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积极语言运用论文(通用12篇)
教师积极语言运用论文 篇1
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所谓积极性教学语言就是在教学中使用积极的词汇和语句表达积极的思想及积极的情绪,它包括激励性语言、赏识性语言、启发性语言等等,它是充满启迪、激发兴趣、开拓想象的语言;它又是最有效地调动学生、最恰当地发挥自己,从而体现出教师教学特色的语言。
积极性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等特点。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个性发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它能制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听讲,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它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成为紧密配合、相得益彰的双边活动,促进教学任务 圆满地完成。
一、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都喜欢听好话、听表扬的话、听激励性的话,学生也是需要多进行表扬,多说些激励性的话,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肯定,少用、慎用批评语言,会促进学生自信的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优点和长处的肯定与赞美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而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高效地进行学习,才能保持积极的进取心。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作为教师的我们,面临的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多用激励性的语言会呼唤、鼓舞学生的,也会促使自己教学的成长。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经常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应该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感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比如:当一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把问题回答正确时,我会亲切的说:“回答得非常好!”“你今天表现得真好!”再如上课时,当我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时,我会请学困生回答,当他回答正确时,我送他这样的一句:“回答得非常正确,进步很大。”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即使他回答错了,教师也要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看他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能把问题回答正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说,教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当然非常高兴,甚至非常自豪,由此,他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认真听课,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二、赏识性语言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情感、经验、合作的交流与碰撞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的“赏识性”评价语言,就有助于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引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起足够的学习自信;变无视自我为认识自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从而使学生个性飞扬,信心十足,课堂气氛活跃。
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赏识性语言有:“你真行!” “你很棒!” “你接受力真强!”“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你说得太好了,了不起!”“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你的分析很透彻!”“你的点评很深刻!”“你的回答很精彩!”等。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包括自己不喜欢的学生,与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愉悦、宽松的气氛中学习,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个性化的思维、情趣都有了张扬的空间,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舞。
三、启发性语言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启发性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主体处于积极自觉的学习心理状态。当学生
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得专注,也学得开心。
例如,有一次在《孔子》课上,有一名学生胆子很小,平时从不回答问题,可是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全班举手的人很多,他也举了手,看到这种情况我很为他高兴,虽然他可能答不上,但我还是让他回答,没想到他回答的非常好,只是声音太小,我高兴的对他说:“你回答的非常准确,老师为你骄傲!你想不想让全班的都听到你精彩的回答呢?”这个学生听到老师的话高兴。于是声音洪亮地把答案重新说了一遍,全班学生并为他鼓掌。从此以后,我感觉这个学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声音也洪亮了。由此看出,及时恰当的鼓励对学生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2、要准确得体
评价语言要准确。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言过其实是目前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主要问题之一。不管学生回答的程度如何,总是说“好的”“不错”,这种言不衷的评价不仅不会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导致许多负面效应。评价的语言应准确得体,符合学生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随意打击,也不
