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中学学生资助管理办法

2024-06-20

三岔中学学生资助管理办法(通用8篇)

三岔中学学生资助管理办法 篇1

三岔中学学生资助管理实施办法(14-15学)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贯彻落实简财教【2010】79号《简阳市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该实施办法。

一、健全机构,明确责任

1、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学文 副组长:钟根廷(常务)陈俊义 钟才平组 员:曾建春(政教)郑传伟(政教)叶发志(总务)王存丽(团委)尹志勇(行政办)李斯兵(教务)下设学生资助办公室 主 任:曾建春 副主任:郑传伟 成 员:安 阳 曾光林 李帮禹 陈玉芳 吴友忠 孟绍忠 职 责:学生资助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负责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制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办法,负责公示并审批确认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象名单。

2、学生资助工作评审小组 组 长:钟根廷 副组长:曾建春 组 员:郑传伟 年级组长(叶发志 李斯兵 尹志勇)职 责:负责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象的认定与评议工作。

3、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小组 组 长:钟根廷 副组长:郑传伟 组 员:李斯兵 叶发志 王伟才 安 阳 曾光林 孟绍忠(学籍员)吴友忠(出纳)陈玉芳(会计)李帮禹(信息管理员)年级组长 班主任 职 责:⑴广泛宣传资助政策,积极动员、组织学生申请。⑵负责审核各班推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提出拟确认为资助对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并予以公示。⑶具体负责全校学生学籍和资助管理工作。⑷严格审核学生信息,确保无误。⑸对学生信息实行实时报告,并严格履行纸质报告签字手续。⑹签订责任书。为确保资助工作落到实处,执行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工作规范有序,确保受助对象准、人数清、与各班主任签订责任书。⑺加强资金管理,为学生办理银行卡,确保资金安全。⑻加强感恩教育。重点突出“成才”和“感恩”两个主题教育,大力表彰和宣传自立自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典型,唤起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引导他们克服困难、立志成才、回报社会。⑼资料归档。收集、汇总有关宣传、活动开展的相关文字、图片材料,整理材料并归档。⑽按要求上报材料。

4、学生资助工作年级评议小组(全校按年级成立三个小组)组 长:各年级组长 副组长:各年级副组长 组 员:年级各班主任 学生代表 下设班级评议小组 组长:班主任 组员:科任教师(3)人 学生干部(4)人 学生代表(3)人 临时学生代表(1)人 职责:⑴负责本年级(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象的认定与民主评议工作。⑵严格审核学生信息,确保无误。⑶对学生信息实行实时报告,当学生学籍等信息有变动时,班主任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学籍、资助管理员和有关部门及领导,并严格履行纸质报告签字手续。⑷评议时实行回避制,即:评议学生代表或学生干部本人时,由临时学生代表进行。⑸按学校资助办的要求上交本年级受助学生相关材料。

二、工作程序 领会精神→成立工作小组→资助工作计划→宣传动员→落实指标分配→公示指标→组织学生申请→学生提供材料(国家助学金申请表,申请书,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身份证、户口本、低保证、残疾证等原件及复印件)→班级民主评议→年级推荐(并提供材料)→资助办(审查验收→审查签字→收集整理)→学校审查→公示受助学生名单→上报信息、上交材料→学生感恩教育→资助金发放→学生受助心得(纸质材料、电子信息)→资助工作总结。

三、申请受助学生的条件及提供的材料

1、申请的对象:在籍在校普高学生。

2、基本申请条件 ⑴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⑵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⑶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⑷勤奋学习,积极向上;⑸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说明:⑴操行表现良好:未受学校记过及其以上纪律处分(已撤销处分的除外)。⑵本期已受其它资助的学生不再享受国家助学金。(3)行为礼仪考试不合格的学生不得享受国家助学金。

3、申请学生应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 ⑴提交书面申请,并填写《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⑵提交户籍所在地村、社或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对于孤残学生、残疾家庭子女、农村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等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直接提供相关证件)。⑶对于孤残学生、残疾家庭子女、农村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等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优先享受。(4)提交第二代身份证或户口本的原件及复印件(待学校审查后退还原件)。

四、签责任书

1、分管校长与校长签资助工作管理责任书。

2、责任科室与学校签资助工作管理责任书。

3、班主任与学校签资助工作管理责任书。

五、资料上交

1、申请受资助学生的资料一式一份,按顺序申请表→学生书面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村上或居委会出证明并盖章,乡镇民政部门签意见并盖章)→第二代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

2、年级为单位,按学籍号由小到大顺序整理资料,装订成册(年级组负责)交资助办公室。

3、学校审批、公示后,资助办负责上报(交)相关材料。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简阳市三岔中学助学金申请条件及评审标准

(一)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纪守法,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努力学习,道德品质良好。4.勤奋学习,积极向上。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二)评审标准 在符合助学金申请条件的基础上,学校按照下列标准组织评审: 1.农村和城镇低保困难家庭 2.父母丧失劳动力的困难家庭 3.孤儿困难家庭 4.有伤残人员的困难家庭 5.有重大疾病人员的困难家庭 6.突发事件导致困难的家庭、单亲困难家庭以及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的普通高中学生 7.品学兼优,家庭生活俭朴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享受助学金,已享受助学金的,停发助学金。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

2、受到学校通报批评及其以上的纪律处分且尚未取消其处分的。

3、不服从学校管理,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

4、在校内外策划、怂恿、组织、参与打架斗殴,情节严重的。

5、吸烟、酗酒屡教不改的。

6、学期内无故迟到或旷课严重的。

7、多次违反住校生管理规定的。

8、故意损坏公物的。

9、学生因事(病)休学期间

简阳市三岔中学助学金管理机构和有关职责

1、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学文 副组长:钟根廷(常务)陈俊义 钟才平组 员:曾建春(政教)郑传伟(政教)叶发志(总务)王存丽(团委)尹志勇(行政办)李斯兵(教务)下设学生资助办公室 主 任:曾建春 副主任:郑传伟 成 员:安 阳 曾光林 李帮禹 陈玉芳 吴友忠 孟绍忠 职 责:学生资助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负责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制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办法,负责公示并审批确认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象名单。

2、学生资助工作评审小组 组 长:钟根廷 副组长:曾建春 组 员:郑传伟 年级组长(叶发志 李斯兵 尹志勇)职 责:负责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象的认定与评议工作。

