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精选8篇)
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 篇1
高校会计核算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为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提高高等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部于12月修订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30号,以下简称《新制度》),并要求自1月1日起施行。《新制度》的发布并实施,为高等学校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自身经济业务发展需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本文主要对高校在《新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会计核算体系完善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完善和适应新会计制度的合理建议。
一、《新制度》在核算目标、科目设置、核算要求等方面的完善和改进的主要体现
1.高校会计核算的目标更高,一方面要满足高校经济活动财务管理的需要,同时也要与财政改革要求相适应。
2.支出业务的核算更加明细。《新制度》要求按照支出功能和经济内容细化支出类科目,将原会计制度下“教育事业支出”科目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几类,并要求区分资金来源和预算类别,在上述明细科目下还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3.预算管理要与会计核算进一步衔接。一方面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程序要更加规范,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重点科学编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同时要求高校财务预算的执行与会计核算进一步地衔接,提高预算的执行准确性。除此之外,《新制度》还有一些变化,如扩大了权责发生制使用范围、计提固产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完善了会计科目的编码、基建并帐处理、优化了报表项目结构体系和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的纳入等等。
二、高校会计核算目标的探析
基于《新制度》的新变化和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对高校会计核算的目标进行了再梳理、再思考,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会计核算要满足《新制度》所要求反映的.会计信息需求。从信息需求视角的来看,高校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有:(1)主管部门、财政部门、高校决策管理者;(2)不确定的人员,如教学评估人员、各类检查人员、以及其他社会公众。因此我们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要能提供上述人员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2.会计核算要与部门预算挂钩,进一步促进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统一。高校部门预算不能有效地和会计核算系统衔接,也是高校会计核算体系的一个短板,由此造成,会计核算人员不能及时、正确的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并造成不正确账务处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预算执行不够精细等现象。
3.会计核算要满足教育成本核算要求,便于高校的内部成本费用管理。根据《新制度》要求,高校应当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按照相关核算对象和核算方法,逐步进行成本核算,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有赖于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4.会计核算体系要科学合理,便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实务操作。随着会计信息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核算体系的设置要体现科学、高效、准确。会计核算体系顶层设计考虑要完善、精细;基础操作要简单快捷。
三、构建完善的高校会计核算体系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会计核算体系主要包括科目体系和项目体系。科目体系主要指会计科目,一级会计科目按制度的规定设置,明细科目(制度规定的除外)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项目体系主要是指根据单位的管理需要,按以项目为核算对象自主设置的核算体系。,通过对《新制度》和高校会计核算目标的进一步思考、探析,本文认为,除了现有的科目、项目维度外,必须增加会计核算体系维度,优化核算结构,具体如下:
1.完善科目核算维度设置方式。根据《新制度》要求,高校每笔支出业务必须按其预算类别(基本/项目)、资金来源(财政补助/非财政专项/其他资金)、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进行核算,按此设置,以“教育事业支出”科目为例,必须下设“教育事业支出—预算类别—资金来源—功能分类—经济分类”至少5级明细科目,由此计算所需设置的会计科目数将非常庞大,既不利于日常科目的管理维护,也会造成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下降。因此建议简化科目设置层级,可采用“教育事业支出—经济科目”模式,将预算类别、资金来源和功能分类科目等信息纳入“资金来源”维度核算。
2.增加“资金来源”核算维度。由于简化了科目设置,因此建议增加“资金来源”维度来核算科目设置中减少的预算类别、资金来源和功能分类等信息,例如可以按照“资金来源—功能分类—预算类别”模式将资金来源维度定义为“财政补助—高等教育—基本支出”等,其他的以此类推,并按一定的规则将其编码。设置好的“资金来源”通过会计核算软件可以与项目关联,或直接与会计科目关联,以此来标识每一笔支出的资金来源信息。
3.优化项目核算维度的设置。传统的“项目—科目”二维核算体系,是体现“做的什么事—用的什么钱”的思路,项目的设置主要反映需要做的事情。但是在多维核算体系中,项目的设置要细化,项目需承载更多的核算信息,以便于在会计软件中将“科目—项目—资金来源”进行规则化的关联。因此,每个项目的建立需要体现以下信息:(1)项目核算对象,实际操作中可以为具体院、系和特别指定的核算对象,核算对象要区分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和离退休五类;(2)项目资金来源,主要区分信息是财政补助、非财政专项和其他资金三类;(3)项目资金预算类别,是指该项目资金是基本支出还是项目支出;(4)项目的受益层面,主要用来指定项目资金的受益对象,可细化为学校层面、院系层面、班级层面等,还可以根据需要指定层面,该项目信息主要用来进行教育成本核算。项目设置要与高校预算编制协调一致,项目的预算类别和资金来源信息随着预算的变化而变化;项目设置要涵盖高校所有的支出,即学校发生的每一笔支出都要有相应的项目与其对应。高校应当建立统一的项目编码规则,规则既要易于识别,又能方便组织核算。
四、总结
多维核算体系的建立后,高校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均包含有各维度的管理信息,通过选择不同维度的组合,可以根据管理需要产生不同的会计报告,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戚艳霞.《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特点分析[J].财会月刊.(12).
[2]解文清.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应收及暂付款管理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11).
[3]蔡催冬.高等学校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基于《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J].会计之友.(9).
[4]于莉萍,靳鑫.新高校会计制度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探析.《大连大学学报》[J].2013(4).
[5]陈东.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多维核算体系的构建探讨.《会计之友》[J].2014(09).
[6]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财教[]488号)[EB/OL].ht
[7]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3]30号)[EB/OL].
