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024-09-20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共8篇)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篇1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篇2

当欧洲的封建农奴庆祝其摆脱封建领主的人身依附成为自由身时, 没曾想却落入资本的法网, 劳动力乃至生存隶属于资本, 成为资本赚钱的工具。资本运用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把自然和人类社会结合起来, 使人们摆脱对自然的崇拜而形成资本主导的价值理念;资本从国内市场扩张到国外市场甚至无孔不入, 最终实现剩余价值而且永无止境, 这就是资本逻辑。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技术的运用促进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生, 机器生产提高了劳动的效率, 使劳动操作简单化, 打破土地对劳动者的束缚, 既为资本获得更大的产业后备军, 也给农民更多选择工作的机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含义就是每个社会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能有多种机会自由选择工作和生活方式, 满足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并进一步满足多层次的需要, 包括心理、精神需要和创造性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近代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但是资本逻辑是把双刃剑, 近代工业革命又使人的劳动异化, 制约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述就是资本逻辑导致的人的发展悖论, 即资本促进人的发展又制约人的发展的矛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揭示人的发展悖论, 他说道:“作为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者, 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为生产而生产, 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 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 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1]然而他又说道;“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 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 都使工人畸形发展, 成为局部的人, 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 使工人受劳动的折磨, 从而使劳动失去内容, 并且随着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2]。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认为资本主义不能解决其内在矛盾, 只有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根本解决人的发展悖论。我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要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 不能逾越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然而人的发展悖论开始显现, 似乎我们在重走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道路,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问题, 甚至资本逻辑侵入到人们的价值观, 如拜金思想严重、没有钱办不了事、见死不救等等, 腐败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声誉。本文通过各国的实践分析资本逻辑的路径, 探索人的发展悖论的原由, 分析资本逻辑的促进因素和干扰因素, 提出我国利用资本逻辑规律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资本逻辑的路径与人的发展悖论

(一) 资本逻辑的产业路径与人的发展悖论

当大量的农村过剩劳动力成为商品, 形成劳动力市场时, 就是资本形成之时, 而资本随着产业路径在工业化时代不断开发出增殖的空间。以英国为例,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是从商业开始的, 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商业资本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壮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刺激国内毛纺织业发展, 对羊毛的需求量激增, 羊毛价格节节上扬, 养羊业则成为一本万利的事业, 许多被农民世世代代耕种的土地被圈了起来, 变成了雇工放牧的草场。圈地运动中农民失去土地, 形成廉价的劳动力市场。英国工业革命使资本、廉价劳动力和技术紧密结合促进工业飞速发展。在工业资本主导时代, 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具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客观经济条件, 表现为:第一, 劳动者有在城乡之间选择工作的机会;第二, 机器大生产要求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 当时英国的工厂法要求初等教育是劳动的强制性条件, 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第三, 工业革命使资本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大量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一些企业越做越强, 出现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但是, 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同时又制约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 表现为:第一, 机器大生产使工人成为局部工人, 成为工厂的一个器官, 资本家为了赚钱, 压低工人工资, 工作环境差, 工作时间长, 甚至雇佣童工;第二, 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取胜, 不惜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残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第三, 资本的逐利性使工业向自然界过度索取资源, 污染生态环境;第四, 城乡差距扩大, 两极分化严重。

在第三产业为主的信息社会, 资本逻辑的产业路径开拓出更广阔的增殖空间。英国对外贸易和工业化发展, 为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奠定基础。尽管一战后英国工业衰落了, 二战后各殖民地纷纷独立, 但英国仍是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金融、旅游业、创意产业等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在全球范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信息产业的产生, 第三产业获得充分发展。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又促进农业、工业进一步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使传统农业、工业向现代农业、工业转变,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三产业以服务劳动和智力劳动为主, 信息传递广泛快捷, 人们通过提高自身素质, 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且, 信息化社会不再是大规模生产, 更多是一对一服务, 创造性劳动, 定制化生产, 主要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有利于消除人的发展悖论。

(二) 资本逻辑的市场路径与人的发展悖论

首先, 资本逻辑的市场路径从国内市场开始。在传统的农业文明中, 每一个区域都是自给自足的整体。随着工业的发展,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 而这种功能的划分往往体现资本的内在要求。工业产品首先在国内生产, 形成以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国内市场, 并形成不同区域, 如英格兰是工业区, 爱尔兰则是农业区, 为英格兰提供谷物、羊毛、牲畜等;生活区还分为富人区、平民区。这种功能分区, 能实现工业规模生产, 降低成本, 产品价格降低, 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马克思在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时说道:“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 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 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趋势。”[3]围绕工业和商业中心的是工人的居住区, 原来住市中心的富人搬到风景秀丽的郊区, 而工人的居住区就是城市空间中的贫民窟, 恩格斯曾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1845) 这部著作中以伦敦为例对这种贫民窟进行描述[4]。

其次, 资本逻辑的市场路径又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市场。随着交通运输业发展, 资本的扩张以产品、技术出口和资本输出为主, 在国际范围形成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 发达国家是工业国, 发展中国家成为工业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基地。资本的入侵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 人的发展也出现明显变化。以我国为例, 近代资本的入侵打破我国长达三千年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 促进农业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洋行”、“买办”自立的商号等新型商业业态, 开启了以工业为主的洋务运动。买办最初是帮外国洋行做事, 后来逐渐经销和承购、包购包销, 在全国组织起一个推销外国工业产品、收购中国土产的商业收购与销售网络。官僚资本统治近代中国经济获取最大利益, 外国资本控制主要经济命脉, 经济发展水平低, 广大贫民选择机会很少, 处于极端贫困状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积极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 跨国公司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我国发展成为制造大国, 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但是, 我国的许多产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 还未完全掌握核心技术, 人们收入还很低, 内需不足, 就业形势严重。只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更多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才有利于消除人的发展悖论。

