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远程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作业(精选8篇)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作业 篇1
河北省2012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考核作业
考试科目: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规》
工作单位:
准考证号: 姓名:
第二临床学院 1201050173 郝欣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简论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
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2012年11月8日上午9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胡总书记的报告令人振奋,旗帜目标和途径非常明确,大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总书记讲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个问题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报告中虽然有关教育的文字篇幅不多,但字字千金,切中要害,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新的部署。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报告当中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更加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报告中对教育问题进行了阐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更加强调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材,而这对教师团队中的我来说更加有责任去对特别和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帮助,得以上孩子能在乐于学习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技能。
从十八大总书记的报告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教育领域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为保障这一理念的实现,报告中同时提出,要“深化教育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十八大明确肯定了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地要求德育工作更好地发挥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现德育工作,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从上述教育法规和主要政策文件的规定中,可见强调和重视德育,坚持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是教育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已从一般工作要求和号召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
高校教师是在高等学校组织里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专业劳动者,它是教师职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职业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同时又有着严格的从业资格和标准。高校教师以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为职责。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在于它的伦理性、道德性、人文性及人道性等本质规定。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教育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缺乏职业道德的教师,就是不具备正确灵魂的教师;而缺乏正确灵魂的教师,其职业道德和能力则无从谈起。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进行修养和锻炼。高尚的思想道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因此,应坚持在教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师德。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懂得哪些是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思想及为什么应当具有这种思想道德,而且更主要的是把这些认识用于指导
行动,按照师德的要求从事教育实践,并以此为准则,对照、检查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步入高等教育职业殿堂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衡量高校教师履行职业义务、职业责任水准的重要尺度,自觉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高校教师实现职业价值、职业理想的重要保证。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我国在新世纪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依法治教,就是依据国家法律特别是教育法律法规来管理学校的事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依法治教的内容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普及、校内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全校师生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校园法制文化的建设、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严格施行、法律法规的自觉遵守以及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等。实行依法治教,可以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学校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的程度和水平,更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全校上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团结稳定繁荣的良好局面。依法治教是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对新形势下办好学校的基本要求。依法治教,科学办学是我国进入法治社会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准绳。《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教师法》对教师的义务做出六项具体规定,包括守法崇德为人师表、贯彻方针完成工作、教育学生德育领先、关爱学生促成发展、保护学生健康成长和加强自身修养等,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教师应该“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师作为教书育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使命的承担者,不仅应是遵守宪法、法律的表率,而且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以自己高尚的品质和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法律意识的形成发挥积极的影响。教师应该德高为范、为人师表,这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更是法律赋予教师应尽的基本义务。《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依照法律赋予高校教师的任务、责任和义务来开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教师教育与管理的新理念。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高校教师要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即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渊博的学识做学生的表率,以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传授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成才,这是法律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要义。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作业 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职业化,进程