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 篇2
1 碳会计的基本概念
低碳经济下的碳会计就是基于碳排放或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会计事项,设置一个类似于会计中的碳账户对其不确定性和其风险所引致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相关处理,即核算与报告。
2 碳会计的会计要素及相关确认
2.1 碳会计要素
关于碳会计要素的划分问题,我国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两种:(1)认为碳会计要素应划分为碳资产、碳负债、碳所有者权益、碳收益、碳费用、碳效益6部分;(2)认为碳会计要素应划分为碳资产、碳负债、碳资本、本期流入排碳额度,本期流出排碳额度5部分。本文认为,碳会计要素应该划分为5个部分:碳资产,碳负债、碳收益、碳费用、碳效益。(1)碳资产首先应符合资产的定义和一般特征,即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此外还应具有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特征。除了有传统资产的共性外,碳资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碳资产是一种环境资产,给企业提供辅助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碳资产具有稀缺性且其使用不可逆。《京都议定书》规定,清洁发展机制(CDM)资产是目前最主要的碳资产,是企业获得的额外的、可以进行交易的资产,并且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碳资产可以划分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物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2)碳负债是企业因过去的与碳相关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是企业需要承担的现时义务,同时在履行该义务时,预期会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在碳排放中,超过碳排放限额就会形成碳负债,另一方面,在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减少碳源或进行碳捕获(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或者将二氧化碳制成碳酸矿物从而缓解二氧化碳所带来的环境危机)、碳解锁(从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两个层面消除现代对化石能源系统的高度依赖)而进行的不同的融资活动也会形成碳负债。(3)碳收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指出售碳排放权的收益;二是指碳的相对收益(当达成减排目标时,企业不需再购买碳排放权所产生的收益)。(4)碳费用主要包括碳捕获和储存的费用、碳解锁的费用、获取碳排放权的费用。(5)碳效益是基于环境效益考虑的,环境效益最终以两种形式表现,即经济效益形式和社会效益形式,而碳效益应只体现在碳的经济效益上,即碳收益减去碳费用后的净额。
2.2 碳会计的确认
碳会计的相关确认主要包括5个方面,即,碳资产的确认、碳负债的确认、碳费用的确认、碳收益的确认和碳效益的确认。
本文认为,碳资产的确认除了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外,还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有关碳交易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在买家市场,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碳负债的确认也应满足两个条件:(1)有关交易的经济利益很可能会流出企业;(2)对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金额能够做出可靠的计量。碳费用的确认条件为其与碳资源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大可能流出企业,但此流出的经济利益是无关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且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会导致企业负债的增加或者资产的减少,并能够可靠地计量出经济利益的流出额。碳收益只有在该碳资源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会流入企业,并能够可靠地计量出其经济利益的流入额,且经济利益的流入会导致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是资产的增加时才给予确认。而碳效益是碳收益减去碳费用的净额,因此,碳效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碳收益和碳费用的确认。
3 碳会计的会计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会计的计量属性包括以下内容: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历史成本以及现值,企业应有选择的使用。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3.1 碳会计的计量属性
当前理论界对碳会计的计量属性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碳会计的计量属性基于其交易事项的特殊性按碳资产的分类选择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或遵照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处理。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还处在碳减排量交易的初级阶段,以及受市场成熟度、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对碳减排量的计量不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宜采取以控制为主的历史成本原则。
而本文认同第一种观点。基于我国碳交易市场逐步完善的实际情况,碳资产和碳负债应在取得时或报告期末按照不同时点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3.2 碳会计的计量单位
目前,碳会计的具体计量单位根据碳会计要素的表现形态而分为不同方式,具体有两种方式:(1)传统货币计量,(2)碳货币核算方式。碳货币核算方式的实质就是碳排放的物资流评估和核算。本文认为,碳会计的计量单位应为传统货币计量,从而使碳交易市场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4 碳会计的核算内容和方法
4.1 碳会计的核算内容
碳会计的核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碳排放权(也称“温室气体排放权”,就是对本国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的控制,即对碳排放的总量给予一个限定)交易的核算;(2)碳排放成本核算。碳排放成本是一定制度的产物,该制度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总量控制和排放权交易的方式内部化为了企业成本,这是碳排放成本不同于传统会计成本的最大特点。
4.2 碳会计核算方法
(1)在碳排放权交易核算方面,目前有两种方法:净额法(美国的GAAP)、总额法(IASB和IFRS)。净额法认为只有购买得到的碳排放权才会对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无偿分配得到的碳排放权确认为零值;而总额法则认为,所有的碳排放权都应该进行会计确认。本文赞同总额法,即企业所拥有的碳排放权都应该进行会计确认,无论是购买获得的还是无偿分配获得的碳排放权都会对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2)在碳排放成本核算方面,Larry Lohmann(2009)提出了两种可进行的碳成本核算方法:一是从环境成本会计的角度提供一个合理的核算框架,即从原材料、人工、管理费、废弃物成本及循环利用成本中,对与二氧化碳排放交易相关的成本予以剥离,然后再归类累计;二是基于生命周期的碳成本核算方法也可以对其进行准确计量。本文赞同从环境成本会计的角度进行核算,即把碳排放成本从传统的会计成本(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内容中剥离出来,进行单独的归类和核算,这一方法能更加清楚地反映出碳排放成本核算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5 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
美国作为最早进行环境信息的披露国家之一,采用了强制披露和道德监督两种披露形式;加拿大是碳会计发展比较先进的国家,采用了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两种披露形式;日本最为碳会计发展较晚的国家,其披露形式为自愿性披露。这几个典型的国家的披露形式有着共同的特点:政府政策起着主导作用,碳会计披露内容日益多样化。本文认为我们也应该采取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表内列示和表外补充说明的方式对碳会计有关信息进行披露,即把能确认为会计要素的碳会计信息直接添加到原有的会计报表中,并在附注中进行详细的说明。在附注中至少应披露如下信息:CDM项目基本情况、碳排放计价采用的方法、碳排放权获得时间以及公允价值、碳排放义务产生的预计负债等信息。为了提高信息的重要性,也可以考虑将相关信息并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单独披露。
参考文献
[1]张亚连,李彩.碳会计确认、计量及具体业务处理规范浅探[J].会计之友,2012(18):101-102.
