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介绍教学设计

2024-08-26

节日介绍教学设计(精选8篇)

节日介绍教学设计 篇1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之:

清 明 节

一、清明节的介绍

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有城隍出巡的仪式。

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山东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般叫清明,少数地区叫寒食节,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垦利地方自清明节前三日算起,称“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为清明,人们于这四天内扫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又称清明节为“鬼门关节”。

扫墓是清明的一项主要活动。旧时,泰安的扫墓仪式比较隆重。男主人挑着四个小菜和水饺到祖坟,先将祭品供上,然后焚香烧纸,洒酒祭奠。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扫墓时还要给坟墓添新土。据说,这是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实质上是对祖先的怀念。多数地区是在清明这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而龙口、博兴等地则在清明前四天扫墓。现在一般都在清明这天扫墓。

二、清明节的由来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习俗,农历3月初的天气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时候,适合人们开展各类活动,包括踏青出游,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节日也在这个时候。早期的清明节并没有祭扫的功能,清明节的活动内容与3月初的其它节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历制定的历法,本身并非节日。清明恰好在农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节日上巳节、寒食节重叠,久而久之清明也成为了春季节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则固定为农历三月三那天。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论语》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最早的时候,上巳节那天人们会去踏青郊游、到河边洗澡。另外,这天也有“驱邪”的功能,古人称为“祓除畔浴”。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譬如“重阳节登高”,实际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这个道理。朱旭强解释说,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人们急着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

上巳节也有求偶交配的功能,《诗经》所说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也是发生在这段时间,这样的传统一直影响到唐宋,杜甫《丽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句子。不过,后来随着社会趋向文明,野合的主题被替换为求子,上巳节后来形成了祭奠女娲庙,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

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也有过“三月三”的习俗,“曲水流觞”便是当时人们普遍采用的一种休闲方式,这个在王羲之的《兰亭序》里都读到过。

至于清明祭祖的风俗,有一种说法认为与农历三月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传说是因为春秋时晋文公为了纪念大臣介之推而设。朱旭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后人附会的说法,就像将端午和屈原扯到一块儿那样。寒食节的来历与古代取火困难有关,一旦得到火种便要保存很久,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在屋子里设火塘的风俗。而寒食节便是一年一度“改火”的日子,人们在那几天要替换新的火种,所以只能吃冷食。所以寒食节本身和祭扫并无关系。

三、清明节的习俗

1、扫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2、食俗。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3、踏青。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4、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活动。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有人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它们被吹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5、戴柳。清朝插柳戴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为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有纪年华之义,有所谓清明插柳“纪年华”,“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这种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宋代将男女成年行冠礼的时间统一定在“寒食”节,而不论生时年月,“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梦梁录》)戴柳即为成年标志。据此,后世便有“纪年华”之遗俗,并演化成妇女戴柳球于鬓畔以祈红颜永驻的习俗。在此,青青春柳,又有象征青春之义。时值春季妇女戴柳,则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之:

端 午 节

一、端午节的介绍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2008年被国家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端午节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节日。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20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解粽节、粽子节、诗人节、女儿节、浴兰节、龙日、地腊等名称。

二、端午节的由来

伍子胥、纪念曹娥、起于三代夏至节、恶月恶日驱避和吴月民族图腾祭等等,以上各由来的说法,都有各自的原因。其中纪念屈原之说,是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的。下面介绍端午节为何用来纪念屈原的故事。

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因此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人们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大臣的思想是深刻的。

三、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的法定假日,在这天,人们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和经典的习俗有以下几种形式:

1.赛龙舟。相信大家都看过划龙舟比赛吧,它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赛龙舟的起源是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直到今天,赛龙舟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除了端午节之外,也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从现在的角度看,赛龙舟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了,它现在已经超越了一项体育运动的范畴,变成了一种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图腾。

2.插菖蒲、艾叶。这个习俗的出现是因为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故相传五月五日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3.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端午节戴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4.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美味可口,很多人都喜欢,现在不管是在端午节那天或者在平时,吃粽子的人都很多。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之:

春 节

一、春节的介绍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那么,春节为何成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呢?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二、春节的由来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三、春节的习俗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动手,在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在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春节团拜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过去,拜年的人要围成一圈,以便互相看得见,不至于拜不到。现在,每年春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要举行春节团拜会,届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拜年,并与各界人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新春。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时兴。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优美诗意的文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或轻松幽默、或充满情趣、或极富哲理、或谆谆教诲、或温馨浪漫、或真诚祝福,形成拜年民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中国结

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之:

中 秋 节

一、中秋节的介绍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早在唐时就正式成为节日,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2008年,中秋节与清明节、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说与中国古代祭月、拜月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古代人们看来,月亮是仅次于太阳的神灵,一直是人们重要的崇拜对象。《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的记载。魏晋时期,有记载说:“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可见,这时人们已在中秋时节有了一些民俗活动。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二、中秋节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3种说法,其中最有影响的大概要数“嫦娥奔月”了,这个传说可谓妇孺皆知,但传说毕竟是传说。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还有一说,即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春播、夏收、秋获、冬藏是主要的劳作活动。土地收成的情况,对于以此为生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对于土地还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种之时,都会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赐予五谷丰登,这种活动被称为“春祈”。到了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谢神的庇护,称为“秋报”。八月十五是秋季收获的季节,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此外,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中秋节与古代的祭月风俗有关。在古代人们看来,月亮是仅次于太阳的神灵,一直是人们重要的崇拜对象。《礼记·祭法》中记载:“夜明,祭月也。”根据史籍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收获的季节,不仅要拜土地神,还要拜月神。这就是“秋祀”。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场所,颐和园也是清朝慈禧太后率领大臣、宫女祭拜月神的场所。

三、中秋节的习俗

作为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民间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身在异地的游子们都纷纷回家与家人团圆,共庆中秋佳节。在唐代,中秋节期间主要是赏月、玩月。北宋时期,则以祭拜月亮为主。南宋时期,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后来许多地方又形成烧斗香、树中秋、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之:

重 阳 节

一、重阳节的介绍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古人为何选择这一天作为节日呢?“九”在古数中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九九重阳,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此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重阳节最早在南北朝时期的著作中就已经提到了。最早在屈原的《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但这里的重阳还不是指九九重阳节。三国时期曹丕写下的《九日与钟繇书》有这样的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到了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这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到了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全国上下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二、重阳节的由来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主要有三种主流说法。

其一: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汉代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初步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及祭祀酒业神等。在之后的流传演变中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其二: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风俗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一些情景。

其三:重阳节的起源据说是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身边的侍女也受到牵连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嫁给了一个贫民。由于她在宫中每年都过重阳节,节日期间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求长寿,所以嫁人之后,她在这一天还是照着宫里的规矩过重阳节,人们听说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习俗在民间就广为流传了。

三、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插茱萸和簪菊花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这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人们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茱萸节”。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这一风俗始于东汉。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作诗、饮酒、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遂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中华传统节日宣传册

二○一二年

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队

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是

节日介绍教学设计 篇2

本人热衷于动漫插画和中国文化, 但主题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插画作品几乎是空白的, 为了填充这一空白我们决定创作一系列的有关中国传统节日动漫插画作品。

一、中国传统节日插画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的,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的部分。传统节日文化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而在整个传统文化的庞大体系中熠熠生辉。同时, 它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 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等等,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插画在中国被人们俗称为插图。今天通行于国外市场的商业插画包括出版物插图、卡通吉祥物、影视与游戏美术设计和广告插画4种形式。实际在中国, 插画已经遍布于平面和电子媒体、商业场馆、公众机构、商品包装、影视演艺海报、企业广告甚至T恤、日记本、贺年片。

在现代设计领域中, 插画设计可以说是最具有表现意味的, 它与绘画艺术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插画艺术的许多表现技法都是借鉴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插画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联姻使得前者无论是在表现技法多样性的探求, 或是在设计主题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方面, 都有着长足的进展, 展示出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而更具表现力。从某种意义上讲, 绘画艺术成了基础学科, 插画成了应用学科。纵观插画发展的历史, 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地商业信息, 插画设计已成为现实社会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

而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插画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推动中国文化传播, 填充这一插画类型的空白。并且以此系列插画为基础延伸出各种周边, 包括书籍、海报、贺卡、水杯、鼠标垫等等, 从而形成一个产业链。

二、《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插画的必要性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名族精华之源泉, 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慢慢的流失, 只有积极挖掘, 有效保护和发展, 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创新力度, 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

