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利弊分析

2024-10-09

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利弊分析(通用4篇)

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利弊分析 篇1

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利弊分析

陈帮林

村级财务管理的四个主要模式 1.“村有村管”模式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民主理财的原则实行集体资产和账目的自我管理,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基本模式。其特点是按照《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专门的财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独立性较强,村级自主权较大。从村级财务管理运行情况看,“村有村管”模式适应于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村级财务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增强财务管理透明度,村级应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审查村级发生的收入、支出凭证,对村级收入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提出意见,并定期进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配合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做好审计监督。2.“集中办公”模式

以月为单位,村级会计定期持经村主要负责人签批、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查通过的单据到乡经管站,经乡镇审计人员审核通过后,在乡镇经管站的指导下记账的一种管理模式。3.“村账乡代理”模式

是指在坚持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村组织与乡镇签订村级财务书面委托协议书,由乡镇进行代理,使分散管理、各自核算的村级财务管理转变为集中统一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具体概括为“一取消”、“两分离”、“三不变”、“四统一”。“一取消”,即取消村会计岗位。村级只设一名报账员,负责办理村级日常财务工作,包括领取统一的财务票据,收取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现金,初审原始凭证,填制报账清单,定期到乡镇村级财务代理机构即农经站报账等业务。“两分离”,即“账款分离”、“用管分离”。“账款分离”是指由村级报账员负责现金的收支保管,乡镇农经站代理账目制作;“用管分离”是指保持村级资金用途不变,村级组织资金分配使用权力不变,而由农经站对各村村级资金在农信社或其他金融机构统一开户,按村设账,专户储存,并按有关规定,为各村办理现金、转账等资金结算,收入支出及往来款项的收付等会计核算和监督,编制会计报表,进行严格的村级财务核算管理,实现“用”“管”两权分离。“三不变”,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改变,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平调、挪用、侵占村级资产、资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仍然是基本会计核算单位。“四统一”,一是统一票据管理。取消各村普遍使用的内部收款收据,各村报账员必须到乡镇农经站领取统一的票据或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结算往来),确保收入能及时、足额入账。二是统一资金管理。建立统一的银行存款结算账户,将农业税附加及村级转移支付、村级经营和发包租金收入等各项村级收入,都纳入统一账户集中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三是统一集中记账。即统一会计科目、记账时间、记账凭证,由各村报账员按月或按季到乡镇农经站报账,农经站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核算,审核记账。农经站审核票据,主要审核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对不真实、不合规的原始凭证不予办理入账;审核票据的合法性、完整性,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要求更正和补充;审核是否符合民主理财原则,各项支出是否符合经办人员签名经办、村主任一支笔审批、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等程序。农经站审核入账后,以财务报表形式反馈到村级,由村级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是统一建档管理。乡镇农经站对实行村级财务代理后的会计档案资料,实行统一归档保管,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4.村级“会计委派”模式

是指村级会计由乡镇通过招考聘任,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进行委派与管理的一种村级财务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的特点是村会计在业务行政等方面直接由乡镇管理考核,决定任免,村级无权干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利弊分析 1.“村有村管”模式的利弊

这种管理模式符合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村民自治的要求,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由村组织或村民行使,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村级自主权较大,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但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主要表现在:

(1)在管理制度方面

村级组织未对集体经济的积累提出长远规划,没有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村集体资金的使用、大额资金的支付由个别人说了算,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专断性。

(2)在制约监督方面

主要是干部独断专行,村民参与性不高,内部监督不力,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造成集体资金流失,增加村级债务。上级部门监督力度不足,没有具体的方案与措施,致使村里财务混乱无法管理,对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整改。

(3)在参政议政方面

数额大的集体经济往来只有村组织个别领导知道,致使村干部以权代法,贪污、挪用、移用、挤占专项资金的事时有发生。

(4)在会计业务方面

村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薄弱,会计执行者不规范,易造成账目管理混乱,有的只用一本笔记本记账,有的用流水账;有的村财会人员配备较少,而且素质较差,甚至对会计业务完全不懂,从而造成违法乱纪现象较为普遍。2.“集中办公”模式的缺陷

