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现状分析

2024-08-27

幼儿园现状分析(共8篇)

幼儿园现状分析 篇1

协成小学幼儿园现状分析及整改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一生中受教育最重要的阶段。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家长对下一代的早期教育意识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尽早走进幼儿园,接受系统、正规的幼儿教育。一.现象分析

在学校办园中,校舍大都较好,但不足之处是幼儿活动设施太少,教师教学水平及组织幼儿活动能力较差。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人们对幼儿教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到位所至。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幼儿园的幼儿不考试,工作不评比,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看”孩子,只要不出事故,保证孩子安全就万事大吉了。

再次家庭教育因素。农村家长对孩子成长不予重视、家长对幼儿教育视角的偏差、家长的素质、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都制约着农村幼儿园发展的步伐。但不同的幼儿园由于地域、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也造成了发展的不均衡性。所以,作为管理者,首先要正视现状,寻求幼儿园发展之路,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只找客观因素,必须立足本园实际,针对园所现状,找准切入点,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园发展。二.整改措施

综合分析以上因素,我园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幼儿园要发展,管理是关键,只有立足园所实际,激活内部管理机制,构建一套适宜自己发展的办园模式,才能有效推进农村园所发展的步伐。针对我园的现状及园所实际,我们将努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工作:

1、树立服务意识,用自己良好的服务赢得社会及家长的信赖、支持。

加强业务指导,规范课程设置。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设置个性化的一日活动时间表,确定教学的基本范式,重视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农村幼儿园推广区域活动,坚持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针对多数家长对幼儿教育不够重视及认识偏差的现状,首先做好宣传工作,我们通过开放日活动、家长会、宣传橱窗、调查问卷、设立家长信箱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互动,组织、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通过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价值,引导家长逐步的转变教育观念。其次,从家长关注的问题入手、细节问题入手,提高幼儿园保教服务质量。让家长满意、放心。如:入园中午就餐问题,为了给家长提供便利,我们开设了午餐服务。为了方便家长工作我们适当调整离园的时间(推迟20分钟)。在幼儿教育方面,我们不放松每个细节,从“规范”两字入手。真正把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作为教育的内容。如:幼儿的礼貌教育、卫生习惯的养成、生活方面的护理等,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入园的变化。再次,从教师入手,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教师的态度、言行、工作方式是一种无形的宣传。因此,我们注重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行为,在园营造出一种健康、规范、有序的园所环境。赢得了家长的信赖与支持。

2、加强课程的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当前,许多农村家长对幼儿园的课程理解还存在误区,认为幼儿园教学主要以“读、写、算”为主。而往往忽略了幼儿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结合《纲要》新《课程指南》精神,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研究,通过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同时通过活动也帮助教师要进一步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理解《纲要》的目标、内容和教育价值。其次,积极探索研究开发本土课程资源,形成自身特色。针对农村幼儿园的现状,我们坚持从“农”字入手,充分挖掘周边农村资源,开发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教材。只要善于开发,农村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应是教师,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师资素质。我们知道,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是落实课程的关键因素,师资素质决定着课程的具体进程,让教师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资源,处处可以展开教学,是农村课程改革的一条途径。提出四项开发策略:一是利用农村幼儿熟悉的、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农作物为资源;二是利用农村家庭生活的废旧物品为资源;指导农村教师利用废旧物及自然物开发教玩具,解决农村幼儿园各类教玩具不足,三是利用大自然资源;引导农村教师充分利用幼儿生活中的田野、山石、花草、村庄等资源展开教学,四是利用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引导教师围绕教材内容,挖掘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或以身边的资源为内容,生成课程。

1、2. 3.

幼儿园现状分析 篇2

案例:冰冰有两天没有来园,小陈老师打电话给冰冰的妈妈了解情况,得到的答复是冰冰有点感冒要在家休息。但是隔天冰冰的父母一起来找园长,说冰冰这几天在家闹着不肯上学,他们希望给女儿调一个班。园长想知道原因,听了半天才知道他们是感觉女儿在原来的班级受了冷落,举的也都是很小的事例,比如有时问孩子上课有没有积极发言,孩子总说举手了老师不喊她;他们来接孩子时看见老师搂着其他孩子谈心,而自己的孩子孤单地坐在一边;这次班级排童话剧,冰冰想演春姑娘却让她做了兔宝宝,等等。园长把冰冰父母的意见反馈给班级教师,没想班上两位年轻教师委屈得不行,说冰冰娇气,平时已经很关注她了,如果家长还有要求,可以直接跟她们沟通,不至于要到领导那儿告状。小陈老师她们带了情绪,冰冰父母更决意要调班:话既已经说开了,冰冰在这个班,我们更不放心了。

类似上述案例,每学期都有可能在幼儿园发生,如果单纯地从家园沟通不畅的角度去思考,并不能解决根源问题,它所折射的其实就是幼儿、家长和教师这三者在幼儿园这个空间环境里的不和谐,而这种不和谐,很大程度来源于作为独生子女个体的他们,对自我社会角色的焦虑和相互之间产生的碰撞。

冰冰作为“独二代”,在家庭与幼儿园集体两种不同生活环境中感受的变化(前者是两三代几个人呵护她一个,后者则是她和许多同伴共同拥有两三名教师),其实是每个独生幼童都要经历的,她所产生的低落或者逃避情绪,只要引导得当,会很容易消解,并成为她社会化过程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环节,而与此相反的是,一旦缺乏正确的引导,对她的社会化发展甚至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冰冰父母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这些“独生父母”在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对自己孩子有更高的期望,也会对自己的养育角色有过高的要求,但却往往因为没有照料经验而产生养育焦虑。孩子有一些不愉快或者小病小痛,他们的情绪反应会更激烈,往往会追究甚至臆测一些很小的或者不存在的问题,比如“老师今天是不是不喜欢你了”“你怎么没站在舞台中间”,等等,其结果不仅强化了幼儿的负面情绪,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为幼儿对集体生活退避寻找到借口。

同样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小陈老师们,他们成长过程中相对更多地是享受“被照料”,而较少成为“照料者”,当他们自认为已极尽所能去关爱每一个幼儿,还得不到来自家长的认可,抑或是管理者的信任时,他们对“幼儿教师”这个角色的疑虑就有可能会产生或加重,职业倦怠也随之而来,其结果自然会引发或加深幼儿园工作中诸多矛盾。

