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

2024-05-13

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精选8篇)

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 篇1

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20000729(颁布时间)20001001(实施时间)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

(2000年4月28日郑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0年7月29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 燃气经营 第四章 燃气使用 第五章 燃气设施管理 第六章 燃气器具 第七章 燃气安全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燃气管理,维护燃气用户、燃气及燃气器具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燃气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燃气是指天燃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气体燃料。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燃气发展规划,燃气工程建设,燃气的生产、供应和使用,燃气设施保护,燃气器具的销售、安装维修,燃气安全管理等活动。第四条 市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燃气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的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建设、公安、交通、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劳动、经济贸易、物价、市政等部门应当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燃气管理工作。

第五条 燃气事业的发展应当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能源和安全供用、保障供应、规范服务的原则。

燃气企业应当树立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依法管理、文明管理,接受社会监督。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 燃气发展规划由市、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项目,应当符合燃气发展规划,经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按照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

燃气发展规划区域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应当规划燃气管网设施位置。燃气设施与道路同步建设的,应与道路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第八条 管道供气区域内的高层民用建筑,应当安装使用管道燃气,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新建住宅设计使用管道燃气的,设计单位应将燃气计量装置的安装位置预留在室外公用部位。现有使用管道燃气的住宅,具备条件的,可以逐步将燃气计量装置改装在室外公用部位。积极推广先进的燃气计量装置。

第九条 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接受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机

构的监督。

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燃气工程竣工,由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燃气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条 燃气工程的建设资金,由政府或建设单位筹措;庭院、户内燃气设施建设资金,由用户单位或个人筹集。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增设、改装、拆除燃气设施。确需增设、改装、拆除燃气管道及设施的,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燃气安装、维修企业负责施工。燃气安装、维修企业确需移动燃气计量装置及计量装置前的设施,应经燃气企业同意。第三章 燃气经营

第十二条 管道燃气实行区域性统一经营。在管道天然气、管道人工煤气建成区内,不得新建、扩建管道液化气。

瓶装燃气允许多家经营,实行规范管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燃气。

第十三条 从事燃气经营的企业,应向市或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燃气企业资质证书,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十四条 燃气企业设立燃气供应站(点),应当向市或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发给燃气供应许可证:

(一)有符合标准的固定设施;

(二)有符合标准并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合格的燃气消防、安全保护设施;

(三)有防泄漏、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四)有符合规定的营业制度;

(五)有相应数量的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设立燃气机动车加气站除具备前款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具有符合标准的燃气储存、充装、计量等设备。

第十五条 燃气供应站(点)实行年审制度,未经年审或年审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

禁止伪造、涂改、出租、买卖燃气供应许可证。

第十六条 燃气企业合并、分立,经营场所及其他重大事项变更,应当按照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燃气企业中止经营活动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市或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燃气企业供应的燃气气质和压力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保证正常安全供气。燃气企业不得向无燃气供应许可证的经营者提供气源。

第十八条 燃气企业应当设置并向社会公布抢险、抢修电话,并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第十九条 管道燃气企业在燃气经营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供气;

(二)建立健全用户档案;

(三)按照规定及时为用户

安装、改装管道燃气设施,保证质量;

(四)检修燃气设施或者器具以及进行燃气设施安全检查,应事先通知用户;

(五)工作人员入户检修、检查、抄表,应佩戴统一的标志,文明作业,用语规范;

第二十条 管道燃气企业因施工、检修等原因降压供气或者停止供气,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用户;施工、检修应在二十时至次日七时之间进行;停止供气二十四小时以上的,应当向市、县(市)、上街区人民政府报告。

对居民恢复供气时,管道燃气企业应当在恢复供气之日六时至二十时之间择定恢复供气时间。第二十一条 新型气体燃料必须经国家或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鉴定合格后,方可作为民用气体燃料投入使用。

第二十二条 管道燃气价格应在供气成本加税费和合理利润的基础上,按生活用气保本微利、生产经营用气合理计价的原则,由市或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测算,经物价部门依法组织听证并审核,按价格管理权限报经批准。燃气企业必须按批准的价格执行。

第二十三条 瓶装燃气企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初次使用或者重新检验后的燃气钢瓶应当抽取真空后再充装燃气;

(二)在用燃气钢瓶灌装前必须按规定抽取残液和进行瓶体检查,不符合规定的,不得灌装;

(三)燃气钢瓶灌装量应当与该瓶标识灌装量相符,其误差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充气后应当有记录,并粘贴检验合格标志;

(四)燃气企业应当将燃气钢瓶中的空、重瓶分别存放;发现漏气瓶、超重瓶等不符合规定的燃气钢瓶,应当妥善处置,不得放入瓶库;

(五)严禁从槽车或贮罐上直接灌装燃气钢瓶;

(六)禁止灌装超过检验期限或检验不合格的燃气钢瓶。第四章 燃气使用

第二十四条 管道燃气企业与管道燃气用户应当依照《合同法》的规定签订供用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五条 管道燃气用户需要变更用户名称、扩大用气范围、改变燃气用途和安装、改装、拆迁固定的燃气设施,应当向管道燃气企业申请办理有关手续,并承担所需费用。第二十六条 禁止盗用、转供管道燃气。

第二十七条 使用管道燃气计量装置依法执行首次强制检定制度。计量检定机构应当对检定合格的燃气计量装置建立档案,出具检定合格证书,并对检定结果负责。禁止擅自开启计量检定机构加封的燃气计量装置封印。

第二十八条 管道燃气的用气量以燃气计量装置的记录为准。用户和燃气企业对燃气计量装置的准确度有异议的,可以提出校验,双方应当在约定的时间内交由法定的计

量检定机构检定。对检定结果有异议的,可申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计量检定机构重新检定。

经检定的燃气计量装置其误差在规定的范围的,检定费用由提出校验一方承担;其误差超过规定范围的,检定费用由燃气企业承担,并由燃气企业免费为用户更换合格的计量装置。使用超过法定误差范围的燃气计量装置的用户,其在申请检定之日前二个月的燃气费,按照检定误差调整合格后的用气量计算,多计或少计的用气量,在下次抄表时折抵。

第二十九条 燃气计量装置发生故障,燃气企业应及时进行处理。燃气计量装置发生故障造成无法计量的,按该用户前四个月的月平均用气量计收气费。

第三十条 燃气计量装置安装在室内的,燃气企业应与用户约定抄表时间,用户应当配合抄表。抄表后应当告知用户用气量。

在约定的时间内不能入户抄表的,燃气企业抄表人员应书面告知用户复抄时间。在告知的复抄时间内仍无法入户抄表的,按前四个月的月平均用气量计量。无正当理由连续三次(不含复抄次数)且时间满六个月仍不能入户抄表的,按前四个月的月平均用气量加倍计量。

半年以上不使用燃气的用户,可以到燃气企业办理暂停用气手续。需重新使用的,应到燃气企业办理启用手续。燃气企业应在二个工作日内恢复供气。

第三十一条 管道燃气用户应当按时足额交纳气费。逾期未交纳的,自逾期之日起,对生产经营性用户每日按所欠气费的百分之一收取滞纳金,对其他用户每日按所欠燃气费的千分之一收取滞纳金。

逾期两个月不交纳气费,经催交后仍不交纳的,燃气企业可以中止供气。

第三十二条 用户有权就燃气经营的收费和服务向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投诉;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答复。第五章 燃气设施管理

第三十三条 城市管道燃气管网户外部分属公用设施,无论投资主体及产权归属,均由燃气企业统一管理、安排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阻挠养护维修作业和新增用户接管。第三十四条 燃气企业必须建立安全检查、维修养护、事故抢修制度,加强对燃气设施的维修和管理,并定期对燃气设施进行检修,及时排除、处理燃气设施故障和事故,确保燃气设施安全运行和正常供气。

第三十五条 庭院、户内燃气设施产权归用户所有。庭院、户内燃气设施养护维修费用在未计入燃气成本前,用户应当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缴纳养护维修费用。燃气企业对燃气设施进行养护、维修以及更换设备,不得再收取任何费用。燃气企业应按

规定使用年限定期免费为用户更换燃气计量装置。

第三十六条 燃气设施由市或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划定保护范围,并进行公告。对重要的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应当设置界线标志。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

(二)堆放物料和倾倒、排放腐蚀性液体;

(三)种植乔木;