碳会计核算体系研究 篇3
【关键词】 碳会计; 碳计量; 信息披露
200多年人类工业化的扩张,让我们在享受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无法回避另一个事实——资源枯竭、空气浑浊、气候变暖、水源污染……在全球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完善低碳经济政策,引导社会从事低碳经济活动,已逐步成为各国的共识。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温室气体(GHG)排放的主要源头。从建厂时的土地利用变更到企业能源消耗、生产过程乃至废弃物处理等无一不是温室气体产生的根源。然而针对企业碳排放的计量与核算至今未纳入企业核算体系之内,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的生产到对外销售的整个经营环节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缺乏理论的指导,本文立足于此,尝试将低碳业务纳入到会计核算的范畴,构建低碳会计核算体系。
一、碳会计的确认对象
碳会计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以碳排放为对象进行计量或核算的会计工具。碳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指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简单地说,碳要素在当今社会生产过程中无处不在,碳会计就是要对生产、运行、交换、消费等环节引起的碳排放进行计量和核算,而具体到行业,包括农业、林业、工业生产过程、能源、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废弃物。
其中,农业活动的碳排放主要包括水稻田CH4排放、旱地N2O排放、动物肠道CH4排放和粪便管理CH4、N2O排放等。林业及其土地利用碳排放主要包括森林(包含乔木林、竹林、经济林以及灌木林)和其他木质生物量储量的变化,包括活立木生长碳吸收,以及森林资源消耗引起的CO2排放,森林与非林地转化引起的CO2排放或者吸收。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对工业过程排放源的界定,并结合中国工业生产的特征,核算的工业过程与产品利用碳排放源主要包括采掘工业中水泥、石灰和玻璃的碳排放;化学工业中炭化钙、天然纯碱,以及硝酸生产过程中N2O的排放以及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金属工业中钢铁、铁合金、铝、镁、锌、铅的生产过程中CO2与CH4的排放。能源活动的碳排放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的CO2和CH4排放,煤炭开采活动的CH4逃逸排放,电力调入调出CO2排放等,能源活动还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水电、风电、光伏电等)的碳减排。废弃物处置的碳排放主要包括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的CH4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的CH4排放。碳会计确认对象可用图1表示。
二、碳会计的计量
确立碳会计的核算对象,还应当对碳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进行计量,即对农业、林业、工业生产过程、能源、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废弃物的碳排放进行计量。其实质是以数量关系揭示经济事项之间碳排放的内在联系。
计量单位是会计对象可计量性的特征之一,也是会计计量的前提条件。传统的会计采用的计量单位是货币计量,而碳会计主要是用来计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应采用CO2e(CO2当量)为计量单位,各行业产生的不同温室气体排放都折算为CO2e统一度量。按照《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值,1吨CH4=21吨CO2e,1吨N2O=310吨CO2e。
确定了计量单位就可以依据IPCC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对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计量。这里分别列举了各行业单位数量温室气体排放计量方法,以及IPCC评估报告值折算标准计算,如表1。
三、碳会计的账务处理
碳会计账务处理应当表现为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的账务处理,还包括碳相关成本归集和核算功能,以及碳税等,如跟踪碳足迹、解析碳行为、归集和核算碳相关成本。具体来说碳会计账务处理可分为四个环节核算:材料采购的碳源排放环节、生产过程的碳汇集环节、结转产品的碳库环节以及碳排放权的购买和处置环节。
企业要进行生产必须要购买碳排放权。所谓碳排放权交易是依据各国政府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CO2e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一个企业如果排放了少于预期的CO2e,那么就可以出售剩余的额度,并得到回报。而对于那些排放量超出限额的公司,须购买额外的许可额度。企业取得分配额时,借记“碳信用——分配额”,贷记“碳信用——排放权”,如图2中的步骤①。
企业要进行正常的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因此碳排放的第一个环节表现为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碳源排放环节,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的碳排放,此外还包括办公设施、职工交通工具碳排放等。根据各种原材料的碳标签载明的含碳量,借记“碳源——原材料”等,贷记“材料采购”或者“银行存款”,核算过程如图2中的步骤②。
在生产过程中,材料经过加工而改变其原来的实物形态,原材料的碳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汇集。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部门,借记“碳汇集——生产(或辅助生产)”,贷记“碳源——原材料等”,核算过程如图2中的步骤③和步骤④。
企业生产的产品完工入库,上述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汇集的碳排放可以转移至库存产品上,会计账务处理如下:借记“碳库——X产品”,贷记“碳汇集——生产(辅助生产)”,核算过程如图2中的步骤⑤和步骤⑥。通过这一环节的核算,进一步将碳排放归集到产品,并由此计算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企业对每一产品贴上碳标签,据此可以做整个社会碳足迹的追踪。当然,这一核算还有其广泛的社会意义,可以促进企业在购买材料时,对原材料的碳排放进行比较,尽可能购买低碳材料和低碳能源;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提高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加强对碳素燃料的消耗量、碳排放量的控制;在库存、包装及运输环节,减少碳消耗量与碳排放,在库存节能、包装物利用回收和低碳运输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能够以最低的碳排放强度向社会提供产品,以此来促进整个社会的低碳发展。
期末将碳库核算的总排放量转入“碳信用——排放权”科目,借记“碳信用——排放权”,贷记“碳库——产品”,如图2中的步骤⑦。通过对“碳信用——排放权”科目余额的计算,如果“碳信用——排放权”科目出现借方余额,表明企业碳排放超标,需向外单位购买碳排放额。购买碳排放额度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购入分配额”,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碳信用——分配额”,贷记“碳信用——排放权”,如图2中的步骤⑧a。反之,如果“碳信用——排放权”科目出现贷方余额,表明企业节能减排取得成效,企业可出售碳排放额度,出售碳排放额获取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出售分配额”,同时借记“碳信用——排放权”,贷记“碳信用——分配额”,如图2中的步骤⑧b。
四、碳会计的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披露在碳会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促进企业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这里所指的碳信息并不是环境科学意义上的指数指标,而是企业按照一定的准则、方法以及惯例可核算、可利用和可比较的碳基价值信息,也即碳会计信息。
企业披露碳会计信息首先应该对各种设备、原材料、产成品等的碳排放量数据进行核算、搜集、披露;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企业单位产值的CO2e排放、单位产品CO2e排放、由于直接能源消耗种类(如汽油、煤油等)产生的直接排放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间接排放等;还要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e排放和由于原材料使用产生的CO2e排放进行披露,以便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也能让产品使用者和投资者了解该企业产品生产的碳排放强度。这一部分主要以数据形式呈现,如表2所示。
此外,企业还应当披露企业的碳减排责任、下一期间的减排计划和减排目标,企业当期碳减排取得的成效,包括减排专利技术、碳排放许可证等,以及相关部门的鉴定报告等,这一部分主要以文字说明为主。
五、结束语
我国碳会计的发展虽然目前不成熟,相关的研究工作也有待于扩展,但是,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提高,我国的碳会计一定可以获得快速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并且改善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局面,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周志方,肖序.论国际碳会计的最新发展与启示[J].能源与环境,2009(9).
[2] 敬采云.碳会计理论发展创新研究[J].财会月刊,2010(11).
[3] 刘文丽,赵浩.低碳会计的问题及对策[J].集体经济,2011(5).
