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招生简章(共11篇)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篇1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大连海事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交通部所属的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
一、项目特色
本科无工作年限限制;学校自主划线录取;录取无单科小分限制。
二、专业方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技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软件项目管理、嵌入式系统设计
三、报名条件
本科毕业,无毕业年限要求。
四、考试
参加GCT全国联考,2012年7月网上报名,10月考试。考试内容包含四方面: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运用能力测试。
五、课程设置
计算机算法基础;计算机网络工程;数据库及其应用;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用户界面设计;软件工程实践;信息系统建模技术;软件项目管理;嵌入式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人工智能等。
六、学制及学习方式
学制2.5年左右,采取不脱产的授课形式,在本溪利用周末时间隔周上课。学员修满学分即可撰写毕业论文并参加论文答辩。
七、证书
取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设计)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大连海事大学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八、学费
考前辅导费3000元,学费2.9万,教材费600元(录取时一次交齐)。
九、报名及咨询
报名资料:1寸、2寸蓝底免冠照片各8张,学历证、学位证、身份证复印件各2份。
报名地址:辽宁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教学楼C座3区105)咨询电话:0414-5861***735 潘老师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篇2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拥有皮革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皮革化学与工程博士授权点、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皮革学科是“211工程”和“985”重点建设学科。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多年来培养了近2000名各层次成教生, 这些成教生大多已经成为我国皮革科技企事业单位骨干、生产和技术管理中坚, 有的还继续深造取得硕、博士学位。
目前,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常年在校成人教育学生200余人。成教学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者可与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一样享受各类奖助学金, 具有四川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资格。
一、招生专业人数及主要课程
招生专业及人数:《轻化工程》 (皮革工程方向) 本科 (理科类) , 招生人数:50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文化基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皮蛋白及组织学、制革准备、鞣制化学、染整化学与工艺学、皮革化工材料性能与应用、制革清洁技术、皮革机械加工原理、毛皮工艺学、制革专业英语及合成革等。
二、学习形式、学杂费
学习形式:《轻化工程》 (皮革工程方向) 本科 (理科类) 学制5年、业余 (集中脱产在校学习2年、校外实习3年) 。
学杂费:在校集中学习2年, 学杂费8000元/年;另每人预交书籍费、班费、体检、保险费等约1000元/年。校外实习3年, 实习期间和毕业离校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三、成人高考报名及考试
成人高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综合。2014年10月中旬在四川参加全国成人高考, 达到录取线即可录取为正式学生。
报名截止时间:2014年9月4日, 四川省内考生可在当地招办报名, 省外人员可来我处统一报名。
报名条件: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2014年9月1日未满18周岁的, 须持有高中或同等 (职高、技高) 以上学历证书。
四、毕业生待遇
录取学生学习期满, 修满规定课程, 各科成绩合格, 达到毕业要求者, 发给盖有四川大学校印和校长签章的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经教育部网上学历文凭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其学历, 享受大学本科毕业生待遇。本科毕业生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的, 可授予学士学位。
学士学位条件: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平均75分以上, 参加四川省学位委员会举行的学位英语考试及格, 于毕业证颁发半年后颁发学位证。
五、随班进修
招收对象为高中毕业生, 或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2年、初中毕业以上学历;随时免试到我系成教班随班学习, 学习期限自定, 按所修合格成绩发给四川大学学业证明, 学费随班收取。
六、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纺工附楼108室 (川大西大门直行100米拐角处)
电话:028-85461102传真:028-85461102
联系人:黄钧 (QQ:2388959568) 郝霞 (QQ:409212701)
通信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邮编:610065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篇3
一、工程硕士的性质
工程硕士学位是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的学位类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招生的工程领域
序号领域代码领域名称招生院系名称
1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船海学院(船舶)、能动学院(轮机)
2085201机械工程机械学院
3085204材料工程材料学院
4085216化学工程生化学院
5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电信学院、计算机学院
6085210控制工程电信学院
7085211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学院
8085236工业工程经管学院
9085239项目管理经管学院、土建学院
三、报考的基本条件
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或者20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四、报名及资格审查
1.报名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于6月20日―7月10日登录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网址www.chinadegrees.cn),进入信息平台进行注册,提交报名信息。提交报名信息时,考生须上传符合要求的本人近期电子照片,按网站说明和要求完成网上报名并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考生于7月12日―15日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
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持有效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和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原件(交复印件)及《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至现场确认点由工作人员核验,通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鉴别仪验证报名信息,并拷贝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内数码照片文件,本人 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正式《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后果考生自负,材 料不齐或条件不符的考生不予现场确认。
报考我校在职工程硕士的考生,江苏省现场确认点为我校研究生招生办。江苏省外考生一般可在所在省就近报名考试,网报时按要求选好现场确认点,现场确认点应与网报所选确认点一致,有关事宜事先咨询当地报名确认点。
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所缴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10月17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2.资格审查
9 月下旬考生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核准表中内 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将资格审查表于10月底前寄送我校研究生招办进行资格审查。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 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不予录取,并记录诚信档案。必要时我校将委托权威认证部门对考生的学历、学位证书进行认 证核查。
五、入学考试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考试)。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的“GCT”成绩有效期为一年。
“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俄语、德语和日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GCT” 命题依据《GCT考试指南》。
