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管理办法

2024-05-24

网络借贷管理办法(共8篇)

网络借贷管理办法 篇1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

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及依据] 为规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保护出借人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根据《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监管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和释义] 在中国境内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办法所称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个体包含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企业。该类机构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借款人与出借人(即贷款人)实现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

服务。

本办法所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是指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承担地方金融监管职责的部门。

第三条 [基本原则]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按照依法、诚信、自愿、公平的原则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服务,维护出借人与借款人合法权益,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非法集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借款人与出借人遵循“借贷自愿、诚实守信、责任自负、风险自担”的原则承担借贷风险。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承担客观、真实、全面、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的责任,不承担借贷违约风险。

第四条 [管理机制] 按照“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监管原则,落实各方管理责任。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制定统一的规范发展政策措施和监督管理制度,指导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做好网络借贷规范引导和风险处臵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涉及的电信业务进行监管。公安部牵头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进行互联网安全监管,打击网络借贷涉及的金融犯罪工作。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对

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内容等业务进行监管。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规范引导、备案管理和风险防范、处臵工作,指导本辖区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

第二章 备案管理

第五条 [备案登记] 拟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包含其分支机构,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后,携带有关材料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办理备案登记。备案登记不构成对机构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有权根据本办法和相关监管规则对备案后的机构进行评估分类,并及时将备案信息及分类结果在官方网站上公示。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还应当依法向通信主管部门履行网站备案手续,涉及经营性电信业务的,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未按规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评估分类等具体细则另行制定。

第六条 [机构名称] 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的机构,其机构名称中应当包含“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字样,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 [备案变更]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告并进行备案信息变更。

第八条 [备案注销] 经备案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拟终止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应当在终止业务前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并办理备案注销。

经备案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宣告破产的,除依法进行清算外,由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注销其备案。

第三章 业务规则与风险管理

第九条 [机构义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依据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为出借人与借款人提供直接借贷信息的采集整理、甄别筛选、网上发布,以及资信评估、借贷撮合、融资咨询、在线争议解决等相关服务;

(二)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格条件、信息的真实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必要审核;

(三)采取措施防范欺诈行为,发现欺诈行为或其他损害出借人利益的情形,及时公告并终止相关网络借贷活动;

(四)持续开展网络借贷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活动,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引导出借人以小额分散的方式参与网络借贷,确保出借人充分知悉借贷风险;

(五)按照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要求报送相关信息,其中网络借贷有关债权债务信息要及时向网络借贷行业中央数据库报送并登记;

(六)妥善保管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料和交易信息,不得删除、篡改,不得非法买卖、泄露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

(七)依法采取预防、监控措施,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接受反洗钱监督管理;

(八)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范查处金融违法犯罪相关工作;

(九)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工作;

(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工商登记注册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义务。

网络借贷行业中央数据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第十条 [禁止行为]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下列活动:

(一)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融资;

(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三)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四)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五)发放贷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七)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

(八)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推介、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九)故意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十)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十一)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

(十二)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十一条 [实名注册] 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与借款人应当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核实的实名注册用户。

第十二条 [借款人义务] 借款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用户信息及融资信息;

(二)保证融资项目真实、合法,并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贷资金,不得用于出借等其他目的;

(三)按约定向出借人如实报告影响或可能影响出借人权益的重大信息;

(四)借贷合同及有关协议约定的其他义务。第十三条 [借款人禁止行为] 借款人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欺诈借款;

(二)同时通过多个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或者通过变换项目名称、对项目内容进行非实质性变更等方式,就同一融资项目进行重复融资;

(三)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以外的公开场所发布同一融资项目的信息;

(四)已发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中含有本办法第十条所列内容,仍进行交易;

(五)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从事的其

他活动。

第十四条 [出借人条件] 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应当拥有非保本类金融产品投资的经历并熟悉互联网。

第十五条 [出借人义务] 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身份等信息;

(二)出借资金为来源合法的自有资金;

(三)了解融资项目信贷风险,确认具有相应的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

(四)自行承担借贷产生的本息损失;

(五)借贷合同及有关协议约定的其他义务。第十六条 [线下业务] 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

第十七条 [风险控制] 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控制同一借款人在本机构的单笔借款上限和借款余额上限,防范信贷集中风险。

第十八条 [网络与信息安全]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

应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相关规定和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和等级测试,具有完善的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以及灾难恢复等网络安全设施和管理制度,建立信息科技管理、科技风险管理和科技审计有关制度,配臵充足的资源,采取完善的管理控制措施和技术手段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健运行,保护出借人与借款人的信息安全。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记录并留存借贷双方上网日志信息,信息交互内容等数据,留存期限为5年;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评估,接受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安全检查和审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成立两年内,应当建立或使用与其业务规模相匹配的应用级灾备系统设施。

第十九条 [募集期管理]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为单一融资项目设臵募集期,最长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

第二十条 [费用分配] 借款人支付的本金和利息应当归出借人所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与出借人、借款人另行约定费用标准和支付方式。

第二十一条 [征信管理]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加强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征信机构等的业务合作,依法报送、查询和使用有关金融信用信息。

第二十二条 [电子签名] 各方参与网络借贷信息中

介机构业务活动,需要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使用电子签名、电子认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的法律效力。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使用第三方数字认证系统,应当对第三方数字认证机构进行定期评估,保证有关认证安全可靠并具有独立性。

第二十三条 [档案管理]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术,记录并妥善保存网络借贷业务活动数据和资料,做好数据备份。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的要求。借贷合同到期后应当至少保存5年。

第二十四条 [业务暂停与终止]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暂停、终止业务时应当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通过官方网站等有效渠道向出借人与借款人公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暂停或者终止,不影响已经签订的借贷合同当事人有关权利义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因解散、被依法撤销或宣告破产而终止的,应当在解散、被撤销或破产前,妥善处理已撮合存续的借贷业务,清算事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破产隔离]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清算时,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分别属于出借人与借款人,不列入清算财产。

第四章 出借人与借款人保护

第二十五条 [借贷决策]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代出借人行使决策。每一融资项目的出借决策均应当由出借人作出并确认。

第二十六条 [风险揭示及评估]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向出借人以醒目方式提示网络借贷风险和禁止性行为,并经出借人确认。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对出借人的年龄、健康状况、财务状况、投资经验、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进行尽职评估,不得向未进行风险评估的出借人提供交易服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出借人实行分级管理,设臵可动态调整的出借限额和出借标的限制。

第二十七条 [客户信息保护]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加强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管理,确保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采集、处理及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资金存管机构、其他各类外包服务机构等应当为业务开展过程中收集的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保密,未经出借人与借款人同意,不得将出借人与借款人提供的信息用于所提供服务之外的目的。

在中国境内收集的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的储存、处理和分析应在当中国境内进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向境外提供境内出借人和借款人信息。

第二十八条 [客户资金保护]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第二十九条 [纠纷解决] 出借人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之间、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借款人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之间等纠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自行和解;

(二)请求行业自律组织调解;

(三)向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章 信息披露

第三十条 [融资信息披露及风险揭示]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上向出借人充分披露以下信息:

(一)借款人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年收入、主要财产、主要债务、信用报告;

(二)融资项目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类

型、主要内容、地理位臵、审批文件、还款来源、借款用途、借款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及利率、信用评级或者信用评分、担保情况;

(三)风险评估及可能产生的风险结果;

(四)已撮合未到期融资项目有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融资资金运用情况、借款人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借款人还款能力变化情况等。

第三十一条 [机构经营管理信息披露]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时在其官方网站显著位臵披露本机构所撮合借贷项目交易金额、交易笔数、借贷余额、最大单户借款余额占比、最大10户借款余额占比、借款逾期金额、代偿金额、借贷逾期率、借贷坏账率、出借人数量、借款人数量、客户投诉情况等经营管理信息。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上建立业务活动经营管理信息披露专栏,定期以公告形式向公众披露报告、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及工商登记注册地省级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要求披露的其他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机构治理结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管理团队情况、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实收资本及运用情况、业务经营情况、与资金存管机构及增信机构合作情况等。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

本机构出借人与借款人资金存管、信息披露情况、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安全、经营合规性等重点环节实施审计,并且应当聘请有资质的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机构定期对信息安全实施测评认证,向出借人与借款人、工商登记注册地省级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等披露审计和测评认证结果。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将定期信息披露公告文稿和相关备查文件报送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并臵备于机构住所供社会公众查阅。