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注意力。无声语言可以辅助有声语言,还可以美化教师的形象。正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运用无声语言,以提高教学效果。
有一次,我在上课时,发现一位男同学“走神”,我边讲边走动到他身边,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头发,他立即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专心听课了。再如,某次课上,结合教材阅读材料“15岁的肖某,私自与影楼签订了协议,允许照片用作商业用途……”,我提问“肖某的母亲能打赢官司吗?”,一位女同学起立回答说“能”,此时,全班大部分学生集体回答“不能”,她惊呆了,不知所措,我朝她微笑着轻轻点头以示鼓励,暗示她回答正确,可以继续说理由,“因为肖某是未成年人,她签的协议无效。”她的答案很完美,我立即走上前去,给予亲切握手,肯定了她的回答。
课堂上教师的神态 举止,与学生的目光交流,一举手,一投足,对学生来讲都是语言。走进课堂,教师脸上 带着亲切温和的微笑, 眼中饱含鼓励、期望和关注,及时用眼神与学生交谈,用自己的体态语言向学生们传递师爱的强有力的信息, 这样的体态语言同亲切自然的语气互相呼应、相得益彰,学生会在老师的感染、鼓舞下将注意力牢牢地聚集在老师身上,使思维活力得以激发,从而取得积极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积极语言运用论文 篇2
一、在体育游戏中讲有效语——化险为夷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如何让幼儿快乐与安全地游戏?当小班幼儿进行最渴望的体育游戏时, 他们会高兴得忘记游戏规则的存在。记得有一次在操场上, 幼儿扮演小动物, 老师扮演动物妈妈, 进行一场温馨而有趣的“小动物找家”游戏。一开始, “小动物们”挺投入, 当听到“妈妈”的口令后, 一边认真地学小动物走一边入神地找相应的小动物的家。但是, 当找“小猫”家的时候, 幼儿不是一边走一边“喵、喵、喵”地叫, 而是瞄准了小猫的家冲过去, 怎么办?“小猫休息!”眼疾嘴快外加手快的我一声令下的同时示范蹲下, “小猫” (幼儿) 一听再一看也乐滋滋地一蹲。好险!这一句“小猫休息”十分有效!这一次活动后的反思让我明白:老师面对突发状况可以给幼儿语言指令, 而语言指令不在于多么华丽, 只要快、精、有效就能化险为夷。
二、在生活常规教育中讲游戏语——变中求安
常规教育要以幼儿为本, 教师应该把幼儿的发展摆在首位。就拿如厕来说, 小班幼儿年龄小, 常会出现人来疯的现象, 甚至会出现一个跌下众人压上或者“撞车”的惊心一幕。所以如厕成了我重点关注的常规问题。当我看到幼儿迈开大步准备“百米冲刺”时, 脑子里突然闪过幼儿模仿小动物时专注、喜悦的表情, 我灵机一动对幼儿说:“像小鸡一样走!”小朋友们立即收住大步, 将两个食指放在小嘴前 (扮成小鸡) , 一步一步向前走, 嘴里还轻轻地发出“叽叽叽”的声音。一群可爱的小鸡正向厕所走去, 不拥不挤, 秩序井然!这就是“以幼儿为本”, 因为幼儿喜欢模仿小动物, 所以我创造“像小鸭一样走”“像小猫一样走”等以走为主的游戏语, 帮助幼儿体会常规给自己带来的益处, 从而转变成自律的行为, 保证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三、在幼儿偷懒时讲巧妙语——催人奋进
教师不仅要向幼儿传授知识, 还要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小班幼儿抓起还真有点棘手, 这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自从我尝试巧妙地运用语言后问题迎刃而解了。一次副餐后, 我到盥洗室拿抹布和脸盆准备清理桌面, 刚转身, 发现插在床架上的两张泡沫垫子掉下来, 凌乱地躺在地上, 巧的是小宝贝旺旺走了过来, 抽不出手来的我就试着对旺旺讲:“旺旺, 把地上的垫子捡起来。”大胆的旺旺快言快语道:“老师不是我弄的。”小不点也学会明哲保身了。怎么办?我又一次心平气和地试着对旺旺说:“我知道不是你弄的, 我们做一次好事, 把它捡起来?”旺旺不假思索地“噢”了一声就弯下腰去捡垫子。又惊又喜的我对旺旺唱道:“学雷锋做好事, 旺旺真——棒!”旺旺摇头晃脑、欣喜若狂地跑到自己的座位, 心里美滋滋的。看似平常的一句“我们做一次好事”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人人会讲的一句“学雷锋做好事”肯定了幼儿的好行为, 给了幼儿动力。
四、在幼儿厌学时讲情境语——以智取胜
幼儿刚入幼儿园有许多的不适应。因为在家里可以眼里只有“我”, 到幼儿园眼里不但有“他”还要有“大家”, 所以消极情绪便油然而生。我班的祺祺小朋友在家里不仅有专人陪, 还有饭碗、痰盂跟着他“跑”, 他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吗?中午不肯上幼儿园, 奶奶对他“软硬兼施”还无济于事, 见到我像见到了“救星”, 喜出望外地吓唬孩子说:“许老师来了!”可我并没有顺着家长的意思, 而是把语言作为培养幼儿最主要的工具之一。见我班阳阳小朋友来了, 我根据“三只蝴蝶的故事”再来个“情境大考验”:“祺祺, 来, 我们和阳阳三个人手拉手, 像三只蝴蝶一样一起‘飞’进幼儿园。”见祺祺抱着奶奶大腿的两只手慢慢松开, 我马上左手拉起祺祺, 右手拉起阳阳向幼儿园大门跑去, 边小跑边高兴地说:“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 要来一块儿来, 要走一块儿走。”天真的祺祺顿时雨过天晴。由此可见, 情境性的语言就是以智取胜的关键, 因为情境性的语言能激发小班幼儿的兴趣, 而兴趣是帮助小班幼儿轻松缓解厌学这样的不良情绪的最好老师。
运用积极语言巧解学生问题 篇3
最近一段时间,总有学生逃离放学队伍不知去向。我和孩子们开玩笑说:“离群的小鸡会被猫咬到。”
这天下午放学后,一出校门我就开始清点人数,发现又有几个孩子不知溜到哪去了。正要问询,有学生告诉我,小博被三班的同学打了。我一听,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居然敢在校门口动手打人!
我找到小博,询问事情原由。他告诉我,三班的小雨看见他一个人落单了,就说他装傻充楞,还踢了他几脚。
小雨是三班的“霸王”,平时总爱惹是生非,经常动手打人,打人后还自觉有理,非得在家长和班主任的教育下才勉为其难地道歉——类似的情况不知出现多少次了。
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以前的处理方法是先批评教育再让其道歉。可是,当小雨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出现在我跟前时,我却清楚地看到了他那充满仇恨的眼神。我意识到,这个孩子因打人被请家长到校已经不止一次了,如果强行让他道歉,他是否会顺从我这个别班老师的要求呢?而且道歉后他会否记仇并且再欺负其他同学呢?他会因此而记恨我吗?想了一会,我有些束手无策。
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了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于是对小雨说:“今天我一叫你,你就过来了,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感谢你。”看出我的真诚后,小雨一惊,满眼的仇视化为了疑惑。我接着说:“我经常看见你为班主任张老师倒水,还看见你带零食给张老师,为张老师捶背。那一次,你没有吃早点,张老师亲自泡方便面给你吃,第二天你就给张老师买来了一桶方便面,还亲手帮老师泡好。说真的,我为你们师生间深厚的情谊所感动。我曾羡慕地说,要是我们班有你这样的学生该有多好啊!”
看到小雨的眼圈有点红了,我继续说道:“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和你面对面交谈,你觉得这是不是我们之间的缘分呢?”小雨禁不住朝我点了点头。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可能犯错。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懂得犯错后应该怎么做……”这时,小雨有点不好意思地接住话茬:“应该道歉!”
