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平台助力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论文

2024-10-27

信息化平台助力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论文(精选12篇)

信息化平台助力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论文 篇1

信息化平台助力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论文

现代企业培训,无论是理念还是方法,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培训。培训实际上是一种工作方法,是团队决策的方法,是团队建设的方法,是推动人才发展和企业进步的方法。随着信息化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培训项目管理方式已不是单纯靠人管理,管理方式、方法、形式日益丰富,特别是互联网的介入,更是提高了教育培训项目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对于很多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更多关注主营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往往忽略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觉得有个专人管理就够了。实践证明,教育培训管理对人依赖性较高,个人水平直接关系管理水平高低。但是对人的要求较高,不利于教育培训长期管理。教育培训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时间积累逐步显现成效。搭借企业信息化平台,有效、完整保存了培训档案,规范了培训管理流程、标准,减少了对人的依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对管理人员的个人水平要求,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培训项目管理的内容

教育培训项目管理主要分为计划管理、项目实施、培训评价和档案管理四部分。

计划管理

为提高培训的效率、效益,需要加强教育培训项目计划管理。计划编制要基于企业近年来发展规划,基于企业主营业务,基于近、远期专业人才需求,同时兼顾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确保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合规性。具体流程为各业务部门通过企业教育培训信息系统提交培训计划,教育培训管理专责汇总并提出全年培训计划建议,经企业审批后,在系统中生成教育培训计划,并通过系统将计划下达到各部门。各部门按照下达的计划执行培训项目。企业领导不再单独审批培训项目,提高了培训实施审批效率。为保证培训计划满足公司实际需求,每年9月份可结合实际情况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调整流程同生成计划流程。

项目实施

教育培训计划固化在系统中,培训实施部门只能在系统中培训计划范围内提交培训申请,有效杜绝了计划外培训项目及培训项目的随意性。教育培训专责根据培训计划,审核培训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地点、人数、经费等。审核通过后,培训实施部门组织开展培训,并在系统中分发培训通知。参加培训人员可以在线报名,报名结束后即可线下组织培训。

培训评价

为逐步提高培训质量,可以通过系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参加培训的效果,参加培训人员在系统中在线填写培训心得及对培训的建议。另一方面是培训组织情况,参加培训人员在线对课程安排、培训讲师、组织管理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综合考量培训项目效果。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持续改进完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充分发挥培训作用,使培训有的放矢、成效显著。

档案管理

培训资料的归档是培训知识的积累和传播的基础。传播课件是知识的传播,也是网络大学课程材料的积累。为确保培训资料及时归档,系统应设置报销时间,培训结束后10日内进行报销,报销时必须上传培训资料。可以在系统上设定报销时必须上传培训课件、签到表、费用明细等信息,教育培训专责审核后方可报销,报销的同时也归档了培训资料,有效避免培训结束后迟迟不报销、不归档的现象。

企业信息化平台的作用

搭借企业信息化平台,建立教育培训信息系统,明确了培训工作流程,树立了培训工作界面和职责,有效规范了教育培训工作,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

提供决策依据

日积月累,企业教育培训信息系统会积累大量数据,通过系统统计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判断出哪些培训是大家需要的,哪些培训受欢迎,哪些培训效果好,从而为编制教育培训计划提供参考依据,使培训更接地气,更好地满足大家需求。

网络大学的应用

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大,业务量的增加,员工虽然有培训需求,但碍于工作繁忙,无暇参加脱产培训。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大学应运而生。员工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培训、考试,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培训贯穿于员工工作、生活中。员工结合自身需求、喜好、时间开展培训。以前无法参加本专业以外的培训,现在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均可学习。培训逐渐由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进一步激发了员工培训的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使企业文化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前景展望

全球互联网、“互联网+”的提出,为互联网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培训工作搭借互联网这列快车,扩展了培训的方式、方法,从而不再局限于教室、讲师和时间。通过互联网,手机可以传播海量信息,培训也可以变得无处不在、随心所欲,大大提高了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在无声无息中增强了员工的综合素质。

信息化平台助力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论文 篇2

一、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助力科研管理与决策

1. 灵活的权限管理

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与ARP一期的查询系统相比, 有灵活的权限管理功能, 通过用户、权限、资源目录和报表来对不同用户使用ARP信息资源进行授权。既可以有效管理信息资源, 又可以满足不同工作性质的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如“决策支持”资源目录显示的是对ARP系统数据的分析, 可供研究所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对研究所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 进而为决策提供依据。“报表分析”资源目录是各个模块的报表分析结果, 使用者是相关管理人员, 可以快速得到各类数据的报表分析结果, 并导出报表数据, 对自己所管理的工作进行全面分析了解, 也可以对系统中信息维护的情况进行查对比较。“信息查询”资源目录包括了全所科研活动中的人、财、物、科研产出物信息等, 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资源目录, 资源目录可以对全体职工和研究生开放, 同时也可以有选择地对不同的用户限制部分资源的查询。知识产权查询包括了研究所全部科研产出物信息, 开放查询权限, 可以使职工和学生加深了解、相互监督、相互激励。这种灵活的权限管理既方便了广大职工和学生了解研究所的情况, 使信息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同时通过不同角色用户、权限、资源目录和报表的授权, 为用户定制具有个性化的信息查询菜单, 用户通过角色身份进行信息资源共享, 对敏感信息资源起到保护作用。

2. 丰富的信息资源

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表现形式 (报表、图表) , 数据同步及时, 可满足研究所不同层次用户的使用需求。“个人信息”是使用最多的一个功能, 通过该系统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到与个人有关的所有信息。使用“决策支持”功能, 各级领导可以直接从系统中获取信息。更加方便、灵活、快捷, 同时减少了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的工作量。“报表分析”和“统计系统”给管理部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管理分析工具, 他们可以从这些报表中提查询管理工作所需要信息, 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信息查询”中几乎包括了研究所全部科研活动信息管理信息, 比ARP一期工程的信息查询系统信息量大了很多, 我们将原来在课题查询中的相关科研产出物信息删除 (这部分信息已经包括到知识产权中) , 仅保留课题相关信息, 使内容看起来更加合理。知识产权信息查询对每一个科研人员来说都很需要, 申报项目、写总结、课题组或部门进行产出物统计、管理部门进行绩效管理都可以方便地从“信息查询”的知识产权目录中查到所需要的信息。科技处每年年底对科研人员进行考核的大部分指标也都是通过ARP系统知识产权查询功能核查数据进行考核, 例如成果奖励、发表论文、制定标准、申请专利等等。资产信息查询是使用较频繁的一个功能, 资产部门经常需要向上级部门或地方科委报送研究所的资产分类统计、资产按年代统计数据, 以往在ERP系统中操作比较烦琐, 通过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查询简便、直观、快速, 成为资产管理的一个极好工具。