第三十二条 [披露义务的责任主体]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保证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借款人应当配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出借人对融资项目有关信息的调查核实,保证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中央金融监管部门职责]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除应当履行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有关职责外,还应当承担下列职责:

(一)对地方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开展监管工

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

(二)建立跨省(区、市)经营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风险监测分析和开展风险提示,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提示和督导;

(三)推进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网络借贷行业中央数据库;

(四)指导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

(五)对本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进行解释。

第三十四条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职责]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加强沟通、协作,并履行下列监管职责:

(一)建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股东、合伙人、实际控制人、从业人员的执业记录,建立并管理行业有关数据信息的统计,开展风险监测分析,并按要求定期报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关统计数据与中国人民银行及网络借贷行业中央数据库运行机构共享;

(二)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中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制定实施信息披露、风险管理、合同文本等标准化规则,促进机构信息披露和增强经营管理透明度;

(三)受理有关投诉和举报,自主或聘请专业机构对辖内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

(四)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本办

法和相关监管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对其采取相关措施;

(五)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中可能涉及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测,并及时报告省级人民政府,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司法机关查处;

(六)定期向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本辖区备案和网络借贷行业监管与发展情况报告。

第三十五条 [自律组织职责] 省级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应当将组织章程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自律规则、经营细则和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教育会员遵守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

(二)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协调会员关系,组织相关培训,向会员提供行业信息、法律咨询等服务,调解纠纷;

(三)受理有关投诉和举报,开展自律检查;

(四)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六条 [客户资金存管] 借款人、出借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资金存管机构、担保人等应当签订资金存管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资金存管机构对出借人与借款人开立和使用资金账户进行管理和监督,并根据合同约定,依照出借人与借款人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发出的指令,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进行存管、划付、核算和监督。

资金存管机构承担实名开户和履行合同约定及借贷交易指令表面一致性的形式审核责任,但不承担融资项目及借贷交易信息真实性的实质审核责任。

资金存管方应当按照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报送数据信息并依法接受相关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重大风险信息报送]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下列重大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告:

(一)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出现重大经营风险;

(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或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三)因商业欺诈行为被起诉,包括违规担保、夸大宣传、虚构隐瞒事实、发布虚假信息、签订虚假合同、错误处臵资金等行为。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建立网络借贷行业重大事件的发现、报告和处臵制度,制定处臵预案,及时、有效地协调处臵有关重大事件。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本辖区网络借贷信息中

介机构重大风险及处臵情况信息报送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

第三十八条 [一般信息报送]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发生下列情形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告:

(一)备案事项发生变更;

(二)不再提供网络借贷信息服务;

(三)因违规经营行为被查处或被起诉;

(四)内部人员违反境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行为;

(五)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 [审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在上一会计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向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送审计报告。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监管部门责任]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照本办法规定报告重大风险和处臵情况的;

(二)未依照本办法规定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供行业统计、行业报告等相关信息的;

(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第四十一条 [机构责任]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有关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给予处罚;有关法律法规未作处罚规定的,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可以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将其违法违规和不履行公开承诺等情况记入诚信档案并公布等监管措施,以及给予警告、通报批评、人民币3万元以下罚款和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违反法律规定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监管部门应当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企业行政许可信息和行政处罚信息,并将诚信档案与网络借贷行业中央数据库或其他全国性的数据库链接,实现数据共享。

第四十二条 [出借人与借款人责任]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出借人及借款人违反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相关从业机构] 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投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设立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四条 [全国行业自律组织] 全国性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接受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指导。

第四十五条 [过渡期安排] 本办法实施前设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除违法犯罪行为外,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其整改,整改期不超过18个月。

第四十六条 [实施细则] 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四十七条 [生效日期]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执行。

网络借贷管理办法 篇2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监管,发展趋势

P2P网络借贷 ( Online Peer to Peer Lending)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新型模式, 是由P2P网络借贷服务平台作为信息中介, 居中撮合借款人和投资者以实现点对点小额借贷交易的一种金融模式。P2P网贷自2006 年在中国首次出现以来, 一方面野蛮生长, 发展迅猛, 另一方面跑路不断, 问题频出, 究其根本, 主要是由于我国在2015 年之前对于P2P网贷行业一直缺乏明确的监管规则。关于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早已引起了行业内以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2015 年12 月28 日, 网贷行业呼唤已久的监管规则———《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 征求意见稿) 》 ( 以下简称《办法》) 由银监会牵头起草并正式发布。《办法》首次明确了P2P网贷平台运营管理的详细监管细则, 为P2P行业未来的规范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道路, 有利于治理行业乱象, 引导行业进入规范经营和稳健发展的轨道。

一、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 征求意见稿) 》的解读

( 一) 底线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总体来看, 《办法》基本上确定了“底线监管”的原则, 并且规定对P2P平台实施备案制管理, 对其行业准入并未设置过多的限制条件,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政府对P2P网贷行业的监管态度, 即坚持适度监管, 保护金融创新, 坚持市场自律, 给予P2P行业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 有助于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长远发展。

( 二) 负面清单规范行业业务创新

《办法》采用负面清单的形式对P2P网贷平台的经营活动划定了12 条“红线”, 包括禁止自融, 不得设立资金池, 禁止期限错配, 禁止从事股权众筹等业务。P2P网络借贷行业的业务创新需建立在监管规范, 风险可控的基础上, 不能偏离其信息中介的本质, 避免为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 三) 资金存管和信息披露, 给予投资者制度保护

《办法》明确了P2P平台必须选择银行作为其资金存管机构,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资金隔离, 保障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其次, 《办法》明确规定了P2P平台需要披露的具体信息要求, 这些透明化、具体化的监管措施对于提升网贷平台的公信力、防范行业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的监管形势下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 “洗牌”加剧, 行业迎来优胜劣汰的规范调整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P2P行业一直处于一种“三无”状态———无准入门槛, 无行业标准, 无监管机构, 导致行业平台良莠不齐, 鱼龙混杂, 问题平台频出, 诈骗、跑路现象时有发生。随着《办法》的出台, P2P行业将告别“野蛮”生长的年代, 迎来规范调整期, 行业“洗牌”加剧, 实力强劲的大平台将逐步调整自身的运营管理活动, 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壮大, 而大量不合规或实力不强的平台将不堪监管压力逐渐被淘汰, 行业将会向着法制化、规范化和阳光化的方向发展。

( 二) 银行存管开启, 第三方支付托管模式将淘汰

《办法》明确银行是P2P网贷平台的资金托管机构, 这意味着银行存管时代将正式开启, 第三方支付资金托管模式将逐渐被淘汰。目前一些P2P平台采用的第三方支付资金托管模式存在一定的漏洞, 只托不管, 资金的实际控制权依然由平台掌握, 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金隔离, 而由银行负责资金存管, 无论是资质、增信, 还是风险控制方面, 都比第三方支付机构具有优势, 能够有效的实现资金隔离, 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 三) 积极寻求第三方合作, 创新平台风险防控模式

《办法》明确了P2P网贷平台信息中介的本质, 并且强调平台自身不得提供担保, 那么平台将会通过何种方式来进行风险防控, 吸引投资者, 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呢? 除了与银行进行资金托管方面的合作, 目前还出现许多平台在积极寻求与其他第三方机构的合作, 如与第三方担保机构的合作以及与保险公司的合作等, 这些创新的风险防控模式不但能够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还能有效地降低平台自身的风险, 有助于促进平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P2P网贷行业发展至今, 鼓励与争议并存。2016 年对于我国P2P网贷行业来讲无论从政策监管角度, 还是行业自律角度都将是极为关键的一年, 行业面临洗牌、整合及升级, 也许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但相信经过洗礼, 未来P2P网贷能够更为健康、规范化发展, 真正践行普惠金融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李鸿, 夏昕.P2P借贷的逻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网络借贷管理办法 篇3

一、健全的管理模式

(一)健全的社会信用体制为贷前管理奠定基础。国外网络借贷发展良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完善的社会信用体制。在美国只要通过查询某人的社保号码,就能看到此人所有信用记录,这样大大提高了借款人的违约成本。由于信用体制的完善,美国繁荣网站在身份验证方面的效率非常高,最快在通过验证的当天就可以获得借款。

