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家金融

2024-08-22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通用8篇)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 篇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法规》网络课讨论题答案

讨论题目:什么是非法集资?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

1.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一种犯罪活动,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2.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

社会公众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二要正确识别非法集资活动,主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的批准;是否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是否承诺回报,非法集资行为一般具有许诺一定比例集资回报的特点;是否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

三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因此,一定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四要增强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意识。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当一些单位或个人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和开发项目时,一定要认真识别,谨慎投资。

讨论题目:你认为央行降准意味着什么?是利好吗?谈谈你的看法

1.去银行存钱,利息变少了。

此次央行降息,1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意味我们以后去银行存款,利息会减少,比如:50万元存银行1年定期利息就整整少了1250元(50万*0.25%)。

2.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均下降,房贷压力小了。

一般来说,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房产的贷款,还款利率是跟央行的基准利率挂钩的,因此,此番基准利率的降低对于-一些想要买房的个人和家庭来说,房贷压力变小了,比如买房时商业贷款100万,贷款期限30年,利用等额本息还款法,降息后每月月供臧少260元左右,总利息共减少了9万元左右。

3.生活消费更加活跃。

降息,意味着利息可能减少,使银行的存款流转到消费和投资方面。单从消费方面来看,国家统计局曾对中国消费者信息的调查显示,2014年10月城市和农村消费者信息指数分别为102和106.9。

通过此次降息会促进消费,预计消费者信息指数在未来会有所上升,这也有利于经济总体向上发展。

4.民众理财会有更多选择。

央行降息直接影响到投资产品,利好较大的主要有房地产、水泥建材钢铁等资产负债率较高或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的行业;其次对股市和债券市场也利好,但要提醒大家,股市和债券风险仍不可忽视。在家庭资产配置方面,稳健的理财方面的投资也不可少,除了优选定存、国债,还可以选择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低,投资收益也不错。

5.贷款环境宽松,创业投资更容易。

降息,银行放松了贷款要求,民众贷款更加容易,贷款的成本也降低了,获得了财务支持,会使得更多具有能力的人,更愿意去创业去做投资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虽说降息后民众从银行贷款更容易,贷款的金额也放宽,但是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一-直很复杂,意味着民众也并非那么容易贷到款。

6.为啥降息贝降准?

此次降低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主要目的是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和各类市场利率继续下行,巩固前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是利好吗?

央行降准对于股市来说,确实是利好消息,但是这一利好影响有限。

降息和降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降低资金成本,而后者是释放流动性。降准释放的流动性主要是在银行系统,也会有部分资金流到股市,增加股市的增量资金。

此外,如果经济持续表现不佳,央行宽松的节奏可能会加快,不排除再次降息降准的可能。

降准对银行而言,降准最大的利好在于可贷规模比例。

降准的话会形成释放流动性的预期,股市就会流进资金,形成利好。降准长期效用比短期作用更明显。

降准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有宽松的预期。A股市的上涨大多是资金推动型的,资金面的宽松给股市的上涨提供弹药充足的预期,货币宽松会扶持或者刺激实体经济,改善人们对未来股市的预期。降准对银行股是利好直接。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 篇2

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督的一种形式, 指的是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机构会计报表、会计记录以及其他的相关财务资料来反映的业务活动的合规性、真实性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监督和审查。金融审计的本质是经济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免疫系统”, 起到了预防、抵御和揭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风险和矛盾。因此, 可以说,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是金融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基于当前形势下我国金融审计所处的特殊环境 (即处于“后经济危机时代”) , 我国的金融审计除了具有综合性、延伸性以及传统性的特点外, 出现了新的特点, 即全球性、决定性以及自由性的特点。当前, 我国金融面临的风险不是太大, 但金融风险的可控制程度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外贸依存度相对较高的国家来讲, 一旦发生金融危机, 其导致的后果将不可设想。因此, 加强金融审计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方面的新思考,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即加强金融审计, 可以使我国的金融体系处于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之中, 可以更好地促进金融领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和监管, 使我国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以及可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从而达到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下文首先简要的对新时期下国内外金融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其次论述金融审计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的建设性作用;最后论述金融审计实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

二、新时期全球金融安全形势分析

(一) 国际金融安全形势分析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以及新一轮的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金融业造成的巨大压力, 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金融风险的控制难度变得更大, 尤其是2008年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造成了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衰退、溃败和持续萎缩。这场金融危机席卷了世界上的每个角落,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波及效应和放大效应。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的时间了, 但是世界金融体系依然被笼罩于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 有经济学家称这一段时期为“后经济危机时代”。笔者认为, 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的三大特点即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久以及破坏性大所决定的。

(二) 国内金融安全分析

当前我国金融总体发展态势较好, 国内金融比较稳定。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宏观经济波动及金融电子化发展带来了新型的网络犯罪等因素的制约, 我国金融安全还存在很大的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致使国内金融产生巨大影响。2007年在美国发生的次级抵押贷款风险, 经过较短时间的酝酿, 快速演变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这次金融海啸席卷了世界上的每个角落, 作为世界经济体的中国, 也不能幸免于难。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的金融体系受到此次金融风暴的严重创伤, 导致大中小型企业的运营状况出现了“瓶颈”。企业的运营状况不佳, 公司企业就会对员工进行裁剪, 失业人数剧增, 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2) 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国内金融稳定。当前时期下, 由于全球金融风暴的巨大冲击, 我国的金融业受到了重创, 国民经济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了负增长, 各大股市开始暴跌, 楼市也持续处于低迷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国金融业出现了外向型行业贷款不良的比率呈现上升之趋势并有不断扩散的态势, 例如金融领域中的基金、QDII、保险等理财产品也在较大幅度上出现了下滑。由于出现了以上的金融困境, 我国的各项货币政策以及汇率改革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3) 金融电子化发展使其有新型的网络犯罪。当前时期下, 我国的电子银行系统发展的较为迅速, 例如我国最大的网上交易网站淘宝网就很快闻名于世, 成为了网上交易的理想平台, 虽然在淘宝网上进行交易非常安全, 对于买者和卖者都很公平, 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很多在淘宝上进行“洗钱”的现象。而且随着现在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如黑客、病毒等都对网上交易系统或平台进行攻击, 盗取了密码。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了, 而且对于这些安全威胁, 我国的金融系统显得无能为力, 这主要由于各项风险防范措施不够完善。 (4) 缺乏金融创新理念, 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社会, 无论哪个行业, 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具备创新的思想和能力,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大发展趋势。长期以来, 我国金融监管始终遵循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 这种监管模式不仅管理太过于机械, 缺乏灵活性, 同时由于受这种模式的影响, 在监管过程中依法监管意识比较淡薄, 未理顺监管体制, 从而严重影响着监管职能的充分发挥。对于整个金融业长远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随着金融业不断趋向自由化、信用证券化及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其不断走上创新的道路, 才能适应社会对商业银行的需求, 针对这种挑战, 商业银行开始充分运用各种信用形式, 致使金融市场价格呈现高度易变性, 不断加大了金融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 随着金融工具及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 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也会带来较大风险。同时, 由于我国尚未真正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因此, 对缺乏对金融创新的有效管理, 业务监督不到位, 从而使商业银行在传统风险的基础上, 面临着新的更大的风险。