化的今天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打造一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名片。

提起传统文化, 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 传统文化已经过时。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慢慢的流失, 而我们的国民, 却没有意识到, 只是盛赞现代生活丰富多彩, 文化七彩斑斓。当九连环渐渐地不能被国人叫出它的名字, 外国人却能在蒙眼的时快速地解开。曾几何时, 韩国称雄围棋界, 要知道, 那是我们先辈留给我们的遗产。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学生曾在福州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 大学生中, 传统文化观念淡薄, 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 除了儿童节, 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 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 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 12%的孩子喜欢过国节。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正在不断的淡出我们的生活,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创作《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插画势在必行!

三、针对《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插画设计及实现

针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插画的设计方面, 因本作品要面向全社会各个年龄段, 所以运用了时下流行的动漫风格, 人物设计也是运用可爱型的小男孩和小女孩。这样社会各个年龄段都会接受。每一个节日都会精心设计, 包括服装、主角动态、表情、渲染效果、线稿等等!尤其是服装设计方面, 我们才考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服饰, 并加以当代国际流行元素的再创作, 使其不但具有中国传统的服饰特色, 也具备课国际流行元素, 不只是对国人宣传中国传统节日, 更能面向世界宣传我过的文化!

针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插画的实现方面, 我们不止只是制作插画作品, 还会延伸出一系列的周边产品。

国内习惯用周边产品来定义动漫, 插画相关产品。而在国外, 这类商品被统称为HOBBY (业余爱好, 嗜好) , 有硬周边 (CORE HOBBY) 与软周边 (LIGHT HOBBY) 的区分。

周边产品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为一个种类、系列相当丰富到繁杂的大家族, 日本对细节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本来只是不上台面的小玩意成为了一个几乎可以扩展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庞大的系列, 相比美系产品, 在种类的丰富程度上日系产品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因此产品的分类用日系产品作为分类标准同样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美系产品。

实际只要利用到插画、动漫画、游戏等作品形象的产品都算作周边产品之列, 而其中扭蛋、人型、可动人型、手办、模型等没有实用价值的纯观赏、收藏品被称为的Core hobby硬周边产品, 相对价格较高, 通常只有核心fans才会购买。

相对的借用一个插画形象生产的具有实用性的商品, 如文具、服装、家庭生活用品, 价格也相对便宜一些, 购买人群也广泛得多, 这就是所谓的Light hobby软周边产品。很多人只是为了他的实用功能而买它, 它上面的卡通形象只是纯粹是好看而已。

《节日广场》教学设计 篇3

《节日广场》是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三册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与“观察物体”之后进行的,是对前三个单元知识的回顾与综合应用。根据教学进度,教学时间正好是国庆节过后,所以学生对于这个学习场景比较熟悉,老师可以根据就近的原则,带领学生分组到广场观察,现场提出数学问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数一数与乘法”,也有了一定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乘法数学问题。学生对于“节日广场”的情景并不陌生,关键要看在此活动中,学生能否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问题。

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实际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观察并说出图意,能够提出相关的乘法问题,并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会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辨认从各个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意,能够提出相关问题。

学会提出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训小组合作意识和学生的观察、思维、判断、空间想象能力。

课前准备

实地游览观察、小组活动体验,自主观察探究。

电脑课件(主题图)

带学生到附近的广场参观。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课前谈话:

师:你们都知道天安门广场,在那里看到了什么?生:谈自己的见闻。

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淘气和笑笑来到了广场,好美丽、好热闹的场景。你们想不想看?

生观看录像,说出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用天安门广场来引入课题,既能较好的揭示课题,同时也能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问题的探究与体验感悟

1.用课件出示主题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示学生有序地观察图。

师:图上都看到了什么?说一说!

紧接着提问:你们还看到什么?

