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2024-05-11

村级财务内部控制研究(精选7篇)

村级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篇1

一、预警在村级财务管理中的意义

经济发达地区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受惠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使得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年增加。鄞州区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的主要方式有:一是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如窑厂、矿山、公墓、旅游、水资源等,通过合理开发和挖掘,促进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经济活力。二是随着宁波市工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许多村社顺应形势,抓住机遇,想方设法盘活、建造厂房,发展“房东经济”。三是严格土地管理,合理利用集体土地资产,使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四是政府在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同时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仅补充发展了集体经济,也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如在土地政策上,规定村集体土地征用时要按5%-10%比例留给村集体发展二、三产业。该项政策近年来正逐步落到实处,给村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福音”。

然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的转变给腐败和经济犯罪增加了空间。所以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重点需要在原来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和研究如何预防,从事后补救、惩罚向事前预测、监管转变,构建村级财务管理的应急预警机制,建立村级财务管理的预警系统,避免集体资产流失等财务风险的发生,保证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村级财务管理预警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预警对象的确定

首先要确定预警范围。目前,村级财务管理普遍采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模式,以鄞州区为例,全区464个行政村社的22个镇乡(街道)共设有22个会计服务站。参与村级财务管理的有区、镇乡(街道)、村三级政府的联合推动和村出纳、村民主理财小组、镇乡(街道)会计服务站、镇乡(街道)农经站、区农林局农经站、区委区政府考核小组六级机构的共同管理。村级财务管理的工作主体是镇乡(街道)一级政府和设在镇乡(街道)的会计服务站。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模式下,村级财务管理的预警对象可以设定在镇乡(街道)、村两级政府及相关从业人员范围内。

其次要确定预警对象的选择原则。从村一级考虑,一是自营收入较多的村;二是开展旧村拆迁、新村建设项目的村;三是非生产性开支较大的村;四是正在劳动力货币安置的村;五是土地被征用较多的村;六是财监小组不能正常履行职责的村。从镇乡(街道)一级考虑,鄞州区实行的是镇乡长、街道办事处主任等应该纳入预警的对象内。

(二)预警的关键环节

1. 制度建设。

从目前鄞州区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看,从细化、量化上进一步完善,并且要建立与制度相配套的预警监测指标体系,该监测指标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村级财务制度健全落实情况指标,包括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财务预决算制度、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集体资金审批领用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是否严格执行。二是村级财务处理规范情况指标,包括财务处理程序、票据使用管理是否规范,票据填制、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报账是否及时,现金银行日记账是否规范。三是财务公开透明和民主理财到位情况,包括村级各项收支和财务事项是否逐笔全面公开,财务公开栏是否固定、规范,公开表是否规范、公开时间是否及时,民主理财制度是否具体规范,民主理财活动是否定期开展,民主理财小组票据审核是否严格、程序是否到位。四是财务队伍是否稳定情况指标,包括村文书、出纳是否持证上岗,民主理财小组成员选举是否民主、成员是否符合回避原则。五是审计问题整改情况指标,包括审计结果是否公布、公布是否及时,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是否及时、整改落实情况是否到位。

2. 信息收集。

村级财务管理要达到防患于未然的预警作用,信息收集很重要。要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必须在信息收集过程中让公众参与进来。调查结果显示,排在首位的是“网络曝光”,75.5%的人选择此项。接下来依次是:举报、媒体曝光、信息公开、信访、审计。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在信息收集中的积极作用。

在鄞州区的村级财务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收集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鄞州区农村财务监管网。鄞州区农村财务监管网,能反映全区每个村的每一笔财务收支情况,对该网络进行升级后,它能跟踪各类收支明细。如果某个村的某项开支超标,那么该网络就会立即发出预警信息。二是村级财务检查。鄞州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考核领导小组于每年的6月、12月的20日对全区各个镇(乡)、街道随机抽取2个村开展村级财务考核。考核以村级财务预警监测指标体系为依据,分析各抽查村存在的财务风险。三是农村审计。区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室每年抽调各乡镇代理会计骨干对全区22个镇(乡)、街道各抽取一个村进行常规审计。同时,区农林局发动了“百村审计”活动,每年年初向各乡镇、街道政府农办、农业科(审计办公室)布置审计任务,要求对所辖1/3的村进行审计,一旦发现村级财务风险立即上报。四是村级财务公开。仅仅靠审计收集村级财务预警信息是不够的,还要借助全区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他们人数多、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的优点,帮助收集预警信息。为此,区农林局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对财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场地等做出了统一、明确的规定。为方便群众反映村级财务预警信息,区农林局专门设置了村级财务预警信息热线,安排专人负责收集预警信息。五是乡镇农经人员上报。乡镇会计辅导员、会计服务站站长是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他们能接触到最新鲜、最真实的村级财务管理预警信息。由他们承担信息收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预警信息的质量,更能保证预警信息上报的及时性。为此,区农林局落实了由各镇(乡)、街道的会计辅导员、会计服务站站长上报村级财务预警信息的责任制度。六是相关部门联动。村级财务牵涉面广,影响面大,与土地承包和流转、劳动力货币安置、村股份制改造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出现了不稳定迹象,那么村级财务就很可能成为争端的落脚点。因此,区农林局密切保持与纪委、信访局、农办、民政局、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做到村级财务预警信息共享。

3. 预警预报。

对纳入预警范围的人、事通过发布预警信息的方式进行舆论约束。目前鄞州区的村级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上报相关部门,对问题严重、情况紧急的村级财务预警信息,区农林局及时将预警信息上报给上级相关部门。二是会议发布。区农林局每年召开至少10次区级、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会议,对一般性村级财务风险、对各有关部门存在的风险或隐患进行总结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对策措施。三是文件发布。对问题复杂而重大的村级财务风险,区农林局经研究后会以文件的形式向各镇(乡)、街道发出风险预警。