GCT全国联考时间为2013年10月27日。具体考试时间地点见准考证。
第二阶段,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课考试及综合面试,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六、录取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考生的GCT成绩、第二阶段考试情况以及资格审查情况,我校自行划定分数线,择优录取。录取只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我校录取总数的10%。
七、学习方式和年限
在职工程硕士的学习一般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在职学习方式,并由学校指派指导教师负责培养和指导(或与考生所在单位的专家联合指导)。学习年限自正式录取至获得硕士学位一般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全部培养费一般为2-3万。
八、学位授予
经正式录取的工程硕士学员,凡修满规定学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国家认可的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511-84402362
通信地址:江苏镇江市梦溪路2号 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21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篇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工程”工程硕士授权点设在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是我国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第一批(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安全工程”工程硕士授予权。
我校安全工程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安全工程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是国家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单位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防毒标准委员会的挂靠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于成立了安全评价中心,该中心是国家第一批13个甲级安全评价机构之一。我校还拥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予的二级安全生产培训资质。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在推动国家层面的安全工程学科发展及职业安全健康事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师资队伍雄厚,从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博士到硕士,构成较为强大的学术梯队,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的青年学者,其中多名是海外留学归国的`学者;多名教授在国家或北京市学术机构中任重要职务或担任国家或北京市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本专业导师均具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安全培训师或职业卫生评价师资质,导师们在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在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如职业安全卫生的现场监督、检查、评价,执业资质考试的命题;企业安全卫生工作的咨询和审核;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等。本专业还聘请国家或北京市科研中心的高级研究人员和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研究生导师。
近年来,本专业导师带领硕士研究生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建设部等下达的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并多次获奖;完成来自企业的横向课题数百项;制定国家和行业安全、职业卫生相关标准数十项;安全工程系列教材获教育部高校教材二等奖。目前,本专业承担着国家、部委科研课题和数十项企业横向研究课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具有北京市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北京市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北京市矿山安全检测实验室建在我校。长期以来,我院除了建设有相对稳定的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外,还与众多大中型企业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构筑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办学条件,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燕山石化、北京红星股份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他们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大量的技术研发项目资源、部分资金、教学业务管理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支持,为工程硕士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培养目标
我校“安全工程”工程硕士培养侧重于工程应用,培养能解决各行业共通安全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安全工程和职业卫生工程人才。
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侧重“安全工程”工程硕士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的培养,包括数学、外语和专业基础课程。选修课程针对企业需求按工程应用领域设置教学模块,教学内容侧重前沿性和实用性。案例教学选取典型行业、典型事故形成案例教学体系,即包含各行业共通的案例,也具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案例,以满足不同就业渠道对学生的要求。“安全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修的总学分不少于32分。
特色与优势
区别于现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方式采用双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置两名指导教师,其中1名为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案例教学等形式;把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执业资格考核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
工程硕士的培养拟以多种形式综合考察学生学习期间所获取的知识和能力,毕业论文可以以工程设计、技术革新、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工程技术专利等形式体现。
区别于行业特色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安全工程”工程硕士点拟培养岗位适应能力强、适用面宽的高级安全工程人才和职业卫生工程人才,以培养能解决各行业共通安全问题的人才为培养特色。
我校的优势在于研究生导师均长期参与国家和北京市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的咨询、评价、审核、培训、执业资质考试等工作;长期与企业合作,完成大量来自于企业的研究课题,解决企业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目前已形成了即具有系统、坚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梯队。
培养方向
⑴安全管理;⑵安全系统工程;⑶安全技术;⑷职业卫生工程。
考试科目及其用书
10月份联考考试科目:不脱产考生参加工程硕士学位统一组织的入学资格考试(GCT)和学校组织的自主考试。
学制与学位
通过10月份联考考试的考生,GCT考试成绩有效期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修满规定的学分,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安全工程”工程硕士学位。
就业去向
就业领域适应于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等。
报考事宜
具体报考条件、流程和规定请关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或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联系。
咨询电话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篇5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也是教育部和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从建院起,就以“创建世界一流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为己任。学院秉承北京大学“民主科学、兼容并蓄”的精神,坚持北大“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以坚持改革开放、面向需求、质量第一为建院宗旨;以培养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与微电子人才为目标;按照企业和领域需求确定培养方向,按照产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形成灵活的课程体系,动态的教学计划;按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人文科学与前沿技术教育贯穿始终,全面加强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借鉴国际人才培养经验,努力实现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