生回答。

老师:你们有的说看到花了,有说看到小鸟,那怎样说,才能把这幅图上的内容说全面而且不遗漏呢?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有序的观察图片。

学生独立观察,先自己说一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看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的感知节日广场的主题图的内容,了解图意,学会有序观察图片,这也是综合实践课上需要培养的一个能力,为全面有序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2.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每人一张表格,由学生填写他提出的问题,怎样列式。

师:请根据你看到的节日广场的画面内容,提出有关的乘法问题。

写在你的表格里,然后小组交流,你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

最后学生在表格里独立解决数学问题。单独思考的时间要留充分,交流的时间里,老师一定要深入到小组内,和学生一起交流问题的合理性。

学生可能提出这些问题: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舞?有多少人在照相?有多少个气球?又多少只小鸟?有多少个少先队员在参观等,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让学生看看怎样解决,只要理由合理,也要给予肯定。

如有学生提出有多少盆花这个问题,老师要特别关注,让学生讨论这样提问是否可以,能用乘法计算出全部的花盆数吗?既然不能,怎样叙述更合理?这里主要关注学生对于提出的问题叙述的技巧。

3.学生汇报,展示表格:

在汇报时,老师要择机展示一些学生的数学问题,从中比较他们的问题,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发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小组的合作交流作用,交流自己的思维成果,取长补短,促进学生把问题提全面,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含义。

4.出示课件:人民英雄纪念碑。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找出不同角度看到的纪念碑的特征。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提出问题,机灵狗、小鸟、和少先队员站在纪念碑的什么位置?你能想象出他们观察的纪念碑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吗?

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5.学生打开课本,自己连线。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渗透爱国情怀。让学生先体验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不同形状,为辨认做好铺垫。

三、实践应用

1.在教室里进行。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该如何解答?

2.回家,让爸爸妈妈带领着去节日广场看看你还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下一节课我们交流!

【设计意图】把本次实践活动真正带到课外,让学生走进社会,亲身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实践课的真正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鑫昌路小学)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介绍 篇4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介绍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 “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风俗活动: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

诗句: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元宵节:

阴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来历: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上元”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因有张灯、看灯习俗,民间又称“灯节”。

风俗活动:吃元宵、踩高跷、挂花灯、猜灯谜。

诗句:(宋)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四、立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

来历:我国历史上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风俗活动:吃春饼、春卷。用布制作小娃娃或公鸡,佩戴在孩童身上。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用鞭子打春牛(用泥做)三下,将泥牛打烂,土而洒在农田。

诗句:《附三醉 立春》 :“撷来新韭碧参差,金脍银芽色色丝.;一片软云细细裹,奉与父老报春知。”

五、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

来历、故事:春秋时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介子推。于是介子推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

风俗活动:不生火、吃寒食、扫墓。

诗句: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六、清明节:

来历:农历三月初八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风俗活动:烧纸上坟,踏青,开展体育活动。

诗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

来历: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

风俗活动:吃粽子、赛龙舟。

诗句:文秀《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八、七夕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

来历: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阴历七月七日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风俗活动:妇女比赛针线活。

诗句:五代·后唐的杨璞《七夕》:“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九、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

来历: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风俗活动:晚上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赏月,吃月饼。

诗句: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重阳节: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阴历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

来历、故事:相传东汉时费长房对汝南人桓影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袋、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又有吃 “重阳糕”的习俗。

风俗活动:做茱萸袋、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

诗句: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一、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是冬至节。

来历: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风俗活动: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诗句:(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十二、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来历: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得道成佛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风俗活动:喝腊八粥,祭祖敬神,胭脂腊八蒜。

诗句:清·夏仁虎《腊八》:“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小年

从前,有一个皇帝,嘴馋极了,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只要没吃过的都要尝尝。

这一天,他闲逛到村子里,遇见了一个漂亮姑娘。姑娘提着个篮子。“装的什么呀?”皇帝好奇地问。

姑娘打开篮子,哇,好大的枣糕呀!

皇帝吃过很多好东西,可就没吃过枣糕。他对姑娘说:“给我吃点儿吧,我是皇帝!”

姑娘微微一笑,把篮子递了过去。

皇帝狼吞虎咽,三口五口就把枣糕吃光了。吃完后打了个嗝儿:“啊呃,真好吃!”

接着,皇帝打起了坏主意:“我要把这姑娘带回皇宫,让她天天给我做枣糕吃!”

他对姑娘说:“你马上再给我做七七四十九块枣糕。做不出来,我就把你带走!”

姑娘听了,不慌不忙地说:“好!”

她拔下头上的金簪,冲着篮子一划。咦?热气腾腾,不多不少,正好七七四十九块枣糕。太神奇了!

