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共8篇)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篇1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江苏省如东县中学 龚建新
数理化作业做错了,教师会让学生订正,学生也会自觉去订正。这种学习习惯有效地防止了做错的习题再发生错误的现象产生。学生作文也有错误发生,或审题错了,或主题错了,或材料处理错了,或字写错了,或句子有语病了……一篇作文,教师批改讲评之后,教师也好,学生也好,都觉得万事大吉了,其中的错误和缺憾,学生自己恐怕都没有想,便束之高阁了,最多写几句“作文后记”,大多也是应付之作。下次作文,同样的毛病照出不误,几次作文,甚至几年作文下来,作文水平未见明显提高。笔者以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滞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忽视作文的订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每次作文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作文技巧,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这些技巧不可能完全掌握,作文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之后,教师虽有详细批语或作认真讲评,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所在,但是由于没有重新实践(即订正)环节,学生还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并准确运用作文技巧,形成自己的作文能力,以后仍有可能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我相信许多语文教师都会遇到这种现象。
我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修改在学生作文训练中的地位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但由于我们忽视、甚至是放弃了作文订正这一环节,作文修改这一训练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被放弃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向数理化教师学习,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养成认真订正的好习惯。
学生要订正好作文,就必须认真听教师的讲评,仔细研究自己的作文,这样就能养成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不至于写一篇扔一篇,连教师的批语和讲评也不认真看,不仔细听,每次作文都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培养和强化作文订正意识,还可以有效地杜绝少数同学马虎作文的坏现象,因为写不好要订正,“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唯有认认真真写好每一篇作文。
作文的订正当然不能像数理化那样,把错题从头至尾做一遍。照搬这种方法,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都不允许,而且还会淹没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我们可以把作文订正内容分成:①常规内容,包括行款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和病句等,这是每次作文都必须订正的内容。②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③材料处理,包括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处理等。④结构安排,包括过渡衔接、记叙顺序、说明顺序、论证结构等。⑤开头结尾。⑥表现方法,包括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
根据订正内容和每次作文的要求,以及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该生的作文能力和本篇作文的情况)确定一个学生具体的订正内容,可直接在原文上订正修改,也可偶尔重新作文。订正后的作文,教师还应批改给分,肯定成绩,激发写作的兴趣,并进一步发现该生作文过程中的难点,给予点拨指导。
强化学生的
[1][2]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篇2
一、创设情感共鸣的情境, 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扎兰斯说:“我们要促进创新力, 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有奖赏环境, 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 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才能大胆去想象, 把他们的设想说出来, 发挥他们的天赋。”要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 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 走到学生中, 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一员, 把“指令者”“传授者”“监督者”的地位改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支持者”, 这样就要和学生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 这点我们都明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积极充沛的感情, 温柔友善的态度, 通情达理的语言, 尊重学生的行为,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支持学生的新思路, 这样就能营造一种共同活动的氛围, 使学生有了话语想说出, 有了想法敢争辩, 有了疑虑想提问, 有了发现敢提出。这样才能挖掘学生创新的潜力, 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 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鼓励, 才能摩擦出创新意识的智慧火花。
二、鼓励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巴浦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 是探索的动力, 是创造的前提。”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要让学生有创新的思维, 就必须首先创设疑问的情境。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 就是科学知识在学生面前重现的过程, 把这些科学知识“告诉”学生是旧的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形式, 而现在的教学过程是怎样让学生重现科学家发现这些知识的过程。因此, 数学的重结果教学也转到了重过程性的学习上来。根据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 由初步的感情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要经过一个历程。因此, 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就要创设一种产生疑问的情境, 创设一些思维的疑点, 让学生由此追踪找到发现知识的途径。创设学生思维的最近、最佳发现区域, 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适当增设层次, 减少思维的坡度, 使学生逐步形成这种思维的习惯, 即创新的思维能力。数学教材编排上注意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 波浪式前进。绝大多数的学习内容有旧知识的基础和新知识的疑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 创设疑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 培养学生创新发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如笔者在教学中,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常让学生先自学教材, 划出有疑虑的地方。教学比例时, 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课本中说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能否说成时间是随着路程的变化而变化呢?”以往学生从来不敢对教材产生怀疑, 而当把产生怀疑的情境创设给学生时, 他们就会有了创新的思维, 大胆的设问。这样, 学生会提出类似很多的问题, 如果不是改革教学方法, 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就被扼杀了吗?