3、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小组 组 长:钟根廷 副组长:郑传伟 组 员:李斯兵 叶发志 王伟才 王存丽 安 阳 曾光林 孟绍忠(学籍员)吴有忠(出纳)陈玉芳(会计)李帮禹(信息管理员)年级组长 班主任 职 责:⑴广泛宣传资助政策,积极动员、组织学生申请。⑵负责审核各班推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提出拟确认为资助对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并予以公示。⑶具体负责全校学生学籍和资助管理工作。⑷严格审核学生信息,确保无误。⑸对学生信息实行实时报告,并严格履行纸质报告签字手续。⑹签订责任书。为确保资助工作落到实处,执行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工作规范有序,确保受助对象准、人数清、与各班主任签订责任书。⑺加强资金管理,为学生办理银行卡,确保资金安全。⑻加强感恩教育。重点突出“成才”和“感恩”两个主题教育,大力表彰和宣传自立自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典型,唤起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引导他们克服困难、立志成才、回报社会。⑼资料归档。收集、汇总有关宣传、活动开展的相关文字、图片材料,整理材料并归档。⑽按要求上报材料。

4、学生资助工作年级评议小组(全校按年级成立三个小组)组 长:各年级组长 副组长:各年级副组长 组 员:年级各班主任 学生代表 职责:⑴负责本年级(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象的认定与民主评议工作。⑵严格审核学生信息,确保无误。⑶对学生信息实行实时报告,当学生学籍等信息有变动时,班主任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学籍、资助管理员和有关部门及领导,并严格履行纸质报告签字手续。⑷评议时实行回避制,即:评议学生代表或学生干部本人时,由临时学生代表进行。⑸按学校资助办的要求上交本年级受助学生相关材料。

三岔中学学生资助管理办法 篇2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 大部分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学生入学前从生源地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证明, 另一种是入校后根据院系尤其是辅导员的学生工作获得的学生在校表现进行认定。第一种方式开具证明的主体不是出钱方, 国家目前对开具证明的规定尚无, 缺乏约束和监督认定机制, 导致开具证明比较随意, 信息的可信度不高, 加之生源地分散, 各地区差异性较大, 可对比性较差, 给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入校后第二种认定方式相对比较切合实际, 但是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缺乏可量化的指标体系, 都是仅凭学生之间的印象和负责人的班级干部经验判断,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把握标准无法量化确定, 导致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科学性、可靠性、公平性。

以上两种认定机制相对比较简单, 认定的可靠性较差, 无法真正了解实际情况。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碍于面子不愿意表达出自己的实际情况, 不愿暴露自己的实际困难, 最终导致辅导员和学生们不清楚其家庭状况, 降低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公平性和可靠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登记认定机制可以增加渠道, 全方位、多角度、宽渠道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寻找便于学生吐露自己心声的方式方法来做工作, 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更加有效、更加科学, 让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得到合理认定。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待优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校园内比较特殊的群体, 他们在面临高额学费和生活费等的同时, 还承受着多样化的环境刺激、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复杂的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多种消极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辛辛苦苦通过高考进入大学, 家里人对他们的期望非常高, 盼望着通过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心中充满着美好的愿景。但是现实总是与理想差距很大, 多样化的环境刺激、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复杂化的人际关系等, 都让他们的身心背负巨大的包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自己的现实情况都是讳莫如深, 进入大学对比舍友、同学的生活等, 产生对自己不满、鄙视的情感, 孤独、失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

考入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成绩优异, 自尊心强, 面对窘迫的经济状况, 不愿在同学面前表露, 暗自制定较高的不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 要在学业上与同学一决高下, 但是由于学习目标没有结合实际情况, 缺乏对其他同学水平以及高校学业难度的考虑, 最终目标没有实现, 导致产生失落、自卑心理, 引发不良的后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善言谈, 缺乏沟通, 极易产生孤僻内敛的状态。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担忧和未来毕业后找工作的压力是影响这些学生很重要的因素, 不断增长的物价和社会环境的多变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恐慌和迷茫。

三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加以整理、归纳、运用和共享, 这是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它主要包括:学校资助管理相关制度、政府及教育部门制定的学生资助政策、受助学生的个人信息、资助管理业务的申请、受理审批等相关程序。随着政府及教育部门对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重视, 资助的业务工作量逐年增加, 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增加, 需要完善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 才能更好、更顺利地完成工作。目前政府及教育部门开发了学生资助管理网, 但是很多学校还是不够完善。

目前, 大多数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采用简单的文字操作和报表派送手段等传统信息管理方式, 学生资助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阻碍了基础数据的广泛采集, 影响学生信息的精确度。目前很多高校正在不断健全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 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2014年增设业务, 为学生提供校园卡消费数据、学生资助统计数据、学生月生活费参考数据, 为勤工助学设岗单位统一发布招聘信息等。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办公自动化只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 还要加强自主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业务培训, 提高奖助学金评审效率, 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 实现资助信息共享, 做到所有资助信息公开、透明。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途径不足

现在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主要帮扶途径有贷款 (国家贷款、生源地贷款) 、奖助学金 (各类) 、勤工助学等经济上的资助帮扶, 还有心理咨询服务工作, 开展“砺心、励志、力行”教育。经济方面的帮扶要把资金发给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关键是困难学生的等级认定机制要健全, 认定方式方法正确, 现阶段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各类奖助学金基本可以解决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是经济上的资助帮扶只是表面的, 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 只是解决上学难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影响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

帮扶途径中勤工助学是非常好的方式, 勤工助学可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品质。学校应该拓宽勤工助学多方面的渠道, 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从活动中锻炼自己。心理方面的帮扶非常重要, 通过“砺心教育”, 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专门的团体心理辅导, 通过不同的项目来训练学生自我认知、思维创新、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自卑自闭、缺乏自信、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通过开展“励志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 提升内在动力。通过“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感恩和诚信意识, 多做社会公益活动, 拓宽资助帮扶途径。

摘要: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是国家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存在的问题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机制不够健全、心理健康状况有待优化、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帮扶途径不足, 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资助管理

参考文献

[1]黄建美、邹树梁.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4) :81~84

[2]杜德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李克明.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 2012

浅谈县级学生资助管理 篇3

关键词:炎陵县 学生资助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221-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财力的增强以及政府财政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关乎改善国家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体现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学生资助资金投入逐年迅猛增加。与此同时,加入到县级特别是贫困山区、老区县级学生资助的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以及富有爱心的个人也迅速增多。在很大程度上说,社会捐赠资金已成为国家助学资金的补充。伴随着县级学生资助资金的增多、学生资助工作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意见的出台,县级学生资助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已迫在眉睫。本文以湖南炎陵县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实践为例,对县级学生资助管理进行探讨。

1 炎陵县学生资助管理现状

炎陵县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成立较晚,相关工作基本从零起步,從业人员也缺少相关经验,一直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总结,笔者认为目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本县学生资助服务体系未纳入政府“十二”五中长期规划中,同时作为直接主管部门县教育局也未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对接工作。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目前基本由省、市级直接制定制度、培训人员及对接,与县教育局在业务管理和对接上除了汇报,按要求参加必需会议、捐赠现场受邀在台上讲话外,很难将学生资助中心的人、财、物安排。资助工程、项目放在讲稿上、口号上的“学生资助是改善民生的实事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那么重要的位置,实践工作者偶尔会有演“独角戏”之感。另据笔者调查,湖南目前办公条件、资金经费以及人员配备等只有极少数县达到省教育厅出台的标准化建设要求。湖南株洲市将学生资助纳入市为民办实事考核后,所辖县(包括本县)虽然重视程度有很大的改变,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设达到省标准化要求任务还很艰巨。