4. 技术保障。

一是要有网络技术作保障。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透明、公开、参与是预警的重要措施,而这些手段的使用要借助信息技术才能发挥最佳作用。一方面,通过政务公开压缩了官员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网上举报,曝光腐败案例,也对腐败分子形成了强烈的警示震慑作用。但村级财务管理实现村一级信息化管理,需要设置的网点分布广,人员培训多,IT网络铺设长,建设投资大,需要国家财政给予资金的支持。从现有情况看,做到会计电算化是前提。至2008年底,鄞州区22个镇乡(街道)的22个会计服务站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2009年扩大到全区464个行政村社全部实现村级财务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同时,从区府办、区纪委到农林局通过设置权限对全区村级财务管理状况整体实行了网络化监管。二是要有专业的业务技术作保障,建立科学的预警分析决策体系,根据已发现的村级财务风险隐患,研究应对策略。从目前鄞州区的村级财务管理预警机制构建的设想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第一,进行农村财务调研。区农林局每年要在各个镇(乡)、街道对村级财务预警风险开展专题性调研,农经干部实地走访存在财务风险的相关村,询问村干部、文书出纳及当地老百姓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看法,再结合区现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制订相应对策。第二,组织由专家参加的村级财务风险对策研究会议。对势态紧急的村级财务预警风险,区农林局组织召开村级财务预警风险对策研究会议,召集全区资深村级财务专家共同研究相应对策。专家组成员由区、镇农经干部、乡镇会计服务站站长、审计局审计专家、注册会计师等组成。

村级财务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篇2

一、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各项收支凭据要及时记账,要素要齐全,手续健全,特别对开支的发票要注明资金去向,拒绝白条入账。村级财务做到收有凭,付有据,各项收支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得避实求虚,要具有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村内各项收支一定要参照《年初财政收支预算方案》执行,做到先算后用,压缩开支,年终结算时不得超预算开支,减少年内负债,确保资金正常运转。受灾村民应由村两委摸底造册后,通过党员、组长会议认定后,并张榜公布,无异议后才能发放给受灾村民。凡是上级拨给村内兴办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资金,事先有预算,事后有结算,要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不得挪作其他开支。不得用集体公款发红包、赠送重金礼品,干部下村督查工作时,一定要到农户家或者村干部家就工作餐,一律不得报烟酒和进餐厅茶楼高消费。村内争取项目资金,严格禁止村内为他人提供方便,开具收款收据,借用村内集体银行账户过渡,进行存入和支出现金,套取国家集体资金为个人所有。

二、财务审批制度

严格实行一支笔审批。村内各项财务开支发票通过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审核后,再由村主任审批报销。审批权限:(1)500元内(含500元)由村主任审批;(2)501元至2000元(含2000元)由村主任、支部书记会签;(3)2000元以上由村两委集体研究讨论审批;(4)兴办公益事业及购置固定资产、重大开支应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民主理财小组讨论同意,由村两委申报,蹲点领导审核,递交镇党委、政府审批同意后才能开支。村内支部书记及村主任由一人兼任职务的村,本人经手的各项开支发票应由村两委集体审核签名才能报销。对村内各项开支发票手续不健全、要素不齐全、字迹不清的,村主任应拒绝审批报销。村干部年度工资经村两委集体评议,报主管部门审核,经党委、政府审批才能发放。但原则上村干部工资不得超过镇财政拨发年度的转移支付。但村内资金来源较好,年终收益分配有节余时,可以适当增加。但增加原则是:村干部年度工资人平不得突破12100元,确保转移支付不得挪作其他开支。

三、村账镇代管制度

村级报账员应每一季度与主管部门人员核对各科目账户余额,如有发生错误,并及时核查纠正。在村账镇代管的同时,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规范有序的资金运行机制,将村内的全部收入纳入村账镇代管核算范围,规范资金收入的收缴程序,及时足额存入村账镇代管银行账户,强化管理,进行资金拨付制正常运转。“村账镇代管”由镇经营管理站为主体,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提供财务,公开资料,统一建档,分村核算,搞好村级年终收益结算及报表工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实行“三权”不变的原则,确保集体资产不平调、不挪用、不侵占。村级各项收入、支出凭据要有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手续齐全,先由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审核,再由村主任审批签字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月底由村报账员向主管部门交账,办理交账有关手续。

四、财务人员管理制度与现金管理制度

财务人员不得弄虚作假,伪造、变造、涂改和故意毁灭会计原始凭据及有关财务资料,不得设立账外账,违者要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村报账员做到收入、支出一事一记,登好现金日记账,日清月结,做到账款相符,并与主管部门记账服务中心核对账款余额,双方签字。村报账员(出纳)管理村内现金(银行存款)、收入、支出,其他干部不得插手管理现金(银行存款)。村级报账员兼任出纳工作,但有的村报账员和出纳进行分设,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不得兼任出纳工作,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按章办事。村级报账员负责村内财务收支、往来结算、各项统计报表、记好村内现金日记账,将村内各项收入、支出汇总,每季度月底向主管部门交账,办理交账手续,核对账户余额。村级报账员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管理、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

五、民主理财制度

民主理财小组负责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编制收支预算计划,经村两委研究决定,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并报主管部门审核。严格执行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量财而出,合理使用资金,做到增收节支,不得超年度财务收支预算计划和增加村内债负。集体兴办公益事业,年度预算筹资筹劳和募捐款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并报主管部门审核,递交镇党委、政府批准后才能预算。必须专款专用,镇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不得挪作他用。对其他往来应收款预算收回计划不能列入收益分配,只能预算偿还债务。村干部工资及补助按照本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进行预算。目前农村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乱摊派现象时有发生,加上暗箱操作,财务收支不透明,造成干群关系不融洽。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也一直是农民群众投诉和上访的热点。目前,我国乡村财会人员普遍存在着文化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绝大部分财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由此便产生了账务处理随意,违反会计基础规范要求的问题,也必然导致会计监督不力的局面。

六、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乡财务服务中心要依照有关制度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和规定的开支,财务服务中心有权拒绝报账;对于合理的开支,服务中心在票据和现金支票或转帐支票加盖审核章后,村助理会计方可到乡农村信用社支取现金或转账。乡农村信用社在办理业务时,必须检验相关票据上的印签是否齐全(务中心报账专用章,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用章、审批人专用章)若不齐全者,不予办理。其次,制定完善、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在开支审批、业务办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上进行约束,使财务管理有章可寻。例如:制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一事一议”筹资酬劳制度、等。严格财务活动程序,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村级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乱收乱支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如乱发乱补现象无法杜绝白条列收列支现象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常常发生,原始凭证审核审批不规范,记账不日清月结、报表不及时。“村账乡代管”的工作由乡镇农经站负责。乡镇农经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

参考文献

[1]许显滨,矫江,耿立清;黑土农业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初探——以双城市为例[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8年04期 .

