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2024-07-31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通用7篇)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篇1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复习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从去年开始又成为我们临沂中考的考点。我们就必须把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过大家不用怕,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归纳复习几个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

二、复习目标

1.了解文言虚词复习要点:去年临沂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常用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二、虚词在文言句中的翻译;

2.掌握 “之、而、以、于”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三、考什么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临沂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4个文言虚词:之、而、其、以、于、为、焉、者,也、乎、且、则、乃

其中“之、而、其、以、于、为”使用的频率很高,当然考试的几率也就更大一些,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这几个虚词的用法。

四、怎么考

复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道题,是2012年我们临沂市的中考题。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因为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来 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用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凭借,依靠 从这道中考题中可以看出:

1、题型设置:为选择题,选项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意同。

2、题料来源:四个选项全选自课内所学课文。

同时,这道中考题告诉我们,必须灵活把握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才能得心应手,做对题目,把这两分轻松的收入囊中。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借助题目归纳总结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五、复习归纳

一、“之”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1、二世杀之()

2、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3、宋何罪之有?()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5、久之,目似瞑()

6、(陈涉)辍耕之垄上()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8、固以怪之矣()

9、马之千里者()

(二)“之”的用法归纳

1、代词(1)一般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2)指示代词:(之+名词)可以译为“这”

2、助词(1)结构助词(定语+之+中心语)可译“的”。

(2)结构助词(宾语+之+动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不译。

(3)结构助词(主语+之+谓语)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无实义,可不译。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

(5)音节助词:(时间词+之)或(动词+之)补足音节,无实义,可不译。

3、动词(主语+之+宾语)可译为:去、往、到。

(三)直击中考

1、下列句中“之”的意义或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怅恨久之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何陋之有?C:公将鼓之D:辍耕之垄上

2、“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小大之狱 C.布衣之怒 D.王之蔽甚矣

二、“而”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

1、佣者笑而应曰()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夺而杀尉()

4、人不知而不愠()

5、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二)归纳:“而”字通常用作连词,在句子中表现词与词之间的并列、顺接、修饰、转折、递进等关系。

(三)直击中考

1、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日出而林霏开 ”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2、“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学而不思则罔 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挟天子而令诸侯 D.足肤皲裂而不知

三、“以”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意义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以君为长者()

3、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以塞忠谏之路也()

6、策之不以其道。()

7、臣以王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二)“以”的用法归纳

1、用作介词①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②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2、用作连词: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

表结果,译为“以致”。

有时相当于 “而”。

3、作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三)直击中考

1、“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以告先帝之灵 C.以光先帝遗德 D.以咨诹善道

2、“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以衾拥覆 ”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必以情 B.以残年余力 C.徐喷以烟 D.以彰其咎

四、“于”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胡不见我于王()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骈死于槽枥之间()

5、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不求闻达于诸侯()

8、皆以美于徐公。()

(二)“于”字的用法归纳

1、引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2、当于与“比”连用时,译为:“跟、同”

3、引出处所、时间、范围,可译为“在、从、到”

4、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三)直击中考

1、“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

A.休祲降于天 B.贤于材人远矣 C.欲有求于我也 D.又留蚊于素帐中

2、“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不求闻达于诸侯 B.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五、“为”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为”字的用法。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3、二虫尽为所吞()

4、若为佣耕()

5、为坛而盟。()

6、以丛草为林()

7、或异二者之为()

(二)“为”字的用法归纳

一、用作介词,一般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替“等。

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3、表示被动,译作“被”。读作“wéi”

二、用作动词,读作“wéi ”。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

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可译为:制造、修筑、接受等动词,翻译比较灵活,其意根据语境而定。

三、用作名词,读作“wéi ”。

(三)直击中考

与”知之为知之“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C.项燕为楚将 D.士卒多为用者

六、“其”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复前行,欲穷其林()

3、其真无马邪?()

4、其真不知马也()

5、既克,公问其故。()

6、安陵君其许寡人!((二)“其”字的用法归纳

1、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

3、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推测、反问、愿望等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

(三)直击中考

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百姓多闻其贤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其如土石何?

