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

2024-07-24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共9篇)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 篇1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

张掖市委组织部政策法规科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对促进党内和谐,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按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长效机制,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涉及党员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事关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的发挥,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导向性。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遵循和把握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把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党员体现到党员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在精神上激励党员、生活上关心党员、工作上支持党员,做到知党员所想、解党员之困、帮党员所需,使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更具人性化。

(二)统筹兼顾原则。坚持把激励、关怀、帮扶有机结合起来,把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其他群体党员都纳入激励、关怀、帮扶的范畴,把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融入激励、关怀、帮扶的各个环节,防止顾此失彼、相互脱节。

(三)分类指导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群体党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关怀、帮扶措施,不搞一刀切,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分类帮扶,真正把不同群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四)科学规范原则。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始终,积极探索建立配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广泛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科学运行。

(五)注重实效原则。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防止图形式、走过场、一阵风,通过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使广大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任务措施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从完善制度、创新载体入手,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着力构建上级党组织关心服务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服务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关心服务人民群众的格局。

(一)着眼于调动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注重运用政治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措施,不断强化党员的参政意识、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树立政治激励导向。重视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党员干部,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挂职锻炼力度,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工作人员,为优秀党员干部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全面推行党员议事、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等制度,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对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的党员群众,积极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他们更好地参政议政创造条件。

二是健全奖惩激励制度。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表彰奖励制度,坚持定期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并大张旗鼓地宣传其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同时,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作用发挥不好、有损党员形象的不合格党员,及时进行帮教转化,教育无效的按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三是完善责任激励措施。坚持和落实政治学习、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制度,探索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根据不同行业党员的工作实际,积极推行目标管理、挂牌上岗、服务承诺等制度,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四是落实保障激励政策。进一步规范村干部工资报酬制度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将村干部工资列入财政预算,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等制度,将在职村干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对离职村干部按任职期限等情况发放生活补贴,解决其后顾之忧。探索建立老党员生活补贴制度,重点对解放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给予生活补贴,使他们老有所养。

(二)着眼于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针对党员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在党内积极营造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

一是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基层党组织要广泛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心活动,党支部书记要主动与党员交心谈心,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与党员交心谈心,全面了解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切实做好消除顾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工作。基层党支部对党员要坚持做到“七必谈”,即:岗位变动时必谈,思想波动时必谈,工作失误时必谈,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分歧时必谈,有不良反映时必谈,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必谈。

二是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利用“七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力量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对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进行重点走访慰问,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广大党员中。根据党员生活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走访慰问,坚持做到“五必访”,即:党员生病住院时必访,婚丧嫁娶时必访,发生意外时必访,生活困难时必访,流动党员外出返家时必访,切实让广大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

三是构筑党内服务平台。依托街道(乡镇)一站式服务中心、居民(村民)事务代理中心等社会服务体系,建立街道、乡镇、工业园区党员服务中心,并在有条件的社区、村和劳务基地建立党员服务站(点),面向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务政策咨询、党内宣传教育、组织关系接转、流动党员管理、党员求助热线、党员权益保障、党员互帮互助等服务,为广大党员搭建学习、活动、交流、服务的平台。

(三)着眼于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建立健全党内帮扶机制。以解决党员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改善贫困党员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帮扶力度,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是建立困难党员台帐。坚持定期对困难党员生产生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结合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建设,分行业、分层次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台帐,详细记载相关情况,适时查证核实,实行动态管理,为开展帮扶工作提供准确信息。按照个人申请、民主评议、社会公示、逐级申报的办法,规范困难党员申报程序,严格审核确定重点帮扶对象,明确帮扶方向和目标,确保帮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是设立党内帮扶基金。采取财政补贴、党费划拨、党员捐助、社会赞助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公益性、互济性、群众性的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使用办法,加强监督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在对特困党员家庭进行重点救助的同时,采取无息借贷、定期还本、滚动使用的运作方式,对有致富项目的困难党员提供生产扶持,努力发挥帮扶基金的最大效益。