论作业本钱法核算体系的构建论文 篇4
一、作业本钱法的内涵
(一)作业本钱法的内涵
作业本钱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缩写ABC),即基于作业的本钱计算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用度回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回集资源用度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回集作业本钱到产品或顾客上往的间接用度分配方法。
(二)作业本钱法与传统本钱法的区别
1、本钱核算方法的变革。作业本钱核算依据本钱发生的动因来分配本钱,实际上把传统本钱核算的单一要素分配,根据本钱发生的来龙往脉变成多要素分配,避免了本钱扭曲。
2、本钱控制方法的变化。传统本钱治理主要根据标准本钱来控制产品本钱。作业本钱治理控制的重点在于作业,通过作业本钱计算提供的信息,发现改善的机会。这种改善是持续的,并无一个确定的终点。
3、本钱治理的范围。传统本钱治理只注重产品生产阶段的本钱治理。作业本钱治理既可以控制生产阶段的本钱,也可以对一销售、售后阶段进行本钱治理,还可以对产品设计阶段进行治理,是全面、全方位的本钱治理。
二、现行本钱核算的题目
(一)本钱核算范围狭窄
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因而知识资源的消耗理所当然地应成为产品本钱的构成部分,而现行财务会计和本钱会计都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进治理用度,没有记进产品本钱。这显然已不符合知识经济下本钱的内涵,因此,如何完整地核算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并将其价值记进产品本钱将是本钱会计的紧迫课题;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造发明知识、把握和使用知识的人力资源的价值也应是本钱核算涉及的对象;知识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本钱核算的重要内容。
(二)本钱信息的严重失真
本钱信息是指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出、传递或取得的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产供销耗费情况的本钱数据和本钱资料。本钱信息是本钱核算的依据,它可以控制和考核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可以用来制订计划、预算和是非期的经营决策,对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治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钱信息在现代化国有企业治理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本钱核算系统是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本钱的唯一因素”的假定基础之上的,这就将本钱核算过程过分简单化了。
(三)本钱核算方法简单
1、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制约了本钱的降低
技术水平的高低对降低本钱有着直接影响。技术开发往往减少本期利润,但不一定能增加经理任期内的利润,指看经理接受一种减少其任期内的利润但增加其继任者业绩的技术创新方案是不现实的。
2、选用的材料分配方法不恰当
在实际本钱法下计算发出材料本钱,48%的国有企业用加权均匀法,只有5.3%的国有企业用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均匀法。实际本钱法核算材料,适用于规模较小、材料品种简单、未采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日常核算的国有企业。计划本钱法核算材料的适用条件则与之相反,而且计划本钱法核算与市场调控的要求相适应。物价上涨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出的发出和结存材料本钱符合谨慎原则,移动加权均匀法较之加权均匀法更利于材料的日常控制。
三、作业本钱法核算体系构建
(一)作业本钱法核算要素
确定作业本钱法的范围要素。从时间范围来看,首先要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能力来确定实施作业本钱法的产品的所属会计期间。假如能力答应国有企业可以每个月都对当月产品的作业本钱进行核算,国有企业可以每个季度进行一次作业本钱的计算在实施的初期,甚至可以半年末或年末进行一次作业本钱计算,分析产品作业本钱与现有本钱核算方法下的本钱差异。
从作业内容要素上看,应确定作业本钱所含的核算内容。在作业本钱法实施的初期,考虑到国有企业实际操纵的困难题目以及与现有财务会计制度的同一题目,作业本钱法的实施可以先以传统本钱法下的制造本钱作为作业本钱的计算内容。而对于一些比较难以量化的用度比如设计用度、实验用度、可追溯的治理用度和销售用度等可以在作业本钱法的进一步推广过程中再考虑。
从本钱核算的空间要素来看,在作业本钱实施初期,为了使得国有企业员工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国有企业可以先选取一个比较典型的车间或产品生产线进行产品作业本钱的核算。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对生产工艺比较稳定的车间或者部分采用作业本钱核算,逐步推广到国有企业其他部分。也可以采用先主后次的策略,先对占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比较最重要的部分开始,对实在施作业本钱核算,稳定后再推广到其他次要部分。
(二)作业本钱法核算体系构建的原则
1、本钱效益的原则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本钱和本钱所能带来的效益,在作业本钱核算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就始终要考虑到这个题目,在选择作业中心的时候要时刻留意本钱效益的原则,避免为了片面的追求核算结果的精确性而不考虑经济性。
2、简单易行的原则
作业本钱核算的原理并不复杂,思路也很明确,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本钱核算方法,其所需要的数据量和核算步骤要复杂的多。这样作业本钱核算系统的设计必须简单易行,对于而要作业判定选择的地方,定要给出简洁明晰的标准,避免因操纵职员的判定失误导致终极计算结果的偏差。
3、系统柔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国有企业为了适应其所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必将会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的经营情况适时的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这样,国有企业的产品线和组织结构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这就需要我们的作业本钱核算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国有企业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并且说明在各种可能的情况发生时作业本钱核算系统需要做出何种相应的变化。
四、作业本钱核算处理程序的构建
(一)本钱计算对象的确定
作业本钱核算体系下的本钱计算对象是指需要对其资源消耗价值进行本钱计量和分配的项目。根据作业本钱法的基本原理,以终极产品作为本钱计算对象体现了国有企业本钱核算的终极目标,对产品本钱的核算应按照作业的划分开立产品作业本钱计算单,将各项作业消耗的资源价值转进所服务的作业中,进而转进到产品,形成产品本钱。
(二)本钱项目的确定
根据作业消耗资源的情况,将国有企业生产产品所发生的资源用度以作业为基本单位进行回集和计量,所得作业消耗资源的本钱就是作业本钱。根据作业本钱法的基本原理,对产品进行本钱核算,应首先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作业的划分,为了反映产品生产对其生产过程的消耗情况,应以所划分的作业为对象,确定产品的作业本钱项目。通过作业本钱项目,可以反映产品生产所经过的作业及对作业的消耗情况,有利于国有企业对作业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为降低产品本钱,优化作业链提供依据。作业本钱项目是作业本钱核算体系中反映产品本钱的`主要本钱项目,因此在对内提供产品本钱报表时,以作业本钱项目作为产品本钱的主要反映项目。
(三)本钱流程的构建
根据作业本钱法的基本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产品,产品的本钱来源于产品形成所消耗的作业,而作业的发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资源。由于作业的发生要消耗一定的资源,所以资源本钱的产生与作业的发生是紧密联系的,当把作业消耗的资源用度以作业为单位回集起来,就是将资源本钱转移给作业,形成作业本钱;产品消耗作业,也就是消耗作业发生而耗费的资源,就是将作业本钱分配到产品中,形成产品本钱。总之,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本钱转移到作业中形成作业本钱;产品消耗作业,则作业本钱转移到产品中形成产品本钱。
(四)作业本钱回集和分配方式的构建
产品的本钱流程将产品本钱计算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它们是作业本钱的回集和作业本钱到产品中的分配,因此,作业本钱核算体系下的产品本钱计算过程实际上就是作业本钱回集和分配的过程。作业本钱的回集是指以所划分的作业为基本单位,负责收集相关资源用度的本钱数据。在这一过程中,若某项资源用度根据资源耗费的特点可以从发生区域上划分为各作业所耗,则可直接计进各作业,形成各作业的本钱元素。作业本钱的分配是指将作业回集的资源用度(间接资源本钱)分配给终极本钱计算对象(产品)的过程,这一分配过程需要以适当的作业动因作为本钱分配基础。
(五)作业本钱核算程序的构建
作业本钱核算体系下作业本钱回集和分配是以作业为基础进行的,换句话说,就是以作业为核算范围,进行资源本钱、作业本钱和产品本钱的核算。根据作业本钱法基本原理,以作业为基础进行作业本钱回集和分配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作业消耗资源的核算,二是产品消耗作业的核算。