七、“乃”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乃”字的用法。

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久而乃和()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二)“乃”字的用法归纳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等。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二、用作判断动词,相当于“是”“就是”。

(三)直击中考

与“乃记之而去 ” 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见渔人,乃大惊()B.太丘舍去,去后乃至()C.乃重修岳阳楼()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六、方 法 指 津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3、代入筛选法:

在阅读和解题时,将某个虚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4、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被动句“为„„所”、倒装句”何„„之有?”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就复习到这里,所剩虚词,下节课继续归纳!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篇2

复习时, 教师要以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为“经”, 以高中语文课本 (含归类练习) 介绍的文言虚词用法为“纬”, 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 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 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在梳理过程中, 要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主干”知识, 避免烦琐分类;二是突出“常见”用法, 避免偏难冷僻;三是突出“具体”运用, 避免名词术语。在此基础上, 编制一张“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表”。

2. 精选好典型例句。

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 仅仅记住空洞的语法规则无异于“纸上谈兵”, 必须将其与典型例句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即把语法规则带进典型例句中去阐释, 从对典型例句的剖析中总结出语法规则, 达到互相印证, 相得益彰。

精选典型例句, 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篇目, 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基本篇目都是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典范作品, 而且还因为, 这些作品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该娴熟掌握的作品。近年来, 高考试题选用的课本例句基本没有超出这个范围。二是课本归类练习中的例句, 因为这些例句都是教材的编写者精选出来的, 而且从近年来高考试题所选用的课本例句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就直接取材于这些例句。2007年高考试题选自课本的39个例句中就有近40%直接取材于这些归类练习, 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精选过程中, 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精选用法比较典型、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例句, 不要选那些在语法上尚有争议的;二是要选字句比较浅易的, 不要选那些字句冷僻的, 因为例句本身是为了帮助考生掌握语法规则的, 不要“旁生枝节”, 再在“语法规则”之外添置字句理解的障碍。

3. 训练好迁移能力。

近年来, 高考文言虚词考查题体现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良好导向。为此, 师生在平时的训练中, 要有意识地进行迁移能力的训练。高考试卷目前采用的基本都是“4词4组8句, 选出意义和用法 (不) 相同的一组”的题型,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 可适当加大训练量, 改用“4字8组16句”的题型, 即每个“虚词”都设计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和不相同的一组”, 让考生既寻同又析异, 用课文例句中的虚词用法去解读选文中的“虚词”, 再带着对选文中“虚词”用法的揣摩到课文例句中找“娘家”, 通过双向迁移, 反复比较, 不断增强自身的迁移能力。

浅谈高考文言虚词复习策略 篇3

关键词:高考;文言虚词;试题统计;应对策略

201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对高考试题的评析和评判也一直纷纷攘攘,各持英雄之见。试卷的方方面面中,笔者特别关注了文言文这一大项,并专门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做了分析。全国13套语文试卷中有9套考查了文言虚词这一考点,分别为北京卷、安徽卷、天津卷、江西卷、湖南卷、浙江卷、广东卷、山东卷、四川卷;考查的虚词为:“以”9次,“而”4次,“为”6次,“之”4次,“其”5次,“所”2次,“然”1次,“则”1次,“于”2次,“且”1次,“乎”1次;题型为四组八句,并且其中四句为人教版高中必修的五本教材中。

在这些对虚词的考查中,其题目形制都是虚词用法的比较:一句是出自阅读的文章中,一句是出自课本内学过的语句。而从所要阅读的文言文中语句来看,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都是在课文中学过的。因此来说,像大多数学生所认为的那种“文言阅读都是来自课外,不考课内的”这个观念,根本就是错误的,文言虚词的考查,还是来自于课本的知识。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积累课本典型例句,以不变应万变

以前,总觉得虚词很简单,让学生强记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万事大吉了。诚然,文言虚词数量不多,义项加一起也只有十几个,但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让考生在短时间内准确辨析它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接下来,就要积累典型例句了。可是我们的必修课文每一篇都有大量的虚词,该如何积累?我的建议,只记比较典型的。比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重点积累“之”的典型用法: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学习《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时,重点积累“为”的用法:为之奈何(“为”对付,处理);若属皆且为所虏(“为”表示被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为”句末语气助词,常用在疑问句里),凡此等等。并且,积累的这些虚词还要求学生常读常用,在考试过程中,可以使用代入法:即把教材中虚词的意思代入到练习的文言文中,看句意是否通顺,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果四项都能说通,我们要进入下一步。