(三) 资本逻辑的技术路径与人的发展悖论

资本逻辑的技术路径使工业资本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资本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1765年, 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 资本、廉价劳动力和技术的结合使工业获得惊人发展, 英国建立起世界工厂。1870年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 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 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许多技术发明者本身就是工人, 他们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灵感, 创新的劳动为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却损害许多小手工业者的利益, 最终在专利制度保障下他们也获得发展。但是, 在机器体系下的工人每天重复单调乏味的工作, 成为局部工人。从第二次工业革命起, 依托于大学的科学研究机构开始独立出来, 产学研开始结合, 技术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资本逻辑的技术路径进入到所有行业, 生产力发展远超工业时代。20世纪5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工业时代的产业部门, 通过其特定的技术运用、业务划分以及产品特性等使得边界概念非常清楚, 具有普遍性的产业分立。而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灵魂就是产业融合, 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在直通路径的非专用性信息平台上的运作实现互连。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企业可以出许多新产品、新服务[5]。为三大产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效益好, 就业岗位多, 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总之, 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商品货币关系是资本逻辑产生的土壤, 资本逻辑就是要不断开发新产品, 不断开发新市场,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如图1, 资本逻辑通过产业路径进入信息化社会, 通过市场路径形成世界经济一体化, 通过技术路径开展信息技术革命, 它传播资本主导的价值理念, 目标不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但却产生消除人的发展悖论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认识和利用资本逻辑规律, 使资本逻辑向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方向调整, 资本逻辑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前提。

二、影响资本逻辑路径的促进因素和干扰因素

(一) 政府

政府具有促进和保障资本增殖的职能。如英国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 使资本侵入农业而一本万利;通过东印度公司使鸦片贸易合法化;通过贸易保护使资本在工业领域获得巨大利益,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美国的崛起就得益于贸易保护;官商勾结的政府会使邪恶势力当道、民众苦不堪言;我国落后地区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超国民待遇, 给资本极大利益。同时, 政府也是干扰资本增殖的因素。如政府可以通过法律保障工人和消费者权益, 通过产业政策抑制企业污染生态环境, 通过超额累进所得税缩小收入差距, 通过反垄断法抑制企业的垄断行为, 等等。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虽然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 但保护落后, 终将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如果政府是一个利益相关者与民争利, 如果是一个腐败政府, 资本逻辑一定大行其道, 但却无法消除人的发展悖论。我国现阶段是人已经丧失主体性沦为资本的工具还是人主导自然驾驭资本, 该问题需要政府关注, 摆上桌面认真探讨。

(二) 竞争

竞争既促进资本增殖又阻碍资本增殖。公平竞争可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使他们不断开发新产品, 不断开拓市场, 进行技术创新, 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新产品, 最终为消费者和全社会带来福利, 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而恶性竞争则促使一些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不利于技术创新, 最终阻碍资本增殖, 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两败俱伤, 中小企业无法生存。恶性竞争发展到国际市场, 相互抬价, 提高了交易成本, 使资本逻辑的路径曲折艰难, 如在澳大利亚收购铁矿石时, 武钢、鞍钢、宝钢、中钢等央企都曾看中过皮尔巴拉的一处矿山, 最终国内企业相互抬价, 成交价格比原来高了1/3[6]。如何保持“发展资本”和“限制资本”之间的张力, 公平竞争, 其研究有现实意义。

(三) 垄断

恶性竞争的结果往往是少数大企业达成协议, 形成垄断, 共同瓜分市场, 有利于资本增殖。美国的一些大企业如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就得益于垄断, 但是对消费者和中小企业非常不利。我国的垄断是行政垄断, 垄断企业利用国家资源获取较大利益, 形成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也不利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垄断不利于技术创新, 也使资本逻辑的路径曲折艰难。因此, 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占据权利主导的社会里 (美国新制度学派代表加尔布雷思, 1958) , 或者像我国这样官员主导的人治社会, 如何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铲除垄断和腐败, 构建和谐社会, 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认识和利用资本逻辑规律, 促进我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建立公平公正的政府, 形成资本逻辑以人的发展为前提的制度环境

从上述影响资本逻辑的因素看, 均与政府有关。从二战后西方国家处理劳资双方矛盾的实践来看, 尤其是“福利国家制度”的实施, 政府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描述的伦敦贫民窟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 还是要牵制资本逻辑这个龙头, 没有产业, 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根本, 希腊的债务危机已经给了反证。因此, 在我国现阶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政府应处在一个公平公正的地位, 正确引导资本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用更多的财源为全体居民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基本的非营利性的产品和服务, 提高全体居民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在资本逻辑以人的发展为前提的制度环境里, 实现公平竞争和反垄断、反腐败, 培育先进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有利于促进企业健康成长, 形成创造企业家精神的土壤, 鼓励创造性劳动, 实现全体居民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劳动能力

