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员工忠诚度,把好企业人才关

2024-10-07

提高员工忠诚度,把好企业人才关(通用4篇)

提高员工忠诚度,把好企业人才关 篇1

职工论坛:

提高员工忠诚度,把好企业人才关

一位营销专家曾说过企业最大的客户是员工,员工的流失相当于客户的流失。改制后的新公司员工数量更为精简,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将会使新公司在人才资源上更占优势。

1、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忠诚度的起点

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留住人才、保持人才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员工职业生涯设计能兼顾员工自身的发展要求,明确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向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契机,能形成员工与企业的互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2、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信任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和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带动员工树立明确的目标,并在为此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保持一致的步调,使每个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以人为本,理解员工、尊重员工、关怀员工、成就员工,在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员工与企业主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从而使员工真正获得一种归属感,不愿轻易离开企业。

3、提高员工忠诚度须创新人才使用机制

企业创新人才使用机制须坚持德才兼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要把品质、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企业只有用活、管好、育好、善待员工,才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忠诚度

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使员工潜力发挥最大化,增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从而留住企业真正需要的、符合企业价值观和发展的人才,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贡献精神。(建安公司 伍发娟)

提高员工忠诚度,把好企业人才关 篇2

一、企业报依法依规办报是基本责任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除现行宪法外,现行有效的法律共243件,行政法规共721件,地方性法规共8600多件。其中很多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新闻传播活动密切相关,有些法律、法规的某些条款还专门就新闻传播活动的某些方面作出规定。近年来,我国也颁布了若干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和新闻媒介的专门性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新闻出版行业围绕综合管理、出版内容、报纸出版、报纸刊载广告、有关社长、总编辑和采编人员从业,以及记者站管理、报纸发行、报纸印刷、报纸经营和财税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很多,涉及方方面面。这些法律法规是任何一个新闻传播媒介应该系统学习掌握的。

企业报日常管理、组织机构、注册审核等,须严格按照规定行事。如果内部企业报不公开发行,规定的很多方面可能不会涉及,但在报纸刊载内容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方面是任何形式的媒介都不能漠视的问题。

企业报采编的方向不是社会新闻,但也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的活动也是社会活动,面对的企业成员也是社会人,有社会属性,传播活动涉及人和事,涉及个人基本权利。近几年,企业报为丰富版面内容,也出现转发转载社会媒体、网络信息的情况,从业人员要把遵守新闻出版业的法律法规当成基本责任,避免碰触法律法规红线,合规办报,保护应该受到保护的群体。

二、日常采编要谨遵“刊载内容”方面的法规要求

国家对有关出版内容方面的规定都有明确的法规条文,结合新闻出版“刊载内容”方面的法规要求,根据企业报办报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企业报除了要明确出版管理明确禁载的内容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把握好内容关,不在内容上出现违规刊载行为:

(一)刊载转载“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信息需走报批程序

企业报特别是内部发行的企业报,较少直接刊登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法规规定指现任或曾任党中央政治局的常委,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有关的信息,直接形成和刊登相关图文的机会极其有限。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恰逢某重要领导人到企业视察拍摄了新闻图片,因为工作或宣传需要必须转载等情况,企业报要注意遵守刊登要求,不能随意和不经审批允许即行刊登,需报送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指定的部门或人员审批。报刊如果需要转发相关信息,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规定指出:地方报刊在发表这类作品前,须报省级政府部门主管部门审核,由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审批;中央的报刊须报主管部门审核,由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新闻出版署审批。

(二)注意对残疾人及未成年人信息和肖像权保护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特殊群体,是需要进行特殊优先保护的对象。未成年人的保护在全世界都受到特别的重视,我国在这方面也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企业报的新闻报道局限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较少直接面对社会未成年人群体进行报道,但这并不表明企业完全与社会及普通大众脱离,报道内容涉及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儿童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报道中出现的员工子女信息、捐资助学信息、帮扶残疾人信息等,作为公开出版物要有自觉意识,注意图文信息中是否有对未成年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构成侵害的情况。例如,笔者所在企业报某次报道某企业前往当地特殊学校捐赠图书活动,意在突出呈现企业方面的社会责任。但通讯员只注重了单方面呈现企业公益形象,没有保护特殊儿童的意识,拍摄照片多为正面。如果直接刊用势必构成对未成年智障儿童肖像权的侵害。报纸在选用图片过程中,特意避开未成年智障儿童正面形象的图片,做了必要的技术处理,意在保护其肖像权。

