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2024-12-20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共6篇)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篇1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针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视非主流文化这一特殊现象和问题,认真梳理和审视了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校园主流文化以及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意识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关键词:非主流文化;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意识;价值观 Abstract:According to strengthen the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harmonious campus, we must face the mainstream culture in this special phenomena and problems, and to examine the non-mainstream cultures on campus mainstream culture and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huge impact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the mainstream culture;campus culture;students;mental consciousness;Values

一、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的定义

大学生文化以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期待为标准,可以分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社会要求和期待的,是广大学生所具有的,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在内的文化。它体现着社会对学校的正式要求,通常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作为主流文化共存互补的非主流文化在服从主流文化的前提下,以一种异端的方式来矫正偏离主流价值的取向,从而使文化沿着常态发展。大学生非主流文化是由大学生创造的,与学校精神宗旨、学校纪律、校园主流文化相分离的校园亚文化,是一种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的显性文化。大学生非主流文化在层次上是一种通俗文化,是大学生在文化选择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具有随意性和非系统性、非正规性的特点。

二、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

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按产生的时期划分,大致可分为传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和新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两大类。第一类是传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多产生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大致有“课桌文化”、“宿舍文化”、“厕所文化”等。所谓课桌文化就是书写或刻画在课桌上的文字和图画,其内容或自我揶揄,或愤世嫉俗,或民间俚语粗言,形式上或是打油诗,或是图文并茂“;宿舍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装饰世俗化色彩浓厚,明星风采,美人泳装最具代表性,而第二特点是宿舍中的语言粗俗化并流行化,一些陋语秽言甚至黄色幽默笑话在宿舍频频使用、流传,熄灯后入睡前的卧谈会更是少不了情、爱及尤其是性“;厕所文化”表现形式和内容与课桌文化相似,但在某些内容上则更俗鄙乃至色情。上述三种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在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成为校园非主流文化的主体部分。第二类是从90年代中期以后,校园非主流文化在延续着原有传统的同时,又逐步产生出一些新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大致有“影碟文化”、“网络文化”、“洋节文化”、“卡通文化”“、新新人类语言文化”等。看影碟,几乎是每一位大学生在读书期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消费、休闲娱乐方式,因此我们也可以在几乎所有的大学校园里或周边找到为数不少的影视厅、影碟出租摊点,又由于计算机在学生宿舍的普及以及播放影碟的设备的价格低廉化,使大学生们可以低成本地进行此项“文化消费”。上网,不仅是社会的时尚,也是大学生的时尚。网络文化则以异军突起的姿态,迅速地渗透到校园,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伴随着网络而来的一些负产品,如亦真亦假的网络爱情,信口开河的网络论坛,BBS特别是网络毒幽灵般的隐藏在网络中,成为部分大学生有意或无意的搜寻点击对象等等,也成为校

园非主流文化现象。“过洋节”,也是大学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大学生们对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似乎特别的情有独钟、趋之若鹜,送花、寄卡、恶作剧,甚至上教堂,大学生们对此乐此不疲,过得津津有味。读卡通,则又是大学生们的一大爱好,多以日本、香港为原产地的卡通作品在相当部分大学生中流传,如《七龙珠》《、圣斗士》等,大学生们为卡通读物中线条柔和,造型夸张的美少男美少女所着迷。说新新人类语言,诸如“酷”、“忠厚”、“偶象”、“早恋”“、蛋白质”“、特别恐龙”等等,再加上许多中西合璧而成的词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有特殊的含义,非字面语义可以理解,而这样的新词则几乎在每一个校园里成为大学生们的通用语言。上述新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的产生既有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因素,也有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特定的年龄阶段的因素。新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严格说起来并不是大学校园所特有的,它们只不过是社会大众文化现象延伸到大学校园里被接纳并使之个性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会的大众文化是与高雅文化相对而言的,是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其主要功能是娱乐,它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中性面目,也就是没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倾向,再就是其商业性或商品的特点,惟一能对它进行支配的是市场规律和利益原则。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文化的民主化、普及化和平民化的进程,又由于大众文化以其中性的面目和舒缓、轻松、温情、渲泄、抚慰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在焦虑,这对于社会的秩序维护起着一定的镇静剂的作用。但毫无疑问,大众文化是一种缺乏严格意义上美学价值的商业文化,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它的中性、非现实性,它的一定程度的模糊善恶、挑战道德、渲染情欲、展示暴力等等对人们的引导甚至误导又是极广泛而快速的。显然,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正是大众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在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和大学生这个特殊年龄段青年人身上的个性反映。一方面,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的变迁带来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评估、调整和个性独立意识的增强,人们在社会变革中享受、使用着前所未有的活力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它的压力、无奈、冷峻,甚至残酷。社会心态需要一种能轻松、渲泄、抚慰的文化氛围来调节,来减压,因而大众文化应运而生,这种文化由于自身的定位和利益原则,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负文化”。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各阶层中最敏感、最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的层面来说,较之其他层面对社会的变革有着更大的热情,这种热情使得他们容易成为理解、接纳甚至创造新文化的先锋。就总体而言,社会变革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主流文化的健康、清新的活力,但必须注意的是正是由于社会的转型、变迁,经济体制的变革和转换,利益群体的分化与重组,思想文化领域的宽松与活跃,外来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影响,社会心理的多变和剧烈冲突,大众文化的大量生产,使新的社会现象、矛盾、价值观层出不穷,又使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当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行为反叛、无序、道德失落与思想困惑、混乱,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正是这种状态的折射和投影。而且,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竞争的不断激烈,使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压力需要缓解、宣泄,校园非主流文化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

三、校园非主流文化产生的原因

(1)客观因素。学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校园文化的演变不可能不受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从本质上看,校园非主流文化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渊源。

①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环境还存在一些突出的消极面,给校园文化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以电视、报刊为核心的大众媒体,虽然可以塑造学

生的灵魂,成为精神凝聚力的重要中介,但也可能成为思想混乱之源、价值冲突的工具。一些影视片大肆渲染犯罪,暴力和色情,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很大。一些大众媒介将一些影、视、歌、舞明星和体育明星推崇到偶像地步,强调异国情调的个人享乐。

②社会变革的影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由于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总体来看,社会变革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激情下隐藏着一种浮躁情绪,表现出激情与浮躁并存,自身素质和期望目标不相适应,对尚未形成的价值评价体系不适应。于是,行为无序、道德失范与思想困惑、混乱便在所难免。校园非主流文化正是这一现象的折射和投影。

③教育本身的原因。校园非主流文化的滋长,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现状相对社会改革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的发展,课程的设置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性”的教育不充分,不少大学生在适应社会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障碍,这些问题引起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现状 的不满。

其次,从招生到专业的安排设置,从教学科目到教学内容的统一管理,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呆板的管理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陈旧的教学内容,使部分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对自己所定的目标 不能坚持不懈。