[2]彭建仿;开拓农村市场的营销学思考[J];乡镇经济;2003年06期.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招贤镇财政所 )

作者简介

我国西部农村村级财务审计研究 篇3

一、西部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现状

(一) 财务制度健全程度不均衡, 执行不规范。目前在我国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 由于地域的差异、信息的闭塞, 只有部分平原村镇、交通相对便利的村镇或有相对资源优势的村镇由于经济相对发达, 村委会掌握的资金相对较多, 村民的眼界和知识更为广泛,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但在落后的山区村镇, 村委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补贴, 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扶贫款, 村委会根本没有支配资金的活动, 这就造成了个别村没有会计员、出纳员, 没有设立村财务支出审核小组, 财务支出村委主任或村支书“一枝笔”。虽然有些村建立了较完备的财务制度, 在实际操作中, 财权仍集中在村“一把手”手里, 执行极不规范。

(二) 账目设置不健全, 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当前村级会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有的只有一个流水账而不设台账、财产账和往来账;有的村委会就一个村长、书记和会计, 人员配置不合理, 导致总账、明细账、保管账、现金账及各种报表资料都由一人负责, 自买自报;在贫困山区的村镇, 财会人员因不懂业务, 干脆不设账、不记账, 所有支出都是由村长的一句话来定, 村委会的账目就只有村干部自己知道。

(三) 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 缺乏监督。我国西部农村在村务公开上首先是村干部自身不愿意公开, 即使公开也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其次是村民对于公开的内容不感兴趣, 也不愿意去监督村务公开。

(四) 村干部素质不高。首先由于西部地区相对落后, 在本地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 一般青壮年和相对有文化的村民都外出打工, 没有人愿意当村干部, 这就造成了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其次是对于村干部贪污不能纳入我国公务员体制进行处理, “东窗事发”后最多就是退赃和撤职, 造成了许多村干部肆无忌惮;还有就是我国西部地区村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 村民的维权意识很弱;最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新业务不断出现, 如集体土地开发、农村税费改革等, 原来的“老会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村级财务管理的需要, 但是几乎年年入不敷出的村级财务又不可能拿出一定的培训费用, 导致村级财会人员政策水平、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二、目前我国西部农村村级财务审计的现状

首先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贫困村镇所占的比重很大, 只是在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以后有一定的改善, 但仍然是许多村基本处在温饱线上, 村级财务收支极其有限, 几乎没有实行审计的必要;其次许多西部山区农村贫穷落后, 每年村级财务除了扶贫款就很少有收入来源, 几乎处于无账可审的状态;再次我国西部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 其财务管理的方式大多还是沿袭自身民族习惯, 如用我国目前相关的审计法规对其进行审计具有很大的不适应性;最后我国西部农村审计目前主要是靠乡镇政府或经管站等一些部门的内设审计机构来执行, 他们对村级财务的审计属于乡镇政府的内部审计, 缺乏政府审计的力度, 并且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财政经费的紧张, 审计经费无法保证, 这就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农村干部群众对审计工作认识有偏差。总的说来, 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 审计的力量还很薄弱, 在许多贫困山区乡镇甚至连审计机构都没有。我国西部农村审计虽然已经提出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还需要发展和深入。

三、加强西部农村村级财务审计的对策

(一) 加强对村级财务审计的宣传领导, 努力创造农村审计良好环境。

一方面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向农民介绍宣传有关村级财务审计的重要性, 使农民了解村级财务审计并利用村级财务审计维护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另一方面要向各级领导宣传农村村级财务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让他们认识到抓好农村村级财务审计, 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意义, 把农村村级财务审计摆上农村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 关心支持农村村级财务审计工作, 切实加强对农村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领导, 为深入开展农村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二) 加快农村村级财务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明确农村村级财务审计法律地位。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业务要求高的经常性工作。在西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 必须结合西部农村村级财务的实际, 制定出不同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 适应农村客观形势发展需要的专门农村审计法规。各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也应从实际出发, 制订出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制度, 最大限度地赋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部门必要的职权, 使农村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充分发挥农村审计工作的作用。还应明确农村审计机构人员的执法主体地位, 界定农村审计机构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相关单位的法律关系, 规定违规违法行为的要素标志和法律责任, 为深入开展农村审计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 加强农村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切实提高审计质量。

首先应为农村审计机构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 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将优秀的审计人员和会计人员充实到农村审计岗位;其次还要建立审计人员考核制度, 对审计人员定期进行考核, 淘汰那些素质低、工作不力的审计人员, 保证审计的质量;还要加大对审计人员培训的力度, 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技能水平和审计道德品质。

四、我国西部农村村级财务审计的重点

我国西部农村村级财务审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村级财务具有涉及面广、运行资金量小、人员结构复杂等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到村级财务审计的重点环节和内容, 以达到减少工作量、促进“三农”问题更好更快解决的目的。

(一) 重点清查货币资金。

在清查村组货币资金时, 主要清查现金和银行存款。可以查看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首先通过与余额的比对, 可以看出是否存在长款和短款的情况;其次可以与总账进行比对, 看日记账与总账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等。针对我国西部农村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的现状和西部农村的实际情况, 对于存在的白条抵库的现象, 在进行货币资金清查时一定要进行重点检查。

(二) 重点清查债权债务。

我国西部农村村级债权债务形成的时间长, 数额大, 成因复杂, 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新的矛盾, 带来不稳定因素。在进行审计时必须集中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讲究工作方法, 要深入细致, 调查研究, 摸清债权债务底数, 组织力量进行全面核对, 并得到当事人的认可, 实事求是核定债权债务, 如实向群众公示。与此同时, 我们要考虑到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不高的实际, , 在农村债权债务化解中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不能把债务平摊到农户, 防止一些不合理的债务合法化;不能搞运动式突击清收农民历年欠款, 而是要帮助农户制定还款计划, 依照偿还能力自动、逐步还款。