D是汉语词组独生代(Du sheng dai)的第一个字母;D也是英文Dimension(线度、维)的字头,3D通常是指三维空间,学前教育的基层管理,同样须有多维度的立体视野。因此本文中3D管理思维既是幼儿园管理者面向三个独生代群体(幼儿、教师、家长)所应有的自觉意识,也是作为思维主体的现代管理者,不能陷于思维的滞后性,而应该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理性认识“三独”现状,能动地、连续性地获取幼儿园全方位、多角度信息,以制定和调整应对教育环境变化的管理方案。

独生子女本来是针对中国某一特定阶段家庭而言的,独生子女所具有的某些特异性,多年来已得到广泛重视,并且随着城市在园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现实,对独生子女儿童进行有效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学前教育领域业已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期望通过不断改革来满足独生子女现象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的新需求,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但上述的实践探索仅止于将在园幼儿作为单纯的独生个体,来变革幼儿园教育教学。事实上,目前“独二代”儿童,他们的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化,一方面是来自“独一代”的父母和幼儿园教师,另一方面也来自转型时期社会的大环境。我们对“三独”现状分析及以“3D”管理思维采取后续管理措施,其目的主要还是为每个幼儿创设他们健康发展的适宜空间。

一、舒缓压力,平衡关系

对于现在一般独生子女幼儿来说,有三个家庭(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经济供给做后盾,同样也有三个家庭的希望寄托。物质极大的丰富与精神心理的重压,使孩子所承担的往往超出了他们年龄所能适应的。

幼儿园里经常通过在幼儿成长表上贴小五角星来奖励幼儿在某一方面的进步,一般情况下教师为让五角星发挥激励作用避免滥发,都会依据对不同幼儿的教育需求而有所选择,令班级教师哭笑不得的是,常有家长藉口担心幼儿自尊心受损为孩子要五角星,或者干脆让孩子第二天带上几版的五角星,幼儿一边在班级里发给同伴一边说他妈妈可以买很多这样的五角星。“独一代”父母由于久已习惯于所处的特殊地位,一般都自视甚高,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无疑都是最好的,也不能容忍不是最好的,因此他们看重的是五角星的表彰功能而不是教育功能,教师想通过小五角星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就感的教育设想,便在父母干预下失去了效用。前文案例中冰冰的父母,之所以感觉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冷落,也有他们心理中把孩子定位于幼儿园集体里一个特殊位置的因素,这种心理暗示对冰冰自然也有一定影响,认为自己应该事事优先,否则就会产生挫败感。

还有许多情况下,受互联网强大传播功能影响,“独一代”父母喜欢通过母婴网站、论坛等获取育儿信息和帮助,并将这些信息知识用于育儿实践中,有时对比他们还年轻的幼儿园教师日常教育方法举措表示质疑并加以指点,但大众传媒上的信息更多是快餐式的、缺乏专业化的连贯性和深入性。面对看似什么都懂的家长,一些幼儿园教师不免自嘲自己真像在主人家庭被指点怎么照料孩子的保姆。

诸如此类家长对幼儿集体生活不恰当的参与,的确困扰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有些教师干脆也将本该在班级完成的教育任务“下放”给了家长,比如将幼儿没学会的数学问题、手工制作回家让父母帮着教;幼儿与同伴发生争执后第一时间喊来父母处理。至于让家长帮着做教具学具、节庆日装饰物、种植园换花换草等,也是教师在反正家长会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心态下做出的顺理成章的安排。家长则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他人,不计成本不惜精力,班级里或许就成了家长“角力”的场所,幼儿园工作也越发纠结难解。

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完善家园互动的工作重点,不在于家园活动开展的多少,而是要把握关键时机引导家长、教师厘清并平衡幼儿园教育环境里的幼儿、家长、教师三方关系。一方面需要通过家园协商会、专家讲座、亲子活动,让年轻的父母认识到幼儿是成长的个体而非他们炫耀的家私,应该有自我发展的空间与时间,哪怕是出现错误、遭受挫折,都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而缓解家长不必要的担忧,明白他们做什么说什么对孩子今后的人生更有益;另一方面则是要搭建平台积极展示幼儿教师的保教素养,树立应有的专业人才威信,才能真正让家长称心、放心。

二、建档立案,知己知彼

孩子在家庭中“万千宠爱在一身”,是“独二代”这一整体投影,其实对于每个幼儿来说,他们身处的家庭,受纷繁浮躁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不少已失去传统家庭稳定单一的结构,尤其是特立独行个性张扬的80后“独一代”父母,更让幼儿成长环境充满变数。

中国最大育儿网站宝宝树发布的第二届《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报告》,调查发现近六成家庭采用“白天老人带,夜里妈妈带”的育幼方式,并称中国“80后”孕育全新的育儿模式,妈妈“迷网络”,爸爸则是“打酱油”(指跟他没什么关系)。[1]而《中国妇女》杂志进行的“双独生子女婚姻”问卷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双独生”年轻父母“只生不养”,将孩子的养育交给双方父母。在近几年我们从幼儿园调查了解的数据中也显示,日常起居由祖父母辈照顾的幼儿占很大比例,一是现在祖父母精力旺盛,主动请缨为忙碌或者异地工作的独生子女承担养育下一代的任务;二是一些“独一代”父母在上代无微不至的呵护下,自己还是心智没有完全成熟的“玩童”,把对子女的养育责任一并依赖于上代人。抚养过程的杂乱无章带来的幼儿发展问题,如教养要求不统一、父母缺位带来幼儿性格上的缺失等,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成效和进一步的开展。

案例:梦阳是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但进入中班以后,跟班的老师明显感觉梦阳变得畏缩胆怯,能为一点儿的小事哭很长时间,原来喜欢的故事、游戏活动,无论老师用多少方法引导他,参与的热情也不高。有时又表现得很暴躁,故意损坏图书玩具,攻击座位旁边的同伴。梦阳父母很少来幼儿园接孩子,每次来都急匆匆领了孩子就走,常来接孙子的奶奶只是向老师抱怨梦阳妈妈不顾家不问孩子,直到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梦阳父母离婚了,班级老师才知道梦阳近半年来一直经历着父母的离婚大战。