“那就行动吧!” 我顺势应对。只见小雨走到小博跟前,鞠了个躬,对小博说:“对不起,请原谅我。”
两个孩子都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我轻声问小雨:“你知道怎样做才是真正爱自己的老师吗?”他一脸茫然。
我说:“真正的爱就是少让她为你操心,做好作为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你能明白吗?”他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案例分析】
心理学家乔治·奥威尔说:“如果思想会影响语言,那么语言也会使一个人的思想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你的语言常常就是你播入另一个人心灵的种子,并且你还一定能从那个心灵的原野上收获你渴望收获的果实。”这正道出了积极(HAPPY)语言转化学生的神奇效果。
上述案例,老师运用积极语言,引导爱打人的小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道歉,取得了预期效果。HAPPY语言模式的运用,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预想、期望(Hope),即老师给予孩子积极的期望。案例中的老师首先怀着美好的愿望,相信学生能真诚地向受伤害者道歉,认为学生打人一定事出有因,而且学生本身是想控制自己的。正是这样的期望,才为最终巧妙化解这起打人事件奠定重要基础。
第二步:行动(Action),即老师通过语言来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案例中,老师连续表扬了小雨的优点。譬如,“今天我一叫你,你就过来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这样的外班老师,我应该感谢你”——传达的信息是“你是一个尊重老师的孩子”;“我经常看见你为班主任张老师倒水,还看见你带零食给张老师,为张老师捶背”——传达的信息是“你是一个爱老师的孩子”;“那一次,你没有吃早点,张老师亲自泡方便面给你吃,第二天你就给张老师买来了一桶方便面,还亲手帮老师泡好”——传达的信息是“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知道回报老师的孩子”。这些言语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能触动小雨的内心世界,使小雨认识到:原来我也是有优点的,原来我也是被老师关注着的;我做的这些小事都被老师记在心里,我不应该让老师为我着急、难过。因此,小雨产生了“犯错——改错”的内在动机。
第三步:过程(Process),即老师与学生语言互动的过程,老师应以尊重、信任的态度与学生沟通。面对玩世不恭、满不在乎的小雨,老师一直微笑对待,并通过表扬,使他暗藏在心灵深处渴望被人关注和理解的内心世界得到了解析。“说真的,我为你们师生间深厚的情谊所感动”——传达的信息是“你与老师之间的情谊是老师喜欢的”,从而肯定孩子。“我曾羡慕地说,要是我们班有你这样的学生该有多好啊!”——传达的信息是“老师喜欢你,愿意和你这样的学生交往”。而且,作为一个曾受多次批评的学生来说,能听到一个别班老师的表扬,会让他更愿意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第四步:关键点(Point),即老师给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替他做出选择。“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和你面对面交谈,你觉得这是不是我们之间的缘分呢?”“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可能犯错。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懂得犯错后应该怎么做……”——传达的信息是“老师对你充满信心,相信你一定能及时承认并改正错误”。当小雨捕捉到老师言语中的“玄机”时,便能将犯错——道歉的认识转化为行动。
第五步:收益、结果(Yield),即老师希望学生所形成的积极品质和行为。案例中,正是老师的积极性语言,让小雨改变了自我认知以及对犯错的认识,并勇于面对自己的过错,进行自我控制,从而实现了自我教育。
(作者单位: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甘肃酒泉 735000)
责任编辑 颜雪梅
浅谈历史教师如何运用语言技巧 篇4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实践证明:“完全没有语言材料和完全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所谓历史教学语言,就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播历史知识从而影响学生发展的语言。历史教学语言实际上是一种以历史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为主要实施对象,以规范化的语言为传播媒介的学科专业性语言。在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于板书、图片、实物、幻灯、录音机、录像机等多种教学设备,但是口语表述仍然是最基本的方法,运用语言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使用历史教学语言,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语言必须准确严谨 准确严谨是对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是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性是表达内容必须准确,无任何知识性的错误,必须具有学科的特点——言之有史,言之有据。例如:秦灭六国前,嬴政是秦国的国君,必须以“秦王”相称,而秦灭六国后,嬴政称帝,必须以“秦始皇”相称,“秦国”和“秦朝”,“秦王”和“秦始皇”,如果颠倒了顺序,前后混用,就是科学性的错误。
二、语言要力求精炼简洁 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因此,教学语言表达要体现精炼性,即要言简意赅,干净利落。课堂上的话应该是加一句嫌多,减一句嫌少。只有这样,讲课才能丝丝入扣、言必有中。精炼简洁并不是空洞抽象,而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史。
三、语言务必要生动形象 历史课堂语言应讲出色彩,讲出声响,讲出形象来。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应该听得见几千年前陈胜在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感受得到无数民族精英杰出人物金子般的思想品德...... 又如:讲“万里长城”,不能只是“工程浩大”一句结论,可以讲“用造长城的砖石来铺筑一条宽五米、厚三十五厘米的马路,可以绕地球三四圈”,这样就使学生对长城的工程浩大有了一个真切的感受。
四、语言要充满感情色彩 充分发挥历史课堂语言的魅力,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还要充满情感色彩,以求声情并茂,动人心弦。历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从理念上还要从情感上分清敌与友,是与非,爱与憎。历史教师应当重视历史教学语言的感情色彩,去热情的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已使学生受到正义感、爱国感、英雄感等感情的熏陶。例如讲到圆明园被焚毁时,教师应使用控诉性的语言和采用悲愤的语调:“侵略者焚毁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100多里,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长久不散。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中国人感到无比悲痛和气氛,而强盗们却在歇斯底里地狂呼:„此景奇伟!‟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艺术节做,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了。”
五、语言要富有时代气息 讲古人古事的时候,引用古人说过的原语、古籍上讲述的原文。原语和原文的引用能渲染时代气息,鼓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讲第二次世界大前夕法西斯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引用一句希特勒的原话:“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是我不可动摇的意志”,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暴露无遗。
教师积极语言运用论文 篇5
教学语言,就是用专业的语言展示课堂设计和课堂安排。因为说课不仅要说教什么,还要说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说怎么教就是要说清准备怎样上课。说怎么教时不能单纯地将课堂上一问一答按部就班地显露出来,要运用一定的语言概括出来,但是也要让听课者知道你的教学设想和具体步骤。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听课者带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去,未进课堂却仿佛看到你上课的影子,推测你的课堂教学效果。