1.2 管理模式难规范

目前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管理制度混淆、模式开放多样等,管理欠规范。以本县为例,炎陵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本应以服务资助学生、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发放管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国家学生资助资金为主,接受社会捐资助学为辅,并建立相关制度与管理办法。但教育基金 会、希望工程等等与教育、学校、教师、学生等相关的公益服务工作均挂靠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管理的模式多样,教师的救助、工程建设资金的引进管理、希望工程项目的服务管理应接不暇,在制定学生资助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确定资助模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教育公益的方方面面,以至于管理模式难定论、难规范。

1.3 人员数量及配置欠科学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设立了基本账户、资助专户,承担着全县小学至大学的资助资金管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和管理工作等,资助对象涉及千家万户,管理资金上,县少的近千万,多的几千万甚至过亿。需要维护和管理的资助系统有中小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系统及本县的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网等等6个系统,上报数据、下达指标、维护管理贫困学生信息库等等,工作任务的繁、难、重可想而知。以本县为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一并承担着教育基金会、希望工程等项目资金的管理,按成立时批准编制2名配备人员,主任1名,办事员1名,主任需处理协调部门工作的同时负责全面工作,还需统总管理所有的系统、信息,项目、几个资金账户。不难看出,人员的配置与工作量要求严重不符和欠科学。

1.4 资助资金迟到及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学生资助款主要来源于中央、省级财政,市、县级配套小部份,由财政专户直接至校(义务教育阶段)或学生银行卡(中职、高中),除了时间上迟迟未到影响管理外,资助款项会基本到位。而管理工作经费目前稳定的是每年由县财政预算几万元,不稳定的是工作成绩突出的省级下达的以奖代补资金、奖励资金1万至N万元。管理工作日常用品的配备、申报材料真实性走访核实的车费、出差的资金引进、下乡的资金落实情况抽检差旅费,必要的电脑数量、打印设备、扫描录入设备、复印设备、走访记录用的相机、下乡用的车辆等等开支几万元很难维持,经费严重不足。

2 加强炎陵县学生资助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管理机构建设,改善管理条件

就目前管理机构来说,尽管人员编制按比例基本配置到位,但随着大学生生源地贷款项目的不断推广发展以及学生资助范围、项目的不断增加,人员编制应配备3名以上,在特殊时期还应调配相关的人员来协助工作。工作经费应预算10万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常运转及添置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工作必备的办公设备。办公条件上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建设专用档案室和学生、家长、教师休息厅。随着项目的增加以及项目以真实、阳光为基础的要求,走访、核实情况环节必不可少,也是公平、公正、工作责任的需要,而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一般地处偏远山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需要配备下乡工作专用车辆。

2.2 加强学生资助管理队伍建设

全县应有一支由各学校负责此项工作的专干组成的县级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以便于把资助政策宣传、落实到学生上,并达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全县应有一个热爱公益事业的群体—— 义工组织,并统筹管理,调动义工们的热情,更好地为学生、学校服务。

2.3 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管理

通过设立国家资金专户、社会资金专户、直接到户等方式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管理。鉴于国家资金专户资金、社会资金专户资金好统筹,而直接到校到户资金的统计、管理较难,十分有必要建立学校资助台账,并协调学校专人统管上报,以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管理。

2.4 加强学生资助项目执行的管理

要加强对学生资助项目执行的管理,助学基金、项目资金、社会个人捐赠等学生资助项目的执行应以捐赠方的合理要求为目标,做到组织公开、阳光运行,在接待、组织、协调项目活动时,多汇报、多请示,勤思考、勤动手,以保证学生资助项目的成功执行。

2.5 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争取引进更多学生资助资金

三岔中学校长 篇4

全国基础教育先进个人 镇原县三岔中学校长 郭忠伟

郭忠伟,男,汉族,现年47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现任镇原县三岔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庆阳市历史学会会员,甘肃省骨干教师,全国基础教育先进个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三岔中学的全体师生有着深刻的理解,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感触颇深。三岔中学的发展凝聚着郭忠伟校长对教育的一片痴心,展现了他志于教育,精于管理,勤于创业的领导风范。

爱教育成就事业

1979年,郭忠伟同志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走上了三尺讲台。从小学教师到中学校长,18年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突出;所任高中历史课教学十多次进入全县高考单科人均成绩前三名,其中六次获得全县第一名。潜心教育研究,主持研究的课题《以人为本,合作管理——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探索》通过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并被庆阳市教研室评为一等奖、中央教科所评为特等奖;《提高教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用成就感引领教师》等论文在《中国教育报》等刊物上发表。曾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2004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2007年5月庆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8年被评为庆阳市模范校长、镇原县优秀校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个人;2009年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全国教育科研杰出管理者”荣誉称号。

“5·12”汶川大地震中郭校长带头捐款救灾

有思想才有作为

成功的事业基于成熟的理念,典型的环境孕育典型的人物,而典型的人物可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和作用。在三岔中学发展的关键时间他走马上任担任校长,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痴爱和对教育管理的深刻理解,为了一个朴素的理想:“改变更多老百姓孩子的命运――培养一个学生、致富一个家庭、辐射一个村庄”。面对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差,教育教学成绩差和师生工作学习习惯差的“三差”局面,他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组织班子成员认真研究,走访教师,在学生中广泛调查,和家长交谈,听取各界人士的看法,通过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各种因素,立足校情,准确定位,提出了“质量立校,教研兴校,合作管理,全面育人”的办学思路。确立了“办人民满意的老区名校”为奋斗目标。郭校长认为:“只有确立科学的办学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为老师的成功、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群雁高飞头雁领,他以其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学校的发展不遗余力。不仅是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工作狂”,更是一个站在学校发展高度上的规划设计师。他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必须有一个务实、高效、团结、拼搏的领导集体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抓好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才算是抓住了管理的关键。他对班子成员和教师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上具体指导,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热情关怀,知人善任,恰到好处,任人唯贤能达到最佳组合,且事无大小,率先垂范。他对领导班子建设提出“约法三章”:一是“三靠三不”(制定计划靠党的教育方针,不搞无目的蛮干;各项工作靠分管领导、靠全体教职工,不靠一人主观武断;当干部靠努力工作和人格影响力,不搞阳奉阴违和拉帮结派。)、二是“三要三不”(工作中要统一思想,顾全大局,不各行其是;处理问题要讲政治原则,头脑清醒,不徇私情;工作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重,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三是“三定三做到”(定计划,做到定期检查,按期完成;定制度,做到照章办事,以身作则;定办法,做到计划管理,目标管理,规范操作)。齐心打造了班子的整体优势,切实增强了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他审时度势,着眼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在业务能力上注重“两功”(教学基本功、育人基本功)和“四能”(能说、能写、能教课、能管班)训练。在思想要求上,强化“四个意识”(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忧患意识、教改意识),在知识储备上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函授,师徒结对帮扶,过好“三关”(教材关、教学关、教研关)。到目前,20名教师参加自学考试,40多人次参加函授学习,11名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25名教师取得了高一级文凭,教师合格率提高很快。120多人(次)外出学习研讨,先后有68名教师的120篇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1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3人被评为市级模范班主任,2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3人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11人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18人(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8人获县委政府高考优秀奖,30多名教师在县级以上优质课竞赛中获奖。

