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概论

2024-07-15

闽文化概论(精选8篇)

闽文化概论 篇1

单选

1、由于()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蔡元定 黄干 陈淳 真德秀

(2 分)

2、()不是关闭在书斋里的学者,他关注国家民族兴亡,关心民间疾苦,强调当官要廉洁奉公,认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罗从彦 真德秀 朱熹 黄道周

(2 分)

3、宋代()的《通志》,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体例仿照《史记》而有所创新。

郑樵 李纲 祝穆 胡宏

4、(2 分)今人改编整理的《贻顺哥烛蒂》是()

莆仙戏 闽剧 高甲戏

梨园戏

5、在有关婚姻的谚语中,不要太讲究外貌美的谚语“牛好不在叫,妻美不在貌”出自()。

福鼎 上杭 武夷山 顺昌

6、台湾的布马舞蹈,即编马架时,在上头黏贴布而成竹马,表演时演员套进马中,马头在前,臂部及马尾在人后,如骑马状,可灵活移动身子。这与长期流行于闽南()的竹马舞,似有一定渊源关系。

南安 安溪 永春

漳州

7、(2 分)福州《渔歌》“老子自幼在江边,不怕地来不怕天,看不尽青山绿水,吃不尽鱼虾渔鲜。”属于()。

海上渔歌 水上渔歌 闽南渔歌 闽东渔歌

8、(2 分)在台湾十八个地方戏曲中,()是唯一产生于本土的剧种,它发祥于台湾宜兰县,源自闽南的锦歌,经过台湾艺人不断加工、提高,终于成为完整的大戏,后又由台湾传入闽南。

高甲戏 歌仔戏 梨园戏 竹马戏

(2 分)

9、流传在()一带的儿歌《天乌乌》,妙趣横生,余味无穷。

闽南 闽北 闽东 闽西

(2 分)

10、()依山傍海,城墙全长1733米,高5.3米,上有矮墙827个,警铺13座,敌楼18座,城门四洞,其东、西、南三门城楼雄视海疆,整个城墙如巨蟒盘旦在山坡。城内依山势铺设的石街逶迤南北,整个古城规模宏恢,费时10年始修筑而成。

惠安崇武古城 福清万安古城 东山铜山古城 湄洲湾莆禧城

11、(2 分)()传说最早见载于晋代干宝的《搜神记》。

《蛇王宫》(长汀)

《人死蛇蜕壳》(宁化)《李寄斩蛇》(南平)

《蛇郎与四妹》(惠安

12、(2 分)()历经八百多年而保存完备,殿宇飞檐交错,门廓壁上浮雕精美绝伦,殿内盘龙石柱,彩绘描金,集宋元明清建筑、绘画、雕塑、书法艺术于一炉,有“闽南故宫”之誉。

泉州东岳行宫 德化石壶殿 惠安青山宫 龙海白礁慈济宫 13、2 分)纽约曼哈顿华埠的(),华文招牌林立,福建摊店密集,福州小吃店、福州味中味,福建人开的杂货辅、礼品店、照相馆,再加上满街不绝于耳的福州话使人恍惚回到了福州东街口。

法拉盛 缅街 包厘街 东百老汇路 分)

14、明代著名思想家()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他的文学观与封建正统的文学观相对立,著有《焚书》、《李氏文集》及诗话《骚坛千金诀》等。

李贽 陈第 黄道周 郑善夫

15、中国第一部道藏刻版完成于宋代()。

福州于山九仙观 泉州玄妙观 莆田江口东岳观 武夷山冲佑观

16、(2 分)祖籍浙江平湖的()于1929年1月入闽后,先后在闽南十四年时间,曾挂锡过厦门、南安、泉州、惠安、晋江、漳州、同安、永春等闽南名刹51所,并创办了“南山律学院”。

太虚法师 常惺法师 印顺法师 弘一法师

17、(2 分)泉州拓庆寺沙门静、筠二师于南唐中主保大十年(952年)合撰的()二十卷,为禅宗现存最古的灯史。

《高僧传》 《释门正统》 《宋高僧传》 《祖堂集》

(2 分)

18()的排幡操作时将一根长达五、六米的大竹杆杆扶起,放在操作人的足尖上,轻轻一挑,使幡落在人的肩上,再一拦,落在手上。

建瓯 建阳 顺昌 浦城 19、2 分)宋代朱熹为()写了一副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莆田慈寿寺 泉州开元寺 漳州南山寺 南安雪峰寺

20、五代闽国,福建“佛法独盛于其时”,其主要原因是()。

经济繁荣 人民生活安定 外省高僧大量入闽 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 多选

21、(3 分)一般认为闽南十音是从北方传入闽南,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闽南的(中许多精华,形成了浓郁地方风格。

伬唱 民间戏曲 民歌 民间器乐曲

22、(3 分)闽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创新、总结。

补充)发挥 改动 超出

23、福建山水诗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远离战乱中心 漫游生活的影响 藏书丰富

24、福建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其最主要特点有()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寺院经济在福建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

经济开发的多样性 海外贸易的兴盛 与台湾贸易交往密切 集市贸易的繁荣

25、(3 分)

福建对外贸易的特点如()。

悠久的历史

建立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广泛 对福建经济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以物易物等多种形式

26、元代,穆斯林在福建有了很大发展的标志表现在()、穆斯林来源了不仅仅由海上丝绸之路而来,不仅仅是商人为做生意而来,也有西域的军士为驻屯而来。

更多穆斯林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涌入泉州 泉州又修建了多座清真寺 穆斯林的足迹已不仅局限于泉州 不少汉人被融合而皈信伊斯兰教

(3 分)

27、《闽书》价值主要表现在()。

保存了不少明以前罕见的史料 以较为先进的史学观统摄全书 在标题和分类上有创新

现存最早而卷帙又最多的地方志

28、福建戏曲萌芽于唐,形成于宋,成熟于元,其原因,除了晋末至唐五代北方人民南移入闽而使中原古乐传入福建、唐五代福建官邸宴舞为常事并在民间也出现歌楼外,还因为()。

福建唐五代佛教兴盛使庙会成了演出场所

宋代福建中举及在外居官者返乡时常带家伎随侍娱乐 宋南渡后大批皇族入闽使皇族家班开始流入民间 与海外关系密切使海外艺术传入福建

29、福建佛教与海外的联系主要途经有()。

海外僧人来闽游学求法

闽地僧人赴海外取经弥法及化缘 在海外有大量廨院 海外僧人在闽地盖庙

30、(3 分)福建寺庙兼有的其它功能如()

娱乐功能 官驿功能 书院功能 流通经书功能

(2 分)

31、福州习俗家人出远门、亲友远来、长辈做寿、新婚初嫁等必吃两只鸭蛋和一束线面泡的“太平面”。()正确(2 分)错误

32、高甲戏传流剧目约600多个,大部分来自民间传说。()

正确(2 分)错误

33、采茶戏是流行于台湾客家地区的小戏,它用客家山歌小调和客家话演出,是随着客家人移民而传入台湾。经过台湾艺人努力,在服饰、脚色、身段等方面更加复杂精细,并出现了“采茶歌仔戏”,(也有人称此为大戏)。()

正确 错误

34、(2 分)福建戏曲常用身段动作来表现虚有的实物,如莆仙戏《春草闯堂》“问证”中,知府让春草坐轿,自己步行相随,春草、知府、轿夫分别采用各种步法,逼真而又生动地表现了上坡下坡、直跑转弯、涉水过沟等形态,使观众强烈地感受到轿子的存在。()

正确 错误

35、福建沿海一带随着长期对外贸易的开展,人民商业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一方面,厚利使行商贩货者再已不被认为是末流之徒,商品经济思想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经常出海贸易也开拓了人们的视野,自觉或不自觉地汲取了国外新观念、新思想、使人们(主要商人)的思想不同程度得以改变。()

正确(2 分)错误

36、福建有些地方送的寿礼有一定寓意,如鱼,取“有余”之意;米酒,取“粮足”之意;面条,“取长寿”之意;衣物,取“有依靠”之意;枣子,取“早生贵子”之意;桔子,取“吉利”之意等。()

正确(2 分)错误

37、古代商人地位最低,一旦从商,则不得仕宦为吏。但在福建,商人都有一定影响和势力。()

正确 错误

38、旧时闽南惠东妇女在婚后三天就要回娘家长住,只有逢年过节及农忙时才到夫家住几天,一年总共时间不过六、七天,所以有的甚至结婚多年夫妻之间还不认识。()

正确 错误

39、有人把孔孟称为第一期儒学,把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闽学,就没有理学;没有理学,就没有新儒学。()

正确 错误 40、福建地狭人稠,早在明代,福建就因人口增值太快而出现了过剩。()

正确 错误

41、(2 分)比如福清在“迎亲”时,有“拦花轿”的独特习俗:迎亲回来路上,人们可以用条椅等拦住花轿,只有让拦路者满意,才让通过,新郎新娘不得生气。一路上拦的人越少,越顺利,越说明新娘的才貌闻名远近,新郎也就越光彩。()

