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资料建设要求

2024-09-21

教育扶贫资料建设要求(精选7篇)

教育扶贫资料建设要求 篇1

教育扶贫作风建设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把开展教育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强化教育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具体行动,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点工作,抓好组织实施。

(二)以上率下,统筹推进。主要负责同志要强化教育脱贫攻坚一把手责任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育扶贫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要建立健全专项治理沟通协调机制,加大统筹力度,畅通联系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实行联动联办。

(三)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项措施牵头单位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推进和督促指导等,责任单位要抓好工作落实。各单位要按时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市教育局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教育扶贫资料建设要求 篇2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需要科学把握其内涵

创新教育理念, 首先要对理念、教育理念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准确把握其内涵。

(一) 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性认识

理念是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 内涵十分丰富、复杂, 既可以从本体论, 也可以从认识论来把握。从柏拉图到黑格尔, 以及中国对“理”的认识, 大多将理念置于本体论的范畴, 要解决的是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从马克思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出发, “理念”宜放在认识论领域。不管对理念进行什么样的限定, 但理念终归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从认识论考察, 我们可以将教育理念界定为:以教育实践为基础, 渗透着主体教育价值取向, 反映着主体对教育“应然状态”的追求, 从教育本质出发, 综合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终极目的和社会条件变化的倾向所得出的一种特殊的理性认识。

(二) 教育理念从本源上是实践的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理念属于认识的范畴, 它来源于实践, 并受实践的检验。认识理念不能仅仅从概念、逻辑出发, 而要从实践出发。实践提供了理念形成的素材, 也规定了理念的价值取向。理念不是头脑中自生的, 更不是先验存在的, 也不是什么绝对的意志, 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教育实践不会自发地形成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反思教育实践过程中, 参照历史的教育素材, 富有想象力地进行主观创造的结果, 是一种“理性认识”。教育理念一经形成, 可以规定和指导进一步的教育实践。

(三) 教育理念是分层次的

认识主体不同, 教育理念不同。认识主体的层次性, 决定了教育理念的层次性。认识的主体主要有国家、学校、个体, 因此, 教育理念可以分为国家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理念、个体教育理念等不同类别的理念。国家教育理念是关于一个国家如何发展教育和如何办好各级各类教育的理性认识, 是一个国家关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对于高等学校来说, 学校教育理念即大学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理念主要指关于大学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或信仰。每一类别的理念从其体系上又可以划分不同的层次, 如高等学校教育理念主要包括核心理念和教师发展理念、学校管理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学科发展理念、专业建设理念等子理念。

(四) 从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把握教育理念

1.理念关注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发展的终极目的。

理念是从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客观条件出发, 综合其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外在条件变化的倾向所得出的超前性的认识。理念不等于实践经验的总结, 理念总是以指导未来的实践为其使命, 其对未来实践纲领的设定始终贯穿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原则, 历史来自对理念载体发展历程的考察, 逻辑则是基于理念载体的本质规定。

2.理念有情感参与其中。

没有情感参与的理性认识注重客观分析和事实描述, 这种理性认识成果的表现形式是一系列陈述命题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其判断标准是真与假。理念渗透着主体的情感, 是附着主体情感的理性认识, 一方面使理念与错觉以及虚无飘渺的幻想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则使理念与单纯的事实判断有所不同。当我们评价某一理念时, 我们不仅要看它有没有根据, 还要看它的目的与动机何在。当我们说某人具有什么理念时, 这种理念肯定内含着他本人的积极情感。

3.理念反映着某种追求。

理念除了认知和情感两种要素之外, 还需要意志的努力, 把认识转化为主体的自觉追求, 把情感调节到一种稳定而持久的状态。因此, 理念以社会实践为基础, 渗透着主体情感, 反映着主体追求, 从事物的内在属性和所处的客观条件出发, 综合其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外在条件变化的倾向所得出的一种特殊的理性认识。

(五) 教育理念不等同于教育方针、制度, 办学宗旨、使命

在对教育理念的研究过程中, 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教育理想、办学宗旨、办学使命等概念往往纠缠在一起, 我们要厘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理念体现在教育方针、教育制度、办学措施等方面, 但不能简单地认为, 这些就是教育理念。在探索和形成大学理念的过程中, 应避免以下一些问题:把办学的宗旨、使命当理念, 如“育人为本, 质量第一”;将办学方针、教育制度、办学措施当理念, 如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以贡献求支持, 教学要有针对性等;移植国家政治理念或对公民的一般要求, 如“爱国、奉献、敬业、自强”, “文明、奉献、团结、进取”;照搬别的国家或别的大学的理念, 没有形成符合自己历史、文化的理念;列举了一大堆理念, 没有形成核心理念, 等等。

(六) 在教育理念的研究过程中要突出“人本”性、思想性、实践性、原创性

教育理念要突出“人本”性, 这是研究的基点, 不管是教学、科研, 还是服务社会, 最终都要落脚到“人”上;突出理念的思想性, 不管哪国哪校的教育理念, 一定要被人们广泛认同, 并被采纳了的观念;突出理念的实践性、有效性, 所研究的理念在实践中贯彻, 且行之有效, 只有这样的理念才有借鉴意义;突出理念的原创性, 尽管大学的教育理念有很多共性, 但是在分析不同对象时, 在个案研究中要清晰勾勒出他们是如何结合自身特性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理念的生命力, 更在于它是一种信仰,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国家、具体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发展历程, 揭示出教育理念是怎样成为一种信念的。

二、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的路径、机制和规律

在对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以及我国百年高等教育理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应认真研究并积极探索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的路径、机制和规律。

(一) 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的路径

教育理念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路径。但是, 即使是最复杂的创新过程, 最多样化的创新渠道, 我们还是可以抓住一些常见的、稳定的、具有共性特征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据我们的观察与分析, 教育理念主要有基于“本质”、基于价值、基于经验和基于未来等4种创新路径。

1. 基于“本质”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

所谓基于“本质”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 即是从“什么是大学?”、“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术?”等这样一些概念的阐释出发而提出的教育理念。例如, 《什么是教育》一书的作者雅斯贝尔斯, 《大学的理想》一书的作者纽曼, 其建构教育理念的路径就是典型的本质主义路径。

2. 基于价值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

教育的价值是教育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 是实践形态的教育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础。虽然, 教育理念不等于教育的价值, 但从教育所需要关注、体现和追求的价值出发, 或者是从办好教育所需要处理好的价值关系出发, 进而提出或建构教育理念, 则是一种常用的、较为有效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教育所需要关注、体现和追求的价值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教育价值, 是教育作为一种客体契合教育主体需要的属性或程度。对此, 伯顿·克拉克、克拉克·克尔等世界知名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均有所论述。

