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

2024-10-26

中国节日(共11篇)

中国节日 篇1

中国的元旦, 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 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 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 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 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元是“初”、“始”的意思, 旦指“日子”, 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 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 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 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 (元月) 为正月, 商朝的殷历以腊月 (十二月) 为正月, 周朝的周历以冬月 (十一月) 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又以阳春月 (十月) 为正月, 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 才规定孟喜月 (元月) 为正月, 把孟喜月的第一天 (夏历的正月初一) 称为元旦, 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 亦即农历或阴历, 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 所以顺农时, 从西历, 所以便统计”, 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 (实际使用是1912年) , 并规定阳历 (公历) 1月1日为“新年”, 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 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 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 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 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中国节日 篇2

3.This phenomenon results in the doubt that whether Christmas will replace… 4.traditional festival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han foreign festivals.5.We exchange…, which results in more and more people get interested in foreign festivals.6.The question that whether Christmas will replace the Spring Festival leads to a heated discussion in society.7.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Proper and good expressions: 1.With the tendency towards globalization 2.the Spring Festival should be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3.It seems that some traditional festivals like the Spring Festival are gradually overshadowed By Christmas.4.Globalization has encouraged the popularity of Christmas in Chinese.5.The Spring Festival is an apparent symbol of Chinese culture which is engraved in every Chinese’s mind.6.cultural heritage 7.Learning their culture is a must….We learn English in order to make more people learn Chinese.8.festival celebrating has been globalized 9.Some people suspect that the obsession with Christmas will lead us to neglect another traditional festival---the Spring Festival.10.Observing Christmas doesn’t mean abandoning the Spring Festival.11.the Spring Festival is more than a festival 12.an exotic festival 13.Chinese are celebrating some western festivals, and vice versa.14.some most celebrated festivals in our country are the essence of our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e.15.Currently, the word “Christmas” has evolved into a symbol of happiness and gifts.16.people tend to have an increasing liking for observing western festivals 17.in the circumstances of globalization

Modal

节日,渐渐明朗的“中国表情” 篇3

因此,当传说为纪念屈原而形成的端午节将以国家法规的形式,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有谁会否认它“表明了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对自己文化传统的态度”?

这可能是迄今我们对于弘扬传统最为一致的共识了。

不同于读经活动,不同于国学私塾,甚至于丹的讲论语、易中天的品三国,与其他复兴行动总引起议论鼎沸迥异,将除夕、端午、清明、中秋四大传统节日“法定化”的消息几乎赢得了学者和百姓的齐声赞同。

这种难能可贵的同心,来自我们对共有节日传统强烈的情感认同,也来自对节日文化日渐沉寂现实困境的忧心。

没有比节日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了。千百年来,除夕的祝福演绎了举国同庆、万民同乐的社会和谐,清明的祭扫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体验,端午的龙舟抒发了平民百姓的豪情壮志,中秋的圆月见证了千家万户的浓郁亲情……节日民俗使中国人生活在一个有情有义的社会。它既是我们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再现,也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作为文化中国最突出的“表情”,成为我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

然而,传统节日的衰微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多种文化激荡中,尽管传统节日在民间从未中断,但它越来越像一个形单影只的孤立事件。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法定假日没有充分配套的文化生活,而有丰富内涵的传统节日,却没有法定假日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形成了一种节日“二元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以立法的形式促进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鲜明地表明了对待文化传统的“国家态度”,体现了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

但传统节日的法定化仅仅提供了一种“天时”,节日文化的兴盛与否,关键在其形式和内涵是否适应时代和民众的需求。已经“南橘北枳”的圣诞节在中国并无法定假期,但却日益红火、声势浩大,原因就是契合了人们在快節奏现代生活中的放松愿望。相反,早已法定化的春节,却因内容单调之弊,已使许多人呼吁要“捍卫”、“拯救”。

因此,一旦传统节日法定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文化上的阐释和创新。当传统节日赖以生长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之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创造和更新。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将四个传统节日法定化,只是一个小小的事件。但一个国家的发展无法忽视这些印证历史的细节。倘若再把这个细节,放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征程上看,放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曲折路途上看,我们会更加百感交集——经过百年激荡,三十年变革,在日益融入世界大潮之后,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视自己的来路、清楚自己的未来。

中国古代节日诗词特点分析 篇4

一.描写节日习俗、风土人情

古代节日是古代民族风尚习俗的历史积淀, 而诗歌又是现实的反映, 因此, 优美的古代节日诗词就是古代社会生活和民族风情的艺术写真。“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拂面的春风、暖人的春意、震耳的爆竹、醉人的屠苏, 处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它紧紧抓住春节节日的特点,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民俗风情画。古代饮屠苏酒, 少年得岁先饮, 老年失岁后饮, 这个习俗体现古人十分重视未来。唐诗人顾况《岁日作》中有“手把屠苏让少年”, 苏辙《除日》诗中也说“年年最后饮屠苏, 不觉年来七十余”, 这不仅是写节日欢盛况, 同时也隐隐歌颂社会的“新故相除”的一种变革精神。“银花火树不夜城, 陆地拥出蓬莱鸟” (《水浒传》) , 写元宵万家灯火。“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边贡) , 写竞龙舟。“长安城中月如练, 家家此夜持针线” (崔颢) , 写七夕节穿针。随着时代的变迁, 一些古代节日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这些节日习俗曾点缀过我们祖先的灵魂, 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论语》也说:“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一个民族只有追根感恩而不忘本, 才能有繁荣富强的未来。

二.抒发节日思亲、思乡之情

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的典礼和仪式, 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时代, 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 离开多年来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 会感到一切都很陌生、不习惯, 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的一叶浮萍, 作客他乡, 思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有时候不一定显露出来, 但是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就是“佳节”———就容易爆发出来, 甚至是一发而不可收。“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节日倍思亲” (王维) 就是这种客中思亲的最真挚的表达。这句格言式的警句, 千古流传。而“三年此夕无月光, 明月多应在故乡” (丘逢甲) , 此诗不同于一般的思乡, 故乡台湾被割日本, 游子有家难回, 悲愤难当。