三是深化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党内帮扶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制度,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城乡党员、机关党员干部与贫困党员群众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组织、党员与困难党员结成长期稳定的帮扶对子,切实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积极营造城乡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共促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是强化分类帮扶措施。对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党员,按政策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开设“爱心超市”给予必要的援助;对因病、因灾生活困难的党员和年老、孤寡、残疾党员,在实行生活救助的同时给予更多的精神关怀;对农村贫困党员,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重点从解决生活困难、提高致富技能等方面进行帮扶;对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重点从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培训、介绍就业岗位等方面给予帮扶;对流动党员,重点从生产互助和关心照顾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方面进行帮扶;对从事生产经营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党员,重点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

三、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具体要求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激励、关怀、帮扶三者的有机统一,统筹兼顾,综合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对党员的激励、关怀和帮扶,要在普遍关爱全体党员的前提下,以帮助少数特困党员为重点,对在思想、生活、生产、工作上有特殊困难的党员实施重点帮助,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切实增强关爱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精神激励与物质帮助相结合。在激励、关怀、帮扶过程中,既要做好党员的思想疏导和教育工作,注重从思想方面对党员进行精神鼓励和慰籍,又要力所能及地为党员提供一些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真正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干劲、促进和谐的目的。

(三)集中帮扶与经常关爱相结合。在集中资金、物资对特定的困难党员群体进行定期帮扶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日常帮扶的方式和渠道,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谈心谈话、走访交流等活动,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和愿望要求,促进关爱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四)关爱党员与服务群众相结合。教育引导党员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深刻内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关系,使党员在党组织的关爱中激发热情、增长本领,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更好地服务群众,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五)保障权利与履行义务相结合。一方面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切实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党性观念,牢记党的宗旨,严格履行义务,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 篇2

1 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十当今社会的新要求

1.1 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是突出党员主体地位的时代要求

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体, 是党的生活的主体, 是党的工作的主体。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要靠千千万万党员来完成,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路线, 要靠每一个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落实。只有着眼于全体党员的需求,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在要求党员讲宗旨、讲奉献、尽义务的同时, 坚持做到知党员所想、解党员所难、帮党员所需, 才能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党员的政治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宿感, 才能坚定党员信心、激发党员活力, 才能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 使党组织更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2 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要求

面对新形势,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 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 对党员从政治、思想、生活、工作上关心和爱护, 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切实解决党员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有利于促进党内和谐、推动社会和谐。

2 目前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认识不足

目前, 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对党员主体地位认识不足, 认为对党员和普通群众应同步进行关怀帮扶, 而不应将党员独立开来, 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活动是脱离群众的表现, 不利于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当前, 困难党员群体的“困难效应”已逐步显现, 缺少让群众信服的实力, 生活中自顾不暇, 大大降低了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热情, 使他们难以承担起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重任, 受到其他党员和普通群众的质疑。据调查, 近些年基层党支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比较难, 很多青年以困难党员群体当参照, 对加入党组织不感兴趣。这种认识, 势必会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不利于实现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2.2 形式单一

党中央颁布《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长效机制文件, 可以说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但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保障难, 就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党内采取的关怀、帮扶方式及措施而言, 我认为形式比较单一。每年只在元旦、春节期间, 集中组织开展一次面向全体职工的“送温暖”活动, 而党组织单独针对党员内部所开展的帮扶、慰问却少之甚少。至于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的保障更是一片空白, 使基层党组织所要开展的活动受到了严重阻碍。在激励机制建设上, 仅局限于每年的“七一”表彰、送钱送物等“输血”式救济方法, 未充分考虑党员的具体困难, 导致治标不治本。

3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设想和措施

3.1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责任机制

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 维护党内和谐和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不断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保障机制

3.2.1 应设立生活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

可以采取“党费提一点, 党组织支持一点, 党员捐一点, 企业拨付一点”等办法筹措资金, 用于补助因年老、体弱、患病、伤残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遭遇重特大事故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2013年元旦、春节, 中央就从党费中拨付3000多万元作为专项资金, 用于慰问帮扶生活困难党员, 带头落实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3.2.2 建立健全党内结对帮扶制度。