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还提供了资源服务, 包括研究所的基本信息, 统计信息, 政策法规, ARP相关, 电子资料, 图片资料, 模板资源相关信息等相当于研究所的资料档案库, 给科研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3. 方便的检索功能

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所提供了更为方便灵活的检索查询和分析功能。“关键字索引”提供了快速查询功能, 用户输入报表名称的关键字即可快速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或报表;“查询”按钮提供了条件查询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 (组合) 对信息资源进行筛选, 查找符合要求的信息。这些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 可以在系统中快速、准确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

二、ARP系统数据质量是推进信息平台应用的基础

ARP所级系统信息资源平台所展现出来的大量数据都是科研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数据, 其中包括科研计划与执行数据, 人力资源数据, 综合财务管理与监督数据, 科研条件数据, 基本建设数据, 电子政务数据, 教育资源数据, 评估评价数据及外部数据等。这些数据有普通用户在线填报的数据, 也有关键用户进行业务操作时审核整理的数据, 如果数据质量得不到保证, 各类用户在信息资源平台中获取的数据不正确, 将会导致结果和决策不准确, 直接影响信息资源平台的应用推进。因此, 推进ARP信息平台的应用, 关键在于基础数据质量, 抓好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实时性对于ARP所级系统十分重要, 目前数据质量已经成为ARP系统的生命线。

1. 保障基础数据的实时性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 对于使用数据的人 (尤其是决策者) 来说, 往往需要更多的实时数据和最新信息, 如果数据信息延迟, 可能会导致当前的决策或推导变成无效。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是手工采集数据, 定期将数据导入到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和共享。而ARP所级系统是与科研活动同步的管理系统, 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数据产生, 科研、业务人员要及时更新数据 (如知识产权数据) , 才能保证信息资源平台为用户提供“鲜”、“活”的数据, 保证ARP系统与科研活动同步, 体现ARP系统的实时性与灵活性。因此, 我们的工作方式应该从向ARP系统导入数据 (平时采集的业务数据年底导入) 转变到从ARP系统导出数据 (随时根据业务管理需要向系统要数据) , 充分发挥ARP系统的数据处理、协同工作、数据共享服务功能, 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

2. 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ARP系统信息资源平台对数据的另一个要求是数据的准确性, 即数据必须去伪存真、符合实际。在ARP系统中, 数据的值和描述一定是真实的, 并且和业务系统保持一致, 才能使ARP系统的各项业务信息能真实反映科研管理活动的状态, 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依据。但是系统中的数据是从外界输入的, 大量的原始数据的输入是一项繁琐而又单调的工作, 难免出错。而且当发现错误时, 对数据进行重新的处理比较费时。因此, 首先要加强业务系统关键用户的责任心, 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输入数据的准确性。例如经常通过信息资源平台设置查询条件进行检索查询, 并与系统中已处理数据进行核对, 及时发现错误, 进行修改、去重, 这种方法可以查出大部分数据错误。另外广大用户使用信息资源查询平台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进行修改, 确保数据准确。

3. 注重基础数据的完整性

基础数据的完整性是指要满足系统对数据项规定的要求, 没有疏忽遗漏,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每一条数据都必须是有意义的, 最好不能为“空”;其次要求我们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不能有任何数据的“丢失”。保证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就是防止数据库产生不正确的数据, 以及防止丢失数据。

在ARP系统数据库中, 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系统设计了很多“必填项”来防止丢失重要数据, “必填项”没有录入, 是不能保存该条数据记录的。但是, 数据质量的保证仅靠软件显然是不行的。实际上, 在整个数据质量的控制过程中, 人仍然是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在准备数据时, 首先要检查“必填项”是否都满足要求, 保证输入的数据符合规定, 而不是为了该条记录能够顺利通过, 随便找一个替代字符填入“必填项”中使之能够通过保存。“必填项”是产出物数据的重要信息, 一定要填, 而且还要填正确, 才能够为科研管理活动所用。除了“必填项”以外, 从应用需求出发, 我们认为所有字段都应该尽可能填全, 数据越完整, 信息量越大, 越能够满足科研管理活动的需求。因为只有所有的字段都有信息, 你才有可能使用信息资源平台统计各类信息, 做出各种业务报表, 满足国家对科研机构基本信息统计的需求, 对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三、结语

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是ARP系统中一个重要应用平台, 它将研究所科研管理工作集中展现。ARP系统是研究所科研活动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ARP系统信息资源平台则是对各类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服务, 提升研究所管理工作效率。因此, 灵活有效提取ARP系统数据、友好便捷的用户界面和基础数据质量是深入推进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在研究所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关键。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实际, 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 继续优化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功能。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的提升数据质量的管理流程, 坚持不懈地抓好数据质量, 才能支撑起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的各类应用, 提高ARP系统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服务与决策能力。

微信公众平台助力班级管理信息化 篇3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班级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1-0073-02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学生、家长三方面组成了重要环节,他们之间互动和交流的成效体现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和艺术性。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给班级管理行为提供技术支撑,辅助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家校沟通信息化,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本文就微信公众平台在班级管理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微信公众平台简介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企业营销、推广工具逐渐被移植到教育领域。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个人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具有操作便捷、交流高效、形式丰富、推送精准等特点。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提供教育资讯和服务,家长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了解学校文化、班级活动,掌握学生在校表现情况,满足家校沟通的需求。

二、班级管理基本功能的实现

在实践中,我们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二次开发,利用相关功能架设家校互动交流的高效平台,实现了班级事务的管理,各类学习信息自助查询以及班级文化活动的动态宣传。