(三) 重点清查收入支出账目。

在我国西部农村, 村级财务收入的来源有限, 主要来源于山林地承包费、矿产林业资源出让费和财政补助收入等。在进行审计时要重点对这几项主要收入来源进行重点清查, 看是否存在漏收、少收和隐瞒收入等问题。对于进行村级财务支出审计时, 主要是对虚假凭证的辨别。虚假凭证的日期、数量、单位、单价、品种、规格、收款人、填写不规范, 或干脆不填写, 金额一般为某个整数, 收款单位印章不清楚;凭证的日期与发票的连续号码不相称, 同一个单位开出的同一种发票, 日期在前的号码却在后, 日期在后的号码反而在前;各种补助费表上领取人签字的字迹差不多, 或一人代领多人。

(四) 重点清查专用款项。

村级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篇4

一、主要做法

(一)目标考核办法与财务管理制度有机结合,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到位

为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鄞州区委区政府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2006年制定了《宁波市鄞州区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从财务审批到财产物资管理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宁波市鄞州区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也同时出台执行,该办法采取百分制考核,一年两次考核验收,年终综合评定。目标考核办法与财务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加强了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二)三级政府六级机构形成合力,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责任落实

在区、镇乡(街道)、村三级政府联合推动下,设置了六级机构组成的管理体系。一是村出纳业务经办。每村设一名出纳,按合法合规凭证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等业务,并密切配合会计服务站工作,接受镇乡(街道)农经站指导和监督。二是村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督。每村必须建立民主理财小组,3-5名社员组成,由村社员代表民主选举产生,享有对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主监督权利。三是镇乡(街道)会计服务站业务管理。每镇乡(街道)设有会计服务站,负责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票据、统一核算、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四是镇乡(街道)农经站业务指导监管。每镇乡(街道)农经站负责对辖区范围内的镇乡(街道)农经站和村出纳进行村级财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五是区农林局农经站的日常监管和审计监督。区农林局农经站负责对各镇乡(街道)农经站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负责各农村集体经济的年度审计、专项审计和干部离任审计。六是区委区政府考核小组考核监管。建立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副区长为副组长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展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考核。由于机构设置清晰、责任落实,三级政府六级机构形成合力,为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会计电算化与管理网络化齐头并进,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鄞州区虽然不是宁波市最早的试点区域,但2000年各镇乡(街道)已全面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全区每个镇乡(街道)都设有会计服务站,普及率达到100%。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鄞州区委区政府及时调整相关会计服务站点,加大对会计服务站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会计服务站的工作环境,至2008年底,全区22个会计服务站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全部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同时,从区府办、区纪委到农林局通过设置权限对全区村级财务管理状况进行网络化监管,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

(四)规范公开与民主理财有机融合,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效率不断提高

一是规范公开时间,力求及时、按期。每年的1月20日、4月20日、7月20日、10月20日为村级财务按季法定公开日,2008年全区464个村社,村级财务统一公开日公开率达100%。二是规范公开内容,力求真实、易懂。公开内容从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切实提高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并通过财务软件自动生成公开表格,公开内容全面、统一、清晰,既提高村级财务的可信度,又便于群众理解接受。三是规范公开形式,力求便捷、实用。设立固定的比较规范的便于群众阅看的公开栏,对部分规模较大的村则实行多点公布。四是规范公开程序,力求认真、严格。要求各会计服务站在公开前将各村的财务公开表格由各村民主理财小组进行逐项审核后由村经济合作社、村民主理财小组负责人和主办会计签字,统一上报镇乡(街道)农经站审核,确认内容完整、程序到位后返回上墙公开。

二、成效

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模式下,鄞州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通过改革和创新,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一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快速增长,2008年,全区村级经济总收入占宁波市村级经济总收入的57.82%,村均经济收入达482万元,为宁波市同期村均经济收入的3.5倍。二是村级集体资产大幅增加,至2008年底,全区村级集体净资产总额达559 256万元。三是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全区因村级财务问题引起的上访数由2005年的14起减少到2008年的1起。

(一)强化了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

在区、镇乡(街道)、村三级政府六级机构形成合力的基础上,鄞州区通过检查、审计、考核、排名、通报等手段多管齐下,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一是检查,由区农林局农经站负责对各会计服务站的日常财务检查和年内财务公开检查。二是审计,由区农林局农经站负责每年三分之一以上村社财务收支账目的年度审计、村级换届选举时的村干部离任审计、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专项审计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重点审计。三是考核,由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实施,组织人员对各镇乡(街道)分组进行一年两次的考核验收。四是排名,将一年两次的考核成绩,结合农村审计、年内财务公开检查和平时发现的财务管理问题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分组排名。五是通报,对排名结果,首先是将排名情况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其次是采取奖惩措施,根据考核实绩确定每组2-3名为先进集体,由区委区政府拨出专项资金进行奖励,每名奖励2-5万元;再次是列出重点管理单位,即每组考核末位的,又未能达到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要求,或因村级财务问题引起群众集体上访的,确定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重点管理单位,被列入重点管理单位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在全区进行通报。

检查、审计、考核、排名、通报五种手段多管齐下,相关职责部门和人员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村级财务的重视和整改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为了能在小组中争得名次或避免被末位通报,各镇乡(街道)竞争相当激烈,强化了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

(二)突出了镇乡(街道)的主体意识

在三级政府六级机构的管理体系中,区农林局农经站承担着承上启下的日常监管和审计监督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繁多。全区有464个行政村社,仅靠农林局农经站的11个人来做好日常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很困难的。突出镇乡(街道)在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意识,成了鄞州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独特抓手。

一是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纳入镇乡(街道)干部考核责任制的内容,落实镇乡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一把手”责任制,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领导不力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农村社会不稳定的,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将《宁波市鄞州区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的考核对象定为全区的22个镇乡(街道),将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重担落实在镇乡(街道)。三是在一年两次的镇乡(街道)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考核中每组末位并被列入重点管理单位的不但在全区进行通报,并且在镇乡(街道)干部年度考核总分扣两分,与镇乡(街道)干部的任用、奖惩挂钩。