三、加强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培养学生推陈出新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 一般情况下, 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之上的。教学中, 教师应合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 培养学生以旧出新的能力。例如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后, 可以让学生推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自编习题, 发展创新能力。
自编习题是技能技巧的运用, 是自我评定的一种形式, 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我非常重视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实践, 从看图编题、给式编题、按条件给问题的编题, 发展到编一类题目。如“计算题测试”“应用题能力考”等, 逐步加大难度。教师对学生的编题及时评价, 对编得好的予以表扬和鼓励。
编题过程也是学生重新学习的过程, 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还要求学生的想象和创新, 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也培养了活动能力。
3. 自主参与, 操作实践。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中就要创设善于观察与积极动手操作的情境, 在几何教学中, 操作和动手尤为重要。让学生在操作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知识, 获得知识,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日常的试题、应用题教学也要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观察、思考。
4. 搞小发明、小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只局限在教学课堂, 还可以延伸到活动课上。在活动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例如, 让学生当一回小小设计师, 利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设计一些图案。用立体图形的实物或学具拼摆,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篇3
当好学生宿管干部必须强化四个意识
学生宿舍管理干部的工作很辛苦、很重要、很有意义。几年来我校学生宿舍管理干部在维护学校形象,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维护学生宿舍的秩序、培养宿舍文化、提升生活品位、提高学生素质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天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如当好一名学生宿舍管理干部”。
当好学生宿管干部必须强化四个意识
一、服务意识
学生干部就必须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好的干部必须是好的服务者,如果没有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没有服务意识,就不可能做好领导工作。若把做学生干部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阶梯,认为这可以捞些好处,如入党或毕业分配时照顾一个好工作等。这想法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当自己的某种私欲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马上情绪消沉,对工作应付了事,不再热心为同学服务,这样的干部最终会被同学所抛弃的。只有自始至终把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认识溶化在自己的行动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体现热心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戴和信任。
担任学生宿管干部工作,是一种奉献,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提高,这难得的人生历程将成为大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强化服务意识必须正确对待的两个问题
(一)是正确看待得与失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担任社会工作要耽误时间,耗费精力,而且工作中的矛盾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但从提高素质,锻炼能力的角度上来看,当学生干部,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自身的成长。表现在: 第一,担任学生干部,有更多和老师、同学接触的机会,有更多的进行实际锻炼和接受各种信息的条件。这种锻炼和接触,虽然在平时显得微不足道,但长期的积累对人的全面发展却很有益处。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毕业走上社会后,学生干部们因为有过一定的社会工作锻炼,一般比普通同学思想更活跃、视野更开阔、适应性更强,因此也往往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注重能力,而不是资历和学历。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早就把能力当做用人的重要标准,惟才是用,不重学历。现实中,一些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其根本原因是他们不会做事,还对工作挑挑拣拣。
第二,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那种“两种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需要。当今社会里,到处充满着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各方面的能力。担任学生干部,往往比一般同学多了更多锻炼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各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通过设计活动,可以锻炼决策能力;能过组织同学开展活动,可以锻炼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召开会议、布置工作等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写计划、总结、报告等,可以锻炼写作能力;通过与老师、同学交往等可以锻炼社会交往和协调能力等,这种优势和机会,是一般同学所没有的。因此,一个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其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相对来说要比一般同学高,因此,也更容易得得到社会的认可。
第三、担任学生干部,可以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必要前提。古人说“在其位谋其政”,学生干部这一来源于同学又不同于一般同学的特殊角色,容易使学生干部感到自身的责任,促使他不断从各方面完善自己,努力为老师、同学服务,争做同学的表率,以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这对个人的成长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二)正确认识坚持原则与得选票的问题
如果学生干部不能坚持原则,一味当老好人,不敢大胆地去做所谓“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对工作的原则性认识不够,碰到具体的棘手的问题,思想动摇,态度暧味。特别是遇到与自身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往往丢弃原则,甚至违反原则,拿原则作交易,这样的干部,虽然有时暂时性地绕开了一些矛盾,得到部分同学的“称赞”,暂时得到了较多一些选票,但并不能缓解矛盾,解决问题,反而使干部的工作更难以开展,久而久之,干部就会失去同学们的信赖。如果始终如一地坚持原则,主持公道,那么同学们就会逐渐理解和支持你。坚持原则,并不是不近人情。那种“我说你听”“我叫你 干”的生硬的工作方式,粗暴的工作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学生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坚决地毫不含糊地执行,是不能有任何妥协的。但是处理具体问题的方式要灵活,时间、场景的选择要灵活,有些不违反原则的事情也要在机智灵活中加以解决。有事要与同学商量,以免争取广大同学的支持。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最重要的问题是让同学们感到你是一个正直的,乐于助人的人,一个有能力,有自己思想的干部,而不是一个只会与大家嘻嘻哈哈打成一片,象墙头草一样随风倒的老好人。一个学生干部能够坚持原则,大胆开展有利于集体的教育活动,或针对具体的事和人开展表扬或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定会得到广大同学的支持与拥护。一身正气,坚持原则,讲究方法,这是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能够团结大多数人的根本。
二、责任意识
责任就是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所做的事情。几乎每一个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就是:“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我们公司最大的财富”。IBM每个人坚守和履行的价值观之一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永远保持诚信的品德,永远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微软中,“责任”贯穿于员工们的全部行动„„