(二)健全的消费者保护机制为贷后管理提供保障。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有权对网络借贷平台等一系列非传统的金融服务实体提供的金融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监督,发挥保护借款人的作用。美国还成立了专门的网络借贷维权委员会,保障贷款人合法权益。英国也成立了专门的金融协会,保护网络借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英国Zopa网站在整个交易中作为中间人,承担包括双方交易中所有事务、法律文件、信用认证、追讨欠账等责任。

(三)健全的信用评级制度降低借款人信用风险。美国繁荣网站将所有借款人分为七类信用评级,分别为AA,A、B、C、D、E和HR级,其中信誉最高的是AA级,最低是高风险级HR级。网站运用两类评分组成的矩阵来估计预计损失率,并最终决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这两类评分组成包括从信用评级机构中得到的借款人信用分数和网站内部评分。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应不同的年均损失率。其中AA级的年均损失率小于或等于1.99%,HR级的年均损失率大于或等于15%。其它评级介于两者之间,评级越高对应的年均损失率越低。

二、良好的运作模式

(一)良好的利率定价机制,有效遏制高利贷产生。一是利率竞拍制度。英国Zopa网站采取利率竞拍制度,放款人以贷款利率竞标,利率低者胜出,这样能有效降低借款人的成本。二是固定利率制度。美国繁荣网站对不同信用评级的用户采取不同的固定利率制度,信用评级越高的用户获得的贷款利率越低。对信用评级为最高级AA级的客户,美国繁荣网站实行7.5%的固定利率,这样的利率定价机制能有效遏制高利贷的产生。

(二)良好的还款约束制度,降低贷款人投资风险。一是通过群组力量约束还款。美国繁荣网站有上千个不同的群组,网站鼓励借款者加入这些群组,并通过群体的力量来约束成员按时还款。只要加入群组的成员有成功还款记录,该群组中借款者就比较容易吸引贷款人以低利率发放贷款。二是每月固定还款制度。英国Zopa网站,强制借款人每月固定还款,这样能有效降低贷款人的投资风险。

(三)良好的盈利模式,确保网络借贷健康发展。一是根据信用评级确定手续费模式。在美国繁荣网站,借款人必须向网站支付0.5%至3%的费用,而放款人每年也必须为借款者仍未清偿的款项支付0.05%至1%的服务费。信用等级为AA级的借款人的手续费为贷款金额的0.5%,信用等级为HR级的手续费则为50美元和贷款金额的3%两者中的较大值。二是借贷利息提成+放贷服务费+衍生产品盈利模式。英国Zopa网站盈利来源主要包括向借款人收取0.5%的费用,以及向贷款人收取0.5%的年费。同时,该网站还向贷款人出售还款保障保险来获得盈利。三是纯利息模式。英国Wonga网站提供50至750英镑的小额在线借贷业务,完全靠在线借贷的利息来盈利,收益由贷款数额和还款期限决定。如果逾期,将追加每天10英镑的罚款,如果再次逾期,Wonga将把这笔交易通知有强制权的第三方,比如法院、用户账户所在银行等,这将导致借款人拥有不良信用记录。

(四)良好的慈善小额信贷模式,拓宽扶贫支农新渠道。美国基瓦网络平台同与其合作的小额贷款机构在全球各发展中国家寻找适合的贫困创业者,向他们发放低利率贷款。基瓦网站不仅提供免费借贷中介服务,还设置了一种“零利率”借款,投资者可以将钱免息借给其他国家的低收入者。美国基瓦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网站运营资金基本依靠捐助,其提供的贷款免息或利息很低;另一方面专门监督贷款执行和偿还的小额贷款机构对于确保按期还款提供了保障。

三、完善的监管体系

(一)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提前防范网络借贷风险。在英国,网络借贷平台业务由英国金融服务局批准。金融服务局将对网络借贷平台公司的最低资本标准和风险控制等项目进行检查,以避免平台公司通过捏造贷款条件或者误导消费者,而将贷款人的钱借给高风险的借款人。在美国,网络借贷作为证券类理财产品,其准入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准入标准与其它证券类理财产品相同。网络借贷平台公司必须取得由证券交易委员会颁发的证券经纪交易商牌照方可营业。

(二)明确的监管主体,避免监管缺失和重复监管现象。1998年6月,英国微观金融市场主体的监管由英格兰银行移交至金融服务局。从此,英国金融服务局负责对微观金融市场主体进行监管。在英国,网络借贷的监管主体为金融服务局。在美国,网络借贷作为证券类理财产品,其监管主体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网络借贷由安大略省证券委员会监管,在法国和加拿大魁北克省,网络借贷则由金融市场管理局监管。

(三)完善的监管制度,确保网络借贷规范发展。在英国,规范网络借贷发展的法案有1998年6月英国通过新的《英格兰银行法》和2000年通过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在美国,美国国会分别通过了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以规范网络借贷等证券类理财产品的发展。此外,美国还出台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规范网络借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2011年7月7日,按照多德-弗兰克法案第989条规定,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对网络借贷提出了两个监管办法,即在联邦层面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为中心的办法和在州际层面以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为中心的办法。

(四)有效的监管手段,严格控制网络借贷风险。目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国家证券监管机构对网络借贷的监管手段主要是通过强制信息披露来保护贷款人的权益。新成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将发挥保护借款人的作用。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也将协助证券交易委员会监测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英国金融协会对网络借贷平台公司提出了指导性的监管意见,对以下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1高级管理制度和控制;最低资本要求;分隔参与者的资金;明确的平台使用规则;市场营销和客户沟通必须做到清晰、公平且无误导成份;具有安全和可靠的IT系统,公平处理投诉,有序的管理,完善的平台合同,停止运作标准等。

网络借贷管理办法 篇4

第十条 [禁止行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下列活动:

(1)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融资;

(2)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3)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4)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5)发放贷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6)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7)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

(8)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推介、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9)故意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10)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11)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

(12)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2、实行银行存管

第二十八条 [客户资金保护]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资金存管机构承担实名开户和履行合同约定及借贷交易指令表面一致性的形式审核责任,但不承担融资项目及借贷交易信息真实性的实质审核责任。

3、各类线下P2P或被禁止经营

第十六条 [线下业务] 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

4、需要备案

P2P平台的网站要到电信部门备案,否则不能经营。

另外,《办法》规定所有网贷机构均应在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向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该备案不构成对机构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办法》明确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对机构实施先照后备案,并分类管理的规定,属于事后备案,减少事前行政审批,着眼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利于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根据本办法和相关监管规则对备案后的机构进行分类评估管理,将分类结果在官方网站上公示,促进网贷机构规范整改,约束其经营行为,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此外,《办法》规定网贷机构应当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并接受相关部门监管。在《办法》正式实施后,银监会将对网贷机构备案登记、评估分类等制定实施细则,以便各地统一规则,加强可操作性,为下一步加强网贷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奠定基础。

5、金融办监管

本办法所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是指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承担地方金融监管职责的部门。

根据《指导意见》和关于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分工的有关规定,对于非存款类金融活动的监管,由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制定统一的业务规则和监管规则,督促和指导地方人民政府金融监管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对机构实施监管,承担相应的风险处置责任,并加强对民间借贷的引导和规范,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

鉴于《指导意见》将网贷机构定性为信息中介,而非存款类机构,且将网贷归属于民间借贷范畴,为此,《办法》明确银监会作为中央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对网贷机构业务活动制定统一制度规则,督促和指导省级人民政府做好网贷监管工作,加强风险监测和提示,推进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指导网贷协会等;同时,网贷行业作为新兴业态,其业务管理涉及多个部门职责,应坚持协同监管,故《办法》明确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是对网贷机构具体业务中涉及的电信业务进行监管;公安部主要职责是牵头对网贷机构业务活动进行互联网安全监管,打击网络借贷涉及的金融犯罪;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对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内容等业务进行监管。地方人民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以下简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承担辖内网贷机构的具体监管职能,包括备案管理、规范引导、风险防范和处置等。

6、标的最长卖10天

第十九条 [募集期管理]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置募集期,最长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

7、停业提前发公告

第二十四条 [业务暂停与终止]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暂停、终止业务时应当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通过官方网站等有效渠道向出借人与借款人公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暂停或者终止,不影响已经签订的借贷合同当事人有关权利义务。

