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及措施

2024-10-08

浅谈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及措施(共7篇)

浅谈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及措施 篇1

浅谈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及措施

摘要:在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企业安全生产显得越来越重要。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安全发展,有多种途径:一是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二是规范“法治”,促进安全生产;三是细化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强化监管;四是加强安全培训,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的安全素质与责任意识,保障安全生产。而在现阶段,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对促进安全生产是最重要的: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只有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才能避免“三违”行为;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才能防止操作失误导致事故;熟练掌握岗位隐患排查治理技术,就能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采取措施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企业员工 安全素质 措施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丰富,对“安全工作、体面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要实现这个需求,必须实现各行业的安全生产。但近几年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却不容乐观。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也强化了政府各级部门的监管职责,并加大了各级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加大了对伤亡职工的赔偿力度,但安全生产形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我作为一名基层安全监管人员,通过对部分企业最基层员工的调查了解,我发现,绝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企业一线员工安全意识低,法律意识差,操作技能低下等造成的,这些都属于员工安全素质的范畴。因此,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才能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

一、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

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主要包括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术、技能,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等方面。

1.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传统安全管理的强制性、片面性、不灵活性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形成“要我安全”的局面。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难以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遵循安全制度的积极性,不能自觉反对违反安全制度行为。因此必须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变职工“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这样才能主动按规范操作,避免违章作业造成事故。

2.提高操作技能,避免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通过事故调查,我们发现,超过90%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企业一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而习惯性违章,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操作失误造成事故又占了绝大多数。因此,规范操作,标准化操作对安全生产犹为重要。

3.掌握岗位隐患排查治理技术,可以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各种生产安全事故都是发生在各工种的岗位上,而发生事故的岗位都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而危险因素由量变到质变就变成了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如果不及时排查出来进行整治,最终必然导致事故。因此必须提高职工素质,让其掌握隐患排查技术,才能准确及时地排查并整治隐患,最终消灭事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二、提高企业职工安全素质的措施

1、采取各种方式,树立职工“我要安全”的观念

“我要安全”的观念是指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而且能够有意识反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出,自己工作范围内的马上进行整改。要让员工明白,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不光属于自己,还属于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整个社会。“一人安全,全家幸福”,要把这个观念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大脑里并扎根生长。可以采用安全文化走廊、安全夜校、班前会等多种方式。如果所有员工都能切实做到“我要安全”,不仅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得到控制,也能消除“机”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人-机系统和谐共存得以实现,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长期不懈的抓好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

⑴ 职工安全素质教育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而且是一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企业往往因为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并且还常常占用生产时间,所以经常松懈安全教育工作,即使开展,也只是走过场,应付上级检查,这是非常错误的作法。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员工进行长期不懈的安全培训教育。

⑵加强职工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通过安全生产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的学习,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涉及的法律法规,做到懂法、自觉守法。着重解决“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要让职工明白,违章作业造成事故就是犯罪,是要进监狱的。通过事故案例的分析讲解,自觉做到消除能够伤害别人的安全隐患,他人出现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主动提醒和制止。通过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使员工把自己的生产工作、行为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关心集体的荣誉和企业的兴衰。自觉意识到不安全行为易发生工伤事故,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给自己造成伤害,而且影响班组、车间、企业的声誉,造成企业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的同时,还有损企业的形象。通过责任感教育,使职工认识到自我的重要性,无论在自我的家庭中,还是企业、社会中,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树立坚定的安全价值观。了解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的需要,更是自身安全的需要。自己的工作、行为要为企业负责,更要为自己、为家庭负责。明白一旦出事故,自身、家庭所受的伤害要比对企业和社会的损伤要高得多。这样才会使员工更加注意安全,珍惜生命,时时处处做到安全生产。

⑶加强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教育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等的教育。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及技能教育,使职工有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掌握如何进行安全生产,着重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掌握本岗位的隐患排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岗位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杜绝事故。

3、在班组大力学习推广“岗位风险预控管理”,将班组岗位上的危险因素预先控制。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神华集团探索总结出来的,用在班组建设上效果更明显。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就是运用系统的原理,对各生产系统、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机、环、管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如果每个岗位的每个人员都这样做了,那么一定不会再出现隐患,因为每个危险因素都处于动态受控的状态,这样就从源头上控制了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消灭事故。

4、在企业班组大力推行“岗位达标,人人过关”活动。

这项活动实际上就是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延伸,现在各企业进行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针对企业的,并且存在很大的作假成分。企业要达标的时候,就临时组织一批技术人员突击编写资料,突击组织一批维修人员对厂矿的硬件设施进行维修补正。通过后就不再坚持按标准做了。这样,虽然企业达了标,但企业的基层单位——班组的安全质量仍然没有得到提高,仍然会事故不断。而如果实行“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即开展“岗位达标,人人过关”活动,却能让每个岗位上的每个人员操作都实现标准化,杜绝不规范操作,从而实现安全生产。这项活动的具体做法是⑴调查核实本企业各岗位种类。各企业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统计出本单位具有的详细的岗位名称,并能将全体人员涵盖在这些岗位之中。⑵制定各岗位工作标准。各企业根据本企业岗位类别,组织人员编制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岗位操作标准,操作注意事项等,经本企业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实施。⑶在各岗位所在地点张贴悬挂经批准的本岗位各项工作标准。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使该岗位人员能随时看见,增加感官认识,切实做到按标准进行各项操作。⑷各企业组织制定岗位考核评分细则。按照岗位张贴材料部分、本企业应知应会和各岗位工作标准部分、该岗位人员掌握情况部分等内容以百分制进行细化,制定出本企业每个岗位的量化考核办法。⑸组织各岗位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学习并进行考核。企业组织各岗位所有人员进行学习,重点是企业应知应会部分和该岗位经批准的各项工作标准,然后按照批准的百分制考核细则进行考核,各岗位人员达到80分为“人人过关”,该岗位所有人员“过关”为“岗位达标”。“岗位达标,人人过关”活动促进了所有员工操作标准化,杜绝了随意性,所以一定会推动班组安全建设,从而实现班组安全生产,最终达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通过以上措施,就会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使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安全,从行动上保障安全,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

浅谈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及措施 篇2

一、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 人是企业的生命, 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主体, 在企业人财物诸要素、产供销诸环节中, 人是关键因素, 处于核心位置, 企业战略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到人身上。所以,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 如果只有其他资源而没有人力资源的参与, 资源依然是资源, 不会成为产品和现实的经济优势, 价值是投入人力资源创造的, 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

人在企业中的作用如何, 和人的素质有关。粗略地说, 员工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德与才。德即道德素质, 指人的品质、信念、态度等, 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事业心、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正义感等。员工道德素质决定一个人对社会、对企业、对工作的态度, 因而决定了一个人做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才即见识和能力, 包括认识事物的能力、科学预见的能力、所掌握的技能等, 是一个人的做事能力。