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宝。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增长最快的部门是生产性服务业, 在OECD国家中, 金融、保险、房地产以及经营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1/3[7], 信息服务业包括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电子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他信息相关服务等, 是世界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 技术最活跃, 增值效益最大的一个产业。西方发达国家完成了工业化, 开始向服务业、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转变, 文化创意产业是它们实现转型的主导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还可以传播文化和价值理念, 无厘头全球火爆的江南style说明韩国的文化和价值理念已经开始得到全世界公认。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已经被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作为赚钱的法宝, 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要深度挖掘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向全世界传播我国优秀的文化和价值理念。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发展除了刺激经济增长,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外, 更彰显个性, 满足人的心理和精神需要, 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 鼓励企业走出去, 形成能驾驭资本逻辑的企业家阶层

从资本的市场路径来看, 我国企业要真正做强做大就必须走出国门。在本国生产、原料和市场在外的出口导向模式越来越难做。各种非关税壁垒包括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名目繁多, 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已经不局限传统产业, 包括华为、中兴这样的电信企业也遭遇反倾销, 外需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 绕过这些壁垒的最好办法是到国外直接投资。我国的企业家需要锤炼, 而世界就是最好的舞台。培育企业家精神, 不是盲目要企业冒险, 而是要企业通过学习,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走向世界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 只有创新才能找到实现价值的机会。创新不单纯是技术创新, 还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 而且创新的理念要被全体员工所认知并付诸行动。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能驾驭资本逻辑的企业家阶层。

(四) 发展教育事业, 实现资本逻辑向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方向调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唯一方法, 他说道:“从工厂制度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 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 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 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 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8]发展教育事业, 有利于资本逻辑的技术路径开展信息技术革命, 提供更多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机会。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 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培养农民技术操作能力, 有利于农民尽快融入城市, 使农民有多种选择岗位的机会, 有效实现农民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全日制教育方面, 目前存在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尊重他人劳动意识等的教育缺失, 资本逻辑也侵入到学校, 在招生、学校建设中也存在腐败不良行为, 教育行业同样面临资本逻辑向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方向调整的重要问题。在高考仍然是相对公平的考核渠道的情况下, 通过素质教育, 终身学习, 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倡劳动致富, 鼓励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尊重他人劳动意识等。教育行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招生、学校建设日益透明化, 打击腐败不良行为, 实现资本逻辑向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方向调整, 促进我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资本论》选读 (第2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19.

[2]杨志.《资本论》选读 (第2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26.

[3]杨志.《资本论》选读 (第2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93.

[4]仰海峰.资本逻辑与空间规划——以《资本论》第1卷为核心的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 2011, (4) .

[5]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51-52.

[6]《财经》综合报道.国资委:央企海外恶性竞争抬高交易价格[J/OL].财经网caijing.com.cn, 2011年05月10日.

[7]吕政, 刘勇, 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8) .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篇3

摘 要 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历程表明,教育包含了作为理念的“教”因素与作为行动的“管”因素,传统教育的“教”“管”因素混同却带来了许多问题,推动了教育管理的兴起和发展。教育管理的产生体现的是“教育”与“管理”的分合,从“教”与“管”的混合到二元分离再到有机结合,蕴涵了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教育需要创新、变革与转型,突破传统的局限性,利用好本质规律来推动教育发展。

关键词 教育发展 “教”“管”分合 本质规律

一、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从人类的历史进程来看,无论是从古代到现代,还是从东方到西方,教育活动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发展特征。从大历史的视野来看待教育管理,对于发掘其中的发展本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教育活动暗含了作为理念的“教”因素与作为行动的“管”因素,有教有管,有管也有教。中外的教育发展史却给我们带来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一直以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自华夏进入文明时代,有嫘祖养蚕丝以教民纺织、神农遍尝百草以传医术、仓颉造字以教民书写的传说,推动了中国进入开化时代。教育不只是纯粹的教书育人,还包括各种从教育活动的计划制定到实施管理的活动。

从宏观的教育管理来看,中国教育一直延循着公共教育与私人教育共同发展的轨迹。夏商周三代有庠校序的官方教育场所,再加上民间自主创办的私塾,形成当时比较完备的社会教育体系。汉朝以后,国家开办的学校日益完善,诸如太学、辟雍、州学、郡县学、九门学、国学等。唐代开元十一年(733)“许百姓任立私学,其欲寄州县受业者亦听”。明初出现了社学,“社学自洪武八年(1375)延师以教民间弟子……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送入读书”。私学的形式日益多元化,出现了乡校、家塾、冬学等类型。清朝时出现蒙学,以教冲龄童子。中国的书院则是高等学府的一种类型,著名的有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等。这些都需要国家教育制度的安排。

从微观的教学管理来看,比如孔子早年以儒授业,34年后始以“礼、乐、射、书、数、御”等六艺教弟子,“盖弟子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么多的学生又该如何进行教育与管理呢?品学兼优的学生,如颜渊等人,怎样受到师傅孔子的传道授业呢?还有对于一些史书未曾载名的顽劣学生,孔子如何行使师傅权力?