(四)擅自开挖沟渠、挖坑取土、打桩或者顶进作业;

(五)在管道燃气设施上牵挂电线、绳索;

(六)擅自开启或者关闭燃气管道公共阀门;

(七)擅自从事爆破作业;

(八)其他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 因工程建设需要,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确需进行开挖沟渠、挖坑取土、打桩或者顶进作业、爆破等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施工作业的,建设单位应当报市、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规定办理其他有关手续。

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提请燃气企业查明地下燃气设施的相关情况,燃气企业应当在三日内给予书面答复。

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燃气企业协商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由此发生的燃气设施安全保护和监护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由于施工不当造成燃气设施损坏的,建设单位应当协助燃气企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修,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第六章 燃气器具

第三十八条 在本市销售使用的燃气器具,必须是取得国家燃气器具产品生产许可证、安全质量认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第三十九条 燃气器具必须经市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法定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气源适配性检测。经检测符合本市燃气使用要求的,市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五个工作日内颁发准销证。

市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取得准销证的燃气器具列入本市燃气器具准销目录,并向社会公布。未列入燃气器具准销目录的燃气器具,禁止在本市销售、安装、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定燃气用户购买指定地点或者指定品牌的燃气器具。

第四十条 燃气器具的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在销售地应当设立或指定维修站(点),为用户提供维修服务。

第四十一条 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业务的单位,应当经过市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资质审查合格,领取资质证书。

对燃气器具安装、维修单位的资质实行年审制度,未经年审或年审不合格的,不得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业务。

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人员应当经过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

考试合格,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后,方可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业务。

第四十二条 安装以管道燃气为燃料的燃气器具(不含家庭用燃气灶具)应由具有资质证书的单位安装,并给用户出具安装合格证书。第七章 燃气安全

第四十三条 燃气企业应当宣传安全使用燃气常识,指导用户安全使用燃气。

燃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重要的燃气设施所在地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配备专职人员进行巡回检查。

管道燃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管道燃气中加嗅。

第四十四条 燃气企业选用的燃气贮罐、燃气钢瓶和调压器具应当符合规定的标准,并按照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注册登记、定期检验。

第四十五条 燃气用户应当遵守安全用气管理规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坏燃气设施,影响用气安全;

(二)用明火对燃气设施、器具进行试漏;

(三)在不具备安全用气的场所使用燃气;

(四)自行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设施和器具(不包括家庭用燃气灶具);

(五)加热、砸、摔燃气钢瓶或者在使用时倒卧燃气钢瓶;

(六)自行倾倒燃气钢瓶残液或自行进行燃气钢瓶之间倒罐;

(七)自行改换燃气钢瓶检验标志和漆色;

(八)其他影响用气安全的行为。

第四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设施、器具泄漏或损坏等故障,应当立即通知燃气企业;发生由燃气引起的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应当立即通知燃气企业、消防等单位和部门。第四十七条 因抢修管道燃气设施,确需损坏市政设施或者其他设施以及中断电力、通讯的,燃气企业可以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抢修后应立即恢复原状,并补办有关手续。

燃气企业对燃气设施进行抢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给予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或者干扰抢修工作的进行。

抢修室内燃气设施时,用户应当无条件拆除影响抢修的装饰装修设施;用户不拆除的,由燃气企业拆除,造成的损失,由事故责任人承担。

第四十八条 发生重大燃气事故,燃气企业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时起,停止事故涉及范围内的供气。事故隐患消除后,经当地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恢复供气。发生燃气事故,由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查清事故原因。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未经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或者燃气工程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使

用的,责令停止施工或者停业,可并处四万元罚款;

(二)未取得燃气企业资质证书或(燃气供应许可证),从事燃气经营的,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查封、扣押违法经营的物品,可并处三万元罚款;

(三)未经年审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处以二千元罚款;年审不合格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责令停业,可并处五千元罚款;

(四)伪造、涂改、出租、买卖燃气企业资质证书和燃气供应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罚款;

(五)燃气企业向无《燃气供应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经营性气源的,处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六)未经鉴定合格将新型气体燃料作为民用气体燃料投入经营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罚款;

(七)瓶装燃气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之一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八)销售、安装未列入本市燃气器具准销目录的燃气器具的,处以五千元罚款;

(九)燃气器具安装、维修单位,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安装、维修业务的,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查封、扣押违法物品,可并处三万元罚款;使用未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人员,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业务的,处以二千元罚款;

(十)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堆放物料和倾倒、排放腐蚀性液体,擅自开挖沟渠、挖坑取土、打桩或者顶进作业,擅自从事爆破作业的,责令停止施工,对个人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十一)未经燃气企业同意,擅自移动燃气计量装置及计量装置前的燃气设施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十二)转供管道燃气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十三)损坏燃气设施,影响用气安全的,责令赔偿损失,处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十四)擅自开启或者关闭燃气公共管道阀门的,处以五百元罚款;

(十五)自行倾倒燃气钢瓶残液或自行进行钢瓶之间倒罐的,处以五百元罚款。

第五十条 燃气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上街区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擅自停气或未履行停气通知义务的;

(二)燃气设施检修或施工,未按规定设置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

(三)供应管道燃气没有按规定加嗅的;

(四)燃气设施发生故障,未按规定及时抢修的;

(五)燃气设施故障修复后,未按规定恢复供气的。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触犯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第五十三条 燃气管理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管理权的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燃气工程是指管道燃气的长输管线及门站、管网干线、储配站、调压站、液化石油气贮配(存)站、气化站、混气站、燃气汽车充装站、新型气体燃料站、燃气钢瓶检测站和人工煤气气源厂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二)燃气设施是指燃气生产、储运、输配、供应的各种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和计量装置;

(三)燃气器具是指燃气灶具、公用燃气炊事器具、燃气烘烤器具、燃气热水(开水)器具、燃气取暖器具、燃气交通运输工具燃气冷暖机、燃气钢瓶等;

(四)燃气企业是指生产、储存、输配、供应燃气的企业;

(五)用户是指使用燃气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豫人常[2000]27号(来源)地方性法规(类别)Y(采用标识)1(级别)

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 篇2

关键词:燃气具,行业管理,销售监管机制,使用安全

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之初提出了气化太原的科学决策,通过实施气源引入工程、城市输配管网工程、天然气置换工程、汽车加气站建设工程、常年运行锅炉“煤改气”工程、热电联产工程、城中村“气化工程”七项工程,实现“气化太原”全覆盖。近期在2015年将实现居民生活全面气化,做饭用天然气,取暖用焦炉煤气,公交、出租车燃料使用煤层气。随着气化太原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燃气用户数将迅猛增长,民用和商用燃气具的使用将更加广泛,更加多样化,新型燃气具如燃气壁挂炉、燃气取暖器等新型燃气具将会得到广泛应用,燃气行业安全管理的任务将更加繁重,燃气安全问题已引起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和媒体的高度重视。燃气具的使用安全是燃气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如何加强燃气具销售、安装、维修等环节的监管,保障用户燃气具使用安全,是一个重要课题。本人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管理工作,确保燃气具使用安全。

1 进一步建立完善燃气具销售监管机制,把好销售关

燃气具是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特殊性商品,进入市场销售的各类燃气具,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产品质量要经检验合格,还有一项重要的条件,就是燃气具要与本地燃气的气源相适配。如果燃气具与气源不适配,便会导致燃烧不充分,出现熄火、回火、烟气有害成分超标等,影响环境、浪费资源甚至危害生命健康。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对燃气具的安装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国家《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规定,燃气用户、相关单位和个人不得安装使用不符合气源要求的燃气燃烧器具;《山西省燃气管理条例》规定,在本省销售的燃气器具,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气源适配性检测合格;《太原市燃气管理条例》规定,在本市销售的燃气器具,必须经具备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气源适配性检测,符合本地燃气使用要求,列入太原市燃气器具销售指导目录。太原市燃气管理部门多年来坚持按照有关法规对燃气器具市场实施监管,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全市燃气具的气源适配性检测工作,依据检测结果制定燃气器具销售指导目录,在新闻媒体上公告。