关于企业报在新闻报道中是否能刊登未成年人形象的新闻图片,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肖像权应该受到同等程度的保护。在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报新闻报道中在正面宣传情况下,如确需使用有未成年人形象的图片,不会用作盈利及其他宣传,如本人没有特殊的要求就可以刊用,如果是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信息,还需慎重处理,或者予以保护。

(三)涉及民族、宗教内容信息务必谨慎

企业报在日常报道中难免会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普通类型稿件中偶有或间接涉及,处理不当,引起企业员工的误解或不满,也是一大禁忌。

国家出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出版物不得刊载的十项内容中,第四项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严禁刊载。

作为企业报采编人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深入了解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要自觉学习掌握民族宗教方面的知识。慎重和理性对待民族宗教内容,遇到不能准确把握的情况一定要征求民族、统战、宗教工作部门的意见,认真查阅资料或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送审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这些风俗和宗教信仰体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特点,并涉及一些禁忌。作为企业报采编人员应该掌握这方面的基本信息,尤其是一些风俗习惯和禁忌。如果企业所在地恰恰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员工较多,企业报采编人员更要系统学习掌握有关民族风俗习惯和禁忌礼仪,避免刊载引起少数民族员工反感和抗议的内容。

(四)不能忽视涉及企业信息安全保护问题

每个企业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责任,涉密企业遵守《新闻出版保密规定》《关于防止在出版物中泄露国家秘密的通知》的各项规定义不容辞,其他非涉密企业主办企业报也需了解相关要求,避免因疏忽造成客观上的泄密。

企业报涉密情况比较常见,发生的泄密事件也不鲜见。据国家安全部门通报,近几年,境外情报机构也是通过大量搜集国内企业的企业报进行情报分析工作,试图获取企业商业秘密、重大科技成果信息及其他重要情报信息。作为企业报应该拧紧保密宣传这根弦,有涉密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特别是涉及国防科技工业的企业,新闻宣传保密一定要有严格的保密审查制度,做到严格审核后再刊发。一般性涉密企业和非涉密企业也要牢固树立警觉意识,防止和杜绝间接泄密事件。

企业报的保密宣传报道应该实行“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自审与送审相结合”“先审后用,先审后发”的原则。未经公司保密办审核和保密委员会审批,一律不得对外提供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相关资料,不得进行公开报道或参加公开展览。

三、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是规避“误操作”的有效途径

企业报有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两类。公开发行报纸要在政府主管部门登记备案,企业报负责人定期接受有关法规内容的学习。内部报纸因为缺乏直接的监督管理,在内容的制作上主要依靠各企业党委宣传部门把关,内容的严肃和合规合法取决于采编人员相关的法规意识、知识水平、政治和文化修养。笔者认为,企业报需注意在以下几方面做好部门法规意识的强化,提高办报水平,避免违规风险。

(一)不断培养采编人员的敬畏守规意识

企业报接受企业党委宣传部门管理,是企业宣传的喉舌,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理念要保持高度一致。办报内容不能出现“杂音”,不能出现因为法规意识淡漠的“误操作”。企业报有责任不断培养采编人员具有“政治家办报”的意识,要深入学习,了解新闻出版的法律法规,主动和企业党委的要求保持一致,这是企业报采编队伍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修养和要达到的水平。

(二)采编人员要有相关知识储备

公开出版报刊要求采编人员具有丰富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要求是掌握丰富知识体系的“通才”,其实,内部发行企业报同样应该对采编人员提出同等要求。可见,掌握必要知识,才是正确行事的前提。

(三)完备和谨遵采编“审核流程”

完善的审核制度、无缺陷的审核流程,是避免违规“误操作”的基本前提,也是保障办报质量的必要程序。企业报要有完备的稿件审核制度,采编人员要养成“谨遵审核流程”的习惯,使规定审核和专项审核结合,让事故和差错消灭在印刷刊出之前,特别是对容易触及法规红线的内容,一定要有专项审核程序,对把握不准的信息必须请示或对照查询,核准后再刊发。

摘要:本文围绕国家新闻出版有关规定,特别是关于内容刊载方面的一些法规规定,结合企业报采编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别就重大敏感信息、未成年人保护、民族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刊载的法规要求予以分析,提出若干办报过程中合规依规刊载、减少误操作的途径。