6月,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验收评估,综合排名第一。1月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中期评估,综合排名第一。
为了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贴近产业,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教高司函[]29号文件),选择信息技术、微电子产业高度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无锡建立了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无锡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关于2012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2]28号)精神和要求,我校2012年计划招收30名学生,攻读集成电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有关事宜如下: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3.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一般应获得学士学位;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报名方式、时间、地点
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考生于6月25日―7月10日登录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网址www.chinadegrees.cn),按网站说明和要求完成网上报名,生成并打印《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考生于7月13日―16日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学历和学位证书以及《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缴纳报名考试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于10月17日后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三、资格审查
考生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须进行报考资格自审,请认真阅读本简章上的报名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
考试成绩发布后,北京大学将根据报考情况确定复试分数线。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然后按要求将《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相关学历、学位证书交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进行资格审查。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届时报考者须出示以下材料:
1.资格审查表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报考者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段制考试方式。第一阶段为全国联考,所考科目的命题及阅卷工作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统一组织;第二阶段由北京大学负责组织。
1. 招收专业方向:
1)集成电路设计、2)集成电路制造与封测
2.初试(全国联考)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以下简称“GCT”),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语运用能力测试(限英语)。2012年全国联考GCT考试成绩一年有效。
考试时间为2012年10月28日8:30―11:30,考试地点请见准考证(参加第二阶段考试时需核查准考证,请务必妥善保存)。
3.复试
复试科目为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两门考试。考试时间暂定为12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北京大学将根据报考情况确定复试分数线。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携带复试通知书、准考证、本人身份证和“GCT”成绩单,到北京大学参加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两门考试,交命题、阅卷费200元。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1) 专业基础考试科目设置如下:
考试科目 参考书 作者 出版社
①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与应用(第二版)》 王克义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数字电路逻辑设计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康华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专业基础考试科目中,①②任选一门,均为笔试。请考生务必在《资格审查表》中“备注”一栏填写所选“专业基础考试科目”名称。
2)专业综合考试由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组织专家小组,以面试为主的方式进行,着重考核考生从事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
五、录取
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和复试成绩择优录取。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我校当年录取总数的10%。初公布录取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入学
根据已录取学生的生源情况确定入学时间与上课地点。办理报到注册手续时,我校将再次审查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七、培养与管理
1.工程硕士生的培养管理统一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组织,并按照北京大学制定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2.录取的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学习时间。
3.学习成绩合格者方能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学习年限为2-4年。
4.课程学习地点北京校区或无锡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无锡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根据生源情况确定。
八、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修满所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北京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九、学费
学费共计4万元,分两次交纳。第一学年交纳2.5万元,第二学年1.5万元。
十、违纪处罚
对考生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其所在单位,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十一、其他
本简章由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负责解释。
十二、招生咨询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招生办公室
电 话:010-62767168,62767180,62767181
地 址:北京大学理科一号楼1723室
电子邮件: zhaosheng@ss.pku.edu.cn
学院网址:www.ss.pku.edu.cn
邮 编:100871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10-62751354,62756913
地址:北京大学红二楼2102房间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篇6
一、招生专业和研究方向
应用心理学专业, 职业生涯发展与辅导方向。
二、招生对象
全国各高校和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
三、招生人数
30人。
四、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报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品德良好, 遵纪守法;
2.在高校或省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三年以上, 学习结束后愿意继续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及生涯发展辅导工作;
3.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四年以上 (截止到2009年9月1日) ;
4.得到所在单位同意, 能够保证学习时间, 且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五、报名
1.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在2008年10月10日-31日 (每天9:00-22:00) 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 提交个人报名信息。提交信息时请注意:
(1) 报考学校选择:北京师范大学 (代码:10027) 。
报考点选择:北京师范大学 (代码:1127) 。
(2) 报考院系所选择:心理学院 (代码:007) 。
(3) 报考专业选择:应用心理学 (代码:040203) 。
(4) 由于网上报名系统中没有“职业生涯发展与辅导”这一方向, 报考研究方向请统一选择:心理测量与咨询 (代码04) 。
(5) 由于网报系统中没有单考科目, 网报时考试科目请选择:101政治、201英语、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际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业务综合, 均为单独命题, 考生应按实际考试科目复习备考。