再次,近几年高校扩招,使人员猛增,但校园环境建设明显滞后。有的院校建筑布局缺乏科学规划,有的院校的建设没有文化的内涵和格调,有的院校既看不到参天的古树,也看不到读书的学生,各种因素的影响,让一些学生感觉校园生活的单调、松散、无聊和空虚,他们为了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为了找回一个文化人的“文化”,校园非主流文化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④学校德育工作对新形势不适应。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还亟待加强,德育队伍和保障措施不够力度,经费投入措施不到位等,也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2)主观因素。大学生的年龄多在18至23岁之间,正处于人生的心理过渡期,也是大学生自我与社会关系紧张期,他们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敏感、单纯而富于幻想,对观察和感知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喜欢追根溯源、怀疑和争论,渴望早日了解复杂的社会。校园非主流文化恰好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机会。

四、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校园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机制

1、校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辩证关系

校园主流文化,是指社会要求和期待学校及其成员所具有的,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在内的文化。它体现着社会对学校在文化方面的正式要求,通常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不为学校自身的意识所改变,是一种外界的文化,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才能对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影响。校园非主流文化,是指学校文化中社会要求和期待之外的文化。主要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虽然没有社会期待的根据,但也并不与社会期待发生冲突的文化,即侠义的“非主

流文化”。另一种则是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违背的文化,即“反主流文化”。本文所述非主流文化,包括这两种成分。因为社会所要求和期待的标准与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同一个社会,在不同的时期,对学校文化的期待也不相同,所以在高校文化中主流文化成分与非主流文化成分的区分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高校文化的组成部分,非主流文化具有高校文化的社会性、伴生性和现实性。社会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往往因为社会的体制改革、生产力水平、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深层次的变化。伴生性表现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外界的冲击,学校成员(主要指学生)的客观需求和主观愿望发生变化,非上流文化会伴生新的内容。现实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伴随外界客观变化产生,进而适应社会某些阶层或群体的要求,与社会现实文化有着广泛的、深层的交融。非主流文化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主要个性特征有来源的非组织性、功能的非强制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来源的非组织性表现为,—般情况下,非主流文化不是由学校外部社会预先规定的,也不是来自学校的组织管理机制,而是在学校成员内部自发形成的,是一种“内在的文化”,缺少组织和计划。功能的非强制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对学校部分成员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发的、内在的,是一种自觉的“功能文化”,不需要强制组织和强制措施。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不平衡的、不稳定的,其发展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不相冲突,并被社会所接受或认可,则有可能转变为主流文化;第二,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背,则被社会所扼制和局限;第三,既不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背,也不被社会明确认可,继续自发地发展。

2、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表现

通过对学校文化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高校非主流文化是外界社会文化影响和冲击学校文化的主要板块。其原因有三:第一高校文化中的非主流成分与外界社会的接触层面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更为广泛,更为随机。第二,非主流文化的产生带有选择主体较强的主观性,受外界影响而引起变化的可能性较大。第三,高等教育相对于其他层次的教育而言,培养主体有着更大程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信息。因此,高校非主流文化是高校文化变化中最明显、最深刻、最广泛的文化区域。如果说主流文化的变迁,是学校文化变迁的主流性和方向性变迁,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有一定的可预见性,那么非主流文化的变迁则是多维的、随机的、不可控的,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我们知道高校文化不可能只是社会期待的翻版,总要或多或少地混杂一些不符合或违背社会期待的成分因此,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其一,社会的期待本身与学校成员的期待总会存在一些差异或矛盾。其二,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不能完全准确把握社会的要求与期待的标准和内容其三,学校成员的个性因素,学生出于好奇,更容易接受新生或相异的信息,相对于其他层次的教育而言这一原因在高校显得较为突出。这也是非主流文化容易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因素之一。其四,非本土文化的渗入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这是任何一个想发展、想进步的国家和高校都不能避免的因素。如果说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那么非主流文化好比自然生态环境,在培养学生知、性、意、行的过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校成员的言行以及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的影响。非主流文化的产生是学校成员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因此,在形式上,非主流文化对学校成员的影响和作用是直接的、内在的、自发的;在性质上,非主流文化对学校成员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主要取决于非主流文化内容的属性和学校成员的选择。

(二)校园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1、非主流文化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冲击与排挤(1)负面网络文化的冲击

互联网中的消极、暴力、色情等非主流文化,被称为“社会毒文化”或“电子海洛因”。在我国,大学生成为网络青年的主要群体,上网成瘾使很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发生剧烈变化,严重的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网络游戏”、“虚拟交友”、“QQ爱情”、“网络迷信”等带来的颓废、萎靡更是举不胜举、防不胜防,经常见到有的学生上课精神恍惚,下课迫不及待地奔向网吧的场面。如今,网瘾危害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极易导致大学生的心灵扭曲和变态人格。(2)负面商业文化的冲击

市场经济中,商业化、市场化、交易化等规则本无可厚非,但商业社会也不是无规可遵、无序可循,其主流文化,比如诚信、守法、公平等人类的先进意识正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当中。而非主流的商业文化,诸如权钱交易、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巧取豪夺、不择手段等,也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学子们的头脑。这些恶俗的商业文化,将教育者辛辛苦苦为学生灌注的“诚信”理念不断消弱,成为令学校和老师深感忧虑的侵害学生心灵的可怕“病毒”。(3)负面生命文化的冲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与生俱来要承载许多责任、义务与使命,因为生命不光是个人的,更是属于家庭、属于社会的。然而这些先进的生命理念,在很多大学生思想中非常淡漠。他们把生命看得极其个性化,即“我是我自己的”,由此带来的是生命的自私和脆弱,缺乏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为他人奉献的牺牲精神,经不起挫折,受不了困难。这些都说明了负面生命文化的危害确实值得社会和高校教育者警醒与反思。

2、非主流文化冲击下大学生的心理意识嬗变

(1)1.信仰迷失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种种复杂的社会原因,传统的理想教育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很多大学生失去了对主流意识和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造成对政治信仰认同的破灭。同时,家庭和社会官本位、商本位、钱本位的潜在影响也让大学生变得很现实,甚至连幼儿园里孩子们的理想都很“非主流”了,当孩子们的理想从过去的当解放军、当科学家变成了当处长、局长、经理、老板了的时候,大学生们的理想则变得更加现实而直接,即找一份好的工作或考研,当然,考研也大多是为了更有把握找到更好的工作。有学生说:“我们追求更多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追求的是职位而不是职责。”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对一所大学学生的问卷中,在回答“你信仰什么?”的时候,21%的学生答案是“钱”,43%答案是“能力”,12%认为是“权力”。7%的学生表现出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极度矛盾的心态。在回答其它一些问题时,明显地显示出了大学生实用主义意识的强烈。很多大学生对现实怀疑、困惑、信仰迷失,同时又不甘于这种迷失,因而显出痛苦而矛盾心态。

2.享乐意识这是一种游离于主流意识之外的、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放纵感官快乐之中的非理性主义行为,是一种对一切都无所谓,不再追求,不再思索,以无度的享受、无止境的消遣为人生最大意义和幸福的消极涣散、自我消解的生存方式。