8、投资人也要分级

第二十六条 [风险揭示及评估]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向出借人以醒目方式提示网络借贷风险和禁止性行为,并经出借人确认。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对出借人的年龄、健康状况、财务状况、投资经验、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进行尽职评估,不得向未进行风险评估的出借人提供交易服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出借人实行分级管理,设置可动态调整的出借限额和出借标的限制。

9、信息披露要求

第三十条 [融资信息披露及风险揭示]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上向出借人充分披露以下信息:

(一)借款人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年收入、主要财产、主要债务、信用报告;

(二)融资项目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类型、主要内容、地理位置、审批文件、还款来源、借款用途、借款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及利率、信用评级或者信用评分、担保情况;

(三)风险评估及可能产生的风险结果;

(四)已撮合未到期融资项目有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融资资金运用情况、借款人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借款人还款能力变化情况等。

第三十一条 [机构经营管理信息披露]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时在其官方网站显著位置披露本机构所撮合借贷项目交易金额、交易笔数、借贷余额、最大单户借款余额占比、最大10户借款余额占比、借款逾期金额、代偿金额、借贷逾期率、借贷坏账率、出借人数量、借款人数量、客户投诉情况等经营管理信息。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上建立业务活动经营管理信息披露专栏,定期以公告形式向公众披露报告、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及工商登记注册地省级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要求披露的其他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机构治理结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管理团队情况、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实收资本及运用情况、业务经营情况、与资金存管机构及增信机构合作情况等。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本机构出借人与借款人资金存管、信息披露情况、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安全、经营合规性等重点环节实施审计,并且应当聘请有资质的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机构定期对信息安全实施测评认证,向出借人与借款人、工商登记注册地省级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等披露审计和测评认证结果。

业内解读:

有利网CEO吴逸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意味着监管细则到位,对于网络借贷行业来说,是利好消息。征求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它能有效防范伪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减少不良欺诈平台的事故对行业的负面影响,为真正优秀的网络借贷平台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负面清单是依据“信息中介”和“网络借贷”而来,因为定位网络借贷平台为信息中介平台,网络借贷平台确实只应该从事和借款有关的行为,并避免自融,资金池,期限拆分等情况。但对于一些综合性平台,应该也允许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形下,合法合规开展其他业务。

邦帮堂董事长寇权:P2P监管细则整体较为宽松,但比预判的要严,细则响应了国家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则,明确了网贷平台的业务边界,并且给了18个月的缓冲期,平台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

金融工场董事长魏薇:重申网贷信息中介地位,强调“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理念。本次的监管细则重点明确了此前“指导意见”中信息中介的定义范畴。强调网贷平台的主要业务是提供信息服务,其需要承担信息披露的责任,但不承担借贷违约风险。另一个角度上,监管细则也明确了出借人应承担的义务,即应当拥有非保本类金融产品投资的经历并熟悉互联网,要求其自行承担借贷产生的本息损失。

拍拍贷CEO张俊:虽然条例里没有设置之前曾多次被提到的5000万实缴资本金的要求,但是要求必须和商业银行直接开展用户资金存管的门槛实际上更高。因为银行对存管业务方的选择还是很谨慎的,这也意味着小平台未来生存空间不大。

中瑞财富张巍薇:按照目前对于出借人条件的划分,P2P行业的出借人被归属到了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分类中。这是国内投资人教育的重大进展,监管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投资人加强风险意识,重视投资风险。这同时也给投资人敲响了警钟,在投资P2P之前,尽量做好前期调查,并且秉承分散投资的原则,一旦投资出现亏损,指望P2P平台或者监管机构“兜底”就不可能了。

积木盒子CEO董骏:回归互联网与科技的本义。条例对线下业务做了严格的规定,明确只允许进行信息采集核实、待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强调从业公司必须强化技术能力,如网络信息安全、电子签名、征信管理等。

银客网林恩民: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对于网贷行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首先,对信息披露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规定,坚守信息中介属性,将从根本上改变网贷机构缺乏准入门槛、监管规则和体制机制不健全的状态,引导行业进入规范经营和稳健发展的轨道。其次,《暂行办法》对符合法律法规的创新业务予以空间,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这势必会孕育出更多的创新形式,最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此外,“负面清单制”将是劣利驱逐良利的恶性循环时代的结束。同时,期待《暂行办法》落地实施。

珠宝贷副总裁李敬姿: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共四十七条传达的信息量十分充足,意见稿一开始将p2p定位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实际说明了监管层把我国p2p的含义进行了本质回归,即p2p只是点对点的一个互联网借贷行为,后面所有条目基本围绕这个含义展开,比如点对点的第二个点(借款端)的资金流向不能是流向平台、不能流向股票市场、不能流向其他理财产品、甚至不得以物理场所开展业务等等,在这个点上,对于部分已经开始混业经营的p2p平台将产生较大影响,同时条例中的备案登记细则未出,电信经营业务许可证和募集期管理等条目有些涉及行业市场自身的运营,对于规范发展是好事,但对于后续的创新发展很可能会形成障碍。

在另一个点上(投资端),由出借人自行承担借贷产生的本息损失,相对应的是平台不能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在短时间内,行业的发展速度肯定会走低,但另一方面将促使平台更加重视风控,因为坏账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端和平台的存活,同时也不排除平台不自保,但采用独立第三方的方式来保障用户的投资权益。短融网CEO王坤:网络借贷管理办法明确了《互联网指导意见》所提倡的基本原则,而且没有对p2p平台的产品和交易形式做过多限制,对行业应该是一大利好。办法最大的亮点在于对第三方审计和全面的信息公开的要求,有点类似于上市公司的制度,力度比想象的要大,有利于改变目前严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办法同时规定平台不能对出借人资金本息提供担保,而普遍来讲平台的逾期率和坏账率是高于传统金融机构,这在行业普遍刚性兑付的情形下平台如何解决是一大难题。

首金网总裁周健:这并不是一次政策对第三方支付的打压行为,按照我国《银行法》的规定,只有银行有吸纳储蓄的功能,这一点是让整个行业走向更加正规、更加健康的重要举措。征求意见稿中并没有严格规定是以何种银行存管形式进行资金存管。因此,无论是纯粹的银行打包的“支付+存管”,还是所谓的新形态“平台+第三方支付+银行”的模式,最终都必须是将资金存管放在了银行。

小马金融CEO李竹华:这些细则对于真心做P2P的公司来说,做好合规工作并不是十分困难,所以行业不会出现大面积倒闭情况,但行业洗牌仍将继续。有序竞争、有序退出是监管的理想状态。

小存折联合创始人钮馨蓓:备案要趁早,门槛以后一定会有的。备案制的推行实际上是在为网络金融信息中介的展业设置准入门槛,监管部门这样的举措更有利于提高机构的整体素质,未来如果推行业务类型细分备案制度则更加有助于监管部门的集中分类管理。监管此举是要将互联网金融中介业务改制为牌照业务。

票据宝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华军: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实施备案事项管理,更符合市场发展现状,对中介机构即将发生变更的,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告并进行备案信息变更,这点也同时顺应了监管层的“放松管制、加强监管 ”的理念。同时,《征求意见稿》要求中介机构要“持续开展网络借贷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活动”,这也是告诉中介机构,无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麦子金服品牌公关总监林莉烨:监管采用负面清单和信用中介要求资质要求,对行业要求是很严格的,势必将对线下理财以及股票配资等模式带来洗牌。银行存管要求进一步严格,对借款人和出借人信息披露和保护要求增加,这是健康发展的必然一步。

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

一、从规范行业秩序上看,一是限制经营模式,利于甄别不良平台。《征求意见稿》规定,“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此前,e租宝等财富管理公司,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在线下大肆聚集投资人资金,涉嫌非法集资,风险较大,严重伤害了行业声誉。《征求意见稿》禁止P2P线下收单,即将线下财富管理公司与P2P划清界限,有利于行业规范,恢复投资人信心。二是要求平台必须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即《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又称ICP证),由于相关资质申请较为严格,开鑫贷由于是经过省金融办批复成立的,比较顺利的拿到了ICP证,目前不少平台应该还不具备这一资质,这也是这些平台后续需要整改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从投资者保护方面看,一是信息披露方面较预期严格。《征求意见稿》关于信披的规定较预期严格。例如,要求平台披露最大单户借款余额占比、最大10户借款余额占比、借款逾期金额、代偿金额、借贷逾期率、借贷坏账率等。虽然P2P是信息中介,但是《征求意见稿》规定的披露要求已接近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二是提出合格投资人概念。《征求意见稿》除了对要求平台对投资人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外,还提出了合格投资人的概念,即要求平台对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经验、财务状况等进行风险评估,并规定投资人的资金必须是自有资金。未来,P2P可能不再是屌丝经济,投资人将出现升级,会有一定的投资门槛。三是对自动投标等行为进行了限制,要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代出借人行使决策,每个项目的出借决策均应当由出借人作出并确认,这一要求值得投资人和从业者重点关注。