1.让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教育资讯服务窗口

微信公众平台的核心功能是沟通和交互,微信订阅号每天都可以发送一条信息组合到每一个人的手机端。利用这一功能,可以拓展实现例如各类会议、班级活动的通知,教师调、停课通知,家庭作业布置等功能。微信订阅号也可以根据关键字推送信息。利用这一功能,可以实现班主任对班级管理业务流程的查询、任课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查询和咨询、家长对办事流程的查询和咨询等功能。例如:输入“用餐”,学生每一天的伙食菜单都可以查阅,甚至学生当前用餐的图片和视频情况也可以观看,图文并茂!输入“身体素质”,弹出学生每学期的身体素质报告,便于家长进行了解和对比。输入“课程”,可以了解每一学期的课程安排,还可以借助微信第三方平台进行课程调查和课程评价,在不断的互动中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在公众平台上进行互动,共同参与班级的建设和管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如果申请的类型是微信服务号,那么除了具有以上功能,还可以利用微信公布的api函数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交互菜单。例如,可以把每次考试的成绩输入后台数据库,通过接口连接微信用户界面,学生输入学号查询成绩,了解在班里的总体状况。这样既方便学生及时知晓成绩,又避免了在班级公开排名,保护了学生的隐私权。还可以做成学生的成长档案,学生每一学期的学习成绩、身体素质、获得的荣誉、在校的表现都可以纳入微信公众平台,而这一切,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呈现了,而是以图文并茂、声音加视频元素方式呈现的逐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大量学生数据可以形成班级数据云,若干个班级数据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学校数据云,而海量学校数据可以形成更大的教育数据云!

2.让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学生表现舞台

身为家长,都很想了解孩子每一天在校的表现,然而,班主任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要满足全班几十名学生家长的这一需求,显然有难度。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让家长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便成了动动手指即能完成的“简单任务”。

例如,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加强学生德育建设,通过宣传每月之星等形式,用以鼓励各方面表现优秀和进步快的学生,树立榜样,促进班级学生共同进步。这些都会得到家长的极大关注。同时也要把家长的评价和反馈告诉学生,并且告知他们家长很在乎他们在校的表现,为了不让家长担心,一定要好好表现。

每当班级和学校开展活动时,可以用手机拍下学生活动的视频和照片上传微信,配上说明文字发出去,让家长浏览、下载和保存。通过多途径展示班级的活力与文化,把现实的校园生活与虚拟世界相结合,创建“数字化”班级。

学生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整合音频、视频等各种元素制作出个性化电子杂志,能够让全班同学、家长们都看到,并可以得到有效的支持、反馈和鼓励。如果做得好,更多社会人士也可以加入微信公众平台收看学生的新媒体作品,这样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3.让微信公众平台成为班主任工作资源库

在平时的班主任业务培训中,很多新任班主任反馈,缺乏班主任工作的细部管理经验。面对一大堆的班级事务,新任班主任往往不知所措,无从着手,需要向资深班主任讨教经验,而过去随着许多优秀班主任的退休,很多丰富有效的班级管理经验都跟着流逝。那么如何让这些优秀的班级管理经验得到继承和发展呢?我们尝试着在班主任培训中使用了微信公众平台手段。把班主任的工作经验通过公众平台的关键字慢慢地积累起来,这些经验在累积的过程中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它可以讨论,可以修改,可以给正在进行的班级管理提供参考,加以交互,从而使口口相传演变成了持续发展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可继承形式。实践证明,这种形式不仅效果好,而且过程性的思考都能够被教师及时地记录下来。逐渐的积累过程中,班主任对于进一步数字化管理会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和潜移默化的认可。

4.让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学生移动学习管理平台

班级微信公众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当学习资源管理平台、学习手段和工具的角色。例如通过开发微课程,任课教师可以将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适合移动学习的材料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给自己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相关页面将问题的答案发送给特定的学生,而学生只要拥有移动设备,就可以在家里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掌握自己想学的知识。完成从预习、自主学习、复习、答疑、检测、评价等完整的学习流程,从而达到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展望

信息化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紧密的联系会让班主任、学生、家长感受到保持关联的踏实,信息化更会和学生们的学习教育活动相叠加。本文基本实现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师生互动交流及自助查询。基于该平台,可继续深入探索,实现更丰富有效的管理和交互功能。 例如,可衍生搭建班主任、教务、学校等多个平台,实现学校微信集群功能,搭建综合性的学校微信教育平台。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日益成熟,它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定会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将会在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而这一切的实现都依赖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大胆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腾讯公司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在你身边为你设计,腾讯的用户体验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陈晓罗.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师生信息互动平台研究与实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9).

[3]杨帆.浅论微信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青春岁月,2012(21).

[4]杨晓哲.教育信息化:新的设想、新的篇章[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5]李潇潇等.浅析微信平台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河北教育,2014(8).

信息化平台助力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论文 篇4

创新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是根据创新的基本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为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创设条件的教育。它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地方,实验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一流的实验室和高水平的管理,是衡量实验室科研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建立起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的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是高职院校实验教学重大改革之一,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实验室信息特点

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集知识获取、知识应用与管理为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实用价值。实验室的信息是包含各个层面的信息,其信息组成包括实验室人员、实验设备、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等。实验设备的差异,造成实验室信息种类的多样性,有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影音文件等。实验室信息的流向也是多向的,既有信息的采集录入,也有信息的查询打印等,同时需要对不同的信息种类赋以相应的访问权限。因此,合理的信息管理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管理,并能体现不同种类信息流之间的关系,还要充分考虑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平台需求分析

1.规范实验室管理和提高办公效率,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优化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节约更多的资金用于教学及校园设施;便于教务教学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充分共享,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减轻教务人员工作负担;推动学校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适应现代化工作要求,充分体现学校管理工作的先进性。达到了教育优化和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

2.适应实验室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当前虚拟技术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很多高职院校都相继建立了虚拟实验室。并且校园网的建立在高职院校中也日趋成熟。这就使建立可靠的信息信道以实现尽可能有效的信息传递成为实验室建设的主要课题。

3.创新教育的要求。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是重视教学过程的学生参与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在平台中学生可以浏览到实验室的信息,可以查询实验要点,预习实验,预约实验,并且可以进行虚拟实验、创新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综合作用。建立起以网络化、信息化为基础的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它的目的不仅是要实现资料的网络化共享、无纸化办公、降低资源管理成本、减少社会固定资产投入,使资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实验室管理效益的明显提高提供技术基础,更重要的还在于引导人们转变传统观念,开始一种新的工作方式,让更多的人享受新方式带来的方便、效益和快乐。