提高企业员工忠诚度的策略 篇3

【关键词】企业;员工忠诚度;策略

一、员工忠诚度的内涵

员工忠诚是一种平等交往中的契约性忠诚,是员工与企业之间心理契约不断获得满足的结果,表现为企业员工对企业所做出的守诺有信行为,是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的统一,在态度、动机上与企业经营战略、企业文化保持一致;在行动上积极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声誉,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尽心尽力,员工忠诚既表现了员工的道德操守,又体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契约关系。因此,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要从员工对企业的态度和对企业的行为两个方面来评价,不能单独强调态度忠诚或者行为忠诚,这样会导致一定的偏颇。具有高忠诚度的员工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和提高企业声誉、维护企业形象的无形价值。

二、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

1.员工自身因素对忠诚度的影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条件下,不稳定因素增加,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企业以往实行的“工作终生制”现在基本不存在了,员工的一些利益得不到保障,随时可能被公司解雇。为了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成就感,他们会不断地追求自我发展,希望得到更多的报酬和终身就业能力。当他们感到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不满意,或者晋升的机会太小,或者公司给的待遇不合要求等等,他们都会离开公司。只有当他们对组织的心理期望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表现出对企业忠诚,为企业服务和做贡献。

2.企业因素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员工忠诚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一是企业建立的各项制度不够科学和合理。如果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就会使员工感到不公平,挫伤员工积极性。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差强人意。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员工在优秀的文化氛围中尽职尽责。如果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管理模式不相适应,其员工忠诚度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三是企业不能提供员工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一些员工看不到晋升的机会,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工作上没有积极性,员工忠诚度也无从谈起。企业只有拥有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充足的自我发展空间,才能培养出忠诚的员工。

3.社会因素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的诚信现状、社会观念的变化、外部企业的诱惑以及市场化的就业机制等。当员工受到其他利益诱惑时,若依然能坚守岗位,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饱满的工作状态,这便是员工忠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经济利益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当外单位能够提供更加丰厚的薪资待遇,更为轻松的发展空间时,这些外部诱惑就会影响到员工对本单位的忠诚度。

三、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对策

1.实行有效招聘策略。在招聘源头上对员工能否对企业产生忠诚进行把关。人力资源部门招聘之前一定要做好严密的工作分析,仔细审查应聘者的工作经历、求职动机、兴趣爱好,从中评价出其价值观念是否与企业的价值体系和企业文化相匹配,明确其可能在组织内的定位、职业发展等。也可以在招聘时实施一些心理测验,比如气质类型测验、职业倾向测验、人格测验等均可以对应聘者的忠诚度进行评估。

2.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够形成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激励员工对企业的热爱以及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要尊重员工,尊重其个性和才能的发挥,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理解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要在生活上、工作上关心员工,关注他们的需求,创造令员工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要坚持一切决策活动由员工共同参与解决,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提高忠诚度。

3.建立员工培养的配套体系。要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就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了解不同员工的工作兴趣和发展潜力,对其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提供能提高员工职业能力的培训。首先,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薪酬在提高员工忠诚度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薪酬设计方面要同时注重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充分发挥薪酬在提高员工忠诚度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将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很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相辅相成,只有这样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才会长久。最后,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新力,让员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从而提高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参 考 文 献

提高企业员工忠诚度的策略分析. 篇4

提高企业员工忠诚度的策略分析 严志华1,范 华2(1.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2.康乐保(北京医疗用品销售有限公司,北京 100037 【摘要】文章通过对目前企业员工忠诚度现状的调查,分析三类不同忠诚度的员工和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员工忠诚度的策略,以期更好地探讨

在新形势下有效提高员工忠诚度的途径,为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培养提供相应指导。【关键词】企业员工;忠诚度;策略研究

目前,企业员工的忠诚度降低甚至滑坡已经是一个不挣的事实,许多企业加强了对员工忠诚度的研究。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企业日益盛行,各大企业都纷纷认识到人力资本管理风险的大小与企业员工忠诚度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因而员工忠诚度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智力资本=能力×忠诚度”这个公式告诉我们,要想让知识员工在企业里发挥完全的作用还必须依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知识员工的忠诚度。研究发现员工忠诚度每提高5%,客户满意度能够提高1.3%,进而企业的销售额能够增加0.5%。另一方面,知识员工的流失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危害,例如泄漏重大商业秘密等。即使不发生败德行为,知识员工也会因为缺乏对企业的忠诚而离开企业,导致企业的人才流失。人才特别是知识型人才的流失,其成本是很高的。根据美国《财富》杂志的报道,一个员工离职之后,考虑所有的因素,从招聘新人到顺利上岗,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薪水的1.5倍。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和提高知识员工忠诚度的重要性。