责任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和核心。缺乏责任意识,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企业里,责任是胜于能力的。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能力,只有通过尽职尽责的工作才能完美地展现出来。
在完善和提升个人素质时,每个人都应当记住:“责任胜于能力”!而对履行职责的最大回报就是,这个人将被赋予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真正值得信任,才能真正担当起企业、家庭、社会赋予他的责任。
其实,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很费力就能完成的。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扛起它,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社会都将是问心无愧的。人可以不伟大,人也可以清贫,但我们不可以没有责任。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肩上的责任,扛着它,就是扛着自己生命的信念。
只要你能认真、勇敢地担负起责任,那么无论你所做的是什么样的事情,它都是有价值的,你都会获得尊重和敬意。当然,有的责任担当起来很难,3 有的却很容易,都不在于责任本身,而在于做事的人。其实,只要你想、你愿意,你就会做得很好。
学生宿管干部职责:
1.2.3.4.参与公寓管理;例:建工童佳行、生物成教猝死学生、督查纪律卫生;人是需要教育管理的。新加坡的卫生。维护安全稳定;
营造文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学校品位。例:1994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等 我校的文明监督岗。
年广岛亚运会结束后,6万人的体育场竟然没有发现一片垃圾。次日全球数家报纸惊呼:“可怕”的日本民族。
5.6.沟通上下联系; 服务广大同学。
心理承受力: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干部既有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时间,也经常有工作不被同学理解、支持而受到嘲讽、打击的时候。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必须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宠辱不惊、坦然处之。例:在杭某高校学生干部,因组织不起活动而跳楼事件。
工作做得怎么样?主要是三看:
生活看秩序:自己分管的范围内学生宿舍、公共场所的卫生,学生作息等。
活动看情绪:组织活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情绪是否高涨。工作看排序:例:学生宿舍卫生排名等,学期、年度工作考核成绩等。
二、创新意识。什么样的能力是当今社会乃至全世界各国都在反复强调的,那显而易见是“创新能力”。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要有敢于超越自我、超越别人的意识。
从工作上讲,要有形成品牌的工作特色。吸引人的个性特色。(如果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使宿舍室雅人和、温馨舒适的寝室环境,也是可以一辈了吹牛的事情)能带着创新意识去做事的人,在工作中会给我同样的机会,我是不是会把事情做得更出色更好呢?这样他就会有意识地去改变现有的做事风格和方法
例一:农学院大二学生章旭良领衔的五人团队。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得创业组“十佳职业规划之星”荣誉称号,成为全省获得此奖项的唯一一支来自高职院校团队。
例二:面条,中国面条,意大利创新中国面条,彩面„„
4、大局意识 抓住三个关键:
一是安全第一。组织活动安全第一,要进行风险
评估。例:浙江中医大学案例。
二是稳定压倒一切。学生干部是联系校系和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精心协调与学校(系)有关部门的联系,在维护学校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主动听取广大同学的呼声,了解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对广大同学急待解决的问题,要尽量帮助解决或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要深入到同学中去,这是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重要一环。我们的工作需要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要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配合。及时了解学校领导和各个部门的要求,围绕校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关心学校中带有全局性的大事,明确自己在全局工作中的作用,服从学校全局,以主人翁精神帮助学校解决问题,完成校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帮助同学全面成才,带领同学共同进步。
三是依法管理。要在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框架内行事。
例一:教育部对学生校外住宿有规定,省厅对沉迷网吧有规定,可以取消其评优、评奖及困难补助的资格。
例
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章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 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说话有分寸、有底线、有余地。内外有别;对一些涉及隐私问题等不要公开谈细节问题。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篇4
说到订正作业,我想所有的数学老师肯定都和我有一样的深刻体会:往往是“为了订正而订正”、“不及时订正”、“反复订正”的现象广泛存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道题学生在平时练习时做过,批改后我们也讲评过,做错的同学也订正过,但是当类似的练习再次出现时,许多学生仍会出现和第一次练习时一模一样的错误。分析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与学生作业订正效果不佳有关。
而订正作业是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也是预防和矫冶学生的“学习误差”积累的必要手段。如何提高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呢?
仔细分析我所带班级学作业订正现象,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认真订正型:学生认真分析自己错题出现的原因并对症下药,以便下次不会出现类似错误。但这样的学生在全班学生中所占比例是少之甚少。
2、直接订正型:学生在订正时,不是先从自己原先做的过程中找错在哪里?为什么做错?而是直接把原题当作“新题”再重新做一遍。
3、反复订正型:有些学生在订正中只求快,不求对,拿到本子就匆匆订正,匆匆上交,往往一遍两遍订正不对,至少要到第三、第四遍才订正对。
4、投机取巧型:部分学生在订正判断题及选择题时,只是根据老师的批改结果进行推理来订正,如原来是“对”的,现在就订正为“错”;原来是“错”的,现在就订正为“对”;原来选择“A”是错的,现在就从其他没选的选项中再选一个。
5、动机不良型:部分学生为完成订正的任务,就通过问同学答案或抄袭别人的作业等方式而进行订正。
仔细分析这些现象,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1、学生对作业订正的作用认识不足。
2、学生在作业订正中的反思欠缺。许多学生在订正中只重视订正的结果,而轻视订正的过程,能够对订正作业主动进行反思、分析的学生很少。
3、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差。
4、学生对于订正的态度也与老师对订正的关注程度相关。如果老师对作业订正查得紧、查得严,学生就订正得快,订正得认真。反之,老师对作业订正关注得少一些,部分学生也就订正得不认真或拖着不订正。
5、教师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等有限,大部分错题只好采取面向全班学生进行集体分析讲解的方法进行,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学生作业订正的质量。
6、教室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落后面较大的学生现象。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呢?下面和大家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困惑。我在班级集体订正分析作业时一般情况下是针对所有学生,只要有学生写错的题目我都会请学生或者自己分析一遍,有些难题甚至是反复分析几遍,但是在我或者同学们分析讲解的时候,所有学生是不允许拿笔记录的,只能听、思考、理解。
1、引导学生及时订正作业
晓之以理,引导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订正。在教学中,我每天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作业就是订正“作业”,使学生树立“订正比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思想。对于那些学习习惯差的同学,采用一帮一的方式督促他们及时订正作业。如果遇到顽固不化的,还得用家校联系的方式,希望家长配合一起矫正学生作业订正中的不良习惯。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教师自己首先保证每天及时认真批改学生所订正作业的基础上的,不让学生有机可乘、有空可钻。
2、引领学生科学地订正作业
只订正答案,而不考虑中间过程是明显的“治标不治本”,根本达不到“标本兼治”的订正效果。只有学生把每一次的作业订正都当作对自已学习的检验和反思机会,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订正前拿到错题引导学生一看到错,就先想想自已错在哪里?为什么做错了?发现自已错误的原因后,再认真订正,边订正边提醒自已避免犯“老毛病”。引导学生订正后,再看看、比比、想想现在这个答案与原来有什么不同?反思现在的答案是不是正确的?