二、定时定量练习,学与练紧密结合

高三备考不是学习新知识,而是把以前的知识梳理,归纳,使之系统化,网络化。把这些系统化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笔者建议,尽量选用近两年的高考真题,毋庸置疑,真题是最有说服力的,只有定时定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达到质的飞跃,以便在高考中游刃有余。如,2008年高考语文湖南卷中“与”的用法,“使与之游,待之极厚;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这两句中,用代入法也能说通,这时需要判断“与”的词性,第一句的与是介词,第二句的与是连词,与的介词和连词可以用位置交换法,因为介词不可以交换位置,连词可以交换位置。做到了这些之后,还要及时自查,补缺补差。大部分同学练习后,对对答案就算了,其实做完后的对照才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自己知道那些题真会,那些题是蒙的,只有认真对照答案,才会明白错在哪里,以后如何避免。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进取,创造高考的辉煌。

三、利用课外时间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以上从课内进行了复习,其实还缺少重要的一环,即平时多读,因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利用课外时间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那么,读什么样的文言文、何时读?怎么读?笔者建议给学生提供一些文质兼美的写古代名人传记类的文言文,《聊斋志异》中有趣的小故事等,使学生能读下去,慢慢的文言语感也就培养出来了,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也逐渐明白了。真正做到从语言中来,到语言中去的学习语言的原则。时间上,最好利用早自习。教师应给学生范读,特别是表示不同语气的虚词,让学生耳听、脑记、口诵、手写并用,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要学好文言虚词,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学生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多读、多练、多总结,利用课内外可以利用的时间,这样就会取得好的结果。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篇4

1、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的用法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课时安排

教 学

第一 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之”“而” “以”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释及方法介绍

解决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3个要点

1、重点关注常考的文言虚词

从2008年-2010年的文言虚词考题可以看出,“以”三年共考19次,“而”三年共考14次,“之”三年共考13次,“其”三年共考9次,“于”三年共考9次,“乃”三年共考7次,“因”三年共考6次。这些虚词考试频率最高,掌握它们的意义与用法可以说最为重要。同时,“为”、“则”、“所”、“因”、“者”、“乎”、“也”等虚词也不可忽略。

2、考前复习要掌握方法。一是要结合例句去理解和记忆18个虚词的用法与意义。要做到能看着虚词的每个用法说出或写出一两个例句。请注意,在掌握一般用法后,要特别整理出每个虚词中自己最难掌握的词义和用法,理解并熟记相关的例句。二是熟读课文,熟记课内古文名句,围绕常考的18个虚词,选取那些意义与用法没有争议的句子,认真归纳相关虚词。这样做,对应考有最直接的帮组。大家都知道,高考文言虚词题的四组八句中,一般有四句是直接取材于课本。

3、在考场上要善于联系语境进行理解和分析。如何才能融入语境以正确辨别呢?一是用语境推断法,即借助上下文的语义来理解虚词的含义和作用。如2010年湖南高考题7题B项考“孔明移军且至”的“且”的理解。查前文,有“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位垒(仲达知道孔明的军队还没有逼近渭水,就带兵先渡渭水,依渭水而筑成营垒)”等表述,据此可以推出“孔明移军且至”的“且”是副词,译为“将”二是整体感知法。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只有依据对全句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它的意义和用法。如语气助词“也”,在疑问句末就是疑问语气词,在感叹号末 掌握虚词“之”“而”“以”“因”“乃”用法

授课时间

就是感叹语气词,它始终与整个句子密切相关。三是用位置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乎”,在句中多为介词,在句末则为助词,表疑问、反问、感叹等语气。四是用代入检验法。将被考察的虚词放入句子,结合上下文来默读,感觉到语意流畅,那么便可以说明理解是准确的,反之,则理解有问题。

二、复习“之”

典型例题(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完成)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作《师说》以贻之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8、之二虫又何知!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4、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6、顷之,烟炎张天。

1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8、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1、夫晋,何厌之有。教师明确:

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9指示代词“这”;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 13—1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6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7—19定语后置的标志;20—21宾语提前的标志。学生总结规律 教师补充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四)音节助词。3 用作动词(实词)课堂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答案:

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三、复习“而”

典型例题(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完成)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6、温故而知新

7、蟹六跪而二螯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吾尝终日而思矣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3、既而儿醒,大啼 教师明确:

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连词,表因果“因而”;22代词,通“尔”,“你”“你的”;23时间副词词尾,助词。学生总结规律 教师补充

1、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

2、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

3、助词,副词词尾 课堂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答案:

1、连词,并列关系

2、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连词,递进关系

5、连词,修饰关系

6、连词,承接关系

7、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复习“其”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秦王恐其破璧

6、独其为文犹可识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则或咎其欲出者

9、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0、距其院东五里

1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3、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4、其皆出于此乎?