各级党组织应以“党委包支部、支部帮小组、小组帮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党员一帮一”等为抓手, 以“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贫、发展上扶业”为重点, 积极发动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每人建立1~2个帮扶联系点, 对困难党员实行“一帮一”结对帮扶, 制定帮扶计划, 明确帮扶目标。

3.2.3 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固定投入制度。

应逐步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固定投入机制, 应按照每个党员每年不低于100元的标准核定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 党建工作经费应由上级党委、本企业共同承担, 按照隶属关系逐级拨付给基层党组织。

3.2.4 对老党员、困难党员开展系列关怀帮扶活动。

一是建立老党员和困难党员档案。二是在重大节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 为困难党员发放救济物资, 倾听“三老一困”党员心声等。三是建立结对帮扶制度。

3.2.5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 积极开展评先表模活动。

一是建立定期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制度。二是政治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可享受同级先进工作者待遇。党组织每年应组织受到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参加免费体检, 有条件的要定期组织疗养。三是颁发荣誉证书。以五年或十年为一个年限层级, 为未受过处分的党员颁发荣誉证书。

3.2.6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必须有机结合。

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党员来说, 最为需要的是党组织对自身经常性的激励和关怀, 而少数困难党员需要的则是组织的帮扶。因此, 在日常工作中应坚持激励、关怀、帮扶三者相结合, 不能顾此失彼, 首先应从政治上关怀党员, 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 注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从根本上落实《党章》赋予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其次应在生产和工作中激励党员, 严格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去联系、凝聚和影响群众, 从而全力以赴去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再次是应该在生活上更好的帮扶党员, 切实保障和维护好党员的切身利益, 努力提高党员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 消除党内潜在的不和谐因素。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建立, 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事关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谐健康发展的大事。因此, 我们一定要注意防止和克服认识上的片面化和工作上的简单化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 既关注部分困难党员, 又关注全党所有党员, 做到生活帮扶与政治激励相结合,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系统地做好这项工作, 以促进党内高度和谐统一, 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 篇3

关键词:党内;激励;关怀;帮扶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重要意义

在采油生产建设中,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探索,是加强党支部建设、夯实党群工作基础的重要实践之一。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凝聚党员队伍的迫切要求

随着采油一线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能够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地将党员凝聚到党组织中来。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需要

党员作用的发挥是党建成果的集中体现,反映着党的光辉,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能够促进党内先进典型选树、带动党员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有效地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

(三)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推进原油生产的有效途径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党员积极投身原油生产,带动广大员工投身生产,有力促进了原油生产。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探索

近年来,冯地坑采油作业区党总支给合原油生产建设,努力构建党内关怀和帮扶机制。

(一)“四项措施”构建激励机制

1、周例会、月考核。建立支部工作通报和交流机制。通过每周支部书记例会,通报工作、交流经验,形成了班站“岗位立体巡检法”、“快乐工作法”,支部“两定两创工作法”、贴心管理法”。修订和推行月度支部工作考核办法。定期检查各支部党建工作,奖励先进,帮促后进,推进了党组织活动按时有效开展。

2、党员自主工作法。总结指导帮促党员工作的方法,形成了“党员自主工作、书记日常指导、支委集体点评”的“党员自主工作法”,即党员月初规划自己本月的学习内容、承包活动内容、具体工作;支部书记在日常跑现场的过程中指导党员工作,督促党员完成规划;支委会月底对每个党员进行逐个评分考核。这3个环节激发了党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党支部各项工作的开展。

3、党员承包活动。结合党内创先争优活动推行“党员承包活动”,指导每位党员结合自身岗位确定一个班站或井组作为承包点、确定一个具体可行和便于衡量的目标,每月制订计划、深入承包点开展活动,促进承包点的具体工作,提升管理水平。作业区一百余名党员讨论确定了各自的承包点、承包项目和承包目标,按计划活动,促进了班站管理。

