枢纽[5]。但是患者对于分级诊疗制度不甚了解,对社区医疗不信任,看病仍选择首先去医院。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医疗机构、社区、学习工作场所和媒体等多种途径,加大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让患者了解到分级诊疗制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此外,转诊过程中还存在着“转上容易转下难”的问题,只有通过宣传,使患者了解更多关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内容,才能让更多的患者愿意向下转诊。

4.2 加强社区与医院分工协作,提高患者转诊率

加强社区与医院分工协作,提高患者转诊率。第一,应加快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就诊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平台是具体支撑分级诊疗并使其真正有效运作不可缺少的载体[6],同时,有助于医院和社区做好分工协作,加强沟通联系,以便在患者上转或下转后,就医信息能及时准确的提供给相应的医疗机构。第二,转诊需要患者多次挂号和排队就诊,未给患者看病就诊带来便利,应在患者上转或下转前并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由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提前做好联系和准备,预约好时间和地点,以方便患者转院。

4.3 尊重患者知情权,提高患者参与度

由于多数人对疾病的不了解以及媒体的一些负面报道,很多患者对于医生的诊断治疗存在不认同,患者的就诊参与度不高,医患矛盾严重。为此,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提高患者参与度。第一,医生与其他医务工作者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接触,及时为他们解决疑问,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第二,医生在做转诊决定前应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参与到决策中,制订更便捷有效、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转诊方案。

4.4 完善配套制度,促进分级诊疗的落实

目前,医保在患者由社区转往大医院时仍需要按照一定起付标准缴纳费用,这会影响到患者的转诊意愿。调查患者不愿转回社区继续治疗排前三位的原因中就有费用要重新交纳、麻烦这一项,因此,医保管理部门应该调整或取消相关起付标准,消除患者选择医疗机构就诊与医疗费用报销的障碍[8],鼓励更多康复期住院患者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治疗。此外,还可明确常见慢性病的转诊条件及诊疗费用,使更多的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就诊。

参考文献

[1]崔华欠,方国瑜.广州市社区居民对分级诊疗模式的知晓和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4,34(17):4123-4126.

[2]杨群庆,薛迪.上海市某二级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制度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8.

[3]田柯,许崇伟.托管式医院集团双向转诊及其积极意义初步探究[J].现代医院,2011,11(1):108-110.

[4]甘筱青,贾清萍,李红.农村地区居民向下转诊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A):722.

[5]李娜.城市医疗服务中双向转诊机制研究—基于天津市北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调查[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4.

[6]陈敏生,赖伟.上海市松江区双向转诊知晓度与转诊意愿调查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3):340-342.

[7]梁新亮,常小婉.河南省骨干医师对双向转诊认知度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7):498-499.

上一篇:毕业生档案派遣下一篇:招聘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