15、子其勉之

1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7、国无主,其能久乎?

1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9、吾其还也

20、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1、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2、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3、路漫漫其修远兮 教师明确

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

5、6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7第一人称代词“我”;8—11指示代词“那”“那些”;12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8—19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19表 示商量语气;20表示假设“假如”;21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2表示让步“尚且”; 23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

规律总结

A 代词,代第三人称,他(它),他(它)的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篇5

一、知识点梳理

文言文实词 通假字

(1)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具有音同或音近(双声、叠韵)的关系(2)从字形上看,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声字的话,则多具有相同的声符。(3)从借代关系上看,(4)从对应字数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一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一个字仅被另一个字借用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有单借和互借之别。

2、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2)一般名词作状语(3)方位名词作状语(4)时间名词作状语(5)动词活用为名词(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8)意动用法(9)使动用法

3、一词多义

4、古今异义

5、六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之、而、然、为、与、以)

二、典型例题剖析 赵 普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6分)wò chuò()循默 补zhuì()旧纸 guǎ()学术 读之jìng()日 hã()户启箧()奏牍掷()地 既hōng()尝奏荐()2.解释下列加点字。(10分)(1)少习吏事________(2)循默___________(3)处决如流_____________(4)岸谷__________(5)虽多忌克___________(6)卒用其人_______(7)每归私第______________(8)及为相_________(9)寡学术______________(10)既薨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8分)

4.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10分)(1)家人发箧视之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2)普颜色不变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3)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4)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5)明日,普又以其人奏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阅读语段,完成5—11题。(20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5.翻译句子。(6分)(1)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以天下事为己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写赵普刻苦读书,为什么要插入“太祖常劝以读书”的记叙?(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4分)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一段末写“家人发箧”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赵普到了晚年还手不释卷,这给你什么启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找出文中画出赵普如饥似渴读书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说说“普颜色不变”、“普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属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1龌龊 缀 寡 竟 阖 qiâ zhì 薨 jiàn 2.(1)熟悉(2)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3)像水向下流(4)形容人严肃刚正(5)对人忌妒刻薄(6)终于(7)自己的住宅(8)等到(9)少(10)以后 3.为:做 作为,当做 担任 是 以:连词,不译 介词,把 连词,相当于“而” 动词,如 4.(1)发:古义—打开;今义—送出,表达,扩大,产生等(2)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或颜料等,也有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或行动(3)龌龊:古义—形容人过分谨慎;今义—形容不干净、肮脏(4)处决:古义—处理决断;今义—枪毙(5)明日:古义—第三天(过了第二天);今义—第二天 5.(1)家里人打开书箱来看,发现原来里面装的是一部有二十篇文章的《论语》。(2)(赵普)能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6.说明赵普原先并不重视读书,但他能够虚心接受太祖劝诫,终于“手不释卷”,与前形成鲜明对比。

7.第一段写赵普刻苦读书,颇有成效。第二段写赵普执着奏荐贤人。8.补充交代赵普所读究竟是什么书,并给他“处决如流”找到根据,揭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道理。9.略,只要合理即可。

10.手不释卷,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11.细节描写,表现出赵普为国荐贤,不怕挫折的执着与倔强,突出其“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品格。

三、随堂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2—15题。(16分)仲永之通悟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节选自《伤仲永》)[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声,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①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⑦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卒之为众人 卒:___________________(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至:___________________(3)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____________________(4)终无济于天下 济: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4分)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次课后作业:

黔之驴

1.给加点字注音。(8分)黔之驴()窥之()大骇()跳踉()远循()益狎()慭慭然()噬()2.根据课文翻译下列加点字词。(12分)好事者()船载()庞然大物()远遁()益习()计之()因()喜 稍近()尽其肉()然往来视之()()乃去()3.解释一词多义。(10分)

4.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6分)稍近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以为且噬己也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乃去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课堂作业