三.表达朋友情谊、情爱故事

佳节, 往往是朋友团聚的日子, 而且和诸多美好的记忆联结在一起。“人日题诗寄草堂, 遥怜故人思故乡” (高适) , 怀友与思乡合二为一。节日又是恋人们表达情感的时机。“维士与女, 伊其将谑, 赠之以勺药” (《诗经·溱洧》) , 在最古老的情人节, 赠予多情的“解语花”———芍药, 情感淳朴而且浪漫。“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 通过描写牛郎织女的爱情, 揭示爱情的真谛, 可谓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四.抒写人生百感、借古讽今

节日是历史积淀的产物, 面对节日, 诗人们百感交集, 情丝不一。除夕与新年之际, 是生命流逝的界碑, 最容易引发诗人的生命意识。“勿嗟旧岁别, 行与新岁辞” (苏轼) , 所以要爱惜时光, 自强不息。当然, 发生在佳节的, 也并非都是情爱故事, 也有许多家国之痛, 人生百感。像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最后轻轻一句点醒现实的亡国之痛。“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孟云卿) , 寒食禁火, 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相沿而成的习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对于富人一朝“断炊”, 意味着佳节的快乐, 而对于穷人来说“往往”断炊, 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在佳节时, 历史人物和历史古迹也最容易引起诗人们的思绪, 诗人们往往借古讽今, 抒发情怀。“美人台上昔欢娱, 今日空台望五湖” (姜夔) , 诗人即景怀古, 借伍子胥对夫差的谏告, 劝告当权者。“高居念田里, 苦热安可当” (韦应物) , 抒发对农民的同情, 难能可贵。“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毛泽东) , 通过对重阳佳节的自然景色的描写, 鼓励人们要努力创造新生活。学习古代诗人的节日诗作, 不仅可以通晓古代之节日民俗, 而且可以审视诗人的心灵世界。

谱写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新乐曲 篇5

音符一——“全”

“全”,即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围绕节日活动,学校全方位地放手,让学生唱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相信他们是最棒的!每当一个传统节日来临时,孩子们便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得活动的开展异彩纷呈、多姿多彩。如在“端午节我做主”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展示的香囊,讲述的伟人屈原的感人故事,演绎的孝女曹娥的动人传说,回放的龙舟赛场上的精彩片断,品尝的亲手包的各种馅的粽子,还有教室里不时爆发的掌声、歌声、欢呼声,充分展现了学生多彩的想象力和独到的创造力。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由于活动采用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调动了各方面力量,实现了活动成效的最大化。家长和学生一同参与活动,共同感受节日文化,共同践行中华美德,实现了学校与家庭、社区的互动。实践中,三方共同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亲子沟通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音符二——“趣”

“趣”,即开展趣味十足的体验活动。学校在活动的设计上注意体现童趣,以吸引学生的参与。为此,每年的传统节日教育内容都会不断推陈出新,变换主题。以元宵节为例,近年来的活动主题先后有:“走进传统,欢乐元宵”“欢天喜地闹十五”“赏灯猜谜大比拼”等。2010年,在主题为“巧手制作花灯”的元宵节日活动中,学生巧妙利用废旧材料,通过询问长辈、网上查找了解相关的知识,精心设计制作了各式各样的花灯。他们中有的是独自完成,有的是与家人合作完成。寒假开学后,学校收集的562盏花灯创意十足,极富情趣:可乐瓶制作的花灯别具一格,酒瓶外盒制作的花灯别出心裁,用布一针一线缝制而成的花灯更是凸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实践证明,只有从学生兴趣出发,适时引导,才能让节日文化鲜活起来,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

音符三—— “实”

“实”,即注重节日教育的实效性。在节日教育活动中,学校注意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让节日教育活动真正收到实效。通过制作展板、布置橱窗、绘画七色园地等,向学生展示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风俗、人物故事及相关的古诗词。利用国旗下讲话、组织征文比赛、演讲大赛、手抄报评比、摄影赛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大队会、主题班队会、主题活动课充分展现了学生们在节日文化活动中的收获。例如,“过红红火火的中国年”主题班会,设计巧妙,内容鲜活。“传火炬对春联”“红包中的秘密”“送给爸爸的祝福”等几个环节,将春联的吟诵、节日中对学生的行为要求、除夕之夜送给在抗冰雪灾害一线爸爸的温馨祝福等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示在班会上,体现了孩子们的亲情、友情、恩情、爱国情。又如,少先队在清明节召开了“烈士墓前寄哀思”中队会;中秋节开展了“赏月、问月、登月、访月”大队会,对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登月活动进行了再回顾。另外,学生制作的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电子小报还在班级间进行交流评比,获奖作品在橱窗中予以展示,电子小报制作成FLASH动画通过校园网让全校师生欣赏交流。这些实实在在的主题活动使节日文化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音符四—— “细”

“细”,每次开展节日活动,学校都要周密考虑,细致安排,力求做细做巧,以发挥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如清明节,要求学生在假期中把随家长祭祀时的感受用不同方式记录下来。返校后,学校查看了学生的作品,有的是图片,有的是文章,有的是日记,有的是手抄报,都很生动。学校筛选后组织学生进行演讲, 17个孩子道出了他们的真情实感。比如,五(1)班赵一桥同学演讲题目是“清明——生命的感怀”,文中写到:“安葬着外公、外婆的‘长生林’环拥在松柏之中,节时的山风诉说着家家户户对亲人的思念。我和妈妈把鲜花放在外公外婆的墓前,用清水洗净墓碑之后,我告诉长眠地下的外公外婆:‘我是你们的外孙一桥,我和爸妈看你们来了。我刚刚再次当选五年级一班的中队长,去年我以学校生物馆为题材做的一部片子还获得了国际奖,相信你们听了一定会很高兴。请你们放心,我们都很好,来年再看望你们……’”这是孩子最真实的感受,也是发自肺腑对已故亲人的感怀。演讲结束后,学校将整个演讲录像进行了编辑,作为学校资源库的又一生动教材,组织各班利用班队会认真观看、讨论、反思,激起更多学生的节日情怀,感受节日教育的深刻内涵。