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以来,中国传统教育经历了一个大一统时期,那就是国家的教育行政、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及教师的教学管理进入了一个与中央集权文化相适应的统合阶段,历代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的教育思想及原则乃至教学的基本内容,学、思、辩、行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构成了古代教学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格物、致良知”上升到“修齐治平”,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师尊,行政、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陷于混同状态。无法辨识何处是“教”,何处是“管”。

在西方,教育渊源大致可以分为古巴比伦教育、古埃及教育、古印度教育、古希伯来教育和古希腊教育等体系。古巴比伦教育经历了苏美尔和巴比伦两个时期。古埃及教育分为宫廷教育、僧侣教育、职官教育与文士教育。古印度教育经历了原始的哈巴拉文化时期和鼓吹种姓的婆罗门时期及佛教教育三个阶段。古希伯来教育在波斯帝国灭亡前后被分为两大时期,都以家庭教育和宗教生活为主要内容。古希腊人在西方最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并形成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历经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和希腊化时代。

西方教育贯穿于基督文化当中,它是以修道为特征的宗教教育,教学内容从早期的读、书、数、算等逐步发展成为“七艺”,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辩证法,此外还有培养贵族的宫廷教育和培养骑士的骑士教育。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把不同的人培养为具有治国才能的公民。柏拉图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亚里士多德则被黑格尔称为人类的精神导师。教育应当公平地让所有人享受。到了古罗马时代,西塞罗提出了通过恰当方法人人都可以教育培养的理念。[1]他还最早提出班级授课思想,主张教师多表扬少惩罚。教育是改造社会和建设国家的重要手段,并对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还要在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下实现政治社会化与培养社会人才两大目标之间的协调与均衡。然而,这种贵族教育是封闭的、等级化的,多数平民仍难涉足。

直至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人们开始倡导以人性解放为内容的人文主义教育。到了宗教改革时期,则出现了新教育运动。捷克17世纪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总结了西方四千余年来丰富的教育实践,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理论。西方传统教育强调公平、自由与个性,对国家培养完整人格意义上的公民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当时西方的教育活动依附于政治,乃至于宗教,这导致在教育活动中无法区分“教”与“管”的界限。

放眼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各有自身独特的理念。然而,它们却都是侧重教育理念的哲思而在教育实践方面却短于办法与途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在行动与理念之间的脱节,不利于教育的发展。随着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教育亟须通过变革、创新与转型来实现自身的发展。教育本身与管理实践密切相关,教育本身不能排斥“教育”与“管理”因素,或者说是为了实现教育的价值理念而采取有效的管理安排。这说明教育发展存在一定的规律。

二、教育发展的“教”“管”分合本质规律

从中外教育演变史来看,教育思想与管理实践之间界限模糊还是清晰,对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无国界,有的是经验总结。教育本身与人的社会化之间有重合部分,比如培养国家治理人才与社会公民,然而教育的内涵又不局限于此。教育的要归教育,管理的要归管理。两者分分合合。

1.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教”“管”混合

教育中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即“教”与“管”,在古典教育时期仍然处于一种原始的混沌状态。无论管理活动,还是教育活动,它们都是年代久远的的人类实践活动。尽管人们把教育和管理有意识地区别开来,教育与管理之间的联系却总给人藕断丝连的感觉。当代,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事实上恰好是“教”与“管”之间从古代的统合到现代的分离的历史转变过程。教育是纯粹的教学活动还是复合的管理活动,目前还找不到合理与恰当的理由与论据。

传统教育学在教育与管理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往往是理念的教育观较多,而行动上的管理实践较少。这样会导致一个矛盾:即便是教育再良善,但是无法实践,也使教育陷入困境。首先,传统教育的各类教育主体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难以形成一个有效衔接的系统。其次,传统教育的活动视野仍难以超脱知识的范围,这使得教育滑向了违背人性的“填鸭式”窠巢。最后,传统教育的管理手段是有限的。“教”“管”不分是传统教育的缺陷与不足,自然催生出教育管理的产生与兴起。

2.教育发展的演变特征:“教”“管”分离

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教”与“管”的因素被分离开来是一种历史必然。教育思想家与实践家们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是:如何让良善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传统教育仅依靠纯粹的教育理念还无法达成目标。19世纪以来,管理学的诞生为教育发展带来了契机,通过管理的途径实现了教育理念的行动目标,使得“教”“管”分离。这样,教育学跳出了哲学范畴,依靠管理学理论基础逐步向教育科学演化。从管理逻辑学的角度来看,管理之于教育管理,是大前提与小前提的关系。[2]在管理的视角下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各类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发展具有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教育管理产生与兴起的的根本原因。

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何种社会积极条件下,需要采用何种方法能够激发教育中的激励因素,并调整制约因素,实现教育的公平正义目标。教育管理的效果评估取决于其所发挥社会效益的大小。教育管理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学科。“教”“管”两大因素在教育活动中分离,构成了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

教育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在宏观上,教育管理(其实是国家与社会的教育行政[3])是与之密切相关的国民教育体系结构;在中观上教育管理是指作为教育活动的社会组织的学校中的各种管理[4];在微观上,教育管理就是教学管理。教育的管理功能包括了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方面。教育管理并不是孤零零的由计划到组织到人事到领导到控制的单一过程,而恰是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通过控制形成新计划又会引发新的管理过程。这给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有:第一,在功能上来看,教育可以解决好“教”与“管”之间的职能分工问题,发挥教育学与管理学各自的学科优势;第二,在效果上来看,“教”的因素发挥着价值导向作用,“管”的因素在起到行动实践效果,教育既是理念的又是行动的。

教育管理随着管理学的发展而进步,经历了古典时期到人本时期、从科层管理到权变管理再到系统管理、从协调管理到冲突管理再从控制管理到激励管理、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的转变历程。教育发展的“教”“管”分离,在促进教育科学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教”“管”之间互动的矛盾问题。“教”如何限制“管”,防范教育管理同化为行政管理,已然成为教育管理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这是因为在中微观角度来看学校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市场化与人格化特征,如果任凭教育管理滑向行政管理,就会导致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组织管理出现行政化问题。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目标决定了教育的创新、变革与转型的产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从落后教育到先进教育,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教育的发展须遵循一个促使自身发展与演进的本质规律:一是理念亟需向行动转化,二是管理因素日益明显,直至教育管理从教育中分离出来。这是教育发展规律的一个方面。