4、典型选树。宣传优秀党员。结合“十大优秀党员”的选树与宣传,开展“立足岗位做奉献”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横幅、展版、标语、自办小报营造声势,选拔演讲人员,进行“身边好党员”事迹宣讲,激励岗位员工学习先进,立足岗位、干好本职,掀起了“学先进,争做先进”的热潮。

建设“党员示范岗”。姬二转油站通过创新工作方式、调节业余生活、探索工作乐趣,激发员工的归属感,推进“快乐工作法”,注重培养工作热情,将快乐融入工作和生活,同时,站内员工改进站内巡检方式,充分利用数字化监控,制作巡检指导卡,总结提炼了“标准立体巡检法”。通过近年来的探索,站内员工精神面貌、站容站貌焕然一新,成为作业区的“党员示范岗”典型。

(二)“三个开展”凸显党内关怀

1、开展党员服务。作业区党总支创新载体,建立党员“诉求--服务”机制,通过飞信、微信群、QQ群与党员进行信息交流,了解党员的需求和呼声,把关心和解决问题做为服务党员的出发點和落脚点,切实做到“党员有所呼,组织有所应”。

2、开展思想关怀。作业区党总支结合生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党员热爱企业、热爱岗位,在党员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党员入党、提职、调任时,及时进行谈话,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方向。通过思想关怀,让党员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中。

3、开展党内关爱。作业区党总支坚持“党员四必访”,即党员遇重大困难必访,党员有思想困惑必访,党员未完成工作必访,党员生病必访,为党员送来了组织关怀。在工作之余,作业区党总支适时开展关爱活动,丰富党员业余生活,“七一”前后,慰问困难党员,开展入党观影教育、组织党员联欢活动,丰富党员生活,增强支部凝聚力。

(三)“两个活动”促进党内帮扶

1、坚持分类帮扶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注重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的探索和培养;在操作岗位党员中,开展“我是党员我争先”活动,引领党员努力学习采油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在岗位上做到“技能领先、业绩领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开展党员“结对共进”活动。机关党员、干部党员与普通党员结对子,以“一对一”、“一帮一”的形式,采取思想帮扶、技能帮扶的互助共进方式,帮助普通党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党员提高技能,坚定信念,促进了党员队伍总体素质的提高。

三、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了党内激励机制,先进典型“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行之有效,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通过认真规划、努力工作,推进了“党员自主工作”法,深入开展了“党员承包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作用,形成了“党员个个争先”的氛围,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的党员典型。

(二)深化了党内关怀机制,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党员队伍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通过对党员在思想、工作、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关心帮助,使党员感受到组织关怀,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有利于促进党内团结和谐,有利于党员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工作,有利于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

(三)推进了党内帮扶机制,促进了党员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 篇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成为新阶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一、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现状、主要作法和经验近年来,我局党委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在推进“人文关怀”中,坚持普遍关怀与重点帮扶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关怀帮助党员与关心帮助职工相结合等原则,确保党员“权利有保障”、“诉求有渠道”、“干事有舞台”、“工作有奔头”。一是坚持实行重大事务党委先研究、后公示,把单位大事的决策和处理在党员中进行通报,认真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增强党员的荣誉感。二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体现党组织对老干部、老党员、以及困难党员的关爱,局党委以重大节假日前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活动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组织各支部对生活困难党员进行了摸底调查,建立了生活困难党员台账,内容主要包括困难党员本人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情况、困难情况及原因等,并对生活困难党员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局党委克服资金困难,每年都结合重大节日对生活困难党员生活中的困难,局党委定期、不定期开展慰问活动。

员、服务党员、为党员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党员之家”。

(三)建立权益保障机制,增强党员的责任感。一是实行重大事党内通报制,保障党员知情权。以支部为单位,在每月召开的党员大会上,对单位重大事项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情况通报,让每一名党员都享有充分的大事知情权。二是实行党员“首议制”,保障党员表达权。遇重大事项及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拿意见、作决策的,遵循“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先由党员大会进行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再由班子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决策,有效保障了党员的优先表达权。三是推行党务公开制,保障党员监督权。认真推行财务、政务公开,拓宽党内民主监督渠道,让党员享有更多的监督权。