梦阳的幼儿园老师很可惜没有早一点对梦阳施以援助,她们囿于幼儿园其间寻找教育举措,收效甚微,半年时间,约占幼儿期的1/6,虽然幼儿园无力改变幼儿家庭的变故,但是幼儿在园时间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对梦阳今后的身心发展一定会有所帮助。随着离婚率的节节攀升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有些离婚直接导火索就是两个“独一代”父母家庭争夺孩子的姓氏权,或者年轻父母无法适应增加孩子后小家庭的变化。孩子无端地陷入了事件的漩涡中心,而年轻父母离婚后遗留的最大问题也是这些年幼弱小的儿童。有一学期我园某一班级统计结果,来自父母离婚家庭的幼儿高达10个,占全班人数将近1/3,跟同轨班相比,这个班级幼儿发展参差不齐程度更明显,面临的班级常规管理问题也更多。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如果无视这部分孩子所处的特殊家庭环境,教育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我们日常更多关注幼儿能力的差异,幼儿档案资料大多也停留于记录幼儿在园生活的表象。然而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寻找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正确举措,幼儿园建立幼儿发展档案,不能局限于某一时段幼儿的生活、学习技能是否提高,不能满足于幼儿会画多少画、会讲多少故事,而要科学地构建内容,全面细致地追踪可能影响幼儿生理、心理健康的每一个因素,其中包括幼儿的家庭结构、抚养方式,生活中有无同龄玩伴以及家长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含班级人文环境(教师的教养方式、态度等),并真正发挥其作用,引导教师将班级幼儿个案分析深入化和常态化,做到知己知彼。幼儿园在此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整相应的教育措施,选择实施课程活动内容、家园联动方式等。

三、摆脱陈见,因势利导

在诸多的“三独”现状和相关的管理案例中,幼儿园管理组织直接面对的管理对象就是“独生代”青年教师。不久前去外省参加某教学研讨观摩活动,领衔示范课程的是一个资深的幼教专家,有三十多年学前教育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看她带孩子上课如行云流水,在座的园长教师无不叹服,然而对她稍后在小范围内议及她手下的一帮青年教师,却引起笔者深思。她能对一群幼小的孩童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却给“80后独一代”贴上散漫、眼高手低、协作性差等的标签,“我们年轻时候为了工作无论起多早睡多晚都觉得是平常心,现在让她们加班或者多做一件事,脸子都有可能沉下来的。平时活动室里有电子设备就让钢琴闲着,能下载课件就不自己制作课堂教具,活动方案网上找找修改修改就是自己的了……”她讲的情况让周边不少园长随声附和,都似有恨铁不成钢的懊恼。其实笔者听那些青年教师的课,一样有不同的精彩。

作为当今幼儿园的管理者,许多时候是困惑于独生子女的生活态度、处事方式、工作观念等与对幼儿教师传统要求产生的冲突。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喜爱的教师又哪里会有什么固定的条条框框呢?幼儿园需要培育个性发展的幼儿,也更需要有自我特色的新一代教师。因此建立清晰的、适合当下青年教师心性与文化的幼儿园“3D”管理思维方式,才能达到提升个人管理水平与组织管理成效的目的。

幼儿园“独一代”青年教师表现出的良好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对新知识的广泛接受能力,以及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现代活力与自信,都预示着学前教育领域正在或者终将成为她们一展身手的天地。就像我们很自然地接纳自己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率性而为,对“独一代”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同样也应该有包容与赞赏之心。L现在是我们幼儿园骨干教师,非常受小朋友的欢迎,每学年都有家长慕名来申请让孩子上她所在的班级。谁都想不到几年前她差点与幼师这个职业绝缘。L家庭条件富裕,她最初选择学前专业学习是因为她喜欢与孩子一起玩,父母则更想让这个独生女从事艺术工作,加上刚来园时班级杂务令没有弟弟妹妹、从未做过家务的她手忙脚乱,与家长、与一起搭班的同事又常起言语冲突,L自己都产生她做幼师适合与否的疑问。

幼儿园管理者要敏锐地察觉教师的发展需要,“做敏感的观察者和懂得尊重教师的倾听者”。[2]对于大多数像L一样“独一代”的青年教师来说,一方面需要挑战的往往是其缺乏的交往、合作等社会化能力以及保育技能,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才艺、求知精神、自我表现能力以及与儿童天生的亲和力,又使他们在幼儿面前收放自如,吸引孩子追随的眼光。幼儿园管理者如果居高临下套用旧有的常规评价,只会令青年教师产生自我贬低或无所适从的心态,而一旦他们将这些负面情绪带给朝夕相处的孩子,也只会出现更多的矛盾与问题。因此,管理者应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出鼓励与积极的姿态,突出其个性色彩,放大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中好的一面,带领他们感知付出努力后孩子的进步,体验职业的成就,并让成就感激发他们继续争强上进,根据职业要求逐步完善自己的不足。

“三独”现状下的现代幼儿园管理,面对着形形色色的独生代幼儿、家长、教师,遭遇的问题将会远远超于上述举例的内容和范围。管理思维决定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指导管理行动,因而也最终决定管理效率和效果。“3D”既然是相对于只有长和宽的平面(2D)而言,那么本文阐释的“3D”管理思维,就是期望能摆脱平面化局限,将“三独”作为改革发展幼儿园教育管理的重要参数之一,从一切为了孩子的原点出发,尽可能延伸三条轴线,对发生在幼儿园时空动态的各种运动关系加以收集分析,采取适宜的幼儿园管理行动,为当今学前教育管理理论发展和改革积累生动、有效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第二届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报告http://www.baby-tree.com/survey/.

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幼儿园 ; 英语教育 ;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22-01

一、问题提出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全国出现了学英语热。目前,学英浯的年龄趋于低龄化,幼儿英语学习在我国日益受到家长、幼儿园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幼儿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心理学、语言学、神经学的有关研究认为,幼儿阶段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幼儿具有学习外语的诸多优势。但已有研究同时又指出,幼儿园英语教育模式不同于中小学英语教育模式,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才具有可行性,特别是对其师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实际上,有部分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只为赶时髦和增加收入。而低效甚至负效的英语教育会对幼儿以后的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本文对幼儿园英语教育师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如下。

二、调查结果

1.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必要性

78.5%的幼儿园教师和86.6%的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园有必要进行英语教育。在回答“您让孩子学习英语的原因”时,43.3%的幼儿家长认为“语言学习越早,学习效果越好”,39.4%的家长认为“英语能力是孩子未来升学和就业的基本保障”。

2.幼儿园英语教育目的

90.3%的幼儿园教师和76.1%的幼儿家长将“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幼儿园英语教育的首要目的;64.5%的幼儿园教师和41%的幼儿家长认为“丰富幼儿关于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也是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目的;还有34.4%的幼儿园教师和61%的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园英语教育还要“培养幼儿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另有近半数的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目的还应该包括“引导幼儿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短语、句子及基本语法”(48.9%)和“提高幼儿的竞争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49.4%),这点在教师问卷中反映不明显。

3.幼儿园英语教育内容

调查表明,目前幼儿园使用的英语教材名目繁多,有直接从国外引进的,有国内人士编写的,还有一些幼儿园没有固定教材,由教师自选教学内容。按入选率从高到低排列,幼儿园英语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日常英语、英语儿歌和歌曲、单词、字母、句型和故事等。69.9%的幼儿园教师将“教材形式丰富,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作为选择教材的首要依据,59.1%的幼儿园教师认为“教材内容必须和幼儿的生活贴近”,32.3%的幼儿园教师认为“教师指导用书清晰、可操作性强”是教材选择的必要条件。