正确 错误

42、宋代,伊斯兰教在泉州很活跃,这与穆斯林人数急增有关。()

正确 错误

43、福州的“三坊七巷”起建于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文化古城中坊制典型代表和中国南方现存较为完整的古街区之一,其中有许多不同时代工匠的精巧佳作,至今仍保存了大量的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建筑,被建筑界喻为一座庞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正确(2 分)错误

44、福建道教音乐具有独特的乡土味,它从福建民间音乐和戏曲中汲取营养,又给福建民间音乐以多方面影响。()

正确 错误

45、福建方言复杂,所以在清代还开设了纠正地方土语的 “八旗官学”。()

正确 错误

闽文化概论 篇2

1 闽文化源流与特征

闽文化一方面受到汉民族文化底蕴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历史背景等因素, 又有一些色彩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呈现出多元性、地域性和融合性。

1.1 多元性

闽文化的主体是由多元构成的。纵观福建文化的发展历程, 闽越文化遗风、中原文化传入、宗教文化传播和海外文化冲击是其形成的主要源流。

福建古为闽越地, 秦汉之前, 百越文化在福建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原汉人的逐渐南迁, 闽越人的主人地位慢慢被替代, 但是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却不同程度地被保留下来。闽越人喜欢濒临江海居住, 其住屋形式应为干栏式, 土坯土墙住宅是中原汉人带进福建的。

中原文化的传入方式是以大量移民的途径为主。中原汉人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的八姓入闽, 第二次是唐初陈元光开发漳州, 第三次是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 第四次是北宋南迁。此外, 从永嘉之乱前至明清, 都有中原人士陆续入闽定居。这四次大移民和陆续入闽的移民, 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 加快了福建的开发和进步。另外还有不少闽人北上访学, 也将中原文化带回闽地。如崇安人游酢、将乐人杨时受业于理学开创者程颢、程颐, 留下了“程门立雪”的故事。他们返闽后大力传播理学, 后被朱熹改造发扬为“闽学”。中原文化的传入是闽文化覆盖层中最厚的一层。现存的福建传统民居, 在建筑构造形式上, 既有北方地区抬梁式木构架形式, 又有南方地区穿斗式木构架体系, 许多中原地区已经失传的构架和构造做法在这里得到延续。在建筑平面布局上, 既有三合院、四合院等中原传统建筑形式, 又有土楼、土堡、竹筒屋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 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并存的现象。但是不管传统民居的形式和风格怎么演变, 依然保持着中轴线对称、院落组合、木构承重体系和坡屋顶等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共同特征。

佛教传入福建约在吴晋之际。道教传入福建也较早,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方士活动踪迹。五代时由于王审知父子崇尚佛道, 佛道文化在福建已影响广泛。福建一些著名的佛寺、道观就是在唐及五代时期创立的。伊斯兰教在唐中叶由海路传入泉州, 宋元时有数万阿拉伯人云集泉州。穆斯林后裔在泉州生息繁衍, 建造了我国最早的清真寺, 留下了安葬伊斯兰先贤的灵山圣墓等。基督教在明代传入闽北, 并向闽东、闽南发展, 基督教建的教堂、学校、医院、慈善机关几乎遍布全省各地。福建的民间宗教颇有影响, 尤其是宋元前后的民间造神运动, 造就了妈祖——林默、临水夫人——陈靖姑和保生大帝——吴夲等神袛, 至今在福建民间仍有广泛影响。祀奉妈祖的天后宫是福建宫观建筑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海外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国际贸易、外商定居闽地、闽人越洋后回归故里等方面。福建东濒海洋, 深水良港星罗棋布。福州的马尾港、泉州的后渚港、漳州的月港、厦门港是四大古港。海上交通的便利, 扩大了福建沿海地区与海外商人的贸易往来, 也促使闽人特别是闽南人出海谋生, 向海外如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发展。随着海外交通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 他国的文化风俗民情信仰便逐渐与福建文化融汇渗透在一起。在闽南, 各类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应运而生。

1.2 地域性

不同方言区的文化存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性。例如, 福建境内流行闽剧、高甲戏、莆仙戏、芗剧等民间戏曲, 但用福州方言演唱的闽剧在闽南等地无法流传, 莆仙戏在莆田、仙游以外地区没有市场, 同是用闽南方言演唱的高甲戏和芗剧则分别流行于泉州和漳州。

造成地域文化千差万别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环境。福建素有“东南山国”和“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山岭耸峙, 丘陵起伏, 河谷、盆地穿插其间。河流流程较短, 水流湍急, 而且大多独流入海。在两条河流之间往往有高大的分水岭阻隔, 所以住同一流域的人民在社会、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显示出某种独立性。二是方言。不同时期的汉人南迁, 带来了中原不同时期的汉语言, 在不同定居地与当地土语相融合, 形成了福建三大方言群、十六种地方话和二十八种地方音。同时, 由于北方移民的迁移时间、路线、定居点各不相同, 历史上长期交通不便, 各地域之间交往甚少。纷杂的地方方言与各自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文化交流的隔阂, 形成了闽文化风格各异的基础。

从福建各地的传统民居来看, 同样表现出地域性的特点。例如, 流行于闽西、闽南山区的土楼和流行于闽中山区的土堡都是防御性建筑, 但在结构、布局等方面存在差异。土楼防卫区与生活区合为一体, 外墙为承重墙并联建其它建筑;土堡以防御为主、居住为辅, 堡墙不作为建筑的受力体, 外围的木结构体系独立存在。再看土楼这种建筑形式, 根据所处区域还可分为闽南土楼和客家土楼。虽然它们同被学术界称之为“福建土楼”, 在外观造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在平面布局等方面有所不同。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闽南土楼多采用单元式布局, 以满足家庭私密性的需要;客家土楼则采用通廊式布局, 以更好地适应聚族而居的要求。

1.3 融合性

闽文化并不是封闭的地方文化。无论是历史上, 还是近现代, 它都通过海外交通和各种文化交流, 广泛吸收海内外的优秀文化, 同时把自身文化传播到东南亚等各国和台湾等地。尤其是闽台文化的交融, 是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一水相隔的福建和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 许多学者往往将闽台同划为一个文化区。福建和台湾都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稍有不同的是, 中原移民南徙入闽, 至宋代已基本完成;而在台湾, 则是自明末清初开始, 才由南徙入闽的中原移民的后裔再度大规模迁入台湾。在台湾汉族人口中, 福建人约占全岛汉族人口的83.1%, 其中闽南人占绝大多数。福建人移民台湾, 大多是以姓氏宗族聚族而居, 或是以同府同县同乡聚居一处, 建立“血缘聚落”和“同乡聚落”, 因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祖籍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例如, 闽南话成了台湾的主要方言;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临水夫人也是台湾同胞信奉的神祇。除了闽文化对台湾文化产生了恒久的影响外, 台湾文化也对闽地的风俗文化有所影响。通过台湾人到闽地任职、闽籍台湾人返回大陆探亲、台湾商人到闽地经济贸易等形式, 台湾本土文化艺术、风俗民情、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等输入了闽地。

闽台民居的建筑形式极其相似, 台湾的许多深宅大院完全模仿祖籍地民居, 而且建筑材料 (木材、石材、砖瓦等) 大多是从闽地运送来的, 工匠也是从大陆聘请来的。清光绪之后至21世纪初仍有不少漳、泉名匠师应聘抵台, 亲自施工或授徒。例如, 来自惠安溪底村的泉州派大木匠师王益顺在台停留12年, 鹿港龙山寺、天后宫、台北的孔庙、龙山寺及新竹城隍庙、南鲲鯓代天府等都出自这支叫作“溪底师傅”的木匠帮之手。又如, 原籍漳州南靖、出身台湾本土的漳州派大木匠师陈应彬, 北港朝天宫、木栅指南宫、台北保安宫、桃园景福宫等都是其杰作。由于各地语言、环境、风俗等的不同, 传统建筑形式也有所差异, 其建筑流派可分为闽南派 (泉州派、漳州派) 、客家派, 个别的还有潮州派和福州派。各地传统建筑的结构、风格大致反映着移民祖籍地的建筑特色。

2 福建各区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的形成除了语言是一个关键因素之外, 还与人文条件、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人文条件包括生产、生活、习俗、信仰、审美观念等内容,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地貌、气候、材料等因素。前者是决定传统民居特点的主要因素, 后者是决定传统民居地域差别的主要因素。

2.1 闽南民居——海洋文化

闽南最早的移民来自三国时期, 但真正发展是在宋元时代。闽南人具有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传统。人多地少, 促使闽南人以其面临大海的自然优势, 从海上向外发展谋生, 渔业、盐业、养殖业和海上贸易都蓬勃发展起来。海上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使闽南民居明显地刻上海洋文化的痕迹。如泉州民居用红砖砌成多种图案, 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红砖文化, 这与古代伊斯兰建筑手法相通。闽南一带大量的中西合璧建筑的存在, 也证实了海洋文化的深层影响。