三、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构建要求

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作为实验和信息管理的支撑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应遵循以下设计要求。

1.可靠性。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可靠性对资源的安全共享是至关重要的,而任何一个系统都可能发生故障。因此,在平台的设计时,要考虑好相关的容错系统,让联网的计算机可以相互备份。同时,系统必须采用性能优越的数据库系统。这样有利于提高大批量资料的吞吐时间,使整个系统管理规范化;而且随着资料量的增大和操作扩展到一天24小时、一周7天,能够执行备份操作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此外,在灾难性故障发生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还原数据库,使资料的完整性、安全性得到保障。

2.灵活性。建设一个实验室数据库系统有助于实现资料的集中管理,但由于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许多功能还需不断完善。因此,设计时应考虑基于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各功能抽象概括成相对独立的单元,从而增加系统的可伸缩性,也为今后的功能扩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并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应用。

3.开放性。构建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信息资源在网络上的安全流动,增强实验室信息的交互性和适时性,使得有限的实验室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因此平台的建设应具有足够的开放性,不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更为重要的是实验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开放。这不仅充分利用了实验资源、提高利用率,并且通过鼓励学生自我设计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丰富了实验教学层次。

4.统一性。将全校各部门中准备共享的数据库打包成网格服务的形式,向外提供统一的接口,不更改数据库的结构,也不更改信息系统程序。仅仅共享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通过服务的形式将分布异构的数据库共享起来。

5.安全性。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的多样性、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络容易受到*客、病毒、蠕虫、恶意软件和其它恶意的攻击。无论是有意的攻击,还是无意的误操作,都有可能给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到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

四、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组成根据实验教学的需求,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包含用户认证、预约、实验教学、管理、数据维护五个模块。这些模块在基础信息交换平台支撑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信息的全面集成,以满足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实验管理、实验学习等各种功能要求。

1.用户认证。用户认证模块由用户登录、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模块构成。用户登录模块负责所有用户的登录管理;用户管理模块对教师、学生、管理员三类系统用户进行管理;权限管理负责给不同类型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

2.预约模块。用户是教师和学生。分为实验室设置查询、实验仪器查询、管理制度查询、仪器预约、预约查询等模块。在此模块,教师和学生可以了解实验室的详细信息,包括实验室的地理位置、可容纳学生的人数、仪器详细信息等。并可以预约实验室及仪器。

3.实验教学。用户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可以录入相关的实验大纲、实验介绍、实验说明、注意事项等实验信息,可以查看学生的预约选课情况,获取实验室以及实验台的安排,审批学生自设计实验申请,批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如果是实验时间登陆可以对学生实时监控功能获取实验信息。学生登录可以查询实验要点,预习实验,进行实验预约,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申请自设计实验,查询自己做过实验的成绩并能够提交实验报告。

4.管理模块。用户是管理员。分为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功能模块。实验室设备管理模块包括对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实验室信息录入、实验台的管理、使用设备的工作日期、每天的工作时间等日常使用信息的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包括实验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试题管理模块,从整体上安排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场地、实验辅导教师等。

5.数据维护。对面对象是系统管理员,属于后台管理。主要是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数据备份可以协助管理员备份系统所使用的网络数据库,当数据遭到攻击受到损坏时恢复数据库,提高系统模型可靠性。

五、结束语

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把学生实验预习、预约和对实验室的日常综合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实验室对外交流与信息共享,使实验室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不仅符合创新教育下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也为将来全面应用新理念下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信息化平台助力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论文 篇5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双语教育办公室 2012年 4月 27日

湖北助力 博州教育援疆取得新成效

为进一步做好新一轮教育援疆工作,5月6—10日,博州党委常委、组织部长赵天杰同志带领州委组织副部长徐小兵、州教育局党委书记、副局长郎需波、副局长沙顺利及有关学校负责人赴湖北省开展教育援疆对口交流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新一轮教育援疆工作。赵部长、郎书记一行先后到湖北省委组织部、武汉市委组织部、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湖北省教育厅、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部门和单位汇报人才援疆、教育援疆工作情况,协调对接教师轮换、对口援助、合作办学等有关工作。在省教育厅,郎需波同志详细汇报了近年来教育援疆工作取得的成效,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教育援疆工作的意见建议,省教育厅党组书记蔡民族、厅长陈安丽会见了代表团部分成员,副厅长欧阳建平就开展教师交流培训、职业教育对口援助、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定向招生、经费支持等事项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意见和方案。经过双方协调交流,教育援疆工作取得新成效。

信息化平台助力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论文 篇6

根据州、市主管部门关于在集中开展道路运输安全教育培训的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吸取“XX”事故教训,总结和检查“XX”事故后集团开展的各项安全整治工作;XX集团于20XX年X月XX日至XX日,在三楼会议室举办了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教育培训会。

此次教育培训以全体驾驶从业人员,安全技术科、客运经营管理部、客运站和公交经营管理部工作人员为培训对象;重点学习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交通安全和道路运输法律法规。为总结和检查“XX”事故后集团开展的各项安全整治工作,检验教育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对受训人员进行了培训考试,并要求写出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以考试的方式促进安全管理和驾驶服务工作。

此次培训会得到了XX市安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运政管理所、市交警大队的大力支持;XX市安监局XX副局长、市交通运输局XX副局长、市运政管理所XX所长、市交警大队XX到会进行指导讲话和安全法规培训。同时,集团安全分管领导、客运和公交分管领导就集中教育培训和今后的安全管理提出要求,重点强调在今后的安全管理和驾驶服务过程中,必须按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集团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工作,杜绝“三违”,确保集团安全生产。

信息化平台助力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论文 篇7

●平台的主要特点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主要集成了教育教学及办公常用的各种系统, 为日常的教育教学及办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该平台的主要特点是: (1) 该平台是教育局和学校联动应用的云计算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2) 以市 (县、区) 为单位构成资源池, 所辖学校为基本应用单位。 (3) 涵盖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资产建设和管理等方面。 (4) 用户包括教育局、学校、学生及家长等。 (5) 实现区域教育主管部门的垂直管理和业务指导、基层学校数据上报以及区域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云计算模型基本结构的核心部分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服务器“云”。它将资源聚集起来, 形成了一个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同时由服务器中的各种配置工具来支持“云”端的软件管理、数据收集和处理。按照服务的分类, 实现监控和测量, 保证服务的质量, 合理地分配资源, 达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用户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 便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 快速地获取资源, 享受便捷的云服务。