一、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参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有关的各种活动、计划和服务”, 也是教师的新技能和新知识结构重组的过程。教师职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人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教师职业化更加强调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等一系列教师自身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师个体的职业化是教师教学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完整、整合、表达。由于大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大学教师职业化主要指教师具备从事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化是把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人员视为专业人士, 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达到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所具备的从业标准的过程, 包括职业规范、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体现的专业化明显特征。近年来, 由于大学扩招, 对大学英语教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因此, 大学英语教师的特点是平均年龄比较低, 教龄比较短。针对青年教师, 各高校应该在每年寒暑假这一教学空档期积极开展师资培训、教学方法交流、鼓励不同专业的教师去国外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等。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求对教师进行课堂的训练, 更重要的是展开应用语言学、语言测试和评估、科研方法等理论课程的学习, 使教师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语言课堂的实践活动。要激发青年教师的学术兴趣, 调动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和培训的积极性。同时也要积极地向国外大学介绍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师的情况, 可以互换教学观念。此外,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 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不擅长甚至是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同时, 有些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多媒体配给比例差强人意。
二、国际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化的现状与解决办法
1. 科研水平。
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都感慨, 与专业英语的论文相比, 大学英语方面的论文难写, 资源有限, 怎么写都跳不出原有的条条框框, 感觉是换汤不换药。其原因是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跨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全面、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科研时间少、科研环境欠佳、缺少学科组织者和带头人、缺乏专业危机感和生存危机感等。因此, 这首先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断积累自己的学科知识, 增强自己的专业危机感, 跟上时代步伐。其次, 大学英语教师还应该扩展跨学科知识, 如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知识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实践性知识, 即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整合;一般性知识, 即教师的知识广度和素养等知识结构。这样, 大学英语教师在职业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将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最后, 除定期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以外, 还应多组织校内、校际间教师的科研探讨工作;鼓励教师考研、考博、国外进修等;将教师工资与科研水平挂钩, 促进教师产生生存危机感;树立更多的学术带头人, 创建健康的学术交流环境, 促进教师的科研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2. 专业技能。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涵盖非英语专业所有学生, 它是国家核心课程, 在本科阶段的培养方案中, 所占学时最多, 学分也最多。因此, 大学英语教师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结合国际大环境, 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教师除传统意义上的本专业知识以外, 更需要掌握教师经贸、法学、工商管理、人文、国际政治、传媒、历史等各方面的复合型知识。面对国内教改不断拓新、教材内容跨国际发展、学生对教师的高标准要求、国外整体形势下的国际全球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 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该如何拓展、如何更新、如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是我们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抛开以往大学英语教师重语法轻应用, 甚至有的大学英语老师认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能读懂文章, 会写几个专业术语就可以了, 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上面临一个相同问题:用英语交流是十分困难的!面临如此严峻的现实问题, 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英语交际能力, 授课方式更不能与其他专业学科相同, 应该坚决杜绝百人合上一堂英语课。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 该校所有大学英语课程都是以自然班为单位分级教学, 这样能保证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师教学的目标的实现。
3. 跨文化教育。
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包括不同性别、种族、民族、宗教信仰、社会阶层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化发展。在如此复杂的文化背景下, 我们的大学英语教材里也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 包括文化、经济、历史、政治、道德、情感、婚姻等内容的文章, 我们从中了解到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当学生们吃着麦当劳, 喝着星巴克, 看着美国大片的时候, 也许只是把这些当成一种时尚, 而完全忽略了其实我们的生活早就在悄然地朝着多元文化的方向发展。因此, 大学英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文化冲突, 帮助学生解决冲突过程中体现的焦虑感、压抑感和排斥感。这就更需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文化素养, 在现有的教学资源背景下, 怎样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水平对教师职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就需要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广泛、综合的跨文化跨学科培训。
三、大学英语教师人文素质的提升是国际背景下教师职业化进程的必然
人文素质的提升不仅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观念的转变, 更是大学英语教师自我要求、自我提升的体现。自20世纪末以来,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视角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教学应时时刻刻围绕学生,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作为课堂的领路人, 应该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大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 尤其是中国当代“90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仅是教授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更本质的职责是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与研究。对比国际背景下, 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 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现代教师授课特点应当结合每个时代大学生自身的共同特点来“传道, 授业, 解惑”。此外, 当前这个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美国为例, 教师在大学课堂上注重发挥学生们的个性, 无论什么专业的教师, 都是博古通今, 对本国历史及文化都相当了解。因此, 在如此文化背景下, 再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 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四、双语教学对大学英语的新挑战
2001年,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 本科教育要创作条件使用英语等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英语授课是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基本要求。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 需要面临国际人才的激烈竞争, 培养“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鉴于我校的重点学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会计学等, 对于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师而言, 学习这些学科相应的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基于当前的国际背景, 我们不断地提出要培养“双师”型教师人才。