“享乐意识”其实是一种感性快乐主义文化意识,既对拜金主义“搔首弄姿”,又与实用主义“顾盼生情”。这种文化和意识泛滥的直接结果是使人只会追求消

费和享乐,而抛弃了对人生意义、幸福、价值、精神的追寻,在大学生身上体现为价值观的平面化。现如今,铺天盖地的消费信息、鳞次栉比的消费场所、充满媚惑的消费宣传、花样翻新的消费时尚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煽起大学生的消费热情,诱导甚至支配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很多学生是“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文化消费跟着时尚走。”这种快餐式、无深度、平面化的消费心理,这种缺乏崇高感、使命感、道德感的消费文化,恰恰迎合了现代商业社会中大学生急功近利、寻求新颖、渴望享受、表现自我的价值观念的内在要求。也正是这种快餐式的消费文化和享乐心理把一部分学生塑造成了缺乏思想内涵、没有价值追求、失去思维主动、丧失批判精神、情绪反应浅显的平面人。

3.悖逆心理主流理想信仰的疑惑和迷失必然带来心灵崇尚的重新寻觅。有大学生说:“过分强调我们只能接受一种世界观才是科学的,信仰宗教就是迷信的,这造成了我们的逆反心理和反感”。他们认为,单一的意识形态教育是不明智的,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是育人,那么科学的意识形态教育就应该是吸取各家精华糅合起来的多元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精华的综合意识。他们认为,政治理论教育空洞高远,解决不了他们的现实问题,把伦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混在一起是错误之举,应该淡化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文化道德修养。许多大学生认为理想化的境界是反对一切假想的中心或权威,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选择,他们说“我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不会轻易相信别人怎么说”,“既然传统无法保证我们精神上的明朗,我们干脆对主流意识中一切绝对不可侵犯的传统制约采取拒绝”。这种怀疑、否定甚至是抵制的情绪表明他们中的很多人心中没有绝对的道德,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这些观点是部分大学生内心世界中非主流意识的真实写照,是悖逆心理和否定意识的具体体现,生动反映出大学生非主流意识的非政治化、多元化倾向。

4.暴力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误区。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2004至2006年的3年间,仅北京的高校,就有43名学子自杀,学历层次为在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大量严酷事件的接连发生和众多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暴力心理现状实在令人堪忧,光鲜亮丽的表象下,他们恰恰成为了心理健康领域的弱势群体。

五、应对非主流文化影响的策略

(一)对价值观影响的策略

面对非主流文化的变化和影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改变以往站在主流文化的立场上审视和批判非主流文化的视角,站到一个更为中立的正确立场上,以科学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对待非主流文化。当前,社会文化的结构趋向开放式,内容趋向多元化,功能趋向综合化。区域文化将不可能完全、单一地局限于某一个区域。而是一个以广阔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并与之相交融的多元化主体、多样化形式、不同性质影响的亚文化。要从高校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正当需求,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所在。对于高校学生的文化选择,要彻底改变带有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加强思想沟通和正面引导,以内因优化,促进学生提高文化鉴赏力,从而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积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的育人因素。充分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直接的教育意义。有的非主流文化本身就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有的非主流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具有教育意义,对于非主流文化中直接明了的育人因素,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十分注

重并充分利用。积极挖掘非主流文化中隐含的教育意义。有一些非主流文化或非主流文化中的有些内容表面上给学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直接印象是没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需要人们去发现和挖掘。为此,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有效机制:首先是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元化不动摇的约束机制;其次是开放机制,即主导价值观要增强面向大学生的开放性和宽容性;再次是比较机制,对那些非社会主导价值观,应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比较和鉴别。二是文化凝聚机制:大学生作为一个尚未步入社会的高文化层次的群体,文化凝聚机制在其价值取向整合中起重要作用。文化具有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纽带、辐射、渗透等功能。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三是社区互动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周边环境的影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从校内一个维度来进行,要善于利用社会的支持,发挥全社会特别是所在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将思想政治工作由校内拓展到校外,建立高校和社区的互动机制,实现“多管齐下”、良性互动、取长补短的工作格局。通过以上机制尽可能排除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不利影响。

(二)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策略

要应对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影响,必须认真梳理和审视现阶段高校非主流文化及影响的新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1.现阶段高校非主流文化影响的新特点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市场化,现阶段非主流文化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在校园文化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逐步由以往的校园边缘文化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心文化靠拢和转移。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普及,非主流文化载体的虚拟化,使非主流文化信息总量剧增、信息内容剧变、信息渠道日益趋向多元化。相对于学校主流文化而言,非主流文化更具有较强的先锋性和超前性,由过去的无足轻重发展到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影响学生非主流心理意识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阶段高校非主流文化是十分复杂、多变和难控的。非主流成分与外界社会的接触层面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更为广泛、更为大众、更为通俗、更易受外界影响而引起变化,因而非主流文化和非主流心理意识不管是内容、形式还是其实质,都具有不稳定性、不平衡性和无序性。如果说主流文化的变迁是学校文化的方向性变迁,是有组织、有意识的影响和渗透,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可预见性,那么非主流文化的变迁则是多维的、灵活的、自发的、随机的、零散的。这种零散和随机经常表现为偶尔随意思维,虽不构成严密的理论思想体系,因时、因地、因人、因势而变,但它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却十分巨大。少数大学生的非主流意识对主流意识系统形成强烈干扰,成为反主流、反社会的排泄渠道。现阶段,大学生的非主流意识正处于“十字路口”,茫然迷失是主要特征,但具有引导性和可塑性。

2.正确健康心理意识的引导及举措

(1)以理性的态度客观对待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影响

面对当前高校非主流文化出现的新特征,面对当前社会文化结构的日趋开放,内容的日趋多元,功能的日趋综合化这个现实,区域的单一的主流文化将不可能再一支独秀,不可能再完全地、同一地、强制地发生最大作用,它必须要以广阔的社会文化为背景,要与多元化主体、多样化形式、不同性质影响的非主流文化相竞争、相融合。这就要求创造一个良好机制,在充分尊重不同文化类型存在价

值的同时,也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文化选择权。

正如其它文化类型一样,非主流文化也同时具有正负面的双重作用。负面的非主流文化和心理意识会消解主流文化原有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会导致某些大学生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片面追求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渴望自我实现,唯我独尊,在追求自我满足的同时,却卸载了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正如前面所讲,对于非主流文化也不能一概否定,它也有其合理的一面。非主流文化也可以承载积极健康的思想情趣,比如主流文化之外的大众文化中也不乏具有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文化娱乐。从积极的角度看,大众文化以生动活泼、缤纷热烈、通俗平易、贴近生活的一面,改变了以往单调、刻板的沉闷生活方式,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空间和缓释压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非主流文化,要对其进行分析和引导,不能简单武断地批判和打压,要看到它产生的必然性、形成因素的复杂性和存在的合理性。

(2)以科学的教育机制引导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意识

对于大学生的文化选择,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注重个人需求的满足,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但是,这种自主选择要与管理引导相结合,既要始终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元化不动摇的原则,又要增强文化面向大学生的开放性和宽容性,即要以自主选择为主体,以管理引导为手段。要正确把握社会期待与大学生主观发展需求之间的差异,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和切入口,彻底改变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和空洞无味的说教,使其现实化、平易化、人性化、生活化,真正解决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据此,高校把对非主流文化的分析评价引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教育者要对非主流文化中直接明了的育人因素格外注重并充分利用,对其中隐含的教育因素认真发现和挖掘,对非主流文化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思想上及理论上认真反思、分析、鉴别,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认真思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正确的文化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开展积极讨论,自觉地评论和自我教育,对非主流意识进行历史的、阶级的、科学的、认识论的分析,把“求乐”同“求美、求善、求知”很好地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自觉抵制非主流意识中的消极因素影响。