二、员工道德素质的几个重要方面

对于企业员工来讲, 其道德素质主要集中体现在敬业精神、责任心和团队意识等几个方面。

工作是创造生存条件的手段,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是赢得他人尊重的条件, 因而也是人生最基本、最有意义的生命活动形式, 是做人的责任和义务, 甚至可以说是“人生而为人的使命” (松下幸之助语) 。敬业精神, 就是指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崇敬之情、神圣之感, 视所从事的工作为天职, 工作中满腔热情、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有了这样的敬业精神, 工作就会成为一种享受过程, 一件我们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事情。

团队意识表现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大局意识和合作精神, 是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 反映在对组织的忠诚上。具有团队意识的人能够接受企业的目标和价值观, 以成为组织中的一分子为荣, 能够用企业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与组织和同事良好合作, 能够服从大局, 从全局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为全局利益服务, 甚至为全局利益放弃个人利益。

敬业精神、责任心和团队意识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作用, 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工作积极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想方设法地做好工作, 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发挥, 表现出良好的个人执行力, 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三、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

(一) 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育

人铸魂。坚持为了人、相信人、依靠人, 尊重人的价值, 实现人的愿望, 满足人的要求, 促进人的发展, 大力宣传企业价值观和优良传统, 以引导人、教育人, 提高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培育员工的归属感, 增强员工的忠诚度、敬业精神、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文化引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树立和宣传先进模范人物。这是企业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形式之一。模范的价值就在于“示范价值”, 所以, 模范应当是员工的楷模, 是员工值得学习、可以学习的榜样。模范至少应当具有这么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先进性, 能够代表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 是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优秀实践者;二是对员工具有广泛的示范效应。只有把那些确实具有先进性、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树为模范, 才会对员工产生积极影响。否则, 如果把一些碌碌无为甚至表现恶劣的人树为模范, 就只能产生负面效应。因此, 企业在评选模范的时候需要做好评价工作。要少而精, 不搞平衡照顾, 不撒胡椒面, 力求评出真正的先进模范;要采用刚性较强的评选标准, 尽量用成绩来评, 用数据来评, 减少定性评价的人为因素;要坚持民主原则, 让广大员工充分参与, 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先进模范。只有让广大员工值得学习、乐于学习的真正的先进模范, 才能对大家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对组织的进步产生推动作用。

(二) 发挥领导者的示范作用。

有研究表明, 在上司的行为、同事的行为、本企业的伦理规范、正式的组织政策、个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的道德风气等诸多影响企业员工道德水准的因素中, 上司的行为是影响程度最高的因素。而上司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取决于其道德素质。因此, 领导要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 自身得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工作作风, 不是依靠权力而是依靠自身的优良思想、品德、作风、知识和能力等内在素质所表现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影响、感召、带动、凝聚和激励员工。

(三) 发挥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

人们愿意做能够受到奖励的事情, 而逃避会受到惩罚的事情。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 必须依靠激励机制作保障, 在用人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中, 对体现良好道德素质的行为和员工给予正向激励, 而惩罚那些不道德的行为和员工。

在用人上, 坚持用人惟贤的原则, 让德才兼备的人得到重用。德才兼备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工作;有德无才, 心有余而力不足, 做不好工作;有才无德, 会把自己的才能用在只为自己牟利, 甚至损害社会、企业、他人利益上, 这种人往往是企业的危险品。所以, 在用人上要发挥好激励机制的作用, 对道德素质差的人进行必要的过滤。

浅谈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及措施 篇3

【摘 要】在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企业安全生产显得越来越重要。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安全发展,有多种途径:一是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二是规范“法治”,促进安全生产;三是细化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强化监管;四是加强安全培训,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的安全素质与责任意识,保障安全生产。

【关键词】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措施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丰富,对“安全工作、体面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要实现这个需求,必须实现各行业的安全生产。但近几年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却不容乐观。作为一名基层安全监管人员,通过对部分企业最基层员工的调查了解,发现,绝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企业一线员工安全意识低,法律意识差,操作技能低下等造成的,这些都属于员工安全素质的范畴。因此,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才能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

1.提升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

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主要有: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术、技能,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等方面。

1.1意识决定人员行为,行为决定工作结果

传统安全管理的强制性、局限性、不灵活性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形成被动局面。这种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难以充分调动和挖掘职工遵循安全制度的积极性,不能自觉反对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行为。因此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改变职工“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思想意识,这样才能自觉按规范操作,有效避免违章作业造成事故。

1.2提升操作技能,避免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通过对事故的调查,我们发现,超过90%的生产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企业一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酿成的。而习惯性违规操作,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操作失误造成的事故又占据了绝大多数。因此,规范操作、标准化操作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1.3掌握隐患排查治理技术,可以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各种生产安全事故都发生在各工种的岗位上,而发生事故岗位都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而危险因素由量变到质变就形成了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如果没有及时排查出来进行整改治理,最终必然导致事故。因此提高职工素质,使掌握隐患排查技术,才能准确及时地排查并整改隐患,最终消灭事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2.提高企业职工安全素质的措施

2.1采取各種方式和措施,树立职工“我要安全”的思想观念

“我要安全”的观念是指员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而且能够自觉反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出,自己工作范围内的马上进行有效整改。要让员工明白,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不只属于自己,还属于家人、亲戚朋友和整个社会。“一人安全,全家幸福”,要把这个观念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大脑里并扎根生长。可以采用安全宣传教育、安全专题培训、班前班后会等多种方式。

2.2长期不懈,抓好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

(1)职工安全素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并且是一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企业往往因为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就放松了安全教育工作,即使开展,也只是走过场,应付各级检查,这是非常错误的作法。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员工进行长期不懈的安全培训教育。

(2)加强职工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可以通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方针策、规章制度的学习,使职工做到懂法、守法。注重解决“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要让职工明白,违章操作造成事故就是犯罪,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通过事故案例的分析讲解,使职工能够自觉消除伤害别人的安全隐患,他人出现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能够及时提醒和制止。了解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的需要,更是自身安全的需要。自己的工作、行为要为企业负责,更要为自己、为家庭负责。明白一旦出事故,自身、家庭所受的伤害要比对企业和社会的损伤要高得多。这样才会使员工更加注意安全,珍惜生命,时时处处做到安全生产。

(3)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包含一般生产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等内容。加强安全知识及技能教育的目的,就是使职工具备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知道如何进行安全生产,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熟悉并掌握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掌握并能熟练应用隐患排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岗位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2.3在班组大力积极推广“岗位风险控制管理”,将班组岗位上的危险因素事先控制