(四)建立人文关怀机制,增强党员的幸福感。一是推行“三要”关爱机制,让老党员老有所慰。即:大病要探望、节日要慰问、去世要追悼。二是建立特困信息库,让特困党员衣食无忧。通过建立特困党员信息库,及时准确地掌握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特困党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三是开展“七个一”活动。开展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寄发一封节日慰问信,落实一批党员干部挂钩联系,安排一次倾情走访,过好一次组织生活,进行一次组织关系清理,举办一次文体活动。使党员倍加体会到“家”的温馨。

(五)建立党内帮扶机制,增强党员的成就感。一是实施“党员素质工程”,“智力”帮扶党员提升素质。以党员业务培训为抓

点、党员干部捐一点的办法,以便能够对困难党员都有所关心和帮助,不至于捉襟见肘,画饼充饥。基金的管理应当由组织部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同时,建立全县困难党员信息库,各单位、各乡镇也要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库,每半年上报一次困难党员信息,对全县困难党员信息库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困难党员信息库应包括困难党员本人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情况、困难情况及原因等。组织部全县党员关怀、帮扶基金管理机构根据困难党员信息库确定关怀、帮扶计划。在帮扶对象上重点应该向生活确实困难、患重大疾病的党员倾斜。

建立党内捐赠制度,根据全县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的工资收入,家庭收入、人员等情况,对生活水平较高、工资收入较高的党员规定适当高一点的捐赠规定;对生活水平低、工资收入仅能维持生活的党员可以少捐或者不捐,避免因为标准一刀切,给这些党员带来生活影响。

4、党内关怀帮扶工作应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应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党内关怀帮扶工作责任制,将党内关怀帮扶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责任考核体系,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增强对党内关怀帮扶工作的重视。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定稿) 篇5

一、党内激励机制

1、建立责任激励机制。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并认真抓好落实党建工作目标任务。

2、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党支部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分类进行表彰奖励。加强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培养广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3、建立物质激励机制。对在党建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或所做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典型,予以物质奖励。

二、党内关怀机制

1、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工作人员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谈话。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2、建立走访慰问制度。每年春节、古尔邦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3、建立生活关怀机制。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4、建立政治关怀机制。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党组织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等党员关注的问题都要进行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党内帮扶机制

1、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台账。结合党内年报统计,对生活困难、独居、老弱病残等困难党员做好登记工作,为开展党内帮扶工作提供准确信息。通过日常的关怀帮助,使困难党员始终处在党组织的关爱之中。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篇6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精神,促进党内和谐,现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如下:

一、建立完善党内表彰奖励制度。坚持弘扬正气,鼓励先进。每年“七一”期间,开展“争先进位”评选表彰活动,对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每季度在支部会议上评选出一名优秀党员予以奖励,以培育典型,提高党员的日常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

二、建立党内谈心谈话制度。党员干部之间、党员干部与党员之间及党员与党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党组织负责人要带头开展谈心活动,做到“五必谈”:党员取得成绩时必谈、遇到困难时必谈、发生矛盾时必谈、出现过错时必谈、存在问题时必谈。

三、建立“送温暖、献爱心”和走访慰问制度。在每年元旦、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期间,中心党支部要认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走访慰问老党员及生活困难、患病住院的党员。在党员、家庭成员去世、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时,党组织对这些党员家庭走访慰问,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四、建立政治关怀制度。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党组织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等党员关注的问题都要进行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五、建立困难党员登记制度。针对不同党员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实施救助,特别是对生活困难党员、年龄较大党员等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确保弱势群体党员始终处在组织的关爱之中。

建立健全困难党员帮扶机制 篇7

洪洞县委组织部建立完善“六项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大力加强帮扶生活困难党员工作。