省教育厅白厅长在市、县领导的陪同下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

善管理硕果累累

郭忠伟同志具有高超的的领导艺术和较高的学识水平,再加上他完美的人格魅力,一身正气,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秉公办事,坚持原则,平易近人。与他接触,时刻感到他的勤奋与智慧,深沉与稳健。他善于协调各种矛盾和应付纷繁的日常事务,善于运筹帷幄,调动学校各机构超常运转和每位教职工的积极性。他勤于调查思考,工作细化到事无巨细,在三岔中学师生的眼里,郭校长就像一只上足了发条的钟表,永远不知疲倦的奔走着,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晚上11点休息,长期坚持出操,坚持每天听课,他几乎没请过一天假,工作中的他却总是精神焕发,给师生以鼓舞和力量。

郭校长提倡坚守“三种精神”(艰苦奋斗、科学民主、合作共赢),发扬“三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优良传统,坚持一年一度的公正考核制度,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评优选模制度,使广大教师精神风貌好,工作状态佳,凝心聚力强。形成了一个作风正、讲团结、有作为的领导班子。坚持民主管理、集体决策,充分发挥党支部、各处室、各团体的积极作用,广泛听取不同意见,按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确保决策科学。他在学校内部具体管理上以强化年级组管理为主要手段,促使管理重心下移,整体工作实行分层管理,分级负责,分类考核,综合评价的管理模式,管理实践初见成效。郭校长要求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走“教研兴校”的路子,他要求教师要以“善教、善导、善研”,学生要“乐学、勤学、会学”为目标要求,同时创造条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学习交流,先后组织教师考察参观了县内兄弟学校和庆阳一中、二中、洋思中学等十多所外省市名校,每学期分阶段派出教师赴华东师大、上海交大等参加高考培训和新课程理念的研讨活动,经常请市教研室专家、县内名师来我校进行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加强交流研讨。成立了教研室和各年级学科备课组,规范集体备课要求,培养了教师,提高了质量。2006年来学校共申报国家、省、市级课题21项,其中英语组研究的课题《偏远山区学校英语教学整体推进的实践与研究》已获“庆阳市第六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和“甘肃省第七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其他各组已有2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8个课题获国家、省、市级立项,其中国家级重点课题1项、省级重点课题3项、市级重点课题4项。

经过不懈的努力,三岔中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连续四年高考、中考获得了双丰收。继2005年本科进线47人,2006年本科进线72人,2007年本科进线101人,2008年本科进线126人的基础上,2009年高考再创辉煌。二本进线127人,其中外县考生11人,县内考生116人(民族考生2人),重点线上32人,600分以上3人(应届生2人),进入全省前100名2人,进入全市文理科前20名共5人,进线率达43.6%,较去年进线率34.9%增加8.7个百分点,再次超额完成县局下达的72人本科进线任务。学校2007、2008年连续两年荣获庆阳市“农村中学高考质量”三等奖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教育管理科研成果优秀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镇原县“高考先进集体”,镇原县“初中毕业会考”三等奖,镇原县“教育工作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先进集体”,镇原县“先进基层党组织”,镇原县“平安单位”,被镇原县委党史办命名为全县第一批党史教育示范学校。

庆阳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忠伟同志

倾“五心”无私奉献

“潜心学习,苦心求索,倾心投入,诚心待人,精心管理”,这“五心”是郭忠伟同志30年来教育工作一直坚持的人生信条,在教育生涯中,他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攀上更高的台阶。

关爱职工、爱生如子是郭校长的一贯作风,重视心灵沟通,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是他人格魅力的体现。他将全部的爱都倾注给了学校,给了师生。家中父母已年过花甲,儿女都还在外地上学,他对家里的事关注很少,都交给爱人,说起来,他总觉得有些愧疚。但对师生员工、学校的一草一木却呵护备至。在平常工作中,他尽心尽力做到了“柔一点,多春风化雨;文一点,多人文关怀;活一点,多宽容理解”。近年来,他为10多名青年教师牵线搭桥,喜结良缘;老师结婚,或家有丧事,教师患病,无论家住那里,当日天气多么差,工作多么繁忙,他都亲自上门看望,而且倡议全体师生捐款相助特困患病职工。2007年11月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校内外共为身患白血病的陈应军老师捐款达到15万多元。每到省城出差或到外地考查,一旦得知校内职工的子女在那里求学,他一定抽出时间上门看望和鼓励,当他见到同事的子女在外生活困难,受到委曲时,常连自已的随身路费也搭进去了。一些老年教师常常忘记自已的生日,但意外惊喜的却是郭校长的生日礼物第一个送到他们的手里,老师们的内心无比喜悦,深深感到郭校长待人心细、心诚,一般人难以做到他这样的。近年来,他还千方百计争取救助贫困生项目20万多元,使落后山区在本校就读的所有孤儿都得到了党的阳光的温暖。他自已为贫困学生支付学杂费或购买学习用品、辅导资料等2410元。同时严格执行了收费标准和“三限政策”,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为农村学生提供了高效优质服务。另外,郭校长时时处处为尖子生加油,给学困生鼓励,帮助违纪学生认识错误,帮助并不认识的家长解决疑难„„他一直这样坚持从耳濡目染中带动教师,言传身教中影响学生。这一切在三岔中学师生的眼中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一桩桩、一件件的感人事迹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温暖了学生,感动了家长,每年教师节走出三岔中学的学生从四面八方向郭校长及学校寄来不计其数的慰问信。近两年来累计从宁夏固原、庆阳、西锋、环县等地慕名来三岔中学就读或复读的学生达到200人以上,他们看准的就是三岔中学的管理和教学质量。

郭校长正在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工作

抓项目滚动发展

在学校管理中,郭校长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手抓办学条件的改善。他带领师生筑造围墙,平整操场,改建厕所,挖排污水渠,扩建师生饭水灶;栽花种草,栽树剪枝,不但为学校节约了经费,而且使师生受到了艰苦建校的锻炼和教育。他经常教育师生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每一分钱都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出差时他常常提一杯水,夏季从不喝饮料,三餐馒头面条,中午在车上休息,从不上宾馆,他认为否则就太奢侈了,在他的严格管理下学校的经费毎学期统筹规划、精打细算、艰省节约,各项收支有章可循、帐务清楚,近三年来靠紧缩节资偿还债务156万元。