3. 基于经验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

所谓基于经验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 即是以国家、区域、学校、时代或教育类型等为分析单位, 通过概括、提炼分析单位的办学经验和教训, 或者是基于分析单位明确提出的教育理念, 围绕特定的研究目的而提出或重新建构教育理念的一种思路。事实上, 这种思路在研究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时代、某个学校或某个类型的学校的教育理念时, 较为常见。

4. 基于未来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

该路径从未来变化出发, 基于教育要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变化的要求而提出相应的教育理念。未来尽管是不确定的, 但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测的, 这就为从基于未来的角度创新教育理念提供了可能性。在当前由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教育先行的观点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共识。在此, 基于未来的角度而创造性地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高等学校教育理念产生的机制

在教育理念产生的机制上,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种, 即外生转换、政治嫁接和自发内生。

1.“外生转换性理念”体现了我国对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借鉴和吸收。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具有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特征, 经历了由取道日本、欧美到借鉴苏联, 再到模仿美国;从“横向移植”到“有选择地借鉴”的变迁过程。“窥西学之精, 为我所用”可谓百年高等教育理念发展之主要路径。改革开放以后, 诸如“服务社会”、“大学自治”、“通识教育”、“国际化”、“民主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等各种国际教育理念纷至沓来, 并在制度转换中实现了“中国化”。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面向社会”、“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等。

2.“政治嫁接性理念”体现了政治家的教育理想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现代大学已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 以至于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 向一种由国家控制的法人官僚机构发展。这种官僚化特征在我国改革开放前尤其显著, 政治家的经验决策和权威性的行政指令通常主导着教育理念的活动方向, 并反映在国家方针政策和政治家的教育理想中。建国60年来, 政治与教育以政策为中介, 嫁接而成了“教劳结合、服务政治”、“红专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为经济服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理念, 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教劳结合, 服务政治”、“红专结合, 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自发内生性”理念即高等教育界人士立足国内和教育实践而形成的理念。

大学校长及教育专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往往能够审时度势, 结合自身的院校研究和办学体会, 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 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 恰当提出大学发展战略目标, 引导大学向前发展。60年来, 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功不可没, 如华中理工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院士倡导的“绿色教育”;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周济提出的“育人为本、产学研三足鼎立, 协调发展”;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院士的“创建一流、以人为本”;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提出的“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一些学者共同提出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理念等。这些理念因其立足于国内办学实际, 且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从而由下至上地引领着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其中较有借鉴意义的理念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

(三) 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有其规律性, 主要体现在:

1. 社会变革是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变迁的直接动因。

社会的重大转型是教育理念变迁的根本动力, 社会制度与时代环境等因素对理念的影响直接而显著。从历时维度看, 社会变迁所形成的时代境遇是教育理念变迁的先决条件。从共时维度看, 社会局势振荡、政治嫁接性理念占强势地位时, 高等教育发展迟缓甚至倒退;社会制度开放、外生转换性理念占主流时, 教育发展迅速但缺少主动性;社会环境宽松、自发内生性理念积极萌生时, 高等教育方能体现自身规律而稳步发展。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历程看, 无论历史长短, 均是顺应时代变革的结果。

2. 文化传承是创设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个性需求。

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无不培育和积淀着一种特有的传统文化, 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亘古不变的保存精神才奠定了其教育强国的地位。论及德国柏林大学的崛起, 众人皆知洪堡的贡献, 但是如果没有18世纪后期, 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哲学家对新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建构与发展, 洪堡再努力, 也难以有所成就。同样, 19世纪美国大学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也是立基于英国博雅教育理念、莫里尔法案所包含的实用主义以及各新型大学校长治校理念创新三者的结合。我国古代大学以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理念, 作为“学者共同体”的书院有着远离尘嚣的学术自由和追求学术人生境界的传统。

3. 人的主体发展是教育理念变迁的根本主旨。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都非常注重发扬人文传统、强调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如牛津大学旨在“造就有教养的绅士”、培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精英人才”;剑桥大学以自由教育造就绅士, 提出“大学因培养学生而存在”, 鼓励学生探求未知的知识领域;哈佛大学以博雅教育培育学术至上、培养有教养的人等。

4. 学术属性是构建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

高等学校教育作为独立的学术与文化组织, 是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机构, 具有知识性与学术性。历史表明, 脱离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 违背学术逻辑的运行机制, 乃至用政治标准与市场尺度来衡量学术, 无异于摧毁教育本身。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必须以教育规律和学术逻辑为前提, 维护大学学术自由、保证大学独立价值, 同时又不违背政治意志、遵循市场规律, 在学术、政治与市场之间取得平衡。

5. 信念与制度是理念转化为行为的关键所在。

理念本身是一个哲学概念, 这些理念为人们所认可后, 如何将“形式化”的理念塑造为“稳定性”制度, 再从“规范性”的制度转化为“实质性”行为才是问题的关键。历史经验表明:无论制度上的决策是多么英明, 单凭政策文本仍难以产生真正的效力。正如涂尔干所言:“理念是不能通过立法的形式就变成现实的;必须由那些担负着实现理念职责的人去理解, 去珍视, 去追求。只有在法令法规得到信念的支撑时, 才能与现实取得关联。”[1]

三、高等学校应当形成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相适应的核心理念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指出:“重新确定大学的核心理念是改革的首要任务。”[2]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进行教育理念创新, 高等学校首先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核心理念。

(一) 高等学校是教育创新的主体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需要教育创新, 正如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样, 院校是教育创新的主体。以研究高深学问为内容的培养专门人才的活动, 称为高等教育, 实施这一活动的机构称为高等学校[3]5。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是集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为一体的多功能组织, 承担着为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向不同社会领域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实现向生产力的现实转化和提升国力的重要使命, 在推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高等教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提供的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 能够基本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在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所谓“基本”, 主要是指对外国技术依存度在20%以下[4]。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任务主要靠高等学校来完成, 这既是高校新一轮发展的时代机遇, 也是每一所中国大学都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

(二) 高等学校是一个理念组织

大学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的精神、使命、功能等有着密切联系, 同时又对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活动、教育方法等产生直接影响或施以无形制约。世界一流大学能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独领风骚, 无疑与其教育理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育理念对于大学的重要性, 因大学的性质而决定。大学具有教育性、学术性、专门性, 大学研究高深学问, 培养高级人才, 在其发展过程中, 理念的引领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大学是一精神园地, 在这里非权力性因素远比权力性因素影响力大。教授、学生最信从的是真理, 是学术水平, 是学术自由, 而非权力。理念的影响在非权力影响中最为重要, 它是无声的召唤, 是无形的旗帜, 是无影的灯塔[3]419。教育理念对大学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先导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防卫作用等方面。