一是建立工作台账制度。各基层党组织每年年底要专门组织人员,对因老、残、病、灾、失业等原因导致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我县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党员进行调查摸底,详细掌握他们的家庭结构、收入情况、致贫原因、身体状况、专业特长、思想状态、急需何种帮助等情况,按照致贫原因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台账。根据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对已脱困的进行调整、对新出现的及时纳入帮扶范围,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建立对生活困难党员培训教育制度。帮助生活困难党员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对于有劳动能力的生活困难党员,依托县、乡党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素质,为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和有技术、有帮扶能力的党员,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形式,与生活困难党员结成对子,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间进行帮扶,直到脱离贫困。将帮扶生活困难党员工作与“党员承诺评议制度”相结合,组织引导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生活困难党员结成对子,积极承诺践诺;在机关、企事业党员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织引导本单位党员与所联系单位的生活困难党员尽快结成对子,在困难党员子女上学、生产生活扶持等方面积极进行帮扶;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特别是规模以上的非公制企业党组织,对周边地区的生活困难党员实行定点帮扶,对零就业家庭要至少安排1名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到企业就业。

四是健全生活困难党员社会扶助制度。实行党内互助与社会扶助相结合,把帮扶生活困难党员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组织民政、劳动保障、工会等有关部门相互联系和共同配合,在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农村五保户供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经济实用房配租、廉租房实物配租、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以及子女就学费用减免或资助等政策方面,统筹考虑生活困难党员。

五是建立生活困难党员就业服务制度。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广泛联系用工单位,特别是要与县域内的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积极联系,切实为生活困难党员创造就业渠道,解决其劳动就业问题,使每位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走上致富路。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 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我们党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新要求,努力探索党内互帮互助的新途径,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党员的帮扶力度,增强广大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经研究,决定建立“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机制”,并设立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专项资金。现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强党员生机和活力、永葆先进性为目标,以规范高效、公平公正为原则,加强统筹协调,推进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资金的激励、关爱、救助作用,建立健全党员帮扶长效机制,着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二、建立原则

1.公开、公正原则。帮扶程序公开、公正,帮扶范围界定准确,帮扶对象公开透明,帮扶资金专款专用。

2.及时、有效原则。及时建立市直机关困难党员资料档案,在党员最需要的时候,及时送去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有效帮助困难党员度过难关。

3.共帮、互助原则。充分体现市直机关广大党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群众有难党员帮,党员有难组织帮”、“互帮互衬、相互照应”的优良品德,共同帮助困难党员摆脱暂时的困难,增强生活和工作的信心。

4.分级、统筹原则。帮扶专项资金实行一级统筹,两级管理办法。原则上专项资金由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度安排,市直机关帮扶专项资金的管理由市

直机关工委负责,各单位帮扶专项资金的管理由各单位党组

织负责。

三、资金用途

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专项资金是为体现组织关怀,提

高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而设立的党内互助性、公

益性和非盈利性资金。主要用于开展党内慰问帮扶活动,对

生活困难党员给予一定的非固定性经济救助。

四、帮扶对象

帮扶资金救助对象原则上为党组织关系在市直机关工

委的以下几种党员:

市直机关帮扶资金主要帮扶救助因重大自然灾害、重大

意外事故、重大疾病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各单位帮扶

资金主要帮扶救助年老体弱、子女就学等原因造成生活暂时

困难的党员,以及各级党组织结对帮扶社区、农村特困党员

和特困群众。

列入救助范围的困难党员必须能够忠实履行党员义务,忠诚党的事业,认真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党纪

国法,积极帮助党组织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工作表现优秀的优先。有赌博、吸毒、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其他违纪违法