音符五——“雅”

“雅”,即感悟节日德育的高雅韵味。古代文人在传统节日里常喜欢吟诗作画,这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继承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实践中,学校除了让学生吟诵一些常见的如《元日》《清明》等古诗外,还让他们收集相关的古诗词,在各班开展古诗诵读、诗词配画等活动。同时,学校要求教师在讲授教材中的古诗词等相关内容时,注意让学生进一步领悟诗词的内涵,感受其高雅韵味。

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乐曲,似一阵春风,让校园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芳香,让教师成为智慧亲和的引领者,让孩子们悄悄开启纯真的心灵之窗。相信他们在快乐地吟唱中,必将逐渐成长为新时代的栋梁。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后南仓小学

北京101100)

浅谈中国的西方节日热 篇6

玫瑰和巧克力营造了情人节的浪漫气氛;每个圣诞节, 神秘的圣诞老人都会给人们带来惊喜和欢乐, 尤其是小孩们;《英语沙龙》第134期组织了一场题为“西方节日会取代中国传统节日吗? (Will the western festival replac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的辩论赛。很显然, 在中国人们对于流行的西方节日的关注远远大于中国传统节日。与此同时, 每逢西方节日, 商家会扩大消费市场, 这就造成了中国传统节日失去了气氛。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不同领域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为何在中国存在这样的现象?此现象能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人们对待不同节日的方式

2.1 中国传统节日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生活品味日益提高。国人过中国传统节日, 国际性的节日和西方节日的方式多种多样。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和冬至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重要节日。中国人每逢节日都会是家人团聚或朋友聚会的场面, 以表达相互间的祝愿和美好祝福。【2】比如, 中秋节家人团聚, 分享美味月饼, 观赏圆月, 吟诵着古代文人的词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元宵节又称花灯节, 节日前后人们总能看到树上、广场上、公园里等的花灯, 还有有趣的灯谜供游人猜;焰火、舞龙舞狮和高跷等民间扮玩的节目在全国各地举行。中国的传统节日各有代表性的食物:饺子、粽子、汤圆、元宵和月饼等。国人似乎习以为常, 反倒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格外有兴趣, 打听节日的典故。

2.2 国际性节日

元旦、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世界地球日、劳动节、儿童节和世界艾滋病日, 每个节日都有各自的主题活动, 相关协会和组织会举办晚会总结一年来的进展和不尽人意。近年来, 中国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企业家和名人纷纷现身, 带动了社会效应。

2.3西方节日

西方节日的过法更是花样百出。2月14日的情人节对于恋人们来说是甜蜜的一天。他们互赠礼物, 享受烛光晚餐表达爱慕之意。情人节的标志是比卡丘射箭穿心。它是为了纪念一个名为Valentine的基督徒, 他由于触犯罗马法律而被判处死刑。【3】万圣节也叫“鬼节”, 是孩子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 有趣的节目是“trick or treat” (不请吃就捣乱) 。孩子们制作面具和南瓜灯。他们尽可能的装扮可怕或扮鬼扮幽灵提着灯去吓唬成年人, 直到被满意的糖果打发走。源于公元1世纪, 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 戴着可怕的面具, 打扮成动物或鬼怪, 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时间流逝, 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 变得积极快乐起来, 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3】圣诞节是国外一个最重要的节日。此节日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它同时也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 类似于春节。在美国这是最大最受欢迎的日子, 到处洋溢着欢乐。人们用两周的时间通过不同的方式庆祝:交换礼物;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烟囱边挂上袜子;装扮圣诞树;唱圣诞歌赞美诗;互赠圣诞卡片。【4】在中国那些没有信仰耶稣的人也在圣诞前夕去教堂坐在教徒旁边一起祈祷。他们可能不会这么积极的准备自己的传统节日。

三、国人过西方节日产生的影响

中西方确实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这导致人们对过这些节日的快乐有着不同的理解。【1】从社会现状来看, 过西方节日对中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

过西方节日不仅可以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人们在参加节日聚会时还可以增进之间的友谊, 人们还会有新鲜的体验。此外, 商家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 他们追赶这种趋势, 必然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润。甚至有时候商家会先入为主编造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故事来促销他们的商品。据调查, 情人节时玫瑰花的价格要比平常贵两倍或者更多。多么美妙的一天啊!我只能建议大家不要因为过西方节日而成为盲从的奴隶。

3.2 负面影响

过西方节日给中国带来的不利方面远远大于益处。首先它严重影响到了中国传统节日。人们过度的崇洋媚外, 西方节日成为潮流和时尚, 人们更加淡忘自己的节日。更严重的是很多孩子只知道圣诞节而非中秋节。一个国家的节日代表着它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这一现象将影响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力量。【2】其次, 中国追逐国外节日会减少外国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有些外国友人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传统文化所吸引, 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如果中国人过西方节日的热情远远超过传统节日, 外国友人将没有机会很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亲身体验节日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他们会很失望, 更为严重的是当他们看到中国人自己否定自己的文化, 他们也就不再留恋。这就阻碍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家好像如果到处都是麦当劳和肯德基, 外国友人对中国的食物也会有不好的印象, 他们怎么还会学如何用筷子。因此, 国人必须首先做到自己尊重本国文化, 发扬本国文化, 才能让外国友人尊重中国文化, 传播中国文化。