(三) 核心理念对于大学发展至关重要

从大学理念体系的层次来看, 主要包括核心理念和子理念 (功能理念) 。核心理念包括核心文化、核心价值、核心目标、核心使命、共同愿景, 是一个综合化的哲学概念, 反映了一个组织长盛不衰的根本信条。核心理念是大学理念体系的元理念、奠基性理念。子理念是围绕核心理念, 对影响大学发展的各要素、关系、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对核心理念的诠释、延伸。核心理念除了具备教育理念的一般内涵外, 还呈现以下特征:

1. 实践互动性。

核心理念来源于教育思想、理想, 并上升为教育深层核心信念, 而最终目的指向着教育实践, 只有那些被实践检验的真理才有践行价值。因此, 只有经历从理想或信念到实践的过程框架的才是行之有效的核心理念。

2. 系统整合性。

大学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 核心理念既要处理好组织内部诸因素、诸活动之间的关系, 又要理顺与社会诸要素之间的外部关系。相对于具体化、弥散化的大学理念而言, 核心理念是不同大学对自身存在意义和发展取向等理性认识的整合, 能从更高层面明确地传达着大学的核心价值观, 并渗透到大学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 因而更具凝聚力、概括力与支配性。

3. 战略导向性。

大学核心理念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 需要以前瞻性眼光从全局高度予以把握, 使学校的理念具有特色优势和针对性, 并贯穿于大学顶层设计之中, 为整个理念体系指明性质与方向, 大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一切目标设定、战略规划、管理与实践行为都需要围绕着这一理念而展开。

4. 相对稳定性。

教育理念是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从世界大学发展看, 大学的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但是核心理念仍然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 稳定与创新构成了大学核心理念既矛盾又同一的生命特征。这表明, 核心理念的创新绝非抛弃一切推倒重来, 而是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大学生态的和谐:变的是“外部契机”, 不变的是“内在根基”;变的是“表象”, 不变的是“内核”。一些关于教育发展的理论、战略、政策和观念, 在实践中表现出短期行为和善变特征而缺少持续性, 因而不能有效指导大学发展。只有那些在历史实践中被广泛认同并从信念与制度上固化下来, 成为大学的文化品牌标识, 且在主流意识上发挥着持久影响者, 才可能被认为是大学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核心理念直接决定大学其他理念的方向和选择。例如,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较早地突破了宗教的束缚, 提出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为其核心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在办学实践中开创了基础研究、学院制、导师制, 培养了大批世界级顶尖人才。其次, 核心理念承担“造血”功能, 子理念则负责“输血”, 核心理念可以辐射到大学文化、制度、管理与实践的各个方面, 植入到具体办学体制、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中, 延伸到高校制度层和操作层, 形成学校管理理念、学科发展理念、专业建设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教师发展理念等相互促进的理念体系。再次, 核心理念能有效促进大学组织各系统及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核心理念的运作具有整体效应, 整个大学的理念、行为和制度体系的建设都指向这一原点。作为大学复杂系统优化运行的主轴和纽带, 核心理念能有效促进大学组织各子系统及要素间的协调运转。大学运作是否顺畅, 取决于核心理念的统领功能是否强大, 而这一功能的发挥最终取决于办学者对教育的理性认识程度。

(四) 中国高等学校需要主动建构自己的核心理念

目前,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的全面加速转型期, 社会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工业化的进程快速推进, 迫切需要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这必然要求大学主动建构自己的核心理念, 突出个性与特色, 形成百舸争流、充满活力的大学格局。从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维度看, 未来中国大学必须立足于创新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核心理念, 培育良好独特的人文环境, 成就一批相当数量和质量的一流大学、学科与大师;形成教育生态和谐、结构层次类型多样化的教育体系, 造就各领域、各行业的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科技文明贡献率、学术生产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能基本独立解决本国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但是, 由于我国高校长期缺乏办学自主权, 按照政府的指令办学, 理念创新的主体意识淡漠, 很多高校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一方面, 一些高校领导者对教育缺乏理性思考, 没有形成理念意识, 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 导致大学发展认识模糊, 行动混乱, 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 虽然开始思考教育理念, 但没有把握其实质, 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例如:从政府政策、领导人讲话中引出理念, 从别的学校抄来一些理念, 没有从自己学校的实践出发, 建构自己的教育理念;罗列了一大堆理念, 没有核心理念, 理念之间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 理念要素之间缺乏应有的逻辑关系;有的本末倒置, 将局部性的职能理念置于全局性的核心理念之上, 或者子理念之间相互矛盾, 甚至与核心理念冲突背离。这种现象导致大学同质化与理念趋同化并存, 价值冲突与目标繁多并存, 失去了系统整合力与广泛认同性, 缺少相应的学校制度与文化设计, 使得学校教育理念与实际运作相互游离, 在执行的过程中产生方向性错误。因此,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下, 每所学校都应建构自己的核心理念, 以指导科学办学。

四、高等学校核心理念的构建

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构建要遵循上述的路径、机制、规律。这里着重探讨高等学校核心理念的构建。大学核心理念有其特殊的运行逻辑。从核心理念的构成要素来看,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核心文化、核心价值、核心目标、大学使命与愿景。核心文化是大学物质层、精神层、制度层文化的集中体现, 反映了学校独特的精神内涵与历史传统;核心价值反映了大学信奉的价值追求与基本信念;核心目标指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发展方向;大学使命表明大学存在的意义和责任;愿景反映了组织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大学理想。这五项基本内容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 共同构成了大学核心理念的建构依据。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在建构核心理念时, 可以以这五个维度中的一个维度为主, 兼顾其他维度, 找准自己发展的原点、特点和生长点, 探索建构自己的核心理念。

(一) 文化建构:以传统文化为生长点, 凝练具有特色内涵的核心理念

大学是文化集成的产物, 没有文化底蕴的大学理念, 成不了大学的核心理念。大学核心理念的思想力量, 取决于大学文化的多样性和办学特色的稳定性。只有以“文化”为载体, 自发内生的大学核心理念才具有持续性、成长性和个性化特征。例如:蔡元培先生为北京大学确立了“学术自由, 兼容并包”的理念, 以强大的文化包容性网罗名师, 并循思想自由之通则, 发展学术研究, 促成了北大学术和思想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而清华大学在倡导“教授治校, 通识教育”的理念下也探索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使其创立以来仅用了数余年的时间就发展为世界知名大学。