(三)强化了考核与培训的分类指导体系

一是考核分组,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不搞一刀切。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将全区22个乡镇分A、B、C三组进行考核。其中10个经济实力雄厚的近郊镇乡(街道)列为A组,6个经济实力一般的平原半山区镇乡(街道)列为B组,6个经济实力较差的山区半山区镇乡(街道)列为C组。二是业务培训分类,对村出纳进行持证上岗培训,形成一支由农民群众组成的村级基层财务管理队伍。对村民主理财小组,进行每年一次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培训,以防民主理财小组“滥监督”、“乱监督”或“不监督”、“不会监督”的现象出现。对村党委书记,组织每年一次的集中培训,提高他们对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思想认识。对会计服务站的代理会计每年进行2-3次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培训。

(四)强化了村级财务的源头管理

村级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篇5

村财务专管员由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名, 经股东代表大会同意, 并报乡镇备案, 受聘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较高思想觉悟, 熟悉财经法规政策, 并有志于农村财会工作;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2年以上财会工作经历和较强的农村财会业务能力;有初中以上学历, 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

修订后的新的《会计法》总则第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 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按以上要求, 笔者所在霍邱县采用乡、镇财务服务中心指导管理村集体资金并代理记账, 村级设立财务专管员。

笔者对安徽省霍邱县村财务专管员素质情况进行调查, 就存在问题及如何解决进行分析。

一、村财务专管员综合素质情况的调查结果。

笔者对霍邱县680个自然村的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现状调查结果如下:

1. 年龄情况:20岁-30岁占5%, 30岁-40岁占8%, 40岁-50岁占25%, 50岁以上62%。

2. 持证情况:他们基本上无会计从业资格书, 无职称证书。

3. 工作年限情况:工作年限1年-3年占10%, 3年-5年工作年限占35%, 5年以上占55%。

4. 文化程度情况:初中文化占42%, 高中文化占51%, 中专以上学历占7%。

5. 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大部分人员没接受入职培训或后续在职教育。

二、调查结果显示村级财务专管员的素质现状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 霍邱县村级财务专管员的素质现状存在诸多的问题。

1. 村级财务专管员角色定位不准, 年龄结构老化, 事务繁多, 惰于村级财务监督管理。

村级财务专管员又叫“村文书”、村组委等, 多重角色定位体现他们职位不高, 职责不少, 事务繁多。他们不仅负责村级财务管理, 处理各类报表, 帮助群众开据各种证明材料, 还要做好村务公开, 党建、民政资料整理及保管工作。还要负责村各类文书, 材料起草、来往信函上传下达的工作。通过调查发现他们中50岁以上占大部分, 繁琐的工作使他们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村级财务管理与监督上。因此, 他们能投入“财务专管员”这个角色上时间少之甚少, 造成了报账不及时, 财务资料管理不规范, 对资金监督不力等现象。

2. 文化程度较低, 专业化知识贫乏、财务管理混乱。

调查发现村文书中初中文化占42%, 高中文化占51%, 高中以上文化不到10%, 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虽有部分人员曾参加2007年举办的村级财务人员培训, 获得《村财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 但距现在近10年。这些年来, 他们没有参加继续教育或其他形式财务知识系统学习, 原则上不能胜任“财务专管员”工作。在业务处理时出现违反财经纪律, 票据审核把关不严等现象, 如:“白条入账”, “私设小金库”等。会计处理不规范也常发生:如借款时记入“短期借款”还款时连本带息记入“其它支出”这样造成了虚增债务。

3. 财务人员队伍不稳定, 离岗交接不到位, 造成了村级财务混乱及会计资料查找不便。

村财务人员不稳定原因有: (1) 自身原因。现在物价水平提高, 村干部报酬低, 稍年轻有力的青年做一年半载就会外出发展, 另谋职业。 (2) 村委会换届原因。新的村委会成立后, 某些领导认为原来的财务人员不给力, 以调整职务为名, 换成他们想用的人选。

近年来, 因村级财务人员专业技能较弱, 不重视会计档案管理, 离岗交接不到位, 重要的会计资料保管不善, 一旦出现问题, 无据可查, 无证可取, 导致相互扯皮, 推卸责任。

三、建设高素质村级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议

1. 完善村财务专管员制度, 把好“入口关”

村干部三年一换届, 造成了村财务专管员频繁更换, 甚至出现随意性任用。县主管部门要制定并实施《村级财务人员录用、聘任办法》, 规范村级财务人员的录用, 实行竞聘上岗制, 严把村级财务专管员“入口关”, 杜绝村主要领导指定村级财务专管员的做法。

2. 加强村级财务专管员培训工作,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上级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村级财务专管员的培训工作, 适时制定培训方案, 健全培训制度, 把对村财务专管员培训管理纳入对乡、村年终考评考核中。重视常规培训与临时培训相结合。结合新修订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实施意见, 培训重点放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 会计电算化等方面, 着力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

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村级财务公布事项培训、会计档案管理的培训, 同时, 加强村财务人员农村综合改革、强农惠农政策、涉农资金监管等方面培训。并鼓励他们参加提升学历和技术职称考试, 并把他们取得相关证书与他们的工资福利联系起来, 注重专业培训与社会教育、自主学习三结合, 全面提升他们的政策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

3. 管好村级会计档案, 做好会计人员交接工作

应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 加强对村级会计档案的管理。会计档案要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定期造册归档。制定会计档案查阅、借阅办法, 遵守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和履行销毁手续。

做好会计离职人员的交接及审计工作, 明确责任, 规避财务风险。《会计法》规定, 会计人员工作调动, 离职或因病暂时不能工作, 要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使会计工作前后衔接, 防止因会计人员的更换出现账目不清, 财务混乱等现象发生。

4. 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 严格按章办事

严格履行《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建立健全村账村民监督, 乡、镇审核、村委会集体审批制度, 乡财务代理中心代管制度, 坚决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 建立财务电子网络, 进行会计电算化核算, 会计档案实行电子管理, 严格执行会计交接规章制度, 杜绝坐收坐支等现象。