三、从监管职责上看,具体管理职责在地方,避免了监管一刀切。银监会将负责对P2P业务活动制定统一的规范发展政策措施和监督管理制度,指导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做好网络借贷规范引导和风险处置工作。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本辖区P2P的规范引导、备案管理和风险防范、处置工作,指导本辖区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这确定了P2P属地管理的原则,避免了全国监管一刀切,给了各地更大的裁量权,可以因地制宜出台具体的监管细则。

四、从鼓励创新上看,一是实行负面清单制度,也给创新预留了较大空间。《征求意见稿》禁止了“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业务。但未禁止资产证券化、融资项目收益权与基础资产相分离等业务,给了P2P与传统金融融合创新较大的空间。二是借款额度限制未做明确限定,但平台需要提升风控内功。《征求意见稿》提倡P2P借款金额应以小额为主,但是未限定单笔最大金额、单户最大借款余额,这给予各平台一定的操作空间,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控制同一借款人在本机构的单笔借款上限和借款余额上限,防范信贷集中风险”。未来,各家平台欲发行较大额度的项目、平台能做多大规模,必须根据自身的风控能力而定,各家平台需要苦练风控内功。

网络借贷管理办法 篇5

1、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融资;

2、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3、向出借人提供担保;

4、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5、发放贷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6、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7、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

8、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推介、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9、故意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10、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11、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

12、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网络借贷管理办法 篇6

2015年12月28日对于P2P行业乃至P2P衍生行业而言均是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在这一天里,行业期盼已久的监管细则终于与大家见面了。随后,读者纷纷针对其发表言论,有对《办法》中监管条款到位的称赞,对其中各项禁止行为的详解,但是同时却也有对P2P平台出路的担忧,认为《办法》的出台,虽然使P2P定位和P2P监管明确了,但是系列禁止行为的推行会将众多P2P平台推向死亡之路。与此同时,也有读者问,此种环境之下,网贷基金何去何从?通过对《办法》的逐条解析,笔者认为对于P2P行业和P2P衍生行业的发展而言,利远大于弊。从很多条款的细则深处去剖析,政府对P2P这类金融创新是秉持着至始至终的大力支持,有些条款名为禁止,实则是正式给予了P2P平台某些方面巨大发展空间。

一、对《办法》关键点解读

通过对《办法》条款的逐条剖析,笔者认为《办法》中对行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几个关键点是行业定位、业务模式、投资人准入要求和风险管理四方面。

(一)定位——“信息中介”的行业定位给平台生机

从《办法》的文件题名笔者们就可以看出,从此以后P2P平台将回归到平台的定位,它仅仅只是作为信息中介机构而存在。多数人认为仅仅这一条就能将很多P2P平台逼入绝路。其实不然,这一条恰恰是P2P平台的生机。排除掉成立初衷就是骗局的平台,真正在做网络借贷这件事的平台如果定位为信息中介的话,虽然它有对债权真实性把控的义务,但是对债权本身是没有赔偿责任的,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避免平台资金池、自融等行为,另一方面何尝不解决P2P平台来自投资人的追责压力,项目投资当然有风险,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本息保障,平台和债务关系本身是脱离的,对于P2P平台健康发展而言,此种模式抗风险能力更大。

(二)业务模式

1、允许线下风控,禁止平台线下承接业务

当前我国众多P2P平台在全国各地有分店或者加盟商,尤其是从事车贷、房贷等抵押业务的P2P平台,这些平台业务的贷前资料审核和贷后跟踪的任务大部分归属到当地的线下门店。《办法》中第十六条指出“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

从该条款可以看出,P2P平台在全国各地所设臵的线下门店的主要职能需要向资料审核、风险管理等方面转变,而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碰触业务资金的模式需要改变。

2、“禁止从事其他业务”意味多元化经营的各类业务需要隔离平台定位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办法》中第十条禁止行为中有四点是禁止平台代理或从事网络借贷以外业务,这也意味着从事多元化经营的P2P平台的主要整改方向是业务隔离。

对于企业而言,当具有足够实力的时候,多元化经营扩展是必然,但是业务扩展就得做到各种业务都是合规的,形成各业务与各业务之间独立核算的布局,《办法》之所以禁止平台从事信息中介以外的业务是因为办法是因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这个业务而制定的,不同的业务和行业有不同的规则,有不同的监管主体和政策。当前多元化经营的P2P平台的整改方向是将这些业务均独立处理,不符合独立开设条件的某些业务需要关闭。

3、“期限拆标”明令禁止,“是否允许金额拆标”待进一步政策 对于P2P平台的健康发展而言,“禁止期限拆标”有利于平台长期发展。前期众多由于挤兑发生跑路或者倒闭清算的P2P平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期限拆标导致资金流出现问题,如果标的期限是一一对应是不会存在挤兑问题的。因此,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是平台、还是投资者而言,“禁止期限拆标”都是必须的。此外,《办法》中提及网络借贷金额以“小额”为主,并且控制同一借款人在本机构的单笔借款上限和借款余额上限,而这个上限具体规定还没有具体制定,所以是否可以进行金额拆标还待政府进一步政策。整体而言,无论是否禁止金额拆标,都将综合考虑P2P平台的承受能力以及投资人的投资风险。

(三)投资人准入——投资人准入门槛的设置令行业更加健康 中国P2P现今3000多家,大部分平台对于投资人是没有准入门槛的,而《办法》中规定了投资人必须实名认证,投资人必须拥有互联网风险意识且具备投资经验。此项条款被写入《办法》中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勿说P2P行业,就是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存在投资风险的,没有风险意识就匆匆进入这个市场,一方面自己的资金没有保障,另一方面可能引发甚至提升平台的趋利心理,一些手段可能导致投资人信息不对称造成严重的资金损失,此外,从投资人的心理角度来看,多数庞氏骗局得以最终无法收场或多或少跟大部分投资人的风险意识薄弱相关。因此,投资人准入门槛的设臵能更好地降低资产端的不良资产,从而令行业更加健康。无论是从投资人角度还是整个行业秩序的角度而言,《办法》中写入这一条也是情理之中。

(四)风险管理

1、对“贷后管理”的明确要求可以降低债权违约情况

《办法》对平台“贷后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借款人及时提供融资项目进展信息,平台及时披露融资资金运用情况、借款人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借款人还款能力变化情况等。对于投资人而言,这些要求显然能更大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对称,无论是投资前还是投资后都可以对项目进行较为真实的风险分析。另一方面,对于借款人而言,这些要求真正实施起来,由于风险提前报备而获得一些投资人的信任和谅解,从而降低应对风险的压力。

整体而言,“贷后管理”的明确要求写入《办法》中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投资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债权违约情况。

2、“去担保和本息保障”,资金保障方式仍然可存

《办法》出台后,读者对于其中提及的“去担保”表示比较担忧,尤其是站在平台运维的角度看时。然而,“去担保和本息保障”并不意味去除一切保障方式,风险准备金、抵质押、第三方担保等投资人资金保障方式仍然可以存在。

首先,原来平台所谓的“本息保障”只不过是一句空话,并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也是办法中要求禁止虚假宣传的要求。此外,不进行本息保障实际从侧面强调了平台的信息中介定位。

其次,平台的“去担保”仅仅只是去平台自身担保,并不禁止拥有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或者担保人给项目提供担保,也不禁止平台存在风险备用金。这从《办法》的第三十六条的“借款人、出借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资金存管机构、担保人等应当签订资金存管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中出现“担保人”,第四十三条中出现“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以及三十一条中要求披露信息中包括“代偿金额”可以看出。