四、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正面临着挑战。那么, 我们作为中国人必须要深刻思考怎样保护自己的文化并加以发扬光大。如果一些负面的文化产品出现将会扭曲人们的思想观念, 怎么来净化人们的头脑使其继续保持积极的思想呢?【5】首当其冲的要数中国政府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对传统的文化和节日进行法制化保护。2007年, 韩国向联合国提议将端午节申请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中国人肯定会愤愤不平。政府不能坐视不管。比如, 政府大力资助那些传播传统文化的民间团体和协会;政府向海外投资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经过多方努力, 政府对法定节假日重新做了安排, 2008年起已开始实施。除了劳动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 新增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第二, 每一位国人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 引以为豪并努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宣传者。对于西方文化, 不能一概吸收, 要从批判的角度,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据报道, 2006年国内十所高校的十位博士曾提议抵制在中国过圣诞节。他们的行为很明显反映出过西方节日已经对中国产生了威胁。值得高兴的是国人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应该受到重视。但这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第三, 孩子们和年轻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与其他层次的人们相比, 他们最缺乏古老的历史和文化。因此, 为了防止新生代西化, 父母和学校要正确引导孩子和年轻人, 教育部门要开设必要课程, 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背景, 中西方文化的差别, 等等。他们自己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尊重本国文化, 正确对待西方文化。

五、结论

经过反思, 我们全面理解到为什么国人追求过西方节日。同时也是一个好机会让我们更多的认识传统文化和节日。总之, 中国人必须更多的关注和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 保护我们的文化, 发扬我们的文化。让中国在世界上变得更强大!

参考文献

[1]管维良, 《中国历史与文化》, [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锦贵, 《中国文化史简编》,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张奎武, Survey of Britain&America (I) , 第三版, [M], 吉林,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4]张奎武, Survey of Britain&America (II) , 第三版, [M], 吉林,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中国农业的盛会山西农民的节日 篇7

山西省转型发展的一次盛大亮相和精彩转身

这次特色农博会, 是山西奉献给全国并让山西自豪的农业盛会, 是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展会涉及14个国家和地区, 还有我国的23个省市区, 共计1 429家企业参展供货, 660家采购商参会订购, 十大博览交易板块, 13个系列节庆活动, 出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场景。在展会高峰时段, 近处来自清徐、榆次, 远处来自长治、运城、大同, 仅晋中、忻州的乡村干部和农民就超过万人, 数百人排成长龙购票参观, 原有两个固定售票室不够用, 就又临时启用两部售票车, 太原街头巷尾人们都在热议农博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在开幕式后巡视各展区时说, “这些年我参加了许多全国性农业展会, 山西的农博会办得最好最有特色, 办出了一流水平”。展会的第2天, 山西省26位省级老领导集体参观了农博会, 老领导们说, “这次农博会搞对了、搞准了、搞好了, 我们的特色农业在全国可是打响了, 山西农业就是要这样抓”。临汾市秦壁蔬菜合作社的120位农民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农博会, 他们激动地说:“这场面真火爆, 产品真丰富, 看了真过瘾”。台湾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会长林先生和台湾资深农业专家杨教授, 都高度称赞“农博会办得太好了, 没有想到山西有这么多好东西, 真是不简单”。许多参观者的共同感觉是, 这次农博会为山西增了光、添了彩。

农博会引起轰动效应后, 有位记者问我, 山西是个农业小省, 为什么要下这么大工夫办农博会?我告诉他, 山西农业占GDP的比重虽然只有5%左右, 但我们有地域广大的农村和2 000多万农民, 有独特的农业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山西虽然不是农业大省, 但却是特色农产品大省, 解决好“三农”问题仍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君之所以这样高度重视农博会, 实际上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 是实施以城带乡、以煤补农战略的充分体现, 是推进“三个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培育会展经济的有益尝试。引导煤焦铁等资源型企业投资现代农业, 是本届农博会的一个着力点。展会开幕的当天, 阳泉的华通集团就与平定县签订了投资30亿元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项目协议。农博会提供的平台, 有力地强化了我省产业结构由“地下转地上, 黑色变绿色”的导向。

农博会的成功实践表明, 推进转型发展要向特色农业转身, 特色农业要在国家级展会上亮相。抓特色农业不但要发展生产, 更要搞活流通。举办农博会就是“反弹琵琶”, 以此来促进优势基地建设, 扶持龙头企业, 打造特色品牌。需求旺了, 流通活了, 订单多了, 品牌响了, 特色农业就会更好更快发展。

展销两旺 人财两旺 树立形象的特色农产品盛宴

与其他全国性农博会不同, 起初策划特色农博会的时候, 组委会主任王君省长就要求我们, 既要重视展, 又要重视销;既要人气足, 又要财气旺;既要博览交易, 又要招商引资;既要推销农副产品, 又要树立山西良好形象。为此, 我们确定了“特色、创新、合作、共赢”的展会主题, 并不断强化以特色和创新取胜的办展思路, 努力推动全面合作与共赢。这次农博会以特色冠名, 以特色办展, 主打特色牌。展会创意是特色的, 展销产品是特色的, 颁奖晚会也是特色的, 整个农博会就是特色组合。农博会上展销的, 都是我省特色农业精品, 其他地方没有的山西独有、特有, 其他地方有的山西更优、更精、更好。展会上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很受市场欢迎, 许多参展商始料不及, 展品和存货很快销售一空。

我们以展促销, 以销促展, 展销互动, 展出了品牌, 销出了效益, 各展团和参展商成果丰硕。

贸易成交额、现场批零额、招商引资额, 是本次农博会重点考核的3项指标。7天展会下来, 贸易成交总额242亿元, 山西旭美与美国百事签订了5.5亿元的马铃薯加工贸易订单, 寿阳县与上海虹桥批发市场签订了20万t、4亿元的蔬菜供货协议, 广灵县与香港公司签订了800万元的农民剪纸销售合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展会现场批零销售总额达7 489.3万元, 相当一部分是现金交易, 这样大的批零额为国内同类展会所罕见。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总额262亿元, 大同与南京雨润签订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投资额达38亿元。此外, 我省与北京签订了为期3年的农产品产销合作框架协议。山西将成为首都北京主要农产品供应省份。