三、金融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

(一) 金融审计要发挥协调管理作用

我国的金融审计对金融领域的协调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金融审计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协调的作用, 主要是对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金融创新的深度以及金融自由化三者进行有机地协调和控制, 并把握好一定的度, 若上述被调节的三个方面出现了过快或者过慢等异常发展的现象, 都需要这位称职的“交通警察”加以协调、缓冲, 以确保国家的金融安全处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金融审计要努力推动和促进“一行三会” (即“一行”指中国人民银行, “三会”指的是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 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实现金融监管信息与金融预警信息之间达到共享的状态。金融审计还可以对混业经营下的金融业务实施跨机构。跨市场以及跨产品 (“三跨”) 的功能监管。

(二) 金融审计要发挥监管作用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金融业出现了电子银行、电子交易系统等网上交易的形式, 这些新事物的诞生, 促使了网上金融犯罪次数的增多, 具有典型性的利用网上金融犯罪的例子就是“洗钱”, 某些官员或者公司老总, 对于来路不明的钱款进行大量的转移, 以使自己变得“清廉”。对于这一严重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的现象, 金融审计就需要发挥其积极作用, 严厉监管和打击这类金融犯罪的行为, 并且揭示一切违法行为。这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当务之急。

(三) 金融审计要发挥预防作用

金融审计要积极地加强对宏观经济情况以及经济政策变化等方面的示踪性的工作, 并运用审计专业的方法对我国金融安全以及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的高低进行深入地分析, 并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状况。对于2008年发生的金融海啸, 严重侵袭了我国的金融领域, 使我国的金融机构一时陷入瘫痪之中, 那么在这个时候, 我国政府就需要采取宏观调控的政策, 经济的各项发展指标进行调节和控制, 这个时候也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免疫力”急剧下降之时, 因此金融审计就需要充当其抵御外界风险的“盾牌”的作用, 努力挽回我国金融体系所受的损失和巨大的冲击。

(四) 金融审计要发挥预警作用

金融安全关乎一国经济能否健康的发展, 当前国际上有很多统一的金融安全预警指标, 各国根据参照这一通用的金融预警指标可以及时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本国警容发展的总体状况, 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及应对政策。将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通常来说, 审计侧重于对问题的调查, 意图能及时揭露问题, 有效促进管理, 具有微观性;而专项审计调查侧重于提建议, 目的是反映通过审计打击损害国家金融安全、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行为, 更要通过专项审计调查揭示金融领域的新风险隐患、金融创新业务的新动向, 深入发现和揭示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的问题, 发挥建没性作用。当前国际上通用的金融预警指标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差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银行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的比例、股指和股价波动等进行分析性复核, 通过实际的调查和核实, 及时的对金融体系遭到破坏或金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从而在最短的时间里及时识别各类风险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 从而有效的为金融安全运行提供政策性参考和建议。与此同时, 通过及时对金融业动态及发展趋势加大跟踪力度, 将动态跟踪和宏观分析相结合。金融审计应把握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综合化的新特点, 加强其对我国金融安伞及金融机构运影响的静态分析, 为金融安全运行提供政策和建意。才能在最有效的时间从整体上把握金融发展的总体趋势, 认识到金融出现全球化、自由化、综合化的新特点, 依据这些新特点, 分析它对我国金融安全产生的影响, 可以让我国的金融机构提前准备、及时预警, 从而推动我国金融安全的发展。

四、金融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途径

(一) 实行创新型审计理念

审计是国民经济的免疫系统, 对我国金融安全负有极大的重要作用, 这以免疫系统论将维护日家金融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传统的审计理念只是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缺乏灵活性, 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同时基于传统的审计理念, 其审计目标也只是定位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审计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益, 这种目标的确定只注重审计工作本身, 而未关注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审计目标, 在维护审计工作安全的基础上、加强应对金融风险、最终促进金融健康良好的发展。新的审计目标的定位体现了创新型的审计理念, 这一新理念强调维护安全是基础, 防范风险是有力保障, 促进发展是最终目标, 三者的关系相辅相成, 统一于一个整体。理念是思路理论前提, 思路是出路的决策指导。因此, 为了不断推动审计的全新发展, 必须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在心里念的要求下, 要实现金融审计工作由微观向宏观转变;促进传统单一的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转变。

(二) 加强金融审计“免疫系统”建设

金融审计“免疫系统”总共有三道防线, 一是保护功能的防线。从本质上讲, 金融审计的保护功能是由《宪法》和《审计法》规定的法定监督所决定的, 它能够起着维持国家金融体系稳定、保护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第二道防线就是它具有清除功能。或者直接称其为“免疫”的功能。它能够使一些在金融方面非法的损失浪费、徇私舞弊以及账目上的弄虚作假等现象进行消除或清除, 这些现象就相当于病毒, 那么它就充当着“抗体”的作用对这些“病毒”进行高效地清除。最后一道防线就是修补功能, 主要指的是它能够使一些受到损伤的金融体系 (如资金上的损失) 及时地进行弥补, 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和活力。因此, 由上述三道“免疫防线”的介绍和论述可知, 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条件下, 需要积极地构建金融审计的“免疫系统”, 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不利于金融体系发展的现象的发生。金融审计应按照国际通行的金融安全预警指标 (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差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的比例、银行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股指和股价波动等) 进行分析性复核, 通过调查和核实, 对金融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金融资产损失或金融体系遭到破坏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及时识别各类风险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 为金融安全运行提供政策参考和建议。同时, 加强对金融业动态及发展趋势的跟踪, 把握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综合化的新特点, 分析其对我国金融安全及金融机构运行的影响, 并早做准备、及时预警, 推动和建立我国金融安全预警体系。

(三) 积极构建金融审计组织

以金融安全为主线, 同时安排对不同部门、不同金融机构的专项调查, 将财政审计、金融审计、投资审计、企业审计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将同一个问题查深、查透。如针对中央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系列措施, 从财政资金投入、银行资金支持、工程项目上马、企业单位实施等多角度、多范围开展一体化审计, 全面调查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和效果性。转变审计组织方式。积极实施“以总行审计为龙头、以银行客户为中心、以资金流为导向”的审计组织方式, 充分发挥总行审计组总揽全局的“龙头作用”实现上下联动;增强集中分析金融机构电子数据的能力, 建立数据分析团队, 实现数据的跨机构、跨行业分析, 更准确的发现线索, 更全面的揭示金融机构的风险隐患。整合外部有效资源。要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以及公检法、税务、海关等监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加强信息共享, 寻求支持, 形成监督合力。针对金融业新业务多、新产品多的情况, 要尽快建立专家顾问机制, 为金融审计提供智库。