4.幼儿园英语教学方法

89.1%的幼儿园教师在英语教育中采用游戏教学法,半数幼儿园教师采用听说法(48.4%)和情景教学法(52.7%),30.1%的幼儿园教师使用全身活动教学法(即TPR教学法),22.6%的幼儿园教师使用交际法。调查表明,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应该在一堂课中变换使用不同教学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但是有些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不科学,目标不明确,容易导致课堂混乱,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5.幼儿园英语教育评价

94.2%的幼儿园教师和81.5%的幼儿园园长以“幼儿的兴趣和课堂表现”作为评价幼儿英语活动的主要依据,仅有50.6%的幼儿家长同意这一观点。这与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目的的看法分歧相一致。选择“掌握英语知识”作为幼儿园英语教育评价标准的幼儿家长为5.6%,幼儿园教师为4.2%,幼儿园园长为0。

三、讨论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幼儿园英语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但调查反映出,在目前市场经济下,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要求,吸引生源,在不具备师资条件的情况下开设英语课,不仅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还挤占了其他教学和游戏的时间,干扰了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对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很不利。许多家长也往往只是关心孩子英语知识量的输入,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幼儿园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可见,要真正切实有效地开展幼儿园英语教育,幼儿园和家长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看待幼儿园英语教育从识到师资水平是影响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关键。

(二)加强师资培训

1.拓展培养方式,实行多渠道培养相结合

(1)英语教师幼教化。即对非幼师类的英语教师进行幼教基本知识技能的培训,使之适应并能胜任幼儿英语的教学。这是解决幼儿英语师资短缺的一条有效途径。对这类教师主要是加强幼教技能和幼教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将英语教学与其他教学相融合。

(2)幼儿教师英教化。指对幼儿园现有的教师进行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教学方法方面的专门培训,使之能够适应幼儿英语教学的要求。利用本园教师已有的经验,针对她们存在的不足进行有目的的培训提高,一方面可以确保幼儿与英语教师的充分接触,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全园学习英语的气氛,有助于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3)幼儿英语师资正规学历教育。这是解决幼儿园英语师资问题的根本举措,需要通过高等院校举办独立的幼儿英语教育专业来完成。这虽是一种根本性途径,但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它的实施不仅需要幼儿园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当地有关行政部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2.扩展培训内容,多方面提高教师素质

通过培训,一名合格的幼儿园英语教师应该达到以下标准:第一,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第二,英语发音正确、规范,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流利;第三,有能力用英语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大部分环节;第四,组织英语活动时使用的英语应当是儿童化且符合英语文化特点的;第五,应当善于使用非语言符号与儿童交流和互动。

(三)幼儿园英语教育应规范化

首先,幼儿园要建构科学的、多元化的英语评价体系。无论从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还是评价标准来看,都要以幼儿兴趣的培养为核心,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

其次,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对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条件做出详细规定。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而暂时无条件的幼儿园则绝不允许开设。这样既保证了英语教育的质量和幼儿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促使那些不具备条件的幼儿园改进条件,促使教师素质的整体发展,提高办园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桂双.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分析和实践探索[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2]余珍有.幼儿园活动指导:英语〔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幼儿园课程现状与原因的分析 篇4

中国幼儿园开始建立在20世纪初,幼儿园教育主要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从教育内容、方法、到设施和玩具都是仿效西方和日本。那么中国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是什么现状呢?我认为当前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教师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入。现在中国的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层次大多数都是中师或幼师毕业,他们在学校进行的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对理论层面的理解不够深入,有的幼儿园有时会请些专家来讲座,但部分教师还是觉得专家的讲座有点晦涩难懂,这就是教师理论基础薄弱的原因。由于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因此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也不够深入,这是中国当前幼儿园存在着的重要问题。

2、教师在实践活动时是“以孩子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点分不清楚。虽然我们的口号是以“幼儿为中心”,但是在进行课程实践时,过于强调以“幼儿为中心”会使孩子无法无天。就拿我们的常规教育来说,对孩子进行常规训练是无视孩子主动性的表现,把孩子的行为举止禁锢在一些规则中。可是,对于广大的教师来说,常规教育很重要,幼儿可以通过常规教育的训练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这样就会避免在组织活动时的混乱。其实,常规教育对我们的幼儿园活动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常规教育的开展,幼儿就会没有规则意识,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片面追求知识技能。当前的幼儿园为了招生,幼儿家长也要满足虚荣心,都热衷于进行幼儿培优。幼儿教育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无论是智能开发也好,好事艺术培养也罢,都是片面追求知识技能的培养,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甚至以识字、数数、背古诗、唱歌、跳舞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行为作为考评幼儿教育成效的唯一指标。

4、忽视学习品质培养。正因为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片面追求知识技能的培养,因此忽视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的,需要长期坚持、反复强化,建立稳固的动力定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自动化,即“习惯成自然”。这是一种由内而发的驱动力,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内在动力源泉。

在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我国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呈现一种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反思,对一些主流的教育观念进行质疑,并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幼儿园课程呈多元化趋向、保育和教育相整合、课程标准化、课程全纳化、课程个性化、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幼儿园课程多元化现状的体现为以下内容:

1、课程理论基础多元化。受当前社会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前苏联教育相关理论的“独尊”发展到现在“百花齐放”的趋势。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一些基本思潮如新科学观、新知识观、终身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等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产生深远影响之外,一些著名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思想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乃至幼儿园教育的影响更加深刻。

2、课程模式多元化。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模式主要形态有分科课程、主题综合课程、五大领域课程、主题网络课程以及区域活动课程等。各地的园所在课程模式的采用上一般会各种模式并存,同时根据幼儿园教育条件、特色以及其他具体情况有所偏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借鉴了许多国外有关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在课程本土化上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的外国课程模式或理论包括瑞吉欧方案教学模式、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的高瞻课程、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的光谱方案、蒙台梭利教育教学法等。

3、课程价值取向多元化。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整合的趋势,概括而言有三种,即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重系统知识的学习,强调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课程与外部因素的互动;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应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安排课程,并把课程作为发展人的个性的基本手段。

4、课程教材选择多元化。与我国的义务阶段教育不同,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没有法定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各幼儿园及教师主要从幼儿园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构建课程,所以各幼儿园课程的相关教材各不相同。多数幼儿园的课程教材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公开发行的较权威的幼儿园课程的有关教材;地方或区本教材、园本课程、网络资源及其他资源等。这使得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水平,灵活选择适当的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促进幼儿和谐并富有个性地发展。