闽南民居从地域上可分为泉州、漳州两大匠派。其平面格局大多是以“三合天井”型或“四合中庭”型为核心, 向纵、横或纵横结合发展起来的, 在城镇人口密集地区还演变出“竹筒屋”的特殊形式。出于防卫的需要, 乡村修建了土楼、土堡。福建土楼被称为“世界建筑之瑰宝”, 成为夯土建筑的一种典型。民居建筑的外部材料以红砖、白石为多, 内部材料以木构架为主。沿海的石构建筑完全用花岗岩建造。泉州“出砖入石” (利用碎砖与石头有规则混砌) 的墙面独具特色。惠安石雕闻名全国, 精美异常。民居建筑中精巧的砖雕、木雕、泥塑、嵌瓷和丰富生动的屋面形式也很有特色。

2.2 莆仙民居——科举文化

唐末五代宋初, 北方汉人入迁莆仙地区进入高峰期, 莆仙平原的开发逐渐从莆田中部向沿海及山区推进。经济发展带动文化教育兴盛, 莆仙地区人才辈出, 素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科举文化在莆仙之发达世所罕见, 历代世家名宦辈出, 人才济济, 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他们的追求。体现在传统民居中, 受中原京城居住文化影响至深。

莆仙民居处于闽南民居与闽东民居的交叉点, 既保持了泉州民居注重外部装饰的优点, 又带有福州官家大宅的气派和威严, 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县城人口密集地方, 不乏深宅大院, 多是纵向多进式合院布局, 具有官式建筑的气派。山区广大乡村民居建筑, 虽然进深不深, 但是面宽很大。莆仙尤其是仙游一带民居的结构体系, 多以木构架为承重, 生土墙为围护。外立面竭力追求气派, 表现出明显的炫耀性。建筑细部过分堆砌, 做工复杂, 铺满墙面的装饰使得建筑外观极其花哨, 给人“珠翠满头”之感。外墙面采用“砖石间砌” (在勒角或窗台以上的红砖墙上交错地砌上小块花岗石) 和“红壁瓦钉” (专门烧制的红壁瓦钉在土墙或木构架上) 的处理手法, 既装饰了墙面, 又保护了墙体, 有其独到之处。

2.3 闽东民居——江城文化

闽东区涵盖福州、宁德两大地区。福州平原是北方汉民入闽后最先定居的地点之一, 中原文化传入的历史相对比福建其它地区更为悠久。经过唐和五代300余年的发展, 闽江下游已经成了以福州为中心的发达地区。福州成为统领全闽的大都会已近1500年, 马尾港是福建北半部出海口。地处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闽江口一带人受到民族文化熏陶较深, 见识政治风云的机会也较多, 因而数百年间涌现了不少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作为省会城市, 又有闽江下游富饶肥沃的土地资源, 加之悠久的传统文化底蕴, 使闽东民居具有鲜明的江城文化特色。历代不乏达官贵人在此建宅立业, 民居建筑有较浓的文化氛围, 民居类型较多, 工艺水平也较高。纵向组合的多天井式布局是福州民居常见的布局形式, 多变的风火山墙是闽东民居最为突出的外部特征。其中风火山墙的曲线多变最为突出, 山墙的轮廊或圆或方, 错落有致, 显得活泼、流畅、自然。连片纵向多进式的合院民居如福州“三坊七巷”布局有方, 设计合理。在民居内部装修上, 以制作精良、雕刻生动、构图活泼, 变化丰富而极富审美价值。福安民居屋顶的木悬鱼也很有特点。在墙体材料上, 福州民居的外围护墙采用“城市瓦砾土”墙 (瓦砾土、粘土、灰按比例掺水搅拌后, 用夯土墙板分层夯筑而成) , 福清民居采用“金包银”墙体 (用粘土、石灰、细砂等搅拌成干硬性砂浆, 拍打在由白灰渣、黄土、瓦砾拌和成的三合土墙体上) , 可谓匠心独具。

2.4 闽北民居——书院文化

闽北区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两宋时期闽北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 人才辈出。特别是朱熹, 在闽北讲学数十年, 他热心教育, 门徒众多, 使闽北成为理学中心。当时闽北书院如林, 学者如云, 是闽北最为繁华之时。后因明清开发沿海, 重心南移, 闽北相对落伍。

闽北东片民居建筑以南平为中心, 建筑形式丰富多彩, 有合院式民居、干栏式民居、天井式民居、虚脚楼民居等。闽北西片建筑以武夷山为中心, 这里是朱熹讲学、述著之地, 书院文化发达。大型多进合院式民居中, 常设有书院或读书厅, 体现了理学之邦的书院文化传统。闽北民居平面多为“天井式”布局, 内木构承重和外砖、生土墙体结合。山区的民居多为两层的“高脚厝”干栏式建筑, 达官贵人则盖“三进九栋”式的青砖大瓦房。闽北盛产木材, 尤其是杉木, 所以民居至今沿用木作穿斗木结构, 吊脚楼和大出檐瓦屋面。规划水平甚高的村落布局, 丰富多彩、错落有致的马头墙, 工艺精湛的砖雕艺术, 厚重朴实的生土夯筑墙体等, 既是闽北民居建筑的成功经验, 也体现了闽北民居深厚的文化底蕴。

2.5 闽中民居——山林文化

闽中是福建开发最晚的地区, 闽中移民大部分是闽北移民的分支。闽中区的地理和气候决定了该地区的特点:青山长绿, 植被多样, 极少干旱, 宜于农耕。但是由于谷地狭窄, 水陆交通不够畅通, 与外地交往历来较为困难。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养成了人们知足长乐、眷念故土、安土重迁的小农经济思想, 也使闽中区逐步形成了独处山区、自成一体、热爱家乡、淡泊名利的文化现象。体现在民居的风格上, 形成了传统民居外观纯朴、不求奢华、讲求实用的山林文化气质。

闽中区地处福建腹地, 南面为闽南地区, 东面为闽东地区, 北面为闽北地区, 西面为客赣混杂地区, 东西南北各种文化成分混合交融。加上外地移民众多, 移民带来了各自原住处的建筑文化, 因此闽中民居建筑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现象。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有“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土堡围屋”和“连排屋”等。“土堡围屋”由四周极其厚实的夯石生土的“城堡”环绕着中心合院式民居组合而成, 是闽中民居的一种独特形式。闽中地处林区, 满山遍野生长的各类木材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建筑资源。传统民居采用木构架承重, 院落式民居主要墙体材料为砖、石, 建造土堡围屋的主要材料为生土。

2.6 客家民居——移垦文化

福建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原汀州府 (今龙岩市) 的属地。客家人和闽海人一样都是南迁的中原汉人, 入闽之前已经历了数次大动乱。为了生存和发展, 客家先民进行长途迁徙,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跋涉, 定居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 “逢山必有客, 无客不住山”便是客家移垦文化的写照。团结和奋进是客家精神的核心。在饱尝颠沛流离的痛苦之后, 客家人更加巩固和加强了宗族、家族观念, 聚族而居、敬祖睦宗显得十分突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 客家人炼就了吃苦耐劳的性格, 并以此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福建客家民居最具有神秘色彩和引以自豪的是土楼。福建土楼主要有圆形、方形和五凤楼三大类。它以神奇的聚落环境、特有的空间形式、绝妙的防卫系统、巧夺天工的建造技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闽西客家聚居区有一种院落重重、天井多多的合院式建筑, 称为“九厅十八井”。这类民居建筑组合体主要是按照客家原籍地北方中原一带的合院建筑形式, 结合南方多雨潮湿的地理气候环境而构建的, 同样适应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尊祖敬宗的心理需求。

3 关于传统民居保护的几点思考

3.1 传统民居是在千百年文化沉积和淘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秀的传统民居既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又有实用和艺术价值。现存的以明、清两代为主的福建民居, 不仅有聚族而居、粗犷雄伟的土楼、土堡, 也有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尚书第”、“大夫第”、“进士第”、“九厅十八井”等大型府第, 更有许多坐落在山坳林间、点缀在幽谷溪畔、建筑布局活泼自由的民间小舍, 还有不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和谐、空间布局富有变化的民居建筑聚落。福建民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工, 显示了福建的地方建筑特色和建筑装饰手段, 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生活场所。福建民居深深地扎根于民间, 广泛地集中了传统营建经验而世代相传, 体现了民间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某些独特的布局形式及营建手法, 至今在许多地区新建住宅时仍被沿袭使用。

3.2 由于来自工业化社会的挑战和来自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传统民居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行政管理手段和文物保护意识滞后于经济发展。随着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村镇改造的进程加快, 人们纷纷拆旧屋建新宅, 传统建筑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二是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脱节。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生搬硬套、简单抄袭、粗制滥造等现象比比皆是。于是, 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村落和典型民居建筑越来越少, 渐趋消亡, 一些假古董却浓墨登场, 千篇一律、缺少个性的新民居更是四处崛起。这些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有识之士的忧虑。