●平台的主要功能

该信息化平台集成了日常应用的各种软件, 能够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日常教育教学及办公需求。

1.中心基础平台

教育局中心基础平台主要用于管理下属学校的基础数据, 区县教育局可以对下属学校进行统一管理, 设置公用基础信息, 并管理区域用户及区域下各个学校的管理员账号, 开通学校可使用的软件, 设置学校软件归类, 为下属学校发布通知公告, 并可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 提高数据存放的安全性。

2.学校基础平台

学校基础平台主要用于统一设置和管理学校基础数据信息, 设置各区域软件共享基础信息, 减少初始化设置工作量。在使用系统时, 只需关注主要的业务方面, 降低系统的操作难度, 提高实用性。基础信息设置主要包括学校及部门信息, 职务信息, 课时安排, 各年级班级开设, 管理学校教师及学生用户账号, 安排各年级开设的科目, 教师分组, 教师安排, 学生调动班级等信息的设置。

3.网络电子备课系统

网络电子备课系统将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备课检查等常规的各教学环节有机组织起来, 形成定位到课堂的教案库、素材库、习题库, 组建校本资源库, 实现校内、校际间备课共享, 备课相评。教研人员能随时检查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进度, 充分利用网络和教育教学现代化的设备提升区域内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是为学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学生成长电子化手册的教育信息化应用, 通过它能够管理和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实现学生常规表现的记录与汇总。教师可对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进行管理, 生成评价等级;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账号, 可随时上传、管理和查阅自己的作品成果及成长资料, 了解自身发展状况;教师及家长及时互动, 跟踪学生的成长过程, 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5.教育局电子政务管理系统

教育局OA系统是一套稳定、安全、灵活、实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结构简明实用, 功能模块灵活稳定, 设计人性化、使用简单且易于扩展。软件主要由系统内通知、信息采集、局内工作计划、公文流转等模块构成, 可实现教育局各科室间及教育局与下属单位之间信息的传送与反馈, 并具有严格的权限限制。

6.校务办公管理系统

校务办公管理系统致力于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系统针对办公管理中的公文办理效率低、事务繁多、信息传输量大等特点, 强调了信息共享, 提高了网络协同办公的能力。校务办公系统采用一端维护, 两端同步, 系统交互的架构方式, 避免了繁琐的重复劳动, 又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可实现日常办公提醒、进行网络会议、论坛交流等功能, 提升了学校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有效性, 实现了校园“无纸化, 零电话”的高效绿色办公。

该平台还集成了资源库管理系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成绩分析系统、学生网上学习辅导平台等软件系统, 能够满足学校及教育单位的日常办公、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应用, 尤其是网络电子备课系统, 能够很好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推崇。

●平台的效用

1.节约资金投入

信息化建设中成本主要来源于软硬件的购置、日常维护及设备更新等, 将这些建立在云计算和服务的基础之上, 将大大减少资金投入。通过强大的云计算平台, 可以将大量的中低端服务器、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资源组合起来共享使用, 构建为系统的基础设施层, 利用分布式和群集式软件进行计算, 把计算结果组合在一起传递给“教育云层”, 即虚拟层, 从而加快完成时间、提高质量。

利用云计算技术, 既降低了对服务器和终端用户的设备要求, 又扩展了办学资源, 并且无需经常对服务器端和用户终端进行维护, 可以大大节约设备资金和维护资金, 在提高办学条件的同时, 降低了办学成本。

2.实现资源高度整合

将信息化建立在云计算和服务的基础之上, 将现有分散的、自成一体、本地化的网络信息平台转变成为一个与具体网络运行环境、网络服务器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无关的强大的统一的通用信息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以成千上万的云服务器为依托, 拥有强大的计算功能、海量的网络资源, 现有的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软硬件资源重复投入、虚拟化教学设备运行能力支持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可以将所有的教学资源、专业信息和应用程序等置于应用教育层。云计算使得互联网的每个节点都可以作为数据存储中心和数据计算中心, 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整合各种优质资源, 为广大师生提供合适的、优质的、可重复使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各级各类学校的需求, 学校是在同一标准的系统内使用教育云平台, 各学校信息资源都可以与其他学校共享, 从而较好地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3.增强信息安全

校园网内的计算机病毒的防控一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尤其在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实验室,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病毒查杀软件, 仍不能有效地防控。而在云计算环境下, 云计算提供商拥有先进技术和专业团队来负责这些资源的安全维护。用户将数据存储在云端, 本地不再存储任何数据, 因而不用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 同时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可以帮助你放心地与你指定的人共享数据。

4.实现云服务化的学习

在此类平台的支持下, 信息迁移到“云”上, 降低了构建网络化学习环境的门槛, 对网络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云服务化的学习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和距离限制, 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器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云服务化的教学平台把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增强了教与学的效果。针对云服务化的教学, 会辅助教师把握教学过程, 使教师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来;学生可以利用云服务化的平台,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 有选择性地学习, 使学生更加主动。

随着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化教育利用云平台可以实现教学、管理和信息交流等功能。从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云计算技术的特点看, 云计算辅助教学模式应当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支持各种方式。

5.搭建全新的交流平台

教育云平台能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构建全新的交流空间。使用者可随时随地登录, 享用教育云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应用软件。教师可以远程指导学生学习;可以上传自己的教学资源, 可与其他教师在线共享;还可以接受远程培训。学生可以在线选择名师, 在线观看视频授课, 在线获得名师的答疑解惑。

家长在征得子女同意后, 可以进入子女的空间与孩子互动, 及时了解孩子各种情况;还可以与其他家长、教师一起讨论交流。区域教育云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架构, 它可以向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各种教育活动所需的信息化服务。

目前, 云计算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 云计算将会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希望能够利用云计算这种新的技术, 改进我们的教育信息化, 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为云计算在教育中的深入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云_百度百科[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882080.htm2012-8-2.

[2]王康, 廖汉文, 张岩.云计算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2 (4) :104-106.

[3]冯毅.基于云计算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 (1) :53-56.