为凝聚人气, 本次农博会采取了一些务实举措, 获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仅国外, 还有我国的港台地区参展企业就有39家, 外省企业92家, 采购商包括德国CRP食品公司、沃尔玛、家乐福、华联等国内外大型超市。展会期间, 有22万人次参观, 最多的一天达4万人, 有时不得不停止售票疏导观众。

这次农博会精心设计的系列活动, 放大了农博会效应, 展现了山西良好形象。展会前, 我们不仅在中国 (长春) 农产品国际交易会上举行了务实的推介活动, 而且提前启动了汾州核桃节和清徐葡萄节;展会中, 有节奏地开展了晋中祁县酥梨节、忻州神池月饼美食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展会后, 总结表彰评选出618个奖项, 举办了“信合杯”大型颁奖晚会。这次农博会把山西特色农业的发展强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 还打开了一扇山西对外开放的窗口, 成为境内外参展采购商了解山西、认识山西、宣传山西的舞台。

文化品位与科技含量对接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耦合 魅力独具的展会

山西的农牧文明源远流长, 特色农博会是三晋农牧文明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这次展会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人们走进农博会首先看到的是“山西农业60年”成就展。抚今追昔, 我省农业走过了艰辛, 也创造了辉煌, 参观者从中可以为农博会找到清晰的时空脉络。温故知新, 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了今天的骄人业绩。办展过程中我体会到, 特色农博会展示的虽然是一个季节的收获, 接续的则是一段历史精髓, 进而传承的无疑是一种文化渊源。我们对这次展会有一个较高的定位, 就是不搞简单的“展”和一般化的“销”, 而是要用深厚的文化内涵来展示我省的特色农业。于是, 山西老陈醋有了文化, 杏花村汾酒有了文化, 传统民间工艺品有了文化, 吉县的苹果、万荣的馍馍也都有了文化, 山西面食表演和乡村农业旅游的文化味更浓。尤其是农博会上各市开展的系列活动, 不是摆摊叫卖生硬推销, 而是在准确的定位上热卖具有文化符号的特色农业精品。

对于农博会, 我们不但要求特色农产品有丰富的品种, 靠多品种感染参观者;而且更要求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靠高科技吸引采购商。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科院是农博会上的科技先锋。山西农业大学引进改良的“中华羊驼”在展会一露面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农机装备也在农博会上热展, 我省制造的玉米联合收割机、马铃薯收获机等各类农机具应有尽有, 引发了许多农民购买农机的兴趣。农村新能源建设中的沼气装置、生物质能设备等让城里人大开了眼界。

农博会受到各方面的追捧, 引起了人们对如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注和思考。其实,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两者没有严格的界限, 可以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本次农博会显示, 山西特色农业充满了现代要素,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以特色为桥梁正在进行着多形式的耦合。

农博会上, 我发现人们在为现代农业欣喜的同时, 更热衷于无污染纯天然的传统食品和传统工艺, 大家最喜欢的还是绿色、健康、有机的特色农产品。那些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的园艺产品, 传统的石磨米面, 不喂添加饲料的畜禽产品, 还有传统手工剪纸和民间工艺品, 价格很高, 销路很好, 不少展位出现了抢购脱销场面。可见, 现代农业并不排斥传统农业, 用现代理念、现代科技、现代经营来改造传统农业, 发扬光大传统农业, 则更能体现现代农业的真谛。这次农博会给我们的启示是, 山西未来的现代农业必须走弘扬传统之路, 特色发展之路, 耦合创新之路。

农博会还有一项主题活动, 我们举办了现代农业发展论坛。这个论坛是对特色现代农业进行理性思考的一次探索, 也是农博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首届农博会告诉我们 政府应该为农业和农民做些什么

农博会的成功使我们深入思考了一些问题, 焦点集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应该为农业和农民做些什么?大家的切身感受是, 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农民和企业以及中介组织都难以适应。那么, 政府就要管市场管不了的事, 农民做不好的事, 企业不愿意做的事。农民能做好的政府不包办, 市场能调节的政府不干涉, 企业有作为的政府不代替。对于农民渴望、市场失灵、企业力所不及的事情, 政府的作用就是给三者搭建沟通的平台, 编织三者对接的纽带。构建平台, 编织纽带, 举办这次特色农博会就是政府应该做的一件实事、好事。

在筹备展会过程中, 我们一直注重把农博会办成农民的节日, 市民的节日, 老百姓的节日。设定这个目标, 就是要预防以往有些活动政府陷入自娱自乐的误区, 官员用力折腾, 百姓无动于衷。我们所追求的效果是, 农业受益、农民增收、百姓高兴, 全省上下与农民兄弟同乐, 共享丰收喜悦。这次农博会以农民节日的形式出现, 在展会平台上实现了工农融合、城乡互动。农民的产品有了好销路, 卖了好价钱, 拉着产品来, 带着钞票走, 心满意足。这是农民最高兴的事情。农博会上, 农民的腰包鼓了, 市民的菜篮子满了, 这个“双赢”是政府最希望的。

农博会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 关系到“三农”的事情, 只要带着责任往实里做, 带着感情往深处做, 遵循规律用科学的态度去做, 用真心实劲做到纯真精细, 那就一定能够卓有成效。作为本次展会的具体组织和参与者, 我的最大收获是, 更加深信了国以农为本, 民以食为天这个朴素的道理;更加强化了执政为民, 做好“三农”工作这个崇高的责任;更加坚定了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实现强农富民兴省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浅谈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 篇8

自从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中西方之间的经贸、 合作交流、学术互访和资源共享逐渐增多,中国在经济、科技、生活水平以及综合实力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人欣喜的同时,文化融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些让我们担忧的现象: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

曾有新闻报道,中国一些销售商利用西方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平安夜、圣诞节等多个节日进行疯狂宣传和促销,短短一天就进账数万元。就拿身边的现象来说,西方的情人节,很多男同学不惜花费数百元为女友购买节日礼物; 圣诞节,好多同学间都会互赠节日礼物,更让人惊讶的是 , 平常2元左右的一个苹果,经过简单的包装,在西方的节日——平安夜里便可以卖到20元左右。