(四) 不断完善审计技术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 首先要不断改进传统的金融计算机审计方法。传统的金融计算机审计, 存在落后性, 不能跟上问题的解决步伐, 因此努力带动其向及时性发展, 并能在最有效的时间对问题进行同步分析。首先, 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以资金流为导向, 从而在不同机构间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和接口, 将最初数据进行标准化, 以便。与此同时, 切实做到金融业务有序的循环发展, 从整体上实现对资金流、业务流、控制流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最后, 在解决传统审计模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及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审计数据库的基础上, 要不断提高金融审计的效率。进一步加强测试和检查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在当前审计实施过程中, 应参照统一的程序, 检查和测试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 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开展, 审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重点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是否符合业务流程的规定, 是否存在重大的漏洞;同时试重点检查授权和业务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重点关注授权金融机构办理金融业务时是否合规。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金融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防范金融机构发生各种操作风险。

(五) 提高审计人才素质

为了实现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职能, 必须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对审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进行培训。我们知道国家金融安全包括很多方面, 涉及到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创新业务和产品、国际经济法等知识储备, 这种多方位的知识储备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当前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太高, 审计人员存在知识结构老化, 无法适应金融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 必须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学习培训, 不断更新知识,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我培训, 从而及时弥补自身的知识不足, 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 努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提高职业道德、提高分析解决问题和判断能力, 不断拓宽审计思路。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让金融审计走上新的发展阶段。

五、结论

当前金融体系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和处于特殊的经济环境中, 因此非常有必要探索新型审计模式, 这也体现了金融审计的“新”的特点。将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绩效审计属于一种高层次的审计模式, 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能够使公司在管理方面、风险预防方面进行很好地规范;将审计和专项调查审计进行有机结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对于审计也是如此, 只有通过实践性的审计调查, 才能够总结出金融体系的审计资料, 这样审计才会有理有据。将动态跟踪和宏观分析相结合。金融审计应把握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综合化的新特点, 加强其对我国金融安全及金融机构运影响的静态分析, 及时识别各类风险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 为金融安全运行提供政策和建议。同时, 金融审计必须加强对宏观经济情况及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跟踪, 加强对金融业动态及发展趋势的跟踪, 及时发现金融机构中存在的风险,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 探索计算机联网审计、远程审计等非现场审计模式。综上所述, 可以知道加强金融审计对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金融审计, 可以使我国的金融体系处于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之中;加强金融审计, 可以更好地促进金融领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和监管, 使我国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加强金融审计, 可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从而达到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乔瑞红:《论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之关系》, 《现代财经》2009年第9期。

[2]唐振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审计监督保障体系研究——基于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学术论坛》2009年第8期。

[3]乔新生:《审计是国家的免疫系统——审计功能的重新定位》, 《财经政法资讯》2008年第6期。

[4]付忠伟、毕建荣、常远:《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审计月刊》2008年第12期。

[5]刘家义:《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 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 《审计研究》2008年第3期。

[6]赵劲松:《如何发挥国家审计在金融风险监管中的作用》, 《中国审计》2003年第24期。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 篇3

一、金融监管理论依据和国家金融审计地位

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市场机制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监管的有形之手相互配合。金融业作为“公共性”产业,金融机构除了向股东和所有者投资负责外。因其占用大量社会资源,有责任向顾客提供需要的金融产品和劳务,有责任向员工提供最佳工作环境,有责任向政府和管理当局提供相关信息和履行法定义务。同时,商业银行不仅存在股东和经营管理人员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存在对千万个存款人的相互依赖,较之一般企业更是一种高度典型的社会经济利益的承受体和载体。一旦金融发生风险,势必迅速波及到其他行业,并危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督显得极为重要,尤其需要独立的外部监管。

目前我国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基本模式,同时社会审计组织、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金融机构实施检查。从我国国有经济和国有金融机构占主体的国情出发,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有金融机构进行审计,在此情形下金融审计是否只需关注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而无需参与到金融监管中来呢?答案是否定的。

金融监管是典型的受托责任,表明受托责任的确定和解除有赖于责任报告的完成,而这种责任报告的出具,必须由受托责任人各方可以接受和认可的组织和机构来进行,而国家审计独立性、权威性的特征。决定了金融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是金融监管体系中不可少的,必然会发挥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管理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审计由于具有监督层次高,审计覆盖面大,与被审计对象人权、事权、财权相分离的超脱特点,介入金融业监督、监管,可以通过微观监督了解到大量金融活动的真实情况,洞察违法违规经营苗头,提前防范损失和风险,从体制上、机制上、廉政上发现和揭露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有利于促进监管当局的监管职能履行到位,改善监管政策和措施。这是其他监管部门利用行政手段对行业市场准入、营运及处理和市场退出等方面进行行业监管所不能替代的。

二、国家金融审计的目标和作用

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国家金融审计必须为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服务,为促进金融体制改革服务,服务于金融体制改革大局,服务于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建立、服务于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健全、服务于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运行。国家金融审计在审计实践中应显示以下作用:

(一)对财务收支管理、预算执行情况评价的作用。

金融资产质量是金融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也是金融市场繁荣昌盛的根本。以审计财务收支真实性、摸清家底为基础的审计是国家金融审计应发挥最基本的作用,审计机关特别是要关注金融资产质量和风险,要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进行相对准确的把握。一是财政财务收支整体的真实性,要通过查出的具体问题和比较科学的量化指针来评价真实、基本真实或不真实。二是支付能力或者持续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审计对象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哪些经营风险,是否有能力维持公众存款的安全性。三是资金使用效益。是否具备盈利能力,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产的盈利水平如何。同时,通过对国有和国有控股银行的检查,实现对社会中介组织审计鉴证质量的再监督。

(二)对金融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的纠正和揭露作用。

即使在今天,我国金融机构违规经营问题仍很突出,大案要案时有发生。如资产质量反映不真实;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发放贷款出现不良;账外账、小金库现象仍然存在;违规处理呆坏账等;另外,违规票据业务仍十分突出,已严重影响了票据市场的正常秩序;网络银行业务管理安全性、有效性还亟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金融审计必须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以检查内控制度和行业自律为切入点,以信贷资产质量和表外业务状况为主线,以揭露大案要案线索为突破口,对金融领域违法违纪的行为进行纠正和揭露。此外评价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控制系统是否有效,有无薄弱环节或明显存在控制与管理上的漏洞,提出改进建议,督促企业自我完善。

审计机关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监督,重点检查金融机构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的情况,要对重大金融活动的专项审计或调查,从而掌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同时要强化信息反馈,为决策者提供可靠依据。