从理念发展史看来, 当一种基因进入新环境时, 形态就会发生变化。如德国人关于大学的理想越过海峡到美国就发生了这种迁移, 在不同社会里与不同的学术传统相遇后被吸收和改变, 变化的主因是与德国的不同的文化环境。即使是同一类大学, 各大学的教育理念也存在着鲜明的差别。同样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在斯坦福大学主要体现于其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中, 而在芝加哥大学, 则体现在其高度重视学术的教育理念上。尽管他们都包含着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基本思想, 但透过其表述不同的教育理念, 即能感受到不同大学的文化传统与历史底蕴。这表明不同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基因对理念进行调适, 选择不同的切入点, 逐步创造和形成由精神、行为、制度与环境文化构成的独特核心理念。高等教育强国以生态多样、和谐为突出特征, 必然要求高校领导者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大学的经典理念, 根据我国文化及本校文化特征, 培育大学核心理念的特色内涵, 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大学核心理念。

(二) 价值建构:坚守核心价值, 保持与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取向的一致性

核心理念包括核心价值和它的目的。核心价值是一个组织具有的长盛不衰的一些根本信条。每个事物都有其核心价值, 大学要在认识其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是教育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信条, 坚守合理的价值观是大学核心理念形成的关键。因此, 高等学校在建构核心理念时必须紧抓住并执著追求自己的核心价值。

大学是独立的自治机构, 但并非与世隔绝的封闭体。在与外界的种种关系中, 与政府的关系最可能影响大学价值取向的稳定性。高等学校核心理念的建构不能与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取向相背离, 要通过各种方式保持与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相互认同, 为大学的发展获得外部支持和内在力量。如, 在英国, 以人文价值观为基础的剑桥大学以“自由教育造就绅士”为核心理念, 尽管为适应19世纪国家工业化的需求, 在人文教育中推动实用性“科技教育”, 并提出“根植于我们的工业和商业”等理念, 但所有的理念架构仍是对英国“自由教育”这一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阐发。在800年的办学历史中, 剑桥一直将造就绅士、获取知识与发展智慧视为教育的唯一和最高目的, 使学校在与国家、业界取得广泛联系的同时, 维护了自身学术主旨与人文主义价值观, 并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在核心理念建构和大学发展过程中, 高等学校不是被动地接受任何形式的国家高等教育理念, 大学也可以通过实践证明自身价值观的合理性, 使核心价值获得广泛认同, 从而自下而上地引领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在大学变迁史上, 起主导作用的是明确的价值取向和教育信念, 那些高瞻远瞩的大学总是小心地保护核心价值, 核心理念的所有表象都可以改变和演进, 所有的内涵都可放大延伸, 但正确的核心理念本身必须得到精心维护。

(三) 目标建构:围绕教育主体的成长发展确定核心理念的基本主旨

教育是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引导与塑造,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发展问题, 人的发展是大学的最高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促进学生成长, 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如何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着力点在哪里, 是每所大学探索核心理念都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尽管中外知名大学的核心理念多基于不同的价值基础, 但最成功的经验无外乎两条:一是所有的理念都围绕人才培养展开;二是对素质教育目标的高度重视, 强调人的整体性。如哈佛大学坚持培养“有教养的人”, 博克校长以学术标准为核心, 通过广博的基础学科教育建立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及相应的知识体系, 推动具有哈佛特色的“通识教育”, 致力于为学生提供知识基础, 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使哈佛在世界一流大学阵营中占据独特的优势地位。在我国, 华中科技大学在总结人才培养经验、教训之后, 最早在国内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理念, 率先在理工科大学生中结合专业教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从而推动学校蓬勃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最终要落实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上, 要把促进教育主体的成长发展、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起点和归宿。高等教育强国所需的创新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的人才, 素质的养成首先依赖于扎实的文化基础, 取决于个体知识结构的整体效应, 素质教育首先要体现在大学核心理念中。因此, 核心理念的设计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从人格素质的完整性、知识素质的综合性、能力素质的发展性等方面予以考虑。

(四) 使命建构:从社会需求与大学使命的对接中形成核心理念

需求是大学发展内驱力的源泉。需求是教育理念变迁的根本动力, 只有那些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核心理念, 才能为高校注入持久的活力。“需求”包括大众需求、社会需求与教育发展需求, 三者都归结为人类发展的需要。因此, 一所大学确立什么样的核心理念, 应充分考虑人类发展需求对高校的要求。只有将大学使命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融合, 才能促进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实现大学快速发展。很多办学之初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正是抓住了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契机, 适时调整办学方向, 一跃而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如创建于1848年的威斯康星大学起初是规模很小的非教派学院, 20世纪初, 查尔斯·范海斯担任校长期间正是威斯康星州的农业由小麦转向畜牧业和以乳制品为主的转型期, 对专门技术和管理的需求十分迫切, 提出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 强调“服务应当成为大学的惟一理想”[5], 形成著名的威斯康星理念。

大学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 必须全方位着眼于国家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 担当兴国强国的社会使命;着眼于公民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坚持“问需于民”, 不断了解把握大众的切身需求,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着眼于大学自身探索真理的内在需求, 以学术的逻辑治理大学, 将学术事务交给教授来决定。这同时要求高校完善自我约束机制, 以合作共赢的意识重塑学术权力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 减少不利于学术发展的外部因素, 营造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和学术土壤, 培养追求真理和科学创新的大学精神。

形成大学核心理念既要深入关注人与社会的价值需求与发展需求, 又要超越现实, 引领社会与大众的需求观, 发挥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巨大包容性与辐射力。作为对社会支持的回应, 高校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 通过高校与社会需求主体对接, 形成开放的教育体系, 重视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 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 担当社会使命, 引领社会文化;另一方面, 大学要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 把握社会发展对同类学校、相关专业与相关学科人才需求的态势, 在纵横比较中找出学校自身的优势, 建立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体系, 增强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使高校真正成为社会的“思想库”、“决策源”, 以知识创新的主体身份成为公共领域各种思想自由交流的场所、知识创新的阵地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这也是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之道。

(五) 愿景建构:将办学者的教育信念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愿景相结合

大学核心理念是高校利益相关者共同愿景、利益表达和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 传达着几代大学人对教育的理想追求与共同信念。作为特殊管理角色的校长, 是大学精神的领悟者、大学理想的创造者和社会文化的引领者, 他们的治校理念及个人魅力主导着大学的起伏。大学核心理念的建构依赖于理念执行主体和创造主体的观念更新, 也期待着一批真正懂教育、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的杰出校长和教育家来共同推动。