随着西方节日的盛行和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国人在无形中不断靠近西方、走进西方,并由此对西方世界产生美好的幻想和憧憬,从而衍生去西方国家实现各种梦想的念头。 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其实质是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的侵略。西方节日的盛行逐渐淡化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从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西方节日盛行的原因

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有深刻的内外在原因。下面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来分析这一现象。

(一)内在原因

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现象。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具有纪念性或庆祝性,相对于西方节日的浪漫、开放,和欢愉性, 略显保守和欠缺新颖。另外,应试教育大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和不足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发的展不容乐观。

转型中的中国环境和中国居民的精神需求。转型中的中国环境充满了包容性、多元性、时尚性等特点,居民们不仅愿意接触新的思想文化,而且还乐于追求一些标新立异或者从未接触过的新颖事物。同时,转型过程中国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诸如工作难找、房子难买、社会竞争惨烈、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现实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对于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需求加大,于是在面对充满欢愉、刺激性的西方节日时,他们便不知其然地就接受和参与其中。

(二)外在原因

随着学术交流、学者互访等软文化的输入,中国居民对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接触逐渐增多。例如,引入的西方影视作品无形中宣传着西方的思想文化,使得中国影视受众对西方世界充满无限的期待和渴望;又随着中国一些居民的宣传、 对西方世界美好的肯定,更多的人愿意去接触和了解西方的思想文化。而商家和媒体的宣传,又进一步加大了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

西方节日充满新颖性、欢愉性也是其在中国盛行的一大原因。西方节日中的情人节、愚人节等充满了一些浪漫气息和滑稽情节,使得一些压力大的人可以得到情感的释放,这在无形中便吸引了大量的中国居民。另外,西方节日中包括圣诞老人、圣诞树等在内的相关附属品使得中国青少年更愿意去接触,从而促进了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

三、面对西方节日盛行的对策建议

面对西方节日文化的盛行,我们既不用大惊小怪,也不要放任自流。本着引导、扬弃的原则,既要吸收西方节日文化中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健康发展的元素,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量限制西方文化对我们的消极影响。西方节日盛行在彰显文化软实力强大作用的同时,又警醒了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面对西方节日的盛行,首先,在思想和态度上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时刻要有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对于西方文化,我们要批判性地接受和学习,不能因为外来文化的部分优点就崇洋媚外,从而忽略中国的传统文化。

其次,相关政府应完善传统文化保护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保障机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提供有力的坚强后盾。加大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力度和实施力度,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保护人的奖励政策。

另外,媒体应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定期举办国学、传统文化交流会和比赛、欣赏等节目, 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影视制作者可以就中国传统文化来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同时在宣传西方文化时,全面、客观, 通过对西方文化内涵和实质进行定期的批评交流、媒体评论等措施,引导受众全面、理智看待西方节日和文化思想。

摘要:随着中西之间的交流往来,西方的思想文化逐渐渗透到了中国居民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在众多现象中,尤为一提的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本文将浅谈西方节日盛行的内涵和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中国股票市场节日效应的实证研究 篇9

一、实证检验的统计性描述

基于深圳成指的我国各个节日的节日前后日收益率的均值和标准差的对比。从中可以发现:

第一元旦节的节前收益率是样本总体收益率的2.39倍, 而风险波动率是样本总体收益率的0.60倍;元旦节的节后是样本的8.21倍, 而风险波动率是样本的0.78倍。

第二春节的节前收益率是样本总体收益率的15.47倍, 而风险波动率是样本总体波动率的1.04倍。

第三劳动节的节前平均市场收益率是样本总体的7.14倍, 而风险波动率是样本总体波动率的0.92倍;节后是样本的3.27倍, 而风险波动率是样本的1.37倍。

第四国庆节的劳动节的节前平均市场收益率是样本总体的17.59倍, 而风险波动率是样本总体波动率的1倍, 国庆节节后是样本的2.25倍, 而风险波动率是样本的1.18倍。

第五全部节日的节前收益率均值是样本总体的6.95倍, 节前收益率均值是样本总体的4.82倍。

第六节日前后的标准差与样本总体的标准差有明显的差异。

从中, 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一是中国股市可能有存在节日效应, 依据是节日前后的收益率均值比样本总体的收益率均值大。

二是中国股市节日效应在各个节日上存在差异, 依据是各个节日的收益倍数有很大的差异。

三是中国股市节日效应的高收益可能与波动性有关, 依据是各个节日收益倍数存在显著差异的同时风险倍数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当然, 以上结果只是统计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 是否正确需要实证分析的进一步验证。

二、模型建立及检验

(一) 单位根检验

深圳成指的日收益率数据通过了单位根检验, 说明数据是平稳的, 可以对深圳成指的日收益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 节日效应存在性检验

为了检验基于深圳成指的中国股市是否具有显著的节日效应建立虚拟变量模型;

对其进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存在严重的自相关, Q统计量的各阶P值都小于5%, 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拒接原假设, 残差序列存在自相关。对该回归方程进行异方差检验, 发现存在异方差。残差图存在波动的成群现象, 波动在一些较长的时间里比较小, 而在其他一些较长的时间内非常大, 说明误差项可能存在条件异方差。此处P值为0拒接原假设, 说明残差序列存在ARCH效应。因此, 由于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 检验, 存在误差项具有自相关和异方差的问题, 便采用ARMA—GARCH模型进行修正, 本文选取不同的p, q, m, n, 发现ARMA (6, 6) —GARCH (1, 1) 得到的结果相对效果比较好

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元旦节的节后效应显著, 春节的节前效应显著;

二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国庆节的节后效应显著, 劳动节的节前效应显著;

三是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全部节日的节前和节后效应显著, 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不仅具有节前效应还具有节后效应, 验证了启示1。