皇帝还没明白过来。他见难不住姑娘,就耍赖让姑娘喂他吃。姑娘转过脸去不搭理他!

皇帝生气了,非要把姑娘带走。他伸手一抓······

姑娘伸出手,一巴掌把皇帝打上了灶台,皇帝一下子贴到了墙头上。

这下坏了:皇帝想下来,可怎么也下不来。这一天,刚好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

“谁让你嘴馋!这回啊,别人坐着你站着,别人吃着你看着吧!”说完,姑娘驾起彩云飞上天去。贪吃的皇帝从此成了灶王爷。

从此以后,灶王爷就天天站在灶台边,看人家吃饭。

时间长了,人们觉得灶王爷怪可怜的——毕竟爱吃好东西也没什么错啊。于是,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大家就给灶王爷摆上好吃的,这叫做“祭灶”。

介绍传统节日英语作文 篇5

One year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my mother was making dumplings, so I ran over and wanted to make dumplings with my mother. My mother started teaching me to make dumplings. I first picked up a ball of noodles, and then rolled it into thin slices with a rolling pin, then scooped a small spoon of dumpling filling with a spoon and put it in the rolled noodles. Finally, I squeezed hard and wrapped the noodles. The first dumpling was wrapped, but the left side was filled with stuffing, or the right side was broken, so I looked at my mother and wrapped it again. This time it was finally wrapped. Too. I think the wrapped dumplings look like a little ear! My grandpa will also make little mouse dumplings!

After I finished dumplings, I went out to play. I played with my friend Song Xiangyuan on the square. We found a snowman. When no one wanted it, we kicked it.

给朋友介绍节日传统英语作文 篇6

As th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most case, my parents no matter how far away or how busy they are ,they will try their best to return home to celebrated the festival. In the night, we will get tegether to look the brightest moon.

We all enjoy this time . Under the moon we eat mooncakes. With the beautiful moon up in the sky , we say our wishes or hopes. We get together sharing our stories.

节日介绍教学设计 篇7

其实, 传统节日与“洋节日”并不存在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问题, 它们只是迎合了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而已。传统节日味儿不浓, 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根留住;“洋节日”越来越受国人重视, 也未必是坏事。我认为, 关键是学校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节日文化的教育, 对于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大多中职学生并不太了解。

既然学生热衷于过“洋节日”,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 我尝试着把传统节日与“洋节日”相结合, 渗透在语文课堂上, 教学效果不错, 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又能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回顾, 逐渐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可谓益处多多。下面, 我就节日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谈点粗浅体会。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节日文化, 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现代化、全球一体化高歌猛进的今天, 我们不得不正视中国传统节日逐渐边缘化的尴尬。近几年来, 除了春节, 在中国最火的节日, 无一例外都是代表西方文化的“洋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都快成了全民节日, 特别是城市的年轻一代, 过“洋节”成为理所当然的时尚。而对传统节日, 许多年轻人不是不屑一顾就是压根不知道。其实,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而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我认为, 既然过“洋节”已经成为全社会中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当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爱上过“洋节”时, 我们不必感到悲哀。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课堂上找准时机, 向学生介绍中西方的节日文化,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各国都很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需要向学生强调的是, 身为中国人,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绝对不能仅停留在吃喝玩乐的层面, 因为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之一, 是联结海内外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节日文化, 应该把握时机, 选好内容

(一)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

综观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春龙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和除夕, 每一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等, 不乏趣味性。介绍节日文化, 正好契合了这些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虽然有些学生因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听课热情不高, 但他们普遍爱听故事。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 教师可以把12个中国传统节日有计划地穿插安排在4个学期当中来介绍, 其间可同时结合比较典型的西洋节日进行介绍。

例如, 清明节前夕, 我会和学生一起回顾清明节日文化, 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和诗歌三个方面介绍, 让学生深刻感受这个祭拜祖先的节日。清明节大致始于周代, 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 形成了其独特的清明习俗, 如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春游、折柳插门等仪俗及打球、荡秋千、放风筝、斗鸡等游艺活动。