大学核心理念是一个长期创作、共同探讨的过程, 既是利益相关者参与讨论和决策的过程, 也是高校自我启发、自我教育及对新文化认同的过程, 还是大学领导者、教育专家、社会力量、师生员工之间价值观念的沟通、融合的过程。大学核心理念的提炼, 需要认清教育规律, 赋予各利益团体自由表达思想的话语权, 在合理性辩护中提高理性办学水平, 使思想在不断博弈中重建[6]。因此, 要坚持把促进大学发展同促进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建立共同愿景, 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广泛吸收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建议, 使教师真正成为特色理念的实践者, 已有特色的传承者、新特色的创造者, 促进组织成员对核心理念的广泛认同, 将共同愿景内化为利益相关者的精神信念与自觉行为, 推动核心理念付诸实践。

总之, 人类的理性认识从来都是有限的, 大学也并非超功利的社会组织, 与其去虚构一个大学的理想形态, 不如坦诚地面对现实问题, 并保持对这些问题的开放性与警惕性, 浓缩大学利益相关者的集体智慧, 以敏锐的触觉感知各方的利益需求, 在思想交流、批判与反思中不断赋予大学核心理念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9.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1:143.

[3]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4]蔡克勇.蔡克勇教育文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81.

[5]陈学飞.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31.

教育扶贫资料建设要求 篇3

【关键词】新闻教育 校园媒体 高等院校

中圖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院校建设符合新闻教育要求的校园媒体的必要性

据《中国新闻教育事业2014年度发展报告》[1]称,不含港澳台地区,截至2014年全国范围内约有637所高校开设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专业布点在全国共计1073个,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在校本科生超过14万人。

新闻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来说,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除了课堂实践教学以外,大都通过社会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专业实习,以提高其业务操作技能。但是,面对数量如此巨大的学生队伍,完全依赖社会媒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模式已不现实。

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开辟新的途径,拓展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实习渠道,而建设符合新闻教育要求的校园媒体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高校校园媒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思考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0年的调查数据,在我国,“90%的高校有两家以上校级校园媒体,79.6%的高校有3-4家校级校园媒体,52.5%的高校有3-5家校级校园媒体。纸媒、广播、电视、网站等是最常见的几种校园媒体”[2]。这些校园媒体完全可以作为新闻教育的资源,加以利用。

但是,我国高等院校校园媒体自身存在着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则通过校园媒体培养新闻专业学生业务操作能力的想法也将成为空谈。

(一)转变理念,加强校园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

根据新闻学相关理论,新闻媒体只有通过信息传播功能,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宣传功能和教育功能。尤其是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广泛普及的社会环境下,高等院校必须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保持广泛的信息交流,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其中最重要的渠道就是校园媒体。

美国的大学也非常重视新闻宣传,许多大学都设有“新闻办公室”或“公共事务办公室”[3],专门负责对内对外的新闻报道事务,如麻省理工学院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的机构是“新闻办公室”,而佐治亚大学则由“公共事务办公室”负责新闻宣传工作。不过,“美国高校校园媒体拥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其校园媒体的立足点是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讲述广受关注的新闻故事”[4]。因此,其校园媒体对受众的吸引力较强。

拥有较强信息传播功能的校园媒体,无疑会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也更符合新闻教育的要求。

(二)走出校园,打破校园媒体的封闭性

由校园媒体的封闭性所引起的另一个问题是传播资源的匮乏。校园媒体除了传播少量的本校校园讯息外,绝大多数传播内容来源于社会大众传播媒体,校园媒体的传播内容实际上是社会媒体的“复制品”。

有限的传播范围限制了校园媒体的创办规模和发展前景。我国高等院校创办的校园媒体规模普遍很小,更谈不上发展。因此,对新闻教育的作用也就十分有限。

高等院校的校园媒体要谋得发展,必须走出校门,进一步拓宽传播范围,扩大传播资源。

我国政府倡导“校企合作”“服务周边”的教育理念,高等院校应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校园媒体也应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深入到校园周边环境的方方面面,积极扩大传播资源,增加自身的传播产量。在新闻传播“网络化”的环境下,社会媒体也不得不通过互联网搜寻传播资源,校园媒体应抓住机遇,主动将自主生产的传播产品提供给社会媒体进行传播。

各高等院校还需要加强与其他院校、社会媒体之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展传播范围。2008年5月,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的指导下,《中国青年报》与63家国内高校携手,成立了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这一事件为高等院校与社会新闻媒体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模式。在不断深化的“网络化”新闻传播大环境下,社会媒体需要高等院校的校园媒体,高校校园媒体也需要社会媒体。高等院校应主动与社会媒体建立合作关系,互利共羸,为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强化管理,提高传播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园媒体往往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缺乏互动,校园媒体的资源融合程度很低。通常,隶属于校党委宣传部的校园媒体规格较高,设施设备较强,而其他形式的校园媒体大都设备陈旧,甚至缺乏必要设备。

此外,由于校园媒体的传播队伍主要由在校学生组成,缺乏新闻实践经验,新闻敏感度较差,对于某些新闻价值较高的新闻资源常常无人问津,而对于新闻价值较低的资源却纷纭而至,新闻资源重复、浪费现象严重。

因此,高等院校应重视对校园媒体的管理,合理进行资源整合,统一调配设施设备,强加校园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设备和信息共享,使设备、资源得到优化利用。

同时,应设法建立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与校园媒体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参与校园媒体进行专业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能支持,缩短适应期。此外,还应积极鼓励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加入校园媒体,参与实践。

三、结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前,我国新闻教育的规模虽已非常巨大,但新闻教育质量的提升仍任重而道远,作为新闻教育主阵地的高等院校,应不断推进新闻教育改革,尤其是加强新闻实践教学,建设符合新闻教育要求的校园媒体,努力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应加强与校外媒体的合作,互利共羸,积极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闻教育事业2014年度发展报告[J].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2015,2015.

[2]王贤修.作为内部传播的高校校园媒体的建设与架构[D].山东大学,2012-10-15.