“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用在班组建设上效果更加明显。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就是运用系统的原理,对各生产系统、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机、物、环、管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识别、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假如每个岗位的每个人员都这样做了,那么一定不会再出现隐患,因为每个危险因素均处于动态受控的状态,这样就从源头上控制了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消除事故。

2.4大力推行“专业达标、岗位达标”活动

这项活动实际上就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延伸和深化,现在各企业进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针对企业的,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评价,岗位达标和专业达标是企业达标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企业达标的具体细化,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要从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上不断深入推进,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是企业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专业达标应结合企业具体情况,选择特种设备、库区、变配电及电气线路等内容,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规范,所进行的一系列现实状态的专业评价,专业达标评价人员应选择相应专业人员检查和评价,要对检查出的问题,扎扎实的采取措施整改,切实提升企业专业管理水平。岗位达标是让每个岗位上的每个人员操作都实现标准化,杜绝不规范操作,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开展这项活动的具体步骤:(1)调查核实企业各岗位种类。企业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统计出本单位岗位名称,并且能将全体人员涵盖在这些岗位之中。(2)制定各岗位安全规范。各企业根据本企业岗位类别,依据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岗位操作标准,操作注意事项等,按岗位编写岗位安全规范,经审查批准后实施。(3)将岗位安全规范下发到各岗位,使该岗位人员能随时看见,增加感官认识,切实做到按标准进行各项操作。(4)开展岗位考核评价。企业应制定出本企业每个岗位的量化考核细则,组织各岗位所有人员进行学习,然后按照批准的考核细则进行考核,各岗位人员达到80分为“人人过关”,该岗位所有人员“过关”为“岗位达标”。“岗位达标,人人过关”活动促进了所有员工操作标准化,杜绝了随意性,所以一定会推动班组安全建设,从而实现班组安全生产,最终达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浅谈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及措施 篇4

尿素车间冯松明

说起安全每个人都不会陌生,而对一个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柱,是化工生产工作的头等大事。安全生产伴随着装置的生产而产生,并伴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我以为,企业员工的素质高低好坏,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时光回到2010年4月11日9:50,尿素车间刘昌良在例行巡检300P01A泵时,用听棒听到300P01A进口第六根单向阀阀座有哧哧的轻微异音。凭着自己操作经验,初步判断进口第六根单向阀阀座密封面出现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及时倒泵,对300P01A泵的缸体打开检查,发现进口第二根单向阀阀座密封面上果然被冲刷出一道小沟槽,内行都知道300P01泵是高压氨泵,一旦有小的冲刷口,就会很快扩大,由于该隐患及时发现,事后只对缸体缺损部位进行修补并对单向阀进行局部改善,目前该泵运行良好;再回想起09年8月4日,也是员工巡检发现300P01A柱塞第六根进口单向阀已经有很大冲刷声音,倒泵检查发现缸体入口第二级阀座密封面有一条很深贯穿性冲刷沟槽缺陷,被迫只有更换新缸体。同样一样隐患由于发现时间早和晚,其设备损坏后果就不一样。这充分说明我们员工技术素质高低对生产装置稳定运行是多么重要。

作为年产52万吨尿素的大化肥装置,由于其生产的复杂性、危险性和连续性,决定了职工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对职工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这两年在装置生产过程中发生不少化工生产事故、设备损坏事故。统计这两年所发生的事故中,由于业务技术原因导致的事故占到50%左右,由于事故其突发性、影响的广泛性、损失的严重性,不但影响企业的效益和生存,更使企业各方面工作陷入被动和混乱。造成这种现象,主要由于建峰集体发展,新项目不断上马,人员流动大,不少干部和一线熟练员工大量流失有关;使得岗位上操作新员工多,业务素质能力低,而留下老员工情绪波动大,因而导致员工协作精神差,职业道德水准下降。这些使我们深感,安全生产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别的,而是企业领导和职工队伍的素质,提高企业全员素质是安全生产的关键。

从装置系统发生的事故分析看,多数是由于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因而提高人员的素质是实现安全操作的重要条件,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开展多种培训方式,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人掌握技术的过程,可以划分为“懂、会、熟、巧”这四个递进层次。要达到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就只有通过个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才能逐渐形成技能。学习过程必须因人因事制宜,灵活多样。把组织经常性的普遍学习与短期培训,技术理论与实际操作、技术演练,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很好地结合起来;把业务学习与研究排除故障,解决技术难点,改进操作方法,总结操作经验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学习内容、对象和训练目的,分别采取讲课、岗位练兵、师徒结对、举办短训班、应急演练、专题研讨等形式。

2.在严格推行标准化作业过程中提高职工素质。

标准化作业的主要功能就是要使人们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实现作业有程序(如开停车有OK确认表)、动作有标准(如阀门开关有先后次序)、行为有规范(如在装置区巡检必须规定穿戴),最终达到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各种不安全因素,杜绝事故的发生。职工要在标准化作业过程中培养和养成一切照章办事,按程序操作的良好习惯,绝不违章作业,培养和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3.要员工熟悉面对不同环境,熟知应对措施。

由于化工生产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作业工程,涉及的专业面多;随着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不同,有许多影响安全的因素存在,如何适应不同环境中保障安全的需要,我们除了按章按程序办事外,必须加强危险点的分析,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苗子,做好应急方案的预想,工作人员要形成互相监督、互相把关、互相提醒的联防互保体系。

4.强化干部员工思想素质教育

要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首先干部的思想作风要过硬,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要遵守。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让职工学有榜样。其次 强化爱厂如家、厂兴我荣教育,增强职工敬业爱岗、干好本职工作的意识。要在形势教育中,认清我厂深化改革的趋势,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增强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的紧迫性,树立危机感。要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确定标准,明确思路。

如何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篇5

摘要: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是实现电力安全生产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安全标准化的基础和关键。要想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就必须持续、深入的强化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增强企业员工“要我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和我管安全”的工作影响力和生产安全舆论氛围。

1、前言

安全是企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从事特种作业面较大的电力企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能否完成,或者说完成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好与坏。电力企业与其他企业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因为供电企业的生产工具是有形的电网,而所经营的商品却是无形的电能,电能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环节是一次性完成的,是流动和隐性的,而不是固定和直观的,它只能通过仪器仪表来检测其质量的好与坏、高与低。要搞好安全工作,人是第一要素,而且是安全工作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必须通过有效手段提高人员安全素质。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通过教育培训、企业文化等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2、现状与分析

现在,有些员工,在工作上存在侥幸心理,往往认为工作中做这样那样的措施太麻烦,不履行必要的安全程序,从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工作中就出现违章,久而久之就难免会出现人身伤害、各类事故、设备损坏的问题,人只有有了安全意识,才会有安全行为;有了安全 行为,才能保证安全。你如果没有安全意识会就不可能做到“三不伤害”。对电力企业来说,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让每一名员工真正把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行为规范,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上升到通过意识的能动性来指导施工安全工作,做到可以在现场施工中及时预见隐患,消除隐患,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安全意识没有在员工的内心深处留下深刻印象,员工行为和习惯没有与自身的工作联系起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的危险性,或者觉得不会在我身上发生。还有就是有些员工责任心和责任感不强,在变电站上运行班时间长了,人的精神有时会有懈怠、疲倦,有时候发生了习惯性违章,因为没有及时制止,慢慢地就觉得也没有什么,这样就养成了不好地工作习惯。