(6) 考试方式选择:单独考试。
报考类别选择:委托培养。
(7) 考生必须在备注信息第一栏中填写“单独考试”字样。
若“报考学校”、“报考点”、以及“考试方式”填报错误, 则该条信息作废, 考生须注册新用户后重新填写。
2.网报成功以后, 考生还必须根据北京市研招办网上公告的要求, 通过网上支付报名费200元。
3.网上报名和交费成功的考生须于2008年11月10日至14日到北京师范大学现场确认报考信息并拍摄电子照片。现场确认时须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网上报名号以及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
未成功缴纳报名费的, 或者未现场确认信息、拍摄电子照片的, 报名无效, 不能参加入学考试。
4.完成报名信息现场确认的考生须在2008年11月25日之前将下述书面报考材料寄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邮寄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邮政编码:100875;收件人:马瑞杰)
(1) 报名表 (见附件, 填好后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
(2) 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身份证复印件;
(3) 大学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单 (可由毕业院校提供并加盖公章, 也可从本人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加盖其公章) ;
(4) 科研成果复印件 (公开发表文章首页目录页, 2004-2008年) ;
(5) 重大奖励证书复印件 (省部级以上, 2004-2008年) ;
(6) 个人自述一份, 内容应包括本人学习和工作经历, 对职业生涯发展与辅导工作的认识, 参加本项目的期望, 以及学习和研究设想;
(7) 两份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上述材料的考生, 视为放弃报考资格, 不再安排入学考试。
考生应于2008年12月下旬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网址http://graduate.bnu.edu.cn) 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六、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阶段。
(一) 初试
1.初试时间:2009年1月10日-11日。
初试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校内
2.初试科目:政治理论、英语和业务综合, 其中政治理论和英语满分值各为100分;业务综合满分为300分。各科目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3.业务综合包括就业政策 (100分) 和心理学导论 (200分) 两大部分内容。就业政策部分不指定参考资料;心理学导论部分参考资料:《大学心理学》, 张厚粲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 复试
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划定的复试基本分数线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在2009年3月底4月初进行。具体时间和复试名单我校将于2009年3月中下旬在网上公布 (网址http://graduate.bnu.edu.cn) , 届时请考生注意上网查阅, 我校不再寄发书面复试通知。
2.复试内容和方式:以面试为主, 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复试期间还将进行考生报考资格和思想政治状况审查, 审查不合格的取消录取资格。
七、录取
我校将根据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 综合考查, 择优录取。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八、学制及培养方式
学制3年。
学员主要采取半脱产方式学习。学习的形式包括:集中面授、自学、实习和毕业论文。集中面授时间暂定为假期。
九、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硕士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任务, 考核合格, 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 发给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硕士学位证书。
学员的录取类别为委托培养。在学期间不迁转户口和档案, 毕业后必须回原工作单位。
十、学费
山西大学2012年硕士招生简章 篇7
山西大学地处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1902年5月8日山西大学堂正式开办,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微博))、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一道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新纪元。2005年5月山西大学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山西大学形成了“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文化传统和“勤奋严谨、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山西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是山西惟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全部学科门类。现有69个本科专业,18个双学位专业,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涉及34个招生领域的16个专业学位种类,9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光学、科学技术哲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哲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学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拥有28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学校还有教育部在高校所设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山西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人荟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8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高级职称教师1094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27人,硕士生导师73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4人,“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入选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骨干教师5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霍英东奖教金”获得者4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0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42人。拥有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光学学科团队、科技哲学学科团队、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团队、环境分析化学及应用团队、原子与分子物理团队、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团队6个省级优秀创新团队。学校还聘请了330名海内外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山西大学办学条件优良,治学环境优雅。学校占地面积 2066 亩,建筑面积 98.7 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 309 万册(件),电子图书 797(GB),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3 亿多元。学校是山西省最早开展 Internet 接入服务的高校,实现了网络化管理,部分课程实现了网上教学。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传统格局为主的北校区和以现代建筑为主的南校区,成为“林荫遮道、花草围楼、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 “花园式”学府,是省政府命名的“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
