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小学养成教育

2024-09-29

怎样进行小学养成教育(共10篇)

怎样进行小学养成教育 篇1

班主任会议材料

怎样抓好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步凤小学柏燕燕

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地、长期地培养和训练而逐步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严格的养成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讲都将终生受益。

怎样抓好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我认为:

一、了解学生,从“低”要求

作为班主任,就必须主动地、深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重视与学生的接触与交心,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注重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自觉行为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班队会以及各种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各种常规教育,但要从“低”要求,不过从“低”并不是降低要求,而是要从点滴小事抓起。如平时的起居生活,学习生活、自理能力等等。即怎样坐、怎样站、怎样听、怎样说、怎样问、怎样答„„班主任要一边提要求一边指导学生做,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强化训练,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二、加强引导,不断强化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强化训练是必须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的严格的反复训练。比如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三、检查督促,强化训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久而习之才能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制订各项制度保证学生习惯的养成,实施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四、师作表率,正确引导

我们面对的都是积极思维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的孩子,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因为在孩子们们的眼里,老师是最伟大的。因此,班主任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应先自己做到,包括穿着打扮、爱护环境卫生、文明礼貌、课堂上的板书工整等等。这样,孩子们就会在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师无声的语言行动中受到教育,逐渐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

五、尊重学生,公正评价

小学生天真活泼,班主任的一句表扬、一丝尊重,都会使他们倍感亲切,因此,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

通过努力,我班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明白,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毕竟,养成教育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需要,而且它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怎样进行小学养成教育 篇2

一、国家大力倡导全国性的主流价值观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政府一直把提高国民道德整体水平视为民族振兴的重要因素,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道德教育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与多元化民族、多元化社会相适应的,集东西文化于一体的公民与道德教育特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根除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及抵制在引进西方文明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伴随而来的物质至上和无视自律、容忍、社会义务感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新加坡政府从本国实际出发,在继承东方儒家伦理文化基础上于1991年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各种族都能接受的五大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目前,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就是以这五项共同的价值观为基本精神来组织和进行的。从这个共同的价值观出发,中小学实施的公民与道德教育的宗旨是:培养身心健全的个人,使其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能对社会做出贡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道德教育从知识、技能及态度三方面着手,在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做出正确决定前需要注意的道德准则;面临困难时,学生要掌握应付、处理的技能;在态度方面,通过灌输适合新加坡的东方道德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新加坡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正式课程的国家之一。小学课程强调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内容包括自尊、自信、认识自我、诚实、自我责任感、节俭、勤奋、乐群、毅力、正直、勇敢、信守诺言等。中学课程则强调生活和成长、个人价值观和品德修养、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内容包括培养良好品德、发扬个人潜力、促进人际关系、评定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发扬社会精神、加强对宗教和文化的认识、培养献身国家建设的精神等。

如我们考察的克明小学,他们确定了六个核心价值观,即尊重、责任感、应变能力、正直、关怀与和谐。学校为此展开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选择一种动物来代表这种价值观,挖掘其精神内涵(见图),形象生动。学校综合考量后,选定狮子 (尊重) 、梅花鹿(责任)、企鹅(应变能力)、长颈鹿(正直)、大象(关怀)和海豚(和谐),并把推荐理由和学生的名字一并公布在墙上。

二、实施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1. 把《公民与道德教育》作为必修课。

新加坡《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特征进行总体设计,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巧妙安排,课程的标准是建立在不断扩展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由个人扩展到社会、国家,并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采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教育方法和教材。如小学的教学方式一至三年级以连环画为主;四至六年级以生活实例为主。教材内容中渗透着浓厚的东方道德价值观,如仁、孝、家庭和谐、礼、责任感、恕、忠、信、诚、勇、毅力、节俭、义、协作精神、睦邻精神等。这并非是儒家伦理的翻版,但的确是吸收了儒家伦理的优良传统,并根据新加坡这个工业化国家和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国情加以改造和发展,摒弃了儒家伦理中的封建糟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仁”不仅包括爱人,还包括爱己、爱物;“礼”不仅包括尊敬别人、尊敬老师、尊敬长辈,还包括守法;“忠”不仅包括爱国、爱校、以校为荣,还包括勤奋乐学。

2. 加强日常行为准则教育。

为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管理,新加坡制定了《学校规则》,规定学生不准抽烟、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涂写墙壁、赌博、破坏公物、说粗话、喊叫、吵架、说谎、偷窃、浪费水电、在走廊或阶梯上乱跑;女生不准穿超短裙,不准戴耳环等首饰;男生不准留长发,不准穿太短太小的短裤等;每天早晨必须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高唱国歌、朗诵誓言;下午放学还要举行降旗仪式、唱国歌。通过一系列行为准则的学习和强化,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规范。

3. 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结合。

为了使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新加坡的学校通过课外活动和社区活动把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人人动手打扫卫生,中学生要负责清洗学校的厕所,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开展的“忠诚周”、“礼貌周”、“孝顺周”、“国民意识周”等特别周活动,旨在从小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习惯。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并增强其效果,在教学方法方面,新加坡主要从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四种道德教育理论,鼓励学校提供“5E”课程辅导活动,即榜样 (Example) 、阐释 (Explanation) 、规劝 (Exhortation) 、环境 (Environment) 、经验 (Experience) 五项辅助活动,并根据国情与需要做了一些修改。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与建设,新加坡已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而又运转良好的公共法规和制度,形成了讲卫生、重清洁、守时守法守秩序、有礼貌等良好的习惯和社会风气,使新加坡成为世界公认与闻名的政通人和的花园式城市(国家)。这些足以说明,新加坡公民的文化道德素质已达到一定高度,也表明儒家伦理传统经过改造、吸收以及与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的合理融合,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持政治稳定、改善社会风气、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促进现代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而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与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可谓功高利大。