3、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订正作业要求
在数学作业的订正中,我们同样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从订正内容、订正形式、订正方式提出不同订正要求。我习惯在学生订正完错题之后,抽其中几题让他们反过来分析给我听,为什么当时会写错?现在怎
么想的?以后要注意什么?具体我是这样操作的:对于优秀生,我从不插手他们的作业订正过程,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订正和反思过程。对于中等生,采用扶放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优等生的帮助下、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下完成一些自己不能够独立订正的拓展类错题。而对于学困生,我则采用以扶为主的方式进行,一般采取单独面批得形式进行,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及时反馈孩子对这些错题的理解程度,同时可以及时给予再次分析讲解。
低年级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作业习惯主要表现在:按规定时间完成,独立(合作)作业,字迹端正,自觉检查,及时订正。而低年级学生在做作业时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不强”:
1、独立性不强,做作业要父母陪在一边;
2、紧迫感不强,边写作业边做其他事情,如看电视、吃东西、玩东西、说闲话等等;
3、自觉性不强,玩够了才想起作业没做,甚至还有少做、漏做、不做作业的情况。以上归结起来是因为良好的作业习惯还没形成。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思考,就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展开论述,并提出了以正面激励引导为主、加强作业环节中的个别辅导、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等措施。
一、有奖有罚奖罚模糊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而且很容易为学习活动中的一些外部因素所左右。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和同学比赛的特点。为了提高学生作业的准确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自觉检查的作业习惯,对学生的作业除了批改对错以外,再进行适当的评价或给予一定的奖励是非常必要。例如学生作业连续几次不出错,奖给一颗星;作业中字写得漂亮,几次奖给一颗星。有时作业中有与众不同的解法,除了当众表扬外再给予特别奖励,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当星星累计5颗,10颗,15颗时就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不同的奖品。如果没按规定时间完成的,或没有及时订正(以今天的作业今天订正为标准),或字迹模糊,一次出示一个,当黑三角累计5个,就要罚买一件奖品。当然星星和黑三角可以互相抵消。另外,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学生很努力、很认真的在做,总是要错。所以用同样的标准对待不同的学生,有时侯会让一些学生觉得很难,以致挫伤他们的积极心。因此对这些学生可以降低要求。这样一来,大多数小学生做作业时,都会比较自觉地做到字迹清晰,自觉检查。师生共同努力,长期坚持,自然成习惯。
二、做前辅导助其成功
低年级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总是不稳定的,容易变化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作业成绩的好坏上。很多学生因为作业总能得“100分”或“优”,就体验着一种愉快的情感,而愿意认真负责地做作业;反之,有些学生因总是错而体验着痛苦的情感,而讨厌做作业。讨厌作业的学生作业时表现出:看似认真,速度很慢,有时喜欢东张西望;有的干脆不做,逃之夭夭。分析一下,有的是不会做,而有的是对自己没信心。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催促学生做得快,而应该做好个别辅导。对待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让他在做作业之前先看看作业,觉得哪道比较难,自己先尝试,实在不行再请教老师或同学,然后动手做。对待不会做的学生,可以编一些同类型的习题进行做前辅导,等弄懂以后再要求独立完成。这样,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并且这些学生的作业也会有许多的“100分”或“优“,他们也会有成就感,从而慢慢地变得不怕做作业,变得自觉自信了。
三、小题大做追创业绩
批改学生作业的对错,教师是应该实事求是、科学严谨。但是评价学生的作业,尤其是作业习惯差的学生作业,不妨模糊一点,善意一点。因为小学生喜欢得到表扬,尤其是那些各方面表现都不怎么样的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有时教师不经意地表扬,会让有的学生兴奋好几天,表现出喜欢亲近你,喜欢听你的课,能认真完成你布置的作业等,从而使他们在学习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因
此,小题大做是教师转变学生的一个关键招。多关注作业习惯差的学生,哪怕就一次:作业速度快了,字迹清楚了,及时订正了,错误少了„„教师如果能抓住契机,在全班同学面前大肆表扬一下,或在他的作业中夹张纸条好好鼓励一下。下一次的作业你说不定会有意外 的惊喜。如果有惊喜,教师一定记得乘胜追击,不断给予肯定和鼓励。平时分小步子指出他的缺点,难题给予适当辅导,错题帮助订正,出现老毛病,别忙着发火,而是去找找老毛病背后的真相。相信教师的耐心和真诚会有回报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变好的愿望。
四、家校联合齐抓共管
低年级小学生做作业,主动性、独立性还没形成,不能自觉、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也不管作业的质量,只要做完就算好了。常常有学生因为贪玩或迷恋于电视而忘记作业。因此他们作业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和检查。有些小朋友往往在学校里能按规定完成作业,字也写得不错。但一旦回到家里,明明10分钟能完成的,他做了半个小时还在做。原因就在环境。家里可以一边看电视(吃东西、玩玩具等)一边做作业,父母或爷爷奶奶也没在意,日子久了便成了习惯。因此需要家校联合,双管齐下。教师应经常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并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等方式指导家长如何监督。比如,教育并监督孩子吃完点心再做,做作业时不能干别的事情,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做完要自己检查等等。能按要求做到的可以奖给星星等。监督要有紧有松,因为有时管得太紧,反而不利于自觉性的培养,有时家长没作提醒或监督,孩子能认真完成的,应给于精神奖励。因为鼓励和肯定是巩固习惯的最佳方法。如果教师和家长能持之以恒,那么小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也会渐渐养成。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据笔者观察了解,能一贯坚持认真作业,且有自觉态度者在低年级学生中仅占3%,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培养这种习惯,从而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发展学生心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实,上面的几点适用于小学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那就是如何对付老大难学生,如何根据本班实际制定每个年级学生的作业习惯。
现附上本班学生作业习惯要求:
1、做作业前坐端正,书写做到整洁干净。
2、做作业要专心,中途尽量不要喝水、上厕所、做小动作。
3、做完作业要检查。
4、完成家庭作业要独立,不要有依赖思想,不会做的放在最后努力通过查找资料来解决。