(三)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绩效的评价作用。

通过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金融审计可以对金融监管部门制定的法规、制度是否能很好地防范金融体系中的漏洞,金融监管部门是否能按照国家宏观金融政策、法规进行监管等做出评价。也包括对人民银行出台的货币政策的合理性、财政部有关金融政策及资产管理情况的评价。对金融监管部门的审计着眼宏观,从国家、地区的全局出发观察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全局,发现有关金融监管的问题,从宏观金融政策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金融监管。

(四)为宏观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信息和依据的作用。

首先是推进金融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其次对审计发现的一些典型性、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向高层决策部门提出建议,这些建议都能得到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助于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制订和完善若干办法,并对存在问题的查处、整顿取得较好成效。

三、提高国家金融审计服务水平

(一)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突出审计重点。

目前,金融审计监督主要还是合规性监督,更多是针对某一法人单位全系统各个层面的机构已经发生和完成事项进行的事后监督、检查。这种监督模式明显滞后、被动,不利于有效地揭示金融风险,目标不够明确。因此金融审计切实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预警、监测和控制。确保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要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重点,分析金融机构的生存能力和环境状况,了解其战略性优势和威胁其经营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宏观层次的重大金融风险,准确地发现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方面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最大限度地强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功能,及时发现风险和防范风险,发挥风险预警作用,构筑金融安全网。

(二)加强审计管理,创新审计方法。

随着金融会计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金融业务数据库已成为金融审计的主要审计对象,计算机辅助审计成为审计的基础和前提,金融审计逐步实现现场审计与网络审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行动态跟踪和过

程监督,可以大大提高审计质量,减少审计成本。特别是由于计算机信息数据系统成为金融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与核心,对信息数据系统本身的审计和评价,向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审计课题。同时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抓住经济金融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一些专题审计或延伸审计调查,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相互比较,及时搜集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信息,及时关注导致金融风险的苗头性问题,开展金融风险环境的经常性调查与分析,并及时向政府决策机构等相关部门发出预警信息,将金融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金融审计的发展趋势看,效益审计将是金融审计的重中之重,在加强内控机制、资产质量审计的同时,要进一步关注资产风险,努力探索绩效管理审计的新路子。

(三)拓展审计内容,扩大金融审计覆盖面。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加入WTO承诺的逐步兑现,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业混合经营趋势日趋明显,非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在金融市场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金融监管部门的任务和责任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原来不作为金融审计主要内容的证券、保险、信托业务等应纳入常规审计范围,对金融监管部门业务监管绩效审计也越来越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国家审计机关只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对非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审计无法律依据,目前可在金融监管部门业务监管绩效审计时延伸进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非国有制经济占比例会越来越大。国家审计如何对之进行审计监督,特别是对国民经济安全有较大影响的非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的审计监督是一项重要课题。

(四)培养保留一批高素质的金融审计人员。

应对金融业务复杂多变的经营活动,需要有一支高度专业化、经验丰富和稳定的审计专业化队伍。只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金融审计才能改进审计手段,才能具备揭示金融风险的能力,才能在促进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有所作为。

要强化审计人员的紧迫感与使命感,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我国金融审计面临的新挑战,强化同国际审计接轨的意识、审计风险意识、审计前瞻性意识;学会宏观思维,善于从全局分析和看待问题;要抽出时间组织学习、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成为金融审计方面的专家;提高遵守审计纪律的自觉性。

(五)充分发挥调动地方金融审计的积极性。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又极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地方审计机关对做好本地所属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审计更具优势,同时对当地其他金融企业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审计监督也是必要的。一来可以掌握当地金融运行状况。发现潜在风险;二来可以减轻审计署审计压力,同时也便于中央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各地金融运行状况。

对冲基金、金融市场与民族国家 篇4

关于以来的东亚金融危机,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不少包含了很强的感情色彩,例如“阴谋论”的指责,或者“全球化”的渲染。本文的目的,只是想回到经济学的基本传统中去,用朴素的、古典的经济学方法去分析这一事件。这意味着,第一,本文认为这一事件中的所有当事人都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第二,这些行动的途径和结果却有可能不同;有些行动具有“以邻为壑”的性质,以损害他人的方式为自己牟利,有些行动则有着双赢的结果,当事各方皆大欢喜。

由于我们将不仅涉及一国内部的情况,也要涉及国与国的互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种情况作一区分。第一个区分是,在一国之内,是一个有政府的社会;而在国际上,由于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众多的民族国家实际上生存在一个无政府社会之中。第二个区分是,在一国之内,人民是可以自由迁徙的,而在国际上,人民是不能自由迁徙的。这两种区分将会使同一种行为或政策,在国内和国际上带来很不相同的结果。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的经济自由,是遵循规则的经济自由,它将那种“以邻为壑”的行为排除在外,使得追逐自己利益的行动能够增进社会的福利。迄今为止,这种规则只有在存在着一个政府的条件下,才能近似地实现。因此当我们讨论国际问题时,我们显然应该注意“自由”含义的变化。我们的目的,是探寻一条形成规则的道路,以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行动达成互利的结果,否则损人利已的行动不仅导致不公正的财富分配,而且会与受害者的报复一起使全球(包括“以邻为壑”者)的福利下降。

在这场危机的多种角色中,我们选择了对冲基金、金融市场和民族国家作为主要的角色加以分析。有趣的是,这三个角色既是三种不同的制度,又代表了不同的人群。我们将在制度和人群的互动中展开对这场金融危机的探索。

一、民族国家与货币体系

一个货币体系就是一种制度,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由民族国家提供。民族国家不过是政府这种制度安排在当今世界中的具体形式。因为迄今为止政府提供保护的人群还是以历史的、文化的、或生理的因素而划分开来的。那么,为什么货币体系是一种与民族国家范围相对应的公共物品,有什么因素阻止它成为一个世界一统的体系?在货币体系的运转中,政府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人类很早就发现了不足值货币的好处,因为它可以使人们摆脱贵金属的供给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束缚。但一旦出现不足值货币,尤其是多种不足值货币,就有一种“劣币逐良币”的趋势,导致货币体系的不稳定。货币作为一种信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币值的稳定。因此,政府垄断了货币的发行,以暴力为后盾保证币值的稳定。当货币形式演变为纸币后,就更需要政府的强制力和信用的保证。一旦人们接受了不足值货币,发行者就获得了一笔发行货币的利润,它等于货币的面值与货币制造成本之间的差额,通常称为铸币税。这个铸币税应该是该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如果该国政府放弃了货币发行,转而使用了另一国发行的货币,就等于放弃了该国人民应该享有的利益。这是为什么一个民族国家要自己发行货币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人民不能在国家间自由迁徙。假定全世界只使用一种统一的货币,国家间实行自由贸易,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则由它的贸易差额决定。贸易盈余会使通货增加,反之则减少(彼得.林德特和查尔斯.金德尔伯格,1985,第360页)。由于各国之间的生产效率经常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中,可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某些国家保持贸易盈余,而其它国家忍受持续的赤字。后者会因为没有充足的货币供给而使经济发展受到压抑。由于资本将会追逐那些繁荣的地区或产业,货币与资本在国家间的自由流动,将会加剧不同国家间在货币供给方面的充裕和贫乏的差距(哈伯勒,1963,第434-481页)。但由于在今天的世界上,人民不能在国家间自由迁徙,国家间因货币供给的不同而产生的经济发展的差异,就不能通过人口的流动获得调整。因此一个民族国家有充足的理由,通过发行自己的货币,将货币供给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抽象地讲,货币供给的目标,是使得导致资源(尤其是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所有潜在交易都借助于货币实现。达到这一目标,并不需要中央政府发行如此多的货币,而是依赖于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股权市场,一类是债务市场(弗兰克・J・法博和弗朗哥・莫迪利亚尼,,第11页)。通过这两类市场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金融市场将货币供给扩展到了一个社会的边际,即最后一个需要货币推动的交易,以及与该交易相关的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 篇5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京闭幕,在这次会议鲜明提出的“五个坚持”原则中,“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被放诸首要位置。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为你全面解析金融改革发展规划。