总之, 在高校教育国际背景下,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模仿国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但更要结合我们的国情和特色;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化发展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新领域。我们应深深认识到:具有较强职业发展意识的大学英语教师会十分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 对自己的职业负责。然而, 这一发展进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需要时间一步步坚持走下去的。它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不断地调整、不断地适应、不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学观念、知识、能力、科研与进修情况调查结果报告[J].外语界, 2002, (5) :35-41.
[2]贺忠红.高校教师发展策略[J].科学新报.教育科研, 2010, (23) :169-170.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作业 篇3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77-02
信息技术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休闲购物、娱乐交友的重要渠道,网络为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造成消极影响。因而,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德育教师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教育者,对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德育教师可以从网络道德教育理念、自身职业素质、创新网络道德教育方法、借鉴传统道德等途径推动高校网络德育的发展。
一、树立先进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虽然终极目标一致,都是为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使得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理念必然不同于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高校德育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平等自主、开放包容等先进德育理念,促使道德教育与学生人格完善、素质提升同步进行。
1.“以人为本”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在当今政治经济以及网络科学技术的冲击下,大学生越来越渴望实现个性化发展,传统的“一刀切”、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才能达到教育的理想效果。以人为本,是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应有之意。以人为本应用到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就是高校德育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提高,要动员大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论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还是教育指导都要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以人为本在教育的效果上应该力求达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2.平等自主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在网络虚拟世界,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都具隐蔽性,使传统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处于服从地位的状况已发生改变。首先,无论是在人格上,还是在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机会上,双方都是平等的。其次,网络道德教育的交互性使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教师提供的各种教育信息中,学生有选择性接受信息的权力,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现实状况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所有信息,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加强。由此,高校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树立平等自主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切忌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减弱教育的实效性。
3.开放包容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网络世界是开放的虚拟世界,因此网络道德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开放性包容性。高校德育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树立开放包容的理念,在坚定自己立场的同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要善于利用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来促进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开放包容理念,就是要正确对待开放的网络环境,灵活变换教育方式方法去适应开放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也要对网络道德教育对象的不确定性、自由性具有足够的开放和包容。
二、德育教师注重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高校德育教师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教育者,其自身网络道德素质、网络技术的高低,都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息息相关。
1.树立网络道德意识
高校德育教师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若自身无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其教学内容必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不易于学生接受,无意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因此,要培养高校教师的网络道德意识,强化道德观念的作用,提高其道德自觉性。高校教师在网络教学中,要有维护整体利益的、平等互利以及道德自律意识,在网络世界中,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抵御有害思想的侵袭和腐蚀,不参与任何违反网络道德的活动,要自觉遵守维护网络道德规范,帮助净化网络环境。
2.提高网络应用技术
進行网络道德教育除了要了解网络的特点外,更要熟络网络技术。高校德育教师要在知晓网络道德教育理念、特点的情况下,不断改进自己的网络技术。要熟练地掌握并运用网络技术制作道德教育课件、创建网络道德教育论坛、创办网络道德教育期刊。在制作网络道德教育课件时,要运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设备,切忌局限于单调的文档、PPT演示文稿。在创建网络道德教育论坛时,要抓住学生心理,结合当今的时事热点展开讨论,切忌陈词滥调,内容空洞。在创办网络道德教育期刊时,要认真务实,理论与实际结合,要学会创新,切忌纸上谈兵。
三、创新网络道德教育方法
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是在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继承。但是由于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在教育环境上、技术支撑上不一样,所以网络道德教育方法上要有所创新。高校德育教师应该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探求长久有效的网络道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舆论引导法,主体交互法,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相结合法。
1.网络舆论引导法
网络舆论引导,是指基于网络平台,通过舆论手段,逐步给网络主体以正确的道德引导,以疏代教,实现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由于大学生群体互联网使用率很高,因而进行网络道德的引导,能优化教育效率,普及教育接受面。进行网络舆论引导,不仅要加强网络舆论信息的监督,更要对网络舆论信息加以筛选,还要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接受积极的道德标准,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在运用网络舆论引导法时,要坚持舆论的正确性,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坚决和不良的舆论信息做斗争,让大学生在正确网络舆论的引导下,塑造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2.网络道德教育主体交互法