语文课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篇5
一、营造氛围, 让学生敢问
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敢说。“亲其师, 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良好学习情绪的触发器, 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二是消除心理顾虑, 提高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反复渗透“言者无罪”的思想, 让学生明白:教师喜欢学生“善疑”, 大胆提问。
三是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 尊重学生的提问。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艺术地使用课堂评价机制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肤浅, 甚至异想天开, 都不能嘲笑学生, 而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 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 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二、激发兴趣, 让学生“想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 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前我们语文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被动与服从的状态下, 他们不可能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更不可能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去吸引他们, 并提出富有思考价值的“设问”, 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使他们自觉产生追求和探索知识的欲望。
三、创设情境, 让学生“有问”
一是要求质疑。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预习教学内容, 进行独立思考, 发现疑难, 提出问题。
二是故意出错。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甚至可以故意出“错”给学生留下“钻空子”的机会, 设法让学生钻这个“空子”,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 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愿意多提问题, 思考问题, 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三是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时间。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教师应该知道哪些东西要讲, 哪些东西不讲完, 从而为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 引发学生探索知识奥妙的愿望。
四、授之以渔, 让学生“会问”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非常关键的一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一是在知识之间的矛盾处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 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 促使学生在矛盾中思考。
二是在对照比较中寻找问题。
三是进行假设性和想象性提问。
四是大胆质疑提出异议。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在读书中生疑, 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篇6
黄浦区教育科研工作是在区教育局领导下进行的,由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具体落实。多年来,我们坚持贯彻以下指导思想,营造一个良好的区域教育科研氛围。
1.坚持政府引导、专业引领、教师主体的科研主体观
教师是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主体,实践改进只有在教师层面发生作用,才能真正推动教育的进步,真正惠及学生的发展。因此,创设良好科研环境,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是我们一直提倡的,也是我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引导为学校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区教育学院的专业引领为教师研究提供了专业支持。三方各司其职,共谋发展。
2.坚持科研兴校、以研促教、问题导向的科研价值观
随着教育内涵不断丰富、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百姓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由此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教育科研就要扎根于教育实践之中,敏锐地发现和应对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将基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改进、课程改革作为研究的重点难点。通过科学研究,提高教育针对性,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3.坚持实证研究、实践创新、百花齐放的科研方法观
教育科研有很多方法,但是方法与工具只是手段,是为达成研究目的而服务的。在当今时代,一项有价值的、科学的研究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但更重视数据的价值。为此,我们始终倡导开展实证研究,基于证据开展教育改进,在科学指导下进行实践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加科学有效。
二、黄浦区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四个做法
1.以重大项目引领学校改革,发挥教育科研先导作用
近年来,我区开展了《区域推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行动研究》《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基于脑科学的学习潜能开发的深化研究》《推进区域教育过程公平的实践研究》《黄浦区中小学特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等全区性的重大研究项目,这些项目经过区校合作,都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效果,对于深化我区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比如,由区教育局承担的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项目《区域推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行动研究》,下设课堂研究组、课程研究组、教师研究组、环境研究组和综合研究组五个分课题组,全区学校都参与了这项学校改进行动。几年来,各校在建立倾听学生的机制、基于学生发展需求进行学校改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些学校也在近几年通过学校龙头课题的研究,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研精品成果。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2.重视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过去几年,围绕“学会学习与潜能开发”研究成果的推广,我区形成了以教研员为主体,带领学校骨干教师边推广边研究的良好格局,关注学生的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我区教育局最近颁发了《黄浦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意见》,探索项目式推广、课程式推广等多种成果推广模式;整合教研员、科研员、基层教师的力量,成立成果推广协作体;专门拨出经费用于奖励在成果推广中做出贡献的学校和个人。这些成果推广举措,旨在推广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师发展和成果的深化研究。