会计集中办公,使村会计在乡镇经管站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处理账务,提高了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同时把村级民主理财与审计监督规定为必经程序,遏制了乱开乱支、营私舞弊的行为,堵住了村财管理的漏洞,强化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但这种管理模式同样存在不足。(1)监督力度不够

在审核监督上,即使对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起到了一定的事后监督作用,但缺乏事前和事中监督,使少数人有趁机违纪的漏洞。

(2)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村级财务人员要集中到乡镇处理账务,增加了其往返于乡村之间的时间和费用。

(3)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这种管理模式主要侧重于对村级财务的业务指导,账簿、凭证、会计报表由村级自我管理,有时会出现伪造发票的情况,难以取得准确的会计信息。3.“村账乡代理”模式的不足

“村账乡代理”对从源头上预防村干部以权谋私等问题,能起到强有力的监管制约作用。从管理上提高了村级民主理财的层次,保证了村民民主决策权的落实,准确地把住了群众参与管理和监督的切入点,消除了以往村级财务分散管理、各自核算的弊端,对在农村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从源头上遏制乡村干部腐败现象的发生,减少干群矛盾,增强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必然能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反映出一些明显不足。

(1)实施难度较大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实行村账乡管,要在村集体自愿的基础上委托代理,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害怕自主权受到限制,绝大部分村不愿代管,又不易采取强制措施,因此实施较为困难。

(2)财务费用较高

村级财务乡代管实行分村设户、分村建账、分村核算管理业务,由于绝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是空壳,但仍需设户建账核算,增加了村级财务管理成本。

(3)容易滋生账外账现象

由于实行村账乡代管,村级受到的约束加大,因此,村级往往会出现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现象。4.村级“会计委派”模式的利弊

村级会计由乡镇聘任委派并直接由乡管理考核,有利于增强村会计的独立性,提高村会计素质,促进农村财务管理更加专业化。但是财务管理成本较高,在乡镇财力困难或集体经济薄弱村难以实施。

(作者单位:云南省会泽县上村乡经管站)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第11期 湖南人民出版社

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利弊分析 篇2

1 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会计账务处理欠规范

主要表现在: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如财产物资等有账无物, 有物无账, 有总账没有明细账;对同一经济业务前后年度会计账目处理不一致;总账、明细账不一致;现金与存款不分。有的村部分财产早已卖掉或报废, 但账面没作任何处理。不少村有帐无物, 账实严重不符。个别村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 打着借用公物的幌子, 实则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交, 最终达到个人占有的目的。一些工程、项目开支另行建帐, 甚至不记账, 未能纳入总账之中。会计、出纳自行记账, 对帐不及时, 凭证传递方式不规范, 出了问题互相推诿。会计档案管理不善。

1.2 财务公开流于形式

一些地方将公开形式化, 当作政绩之一, 一哄而上, 图形式, 求名声, 对于财务、村务落实具体情况, 则告之甚少, 往往虎头蛇尾, 形式主义泛滥, 短期行为严重。财务公开不规范, 在财务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 对于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实行会计电算化后, 对电脑打印账目校核不细, 产生失误, 引起群众误解。

1.3 财务管理混乱

应收款增多导致资金沉淀, 资产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导致集体利益受损。一些村主要干部擅自出借或自借资金, 大量借款无法回笼, 群众骂声不断;有的村集体房屋、设施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 村干部或袖手旁观或有心无力。多头开户普遍存在, 存款短缺屡有发生。由于金融部门“吸储”不正当竞争以及少数村干部和财务人员的私心作祟, 集体存款多头开户, 甚至采用个人名义存单存款, 该问题在土地被征用的村, 表现较突出。由于出纳素质良莠不齐, 以及村主要干部直接“自收自支”等原因, 致使账款不符, 存款短缺。开支大手大脚招待, 借公济私。一部分村在资金安排上没有量力而行, 有的盲目上项目, 造成严重亏损;有的开支无度, 挥霍浪费, 借机中饱私囊。