3、对策和建议

3.1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岗位文化素养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使人力资本增值。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安全监察部积极配合人力资源部把员工安全素质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并在参与培训计划的拟定、实施过程中,对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等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使培训方案更加切合单位发展实际,更加科学和规范,如两种人培训、安全心理素质培训。通过培训使每个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岗位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知道我每天上班首先要做什么工作准备?在工作中应遵守哪些程 序?工作完工后应采取哪些收尾方法?上下班路上应注意哪些交通问题?平时走进生产场所应注意什么问题?使我们每一个员工不但知道安全的重要性,还要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流血事件的发生。到年底统计显示,本本单位人员无一人发生安全事故。这也再次证明做好培训工作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必要途径。

3.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

文化理念是一个企业的旗帜、方向和灵魂。时刻牢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针对不同时期,制订不同时期的企业文化宣传版面、其中安全理念——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使一线员工在思想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有部分员工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及时向班组长或上级领导汇报。在执行力文化体系中,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出安全文化长廊等有关内容,就像是带兵打仗,落实规章就应该是执行军令,没有理由,不打折扣。如过去安全监察部在处罚有些员工现场吸烟时,员工抵住情绪很大,现在通过安全文化理念教育,员工认识到,自己既然违反单位里规定,就应该受到处罚,从而大大提高广大员工遵章守纪的积极性。在诚信安全文化中,提炼出了以任务虽艰必不敢省人工、工作虽忙必不敢轻培训、等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创建安全文化理念构筑平台,为一线员工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奠定基础,这样必然减少事故发生或不发生事故。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提高的必然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的好,那么执行力也就强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 核心是人,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企业安全文化是要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 3.3开好班前会

全面提高全体员工、不同岗位安全操作规范,就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制订不同对策,安全监察部专职安全员分区域管理、在平常的检查中发现了不少在职员工在规范操作方面、除了个别时候需要采取必要及时通报或扣罚之外,大部分问题都要采取靠平常管理来解决,而专职安全员参加班组班前会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同时也能密切与班组员工的感情拉近距离,减少对立。安全员针对班组近一段出现的问题,进行班前会宣讲,指出危害性,让员工亲身经历身边所发生的安全隐患及应该如何防范措施,对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3.4保持与一线员工经常沟通

安全问题具有很强的反复性、渐进性,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所以保持与一线员工经常沟通很有必要,只有通过他们才能了解到我们平时看不到、听不到的一些情况,我们的专职安全员不可能天天、每时每刻都盯在现场某一地方,只有保持与一线员工经常沟通、才能为我们增加“眼线”,时刻掌握生产班组安全动态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不同方法。当我们掌握了治疗问题的关键配方,我们的员工自 我安全素质就会更加自我完善,对提高员工自身的素质、提高员工对安全管理认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奠定坚定的安全长廊。

3.5 做好“传帮带”队伍建设

“传帮带”是实践性培训,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法。能促进和帮助员工成才,减少安全隐患或事故的发生,单位每月对新员工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宣讲安全理念,进入生产场地要注意什么?日常工作中注意什么?使被帮教人员对单位安全理念进一步的认识。单位每季度对帮教员和被帮教人员进行一次考核总结,对效果明显的做法予以表彰和推广,有些规定不能产生积极作用的,要予以限制或取消,并从新制订新标准。为了使帮教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单位还制订每月对帮教队伍建设滚动式考核全月履行情况跟踪,根据考核情况对帮教员和被帮教员进行打分,并根据分值的高低发放帮教员津贴。所以帮教队伍取得成绩的好坏,效果的优差,直接影响或吸引员工广泛关注工作现场安全隐患是否存在、影响广大员工的行为规范。通过一系列的帮教活动,进一步推动了被帮教人员重视安全的自觉性,使员工直接接触和感悟到的实实在在存在的安全行为、工作环境、工作质量,即安全操作规程是否遵守等,是企业存在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由“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因此做好帮教队伍建设对提高员工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结束语 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可以通过电视、报刊、板报、标语、等媒体和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要解决安全问题入心入脑的问题,还应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

企业文化与提高员工素质 篇6

1. 什么是企业文化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就是企业文化。一般来说,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企业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企业文化属于人的思想范畴,是人的价值理念。

(2)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在内容上,是对企业的现实运行过程的反映。具体来讲,它就是企业的制度安排和企业的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或者说,企业的所有的相关活动,都会反映到人的价值理念上,从而形成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从性质上看是属于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是真正地在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真正地在约束企业的运行过程,是在现实中真正起作用的价值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倡导或者信奉的价值理念。

(4)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是属于企业性质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不是一般的别的价值理念,而是作为企业本身自己的价值理念而存在的。企业文化虽然有时也可能会受到民族的价值理念、社会的价值理念以及其他的有关方面的价值理念的影响,但是就它的属性来看,它是属于企业的价值理念,所以人们把企业的价值理念,即企业文化,称之为企业的灵魂。

(5)企业文化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行为以及员工行为起到非常好的规范作用。例如,企业文化中责权利对称性的管理理念,规范着员工的责权利的关系;企业文化中的共享共担理念,规范着企业与员工在风险承担及利益享受上的相互关系。

2. 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任何企业都会倡导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成为员工的价值理念,并且在实践中将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认真实施,从而使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成为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灵魂。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上,当然最终就成为指导员工行为的一种思想,因而企业文化最终作为企业的灵魂而存在。

(2)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企业实际上是人的组合体,而人又是有思想的,任何人的行为都会受到自身思想的指导和约束,因此,企业文化作为每个企业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存在,当然就会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发生应有的作用。

(3)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虽然企业员工的价值理念往往要受到企业制度和企业战略的约束,也就是员工的价值理念要体现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因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在员工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但是反过来,企业文化也会对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有一种反作用,因为人是有思想的,人的价值理念支配人的选择及行为。

(4)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也就是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那么才能使企业最终充满活力。而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则往往又是要受到人的价值理念的支配,只有人在价值理念上愿意去干某件事的时候,那么人才有内在的积极性。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所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会直接涉及到企业活力,作为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而存在。

(5)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所有员工的行为都应该规范,而规范的最主要准则,就是要求员工能够很好地遵守和贯彻企业的制度安排及企业的经营战略,有自我约束的内在要求。因此,所有员工的行为规范,都来自于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但是如前所述,人是有思想的,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思想是人的内在约束,因而对于人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规范,应该要有一种内在的约束才行,这种内在约束就是企业文化。