3.教育发展的发展规律:“教”“管”分合

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教育管理中的“教”“管”元素亦是如此。必须明确在教育活动中教育管理的“管理”因素,才能发现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从历史进程来看,教育中的“教”“管”因素分分合合,是受到一定的本质规律支配与主导的。这个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需要通过辨证的眼光来审视:一方面,教育发展先是“教”与“管”的相互分离,后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教育发展取决于“教”的因素与“管”的因素之间的矛盾互动,以确保“教”的因素能够正确引导“管”的因素而“管”的因素能有效实现“教”的因素。

1996年澳大利亚两位学者埃弗斯和拉科姆斯基根据教育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首次提出了管理理论与教育管理理论合流的主张,倡导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以便人们既能从管理角度又能从教育角度来思考教育问题。[2]教育问题本身不能通过纯粹的行政手段来得到疏导与解决;在宏观上教育管理会退化为行政管理,在中观上学校管理则变成机关管理,在微观上教学管理则容易“应试化”。因此,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还有一层要义,即教育管理不可偏废教育因素在整个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导向作用。这使得教育发展在经历“教”“管”相互分离之后又进入到理性的“教”“管”有机融合阶段,而“教”“管”之间的分合程度事实上还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与层次。

三、结论与思考

回顾中外教育史,教育与管理之间存在着“分合”之势:从古代的混同到现代的统合。教育与管理活动都产生于人类社会诞生之后,历史渊源绵长。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管理活动早已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育活动作为社会文明传承延续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离不开管理活动的鼎力支持。人类的教育及其管理活动是相伴而生的,它们之间经历了一个由原始的混合状态到近代的相对独立的关系,又演化到现代的相互依存的具有专门学科对象性的复杂过程。[2]

传统教育的价值导向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但是囿于现实中各类难题与困境,却退化为限制人性的工具。原因在于教育本身中其实涵育着管理实践,忽略这一本质规律,就会导致在教育组织、活动范围及实施方式上的不足与缺陷。16世纪后叶,利玛窦、罗明坚等天主教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播西方文化,也未能唤醒沉睡已久的中国传统教育思维。仅仅数百年,昔日的泱泱中华被西方文明远远地甩在后面。二战以后,欧美列强频繁推行教育与管理改革,全面对国民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然而,中国当下的教育由于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和盲目的功利心驱使,本质在于个人价值实现的教育逐步被退化为目光极其狭隘与短浅的应试教育,除了成绩之外再看不到其他东西,整个教育由此发生异化。这暗示着教育发展中应存在着一定的本质规律,利用好这个本质规律可以发展、变革与创新教育。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本身出现了学校行政化、应试教育化、填鸭式教育、知识文凭化等“教”“管”脱节的现实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正确认识与把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教”“管”分合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去思考顺畅“教”“管”互动来得到合理的解决。透过现象看本质。教育发展本来就是一个逻辑联系紧密,上下承接的历史进程。如果只从其中某一个发展问题着手,则会就着现象来思考解决途径与办法,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发展困境,而且还会事倍功半。反之,如何顺应其中的本质规律来考虑教育发展,或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具有辩证性的内涵:教育的各种原则与理念指引着其中的管理实践有序发展;与此同时,管理实践则必然要确保教育的理念与原则的有效实现。一方面,要求通过对“教”“管”因素之间的分离来催生教育管理,另一方面,还要求“教”的因素对“管”的因素发挥极为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这个本质规律体现于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教”“管”分合过程。而且,教育发展是一个历史进程,其间需要正起到关键作用的创新、变革与转型活动,这要求教育与管理之间不断碰撞与冲击。

参考文献

[1]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赭宏启.中国教育评论(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刘淑兰.教育行政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 史万兵.教育行政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吕承文(1987-),男,江西都昌人,宁波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丁远(1987-),女,江苏无锡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篇4

——黄文、姚静关于纸媒问题商榷之我见

新华网安徽频道 偶正涛

昨日分社营销平台同志给我提供了两篇文章:黄文的讲稿《数字时代的媒体融合》,江苏分平台姚静的商榷文章《谈谈纸媒的现在和未来》。本人一直关注这一方面问题,拜读之后,也想就二人“商榷”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规律不可违,“替代”、“融合”是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规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规律,就是事物固有的内部联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为修正、干扰,只会影响其过程,不会影响其结果的。

去年以来,新华社内部刊物中针对战略转型、媒体发展趋势、新媒体建设等,发表过很多文章,几乎众口一词,都是强调传播业与媒体向多媒体化、电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我们应如何应对。

黄文更进一步,从全球传媒业现状,分析媒体融合过程中的轨迹,提出发展进程中由“技术先导”再到“内容为王”(这里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新媒体建设应是“技术为先导——内容为基础——运营为王”,不知黄文是否赞同),进一步提出了在这个关键时期关键点上新华社的优势与努力方向。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传媒在电子化、网络化基础上“融合”,平面、单一表达形式向多媒体方向演进,纸质媒介向电子介质方向演进,这是美国专家最先发现的以新闻信息为主体的传播业的发展“规律”。而且,他们在这个“规律”的引导下创造了引领世界的诸多新业态、新技术、新手段。以新闻信息为主体的传播涉及意识形态,以前不同所有制、不同世界观的国家,主流观点几乎都是相对立的。只有近年来在传播与媒体发展规律问题上高度统一了。