根据当前幼儿园课程的现状,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我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历史原因,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主要有3次,分别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至今。这些改革对我国的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一些教育思想还受到教育家的实践和运用,同时改革留下来的问题也影响着课程的发展。

2、社会原因,经济、政治和文化、幼儿园的课程(文化)传统和幼儿教师的素质、也影响着幼儿园课程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带来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而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幼儿园课程不仅受制于政治,也作用和服务于政治,因为,作为培养人得一个载体,幼儿园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政治服务。在当今社会文化呈现多样化,因此在设计、编制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时,既要立足于自身文化的传承,又要吸取其他文化中存在的精髓。任何幼儿园都会存在课程方面的(文化)传统,如课程结构、课程方法、课程理念等。这些课程领域的文化要素会制约着教师的课程实践。如,以学科课程为主的幼儿园多强调目标导向,体现的是忠实取向。而以主题、方案为主的幼儿园多强调教师与幼儿的创造,体现的是创生取向。在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中,教师之间的氛围传统如果是相互攻讦,或者言不由衷,是不利于适应者进行课程的调整的。特别是在忠实取向背景下,强调对传统的尊重、对权威的顺从等,是不利于教师对既有课程计划、方法的变动与革新的。相反,开放的、民主的氛围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反思,进行适应性的课程调整,继而超越现有课程计划。

3、哲学依据,国内外的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比如蒙台梭利、杜威、皮亚杰的思想广泛传播,对我国的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也为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日常语言分析和批判理论等哲学流派,它们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因为哲学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为课程提供有关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性质、知识的类别、认识过程以及知识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所有这一切,对于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判断、幼儿园课程设计模式的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等都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4、心理学原因,在幼儿园课程编制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对个体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过程的本质等问题的思考,由是,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而对幼儿园课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流派主要是认知心理学、成熟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心理动力理论等。作为幼儿园课程基础之一的心理学,为课程的设计、编制和实施停工了儿童心理学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以及整个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编制和实施过程都与这些信息有关,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也受到心理学因素的影响。

幼儿园现状分析 篇5

【摘 要】 亲子活动的开展已在幼儿园中逐渐普及,它以其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形式,为孩子、家长和教师创造了共同活动的空间,成为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互动、信任和交流的方式。然而在亲子活动的开展中,注重形式、家长旁观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将制约着幼儿的发展。本文拟从幼儿园亲子活动现状入手,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涵义、特点、教育价值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期引起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 幼儿园;亲子活动;现状;思考?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为了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增强家园间的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进行亲子教育势在必行。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幼儿园亲子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它以其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教学和充满活力的课堂,为孩子、家长和教师创造了共同活动的空间,成为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互动、信任和交流的方式,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中,还普遍存在着重形式、重结果、家长旁观等现象,教师对亲子活动的认识较为表浅,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

一、目前幼儿园亲子活动现状分析??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已比较普及,但效果如何呢?下面通过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1:大班开展《建大桥》活动,教师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大桥。有的家长在一旁观看孩子自己做,但喜欢指指点点,提出各种要求;有的干脆自己动手做,孩子只在一旁撕撕粘胶。??

案例2:在《我们的伞》活动中,教师请来几位家长,每人负责一组,指导孩子们学习协商设计伞面。有的家长直接告诉了孩子方法,有的家长在与孩子意见不统一、争执不下时,不知如何是好。??

在案例中,我们看到孩子和家长一起活动,家长或包办或演示,幼儿很少动手;教师与家长缺乏交流与互动。主要表现在:??

1、主体的缺失。在亲子互动方面,互动主体呈现中心――边缘的格局,即家长处于中心、主导、控制地位,形成不对等的两极――幼儿主体缺失。??

2、互动的单向性。在两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的是亲子间的互动(并且,由于“中心――边缘”格局的存在,这种亲子互动也大部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其次是师幼间的互动,缺少教师与家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

3、教育价值的片面性。幼儿园亲子互动的全面教育价值依赖于互动中的多主体互动、多向互动来实现。但在上面案例中,互动已变成了单纯的亲子互动及亲子间家长对子女的单向互动。即使在亲子互动中,家长往往重视的是孩子任务的完成,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缺乏言传身教,互动频率低。因此,其教育价值难于实现。??

教师缺乏对亲子互动的观察,也缺乏与家长的互动,使其儿童观、教育观的更新受到影响;家长对活动目标与内容不明确,与教师缺乏互动;由于家长的包办代替等因素,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难于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涵义、特点及其教育价值??

1、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涵义??

幼儿园亲子活动是由幼儿园创造一定的条件,以亲缘关系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家长共同组织幼儿活动的一种幼儿园教育方式。??

2、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特点??

(1)多元主体性。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家长、幼儿都是活动的主体,都应积极参与活动。??

(2)多向互动性。多元主体性决定了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多向互动性,师幼间、亲子间、幼儿间、教师与家长间积极交流、互动。??

(3)全面教育性。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目的最终要落实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上,因此,其目标应是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3、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教育价值??

(1)对教师的教育价值??

教师可以通过对亲子互动的观察,更清楚地了解到幼儿的个体发展特点和个体需要,及时了解到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及对孩子的指导方式方法。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2)对家长的教育价值??

亲子活动中,家长能更直接地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正确评价孩子的发展水平。通过与孩子互动,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交流及合作。而且家长亲自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园教育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将会有更准确的把握,更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园合作。另外在互动中,教师还可以促进家长的幼儿教育理念的提升及方法的更新。??

(3)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家长的到来,能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如家庭般温暖,会产生更强的安全感和大胆探索的勇气;同时,因为教师与家长都是幼儿生活中最重要的成人,他们都同时关注着自己的活动和表现,这会让幼儿产生较强的成就动机;幼儿在安全的心理氛围下,易于产生自由感、也乐于与同伴互动,进行合作学习。??

三、有效开展亲子活动的几点建议??

1、活动设计应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全面具体??

首先,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将活动课程生活化、游戏化、音乐化,更多地去关注一下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

其次,应考虑到家长参与的可行性。如活动准备中,可以将“家长工作”纳入其中,活动过程可利用家长的专业特长扮演“家长教师”的角色,家长参与每一环节的具体要求,活动结束时请家长参与评价的具体内容。??

另外,还包括对活动中家长与孩子的场地安排、教具使用等方面的考虑。??

2、加强教师指导作用,促进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在亲子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组织的引导者,还应是家长和孩子们的合作者。教师必须尊重家长,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对待家长,同家长共同商量,形成良好的亲子氛围。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幼儿,教师都应该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1)活动前的家园沟通??