3. 如何构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塑造步骤)

(1)文化导入。文化导入是创建企业文化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要做的事情包括:  了解企业各层面(技术、产品、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导向,不同的企业选择的导向是不同的,其中的驱动因素就是企业的价值观的不同(比如,营销层面是服务导向,还是市场占有率导向?);了解企业领导人;了解企业的历史;了解企业文化与战略、制度的协调情况。总之,要对企业有个全面的再认识。

 做好规划工作。a.确定企业的方向,方向不同,企业文化的特点就不同。比如,工程类企业与旅游企业的文化特性就有很大的差异。企业文化建设的起点是先确定好方向,再考虑其他的方面。b.明确企业的目标。确定目标也是办好企业文化的前提之一,从企业文化角度看,设定目标让人产生动力和紧迫感,目标把一群能力不同、分工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形成大家熟悉并愿意遵守的文化氛围。c.描绘企业的愿景,明确企业的定位。

 建立实施团队。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也不是一个人建立起来的,它是通过一个组织的成员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逐渐成型的。要有意识地建立企业文化,必须通过一个团队有方向、有计划、有策略的执行才能够完成。 选择榜样进行模仿研究。企业文化也需要模仿,但这个模仿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研究和摸索的基础上,借鉴别人的长处,形成自己的风格。重要的是模仿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以及一种框架,至于具体的内容和文化特性,是不能模仿的。不妨选择自己和外界都认为优秀的企业,把它当成榜样企业,从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文化的表述方式等方面加以研究。

(2)文化提炼。文化导入是一个准备和调研的步骤,完成了这个步骤,就要着手进行企业文化的提炼,形成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 文化提炼的原则:避免过于专业、避免脱离实际、避免忽视人性、避免堆砌美化。 形成核心文化的关键要素。企业的理念很多,究竟以何种理念的形式来表述企业文化,因不同企业会有所不同,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是以经营理念的形式来综合表述的。

 对核心理念的文化解释。核心理念(文化)是经过高度概括的,它的背后有大量的内涵,必须通过必要的文化解释将这些内涵展示出来。

 让理念制度化和形象化。核心理念确定后,就要将它融合进企业的经营运作之中。大部分企业是通过两个渠道来进行融合的,第一是建立各种制度,第二是建立形象识别系统。

 形成企业文化文本(下面将以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的企业文化文本为例,了解企业文化手册目录和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手册目录和主要内容

 南方测绘简介(略)

 企业精神:锲而不舍,与时俱进。

 目标:成为测绘行业全国销售量最大、效益最好、最具活力、最有发展前途的专业公司,并逐步走向世界市场,使南方产品成为国际品牌。 志气:振兴民族测绘产业,南方公司责无旁贷。

 定位观:员工白领化,经理职业化,开发提成化,工厂股份化。 人才观:按贡献予报酬,按能力予职务。能上能下,优胜劣汰。 培训观:培训是复制人才的捷径,使员工最大的福利。 产品观:国内第一,国际看齐。

 文化观:企业文化是放大器,更是生产力。

 服务观:创测绘界星际服务,让每一个用户满意。 做事观:迅速行动,负责到底。

 服从观:下级服从上级,上级尊重下级。 素质观:素质是一切业绩的基础。 创新观:继承发扬,创新无限。

 行业观:专业化为主,小行当里也能干出大名堂。 规模观:宁失效益,不丢份额。

 效益观:注重长期效益,兼顾短期效益。 决策观:充分民主,集中决策。

 竞争观:永远先于别人,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观:一切围着市场转。

 基本价值主张:重视知识资本,坚守市场导向;强调责任意识,倡导敢为人先。 功绩原则:业绩多寡论英雄;业绩面前人人平等。

 选拔原则:素质、业绩、能力、诚信并重。公平选拔,能者为上。

 员工引导:享受成长快乐,获取合理回报,实现个人价值;认真做事,快乐生活。 员工关系:平等尊重,互助友爱。

 企业氛围:积极、向上、民主、和谐;讲求团队精神,尊重个人意愿。 人才目标:谙熟市场规律、把握企业方向的高层管理队伍;

具有丰富经验、善于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队伍;

掌握最新科技、独具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队伍;

通晓业务流程、娴熟岗位技能的基层员工队伍。(3)灌输和传播

 核心层达成高度共识。企业文化对效率的提升,是通过员工达成共识来实现的,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大限度地取得所有人的共识,团队的效率就会很高。要想让所有人最大限度地取得共识,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核心团队一定要形成共识。

 全员参与的思想运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认同,认同的关键在于参与,认同的效果在于执行。让所有人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观念上和行为模式上达成共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追求,因此企业文化不可能追求全员共识,只能追求最大限度的共识,这就需要在企业里展开每个人都参与的思想运动。

 对内、对外传播。对内主要是体验和灌输,对于企业高层领导主要是结合自己的情况谈体验和感受,总结出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对于中层则是体验与灌输相结合;对于基层员工主要是进行企业文化的灌输。灌输的主要方式是开会和培训,通过 各种会议和培训,不断强化企业的理念和制度。对外传播企业文化有表决心、断退路;树立形象,争取支持;积累美誉度,增强自豪感的作用,其传播形式和手段有多种:广告、新闻报道、展览会、内刊、接待参观、研讨会、赞助等等。(4)总结和升华  逆向思维。刚开始启动企业文化建设时,应该先确定宏观的价值观,再逐步进行细化,最终深入到每个员工的行为之中。在企业文化的总结和升华阶段,需要有一种逆向思维,以小见大,从微观中测度宏观,从微观中总结出宏观经验。

 在反思中升华。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讲,发展历史和过程对未来的影响都是深刻的。一些失败的企业,失败的根源就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开始它们知识很小的问题,企业没有觉察或者没有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大,最后成为企业无法解决的包袱,以致于将企业拖垮。因此,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经常进行反思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门必修课。

(5)解冻与重塑

 捕捉僵化信号。人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和习惯后,就很喜欢按照这种思维和习惯去思考、行动,因为是早已熟悉了的操作模式,轻车熟路,人们也会感觉到安全。企业的文化定型后,人们也会按照一定的惯性去思考和行动,此时很可能会导致企业文化的保守和僵化。企业文化的保守和僵化也是有信号的:浓厚的领导崇拜、官僚作风严重、诚信问题泛滥、拒绝改变、行动迟缓、推卸责任、怨声四起等。