“替代”、“融合”作为传媒业的规律,已没有讨论的余地了。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通过进一步学习、研究,掌握“规律”,把握机遇,在传播业发展历史转折时期勇立潮头,履行新华社的引导责任,进一步提升新华社的影响力。

姚静用江苏的报业数字为例证,说明政策保护下的党报党刊等收益并不一定会下降,发行不一定减少。我想,这是可能的。但这并不影响“规律”的存在及其无时无刻发挥着的作用。我国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速,如果不考虑党和政府在政治宣传与教育方面的投入(党报订阅有很大成份是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投资),仅仅是作为传播媒体,“政策”的作用会越来越弱化。就“收益”而言,纸媒的比较效益下滑,可以说是怵目惊心:2003年才有的中国移动公司增值服务,到2008年已达1500亿规模。而这样的公司在中国还有联通、电信等。我们对党报支持政策只有加强,没有削弱,但其增长速度与总量如何?市场竞争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为退。我还认识很多南京的房产、生活类网站的负责人,他们没有“政策”,没有垄断保护,但他们的效益绝不是党报所能比拟的。

但是,从姚静提供的江苏党报和他们所办网站的情况,联想到新华社一些现象,倒是看

出两个问题:

一,办了网站,就是“网络化”了;在网站上放上两段视频,就叫多媒体了。事情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这种做法充其量是叶公好龙,“好者似龙而非龙者也”。养的不是真龙,当然没有呼风唤雨的威力了。反过来看一下,如果新华社现在没有新华网,那是什么样的局面?

二是对“政策”和垄断位置的依赖心理。总觉得我们是党和政府的一部分,“政策”和垄断职能会保护我们的。对现实中一些不理想的结果、比较之下的落后,归结为“政策不到位”,“某某书记不支持”。或归结为某一偶发因素,如“金融危机了”,“房地产降温了”,等等。

新华社从上到下力促“战略转型”为时已久,如果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传媒业发展规律还有怀疑,如果我们还只在为“政策”奔走,或是做好龙之叶公,最终结果就可想而之了。

二、掌握好认识规律的思想方法最为重要。

我们同事间日常的交流可以看出来,姚静的想法在我们中间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人觉得类似姚静的认识是有理有据的。这种看起来是从事实、数据中得出的结论,而它又有悖于“规律”,问题是出在认识“规律”的思想方法上。现在新华社工作压力大,节奏紧,我们都很少有系统学习、研究的机会。恕我“好为人师”一回,结合黄文、姚静商榷的问题,就掌握好认识规律的思想方法,给大家一点建议:

其一,通过定量分析比较得出定性结论,同时要把握好“量”与“性”的关系。

一次将硬币扔到地下,正面或字或图,只有一种可能。扔硬币的次数无限多地增加,其结果是字与图出现的机率无限大地接近一致。通过定量分析比较得出定性结论,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但“量”的取得,要有一定的分布,要有多方面的比较。现在网络非常发达,非互联网传输的电子媒体(广播、电视、户外屏幕等)、互联网媒体(网站、即时通讯工具、交互类网络平台、邮箱等)、应用终端延伸的媒体(手机、MP3、MP4、上网本)、纸质媒体等,搜集一下大范围、长时间段的数据,研究一下传播手段和方法、比较一下效益。最好作为一种业余的爱好,长时间跟踪观察,不仅会感受到“规律”所在,还会了解很多你原本并不在意却非常重要的东西,会发现市场取向及无数商机。

其二,分清阶段性与整体性、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我赞成姚静所言,纸质媒体不会绝对消亡。如同中国人最早使用的甲骨文,5000年了,现在也没有消失,书法、装饰等仍在使用。人的需求更是多方面的。中国是个欠发达国家,目前还是处于努力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阶段。传媒业的政策壁垒还会长期存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传媒业会更为发达,市场细分程度会加强。理论上说,在中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之前,任意一种传播媒介,都会有广阔天地。但是,我们还是要把握住总体发展趋势是什么,主流是什么。把握了主流,才能将引导能力与影响力最大化,才能准确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定位。知大势且知彼此,才会百战不殆。我国有一个半官方机构连续十多年做全国阅读调查,一度发现,中国人收入大幅提高了,受教育机会多了,高学历多了,读书却越来越少了。后来,统计者把电子阅读加进去,结果发现,使用电子阅读器读书的人多达3000多万,用手机阅读的人数高达1.5亿。而对市场更为敏感的企业,已推出一大批手持电子阅读产品,年销售数千万台。世界通讯产业大鳄中国移动、深圳华为等,都开始向电子阅读行业伸手了。而黄文文章中,则举出了亚马逊的例子。我们不能不佩服信息大国、先导企业利用“规律”的能力和气魄。另一方面,30年前,一张主流大报的一篇“社论”,可以让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现在什么样的媒体能做到这一点?“打酱油”、“俯卧撑”原本没有什么意义,一夜间却成为社会热点,甚至酿成公众事件,这与传播介质的形式特点,难道没有关系?