山西大学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 12 万名各类人才。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奠基人孙健初,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曰伦,中国生物统计和作物育种学科主要创始人王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院士、清史专家萧一山,曾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鲁迅的挚友、著名散文家川岛等就是众多优秀学子的杰出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一批毕业生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如物理系毕业的朱日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系毕业的武维华为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长江学者,数学系毕业的姚鹏飞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学校逐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源质量好、学生综合素质高,育人水平明显提高,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 18255 名,各类研究生6735名。本科生考研(论坛)率一直保持在 20% 左右,新生录取分数线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位于全省前列。《近代物理实验》等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等1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科技哲学》、《中国近代社会史概论》等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大赛中,我校获得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四项,总分排名全国高校第 20 位;在最近两年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英语(论坛)竞赛、健美操比赛中,学生共获得 13 个全国一等奖。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殷杰的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山西大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来,我校 SCI、EI、CSSCI 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争取到国家(部委)级科研课题 274 项,其中国家“973” 计划、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 22 项。有285 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其中 2002 年“全固化单模单频绿光激光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现代科学哲学》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 年“低度有色配制酒稳定性的研究及应用”和“芒硝法生产硫酸钾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年“新型光敏水解褪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 年“周期瞬子和高能量子隧穿”研究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 年《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辩护》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纠缠态光场及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山西大学对外交流进一步拓展,已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法国巴黎六大、德国亚琛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日本东京国际大学、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日本国士馆大学、日本立教大学、韩国培才大学等 50 余所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积极开展留学(微博)生教育,并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在校本科生可以赴境外交流、赴国外高校攻读学位,成为山西国际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学校将继承百年传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改革求活力、以开放求效益的办学思路,努力推进高水平高效益办学的协调发展,建成山西省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中心,成为国内高水平、国际有影响的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研究型大学。
我校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术型专业116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类别16个(包括36个领域),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约1600名(含推免生), 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约500名。具体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最终下达的为准。经教育部批准,我校有权招收在职人员单独考试考生。全部专业招收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关于初试及复试自命题考试科目的内容范围,考生可登陆各学院网站查询。
我校2012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将在以下36个专业领域招生。专业学位学制2-3年,毕业可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就业政策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相同。在校期间需交纳学费,可参评优秀奖学金。
一、统一考试
(一)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学术型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山西大学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备注中注明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的专业2012年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各学科自命题业务课、复试科目及同等学力跨专业考生的考试范围请考生到各学院的网站上查询。具体报考资格要求以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为准。对于不符合报名条件或在报考时采取弄虚作假手段,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不论何时,我校均有权取消其复试和录取资格。
(四)我校各专业均招收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研究生,我校不接受省外定向培养,只可委托培养,对用人单位推荐且毕业后仍回原单位的委托培养研究生,同等条件下我校将予优先录取。
(五)我校在研究生录取时,力求尊重考生志愿。但因报考人数不平衡等原因,我们将适当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进行调剂。
(六)报考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二、单独考试
对普通高校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的在职人员,经两名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可报名参加我校为在职人员举行的“单独考试”,有关报名条件与接受专业均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准,单独考试考生的录取性质均为委托培养。报考办法:(1)符合上述条件,凭本人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介绍信来山西大学报名;(2)考试地点:由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指定;(3)考试时间:与统一考试相同。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篇8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学校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工、管、理、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博士点、48个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类别。
一、招生计划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约为1300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占700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占600名。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生数约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数的15%,各专业拟招收人数参阅我校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我校各专业的具体招生计划数在复试前根据生源情况确定(招生专业目录上公布的拟招生人数是我校按照2010年招生计划数制定的,2011年的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批准的我校2011年招生计划数为准)。
我校2011年继续执行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方式招收学生。详情请查阅当年教育部网页相关规定。
二、考试方式及报考条件
我校2011年考试方式:全国统一考试;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学习或工作的人员且进修完相应本科段主干课8门课程,能提交成绩并有进修学校教务处公章,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⑤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注:目前国家本科毕业证书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叁类。
凡毕业时获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的应届毕业考生即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此类考生包括某些学校的专续本、专升本、专接本等应届毕业考生);凡毕业时获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的应届毕业考生即为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网络教育除外)。考生毕业证书的类型请咨询所在学校。