(3)以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大学生健

康心理意识的土壤高校作为大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文化场所,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尤为重要。校园文化具有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纽带、辅射、渗透作用,因此必须进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以“自由、科学、民主、创新”的大学精神为载体,为大学生提供灵魂支持,在校园中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引导大学生积极认识和积极对待各种非主流文化思潮的挑战。总之,既要满足学生健康的感性需求,又要引导他们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在精神愉悦的同时,使人格得到理性的提升。

(4)以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配合大学生心理

意识的净化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心理意识形成的重要依托。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不可能独立于尘世之外而存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它心理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及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只从高校校园一个维度来进行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善于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发挥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助,将健康心理意识的培育工作由校内拓展到校外。这就需要使文学

艺术、广播影视、社会管理等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加大整合力度,多管齐下、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取长补短,形成各方面力量的良性互动,从源头扼制不良文化和不良意识的滋生和蔓延,减少不良情绪的传染,净化社会心理环境。在这种良性机制下,大学生就更易于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而只要接受了先进的优秀文化,就能自觉地排斥非主流文化的消极影响。同时,学校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受到教育,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新问题的必然性,消除对社会现实怀疑和不满的消极情绪,克服失落感和盲目意识,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取向。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正是由于非主流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并且对大学生的心理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所以,及时追踪和研究其发生的作用和应对策略,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李斌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N].光明日报(第二版),2005-06-22.[2]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1.[3]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137.[4]尚定一.文化建构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策略[N].中国教育报(第一版),2005-09-27.[5]蒋夫尔.让不良文化远离校园[N].中国教育报(第二版),2004-10-07.[6]江畅,戴茂堂1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1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4371 [7]兰久富1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1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11 [8]陶东风1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M]1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2371 [9]李培超1环境伦理[M]1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75-761 [10]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课题组1当代中国青年思想道德状况与特点[J]1中国青年研究,2000,(4):61 [11]纪秋发1北京市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J]1青年研究,2000,(2):301 [12]刘智峰1道德中国: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深重忧思[M]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1 [13]许纪霖1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M]1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2781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篇2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 音乐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流行音乐作为音乐类型里面的一个重要类别, 对于音乐的完善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音乐能延续不断发展至今, 传播也对其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1]流行音乐通过传播, 形成各民族, 各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甚至是冲突碰撞, 流行音乐也因此能够吸收融合并借此积累创新, 这为其发展提供了无穷契机。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价值观的阐述:“价值观是主体对客体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以及调整作用, 使得它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带有一定的倾向性。”[2]由此, 可以看出经历对于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彰显出了这个时代人们的经历, 同时他也影响着这个时代人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流行音乐与主流价值观、大学生之间关系

(一) 流行音乐与主流价值观

詹姆斯·罗尔认为:“由于音乐容易获得并且富有`弹性', 它可能是不同政治文化团体和运动表达的完美形式。”[3]而流行音乐又作为音乐中最活跃的一种形式, 被认为是“特定的文化关联与文化暗示”。在各种流行音乐作品充斥着我们耳朵的时候, 一些歌曲在媚俗心理和利益的驱使下沦为缺乏审美价值和文化气息的低俗之作, 如冷漠的《小三》, 这首歌的歌词直接表露出小三的作为:你终于你做了别人的小三, 从此我不再是你的港湾, 当你依偎在他的胸怀, 是否已忘记我曾给过的爱。这首歌被广为流传, 这在一定程度上其中表现的纸醉金迷的价值观也被社会所认同接纳, 这也就会对于正确价值观的构建起到一定的消极影响。

“作为传播和塑造意识形态的这样一种社会工具, 媒体的力量不仅可以通过重复性地引起对特殊事物积极注意建立一种广为流传的新的‘思考方式’, 也可以通过塑造标准化的展示方式来规范事物的内涵, 做到这一点。”以《我相信》为例, 杨培安将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写进自己的歌曲中: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 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在日落的海边在热闹的大街, 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该歌曲以积极乐观的风貌鼓励大家相信未来, 其积极向上的曲风为主, 是可以以正确的价值观鼓舞大众。流行音乐与主流价值观的关系可见非同一般。

(二) 流行音乐与大学生

如今的大学生追求自我与个性的想法十分强烈, 他们有着青年人身上创新精神和年轻朝气。流行音乐音域适当, 旋律易记易唱, 结构精致简单, 聆听每一首流行音乐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极富自我, 大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的理解对每一首歌曲尽情不同诠释, 所呈现出来的风格也就更加多样化, 这位大学生展现自我, 抒发情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流行音乐的通俗易懂也能让大学生之间能迅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让它逐渐成为大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是他们有了更多的平等交流的机会。流行音乐歌词简单易懂, 又十分贴近生活, 欣赏它不需要很深的理性思考, 这为大学生闲暇时间缓解学习压力提供了帮助, 为满足了大学生心理需求, 排除心中不满, 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提供了宣泄方式。

同时, 负面影响也相继产生:流行音乐是工业时代的产物, 过度的市场化营销削弱了流行音乐自身的艺术性, 社会传媒夸大的宣传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审美能力。舞台上的绚丽夺目、明星们光环、路人甲的一夜成名, 这些都将对还处于发育期的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更加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有些流行音乐因内容粗浅而不利于大学生想象力的创造和培养, 这类音乐旋律千篇一律, 歌词简单粗俗, 丝毫没有音乐的优雅和底蕴, 低俗的传播内容影响大学生的审美水平, 市场化的流行音乐在迎合受众时逐渐发展畸形, 其低俗的传播内容影响了大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流行音乐在大学生群体的传播与发展

流行音乐借助于新兴的传播媒介, 促使其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 影响也更为广泛。其广泛传播不仅让流行音乐为更多人接受, 也促使其自身的发展更加良好, 形式更加丰富。但其自身一定要符合大众的需求, 不要一味地迎合市场化的音乐从而影响流行音乐的质量。所以只有以积极健康的趋势引导也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流行音乐歌曲中也应该加入中国化的文化内核和价值观能才能更加贴近中国人对歌曲的理解, 也更符合我国的社会大环境下所宣传的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以及集体主义价值观。让歌曲本质和核心更切合中国受众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

四、结语

传播为音乐提供了动力, 而流行音乐在当今音乐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因此深受年轻的人的追捧。未来流行音乐应发挥其寓教于乐的作用, 既摆脱单一说教的强行灌输模式, 同时也应杜绝低俗没品位的歌曲内容。创作出积极健康的歌曲, 更要打造适合中国特色内涵和外观的歌曲。利用流行歌曲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流行歌曲极大的社会关注度,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3]詹姆斯·罗尔 (美)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董洪川, 译.商务印书馆, 2005.