阅读短文,完成5—10题。(38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____________,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____________,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____________,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5.根据课文,在文中空缺处填上相关语句。(8分)6.选出跟“驴不胜怒”的“胜”同义的一项是(4分)()A.不可胜数 B.百战百胜 C.引人入胜 D.不胜其烦

7.翻译下列句子。(15分)(1)慭慭然,莫相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哪六个过程?你认为哪个过程作者描写得最为精彩,试从老虎的动作、心理来作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从这则寓言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的标题虽是黔之驴,实际上描写老虎的情节很多,请你发挥想像,根据老虎的一个动作,来写写驴当时的心理和动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课文写出两个成语,并用它造句。(4分)成语: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 12.认真体会课文,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驴子与老虎的性格特点。(4分)驴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语段,完成13—17题。(18分)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1)子无敢食我也。()(2)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4)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1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1)虎求百兽而食之()A.要求,请求 B.寻求,寻找 C.帮助 D.需求,需要(2)虎以为然()A.正确,对 B.这样 C.然而 D.然后 15.为下列句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4分)A.它们,代百兽 B.它,代老虎

C.它,代狐狸 D.它们,代老虎和狐狸

(1)虎求百兽而食之()(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3)兽见之皆走()16.从寓言中可提炼出一个成语,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1)终于(2)达到(3)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4)帮助 13(1)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2)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14.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15.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1.qián kuī hài liáng dùn xiá yìn yìn shì

2.喜欢多事的人 用船 巨大的动物 逃跑 渐渐 无义,不译 因此 慢慢 吃完 然而 观察 才

3.以为:认为 把(它)当作 连词,不译益:渐渐(副词)更(副词)好处(名词)然:然而(转折连词)形容词词尾,无义 之:的(助词)它(代词)4.稍:古—渐渐 今—稍微 且:古—将要 今—而且 去:古—离开 今—前往

5.慭慭然 觉无异能者 荡倚冲冒 跳踉大阚 6.D 7.(1)老虎小心谨慎,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2)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远远地跑开,认为驴子将要吞吃自己,非常恐惧。(3)渐渐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4)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较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5)老虎咬断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离去。8.先被驴这个“庞然大物”所吓住。第二层写虎渐渐出来靠近驴。第三层写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远远地逃走了,以为将要来咬自己了。第四层写虎日久天长,更加熟悉了驴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驴子,在它周围走动,仍心有余悸,始终不敢向驴进攻。第五层写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撞、依靠、冲撞、冒犯它,来激怒驴子,看看驴子还有什么本领。第六层写虎终于吃掉驴子,取得胜利。

精彩之处不作统一要求。示例:“以为神”三个字,把老虎的敬畏心理写活了。下面极形象地用“蔽”、“窥”、“稍”等词,勾画出老虎既好奇,急于想摸底,又害怕的神态。“慭慭然”写出虎小心谨慎的样子,希望能摸清驴的底细而又心惊胆战的心理。

9.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10.略 11.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了。告诉人们不能只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来判断事物的本质的道理,也告诉人们必须要有真实的才能。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造句略

12.驴子: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愚蠢无能的角色。老虎:在未弄清对方底细之前,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底细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教案 篇6

平邑第二中学

周辉

复习目标:

1.知道文言实词的考点分类,掌握部分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2.知道文言文筛选信息题常见的题型,掌握筛选信息题的答题技巧。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如果把我们语文比作一棵大树的话,文言文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所以文言文在我们的学习和中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十年我们临沂市文言文都考了哪些课文。(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近十年有六年考的是纯课内的文言文,两年的课内外比较,两年纯课外。由此可以看出课内文言文的比重还是很大的,分析完这些同学们可以做到胸中有数。

接下来的两个月,对于文言文我们该怎么复习呢?同学们你认为文言文试题可能会考什么?(学生回答)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考试说明,到底和同学们说的一样吗? 二.考什么?我要明白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4)筛选文中的信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三.怎么考?我要清楚

接下来我们根据我们临沂市2015年的文言文的5道中考题,我们看看都对应了考纲中的了哪个知识点。

中考实例,投放(2015临沂市中考)《满井游记》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师生明确。师补充: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自考试说明出台以来一直有,但却没考到,我认为很重要,这一考点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一下。

根据我们去年的中考得分情况,失分比较严重的是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这两点和筛选信息作为复习的重点。首先我们看一下文言实词的复习。四.怎么学?我要知道