通过活动前小型亲子会,或发“活动通知”的形式,向家长介绍亲子活动的目的、意义、在活动中家长应承担的角色以及需要家长配合和注意的事项等内容。并通过讲解,让家长了解活动中指导孩子的一些具体方法。还可请家长与幼儿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与准备工作。??

(2)活动中的互动指导??

亲子活动中,必须加强对家长和幼儿的随机指导,具体方法有:??

☆ 直接性指导??

开展亲子活动时,家长可直接观摩教师指导孩子,也可直接告诉??

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完成游戏。??

☆ 个别性指导??

在父母指导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个别指导父母应该怎样去做。??

☆ 点拨式指导??

在父母指导孩子活动有一点小困难时,教师应帮助父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家长在以后再碰到此类问题时就有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3)活动后的评价交流??

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将活动中观察到的父母指导孩子的一些好的案例介绍给大家,然后分析其中一些科学的观念及方法,以此带给大家一些启发。亲子活动是在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缩短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使家长在活动中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从而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

总之,亲子活动以其生动、活泼、有效、实用的教育形式,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和谐的心理环境以及家长经验交流的机会,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今后我们将义不容辞地引领家长更好地走近亲子教育,倡导亲子互动,增强家园合力,共促幼儿成长。?オ?

【参考文献】??

[1] 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亲子教育如何教育.亲子书刊.2004.??

目前幼儿教师的现状分析 篇6

在一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认为,学前教育是任何教育政策与文化政策的主要先决条件。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既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根据调查在我国,有0-6岁的学前儿童1.3亿人,如果每个幼儿都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6人关注他们的成长,那么,加上儿童自身就涉及到大约9亿人口和亿万个家庭,算算以后才发现那是一个多么庞大的人群啊.勿庸质疑,学前教育也是我国举足轻重的大事业。我国政府是世界上最重视学前儿童教育事业的政府之一。早在1949年11月,中央教育部成立时,就在初教司设立了幼教处。之后,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多条法律法规,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地发展。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定位已从过去的“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提升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会议报告就要求要重视学前教育.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却走进了历史发展的最狭窄“胡同”。我相信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发生的问题。这个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呢,.我认为是在幼儿教师队伍方面.因为幼儿教师队伍是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哪一个幼儿园,全部工作是以教育活动为中心的,幼儿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领导者,也是办园特色的创造者和各项措施的实践者,教师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养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但中国目前的幼师现状不是很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培养机构生源质量低。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幅度提高,于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这就造成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也增多了。而幼儿教师单纯由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已经不存在了,众多的职业技术学校加入到培养幼教师资格的行列中来。表面上看,大量的毕业生补充到幼儿教师队伍中,满足了眼下幼儿教师的需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很多.我从几位资历比较深的幼师口中得知80年代只有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才有机会报考幼师学校,而今这一局面已经完全被改变,无论你能力如何都可以进去。过去幼儿教师的培训机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正在不断减少,有的则成为某大学的一个系,有的成为某学院的一个教学部,招生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也就是说,真正高质量幼儿教师的培养机构在不断减少。这样对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幼儿园缺编局面严重

目前迅速发展的幼儿教育行业对幼儿教师的大量需求,与人事制度改革压缩编制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造成了幼儿园普遍缺编的尴尬局面。有人曾经在不同地区抽样调查了一百余所幼儿园,实际行政缺编的几乎是100%,就是不存在在编的老师。另外,一部分幼儿园为了压缩财政支出,不按国家规定的每个班配备“两教一保”,而是改成“一教一保”。由于许多幼儿园班容量严重超员,我曾到过一个幼儿园.班中有70多个幼儿,但还是只有两教一保.甚至一教一保。这样不仅增加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幼儿教师每天更多的时间用于维持教学秩序,用于教育教学上的精力相对减少。更多幼儿园的做法是聘用“临时工”。像株洲市市干幼儿园总园,大部分都是国家教师,但是在它的分园钻石园大部分老师都是临聘人员.于是在管理上和制度上前者明显比后者好.许多刚进入幼儿教师队伍中的临时聘请的幼儿教师,刚开始怀着对幼教事业的憧憬之情积极工作,但几年下来,较低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使之感到处处不如“正式职工”,而且似乎“永无出头之日”“临时工”因缺乏归属感而导致主人翁意识、责任感缺失,这是造成这部分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这种态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造成幼儿教育质量的隐性下降,并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人口的素质。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明天的太阳。谁来托起明天的太阳

3、管理体制造成高流动性

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还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看,学前教育大都归属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范畴,没有单独设立与基础教育平级的专门行政处室。由于基础教育已经包括了高中、义务教育、特殊教育等诸多业务管理职能,无暇顾及还没被纳入义务教育的幼儿教育。而幼儿园的人事管理,如编制,大都属于各自的主管部门。室友在私人幼儿园工作了不到一个月,因为工作量大,待遇不高管理人员苛刻等原因就辞职了.并不是我们刚走出去的大学生吃不起苦。这只是一个幼儿教师行业普遍的现象。也是导致幼儿教师流动性偏高的一个原因。有的幼儿教师每年换一个幼儿园,有的甚至一年换两三个幼儿园,如此高的流动率连起码的教学常规都保证不了,更不用说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了。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家庭、社会都是得不偿失的。

4、私立园陷入恶性循环

现在社会上大量的私立托幼园如今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在我们学校附近就有六七家私人幼儿园,规模都非常的小。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子女入园难的问题,对幼教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幼儿园不按照国家规定发放足额工资。不少幼儿园管理者为了节约开支,对新入职的“临时工”采取的是试用期、聘用期工资制,一般试用期只有很少的工资,许多刚毕业的幼儿教师工资根本达不到当地劳动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有些不规范的幼儿园甚至在试用期不发工资。现在每个月600元的工资是普遍存在于那些私人幼儿园。这部分幼儿教师也没有各种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由此导致了许多临时聘请的“教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理,经常处于“努力找工作”的状态之中,根本无心把精力投入到研究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备课、钻研业务上,其结果是导致许多私立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教育质量不高,并形成恶性循环。

解决以上难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创新体制,努力优化教师队伍。

首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严格把好入口关,减少非专业人员进入教师队伍以提高整个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其次在全处幼儿教师中实行竞聘上岗管理机制。这样不仅使幼儿教师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还能形成了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工作氛围。再次,全面推行园长负责制。一个出色的园长,是要关心和逐步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苛求教师。全园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奖金分配与其他的工作量与质量与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防止绝对平均。