教育扶贫资料建设要求 篇4

基本要求

1、学校、各处室的各类计划与总结时间是:2011-2012、2012-2013、2013-2014学年度,学校名称统一:务川自治县民族中学。字体要求:主标题:二号:仿宋、副标题:四号仿宋,内容:小四仿宋。段前段后0,行距:22磅,首行:缩进2个字符,页面设计默认值

2、学校开展各类大型活动资料内容及顺序是:

(1)学校开展活动的通知:(以学校文件下发:办公室下发)(2)该活动的实施方案(3)该活动的议程(4)该活动的所有过程资料(5)该活动的简报(6)该活动的过程图片。

(7)参加活动人员名单(或者班级)

3、教研组教研活动和校本教研活动资料建设收集内容及顺序:(2)教研活动和校本教研活动计划(分学期)(3)教研活动和校本教研活动日程安排表

(4)教研活动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资料(每次活动的记录、参加教师签到册)

(5)教研活动和校本教研活动简报(6)教研活动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图片(7)教研活动和校本教研活动总结(分学期)

4、学校教师各类培训活动资料建设收集内容及顺序(含教研组高中新课程学科培训)

(1)学校开展活动的通知:(以学校文件下发:办公室下发)(2)该项培训活动的实施方案(3)该项培训活动的日程安排表

(4)该项培训活动的过程资料(每次活动的培训教案、培训记录、参加教师签到册、培训人员名单,上课教师名单)

(5)该项培训活动的简报(6)该项培训活动的过程图片。(7)培训教师心得体会(部分)(8)培训教师笔记(部分)(8)该项培训活动的总结。

{(9)部分培训收集教师考试试卷及成绩统计 }

5、参加县、市、省级各类培训教师资料收集内容及顺序(1)该项培训上级文件通知(2)培训教师笔记(3)培训教师心得体会(4)培训教师合格证

6、教代会资料收集内容及顺序(1)学校召开教代会的通知:(2)教代会筹备委员会、主席团(3)教代会会议议程

(4)教代会过程资料:(代表人员名单、开幕词、闭幕词,各类报告,各类制度,各类议案)

(5)教代会简报(6)教代会过程图片

7、教师帮带“老帮青”青蓝工程资料收集内容及顺序(1)学校各年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2)教师对口帮教青年教师名单(3)教师对口帮教青年教师计划:

(4)教师对口帮教青年教师过程资料(指导备课、上课、听课,老教师指导讲稿及记录,青年教师学习记录,(5)教师对口帮教青年教师总结和青年教师学习的心得。

(6)教师对口帮教青年教师过程图片。

8、学生社团资料收集内容及顺序(1)学校成立该社团的文件(2)该社团各年度实施方案(3)该社团机构及成员名单

(4)该社团机构各类活动资料(计划、过程资料、总结)(5)该社团机构各类活动简报(6)该社团机构各类活动图片(7)该社团各年度总结

9、“培优辅尖”、“学困生”资料收集内容及顺序

(1)学校年度培优辅尖和“学困生”辅导工作计划及总结(2)各班“培优辅尖”、“学困生”辅导工作计划与总结(辅导教师和辅导学生名单)

(3)各年度培优辅尖过程资料(辅导纪录、家访记录、辅导成果)

(4)“培优辅尖”、“学困生”辅导有代表的典型案例(5)“培优辅尖”、“学困生”辅导过程图片。

10、学校校外科技活动资料收集内容及顺序(1)学校校外科技活动实施方案

(2)学校校外科技活动小组名称及人员名单(3)各校外科技活动小组实施计划及总结。(4)各校外科技活动小组实施过程资料(5)各校外科技活动小组成员心得(6)各校外科技活动成果

(7)各校外科技活动小组实施过程图片

11、学校教师支教工作资料收集内容及顺序

(1)上级关于教师支教收集内容及顺序相关文件精神(2)学校关于支教实施方案(3)支教教师人员名单(4)支教教师过程开展情况

(5)支教教师个人支教工作总结(心得)。(6)支教学校对支教教师的评价(7)支教教师过程开展图片。

12、省内外学校教研交流相关资料收集内容及顺序(1)省内外学校教研交流联系函(2)省内外学校教研交流方案

(3)省内外学校教研交流过程资料(记录、签到册)(4)省内外学校教研交流简报(5)省内外学校教研交流过程图片

13、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资料收集内容及顺序(1)上级关于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的相关文件(2)教育局关于帮扶农村薄弱学校的具体文件(3)学校关于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的实施方案(4)学校关于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的协议

(5)学校关于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的实施过程资料(教学、德育、物质、活动等多种形式)

技术服务要求—扶贫方案 篇5

1、项目概况:阳谷县阿城镇、金斗营镇14个贫困村的村内管网改造工程。

2、采购内容:参照《山东省贫困村饮水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规定和要求编制实施方案。

3、质量标准:建设高标准的村内工程。

4、服务要求:设计划分为1个标段:该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标准文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清单、概预算文件编制等)、设计调整、变更、补充、现场技术服务等工作,项目实施中的后续服务承诺。

教育扶贫资料建设要求 篇6

一、建设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必要性

(一)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急需的高层次的应用型、技能型实用人才。因此, 要求学生了解的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教师必须精通;要求学生具有的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 教师必须熟练。如果教师都不能在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协调和组织管理, 不能解决现场中的实际问题, 却要求学生掌握, 是不现实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要努力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二) “双师型”师资队伍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明确将“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 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作为建设的具体任务之一。那么, 一个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应达到哪些条件呢?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有关说明, 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 (或以上) 教师职称, 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1) 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 (或以上) 技术职称 (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 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 者; (2) 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 (可累计计算)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者; (3) 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应用技术研究, 成果已被企业采用, 效益良好 (应提交法人单位开具的证明文件以及表明本人所完成工作的技术文件) ; (4) 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使用效果良好, 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就目前高职现有师资看, 专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达到“双师型”尚需时日, 要经过一定周期的培养;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则更易达到“双师”要求。因此, 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是当前所需。

(三) 高水平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高水平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既是当前高职教育人才质量的保证, 又是高职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优势互补, 互相学习, 通过团队合作, 开发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 研讨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推进老、中、青相结合的传、帮、带工作, 必将进一步加快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从而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 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一) 原则

1.以专业为主导的原则

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必须坚持以专业为主导的原则, 一切围绕专业来进行。要根据各专业 (群) 的具体情况, 以专业 (群) 或系列课程为建设平台, 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 要重视团队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 要不断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 要有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水平兼职教师。只有以专业为主导建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才能及时了解专业、行业现状, 追踪专业前沿,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从而确保专业建设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2.人员构成比例合理的原则