3.3 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 永远处于延续、创新的过程中。传统民居根植于农业文明, 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条件的制约下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痕迹。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转型期, 传统民居必然与人们现实生活发生矛盾。如传统大家庭生活方式与现代多以小家庭居住的矛盾, 单层或二三层建筑与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矛盾, 木结构或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与林木等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矛盾, 建筑内部水卫设施落后与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矛盾等等。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正确审视和评价传统民居。用狭隘、封闭的心态来发思古之幽情是不现实的, 用当代甚至未来的价值观来挑剔、苛求它也是不正确的。从文化的角度我们应当尊重和保护它, 从居住现状与环境上我们必须改造和发展它。在保护好我们引以自豪的建筑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创造出更值得后人自豪的, 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延续的居住建筑形式,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3.4 对传统民居的保护, 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继承发展,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组织开展传统民居资源调查, 编制福建传统民居文化遗产名录, 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对经专家论证特别有价值的传统民居进行抢救性保护, 对传统营建技艺和建筑装饰手段加以适当利用和开发。二是设立专项资金, 资助理论研究和保护改造工作。组织传承人和专家学者通过记录、录音、拍摄、录像等形式收集整理优秀传统民居资料, 保存下来流传后世, 并为学术研究和建筑创作提供素材。开展历史文化名镇 (乡) 、名村、名街评选活动, 激发各级组织和各地群众保护建筑文化的积极性。三是结合小城镇建设工作, 选择一些典型村落进行传统民居改造。利用民办公助的方法进行城镇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不论是保护还是开发, 都要尊重建筑的原有风貌, 并做好村落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四是以旅游业为载体扩大传统民居的影响和吸引力, 实现建筑文化的传承。开展传统民居游览、休闲和文化活动应有计划、有控制, 避免开发性的破坏。五、整合资源, 积极做好鼓浪屿、闽中土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准备工作。世界文化遗产入选条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严格要求和标准, 申报世遗过程也是强化传统民居的保护过程。

摘要:闽文化与福建建筑文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闽文化具有多元性、地域性和融合性。福建传统民居受闽文化的影响, 逐渐形成独特的具有鲜明地方风格和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文章归纳了福建各区建筑文化现象为:闽南民居——海洋文化;莆仙民居——科举文化;闽东民居——江城文化;闽北民居——书院文化;闽中民居——山林文化;客家民居——移垦文化。同时对福建传统民居的保护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闽文化,多元性,地域性,融合性

参考文献

[1]雍正华.关于传统民居研究的思考[J].南方建筑, 2010 (6) :09.

闽浙赣苏区的文化生活 篇3

读书识字 早在1931年9月,中共赣东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苏维埃工作决议案》中就强调“提高贫苦儿童、成年群众和妇女的文化程度和政治认识”。为了培养大量的教育工作者,赣东北苏区于1931年创办了红色教员养成学校,后改为列宁师范学校。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课程设有国语、算术、政治、体育、自然常识、军事训练等学科,学制为18个月。毕业生由省教育部分到县,由县派往各乡小学任教。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葛源还办有妇女职业学校和省属列宁小学。苏区各乡有列宁完小,各村有列宁劳动小学。各级列宁小学均实行免费教育。为扫除成人文盲,苏区还办有工农补习学校、识字班、识字岗等。列宁小学的学生担负识字岗的教学任务:几路过识字岗的人,必须认字,不识字的要跟读,直到会认字才放行。

闽浙赣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关于文化工作决议案》中指出:“扫除文盲是目前极重要的工作。除本年上季310所工农补习夜校完全建立与健全其工作以外,下季全闽浙赣应开办400所,在今年一年中,参加工农补习夜校要达2万人以上。识字班是识字运动的补助办法,应在各村普遍建立起来,大的村需组织30人至40人的识字班,小的村组织20人至30人的识字班,在本年参加识字班的,要达到8万人。”可见当时尽管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省苏维埃政府对识字扫盲却相当重视。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文化部还编印识字课本,如工农读本(一)、(二)、(三)册,劳动算术1册,各种劳动小学教科书。

读报活动 闽浙赣苏区各村辟有阅报室,室内放有苏区出版的各种报刊,如《红色东北》《工农报》《青年实话》《互济生活》等,供识字群众阅读。列宁小学的老师经常到阅报室为群众读报。各区、村还配有读报员,“区读报员每一期报来,应召集村读报员开联席会,解释报的内容,讨论读报的技术。并有计划的轮流检查各村读报工作”。

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1932年5月还制订了《指导群众读报条例》,条例规定:“每村组织一读报会,凡是革命男女群众自十岁以上均须加入。”每村设读报委员1人,每区设读报指导员1人,每县设读报总指导员1人。村读报委员7天要参加全区读报委员会1次,回来即召集全村群众开读报会,清晰明确地把报纸读给群众听,同时详细解释,务使群众明了报纸上所载的文章的内容。读报后,报纸被贴在阅报室。关于社会的重要文章,如扩红支前、开展节省运动、帮助筹集战争经费等,读报后,村读报委员会还要组织群众谈体会、表决心,讨论如何付诸行动。

壁报工作 当时在各县、乡、村和机关均开展壁报工作。“工农群众的言论。当地实际生活情形,红军的地方的斗争消息,以及工农群众、青年儿童、文艺绘画等工作”都经常被壁报搜集,起着配合斗争中心内容、宣传教育群众的作用。省苏维埃政府还要求“区文化部每月举行全区壁报展览会,好的壁报,应用各种方法奖励之”。

唱革命歌 获得了解放的闽浙赣苏区人民,放开歌喉纵情歌唱在共产党、方志敏同志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武装起来闹革命的伟大斗争,歌唱他们为革命“万众同一心”的坚强意志。当时,苏区到处是一片歌声:田头地角唱,台上台下唱。会前会后唱。唱的形式有对歌、拉歌、赛歌。歌的内容有的是唱革命前的痛苦,如《妇女解放歌》《可怜的秋香》;有的是唱当红军的光荣,如《当兵就要当红军》《恭喜做个红军娘》,还有的是歌唱苏维埃、歌唱方志敏等。

演文明戏 早在赣东北苏区时期,省苏维埃政府就提倡演新戏,也叫文明戏。形式一般是独幕剧、歌舞、演唱、快板等。剧本除省文化部提供外,大多是自编自演,内容是紧跟形势、配合中心,如扩大红军、扫除文盲、讲究卫生等。1931年10月。省文化部成立了一个“赣东北省新戏团”,后改为“赣东北省工农剧团”,1933年又成立了“闽浙赣省工农剧团二团”。当时。农村、机关、学校和红军部队,普遍建有俱乐部,演员分别从列宁师范、列宁小学、机关、农村选调。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方志敏十分关心剧团和俱乐部工作,经常到剧团和俱乐部指导工作。方志敏亲自创作过四幕话剧《年关斗争》,并曾经同赣东北革命领导人邵式平、黄道等一起参加演出,博得了群众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剧团除参加省苏维埃政府在葛源召开的庆祝会、纪念会、祝捷会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山区,为群众和红军战士演出,有时还深入到游击区为群众演出。当时演得较多的剧目是独幕小戏《婆媳扫盲》《红光在前》,舞蹈《苏区红军》,小演唱《送郎当红军》,活报剧《消灭白狗子》等。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在闽浙赣苏区产生了巨大影响,有效地配合了反帝反封建运动,宣传了闽浙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方针政策,诸如阶段斗争的对象、方法,红军的建军宗旨、战争目的,苏维埃政权的性质、任务等。广大干部群眾读书时会读到,唱歌时会中唱到,看戏时能看到,读报时能听到。当时3岁孩童都会唱“打倒土豪、分田地,我们要做主人”,妇女同志对《送郎当红军》《嫁给红军真光荣》等歌曲也感到十分亲切。广大青年在革命歌曲的鼓舞下,参军参战的热情很高。闽浙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葛源,70%的青年都在热烈的扩红运动中加入红军。妇女、少年和儿童也参加了赤卫队、少先队和儿童团,组织起担架队、慰劳队。他们一面生产,一面协助作战,葛源成为闽浙赣省的模范区。

闽浙赣苏区开办的各种学校、识字班使苏区人民有了学文化、受教育的机会,扫除了文盲,提高了文化水平。据1933年6月24日闽浙赣省苏维埃教育部第二次县教育部长及直属区教育部长联席会议上统计,当时闽浙赣苏区共建立乡俱乐部357所,参加工农补习夜校人数达2万人,参加识字班人数达4万人。列宁小学学生数达1万多人,固定读报者达10万余人。

责编/玉坤

西方文化概论 篇4

希腊文化在此时期开始从崇高向平庸西方文化概论

一、爱琴文明: 是指发源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国,在公元前17-15世纪达到鼎盛。文化学家与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

二、荷马史诗:

是指古希腊时期荷马创作的《伊利亚特》

和《奥德修纪》两部作品,作品将英雄传说与

神界故事糅杂在一起,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波澜

壮阔的画面。它表现了从氏族社会末期到奴隶

社会初期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以及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肯定人的力量和尊严的人文精神。

三: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

四、希腊悲剧:

它反映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其核心是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而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肯定和赞美之中,这是一种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人定胜天)。肉体和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悠扬的意境。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典仪式。它基本上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悲剧的主题反映的是悲剧主人公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命运”)的紧张关系。代表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

十三、如何从罗马兵制的变化认识罗马盛衰的历程?