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

1、对策措施

一、全面提高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的服务水平。

①着力加强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的融资支持;

②建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投融资模式;

③加大对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

④完善促进绿色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

⑤完善支持民生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

二、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三农”融资难问题。

①积极创新中小企业信贷机制;

②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③优化中小企业服务环境;

④落实中小企业财税金融扶持政策;

⑤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提升服务水平;

⑦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

⑧完善金融支农的财政机制;

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三、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①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②加强金融法治环境建设;

③完善区域金融监管。

热点必知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月7日在京闭幕。在这次会议鲜明提出的“五个坚持”原则中,“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被放诸首要位置。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自3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后,4月12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关于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与此同时,天津市、武汉、上海等地区有关金融创新的措施也相继浮出水面。

考点必背

命题切入点一:问题概括

问题:结合材料,请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指出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核心竞争力仍然欠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地方金融机构整体实力不够强。

2、资源配置能力不足、运用效率不高。区域市场发育不健全,资源分布不均衡,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等力度不足。

3、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相对缓慢。过度依赖传统业务,现代业务发展不足,服务社会发展的综合功能不强。

4、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撬动作用不足,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成效不明显。

命题切入点二:原因分析

问题:根据给定资料,分析整顿后银行依然乱收费的原因,不超过200字。

1、银行收费价目公示流于形式,存在价格公示不全面、查询不方便、客户难以获取有效信息的现象。

2、整改方式简单,不同机构之间的处理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3、内部授权不明确,价格浮动存在随意性。

4、治理工作不配套,新价目执行存在困难。

5、绩效考评不够科学,经营导向存在偏差。

命题切入点三:对策措施

问题:结合材料,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谈谈如何提高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的服务水平。

1、着力加强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的融资支持。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沟通协调长效机制,加强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项目和重点企项目和重点企业优化配置。

2.建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投融资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3.加大对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力推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积极开展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间的科技金融合作,建立金融支持自主创新的服务平台和政策体系。

4.完善促进绿色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减排、重点污染防治工程等的信贷支持力度,从严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消耗型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放。

5.完善支持民生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消费金融、支持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创新住房保障融资模式。

命题切入点四:对策措施

问题:结合材料,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谈谈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问题。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1、积极创新中小企业信贷机制。

2、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3、优化中小企业服务环境。

4、落实中小企业财税金融扶持政策。

解决“三农”融资难:

1、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2、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提升服务水平。

3、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

4、完善金融支农的财政机制。

5、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命题切入点五:比较分析

问题:结合材料,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指出温州和深圳两种金融改革模式的异同。

同:目都在于通过金融改革和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异:

1、两种金融改革模式的历史、地域背景不同。

温州:经济发展借助于民营经济的带动。受欧美金融危机及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后续的影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企业资本和利润进入房地产市场渔利,民营制造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深圳:经济崛起于以港台资本为代表的外向型发展模式。要素价格的上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不少工厂转向内地甚至其他发展中国家。

2、侧重点不同

温州:侧重于将民间的融资活动、闲散资金纳入正规化、规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探索与温州民营经济相匹配的金融支持体系。

深圳:侧重于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打通金融体制壁垒,促进深圳金融市场持续的业务创新。

3、涉及企业和产业领域不同

温州:改革内容多与中小民营经济相联系,涉及数量众多的民间中小企业,影响面覆盖几乎所有产业的中小企业;

深圳:改革内容多与国有经济、大中型产业部门相联系,主要针对重点经济领域,涉及到那些规模较大的或者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部门。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 篇6

金融分析师是金融分析领域、行业、专业、职业、岗位、专项技能人才。金融分析师通过对具体银行、保险、证券、黄金、白银、大宗产品、租赁等的产品开发、交易、运作的学习,从而对金融分析的能力和水平提高。

金融分析师具有非常强大的就业前景。根据美国劳动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金融分析师有221,000个职位,其中大部分任职于总部设在纽约市或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的金融机构。40%的金融分析师工作在金融和保险业,包括证券和商品经纪人,银行和信贷机构,保险运营商。其他的在私营企业和政府工作。虽然美国经济现在进入缓慢的增长期,但是金融分析的职位需求增长依然高于平均水平,为37%,而且是未来10年增长幅度最快的10种行业之一。中国方面,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资料表明,专业理财将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金融业务之一,中国的金融分析人员有20万人的缺口,可见其前景相当乐观。

北京合诚汇智学校专注 cettic项目,金融分析师就是其中一项。通过培训考试合格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CETTIC《金融分析师》国家职业培训证书,多层防伪,权威证书,电子注册,全国使用。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 篇7

(一) 金融开放通过影响金融管制来影响一国经济状况

在资本受限、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的状况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 资本管制的效率会大幅下降, 从而阻碍经济的快速增长, 而资本项目的开放则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一国的投资收益与一国的资本成本联系密切, 而资本成本又受到金融管制的深度影响, 高的资本成本必将阻碍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幅度降低投资收益, 而低的资本成本则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大幅度提高投资收益, 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金融开放可以使一国政府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 影响一个国家的投资收益和效率, 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 金融开放通过影响金融发展来影响一国经济

商业银行等非银行金融结构的投资风险、效率、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融开放的深刻影响, 金融开放可以使商业银行摆脱传统融资的束缚, 开办多元化金融业务, 在保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 获得高额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 金融开放可以很大限度地降低银行等非银行机构的资本成本, 从而改善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随着金融开放, 风险分散机会的逐渐增加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因为风险分散会引导投资向高预期收益的资本项目流动, 而且, 高收益也必将导致高投资和高储蓄, 从而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增长。