报名时,有些考生既是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同时也有大专毕业证书且符合专科报考的所有条件,此类考生可以选其中一种类别报考。选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时,填写毕业时间、学历等项目时,要以毕业当的时间、学历水平为准;选专科身份报考时,填写毕业时间、学历等项目时,以专科的毕业时间、学历水平为准。因网报要填写毕业证书编号(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除外),所有证书的认定以网报截止时间(2010年10月31)为准。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2010年11月14日)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提交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3000字以上,省级以上刊物)或其它科研成果。(5)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者不限年龄。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体检要求。
(7)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
1.报名参加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外的其它专业学位(艺术硕士、工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和出版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须符合学术型硕士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的各项要求。
2.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 ②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
③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0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者不限年龄。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体检要求。
(三)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外,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各招生专业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具体接收办法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主页http://yz.cuc.edu.cn/。
三、报名程序及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可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查询相关信息。
3.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为报名第一阶段,即全国网报时间。考生网报时注意查看报名点及招生单位发布的信息,仔细浏览各项说明。网报成功后,考生可在此期间内凭报名号和密码修改个人信息及报考信息,网报信息必须准确无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报名点参加考试的考生请于11月5日至12日期间,登陆我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核对报考信息并打印现场报名预约单,预约现场报名。
4.11月10日-14日为报名第二阶段,即在报名点现场确认时间。在此期间,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报名点的考生凭身份证、网报成功后生成的报名号及现场报名预约单到我校研招办现场确认及照相。
在其他报名点参加考试的考生,请留意查看相关报名点的通知。考生务必认真阅读网上报名过程中弹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特别说明]2011年1月1日-14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招生单位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研招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6.为保证与考生的信息畅通,请务必填写移动电话号码。有些重要的临时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发给考生。
7.报名日期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过期不予补报。如有变化,以国家教育部通知为准。8.考生在报名考试期间因事外出,可就地报名和考试,报名方式同上。9.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考生报名时报考点必须选择“中国传媒大学”。
四、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一)初试
1.全国统一考试初试一般为四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初试为两个单元。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具体考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初试时间:2011年1月15、16日,具体时间详见准考证。
3.初试地点:选择中国传媒大学考点的考生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内;选择外地考点的考生到考点所在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
4.初试成绩:每年3月份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主页发布成绩,请上网查询。我校不再寄发成绩单,考生如有需要可自行打印成绩单到我校研招办加盖公章。
(二)复试
凡达到我校规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复试分数线请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查询,我校不再寄发复试通知书,请上线考生上网打印复试通知书并按复试通知书要求参加复试(http://yz.cuc.edu.cn/)。
我校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1.复试分三项内容。一是学校统一组织的专业笔试;二是各复试考核小组组织的考试,考试形式为面试或面试和笔试结合,一般情况下为面试;三是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复试中专业笔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其他两项考试详情复试时另行通知。
2.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本科阶段的两门主干课程,具体科目名称见《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4.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硕士招生主页下载相关表格,在复试报名时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包括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设想、科研成果等。各类型考生请携带以下材料到我校报到。
①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②往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本科毕业证及本科毕业证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③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④同等学力考生(专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专科毕业证及专科毕业证复印件、本科段八门课成绩单、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⑤同等学力考生(本科结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本科结业证书及本科结业证书复印件、本科段成绩单、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五、体格检查
复试时体检。凡参加复试的考生,复试时按规定时间到校医院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要求。
六、录取
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具体录取办法,复试时见当复试录取办法。
七、报考及录取类别
(一)报考类别: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国家计划内定向生:培养经费由中央财政拨款,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定向单位,录取时定向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回定向单位工作。此类别仅针对教育部单列计划考生。
3.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生:培养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提供,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4.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此类别仅限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
(二)录取类别:
1.非在职硕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2.在职硕士研究生:在职考生一律按照委托培养录取,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3.教育部单列的其他专项计划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八、奖学金
我校2010年开始推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设立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全日制非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主要用于资助优秀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培养费、生活费等方面的开支。