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性质的蜕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早期:公民兵制,即成年公民在战时即士兵,非战时即解甲归田。这种兵制所构成的连队是非职业化的,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而战。

中期:公元前二世纪末,实行募兵制,罗马军团成为与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 荣誉,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将领联系在一起。这种兵制动摇了共和国的根基。

后期,雇佣兵制,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构成是外族人和奴隶。这种士兵主要为了统治罗马人而雇佣的,他们掠夺是罗马人自己,罗马人从战争受惠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这种兵制导致了罗马军队战斗力的锐减。

五、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具有什么深刻寓意?

“命运”是指某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悲剧中人与命运的冲突没有善恶的明确区分和截然对立,冲突双方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相对于希腊人来说,“命运”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它是一种感性世界背后的抽象的本质或规律,它是处于感性思维阶段的希腊人所难以企及的。这种“命运”主题的基调是悲壮的、崇高的。

六、如何理解希腊化时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希腊化”时代是亚历山大帝国的一个文化后果。“希腊化”一词的含义是指希腊文化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展,它的直接结果就是希腊文化向东方各地区的传播和渗透。在亚历山大帝国瓦解后,处于埃及和东方的托勒密和塞琉西王国继续推行“希腊化”政策,在东方推行希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果。“希腊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双向文化交流的过程,把希腊与东方在文化上联系为一个相互融通的整体,一方面,希腊文化向东方渗透和扩张,另一方面,东方文化对希腊以及后来的罗马又进行着反向渗透,源于东方的君主专制主义和官僚体制、奢侈放荡的享乐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神秘主义和彼岸主义和宗教信仰渗透到了西方,改变着西方文化的面貌。

七、如何评价希腊化时期的文化精神?

从表面上看,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在地域上的推广和扩展,但是从实质上看,希腊化时代却是希腊文化精神的衰颓和没落。由于政治的腐败、生活的腐朽、思想的衰竭,和腐化堕落方向转化,政治上向东方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发展,神秘主义和彼岸性宗教精神也渗透到希腊精神之中。

八、罗马英雄主义: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为了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不惜牺牲生命的雄浑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

九、罗马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功利主义是整个罗马文化的特点。共和其间,功利主义与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联系在一起;帝国期间它与阴谋与贪婪联系在一起,为了私欲牺牲国家。

十、《民法大全》:

它是罗马查士丁尼时代编纂的罗马法的总汇,后来成为中世纪教会法的基本依据,它通过中世纪继续对现代西方法律体系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十一、功利主义:

是整个罗马文化的基本特点。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功利主义与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联系在一起,因此功利主义焕发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是悲壮、崇高和理想化的。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它与物欲主义联系在一起,呈现出贪婪、麻木、阴险的特征。

十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范围包括什么?

从内容上看,罗马法涉及民法、商法、刑法等诸多领域。罗马的民法体系又分为人法、财产法和程序法等三个部分。

从法律规范的范围来看,罗马法又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总汇。

十三、如何从罗马兵制的变化认识罗马盛衰的历程?

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性质的蜕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早期:公民兵制,即成年公民在战时即士兵,非战时即解甲归田。这种兵制所构成的连队是非职业化的,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而战。

中期:公元前二世纪末,实行募兵制,罗马军团成为与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士兵参军是为了财产而非国家和荣誉,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将领联系在一起。这种兵制动摇了共和国的根基。

后期,雇佣兵制,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构成是外族人和奴隶。这种士兵主要为了统治罗马人而雇佣的,他们掠夺是罗马人自己,罗马人从战争受惠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这种兵制导致了罗马军队战斗力的锐减。一、论述基督教的“两希”文化渊源:

1、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根源。

2、基督教自身的源头:两希

其一,希伯莱文化构成源头之一,因为希伯莱犹太教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圣教历史)和精神氛围(罪孽意识和救世福音)。

其二 希腊文化构成源头之二,它为基督教提供的精神资源是希腊唯心主义哲学,这种哲学为基督教提供了一套形而上学的神学思想。

二、基督教与犹太教的主要差别在哪些方面?、两者相同处:基督教继承和保留了犹太教的特点,相同之处在于圣教历史、罪孽意识和救世福音。

2、两者的区别:

其一,犹太教侧重律法,基督教侧重信仰。

其二,在道德上,犹太教重视效果,基督教则重视动机。

其三,犹太教是一种具有此岸性和直观性的宗教,基督教则是一种具有彼岸

性的唯灵主义宗教。

两者的差别所导致的后果:相互敌视。

三、修道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1、定义:真诚的基督徒面对罗马世界中普遍的堕落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洁身自好的应战姿态,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基督教道德的严谨性和纯洁性。

2、修道的内容:公元3世纪后半叶,真诚的基督徒的苦修苦行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折磨自己的肉体,独身,清贫,禁欲,沉思冥想。这种生活与罗马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

3、修道之原因:由于进入教会的人员良莠不齐,导致教会道德每况愈下,真诚的基督徒想借助修道运动匡正这 种不良风气。

4、对修道运动的评价:由于基督教强调原罪和与肉相对立的灵的境界,所以它倡导禁欲,这种禁欲给人的是痛苦的快感。

四、十字军东征的原因与实质是什么?

1、定义:它是罗马教会有目的地组织的一场祸水东引运动,是教皇命令组织的一场对异教的神圣远征。

2、原因:

其一,十字军东征对贫穷愚昧的基督徒具有诱惑力,因为,在远征中可以掠夺财富和被教皇赦罪。

其二,东征可以把欧洲从罪犯手中解放出来,让罪犯到异邦去犯罪。

其三,东征对国王、贵族和骑士有利可图,他们可以到东方去掠夺土地和资源。

其四,东征对罗马天主教会有利,因为东征可以收复圣地,可以让闹独立的君士坦丁堡回归罗马教会,可以向世俗政权显示教会的影响力。

由于东征对各方有利,所以,西欧社会各阶层在罗马教会的号召下展开对异教世界的劫掠活动。

四、十字军东征的原因与实质是什么?

1、定义:它是罗马教会有目的地组织的一场祸水东引运动,是教皇命令组织的一场对异教的神圣远征。

2、原因:

其一,十字军东征对贫穷愚昧的基督徒具有诱惑力,因为,在远征中可以掠夺财富和被教皇赦罪。

其二,东征可以把欧洲从罪犯手中解放出来,让罪犯到异邦去犯罪。

其三,东征对国王、贵族和骑士有利可图,他们可以到东方去掠夺土地和资源。

其四,东征对罗马天主教会有利,因为东征可以收复圣地,可以让闹独立的君士坦丁堡回归罗马教会,可以向世俗政权显示教会的影响力。

由于东征对各方有利,所以,西欧社会各阶层在罗马教会的号召下展开对异教世界的劫掠活动。

五、如何从中世纪骑士文学和哥特式建筑中理解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精神?

1、骑士文学所表现的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精神:

骑士精神,这种精神是指忠诚、勇敢(行侠)、高尚、纯洁(护教)以及

对罗曼谛克爱情的专注与高雅优美的言行,这种爱情副入了基督教的

唯灵主义思想,是一种圣洁的理想爱情模式。骑士

前身是统治者的军事仆从,由于十字军东征,骑士演变为一个独特 的阶层这一阶层居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哥特式建筑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基督教文化精神:唯灵主义

其一,哥特式建筑给人的感受就仿佛进入了灵的境界,让人谦卑,让人有深沉悲切的忏悔的冲动。

其二,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是纤巧华丽、怪诞夸张,它暗示着空灵幽邃 的天国理想,它给人的感受是觉得自己有罪,需要忏悔,其三,它的功能是充当了精神与肉体的分离器,让精神超脱肉体上升到天国,灵魂得到净化。

哥特式建筑的文化内含丰富,它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标志性成就,既表现了

圣洁的理想,又表现了痛苦的现实,把唯灵主义理想与禁欲主义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净化人的灵魂,让人得到救赎。六、什么原因导致了中世纪后期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和普遍虚伪? 1、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是指基督教的精神本质与教会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巨大反差

2、这种内在矛盾具体表现为痛苦的自我分裂,即美与丑、善与恶、真挚与虚伪、崇高

理想与卑劣欲念融为一体,从而导致了普遍的虚伪。这种自我分裂的具体存在形式

如以上帝的名义干罪恶的勾当,在自我折磨中体验心旷神怡的境界等。3、自我分裂给人一种被蹂躏的快感和异化的兴奋。如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表现出 一种痛苦的极乐感受。、基督教文化内在矛盾的深层原因是灵魂与肉体、神性与人性的矛盾,其具体表现是

唯灵主义理想过于冰清玉洁,其境界是作为人的 教士所无法达到的,它与人性的欲望是矛盾的,二者构成了

一种奇特的二元分裂。这种分裂造成了基督徒心灵深处 的痛苦。

六、什么原因导致了中世纪后期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和普遍虚伪? 1、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是指基督教的精神本质与教会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巨大反差

2、这种内在矛盾具体表现为痛苦的自我分裂,即美与丑、善与恶、真挚与虚伪、崇高

理想与卑劣欲念融为一体,从而导致了普遍的虚伪。这种自我分裂的具体存在形式

如以上帝的名义干罪恶的勾当,在自我折磨中体验心旷神怡的境界等。3、自我分裂给人一种被蹂躏的快感和异化的兴奋。如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表现出

一种痛苦的极乐感受。、基督教文化内在矛盾的深层原因是灵魂与肉体、神性与人性的矛盾,其具体表现是

唯灵主义理想过于冰清玉洁,其境界是作为人的 教士所无法达到的,它与人性的欲望是矛盾的,二者构成了

一种奇特的二元分裂。这种分裂造成了基督徒心灵深处 的痛苦。

一、宗教改革运动如何在客观上开启了西方现代化的历程?