21世纪以来,新加坡公民与道德教育的内容在原来强调儒家伦理教育的基础上,对过时的内容进行了适应社会变化的调整,并汲取他们认定为优秀的西方文化,融入传统文化并创新。2000年以后,新加坡使用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新课本注入了“共同价值观”、“新加坡家庭价值观”、“新加坡21世纪远景”、“国民教育”、“理想的教育成果”、“生命科学”等新内容。2007年3月,新加坡政府在对学校“国民教育”成效进行广泛调研后,提出了实施国民教育的新框架——“脑到,心到,手到”。

怎样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篇3

关键词:学生;养成教育;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92

初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学生的心理、生理在快速发展,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心理、生理在快速发展变化。

首先是学习上的变化:课程增多,难度加大。由小学的以语文、数学为核心的两门课程,转变为语文、数学、外语、地理、政治、历史、生物七门文字课程,还有体育等非文字课程,难度也较以前加大。因此,他们的学习任务较以前大幅度增加。其次是心理上也有较大的变化,变得十分矛盾。一方面他们意识到自己慢慢地长大了,即将走向成熟,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有一种小大人的自豪感。他们迫切想摆脱父母的约束,自己做主。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仍然很不成熟,在很多方面仍然不能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没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不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即使知道有些事不能做,也无法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更没有摆脱小孩的幼稚个性。这一个阶段是一个断乳期。这一阶段的教育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他们将来是否能成人和成材。

俗话说:“教妇初来,教孩幼时”。中学阶段最重要的教育契机就是七年级。这时,他们对初中生活有新奇感和陌生感,对初中生活也充满了好奇,他们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教师讲的规则易于接受。这好比一张白纸,是很有希望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此阶段对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并且如果教师培养得当,是会有很大收获的,也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既然养成教育如此重要,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基本上属于被动学习,上课教师手把手地教,一遍不会,做两遍,两遍不会做三遍、四遍。一节课不懂,教师就再上一节。很多的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根本不上课,整天就是语文、数学两门课程轮流转。回家以后又有父母陪着做作业、背书。学生基本上不要自己去安排,自己去想该怎么样才能把书读好。但是到了初中一切都改变了,首先是课程增多,由原来的两门课变成了七门文字课程,再加上几科非文字课程,教师再也没有时间去反复教某一个题或某一个知识点,家人也不可能再陪读,于是那些习惯较差的同学在小学看起来成绩很好,到了初中就可能一落千丈。作为七年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就要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听课、学会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首先,教师必须要学会观察,尤其注意孩子上课的神态:哪些孩子上课喜欢走神,哪些孩子上课有点搞小动作,玩小把戏,哪些学生不会做笔记,不跟着教师来听课。教师要根据自己观察的结果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另外,教师还可以用榜样的作用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尤其是那些习惯比较差的同学选定一名同学做自己的榜样,激励自己向他学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采用名言激励法。每个同学可以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桌子上贴一句自己喜欢的名言,遇到问题时就下意识地去看看,以此来激励自己。还可以采用优差生组合提高法,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形成竞争机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想学习,爱学习的好习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习惯养成了,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学习阶段只是人生短短的一段,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会影响人的一生。一位科学家曾说过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他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习惯。初中阶段是人生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习惯的好坏又是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我们必须在七年级阶段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在学校对教师要尊敬,与同学相处要和睦、真诚合作等。另外,还要注意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丢乱扔,不损坏公共财物等。这些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君不见白墙壁平添黑脚印,桌子、凳子横遭杀戮变得残手缺脚。因此,教师仍应反复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七年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可以说一下子由掌上明珠变成几千人中普通的一员,必须独立地去面对竞争,去面对陌生的教师、同学,去管理好自己的各种事情。他们一下子会很难适应,有的女孩子甚至会哭鼻子。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但也必须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让他们慢慢地去适应新的生活,学会自理。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叠被子、洗衣服等日常生活必须要做的事情,让他们养成自立能力,让他们能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四、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

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既是政治课的任务,更是教师的责任,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因此,教师要经常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发现不好的苗头,如上网、早恋等,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班上尽量树立起良好的班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思想品德。

其实,要想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必须要言传身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行为自己首先也要做到。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讲卫生,自己就不能随手乱丢乱扔。教师要求学生努力学习,自己也必须要兢兢业业地工作。另外,要想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教师还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教育,一次不见效就再次教育,二次不见效就三次,反反复复,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形成习惯,到那时也就无需费太多的心思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也会变得十分轻松了。

好的习惯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会伴随他们一生。七年级新生的养成教育确实至关重要。

如何对一年级进行养成教育 篇4

根据新生的现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适应教育

1让孩子爱老师、爱学校。在开学初,我就带学生参观校园,生动的向他们介绍校史,还告诉他们,学校里的几十位老师都是他们的老师,都乐意和他们成为好朋友。这样,孩子们觉得能够成为师大附小的一名学生,特别光荣,爱学校,爱老师,乐于接受老师教导。