2013年,我区确立了区域性推广的四个重大研究成果,主题分别是“学会学习与潜能开发”“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和“创造适合脑的教与学”。我区还试行了教研员下沉学校一年教学的行动,规定每位下沉教研员都带着一个区校合作项目进入学校,由教研员领衔,带领一批教师边研究边推广,着力解决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目前已经开展两轮共15个此类项目研究。另外,还确立了由区教育学院教研室、科研室、德育室、监测中心等部门领衔的区校合作项目,此类项目为学校参与区域研究提供了更多机会和专业支持。
3.加强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促进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我区着力加强学校科研主任队伍和区教育学院专职科研员队伍建设。我区教育局将学校科研主任队伍培训纳入干部培训范畴,每五年进行一轮培训。比如今年我们以提高实践研究能力和科研管理能力为重点,举办了黄浦区学校科研主任干训班。我区还成立了黄浦区教育科研中心组和黄浦区教育科研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组,一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另一方面在工作中进行培养提高,实现了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的梯度发展;每年度我们还举办学段科研沙龙,促进校际间的科研工作交流研讨,使得这支队伍在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的和谐氛围中良性发展。区教育学院还着力加强专职科研员队伍建设,尤其重视部门业务学习和项目引领作用的发挥。
4.优化区域科研环境,为学校、教师参与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专业支持
黄浦、卢湾两区合并后,我们完成了黄浦区教育学术委员会的整合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科研规范,完善了有关科研制度,确保科研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完善了“黄浦教育科研网”,为全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了电子办公平台,网上课题档案袋更加方便教师的研究和课题管理。购买了“中国知网”基础教育数据库,为全区教师查阅科研资料提供了方便,促进了教师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提升。
我们还进一步优化区域科研环境,探索实施教师学术休假制度; 建立科研经费投入和合理使用的规范。借助黄浦区教育学会的力量,组建各学科的专业委员会,开展学科论坛与研讨活动,努力营造一个学术自由,求真务实,突出应用,鼓励创新的科研环境,让更多的教师在研究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三、问题思考及后续探索
面对成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科研还面临着诸多问题。科研过程中的形式主义还比较多,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还有待提高。我们要继续将“以人为本、服务教改、优化管理、学校主体”的工作方针贯穿于科研工作之中,关注时代的变化,敏锐地把握教育环境的发展要求,着力研究学校教育中的新问题和热点问题;重视科研过程管理,将工作重心放在学校,依靠学校,为了学校,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篇7
一、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弱化与缺失
记得2000年以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非常重视文体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花很多的时间很系统、很有序地讲解文体知识。那时的学生对文体知识的掌握一般都很好,文体意识很强。他们在做阅读题或写作时思路显得很清晰,知道运用什么样的文体知识答题,写成什么样体裁的文章,答题规范标准,写出的文章像模像样,一看就是什么文体的文章。
但大约在2000年以后,这种良好的传统却渐渐远离了我们。由于考试时一般也不会专门考文体方面的试题,连作文也不限文体,绝大部分语文教师就盲目地认为语文教学应淡化文体,不用“浪费”时间在课堂上去专门讲解文体方面的知识。再加上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也许对文体知识掌握得也不是太牢固,这样,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势必会轻视文体教学,甚至很少讲文体知识,这样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文体知识的轻视,其文体知识的缺失也就成了必然。有的学生根本不了解什么叫说明文和议论文,什么叫散文和小说,因此常常出现说明方法和论证方法混淆,修辞方法和表达方法不分的现象。学生对文体常识的淡薄与缺失已成了目前语文学习中一种共性的问题,它已严重阻碍了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二、强化文体意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必要性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占有重要的位置,难度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且战线较长,不是一时半时靠突击就能学得好的,它需要长时间地、连续地、系统地学习。初中常见的阅读文体主要有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包括散文、小说等)。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围绕这几种常见的文体加以指导,有的放矢,有意识地渗透相关的文体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基本语文知识,进行基本阅读的时候潜移默化地接受、掌握一定的文体常识,具备一定的文体意识。没有文体讲解的阅读教学只能导致学生“盲人摸象”。
(一)强化文体意识使阅读教学更具目标性
做任何事情都应具备一定的目标性,语文阅读教学也同样如此。没有目标的阅读无疑是盲目的阅读,低效的阅读,甚至是无效的阅读。在阅读中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无形中就给学生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当然,文体意识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才能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类型的知识结构或文章图式。它让学生明白在阅读文本时应从什么角度出发,围绕哪种文体思考,运用哪些文体知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读了文本以后至少要清楚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或论证方法,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等。这些东西搞清以后才能去精读、细读,切实解决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如句子的赏析,说明方法、论证方法、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等的作用,论证思路的归纳总结等。