五、结论
国有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包括本钱在内信息的完备与正确与否。因此,本钱的正确性、及时性、相关性是决定国有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由于作业本钱法突破了传统本钱法的局限性,是一种建立在全新理论上的更为客观正确的本钱计算方法,那么,一种新的本钱计算方法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本钱核算体系。建立国有企业的ABC本钱核算体系,是国有企业实践作业本钱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万祥、本钱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4、
[2]赵晓巍、企业的本钱核算治理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45~46、
[3]栾庆伟、本钱治理新模式,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67、
[4]王宁、现代企业战略本钱治理的探讨,会计之友,2007(5):37~38、
银行会计核算体系风险防范论文 篇5
一、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新特点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ABS)是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础。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改变了原有会计核算的管理体制和运转模式,在核算方式、账务管理、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有效支持支付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并有利于加强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效率,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集中到地市中心支行,并由地市中心支行的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与支付系统城市处理中心(CCPC)远程连接。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特点。一是中央银行会计活动和支付清算服务,是通过网点柜、联行柜的录入、复核、传输等环节,将会计核算信息转换为电子信息进行传输。二是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设置了双层处理结构,实现了前后台的分离。集中核算系统营业网点直接面对商业银行等开户单位,录入所有账务信息,传送到核算中心,核算中心进行后台处理。三是清算账户的集中管理,改变了核算和运行管理方式。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对清算账户的设置采取“物理上集中摆放,逻辑上分散管理”的模式,即各金融机构在当地人民银行开设的所有清算账户物理上在国家处理中心存储,由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ABS进行处理,涉及清算账户的业务日终接收国家处理中心(简称NPC)有关账务数据后,进行所有账务的核算平衡。清算账户的设置,改变了中央银行各核算主体对所辖账户的控制管理,一方面,人民银行可以处理清算账户的借贷业务;另一方面,支付系统各参与者也可以通过前置机系统处理借贷业务,实现对账户的访问。
二、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运行的风险分析
(一)道德风险
有些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抛弃职业道德,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的意识缺乏,违规操作行为时有发生,对制度执行情况不到位,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审核不严、操作失误。
(二)信用风险
济南市同城票据交换使用票据清分机方式,将票据在各家银行之间交换后,资金清算差额凭证传递到营业室在ABS系统中进行录入清算,如各开户银行在人民银行头寸不足影响资金的清算。
(三)制度性风险
ABS系统和支付系统运行以来,运行管理方式和具体操作内容都必须依靠制度的约束来完成,约束不力就容易造成管理和操作的随意性,从而引发风险。一是支付运行的管理模式不明确,影响支付系统的运行效率,如营业室会计核算业务具体应有哪个部门管理;二是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没有认真按章办事,或者制度的监督执行不到位,如对联行查询查复对其他参与行的时限没有具体要求等。
(四)系统性风险
一是对大额往账没有提供会计主管的认证功能;二是系统中有些重要事项可以由业务主管独立完成,不符合风险控制的`原则,例如系统中对于查询查复的处理和计息账户参数的设定和修改等;三是对支付来账的修改事项不能实施有效的监控,操作人员可以对收款单位账号、户名进行手工干预,而会计主管无法进行事前监督,易造成操作的随意性,从而产生风险。
(五)运行风险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每天通过NPC和CCPC处理大量的业务数据和支付信息,保障网络畅通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一旦系统或网络发生故障,又不能及时发现,极易造成账务积压,不能进行资金的实时发送,从而造成较大的运行风险。
三、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明晰风险控制目标,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风险控制目标就是促进会计集中核算和支付清算安全、持续、高效进行,为制定货币政策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为银行业提供优质、迅捷的服务,防范资金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同时要确保有效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风险管理就是围绕这个目标,针对存在的各种风险,确定防范重点,监督控制过程,做到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并对控制的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及时调整、解决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发现风险、采取措施、产生进一步管理决策的控制效果,确保系统风险的最小化。
(二)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培育内部控制文化
风险控制决不单单是管理者的事情,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处理每一笔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应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员工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和内控的内涵。一是对员工从严管理,制定完备的行为操守准则;二是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及风险防范意识,及时掌握各类风险特征和动态,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同时对会计人员思想教育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使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各项内控制度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三是通过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把人才留在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四是通过业务操练和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使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和风险控制意识,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
(三)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整合优化业务流程
制度建设是完善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基础,健全完善内控制度必须以防范支付清算风险为出发点,将各项内控制度的建设与新系统运行状态下的新增风险点相结合,与系统功能设置相结合。由总行对各核算中心制定的业务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整合、完善,解决规章制度缺乏相互制约的问题,加强对重要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并随着工作内容的变化,不断地修改、完善、更新,实现风险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流程与职责有明确认识,将防范风险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第一,对现有的管理和内控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一是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二是对各参与行的查询查复情况由各城市处理中心ccpc进行监测,并形成制度,增强参与者的自律意识,监督资金及时入账;四是进一步完善数据备份,形成异地备份双保险。第二,明确界定重大事项的内容,严格审批程序,规范对处理结果的检查制度。第三,建立有效落实制度的长效机制,强化管理责任,制度分解到岗,责任到人,建立风险控制的奖惩制度,赏罚分明。