2培养意志力。学校讲求纪律和规范,我经常就通过活动训练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力,特别是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如让孩子全班静坐,比一比谁坐得好;分组进行排队比赛,看看哪一组做到快静齐。

3让孩子学会专心倾听。新生老师平时要非常注意培养孩子“坐得住、听得懂、表达得清”。如经常让学生来重复老师的作业要求或同学的回答,回答问题要求举手一个人来说,不滥竽充数,听广播通知时,要求孩子认真听,再给孩子提提问题,看他听懂了没,表达是否清楚,口齿是否伶俐。

4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一个思维懒惰的孩子,不可能成才。因此,老师对于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孩子给予充分的肯定,每节课都大约统计一下学生的发言,根据发言次数、发言质量给予不同的奖励。

5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老师经常利用活动课找一些图书给孩子看,经常念一些有趣的内容给孩子听,并告诉他们只要认真学习,书本还会我更多更有趣的知识,激发孩子对书的渴求。

6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为了让孩子适应突然变得紧张的小学生活,老师一开学就提醒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定时看书、喝水、如厕的习惯,这样将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建议家长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的睡眠和游戏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适应而损害健康。

2、养成教育以训练为主

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养成教育还是以训练法为主,然后配合其他多种方法。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在于训练,可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孩子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需要长期抓。比如说要培养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每节课我都提前到班上检查学生课前是否按照各学科老师的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品,每一节都不放松,包括活动课。为了培养学生举手发言的习惯,不论问题是难是易,老师都要求学生知道答案要先举手,老师请到的再说。为了培养学生及时整理书包的习惯,每天放学前都要求学生整理一遍,直至养成习惯后再放手。

2训练必须严而又严。训练就要有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星期三下午一年级上三节课,和其他年级一起放学,有的时候老师为了避开放路队高峰,学生排队纪律不好就将就一下,经常这样,就很难养成良好的排队习惯。

3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在接受训练时往往会有逆反情绪,你越严我就越不按照你说的去做,所以在训练中还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可以在训练中增加一定的游戏,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每天颁发“端正之星”“响亮之星”“进步之星”等“奖状”,在集体中树立榜样。

3、养成教育要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学生要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力量,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家庭的教育力量在养成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文化层次、个人修养、心理差异很大,教育孩子的方法各种各样,有“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民主型”等。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他们可能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卷面成绩,而忽视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的家长教育理论懂得挺多,但在实际操作中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新生刚入学的几天,就通过阅读书面材料、交谈、观察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行为,通过观察、交谈、调查搜集学生现有习惯的表现情况,结合自己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家长会上对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1把一年级教育的主要任务定位在良好习惯的养成。

2和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书包的颜色要鲜艳、醒目,便于汽车司机识别,让孩子过马路时更安全。文具盒,简单为好,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适当的行为规范训练。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习形式,到了小学将被正规的分科课程代替。孩子能否静心坐下来,是许多家长担心的问题。建议家长适当布置一些家庭小“作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比如手工小制作、看有趣的图画书、绘画等,并要求孩子在做这些事情时不讲话,不时常站起来走动。不要强求孩子非得安静地坐满40分钟,只要孩子神情专注,感觉有趣味就可以了。开始的时间可以是20分钟,以后再逐渐延长时间。

4生活上,营造孩子自己的小天地。固定孩子摆放物品的位置。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分类摆放,在柜子上方贴上一些卡通图片,营造出孩子自己的“小天地”。同时,刚入学的孩子最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在“小天地”里布置一个荣誉栏,孩子在学校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家长不妨也以小红花、小红旗或其他小玩具鼓励孩子再接再励。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教会孩子每天按照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开始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

5孩子爱看电视是天性,家长不要因噎废食。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丰富的家庭业余生活,培养孩子更广泛和健康的兴趣;如引导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看图书、玩积木、学唱歌等,从而转移孩子的兴趣。

6在家里,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爸爸要严管,母亲要溺爱;父母要严教,爷爷奶奶要娇惯。这样使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孩子还学会了钻空子,甚至制造矛盾。出现这种情况,家庭一定要统一教育思想,家庭成员之间要主动配合,出现矛盾后也要在孩子背后协调,切不可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要把孩子当作筹码去责备对方。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复习 篇5

开展有效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整理知识体系

设计复习提纲,引导构建知识网络。文章主要以计算“平面图形面积”为例,通过不同图形进行讨论分析,长方形、圆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将其分成四个小组,然后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彼此之间进行对比,也可以结合实际,来计算四种图形的面积以及他们之间所存在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在此基础上,将每个不同图形的计算方式逐一进行演示,让学生们相互学习。这样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仅仅加深了对面积计算的推理依据,更加可以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将知识进行合理的构建,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

老师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准确的梳理不同图形的面积推理方式,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就是一个自我学习和认知的过程。这样不仅仅避免了反复学习的枯燥性,更加可以强化学生自我开动脑筋去解决一些实际其他所存在的问题。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可以引导学生有一个很好的思维方式,将彼此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大地构建了自我学习创新的能力,有效的复习不仅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巩固他们对这类知识的学习,更加可以锻炼他们自我学习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能力。

复习时要注重精讲巧练,讲练结合

在复习课中,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而应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做到讲练结合,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也就是说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多做综合性的复习题,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思维过程。