5. 加强乡镇监督监管, 加大对违法乱纪的惩处力度

村文书要依法办事, 敢于坚持原则, 乡、镇财务代理中心对村级财务从源头把关, 对于不合法, 不合规的票据一律不给入账。定期公布村级财务内容接受村民监督委员会对理财小组的监督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二是要加大违法违纪查处力度, 对群众举报和反映问题严肃查处。乡财务代理中心对村级财务实行例行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 真正做到群众监督, 内部控制, 逐年审计相结合, 彻底整顿村级财务混乱局面。

四、结语

当前, 由于农村财务管理不善, “苍蝇”不断出现, 农民上访、干群矛盾越演越烈。加强农村财务人员队伍综合素质建设, 才能管好用好村集体资金, 这对于经济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近年来, 反腐运动不断深入, 被打的“苍蝇”不断被公布于媒体。从腐败的案例来看, “苍蝇”们的腐败都与村级财务管理不善有关。因此, 要杜绝“苍蝇”的滋生, 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队伍成为关键。通过对某地农村财务人员队伍综合素质现状进行调查, 找到他们综合素质不高的根本原因, 提出不断提升他们综合素质的建议。

关键词: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现状,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中廷.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与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2.268-271.

[2]殷兴魁, 黄定泽.关于完善农村财务人员管理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4) 159.

[3]路淑英.澄城县农村财务人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新西部, 2010 (06) 59.

[4]陈爱玲.对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财会月刊, 2006 (21) .

[5]崔立松.农村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其利弊浅析[J].农村经营管理, 2006 (07) .

[6]范文萍, 韩英霞.内部控制的发展及其对审计的影响[J].财会月刊, 2006 (18) .

[7]赵黎鲲, 赵艳灵, 王静.财务控制论[J].北方经济, 2006 (12) .

村级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篇6

一、贫困县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探析贫困县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本文主要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的西部某省S县为例,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座谈会形式,辅以档案查阅法。目前,该县仍有70个贫困行政村,贫困人口比例达69%,全县有53%的村级财务实行“村账乡(镇)代管”。调查问卷发放300份,有效问卷268份,覆盖该县的3镇3乡26个行政村,反映出的普遍问题主要有:

(一)财务制度不健全,执行乏力

财务制度是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行为规范。为了加强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05年1月1日实施了现行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但一直未颁布实施新《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又未明确是否废止1996年农业部与财政部联合制定的《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造成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脱节,各地村级财务管理缺乏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同时,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村级未建立内部财务制度,个别村级即使有部分财务制度,也未能严格按制度行事,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无章可循。而且,村级财务人员业务上归乡镇经管站管理、行政上隶属于村委会,人员更换随意性大、后续教育薄弱、整体业务素质偏低,制约着财务政策、规章制度的正确贯彻和规范执行。样本村财务管理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2%,小学、初中、高中学历达98%,许多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学习过任何经济管理类课程,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对财经法规制度理解不到位,其业务活动偏重于贯彻村委领导的意图,而对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乏力,不能及时发现财务活动中的问题,不能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导致村级财务的制度性、专业性和连续性差,造成村级财务管理新老问题不断。

(二)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基础薄弱

一是会计凭证不规范。村级财务中时常出现非正规票据或不合格收款、付款收据,白条抵库现象严重,财务手续不全,存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违规现象。二是账目管理混乱。据了解,约有50%的村未设置会计账目,有的村随意设置会计科目或只用一本现金总账、不做日记账,导致财务往来不清且问题多。三是资金管理混乱。从访谈中了解到,约有42%的村存在账外资产、资金,村集体资金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坐收坐支、公款私存现象。四是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清。部分村级未分设会计、出纳和物资保管等岗位,往往由村会计身兼数职,有的甚至直接由村主任主管,财务与会计二合一、账钱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财务自控力弱,财务运作困难

一方面,村级收入少,运转经费不足。多数乡村区位条件差、经济薄弱,村级支出大于收入。2007、2008、2009年S县7个样本村村级收入仅为6.471万元、7.94万元、9.662万元,对应的支出分别7.862万元、9.07万元、11.87万元。另一方面,村级收入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供给来保障。2007—2009年S县7个样本村村级收入来源中财政补助占68%、集体资产租赁(主要有集体林地、鱼塘、临街房屋等使用权的出租)占21%、其他占11%,村级总收入(不包括各种专项款)的高低与政府的财政补助或转移支付紧密相关。从2009年来看,政府补助根据村组织的人口、面积分为1.1万元和0.8万元两档,经计算可得政府补助与村级总收入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668。

总体而言,2006年农业税费改革后,村级获得的财政补助增加,强化了上级政府对村级的财务控制,但村级自营收入(村提留、农业税附加、土地承包费、村办企业上缴、征地补偿、出售村资产、计划生育罚款和其它收入等)能力下降明显,要承担的政务与村务等刚性支出并未减少,村级财务自控力减弱。同时,上级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投资大都要求村组织有配套资金,造成村级债务拉动性增长,加上支农扶贫政策落实不力、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村级财务状况明显恶化,加大了村级财务运作的困难。

(四)理财观念落后,预算缺失

多数村级财务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对财务活动的计划与控制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决策层、财务人员把村级财务管理定位在低层次、低水平的管财、管账上,理财观念淡薄,理财质量和水平较低,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和资本营运能力弱。同时,多数村缺乏完善的财务预算制度,资金收支无计划,开支随意性大,招待费等超标,投入规模超过村集体经济的承受能力,财务预算管理处于盲区,制约了脱贫致富、治贫致富、培养“造血”功能等决策目标的具体化和定量化。

(五)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监管乏力

村级财务公开是实现村级财务民主监督的重要手段。现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明确了村级财务公开的时间、地点和程序,但在实际执行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目前,样本村财务公开基本情况为:23.5%不公开,41.2%公开但流于形式,35.3%完全公开。从总体来看,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部分虽有公开,但公开时间随意性大、公开内容不具体、公开地点不固定。同时,多数村级财务监控制度落实不到位、财务监管人员落实不到位、监督机制作用发挥不到位,业务监督乏力、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乏力、群众监督乏力,普遍缺失事前监管、事中监管、事后监管,财务透明度低、真实性差、满意度差。从调查结果来看,有28.7%的村民对本村财务管理情况基本不关心,46.4%的村民对本村财务管理的情况关心但程度不够,仅有29%的村民对本村财务管理很关心;有60.08%的被调查者对本村财务管理不满意,仅有39.2%的被调查者表示满意。表明村民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意识淡薄、满意度差。