(四)扩大中央银行信用管理范围,加强对参与者的监督和制约
中央银行应在对资信情况进行认真审核的基础上,扩大清算账户的开设范围,充分发挥支付系统容量大、速度快的优势,随时监督各金融机构的资金流量和账户余额,中央银行应充分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通过提供日拆性贷款和高额罚息贷款解决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问题,以确保ABS的正常运作和资金汇路的畅通无阻,合理地规避信用风险。
(五)完善权限设置管理,细化系统相互牵制功能
在ABS系统中增设以下功能:一是增设大额往账业务主管认证功能,明确联行柜对大金额业务的审核要素,做到监督严密,职责明确。二是在综合柜计息管理操作中增加复核菜单,由四级权限操作员对计息账户参数设定和修改等业务进行复核,以减少差错,防范风险;合理设定权限,对联行柜三级别操作员独立完成的查询查复等事项增设复核功能,杜绝一手清的行为。三是优化行名行号查询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联行差错,加速资金周转,降低银行风险。四是加强支付信息统计和监测功能,以便做好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提供基础信息。
(六)强化网络维护和灾难备份管理,防范控制运行风险
应制定完善ABS应急处理方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异常情况制定出明确具体、便于操作的解决方案。完善ABS灾难备份方案,建立省份灾难备份中心,通过定期测试,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发挥抗灾防险作用,保障系统的不间断性、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同时建立统一高效的支付系统运行维护体系,使设备和网络的日常技术维护和技术检查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减少系统发生故障的几率。增改系统部分功能,使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到网络连接故障,并发出报警提示,以便系统管理人员即时检查排除故障,有效地防范系统性的支付风险。
(七)构建业务监督和制度执行检查相结合的风险监督体系
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 篇6
社保会计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该采取什么政策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论文吧。
论文摘要:社会保障模式是对不同社会保障的内在基本规定性及主要运行原则的理论概括,它反映了一国在某一历史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战略方向。在我国的经济改革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社会安全风的建立与完善便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社会保障资金是这张安全网的脉络,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会计作为资金管理的中心,其构建与核算是管好用好社会保障资金的基本保证,因此,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会计核算模式,对加强社会保障会计工作的发展至关重要。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障,会计模式,构成,特点,问题
社会保障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对社会保障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的记录和反映,并为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提供财务信息。
一、我国社会保障会计体系的特点
1、会计主体多样性
一般情况下,一个经济主体只有一个会计主体。而在我国,在已颁布的有关制度中,社会保险基金与其经办机构是不同的,基金经办机构是一个经济实体,它只负责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因此,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与基金经办会计必须分设,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主体。
2、会计要素特殊性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要素不同于企业会计要素,它应能反映该基金的特点,因此,《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基金(主要包括基本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固定资产基金、生产自救周转金)、收入(主要指养老、失业保险基金的各项收入)和支出五项,这样就划清了资产和负债之间、收入和支出之间、资产和权益之间的界限,体现了社会保障者的合法权益。
3、核算方式独特性①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制度。②分设“收入户”“支出户”,收支分别核算。
二、我国社会保障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科目不一致会计科目按基金分类设置,会计核算科目混乱,给会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会计科目不完整,因而不能对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业务、保值增值金分配业务进行核算,也不能对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等其他社会保障基金进行会计核算。
2、会计报表不统一现在填报的会计报表,既有劳动部门制定的企业社会保险会计报表,又有人事部的社会保险会计报表,还有民政部门的养老保险会计报表,年终还要填报财政部门的一套会计报表。
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 篇7
低碳经济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碳交易市场迅速发展,碳排放权成为跨国交易的特殊商品,这必然要求会计核算体系做出适时调整。碳交易缺乏统一的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将大大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相关性,限制碳交易市场的有序发展。因此,明确碳交易的会计核算,实现碳交易的顶层设计,统一核算标准,推动碳交易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上碳交易会计核算的分析
(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的意见
由于绝大多数的碳排放配额是政府免费配给的,只有小部分碳排放权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的,因此免费获得的碳排放配额的确认与计量存在争议。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2007年国际排放交易协会(IETA)发现60%的样本公司将政府免费配给的碳排放权以零价值确认即只有购买的碳排放权价值才得以在报表上反映;而负债的确认则是无论该配额是主体免费持有的或是从市场上有偿购买的,都按照与实际排放量相当配额的市场价值确认与计量。早在1996年,Wambsganss和Sanford就提出只确认购买的碳排放配额,不确认免费获得的碳排放配额,会带来资产确认标准的不一致,并建议政府免费发放的碳排放配额以捐赠资产入账,无论购买或是发放的配额均以市场价值计量。然而,IETA(2007)的调查发现仅有5%的样本企业采用了这种“全部”确认的方法。
IASB采纳Wambsganss和Sanford的观点,在2004年发布的IFRIC3要求免费配额与购买配额全部确认为企业资产。免费配额在发放日以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对应科目按照IAS-20的要求,确认为政府补助。市场购买配额以购买日的成本计量,并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后续期间对所有配额按照成本或是公允价值计量,检查是否有减值发生。IASB认为负债在企业实际排放时确认,并在期末按照与实际排放量相当的配额的公允价值计量。对于排放权的资产项目,IASB明确表示其不具备实物形态,应当以无形资产入账。
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对IFRIC3提出质疑,认为当碳排放权以成本计量时,与其相对应的负债却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价值的波动按照IAS37号的规定应该计入权益,负债的价值波动时按照IAS38的规定应该计入损益,这些必将产生严重的不匹配。因此,IASB的IFRIC3在发布一年后撤销,2008年IASB表示根据碳交易的逐步扩展,必将重新修订IFRIC,2012年5月IASB决定将碳交易会计作为研究项目列入研究议程。
(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的意见
FASB根据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资产的定义,也认为无论免费获得还是有偿购买的配额都应该确认为主体的资产。FASB同意IASB关于无形资产的界定,但同时认为,随着排污权衍生金融产品的出现,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项目与企业,来自不同项目和企业产生的碳减排量进入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企业持有的以交易为目的的碳排放权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类似,也具备将其确认为金融资产的理论依据。