 重塑企业文化。重塑企业文化的方式有很多:高层管理人员的替换、经营理念与目标的变化、上位部门政策决定的变化、产品市场战略的变化、组织与人事制度的变化、人员替换等。

4. 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企业文化建设有代价。说直白一点,建立企业文化是为了“讨好”员工和顾客,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使其能够尽心尽力,和企业同舟共济;让顾客对企业产生好感,能够更多地、长期地消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用市场眼光看,“讨好”是一种交换行为,企业用自己的文化投入来交换员工和顾客的“心”。而交换是需要代价的,要投入财力、人力和物力等等。 旗手文化是基础。企业文化的基础是旗手文化,旗手文化会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长,旗手文化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方向。为此,企业的领导人要做到律人先律己。 企业文化并非是万能的。企业的正常运行是企业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如果不解决好土壤的问题,在上面过量地种植文化,就会导致企业虚火上升,埋下隐患。 企业文化会引爆危机。别以为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推动全是正面的,它也会产生负面的推动。别看企业文化的口号都是积极的,但也许就是这些漂亮的口号迷惑了外界,也迷惑了企业本身。那些真正阻碍企业发展的力量,或许才是企业文化的本色。 企业文化不能速成。企业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既然需要沉淀和积累,企业文化建设也就不可能立竿见影。

 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一定要关注人,真正以人为本,在进行评估和规划时,不能采用对事不对人的传统做法,既要对事,也要对人,而且还要重点考虑没一个人。

 注重沟通。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都要注重全员的参与,要多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

二、如何提高员工素质 1.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性

(1)提高员工素质与“三个代表”紧密相关。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然要领导与组织包括企业员工在内的人民群众学习与掌握先进生产技术与先进文化,去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先进文化的前进;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然要领导与组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凭借不断增强的全面素质去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

(2)提高员工素质是广大员工根本利益所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浪潮的汹涌冲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特别是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劳动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培养一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备较高劳动技能的新型职工队伍,增强职工的适应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根本途径。市场经济对知识人才的需要与目前一些员工的素质较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广大员工与企业越来越感受到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从而也就越来越意识到增强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形势明摆着,哪个员工缺乏必备的素质,在速度不断加快的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遭遇下岗失业的几率就大,哪个员工能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面临下岗失业的几率就小。(3)提高员工素质,有助于全面增强员工与企业的素质,进而增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社会、执政党的发展全局。十六大确立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经济要更加发展,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要更加增强,社会主义民主要更加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要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要更加改善。这种奋斗目标就需要全体人民通过努力奋斗去接近去实现,而这种奋斗需要建设者的全面素质作支撑。提高员工素质事关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事关整个国家发展大目标的实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需要全体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是经济实体,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抓好员工的文化、技术和技能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是任何企业发展都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积极可行的方法就是通过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来实现。2.什么是员工素质

企业员工素质要求主要反映在品德素质、智力素质、能力素质、绩效素质、身心素质等五个方面。

 品德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a.科技工作事业心。要求科技人员能保持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旺盛的工作热情,积极进取,刻苦钻研。b.科技竞争心。要求科技人员努力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有明确的竞争目标和敢于拼搏的精神。c.科技道德。要求作风严谨,善于发扬科研民主、正确对待荣誉地位,受人敬佩。d.科技协作精神。要求善于团结不同学术观点的人一道工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e.科技工作责任心。要求尽心尽责,任劳任怨,敢于主动承担工作中的责任。 智力素质主要包括:a.专业知识。具有大学以上或相当于这一水平的专业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b.知识广博,通晓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多学科知识。c.能懂一般国外资料并能较流畅地笔译,有会话能力。d.自学能力。能较快地系统掌握新知识,在无学历、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能对本专业以外一至二门知识通过自学达到相当大专水平。e.记忆力。能较熟练地掌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基础数据和常识,准确度较高,而且记忆速度快。f.周密性与准确性。考虑问题很周全精细,处理问题总是准确程度很高,使人信赖。 能力素质主要包括:a.运用经验能力。能灵活运用工作经验,能解决科研技术上的难题。b.获得信息能力。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国内外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新动向,并能有机地和本职工作结合,非常重视情报信息,且反映敏锐。c.人际关系与处事能力。善于合作和帮助别人,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在集体中有较高的威信。并能及时而正确地解决现场反馈和工作中碰到的重大问题。d.独立工作能力。能独立承担和完成本职工作范围内较广项目的科研设计和技术工作,并且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强。e.创新能力。科研工作办法主意多,经常提出新的科技方案或建议,给企业技术革新带来新面貌。

 绩效素质主要包括:a.工作质量。能提前完成工作任务,工作质量突出,产品设计经济适用,有明显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很高。b.工作效率。守时,解决问题迅速准确,科技工作效率高。c.工作成果。科技工作中有所创新,填补过国内空白,或两年内报刊、杂志、学术交流会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具有一定影响。

 身心素质主要包括:a.身体健康状况良好。b.身体忍耐力强。c.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d.对重压的承受能力强。e.心理健康。f.有很强的意志力和坚韧性。3.如何提高员工素质

(1)为了能更好的提高员工素质,总体说来,企业应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全方位、多渠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实现。

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政治工作是企业的生命线,员工职业道德则关乎企业的强盛和衰败,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组织员工学习“三个代表”、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用科学理论武装员工头脑,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政治素质。推动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在员工中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教育,通过有效方式,引导员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风尚,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知难而进的时代精神。通过贴心贴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员工消除矛盾,统一思想。

 树立新型学习观,提高员工的文化科学素质。学习是我们企业员工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而新形势下树立新的学习观更是必须的。要大力弘扬学习、创新、团结、发展的精神,树立“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观念,树立人力资本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的新理念,鼓励他们在岗位上成才,在工作中创新。学习要常抓不懈、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要想持之以恒,首先学习形式要新,要超越原来的旧模式,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拓展教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开辟学习园地,将理论政策、生产经营、法律法规等知识上墙,方便员工学习和查询,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拓展学习方式。利用图书室、职工之家等阵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寓学习与工作中,寓教育于活动中,为员工创造学习条件,吸引员工广泛参加。定期组织员工、管理骨干、技术标兵等进行专项学习培训,重点培训对企业发展有用的知识、对岗位最有效的技能,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激励员工自学,增强自我提升的自觉性。自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形式,也是员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要合理利用薪酬制度,拉大岗位收入差距,驱动员工自学,提高自身素质;要设立奖励专项基金,对自学考证书、考职称、升学历等事项分层次予以奖励,激励员工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创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激励员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引导员工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

 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开展内容丰富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员工作业环境的一项基本职能,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平台,提高员工素质,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员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并将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纳入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规划和工作目标。激发员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岗位技能,掌握更多新知识、新技术和创造发明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造就和培养更多的知识性技能型员工。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麦克里兰博士的胜任素质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用胜任素质模型的管理方式取代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工作岗位分析、招聘选拔、培训、薪酬体系、员工职业生涯计划等方面帮助员工提高绩效素质。