但是目前我市的燃气具市场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我市燃气器具销售已完全市场化,销售场所有大型卖场、小商品批发市场、邻街背巷小商店和刚兴起的网购等,个体经营者居多,燃气具品牌型号也十分繁杂,更新换代频繁,加上新型燃气具产品的不断推出,所以未经气源适配性检测就上柜销售的现象时有发生,更为严重的是少数商家还存在销售国家明令禁销燃具产品的现象。燃气管理部门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如何把好销售关,搭建一个真正能让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燃具的平台,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课题。目前我市绝大多数市民购买燃气具已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大中型商场和燃气企业专业卖场已经成为市民购买燃具的首选,为此,有必要以大中型商场和燃气企业专业卖场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燃气具销售的监管机制,进而在其他类型的销售市场推广,实现对全市燃气具市场的有效监管。大中型卖场和燃气企业专业卖场应当建立四个方面的机制:1)建立以商场为责任主体的监督机制,商场要明确责任部门,负责本系统的燃气器具进场前型号核查、售中检查、配合查处等项工作,对入场验货、上柜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保证产品检测合格率。2)完善消费引导宣传机制。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抓好燃气具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对未检测企业,抓住典型案例公开曝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消费,开展假冒伪劣燃具展示、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投诉形式提高消费者自我防范意识,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安全放心燃具。3)强化执法检查督导机制。一方面是企业要牢固树立守法经营意识,自觉把销售合格燃具作为共同的责任和任务,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监管人,严格落实责任追究问责制。同时燃气管理部门要集中随机抽查,对不合格的燃具品牌和型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和违法通知书,限期整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强势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初次违规友情提醒、加大重点商家的检查频次等。

2 加强安装维修许可工作,把好行业准入关

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如果燃气具及配套产品如灶具、热水器、燃气锅炉、空调、胶管、减压阀、调压阀等不能正确安装和维修,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燃气泄漏、爆炸和人员伤亡等燃气安全事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幸。燃气设施的安全与否,又关系到相邻用户和整个燃气系统的安全,因此国家对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的市场准入有严格规定,《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规定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的企业要经当地燃气主管部门审查合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安装、改装、拆装户内燃气设施。《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住建部《关于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已明确将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纳入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对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的企业,在注册资金、营业场所、设备仪器、人员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企业符合条件并经燃气主管部门许可后方可从事燃烧器具安装工作。但目前我市燃气具安装维修行业状况不容乐观,许多燃气具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未按规定申报燃气具安装维修资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燃气具生产者和销售者法律意识淡薄,思想认识不够,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大多数燃气具销售者为个体经营户,在人员、设备仪器等方面不具备燃气具安装维修企业的许可条件,这些势必造成一些燃气具安装维修不规范甚至是质量不合格,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加强燃气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管理,把好安装维修企业准入关,规范安装维修企业行为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燃气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燃气具安装维修的许可工作,各对具备许可条件的燃气具的生产者、销售者,由企业自主设立安装维修售后服务站点。重点监控不具备燃气器具安装维修资格的经销商,所售燃气具安装维修,必须委托具有燃气具安装维修资质的企业进行安装维修,使其安装维修业务符合法律和规范要求。严禁个人和不具备燃气具安装维修资质的单位从事安装维修业务。

3加强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把好安装维修质量关

燃气具安装维修质量关系到燃气行业安全,直接从事安装维修作业人员的岗位技能素质对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对燃气具的安装维修有严格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定,如《燃气燃烧器具安全技术通则》《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管理规程》《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等。如果燃气具不按国家规定进行安装维修,不仅会影响燃气具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危及用户的生命安全。目前由于燃气具销售企业多为个体经营,安装维修专业人员匮乏,人员流动性较大,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这部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有的不严格遵守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操作规程,有的对燃气器具故障不能正确判断,也没有能力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甚至有些企业未建立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质检人员、工程验收人员不到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不能按照有关标准进行验收等。这些问题无形中加大了燃气器具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安装维修人员的资格管理刻不容缓。国家已制定出台了《燃气具安装维修工》职业技能标准,这个标准是对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作业人员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从事民用燃气燃烧器具及附属设施的安装、调试、维护、修理等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燃气管理部门要强制性推行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作业人员职业技能岗位证工作,强化燃气具安装和规范化服务,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确保燃气具安装维修质量,确保燃气具使用安全。

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 篇3

《杭州市燃气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杭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根据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就本条例的有关问题作以下说明:

一、修订条例的必要性和经过

《杭州市燃气管理条例》自1998年12月施行以来,先后于2001年、2003年、2004年进行了三次修订。自2004年以来,我市迈入了天然气时代,现行管道燃气管理中日益暴露出燃气经营日常监管的内容和手段需进一步加强、燃气设施的安全维护责任需进一步界定、燃气行业管理中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权责交叉情况需进一步厘清等问题。同时,自2004年以来,上位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上位法对燃气管理作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规定,我市的地方性法规与上位法规定存在诸多不一致之处,容易造成实际管理的混乱。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燃气管理,维护燃气经营者和燃气用户的合法权益,适应公用事业市场化形势需要,促进燃气事业发展,有必要对《杭州市燃气管理条例》进行修订。

条例是杭州市人大常委会2013年立法计划项目。2013年8月,杭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杭州市人民政府提请的《杭州市燃气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会后,杭州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将条例草案在杭州人大网登载,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同时,还分别征求了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会、市人大代表及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并就有关问题反复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法制委员会对条例草案进行了统一审议并作了修改,形成条例草案修改稿,提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二、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分总则、燃气发展规划与应急保障、燃气经营与设施管理、燃气使用与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七章,共三十七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关于规划编制和应急储备

条例根据国务院《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规定,要求市、县(市)燃气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区域内燃气发展规划,并对发展规划应当包含的内容作了明确。同时,根据我市实际,对市、县(市)编制燃气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求,“市级规划应当明确市行政区域内天然气气源及与省天然气供气系统衔接、天然气高中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天然气应急保障气源场站和市区内城市天然气管网、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和车船加气站布局等内容。县(市)燃气发展规划应当明确区域内天然气管网和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和车船加气站布局等内容”。

条例规定了燃气应急储备制度,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建立燃气应急储备制度,并编制燃气应急储备预案。“燃气经营者因执行燃气应急储备预案所增加的成本费用,由市、县(市)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二)关于燃气设施维护责任和保护措施

条例通过细化管道燃气设施所有权规定对维护责任做了划分。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对其供气范围内的市政燃气设施、建筑区划内业主专有部分以外的燃气设施,承担运行、维护、抢修和更新改造的责任。燃气用户对其所有的管道燃气设施承担管理、维护责任。

在燃气设施保护措施方面,对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施工活动,条例在上位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强调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当书面通知燃气经营者,燃气经营者应当派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指导和监护。对此,还专门设置了法律责任。

(三)关于用气规范和安全措施

条例第四章对“燃气使用与安全管理”作了专章规定,明确了燃气计量异议处理和用气禁止行为。其中,对燃气用户出现用气禁止行为时,规定燃气经营者应当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协助用户落实整改。对拒不整改的管道燃气用户,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可按供气合同约定停止供气。

由于燃气事故可能带来严重生命和财产损失,条例从政府、监管部门、经营者等层面规定了制定预案、检查考核、安全操作和设备管理规范等要求。

(四)关于监督检查职责和措施

由于燃气管理特别是瓶装燃气管理需要各部门协同实施,实践中需要对相关部门职责进一步厘清,并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条例对燃气、公安消防、质监、交通运输等主要监管部门的职责进行了规定。针对相关部门反映执法交叉现象严重的问题,条例还对部门职责衔接专门作了规定,监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违法行为属于其他有关监管部门管辖的,“应当及时书面通报或者移交相关监管部门。涉嫌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相关规定向公安机关移送”。

柳州市燃气管理办法(修订稿) 篇4

(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柳州市城镇燃气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燃气经营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燃气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结合本市燃气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镇燃气的规划、工程建设、经营、使用、设施保护和燃气器具的安装与维修,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燃气生产及天然气门站以外的输气管线、农村用沼气、合成液体燃料(如碳5等轻烃燃料)及其燃烧器具的管理、各种燃气具生产制造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市、县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燃气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可成立燃气管理机构,授权或委托其负责燃气行业管理相关工作。

公安消防、安全生产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城乡规划、物价、环保、气象、交通等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燃气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普及燃气使用,推广清洁能源,促进燃气科技进步,提高燃气管理水平。

第五条 城镇燃气是重要的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之一。燃气行业管理必须始终坚持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