对于碳排放权的计量问题,FASB赞同公允价值计量的观点,认为政府免费配额的排放权属于非互惠交易,应该按照APB29号《非互惠性交易会计》的规定,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对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问题,FASB与IASB并无显著差异。
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认为,企业应将碳排放配额确认为存货,因其作为企业的一种生产成本,与其他投入要素并无明显差异,并在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加以消耗。美国证券监督委员会(SEC)界定相对较为宽松,认为企业可以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也可以确认为存货,但对主体免费获得的配额,是否应该在会计报告中确认与计量,并未做出合理解释。
另外,在企业实务中,正如IETA(2007)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更多地将碳排放权以净头寸确认、计量,即只有购买的碳排放权才得以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碳排放权在后续计量中也多以成本模式对其计量,并在期末检查是否发生减值。对于负债的确认,则在实际排放时全部确认为负债并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些实务中的做法,势必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三、我国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
根据已有研究方法与未来规划,尤其是IASB与FASB的新探索,结合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笔者如图1构建我国碳会计核算体系,明确碳交易的确认、计量、计录与报告等会计标准。
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尚属起步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特定的阶段性特点。因此,我国碳交易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需要基于我国碳交易市场环境中,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具体设想(或设计)如下:
(一)碳会计核算体系框架
1.明确碳交易会计核算的目标、原则与要求,确立碳交易会计核算目标层次及具体内容,明确衡量其核算质量的原则与要求;注重分析我国市场环境下碳会计核算的特点,与其他会计核算在目标、原则与要求方面的不同。
2.根据我国目前碳交易现状,逐步拟定具体碳交易会计准则,目前应着重微观层面的会计准则设计,主要涉及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如确认标准、计量属性、记录方法与报告披露内容时间,以及对我国未来碳税的实施等会计事项合理设置账户。
3.随着我国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再从宏观层面设计碳交易会计准则以及森林植被、土壤等碳汇核算,确定碳汇的资产分类,对碳汇的核算设置账户,合理界定碳汇的计量属性。为碳排放权与碳汇的互换业务及碳税业务等设计详细、具体的会计记录程序,确定国家层面应该设置的碳核算账户与报告体系。
(二)碳排放权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国际上对碳排放权资产的确认存在分歧,是归属于无形资产、存货还是属于金融资产呢?这需要深入分析我国现有碳排放权市场的特点,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确定碳排放权资产分类,对碳放权交易的核算设置账户。
就目前我国现有的碳交易来看,碳排放权资产符合无形资产的属性,应将其列入无形资产进行反映。就其计量问题上,国际上的观点多赞同碳会计核算主要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但我国目前仅仅是开始碳交易的试点工作,基本并无碳交易的活跃市场,碳交易过程中的公允价值难以衡量,因此可以根据市场活跃度的不同,对碳排放资产进行分层次处理,待我国碳交易市场完善后,再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三)界定免费获得与外购排放配额的会计处理
规范碳汇与碳排放权转换的会计处理。目前,根据CDM的规定,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并无碳排放总量的限制,但随着全球碳减排的需求与国内改善大气污染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碳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将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因此也会面临免费获得的碳排放权与外购碳排放权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是否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免费获得的政府配额,后续计量中如何对其进行反映?这也要充分考虑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以及我国市场环境,合理确定会计处理方法,并保持会计信息的一致性与可比性。笔者认为,对于免费获得的碳排放配额也应在会计报告中反映。对于碳排放资产的计量,如前所述,进行分层次处理,渐进性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CDM)规定,企业可以通过海外植林的方式,获得碳排放权。那么,在这种交易模式下,碳汇与碳排放权转换的会计处理如何规范?目前国际上尚无明确规定,而碳汇的核算又涉及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问题,因此需要结合我国现有的其他会计准则探求碳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模式。
(四)谋求碳交易会计核算方法与现有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协调发展模式
对会计事项处理的交叉部分,参照现有相关核算方法的处理,避免发生冲突,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决策有用性;谋求我国碳会计核算方法与国际碳会计核算方法的趋同,对符合我国市场条件的国际会计核算方法,继续沿用,对不符合我国市场条件的国外碳会计处理方法,提出异议,并详细阐述我国应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例如树木等因碳固职能被认为是碳会计中碳汇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需单设账户予以反映,但作为一项特殊的生物资产,又与《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I AS4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等会计准则相挂钩,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生物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而我国充分考虑到经济环境等因素,采用历史成本为主的计量模式。这些准则间的交叉部分,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市场状况与现有准则体系,实现协调发展模式。
(五)追踪碳会计核算的经济后果分析
选取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企业现有的碳会计处理方法的适用性与不足,总结碳会计在确认、计量、记录和信息传递等相关会计活动方面的经验和问题。采用问卷、观察、访谈等具体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跟踪研究分析不同核算方法的差异带来的经济后果,用于指导碳交易会计准则的后续研究。
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 篇8
(一)政府债务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的信息不全面
我国现行的政府债务会计提供的不全面,只提供部分显性债务信息,不提供隐性债务信息和或有债务信息,不能满足政府对债务管理的深层次信息需求。政府债务会计所提供的政府债务信息内容应该十分宽广,包括政府基于道义、法律、合同规定等而形成的各种支出承诺与责任,不仅要反映直接的显性债务,更要把对政府债务管理具有至关重要意义的或有债务和隐性债务信息反映出来,否则对政府债务信息的披露就是不完整和不全面的。政府债券未来的还本付息负担,社会保险基金未来的负债,政府担保形成的隐性债务在总预算会计报表里面都没有反映。这样,政府承担的债务信息得不到全面、完整的反映,不利于公众全面了解政府债务状况,也不便于债权人对政府债务规模及偿还能力作出及时的评估和合理的判断,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不利于政府部门进行债务管理。
(二)政府债务会计核算体系披露债务信息不客观
我国现行的政府债务会计核算体系是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的,在核算过程中没有把发生的全部债务信息进行真实的确认和计量,很多债务并未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平时对政府债务的核算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以预算管理为主,一些与预算收支无关的重要会计信息被忽略,会计报表不能全面反映资产负债情况,作正常的预算收支进行账务处理,政府债务的具体金额、类别、偿还期限等情况只有依赖备查账和年度报体现,对于政府债务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具体构成如何,现行政府债务会计核算体系并没有提供真实的信息。这样的政府债务信息缺乏真实性,不客观,反映出的政府债务规模远远低于现有实际债务规模,大大低估了政府债务存在的债务风险
(三)政府债务会计核算体系反映的债务信息没有可比性