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的现代化历程。欧洲现代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都与宗教改革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1、它促成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因为最初发生的几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与宗教改革运动息息相关。2、它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生长,因为宗教改革运动中的教财还俗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3、它导致了宽容精神的出现,由于宗教改革所导致的宗教分裂的现实格 局,在客观上为宽容精神的出现和壮大创造了条件,而宽容精神则成为培育西方现代科学与民主的温床,从而完成了西方文化由专制的基督教向自由民主的文化格局的转变。

宗教改革在客观上开启了西方现代化的历程,它对于西方文化转型和近代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构成了西欧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欧洲现代化过程的历史前提之一,成为欧洲中世纪文化与近代文化的历史分水岭。

一、宗教改革运动如何在客观上开启了西方现代化的历程?

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的现代化历程。欧洲现代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都与宗教改革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1、它促成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因为最初发生的几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与宗教改革运动息息相关。2、它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生长,因为宗教改革运动中的教财还俗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3、它导致了宽容精神的出现,由于宗教改革所导致的宗教分裂的现实格局,在客观上为宽容精神的出现和壮大创造了条件,而宽容精神则成为培育西方现代科学与民主的温床,从而完成了西方文化由专制的基督教向自由民主的文化格局的转变。

宗教改革在客观上开启了西方现代化的历程,它对于西方文化转型和近代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构成了西欧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欧洲现代化过程的历史前提之一,成为欧洲中世纪文化与近代文化的历史分水岭。

二、宗教宽容的历史意义何在?

1、宗教宽容出现在三十战争之后,由于基督教世界的分裂和教义纷争与教派冲突,宗教宽容取代了宗教专制。、宗教宽容所演化出来的一般性的宽容精神成为科学理性与民主思想赖以产生的 精神前提。、宗教宽容促成了一种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气氛,这种自由宽容的气氛又培养了

人们关于信仰平等和自然权利的意识。

总之,宗教宽容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强大和世俗文化的繁荣。三、15-16世纪西方航海活动的主要动机和历史后果是什么?

其主要动机除了觊觎东方的财富之外,还要传播罗马天主教的正统信仰。其历史后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贸易和殖民侵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航海活动找到了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道。

四、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的主要区别何在?

“王朝国家”是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西欧的主要国家形态,这种国家的根据不是共同的语言、地域、民族和文化,而是王室家庭的婚姻。其特点是并不存在固定的疆域和人民,一切随着王室的联姻和继承关系而不断发生变化。

民族国家产生的标志是普通民众关于一个政治统一体和文化统一体的心理认同。其特点是国家的疆域不再由于王室的联姻而发生转移和改变,国家成为一个共同的政治单元,成为民族的国家。

五、自然神论的主要特点和精神实质是什么?

其主要特点是把上帝说成一个理性的创世者,把一切神学教义尽可能地纳入理性范围内来加以解释,从而限制甚至根本取消启示的作用,因此自然神论又被称为理性主义神学。自然神论者通常把自然界与上帝看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世界,虽然从理论上说自然界是上帝的创造物,但是上帝创世之后就不再干涉自然界的事务。自然神坚持认为上帝是按照一种理性原则来创造世界的,自然的东西就是合乎理性的东西,就是合乎上帝本性的东西。人们只需要研究大自然的规律和秩序,就可以达到认识上帝的目的。

四、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的主要区别何在?

“王朝国家”是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西欧的主要国家形态,这种国家的根据不是共同的语言、地域、民族和文化,而是王室家庭的婚姻。其特点是并不存在固定的疆域和人民,一切随着王室的联姻和继承关系而不断发生变化。

民族国家产生的标志是普通民众关于一个政治统一体和文化统一体的心理认同。其特点是国家的疆域不再由于王室的联姻而发生转移和改变,国家成为一个共同的政治单元,成为民族的国家。

五、自然神论的主要特点和精神实质是什么?

其主要特点是把上帝说成一个理性的创世者,把一切神学教义尽可能地纳入理性范围内来加以解释,从而限制甚至根本取消启示的作用,因此自然神论又被称为理性主义神学。自然神论者通常把自然界与上帝看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世界,虽然从理论上说自然界是上帝的创造物,但是上帝创世之后就不再干涉自然界的事务。自然神坚持认为上帝是按照一种理性原则来创造世界的,自然的东西就是合乎理性的东西,就是合乎上帝本性的东西。人们只需要研究大自然的规律和秩序,就可以达到认识上帝的目的。

六、18世纪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何在?

启蒙运动构成了17世纪悄悄展开的思想变革与18世纪

末叶翻天覆地的社会革命之间的一个重要枢纽。

它把矛头对准天主教会,把宗教批判当做整个社会批判 的序曲。其锋芒不仅触及天主教会的虚伪、阴险、残暴

和教士们的腐败堕落,而且还深入到宗教愚昧的思想根源和宗教专制的政治基础。从结果上导致了自然神论甚至

无神论。

启蒙思想家用理性和历史事实作为武器,揭穿了基督教信仰之上的神圣光环和宗教骟局,断定宗教都是欺骗和愚昧的结果。

六、18世纪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何在?

启蒙运动构成了17世纪悄悄展开的思 想变革与18世纪

末叶翻天覆地的社会革命之间的一个重要枢纽。

它把矛头对准天主教会,把宗教批判当做整个社会批判 的序曲。其锋芒不仅触及天主教会的虚伪、阴险、残暴

和教士们的腐败堕落,而且还深入到宗教愚昧的思想根源和宗教专制的政治基础。从结果上导致了自然神论甚至

无神论。

启蒙思想家用理性和历史事实作为武器,揭穿了基督教信仰之上的神圣光环和宗教骟局,断定宗教都是欺骗和愚昧的结果。

七、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包括哪些基本观点?

在古罗马帝国,自然法是罗马法的哲学基础或法理学基础。自然法学派是指17-18世纪西欧试图重新树立起罗马法中的自然法的权威,以自然法代替中世纪的神法作为国家权力和一切法律的最终根据的一些思想家。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的假定前提是在国家出现以前人类处于无社会联系的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不存在具体法律,但存在抽象的自然法。这种自然法是指人性、理性等。由于自然法会使人们利益之争的普遍战争状态,因此,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其他基本权利,人们通过签订契约而建立起国家。用君权民授代替君权神授。社会契约论有几种不同观念:

其一是霍布斯要求人们订立契约放弃自己的所有权利,导致国家权力的绝对化,其二,洛克要求人们在订立契约时仍然保留着自由、平等、人身安全特点是私有财产的权利。其三,卢梭进一步提出了人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政治思想。

八、如何认识现代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其一,进化论利在增强人的自信心,弊在为西方中心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二,现代物理学利在为人类征服自然提供了巨大的能量(原子能),弊在为人类的自我毁灭也打开了方便之门。

其三,现代生物学利在为植物品种的改良、动物的驯化、生物医学的发展以及人类遗传疾病的治愈开辟了光辉的前景,弊在引发了严重的遗传学隐患和伦理学危机。

其四,电脑技术利在缩小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提高了生产率和生活质量,弊在扩大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电脑病毒可导致生活、生产秩序的全面瘫痪。

其五,空间技术和能源技术利在为人类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活动范围和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征服手段,弊在造成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篇5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文化概论”,学到一些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虽然只是皮毛,亦颇有体会。在学习儒家文化的过程中,我以为儒家文化中一些理论对于当今社会仍能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它的伦理思想,对于当今正建设的和谐社会,更有指导意义。儒家思想曾是中国社会数千年来一贯的主导思想,自汉以降历朝历代都以其为统治思想,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百姓的生活指导。

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而早在两千年前,孔子便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道德标准,提出了以此“孝悌”为核心的“仁”的思想。这套思想是值得借鉴的。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这么一段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为人孝悌而喜欢犯上的人,世间是很少见的;而不喜欢犯上却喜欢在扰乱社会的人,那是从来都没有的;君子应该追求根本,根本建立起来,道义便从中产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