同时,他注重抓项目,多方融资,滚动发展;采用“争取、筹资、借贷、赊欠、垫资”等各种方式,加大了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步伐,实施了基础设备,设备配套,图书资料,信息技术,电化教育,危房改造等十项建设工程。还争取到黄汝斌基金会认助乡村项目、省电力公司特困生支助项目及上海交大帮扶项目等海内外10多个贫困学生支助项目。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近三年来硬化道路3440㎡,引资修建四层单面学生宿舍楼一幢,建筑面积1380㎡,解决了2006年秋季招生的住宿难题,维修改建,添置器材,累计投资106.97万元,争取到位资金65万元,购买公务用车一辆,偿还了大部分债务,争取到国投可容纳2000多人的四层综合教学楼一幢及教职工宿舍楼一幢,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中,今年9月份就可交付使用。还力争在年内完成安装供暖系统、新建操场、购置实验及教学仪器、图书、音体美器材等项目,改善办学条件。

某中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 篇5

自 查 报 告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实践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为人民谋利益、巩固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关注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对他们进行经济上资助、心理上扶持、培养他们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生活、学习的困难并最终顺利完成学业,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2012年以来,在江安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我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各部门按学校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上级的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紧紧围绕学生资助工作的目标,以实施助、补、减免工作为重点,以社会捐资助学为补充,实行学校补助与社会助学相结合来开展工作,努力使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年来,我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做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贫困而辍学,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近三年的学生资助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

为了抓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总务处牵头,各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及时解决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学校成立专门机构,归口管理助、补、减免等各项学生资助工作。学校配备固定兼职资助工作人员,能瞒足工作需要。资助机构有专门办公场所,能接互联网,有存放资料的档案柜室。资助机构配备办公电话、计算机、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学校保证资助工作的正常办公经费。每个学期开学初,学校提出“百名教师进千家,温暖送进每一户”的口号,要求全校教师开展对贫困生的摸底工作,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所有学生及住校贫困生的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学生资助工作。

二、近三年学生资助工作的回顾。

1、制定了《中学学生资助管理实施细则》《中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制度和学生资助工作奖惩制度》,建立学生资助工作数据台账和纸质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狠抓过程管理。

① 对困难学生实施减免相关费用及实施补助的工作是实施义务教育的经常性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三年来,我们实行资助活动严格执行公示、公开,增强资助工作透明度。公开、公正做好贫困助学金的发放工作。对助学金的发放,我们严格按制度办事,经过申请、评选、公示、审核确定等几个阶段,接受监督,将受助学生初步名单和最终结果严格按要求不少于五个工作日予以公示。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放到最需要的贫困学生手中。校长对各部门的资助工作及资料档案定期进行检查。

②为了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助困名额的确定、贫困助学金发放等各个环节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资助均由学生本人、学生家长提出审请,班主任签字,校长审核盖章后,资料档案由班主任和学校各存一份。通过将贫困生档案资料建立专档,加大了资助面,避免多头资助,重复救助。

2、落实专项资金,狠抓好资金筹措工作。

①规范资助工作,严格按上级文件要求对所属学生进行资助,将政府的温暖惠及到每一位学生。

②加大救助资金的争取、引进力度。坚持政府救助为主、社会捐赠为辅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落实贫困学生的补助。广泛开展经常性助学筹资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读方面的积极作用。

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督检查

① 加大资助贫困生政策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开学初,学校通过专栏、新生入学须知以及利用会议向贫困生宣传国家、省和学校资助贫困生的政策、措施,让家长、学生、教职工对有关资助措施应知尽知。另一方面学校加强对助学工作操作程序、资金管理等环节的监督检查,杜绝违法违纪行为,公布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②救助资金严格执行帐务管理制度,分配、使用和发放实行集体研究制度。严格规范程序,确保救助金发放规范,杜绝救助资金在发放过程中代签、代管、托管、隔期发放、滞留、截留、顶冒等违规违纪行为,确保救助资金发放及时、足额、准确,学校领导负责对各班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良好的救助保障环境。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而艰巨的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保证。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不少不足之处。今后,我们要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进一步促进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水平。

1、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校讯通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开展学生资助宣传活动。

2、进一步做好贫困学生档案资料的规范管理工作。做好贫困生助学工作是一件非常繁杂的事情,每学期需要随时注意数据的更新。

3、积极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发挥资助育人功能。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贫困生助学工作除了给贫困家庭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保证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注意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心理上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4、定期组织以班主任为主的干部职工资助业务培训,提高学校资助管理水平。

中学校

中学生贫困资助申请书 篇6

我是第八中学的一名学生,我叫XX。来自XXX。家里有八十多岁的奶奶,父亲、母亲和我四人。由于奶奶,母亲身体长期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父亲靠在外给人打零工,一年也只能挣到3000~4000元收入,根本无法供我读书。目前家里为了我继续读书,已欠亲戚朋友两万余元的欠款。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住着祖父60年代建造的不足80平方米两间平房.鉴于这个家庭状况,我多次向父母提出辍学回家,为他们分担一些负担,可次都遭到没读过书的父母严

厉指责。

为了继续在这里读书,所以,特向尊敬的各位领导申请贫困资助,希望大家能帮帮我,帮帮我的家庭,您的恩情我会永远记在心里,我一定会努力完成学业,并用我最切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谢谢您!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为盼!贫困生资助申请书到此结束。此

三岔中学学生资助管理办法 篇7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管理研究”总体思路

自2007年国家助学贷款以及整个新资助政策体系出台后,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基本进入了正规化的管理过程, 各高等学校在具体实施中, 根据各地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 在资助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取得了显著成效, 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 由于多种原因, 资助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多年的工作实际, 课题组认为新政策框架下的资助过程管理科学化问题尤为重要, 因为资助过程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新政策体系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为此, 该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如下。

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把“爱”融入资助过程中, 坚持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统一、经济资助与精神抚慰相统一;把资助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 激发被资助对象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 构建一个政策实施的科学化管理过程。即如何科学认定贫困生;如何开发资助资源;如何科学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资助资源——引导学生各得其助;如何做好助后管理, 引导学生花好钱、学好习、成好才;如何加强诚信教育配合银行做好还贷工作;如何帮助政府和银行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性化的贷款偿还政策与机制;如何做好资助的成效评价等。

第三, 范例分析。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高校贫困生资助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积极探索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推动本校与中国银行合作建立了信用助学贷款机制, 为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范例, 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范例的突出特色是“盲助” (即隐形资助) 和“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2.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新资助政策执行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管理中存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主要概括为六个方面: (1) 无偿的资助和有偿的资助充满了矛盾; (2) 银行的还贷无论在时间上还是机制上都缺乏资助的本意, 体现不了人性化; (3) 社会企业资助缺乏应有的责任; (4) 家庭负担过重; (5) 学校承担了无限的责任; (6) 学生对资助的认识模糊。