[4]张伯翰.论音乐在传播过程中作为媒介和信息的双重性质[J].音乐研究, 2014 (9) .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篇3

【关键词】非主流文化大学生价值观对策

非主流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要从多层面进行分析,高校非主流文化也不例外。可以说,它的产生不是孤立的,是现阶段社会特定大环境、校园小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及现有的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主流文化的产生是学校成员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对于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

随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随着思想禁锢的解除和意识形态的淡出,随着人们对文化消费、享受的追求,教化大众和统摄人们思想的以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为特征的主流文化开始走向消解,遭到排斥,并被逐步边缘化,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相对大学生所接受的意识形态。在这种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大学生价值观表现出不稳定性

大众文化填平了雅与俗、精英文化与民众文化的界限和鸿沟,使得本来具有个性、创造性、批判性的文化变成了调侃式、娱乐性的文化类型。身心处于发展的年龄特征,使得大学生极易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而大众文化的虚幻性影响大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判断。

三、大学生价值观主体性缺失

消费文化其实是一种享乐主义至上的文化。它以追求消费、享乐为最终目的。这种文化泛滥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人们只追求消费和物质享乐,而忘却对人生精神层面的追求。消费文化泛滥造成误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副作用。

应对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文化内容,积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的育人因素。对于高校学生的文化选择,要彻底改变带有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加强思想沟通和正面引导,促进学生提高文化鉴赏能力,从而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

(1)以科学的态度理性对待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非主流文化的多元化取向使校园主流文化受到冲击,它也必然使大学生的价值、生活方式受到不同群体文化而趋向多元化。由于思想性下降,注重娱乐性,主流文化原有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受到影响。这是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但是,与其他文化类型一样,非主流文化影响并非总是负面的。只有把对非主流文化的分析评价,引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艺术欣赏和鉴别能力,才能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的更为合理和科学。

(2)以良好的機制尽力消除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由于高校的非主流文化出现了一些负面特征,再加上当前社会文化的结构趋向开放式,这就要求创造一个良好机制,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文化选择权,对于大学生的文化选择,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注重个人需求的满足,有利于个性发展,要彻底改变带有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加强思想沟通和正面引导,系统地掌握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文化的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

(3)弘扬大学精神,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灵魂支持。当前,我国大学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的基本精神,是大学的精神内涵,是主导高校文化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新时期抵御不健康非主流文化侵占和渗入的内在的有效动力。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底蕴必须以此为基础,以弘扬大学精神作载体为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提供“灵魂”支持。同时,充分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直接的教育意义。总之,要用高校非主流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去滋润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土壤。

四、结语

非主流文化这一文化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因素在观念上的反映。它对当代大学生这一颇具代表性的群体有着亦正亦邪、喜忧参半的影响。一方面,它提升了大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独立思考和善于思辨的能力,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另一方面,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德育、身心和审美等诸方面均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导致学生的自我消沉与自甘堕落。基于这样的研究发现,本文坚定地提出在不断巩固主流文化主导地位的同时,应积极引导非主流文化,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产生正面效应。

参考文献:

[1] 章淑兰 辩证的看待高校非主流文化 2006(06)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篇4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王惠玉,麻艳香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普及给新时期的大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命题。从网络文化的定义及特征的分析入手,分别从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自我价值、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的认识讨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给出了应对的对策措施建议。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A

相比于传统的平面和影像媒介,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和传播手段,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使用规模,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渗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各种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渴求及探索,无论在数量和频次上也远大于其它群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的网民中,21~35岁的占88.4%,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6%。可以说,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1]。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大多以求知、表达、交流和娱乐等为主。而网络几乎可以用一种近乎完美的表现方式实现了上述所有功能。但是,大学生的人生阅历尚不丰富,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体验不够深刻,对各类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对网络使用的目的及其产生的后果不甚明确,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等可塑性较强,因此,不断出现的网络文化更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与冲击,这对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命题,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

础的网络精神创造。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3]。

根据上述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定义及分类,可将网络文化的特点总结如下:(1)从文化产品的客观属性看,网络文化具有信息量大、内容和形式丰富广泛、多元化[4]、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和民族[5]等特点。网络文化具有开放中的平等与共享的特性,互联网上每一种文化产品都具备“世界性”与“全民性”[6]。(2)从文化承载和传播的技术方式看,网络文化具有信息获取和传播的便捷性和交互性、使用环境的开放性、信息来源的时效性、隐匿性、松散性、无序性及其不可控制性[4~5、7~8]

。(3)从文化作用的方式和效果看,一、网络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凝结在一切器物、典章、行为之中的精神”。按文化分类的四层次说,文化可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四种,其基本的功能则包括记录、认知和教化三个不同的层次[2]。网络文化则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 网络文化渗透性强、个性化特色鲜明[7],而相对低廉的消费成本又使得其受众不分年龄、性别、民族、身份、职务、地位等,都可能享受网络文化的精彩,但很多情况下,这种享受可能处于被动接受、缺乏约束和监督的使用状态。因此,若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客观的评判,其潜移默化作用效果则难以预知和调控。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0年 月 日

作者简介:王惠玉(1978-),女,甘肃临洮人,硕士研究生。E-mail:why20030825@163.com。

当前,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趋势迅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矛盾。2.网络文化影响了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就国内而言,我们则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随着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社会主义改革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展开和深化,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分工、就业方式、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新的深刻的变化,人们的利益和需要也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与此相对应,各种思想和观念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为各色各样的价值观的存在提供了土壤。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剧烈碰撞,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9]。

随着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功能变得日益强大,网络中的虚拟社会几乎可以完全复制和呈现现实社会的各个部分。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表现就是可重复性、时空的可逆性和可假设性,换言之,现实客观世界的几乎各个层次和部分都可以在网络中以数字试验的方式无限地被尝试和模拟,这使得众多网民的生活可划分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两个截然不同的模块,并且可能会混淆二者之间的界限,对客观世界的一些传统模式提出新的考验。参考有关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10~13],可以将网络文化队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如下。1.网络文化影响了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

网络的虚拟社会消除了国家、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幻化出全球一体的大同社会—“地球村”。大学生们足不出户即可随心所欲地畅游“全球各村”,饱览异域风情。网络上未加控制的信息来源和肆意宣扬,极易使大学生对国外较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和优越的生活方式产生艳羡之情,如不加辩证分析地与国内的情况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地就会显示出国内在很多方面的落后与缺陷。事实上,国外现行的貌似先进、合理和优越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不仅有着其自身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存在很多未被大学生所理解和洞察的弊病,只不过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选择性”地忽视了它们,也缺乏应有的深入思考。再加之当前全世界处于相对和平和经济繁荣的局面,在此条件下,大学生们的全球化意识增强,民族与国家意识的弱化,爱国主义成为一个模糊得可有可无的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和民族荣辱观的确立。

天下”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以个人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贡献为目的;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群众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9]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主流的价值观。可见,我国历来都倡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评价尺度。但随着网络文化发展,个性化生活方式的盲目甚至歪曲的宣传,物质化和货币化评价标准的过分放大,使得人们更趋向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取向,诸如健康养生、物质享受、金钱财富、权力地位等成为争相追逐的目标,而诸如道德品质、知识水平、才能、社会贡献等价值观则似乎受到了冷落。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导致了青年学生价值导向的多元化,从而又造成了青年学生价值目标的模糊,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大学生正好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和教育,极易受到错误的价值观的诱导而产生不良影响。3.网络文化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