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被大大削弱,而经济与文化的不同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的道德真空。社会上经常可以听闻一些家庭内部的暴力、遗弃和虐待事件。这些家庭不和睦的事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家庭不睦导致了一部分家庭的破裂,使得社会上不稳定因素增加;另一方面,在这些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教育总是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导致这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心理上,或者说精神上产生不良的倾向,甚至使一些孩子成为社会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成为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导火索。由此可见,家庭的和睦对于社会和和谐发展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产生病变,则作为肌体的社会也不能“健康成长”。故建设起和睦的家庭,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儒家的“孝悌”之道,正是解决家庭和睦问题的良药。

“孝”,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悌”,指的是弟对兄长的尊重。在儒家的学说中,对人的各种仁爱都是由孝悌这种父子兄弟之爱推衍出来的,即上文中所说的“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富裕起来的人们,便需要教化。而根据儒家学说,“孝悌”是“仁”的核心。因此,教人以“孝悌”,才能使人们学会“仁”。

如果家庭和睦,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子女们便会报之以爱,都能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合理的教诲。从“爱父母”加以引导,可以让人们将爱扩展到邻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是也。

怎样才能家庭和睦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就是要用“仁爱”的心灵去关怀、爱护自己的家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本能升华而来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孝”可以说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的女子对父母的爱的回报。如果没有父母之爱,也就无所谓子女之爱,即无所谓“孝”。同样,“悌”也是如此。教之以孝悌之道,则父母子女兄弟手兄互敬互爱。而相爱的家庭很少不和睦的。

家庭和睦,则可把这种“仁爱”扩展到邻人继而扩展到所有人,使人们推己及人,从而天下“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与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相似的。

文化概论主要内容 篇6

1.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它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它是人类在生活、生产、生存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各种形态的事物所组成的有机复合体,它标志着一定社会区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包括了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等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2.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相对的,就是狭义“文化”。指的社会意识形态(即政治、法律、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如政府、政党、社团、法庭和学校等)。是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与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不能将“小文化”和“大文化”割裂开来。3.图腾文化:是由图腾关念衍生的种种文化现象,也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图腾当做亲属,祖先或保护神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图腾的崇敬而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具有识别和区分的作用。图腾文化的核心是图腾观念,图腾观念激发了原始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滋生了图腾名称、图腾标志、图腾禁忌、图腾外婚、图腾仪式、图腾生育信仰、图腾化身信仰、图腾圣物、图腾圣地、图腾神话、图腾艺术等,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图腾文化。

4.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是由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一直是小农经济在主导地位的状况决定的。家族制度影响着国家结构,使家和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氏族血亲宗法关系和宗法制度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

5.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其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普遍意义。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要求人们要刚毅,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强调知识分子要有担当道义、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日新”“革新”的观念在历史实践中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并积极促进“顺乎天而应乎人”的社会变革“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

6.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有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士均应顺平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7.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8.贵和尚中:指贵和谐,尚中道,是儒家的主要思想。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但是,和谐不是消灭矛盾差别,而是

在承认矛盾有差别基础上的和谐,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是多样性的统一。解答题

一、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为古老的,它在公元前6 世纪由释迦摩尼创立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经过中国文化自身对于外来文化的选择性吸收和融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影响着中国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思想方面的影响: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和中国本土的玄学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一代学风。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家心性学说,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哲学,促成了中国传统哲学形成儒、释、道三种哲学的合流的格局。改造了的佛教和改造了的儒学相互融合,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最著名的“程朱理学”;

2.对于文学方面的影响:佛教为中国文化、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随着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中国的翻译文化的形成,是翻译文学产生的标志;佛教中的神鬼寓言故事,是我国产生了新的文体——鬼神志怪的故事,后发展成为唐代传奇小说,佛教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宋代以后的诗歌、戏曲、小说当中,使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3.对于艺术方面的影响:佛教的禅宗理论和文化,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相互融合,使其呈现独特魅力的禅意。佛教人物画和壁画的出现,促使中国的绘画艺术日益成熟。佛教文化里的佛塔建筑的引入,丰富了中国的建筑史,推动了其的进步。

4.对于风俗方面的影响:佛教的轮回因果观,改变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注重现实人生建设的信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希望,对中国民心社会的安定有着深远的影响。佛教中对于孝道的提倡,使中国的孝道内容得以扩大和充实,敦风化俗,促进了道德的发扬。

二、简述汉代察举考试和后代科举考试的区别

汉代的察举制度和后代的科举制度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选士制度。汉代的察举制度重视道德,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后代的科举制度重视才能,让读书人参加考试,学而优则仕,考试科目以明经和进士为主。

1.取仕的标准不同:察举制的取人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德行、经术、吏能、功次、文法等,都可以构成得举之资格。注重人的整体素质,把士人笼统地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格。科举制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一决于程文之等第;考试成绩,是得官与否的关键。

2.考生来源的不同:汉代的察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上以德行为重,所以民间有以孝行道德闻名,受人赞颂者,以及有以廉洁著称的官员,都可以被察举到中央;后代的科举制度人才的来源有三种:京师六学二馆及州县诸学出身的学子,“怀牒”自荐的学子,皇帝不定时下诏选拔的才德之士;

3.所设科目的不同:汉代察举,可以分为常科与特科两种。「常科」为都国选举「孝廉」与州郡选举「茂材」,「特科」则为「贤良方正」与「贤良文学」、明经、明法、「勇猛知兵法」及「明阴阳灾异」等特殊技能。至于唐代科举所设的科目,较汉代为多,而以明经、秀才、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为常选。此外,尚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秀才、童子等科目。

4.学校制与考试制的关系不同:察举时代,学校与察举大致为互不相涉的两种仕途,两者是相对独立的,互不影响,科举制度下,学校制与考试制是相互配合的。这种结合在后来日趋紧密,并在明清时代最终完成。

5.选仕标准上的不同:汉代的察举制注重乡举里选,以道德操守为准,难以有一个统一的准则,使其制度较为主观。后代的科举制度允许考生自荐,所设的科目又较为实际,包括多方面的才能,重视实才,所以较为客观。

三、简述古代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及其影响

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书籍的历史新纪元,是中国队与世界文化的一次伟大的贡献,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晋人借鉴古代印玺和石刻的经验,发明了墨拓技术。隋代在墨拓的基础上发明了真正的印刷术——雕版印刷。宋代雕版印刷更加发达,技术更趋于完善。雕版印刷开始只有单色印刷,宋代以后,还出现了铜板印刷和更为复杂的、高度精密的彩色套印技术。在雕版印刷全盛的宋代,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雕版人力,缩短了出书的周期,既方便又经济,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元代继泥活字以后,又出现了木活字,锡活字和铜活字,并发明了转轮排字架,采用以字就人的科学方法,既提高了排字的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人的体力消耗。元代发明的锡活字和铜活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后来明代又在世界上最早使用铅活字。

印刷印本的大量生产,使书籍留存的机会增加,减少手写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受绝灭的可能性。促进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推广,对后代书籍的印刷产生了生源的影响,为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分别于公元8世纪很14世纪开始向外传播,通过亚洲国家,传入欧洲国家,对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做了极大的贡献。为地位低下的人提供改善社会处境的机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社会文化环境,使欧洲成为了学术的中心,为近代科学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这两方面相互作用,在不同的生产力或生产条件下,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不同特点:

1.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中国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大部分都处于中纬度,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就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当辽阔的地域。经济上的优势和数量上的多数,使农业文化成为了中国的主体文化。从世界上来看,由于中国的农业区面积和产量在东亚大陆一直遥遥领先,使其成为了东亚地区的中心所在。就连早期的西方文化的传入,都没能撼动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

2.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中国的疆域辽阔,使中国在内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地理特征。形成了农业、手工业、冶矿、林业、牧业等多种行业,造成了各地不同的物质基础,各地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也因此各不相同,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就存在了很大的差别。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的影响,也使中国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

3.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地理障碍的阻碍,造成了中国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相对封闭。但是,中国文化长期缺乏开发的动力,根本上则是因为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自我满足,不想开拓进取。与地中海文明形成显著的对比。

4.大统一观念的形成。中国的地形所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人们重农和安土重迁的观念,希望安定和统一,形成了强烈的“大一统”的观念。统治者希望天下一统,百姓也需要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做依附。

论述题

一、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特点及对国家政治结构制度的影响。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父系家长制为内核、以大宗小宗为准则、按尊卑长幼关系制定的体制。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宗法制是奴隶社会的产物,为封建制所继承发展。它的主要特点有:

1.宗法制度重视家族本位。宗法制度重视家族而轻个人,家族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必须要和自己上下两代人产生关联。个人被包围在了家族当中,一个关系紧密的宗法家族组织就此完整呈现。要求家族成员主动以宗族群体为准则,自觉维护宗族的利益。这样,使得中国社会呈现出一个由家庭扩展到家族再到宗教的人际关系网,与儒家社会相融合,形成了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序的理想社会景象。

2.强调家族的血缘关系。在父权制度社会中,父子血缘亲情是维系家族的权威和稳定重要因素,宗法制度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形成了一定的规章秩序。通过血缘使全家全族团结起来,并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为基础衍生出一套家庭伦理观,依靠它来支配其中的各式各样的复杂人际关系。成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交往准则。