1.4 财务制度不健全, 流于形式

大部分村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 部分村的制度条文很健全, 但执行情况差, 或干脆弃之不用, 制度条文纯粹是应付检查, 形同虚设。村级民主理财组织和财务公开制度没有建立, 缺乏群众监督。大多数村会计兼任文书和出纳, 既管钱又管帐, 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1.5 部分干部贪污腐败, 乱摊派问题严重

目前农村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乱摊派现象时有发生, 加上暗箱操作, 财务收支不透明, 造成干群关系不融洽。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也一直是农民群众投诉和上访的热点。

1.6 财会人员素质低, 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目前, 我国乡村财会人员普遍存在着文化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 绝大部分财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 由此便产生了账务处理随意, 违反会计基础规范要求的问题, 也必然导致会计监督不力的局面。村级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乱收乱支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如乱发乱补现象无法杜绝白条列收列支现象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常常发生, 原始凭证审核审批不规范, 记账不日清月结、报表不及时。

1.7“村账乡代管”流于形式, 不能起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作用

“村账乡代管”的工作由乡镇农经站负责。乡镇农经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但由于农经人员不熟悉财务, 业务素质较弱, 原则性和责任性欠强等原因, 存在着重记账轻管理, 只审凭证, 不审开支合理与否等现象, 使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凭条得以记账。他们人员又少, 业务素质又不高, 如无会计证上岗现象仍然存在, 这必然造成会计业务操作不规范;管理经费无正常渠道, 主要靠收取村级财务审计费和代理记账服务费来维持运转。使得管理中心只是将收支整理后分类记账、编报表, 成了村里的记账员, 财务管理职能严重弱化。

2 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2.1 严格财务活动程序, 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

用制度明确村委会各干部成员的职责, 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一律不得直接经手现金及存款业务, 杜绝谁收款谁花钱、无专人管理财务、无专人审批的现象, 坚持一签、一批三审制度即业务经手人签字, 经村委主任审批和助理会计审核、村民理财小组审核、乡级财务服务中心审核才能报销的制度。乡财务服务中心要依照有关制度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 对于不符和规定的开支, 财务服务中心有权拒绝报账;对于合理的开支, 服务中心在票据和现金支票或转帐支票加盖审核章后, 村助理会计方可到乡农村信用社支取现金或转账。乡农村信用社在办理业务时, 必须检验相关票据上的印签是否齐全若不齐全者, 不予办理。其次, 制定完善、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在开支审批、业务办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上进行约束, 使财务管理有章可寻。例如:制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一事一议”筹资酬劳制度、等。

2.2 建立严格的村级财务工作监督机制, 把财务公开落到实处

首先, 乡镇要成立村社财务管理监督审计领导小组, 定期或不定期对村社财务管理进行高质量审计, 并建立村社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其次, 要制定出硬性措施, 使各村在统一规定时间内公开账务。除做到账账相符, 账目清楚外, 要及时负责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 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必要时基层党委政府派出专职人员进行督办、催办。建立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各种开支实行逐级审批制, 按月报账, 村的开支由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批, 村主任 (书记) 签字报销, 社区开支由各社理财小组集体审批, 社长签字报销。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 切实保障群众参与财务管理和依法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

2.3 推行“代理记账制”、“村账镇管制”

浅谈村级账务集中管理的利弊分析 篇3

【关键词】村级集体农村经济;集中核算管理

账务管理是对集体、农村经济及个人的账务收支及投入等情况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执行账务管理工作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流向以及状态。村级账务管理是对农村政府管理部门或农村经济的账务流动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集中管理方式目前在我国的应用并不是十分成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

一、村级集体农村经济账务集中核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行《会计法》及《公司法》的影响

目前,一些村级集体农村经济的会计工作主要由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承担,并非由地区财政部门进行管理,使得现行《会计法》和《公司法》相冲突,直接导致核算管理缺乏权威性。

2.账务核算责权利不明确

账务核算责权利的不明确,造成管理层安于现状,在决策方面缺乏现代农村经济应有的前瞻性,对农村经济今后的发展欠缺考虑。由于账务核算责权利不明确,农村经济负担沉重,影响农村经济今后的发展。