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必须坚持人员构成比例合理的原则, 即教学团队中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企业技术专家与能工巧匠等人员要各自占有合理的比例。合理的比例怎样确定?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发展需要、招生规模和专业特点, 确定每个专业教学团队中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比例, 形成在数量上满足学校发展的规模要求, 在质量上达到教学和科研的规格要求, 在结构上符合专业的设置要求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如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人员构成上确定的比例是:专业带头人原则上设1-2名, 兼职教师达到30%左右。

(二) 主要内容

1.团队组成

高职专业教学团队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 要选择能准确把握专业 (群) 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 具有较高学历、职称和丰富的专业工作实践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 选择那些专业基础扎实、教学水平高、动手能力强、具备一定条件的“双师型”教师担任骨干教师, 选择具有较强表达能力的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聘为兼职教师, 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2.制定团队建设管理的相关制度办法

高职院校要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 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企业技术专家的选聘管理办法, 从选聘条件、资格认定、具体聘任、考核奖惩、国内外进修培训等方面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措施。

三、建设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主要途径

(一) 做好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成员的选拔、聘任与管理工作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中积极探索,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团队各类人员的选拔与聘任管理方面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的制度和操作规程, 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管理机制。学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意见》《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带头人管理暂行办法》《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专家与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的管理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建立实施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的资格认定、聘任与考核制度, 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等专业教学团队组成人员从选拔范围、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认定与管理、职责任务、待遇等方面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

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拔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 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技能强、学术水平高、具有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是加强专业师资建设、促进专业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也是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调动专业教师工作积极性、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学院规定, 专业带头人须在专业教学与管理以及教科研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德才兼备、具有担任专业带头人潜质的优秀教师中选拔, 也可从社会引进或在外聘教师中选拔。实行专业带头人资格认定制度, 由个人申报或系部推荐上报学院组织人事部, 由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后报院长办公会研究认定。实行专业带头人 (或培养对象) 聘任制度, 一年一聘, 并与年终考核和新的年度职工聘任相结合。实行专业带头人动态管理与聘期考核制度, 考核工作在学院领导下主要由所在单位按年度进行考核。除德、能、勤、绩、廉等基本考核内容外, 重点考核其职责任务完成情况, 考核结果作为下年度聘任与否的依据。同时在职称评定、竞聘上岗等方面给予激励性的政策, 从而形成示范效应, 不断激发教师自我培训、自我提高的积极性。

为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和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骨干教师队伍, 发挥骨干教师在学院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学院规定, 从在学院教学 (含实训教学) 、教科研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德才兼备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师中选拔骨干教师, 对骨干教师同样实行资格认定制度、聘任制度和动态管理与聘期考核制度。骨干教师由个人申报、教研室推荐, 由所在系部组成的认定小组依据认定条件进行审定并报学院组织人事部审核备案。对获得资格的骨干教师由教研室提出聘任意见, 由所在系部进行聘任, 每年年初将聘任结果报学院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备案。对受聘的骨干教师的聘期考核工作由所在教研室和系部负责。校级骨干教师可推荐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

兼职教师作为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院的教学和专业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尽快建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学院规定, 在多方联系选择社会人才的同时, 重点从与我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 并与行业企业就长期聘请兼职教师建立协商合作机制, 以使企业的技术专家与能工巧匠能够连续不断地、分批次、较稳定地作学院的兼职教师。聘作兼职教师的技术专家 (能工巧匠) 一般要有大学本科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能够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在企业行业有较高知名度, 具有5年以上专业工作经历, 身体健康, 具备作教师的基本条件。选聘兼职教师的具体程序是:先由各系根据专业教学需要, 按选聘条件在企业行业中拟定选聘人选, 并进行洽谈。然后对拟选聘的人选, 由各系报组织人事部进行资格条件审定, 并报学院审批, 最后签订兼职教师工作协议, 协议又分为三种情况, 包括《从企业行业聘请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工作协议书》《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在本企业担任学院兼职教师工作协议书》和《从社会聘请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工作协议书》。兼职教师作为学院教师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固定编制教师一样对待并实行合同式管理。学院组织人事部建立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兼职教师人才库, 保管聘用协议书, 并对受聘兼职教师进行宏观管理。受聘兼职教师在校工作期间, 由所在工作单位建立其业务档案并负责具体管理与考核。

(二) 大力加强团队中专兼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人员培养工作, 以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重点, 建立起了“国外进修培训、国内高职师资基地培训、学院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的三级培训体系, 有计划地对所有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外培训进一步拓宽了专业教师的国际视野, 使他们了解掌握了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及前沿技术, 对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内培训提高了具备“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 使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中“双师”结构更加合理。校内培训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 使多数教师掌握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 对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生了积极作用。

(三) 建立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相配套的教学管理组织系统

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组织系统。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建立了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系一级教学管理组织系统。各系部主任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系下面按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团队, 一个专业教学团队编为一个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由专业带头人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担任, 教研室主任与专业带头人 (培养对象) 合二为一的履行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双重职责, 目前不能合二为一的实行双轨运行, 专业带头人 (培养对象) 在教研室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履行相应职责。此项工作已在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实行, 下一步将根据各专业建设发展情况, 逐步在全院推广实行。在这种教学管理组织系统中, 无论专任教师还是兼职教师都被纳入教学团队, 形成了合力。这种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一个教研室可能管理几个专业的情形, 形成了校教务处、系、专业教学团队新的三级教学管理体系, 推动了专业建设的快速发展, 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巨大作用。

(四) 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开展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工作

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不但能够很好地解决因专业转换所导致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不足, 而且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因其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 可以互相交流, 取长补短, 有利于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年终考核工作中, 把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作为考核系部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每年在各专业中评选“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年度内获得校级及以上示范专业、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的优先推荐, 对获得“优秀专业教学团队”集体荣誉称号的, 学院将颁发奖牌并对主要贡献者给予物质鼓励。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促进了专兼职教师的团队合作, 激励广大中青年教师自觉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是确保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

教育扶贫资料建设要求 篇7

根据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对深入推进我省新阶段的社会扶贫工作,着重强调三个问题。

一、着眼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深刻认识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对扶贫开发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并立足完善国家扶贫战略与政策体系,明确要求“继续开展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充分发挥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军队和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这些重要的论述,从总体上深刻阐明了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阶段的社会扶贫工作,是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的生动实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现实需要。结合我们具体开展社会扶贫工作的实际,我感到对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深理解。