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交互法,是指“教育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时交互的特性,与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沟通、交流”,从而达到网络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互联网的特性使得网络主体的社会交往互动范围不断扩大,且交互对象更加广泛,能顺利实现与多人的同时交流。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网上与他人交流互动,通过论坛、微信、微博、QQ、电子邮件等交互工具开展讨论,交流各自观点与看法,并集思广益,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在主体交互法的运用中,不仅学生与学生要交流互动,老师更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地位和学生交流互动,要形成学生之间乐于交流,师生之间渴望交流的良好局面。
3.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任重道远,除了进行虚拟世界的道德教育,必须进行网下现实世界的继续道德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由于网络上的教育主体和客体的隐蔽性,使得教育者能够了解受教育者的真实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但是网络上的虚拟教育也有其局限性,不能时刻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是随时随地变化的,网上网下思想有差异,这就要求在对教育者进行网上道德教育以后,还必须了解其网下现实世界的思想道德状况,对于不良的道德思想,要进行继续引导,继续教育,提高其对网络道德的认识,用以巩固网上道德教育的有效成果。
四、借鉴传统道德思想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是引导大学生道德践行、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联性,决定了网络道德建设离不开现实传统道德的支撑。
1.重视道德责任教育
中国古代学者和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道德责任的教育和践履,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定为当时的德育目标。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责任在本质上体现了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没有意志的自由,也就不能保证道德主体的自由选择,当然也就不存在对选择结果负道德责任[1]40。根据这些理论,大学生只有具备高度的道德自律性和责任感,才能适应网络社会交往和生存的需要,也才有利于维护网络社会的运行秩序。高校教师要通过开展道德规范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同时,教师也要在与大学生的互动中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并自觉履行道德责任。并且,还可以运用榜样示范法,介绍古今道德责任模范去感化大学生,使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形成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2.注重儒家“慎独”思想教育
“慎独”思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思想之一,最早出自《礼记·中庸》。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对“慎独”作了更通俗易懂的解释,他认为一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1]46。由此可见,网络道德教育在虚拟环境进行,且无有效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慎独”思想教育必不可少。进行“慎独”思想教育,要教育大学生遵守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使用诚信文明的网络语言,树立正确的网络认知理念,加强自我网络约束,要把道德他律意识内化为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濃厚的道德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真正成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利平台。
参考文献: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作业 篇4
大作业题目一:我心中的好教师
我常常想,怎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十几年学生生涯,我的老师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吉昌贵老师。在记忆中,吉老师身材瘦削,衣饰整洁干净,神态亲切慈祥,说话语调不高,我们有事去他家找他的时候,总瞧见他一个人在下围棋或是写字,有几分清高,几分睿智,几分出世。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他总爱跟我们说:“你们读书,便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人。好的人便是要给身边的人带去好的影响。”
当我自己成为一个老师,我便想:我要做一个好老师,给别人带去好的影响。从业十五年了,慢慢发现,成为一个好老师,并非易事;给别人带去好的影响,也绝非朝夕之力可以为之。思来想去,也有一些感悟。
一、好的老师当如电影《叫我第一名》中的主人公波波的校长,充满爱心。
主人公波波六岁被确诊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症。这种严重的痉挛疾病,导致他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总被老师、同学,甚至是家人误解他在捣乱。但他始终坚持着,不抛弃梦想,不放弃信念,默默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波波的故事很鼓舞人心,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波波的校长,那个帮他找回自信,改变他人生的校长。当波波在―次音乐会上不由自主地发出叫声,被同学厌弃的时候,校长用平和的方式,让全校知道了波波的病症,也让波波感到温暖。校长的做法拨开了乌云,使得波波后来的学生生涯,充满了阳光。波波从此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校长那样的老师,用爱教育孩子。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如子,我努力为之。
二、好的老师当如《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宗作老师,―定要尊重孩子,给孩子学习的自由,尊重孩子的个性。
小林先生创立的学校叫巴学园。巴学园的校门是用非常矮的树做成的,而且树上还长着绿色的叶子!有六辆电车停在院子里作教室,没有固定的座位,每天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没有固定的课表,从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和每―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就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如果上午完成了学习计划,下午就散步,采集植物标本,写生,听老师说话,唱歌……等等。
让各色学生来就读,调皮也好,有身体缺陷也好,小林先生从来不会拒绝,这是他教育方式上的平等;让男女生都脱光衣服游泳,让大家感受“无论什么身体,都是美丽的”,这体现平等﹔倾听小豆豆长达4个多小时的讲诉,没有丝毫打断和嫌弃,这是尊重﹔一位老师在进化论课上问高桥同学:“有没有人还有尾巴呢?高桥君,你有没有呢?”,校长严厉地批评了这位老师,这是对高桥同学的尊重;不在办公室里批评老师,而是在大家不大注意的厨房里,这是对老师的尊重;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写校歌,这是民主﹔给同学们添“海的味道”、“山的味道”,这是关爱﹔设计适合高桥同学的运动会项目,这是人性化﹔吃饭歌﹑韵律操、让学生午饭后轮流上台讲话、穿最差的衣服,这是创新和与众不同。
小林先生说:“不要把孩子们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而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更要大得多。”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尊重孩子的学习能力,尊重孩子的学习个性,我努力为之。
三、好的老师,当如《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那位音乐老师--马修先生,心中永存希望,积极乐观对待或忧或喜的生活。
马修先生因为失业而暂时到“池塘之底”男子寄宿学校担任教职。他是一个工作失意、貌似迟钝、近乎迂腐、渴望爱情的小老头,在这个被世人遗忘的“池塘之底”,对一群撒野的放牛班的孩子因材施教,用音乐启迪和开化他们。他在物质上一无所有,但他有对音乐的执著追求,有对孩子充满真切的关爱,有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他意志坚定,不畏校长的压制,积极地用充满爱心的教育方式和音乐课程滋润少年的心灵。
老师是平凡人,都有自己或喜或忧,剪不断理还乱的生活。教师工作是劳累的、繁琐的,有时候,自己想做的和正在做的也许是相悖的。我们依然要用分数去考核学生,依然要因为学生的分数而被考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是,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希望总在前面!
在平凡甚至是平庸的工作生活中,满怀希望,脚踏实地,给孩子切实的知识,我努力为之!
四、好的老师当如电影《熔炉》中哑语美术老师---姜仁浩老师,可以看似懦弱文弱,却真正充满正义勇敢。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
剧中的姜仁浩老师是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妻子早亡,8岁女儿松儿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辞辛苦谋职养家。他来到雾津,应聘于慈爱聋哑人学校。然而,双胞胎的校长与教导主任竟逼着向他索贿5千万韩元,并美其名为学校发展基金。同时,姜仁浩逐渐发现学校笼罩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令人窒息。尤其有三个孩子引人关注:聪颖的金妍斗和贪吃的陈宥利总是躲闪。全民秀的弟弟自杀身亡,他总是满脸淤青。下课后,仁浩还听到女厕所中有呼喊与哭泣,在门卫的阻拦下他未深究。之后,他意外目睹了校长行贿警察,教导员毒打民秀,宿舍督导弱罚妍斗的行径。
校长是当地响当当的人物,关系了得,警察、法官、律师、医……都站在他这一边。孤独的姜老师拒绝了他们给出的优越条件,帮助孩子打官司。
现在这个世界,功利、喧嚣,有时候,好多事让人心痛、无力。可是,即使如此,也要在心底坚守正义;面对黑暗,也要勇敢!做个正义勇敢的人,我努力为之!