独白语言,说课时大部分用的是这种语言,就是说课者将自己准备好的说课稿以独白的方式表达出来。要用足够的音量,使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切忌始至终一个腔调地念稿或背讲稿。教材分析要简明,理论根据要充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用慢速说清楚,教学目的要分条款一一叙述,重、难点则用重音来强调。速度要适当,语调的轻重缓急要恰如其分,让听课者从你的抑扬顿挫、高低升降中体会出说课内容的变化来。
在说课过程中,是选择教学语言还是选择独白语言是根据说课的内容来定的。首先,设计的课堂导入时应使用课堂教学语言。引导语尽量醉倒新颖有趣或者简明扼要,这样可以吸引听课者的注意力。在说导入时,说课者可以把听课的老师想象成自己班上的学生,声音该高则高,该缓则缓。其次,课堂的总结语应用教学语言。在说课时设计的结束语应具有双重性,不但要打动听课者,而且还能让听课者从你的语言中推测你在课堂上也会深深地吸引学生,这就要求结束语既要精彩,又能将精彩恰当地表达出来。再次说课中阐释和提问语应用教学语言。阐释语也叫讲授语,它主要是对所讲知识的解释、分析和阐发,这种语言以认简明、准确、条理清晰为要点。好的提问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生动,并容易把问题引向纵深。让听课者判断你提问的质量的高低。
除了教学设计过程中会涉及教学语言的使用。在说课的其他环节尽量使用独白语言。
因为说课不是备课和讲课,不能对着教案读,也不能将听课对象看成学生。说课不等于背课,不能按教案只字不漏地背;说课也不等于读课,不能拿事先写好的说课稿去读。说课时,应该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真正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以“说”的形式展示在听课者面前。所以独白语言的运用也有其重要
简历:要用积极的语言 篇6
1)要切记不要仅仅寄你的个人简历给你应聘的公司,附上一封简短的求职信,会使公司增加对你的好感。否则,你成功的几率将大大降低。
2)一定要用积极的语言,切忌用缺乏自信和消极的语言写你的个人简历。最好的`方法是在你心情好的时候编写你的个人简历。
3)最好用第三人称写你的个人简历,不要在个人简历中出现“我”的字样。
4)你的个人经历顺序应该从现在开始倒过去叙诉,这样可使招聘单位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你最近的经历。
5)如果你的学科成绩并不突出,建议将你的成绩打印好后另放,不要放入个人简历中,如果用人单位提出要求则为其提供,如不要求则罢。因为用人单位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很可能不需要你提供学科成绩,特别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找工作时更是如此,这样的作法可以避免画蛇添足。但如果你的学科成绩很棒的话,那大胆地递上去吧。
教师积极语言运用论文 篇7
关键词:课堂用语,规范化,简单化,多样化,夸张化,教学质量
学习英语的主阵地是英语课堂。在相对缺乏语言环境的条件下, 英语课就是孩子们最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了。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老师的课堂用语对语言学习环境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为了给孩子们提供较好的课堂语言学习环境, 提高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小学英语老师应重视课堂用语, 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己的课堂用语质量,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1 课堂用语规范化
课堂用语规范化包含两方面内容:
(1) 发音的规范化。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资源基本上都是来自书本, 而书本上的新单词几乎都是通过老师的口述来教授给孩子的, 所以老师的发音务求准确, 但是有时候教师会不知不觉犯一些低级错误。比如说英语老师在孩子回答完问题时可能会问一句“What (音译“沃特”) ?”。这句话和中文一样是升调, 所以很多老师就会把这句话中唯一的单词“沃特 (音译) ”中的“特”对应汉语中的第一声读出来, 还要拖一拖, 产生很重的尾音, 让人毛骨悚然, 浑身不自在。正确的读法应该是“沃”对应第二声, 略拖, “特”要读成轻音。类似的错误还有很多, 要怎么改进?我们英语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多听原声, 多模仿, 规范自己的英语发音, 并在课后多总结。
(2) 词句运用的规范化。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师生互动通常是很多的。但在互动的时候, 有些老师就不自觉的冒出一些匪夷所思的“Chinglish”。最常见的是学生参与互动结束, 老师给予奖品, 会顺口说出“给你。”这句话在此时的场景中正确的英文表达应该是“It’s for you.”, 但是好多老师会不假思索地说出“Give you.”, 典型的中式英语, 严重误导学生对英语语句的运用。问题出在哪里?关键就是“不假思索”这四个字。相信很多犯类似错误的老师如果仔细思考的话会意识到这个错误。所以作为老师, 在备课的时候尽量细致点, 哪怕只是一句话, 也要仔细想好, 切忌误导学生。
2 课堂用语简单化
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 所教授的并非母语,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要求在英语课堂上除了必要的语法讲解以外, 一律使用英语授课。但是教师面对的毕竟是小学阶段的孩子, 他们的英语语言理解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 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 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英语授课的时候尽量把语句进行简单化处理, 便于孩子们理解接受。比如简单的一个要求“请到教室前面来。”如果硬要死板地按照英语翻译来说成“Please come to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很多孩子就会茫然不知老师所云。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换成一种简单的说法:老师站在教室前面说“Come here.”, 这样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够理解老师要求了。这是让课堂用语简单化的方法之一, 使用简单的同义句, 化难为易。让课堂用语简单化的方法之二, 回避复合句, 合理使用简单句, 化繁为简。有些老师, 尤其是新教师, 在课堂上会使用复合句, 虽然所使用的单词不难, 但由于句子本身比较复杂, 依然给孩子们的理解增加了难度。比如这句话“The boy sitting under the tree who is eating an apple is my friend.”。这个句子中没有什么难的单词, 但是即使是六年级的同学听到这句话, 理解起来也是很吃力的, 因为这个句子本身对小学生来说太复杂了。其实这句话完全可以分解开来说, 而不影响意思的表达:“The boy is sitting under the tree.He is eating an apple.He is my friend.”而且在这样的表达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适当提问“Where is the boy?”“What is he doing?”等。这样一来, 不但可以让孩子们轻松理解老师想要表达的意思, 还可以创造给孩子们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岂不是一举两得?
3 课堂用语多样化
课堂用语多样化并非让老师把普通话、方言和英语混合使用, 而是提出老师应合理使用身边的辅助设施, 改变在课堂上老师教学语言单一的现象。多样化手段之一, 合理使用肢体语言。这一点很多老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已经使用了, 包括笔者在内, 效果非常好。比如:在教授一组描绘外形的形容词, 包括big、small、long、short、tall、short、fat、thin的时候, 备课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形容词都配上了一个手势, 在新授时, 有了这些手势的配合, 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这些形容词的含义。此外, 教师还可以要求孩子们在学习这些词语的同时也拿出双手, 边读词语边做手势, 并添加一些游戏活动,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帮助孩子们理解记忆新词语, 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可见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了。多样化手段之二, 充分使用教材配套磁带和光盘。现在的英语教材都有配套的磁带或光盘, 无论是课文、单词或句型都可以通过它们导入, 而且这些音频都是由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录制而成的, 发音和语音语调十分标准。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配套资料, 适当替代我们自己的朗读。译林版小学牛津英语教材中年级开始每一课末尾都有语音教学的部分, 帮助孩子们正确发音。教师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 一律使用磁带播放, 让孩子们直接跟随磁带, 模仿它的发音, 模仿它的语音语调。孩子们跟读的同时, 教师也一起跟读, 久而久之, 不但孩子们的英语口语听起来明显纯正许多, 就连教师自己的口语也有所提高, 所以说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配套磁带或光盘, 提高教学质量。