培养和提高知识员工的忠诚度的前提是要了解员工忠诚度的状况,也就是要对知识员工的忠诚度进行测评。

一、企业员工忠诚度的现状

以无锡某医疗器械公司为例。该公司以“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努力做到最大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从2003年成立以来,从原来的30余人,到现在的230余人,公司在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就去年年底的数据显示,在职员工180人,员工平均流动率为20%,工作年限为3,但是就2009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员工离职率高于去年的。详察员工忠诚度的情况,发现公司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可分为三个层次: 1.欲留还走型员工

此类员工对企业没有满足其不断膨胀的欲望或对企业发展没有信心,准备离开企业。他们从一进企业开始就只认薪水,虽然企业为其增加的薪水与其对企业所做的贡献平衡,但是这类员工不易满足,不断要求加薪,但满足其要求就会破坏企业薪酬制度的平衡。此外,还有的员工在企业中工作了不短的时间,刚进入企业时充满信心,在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后或感觉不到自己在企业中加薪、升职无望,或感觉到企业发展方向于己不利,虽早期有着对企业对自己共赢发展的想法,却因自己想法的偏差或企业确实没有让自己得到应得的重视,所以想离开企业。

2.迟疑观望型员工

这类型员工是欲留还走型员工的初级阶段,即对自己在企业的发展没有信心,想离开企业但未离开的员工。如果企业发现部分员工有这种倾向时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挽留住这部分员工,使之在企业中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3.相对稳定型员工

这类型员工认为企业发展良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员工比较或非常满意自身在企业中的发展,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样的企业制度是相对完善的,发展方向是相对正确的,企业处于上升的良好阶段。

企业员工的忠诚度是通过对薪资、工作环境、培训制度、企业文化等一系列的精神和物质的满意来提高的。忠诚不光是员工对企业,企业对员工也是同样,忠诚是相互的。只有建立相对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聪明才智,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人力资源这个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的持续发展。

二、影响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因素

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员工自身因素、企业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

1.员工自身因素对忠诚度的影响

员工个性及品质、职业及技术、年龄与婚姻状况、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和公平感、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安全感以及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满意度都对员工忠诚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员工的满意度、成就感、公平感、安全感等因素在员工忠诚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当员工能够对企业的各项制度感到满意时,他们才会对企业表示认同,从而表现出对企业忠诚,为企业作出贡献。

2.企业因素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

企业各种因素也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主要因素,它包括企业制度因素、发展因素、领导因素、文化因素等。这要求企业首先要有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制度;其次,要努力致力于企业的发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希望;第三,企业领导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信任员工;第四,要打造有利于员工忠诚度滋生的企业文化。唯有如此,员工的忠诚度在企业才有生长点,愿意长期为企业发展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高度的忠诚始终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3.社会因素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

员工忠诚度体现在面临外单位比本单位有更好的经济待遇时,仍然会选择继续坚持留在本单位工作,且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社会的各种诱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检验着员工的忠诚度。丰厚的薪酬、优越的物质工作环境、较为轻松的发展空间以及“感情式”的管理都可能成为影响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外部诱因。同时,社会的诚信现状、思想观念的变化、市场化的就业机制、社会约束机制和国家政策导向也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外界因素。

三、提高员工忠诚度的策略

1.抓好招聘环节,把好“入门第一关”招聘是培养员工忠诚度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成功的招聘可以使企业从诸多候选人中选出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趋于一致的,并愿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员工。企业应采取预防性措施,有鉴别、有选择地招聘忠诚度高的员工,选对了人会给企业节省很多管理成本。

从新员工进入公司后的不同忠诚度表现来看,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经常会犯一个的错误是单纯以技能为导向而忽视了员工品德和个性。因此,企业在决定是否录用一个员工时,除了专业技能测试外,还应进行品德和个性的测试。在新员工入

万方数据

Economic aspect ・Intemet fortune ・网络财富

经济纵横职前,人事部门还应与应聘者保持坦诚沟通,因为很多时候应聘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是单向的,即企业了解员工,而员工对企业的了解只是一种肤浅的感性认识。因此,在决定录用员工前要把企业的相关情况如实相告,并给应聘者一个再思