(二)强化文体意识使阅读教学更具系统性
阅读教学是一项庞大、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开展。阅读教学如果不强化文体意识,就会成为无文体阅读,不论学习什么样的文章作品,若净是一味的“整体感知”“问题探究”“情感体验”“拓展延伸”也是不完整。课堂教学看似热闹生动,可文体意识一旦从阅读教学中淡化甚至消失,给语文教学带来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给学生语文素养带来的将是结构性的缺损。缺乏文体意识的阅读教学只能使阅读变得支离破碎、零乱不堪。学生脑中无文体,阅读时也就无系统,答题时也就无标准、无规范,只好七拼八凑,拼散结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答题质量自然不高。如果每个语文老师从初一时就扎扎实实地把文体知识灌输于每节语文课中,渗透于每篇阅读中,点点滴滴,日积月累,三个学年下来,文体常识自然铭刻于学生之心,系统而完整。这样学生再去阅读各种文本,自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碰到有关文体方面的问题,解决起来自然轻车熟路,轻而易举。
(三)强化文体意识使阅读教学更具高效性
建构式生态课堂提倡高效教学、高效课堂,阅读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追求阅读的高效性是每位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怎样才能做到高效阅读?在阅读中加强学生的文体意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具备了一定的文体知识,学生在阅读时才能“对症下药”,运用相应的文体知识解决相应的文体问题,不至于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或张冠李戴的情况。有了一定的文体素养,学生在阅读时思路自然更清晰,方法更恰当,语言更精准,答题的质量自然提高,准确率也就不言而喻。无文体意识的阅读只能导致学生思维混乱,语言模棱两可,拟出的答案自然会和参考答案相差甚远,阅读的高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文体意识的对策
有效地、针对性地开展文体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阅读质量与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语文教师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一定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急于求成。一定要静下心来,从七年级开始,从每节课开始,从每篇文章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文体意识。
(一)根据学段,循序渐进
我们使用的教材对各种文体的安排是非常科学、有序的。七年级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八年级主要以说明文为主,九年级则侧重议论文、散文和小说等。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也应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把应该传授给学生的文体常识、文体知识全面而系统地教给学生,不光是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同样如此,也应按对应的文体进行专门化训练。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质量检测时也应配以相应文体的阅读训练。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现在的语文考试,从七年级开始就是中考题型,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三大文体一样不少。学生还不知道这些文体,头脑中还没有系统、完整的文体概念,你叫他如何下笔答题。即使是老师在考前仓促地指导几分钟,繁杂的文体知识学生又怎么能一下子完全接受?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先从考试改革开始,根据学情,针对不同的学段,检测的重点尤其是阅读内容也应有所不同。考试有针对性了,平时的课堂教学才会有针对性,才能作出相应的调整,也便于教师按部就班地围绕本学年的文体展开训练与指导,不至于只是考试时的仓促应战。这样,通过三年循序渐进的学习、训练,学生对文体知识的掌握定会牢固而系统,扎实而完整,应对一般的文本阅读也就容易多了。
(二)理论实践,有机结合
文体教学除了贯穿于课堂的专题讲解,还应渗透于具体的课文教学,更要体现于课外的阅读训练。专题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文体的常识,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文体理论体系;课文的渗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体的认识,体会文体的特点、作用;课外的阅读训练使学生学会运用文体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从更深层次把握文体,理解文体,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通过这三步的学习、体会与运用,学生既掌握了文体理论,又学会了灵活运用,有序学习,反复训练,举一反三,真正达到了学习文体知识的初衷与目的。相反,光有理论的学习,缺少实践的训练,文体知识就像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显得很空洞抽象,难于理解。同时,缺少理论支撑的实际训练往往显得很盲目,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若将文体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强化学生阅读时的文体意识,提出正确的阅读对策,定能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凸显规范,力求准确
每种文体都有自身的特点、作用,教师在文体教学时一定要紧扣每种文体的特点展开,特别是文体的名称、作用一定要重点突出。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对各种文体表述不清、概念混淆的现象,结果是答非所问。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凸显规范,力求准确,特别是语言的表述,只有在规范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准确。如“比喻”在修辞中是“比喻”,在说明方法中是“打比方”,而在论证方法中则说成“比喻论证”;又如“对比”在修辞中表述为“对比”,在说明方法中则表述为“作比较”,而在论证方法上则表述为“对比论证”。说明文中几种主要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应是“具体生动地说明了……”,打比方应是“生动形象地说明……”,列数字是“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作比较是“突出说明了……”。表述准确了,每种文体的特点才能一目了然,作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篇8
一、当前小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现状
近年来,笔者在批改、讲解数学作业过程中,发现小学生作业订正活动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作业订正存应付心理. 订正作业活动, 需要学生主体的深入参与、深刻思考和真情投入. 但部分小学生在数学作业订正过程中,存在着应付了事的心理,没有将作业订正活动作为自身巩固知识、改正错误、提升能力的有效“载体”,对作业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不能深入的思考和严密的分析,习惯于教师的讲授,不能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走过场、流于形式,导致作业订正活动效果低下,不能从本质上提升学习效能.