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说:“吾为人师,亦日三省吾身……爱生乎?尊生乎?乐生乎?”
我愿作个自己的老师那样的人一个好的人,给身边的人带去好的影响。
如此而已。
大作业题目二:我的教学哲学之教师知识结构
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各种知识及其掌握程度。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知识。从知识形成的类型上说,有间接知识,也有直接经验。前者是指从书本学习来的知识,后者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并总结出一套的课堂情境知识和问题解决知识。
从教师知识结构的功能出发,可以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从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这个角度来看,教师传授的内容必须是教师所掌握和了解的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一切是以本体性知识的传授为基础的,教学的最终绩效是用学生掌握的本体性知识的质量来衡量的,因此,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但是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水平与其教学效果之间并非是线性相关。本体性知识超出了一定水平之后,它与学生成绩之间将不在呈现统计上的相关。即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仅仅是个体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
由于学科不同,本体性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仅仅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教师要基本了解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点、相关性质以及逻辑关系;教师需要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教师需要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等。
(2)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指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在教学中,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知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即在教学中,如何将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以学生易理解的方式表达、传授给学生。
条件性知识,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广大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
(3)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教师的教学不同于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教师的教学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实践性知识受个体经历的影响,这种知识的表达包含丰富的细节,并以个体化的语言而存在。如果把教师的教学看作程式化的过程,忽略教师的实践知识,不利于取得富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在教育工作中,很多情况需要教师机智地对待,这种教育教学的机智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种情况下适宜和必要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不恰当。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恰当的工作,才能表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在处理特殊教学情景时教师所采用的知识来自于个人的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
教师知识结构的上述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条件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支撑作用,而实践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递起到实践性指导作用。
(4)文化知识
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背景知识。具体说,教师的文化知识包括:基本哲学理论知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一般常识,包括现代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现代技术的本质内含;社会科学的理论与观点,例如法律的知识、民主的思想、经济学的观点和社会学的方法等。
大作业题目三:我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是一份良心活,对此,我深表赞同。因为这份工作面对的不是生产线上的产品,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并且还没有定型的孩子。我不赞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说法,因为老师也是平凡的人,他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我一直很喜欢朱熹的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老师就更应该对自己的发展做出规划,并为之不断地努力,从而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形势下的教师。
一、个人分析:
1.优势:
(1)善于捕捉课堂中学生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不断激励学生的自信。
(2)较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流畅。同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达到信息的重组和优化。
2.不足:
(1)教学节奏调控能力有待改进,节奏较慢。
(2)在面向每一个学生方面做得不够,在教学中没有兼顾到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3)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不够深入、仔细。
二、对策: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宽容、有强烈的责任感。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学成绩力争人人合格,优秀率和平均分不断提高。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力争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积极参与立项,推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使自己成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科研型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终身学习的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二、师德成长方面:
发展目标: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使自己形成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师德风尚。规范和提高自己的道德观念,学习优秀教育家的优秀品质,规范和提高自己的道德观念,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规范和提高自己的道德观念,形成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师德风尚。学习模范教师、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阅读它们的专著,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慎独。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转变师德观念。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以模范教师和师德标兵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向他们看齐,从思想、言行上更加规范自己,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信誉。
三、教育教学方面
树立依法治教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参加各种培训及研讨活动,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升业务水平;勇于创新,能够灵活自如地处理教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紧跟教育发展的形势,掌握教育发展的动向,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带领学生多读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能力,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做到灵活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多参加外出学习和培训,紧跟课改的动向,学习优秀同行的经验。尽量把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认真备课,精心上课,注意总结反思。
积极投身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活动中,争取本学期达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在,“高效课堂模式”研究活动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为改变观念,切实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真真正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参加中小学继续教育学习。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要想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就得坚持参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四、教研、科研方面:
以科研培训为先导,以校本培训为主体,以教研培训为辅助,抓住“问题即课题”,在教学中留心积累、思考,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积极参加学校教科研课题的开发与实践,成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力争在三年内形成一定的科研成果。
五、理论学习方面: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 篇5
在下列五道题中任选一道,字数不少于1500字。
1、谈谈你对高校教师职业的定位,并简要说明为什么。
2、有人将“优美”作为教师道德人格的最高境界,对此,你怎么看?