 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的加剧,员工的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受流动企业性质的影响,员工长年生活在艰苦偏远的地方,思想极易产生波动,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如有的人对工作缺乏热情,应付了事;有的不能正确处理与周围员工的人际关系,不善于正确认识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还有的不能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这类员工经常处在焦虑、孤独、自卑、怨恨等不良心态中。对此,应该通过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帮助员工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激烈竞争,并做好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准备,遇到挫折时要帮助他们理智地分析受挫原因,通过自我调整及时排除心理矛盾,使心理活动始终处于健康水平。要在员工中普及心理健康,提高他们待人处事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不断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较高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尽可能地做到适度克制个人情绪和欲望。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引导机制,使他们遇到问题时敢说并有处说,及时找到温暖和力量,以尽快扭转心态,找到心理平衡,最终以平和、愉悦的心情面对工作、面对生活。

(2)另外,为了达到提高员工素质的目的,提高员工素质的手段还应该有直接和间接之分。所谓直接手段,就是根据员工存在的问题、缺陷,直接以培训、会议等方式予以解决的手段。间接手段就是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员工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引导,从而达到提高员工素质的目的的手段。

 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争取员工的积极参与、达到最大限度的共识,将企业理念以及对员工的要求以企业文化的形式告知员工。让员工从心理上先接受企业文化,再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企业文化的需求。

 引入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员工素质。要大胆革新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引入哈佛大学麦克里兰博士的胜任素质模型,从绩效入手,一切行动看绩效,一切奖惩看绩效。让员工从心理上认知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创绩效,才能适应组织的要求。

 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计划,提高员工素质。组织要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计划,让员工感受到自身的发展与组织发展的一致性,从而认识到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跟上组织发展的步伐。

 招聘选拔高素质人才,提高员工素质。如果说企业现有的人才现状难以得到改善,那么在再招聘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就必须严把素质关,通过一系列严格的选拔措施,为组织赢的高素质人才。

 创办企业内刊,提高员工素质。企业内刊不但可以让外界了解企业,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企业内的员工及时了解到领导人的战略思想。企业可以通过创办内刊向员工传到高层的意图以及各阶段的中心任务,让员工随时都知道自己与组织要求的差距,及时提高自己的素质,跟上组织的需求。另外,企业内刊还可以刊登一些中央的时事以及行业的先进事迹,让员工了解大环境,找出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加以改正,以提高自己。内刊还可以积极的向员工征稿,争取员工的参与,在提高内刊质量的同时,员工素质也有望得以

 

 提高。

每周一次全员会议,提高员工素质。为了提高员工素质,企业还可以学习JAC(江淮汽车厂)的方法,每周组织一次全员学习(会议的形式),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会议的内容可以非常宽泛,目的是增强员工的集体意识,时刻提醒员工不断学习。

在培训的基础上,实行岗位轮换,提高员工素质。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可以定期实施岗位轮换的办法,使员工能力得到提高。当然,轮换的前提是对员工的培训。

提高内部晋升比例,提高员工素质。选拔人才的途径无外乎内部晋升和从外部招聘,企业可以尝试提高内部晋升的比例,让员工看到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就有被晋升的可能,从而可以增加员工自我提升的动力。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素质。培训是目前国内外企业中用来提高员工素质的最常见的方法,但是,培训工作往往会有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时候。为此,在此提出培训工作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 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员工培训, 树立培训新理念。企业要保证理想的培训效果, 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与忠诚度, 降低员工流失率, 首先就要改变原来陈旧的观念, 树立全新的培训理念。一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 而培训可以帮助企业培养人才和提升企业整个系统的绩效。因此, 培训绝非可有可无, 它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是企业培育和提升竞争能力、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路径依赖。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松下电器企业创始人松下幸之助, 要求企业员工要牢固确立“松下电器企业是创造人才的地方, 兼而制造电器器具”这样一种观念。二是培训支出并非是一项纯粹的成本费用, 它更应该是一项战略性投资, 即对未来人力资本的投资。日本企业界把员工教育培训视为一项投资而不是成本, 并且是一笔几乎没有风险的最重要、最安全、最合算的投资。三是培训内容要与企业战略、组织文化相结合, 也要与员工职业生涯和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相匹配。四是学习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组织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良好的培训机会和条件是企业给予员工的一项奖励, 这不仅对企业员工招聘和配置提供了支持, 也是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的策略之一。 培训任务应以制度为保证, 完善培训管理模式。将培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是确保培训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企业应加大培训制度建设力度, 形成一个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制度体系, 保证员工的培训正常有效地实施。第一, 建立培训需求分析机制。增强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培训要有针对性, 要明确培训是否有需要,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 不同的阶段应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培训需求分析体现在三个层次上: 一是企业层次分析。即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层面分析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 保证培训计划符合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与战略需要。如, 实施集中战略的企业比较注重技术交流和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 在培训中要有针对性地将培训重点放在团队建设、交叉培训、新技术培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训上。二是工作层次分析。工作层次分析以对工作任务的研究为基础, 分析各个工作岗位的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业绩、胜任工作所必须掌握哪些技能和知识,从职位工作角度确定培训目标及培训内容。三是员工个体层次分析。这主要是从员工任职角度来考察培训需求, 分析员工个体现实状况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 确定个人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哪种技能、知识和态度, 从而选定适当的内容对员工进行培训。第二, 加强培训过程管理。首先, 对培训要有全面计划和系统安排。企业管理者必须对培训的内容、方法、教师、教材、参加人员、经费和时间等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其次,要选择具备专业知识和培训技巧的师资队伍。专业知识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培训的内容, 培训技巧的应用同样也会影响培训的效果。国内外很多知名的企业, 对培训教师都是从这两方面要求的。再次, 要为培训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确保培训环境舒适的相关要求有: 教室空间合适、培训地点方便、设备齐全、桌椅舒适、茶点供应、温度适中, 等等。最后, 要在培训活动实施前对培训所涉及到的物品进行总体检查, 确保培训能正常进行。第三, 实行培训激励机制。为了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在通过硬约束保证培训规定得以切实执行的同时, 构建与培训密切结合的软性激励机制是很有必要的。企业应将员工的培训与绩效考核、加薪、奖励、晋升等紧密相连, 从而使培训有机化, 根据培训成果对受训员工进行物质、精神或晋升激励。另外, 要将培训机会作为激励员工的一种手段, 在企业中提倡获得培训机会是一种奖励。当然, 在培训机会的分配上, 应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 使真正有潜能的人获得机会。第四, 完善培训评估机制。卡帕切克提出培训评估的四个标准: 一是学员的反映, 这包括学员对培训的印象、对培训价值的认可及培训是否有助于他们的工作, 惯用的做法是在培训结束后对受训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二是学习标准, 是指评估学员对课程的吸收程度;三是行为标准, 即评估培训后, 员工工作行为的变化;四是结果标准, 这指的是培训后组织的变化, 包括员工的满意度增高、生产率上升、浪费减少和销售额上升等。企业可以按照此标准对培训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为以后的培训提供控制标准。 注重企业文化培训,注重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是员工培训的一个重要目的。如果员工不能正确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 就不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很好地理解和贯彻企业的经营政策和方针, 也不能与同事之间默契配合, 必然对整个企业经营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企业文化培训, 主要是使员工理解与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气、企业制度等, 强化员工的归属和责任感。这些内容仅通过抽象的文字是不可能实现的, 也并非能在新员工上岗引导时通过介绍企业概况、企业传统等与企业相关的内容所能达到的。企业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理念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满足要求的, 要按照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与组织文化培训兼顾的原则, 定期或不定期向所有员工灌输企业及其部门所期望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 创新培训成果转化机制,员工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是企业培训的终极目标。很多企业却忽视了一点: 认为对员工进行了培训, 培训效果也出来了, 转化成果那是员工水到渠成的事。其实不然, 培训成果的转化需要管理层与员工共同的努力, 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员工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力等运用于生产、管理、研发工作中。首先, 支持很重要。上级管理人员不仅要积极支持其下属参加培训, 而且更要支持受训员工将所学的运用于工作中去, 不断改善自身的工作绩效。同时, 也应鼓励同事之间的支持, 主要是通过自愿组成一个小群体, 在一起以定期讨论的方式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其次, 创造应用所学的机会。培训成果是要在实践中转化的, 因此, 管理者要向受训员工提供或鼓励受训员工主动寻找应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的机会。最后, 要注重反馈强化。受训员工在培训成果转化的过程中, 管理者要与其保持经常的反馈, 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角色。此外, 企业也要对员工运用新技能的行为进行内在的和外在的强化, 如上级的认可、同事的赞赏、给予奖金等。