第六条 燃气经营企业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并负有对用户安全使用燃气进行宣传指导的义务。

燃气用户应当遵守燃气安全用气规则,确保使用安全。

第二章 规划与工程建设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等部门编制本地区燃气专项发展规划,按法定程序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进行城镇新区开发、旧区改建和新建、改建、扩建大型建设项目时,应当按照燃气专项发展规划和城镇详细规划,配套建设相应的燃气公用设施;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按照规划要求预留燃气公用配套设施(如燃气调压站、气化站、混气站、液化气瓶装供应站等)建设用地。

第九条 新建燃气项目(液化气储配站、小区管道集中供气等)必须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方可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有关手续。扩建、改建的燃气项目应报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办理有关报建手续。燃气企业的重大技术改造、涉及市政公共燃气设施的改造应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 在城市燃气管网规划发展区域内,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工程,新建、扩建、改建道路、桥梁等市政工程和住宅工程,按照燃气专业规划必须建设的管道燃气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在城市燃气管网未规划地带发展液化气小区集中供气时,其管网设计必须与城市管道燃气主气源相适应,以利于今后并网供气。在城市燃气主管网覆盖区域内,不宜再建液化气小区集中供气。

高层民用建筑应使用管道燃气供气。在燃气管网发展规划以外的高层民用建筑可使用 1 液化气瓶组集中供气。但不得使用瓶装液化气供气。

在城市燃气管网建成区域内,应当限制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设置的数量、经营年限; 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点)应由获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燃气企业建设、经营。第十一条 从事燃气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活动的,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燃气工程。

第十二条 燃气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地方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确保燃气工程质量。燃气工程建设应有专业监理机构监理,且必须接受政府部门质量安全监督。

第十三条 燃气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并根据工程建设规模,按照国家或地方法规规定,经相关监督部门(如消防、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监督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进行监督、抽查。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及时向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章 燃气经营与使用管理

第十五条 政府对燃气经营实行经营许可制度。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的单位和个人,禁止从事燃气经营活动。

管道燃气按燃气发展规划实行区域性统一经营;瓶装液化气在合理规划布局的前提下实行多家经营。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燃气设计、施工、供应企业的资质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工商管理部门根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燃气经营许可证》核发工商营业执照。

第十六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从事燃气经营的企业,应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领《燃气经营许可证(燃气企业)》;燃气经营企业申请设立燃气供应站点的,应当向所设立燃气供应站点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领《燃气经营许可证(供应站点)》。

企业申领《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应当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具备燃气经营许可条件的证明材料和文件(具体要求按照自治区建设厅有关规定执行)。符合条件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决定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燃气经营许可证(燃气企业)》有效期五年,《燃气经营许可证(供应站点)》有效期一年。为确保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获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燃气企业)》企业,每年必须接受一次年度安全生产运营定期检验。未经检验或者经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年度定期检验内容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规定制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租、出借、转让、涂改、伪造《燃气经营许可证》。

燃气经营企业不得将生产经营场所出租给不具备《燃气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或个人经营。也不得将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燃气设施(包括场地、设备、建筑等)出租给其它企业或个人进行燃气经营活动。

第十八条

燃气经营企业所供应的燃气必须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

政府不提倡将“合成液体燃料”作为城镇民用燃料推广使用。企业提出应用的,必须 2 经自治区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等部门组织专业机构或专业鉴定委员会鉴定合格后,方可作为民用燃料投入使用。

第十九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应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制定重点部位各类突发事故的抢险预案,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燃气经营企业应严格执行《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的规定,确保所有生产设施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任命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燃气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设置二十四小时值班报警电话,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燃气质量、压力和计量标准不间断地供气。除紧急事故外,影响用户用气的停气和降压作业,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以上通知用户;恢复供气时必须提前告知用户恢复供气时间,并严格按安全规程恢复供气。因突发事故降压或者停气的,应当及时通知用户。禁止在夜间22点-凌晨6点之间恢复供气。

第二十一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燃气事故抢险抢修队伍,必须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防护用品、消防器材、车辆、通讯设备和检测设备等。

第二十二条 燃气经营企业中从事安全管理、特种作业和抢险抢修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接受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安全管理或者作业活动。企业应对所有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上岗前培训和定期安全教育。

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从业人员按规定使用。

第二十三条 燃气供应企业应当依法与用户签订供用气合同,明确供用双方的权利、义务。管道燃气供用气合同中应当明确燃气设施的产权划分界限、维修责任。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制定用户安全用气规则,向用户发放安全用气手册,并安排专职人员对用户进行燃气安全使用教育、解答用户咨询。

第二十四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对用户用气设施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消除。

燃气经营企业巡查人员入户检查时,应当主动出示有效证件。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管道燃气用户需扩大用气范围、改变燃气用途或者安装、改装、拆除煤气表后的燃气管道和燃气器具,应当到燃气经营企业备案。

第二十七条 第一款 管道燃气用户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燃气费。逾期不支付的,管道燃气供应企业可以按日加收欠费总额的5‰的滞纳金;逾期二个月仍不支付的,管道燃气供应企业可以暂时停止供气,但应提前三日书面通知用户。管道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在用户支付所欠费用后24小时内恢复供气。

第二款 管道燃气用气量以燃气计量表具显示的数据为准。管道燃气供用气当事人发生计量争议时,如燃气表在法定检验期内,可以提请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表具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的,由申请人承担检验费;经检定计量表具误差超过国家规定范围的,由管道燃气供应企业承担检验费。自申请检定之日起前二个月的用气量,按照检定合格的标准用气量计费。

第二十八条 燃气用户应当遵守安全用气规则,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盗用燃气、损坏燃气设施;

(二)拒绝持有合法证件的燃气工作人员入户进行燃气安全检查及正常业务活动;

(三)从事危害室内燃气设施安全的装饰、装修活动;如用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

(四)安装、使用明令淘汰的燃气器具;

(五)使用超期限未检验、检验不合格或者报废的钢瓶;

(六)擅自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计量装置和燃气设施;

(七)加热、摔、砸燃气钢瓶或者在使用时倒卧燃气钢瓶;

(八)倾倒燃气钢瓶残液;

(九)擅自改换燃气钢瓶检验标志和漆色;

(十)在不具备安全使用条件的场所使用瓶装燃气;

(十一)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从事瓶装液化气充装的企业,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给超期限未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钢瓶充装燃气;

(二)给报废、改装的钢瓶充装燃气;

(三)给超残液量标准的钢瓶充装燃气;

(四)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给钢瓶充装燃气;

(五)用槽车直接向钢瓶充装燃气或者用钢瓶相互倒灌液化气;

(六)给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瓶充装燃气。

第二十九条 用户有权就燃气、燃气器具及其他相关服务的质量、收费等事项向供气企业提出查询,供气企业应当及时处理和答复。对不予处理或者对处理有异议的,用户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质量技术监督局投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第四章

燃气设施

第三十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在燃气设施的所在地、敷设有燃气管道的道路交叉口及重要燃气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在生产经营场所设置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损坏、覆盖、移动、涂改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十一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划定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

在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排放腐蚀性液体、气体;

(三)未经批准开挖沟渠、挖坑取土;

(四)未经批准打桩或者顶进作业;

(五)未经批准动用明火作业;

(六)其他损坏燃气设施或者危害燃气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建设工程施工有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开工前与燃气经营企业协商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督下施工。

第三十三条 因建设工程施工确需改装、迁移或者拆除燃气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与燃气经营企业协商,并报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四条 总重十吨以上的车辆或者大型施工机械需通过地下敷设有燃气管道的城市非机动车道时,应当事先征得燃气经营企业的同意,并在通行地段修建承重过桥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措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通行。

第五章 燃气器具管理

第三十五条 燃气经营企业及任何单位不得强迫用户购买指定的燃气器具。

燃气器具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燃气器具的明显位置标注使用气源标志。

第三十六条 燃气经营企业和用户应当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对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进行定期检验、检修和更新。

报废的液化气钢瓶应当进行破坏性处理,并不得翻新使用。

第三十七条 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单位及个人应当依法取得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业务。

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应当符合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六章 监督检查与事故处理

第三十八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燃气的工程建设、经营、使用、设施保护、器具安装维修等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消除。