考再选择的过程,如果让其盲目进入公司后才发现很多与他想象的不一样时,会对其绩效状况和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2.开展职前培训,上好“入门第一课”职前培训对新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有着较大的影响。新员工入职后往往能发现不为企业所重视的很多问题,当他们发现一些负面现象或收到一些不良信息时,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会导致员工对公司的片面认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新员工培训就承担起了关键的“磨合”作用:将公司价值理念、奋斗目标、行业特点、运营模式、管理特色等内容充分介绍给新员工,以引导员工的思维模式、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通过磨合让新员工尽快适应公司,缩短其期望值与企业现实的差距,顺利度过试用期,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同时,忠诚度不仅是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更要在职前培训时让员工认识到个人对企业的高忠诚度将对员工的专业技能提高、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及培植高质量的人脉资源都有较大的益处,努力把员工忠诚度的被动培养变成员工自觉注重忠诚度的提高。

3.制定合理薪酬,落实绩效考核 薪酬一直是企业用于激励员工和吸引

外部员工加盟的有效杠杆,而员工的薪酬只有与其绩效挂钩,才能有效发挥激励作用。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要达到三个要求:首先,员工的所得相对于企业内部同事的所得而言是公平的;其次,员工的所得相对于其他同行业的人员所得而言是公平的;再次,员工的所得公平地反映了员工对企业的投入。此外,工作绩效太容易完成,会被看成没有挑战性,实质上就是没有激励性。因而应有意让能者多劳,给予有挑战性的目标和任务,体现其价值。

绩效考核是企业、部门和员工多赢的做法,作为领导通过绩效卡和能及时发现员工行为离目标的差距,有利于整个团队效益的提高,同时还能使员工有一种团队归属感,为其心理上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不要等到员工给公司带来较大损失或纷纷递交辞职报告时才去想办法。

4.规范各项制度,增加透明规则

企业规范和制度一定要透明化,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制度的制定应让员工或员工代表参与,如有条件最好能让工会参与。员工参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员工自我引导和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样既能加强认同感,又能为制度得到真正的执行打好基础。企业在制度制定时切忌闭门造车,执行时更忌双重标准。如,本地工工价高于外来工;养老保险只交本地人;同一行为有的人是违规的,会受到处罚,而有些人怎么做也是合法的等。这就是明显的双重标准,对企业的破坏作用不亚于经营中的各种风险。

5.打造诚信的企业文化

很多企业一谈到诚信,只讲员工对公司的忠诚,企业根本不反省自己对员工对其他合作伙伴是否诚信,是否有忠诚度。其实诚信是一种平等的互利双赢模式。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员工应尽的义务,而企业言而有信、坦诚对待员工也是责无旁贷。这就需要打造一种诚信的企业文化,把忠诚度或诚信当成企业、员工个人的立身之本,从日常一言一行做起,充分体现诚信的文化内涵。试想,员工面试时约定工资为1800元,在发放时只发1500元;按公司明文规定的业务提成办法可以提佣金10万元,在兑现时只发了6万元,这样会换来员工的忠诚吗?所以,诚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导向,不但要对员工进行引导,企业更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参考文献

[1]韩秀景,甄丽涛.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李星敏,唐孝云.论员工忠诚度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赵瑞美,李桂云.企业员工忠诚度下降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刘颖.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心理动因分析[J].管理天地,2004,(5.作者简介: 严志华(1975—,男,江苏无锡人,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资产财务处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和电子商务。

范华(1977—,女,江苏无锡人,康乐保(北京医疗用品销售有限公司产品主管,研究方向:产品营销管理。

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戚汝庆,张登国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管理学部,山东 济南 250021 【摘要】席卷全球的2008世界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开始,逐步向商品经济蔓延,最终向实体经济扩散,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基本面都造成了空前的挑战。企业是推动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战略。通过深入调研、扩大政府政策支持等措施推动企业发展,为应对金融危机贡献力量。【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发展

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为了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深入调研了解企业急需

为了全面应对金融危机,为全面了解企业需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应该专门成立企业发展调研组,了解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困难、需求等,真正摸清企业需要什么,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具体的、详细的、可操作的政策,为推动企业发展、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做贡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上的困难,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

标。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经济预警机制,搞好热点、难点问题调研,及时掌握新情况、新问题,超前预测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困难,引导支持中小企业正视困难,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

二、扩大政府政策支持领域

上一篇:路基路面认识实习报告下一篇:创建“星级社区”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