信息化平台助力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论文 篇8

根据工作要点安排,今年成都市将结合成都教育年度重点工作,市教育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参考国家、四川省及发达地区年度科研选题重点方向,研究制定本年度成都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选题指南。

按照教育科研课题立项评审工作规划,年度市级课题立项数控制在100项以内(不含名师课题),包括重点课题、一般课题、专项课题。根据规划编制工作需要,我市将确定5个左右的重要课题开展研究工作,为确定“十三五”成都教育发展目标和重大政策、项目、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其中,将重点围绕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来蓉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教师人才资源开发等重要问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

据了解,为了加强教育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成都市今年将启用全市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其应用于课题立项、阶段评审及成果评选全过程,并探索建立教育科研课题备案制度。根据安排,今年我市还将修改完善优秀成果评选办法和评选标准,组织开展成果推荐与评选工作。拟评选第三届成都市优秀教学成果80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50项。

信息化平台管理制度 篇9

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建元一矿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添置更换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管理与维护 设备报废 附则

建元一矿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信息化管理,合理规划和高效、安全利用信息系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综合管理部为公司信息化对口管理部门,本制度适用于建元一矿各部门及施工单位。

第二章 添置更换

第一条:信息化设备的配置,原则上根据煤矿各部门需求情况和信息化建设综合需要,由煤矿统筹安排。第二条:因工作需要添置(更新)信息化设备时,由需求部门填写《建元一矿信息化设备添置更换申请表》,明确提出目前遇到的困难和所需设备性能要求,由信息中心进行技术鉴定,然后报财务部、分管矿长审批,由信息管理中心形成设备调拨或采购方案。采购的设备要注重性价比实际功效,力求力行节约、合理配置。

第三条:新购入的信息化设备(含软件)属固定资产范围内的必须按财务制度办理入库和出库手续,所有资料统一归档,信息管理中心应妥善保管好随机资料和软件介质。

第四条:新购入信息化设备(含软件)时,信息管理中心应协助供货方进行安装调试,确保设备正常投入使用。

第三章 管理与维护

第七条:信息化设备实行统一管理、分别负责。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全煤矿系统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煤矿信息化设备的规划、技术论证、采购、调配、维

护、维修和管理。各部门操作使用人负责所有设备的环境卫生和日常清洁维护,各部门负责人承担部门设备的日常管理。

第八条:要充分挖掘现有信息化设备潜力,重视维护维修、功能开发、改造升级、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信息化设备在使用中保持完好,做到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物尽其用。杜绝闲置浪费、公物私化,不得将信息化设备用于与工作无关的事务上。

第九条:各部门操作使用人员需做好防尘、防水、防磁、防震、防盗等工作。计算机设备的键盘、鼠标、磁盘驱动器和显示器是易损件,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保持清洁。磁盘驱动器及移动介质在读写时,禁止移动、晃动。键盘、鼠标要定期除尘。

第十条:计算机等日常办公用途的信息化设备主要责任人是使用本人,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更换使用人。第十一条:各种设备要明确专人负责保管,定期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对暂时闲置的设备应妥善保管,定期保养,第十二条: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信息化设备操作规程操作,应掌握操作步骤,阅读有关手册,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不得凭主观意识随意操作,避免人为损坏,严禁超负荷运行。

第十三条:连接设备电源时,应明确供电电压的类型和范围是否符合设备的输入电压要求,不符合要求时,不准连接和开启电源、重要新信息化设备必须在配备UPS电源或稳压电源的电网环境下运行,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得震动、搬运或碰撞。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带电拔插。长时间不用时,应切断电源。

第十四条: 路由器、交换机等重要网络设备和电缆的安装、配置以及因工作需要进行操作和管理。使用部门不

能随意更改相关配置,更不能未经允许随意关闭网络设备。

第十五条:重要网络设备必须监理完整的技术文档和维护方案。网络设备的定期停机维护和升级必须有维护记录。

第十六条:网络设备配置完成后要注意保存设置,登录口令要保密,不得泄露。同事应安装配备相关安全防护工具,第七备份数据,检查安全漏洞等隐患,使之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第十七条:信息化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通报煤矿信息管理中心进行处理,严禁非专业技术人员擅自拆卸设备、更换零(部)件。

第十八条:要监理信息化设备借用制度,设立借用登记册,做到借用登记、遗失赔偿、归还销帐。高档贵重设备应建立专门使用管理办法,不得借做私用。

第四章 设备报废

第十九条:计算机设备的报废必须严格履行手续,由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由信息管理中心进行技术论证并签署意见,报请煤矿领导审批后,根据财务制度办理报废手续,并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报废处置。

第二十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可以申请报废:

1、主要部件或结构已经损坏,不能达到最低使用要求,且无修复价值的,可申请报废。

2、经技术鉴定,确属质量问题或损坏过重,无法修复及维修费用超过、接近新购设备价格的可申请报废。第二十一条:对违反规定的部门或个人,将依据《建元煤矿违纪违规行为处罚办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给公司信息化建设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分管领导的相关责任。

第五章 附则

信息化平台助力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论文 篇10

摘要:介绍了信息化技术在唐钢信息自动化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开发完善了一套集系统管理、设备档案管理、点检管理、检修管理、缺陷管理、事故管理、预案管理为一体的专业设备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企业线上设备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专业管理平台;设备管理

1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逐步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信息化专业管理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正逐步渗透到企业管理中。随着企业的管理模式发展,传统设备管理方式中针对现场设备的记录易丢失,查找起来不方便等弊端逐渐呈现出来,为了顺应当今企业的发展,信息化的专业设备管理平台正应用到企业的现场管理中。针对以上传统现场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依托信息化技术,完善了一套专门针对现场设备管理的系统,该系统集系统管理、设备档案、点检管理、检修管理、缺陷管理、事故管理、预案管理为一体,极大地方便了管理人员对现场设备的管理。相关管理人员可随时查阅现场设备、及时掌握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及针对现场关键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等,极大地提高了现场管理效率,实现了企业线上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2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2.1设备档案管理