1、从扶贫开发的具体实践上看,社会各界参与是推动扶贫开发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我省开展社会扶贫工作由来已久,形成了以各级部门单位定点扶贫为主体的社会扶贫工作制度。目前,各级部门共有1945个单位在贫困农村定点扶贫;全省有1757个企业参与到了各地的扶贫开发当中;全省有8.7万名党员干部与贫困农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结对帮扶的贫困户达到9.57万户;同时,在争取外援扶贫、社会捐助、选拔大学生到贫困村担任“村官”和开展“三支一扶”等方面,也进行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对全省扶贫开发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去年以来,全省共筹集各类社会扶贫资金就达12.78亿元,已超过同期全省专项扶贫政策投入资金的总和。这足以证明我省的扶贫开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工作体系,社会参与已经成为推动新阶段扶贫开发科学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

2、从扶贫开发的形势发展上讲。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是深入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必须坚持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在新阶段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明确要求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围绕新阶段的新标准新要求,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订新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随着扶贫开发进入新的阶段,我们的目标是要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扶贫开发的任务已从解决温饱为主转向了解决温饱和脱贫致富并重,从增加收入为主转向了增加收入和提高能力并重,从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转向了自然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并重。新阶段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我们用更宽的眼光、更广的视野来引导和动员社会各个方面参与到扶贫开发事业中来,综合治理和统筹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努力构建一个专项扶贫计划与区域、行业、社会政策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新局面。

3、从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上说,加强社会扶贫是促进专项扶贫政策与行业扶持政策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扶贫开发进人新阶段后,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专项扶贫政策与行业扶持政策的关系,在确保专项扶贫“特惠”性政策真正惠及扶贫对象的同时,整合行业“普惠”性政策资源倾斜支持贫困农村和贫困群众加快发展。实现这一对接与整合,要通过深化社会扶贫工作来达到。而从我省贫困农村的实际情况看,目前的发展需求还很大,尤其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底子薄、基础差、欠账多,仅靠我们专项扶贫政策的投入,远远不能弥补发展需求和日益扩大的发展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抓住国家对农村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和投入的良好时机,在开展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中,把深化行业扶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协调和争取各行各业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将贫困农村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建设等,优先列入行业建设和扶持的规划,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二、适应扶贫开发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明确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

根据新阶段扶贫开发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以及各个方面都在加大支持农村发展投入力度的趋势,我们确定全省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我感到可以明确全省筹集整合社会各界投入扶贫开发的资金以及各种形式的帮扶投入折款在明年达到10亿元以上,并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幅。

围绕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总体目标,当前各地要重点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1、全面深化部门定点扶贫工作。(1)认真落实定点扶贫工作任务。各地、各级部门要认真对照赣办字[2007]12号《通知》明确的定点包扶贫困村目标任务,确保定点扶贫村在2010年如期完成整村推进任务。(2)提高定点扶贫工作水平。力争全省各级部门定点扶贫的重点村50%以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其中省直单位定点扶贫的重点村达到80%以上。(3)完善定点扶贫工作安排。以确定的“三个确保”贫困村为重点,各级要新增组织安排一批部门单位参与定点扶贫,全面启动驻赣部队的定点扶贫工作,做到“三个确保”重点村安排单位定点扶贫全覆盖。

2、重点突破行业扶贫工作。(1)做好基础工作。各级、各地要全面调查摸清本地区行业扶持政策资源的情况,认真扎实地做好对接行业扶持政策的基础工作。(2)落实行业扶贫责任。统筹规划贫困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建设。将扶贫规划列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3)搞好跟踪问效。贯彻“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记其功、各尽其力”的原则,跟踪掌握行业扶贫投入的落实和效果情况。(4)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的协调作用,督促各行各业落实国家关于“切实把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放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位置,把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增收放在全国农民增收的重要位置”的要求。

3、深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扶贫。(1)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幅射带动扶贫产业发展的龙头作用。(2)开展形式多样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帮村带户”活动。(3)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扶贫的政策措施。

4、广泛开展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1)进一步营造结对帮扶的社会氛围。结合实施民生工程的部署和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谐发展文明新风,形成携手共进、同舟共济的良好局面。(2)突出结对帮扶的重点。以帮助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并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帮助贫困人口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对贫困农户分类指导,因户施策,逐户落实党员干部和农村致富能手结对帮扶措施。(3)落实结对帮扶的工作目标。各地要在更广的范围动员号召各级党员十部和农村致富能手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在现有基础上,确保明年结对帮扶贫困农户达到10万户以上。

5、着力拓展社会扶贫工作新的领域。各地要积极主动地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等国家层面组织机构,以及省内外各种组织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多形式、多渠道地掌握有关信息,努力争取各类社会力量支持我省的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不断丰富社会扶贫工作内容,拓展社会扶贫工作领域。

6、切实加强重点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据了解,全省农村还有5000多个村级党组织的活动场所不完善。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全省农村党建工作的整体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整村推进工作,积极配合组织部门搞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夯实打牢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工作阵地。

三、健全完善抓好落实工作机制,确保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各级扶贫部门要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理清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努力开创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1、要紧紧围绕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任务规划布局社会扶贫工作。当前要重点支持两项工作:(1)支持“三个确保”重点村完成整村推进任务。各地要整合各方面力量,重点是通过落实行业扶贫工作,加大社会力量对“三个确保”重点村支持的力度。(2)结合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T作,落实识别扶贫对象的帮扶措施。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我省将于明年在重点县全面启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对该项工作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关键要落实扶持的政策措施,这样才能保持稳定。对这部分对象,各地除要落实专项扶贫扶持政策外,还要落实社会扶贫帮扶措施。

2、要构筑对接社会各界支持扶贫开发的载体。重点是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扶贫开发项目库,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做到用项目去落实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部署,用项目去对接社会各界的支持,用项目去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通过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把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的要求落到实处。

3、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不同优势壮大扶贫开发力量。社会各界、各行各业长期以来为扶贫开发做了大量工作,为我们在新阶段提出进一步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新阶段“大扶贫”的格局中。我们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在专项扶贫政策的投入上,而应放眼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落实扶贫开发这一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要是投入到了贫困地区、扶持到了贫困群众,体现的都是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各界的关爱,都应视为扶贫开发的投入。这个方面,各级扶贫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协调、沟通、互动,针对社会各界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社会各界优势与扶贫开发需求的有效对接。

4、要善于运用典型示范的方法推动社会扶贫工作。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级扶贫部门在工作方法上要善于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1)要及时总结并积极推广社会扶贫实践中创造的经验。(2)要积极培育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各种典型。(3)要大力宣传社会各界支持扶贫开发的先进事迹。以更好地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支持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光荣事业中来。

上一篇:关于江南水乡的故事随笔:呆在边缘下一篇: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