二、深化培训,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坚持提高幼儿教师从业门坎,组建高学历水平幼教队伍的前提下坚持把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加强师德建设等工作纳入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大框架之中。着力加强师德建设、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深入开展大练基本功活动。我相信只要社会和幼儿园领导能认识和重视这些方面,幼儿教师的发展潜力将会充分发挥出来。

三、落实待遇,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工作潜能

幼儿园现状分析 篇7

关键词:幼儿园,观赏性墙面,教育功能

从某种程度上讲, 墙面环境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但因种种原因, 教师们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而影响到环境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对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改进的策略。

一、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 当前幼儿园都非常重视墙面的环境创设, 墙面都装饰得非常漂亮、精致, 教师们非凡的想象力、创造力与高超的技巧更使人惊叹不已。但是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 许多幼儿园的墙饰并未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 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 观赏性墙面大量存在, 忽视了墙面的教育功能

现在有的幼儿班级, 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 许多教师只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出发去创设墙面环境, 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 过分追求墙面外观的漂亮和形式的新颖别致, 极力突出班级墙面环境的优美, 突出装饰性, 对环境的教育性考虑很少, 因而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二) 教师包办墙面环境创设, 忽视了幼儿的参与

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 很少让幼儿参与, 即使有幼儿参与, 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来作为墙饰的点缀。为了追求环境布置的完美性, 往往由教师“自编、自导、自演”, 没有考虑孩子的建议及感受, 没有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 纯粹追求环境布置的结果。教师只是让幼儿充当墙饰布置的观赏者, 机械地接受成人的安排, 这样的布置过程, 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包办的另一重要原因是, 幼儿园按惯例要求教师开学初布置好环境, 进行环境评比, 因此必定造成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的现象。

(三) 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固定化, 更新不及时

大部分教师在开学初, 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布置了班级的墙面环境, 一旦布置好了, 就认为大功告成, 一学期都难得更换一次。教师不管自己布置的东西是否已经失去教育意义, 是否已经失去时间性, 也不管它是否已经褪色, 让它从开学一直帖到学期结束。有的墙面布置甚至出现与当前季节相反的内容, 有的墙面大主题的画, 整个学期下来都长期固定, 这样的墙饰缺乏新鲜感, 缺乏趣味性、可变性, 不能随时提供教育信息, 对于幼儿显然是没有持久吸引力的, 也难以达到环境创设的教育目的。

(四) 班级墙面环境创设成人化, 缺乏互动性

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只注重成人的提供, 忽略幼儿的介入。教师往往根据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喜好来设计班级墙面环境, 而很少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教师也很少主动引导幼儿与墙面互动, 幼儿被置身于事外, 没有被真正纳人其中, 忽视了幼儿发现环境、享受环境和在环境中成长的重要性。

二、解决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问题的对策

幼儿园班级是幼儿除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地方, 而大片的墙面环境最能体现班级特色, 蕴含着诸多的教育信息。墙面环境作为“无声教材”, 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发挥幼儿园墙面环境的真正价值呢?

(一) 教师应正确认识墙面环境的教育功能

不得不承认, 我们的墙面环境创设大都还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 基本上不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 因而墙面环境失去了应有的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 还要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做起, 要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改变墙面环境教育的价值停留在审美的角度, 充分认识到环境是儿童的环境, 是儿童身心赖以发展的环境;环境创设应服务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服务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 针对幼儿身心特点,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墙面环境创设, 把教育意图渗透在墙面环境之中, 将教育内容结合在艺术加工后的墙饰之中, 从而吸引幼儿积极地投入活动, 使墙面环境不再是一种美丽的摆设, 而是更好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桥梁, 有效地发挥墙面环境的教育功能。如墙饰“区角活动玩什么”就是一面会变的墙, 教师通过创设这面墙饰, 让幼儿知道, 周一到周五在区角活动玩的玩具是不一样的, 这样就不要每天让教师来分配, 而且这面墙还是会变动的, 当教师定期更换区域盒玩具时, 就相应更换墙面上的图片, 墙上的图片直观, 幼儿一看就明白了, 慢慢便养成了良好的区角活动的习惯。

(二) 师幼合作创设墙面环境, 加大幼儿参与的力度

幼儿园环境首先是幼儿的环境, 是幼儿可以参与创设、有发言权的环境。环境创设的过程应是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 为此教师应与幼儿共同确定环境布置的主题、材料、作品、风格等, 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建议, 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如开学初组织幼儿讨论怎么让自己的班级变得更漂亮, 引起幼儿布置班级的兴趣。再如春天来了, 可以启发幼儿:现在是春天了, 外面到处是春天的景象, 路边的桃花、梨花都相继开放, 小溪里的小蝌蚪游出来了……想一想怎样把春天也请到我们的班上来呢?从而引导幼儿多发现春天的变化, 启发幼儿集体讨论, 然后定出“春天来了”的主题墙饰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多渠道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 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 尽量让幼儿自己协商解决如何装饰墙饰, 这样孩子间的交往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在“春天来了”主题活动中, 教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大张底纸, 提供了各色卡纸、皱纹纸、彩笔、胶水等, 让他们在底纸上描绘春天的美景。通过讨论, 教师和他们一起用颜料涂出了一棵大树, 孩子们用绿色的皱纹纸搓成“柳条”, 布置了一棵柳树;用粉红的皱纹纸捏成了一朵朵的“桃花”, 变成了一片粉红的“桃花林”;用绿色的卡纸剪出了一片绿草地, 还画出来一条小河。看到这美丽的春天景色, 孩子们都围着那幅墙饰叽叽喳喳, 一片惊叹声:哇!好漂亮!这是我做的, 这个是我们一起做出来的。在他们的交流中, 教师进一步启发:在柳树上、桃花上还可以增加些什么?在小河里可以有什么?于是, 他们又一次展开了讨论:小鸟们都飞到树上来了, 蜜蜂在采蜜, 蝴蝶在捉迷藏, 小河里可以贴上自己折的“轮船”、“小鸭子”……他们商量着, 有的用绘画的形式, 有的用制作的形式等等。于是, 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去找材料, 在“春天”里展示自己的所看、所想, 每天孩子们都有新的发现, 每天的墙面都有新的变化。

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将收集布置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在与墙面的互动和对话中, 每个幼儿都参与了, 都获得了表现和创造的机会。对于有自己参与创作的墙面幼儿更感兴趣, 尤其是对有展示自己作品的墙面环境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这样的墙面环境会引发幼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同时参与墙面环境创设的过程也使他们感到满足, 感到有趣, 对幼儿而言, 这是一个游戏的过程。