这一系列问题, 使得课题组对过程管理的研究延伸到了资助各参与主体及其客体 (学生) 的责任与义务上来, 开始追究资助各主体到底在资助中是否有利可图, 各方的投入是否得到了客观的回报, 受益者应当如何承担他们的义务与责任。

3.“盲助”的主要思想

盲助, 又称隐形资助, 就是表面上看不见的资助。它是与传统“可视性”资助相区别的一种新型资助方式:一方面, 不能为了公平采用公开“比贫”确定受助人和资助额度;另一方面, 资助人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公开受助人信息。盲助具有隐匿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三大特质, 体现人本、科学、文化三重价值维度。它是一种基于构建和谐教育, 渗透尊重、爱护、帮助、鞭策, 追求“以爱铸爱”的资助模式, 既是一种资助理念 (发展性理念) , 也就是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心理发展、能力发展、道德发展, 也是一种资助方式, 体现资助以人为本的本质价值, 它关注的是不仅仅是贫困生的物质需求, 更关注其心理的健康、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以期把贫困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之人。

为了构建这样一种盲助资助模式, 国家必须要通过建立一个可靠的、不公开的信息库来认定贫困生及其贫困程度, 必须通过一种隐蔽的方法来将资助资源分配给受助学生, 必须通过一种动态信息档案及时掌握贫困生状态的变化, 以便及时调整资助力度, 必须通过一种不公开的途径来评判受助学生的情感、心理、能力和品德。这种资助模式, 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需求, 以隐匿资助方式将人文关怀悄然融入到资助管理过程中, 理解、尊重贫困生, 了解他们的物质与心理需求, 培养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 资助价值导向上引领发展, 资助过程中融入关爱, 资助目的归结育人, 彰显盲助人文关怀价值理性, 促进贫困生和谐发展。

4.“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所谓“1+2+2+1”管理, 即建立一个档案、开展两类教育、落实两个联系、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课题组在“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提出:建立一个档案, 即搭建贫困生信息系统平台, 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开展两类教育, 即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经过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贫困生树立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信心, 已达到促进贫困生和谐发展之目的, 经过心理辅导,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社会能力, 引导其成为健康人格和高尚情操之人;落实两个联系, 即经常关注贫困生的发展, 把其在校情况及时反馈家长;强化一个能力, 即创新创业能力教育。

课题组在2008年提出的“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先在长安大学试行, 后作为我国高校资助贫困生过程管理的一种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 是国家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之举。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该课题搜集了大量关于贫困生资助的研究文献, 并对文献进行分类、筛选、鉴别, 分析整理出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为课题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2. 比较研究法

该课题充分利用比较法, 研究国内外不同社会体制、价值理念及经济基础下的资助参与者的职能定位、管理模式等, 进而分析我国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管理体系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为促进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科学管理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3. 案例与实证研究法

近年来, 教育部所属的一些学校与中国银行合作建立信用助学贷款机制, 为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总结了很好的经验, 课题选取其中一些经验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同时, 课题采用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局部试点、信息反馈等实证研究方法, 在实践中总结理论, 理论又用于指导资助贫困生的实践。

二、研究结论和对策

(一) 资助的终极目标是育人

无论是寻找科学化的过程管理还是对资助体系中各主体责任的追问, 要么是在追求资助的公平, 要么就是探讨投入与回报的关系, 其本质都是把人作为一个受助体或一个特殊的产品来对待的。在实际工作和教学过程中,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交往, 同时参阅已有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越来越认识到:要把将未来交付于他们的当代大学生, 当做产品研究时需要介入情感与精神, 当作受助对象时, 要更多的体会他们的心理, 他们的自尊, 他们受助后产生的情感与动力。所以解决经济问题是资助的低级目标, 追求教育机会的公平, 也只是资助的显性价值, 资助的意义更在于让受助者与其他同学有相同的心态, 激发起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所以资助的终极目标是育人, 隐性价值是构造和谐的教育。那些理性的、凉冰冰的公开、公平的过程管理应当加以改造, 让资助显现她春风雨露般的灵魂, 为此, 课题组提出的“盲助”的育人资助理念。

(二) 完善多元资助的政策体系

1. 建立多层次复合资助体系。

正确区分无偿与有偿的概念, 科学界定资助对象的资助额度, 优化组合现行的资助项目, 通过合理的配置, 使我国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最大限度地体现科学化、规范化, 使贫困程度不同的学生各得其助, 从而使得资助效益达到最大化。

2. 资助政策应走向法制化道路。

贫困生资助工作走向法制化道路, 是解决资助问题的根本途径, 不仅仅用制度, 更要用法律去规范政府、高校和贫困生的行为, 明确三者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从而深层次推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3. 完善资助育人政策机制

“资助育人”是高校资助政策价值的最高体现。贫困生资助不仅仅是物质上资助, 更体现在心理上的帮扶, 能力上的提升, 通过经济—心理—能力的系统资助, 使贫困生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之人。因此,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不应是冰冷的政策文本和面无表情的经济资助, 更要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教育他们自强自立自爱,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荣辱观, 培养他们创新创业能力, 引导他们彻底走出人生的困境, 做成为于国于社会有用之人。

4. 建立高校贫困生政策的保障机制

建立国家贫困生动态信息库、信用制度、思想和能力教育政策机制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可靠保障。

(三) 盲助是构建和谐教育、“以爱铸爱”的资助形式

盲助, 又称隐形资助, 是与传统“可视性”资助相背的一种新型资助方式, 既是对“范式资助”的理论纠偏, 又是高校贫困生资助路径的实践探索。它通过搜集有效的信息, 进行整理分析, 确定贫困生, 然后采取一种隐匿方式将补助直接打入贫困生个人账户。

1. 盲助的特征与价值

盲助具有隐匿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三大特质, 体现人本、科学、文化三重价值维度。

(1) 人本价值。人本价值是盲助的首要价值维度。盲助的人本价值是指通过隐形资助方式, 彰显资助人文关怀的基本维度, 使贫困生在受资助过程中接受诚信与励志教育, 完善自身人格, 培养其追求卓越的精神, 发挥资助工作的德育教育功能, 真正起到“经济上解困、心理上解惑、品格上扶志”的独特作用。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助方式的人性化。盲助具有隐匿性, 体现对贫困生的关爱, 人文关怀的彰显。把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第一, 变“强权关心”为“人文关怀”, 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二是资助目的的去功利化。盲助通过有效信息认定贫困生, 以隐匿的方式直接对贫困生予以资助, 体现了高校资助工作去功利化、以人为本价值理念。

(2) 科学价值。盲助的科学价值, 在于把定量与定性方法分析相结合, 克服了以往简单的定性带来的工作失误。通过对学生家庭所在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家庭劳动供养关系、家庭突发状况等学生信息的搜集整理, 建立贫困生资助信息库, 进行科学分析, 随时监控贫困生资助信息的变化, 根据不断变动的资助信息随时更新资助名单, 把有限的资金用到需要帮助的贫困生身上。