目前,我国政府债务会计核算体系没有实行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财政部门、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各自执行自己规定的会计制度,分别编制会计报表,反映信息分散,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债务分类与核算方法在口径上不统一,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对于债权债务状况无法全面总结保持一致性,造成总预算会计制度与行政单位会计在某些项目上可能重复;对于财政部门的内部管理而言,由于缺少资产负债完整的统计信息,难以对财政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对于外部管理而言,财政状况不透明,不利于社会公众与立法机关的监督,无法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作出真实判断,从而隐藏了债务风险。虚增政府净资产,夸大了政府权益,不利于真实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的总体情况。缺乏统一规范的政府会计制度和准则体系。预算会计各分支相互割裂,缺乏整合。会计信息失去了可比性和统一口径,管理部门难以从宏观层面上了解债务整体状况,也难以从微观层面上追踪单笔交易,财政监督与风险管理职能难以行使。
(四)政府会计披露的债务信息不及时
现行政府会计由于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政府的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只有在实际支付现金时才会被确认,此时决策者再根据滞后的信息采取措施为时已晚,导致决策者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危害性、传导性、隐蔽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不利于有效控制政府债务风险。因此政府会计改革要确保债务信息的及时性,不仅要确认报告当期实际现金收付的债务,更要对当前已经发生但尚未支付的直接隐性债务和未来可能支付的或有债务予以确认报告,使决策者能够把握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最有利时机,在债务风险尚未发生之前就得到有效抑制。因此可以说,只有及时处理与报告的政府债务信息才有价值。
二、制约政府债务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正确信息披露的因素分析
(一)财经法规不健全、制度有缺陷影响债务信息正确披露
我国现行的政府债务会计核算体系规定,有关政府经济活动的相关信息主要是通过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体现,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主要是由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情况表、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及其附表等构成。其中能够反映政府债务信息的只有资产负债表,由于制度制约,该报表反映的政府债务信息量不足。如:对那些涉及隐性和或有的债务没有进行确认、计量,对显性直接债务的披露也非常真实;政府债务反映的只是当期本金数,对应由本期负担,以后才偿还的利息也不反映;财政支出仅反映当期实际还本付息,不计提的利息支出;对养老金、供应商、雇员的拖欠款也没有确认。这样,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具体构成如何,现行预算会计并没有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从而使政府不能有效管理债务风险。
(二)会计科目设置不科学、缺乏针对性造成债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
现行的政府会计缺乏核算明细科目,统计出来的政府债务信息不能满足政府债务信息质量要求。我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有关政府债务方面的会计科目有:借入款、借入财政周转资金、与上级往来、暂存款四类。其中暂存款,是政府部门内部的转移支付或往来计算,并不构成政府负债。IMF发布的《财政透明度手册》要求反映政府的全部债务,内容涵盖应付账款、应付转移支付、应付工资薪金、应计利息、事故赔偿计划、环境债务、政府担保等多方面,我国现有的会计科目与之相比远远没有达到要求。核算科目过于笼统,核算内容不明确,对信息使用者掌握政府债务情况不利,也不利于债务的分类管理。
(三)核算管理范围窄、大量债务未纳入预算管理导致债务风险难以量化
预算会计核算管理范围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和财政预算只能反映当年财政收支信息,无法全面反映资金运动状况,对政府的债务也不能全面反映,对于政府投资形成的股权、产权、政府债权、债务等没有全部纳入核算范围,缺乏对财政责任与偿付能力的合理估计。这样,对分散于政府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和职能部门的那些债务都并未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管理体制分散,难以量化债务风险,对债务规模结构难以科学监管,债务资金使用缺乏合理规划,非转贷债务偿付责任不明确。
(四)会计核算基础错位、政府债务规模不确定引起政府债务隐性化
目前,我国预算会计仍然采用传统的具有很大缺陷的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但是现行收付实现制通常是在不好的后果已经发生后,即只有在用现金直接清偿债务时才进行会计计量和确认。这种只反映现金交易信息,对当期实际发生却没有进行现金支付的重大事项不反映的现行收付核算基础,优化了政府财政状况,隐藏了政府债务风险,如果决策人员依据这些滞后信息采取行动的话,会错过最佳的行动时机。
三、政府债务会计核算体系的重新构建
(一)调整政府债务会计的核算范围,全面、完整披露债务信息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政府保持适度的债务规模,是保证财政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及时提供全面的、完整的政府会计债务信息。为此,构建政府债务会计核算体系时,首先,国债与地方政府债券的还本付息债务和政府对外债务、外贷转债产生的债权以及利用外债安排的支出,从显性负债和流动性负债着手,循序渐进地开展,并在政府财务报告中合理披露,进行必要的反映;其次,完整全面地披露政府债务状况,确认应付未付的款项支出,对或有债务和隐性债务,暂时还不适合进行会计确认或者列入会计账簿与报表,也不能忽视,应该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最后,对政府的政策性承诺,包括对政府的贷款担保项目中已确认没有还款能力,需要政府作为最后偿债人的债务都应该纳入财政总预算核算的范围,也要纳入披露的范围。编制政府担保债务表、政府承诺表、社会保障信息表、或有债务进度表等附表来披露一些可以量化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标准的政府债务,无法量化而又非常重要的隐性与或有债务可以选择在附注中披露描述其债务范围。
(二)变革政府债务会计的核算基础,厘清债务类别,分类披露
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基础以及经济管理模式决定了政府债务会计改革只能采取渐进式模式。第一,对于到期应付未付款项、国债本息、公务员养老金债务、粮食收购与流通中的亏损挂账等计量难度也相对较低,可以作为进行政府会计改革的初步目标,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第二,对直接隐性负债这些政府基于道义与政治压力需要清偿的债务,包括地方政府违规借款、社会保障基金缺口、财政部代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等发生程度很高、能可靠计量的或有债务也可以适当确认,采用补充权责发生制核算;第三,对满足条件的政府或有债务和隐性债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准备),不满足确认条件的或难以用会计方式反应的债务则可以通过附表和附注披露。
(三)设置合适的会计科目,提高债务信息披露质量
依据权责发生制,结合政府债务产生的实际情况,政府债务会计核算的内容按确认、计量的难易程度,应分为直接债务、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相应设置“政府债务”“预计负债”“债务偿债资金”“应付利息”“净资产调整”及债务预算收支、结余等会计科目分别核算反映:省级政府作为发债主体的地方债务以及所承担债务和预算收入的变化;因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后,引起财政预算收支和债权债务变动而需要相应调整净资产的部分;国家财政预算为偿还到期国债的本金和利息而设置的一种专用基金;未来的法律没有规定的但出于社会道义、政治压力等地方政府要承担的支出责任;属于政府应付未付而形成的债务和依赖于随机事件发生的,政府基于公众预期和政治压力所承担的道义责任的事项。上述科目的使用范围也应该从中央财政延伸到地方财政,全面、完整地披露政府债务状况,以满足地方财政对地方债务核算的需求。
(四)统一政府债务报告体系,真实反映政府债务规模
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政府某一特定日期的债务情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债务变化结果,政府债务会计核算体系应该进行整合,统一会计科目,统一编制政府财务报告。建立一套包含基本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附表(或有债务和隐性债务)、辅助报表、报表附注等组成的每年度编制一次的政府债务财务报告体系。建立以核算政府直接债务为主,核算少量公共或有债务为辅,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政府债务会计核算披露体系。政府可以借鉴美国“金字塔”型财务报告来充分反映政府债务信息,分别在高度浓缩和概括的财务报表、通用财务报告、基金财务报告中由略到详地披露政府债务信息,分别满足不同层次使用者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