综上所示,“去担保和本息保障”并不意味着去一切项目保障方式,对于平台而言,仍然可以通过“风险准备”、抵质押业务、第三方担保等方式对投资人进行项目的风险管理。

二、从《办法》看网贷基金将行之路

星火钱包作为P2P的机构投资者近期也经常被问到网贷基金未来的出路问题。在这里,笔者从网贷基金的定位以及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剖析。首先,《办法》是针对网络借贷业务而制定的管理办法,网贷基金作为P2P的机构投资者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P2P,因为它并不直接触碰资产端。因此想要明确网贷基金的定位还待国家进一步的政策出台。

(一)《办法》对网贷基金的影响作用

虽然《办法》对于网贷基金的定义尚未明确,但不可否认的是,《办法》的出台对网贷基金的发展亦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

首先,它有利于网贷基金运营机制的完善。《办法》中十分重视参与方在信息方面的披露,总体表现在融资项目与经营管理两方面:融资项目上,融资项目信息资料审核与融资项目分级管理系统的完善,将使得网贷基金的债权标的更加透明清晰,投资风险等级更加明确;经营管理上,对借款人与投资人进行资质审核与信用评级、出具两者的资金审计报告、进行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审计财务报表、建设信息安全制度与信息报送制度,这让网贷基金对债权平台的了解更为透彻,底层资产更加优质,更有利于网贷基金建立更完善投资体系,从而降低投资和风险管理的运维成本。

其次,有利于网贷基金的风控体系的真正落实。随着《办法》的落实,从中央到地方,将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信息披露、风险管理、数据报送、舆情监测以及中央大数据库,这对于网贷基金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一方面通过资源共享,网贷基金可以完善自己的征信评估体系,从而降低债权标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网贷基金可以完善自己的风控体系,风控能力更为强大,违约风险率将极大降低。对于行业而言,影响意义深远厚重。

(二)网贷基金发展未来两大发展方向

在目前尚未明确政府对网贷基金定位的前提下,网贷基金有两种发展可能:

1、与P2P平台同等定位。假设国家将网贷基金纳入网络借贷范畴,网贷基金将向网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本质上而言,网贷基金相较于原来的P2P而言更倾向于信息中介服务,从《办法》的个条款看,网贷基金未涉及其中任何禁止项,因此向信息中介机构转型难度更小。

2、定位于资产管理机构。假设国家将网贷基金纳入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业务范畴,将其定位为互联网资产管理机构,那么网贷基金需要往专业型的理财机构发展,无论是接受传统的金融机构和政策的监管还是新行业政策监管,其具体发展要求需待国家进一步的相关政策出台。

网络借贷市场细分研究 篇7

一、我国网络借贷的现状

与网络科技领域众多的创新一样,网络借贷也是舶来品,英国是网络借贷的发源地,全球第一家提供P2P金融信息服务的公司是英国伦敦佐帕(Zopa)网站,始于2005年3月。P2P被引入中国后,迅速扎根并走出了一条本土化特色的发展道路,在中国特有的信用环境下,一批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摸索着网络借贷(P2P)的中国模式,力图在民间借贷、银行信贷间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网络借贷(P2P)行业正处于形成期,并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新兴行业的混沌性

自2007年8月中国第一家贷款网站——“拍拍贷”成立以来,一大批P2P网络平台纷纷应运而生,至2014年底,网络借贷平台已达到1 575家。P2P是“person to person”或“peer to peer”的缩写,意思是“个人对个人”或“伙伴对伙伴”。从英国佐伯(Zopa)网站的运行模式来看,主要是个人与个人间互助式借贷,借贷基础是个人的信用记录,P2P平台只提供网上交易服务,并不直接参与借贷活动。但P2P这种网络金融形式传到中国后,发展出多种模式。中国网络借贷(P2P)公司在缺乏征信系统支持的本土背景下,在努力寻求民间旺盛的融资需求与寻觅出路的民间资本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上,变形出多种模式,如:线下信贷审核+网上销售、线下取得债权+网上分销。而真正专注做网络借贷原版模式的很少。平台在撮合达成借贷契约的基础也有很大变化,除了设定高利率吸引出借人,还承诺本金、利息担保,主要担保模式有P2P平台直接承诺风险兜底、引进担保公司担保、提取一定的风险拨备金等。与其说中国式的P2P是互助借贷,不如说是网络贷款银行,其表现出新兴行业特有的混沌性。

(二)新兴行业的真空性

网络借贷正如许多新兴行业一样,在其形成期呈现出监管、政策、立法等层面的空白状态,既没有过多的行政监督,又没有有效的政策扶持,更没有可依据的法律法规。从当前监管部门的容忍态度来看,网络借贷还只是被视为民间借贷范畴的活动,其运作依据主要源自《合同法》中的借贷合同条款。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还处在比较宽松的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监管真空期。有关网络借贷的立法工作还处于观察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现有的银行法、证券法等金融法律法规并不适用于网络借贷,但也意味着平台运作不能逾越界线。

立法与政策上的空白,给网络借贷带来一定的问题,如:行业标准、资金监管、电子借贷合同的有效性等诸多操作层面的问题没有明确规范。在网络借贷活动中,如果发生纠纷,各方的行为及其结果只能依据民法调整,或适用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刑法条款追责,缺少事前、事中的有效监督管理。而且,网络借贷行业门槛非常低,注册一家网络借贷平台只要经工商、电信等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即可,相对于民资银行的繁杂审批手续而言,网络借贷正处于放任状态。

(三)新兴行业的风险性

从2007年至2014短短8年间,网络借贷经历了起步、发展、加速发展、爆发4个阶段。而行业发展最快的2013年、2014年两年中也出现了平台倒闭潮、跑路潮等现象,行业风险开始显露。目前,网络借贷正处于行业发展与行业问题同时迸发状态,针对网络借贷行业也出现了支持与反对两种声音,这也是大多数新生事物发展初期的必然现象。网络借贷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征信能力风险。

虽然很多网络借贷平台提出“与银行同等严格信贷审核”的保证,但实际上渲染成分大于实际效用,充其量也就是一种推广营销手段。网络借贷平台征信来源的非官方性,以及对贷款人信用审核的简单化,进一步加剧了信用风险对平台的侵蚀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征信工作也是网络借贷平台难以承担的任务。将恶意违约、不诚信的借贷者列入黑名单的做法只能起到事后惩戒作用,而事前风险防控才是核心。

2. 法律红线风险。

网络借贷平台为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实际借款人和贷款人并不见面,甚至完全陌生,其借贷契约成立的基础是对网络借贷平台的信任。对于平台的信任源自网络平台的承诺,借贷关系的安全性与合法性并不为借贷双方完全了解。在民事法律关系上也形成了贷款人、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之间的三角关系。这种法律关系的变化,就不能简单地将网络借贷视同一种普通民间借贷行为。如何处理好这种新型的民间借贷关系,避免逾界,特别是与银行业的界线,以及避免触及非法集资雷区,都是网络借贷平台不可回避的问题。

3. 经济下行风险。

如经济下行风险是银行信贷的天敌一样,网络借贷平台也面临着经济波动风险侵袭的危机,没有百分百安全的借贷,做好经济波动风险防控同样是网络借贷平台的一大课题。目前很多平台将企业借贷简单归纳成一个服务门类是不妥当的。企业细分类别相当庞大,涉及行业及种类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是个性化的,其所受的风险影响因素诸多,不是简单用一个模式可以套用的。而且每个行业处于不同发展期,其风险也不尽相同。

4. 恶意欺诈风险。

从新闻媒体公开报道的P2P平台事件看,网络借贷面临行业自身的信用危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欺诈者故意编制假贷款信息对正常运营的P2P平台及投资者蓄意欺骗,造成平台坏账风险增加;二是欺诈者以组建网络借贷平台为手段,直接欺诈投资者。前者对各网络借贷平台个体的发展造成阻碍和困难,破坏单个平台的经营根基;后者直接侵蚀了整个网络借贷行业的声誉,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行业内痛恨的事。2015年1月20日银监会宣布成立普惠金融部,网络借贷有望迎来监管。

此外,网络借贷个体平台还面临员工素质风险、资金流动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资金被员工挪用、侵吞,或者出借人由于风险偏好、逐利目的等原因而提前提现也成为网络借贷行业的重要风险点。

综上所述,从网络借贷行业发展态势及现状看,P2P平台经营并非一帆风顺,其粗发式发展模式、不断触碰法律底线,以及对风险管控能力偏弱等问题需要得到很好解决后,才能迎来行业的真正辉煌。