分清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同样非常重要。姚静用党报为例,以此推导纸媒的发展特性。严格意义上说,这是犯了逻辑错误:党报和纸媒的属性是不一样的。“不同类不可比”,更别说“代表”了。

浪费了大家不少时间,不再赘言。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篇5

1、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是最有效的途径。教学是一门专门组织的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系统的教授知识的活动。(教学成为学生掌握大量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高效过程,通过间接经验的获取。)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通过科学的教学过程实现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以教学为主培养人,通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从感知到理解,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复杂过程。人类社会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由不知到知、由不完全知到完全知、由不精确的知到确切的知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活动也遵循这样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正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因而,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学生智力、体力的发展和道德的形成,都离不开对知识的掌握,都要受认识规律的制约。教学过程不等同于一般认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是个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其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相同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因此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然而,教学这个认识活动本身避免了前人的艰难摸索和失败的过程。教师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来认识宏观世界,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认识过程中的错误,少走弯路。因此,教学过程是一条认识的便捷通道。

(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充分发展,使之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促进学生发展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从获取经验的性质来看,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是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即书本知识为主,但是,学习间接经验不能离开直接经验,教学活动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鉴于此,教学活动要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同时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快,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牢固,而学生的能力又是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互为发展的条件,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只有通过教师来组织调节或指导活动,学生才能迅速地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品德,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对数学本质特征的若干认识 篇6

什么是数学?这是任何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对数学的本质特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才能在数学教育研究中把握正确的方向.

1 数学,其英文是mathematics,这是一个复数名词,“数学曾经是四门学科: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处于一种比语法、修辞和辩证法这三门学科更高的地位。”自古以来,多数人把数学看成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它既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认识,又反映了人们对“可能的量的关系和形式”的认识。数学既可以来自现实世界的直接抽象,也可以来自人类思维的能动创造。

2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看,人们对数学本质特征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和深化。“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最显著的例子是非负整数。"欧几里德的算术来源于普通常识中的非负整数,而且直到19世纪中叶,对于数的科学探索还停留在普通的常识,”另一个例子是几何中的相似性,“在个体发展中几何学甚至先于算术”,其“最早的征兆之一是相似性的知识,”相似性知识被发现得如此之早,“就象是大生的`。”因此,19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经验科学,因为那时的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随着数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从19世纪中叶以后,数学是一门演绎科学的观点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观点在布尔巴基学派的研究中得到发展,他们认为数学是研究结构的科学,一切数学都建立在代数结构、序结构和拓扑结构这三种母结构之上。与这种观点相对应,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开始,许多人认为数学是研究模式的学问,数学家怀特海(a. n. whiiehead,186----1947)在《数学与善》中说,“数学的本质特征就是:在从模式化的个体作抽象的过程中对模式进行研究,”数学对于理解模式和分析模式之间的关系,是最强有力的技术。”1931年,歌德尔(k,g0de1,1978)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宣告了公理化逻辑演绎系统中存在的缺憾,这样,人们又想到了数学是经验科学的观点,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就认为,数学兼有演绎科学和经验科学两种特性。

3对于上述关于数学本质特征的看法,我们应当以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实际上,对数本质特征的认识是随数学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数学源于分配物品、计算时间、丈量土地和容积等实践,因而这时的数学对象(作为抽象思维的产物)与客观实在是非常接近的,人们能够很容易地找到数学概念的现实原型,这样,人们自然地认为数学是一种经验科学;随着数学研究的深入,非欧几何、抽象代数和集合论等的产生,特别是现代数学向抽象、多元、高维发展,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抽象对象上,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且数学证明(作为一种演绎推理)在数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出现了认为数学是人类思维的自由创造物,是研究量的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是关于模式的学问,等等观点。这些认识,既反映了人们对数学理解的深化,也是人们从不同侧面对数学进行认识的结果。正如有人所说的,“恩格斯的关于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提法与布尔巴基的结构观点是不矛盾的,前者反映了数学的来源,后者反映了现代数学的水平,现代数学是一座由一系列抽象结构建成的大厦。”而关于数学是研究模式的学问的说法,则是从数学的抽象过程和抽象水平的角度对数学本质特征的阐释,另外,从思想根源上来看,人们之所以把数学看成是演绎科学、研究结构的科学,是基于人类对数学推理的必然性、准确性的那种与生俱来的信念,是对人类自身理性的能力、根源和力量的信心的集中体现,因此人们认为,发展数学理论的这套方法,即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是绝对可靠的,也即如果公理是真的,那么由它演绎出来的结论也一定是真的,通过应用这些看起来清晰、正确、完美的逻辑,数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显然是毋庸置疑的、无可辩驳的。

4事实上,上述对数学本质特征的认识是从数学的来源、存在方式、抽象水平等方面进行的,并且主要是从数学研究的结果来

遵循教学规律 回归教学本质 篇7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阵地”, 让学生在课堂内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就取决于我们的方法, 即我们在一堂课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就语文教学而言, 关于良好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效率的提高, 我想套用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构建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旨提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 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在考虑构建教学模式时, 语文学科性质是纲, 其他是目, 纲举才能目张。以学科性质统领教学模式的构建, 既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 又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培育爱美的情趣, 所以在构建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科学性

教学模式只有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才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入主动地投入, 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模式要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特点, 就应该建立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 读中感悟, 读中培养语感, 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 变通性 (针对性)

儿童认识事物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世界, 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要允许个性的存在,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而不是泯灭个性, 强求一律。在教学模式涉及的具体教学方法中, 要变指令式为协商式, 不能让学生感到是“教师要我学”, 而是“我要学”“我乐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在学习环节的设计上, 要变确定为部分不确定, 部分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确定性有利于统一教学要求, 不确定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两者结合, 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善于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使不同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 和谐性

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以权威自居, 让学生心灵自由, 思维自由。比如, 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是要平等和谐、宽松自由, 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主动性的阅读环境。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心理安全, 允许学生犯错误, 课堂上允许学生讲错话。只有形成宽松自由的氛围, 才会形成师生间相互推动的合力。