如,做练习卷时不要让孩子一节课自己做,老师再花几节课的时间来批改,明天再花一节课时间去评讲。浪费了老师跟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以选择试卷上典型的题,先分析,再练习,然后运用实物投影进行评讲。评讲时体现:知识让学生疏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2数学复习课教学

复习时要注重系统梳理,分类指导

复习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条理化的梳理,系统化的归纳,让学生通过同桌或小组合作讨论,探索整理出该阶段相关知识脉络,了解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每位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自己本学期所学到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条知识的脉络,有助于他们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在相互补充过程中逐步完善。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交流,了解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对问题认识的不同,以便指导下来的汇报交流活动。我个人建议在每单元复习的时候用几分钟时间交流一下本单元的收获,这既是一个对旧知的回顾也是有效复习的一个过程。

在复习时还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差异,如有的学生知识掌握的比较全面和扎实,针对这一情况,可以让这些较为有能力的孩子,自己“查漏补缺”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就行了。有的学生还需要更扎实的学习和巩固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孩子的需求来设定复习题目。对于学困生要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开始,反复练习,不能操之过急争取点滴进步就行。

精心设 计复习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复习的过程,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巩固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单项学习的巩固,更加要注重综合学习的能力,在学习内容以及方式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可以让学生们自主进行学习兴趣的开拓。教师可以拟定一些特定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们自主的发挥。通过合理有效的复习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该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可以提高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创新的能力。文章主要针对如何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以及面积进行举例分析。

1.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内,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如果在这个正方形纸片内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局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2.一个梯形,下底长18分米,如果下底缩短8分米。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将减少28平方分米,原来梯形的高是多少分米?以上练习,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挑战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平面图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既巩固了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又提高了数学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数学复习课教学

复习时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复习课上除了帮助学生复习知识以外,更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因为课堂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复习题时要精挑细选,避免复习题的重复出现,我们可以把相同类型相同形式的题型归类,选择有针对性的题目,学生出现错误共性的题目进行举例复习,复习完这道题以后可以让学生讲讲还有哪些习题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解决。

比如:设计一个购物情景,实物出示:文具盒9元,钢笔5元,书包15元,(标好单价)胡老师现在有20元,可以买哪些东西?同桌讨论购物方案,再交流。这组题会让孩子想到加法、除法、乘法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使学生从我会做一道题变成我会做一组题。真正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开展同伴互助活动

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学习进步方式进行巩固复习。在复习过程中,优等生可以带动差等生一起进行互动学习,这样不仅仅可以将学习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互动,更加可以带动后进生很好地进行复习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拉小了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们之间的友谊感情。在实际的教学复习中,这种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效率有效的方式之一。

一些优等生可以代替老师的职能,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加以帮助,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后进生也可以放下心里的芥蒂,与优等生共同探讨学习方法,不仅仅能够将自己的意见很好的表达出来,也可以解决教师资源紧缺的问题,这种方式,长久坚持下来不难看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复习方式。优等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知识有了系统了的认知与梳理。差等生在接受知识的学习时也比老师传授的接受效果要好。实践证明,良好的沟通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仅可以有效的增强学习效果,更加可以拉近优等后进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也培养了优等生自我表达的能力,以及他们主动帮助弱者的思维方式与能力。复习学习知识,不仅仅要求个人进步,更是集体团队的整体进步与学习。

4数学复习课教学

复习时要创设新鲜感,激发兴趣

复习课中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或者是充分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爱玩的天性出发,设计一些有趣、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地心情投入到复习中去,避免“题海课”“一言堂”“测试课”等,把练习和讲评作为主要形式的复习课的出现。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70页的这一题:有21盆花,送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7盆,送给幼儿园多少盆?我们二年级本学期学了除法,孩子看到可以相除的一组数字马上用除法来做,错误率很高,复习中我把题目设计成孩子们感兴趣的一组题:题一:胡老师今天带来24颗糖,奖给二(1)班一些表现出色的学生后还剩8颗,奖了多少颗?题二:胡老师今天带来24颗糖,准备出色的学生每人奖8颗,可以奖多少位出色学生?学生练习完再比较一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信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会区分两种不同的方法。这样真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中有快乐,复习中有技巧”的哲理。

开展有效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整理知识体系

设计复习提纲,引导构建知识网络。文章主要以计算“平面图形面积”为例,通过不同图形进行讨论分析,长方形、圆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将其分成四个小组,然后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彼此之间进行对比,也可以结合实际,来计算四种图形的面积以及他们之间所存在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在此基础上,将每个不同图形的计算方式逐一进行演示,让学生们相互学习。这样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仅仅加深了对面积计算的推理依据,更加可以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将知识进行合理的构建,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