3.非营利性資产处置不当

就当前村级账务集中管理的具体情况来看,部分农村经济的清产核资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问题,严重应当农村经济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其是资产性质的分类上明晰度不足,这就势必会对非营利性资产处置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在非营利性资产处置不当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农村村委将应归社区的不动产以经营性资产形式进行评估,使得村级账务调整的合理性不足,最终造成村级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集体经济的衍生,农村集体经济灵活性不足,技术设备落后使得产品滞销问题加剧,农村经济面临着较大的负担。与此同时,农村经济日常生产主要职能是服务于其他农村经济,较少与市场接轨,农村经济作为其他农村经济的中间环节,主要提供加工服务等技术含量交底的服务,使得农村经济处于被动态势,严重影响农村资金流转,从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4.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也是村级账务集中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农村经济会计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账务系统知识缺乏,并且后续没有参与继续教育,知识结构落后,无法与时代接轨,严重影响村级账务集中管理的有效性。

二、加强村级集体农村经济账务集中核算管理的对策

1.在账务核算方面明确责权利

账务核算是账务管理工作中非常主要的一个组成本分,所以在进行财务核算时一定要明确好各方面的职责和权利。政府和农村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执行村级账务管理工作时应该注重明确将这两方面分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分别明确政府和农村经济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之职能及权利,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为农村经济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2.加强对非营利性资产的合理处置

非营利资产是农村建设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这部分资产及账务实行良好的管理能够为农村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农民所获得的土地补偿款应该由有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需要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建立专门的基金账户,然后再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对这些账户的资金存储、管理和应用情况进行统一记录好管理。同时,还需要执行这些工作的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较好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要保持一个认真仔细的状态。

3.适当调整产业结构

政府在农村建设及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农村建设服务质量具有完善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政府中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本的确的发展特点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强各部门及行业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交流,促进各单位及建设部门的合作及融合,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力得到有效增强、经济效益获得提高,从而带动农村经济整体发展,为我国农村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4.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

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建设资金记录和管理的监管力度,完善原有的账务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账务管理制度,从而提高账务管理的质量,同时也降低农村账务管理的风险和难度。实行科学有效的账务集中管理工作能够对农村建设资金流向及使用情况,对管理者制定后续的发展建设计划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能够实现更高的优化后续建设资金的投入方案,最大程度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增强农村各项服务项目工作质量的提升,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5.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账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是保障村级账务管理工作质量增强的前提,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时还要重视对账务管理工作体系中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另外,还要制定相关激励制度来对账务管理工作的学习积极性及工作热情进行激发。

三、结论

总而言之,目前在我国的农村账务集中管理中制作中普遍存在着工作人员中和素质不高、责任职权不确定、账务核算不合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账务管理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如果相关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能够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将会大大推动我国账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整个账务管理行业发展,对我国国家发展建设、特别是农村的建设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对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提高也具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吉长杰.浅谈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21):97-97.

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利弊分析 篇4

二、决策民主化。首先要正确认识决策原则,“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既是决策程序,同时也是决策原则,具体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目前我镇在咸六村试点的基础上,各行政村全面实行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制订了《村民委员会自治章程》和《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实施细则》。其次,要明确决策内容,村级民主议事决策,凡是涉及用人、入党、租(承)包、基本建设投入、非生产性开支在一定额度以上等较大、重大事项以及村级财务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纳入民主决策内容;目前全镇标准化造田招投标,渔、虾、蟹塘承包,厂房出租、基本建设投入等都已纳入规范化、民主化决策轨道,如球北、南头等行政村标准田造田在媒体上公布信息,由十余家单位前来招标,镇人大、纪检部门都按规范化招投标程序操作。三是要明确决策程序,首先经村三委会商量,原则同意后,召开村党员、村民代表、在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酝酿是否切实可行,普遍认为可行的,才能付诸实施。这样,一方面利于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另一方面对一些群众认为条件尚不成熟的事情,避免了操之过急。如咸六村对土地征用费标准问题,党支部提交广大党员、村民代表商量、决策时,党员、村民代表认为征用土地虽然是用来造学校,但价格过低,未通过。镇党委为此作慎重考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作决策。