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纳入培养机制改革范围,须按规定缴纳学费。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基本评定程序如下:
1.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定:统考生主要依据其入学的初试和复试成绩来确定;推荐免试生根据复试成绩(或结合本科段综合表现)来确定。2.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或第三学年,奖学金的评定主要依据其入学后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评定。
3.硕士研究生享受奖学金资助的期限为2~3年(由各学院及专业的学制决定),延期不享受奖学金。
九、学习年限
我校各专业方向学制请参见《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各专业方向导师及学制目录》。
十、毕业生就业
录取类别为在职硕士研究生及国家单列计划定向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如在学习期间发生定向或委托单位由于撤消、合并等原因不能接收,按学生入学时签定的定向委培协议书有关条款执行。其他研究生按国家和学校有关就业政策办理。
录取类别为非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或按照培养合同就业。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一、其他
1.考生被录取后在学期间待遇按照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为方便我校与考生联系,请考生一定将本人详细通讯地址(省、市、县、单位、邮政编码、姓名等通讯信息)填写清楚。因通讯地址不详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3.报考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各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7方向的考生请注意以下事项: 考生在初试前20天须用特快专递(不要用包裹邮寄)寄交专业展示光盘,具体要求请见考试大纲。考生请确保录制的节目质量及播放格式通用性(一般DVD光盘用家用DVD机可以播放)。该节目作为业务一考试的一部分,节目内容中不得有考号、姓名、考生所在单位等有关内容,此类内容在回执条中写明并夹放在盒带内,违反或过期未寄出者按考试违规或缺考处理。4.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外界的辅导班都与我校无关。5.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篇9
1994年以来, 学院先后开设了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 招收农业推广硕士 (养殖、草业、渔业方向) 。同时举办了畜牧兽医专业、水产专业等进修班。
一、函授教育
函授专业:动物科学 (高起专) 、专升本, 水产养殖 (专、本科) , 畜牧 (专科) 、畜牧兽医 (专科) 。
报考条件:高中毕业或具有高中同等学历人员可报考专科。专科以上学历考生可报考专升本。
报名时间:每年8月上旬到当地教育部门或网上报名, 10月参加全国成人高考, 12月录取。
毕业证书:修满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 参加毕业实习 (论文) , 经考核成绩合格者, 由学校颁发
国家承认学历的函授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
学费:函授专科1500元/年, 学制2.5年;函授本科2000元/年, 学制2.5年。
二、自学考试
开设专业:畜牧专业 (专科) 、畜牧兽医专业 (本科) 。
报考条件: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可报考畜牧专科, 大专以上学历考生可报考畜牧兽医本科。
报名时间:每年3月1-5日报春季考试课程, 9月1-5日报秋季考试课程。
毕业证书:所有课程考试合格、实践考核 (专科) 合格、通过本科论文答辩者, 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专科) 毕业证书。本科计划课程合格门数达一半以上者可报名参加学位英语考试, 学位英语考试合格者, 由学校学位委员会授予学士学位。
三、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
招生条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高中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
培养目标:能够从事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方向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参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内容, 安排畜牧兽医、水产养殖专业主要课程。
报名时间:每年8月1-31日, 培训期间统一安排食宿, 费用自理。
四、农业推广硕士 (养殖、草业、渔业方向)
报考条件: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并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考试科目:全国联考, 考试科目GCT (语言表达、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外语) 。
学位授予:修满培养计划规定学分,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 由国务院学位办颁发农业推广硕土学位证书。
学费:学费20000元, 学制三年。详情可查 (http://yjshy.nwsuaf.edu.cn)
报名地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办公室北校区4号教学楼4131房间)
联系人:薛桥 (13389218295) 李丽
联系电话:029-87092422 (办) 传真:029-87092164 邮编:712100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10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地处中国上海,两大校区分别位于松江区和长宁区,占地面积近亩,校园环境优美宜人,系“上海市花园单位”。
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更名为东华大学。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59年。目前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种专业学位(工程硕士、MBA、艺术硕士、高校教师),学科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8大学科门类。学校共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同时设有10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检测中心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目前在校研究生总数近5600人,其中博士生830余人。学校坚持“着力创新、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加强内涵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至,已有四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另有四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提名。研究生在三大检索上发表的源刊论文大幅度增加,对学校科研的贡献率正在大幅提升。毕业生就业状况态势良好,研究生就业率连续9年达100%。在上海市乃至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拥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资深学者,而且涌现了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现有教职工3000余名,其中院士8名、长江学者2名,有光华工程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者,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近700名。
学校按照“坚持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按需发展”的学科发展思路,学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十五”“211工程”建设被“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正式确认为“优秀”。纺织科学与工程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性评估中,名列同类学科第一。依托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和教育部科研基地,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积极为国家科技攻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学校连续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连续两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连续两年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收录总数超过世界其他九所著名纺织院校的总和。此外,学校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新材料、建筑、环保、医药、农药等领域,并为我国“神州”五号、六号和长征二号火箭的发射成功作出了贡献。学校申请和授权的专利数也不断提升,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