怎样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篇6

一、渗透日常生活

1、利用节日活动,进行德育教育如”三o八“节进行爱妈妈、爱阿姨、爱奶奶的教育:节前,老师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日期,同时,要求每个幼儿在家了解妈妈、阿姨、奶奶的辛苦,从中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尊敬阿姨的情感。节日当天,小朋友亲手为妈妈进行打扮,还用语言表达了对妈妈的祝福和热爱之情。使幼儿懂得了尊敬妈妈等长辈,并且明白了表达感情要付之行动的道理。 ”十o一“ 国庆节来临,我们结合亲子活动,设计”制作五星红旗“的主题活动。通过对国旗的制作过程 ,知道了国旗对于我们的意义使幼儿萌发了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2、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幼儿在课间玩玩具时,为争夺玩具发生争吵,这时教师就根据情况适时进行团结礼貌的教育,主动认错的教育,互相谦让的教育,讲文明的教育;在睡眠、进餐时,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教育孩子睡觉时不影响别人、睡姿要正确、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饭后漱口、便后洗手的良好生活习惯;针对家长反映的孩子买零食情况,教育孩子不乱花钱、吃零食对身体不好的教育。当发现幼儿有拔小草或揪小花的行为时,要对孩子进行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在室内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利用 讲《小猪变干净了》的故事,并结合教唱《小朋友爱清洁》的儿歌,来教育幼儿爱清洁 、讲卫生,知道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并运用了有关礼貌教育的诗歌《请、对不起、谢谢》和故事《讲礼貌的小白兔》来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孩子们都能较好地使用”再见“、”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用语,并把它们运用于家庭和幼儿园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的主题活动。如:我在班里,组织了”我很能干“的劳动活动,帮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开展”争当环保小卫士“,另外,因为幼儿劳动意识还不强我班进行了值日生安排,轮到哪一组的幼儿值日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的帮助老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老师扫地、收拾玩具图书、叠被子等等,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教师们还利用活动室的区角,建立了 ”娃娃家“、”阅览室“、”我是小小音乐家“等活动角,孩子通过阅读图书、听音乐、玩积木等活动,通过书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去认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如:故事《小鸭上来了》中的小鸭子不小心掉到了一个坑里,很多小动物帮小鸭从坑里出来,反映了乐于助人的典型。孩子通过读、听、看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我们每周都有一个教育主题,且将科学、体育、语言等各门学科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主题精心选择教材,认真确定教学目标,使德育教育渗透在各门学科之中。像《伟大的祖国》、《让我帮助你》、《我爱我的老师》、《做个诚实的孩子》等主题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内容。

二、教师的示范教育

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一面镜子,向幼儿灌输任何东西,自己都先做出好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就会为他们美好的前程创造条件。让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的缘故,他们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这就要求教师要象妈妈一样去细心呵护、关心、帮助每一个孩子,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精神环境,用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田,孩子在获得爱、感受爱的同时,逐渐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同时一种互敬互爱、懂礼守纪的良好个性、行为品质也在逐渐的形成。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加强品德修养和心理修养,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建立家园互动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家都认可一句话:”最了解孩子的莫过于父母“。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要身正,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或许我们的一句话、一个手势、甚至一个眼神就会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特别是家庭成员间在生活中应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同事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在生活中无形的为孩子做出榜样。有的家长脾气急躁,只要孩子犯错了,不管什么原因,先劈头盖脸的责骂一顿,或者是暴打一通。这样家庭的孩子很容易丧失自信,不愿意去改正错误。而有的家长却”性情温和“,无论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他都会”耐心细致"的说教,哪怕是同样的错误短期内重复发生了若干次。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很容易形成错误的道德判断,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是爸爸妈妈说教过了那么事情就此完结了。所以父母应从家庭实际出发,根据孩子身心发育的特点和品德形成的规律,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抓起,对孩子进行生动的渗透性的道德启蒙教育。

浅谈怎样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篇7

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育家苏 霍姆林斯 基指出 :“要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 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 源的闪光 点做到使 孩子在他 最能充分显示 和发挥天 赋素质的 事情上表 达到他年龄所达到的作业成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才能和潜在力量, 都有优点和缺点, 都有他个人的兴趣和所追求的目的。教师应睁 大眼睛仔细 寻找 , 发现、扑捉 每一个学生 的闪光点 , 长此以往 , 极有可能 在学生身上形成光环, 引导学生向理想方向发展。俗话说“尺有 所短 , 寸有所长”, 学生总有 其优点, 有的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十分优秀 ;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有的学生音乐有天赋、有的学生体育突出......。但是很多缺点在学生身 上也普遍 存在 , 我们现在 不谈缺点, 让它在学生中间淡化, 失去存在的土壤。我们只谈怎样发现学生那些优点, 让它在学生之间, 校园之中凸显出来, 形成一种学风、校风, 吹遍校园的各个角落。实践证明:在现行的教育中, 当学生在某方面有闪光点并在这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时, 他就会从中获得做人的尊 严感、自信心 和自豪感 , 教师只有承认其“闪光点”并大加赞赏, 才能使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志向和价值充分表现出来。因书本知识学习方面成绩不好的所谓“差生”“双差生”常受批评、常遭歧视 , 他们的兴趣 、爱好和一技 之长若被 他人所忽略 , 因此他们 感到在他 人面前抬 不起头, 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破罐子破摔, 甚至走向犯罪道路。有些学生的闪光点可能比较隐蔽, 一旦被教师 发现 , 并及时给 予肯定或 表扬, 可能就成为其转化的动力。因为教师对他们闪光点的肯定, 使他们看到了希望, 树立了自信。