4 课堂用语夸张化
课堂用语夸张化包含两个内容:
(1) 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 借助表情和手势, 对需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定夸张。比如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表示人体感觉的词语, 我们在教授这些词语的时候就可以调整我们的语气或音调, 再适当增加一些面部表情的变化,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tired, 可作气喘吁吁状, 无力地读出这个单词;hungry, 可作饥肠辘辘状, 饥饿地读出这个单词;happy, 可作蹦蹦跳跳状, 开心地读出来。这些利用表情和动作夸张的呈现方式, 比起传统的、单调的老师领读, 学生跟读, 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气氛, 还是在课堂教学效果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通过语音语调的夸张和表情与手势的夸张表现, 老师可以很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使孩子们不但能够较好地理解单词的含义, 而且还会迫不及待地模仿老师,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的朗读操练中。
(2) 老师评价学生表现时适当夸张。当孩子们答对问题的时候要给予肯定评价, 以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同样的词语, 以不同的语气说, 带给孩子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当一个老师很平淡地对一个孩子说“good”的时候, 孩子除了略感开心, 觉得终于答对了, 此外不会有任何想法。但是如果一个老师用很夸张的语气激动地对一个孩子说“good”时, 相信这个孩子会觉得他的回答不是一般得好, 表现是非常棒, 接下来认真听讲, 信心爆棚, 主动性大大增加, 随时准备再次回答老师的问题, 就变得理所当然了。这是放大的夸张。而当孩子回答错误的时候, 老师也可以根据需要对自己的评价进行一点缩小夸张, 很轻描淡写地说一句“It’s OK.”, 淡化回答错误带给孩子的挫败感和失落, 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教师如何运用语言艺术 篇8
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是达到教学清晰美的主要途径,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教师只有十分准确地利用语言传递信息时,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得到最大满足,并产生审美快感。规范准确的语言,首先是标准的普通话,说准普通话的音韵调,切忌讲方言。有的教师一讲普通话就脸红,就不自然,而且容易卡壳,原因在于这些教师平时老爱用方言交谈,没有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课堂上,教师若是用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恰到好处的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学生自然会喜欢你、亲近你,会自觉自愿地按你提出的要求做,教学效果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其次是指在课堂上要尽量比避免使用口头禅,如“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嗯”“啊”等等。再次是语法的规范性,在用词上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正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思想、感情。课堂上,一旦语病百出,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可能动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老师的威信也会大大降低。
二、丰富、细腻,具有情感性
“言为心声”, 饱含真情是教学语言的魅力之源。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大量的感情和心血。动之以情,传授高深的感情,就是语言教学的特征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可以说声发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只有注入真情实感的教学语言,才能产生像磁石一样的吸引力,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师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当课文中无声无情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言时,学生便会有“如出我口,如出我心”的感受,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透彻了。如讲《最后一次讲演》《海燕》等课文:应情绪高昂,表现出闻一多的拍案而起和海燕的勇敢豪迈;讲《背影》《春》等散文,语言要形象传神,情真意切,具有抒情色彩。有时讲一篇文章,感情也要起伏变化,力求情随调移,依文而定,恰到好处,用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 。
三、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
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在于教师能否善于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探寻知识、掌握知识的强烈愿望。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积极的启发性,含蓄且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语言的生动性,主要是指语言灵活多样,新鲜别致,活泼动人。它要求语文教师善于用诗歌、散文一般的语言讲课,娓娓而谈,如行云流水,柔美舒缓。语言的形象性,是指教师要善于用比喻和夸张,结合课文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样既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语言生动、形象了,课堂才有趣味;有了趣味,才能促使学生专心听讲,才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打开他们心灵的门扉。
四、风趣、幽默,具有趣味性
哲人培根说,善谈者必善幽默。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即便是在课堂上也是如此。尤其在当今这个日益青睐口才,崇尚幽默开放的社会里,幽默感更应在教师的语言修养中占有特殊的一席之地。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的的确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轻松自然,有趣可笑,它往往不直接揭示问题的实质,而是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比起直露的语言来,它更具有启发性,更能为人接受。教师把幽默的语言运用到课堂上,能够保持学生大脑的兴奋性,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紧张和疲劳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幽默的语言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类比、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幽默既引人入胜,妙趣横生,同时又启发思考,令人回味。
教师积极语言运用论文 篇9
双水镇梁华济学校
张伟桥
2002年
在教学中采用什么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能力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在现小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就是其中之一。注入式教学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盲目施教,氢学生视为“知识容器”和“学习机器”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抄,学生记;教师改,学生背。这种教学不给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得不到调动,甚至损害学生的智力。