近年来,一些社会热门话题或流行语层出不穷,例如“踩猫女”、“范跑跑”、“周老虎”、“凤姐”、“拜金女马诺”等等,不断地挑战和突破了人们对传统美德的敏感神经和道德底线。虽然出现此现象的背景、根源和动机各不相同且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其造成的信息事实和舆论影响却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现象和事件所折射出来的社会众生相在传统道德标准看来肯定是荒谬的、不正确的,但在网络环境中,往往由于虚假宣传和不负责任的肆意解译,特别是对于其最终结果的报道,反而成为获取名声、坐收渔利的榜样或模范,受到不少的追捧和效仿。崇尚真善美的成本很高甚至损失惨重,而奉行假恶丑的病态行为却赚了个钵满盆满,名利双收。以廉价的成本取获取丰厚的社会回报,结果肯定一切的评价标准,极易令大学生们迷失方向,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怎么做是合乎道法的、怎么做是违反常理的,统统模糊了本该是泾渭分明的道德界限;勤俭朴素、艰苦奋斗、诚信为先、仁爱待人等等中华传统美德,在网络世界中时常会成为落后乃至失败的笑柄。可以说,网络文化不断地侵蚀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4.网络文化影响了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

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两个根本的推进力,一是思想与概念,二是技术与工具。前者例如牛顿万有引力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后者如瓦特的蒸汽机、计算机和网络等。人类社会历史无不是在这两者的交互推进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就当前而言,技术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不仅极大地提高和延伸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使得人们对工具化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种技术主义的倾向不仅忽视了人的自身的发展和作用,甚至将人都“泛工具化”了。古人云:“君子不器”,强调的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改造。诚然,没有科技的进步和工具的发明,社会生产力得不到提高,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规模和速度将会大幅下降,但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的思想,始终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目的。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给我们提供各种品牌的电脑和网络服务的同时,也使利技至上的思想影响力更大了。过分地追求技术主义和工具化的发展,势必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疏远、冷漠和乃至功利化,不利于“人的社会”的团结和和谐,容易导致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大学生又正好处于吸收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对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如果不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轻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改造,极易造成对技术主义和工具化的顶礼膜拜和过分依赖,将可能培养出大批“有才无德”甚至“无才无德”的工具性次品,有可能影响到国家和民族长远的振兴与发展。5.网络文化影响了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识

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海量的网络信息以几何级数的倍数在不断增长,令人目不暇接,而且以其快速的可复制性更易成为 “拿来主义者”的制胜法宝。大学生们在充分享受信息繁荣和便捷的好处的同时,也会为信息的良莠不齐、芜杂无序而一头雾水,辨不清真伪对错,也难以做到取舍得当。更严重的是,这种快捷、廉价和简易的“剪切+粘贴”式的操作,竟会成为许多人的“创新”手段和成果,不仅养成了他们对网络信息的依附和迷信,更是严重阻碍甚至破坏了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发展,使得大学生们误认为这样的电脑数字化操作就是创新,因而忽视了基本的理论学习、科学试验和社会实践等环节,不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就连大学教师也难保 “金身”。越来越多的学术剽窃争端、高校引进的学术不端检测软件,无不说明就连高校这

样一方代表制社会中最先进科技文化之一的 “净土”也难免尘污。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研究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14]。”互联网的正负两面的影响,无疑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单纯采用不准学生上网或关闭网站的力一法是不可取的,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也是做不到的。广大思想工作者要转变思想,努力学习,掌握运用高利技的成果,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

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它的第一功能是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及时准确地传递党的声音。那种把网络建设当作纯技术工作,主张网络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参与,走进网络,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荣辱观,开展丰富生动的形势与政策宣传教育,发布健康有益的信息和知识探讨,积极进行思想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们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力求把深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编成生动形象的超文本资料,以吸引学生的主动使用,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5]。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2.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网络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既有拒绝封建主义文化糟粕的责任,又有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责任,更有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引进先进外来文化和传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责任”

[6]

。在大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不仅要重视和

强化中国历史文化和人文综合素质的教育,更要积极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社团组织活动,正面宣传代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主流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事件和社会现象,开拓学生的视野,营造一个健康、动。用清新健康、丰富多彩、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内容来吸引大学生的眼光。

总之,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积极的网络育人环境。同时,要引导学生“打开狭小的专业‘囚笼’,究天人之际,探心灵宇宙,悟时代真理,会文理一身,使自己成为行走于天地之间大写的人”[15]。使得大学生们能够做的“文才武略,德才兼备”,成为对社会有贡献、有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合格人才。

3、增强高校管理者的素质,提高管理和教育水平

面对各种网络文化思潮的侵袭,大学的教育管理者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始终要坚持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以先进的方法教育学生。充分发挥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传统优势,又要改变观念、调整策略、讲究实效。加强研究网络环境中开展思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网络教育中的新问题,拓展新的教育领域。在新形势下,急需要培养出既精通政工业务又懂得网络技术的管理工作人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队伍[16]。这支队伍应当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责任感;深入了解网络的特点,能熟练地使用网络进行形象生动的思想教育;能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以敏捷的思维、快捷的行动迅速的抓住问题,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不断克服困难,探索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开辟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天地。

4、发挥学校网络中心的辐射作用和控制作用,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学校网络中心要依靠技术手段,严密监控网络内容,对各类不良信息进行技术过滤,堵住有害信息侵入校园的“入口”,最大限度的阻止各类不健康的信息与大学生接触。大学生管理者要加强对上网大学生进行三个专项教育,即网络道德教育、网络规范教育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根据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网络运行的要求,对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监控和有效管理,防止他们主动地访问具有不良信息的网站,为大学管理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4]。同时,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教化陶冶作用,精心策划,开展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文化活

和心理,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学生网民的思想工作关键在于引导、教育、疏理相结合,使学生既能利用互联网学到知识,又能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最终达到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建设有中国和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邦富,彭方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47-153.[2]孙建乐,冯希哲.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5:3-4.[3]李晓衡,高征难.建设先进网络文化的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4.[4]杨治清.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15(1):59-62.[5]何秋叶.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J].教育研究2001.4:183-184.[6]贺善侃.价值·文化·科技—面向新世纪的价值哲学研究[M].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304-310

[7]郑重.高校网络文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88-91.[8]顾明远.试论网络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J].电化教育研究,2004, 4:3-4.[9]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411-431.[10]张红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构建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44-47.[11]梁颖.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06,9:69-70.[12]涂青松.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42-43

[13]邱杰.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1):37-

39、47.[1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35.[15]张岂之,杨君游.众妙之门—中国文化名著导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序.[16]曾令玉,陈良栋.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J].学校

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45-46.Influence of Internet Culture on Sense of Wor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Solutions

Wang Huiyu, Ma Yanxiang(College of Maxism,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篇5

三俗文化, 顾名思义, 即“庸俗、低俗、媚俗”文化的简称。庸俗就是平庸粗俗, 同义词是粗俗, 反义词为高雅、高尚;低俗即形容低级、粗俗、不文明的现象或事物, 与“高雅”相对。媚俗即迎合于世俗。媚俗就是过分迁就迎合受众, 为了短期的商业效益, 而不惜牺牲崇高和责任。