明确:以九下六单元的文言文《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为例文进行复习指导。

(一)文言实词的含义。

1.学生做中考文言文实词题,见学案。

2.做完之后小组讨论分析中考文言实词重点考察有哪几类词语。师生明确: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多音字 3.学生互问互答

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分类分篇目找出相应的考点,以比赛的形式学生互问互答。(如果时间允许,再增加老师问,学生抢答环节)4.达标测评(课件出示)

找几名学生上黑板展示,做完后学生同桌互批互改 5.集体讲评

(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学生做中考文言文虚词题,见学案。

2.学生明确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

指导学生巧记文言虚词。

3.由学生共同指出常考且有难度的几个虚词。4.学生小组为单位,分派或自己选择相关的虚词,以三篇文章为例文,每组设计出一个考题。以小组为单位上黑板展示。

明确:先从文中找到含有该虚词的的句子,再解释其用法。4.集体讲评

(三)筛选文中信息。

1.学生们做学案中筛选文中信息题。2.学生讨论明确此类题的考察方法。3.师生共同探讨答题方法。4.达标训练 五.达标测评

高考语文复习2文言虚词检测 篇7

江波

一、(本大题3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剑阁峥嵘而崔嵬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C.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D.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2.下列句中“何”字,用法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怎么)/ 豫州今欲何至(哪里)B.然则何时而乐耶(什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为什么)C.徐公何能及君也(怎么)/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D.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怎能)/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怎么样)3.下列句中“乎”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A.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D.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4.下列句中“乃”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 B.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5.下列句中“其”字,解释有错的一组是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那个)B.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他的)/ 其若是,孰能御之(如果)C.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中的)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是„„还是„„)/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这个)6.下列句中“若”字,意义和用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连词 如果)②其若是,孰有御之(动词 像)

③更若役,复若赋„„(代词 这样)④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连词 如果)⑤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连词 像那)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代词 你)

⑦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动词 好像)⑧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连词 至于)⑨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连词 或者)⑩指挥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A.②④⑤⑥⑧⑩

B.②③⑤⑦⑧⑩ C.①④⑥⑧⑨⑩

D.②④⑤⑥⑦⑨ 7.下列句中“所”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②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⑤某所,而母立于兹 ⑥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⑦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⑨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⑩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A.①⑤/②③/④/⑧/⑥⑦⑨/⑩ B.①⑤/②③/④/⑥⑧/⑦⑨/⑩ C.①⑤/③/④/⑧/②⑥⑦⑨/⑩ D.①⑤/③/④/⑥⑧/②⑦⑨/⑩

8.下列句中“焉”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

①且焉置土石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④未知生,焉知死

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⑧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⑨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A.①④

B.②⑦

C.③⑤⑥

D.⑥⑧⑨

9.下列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③因拔刀斫前奏案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0.下列句中“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见笑于大方之家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D.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11.下列句中“与”按“介词/连词/动词”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吾与点也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 吾孰与徐公美

C.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 失其所与,不知 D.与君歌一曲 / 然则废衅钟与 /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2.下列连词“则”字所表示关系,相同的一项是

()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B.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13.下列句中“者”字,解释有错一组是

()

A.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的人)/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个方面)/ 言之,貌若甚戚者(„„的样子)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C.远者数世,近者及身(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译)/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 马之千里者(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近者奉辞伐罪(用在时间词后,不必)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英才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

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

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 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

丰乐亭记 [宋]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千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1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耸然而特立 特:特别 B.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乐:快乐

C.因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 本:叙述、描绘 D.百年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漠:冷淡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求晖、凤就擒之所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B.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尝以周师破李计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 能以足音辨人

D.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丰乐亭所在地滁州“山川美”和“风俗美”的一组是()A.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 而故老皆无在者 B.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而喜与予游也

C.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D.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滁州介于江淮之间,虽有商贾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尽管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绵清凉。B.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翁然”,就点出了山水的独特情貌;用“掇”“荫”就表现出了游赏之乐。

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民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

D.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而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

五、解释下列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6分)(1)且:

①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①表示

关系的连词,译为

。②表示

关系的连词,译为

。③表示

关系的连词,译为

。(2)以: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③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①词性是

词,译为

。②词性是

词,译为

。③词性是

词,译为

。(3)之: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①词性是

词,在倒装句中

的标志。②词性是

词,在倒装句中

上一篇:公司购房补贴申请书下一篇:农村经济管理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