二、强化贫困县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针对贫困县村级财务管理缺乏规范、财务状况恶化与村级贫困共存的现状,结合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要求,现从理念、制度、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几点改进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认识

村级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激发和增强贫困县经济发展活力的基本着眼点。各级政府应当加强领导和重视村级财务管理,要把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作为脱贫致富、治贫致富工程的重要工作来做,要把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放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的高度来认识,积极探索村级农村财务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着力解决制度不健全、理财观念不强、财务困难的问题。

(二)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财务会计制度是对财务会计活动的原则性要求和规范,是保证财务会计活动依法规范、有效进行的基础。但从规定及实际执行来看,现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2004年颁布)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1996年颁布)适用于集体经济组织以及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两个不同的财务会计主体。而现实中,部分贫困县村民委员会机构不健全、有名无实,多数贫困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弱,采取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一个单位两块牌子”的运作模式,这是造成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主体虚位、财务问题频现的制度原因。因此,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应优化现行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明确村级会计制度。在制度设计上体现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职能、会计目标及核算基础。由于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两者存在组织运转、功能等的不同,应分别设置。其中以村民委员会为会计核算主体的村民委员会会计属行政事业类,应以现金收付制为核算基础,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方式进行,从财务预算的角度来加强村民委员会的收支管理;以集体经济组织为核算主体的会计属企业类,应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按企业会计方式进行,从村民委员会为资金所有者的角度出发,进行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另一方面,应出台村级财务制度。财政部、农业部作为全国农村财务管理的最高主管机关,应正视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差别、村级公共财务和集体资产财务的特点和要求,体现自治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结合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修订1996年制定的《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出台具有政策性、科学性、实践性、操作性和群众性的《村级财务制度》,使之与优化后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形成相对稳定的制度约束指导体系,以规范贫困县村级财务计划、资产管理、资金筹集、投资管理、成本及收益管理、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明确村级财务的基本内容、管理方向和业务要求,突出财务预算管理、财务内部控制、财务业绩评价和财务风险管理四个环节,保障村级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满足贫困县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

(三)完善村级财务代理机制,提升理财质量

财务管理机制关系着财务资源及其他各项经济资源配置与运行的秩序性与高效性。实践证明,“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是当前强化村级会计核算、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治本之策。目前,“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在贫困县的覆盖面低,实施的形式、进程不统一,甚至县域内的管理模式也不尽一致,管理范畴、水平和手段差距较大,管理效果不理想,还远不适应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要求。

因此,贫困县应根据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监察部等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在总结各地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实践的基础上,抓住“政策、资金、服务”三个着力点,因地制宜地制定《村级“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村级财务代理服务工作迈向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全面提升理财质量。

一是科学落实“三资”委托代理服务的“机构、设备、人员、清产核资、账务移交、规章、监管”七大环节,建立健全统一的制度体系、业务培训体系、督办检查体系、严格的考核体系,强化村级会计核算,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二是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民主理财体系,规范民主理财工作制度、职责和议事规则,严格理财程序,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的民主决策权利和民主理财小组、民主议事会的职能作用,坚持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同时,建立和完善理财信息沟通和联席会议制度、理财专家定期沟通制度,引入社会中介理财组织,及时分析影响村级财务管理效益的因素,制定村级“三资”运营规划和村级公共财务预决算,提高理财决策的科学性。

三是完善并拓展村级财务的管理作用,将管理范围从原先的“二资”(资金、资产)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拓展,从应用、开发上规范农村三资的管理,将原先以村集体财务规范为重点逐步向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重点转变,将原先以村集体资产的保值为重点向以村集体资产的增值为重点转变,将原先手工操作逐步向电算化、网络化操作转变,将以人为主的管理方式向以制度依托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不断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

四是深化村级财富积累机制,建立村级经济合作社或集体资产运营企业,用市场的办法激活村级集体资产再生能力,利用外部资金迅速扩张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总量,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宁.规范管理村级财务的办法与措施(J).农村经济,2008(2).

(2)胥兴军.贫困地区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诊断(J).学术论坛,2008(10).

(3)吴兴全.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经营管理,2009(7).

村级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篇7

1 农村财务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1.1 村级财务管理概念的界定

村级财务, 是计量、记录和报告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运动的一种财务活动我国《农业法》规定,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土地等农业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基础上形成的, 按照村民居住村落划分的集体经济组织。村级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与村级财务管理密切相关, 有效的村级财务管理, 影响着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与利用, 生产经营与管理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1.2 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

村级财管工作是构成农村基层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属于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中最为劣势的环节之一。新农村建造一个首要的方面是完善村级财管工作。

2 花都区赤坭镇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赤坭镇是广州市花都区辖镇, 位于花都区西北部。1958年建赤坭公社, 1983年改区, 1987年建镇。赤坭镇总面积160.03km2, 是花都区面积最大的镇。全镇总人口7.15万人, 其中常住人口6万人, 辖内有30个行政村及1个居委。素有工业重镇之称的赤坭镇, 全镇共有企业260家, 其中镇属企业35家, 外资企业20多家, 村办企业18家, 私营及个体企业193家, 年产值达30亿元。就业人数达7 000多人。虽然赤坭镇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但农村财务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调研, 笔者总结了赤坭镇村级财务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2.1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度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 良好的制度是科学推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赤坭镇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存在下面两个问题:一方面是有些财务管理制度与农村实际不相符,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 村级财务存在的各类问题很难被一种制度形式所解决。另一方面是制度没有真正落实, 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大伙的意见也无法在公开后被及时收集, 农民群众的质疑也没有有关的机构和职员对它们做出公道的表明, 甚至有些村干部卸任时不进行财务移交和审计, 时常发生“断头账”“包包账”的状况。