二、要引导学生在他们擅长的方面发展

学 校 不 是 翻 晒 旧 知 识 的 打 谷 场 , 也 不是制作同一 型号产品 的生产流 水线。学 校是校长、教师 与学生共同 创造的一 片绿地 , 不同潜能、 不同个性 的学生如 同绿地上 不同的花草树 木 , 在阳光、雨露 和肥沃土 壤的滋养下 , 生机盎然地 生长着 , 以自己的 鲜活的生命和 独特的个性 , 展现着各 自的风姿 。在这里 , 学生得到的 是人性的 、科学的关 爱和帮助 , 身体如同 根茎 , 知识如同 绿叶 , 道德如同鲜 花 , 成功如同 果实 , 全面的、 健康的发展 , 既是为了奠 定明天的 基础 , 也是为了享 受和感悟今 天的生命 和幸福。 教育是一个复 杂的工程 , 是一个改 变的过程 , 是协助每一 个学生充分 发展自己 成为有完 整人格的过 程。教师 在于不同 观念支配 下的教育行 为会潜移 默化地影 响着学生 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的态度 。因此,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以人 为本的教 育观念 , 要使学生在他 们自己最 感兴趣和 能力最强 的领域及方面达到自我实现 , 获得成功。这样他们可以 在他们感兴 趣的知识 领域自由 发展 , 快乐成长。 因此, 我们应当 突破书本 知识教学这种 单一的途 径 , 而给学生 提供多方面 的发展自我 、表现自我的 途径和机 会 , 把控他们 在社会所 需人才方 面健康成 长 , 不要让学生 畸形成长 。这是事 关培养真 正的人的问题 , 他们是有差 异性的 , 特别是学生 的差异性决 定了他们 的兴趣、 志向和才能。 作为教师, 所采取的教育行为最有教育意义之处在于 , 做到了承 认学生的 闪光点 , 努力让他们去发展“自我”, 表现“自我”。

三、对学生的夸奖要实事求是

初中生的 自我判断 能力较弱 , 他们不清楚 自己的能力 高低 , 这使他们 自我评价的 主要渠道来 自成年人 , 他们需要 在成年人给 与的肯定评 价中寻找 和确立自 信。使自己 健康、快乐的 成长 , 对自己的 未来与能力充满自信, 从而学有所成。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反应 非常敏感 , 教师过于 夸张、态度 不诚恳 , 学生就不会 接受 , 甚至认为 教师有意讥笑他, 产生反感情绪。若教师的态度实事求是 , 表情诚恳 、语气富 有情感 , 学生则会深 受感动, 这样才能 真正发挥 赏识教育 的功效, 真正起到激励作用。红遍世界的意大利歌 唱家帕瓦 罗蒂还是 个孩子的 时候 , 祖母把他常抱 在膝上对他 说 :“你将成为 一个了不起的 人物 , 你不久就 会明白。 ”父亲说他唱 歌很有潜力 。帕瓦罗 蒂说 :“如果我不听 父亲的话 , 我就永远不 会站在舞 台上 , 只有我的祖母的那句话激励了我。”在赏识的环境中 成就了一 个世界歌 坛巨星。 对待学生的进 步与成绩 , 教师要及 时给予表 扬 , 使学生形成良 好的思想 和行为习 惯。但不 能毫无根据地 表扬或信 过其实地 称赞 , 如果学生每做一件事就廉价的称赞。那么, 赞扬也就变得一文不值了。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沃森:“爸爸 , 你明知道 我不是一 块读书的料 , 学习成绩那 么糟糕 , 你为什么 还一直都不让我离开学校呢?”老沃森:“知子莫若 父, 我怎么能 不知道你 在学校里 的一切呢 ? 但是 , 我决不能让 你在年纪轻 轻的时候 , 心灵还没有 完全经过 学校环境 的熏陶和 洗礼 , 就放任自流 地把你放 飞到毫无 约束力可 言的社会上去闯荡。我要的不是你的成绩 , 而是你那颗充满 活力、激情 和进取精 神的心 , 只有这样 , 你才能在 未来的岁 月里成为 一个有价值、能经得住各种挑战的人!”他们对孩子的欣赏和 评价都是 切合实际 的鼓励性的语言, 因此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四、对待学生要公平, 不要放弃“后进生”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力发展是不平衡的。每个人都有长处, 有短处。正如: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世上绝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说过“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 做老师的也要含泪欣赏、拥抱、赞赏他。”学生在校的表现差异 性是非常大 的 , 有的成绩 好、有的品德好 、有的有上进 心、有的抵 触心理强 等许多种, 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在这一方面是优等生, 在哪一方面是后进生。很少有在那一方面都不 好的或在 那一方面 都不强的 。因此, 教师千万不要为了自身利益认为学习好一切都好, 学习不好一切都不好。我们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的优秀面带动他的阴暗面, 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的发展。对待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我们要积极挖掘他们各个方面表现。在家庭、社会、学校中找到他的好的方面、好的点给以恰当的欣赏, 特别需要教师为他们创造能够得到欣赏的机会。

怎样进行小学养成教育 篇8

关键词:品德教育;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50-02

在小学的品德课上学生往往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因为这样的课堂气氛对学生来说积极性很高。作为一名品德课教师,注重的不应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所谈的内容也不应该仅仅是对品德内容的泛泛之谈。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品德教育,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

一、在品德课中贯彻心理健康教育

1、回归生活,开展心理教育

万物万事离不开生活,教育也是如此。在小学品德课的开设上,贯彻心理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新要求。学生脱离了现实性的教育,就不能让他们从根本上理解和接受这些概念,因此教师需要和学生沟通、互动。在新课改教育之前,传统的教学过程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单方面地传播给学生理论性的知识,在课堂上也并没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解,教师注重的只是课本上的一些内容,所讲授的知识也只是泛泛之谈,教师只是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却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学生不能很好地体会到教师所讲的内容究竟对于他们来说有怎样的重要性。将课堂搬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学生也能身临其境。所以身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能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在讲课的过程中将生活的内容渗透进去,这种授课内容必然是精彩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品德课程的改革。