二、网络借贷行业市场细化的必要性

当前,网络借贷(P2P)急切要解决的是明确行业界线、实现行业自律、规范执业行为,这也是行业实现稳定发展,加快步入成熟期的先决条件。2013年上海网络借贷协会出台了《上海市网络信贷服务业企业联盟网络借贷行业准入标准》,把行业性质界定为网络借贷中介,表现出业内人士的自知和自制。但是,从网络借贷个体平台经营发展的角度看,真正要取得实质性的成长,还是要各自走一条专业发展的道路,即细化目标市场。目前国内各网络借贷平台为加速发展,基本对贷款者来者不拒,不分身份、用途、金额,一律先收后核,真正能通过审核成功贷到资金的一般只占15%~20%,与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比例基本持平。但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会随着借贷市场供需逐渐平衡,甚至逆转而难以为继。因此,网络借贷行业要快速走出一条适合本土环境的发展路径,同时抗衡银行业向网络借贷市场渗透的趋势,决定其必须从目标市场细分上下一番功夫。这是当前国内网络借贷(P2P)平台的必由之路,也是最终能够生存并壮大的必要之举。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市场细分是降低运营成本的必要之举。从当前网络借贷网站上的公开资料来看,平台成本构成主要由信用调查、推广营销、网站维护、贷后管理等几个方面组成,其中围绕贷款项目所做的贷前、贷后管理成本占很大比重。实施市场细分更有利于平台专注于一个特定的市场,实施模块化管理,将管理成本摊低,同时有助于在公司内部快速培养一批熟练的业务人才,实行专业化管理和明细化分工,在平台运营中少走弯路、少付学费,有效降低平台运行成本,甚至还可以达到减少整个行业的成长成本,减少行业内倒闭现象发生。

2.市场细分是强化风险防范必要之举。进行市场细分,将借款人的范围缩小,并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类同管理。如,对同一类型的借款人可以采用同类的借贷方式,采取同模式的期限、利率组合,采取同样的信贷审核模式。类同管理可以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风险管理预案,积累风险管理经验,有助于强化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最终控减违约率。

3.市场细分是提升投资吸力的必要之举。平台越专业,越能产生同质客户吸引效应,产生的交易流量就会越大,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平台的“被关注”度,形成良性循环,网络借贷平台信誉度、知晓度都会随之增高,甚至还能赢得投资人的青睐,其资金渠道也会随之流畅,资金集应效益也会形成。

4.市场细分是深化市场的必要之举。市场细分后,可以发现被同行忽略的需求群体。在贷款需求的挖掘中,专注于市场细分的网络借贷平台往往能出奇制胜,先人一步抢占目标市场。另外市场细分后的子市场较为具体细微,通过对比容易了解区间内的潜在需求,网络借贷可以通过一定的推广营销手段激发潜在需求,将其转换成现实需求。网络借贷根据目标市场细分后的子市场,可以更好地按照自己的经营理念、网络技术和营销力量实现深耕细作,迅速占领目标市场,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头羊。

三、网络借贷行业市场细化的分类法

网络借贷行业的市场细分主要是针对贷款人,从贷款客户群身份、贷款用途等方面进行细分,并因时、因地加以综合,从而明确界定网络借贷平台经营领域。

1.按风险分。信贷风险中,风险最大的是信用贷款,风险最小是抵押贷款,居间是质押、保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绝对安全的贷款,风险管理也只能降低坏账发生的概率,而非消灭风险。以抵押、质押、保证等担保方式发放的贷款也会产生问题,一旦产生问题,网络借贷平台要能熟练地实现担保的减损作用,所以在类别选择上要选择其中的一两种加以运用。网络贷款(P2P)平台应按照风险从大到小排列,列出风险类别,加以细化明确,从中选取适合自身平台运作的风险类别,并锁定加以执行。如:2014年底上线的辽宁“为为贷”,专做汽车抵押贷款。

2.按贷款用途分。将贷款用途细分为消费、经营两大类别,并在两大类别下再细分,如住房消费、购车消费、学费、奢侈品消费等,经营则可以细分为购置设备、原材料、短期资金周转等。分得越细,越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向纵深发展。中国的融资市场非常大,什么用途的贷款都想做,反而会增加网络借贷平台的经营难度。

3.按贷款人群分。将贷款人群按其职业分成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公职人员、公司白领、外企员工、种植(养殖)户等类型,还可以按年龄、性别、居住区域进行细分,以确定服务的贷款人群。在对人群个体划分的基础上,再绑定家庭成员形成组合式细分,如“企业主(夫)+公职人员(妻)”,可以将借款人信用提升到一个更安全的级别。目前,网络借贷平台主要把公务员、医生、教师等有稳定收入的人群简单纳为服务对象,缺少多样化、个性化的管理特点,平台间形成盲目竞争、过度竞争。

4.按企业所属行业分。国家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一个具体标准,可以参照这个分类标准,划分贷款企业的所属类别,同时结合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阶段、各行业所处的不同发展时期进行筛选,一般选择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行业较为合适,谨慎处理起步期、衰退期行业的贷款。同时还要关注不同时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到的行业,影响分为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网络借贷平台要特别关注有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行业,如:北京众信金融专做清洁能源企业的融资。

5.按期限、利率、金额和还贷方式分。在现有的借贷期限、利率、金额、还贷方式细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分类方式,并将借贷利率、期限、金额和还贷方式实施组合式细分,分成不同类别,然后锁定一定的类别,实施分类管理,并结合贷款用途进行运用,确保贷后管理的可控性。如对学生的贷款可以一学期为一个贷款期限,以暑期结束为一次性还贷的最后期限,这个时间一般是学生暑期打工结束获得打工收入的时间段。

6.综合因素细分市场。在实践中,市场细分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综合上述五类细分标准,还要考虑网络借贷公司自身的因素:如公司的发展目标、员工结构、管理水平;不同阶段的外部环境,如国内外经济环境、社会舆情、行业的被认可度等;借贷市场的成熟度,如利率水平、融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状况等;可以合作的机构情况,如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市场的发展状况等,只有从诸多因素上细致地划分和综合考察,才能制定出更具实战意义的目标市场,制定网络借贷个体平台的发展战略。

四、网络借贷市场细分实务建议

网络借贷不同于普通商品,贷款客户差异越大,导致经营成本越大。特别是国内的网络借贷平台目前尚不能完全实现信用借贷,其风险控制难度等同于银行贷款业务。因此,网络借贷需要通过目标市场细分、锁定实现同质化客户管理,降低管理难度,控制运营成本,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网络借贷市场细分就是要通过对贷款者需求差异予以明确分层定位,选取合适的客户群,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让网络借贷成为企业与个人融资的一条重要的、稳定的、畅通的渠道,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专注做一个领域内的信贷,有效控制借贷人的信用风险。按照不同分类标准拆分借贷市场,将不同的拆分区间进行有效组合形成目标市场,综合考虑网络借贷公司的技术力量、人员构成、所在区域、资金实力、市场经验等因素制定本公司的目标市场。

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将借款人的范围缩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将公司的全资源应用于该目标市场,对同类型借贷人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个领域可以是一个细分行业、一个细分的人群、一个细分的担保手段、一个细分的用途,也可以是它们组合后的一个固定模式。比如采取“企业联保”的担保方式对一个行业协会内的成员单位的融资需求开展网络借贷服务;也可以将网络借贷公司所在地的三小时车程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小商品市场商户作为一个群体为目标市场。细分市场后,应避开同质竞争,采取与别人不同的服务方式专注目标市场,将有限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一个点上,避免无谓的损耗,提升在同一细分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2.发掘优质客户源,合并类同客户,稳定借贷关系。银行青睐优质客户资源,网络借贷平台对贷款客户品质有着同样的关注。只有目标市场(贷款客户)的同类性、稳定性,才能实现平台经营的可进入性、可实现性和可盈利性。因此,基于网络借贷平台自身状况匹配目标市场,才能有效占领目标市场,才能集聚优质客户资源。结合目标市场细化平台建设,形成稳定的借贷群,并让借贷群发挥引荐作用,实现类同客户集群,同时制定模式化管理机制,稳定集群内的借贷关系。在能取得利益最大化的细分中,根据互联网借贷平台的综合实力,确定细分市场数量、每个细分市场的客户数量。

3.充分发挥互联网自身强大的市场细分能力和作用。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看,互联网具有一定的市场信息收集整理能力,所以占据这一优势的网络借贷平台要充分发挥自身做互联网的特长,通过做强客户信息收集处理系统功能,开展深度市场细分。