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世界60多所高等院校及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83个国家培养了大批留学生。学校积极推进合作办学,与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美国纽约时装学院、日本宇都宫大学、日本服装文化学院、德国劳特林根应用科学大学、意大利米兰欧洲设计学院、法国鲁贝国立纺织学院、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等一批名校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校重视举办国际会议,举办了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上海世博会“大都市形象论坛”等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并自1995年以来成功承办年度上海市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凸现着学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日益活跃的国际交流新局面。学校注重校企联合,与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软件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等。
学校历来重视培养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每年组织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赴全国各地,充分发挥自身高学历的人才技术优势,多次获得上海市最佳项目奖、优秀项目奖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及创业计划、上海市发明创造等赛事中多次获得特等奖、金奖或冠军。为激励研究生在学期间积极向上,帮助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奖学金(普通、优秀)、恒逸助学金、研究生三助、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制度,设有“宝钢”、“仪化”、“钱之光”、“桑麻”、“宏大”、“协大创新”、“天然”等奖学金,鼓励研究生全面发展,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由于学校治学严谨,教学质量高,有七个专业的毕业生享有在英联邦国家开业资格(LTI)。
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11
各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申请免试攻读辽宁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凡具备申请条件者均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条件如下:
1. 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
2.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具体申报时间及办法见《辽宁大学关于接收年推荐免试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办法》。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
我校现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非法学)、法律硕士(JM)(法学)、艺术硕士(MFA)、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等6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0年拟招收500人,其报考条件另行公布,请考生注意查询辽宁大学研究生学院网站。
三、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我校的报考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复试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实行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交费、照相相结合的方式,所有报考人员(含推荐免试、单独考试)都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指定的网站进行报名,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凭报名号到报名点进行信息确认、交费和照相。
网报时间20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届时请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www.chsi.com.cn(公网);www.chsi.cn(教育网)。
3. 网上报名时须按照规定选择报名点,推荐免试和单独考试必须选择辽宁大学报考点,其他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应按照招生单位要求或当地省(市、区)招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4. 考生须认真核对网上提交的报名信息并牢记网上报名生成的报名号及密码,如因提交信息有误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5. 如实正确填写本人民族代码及名称。凡弄虚作假或输入错误、复试时要求更改者,均不得享受国家少数民族有关政策。
6. 请正确详尽填写本人通信地址,以便准确发放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等。凡因通信地址填写不详、填写错误或登记的地址或联系方式变更等原因导致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等材料无法寄送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7. 考生必须于年11月10日-14日到网上报名时所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现场摄像和报考信息确认。
上述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时间如有变化,我校会及时在研究生学院网页上公布,请考生在9月份注意查阅。
四、入学考试
1.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具体时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
2. 初试地点:选择我校报名点的考生在我校参加考试;其他考生按照选择报考点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3. 复试时间、地点及方式由我校自定。在复试前(4月初)通过研究生学院网站公布。对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在复试时需要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具体见招生专业目录。
五、体格检查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时间、地点、方式和要求在复试前见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
六、录取
学校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和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考生的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四种类型,其中:
1.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考生须将人事档案及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
2. 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考生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毕业后须回原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单位工作。上述考生须在复试通过后(4月末前)与我校签订培养协议。
3. 单独考试考生只能录取为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
4. 人事档案不能转入我校的考生,应根据录取类别,按照第2项的规定同我校签订协议,逾期不再办理相关手续,由此所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七、招生信息、咨询、联系方式
1. 我校的招生信息实行网上公布,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报名公告、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等可在辽宁大学研究生学院主页上查询。网址为:grs.lnu.edu.cn。
2. 考生的初试成绩单请考生自行到研究生学院网站下载,我校将不再邮寄。选择沈阳各区报考点的考生准考证请考生自行到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领取,报考点为沈阳市外的考生准考证将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按照考生网上报名登记的地址邮寄给考生本人。
3.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研究生学院不提供业务课参考书,考生可直接跟专业所在学院或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的出版社联系购买。往年部分专业课试卷,请电话咨询(024-62202321)。
4.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学术型学位研究生:
联系电话:(024)62202349,传真:(024)62202715;
办公地点:博远楼108室
通讯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辽宁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10036
专业学位研究生:
联系电话:(024)62202363,传真:(024)62202319;
办公地点:博远楼113室
通讯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辽宁大学专业学位教育管理办公室
邮政编码:110036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招生简章】推荐阅读:
上海海事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招生简章09-03
大连海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09-23
上海海事大学:考研招生简章10-27
大连理工大学招生简章11-14
大连艺术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10-03
大连财经学院招生章程08-17
上海海事大学工程力学07-20
大连理工车辆工程11-27
大连市区域卫生信息系统一期工程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