2、着眼于教材,挖掘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

现代品德课非常注重品德方面的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行为品质,能够自主地评定一件事物的是非对错,这才是品德课所应该发挥的功效。因此,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欣赏自己,挖掘自己的长处,拥有一个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教师在讲解一篇文章时,对文章所提到的内容,不应只是讲出来,而应该让学生从文章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文章里的人物反射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只是让教师单纯地通读文章,讲解文章里的是非对错。要让学生不但能够获取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能将这些知识巧妙地融入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与用一举两得。

3、关注生活,从小事做起

品德课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普及心理教育的成效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取得好效果的。家长们也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任意一处小细节,这不仅仅是配合教师的工作,也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一个巧妙方法。例如,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外出的时候,家长引导学生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让他们知道关爱老人。同时,在学习生活中不随地乱扔垃圾,由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进行教导,让孩子了解清洁人员工作的辛苦,更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培养他们合理消费、不浪费资源的好习惯。同样的,教师不能仅仅只依附于教材,想要做一名好教师,首先就要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时,要让他们知道,万物万事皆有两面性,不光有丑恶的事情,生活中美丽的事情也处处可见。让学生面对事情时要勇敢积极,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童年。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感同身受,示范法

学生的模仿能力往往是极强的,然后逐渐转化为他们内心特定的品质。然而他们在模仿身边的人时,并不会判断所模仿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所谓感同身受,就是为学生提供好的例子。如,教材中经常会涉及伟人、英雄的事例,让他们多多去接触书本上的内容,在生活中多多接触优秀的人与事,在课余时间里,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看看劳动人民生活虽艰辛,但是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身就应做到关爱劳动者,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榜样。

2、以陶冶法创造良好环境

如果一个家庭有着快乐、愉悦的气氛,就能让学生快乐地成长。陶冶法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教育教学环境和优良的校风建设,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教师应该注重一个班级的环境,只有一个班级里的学生都热爱生活、关心老人、关爱弱者、帮助同学,这个班级才能有良好的氛围,只有在一个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才会潜移默化地学习到这些优秀的品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在以后的生活里懂得帮助同学、同事,关爱家人。教师在班级里应该设置各个奖项,评定光荣榜,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登上光荣榜,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有更强的学习劲头。

3、激励学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在品德课的教育方法上,教师、家长、同学的鼓励更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学生不但要在学习生活中理解良性竞争的概念,还要理解一个人的鼓励比成绩要重要得多。要让学生明白,在以后的生活中竞争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你选择怎样地去对待他人,怎样地帮助他人。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比一个只是满腹学问、心理残缺的人要优秀得多。所以,要在课堂中生活实践中激励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提高在品德课中贯彻心理健康的成效

1、以身作则,长辈发挥示范作用

在小学生的眼中,长辈们的言谈举止都是他们的榜样,有时长辈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他们就会去模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习惯。所以长辈们应该以身作则,让学生模仿好的事物。作为一名品德教师,应时时观察并留意自己的行为。比如,不要乱扔垃圾,过马路时主动搀扶老人,在讲解课程中要有耐心,要面带微笑夸赞别人,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作用。在小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语言上的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家长和教师经常性地把礼貌用语挂在嘴边,潜移默化,学生也会形成这种说礼貌用语的好习惯。经常跟学生说"谢谢""不用谢"等词汇,你会发现,学生在你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会慢慢变得有礼貌。

2、巧妙地运用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将自己的心理思想融入教育教学过程,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利用多媒体类软件播放一些具有正能量的电影、话剧、小故事、新闻等,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深化知识,升华情感。教师也可自己设计一些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健康的心理,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下成长。

语文教学怎样进行“美的教育” 篇9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成功与否,与语文教材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语文教师审美素质及教学技能密不可分。注重语文教学中情感与诱导,是形成审美的驱动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根本举措。

1,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语文教学首先应“动之以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内容的确定,形式的安排,特别是课堂语言的表达,都要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讲读李清照时,诵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读辛弃疾时,朗诵“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讲读李白时,朗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教师激昂则一室振奋,学生在吟诵中思考、体味,历史风云如在眼前,情愁激奋发于心中。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趣味往往在“情动于中”自然萌发。其次,要启发诱导学生体验语文教材,特别是文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喜怒哀乐以及爱憎褒贬等各种感情因素,并通过表情诵读、生动讲述等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进人情感体验之中,甚至产生“共鸣”。

2、把握教材特性,激发审美注意。

从生理学上看,运动着的物体容易引起注意,而审美注意,应该既有其稳定性的一面,又有其运动性的一面。只有运动着的,才可能是新异的强烈的,进而生成一种使审美注意不致于疲劳厌倦的原动力。审美注意的运动性,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是很有价值的。