3、结合“师道尊严”这句古训,谈谈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公正原则的认识。
4、结合自己的想法,谈谈你对高校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的认识。
5、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文明社会发展的基础,高校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人类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社会提供科学服务、引领社会向正确方向发展。所以为了实现我国大学的教育目标,身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定要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或简称师德,指的是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教师的素质由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组成,高校教师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的建立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德”就是指品德。在学生眼里,教师是神圣的,是值得尊敬的,正所谓“见贤思齐”,他们潜意识里会去模仿教师,向教师看齐,教师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品德,身直、心正、说话有修养、行为光明磊落。教师作为塑造他人灵魂的工程师,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情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塑造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形象,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印象。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成为一名合格的灵魂塑造者。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崇高而清苦的职业,需要从业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强烈的事业心。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完善自身素质,对高校、教师、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加强师德整体建设的需要。校风是学校稳定的精神状态,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师质量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它主要体现为领导和机关的作风、教风、学风三方面。而师德建设对搞好高校校风起着示范、感染和影响作用。高水平的师德建设,可全面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的开展,可顺利地实现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战略目标。因而,师德建设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影响极大,只有切实加强师德整体建设,加强教师整体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为营造良好的校风提供保证。加强高校的整体师德建设关键在于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2: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服务对象------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处于道德品质成长期的青少年,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促使着高校教师在职业实践上时刻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大学生在道德上具有极强的向师性。在学生眼中,教师是知识权威,是道德的模范,因此,他们的知识才能、个性倾向、生活态度,极易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活实践中,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真正成为学生的模范。大学生具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自我意识强,他们不满足于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死气沉沉的书本知识,却要求教师提供一个探索、研究和实践的宽松环境便于自身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应树立时刻为学生发展着想的意识,用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面貌引导学生的发展。
3: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一个人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完成本质工作的基础,也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条件,否则就无从谈起师德的其他方面。教师职业生活有特殊性,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岗位是没有显赫地位、权利和财富的,教师的工作是无法严格量化与考查的。因而,教师的敬业精神显得十分重要,对此的要求也是高标准的。一个敬业的教师,会表现出是甘于平凡的,淡薄功名利禄的,是具有严肃认真工作态度,有职业“良心”的。教师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完成教师教学任务不但履行了教师的社会义务,而且也能使其在平凡的劳动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教师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一种充满活力、平和而又充实的生活享受。教师产生功利思想是有的,急于求成的念头也肯定是不会少,功利思想有时候会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催化剂。只要我们认识到以上一些正确的指导思想,对自己的功利思想好好地加以引导,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样的一种心理加以积极利用。
4: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社会里,科技高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传统的职业素质关已经无法适应时代,高校教师需要建立符合时代的职业素质观。高校教师的专业应涵盖教学、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几个方面,目前高校教师职业晋升制度一般只局限于专业知识与研究能力的提升,对教学技能和社会服务重视不够。教师不仅要有学科方面专门知识与专业技能,还要有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技能,更要有育人的知识与技能。
5: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球化的今天,金钱化对老师影响也十分严重:利益的原则会诱发人的私欲,使一些人通过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来实现个人利益,使社会出现诸如:不讲信用、违背契约等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甚至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滋生泛滥。有的教师重金钱,轻事业,敬业精神下降。那么只有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抑制这种现象的蔓延。
6: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创新教育的需要。教师在课改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新鲜程度是十分重要的。在工作中,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教师职业道德与有效教学作业 篇6
我们常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教师,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只有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优秀的、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这样我们才能提高全民族素质
师德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本职岗位上忘我工作,要树立终生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职业道德,怎样才能做到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呢?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要防止只热爱个别尖子、只育个别高材生的倾向,要有育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的思想,而教师能否真心实意地面向全体学生,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对待后进生的问题。后进生能否成才?俗话说就是“歪脖子树”有“歪脖子树”的特长。历史上,曾一度被视为“差等生”的“歪才”,最终却成为杰出人物的不乏其人:达尔文、居里、拿破仑、拜仑、海涅、爱因斯坦等,这些伟人都曾被视为难成器的“差等生”。像海涅这样一位德国大诗人,曾被老师斥为“对诗一窍不通的德国山沟里出来的野蛮人”;像拿破仑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军事家,在巴黎军事学校学习时成绩只得过42名。这都说明了“差等生”以其特长往往可以成就大才。我们不能忽视对中下等生的培养和教育。当然重视高材生、培养尖子生是我们教育教学中心任务,而在培养优秀生、尖子生的同时,也应注重对中下等生的教育。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拘一格育人才,要因材施教。对优秀学生要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其发扬创造精神,对“偏才”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对“歪才”要象“病梅”那样加以扶正,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成为“正才”。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精神。
对学生负责不仅要因材施教,而且要做到诲人不倦。诲人不倦,首先要深入切实地了解学生,要知人知心,俗话说:“种花需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当一名好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不只是“识其人”,而且还要“知其心”。诲人不倦,还要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不能急于求成,简单从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细雨,滋润禾苗成长。教育学生也是这样,需要潜移默化,坚持不懈。
正人先正己。每一位教师只有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才可能取得教育教学活动预期的满意效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根据教书育人的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要做到“以身立教”,首先要胸怀宽广,做出表率;其次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身教重于言教”。