行为、不按规定缴纳党费、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无正当理

由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党员不列入救助范围。

五、帮扶程序

采取集中帮扶和临时救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年春节

期间或七一前夕,市直机关关怀帮扶专项资金对困难党员进

行一次性集中帮扶;平时由各单位关怀帮扶专项资金进行临

时性帮扶。

1.个人申请。

困难党员个人向所在党支部提出书面申请。

2.支部核实。

根据个人申请,支部进行调查核实,情况属实的提交所

在单位党组织复查。

3.组织审定。

单位党组织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复查,并签署复查意

见,条件属实的上报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专项资金管理办

公室审批。并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党员名单进行公示,增加帮

扶工作的透明度,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经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确定救助

等级和救助对象,属于市直机关帮扶专项资金帮扶范围的,由市直机关帮扶专项资金进行帮扶救助;属于各单位帮扶专

项资金帮扶范围的,由各单位帮扶专项资金进行救助。

六、帮扶标准

分三个等次:对当年因重大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重大疾病,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给予1000-3000元的救助;对因病致贫、年老体弱、子女就学等情况造成生活

比较困难的党员,给予500-1000元的救助;对其他困难党

员给予300-500元的救助。

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根据专项资金数量,救助标准可

作适当调整。全年救助总量与当年专项资金总量收支平衡。

七、资金来源

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采取“党员捐一点,社会募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

1.开展“爱心党费”捐助活动。该活动每年进行一次,由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资金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号召广

大共产党员特别是有固定收入的在职党员捐助“爱心党费”,作为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专项资金。“爱心党费”捐助数

额的起点为当年度在职党员本人一天的平均工资,作为市直

机关党员关怀帮扶专项资金。其中70%留给市直各单位党组

织作为本单位专项资金,30%由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工作

领导小组统一调配,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专项资金管理办

公室进行统一管理。

2.接受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党员业主、企业家、社

会各界人士可直接到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专项资金管理

办公室捐款。捐助数额在单次1000元以上的颁发困难党员

帮扶登记证,作为捐款凭证。

八、资金管理

1.成立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

常委、组织部长任名誉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直

机关工委第一书记为组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市委组织部

分管副部长任副组长,市直机关工委分管副书记和市公安

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萍乡供电公司等单位机关党组织

书记为成员。下设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专项资金管理办公

室,办公室设在市直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由市直机关工委

分管副书记担任,负责党员关怀帮扶专项资金的筹集、管理,开展各种捐款和帮扶困难党员等工作。各单位党组织都必须

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对各自专项资金的运转进行管理。

2.帮扶专项资金严格按照“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决不允许挪作他用。资金收支情况定期向领导小组汇

报,做到资金使用情况与救助困难党员台帐相符。

3.市直机关党员关怀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对帮扶困难党

员工作定期检查,对帮扶对象、帮扶进度、帮扶效果及帮扶

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全程监督。

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帮扶办法 篇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开展党内关怀帮扶,必须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着力增强党员党的意识和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情关怀帮扶党员,不断激发党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第三条开展党内关怀帮扶,应当注重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突出政治关怀,始终信任、依靠和爱护党员,让党员在履行义务、行使权利中既有付出又感到温暖;

(二)坚持精神激励、人文关怀与物质帮扶相结合,突出重点对象,突出基层一线,真心实意关爱,为党员排忧解难;

(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务求实效。

第二章政治思想和工作关怀

第四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县级党校每年面向普通党员安排一定比例班次,开展教育培训。加强乡镇(街道)党校等基层党校建设,发挥远程教育站点、党群服务中心等教育培训阵地的作用,组织党员就近就便参加学习。

党组织应当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教育引导党员珍视党员身份,积极参加党的活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的自觉性。

第五条礼敬尊崇厚待为国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授予勋章或者荣誉称号、表彰奖励和表扬等形式,对于作出责献、表现突出的党员进行囊奖。地市级以上党组织可以根家以先进典型名义命名工作团队、工作室、生产班组等做法。

第六条对于党龄达到50年、-贯表现良好的党员,由党组织依据荣誉性纪念章颁发权限,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党员入党纪念日,党支部或者党小组可以采取有意义的方式,为党员过“政治生日”。