第三十九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审批或者核准时,应当严格按照本规定的条件对有关事项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审批或者核准的决定;不予审批或者核准的,应当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发现已经审批或者核准的单位不再具备本规定的条件,应当依法撤销原审批或者核准。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审批或者核准时,程序必须公开,并依法接受监督。

第四十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和投诉制度,公开举报和投诉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燃气安全生产事故的举报和投诉,并自收到举报或者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处理。

第四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事故时,应当立即向燃气经营企业、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消防等部门报告。

燃气经营企业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抢险抢修,并同时报告当地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等部门应当建立燃气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机制,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处理。

由于燃气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区别不同情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或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勘查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并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一)因燃气用户自身的过错造成燃气事故的,由燃气用户自行承担责任;造成他人伤亡、财产损失的,有过错的燃气用户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二)因燃气设施不合格、燃气器具产品质量或者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造成燃气事故的,燃气器具生产、销售企业或者安装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三)因燃气生产或者销售作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燃气生产或者销售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责任;工伤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四)因第三方的过错造成燃气事故的,第三方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第四十二条 抢险抢修人员在处理燃气事故紧急情况时,对妨碍抢险抢修的其他设施,可以采取必要的应急避险措施,如拆除、临时转移存放等,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燃气设施抢修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积极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或者干扰抢修工作的进行。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未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项目的;燃气工程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交付使用的;或者燃气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 5 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按照国务院或自治区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对业主处以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必要时可查封或暂扣其用于违法经营的燃气设施,器具和运输工具。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工商管理局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供气设备,并按照国务院令第370号《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燃气经营企业未对燃气设施进行日常巡查、未对用户安全用气进行定期检查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未及时消除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处置并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在降压或者停气时未提前公告或者及时通知用户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给用户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有第二十五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 违反本规定,有第二十八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对个人用户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对单位用户可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有第三十一条行为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擅自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占压燃气输配管道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由燃气主管部门责令企业停止违法经营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其违法所得超过5万元者,并处以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造成事故的,发包方与承包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未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活动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供气设备;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本规定条件的事项未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予以审批或者核准的;

(二)对不符合本规定条件的事项予以审批或者核准的;

(三)发现未依法审批、核准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四)对已经依法审批、核准的单位,发现其不再具备本规定的条件而不撤销原审批、核准或者发现燃气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燃气,是指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气体燃料的总称。

(二)燃气工程,是指燃气设施和燃气供应站点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三)燃气设施,是指气源生产厂家以外的储气站、门站、气化站、混气站、储配站、调压站、燃气车辆加气站、各种燃气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总称。

(四)燃气器具,是指使用燃气为能源的炉灶、热水器、沸水器、取暖器、空调器的家用器具和燃气计量表、流量计、减压阀等器具。

第五十六条

本规定由柳州市建设委员会解释。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篇5

第583号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已经2010年10月19日国务院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总 理温家宝

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燃气管理,保障燃气供应,防止和减少燃气安全事故,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维护燃气经营者和燃气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城镇燃气发展规划与应急保障、燃气经营与服务、燃气使用、燃气设施保护、燃气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进口,城市门站以外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燃气作为工业生产原料的使用,沼气、秸秆气的生产和使用,不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燃气,是指作为燃料使用并符合一定要求的气体燃料,包括天然气(含煤层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

第三条燃气工作应当坚持统筹规划、保障安全、确保供应、规范服务、节能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燃气工作的领导,并将燃气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燃气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燃气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支持燃气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使用安全、节能、高效、环保的燃气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宣传普及燃气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全民的燃气安全意识。

第二章燃气发展规划与应急保障

第八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以及能源规划,结合全国燃气资源总量平衡情况,组织编制全国燃气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能源规划以及上一级燃气发展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燃气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备案。

第九条燃气发展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燃气气源、燃气种类、燃气供应方式和规模、燃气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燃气设施建设用地、燃气设施保护范围、燃气供应保障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等。

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燃气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大对燃气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燃气设施。

第十一条进行新区建设、旧区改造,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和燃气发展规划配套建设燃气设施或者预留燃气设施建设用地。

对燃气发展规划范围内的燃气设施建设工程,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依法核发选址意见书时,应当就燃气设施建设是否符合燃气发展规划征求燃气管理部门的意见;不需要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依法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就燃气设施建设是否符合燃气发展规划征求燃气管理部门的意见。

燃气设施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并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

内,将竣工验收情况报燃气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应急储备制度,组织编制燃气应急预案,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燃气应急保障能力。

燃气应急预案应当明确燃气应急气源和种类、应急供应方式、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燃气供求状况实施监测、预测和预警。

第十三条燃气供应严重短缺、供应中断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动用储备、紧急调度等应急措施,燃气经营者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承担相关应急任务。

第三章燃气经营与服务

第十四条政府投资建设的燃气设施,应当通过招标投标方式选择燃气经营者。

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的燃气设施,投资方可以自行经营,也可以另行选择燃气经营者。

第十五条国家对燃气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燃气发展规划要求;

(二)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气源和燃气设施;

(三)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经营方案;

(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运行、维护和抢修人员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核发燃气经营许可证。申请人凭燃气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禁止个人从事管道燃气经营活动。

个人从事瓶装燃气经营活动的,应当遵守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燃气经营者应当向燃气用户持续、稳定、安全供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燃气,指导燃气用户安全用气、节约用气,并对燃气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燃气经营者应当公示业务流程、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和服务热线等信息,并按照国家燃气服务标准提供服务。

第十八条燃气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拒绝向市政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符合用气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供气;

(二)倒卖、抵押、出租、出借、转让、涂改燃气经营许可证;

(三)未履行必要告知义务擅自停止供气、调整供气量,或者未经审批擅自停业或者歇业;

(四)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燃气;

(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储存燃气;

(六)要求燃气用户购买其指定的产品或者接受其提供的服务;

(七)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燃气;

(八)销售未经许可的充装单位充装的瓶装燃气或者销售充装单位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的瓶装燃气;

(九)冒用其他企业名称或者标识从事燃气经营、服务活动。

第十九条管道燃气经营者对其供气范围内的市政燃气设施、建筑区划内业主专有部分以外的燃气设施,承担运行、维护、抢修和更新改造的责任。

管道燃气经营者应当按照供气、用气合同的约定,对单位燃气用户的燃气设施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第二十条管道燃气经营者因施工、检修等原因需要临时调整供气量或者暂停供气的,应当将作业时间和影响区域提前48小时予以公告或者书面通知燃气用户,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恢复正常供气;因突发事件影响供气的,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通知燃气用户。

燃气经营者停业、歇业的,应当事先对其供气范围内的燃气用户的正常用气作出妥善安排,并在90个工作日前向所在地燃气管理部门报告,经批准方可停业、歇业。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燃气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障燃气用户的正常用气:

(一)管道燃气经营者临时调整供气量或者暂停供气未及时恢复正常供气的;

(二)管道燃气经营者因突发事件影响供气未采取紧急措施的;

(三)燃气经营者擅自停业、歇业的;

(四)燃气管理部门依法撤回、撤销、注销、吊销燃气经营许可的。

第二十二条燃气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燃气质量检测制度,确保所供应的燃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燃气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对燃气质量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燃气销售价格,应当根据购气成本、经营成本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确定和调整管道燃气销售价格,应当征求管道燃气用户、管道燃气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通过道路、水路、铁路运输燃气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交通运输部门、国务院铁路部门的有关规定;通过道路或者水路运输燃气的,还应当分别依照有关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或者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

第二十五条燃气经营者应当对其从事瓶装燃气送气服务的人员和车辆加强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从事瓶装燃气充装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有关气瓶充装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燃气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燃气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促进燃气经营者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第四章燃气使用

第二十七条燃气用户应当遵守安全用气规则,使用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和气瓶,及时更换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使用年限已届满的燃气燃烧器具、连接管等,并按照约定期限支付燃气费用。单位燃气用户还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操作维护人员燃气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第二十八条燃气用户及相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操作公用燃气阀门;

(二)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

(三)安装、使用不符合气源要求的燃气燃烧器具;

(四)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

(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使用、储存燃气;

(六)盗用燃气;

(七)改变燃气用途或者转供燃气。

第二十九条燃气用户有权就燃气收费、服务等事项向燃气经营者进行查询,燃气经营者应当自收到查询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燃气用户有权就燃气收费、服务等事项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燃气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投诉,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