端午节前夕, 我会详细介绍这个节日, 它不仅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人们会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端午节的风俗, 除了学生熟知的吃粽子、赛龙舟, 还有戴荷包、系五彩丝、饮雄黄酒和吃鸡蛋等。我向学生讲述端午节吃鸡蛋风俗的独特之处时, 学生听得兴趣盎然。民间相传立夏吃蛋主心, 因为蛋形如心, 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一般早晨小孩还没出被窝时, 大人就把鸡蛋送到小孩嘴边。一些地方在端午节有滚鸡蛋的习俗。这天早上, 老奶奶要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小孙子的肚皮上来回滚几滚, 嘴里还叨念着:“宝子吃蛋, 灾星滚蛋。”吃鸡蛋之前, 小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顶鸡蛋, 看谁的鸡蛋可以顶到最后不破, 然后再剥皮吃。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除了几个重大的节日, 其余的在课堂上最好也向学生介绍。因为学生比较熟悉春节和端午节这样的大节日, 对涉及的节日文化也比较了解, 而其他有些传统节日, 学生或许都从未听说过, 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更能激起学生的听课兴致。比如, 春龙节 (农历二月二) 在农家人眼里是很重要的传统节日, 有农谚曰:“二月二, 龙抬头, 大家小户使耕牛。”春龙节这天, 人们要早起煮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 寓意挑龙头、吃龙胆, 庆祝“金豆开花, 龙王升天”, 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还有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农历十二月八日腊八节等, 节日来历和风俗知识都非常丰富。

(二) 西方洋节日文化的渗透

西方洋节日有很多, 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复活节、万圣节、圣诞节……尽管过西方洋节日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新时尚, 但对这些学生而言, 他们更喜欢过的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中西方文化虽然存在差异, 但同样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 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语文教师就应该精选每个节日的文化知识,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过节心态, 过“洋节日”不能纯粹为了好玩。

实际上, 西方很多节日都是为“感恩”而设的。前不久, 我专门给学生上了一堂感恩节的语文活动课, 时间就选在11月份第四个星期四, 即感恩节那天。在课堂上我给学生介绍了感恩节的来历。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 著名的“五月花”号载着102个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 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处在饥寒交迫之中, 冬天过去时, 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 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 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 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 在欢庆丰收的日子, 按照宗教传统习俗, 移民们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 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 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于是, 每一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就成为他们感激恩人的节日。介绍了感恩节的来历, 我还利用多媒体辅助介绍了感恩节相关习俗, 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西方感恩节的文化内涵, 并以此为契机, 引导学生心怀感恩, 感激身边那些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 尤其是父母的默默给予。课堂上我带领学生欣赏了美文《最美的声音》, 穿插了学生朗诵, 畅抒情怀这个环节, 不少学生动情地说出了对父母的感激话语, 并且整堂课回荡着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使得学生在了解了西方感恩节文化的同时, 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节日文化, 开展方式力求灵活多变

比如, 元宵节日文化的介绍,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灯谜在课堂上让学生竞猜。当然,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 我一般准备的是精美糖果、口香糖等, 这些小礼物会带给学生不少惊喜。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 我会把它和中国的情人节“七夕”结合, 安排在一节语文课上介绍, 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和“洋节日”之间相通的一些东西, 它们各自承载着民族的优秀文化。课堂上, 我会留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比赛, 说出有关爱情的诗句, 还可以再说说所知道的感人爱情故事, 表现优秀者会得到一块包装精美又诱人的爱心小巧克力。礼物虽小, 但学生心里还是挺甜蜜的。

节日介绍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汉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传统节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上千年历史的沉淀,它是中国文化的历史缩影,具有强大的生命感、认同感、鲜活感。“传统节日是普天之下普遍共享的生命感恩,这是节日最深刻的人类学意义:正如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不可能去爱别人,一个缺少亲情体验者无法拥有真正人性的同情。节日因此拥有一种神圣性和宗教意味。”传统节日中所体现的饮食文化,也烘托出了中国人追求健康长寿的主题。

我们的祖先依靠着耕种年复一年的生活,在长期的耕种生活下,他们根据自然规律创造了“二十四节气”,在每个特定的节气,都有其特定的规律。“‘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而中国传统节日也就顺其自然依托二十四节气依次产生。春天,是一个让人如痴如醉的季节,春意阑珊、桂馥兰香。春节、清明节等接踵而来。秋高气爽之时,我们迎来了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家登高、赏月、吃月饼等,来庆祝大丰收。入冬,寒冬腊月,人们迎来了腊八节、小年、除夕,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借着节日的热火朝天驱赶严寒。每一个节日的到来都伴随着节气,这也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