第七条在培养发展入党和党员转接组织关系、获得功勋荣誉表彰时,党组织应当派人与其谈心谈话,给予鼓励鞭策。党员受到组织处理、纪律处分,或者发现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党组织应当及时谈话提醒,进行教育帮助。

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党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应当积极接受党员约谈。

第八条对于犯过错误、受到处理或者处分的党员,党组织应当主动关心、加强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错误、努力改正错误,放下包袱、积极工作。对于处理或者处分影响期已满、能够深刻认识并切实改正错误的党员,如其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成绩、表观突出。评先评优、职务取级晋升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不受影响。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党员经清正名、清除影响。

第九条党组织应当合理安排党员参加入职、岗位、晋联等培训,鼓励支持党员参加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继续教育,积极为党员职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十条党组织应当关心关怀党员身心健康状况,及时了解掌握党员身患严重疾病、遭遇重大挫折、遭受家庭重大变故、经历重大自然灾害或者事故以及长期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等情况,对于遭受严重心理创伤的党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第十一条党员临终前,党组织应当派人或者采取适当方式探望抚慰。党员去世后,派人或者采取适当方式吊唁并慰问其亲属。

第三章重点对象关怀帮扶

第十二条党组织应当主动关心关爱因公殉职、牺牲党员的家庭,逐户逐人建档立卡,掌握其父母和配偶、子女的经济来源以及养老就医、入学就业等情况,明确专人联系,定期跟踪走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生活困难尤其是需要赡养老人、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党组织应当加强联系、持续帮扶。

因公殉职、中等职业学校、学教。期发具物开女入国人学,精学中成人高等学校,参用照有关政策规定给予适当照顾。因公殉职、牺牲党员符合烈士条件的,其子女自愿应征并且符合征兵条件,优先批准服现役。

因公购职、牺牲党员的父母和配偶、子女生病就医的,党组织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对于生活特别困难的,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在政策规定范围内,以适当形式提供医疗补助或者救助。

对于因公伤残党员,民政、卫生健康、残联等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在就诊就医、康复训练等方面提供便利;对于生活困难的给予关心照顾。

第十三条党组织应当敬重关爱老党员,按照规定范围,及时向老党员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和有关文件精神,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按时足额发放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生活补贴,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定期增长机制。

热情为老党员提供学习教育、文体活动、健康咨询、心理慰藉等服务。对于重病、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的老党员,党组织应当经常上门看望,通过党员义工、志愿服务等方式,给予关心照顾。

第十四条党组织应当主动了解掌握生活因难党员情况,依托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生活困难,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党员信息库通过社会保障、党内互助等方式,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和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七一”走访慰问等活动,为生活困难党员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

对于党员因参加重大任务、专项工作导致生活因难的,成者其家庭成贝遇到重大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突发情况的,党组织应当及时派人上门看望慰问,助解决具体问题。

第十五条树立重视基层、支持基层、关爱基层的鲜明导向,对于长期工作在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艰苦地区的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党组织应当给予更多理解、关心和支持,宣传他们的奉献事迹,褒奖他们中的先进典型。加大培养选拔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党员干部的力度,注重选拔优秀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作为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市级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省级机关处室负责人。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定向招录乡镇(街道)公务员、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力度。建立普遍轮训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制度。对于到艰苦地区工作和对口支报的党员干部,采取适当方式给予关心照顾,帮助解决后顾之优。

第四章组织领导

第十六条各级党委(党组)应当高度重视党内关怀帮共工作,将其列入基层党建进取评议者核重要内容。党要(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领导履行具体责任人职责。党委组织部门统筹协调党内关怀帮扶工作,教育、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退役军人事务、应急管理、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第十七条党内关怀帮扶工作所需的教育培训、走访慰问、补贴补助、表彰奖励、优抚优待等经费,应当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保障;中央管理党费和各级党委留存党费每年拿出一定额度作为补充。

第十八条各级党委(党组)应当加强对党内关怀帮扶工作的督促检查,对于责任不落实、搞形式主义、工作敷衍应付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问责追责。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条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上一篇: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下一篇:劳动保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