 设计灵活科学的培训方法体系。企业应适应员工培训的需求与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首先, 引导员工积极参与教学,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企业必须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 借助于研讨班、研讨会、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现场观摩等方式、方法, 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 注重启发式培训。通过搜集大量的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现实性案例, 提取有教学价值的成分, 提高受训员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 培训方法的设计也要注意受训者的知识层次和岗位类型, 如, 管理人员比较适合案例教学法, 操作人员比较适合现场培训法。

浅谈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及措施 篇7

一、企业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不开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员工是促进企业转轨变型、实现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决定因素。提升员工素质、引导员工、凝聚员工,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 是形成企业合力、促进企业发展的成功之本。在寻找出路、创新思维、务实推进、追求效果的过程中, 企业需要创新理念, 只有提高员工素质, 才能树立企业形象, 提供发展的保证, 增添发展的动力;只有汇聚优秀员工的智慧, 才能造就优秀的企业文化, 务实推进企业改革。

大港油田公司矿区服务事业部所属热电公司主要负责大港油田城区的供暖工作。公司在发展中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 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注重搭建培训平台, 坚持不懈地搞好人才队伍建设, 优先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树立“每个人都是人才”的理念, 持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依靠人才创造价值, 形成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二、提高员工素质的三个途径

公司有计划地做好各类技术工种人员的培训教育、实践演练和技能竞赛工作, 有助于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公司提高员工素质, 主要有三个途径, 即“学”、“练”、“赛”。“学”是指培训教育, 包括课堂培训、队站教育和现场培训;“练”是指实践演练, 包括岗位练兵、应急演练;“赛”是指技能竞赛, 包括理论知识竞赛、岗位技能竞赛。

1. 培训教育

(1) 课堂培训

课堂培训由技师和技能专家进行授课, 对员工进行基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开设锅炉及附属设备检修培训班、点炉前的安全教育、礼仪培训班等, 使员工掌握设备维修保养知识、冬季安全操作要领和必要的礼仪知识, 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技师和技能专家的讲解、现场问答、讨论, 加强员工对相关规程规定、设备性能、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技能水平不足的员工, 由专业技师和技能专家对其进行专项训练, 提高操作技能;对于基层队长和机关管理人员, 重点对锅炉专业知识、公司规章制度、HSE达标建设等内容进行学习, 提高其管理能力和安全素质。

(2) 队站教育

在基层队站开展“我说我岗”活动, 基层一线员工在岗位上讲述本岗位的职责内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安全风险识别等, 熟知各自的职责和工作要领, 有效激发员工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 让员工自己分析工作中遇到、看到、听到的事故案例, 并与大家分享心得体会。开展班组读书活动, 引导员工有计划有步骤地主动学习, 了解掌握形势任务教育、规章制度和安全运行体系知识, 通过定期的业务考核、问答、专项答题等活动, 检验学习效果。

(3) 现场培训

把教育课堂搬到基层队站现场, 由有经验的老员工向青年员工传授经验。从培养员工对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仪器仪表的检查、计算机的常规操作入手, 逐步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紧密结合现场实际, 进行集中讲解、实地操作和现场答疑, 做到“讲解有实物、分析有对比、落实有效果”, 增强员工解决现场故障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有效拓展员工提高技术水平的空间。培训教师在授课中加入了供暖期遇风雾雨雪复杂天气时处理突发事件的内容, 使培训教育更贴近实际, 增强员工学习应用的效果。

2. 实践演练

(1) 岗位练兵

公司积极策划、有序开展竞争性岗位选拔活动, 发掘一批管理拔尖的人才, 以技能鉴定站作为公司的培训基地和项目实践平台, 开展岗位练兵活动, 提高员工在实际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水平。在供暖系统运行期间, 开展在供暖用户相同热负荷的情况下看谁的能源消耗量小的活动;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期间, 开展相同设备维修保养中看谁用的时间少、质量高。通过岗位练兵竞赛活动, 选拔出一批操作水平突出的青年人才。

(2) 应急演练

公司每季度开展一次应急演练, 提高员工面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和操作能力。结合各种事故应急预案, 定期组织雨季紧急停电演练、循环泵故障演练等活动, 要求人人树立高度的实战意识, 让员工通过演练积累宝贵的经验,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确保把各项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 技能竞赛

公司每年举办电工、管工、热力司炉工等各工种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提高操作岗员工学习专业技术的热情, 检验培训教育的成果。举办技能竞赛活动, 以竞赛促进培训练兵, 在员工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使员工队伍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满足技术创新的需要, 增强队伍整体的竞争实力。

公司通过“学”“练”“赛”三个途径, 发挥公司技师和技能专家的作用, 培养“一岗精、多岗通”的复合型员工, 加大“一专多能”人员的培养, 不断提高“取双证、三证”员工的人数, 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业务精、能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 促进员工基本素质上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聂宝军.试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素质的提高[J].现代企业文化, 2010, (2) :57.

上一篇:互联网商业的策划书下一篇:医生试用转正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