第三十条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作业。第三十一条燃气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种类和气质成分等信息。燃气燃烧器具生产单位应当在燃气燃烧器具上明确标识所适应的燃气种类。

第三十二条燃气燃烧器具生产单位、销售单位应当设立或者委托设立售后服务站点,配备经考核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人员,负责售后的安装、维修服务。

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维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五章燃气设施保护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划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划定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并向社会公布。

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一)建设占压地下燃气管线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二)进行爆破、取土等作业或者动用明火;

(三)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

(四)放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者种植深根植物;

(五)其他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三十四条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有关单位从事敷设管道、打桩、顶进、挖掘、钻探等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活动的,应当与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三十五条燃气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设置燃气设施防腐、绝缘、防雷、降压、隔离等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定期进行巡查、检测、维修和维护,确保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三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损、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不得毁损、覆盖、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可能危及燃气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的行为,有权予以劝阻、制止;经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当立即告知燃气经营者或者向燃气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第三十七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不得影响燃气设施安全。

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当查明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地下燃气管线的相关情况;燃气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地下燃气管线等重要燃气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与管道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燃气设施运行安全;管道燃气经营者应当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燃气经营者改动市政燃气设施,应当制定改动方案,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批准。

改动方案应当符合燃气发展规划,明确安全施工要求,有安全防护和保障正常用气的措施。

第六章燃气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

第三十九条燃气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燃气事故统计分析制度,定期通报事故处理结果。

燃气经营者应当制定本单位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人员和必要的应急装备、器材,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四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安全事故或者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等情况,应当立即告知燃气经营者,或者向燃气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

第四十一条燃气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发现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燃气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对燃气经营、燃气使用的安全状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通知燃气经营者、燃气用户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燃气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法采取措施,及时组织消除隐患,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十二条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燃气经营者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抢修。

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燃气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根据有关情况启动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四十三条燃气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应当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

对燃气生产安全事故,依照有关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告和调查处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燃气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不予查处的,或者有其他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燃气经营者不按照燃气经营许可证的规定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燃气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燃气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燃气经营许可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向市政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符合用气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供气的;

(二)倒卖、抵押、出租、出借、转让、涂改燃气经营许可证的;

(三)未履行必要告知义务擅自停止供气、调整供气量,或者未经审批擅自停业或者歇业的;

(四)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燃气的;

(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储存燃气的;

(六)要求燃气用户购买其指定的产品或者接受其提供的服务;

(七)燃气经营者未向燃气用户持续、稳定、安全供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燃气,或者未对燃气用户的燃气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燃气或者销售未经许可的充装单位充装的瓶装燃气的,依照国家有关气瓶安全监察的规定进行处罚。

违反本条例规定,销售充装单位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的瓶装燃气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冒用其他企业名称或者标识从事燃气经营、服务活动,依照有关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燃气经营者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设置燃气设施防腐、绝缘、防雷、降压、隔离等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的,或者未定期进行巡查、检测、维修和维护的,或者未采取措施及时消除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燃气用户及相关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可以处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操作公用燃气阀门的;

(二)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的;

(三)安装、使用不符合气源要求的燃气燃烧器具的;

(四)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的;

(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使用、储存燃气的;

(六)改变燃气用途或者转供燃气的;

(七)未设立售后服务站点或者未配备经考核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人员的;

(八)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维修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

盗用燃气的,依照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之一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进行爆破、取土等作业或者动用明火的;

(二)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的;

(三)放置易燃易爆物品或者种植深根植物的;

(四)未与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从事敷设管道、打桩、顶进、挖掘、钻探等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活动的。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建设占压地下燃气管线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依照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占、毁损、擅自拆除、移动燃气设施或者擅自改动市政燃气设施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毁损、覆盖、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地下燃气管线等重要燃气设施,建设单位未会同施工单位与管道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或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未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三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燃气设施,是指人工煤气生产厂、燃气储配站、门站、气化站、混气站、加气站、灌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市政燃气管网等的总称,包括市政燃气设施、建筑区划内业主专有部分以外的燃气设施以及户内燃气设施等。

(二)燃气燃烧器具,是指以燃气为燃料的燃烧器具,包括居民家庭和商业用户所使用的燃气灶、热水器、沸水器、采暖器、空调器等器具。

第五十四条农村的燃气管理参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 篇6

一、充分认识市场现状高度重视整顿工作

目前,***的燃气事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局面,天然气自97年的1.8亿立方米到XX年已达到11亿立方米。城市燃气用户已达到300万户,液化石油气也已向郊区、城镇、农村放开,并有了较大的发展。燃气事业的发展和燃气市场的开放拓展,给城市燃气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市的燃气事业正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下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其中液化石油气市场已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局面。因此,在不成熟的燃气市场条件下,由于液化石油气价格的双轨制以及市场管理工作刚刚起步,燃气市场不仅需要开放,而且更需要加以规范,这正是我市积极推进燃气市场化的基本原则。

几年来,全市经过全行业的资质认定和考核工作及历年的清理整顿,燃气企业的内部管理逐步强化,人员素质有所提高,未发生重大爆燃事故。去年3月份和7月份,全市又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燃气整顿,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仍有少数单位和个人违法、违规销售液化气,不仅扰乱了燃气市场秩序,严重侵犯了正规企业的利益,而且对城市、对人民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液化气经销违法、违规现象又有所抬头

由于液化气价格上调和地区差价的不平衡,在利益的驱动下,个别人私设摊点,倒罐倒卖,无证经营液化气,他们走街串巷,游动推销,缺斤短两,低价招揽,坑害群众。在城乡结合部的街市上,私卖液化气钢瓶和代销气的摊点随处可见,有的一条街上就有5、6家在经营,这种违法经销使用户的安全和利益得不到保证。

此外,目前未经检验的外地钢瓶流入市场,不合格、报废、超期未检钢瓶仍在市场流通,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一些单位和个人法规意识淡薄,私搭乱建、占压燃气管线相当严重,在城八区和门头沟、房山、大兴等地,占压燃气管道达1633处,对城市燃气设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三)个别不合格燃气器具和伪劣产品配件流入市场,无资质违法安装、维修人员,冒充燃气企业维修人员私自入户安装、维修,他们到处粘贴、发放小广告,滥用燃气集团名义,质次价高,欺骗用户,已造成多起事故,严重威胁到用户的使用安全。

(四)个别燃气工程建设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不按规定办理质量监督注册,使工程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个别施工企业野蛮施工,损坏燃气设施,造成管道泄漏事故。

因此,清理整顿城市燃气市场,加强燃气安全管理对于我市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对此市领导多次明确提出燃气安全管理问题,并将燃气的安全列为全市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亲自过问,亲自带队检查,并亲自解决城市燃气安全隐患问题,给予燃气安全以高度的重视。

二、明确整顿目标重点深入动员精心准备

根据我市燃气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确定了清理整顿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目标:通过清理整顿,遏制违法经营势头,有效控制不合格或超期钢瓶的罐装和周转、使用,清除占压燃气管网设施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规范燃气器具销售、安装和维修服务,提高燃气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和服务质量。

重点:整顿工作分为四个重点,并作为四个专项治理统一布置,分点实施。

(一)清理整顿液化气市场,大力查处和取缔非法经营,遏制无证经营、违章经营的势头。

全面检查、有效控制不合格超期未检钢瓶的罐装和周转、使用,凡使用不合格或超期未检钢瓶的单位,要给予清理和查处。

(二)全面清理拆除违章占压,将此工作纳入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对1633处违章占压,下半年集中拆除548处。

(三)加强燃气工程的质量监督,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各方建设主体资质、资格的审查;加大燃气工程质量检查的力度,特别是对煤改气工程的检查;加强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杜绝在有地下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违章挖沙取土、植树、埋压圈占和恶性施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四)清理整顿燃气器具的销售和安装维修资质,加强燃气器具市场的管理。实行燃气器具安装、维修资质认定工作,规范燃气维修市场。

为推动清理整顿工作,市、区两级成立了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转发了两部一局的通知,制定了总体计划和分步实施计划,逐级逐项召开了动员会,进行了深入动员和精心准备。

三、突出燃气安全管理实施专项市场整顿

(一)清理整顿液化石油气市场

针对液化石油气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市对这项整顿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动员部署,确定了清理整顿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案,并将城乡结合部列入全市清理整顿工作的重点,具体实施如下工作:

⒈全市进行动员,调动各方力量,统一部署;

⒉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大社会审查力度,我市各新闻媒体即时给予了报道。各区县也利用各区的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⒊由市市政管委、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清理整顿液化石油气市场的通告》(通告[XX]4号)。

⒋组织市场清查,严厉查抄非法经销液化石油气摊点

按照我市清理整顿液化石油气市场的统一部署,从9月开始全市统一行动,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地区,对非法经营企业以及违法经营难点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共清理违法经营摊点112处,收缴各种液化气钢瓶1328个,查缴未检钢瓶8000只,检查燃气企业172个,对22个非法经营企业进行查封或停业整顿。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这次全市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工作,不仅有利地遏制了违法经营势头,清除了一批安全隐患,而且起到了震慑和安全宣传作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拍手称赞。各区县表示,要以此为起步,继续加大清理整顿力度,发现一起,消除一起,决不手软牵就。

⒌开展企业整顿,加强对燃气企业的安全检查

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结合全市清理整顿工作,各区县加强了对燃气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各燃气企业高度重视,自查自纠,全面整顿。进一步增强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市燃气

集团高度重视,深入动员,将查安全管理漏洞、查隐患治理作为主要内容,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针对容易出现的薄弱环节、岗位、设备、人员进行重点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制定防范预案。共检查调压站350座、调压箱2246座、抽水缸1262个、闸井376座,排除各种隐患14处。对燃气的五大隐患,燃气集团组织力量,调动资金予以逐项解决。此外,液化气各灌瓶厂、供气站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90项问题中的85项进行了解决,对5项须经协调解决的问题,采取了安全监控措施。销售一、二公司分别开展了燃气安全的社会宣传日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宣传品近3万余份,入户维修近千户。

各区县对本辖区燃气企业的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了安全大检查。怀柔县对7家液化气灌装站和2家管道气企业进行了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西城区对5处自管液化气换瓶站也进行了安全检查。朝阳区、石景山区、海淀区以及其他区县也按照市的统一部署,对燃气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了检查。

(二)清理燃气管线违章占压

市政府高度重视公用管线违章占压问题,刘淇市长亲自过问,副市长刘志华同志亲自挂帅,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全市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有计划,有组织,分期分批地进行了清理整顿。

⒈反复调查核实确定拆违重点

违章占压是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的顽症。而且,许多占压是历史形成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对其合法手续给予甄别核实,难度极大。为此,我委阜柏楠主任连续召开两次会议,调动上百人次反复核实查对,副市长刘志华同时还亲自带队查看占压情况。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基础上,提出拆违分两步走的工作计划,并确定了XX年拆违的五个重点:①重要街道和重点部位②干线、干管、重要线路③易发生险情的线路和高压管线④人群密集区、变电站、调压站、液化气站等重要设施⑤经常检查的部位、小室、闸井等。经检查全市燃气违章占压共计1633处,涉及全市11个区县,确定XX年清理548处。

⒉任务责任明确全市深入动员

拆除违章占压涉及公用设施和人民财产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首都的政治声誉,正如刘志华副市长所说:“首都的环境治理,首要的是安全环境的治理,安全是第一位的,这是我们各级政府重要的职责。”为把拆违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市领导“守土有责,确保一方平安”的原则和安全责任制的要求,将全市拆违项目列表造册,任务、责任全部落实到各区政府和各街道办事处,并由市规划委、城管监察和燃气集团公司配合予以实施。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受刘淇市长委托,副市长刘志华同志先后三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和工作部署,同时还举行了全市的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市作了深入的动员。

⒊各级高度重视拆违全面展开

根据市政府“认真抓紧抓好”的指示精神,各区县、各部门通力合作,调动各方力量,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组成专门的班子,逐街逐巷落实拆违任务,全面开展了拆除违章占压的工作。有的区县不仅完成了上帐的任务,而且结合本区的情况,将本辖区内未列入本年拆违任务的违法建设提前拆除。例如,朝阳区呼家楼办事处在完成帐内拆除23处任务的基础上,又多拆了50处占压燃气管线的违法建筑。朝阳区麦子店办事处也多拆了55处,合计1435平方米。西城区主管部门领导对每拆完一处的违法建设,都要亲自到实地进行检查验收。海淀、石景山、宣武等区也都克服各种困难,确保拆违的进度和任务的完成。

(三)整顿燃气建筑市场

北京的燃气工程建设伴随着首都燃气事业的发展,近几年建设工程量逐年增加。燃气工程的质量是确保燃气设施安全正常运行的保障。除此之外,目前城市建设中野蛮施工也给燃气设施的安全带来危害。为此,我们将这次燃气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延伸到燃气工程建设之中,由公用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在施的燃气工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对质量问题给予排查,对野蛮施工和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了查处。在此期间抽查工程共计265项,纠正质量问题13处,对3个责任单位给予了警告。

(四)整顿燃气器具安装维修市场

随着燃气市场的开放,城市燃气器具安装维修市场的规范化必须提到燃气行业管理的议事日程,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市场秩序。根据两部一局的通知精神,我市着重进行了以下工作:

⒈制定了我市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标准及申报审批和年检程序;

⒉编制了安装及维修操作人员岗位培训教材,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及资格鉴定;

⒊充分发挥燃气集团主渠道的作用,在全社会公开96777统一报修电话。这一举措方便了用户,保护了用户的利益,有效地遏制了小广告的蔓延势头,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

⒋拟对全市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进行清理整顿,进行企业资质的认定和从业人员资格的审查,进一步规范其企业的行为和维修服务质量。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任务

(一)存在问题

⒈燃气法规建设滞后,执法缺乏力度。

⒉清理整顿工作的开展全市发展不平衡,违法经销液化气摊点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根治。

⒊中小燃气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还有薄弱环节,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制度以及设备检修、消防器材更换制度不落实,政府对企业的监督还缺乏标准和依据。

⒋违法入户维修以及小广告的现象还未得到有效遏制。燃气器具维修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⒌从业人员素质亟待培训和提高,尚水满足岗位的安全要求。

(二)今后任务

⒈加强燃气企业资质的管理,实行审检的制度,对审查不合格的企业实行停业整顿,整顿仍不合格的取消企业资质。

⒉加大日常管理考核的力度,实施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基础管理,推进燃气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对燃气企业设施、管理、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

⒊将整顿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加大对违法经销行为打击的力度,加大清理的频率。

⒋加强培训,要对全市上岗人员进行培训,并检查各企业持证上岗情况。

⒌积极推行企业的兼并、重组、联合,实行规模经营和集团化管理,使中小燃气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⒍完善法规,建立专业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

⒎推行燃气安全社区化管理,使燃气安全进社区入家庭。

⒏加强燃气安全的社会宣传,增强全民的燃气安全防范意识。

燃气行业安全管理分析 篇7

关键词:燃气,风险,事故原因,安全供气

安全是每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对于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燃气特殊行业, 安全更为重要, 它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安全工作是燃气行业的生命线, 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生命财产的安危。因此, 确保燃气管网及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稳定供气, 是每个燃气管理单位永恒的课题, 也是每个安全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本文着重分析了燃气行业自身存在的特殊风险和产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改进建议。

1 生产运行中的风险分析

生产中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 员工:员工是现场作业的直接执行者。员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 是否及时巡视检查,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熟悉避险方法, 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 不弄虚作假, 不隐瞒真相, 服从指挥, 忠于职守, 对生产现场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设备:设备是重要的物质基础, 设备都有寿命, 任何设备的故障都有其规律性。实现保养、维修的制度化是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举措。

(3) 物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 如材料、备品备件、工具等。

(4) 环境 (时间和空间) :空间是指作业的环境, 作业的时间要考虑夜班、节假日、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因素, 在事故多发时刻要加倍警惕。

(5) 科学技术:任何先进技术都有特殊的安全问题, 选择生产技术的首要条件是安全可靠, 安全技术研究就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现象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开展研究;结合新技术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开展研究。

(6) 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不善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管理缺陷是所有事故的普遍原因, 管理失误往往是多重失误造成的。

2 安全事故的产生及原因

在燃气行业, 生产运营管理活动中, 发生过多次安全事故, 如带气抢修作业时的混气爆燃, 腐蚀管道的泄漏爆燃, 通气点火的置换爆燃等。警示我们, 燃气供应在给百姓带来洁净和方便气源的同时, 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如下:

(1) 企业领导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 认识不到位, 出现重生产轻安全现象, 下达的指令、要求、成为一纸空文, 这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最大原因。

(2) 领导重视, 但执行监督机制不健全, 致使一线操作人员认识不清, 执行不到位, 安全管理强度逐级衰减, 制度要求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3) 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健全, 导致管理工作的环节及细节没有明确的制度衔接, 操作规程出现空白, 导致事故的发生。

(4) 设备设施长年运行存在诸多隐患, 检查管网设施手段落后, 预防监控不到位, 导致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应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 即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 发生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暴露。

3 加强安全管理, 保障安全供气

(1) 解决认识问题, 突出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燃气生产、输配、使用诸环节安全与否, 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的大事。必须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 安全与效益, 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

(2)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 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应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 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 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 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3) 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要实现安全生产, 关键是做到“安全工作在前、预防工作在先”, 实现安全生产超前管理。我们加强对调压站、调压柜的监控检查, 定期对危险源进行综合性安全评价,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施危险源控制管理。对中低压管网按照年限、腐蚀程度及危害程度进行划分评价, 制订巡视监控计划, 为应对突发事故, 制订应急抢险预案, 并加以演练, 确保管网及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4) 做到严把燃气管道工程质量验收关。燃气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燃气管网运行的安全, 按照规范要求我们对接收燃气管网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 从源头上消除燃气管网及设施的安全隐患, 确保燃气管网安全运行。

(5) 开展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发现消除隐患,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并结合季节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 通过检查及时发现作业人员、设备、工具、作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及时彻底地消除安全隐患, 杜绝事故发生。

(6) 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把握好培训的对象、内容、形式、效果4个方面, 做到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培训对象有层次性和培训形式多样性。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 消除职工在安全生产上的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4 今后安全管理的建议

安全管理是燃气行业永恒的研究课题, 虽然我们加强教育, 但领导及员工的重视程度依然不一;虽然我们加强治理, 但工作仍有不到位的方面;虽然我们在完善制度, 但传统管理和人制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安全工作既要法制管理, 又要细化管理。按照《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 认真组织培训学习, 达到在生产管理中知法、懂法、用法, 减少违规操作;同时, 结合实际工作, 细化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及程序, 并形成连贯的企业法规文件, 使其更加具有符合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 高效指导和规范实际工作,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采取多种形式, 培养安全专业队伍。安全是一门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专业学科, 目前存在管理人员实践经验多, 专业知识少的现象, 为此, 应采取多种形式, 开展安全专业知识培训、素质培训和安全管理能力培训, 培养一批国家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打造一支既有安全专业知识又有安全素质能力的专业队伍。

(3) 推广新技术应用,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大力推广“四新技术”, 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手段, 改变不安全现状, 通过技术创新改变旧工艺及模式, 如不降压带气器具、带气作业压力调节器, 引入应用管疏通导流器等设备, 大大减少设备及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4) 加强检查与考核制度建设, 实现决策、检查、控制、落实的良性循环。检查不应流于形式, 而应有计划, 带有目的性;检查不应浮在表面上, 而应深入一线;检查不应查出无果, 而应限期整改;检查不应改而无事, 而应追究当事人及负责人的责任;检查不应查一处改一处, 而应举一反三, 建立机制, 防患于未然。这样检查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便能彰显出来, 实现决策、检查、控制、落实的良性循环。

5 结论

燃气工程的质量管理 篇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和城市燃气公用事业的逐步放开,燃气质量问题也逐渐加剧,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社会利益不受损害或把有害程度降到最低限度,对城市燃气运行商和当地政府都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燃气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燃气工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影响其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目前来说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工程设计、施工、材料、环境,人员素质等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当前,燃气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基本都是农村务工人员,缺乏一定的工程知识,对工程质量没有很强的意识,还有些施工单位为了一己私利,一味的降低成本,甚至偷工减料等等,这些做法都会对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目前,我国对燃气工程建设质量没有足够的认识,施工技术更新不及时,使用传统工艺居多,这些都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障碍,我们应该在施工之前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勘察,对工程实际进行细致地分析,找到最合适的工程施工工艺,做好施工组织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

由于燃气工程施工较为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很难对燃气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因此,加大对燃气工程质量的管理,对每一个环节严格控制,进而避免施工质量的发生。

在燃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忽略了很多的隐蔽部分,无法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由于燃气工程一般在地下进行施工,存在了一些隐蔽工程,如果施工人员对隐蔽工程管理不到位,无法认识到隐蔽工程的重要性,就可能导致问题不断的扩大,甚至出现燃气泄露,出现爆炸或中毒现象。所以在管道敷设过程中以及管道工程完成以后都要进行认真地检查,不仅要从外观上来观察,还要对其隐蔽工程进行细致地检查,确保无误。

燃气工程的质量管理

燃气一旦发生泄漏,会引发火灾、中毒和爆炸等严重事故,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损害社会经济利益。所以,加大燃气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燃气安全运行是燃气行业的首要工作。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设计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如果设计质量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要请有资质的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对于管道燃气工程来说,设计质量控制的核心是在满足业主需求的前提下,确保工程安全,工程开工前的设计工作是工程的开始,根据工程的特点设计图纸,通过各单位的会审和技术交底,对工程项目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难点和重点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计划。承建方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措施要通过组织单位的审查,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严格把握质量的控制点, 对施工项目的相关资料和文件进行搜集,对施工工艺和重要部位严格把关,选择专业技能较强的作业人员进行管沟的开挖和回填,避免施工事后的返工带来的经济损失。

3.组织健全的质量管理

企业应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坚持“质量第一”的制度原则,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第一,全面落实企业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和奖惩措施,把详细工作分解到个人。第二,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讨论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评选先进的生产队伍。第三,建立燃气服务和抢险队,并配备抢险设备,对发生事故现场及时跟踪,进行抢救。与此同时,还应建立燃气维修站,对旧设备和腐化管道,进行保养和维修,保证生产的质量。

4.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

质量问题的引发主要是由于人的行为造成的,所以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对燃气行业的质量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够解决生产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保证生产的安全运行;质量意识就是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能够预测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因此,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作业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是特种作业人员上岗率达到100%,提高作业人员岗位技术技能,制定抢险方案,组织作业人员进行突发事故处理的培训。加大安全用气的宣传力度,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进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5.燃气公司自身建设

由于燃气行业的改革比其它公用事业开放,原有地方被重组、合并,导致设备、人员波动较大,投资商在燃气行业收益较低、回报周期较长的情况下选择短期利益,降低对质量管理的力度,减少投入的资金。重组、兼并的燃气公司缺乏管理经验和稳定健全的运行制度,所以燃气公司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配备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较强的人力,加大燃气的质量管理,完善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大执行力度,对事故的发生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进而保障行业健康、平稳的发展。

6.公众教育

现阶段,燃气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视野,被人们所利用,由于广大群众对燃气的认识还不足,导致一些安全事件发生。所以政府及燃气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公众的教育培养,使他们增强质量保护意识,掌握安全使用燃气的知识和技能,采取正当的操作方法,来处理一些紧急事故的发生,保证自身免受燃气的伤害,这不仅能够降低运行的管理成本,而且还能减少燃气对城市安全的影响系数。

7.行政主管部门与专业政府部门的监管

政府职能部门要严格把关地下管线施工报装审批程序,规划、城建等政府的职能部门在核发工程施工规划许可证时,凡涉及或影响到地下燃气管线的,应要求建设单位先与燃气安全主管单位及管线业主单位进行衔接协商,工程施工范围大、工期长的建设项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组织召集各地下管线业主单位及工程施工单位召开工程施工协调会议,并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后,再核发工程施工建设规划许可证,加强燃气工程的质量管理,避免施工外界因素损坏燃气管线造成事故的发生。

由于城市燃气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一些部门资金不足,设备设施简陋,缺乏专业的人才储备,没有健全的监督管理经验和体系;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又各有侧重,政府监管短时间内无法系统化。此种情况也给投资资本公司心存侥幸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条件。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城市燃气工程的质量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详细的补救方案,以预防为主,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不断创新,研发新技术,将其投入到质量管理工作上,减少燃气泄漏率,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的健康安全,为燃气事业多做贡献。

上一篇:设岗定责实施方案下一篇:平谷区马坊镇政府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