(三) 适时更新墙面内容, 使墙面环境多变而有趣

生动、直观、动态的墙面环境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成不变的墙面难以维持幼儿的兴趣。因此, 幼儿园的墙面环境要适时更新, 让幼儿永远对教室墙面环境保持新鲜感和求知欲, 幼儿才能经常从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发展。

一方面, 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该随时变化和增减。可以随着主题的变化或是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逐步的深入与丰富, 也可以是重新布置;同时还可以不断丰富和更换墙饰创设的材料, 积极投放些幼儿感兴趣的、新鲜的、有意义的材料, 使墙面环境多变而有趣。另一方面, 墙饰是静态的, 墙饰对幼儿的教育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墙面环境创设应追随幼儿的活动, 教师要明确墙面环境与教育教学和幼儿的活动过程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 要根据教育内容和幼儿的发展, 不断变化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 让墙面环境成为一个“会说话的教师”。正如前文师幼共同创设的“春天来了”的案例, 随着幼儿对春天的认识越来越多, 越来越深入, “春天来了”的墙饰也随之变化与丰富着, 不断给幼儿带来惊喜。同样, 当夏天、秋天、冬天来临时, 教师也可以依据季节变化, 让幼儿交流、收集、布置墙面环境, 让教室的墙面在幼儿手中不停地“说话”, 而幼儿在活动中也深刻了解了四季的含义和特点。

(四) 创设“活”墙饰, 引导幼儿积极与墙面互动

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的创设最终是为幼儿服务的, 要让墙面环境与幼儿发生互动, 最好能设计成可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做一做的“活”墙饰。如“三只袋鼠”的墙饰, 在每只袋鼠的肚子上贴上标记, 让孩子通过给袋鼠分礼物的形式去感知大小、多少、形状的概念。袋鼠肚子上的标记可以根据需要经常变换, 让幼儿在与墙饰的互动中主动学习。教师还应积极创设多种条件和机会, 让幼儿主动与墙面“对话”。如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很容易产生入园焦虑, 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充分考虑到这点, 创设了“我的家”墙饰, 贴有幼儿与爸爸、妈妈等家人在一起亲亲热热的相片。对那些有入园焦虑现象的幼儿, 教师可以指着墙面的相片说“妈妈在这儿呢宝宝别害怕”, “宝宝笑得多甜、多开心呀”, 从而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广元农村幼儿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篇8

【关键词】广元市 农村幼儿园英语 教学现状

1、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在农村幼儿园开展英语教学是否合适;探索如何让农村幼儿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探索农村幼儿学习英语日常口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建设。

2、调查结果

2.1 教学目标。

从调查结果和访谈内容来看,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每所幼儿园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幼儿园侧重以培养幼儿英语学习兴趣为基本教学目标,有的幼儿园侧重幼儿对英语字母和单词的认读:有的幼儿园则追求幼儿英语单词及句子掌握的数量;呈现出一定的混乱情况,对目标的把握不太明确。第二,幼儿园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全面。75%的幼儿园忽略了帮助幼儿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仅将英语语言教学放在首位。

2.2 教学内容。各个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内容大多不一样,绝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都为单词,比较注重知识性,但通过观察,知识的传授支离破碎,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脱节,趣味性和实用性不足;有些幼儿园以听说为主,但在幼儿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却缺乏运用和交流,并且90%家长认为孩子在英语口语表达上能力不强;有些幼儿园选择了英语儿歌,虽然趣味性较强,但如果不能很好的与其他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则使幼儿收益甚少。大部分幼儿园则很少教授英语戏剧和英语文化,教师在提高学生英语文化敏感度方面的意识较弱。

2.3 教学方法。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和访谈内容,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儿教师们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浸入式整合性课堂模式”应用于幼儿英语教学已经成为非常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实践。但在调查中,采用了这种模式的却寥寥无几。

2.4 教学环境。访谈及观察结果表明,首先,教师对实物、图片、模型、录像、读物及生活场景等直观手段的布置不足,且布置的时间一般持续一个学期左右,甚至时间更长。其次,教师自身的英语口语能力有限,几乎不具备英语专业水平,环境创设的概念几乎没有,教材选取混乱,幼儿们缺乏一个地道自然的语音模仿环境;另外,舒尔兹的研究指出,家长的参与是幼儿更快地习得第二语言的关键,如果家长能流利地用第二语言交流,那么孩子更容易习得运用第二语言。但89%家长是农村的,文化层次较低,不可能对幼儿进行英语知识辅导,即便是一些少部分有能力的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很少能和幼儿一起用英语进行交流或游戏等。总之,家长的参与度几乎没有,教学软硬件都不足。

3、解决我市农村幼儿园英语教学问题的建议

3.1设立科学合理的整体性幼儿园英语教学目标。设立统一的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英语教学目标有助于各个教学环节的开展和教学质量提高。根据国外儿童语言教育界中的全语言教育(whole language)理论,儿童的语言学习目标是一种整体性的学习目标,不仅应重视听说能力的发展,也要注意为儿童读写能力的发展作一些准备。其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儿童对语言和文字的敏感性、提高其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对语言的兴趣、扩展其知识范围、增进其对于文化和周围世界的认识。因此,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目标包括,首先在情感层面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地、积极主动地学习;其次在认知层面训练幼儿的模仿能力,打好语音语感的基础。另外,在能力层面,注重听说训练,培养幼儿初步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积极引导幼儿大胆开口说英语。还要帮幼儿了解英语国家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幼儿感受多元文化的存在。

3.2 创建农村幼儿学习英语日常口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根据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幼儿园英语教育中要强调英语的渗透性,即结合幼儿日常生活选择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生活化和趣味性。另外,

教师可利用英语儿歌、游戏或課内外活动,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而不是具体知识的识记和应用,加强优秀异国文化对幼儿的熏陶。比如复活节来临时,师生共同制作复活节彩蛋,玩滚蛋游戏。寓教于乐,在各种相关游戏和手工活动中体验异国文化,有助于开阔幼儿视野。

3.3 提高家长参与度和农村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等多种形式增加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使家长充分了解他们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使他们明确如何进行配合教育,使其更加主动自信地参与进来;其次,幼儿英语教师应该具备掌控课堂的能力,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可以实现循序渐进的目的。

4、小结

广元市农村幼儿英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相信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下,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幼儿园英语教育会更加科学规范,我们的孩子会更加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Kenneth S. Goodman. 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 Heinemann, 1986.

[3]赵敏.幼儿园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淮北市五所幼儿园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8,(5).

文系广元市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题:广元市农村幼儿园英语教学适应性研究,广元农村幼儿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课

上一篇:酒店啤酒节策划方案下一篇:圣诞节促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