每个节日的到来,少不了的是节日中的饮食文化。大自然赋予了我们食物,我们的祖先怀揣着感恩,在节日中用美味佳肴祭祀。在传统节日中,每个节日中都有其特定的饮食文化,它寓意了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文化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一种文化,其物质带来的是质感,而真正意义上的是精神层面带给人的一种鲜活的生命力。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

“汉语热”越来越被全世界的人们所看重,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实力的雄起,同时汉语作为一种软实力也在茁壮成长。面对突如其来的汉语学习者的大量涌入,汉语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起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如端午节吃粽子等,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在端午节没有吃粽子,犹如没有过端午节一样,节日的习俗中蕴含了一个节日所涵盖的文化内涵。在汉语教学中,要做到真正教汉语学习者学习传统节日文化,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东西。

二、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策略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能更好让学习者掌握汉文化知识,是汉语教师值得考量之处。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针对每节课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习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建立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感色彩、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态度体验,进而辅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帮助学生心理得到发展的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插入,能够让汉语学习者在听、说、读上面一起练习,这就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法。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习者都参与其中,寓教于乐,在参与中学习文化。同时在情境中,适当穿插有关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作为一种扩展学习,在诗词的韵律中感受中秋节带来的文化气息。

(二)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上,即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转由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体验性质的课堂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体验为主,教师教授为辅。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让学习者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进行交际和练习。传统的文化教学,大都以“灌输式”的教学法授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等,对传统节日文化“泛泛而谈”,并没有真正把节日文化讲透彻。例如,在讲解春节的专题时,大家都众所周知只知道在中国春节作为一种象征有很多饮食讲究,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吃饺子。同时,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习者的文化差异,帮助学习者排忧解惑。

(三)专题讲座法

专题讲座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根据不同的专题进行讲解的教学法。专题讲座法针对的汉语学习者是中高级水平,具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对汉文化相对感兴趣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对汉文化有进一步的扩展学习,在专题讲座中,深入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在专题讲座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讲座的主体虽然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讲解做笔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感到乏味无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增加互动的环节,让学习者通过听讲座,在互动中查漏补缺,也大大提高了讲座的学习效果;其次是文化节日讲座的选题适应问题,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但是他们毕竟了解的只是皮毛,教师在选题的时候,要考虑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和适应性,内容难度要适中。不能让学习者产生“一头雾水”的效果;最后是对汉语学习者的要求,在讲座开始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布置讲座中所涉及的内容,让学生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并预习。

三、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一)教学内容上存在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是让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知识的能力。而传统节日文化属于文化知识,在传统节日选材方面应该注意普遍性、典型性以及接受的能力。应该避免和没有太大价值意义的节日。同时,对于传统节日,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取其精髓,重点分析。由于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水平的学生,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教学。

(二)文化教材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各类教材大量涌入市场。而专门的文化教材却少之又少。对于教材的编写,学者对语言和文化的界定比较模糊,现在大量的教材中,涉及文化课方面都是穿插语言要素教学中,归结于综合课型。在节日内容的制定上,编者所编写的书籍较为广泛,根据调查显示,我们的教学对象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同样的一本教材被各个层次的学习者所用。的确,一本好的教材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而一个好的编者却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教学的展望

对外汉语教学炙手可热,近几年来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问题。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文化的越来越重视,让学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如何更好进行教学。首先,汉语教师需要学习的不再只是单纯的专业技能,我们需要的是预备综合性知识的教师,对传统文化要有深入了解。其次是要制定明确的教学大纲,根据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侧重点也不同,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再者,是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汉语课堂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不能停留在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上,借鉴新的教学法,势必会让汉语学习者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最后,是对教材的编写,文化被重视起来了,但是教材却没有跟上步伐。希望编者能在教材的改进上推陈出新。

四、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窗口,我们必须更好地利用它,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历史留给了我们宝贵的财富,教师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将文化内涵带入课堂,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传道授业解惑。文化是没有国界的,节日作为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能更好地让学习者学习,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宋)陈元靓. 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

[2]李冬梅.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模式初探[J].华夏文化论坛,2014(20).

[3]邓夏.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上一篇:小学毕业留言优美句子友情句下一篇:成都七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