就纵深性方面来看初中教材,如第二册,它侧重培养一般的语文能力,教材分为六个单元,单元内容为四个层面:社会生活—科学世界—文化生活—古代生活。按反映生活的难易顺序编排。这恰恰体现了一个运动的过程,由近而远,由表层而深人。在这个过程中所流动的美又有不同的鉴赏意义。如第一单元,先探究生命的本质意义(《短文两篇》),再由“花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顽强与美好”(《紫藤罗瀑布》),其次谈生活的感受,追求人与人的理解和沟通(《挖莽菜》),再次提醒人们珍惜生活中的幸福,学会享受幸福(《提醒幸福》),最后由对一只受伤蝴蝶的同情、怜悯,表达对大自然中渺小生命的关注。五篇课文侧重点各不相同,而又很流畅地贯穿了一个主题:生命是美好的,要赞美并尊重美的生命、美的生活。这一主题的把握是初中生的难点,而渗透“美”的教育,则可变难为易。如,展示植物、动物、人类、大自然、宇宙等直观画面,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出现的奥秘、生命延续的伟大,再走进自己的生活,体味身边的幸福,感悟人生的哲理;由美的画面感悟文字的含义及魅力,不仅引起兴趣,提高理解能力,还可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使之学会关注生命、关注自然。而如果把每一篇课文当作一只只麻雀来解剖,可能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执教者本身都未曾领略单元教学的共性与不同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穿插课堂实践活动,提升审美赏美能力。

审美赏美的常用的做法就是以丰富多变的实践活动去检验学生的能力:如结合论说文开辩论会,结合话剧单元演课堂剧,结合诗歌单元举行朗诵比赛,结合文学作品自编小品等。目前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的运用,则更可以突破教学上的“时”“空”限制,扩展教学规模,增强教学效果,将文学与音乐、美术相结合,全面展示语文课的艺术魅力。

怎样进行化学教育教学研究 篇10

【按】近来有一些参加福建省化学学科带头人培训的教师跟我说,今后有了评化学特级教师和省教学名师以及教授级中学教师的机会,怎样搞化学教育研究,写出高水平的论文、著书立说就显得很重要,迫在眉睫,感到这方面比较薄弱,压力很大。江浙黑等省已经开始了教授级中学教授的评选工作,要求三个代表作,必修要有核心刊物发表的文章。下面把我给化学教育硕士的讲稿提纲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怎样进行化学教育教学研究在庞大繁杂的化学教学论研究课题中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n 为什么教、为什么学――化学教学的价值观与目标

n 教什么;学什么――化学课程与教材

n 怎样教、怎样学――化学教与学的艺术与方法

n 教的如何、学的如何――化学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n 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化学教学的反思与升华

n 什么时候教、什么时候学――化学教学的最佳时机

一、化学教育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化学教育研究的意义

(1)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把握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期

即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需要。化平庸为神奇,化渺小为伟大。

(2 )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3)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化学教育研究的目的

(1)探索化学教育教学的规律

(2)提高化学教师的从业素养和能力

(3)提高教学质量

二、化学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1.选定课题

化学教学科学研究课题的选择,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关键的一步.它决定着这次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有人说:“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半”.”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些都说明选好研究课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选择可以研究10―还不过时的题目

中学化学教学科学研究的内容

化学课程新理念的研究(30题略)

化学课程标准的研究(30题略)

化学教材(结构、习题、作业等)的研究(30题略);

化学教学方法(策略、设计、策略)的研究(30题略):

化学实验、教具及其教学的研究(30题略):

化学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30题略)

化学德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30题略)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外科技活动)的研究(30题略)

化学教育心理的研究(30题略)

化学教师行为的研究(30题略)

2.查阅文献

(1)查阅文献的目的

为了使研究课题能够顺利进行,尤其是制定正确的选题和研究计划,必须查阅、了解有关该课题的研究情况和指导理论。

查阅文献的目的在于了解前人已做过哪些工作,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采用了哪些方法,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如何,从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有所创新。

(2)化学教育文献的分布

①书籍:包括名著典籍、教科书、工具书等

②报刊:各类化学教育期刊、高校学报、教育学、心理学、科技哲学、科学史杂志及教育报、教育文摘报等;

③教育档案:教育年鉴、教育统计、中国教育绿皮书、学术会议文集、学位论文、资料汇编等;

④专家询问;

⑤上因特网或到电子阅览室查询(百度博客等)。

(3)我国化学教学科研文献资料、主要检索工具简介:

《全国总书目》,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编.

《全国新书目》,全国新书目编辑部编.

《全国报刊索引》,上海图书馆编.

《全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总目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丛刊编辑部

《科技新书目》,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编.

《化学文摘》,美国化学学会《化学文摘》商务社编.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学会主办

《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

《实验教学与仪器》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学版)

《化学教育》,中国化学会主办-

《化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主办.

《中学化学》,哈尔宾师范大学主办.

《中学生理科应试》,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

《中学化学教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中学生数理化》,郑州《中学生数理化》编辑部. 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重点关注。量大,达几百家)

(4).阅读资料的方法

要全面:中外

大致浏览

精细研读

(5)记录资料的方法

记所需记录的内容

教学资料卡片、活页笔记、剪贴

复印、电脑储存

3.分析处理有关资料

4.制定化学教研计划

5 .实施化学教研计划

(问卷调查,实践操作)

7.用印刷或电子媒体表述

化学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可以用纸质媒体或电子媒体的手段,表达的形式可以用论文或研究报告,这是一件极为有意义的工作。它有助于人们交流学术思想,提供资料,便于将研究成果加以推广。以丰富化学教育的理论和提高化学教育的质量,从而反映出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上一篇:看赛龙舟的作文下一篇:违规公款吃喝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