(3) 文化价值。任何事物归根结底都是文化在不同层面的表现, 盲助的文化价值具体表现为与大学文化一脉相承性。盲助追求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 关注贫困生的和谐发展, 所形成的人本文化, 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盲助的四重原则

(1) 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它是现行资助方式的扬弃, 坚持贫困生资助的制度化、规范化, 融入人性化, 坚持资助目标和教育规律的统一。

(2) 社会效应和个体效应相结合。国家实行贫困生资助政策, 显性目的就是实现教育公平, 隐性目的是资助育人。从目前资助工作实践来看, 资助工作缺乏对贫困生个体的情感需求的关注, 忽视个体效应, 造成资助效应的短板。因此, 必须构建以爱心为基础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资助教育全过程, 满足贫困生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激发其热爱国家和回馈社会的内在热情, 把社会效应和个体效应完美结合起来, 开创资助工作的新局面。

(3) 经济资助与精神抚慰相结合。贫困生的“贫”, 不仅具有经济内涵, 还包含精神外延, 因经济困顿而造成心理的高度自尊或自卑, 皆为贫困生的资助教育范畴。资助工作必须改善原有的资助方式, 不能借公平、公正之名, 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资助工作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情感需求, 加强经济资助和精神抚慰的结合, 使贫困生摆脱经济和心理的双重贫困, 彰显资助工作人性光芒, 体现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4) 共性统一与个性区别相结合。贫困生的共性在于“贫”, 而共性却蕴于不同的个体中, 因而又是千差万别的, 资助方式应因人而异, 资助手段人性化, 坚持资助目的无功利化, 包容贫困生的不足, 限制其负性情感的伸延, 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热情, 培养其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

3. 盲助的实现路径

(1) 树立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盲助作为全新的资助方式, 它尊重贫困生的个人隐私, 强化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 注重物质资助和精神抚慰的有机结合, 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盲助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 使资助工作更加人性化, 彰显了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的本质特性。

(2) 构建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明暗两条主线。盲助体系的两条主线包括明线物质和暗线精神的资助。通过物质资助这个明线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层面的资助, 确保其完成学业;通过精神资助这条暗线, 把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有机结合, 激发贫困生中自强不息的精神, 达到资助育人之目的。

(3) 构建立体三重保障机制。首先, 建立高校贫困生数据库, 对贫困生的相关信息进行集成处理, 随时把握贫困生信息的动态变化, 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其次, 构建贫困生资助制度体系, 保障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 建构资助工作德育教育体系。通过树心, 树立贫困生自信自强的信念;通过励志, 坚定贫困生的理想信念, 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加强教育, 培养贫困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四) 贫困生资助过程的科学管理方案

1. 资助体系过程管理的运行思路

贫困生资助体系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贫困生资助体系运行 (执行) 环节。这一环节涉及到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源的配置、经费的筹措等方面内容。

(1) “一体两翼五化”:贫困生认定科学化。“一体两翼五化"的认定构想主要是建立以国家为主体, 高校和政府分属两翼, 以学生信息的网络化、认定标准的科学化、认定人员的专业化、认定制度的规范化和政策宣传的广泛化为基本内容的“五化”贫困生认定体系。它在传统的政府和高校二元组合认定的基础上, 融入新的元素, 加强国家的指导职能, 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细化高校的实施功能, 发挥社会的监督功能, 利用多个支点, 组成新的锥体, 由点组面, 点面结合, 相互补充, 力图构建一个国家、政府和高校三维的科学认定模式。

(2) 多方参与:贫困生资助资金筹措多元化。目前国家拨款和银行贷款是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的主要来源, 高校自筹和社会捐助及其他方面资助的比例较低, 相对于需要资助的经费来讲, 数额较少, 远远达不到需要, 因此要建立国家、银行、高校和社会多渠道筹措机制。

课题组以长安大学为试点进行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学校利用学科专业优势, 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争取企业的资金投入, 设立各类社会奖学金 (如法士特奖学金等) , 为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长安大学2008—2013年社会奖学金总额约为1, 618.35万元, 资助人数为4, 205人次;社会资助总额为308.96万元, 资助人数为816人次 (图2-1) 。

长安大学募捐和社会资本在资助资金比例逐年增大,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贫困生的需求。因此, 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 在以政府为主体的前提条件下, 应积极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 特别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拓展社会捐赠的资金来源渠道, 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3) 二元组合:资助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关键在于其产出的情况, 贫困生资助的产出体现在贫困生个人的发展及贫困生对社会的回馈等方面, 这就要求科学合理的调配贫困生资助的资源, 在国家的指导下, 高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综合分析学校贫困生现实状况, 在不同贫困生群体之间的进行调配, 协调学院与专业之间的配置情况, 落实国家关于贫困生资源配置的政策法规, 达到资源配置合理化。

2. 资助过程监测反馈的管理设计

(1) 健全贫困生资助资金的监管机制。健全贫困生资助资金的监管机制, 确保贫困生资助资金下拨过程中无挪用、克扣等现象发生, 必须实行高校、资助单位及中介机构的三重监管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资金的社会效益。

(2) 构建立体多维贫困生资助的监督体系。贫困生资助监督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贫困生资助工作, 确保资助资金、政策等落实到位, 发挥出贫困生资助的最大效益。因此, 必须构建立体多维贫困生资助交流监督机制。一是建立监督机关与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横向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 明确对教育部门及高校监督的内容、方式及其原则, 定期向教育部门及高校反馈监督所得信息。二是贫困生资助的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院系之间纵向的监督。三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及资助主体的自我监督机制。引入社会监督机制, 把贫困生资助工作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开性, 使资助主体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工作。

(3) 搭建贫困生资助立体交叉式信息反馈系统。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执行情况需要实时反馈, 确保资助主体能根据反馈信息确定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实际实施情况, 以便纠正资助过程中存在的失误问题。建立由政府、高校、家庭、贫困生等组成贫困生资助立体交叉式信息反馈系统, 及时反映贫困生资助的最新动态, 监控实施效果, 适时调整不合时宜的政策, 保障贫困生资助政策时效性。

3. 资助过程反馈改进环节的科学管理

(1) 助学贷款的跟踪管理机制。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重要的资助项目, 在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但是助学贷款是有偿的资助项目, 是以国家和高校信誉作担保, 存在着一定风险。近年来, 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情况不是十分理想, 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国家助学贷款缺乏科学化的管理, 特别是贷后跟踪管理。因此, 要进一步提升助学贷款的管理水平。加强诚信教育, 建立贫困生信用管理系统, 形成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约束和惩罚机制, 大大提高违约人的失信成本, 迫使信用行为当事人不敢失信违约, 设立由政府、学校、银行共同出资的贫困生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把高校纳入助学贷款的还款管理工作中来, 实现风险共担的机制, 解决极个别学生不还助学贷款的风险问题。