鉴于注入式教学的弊端,现我市正推行创新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就是现在最多教师使用的先进教学模式。如何运用好这种方法,现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联想
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差异,基础知识差异,生活经验与环境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差异的。教师的讲解和细问,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被扼杀,因此应有意识地留下让学生自己去回味的思维空间,造成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激发求知欲。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会对有分数的句子应尽可能多地进行联想,师问:从“女生人数是男生的7/8”这个条件中,还可以得出哪些条件?生答:“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7”,“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7;“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8”;“男生人数是男女总人数的8/15” ;“女生人数是男女总人数的7/15”„„像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进行多方的联想,为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
二、讨论思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从不过早地评判、限制,而是积极引导,允许有不同意见相互补充、讨论思辨。如在复习课上,一道判断题“一个圆锥的体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少2倍”。当时有很多学生认为是对的,我没有表态,而是引导学生各自来阐述一下自己的理由,由此引发双方激烈的争论。我首先让做错的学生讲:“因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也就是圆柱就是它的3倍,圆锥体积是1倍,所以圆锥体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2倍”。反方的同学马上反驳:“你把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2/3”。做错的同学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没有分清单位“1”,导致判断失误。争论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问题得到了解决,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分层设问,启发学生推导问题。
从每个学生基础水平的个性差异出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提供适合各层次学生展开思维的问题信息,让他们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请大家认真观察,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联系?”通过讨论,学生最终发现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他、图形变了面积没变,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了上面的基础,我提出第二个问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由于先前学生已经明确了两个图形的内在联系,那么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容易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人人参与的作法的确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要成为教学中的“参与者”。
启发式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能引导学生参与整个的学习过程,而且要求教师本身也要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共同引出概念和结论。有的教师深有体会地说;如果班级有五十个学生,启发式教学不应是五十比一,而应当是五十加一。这话有一定道理。
五、巧妙应对学生的质疑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加分析的一问即答,效果未必就好。如果有些问题是属于学生没有认真复习教材,或未加认真思考提出来的,则应让他复习教材的某些章节,并提出他应思考的有关问题。还有些问题属于学生思维上带有启发性的类似问题,旁敲侧击,让学生进一部思考,教师都不急于作出解答,而应故意停顿下来,让学生留有思考时间,“此时无声胜有声”,启发的效果会更好,实践证明,经过学生自己上午努力所获得的知识,比轻易从教师口中得来的现成知识要牢固得多。
教师积极语言运用论文 篇10
字数:2449 来源:文理导航 2015年6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为了帮学生在完成繁重学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就需要在学校中开设相应的心理课程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活动充分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到积极情绪带来的主观幸福感,同时还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认知体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和发展各项综合技能和素质。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中,将具体的介绍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方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育实践;运用方式
积极心理学作为最新的心理研究方式,主要是以培养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价值观、积极的生理健康为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的根据学生所处阶段的发展特点,给予积极的价值取向指导,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克服缺点、正确的解决心理问题,营造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以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为首的诸多社会科学家共同提出的全新理论,相较于之前的心理学来说,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人类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积极向上的品质,并研究人类的积极情绪感悟、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性格特征等方面。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偏向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是将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以及积极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全面促进个人、群体和社会相互促进发展并趋于完善的科学。
——《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咨询企鹅:1624575606
二、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1.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发挥学生个性优势
世界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一句话“积极地心态决定人的一生”,而积极的心态主要是指自信、进取、诚实、创新、谦逊、自我调节以及抗压能力等。而在当今这个社会,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推进,家长们都有着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这就间接导致学生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都比较的大,同时,由于学习压力的存在,使得许多学生的个性优势被压迫。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并且在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还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专门开设心理课程,在心理课程上,教师向学生传输一些积极乐观的信息,并向学生简述“张海迪”“海伦凯勒”的故事,告诉学生,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不要畏惧失败,只有积极向上的面对人生,才能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增强技能训练,提高心理抗挫能力