三、管理规范化。民主管理就是要发动党员和依靠村民代表共同管理村级内部事务,维护村级内部事务,实现全体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管理是一个系统,是一门科学,只有规范,才能有序。如何规范村级民主管理呢?首先要从制度上入手,要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邓小平文逊第二卷,333页)。如村三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实施细则、村党支部三年任期目标、学习制度、廉洁自律制度等,使每个村干部都自觉不自觉地统一到各项制度上来。其次,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就要按照制度来操作,同时要自觉接受党员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三是要制订全行政村分层次动态目标管理考核,要细化、量化、便于操作。

四、监督实效化。任何一个组织,要健康发展、壮大,都需要监督。村级班子建设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监督,首先监督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即党内监督,外部监督即村民代表、在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监督,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决策、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这本身就是一种监督,让权给党员、群众,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监督要讲究实效,切忌形式化。

首先要明确监督内容,凡是涉及村里的重大事项和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换句话说,凡是村级民主议事决策的事项,都要列入监督范围。其次监督要讲究实效,对于村务公开内容,依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规定,一一对照核查是否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真实的公布,是否采取了公开栏、墙报等形式,是否真正做到了事前公开为主,事中公开和事后公开相结合;事后向村民代表进行了公布。如村级财务制度,象这次换届选举离(连)任审计结果,首先在村三委会成员范围内通报,然后再在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中公布,对有些行政村没有按镇党委有关文件、制度规定,超标准安放工资、资金的要求个人退款。在建章立制方面,主要检查是否健全了村务公开各项规章制度,是否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各项制度是否真正落到实处。三是要使监督活动贯穿整个村干部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始终。要做到村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追踪到哪里,在议事、决策上,决不允许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四是通过监督发现问题后,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完善各项制度,从源头上来遏制同类事情的发生,避免村干部犯同样的错误。如我镇金鸡山墓园两名殡葬管理员,因侵占公款均被开除党籍。为此,镇党委进一步完善廉政责任制,同时,加强审计和离(连)任审计工作。

五、党员年轻化。要积极、主动、稳妥地大力发展农村中青年同志入党,在党的机体中输入新鲜血液。一是要扩大视野,创造条件,让那些愿意向党组织靠拢的中青年同志入党,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以保证新党员的质量,来取得老党员的信任和认可。二是要积极主动做好发展私营业主的入党工作,目前不少私营业主政治素质好,致富办法多,经常为镇、村集体事业捐款、捐物,但他们往往不愿意入党,认为入了党,就会失去自由,或认为党的大门高不可攀。为此,我镇在年初组织工作要点中特别强调,非公企业支部及行政村支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发展私营业主入党。目前,据统计已有10余名私营业主或职工写了入党申请书,积极主动要求向党组织靠拢。三是要慎重地对待有争议人物入党。如有些中青年同志,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比较迫切,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在支部大会表决时,有异议,或勉强通过,或难以通过。为此,我们组

织部门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调查工作,实事求是地对待一个同志,要看大节,讲主流,确实有严重问题的,一定要把好关。对非本质问题,要做好引导和疏导工作,主动找发展对象谈心,帮助其改正不足之处,还是要吸收他们到党内来,在一个党组织的集体中,要有不同性格,不同志趣,不同年龄、文化水平,不同见解的同志存在。这样,党的组织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表现在议事、决策上,才能走民主化的管理道路。四是要切实抓好支委培训教育工作。要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如规范各项议事决策制度、操作程序、召开培训会议等形式,加强支委培训教育工作。6月18、19日我镇召开行政村支委培训班,特邀请区纪委、组织部、农林局领导上课。通过培训,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廉洁自律习惯;提高民主议事决策水平和增强勤劳致富能力。然后,再通过支委,利用党员活动日、学习日时间,在联村干部、点长帮助指导下,对全体党员进行培训教育,进一步达到解放思想,推进民主建设进程目的。

上一篇:给少先队员的一封信怎么写下一篇:美术教案:花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