二、三俗文化出现的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国家的经济、百姓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改善。当然随之而来的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几年, 荧屏上陆续出现了翻拍的经典名著, 但却恶评如潮。在一些清宫剧中, 对历史故事随意捏造, 大讲情爱, 不尊重事实。还有相亲节目、搞怪节目, 它们背离了文化的教育意义, 只为娱乐。诚然这些电视节目可能受到了部分大学生的追捧, 但是却伤害了中国文化的尊严。

蔡武部长在谈到各种庸俗、低俗、媚俗文化产生的原因时, 给出了以下三点看法:一是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够协调, 市场导向的负面影响, 社会风气浮躁, 充斥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二是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 这其中大部分是优秀的文化成分, 当然也有糟粕;三是缺乏深刻的文艺批评或文艺批评流于形式, 部分文化工作者缺乏人文素养甚至不讲品格, 助长了低俗化的趋势。

三、三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大众文化是相对于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而提出的。当前, 已经形成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共存的局面。总结当前学术界的观点, 并结合时代特点可以得出:大众文化是指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 突出表现了平民化、流行化、时尚化的特征, 以全球化的大众传媒为载体进行大量、广泛传播, 采取商业化运作方式来引导大众的, 一种日常文化形态。

从大众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 大众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即“平民化”。它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文化利益, 反应了普通百姓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然而, 在大众文化流行的同时, 各种庸俗、低俗、媚俗甚至恶俗的成分也掺杂到大众文化中来, 因此,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更确切地说是大众文化中的糟粕成分即三俗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那么, 部分大众文化为什么会走向三俗化呢?大众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 带有商业性质, 背后有利润的驱使, 而且其表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 在利益的驱使下, 电视盲目追求收视率, 电影越来越只关注票房收入, 网络也更倾向于点击率, 一向严谨的文字作品也放弃了审美品味和思想深度。大众传媒的的商业性使得大众文化变得肤浅, 庸俗。

在市场的引导下, 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单位和个人, 开始漠视文化的理性和深度, 逐渐放弃了作为文化工作者的良知和品格, 不顾及社会责任, 曲意迎合市场的需求。于是, 大众传媒中越来越多的充斥着色情、暴力、娱乐八卦等不良文化现象。在这种文化的消费与生产过程中, 广大的文化产品消费者变得思想麻木、审美品位下降、个性丧失;文化产品的制作者创造力迷失, 越来越像在流水线上生产各种低级庸俗的文化产品。如此, 在文化市场上, 供需两方相互满足, 恶性循环, 一部分大众文化变成了彻底的三俗文化。

四、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内涵

所谓价值取向就是个人内化了的价值观, 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判断均需要通过价值取向才能在实践中实现,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要受到内心的支配, 在每一次行为选择之前人们会衡量是非对错、真假美丑, 会考虑该不该做, 该怎么做的问题, 这其中的一个衡量的参照标准就是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大到人生之路的选择, 小到每一件具体行为的做出, 价值取向都起着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因此, 价值取向具有定向功能, 它决定着行为主体对事物的态度、思想认知、审美爱好、职业选择等, 例如, 孙中山和鲁迅弃医从文, 投身革命, 拯救中国, 这一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的人生方向, 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引导其实现了人生价值。汪精卫也曾经意气风发, 立志报国, 但在错误的价值取向引导下, 一念之间, 走错一步, 最终身败名裂。这是一些关于人生方向方面的例子。在生活中, 价值取向同样影响着人们举止行为的选择, 例如一些人拜金功利, 做出些出卖人格尊严的不齿行为, 一些人淡泊名利, 从而洁身自好。前一段时间发生在广州街头的“小悦悦事件”众人冷漠围观、不施援手, 而一善良的老人将孩子救起, 事件中, 每个人内心的行为选择都受到了内心价值取向的支配。

从以上事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由于每个人的社会阅历、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工作环境、心智成熟程度等因素的不同, 人们的价值取向也表现的参差不齐、情况各异。但是, 在当代大学生一代身上, 我们可以看出, 价值取向的不良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 受三俗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人越来越变得功利、拜金、享乐和审美情趣的低级庸俗等。

五、三俗文化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内在逻辑

文化能建构价值意识, 三俗文化也当然能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大学生价值取向体现的是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以及对行为方式的选择等,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与文化世界的内在有机契合, 它具有价值取向的一般性, 同时也具有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 大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 正处于价值取向的初始建构阶段, 可塑性、流变性与选择性较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有时, 一件很小的事情便可以引起价值取向的变化与发展。

另一方面, 由于大学生还未完全融入社会, 他们对这个现实社会、物质社会的感受远不如成年人深刻, 成年人多与物质文化发生联系, 受物质文化影响较为深刻、普遍, 精神文化次之;相反, 由于长时间在学校或未完全融入社会现实, 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发展更容易受到精神文化的影响, 物质文化次之。由此可见, 精神文化在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建构中扮演着主导角色。而在当今的精神文化领域, 三俗文化日益横行, 大学生或主动选择或被动接受, 三俗文化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力量。

第三, 三俗文化与大学生似乎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 大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 对事物的认知、思辨能力较差, 他们思维活跃、感性冲动, 求新、求奇、求乐, 各种三俗文化低级庸俗, 盲目求新异、求刺激, 片面强调纯娱乐性, 不重视思想意义, 二者的特点达到了充分的契合。这就是三俗文化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内在逻辑。

摘要:近年来, 三俗文化泛滥, 充斥在社会各个角落, 作为青年人成长摇篮的大学校园也难以避免, 对大学生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尤其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本文从三俗文化出现的原因, 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简单剖析了三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影响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三俗文化,大学生,价值取向,影响

参考文献

[1]杨雄等著.社会转型与青年发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2] (英) 凯米尔顿著, 袁同凯, 周建新译.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M].民族出版社, 2007.

[3]陈章龙, 周莉著.价值观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张耀汕,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006年11月第2版.

[5]高宣扬著.流行文化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篇6

关键词:网络语言;文化;大学生;价值观;社会语言学;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92-02

网络语言不仅盛行于网络,还以其生动的形式、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流行于现代文化生活,特别是那些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和社会心理的网络流行语,不仅被网民高度关注且广泛传播,而且也被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所运用。网络语言的传播不仅是一种媒介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对网民的价值观和行为都会产生一些影响。网络语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呈现出的最新最潮的表达方式,会吸引受众。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娱乐化的倾向会影响受众价值观的选择。大学生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因而网络语言对他们价值观的影响会更显著。

网络语言与社会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社会性和文化性都是网络语言的重要属性,网络语言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要比一般词汇丰富得多。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从侧面揭示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某些变化和发展。

国内学术界对网络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大多是单一的从语言学、语用学及语义学视角展开的。如:戚晓杰从语音的视角探讨语言的谐音表义现象(2001);李蔚然从语用学的视域考察网络语言(2005);张静、罗世瑛从语义学角度考察网络语言的词义变异(2003)。以往跨学科研究较少,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和探讨网络语言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