四是各个节日的节前和节后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 验证了启示2。

(三) 等方差性检验

为了检验节日效应导致的高收益是否是对其的高风险进行的补偿, 因此利用BFL法对节日前后收益率方差与其他交易日方差有无显著性的差异进行检验。检验发现:全部节日的节后收益率方差与其他交易日收益率方差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我国股市节后效产生的高收益有对应的高风险补偿, 这里验证了启示3。

三、原因分析

市场的非有效性是各种市场异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但是各种市场异象也有其独特的原因, 下面就我国股票市场节日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 数据挖掘

笔者研究前人文献发现不同样本检验结果都存在节日效应, 说明数据挖掘不能解释我国节日效应产生的原因。

(二) 信息发布假说

笔者使用BFL检验发现节日前后股票市场收益率波动性增加, 因此认为信息发布学说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节日效应的原因。

(三) 流动性假说

我国节日前后流动性充裕, 像元旦前各机构会发放奖金、股票红利等, 对股票需求增加, 因此流动性假说可以解释我国的节日效应。

四、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本文利用ARMA—GARCH模型修正2000年12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深圳成分指数日收益率数据, 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不仅存在已被国外股票市场证实存在的节前效应, 还存在国外股票市场所没有的节后效应;在不同的节日之间, 节日效应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元旦节存在节后效应, 没有节前效应;春节存在节前效应, 不存在节后效应;劳动节存在节前效应, 不存在节后效应;国庆节不存在节前效应, 存在节后效应。

(二) 政策建议

1. 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教育, 提高投资者金融投资素质。

理性的投资者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个前提条件, 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 大多数投资者的金融投资素质不高, 因此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教育, 提高投资者金融投资素质, 是提高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法。

2. 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是市场有效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而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在真实性和及时性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因此加强对披露信息的监管非常重要。

3. 逐步推进金融创新, 完善相关投资工具。

有效市场假说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市场中套利者的套利活动。而市场中是否存在可替代证券是套利行为进行的重要条件, 相应的做空工具和杠杆工具应该逐步推出。

摘要:本文采用2000年12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的深圳成份指数的日收益率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在使用虚拟变量的基础上, 利用ARMA—GARCH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节日效应进行了检验, 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来提高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 如培养理性的投资者, 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完善套利做空的投资工具等。

关键词:节日效应,有效市场假说,ARMA-GARCH模型

参考文献

中国节日 篇10

日坛小学在现代社会的理念下,以校本课程为载体,重温传统节日,重温传统文化,倡导学生爱中国、爱中华民族、爱科学,树立新风尚,进一步发挥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发扬光大其教育功能,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情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开发“过中国节·育民族情”校本课程,

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编排了系列教材和活动,所涉及的中国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节日活动,让学生逐渐深入了解这些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1.民族体育课程,张扬中华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深远,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学校以让学生“过中国节·育民族情”为契机,把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抓手,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开展了一些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学校利用多种形式详细介绍了清明、端午、重阳、中秋、春节这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比如赛龙舟、蹴鞠、放风筝等,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的由来以及参与方式,了解这些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又如,学校利用微课向学生讲解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帮助学生认识这项活动,并教会学生抖空竹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这些节日活动,既了解节日文化,又激发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民族文学课程,抒发中华情怀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和内涵,课程中加入了有关节日诗词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了对不同节日、以及反映同一个节日的不同描写,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加深对节日的认识,比如清明节的古诗词诵读中就涉及了有关祭扫、踏青、传统体育活动、寒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更全面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如学校根据清明节习俗将清明诗歌进行分类,编印了《清明诗单》。

3.民族音乐课程,表达中华情感

在音乐方面的课程中也融入了节日的文化特点。比如在低年级让学生学习《赛船》,通过学习和表演唱,让学生感受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中年级通过学习祭英烈的歌曲,学习前辈的英雄事迹;高年级学习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体会各地春节的喜庆气氛。另外,还让学生欣赏和学习一些体现节日特色的歌曲,如《花好月圆》《八月十五月儿明》等,进一步了解节日文化,加入一些节日的民族舞蹈的欣赏和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氛围。

4.民族民俗课程,体味中华底蕴

针对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不多或不全面的情况,学校利用校本课程向学生诠释节日文化。比如,详细介绍了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赏灯习俗始于汉代。又如介绍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还会介绍有关节日的饮食文化,比如为什么在端午节包粽子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5.民族美术课程,表现中华风采

学校开发了节日绘画系列课程,让学生动手画出节日的画面,从色彩、形态方面直观认识节日的场面和气氛。比如画敬老爱老图、画龙舟、制作小挂件等,还给一些古诗进行了诗配画的活动,融合了语文学科的学习理解,让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节日文化后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落实“过中国节·育民族情”校本课程,

深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效

中华传统节日分别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日坛小学的“中国节日培育学生民族情结”的教育内容中涉及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是中国五个传统节日,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彰显中国民族文化特点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所有的节日内容均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比如,讲节日的来历,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内涵;让学生吟诵节日的古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节日在古代中国人心中的意义;介绍人们在节日中的所作所为,让学生体会节日的气氛;讲解节日活动,指导学生如何过这些节日。比如介绍春节时,就详细介绍了从腊八节的腊八粥和腊八蒜、小年的祭灶吃糖瓜和饺子、三十守岁、逛庙会、“破五”的饺子,一直到元宵节的元宵和花灯,让学生认识完整的春节活动和文化。

2.强化学生民族文化行为

在校本课程中,通过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参与到节日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进一步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

教材中编排了许多让学生参与的民族节日活动内容。比如,在学生学习重阳节的内容时,除了让学生欣赏古代重阳节的经典诗歌词句,还让学生为诗配画,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创作绘画,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设计敬老爱老的活动方案,并且依照设计方案进行爱老敬老的活动,增强了课程的实效性。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通过传统节日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国节日 篇11