设备档案管理是现场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设备档案出现问题直接影响着现场设备、备品备件、计划上报等方方面面,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需要设备档案中相应设备的型号参数,根据说明书进行。为了防止备品备件缺失对生产造成影响,需要根据设备档案的型号参数进行备品备件的上报,做到有计划的管理。对于备品备件的存放,为了防止存放地点的杂烂无章,我们可以根据设备档案中相应设备的应用位置,将备品备件进行规律的分类存放,做到有规律可循,在现场设备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找到相应的备件,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传统管理模式中,无论是纸版的`手写还是后来电子版的存储,都易造成设备档案的丢失,档案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使用专业设备管理平台之后,将准确的设备档案导入系统,之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更换,并对设备档案及时更新,以后的现场维修、计划上报、备品备件的管理都可以根据平台中的设备档案管理进行,避免了因找不到设备型号造成处理以上情况的延误。

2.2点检管理

在使用信息化专业管理平台之前,对于现场设备没有一个规范的点检标准,对于各个区域的现场设备点检没有规律,重点设备点检的频率相对多一点,对于那些相对不重要或者是使用频率本来就很低的区域的现场设备就去的次数频率低一点,有些问题发现的可能就没那么及时。使用该管理平台后,针对每个职工制定了点检路线,既不会对职工造成单日工作量的过于繁重,也不会出现漏检的现象,并及时上传点检结果,便于管理人员了解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在问题的上报以及查询过程中方便了职工,也便于管理,规范了职工的点巡检过程,同时提高了职工的劳动效率。现场设备情况的传递也直接决定着现场管理的水平,使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后,每个职工将自身负责区域的现场设备传至信息化管理平台上,便于其他职工随时随地查阅设备信息,区域点检人员不上班的情况下,同样能掌握该区域的设备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

2.3检修管理

在设备管理中,设备保养维修信息至关重要,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反映出设备一段时间内的运行状况,劣化趋势。以前这些工作均需要记录大量的纸质版资料,每台设备建立一套设备卡片,发生维护保养、检修时找出对应卡片逐项填写,而且总结经验时翻阅资料太多,浪费时间。而使用专业管理平台之后,依托该平台,通过制定维检修作业标准,对现场关键设备制定相应的作业标准,方便职工查询并按其操作,这样就缩短了设备故障的处理时间,提高了职工的工作效率。对于日常检修和周期性维修保养的设备,没有一个规范的记录,这就可能造成以前记录的丢失,周期性维修保养时间记录的不准确,依托该专业管理平台,做到的周期性维修保养设备的有计划进行,并在维修之后对维修后设备的技术参数、维修时间做到准确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2.4缺陷管理和事故管理

对于现场设备的缺陷,也是现场设备管理的一个难点,职工在负责区域点检的过程中发现缺陷,由于职工素质的参差不齐,对于缺陷的识别不能做到准确,现在依托该设备管理平台,职工通过点检发现现场问题,现场拍照及时上报至该平台,通过管理人员作出识别,对缺陷的轻重可作出准确的定位,并及时处理,方便以后出现类似问题查阅。针对事故管理,现场一旦出现事故,无论事故大小必须及时上报,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现场状况,并作出相应的指示,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事故的扩大化。

2.5预案管理

根据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对现场设备出现故障时作出相应的安全预案,这就使职工在维检修设备时可能出现疏忽安全操作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现依托该专业管理平台制定现场关键设备的安全预案,并定期进行安全预案演练,在一次次的演练中加深岗位职工的对安全操作步骤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李红霞,梁工谦.设备管理信息化应用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04).

[2]吴刚.炼化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建议[J].当代化工,2017(01).

[3]吕现传,古锋,张惠民.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煤矿安全,(10).

让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篇11

作为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区,襄阳市襄州区立足区域实际,积极作为,在组织保障、经费投入、常规管理、高效利用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落实“一把手”工程,创新机制体制

加强组织领导。襄阳市襄州区明确了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主体,成立了以区领导和区政府相关部门 “一把手”为成员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部署协调、指导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时,襄州区教体局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明确相关科室的职责。各学校成立相应机构,具体负责本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全区上下联动,分工合作,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

健全各项制度。为规范管理,襄州区结合本区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全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日常管理、经费保障等,全面构建了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创新经费投入。一是区政府财政投入。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首期投入1200万元用于“教育云工程”建设,以后根据实际逐年递增。二是学校公用经费专项投入。襄州区要求各学校公用经费的20%用于教育信息化设备更新、维护及购买相关服务。

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捐助。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社会各界鼎力相助。今年一季度,襄州区就收到爱心企业家捐助的多媒体设备150余台(套),现金50余万元。

建立周报月查制度。各学校设专人每周上报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度和使用情况。区教体局安排专人负责督催各学校登录教育部统计平台,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度进行统计汇总并及时上报。区教体局教育信息化办公室每月对各学校的建设和运用情况进行督查,协调解决其在建设、使用、维护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创新考核评价机制。襄州区出台了《襄州区教育信息化考评细则》,从基础建设、设备管理、课堂运用、教学效果、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设定了5个大项、30个小项,作为对各学校教育信息化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每学期对全区各学校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同时将教师日常应用、创新使用情况纳入学校常规考核,作为教师“评先表模”、晋升职称的依据之一。

高标准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教育技术装备项目工程”等大规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2014年,襄州区又启动了“教育云工程”建设,全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装备达到较高水平。

“班班通”实现城乡全覆盖。在已完成的教育云一期工程建设中,共建设“班班通”教室187个,加上之前装备的965个教学班,全区“班班通”班级覆盖率达85%以上。2015年,襄州区政府又划拨专项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全区146个农村教学点的“班班通”建设。今年底,襄州区将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全覆盖。”

学校宽带网络实现城乡“校校通”。全区35所学校完成了宽带网络改造升级,其中初中以上学校宽带网速达到100M、镇中心小学达到50M,其他保留学校20M、农村教学点10M,同时,襄州教育城域网正在构建之中。

名师直播教室建设“高规格”。在教育云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中,投入300余万元共为全区12个镇(办)中心学校和区四中、区实验小学、区教体局机关共建设了15个高标准的名师直播室。名师直播室的高标准建设为教师“晒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校带弱校“捆绑推进”。在坚持政府投入的同时,襄州区教体局把6个二级单位、12所局直学校、12个镇(办)、146个农村教学点“捆绑”起来,采取强校带动弱校的方式,每学期向对口支援的学校捐助一定数量的多媒体设备、资金等,为对口支援的弱校解决1-2个实际问题,并把帮扶情况纳入双方的综合考核之中。