(三) 金融开放通过影响投资来促进一国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收入水平一般较低, 资本市场中的资本也比较匮乏, 支持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资本投入相对不足。金融开放可以冲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 使发达国家的资本向发展中国家流动, 这样不但能使发达国家获得收益, 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发展中国家资本相对匮乏的窘境, 从而改善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上的资本配置, 从而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金融开放程度的增加会加大国际资本的流入, 而国际资本的流入不仅会弥补国内资本的不足, 也会降低社会平均资本成本。同时, 放松金融管制使得国内要素定价与国际接轨,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本成本, 而这将进一步刺激资本投资的增长, 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金融开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的影响

(一) 资本流动方面

国际资本流动, 是指资本要素在不同国家或法律管辖范围之内的输入与输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有助于弥补输入国短期资金的匮乏, 满足国内对资金的需求, 加速资本形成, 促进经济发展。短期资本流入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是弥补经济增长“双缺口”模式的最佳途径。因为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 从总供给方面看, Y=C+S+M, 从总需求看, Y=C+I+X, 其中C、Y、I、S、M、X分别代表一国的总消费、国民收入、总投资、总储蓄、进口额和出口额, 两式结合可得M-X=I-S。进口额之差M-X即外汇缺口, 同理, I-S即储蓄缺口, 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资源需求量与国内资源的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两个缺口, 即外汇缺口与储蓄缺口, 因此很难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可以使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融为一体, 能够降低发展中国家的融资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发展中国家外汇资金严重不足和国内资本形成不足的缺陷, 改善发张中国家的经济状况, 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金融监管方面

在金融开放的趋势下, 金融监管方式逐渐间接化。从监管方式而言, 传统的金融监管非常不灵活, 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金融监管是封闭的, 具有计划性、刚性、行政性的特点, 其预防金融风险主要通过直接监管来实现, 监管效率非常低, 而且监管的成本往往很高, 不利于金融机构进一步开拓业务。但是, 在金融开放的环境下, 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的发展会越来越注重激励内容, 强调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与金融机构的商业目标一致协调, 因为在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下, 金融监管将大大强化金融机构的微观基础, 从它特有的角度介入金融运行, 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高速运行。而传统的金融监管往往迫使金融机构付出巨大的监管服从成本, 不能及时对金融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反应, 从而抑制金融机构的创新并可能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所以, 金融开放会使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的金融监管方式间接化, 并且, 全球金融监管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激励内容。

(三) 金融技术方面

金融开放可以打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 使国内经济部门更加接近国际金融市场,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入发展中国家之后, 凭借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 将会加剧市场竞争, 打破发展中国家原有的市场均衡, 迫使本地企业提高生产技术, 从而提高当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 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即外资金融机构对其从东道国招聘的职员以及对东道国金融机构的职员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培训机会, 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东道国人力资源的水平, 增强人力资源的竞争力。从间接效应看, 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对东道国非金融机构体系人员提高教育投资和职业培训, 主要是对未来有可能成为其职员的人才或企业提供培训, 当这些人才未来进入本国企业或自主创业时, 就会大幅度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从而提升本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水平。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在以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金融火热发展、急速扩张的今天, 我国的银行业出现了储蓄量下滑的局面。互联网金融这个“不速之客”也许对传统金融以强烈的冲击, 但是同时也使传统金融业更加清醒, 有利于我国的金融改革。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兴起, 与我国传统金融的落后、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对金融市场的严格管制密切相关,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虽然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还不完善, 道路还在摸索发展阶段,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 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获批,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也将正式启航, 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将更加规范、完整。

参考文献

[1]朱新蓉.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0.

[2]郑振龙.金融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徐国祥.统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国家开发银行:践行责任金融 篇8

——国家开发银行行长 陈元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中国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引领我们持续探索和稳步发展的不竭动力。” 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行长陈元的话掷地有声。

日前,《国家开发银行2007年社会责任报告》在京发布。有媒体如是评论:这是国家开发银行这样一家金融企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宣言。

作为我国第一家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计划的国有银行,国开行积极遵守全球契约及其各项原则,不断改进自身治理,逐步把社会责任的基本原理和要素融入发展战略、业务流程和企业文化中。国开行大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积极关注全球经济、社会、环境、气候变化等领域的重大问题,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坚实的业绩基础。国开行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定期发布机制,增进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以此激励和监督我们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国开行坚持开发性金融理念,努力缓解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在实践中,国开行遵循科学发展的要求,立足国情,总结和完善了市场建设、规划先行、社会共建等开发性金融的理念和方法,并将战略发展重点从 “两基一支”传统领域,拓展到民生金融和国际合作领域,把大量的开发性业务建设成商业性可持续业务,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公众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国开行提升了自身的经营业绩,增强了银行可持续发展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国开行把金融建设与社会建设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回馈社会、服务公众。国开行提出“金融社会化、社会金融化”,既要用社会建设的目标和方法来加强发展金融,又要以金融发展的成果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国开行提出“公众参与、公众受益”,高度重视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和参与,致力推动社会各方建立共识、互信,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国开行提出“推动建设人人享有平等融资权的融资体系”,致力于把金融建设成为惠及全体人民的新的社会发展工具。国开行注重从机构自身做起,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在扶贫救济、赈灾救助、公益性捐赠、开发性金融志愿者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商业化改革将为国开行履行社会责任增添新动力和新内容。国开行将努力挖掘自身优势,与各利益相关方携手合作,为推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陈元说。

开发性金融:促进“金融社会化、社会金融化”

国开行坚持以开发性金融促进民生和社会瓶颈领域的发展,将金融发展的成果更多地回馈社会,促进“金融社会化,社会金融化”目标的实现。

数年来,国开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资产率持续下降,主要经营指标已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并被《国际金融》杂志评选为亚洲最盈利的银行之一。国开行奇迹的背后,正是开发性金融的成功实践。

作为国开行的行长,有人把陈元形容为“走钢丝的人”。在这根“钢丝”的两头,一头是政策,一头是市场。陈元本人则这样阐述开发性金融理念:“开发性金融是我们以融资为载体,推进制度建设的途径。我们要通过融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更要通过融资,促进整个市场、制度建设的发展。”

“国开行致力于把金融建设与社会建设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回馈社会,服务公众。”陈元认为,转向民生,注重富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发性金融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从2003年起,国开行逐渐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小企业、医疗卫生、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2007年,国开行提出“两极发展”战略,由支持“两基一支”大型项目的单极发展,转向增加支持民生、富民小额业务的双极发展。国开行运用开发性金融原理,以金融社会化的方法凝聚各方力量,大力拓展对民生领域的融资支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

“中小企业、微贷款、创业投资”三位一体

大项目、大企业富国;小项目、小企业富民。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国开行确定了“中小企业、微贷款和创业投资”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推动建立覆盖全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平等融资权。