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篇7
关键词:大学教师,职业生涯,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1 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大学教师是大学的生命和活力所在。当前, 随着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 作为核心力量的大学教师, 如何提升专业水平, 丰富专业素养, 促进专业发展的不断成熟, 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 成为目前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教师职业生涯, 是指一个人一生在大学教师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连续工作经历。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就是根据大学教师的个体情况和所处的环境, 结合大学教师与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 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 进而确定事业发展目标, 并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
2 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2.1 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2.1.1教学管理型。对于综合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教师, 可以向教师———教研室主任———院系主任——校级领导方向发展。2.1.2教学科研型。对于教学水平高、具有专业发展潜力的教师, 可以向见习助教———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方向发展。2.1.3科研教学型。对于科研水平高、教学能力偏弱的教师, 可以向见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方向发展。2.1.4行政管理型。对于不太适合从事教学科研, 但有较强管理能力的教师, 可向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科长———处长方向发展。因此大学教师要根据自己所在岗位的差异, 具体确定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
2.2 自我评估。
大学教师要综合评估各种因素, 确切了解自己的特长与不足, 以切合实际的要求, 不能过高或过低评估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路线, 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最可行和最佳的选择。
2.3 职业生涯机会评估。
大学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还要评估职业生涯成功的机会, 主要是分析内外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环境因素的评估主要包括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大学教师在规划职业生涯时, 要分析所处环境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等。
2.4 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
在做好以上几步后, 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对于教师, 要努力加深自己的理论和学术功底, 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如案例教学、课上讨论、聘请专家等方式, 上好各门学科的专业课, 这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 另外还要搞好学术研究, 发表学术专著和文章, 参加学术课题的研究, 不断钻研新知。
2.5 评估与反馈。
评估与反馈是指在达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中自我的总结经验和教训, 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职业目标。因为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 要根据环境的变化, 不断地对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
3 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保障措施
3.1 加强大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大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热爱学生, 热爱教育和教学工作。大学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可以塑造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 提高大学教师职业的声望, 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学教师在上岗教学之前, 都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资格培训及考试, 这种传统的大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途径单一, 效果欠佳, 多采用听报告会和师德修养讲座等方式, 强调外部的作用, 而忽略大学教师的内部发展动机。对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应从专业途径入手, 提供给教师更多的外出进修甚至是出国进修的机会, 多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 多提供教师进行专业学术交流的机会。当大学教师把学到的教育科学知识转化为过硬的职业技能并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并有所收获的时候, 会对大学教师职业产生责任感和浓厚的兴趣, 其责任心和事业心也会得到提高, 从而使他们的职业目标逐渐明朗、坚实, 最终形成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积极现象, 即职业理想。这种以专业提高为载体的职业道德教育, 是一种激发其内部需要的举措, 具有作用持久且深远的特性。
3.2 进行大学教师专业学术发展培训。
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应强调终身学习理念, 可以通过专业学术领域的课题、科研等工作的开展, 来保持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因此, 从大学组织来讲, 要开设专业学术发展机构, 进行专业发展培训, 重视大学教师专业学术内容的丰富化, 不断发现和开发大学教师的潜能。现代职业生涯规划不能是控制和信息方面的自我封闭, 在规划过程中, 由于大学教师的个人学习风格、爱好千差万别, 不同的专业领域有不同的要求, 在具体工作中, 一方面, 大学组织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不能越俎代庖;另一方面, 大学教师要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承担主要责任, 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咨询、讲座等, 以提升专业技能为目标, 加强自身的专业培训。比如参与专业相关的学位培养 (包括读研、读博) 、专题研讨、学术论坛、国内访问, 以此更新知识、培养能力,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3 设置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阶梯。
大学组织应根据学校性质、办学目标、学科水平, 同时结合大学教师个性特征、兴趣、专业特点等方面, 借鉴国内外学术职业发展阶梯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 为大学教师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职业发展阶梯, 充分调动大学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增加其对大学发展的认同感和忠诚感, 从而促进大学的持续发展。在为大学教师制定学术职业发展阶梯时, 要注意根据高等教育改革趋势与本大学组织的发展动态, 及时调整学术职业发展阶梯, 以增强大学教师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大学管理人员在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联系和纽带作用, 管理人员在参与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运用相关技巧、政策对大学教师个体予以不懈的支持与追踪, 对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起着有效的引导、辅导、支持的作用, 使大学教师可以在积极、支持、富有亲和力、和谐的工作环境中不断完善职业生涯的发展。
3.4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离不开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如要建立公平的教师绩效评估体系、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以及系统化的教师培训体系。这些激励机制的建立, 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从教师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入手, 分析教师在此阶段的需求, 运用激励理论, 有计划地对教师予以有效的刺激、引导与鼓励, 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现教师的职业发展。在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下, 教师职业的丰富内涵, 职业的挑战性、创造性, 职业角色的多样性将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
3.5 大学要建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平台。
对于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所在大学的管理机构也要提供一系列的制度保障给予支持。一是建立高校教师个人信息库, 及时掌握发展动态;二是提供教师自由交流平台, 开展如文化沙龙、读书协会等活动, 促进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三是建立学术团队自由合作平台, 鼓励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之间的科研合作与教学研究, 引入良性竞争, 设立教师教学与科研团队排行榜;四是建立学校定期发布信息的平台。高校教师从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 比较重视两方面的信息, 一方面是有关高校内奖酬的信息, 比如工资、福利、进修、学术假期、职称等, 以及这些奖酬的数量、具体内容, 获得这些奖酬的条件、程序;另一方面是来自外界的评价, 包括同行、专家等等。只有清晰地掌握这两种信息, 教师才可能树立正确的个人目标, 建立工作绩效与自己需要的奖酬之间的联系。因此, 高校管理者应该将这些信息通过量化、透明的方式, 以正式信息渠道公布。
参考文献
[1]肖晓敏.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 2005 (6) .[1]肖晓敏.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 2005 (6) .