二是作业订正审题不认真. 笔者认为, 作业订正活动进程,是对作业内容重新审视、重新研析的过程. 但部分小学生在作业订正过程中,不能够对作业内容进行认真、细致、全面分析,通过借助于教师的讲解或其他学生的告知,不经过深入思考,直接将解题过程“誊写”在作业纸上,不对作业案例中条件的内容、存在的关系、设计的意图、解答的方法进行深刻审查和研究,出现对订正的内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三是作业订正反思不深刻. 教育实践学认为, 作业订正的过程,应该是学习对象反思、整改、提升的过程. 但由于小学生还未养成自我反思、自我剖析的能力习惯,在订正数学作业进程中,经常会出现订正作业“点到即止”的状态,不能对出现的错误原因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 不能举一反三,对以往出现的类似情况进行回顾和剖析,导致订正效能和订正深度达不到预定目标. 如在“路程类应用题”作业内容订正过程中,小学生在自主分析以及教师有效指导过程中,认识到该问题解答存在“不能利用路程与速度、时间的等量关系式”的错误,学生思考分析后认为,该问题应该采用“归一分析的方法,利用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等量关系式”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此时,有很多学生到此为止,片面认为订正活动已经完成, 而没有深刻挖掘改作业案例的深层次内涵,对该案例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方法和解答该问题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没有达到作业订正提升学生反思、辨析能力的要求.
二、提高学生作业订正活动效能的方法
一是激励评价, 增强学生作业订正认识. 小学生虽然具有能动学习探知的积极一面,但也有畏惧懈怠害怕的消极一面, 在学生数学作业订正过程中有着生动的展示. 而教育心理学指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积极情感是学生能动学习探知的“内生动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生数学作业订正过程中,要有效发挥自身引导、激励功效,利用学生对教 师的“崇拜”心理以及评价教学激励功效 ,与学生保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肯定鼓励的评判,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鼓励融洽的学习氛围中更加主动、深刻地订正作业,思考分析. 如在作业订正指导教学中,教师为激发小学生作业订正的主动性和深刻性, 采用评价教学手段,对小学生作业完成出现的优点和长处,采用赞赏性、夸奖性的评讲语言,对学生出现的不足采用期待性、目标性的期望语言,使小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业订正、思考、改正活动.
二是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审题分析能力. 笔者认为,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的过程,也就是重新审题、重新分析、重新订正的实践过程. 但由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智力发展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发挥教学互动特性,采用师生交流、生生合作等双边互动活动,推进学生分析、思考 进程,认知存在缺陷根源,提高审题、分析能力水平. 如在“有一个圆柱形的水桶,小明从这个桶的里面测量,量得这个桶的底面直径为5分米,高为10分米,试问这个水桶最多能够盛放多少水? ”作业订正过程中,教师改变传统“学生自己订正”的单板活动,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引导学生开展探析案例活动,学生在学习小组共同讨论交流中,认为:“该问题条件以及解题要求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是一道关于求取容积体积的问题. 但在解题过程中忽视了圆柱体积的公式, 导致解题思路以及解答过程存在错误”. 因此,该问题解答的方法应该是抓住问题条件中“水桶最多能够盛放多少水”关键内容进行分析. 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审题更加全面、科学和严谨,同时,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
三是强化指导, 提升学生反思整改效果. 实践主义学者认为,订正作业不是简单的纠正错误,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刻反思、深入整改,“举一反三”.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作业订正基础上,要引导他们对深入思考作业完成过程中出现的解题思路不正确、解题过程不严密、解题方法不正确等问题,深刻找寻纠正和整改的方法策略,并能够以此类推,找出与此相类似问题解答的方法策略, 从而使学生在订正作业的思考分析中,善于提炼、善于反思,形成良好的学习技能和习惯.
总之,教师在小学生作业订正指导过程中,要将学习能力培养渗透其中,抓住关键问题,进行集中指导,提供反思、整改时机,让学生在作业订正过程中,获得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和进步.
摘要:订正作业,是学生学习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否定、自我整改、自我提升的发展进程,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学.本文作者在调研当前小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现状基础上,对提高小学生数学作业订正效果进行简要论述.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推荐阅读:
强化孩子的应用意识09-29
强化学生主体06-08
强化环境意识10-24
强化档案服务意识05-23
强化红线意识促进10-09
党员强化奉献意识11-19
强化八种意识08-26
强化安全防范意识10-25
原文阅读──强化高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必由之路 论文05-13
强化担当意识 落实主体责任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