拓展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

中小企业是解决我国就业压力的主力军。国开行运用“组织化、系统化、专业化、批发式”的策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的运行机制,扩大贷款覆盖面,贷款数量呈现增长的趋势。

截至2007年末,国开行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542亿元,2007年当年发放222亿元;贷款余额343亿元,不良率0.8%;直接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26.2万户,加上其它方式共支持91.7万户;累计创造就业岗位127.7万个,比年初增加68.8万个。

同时,国开行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与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深化中小企业贷款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截至2007年末,国开行发放贷款105.6亿元,提升了177家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

中国商业可持续微小贷款项目

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弱势群体的贷款难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发展瓶颈。对此,国开行行长陈元认为,“中国作为以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使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享受微融资服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005年,国开行联合世界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等国际机构,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中国商业可持续微小贷款项目”,以“资金+技术”的模式与地方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微贷款业务。

截至2007年末,国开行已选择包头、台州、九江等12家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合作伙伴,累计发放微贷款2.27万笔、金额15亿元,平均单笔贷款额6.6万元,30天以上逾期贷款率0.3%。项目累计培训了515名微贷款业务人员,带动就业岗位约8万个。

“十一五”期间,该项目预计将培养几千名微贷款业务信贷员,为数以万计的个体经营者和微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其中大部分人将是第一次迈入银行门槛享受正规信贷服务。

创业投资基金扶持创业企业

国开行从2005年开始探索以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更加适应创业企业特点并且更加有效防范银行风险的融资方式——支持创业投资基金,对创业企业进行扶持。2006年9月,国开行以贷款支持的国内第一支创投基金——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正式设立。

2007年,国开行支持设立了吉林、大连、宁波三支创投基金。截至2007年末,国开行共支持设立6支创投基金,基金总规模折合人民币约33亿元。

“通过支持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中小创业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同时也为创业投资领域的制度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陈元说。

中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

国开行与团中央联合推动开展了中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截止2007年末,国开行在青海等20个省发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5.88亿元,支持了近百家青年企业家创办的企业和330多名个体青年创业者。 其中,青海分行发放“青年小额贷款”520万元,支持循化县“走出去拉面经济”。2007年,青海分行分三批发放1271万创业小额贷款,帮助全省更多的城乡青年实现了创业梦想。

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推动实现教育公平

国开行把支持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推动实现教育公平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开展教育贷款工作4年来,累计承诺贷款约900亿元,2007年底贷款余额470亿元。国开行对教育的贷款投向主要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四个方面。

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在基础教育领域,国开行从社会需求的实际出发,在支持国家“两基”攻坚,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包括: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提及的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

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

国开行积极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各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产学研项目开发。目前,已累计开发79所“211工程”院校,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2007年,国开行创新评审模式,一次性为辽宁省35所高校提供了融资支持,极大地改善了当地高等教育办学条件,赢得了教育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创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产品

2007年,国开行会同财政部、教育部,研究推出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产品,在江苏、湖北、重庆、甘肃和陕西5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已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5.99亿元,覆盖了5省市全部416个县(区),成立县级学生资助中心316个,为11.3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除上学后顾之忧开辟了更便捷、更优惠的新渠道。与此同时,继续推进高校助学贷款发放,其中,2007年发放16.17亿元,累计发放30.1亿元,覆盖15个省,帮助超过60万名学生完成学业。

开展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贷款

针对我国大量的农民工由于没有专业技能而生存状况较差的现实情况,国开行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紧密合作,为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帮助更多的农民工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就业能力。截至2007年底,国开行累计向64个项目发放贷款26.6亿元,预计建成后,可增加技校培训能力约47万人,形成110万人的培训能力。其中2007年新增项目39个,新增贷款18.8亿元。

国开行内蒙古分行积极响应自治区推进“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全力支持农牧民培训和职业教育基地建设。2007年,分行共发放贷款6400万元,用于阿拉善左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农牧民培训基地、通辽市技工学校技能培训基地等4个农牧民培训和职业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支持卫生领域融资、助解“看病难看病贵”

为积极配合政府实施医疗体制改革,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医疗服务”的目标,国开行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了卫生领域的项目开发评审工作方案和指导意见,对卫生领域实现全领域融资支持。

2007年,国开行共发放卫生贷款80亿元,为加快促进预防和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提升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2005年起,国开行加大了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仅2007年就向农村医疗卫生领域发放贷款64亿元,其中用于农村医疗卫生30亿元,农村公共卫生 (主要是农村饮水安全) 34亿元。

加大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

2005年以来,国开行深入贯彻国务院精神,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金融支持为基本融资模式,以廉租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为重点,推动建设公平高效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国开行不断加大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受益群众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截至2007年末,国开行累计发放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贷款343亿元,新增发放224.4亿元,是2006年的3.45倍。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廉租廉价房85万套,惠及330万低收入人群,覆盖30个省市区、58个地市、22个县市。

作为支持棚户区改造的主力银行,2007年,国开行制定的《棚户区改造开发贷款管理办法》得到了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联合批复。此外,国开行还与世行、人行、建设部、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中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保险和证券化市场分析及业务研发咨询专案报告》;参与了建设部等部委对《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修改制定,把开发性金融理念切实变成惠及公众的政策措施。

通过辽宁省棚户区改造两年多的实践,国开行与当地政府共同探索了破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开发建设融资难的有效模式和运行机制。从2005年3月31日签订首笔30亿元棚户区改造贷款合同,到2006年底辽宁省12个城市5万平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改提前结束,国开行共发放贷款资金60亿元。在国开行的支持下,辽宁省仅用21个月,就让12个城市的92.4万棚户区居民从低矮、破败的棚户房迁出,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三个绩效:铺就利益相关方的“共赢大道”

国开行十分重视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与要求,充分考虑自身运营和管理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努力构建相互支持、互利友好的合作共赢关系。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取得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的和谐发展。

经济绩效:打通融资“瓶颈” 弥补市场缺损

国开行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使命,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以融资推动市场建设和规划先行,促进经济发展,确保国家和地方重点项目的资金供应,努力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绩效。

保值增值率连续数年保持优秀

2007年,尽管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了国际银行业,但国开行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从财务指标来看,截至2007年末,国开行资产总额28,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实现净利润296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0.59%,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国开行还是2001年以来财政部实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中,保值增值率连续保持优秀的惟一中央金融企业,实现了自身的健康发展。

集中有限贷款资源支持重点领域

只有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整个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持续健康协调发展。2007年,国开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一是严格执行央行下达的信贷计划和监管部门对贷款增速的要求。2007年全年本外币贷款增速低于全国金融机构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在2006年银行业突破计划的7300亿元贷款中,国开行没占任何份额。

二是主动加强规模控制和均衡发放,人民币贷款余额实现按季均衡增长。

三是严格控制贷款投向,把有限贷款资源集中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切实做到“五个倾斜、一个严控”:向基础设施倾斜,向西部地区倾斜,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向民生和县域经济倾斜,向节能减排倾斜,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发放贷款。