搭建新平台,赛训与研讨相结合

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难点在如何运用。襄州区教师队伍庞大,要提高全体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必须创新培训手段和方法。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引进专业人才。襄州区充分发挥“新机制”教师的专业特长,让其参与到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并负责该校的教育信息化装备示范应用、维护保养工作。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每年利用寒暑期对教师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并根据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开展相应的研讨。

“老中青”共携手。襄州区在开展集中培训的同时,常态化教育信息化校本培训也同步开展。各学校普遍以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帮扶小组,老教师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中年教师利用较强的教研能力、青年教师利用较完备的现代教育技术,相互帮扶,取长补短,整体提升。

“以赛代训”激励提高。通过参加各类竞赛,激励教师研究教育信息化,提升信息化技能,促进其专业成长。

“网络教研”层层提高。充分利用教育云平台、“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等开展网上教学研究活动。组建襄州教育信息化培训交流“QQ群”、“微信群”,安排具有一定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教师担任管理员,定期组织研讨,实时在线解答教师在运用中的疑问,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立足“四个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襄州区建立了面向教师、学生、家长的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了名校名师资源,该区探索实施的“在线课堂”和“同城示范课堂”正在襄州区实验小学和区四中试点。在程河镇和张家集镇,“一校带多点”的专递课堂应用试点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探索的“一拖三”远程教学为偏远教学点开齐课程教学新模式已基本成熟。“在线课堂”、“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正在开展。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级差距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同时,襄州区加大教育信息化常规运用管理力度,制定科学规范考核评价机制,把教师的运用频率、运用效果、师生满意度纳入其中,并和教师的绩效考核、“评先表模”挂钩,通过激励和引导,促进教育信息化与日常教学的深度融合,彻底改变传统农村教育教学模式。

随着襄州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用的不断推进,襄州教育已逐步从单纯的学科教学发展到综合性的学科整合,正向规模与内涵兼顾,优质与均衡并重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强区迈进。

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对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都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教体局)

教育信息化助力多元评价 篇12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一条以教育信息化助力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以及学校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的新途径。

一、教育信息化为多元评价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自2004年第二轮基础教育改革以来, 学生的多元评价一直备受关注,很多学校都在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评价维度的客观准确性以及基于学情校情的操作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可谓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多元评价呈现出主动与被动两个显著的发展特征。被动特征表现为:招生考试制度深水区的攻坚克难、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纵深推进,促使学生的多元评价必须要为适应新的发展趋向进行必要的完善提升和指标再规划, 以确保与改革节拍相一致。主动特征表现为: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学生多元评价借助新技术、新媒介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评价的方式、方法更为灵活、 便捷,形式更为多样,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学生多元评价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之欣喜。

二、“云桥”应运而生,助力学生多元评价

天津第二十五中学结合多年来在学生多元评价领域的探索实践,希望乘改革发展之机,借信息化发展之势,助力多元评价探索。我们与高校专家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研讨,深入挖掘校内特级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的潜能和才智,虚心征求学生和家长代表的意见,历经半年的研发实践, “云桥”学习社区应运而生。“云桥”学习社区秉承促进生命发展的理念,以学生多元评价为核心,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智能管理与家校互动等功能为一体。“云桥”由一个门户网站及其链接的学习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组成,有效地实现了 “双平台互通,一账号访问”,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接入方式的基础上,涵盖了更加便捷的客户端接入方式(包括苹果版和安卓版)。

1.多元评价,和谐发展

在学生多元评价方面,“云桥”学习社区遵循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律,形成了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报告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品德素养报告、学业水平发展性报告、艺术与科技素养报告和体质健康素养报告。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报告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基础,分学期对学生进行概括性、综合性的全面评价;品德素养报告传承我校 “学科德育”办学特色,旨在引领学生崇高品德、健全人格、诚实守信等德育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学业水平发展性报告是依据学生入校时的学业水平所进行的教育增值评价及学情预见性分析评价;艺术与科技素养报告则依据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最近颁布的《中学生艺术素养测试办法》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对学生的艺术与科技素养进行量化评价。

基于“云桥”学习社区形成的评价报告具有四大显著特点:第一,正面引导。 报告以激励为主,以促进学生发展、关注学生成长为评价取向。第二,形式新颖。 报告集数据、图表、写实性语言、情境图片等为一体,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第三, 数据多维。报告数据来源于日常追踪统计、 学生及家长记录、教师写实性评价等多种渠道。第四,发展为纲。报告始终指向学生各维度指标的发展性,凸显其发展效能及未来发展趋向,并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2.合作型的教师专业发展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云桥”学习社区通过进行合作型教师文化建设,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基于校本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电子学案及习题库建设;二是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微课”建设;三是在常规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利用“云桥”学习社区进行即时性的、小众化的“微”教研。 “云桥”学习社区集研、学、评于一体,教师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交流,它不仅起到了教师研修中心的作用,更为教师创设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了合作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建设。

3.校园智能管理与家校互动

在校园智能管理方面,“云桥”学习社区将学校的服务功能、管理章程、量化标准与考核评价进行模块化结构设计与统计应用,借助信息化实现高效、有序的校园管理。各种管理信息的及时传输和接收, 促进了扁平化管理,提高了工作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度;管理信息的模块化和数据的可评价化,促进了管理工作的清晰化和标准化;量化标准与综合评价相得益彰,使智能管理系统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又不失人文关怀。

在家校互动方面,“云桥”学习社区借助自主研发的家校沟通平台和与校务管理相链接的家校互动空间,帮助家长随时了解学校发展动态,掌握学生在校情况。这种家校间的“零”距离沟通,不仅有利于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而且可以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通。

三、改善学生成长生态,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助力学生多元评价,从表面上看,是评价手段的科学便捷、评价方法的多样灵活、评价呈现形式的直观清晰;就内在实质而言,它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传统学校教育的某种超越,突破了教育教学行为中有形或无形的“围墙”,使学校教育生态、家庭教育生态乃至社区教育生态以更有效的方式相互融合,从而改善了学生的成长生态。同时,它必将反作用于教师,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师群体的变化,引发其对自身专业化水平发展的自觉渴求,出现由内而外、带有强烈自驱力的发展倾向,从而促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持续性的提升。

上一篇:防滑下一篇:绿地小学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