虽然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到了学生耐挫力的培养和积极处理事情的方式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但是对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投入是大大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的,特别是心理训练活动方面,往往将学生的情绪和体验置于忽视的地位。要知道,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大大的增加人们的满足感,而满足感的增加又将会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活动力。对于学生来说,激发其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能提高相应的教育教学质量,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更能促进他们的积极人格的养成与完善,磨砺出能够自如应对其面对困难时的人生态度。在这个物欲横流、压力巨大的社会中,只有内心的强大,心态的积极,才能够不被消极的因素影响,才能够以最本真的自我继续的奋斗。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专门安排心理专业的教师来进行对学生的心理调节技能培训,教导学生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排解自己的压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3.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积极的道德人格
积极的道德人格是指人们为追求某一道德规范原则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而要想培养积极的道德人格,就需要将积极心理学贯彻其中,因为积极的道德人格的形成与积极心理学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人格,首先,需要向学生灌输自身的尊严、价值等,并要求学生能够自觉地履行道德责任,并按道德规范继续进行生活和学习;其次,矫正学生扭曲的道德价值观,因为社会的物欲横流,使得一些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开始扭曲甚至变形,因此,必须要运用积极心理学来矫正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但是仅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要利用情景,让学生换位思考;最后,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要想不迷失,不再一次的犯错,就必须要增强学生对于道德的判断力,因此,必须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标准,并就学生们常见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探究,以解开学生的道德困惑。
4.师生共同努力,提升积极心理学教学效果
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可以充分的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促使学生和教师携手共建和谐校园。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参与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乏的客体,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和作用,就能形成最有效的资源。在塞里格曼等人看来,心理健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无论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化程度存在的差异有多明显,建构心理健康的能力是每一个青少年所共同拥有的。所以,灵活的掌握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家庭乃至社会融合,从而使得学生接受的教育能够更好的符合社会及人类的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和谐生活的指路明灯,它不但能够时刻的警醒人们,还能够为人们指引正确的道路,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视角和维度。因此,将积极心理学引入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刻不容缓,【参考文献】
[1]林潇骁.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2]丁翠翠.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生问题行为转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J].华中师范大学.2006-05-01
[4]刘洁.积极心理学及其在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运用[J].高校辅导员.2009-05-18
教师主导语言的选择与运用 篇11
一、导入时,优美的语言能给学生听觉上的享受
导入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它关系着引导学生的兴趣和对课文理解的角度选择。虽然导入的选择取决于课文教学的需要,但导入的语言却是教师课堂语言风格的显现。对小学生而言,故事化和优美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优美的导入语言包含形象性、动态性和丰富性三个特征。形象性是指语言本身包含着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的词语,学生产生联想以后,就会在头脑里显现出直观的画面,为他们理解、提高、内化所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动态性包含动词的选择和运用,选择好恰当的动词可以让语言产生动态感,使语言变得生机勃勃;丰富性是指运用恰当的修饰和修辞,使语言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同时听起来也悦耳。
如《老师,您好!》的导入语:老师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健康成长,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补充板书课题)《老师,您好!》。这则导入语的总体特征是抒情,通过这一情感化的导入语,激发了学生对教师的感激之情。其中修饰语和感叹句的合理使用,使导入语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在听觉的享受中,进入了想象的空间,达到了课堂导入的特殊效果。
二、引导时,留白的语言能启发学生思考
留白的语言就是简练的用词和留白的用语。简练的用词是指所选择词语和句式必须简练,使学生一听就能知道引导的重心所在。留白的用语是指在引导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選择可以引发质疑或思考的语言或句式。
如《但愿人长久》的引导语,就是教师在重点突破环节的引导语。
师:看这段话,有一个明显的对比,中秋夜,人们是如此的——
生:欢欢喜喜。
师:苏轼却是在——
生:思念弟弟。
师:这两种情绪,有着明显的对比,请你试着读出这种对比。
生:齐读这段话。
师:在这样美丽的月夜,苏轼却在为思念自己的弟弟而——
生:心绪不宁。
在这则引导语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了留白的处理,每一个引导仿佛都是不完整的句子,这恰好留给学生思考和填空的空间,所以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思路,填入关键词,以达到对文章理解的目的。另外,教师在处理引导语时非常简练,每一句话里都没有多余的词。
三、点拨时,简明的语言能让学生迅速理解
点拨是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内化知识、提升素质的重要环节。点拨处往往是学生已知到新知的结合处、疑难处、是内化知识处和感悟提升处。因此,选择点拨的语言至关重要,点拨的语言必须简洁、明白,简洁要求用词少,语句短小,尽量用较少的词来表达更多的意思;明白是指语义表述要唯一,不能引发歧义,使学生一听便懂。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虎门销烟》中,是这样点拨学生的:
师:能再具体些吗?