但是,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架构, 难以承担起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任。缺乏针对性和可选择性, 课程设置上作为公共选修课来配备, 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及经费投入都不能满足需要;课程的结构和承载量也远远不能满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及无限堆集的可能性、扩展性和多项的选择性的需求。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 笔者体会到, 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 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 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表达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 具有其它项目难以媲美的优势。

一、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节日是依附于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情感、和信仰而产生的文化集合, 它以四时为框架, 以文化为脉络, 几乎包罗万象地涉及祈福纳祥、伦理道德、农时节气、养生处世、民俗礼节等文化元素,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等丰富内容, 既有物质文化的存在, 又有非物质文化的表征, 处处蕴含着中华民族流传千百年的生活智慧, 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传统节日, 都有其历史渊源、美好传说、精点诗文和独特情趣。如中国传统八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 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 祈福纳祥。 考察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与重要节俗活动, 几乎都包含了这一主题, 如春节时的守岁、祭祖、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吃年夜饭, 端午节的插艾、饮菖蒲酒、雄黄酒, 中秋节的祭月、拜月, 重阳节的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 腊八节的腊祭等等。还有在节日中形成的一套吉祥语、祝福语, 如“长命百岁”、“年年有余”、“步步登高”、“吉祥如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 无一例外地表达人们祈求远离灾疫、阖家团圆、吉祥美满的良好愿望。

2. 伦理道德。 传统节日活动中, 处处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因素, 在传播道德规范、塑造人的品格方面, 具有潜移默化的养成作用。如春节中给年长者拜年, 清明节祭祀活动中对祖先的礼敬, 端午节给孩子系五彩线、香荷包, 中秋节给孩子买“兔儿爷”, 节日宴席中长幼座次的排定, 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再如寒食节对介子推的纪念, 反映出人们推崇居功不傲的人格与美德;端午节对屈原的纪念, 反映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七夕节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赞美和认同, 反映了对爱情忠贞不愈的美德;中秋节关于八月十五送月饼的传说, 反映了反抗强敌、维护和平的社会道德理想。还有节日期间走亲访友、馈赠美食, 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道德教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 农时节气。 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 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 是古人依据天时、物候、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 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传统岁节中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而确定的, 与农事生产息息相关。一些特别的日期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 备受先民的重视。“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 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 把两节气相交之日时定为交节, 由此转意为节日。每当特定节气来临之时, 都要举行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 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如春节时的各种庆典, 清明前后的耕种, 中秋前后的收获, 腊八节祭祀等, 都显示着先民尊重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时序, 重视农业生产的观念。从古至今还流传的许多关于岁时节日的谚语和民谣, 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二十四节气歌等, 都显示出这一特点。纵观中国传统节日, 在时序的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四时节庆纷至沓来, 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应时而作的农业文明印记。

4. 养生处世。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了许多科学养生的智慧。如春节的扫尘、洗浴、饮药酒、吃春盘等习俗, 除了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外, 还有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作用;清明的郊游、踏青、拔河、放风筝、荡秋千, 端午龙舟竞技、重阳节的登高等活动, 既愉悦心情, 更强身健体;中秋时节瓜果成熟, 新鲜丰盛, 营养丰富, 是人们水果养生的最佳时节;腊八粥中更是“群英荟萃”, 以各类米为主食材, 以豆类、药材、水果、坚果类等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兼备的各类食材为辅料, 是健身养生和赠送亲友的最佳礼品。 同时, 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互问候、相互祝福、礼尚往来, 增进了感情, 促进了和谐, 甚至有些亲戚邻里之间的矛盾也通过节日“化干戈为玉帛”。

二、通过节日文化能够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许多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 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通过“超链接”和深入挖掘, 可以通过节日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 受到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如通过端午节,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一是弘扬爱国主义, 讴歌执着奉献。端午节起源, 有纪念屈原说、纪念曹娥说、纪念伍子胥说、恶日说等等。从社会普遍认可的纪念屈原说,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屈原作品, 诵读领悟, 在体验文学魅力的同时, 感受屈原明志修身、坚持理想、执着追求、爱国忧民、以身殉国的忠贞情怀, 受到思想和心灵的洗礼。二是顺应自然规律, 祈求丰收健康平安。从时间和节气来说, 五月初五在芒种与夏至之间, 农作物及万物进入旺盛的生长季节, 象征着收获与希望, 传递着人们对希望和丰收的企盼。五月阳气极盛, 适宜早起锻炼, 而端午前后又是大地中各种病菌和蠹虫的旺盛生长时期, 因此人们有悬艾草、挂菖蒲、喝雄黄酒等习俗来驱虫防疫, 因此也留下了许多佳篇名句, 如诗歌《午日》“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节令门·端阳》“樱桃桑椹与菖蒲, 更买雄黄酒一壶”, 谚语“良辰当午日, 偕老祝千年”、“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早”等等, 无不形象反映出人们对健康平安的渴望。三是倡导团结奋发的健康生活,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选择端午节最隆重、最热闹的南方赛龙舟习俗为切入点, 组织学生通过视频观看热闹的竞赛场面, 欣赏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 体验精诚团结、奋力拼搏的精神。

三、传统节日是学生最易于产生共鸣的文化载体

教育人类学认为, “节日和庆典是人的‘超感觉的深层次的经验’, 因此将成为人的不可放弃的教育媒介。因为只有在节日中, 人才能超脱他的日常活动, 并以新的方式返回到他人生内的更深层次的真谛中”。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 在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按照课前精心设计、课堂深入挖掘、课后积极践行、彰显时代精神的教学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体, 搭建好学生人人参与的平台, 使节日变成每个学生自己的节日, 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 在欢乐祥和中受到浸润, 在弥漫于全社会的怡洽氛围中, 在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群体性活动中, 自然而然地受到陶冶, 在自觉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 潜移默化地弘扬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在积极践行中彰显时代精神, 开展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样的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精神和心理产生的影响, 将是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

四、通过节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上一篇:测试装置下一篇:低温冷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