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民歌课后感想

2024-07-08

名曲民歌课后感想

名曲民歌课后感想 篇1

名曲民歌赏析学习感想

班级:08旅游管理汉班

学号:20081107003

姓名:陈巧英

指导老师:杨芙蓉老师

名曲民歌赏析学习感想

来自江西的我,以前对内蒙古了解甚少,在高中学的是理科,对内蒙古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更是一无所知。也许是缘分吧,让我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要是没来这里上学,也许以后我也不会去了解内蒙古的一些民歌以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名曲民歌。甚至更别提能有这么一个有民族特色韵味的音乐老师给我上名曲民歌赏析这门课程。以前一直以来都很讨厌唱歌,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五音不全,每次和同学KTV时,我都是那个最安静的,任凭同学怎么鼓励,也不敢开口,甚至到上这课之前。每次上这课觉得就是一种折磨。总是早早的到教室找一个自认为比较安全的位置,这样才能逃开老师的点名。每次老师总点名叫我们起来唱歌,似乎全班都在埋头,都怕老师点到自己。直到期中考试,老师让我们每个人站起来唱一首歌,我才开始敢唱歌,并明白开口唱歌最大的障碍是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来自小学的音乐老师,有一次开小差被老师点起来唱老师刚教的歌,我唱的超难听,当时老师说:不会唱还不好好听。从那以后我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甚至有点自卑,现在我从那阴影里面走了出来,摆脱了对唱歌的恐惧感。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自己不仅战胜了自己的内心的障碍,敢开口唱歌,并对名曲民歌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爱好。从专业素养上来说,我学到了很多民族的背后深厚的文化和故事,更了解了很多名歌的韵律,这对学旅游的我来说是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

音乐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从声波上分析它介于噪声和频率不变的纯音之间,从效果上讲它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人的情感。

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这在歌曲中这种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

近年来,大陆、台湾、香港以及全球其它地区的华人流行音乐不断交流,开始出现互相融合、汇聚的趋势。因此,开始出现“全球华语流行音乐”的总体称谓。一个突出的表现:中国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港台、海外各大流行音乐榜单的发布和编制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大陆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在流行音乐当中,有着一种民谣性质的音乐,它们的典型代表是校园民谣、都市民谣、军营民谣,这些民谣音乐在流行音乐当中亦占有一席之地,曾经都有过其辉煌的岁月,民谣淳朴的曲调,通俗的歌词同样感动了很多人。

它具有以下特点特点:娱乐性,一般不具备很深音乐理论和技巧修养甚至根本没什么音乐知识的听众都能接受;生活性,它直接宣泄人的情绪和感情;通俗性,歌词大多近似白话,而且表达的内容很贴近生活。

民歌原本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不过今天我们所说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所指的是主要以木结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的那种歌曲。

民歌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覆盖生活的不同层面,成为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娱乐作用外,它在社会生活中还具有许多实际功用。

民歌在新中国的土壤上得到培育,像春天田野里的野花,连片密布,摇曳生姿。社会主义民歌创作的沃野展现在眼前,劳动人民的歌声冲天而起,响彻云霄。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先后派出工作组对全国的传统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风进行大范围的抢救挖掘工作。自1984年起,又开展了编辑《中国歌谣集成》工作。通过这些大规模的活动,使得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得以典藏保存,为丰富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音乐能陶冶我们的情操,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与行为。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说明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强体力劳动时,为了减轻精神上的负担,发出“杭唷!嗨唷!”的声音,特别是在集体劳动时,更有用歌唱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和着力点的作用。劳动号子就是这样产生的。另如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复性劳动,为避免单调及精神上的疲劳,人们也会自然地发出种种歌声来调剂精神。如采茶、放牧、摇船、插秧等等,虽节奏并不一定与劳动动作合拍,但因有了歌唱的调节,就会使人感到轻松和减少寂寞感,枯燥感。

当人们的感情不能用歌唱表达的时刻,又借用种种不同乐器的音色、音域、演奏手法等,超脱了人声的限制,并且运用独奏、合奏、协奏等等形式,这就是一切器乐曲产生的原由。以上实例说明,生活中需要有音乐来陪伴,而音乐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调剂品,以及人们寄托思想感情的艺术品,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说:“哪里有人类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它既可以自娱,也可以娱人,更可以通过音乐音响的信息,来传达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古今中外无不如此。特别是人类越进化、越发展,音乐的复杂性、细致性、多样性越是明显,并且大部分音乐以超越了国家民族、人种的界限,以人类共同的感情语言特性,来进行相互间的感情交流,特别是器乐曲更是如此。因“喜、怒、哀、乐、忧、思、苦”这些感情属性,只要是人类,都会有相同的感知,至于其深度如何,那倒要视具体作品来定了。即使是不同民族的音乐语言,其音调虽有所同异,而感情、气质的属性,仍然是相同的。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期中作业和期中考试,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分析10篇左右学过的民歌,我选择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嘎达梅林《阿里郎》《沂蒙山好风光》等10首歌。虽然自己分析的成分少,大部分来自网上搜集和书籍查询。但通过这次作业加深了我对这些歌曲的了解,弥补了上课留下的空白。期中考试我唱了《在那遥远的地方》,一大早我就去图书馆后面练歌。一开始我觉得自己唱什么都不行,打算放弃了。最后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放开嗓子把这首歌完整的唱了下来。第一次在这么多人前唱歌,似乎也没想象的那么差。

总之,这门课对我来说可以说:在音乐上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所以,名曲民歌赏析是一门意义很大的学科,在精神上极大的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在学术上丰富了我们的音乐知识。

上一篇:保健食品经营企业自查报告下一篇:写街景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