一是强化网站的特色建设,做好细分市场范围内的信息服务工作,吸引特定服务群体,为客户提供一定范围内的专业信息,展开与客户的互动。如:与出国留学中介合作,对出国留学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发布,吸引有意向留学的群体,进而为这个群体中有贷款需求的人群提供借贷中介服务。

二是建立潜在客户数据仓库,在个人、企业数据整理、挖掘中发现新的市场细分方法。设计特定的信贷产品提供给潜在客户,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借贷需求,形成新的目标市场。比如,房贷首付比率提升后,有网络借贷平台推出针对房贷首付款的借贷业务。

4.建立自己的征信体系,把握扩大市场的关键点。要真正实现网络借贷的快捷便利,依靠的还是个人的诚信评价,做自己的征信体系才是互联网借贷的出路。无论这个行业发展如何曲折、如何标新立异,最终的归宿必然是凭借个人信用实施网络借贷的快速配对,并实现借贷利率的有效降低,普惠企业与个人。

从当前来看,具有全国性、实用性和完备性的征信系统实施还有一定的时间,但从一定的区域范围来实施征信系统的建设还是短期内可实现的。区域范围内的网络借贷平台要联合起来,做自己的征信平台,为区域内的网络借贷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应与市场细分结合起来,对目标市场群体内适合采用信用贷款的人群先行开展信用贷款,以这块区域信用贷款的先行先试带动区域内外其他客户进入系统接受信用评价,不断扩展所在目标市场的客户数量,达到良性发展的态势。

摘要:网络借贷(P2P)平台作为普惠金融的一种创新实践,近几年发展迅速,其本质是以网站介质为借贷双方提供信贷交易服务的中介公司,其业态一直徘徊于法律模糊地带。国内融资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为网络借贷行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粗放的发展模式也潜伏着危机。本文认为,在国内信用环境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行业需要走一条细分市场、专注一隅的发展道路,才能迎来网络借贷(P2P)平台乃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P2P,金融,民间借贷,网络,市场细分

参考文献

樊志刚,黄旭,胡婕等.互联网挑战银行——谁是21世纪的恐龙[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6).

张中华,朱新蓉,唐文进.2013中国金融发展报告[R].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

信息中介模式下的网络借贷 篇8

本文讨论的是新型的借贷原理和工作实践,在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传统银行类的借贷中介机构工作原理作简要梳理。

信用中介模式下的借贷

借贷自古以来就有。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人们之间的借贷行为由专门的中介机构来完成,从古老的典当行、钱庄逐步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商业银行。这类中介机构存在的基础是信息不对称,赚取的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利差,所依赖的核心能力是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能力、存款人和贷款人之间资金期限错配的管理能力。这种以银行为主要借贷类金融中介的业态形式在数百年间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社会的信用、货币、经济运行中心。

当然,这种以银行为主的借贷类金融中介,在发展过程中也积聚了大量问题,主要表现在风险集中在银行体系内。由于此类机构赚取的是利差,且不能有效地分散风险,继而在盈利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的风险,在经济周期下行调整过程中,不断有银行危机爆发,甚至发展成经济危机,最终以全社会买单的形式来消化银行业内在的风险。

银行类借贷机构的服务还有一个重要缺陷就是,他们以自己(金融中介)为中心,以自身对风险的认知为基础开展工作,而并不完全以借款人、投资人(存款人)为中心提供金融服务,不能识别更广维度的风险,当然也就不能提供更多的风险解决方案。在全世界飞速科技化、民主化的浪潮中,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工作方式与“去中心化”的社会运行方向产生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种矛盾也成为新型借贷机构乃至金融行业演变的重要背景和驱动力如图一。

信息中介模式下的借贷

2012年以来,以P2P(PEER TO PEER)为主的的网络借贷模式迅速发展。我们关注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未来的P2P是信用中介的路径还是信息中介的路径,信息中介的路径是简单的信息中介还是要完成信用中介的功能以及如何完成。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都涉及到借贷这个古老而又新颖的业态的未来,甚或影响到世界。我们来分析下信息中介模式借贷下的原理、路径和资源配置。

路径1:P2P仍然沿用类银行信用中介的借贷原理

目前绝大多数网络借贷机构仍然在采用类银行信用中介的原理,在借款人、投资人的来源方面依靠了网络的方式。在借款人端,基本依据借款金额大小或借款类型复杂程度来匹配线上线下资源;投资人端聚焦于长尾用户形成集聚;平台形成风险管理模型,利用各种资金错配、第三方担保或者自己担保等刚兑方式来平衡投融两端,盈利方式仍然是借贷的价格差。这种P2P作业方式最核心的原理并未改变信用中介的原理,其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处理方式基本与银行一致,平台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但不具备真正走向未来的价值。

处于这种状态的网络借贷企业众多,他们的归宿是可能收购一家银行或者被银行收购,或者像LENDING CLUB那样在银行模式基础上借助网络创新一些业态形式,即在传统模式上有一定程度的创新。这些可能是比较好的结果。其他不具备很强的经营能力或资源能力的网络借贷企业将会逐步被并购或经营不善退出竞争。这其中有些比较迷惑人的新公司,过往并没有太多线下业务的积累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爆发的规模很大,他们基本上采取的是比较野蛮的“资金池”的成长路径。我们认为大多数这种公司除了滥竽充数、无知无畏,更多的是对行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作用。

路径2:纯信息中介模式下的网络借贷

世界上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公司ZOPA,采取的是点对点撮合方式的借贷交易,通过线上发展借款人、投资人,平台不承担信用风险,不承担投资者的损失风险,也不为投资人、借款人之间进行资金的错配管理。这类业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形成比较纯粹的网络借贷,在网络方向的应用深度上会有比较大的进展,比如网络特征为“自组织”“自定义”“自传播”等。但是,这类公司在解决风险的跨期问题、收益问题、资金安全问题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意味着金融的核心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ZOPA这类公司也因此没有成长得特别快。这当中隐含的潜台词是:网络借贷公司如果不能完整地形成借贷闭环,不能完整有效地提供金融服务,是否可以长期发展?

路径3:采取信息中介的模式完成信用中介的功能

中国金融监管层的意见是不鼓励P2P网络借贷行业采取信用中介的工作原理,建议采用信息中介的方式。我们暂且不论这是为了保护传统金融行业还是鼓励创新,还是打着鼓励创新的旗号保护传统,各种利益主体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博弈,不断演化行业的表现形式,直至业态稳定下来。

从上文论述来看,网络借贷无论信息中介程度多高,都需要完成信用中介的功能才可能形成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但又不能采取类银行的方式。那么,如何做?我们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用信息中介的模式完成信用中介的功能的业务循环。下文我们以深圳钱来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举例说明:

1.通过各种促进信息对称的技术,不断最大化地对称投融两端金融行为乃至社会行为;

2.平台建立复杂的撮合交易系统;

3.平台不再以息差为主要收入,借贷双方借贷成本一致,摩擦交易成本趋于更低。

1.通过更多的风险识别技术,将不同的风险定价完全分散到产品组合中;

2.利用更多的风险缓释方案覆盖潜在的坏账,打破刚兑但更合理地保障投资人的本息安全;

3.根据投资人资金流动性需求选择不同的投资组合;

4.借贷双方自主选择交易方式。

钱来网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在13个城市服务了上万个小微企业主、60万的投资者,验证了采用信息中介方式完成信用中介功能的新型借贷模式。这类模式健康成长会有效地促进借贷双方成交、风险分散,形成更广泛的“去中心化”的新型金融机构,大大消减了传统银行的内生弊病(资本金消耗、巴塞尔协议监管条件、风险集聚、周期性危机、客户有效需求辨识不足等)。

钱来网及作者在网络借贷的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心得,并在2014年中国高交会提出建设创新金融的六大支柱:第一是广泛采用新技术,不断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成本;第二是重塑原有金融的账户体系,能够支持核算更多的生产、生活场景;第三是健全基于大数据的新型风险管理体系;第四是沉淀出人们易于接受的类似于存贷款管理办法的投融资新规则;第五是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在风险分散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进行风险补偿;第六是形成适用于未来的监管体系,而不是基于传统的理念。

上一篇:《直线、射线和角》数学教学反思下一篇:新闻采编业务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