生:这一节作者用了“先……再……然后”这些词语,把销烟的经过写得非常具体,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生:还有“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非常形象,就像在我们眼前一样。
师:说得多好啊!经你们这么一说,头脑中没有印象的学生,恐怕现在也有很深的印象了吧。来,咱们一起读一读,看看头脑里有没有清晰形象的“销烟”图。
(学生齐读第三节,读得声情并茂。)
这位教师的点拨语言特别简明。“能再具体些吗”6个字,就达到了引导学生的目标,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就算完成了。其中,“能……吗?”用商量的语气使学生产生了亲切、温和的感觉;“再具体”三个字包含了对学生回答的肯定,以及提示了下一次目标。
总之,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既要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教师主导语言的选择。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运用 篇12
一、语言的规范性
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使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规范、标准的普通话不仅是展现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基本功,同时对促进学生规范自己的语言起到示范作用。
语言的规范和标准包括:一是讲普通话。普通话是我们的母语,也是我们的国语,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我们使用普通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使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责无旁贷地推广应用普通话。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会令学生感受到汉语的魅力,汉语口语的丰富,领略到汉语中蕴藏的语言艺术。二是合乎语法。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听到诸多不合语法的话语,有的是主谓语不协调,有的是前言不搭后语,有的是动宾词语不承接,各类不合语法的新造词语和句式随处可见。作为语文教师,坚决杜绝把这类不合语法的话语带进课堂,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混淆视听。三是忌读错别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出现读错别字,势必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破坏教师自身的形象。中国汉字是表意性文字,音韵调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倘若读音不准或读错音节,表达的意思将会差之千里。同时汉语中多音字现象突出,语文教师在使用中也应该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丝毫差错,以免造成错误引导。所以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规范的语言,正是给学生学习普通话树立了榜样和典范作用,它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
二、语言的生动性
语文教师生动的口语表达,不仅能够轻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生动性的课堂语言能充分展示语文教师口语表达的基本功,一是要注重语言的轻重缓急和语调的抑扬顿挫。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语言的节奏感,教师语调从一而终,基本保持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学生一定会觉得课堂学习寡淡如水,提不起兴趣。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赋予课堂语言中语调的高低、升降、快慢、长短的变化,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产生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美感效益。二是要注重语言的感染作用。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将语文课堂演变为语言的交际场,妙语连珠的语句,悦耳动听的音调,灵活多样的询问,风趣幽默的表达,使学生在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中,活跃中枢神经.激发大脑思维,增强接受力和思辨力,最大限度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汲取语文素养,提升语文感悟能力。
三、语言的情感性
语文教学所承担的独特使命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认知。语文教师的职责在于通过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心田。语文课堂这块阵地,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不二之选,教师通过语言传递着个人的情感、思维与感悟,学生通过聆听激起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语文教学中的诸多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思想的凝练,通过对生命的思索和成长的历练,书写着真、善、美,传递着爱与情。语文教师依靠课堂教学传达作者的情感,感悟作者的思想,一次次通过语言的感染和情感的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明辨能力。
四、语言的哲理性
语文教师的语言魅力,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尊重的重要条件。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语文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充满活力,使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语文教师就必须用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来装点自己的语言。面对学生,语文教师的语言一定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以学生的接收能力作为出发点。课堂教学中,情感共鸣的表达中要善于渗透哲理的观念,巧于说理,以语言的哲理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热情。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语言的多层次魅力,让学生遨游在语言艺术的碧海蓝天。
五、语言的激励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言必须具有感召力和激励性,抒情时,让学生听得心旷神怡,如临其境;号召时,让学生听得振奋精神,信心百倍;点拨时,让学生听得豁然开朗,有所启迪;鼓励时,让学生听得充满自信,奋发向上。语文教师强大的语言感召力,有时会对学生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句肯定的话语,一句赞赏的话语,都有可能改变一名学生的一生,给学生带去自信和自尊。
一个班级的学生文化水平高低有别,素质要求参差不齐,性格脾气各有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关注每一位学生,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和激励,或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或激励学生勇于上进。教师真诚而激励的话语,对于学生建立自信,努力进取,展示自己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也是语文教师语言才华的展示,语文教师在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更应该修炼和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艺术。教师通过课堂语言这座桥梁,带给学生人生的启迪和感悟,滋养和浇灌学生的心田,做好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航人。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语言作为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课堂语言艺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和引领作用至关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在课堂这块阵地上努力做到上好课,育好人。
参考文献
[1]蒋秀娟.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9
[2]谢希娜.语文教师有声语言艺术论[J].快乐阅读,2012,7
【教师积极语言运用论文】推荐阅读:
幼儿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论文07-02
浅析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培养论文06-03
教师积极心理11-11
中职教师的积极期待05-30
教师教学积极性09-27
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06-04
黄岭小学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05-09
用积极心态成就教师职业幸福06-14
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06-15
骨干教师献课引领积极推进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