网络语言,就是产生于网络,流行于网络的语言。于根元(2003)认为,网络语言是“网上通用的语言,相对于日常的交际语言,是一种新的媒体语言,是一种新的语体”。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看,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也是一种语言变体。苏芳芳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充斥着谐音、别字和外来语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区语言,其使用者大多为年轻人,特别是受教育的学生。开放的社会为信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网络语言也逐渐渗入社会,网络流行语逐步演变成社会流行语。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2002)语言的产生标志着文化的出现。网络语言也不例外,它是网络文化的载体,也是网络文化的外部表现方式之一。网络语言能够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网络文化。

二、研究设计

为深入、细致地了解网络语言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以下三种调研方法展开研究。

一是文献阅读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来了解网络语言和文化的研究现状,强化对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理论的掌握。二是问卷调查法本文的数据来源于“网络语言和文化的影响问卷调查”。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分别在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和焦作师专随机发放问卷246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通过测评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知晓度、支持度以及他们对网络语言和文化影响力的评估来掌握被调查者受网络语言和文化影响的真实情况。三是深度访谈法从调查的问卷中抽取特征鲜明的样本,进行个案访谈。

(一)研究假设

假设一: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影响。假设二: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程度与主流媒体的参与和传播高度相关,媒体参与机会越多,网络语言沉淀为社会流行语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影响力也会变大。假设三:大学生个体心理存在差异,但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其价值观没有显著影响。

(二)研究变量

自变量:网络语言及文化、传播要素(包括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因变量:网络语言及文化的传播效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力)。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网络语言与文化的传播内容、类型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以网络语言的表现手法、感情色彩以及内涵深刻性为依据,把大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分为三个类别:轻松搞笑类、针砭时弊类以及时尚流行类。同时,参考利克特量表5级制,展开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语言的知晓度进行调查:十分熟悉为5分,比较熟悉为4分,一般为3分,不太熟悉为2分,很不熟悉为1分。

经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轻松搞笑类网络语言的知晓度最高,均值为3.6418;其次为针砭时弊类,均值为2.4961;而时尚流行类的熟悉度最低,均值为2.0013。可见,大学生更关注轻松搞笑和针砭时弊类的网络语言。他们认为轻松搞笑的网络语言是“网民语言的狂欢”,而针砭时弊类和时尚流行类的网络语言是“民意的真实表达”,是网民对社会情绪的宣泄。这与大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渴求话语权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效应。

网络语言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破坏了社会用语的规范性;第二,由于语境的不同,它会产生交流上的障碍;第三,网络语言会导致“知沟”,形成信息社会的知识阶层化。面对这些负面效应,本研究接着调查了大学生的态度。其中,有24.1%的大学生认为应对网络语言采取支持的态度,有20.4%的认为应对其采用宽容的态度,而26.4%的人认为应对其规范化。还有一部分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比较模糊,他们多选择“说不清”(19.6%)。只有9.4%的大学生希望能够禁止使用网络语言,继而阻止其在社会上传播。这一结果表明,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话语形式,它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还有待人们进一步观察和探讨。笔者在访谈中也遇到了这类现象。

个案A:网络语言似乎无厘头,实际是对现实的另类解读。我们都挺喜欢这种快速而又个性的宣泄方式,可以生动、直观地表达内心的感悟。

个案B:网络语言的创造者、传播者以及受众者主要是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模仿力和求知欲都很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特强,但分辨是非的能力却不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行话,会存在一些不规范甚至粗俗的语言,严重影响了汉语的纯洁度和规范性。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的培养分析理论认为: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事实传达给受众者一些真理。顾晓鸣认为“网络语言及其书写方式会影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有别于人们的传统语言习惯,让原本平淡无奇的语言瞬间充满了人情味,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具有新奇、简洁、讽喻、戏谑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大学生求新创异、颠覆传统的心理需求是完全契合的。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网络语言会对价值观产生影响,但其影响力是有限的,并且与网络语言的内容、类型相关。一般认为:针砭时弊和时尚流行类网络语言会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直接影响或作用于自己的行为表现和价值观。而轻松搞笑类网络语言,大多时候他们用来消遣,更多时候是一笑而过。

(二)网络语言和文化传播媒介的参与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媒介是信息的搬运工,在语言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一切传播媒介都会改造我们的生活,它们在私人生活、政治、经济、美学、心理、道德、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很深,以至于我们的一切都受其影响,为其而改变。”(2000)网络语言正是借媒介之力得以传播。它们不仅会在新媒介如互联网、手机上流行,也会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介上出现,甚至会出现在户外广告牌上。通过对三所学校的调查得知,大学生了解网络语言和流行话题的媒介主要是互联网(48.05%)、手机(32.52%)、电视(9.4%)、杂志(3.88%)、广播(3.61%)以及报纸(2.55%)。以下访谈也可证明。

个案C:我的生活基本上都是靠网络经营的,只要动一动鼠标,一切尽收眼底。传统媒体应退出历史舞台了。对于网络流行语,毫无疑问,我是通过网络了解的,有时还自己创造网络新词呢。自从“汪星人”“喵星人”出现后,我们寝室就流传“嘎星人”和“咩星人”了。

个案D:现在的网络语言,你想不知道都难。像“正能量”“逆袭”这些词语连电视新闻都在用。当大家在一起交流时,如果有人在用传统的语言,肯定要被嘲笑out啦。

网络语言不仅在网上传播,传统媒介怕被社会孤立也逐渐在行文中使用典型的网络语言,进而慢慢地渗入到日常用语中。因而,网络流行语已覆盖了整个传统的媒介,也丰富了媒体的内容,增强了媒介传播的消化能力。有些网络流行语会慢慢地进驻到普通话系统,最后沉淀为社会流行语。

(三)大学生受众的个体心理差异与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传播过程中存在两个主体:传播者和受传者。受传者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信息流通的目标。离开了受众,传播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和目的。(胡申生,2002)当今网民的心理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元化。此外,大学生充满了获取信息心理、好奇心理、求知心理、娱乐消遣心理以及参与心理。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最强势的媒体,它的网站、论坛在栏目设置、栏目命名上都充分满足了网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心理。运用新事物来引起受众的注意、满足受众好奇心是网络语言的主要特征。虽然大学生个体心理因素有差异,但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整体上都在追求自由、崇尚个性、似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因此网络语言和文化对他们价值观的影响在个体上几乎无差别。

四、结论

研究得到的结论为: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并不显著,而其影响力的大小与内容、类别相关,证实假设一并不成立;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程度与主流媒体的参与传播程度相关,证实假设二成立;大学生个体心理上存在差异,但是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其影响并没有程度之别,证实假设三成立。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指出,“在任何时候,同表面现象相反,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征之一”。(1983)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网络空间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逐步向现实世界渗透,它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性和价值观念。正如德弗勒在分析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说过:“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引起恐惧。”(1989)但通过本研究发现,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它的影响范围、程度是有限的。没有必要对其高举禁令,而应持宽容的态度,让它像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生存。

参考文献:

[1]Sapir.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 London: 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1983.

[3][美]德弗勒,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颜建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胡申生.传播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上一篇:读书心得初一作文下一篇:录用通知书回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