[2]竺辉.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教师职业生涯管理[J].师资培训研究, 2005 (4) .[2]竺辉.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教师职业生涯管理[J].师资培训研究, 2005 (4) .
[3]倪新刚.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7) .[3]倪新刚.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7) .
合格大学教师的幸福职业生涯 篇8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幸福 教育 高层次人才 专业技能
1.引言
大学教师主要活动于大学范围内,大学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所在,以探索、追求、捍卫、传播、创新真理和知识为目的,负有引导社会价值观、规范社会行为之使命,对人类素质的提高、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之重大公共影响力、推动力[1-2]。同时是人类社会的科学脊梁,是人类社会的道德良心,承载着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和国家民族发展的希望:为国家民族和人类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教师以特定劳动能力为依托,在某一领域和行业内为满足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而从事的劳动,形成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就。教师职责是:教会知识技能、解答人生困惑、点拨人生方向、倾听心底秘密、关心健康成长。首要任务是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3-4]。
2.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在做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方面着重讲述教师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出色的教学能力、高超的语言艺术、高尚的人格魅力、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模范的教书育人七种能力[5]。
(1)渊博的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和基础,即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2)深厚的人文底蕴: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既浸润和影响学生的灵魂和发展,又为他们的人生和自己的人生增色。
(3)出色的教学能力:这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教学能力是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素质能力。
①备课: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②教学设计:设计环节、设计导课、设计内容、设计案例、设计提问、设计教学手段和方法、设计板书、设计总结、设计作业。
③课堂教学:讲课教师要精神饱满,教师姿态大方、脱稿授课、适时调整方法、坚持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课前预习、课后教师总结。
(4)高超的语言艺术:教育是一门综合艺术,三尺讲台是教师创造艺术的一个小小舞台,教师在这舞台上以语言为传递媒介为学生传播知识和训练技能。
(5)高尚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是最具人格魅力的,育有德之人,靠有德之师。
(6)较强的科研能力:确定自己的教学研究问题、选好科学研究方向,以解决教学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
(7)模范的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3.教师“幸福”的职业生涯
幸福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幸福生活是唯物史观的必然逻辑。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在实践中不断朝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人类不断为实现幸福创造条件的过程[6]。在传统哲学理论视角下,人的幸福或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满足,或走向纯粹抽象的理性,甚至将幸福寄托于彼岸世界,导致人类对幸福理解的片面。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对人的幸福问题有着科学和深刻的理解,突破传统哲学幸福思想的片面性、直观性。对教师而言,对学生的教育本质上立足于关于幸福的教育。从最美好和最深刻的意义上说,所有教育都应当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8]。将生命教育、文化教育和创新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并建立在幸福论的基础之上,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在教育中真切感受幸福,在幸福中切实获得教育。教师是平凡的职业,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教师是肩负崇高使命的职业,教师是幸福的职业。
4.结语
大学教师是大学的核心要素,大学教师的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决定大学教育质量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要营造尊重教师劳动、重视教学学术、重视教学中心地位的学校氛围与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应强.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及责任与使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2.
[2]陆根书,黎万红,张巧艳,杜屏,卢乃桂.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10.8.
[3]张应强.大学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学能力建设.现代大学教育,2010.4.
[4]王向东.大学教师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完善——基于教学行为与制度关系的视角.现代大学教育,2011.3.
[5]刘铁芳.大学教师之德:走进学与教的人生.教育研究,2014.6.
[6]周光礼,马海泉.教学学术能力: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框架.教育研究,2013.8.
[7]林杰,李玲.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三种理论模型.现代大学教育,2007.1.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作业】推荐阅读: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07-25
郑州大学08-22
郑州市旅游职业学院06-15
大学教师职业压力问题09-10
郑州大学实习动员11-03
材料力学郑州大学11-07
大学教师未来职业规划09-09
郑州大学自考毕业论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