(四) 独创性

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方法和结果上应该是独特的。

在教学过程中, 科学的教学模式应表现出波澜起伏, 环环相扣的严密感, 更富有逻辑性和新鲜感。在教学方式方法上, 它应表现出很强的变革性和探索性;在教学结果上, 它培养出个性观念, 探索出创造性的教学规律。

(五) 指导性

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犹如灵丹妙药, 能使枯草发芽, 使朽木逢春。运用良好的教学模式, 可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写的习惯。首先,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过程中, 思维永远处于活跃状态, 产生一些有个性、有价值的思考, 以提高学生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次, 边读边想, 想象情景和画面, 想象既可以立足于现实, 又可以跨越时空。学生一旦打开思维之门, 阅读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再次, 要注重读写结合,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课文不仅要多读, 写也不能忽略, 读写结合, 才能彰显文本本色。

我认为, 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中, 注重以上五点, 高屋建瓴, 注意模式的科学性, 找准基点;讲究模式的针对性和独创性, 找到起点;追求模式的和谐性和指导性, 找寻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可谓“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才能使得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使课堂更有效。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运用模式

有效课堂的核心, 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把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 自己领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 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

首先, 成功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 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 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做的, 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说的, 教师不暗示, 从而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在此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有“情”。自然大方的表情, 适当的表演, 及时的鼓励, 耐心的引导, 都是有情的具体表现。用教师的情去煽动学生的情,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从感情上去接近教师, 使思想产生共鸣, 收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果。

再次, 在教学观念上, 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 教以学为依据”, 确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 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 也使学生的技能、能力等智力因素获得发展, 最终实现语文教学“内化为学生素质, 外化为学生能力”的目标。

总之, 不管何种教学模式, 在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得找准切入点,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引导是顾全大局的, 瞻前顾后的, 以“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献身精神, 全身心地投入, 方能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运用中, “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

三、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破模式

教学模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长处, 当然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 语文教学不应该, 也不可能使用某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 而要区别情况, 灵活对待, 常教常新。我们教师要做教学有心人, 对教学模式的运用, 要在“活”字上下工夫, 把他人的模式中的科学教育思想, 活化成自己所特有的模式。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篇8

一、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发展是通过革命和改革实现国家独立和统一,确立和完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反对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反对大资产阶级统治的晚期资产阶级革命来逐步实现的。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尼德兰革命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荷兰共和国;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并通过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三权分立制等重要政治制度;法国大革命,冲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和法律制度。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荷、英、美、法等国,从不独立到对立(针对荷、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初步实现了民主化和法治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为了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一些国家进行了由工业资产阶级推动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完善了议会民主制度;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德国、意大利统一运动,不仅使两国实现了政治经济上的统一,而且使德国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使意大利摆脱了外国的奴役,获得了民族独立;1875年法国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1868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结束了封建幕府的腐朽统治,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政治上的真正统一,并逐步过渡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民主和法律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它把人从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人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权利,感受到人的尊严;同时也从制度上防范了独裁和暴政的出现,有利于保障公众的利益。但也要看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地位往往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劳动人民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存在着巨大差别,因此人的政治权利和地位实际上也是不平等的,民主和法律制度从本质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二、从资本主义政治势力空间扩张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

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和完善的同时,资本主义政治势力也逐歩从欧美极少数国家向全球扩展。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通过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只有荷、英、美、法等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俄、德、意、日等国通过改革或王朝战争的形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列强还通过对外扩张,把落后国家和地区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从而使资本主义统治范围逐步扩大到全球。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主义已经在亚非美地区殖民,并逐渐扩大殖民范围。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展开殖民扩张,使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列强瓜分了世界,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它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刺激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近代化;但也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和残酷奴役,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随着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不可避免地走向瓦解。

三、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依据其国家利益和综合实力,反对封建势力、奴役殖民地、争夺殖民地和欧洲乃至世界霸权、对抗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对内革新政治经济制度,促进国家发展外,还通过发展国际关系,谋求更好的发展环境。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欧洲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和国际封建实力进行斗争,如大革命时期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和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同反法同盟进行的反复较量;作为维护维也纳体系工具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用武力镇压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竭力维护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都体现了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生死决斗。由于维护维也纳体系违背历史潮流,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进展和资本主义实力的迅速增强,最终被1848年欧洲革命所瓦解。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对外的殖民扩张,其结果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步形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随着列强国力的增强和殖民扩张的冲突,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争夺殖民地和欧洲乃至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英国凭借雄厚的工业实力和强大的海军优势,相继打败了殖民争霸的对手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9世纪末,英德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战后美国力图凭借经济优势和英国争夺世界霸权,但最终因军事实力不足,形成了以英法为主导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复活的纳粹德国,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目的,疯狂推行扩张政策,最终引起二战的爆发。战后美苏实力空前膨胀,欧洲列强日益衰微,从而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美苏主导的两极对峙格局。在两极格局下,美苏竭力进行全球争夺,使彼此实力相互削弱;而与此同时,日本、欧共体、中国和第三世界日益崛起,对国际事务产生重要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明显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政治格局加速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始,人类进入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的新时期,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也成为资本主义国际关系的组成部分。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政策,从对苏俄和苏联的外交孤立、武装干涉到对苏联的绥靖政策,再到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冷战政策以及“和平演变”政策,体现了双方一贯对立的政治立场。尽管在二战的特殊背景下,苏联和美英等西方国家曾有过合作,但改变不了双方关系敌对的本质。

上一篇:师德工作小结下一篇:4b英语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