2.2 村级财务管理监督不到位

没有监督制约的权力必然会引起贪污现象的发生。至今, 赤坭镇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名存实亡, 即使有章可循。政务村务公开与民主理财只是表面文章, 审计监督机制不周密, 没有充分发挥群众的基础性监督作用, 未及时公开财务信息, 形式单一, 不完整、不彻底或假公开。政府对村级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把关不严, 责任意识较差, 忽视基础信息以外的审查, 特别是实质性审查, 造成挪用截留村级资金或改动村级资金的用处等的腐败情况出现。

2.3 村级会计电算化不完善

科学的认识是人们行动的先导。赤坭镇虽地处广州, 但相对偏僻。广大村干部和村民农村会计电算化的认识程度不高。主要是以下三点:第一, 会计电算化往往是处于一种“领导觉得没必要, 会计不想要”的情形;第二, 现有的村级会计人员文化水平不高, 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强, 面对会计电算化更是摸不着头脑;第三, 市场上农村通用会计软件十分罕见, 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严重缺失。对于赤坭镇的财务人员而言, 会计电算化财务档案管理系统是完全陌生的概念。

2.4 村级财务账目不规范

笔者调研发现, 赤坭镇村级财务账目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少错误在凭证填制和审核中存在着, 比方原始凭证内容填写不完整, 少填、不填或漏填, 使凭证无法成为经济业务发生的唯一客观凭据, 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二是混用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 没有定期核对账簿, 没有分工保管账簿, 严重遗失会计资料和没有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账簿等, 是在账簿设计方面也存在不规范的原因。

3 花都区赤坭镇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村级财务管理领导体制的缺失

赤坭镇基本“统而不管”, 虽然是实行村账镇管的方法。村级财务收支监管并没有乡镇核算中心的财务人员对其尽到应有的责任, 没有对村级财务的政策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的实施, 甚至有些村干部不熟悉财务律例和财务制度, 对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也不听, 更不按财务制度处事, 致使财管工作出现相当杂沓的局面。

3.2 村级财务信息公开缺乏透明度

首先, 村级财务管理不透明, 财务公开力度不足, 管理缺乏民主。虽然赤坭镇有些村委定期将财务信息公开, 如将财务收支情况公开、年度披露等, 但内容极其单薄, 资金的具体用途根本无法了解到;没有及时公开村民真正关心的热门问题, 导致违纪现象屡有发生。其次, 民主理财小组监督苍白无力, 村级民主理财工作一拖再拖, 没有保障到群众的知情权和民主理财权, 一些肆意挥霍集体资产的作为得不到及时检查和处分, 财务管理混成一团。

3.3 村级会计电算化发展严重滞后

广大村干部没有意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仅只是一种会计核算工具的转变;二是有一部分财务人员认为执行农村会计电算化仅仅是一个方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 只注重运用会计软件进行核算, 关于软件的其余功能并没有加以使用和推行。至今, 一个完整的农村会计电算化财务档案管理的规范制度仍然没有在赤坭镇建立。财务档案管理在村级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中也没有存在, 档案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忽略了农村会计电算化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不熟悉财务档案管理系统。支持力度和维护措施与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不相匹配。

3.4 村级财会人员整体素质低下

笔者调研发现, 虽然花都区政府发文件对村级财务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 但是要求特别不严谨。赤坭镇在具体操作中, 没有很好地落实, 出现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 年龄和知识结构普遍老化, 业务能力不强, 甚至还停留在生产队时代的业务水平, 未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再有, 筛选财会工作人员完全凭个人主观意识, 而不是从工作实质考虑, 感情用事, 使得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的都是一些财务知识严重缺乏, 根本没有取得会计资格证的人员。

4 加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4.1 公开财务, 建立民主理财机制

成立村民民主理财小组, 参与财管工作。如何建立民主推举制?需要从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中推举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投票决定的小组成员, 让同时具备责任心与一定财务知识的村民担任。给予民主理财小组恰当权利, 履行监督职责应当被民主理财小组充分履行, 制定相应的议事日程, 按时对村干部使用资金的情况进行审核活动, 活动要完整地记录, 特别是进行违规违纪情况的登记, 并及时拿出处理意见, 在村委会设立固定的财务公开栏, 定期进行维护。笔者就民主理财机制设计了如下方案:对于金额在两千元左右的支出项目, 在决策阶段将村民小组代表引入审议流程, 并审查支出项目的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规定, 由村干部签名村监委会盖章后由县级行政监察中心做最后审核, 最后由县国库支付中心统一入账。

县社会事业局及行政监察中心审核盖章村支书、村主任审核盖章经手人一定要获得正当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 注明用途并签名组长、组代表同意签名支出金额≤2000。

县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统一审核入账村监委会审核盖章。

事前征求四分之三以上代表同意, 并附相关记录或证明, 再由组长、组代表签字。

支出金额>2000

4.2 强化监督, 加大村级财务审计力度

构建立体监督网络。按期向全体村民照实公布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和相关帐目, 强化村民对农村财务的监督, 财务公开应应该及时由农村财务服务中心提供数据, 每个月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 对村民特别关注的问题要专项公开, 年末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等, 公布的信息要完整, 把集体财务活动放在群众监督之中。如在检查中发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要深究村干部和财会人员的法律行政责任。当审计工作结束时, 审计结果应被及时公布并落实处理意见。

4.3 规范制度, 推进农村会计电算化

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学习意识。农村消息的闭塞、村民思想的保守, 使得电算化在农村地区实施起来比想象中的难度大。财务主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横幅等多种宣传媒介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农村会计电算化。

4.4 提升财会队伍素质, 推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

村级财会人员的配置, 要坚定根绝任人唯亲的作为。财会人员一定要执行持证上岗。向社会公开招聘财会人员, 选拔一批财会专业刚毕业的专科毕业生到各村任职, 政府也应出台响应的鼓励政策, 吸引齐备学历和能力的人才到乡下胜任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使农村财务管理逐渐步入规范化轨道。为了提升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对上岗的财会人员要搞好培训班, 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 举办讲座和教育继续教育, 召开研讨会等。另外, 也可以借用外脑为己用, 如条件允许可聘请有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参考文献

[1]许多.村级财务管理改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7

[2]冯健华.加强我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研究[D].复旦大学, 2009:6

上一篇:使用权转让论文下一篇:破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