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点项目

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产品相对薄弱,需要长期性、综合性、可持续的融资支持。国开行自成立以来,始终把电力、公路、铁路、石油石化、煤炭、邮电通讯、农林水利、公共基础设施等作为主要业务领域和贷款支持重点,先后支持了长江三峡、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京九铁路、国家高速公路网、北京奥运、秦山核电站等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点项目,为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贡献了力量。

2007年,国开行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两基一支”)领域发放贷款7806.75亿元。截至2007年底,“两基一支”贷款余额22502.62亿元,较年初增长12.43%。

开发性金融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国开行行长陈元曾在《学习时报》上以《用开发性金融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为题发表文章,称“推进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是惠及9亿中国农民的民心工程,也是国开行的重要历史使命和任务。”

事实上,近年来国开行致力于在农村培养市场要素,打通融资“瓶颈”,弥补市场缺损,构建融资平台,消除融资风险,创建良好的农村融资环境和健康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市场化的融资机制和贷款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支持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2007年,国开行统筹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等基层业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投入。截至2007年末,国开行新农村建设及县域贷款余额达3106亿元,发放贷款937亿元,占贷款余额的12%,覆盖2102个县。调整优化了信贷投向与结构,对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充实人员力量,主动上门提供金融服务。全年派出市县工作组962个,到位专职人员1828名,开发性金融志愿者630多名,与1038个市县合作机构开展了业务。

三是推进基层民主融资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社会公示和监督举报机制。通过基层民主融资机制发放贷款227亿元,建设社会公示监督平台1038个,实现了每笔贷款都向社会公示、向公众披露,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社会监督机制,保障县域贷款的规范运作,形成系统抗风险合力。

四是加强机制创新,改善金融服务。组织动员全社会资源,建设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共同培育农村市场要素,建立市场化的融资机制和贷款模式,推动创建良好的农村融资环境和健康的农村金融体系。

社会绩效:构建与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共赢关系

国开行认真履行对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努力构建相互支持、互利友好的合作共赢关系。

“五大机制”打造责任员工队伍

国开行将员工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努力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截至2007年底,全行员工共计5311人,35岁及以下员工占一半以上(57.4%),员工数量少、平均年龄低但学历和整体素质较高。员工中共有博士154人,硕士2128人,大学本科2531人,大学专科及以下498人。专业类别集中在经济、工程、财会、其他(含法律、翻译等)领域。

通过维护员工权益、重视员工培训、促进员工发展、关爱员工健康、建立与员工的沟通渠道等五大机制,国开行打造出一支具有“责任竞争力”的员工队伍。

以客户为中心 以产品为导向

“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导向”是国开行履行对客户责任的基本原则。在监管批准的范围内,国开行遵照“方便客户、服务客户、适应客户”的原则,结合客我关系、客户信用等级、行业、区域特点,通过金融创新与灵活的融资安排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提供周到、便捷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

对于贷款项目,国开行及时建立评审工作小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贷款评审及报批工作,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满足客户的用款需求,在可以承担的范围内,尽量降低客户的财务费用。

此外,国开行运用差别化管理策略,针对客户的不同特点对评审、信贷等业务流程进行适当调整,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新农村建设和节能减排环保等新兴民生领域的客户。

国开行持续探索建设一个综合、高效的运行体系,建立起由首席客户经理、资深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和客户经理组成的四级营销服务体系,强化对客我关系的动态分析和管理,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同时,切实保护客户信息,没有发生过泄密事件。

另外,国开行还积极为客户提供培训、咨询等专业服务,帮助客户完善治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实现融资与融智的有效结合。

搭建9个服务外包平台促公开采购

国开行遵循公开透明、民主决策、优质高效、防范风险的采购管理原则,实行统一管理、集中采购、总分行两级操作的采购管理体制。总行采购中心负责全行采购工作的统一管理,对采购制度规范、流程设置、采购实施等提出统一要求或具体标准。由采购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供应商选择等具体采购实施工作,进行集中采购,总分行采购管理部门分别组织本级具体项目的采购实施。

为了保证开发性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支持“走出去”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开行积极推行IT服务、后勤服务等外包工作,搭建了集中采购委托服务、办公设备租赁服务、办公用品网上采购、办公设备维修服务、物业整体外包服务、车辆租赁服务、保健医疗社会化服务、会议委托服务、票务差旅服务等9个服务外包平台。实现了由直接服务向间接服务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业务的开展。2005年和2006年国开行两次获得商务部颁发的“杰出外包战略方案实施贡献奖”。

将回报社会视为企业发展应尽的责任

国开行将回报社会视为企业发展应尽的责任。国开行员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促进发展、增进和谐做贡献。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2007年,全行员工为扶持弱势群体、支持抗灾救灾、推动文化建设、促进“春蕾计划”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个人捐赠现金约470万元、衣被约6700件、图书8000多册。

2006年,国开行与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实施了“开发性金融志愿服务行动”。这是开发性金融为西部发展、基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种全新模式,主要通过开展开发性金融宣介,为乡(镇)村的中小企业、基础设施及农户等对象提供智力支持等,促进西部基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首批150名开发性金融志愿者在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宁夏等6个省份的75个县开展了为期1年的开发性金融志愿服务。2007年,国开行与团中央继续深入开展这项活动,开发性金融志愿者扩大到630人,覆盖全国18个省的435个县。

环境绩效:支持节能减排争当环保先锋

国开行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开发性金融的原理和方法,积极主动支持节能减排,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已经成为支持环境保护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共同推进环保投融资机制建设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给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国开行坚持与政府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致力于寻求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开行推动建立了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环境保护部等部门的合作机制,与有关省、重点流域或区域共同推进环保投融资机制建设,实现了在污染减排及其它环保领域的一揽子合作。

2007年5月,太湖发生蓝藻爆发事件。同年8月,国开行即与江苏省政府签署《支持太湖治理备忘录》和《关于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合作协议》,承诺为太湖水环境治理项目融资400亿元。

国开行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防范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风险的有关通知和规定,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贷款,促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先安排节能减排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贷款,积极支持工业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支持环保、节能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2007年国开行发放环境保护项目贷款371亿元,贷款余额890亿元,较年初增加225亿元,余额增长34%。其中,2007年发放污染减排贷款109亿元,贷款余额296亿元。

国开行设立了节能减排专项贷款,采取项目优先安排、规模优先调剂、利率适当下浮等措施,重点支持了首钢、重钢、东北特钢等公司环保搬迁和华菱钢铁公司节能减排改造及产业结构调整等项目;支持了中石油、中石化的技术升级和环保项目。

同时,国开行还与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地方政府及时沟通,了解融资需求,提出工作建议和工作措施,大力支持了太湖、巢湖、滇池等流域的污染治理。

上一篇:校友报告座谈会总结下一篇:高层领导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