(2) 构建四位一体的贫困生就业实践模式。要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单靠高校或贫困生个人是不行, 需要政府、社会、高校、贫困生等共同发挥作用, 形成政府主导、高校主动、社会帮扶、学生能动四位一体的就业实践模式, 更好地解决贫困生就业难问题。

(五) 构建贫困生资助过程的管理模式

根据过程管理理论, 结合PDCA循环四阶段过程管理模型, 把贫困生资助的管理过程分解为政策、执行、检查、改进四个子过程。并分别就贫困生资助的各子过程 (各资助项目) 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课题组初步构建了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图2-2) 。

三岔中学学生资助管理办法 篇8

一、学生资助项目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各级资助机构对资助档案材料的管理工作不重视,管理混乱。资助工作人员认为资助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量大,并且不属资助工作,所以对学生的申请材料、银行的发放清单和资助报表等档案材料乱丢乱放。当相关部门检查或审计需学校提供时,无法提供,更无法补齐。

(二)大部分学校和资助管理机构无档案管理人员,或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学生资助活动形成的档案材料不够规范。比如:银行代发资助金额后,打印给学校的银行发放清单是“工资条”式的清单,给资助管机构的银行发放清单是几万人汇集一起的流水名册表,银行发放清单上无任何签章,佐证档案材料不规范,效力不够。

(三)大部分学校和资助管理机构没有专用档案室,“六防”设备不配套,必备的切刀、统一的档案盒,都无法购置齐备。硬件环境设施不齐全,引起有资助档案材料的也积满尘埃,甚至霉变、虫蛀,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

二、学生资助项目档案管理的策略

管好用好学生资助档案,是协调单位各项管理工作、有序、高效运行的有效保证。因此,本人仅从规范学生资助项目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做法,提出以下管理策略与大家共同探讨。

策略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提升资助人员素质的措施

加强对资助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落实专人或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确保资助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资助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策略二:规范学生资助项目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资助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分类和保管期限

⒈资助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两个原则:凡是反映学生资助项目业务活动、具有查考利用和凭证作用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凡是属应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建档立卷,实行单位或学校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2.资助项目档案的分类与归档标识符号

(1)资助项目档案的分类

目前,全国各省市相关管理部门对资助项目档案的分类无统一规定。因此,本人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档案管理法规和学生助学金资助项目管理工作的规定以及经济专项审计的要求等,设定“资助类”一级档案目录,按各资助项目的工作流程所形成的档案材料设二级类目。具体分类如下:

①资助业务活动形成档案的一级类目有:资助类、会计类、实物类和声像类。

②资助业务活动形成的 “资助类”二级档案类目有:管理性文件﹙文书类﹚、报表类、学生申请类。

③各级资助管理部门涉及资助项目的档案情况:学校涉及资助项目一级类目的档案有资助类、会计类、实物类和声像类。涉及“资助类”档案的二级类目分为:管理性文件﹙文书类﹚、报表类和学生申请类。各级资助业务主管机构的资助项目档案的分类与学校相同,无“学生申请类”档案材料。

(2)统一资助项目归档的标识符号

资助业务活动形成的“资助类” 一级类目的归档标识符号,按资助项目执行的先后顺序而定。涉及的会计类、实物类和声像类一级类目归档的标识符号,分别按会计类、实物类和声像类的规定执行。

⒋资助项目归档的时间和保管年限

归档时间一般是每学期末由学校和各级资助部门整理归档,保管二年后向单位档案部门移交。由于资助项目属经济专项项目,经费来源分别来自于中央和各省市级财政。因此,资助项目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

(二)学生资助项目档案整理

将资助业务活动中所形成的管理性文件、报表类、学生申请类的档案材料,依据各类档案材料的整理办法进行收集、分类、排序、编号、装订、编目、装盒等,使之完整和有序化。

⒈资助项目管理性文件、报表类和学生申请类档案材料的整理方法

(1)整理原则: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

(2)整理流程:收集材料→分类→排序→装订→编制页码→编制归档号→编制卷内文件目录→填写备考表→装盒,共10个环节。

(3)归档要求:归档文件收集要齐全完整。按“件”收集装订保存。对破损、字迹模糊、漏页的文件要进行裱糊、复制或补齐,复制件要清楚并附于原件一并归档。长期存储的电子文件应使用不可擦除型光盘。

(4)排序:按学年、分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分别以资助项目分类编制流水件号。

(5)编号:编印页码号时,印单面的,在右下角编页码,底稿接着正文顺着编;印双面的,正面在右下角编,反面在左下角编;要求用黑色笔、钢笔手写或页码机编页码,不能用铅笔、圆珠笔、红色笔编页码。

(6)装订归档文件: 归档文件按“件”装订。文件的正本与定稿为一件; 正文与附件为一件,附件为两件以上并可单独成文的可分别计算件数; 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 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来文与复文为一件; 会议记录为一件;督查材料视具体情况合为一件或分为数件。考评材料视具体情况合为一件或分为数件;汇总报表为一件;明细表或名册表单一件;学生申请表和其提供的证明材料为一件。

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转发件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复文在前,來文在后;汇总表在前,明细表或名册表在后。

(7)归档章式样及填写方法:在每份文件首页使用红色印泥在右上角空白处盖档号章,在盖档号章内使用红色印泥盖对应归档标识符号章。

(8)编制卷内文件目录:没有安装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单位,采用EXCEL办公软件按以下表样的格式,以盒内文件归档号顺序编制录入归档文件目录信息。

(9)填写备考表:备考表由卷内文件情况说明、立卷人、检查人、立卷时间组成。备考表填写完毕后,统一用A4纸打印,应置于卷内末页。

(10)装盒:按“类别”顺序装入档案盒。卷内文件目录置于盒内文件之前,备考表置于盒内末页之后。

2. 档案盒封面、脊背的格式和标注方法

(1)“档号”填写分类号(类目代号+项目代号)——案卷号。档案盒封皮及背脊上的“档号”填写分类号,年度——卷盒号。“案卷题名”填写资助项目名称。

(2)档案馆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的档案编制的代号。

(3)“案卷题名”填写本卷档案资助项目的名称或主要内容。

(4)“立卷单位”填写单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5)保管期限:统一盖章。

以上内容需要盖章时,要用刻制的字模或阿拉伯号码章蘸红色印泥,保持档案盒清洁、美观。

(三)资助项目档案的交接和移交

1. 各校资助管理工作人员工作变动,必须严格履行交接手续。交接双方、单位负责人应在移交清单上签字。交接目录一式3份,单位存档1份,由交接双方各执1份。

2. 学生资助项目档案按学年分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进行归档。学期结束后,由单位﹙学校﹚资助业务部门整理学生资助项目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完成后,由资助业务部门保管二年,二年后资助业务部门将资助项目档案向单位档案部门移交。

上一篇:六年级周记100字:一件小礼物下一篇:百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