3.宗法制度突出父家长的家族核心的地位。在父系社会的环境下,父权的统治性地位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父家长是家族的核心,掌握着治家的权力,对整个家族进行支配。使封建中国形成严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孝”成为封建宗法家族中最根本的礼法,并靠它来维护父权在家族中的统治地位。在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的日益影响之下,父家长的权威人格日益凸显,宗法家族中的个体只能服从和依赖宗法群体的权威性。

宗教制度对国家政治结构制度的影响有四个方面:

1.家天下的延续。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嫡长子继承制这一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历代皆沿袭下来。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这样家天下的思想,不仅统治者有,还深深的影响到了广大百姓。

2.封建制度不断。宗法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分封制。秦汉以后,虽然郡县制才是基本行政区划制度,但分封制仍一直以不同程度的或以不同方式被历代所保留。甚至在历朝历代都发生了藩王反叛之后,仍在保留,究其原因,仍是宗法关系严重存在造成的。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中国社会常常**不安,单一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始终非常稳定。从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清代,都没有衰亡的迹象。族权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是因为它既是政权的补充,又有政权无法起到的特殊社会作用。

4.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家族制度影响着国家结构,使家和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形成了“家国同构”。这是宗教和宗法关系在中国长期存在的结果。

二、科举制对于古代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影响。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重要的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末,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对中国的文化教育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从积极方面来说,科举制度对于教育有着以下几点有利的影响:、1.使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得以实现。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使更多的平民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整个中国古代的教育向前发展。

2.形成了一种勤奋学习的良好风气。科举制度是知识分子意思到勤奋攻读是入仕为官的第一步,激励了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刻苦攻读,奋发向上,从而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3.中国的主流文化得以维系。科举制是一种以考察儒家知识和观念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因此将儒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便成为官学和私学的自觉选择。知识分子学儒学就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使儒家价值规范在社会得以广泛认同与普及。

4.是社会产生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文化的繁荣。科举制使中国科举制使知识分子能通过自身的学识得到国家的承认与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从而也使中国封建社会涌现出大量人才。特别是唐宋两代更是人才涌现的高峰。这和科举制有很大的联系。

从消极方面来说,科举制也有自己的几点不足:

1导致了中国教育的畸形化——一切为政治服务。科举制使中国政治统治和社会教育的密切结合,学校教育成为法定的选官前提,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是教育失去了意义,只是为了政治服务。

2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缺乏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人才。科举制度社会过多的重视对于文学人才的培养,导致了中国自然科学的落后及这方面人才的匮乏,使中国的教育畸形发展,阻碍古代教育的发展。

3.导致思想僵化,脱离实际,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科举考试强化了学者求学做官的心理,结果养成了学生只重文辞、义理、死记硬背、不尚实学的恶习。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

闽文化概论 篇7

一、台湾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一) 立足本土, 积极扶持和培育原创。

台湾多年来为美日动漫代工生产, 日益认识到原创是动漫产业的生命线与核心精神。20世纪90年代以后, 来自动漫代工的收入锐减, 产业逐渐向自制动漫转型以争取更多的利润。因此, 台湾当局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鼓励动漫产业朝自主品牌开发转型。在台湾原创动画史上最值得肯定的是《七彩卡通老夫子》和《魔法阿妈》。“《七彩卡通老夫子》改编自20世纪80年代风靡港台两地的漫画《老夫子》, 该片当时在港台创下了一亿元的票房收入并且一举拿下第十八届金马奖最佳卡通片奖。”[2]此外, 还有一些与国际合作的原创影片, 如《孔子传》、《儿童十诫》、《魔豆传奇》等。

(二) 做好产品细分, 扩大消费群体。

台湾动漫产业有清晰的市场定位, 做到了细致的产品分类, 使之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观众。有针对2至8岁儿童、已行销至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姆姆抱抱》, 有针对广大青年学生群体的《折纸战士》、《恋爱季节》, 也有针对成人白领市场的漫画家朱德庸、几米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成功地开发出音乐剧、电影、舞台剧等多种产品, 而且一些还与众多的知名国际品牌合作, 延伸了动漫产业链。而在我国, 大多数动漫制作人都把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为小孩子, 导致国产动画片低龄化, 这样无形中减少了很多成人消费者。

(三) 加强产业化经营。

首先是重视动漫创意人才的培育。在全球化、数字化的大力推动下, 台湾当局与动漫业界比较注重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训, 广涉创意设计、3D电脑动画、衍生产品开发等环节。如2003年由台湾当局委托资讯工业策进会成立的“数位内容学院”, 专门培育台湾数位动漫产业人才、设立原创开发辅导平台和产业人才培育平台等, 并已陆续在动漫、影视与艺术等领域获得60多个国际奖项。其次是要有全方位的产业意识。台湾动漫业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开发, 以提升动漫产业的附加值。

(四) 拓展国际视野与立足本土相结合。

在全球化、数字化趋势下, 动漫产业尤其是数字制作和游戏产业, 要立于不败之地, 国际化是必由之路。台湾许多动漫企业都是从早期为美日动漫代工起步, 加入国家分工早且了解市场需求, 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 多家台湾动漫企业在立足本土创作自制动漫的同时, 开始拓展国际市场, 多项原创动漫产品获得国际大奖。

二、福建承接台湾动漫产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 优势

1. 政府推动, 政策支持。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颁布, 赋予福建省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 其中包括动漫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是重点扶持项目之一, 这就为闽台动漫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台湾动漫产业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且面临动漫产业转移的趋势;但岛内资源有限、市场狭小、资金短缺等因素存在, 台湾未来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有赖祖国大陆的支持。近年来, 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动漫企业的发展。2010年8月《福建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12年) 》出台, 《规划》制定了财政、税收、投融资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以此加快福建动漫产业发展。

2. 交流平台多元化。

近年来福建积极打造动漫产业的展示和交易平台, 产业发展载体更加多元化。福建动漫产业可以借助于海峡版权 (创意) 产业精品博览会、海峡两岸 (厦门) 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厦门国际动漫节、海峡两岸动漫创意产业展 (福州) 、“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交流平台, 吸引一些好项目和知名企业落户福建, 加强闽台动漫合作项目的开发、对接和服务外包, 进而使双方合作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3. 文化资源优势。

福建是海外华侨覆盖面最广的省份, 承接台湾动漫产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如闽南文化、湄洲岛妈祖文化、马尾船政文化、福州的三坊七巷、武夷山大红袍等资源, 不但能为福建动漫产业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题材和原型, 而且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动漫衍生品的推广和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以本土历史题材改编的原创动画片《评话甘国宝》曾获得了很高的市场评价。民间美术是本土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 在动漫创作中把一些民间美术如木偶戏、皮影戏、剪瓷雕、脸谱、剪纸等搬上荧屏, 加之以闽南语配音, 将会给观众带来新的视觉体验。

(二) 劣势

1. 原创优秀作品少, 动漫高端创意人才缺失。

本土动漫人才的缺乏, 尤其是高端创意专业人才缺失, 严重制约了福建动漫产业发展, 动漫原创优秀作品稀少。随着网易、金山、巨人等企业来闽成立办事处, 福建对动漫行业的人才需求激增, 目前不少动漫企业程序员、场景设计师、3D设计师等岗位技术人员紧缺。尽管福建动漫最近几年发展较快, 但相对于人才济济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来说, 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较少, 加上福建在引进人才优惠政策方面与其它省份有较大差距, 很多高端人才并不愿来福建, 由此形成了“中间大, 两头小”的局面;刚毕业的很多动漫专业的学生虽然理论不缺, 但是动手能力差, 难以快速适应企业需要;即使是适应福建动漫企业需要的动漫专业人员, 在企业里经过几年打磨、历练, 能独挡一面时, 则可能往发达地方流动, 以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2. 融资难成为动漫产业的瓶颈。

福建动漫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 而且是靠承接外包、外加、代做来维持生存, 自有研发资金有限, 即使开发出新产品, 也没有多余的资金进入衍生品的开发和生产环节。从“制作——放映——衍生产品开发——收益——再生产”完整的产业链来看, 动漫游戏产品前期投入大、收益慢, 资金周转期较长, 如此大的成本已成为规模普遍较小的我省动漫企业发展瓶颈所在。“动漫原创作品的资金投入量很大, 而动漫企业往往只能通过融资才能得到项目开发资金。但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 往往遇到企业资产价值无法按传统方法评估的难题。在动漫企业的产权中, 包含大量知识产权, 如卡通形象、漫画创意及未来潜在的投资价值等, 但该类产权的价值认定模式在国内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评估价值认定无法实施, 使得大量动漫企业难以获得投资资金。”[3]

3. 动漫产业链不完善, 盈利模式不清晰。

开发衍生产品来获利是动漫产业价值链的终端, 也是动漫产业中利润最大、操作空间最广的一个环节。但是, 目前福建省动漫产业链处于断裂状态, 动漫前期的策划、创意和后期的营销、推广是其薄弱环节, 上游的动漫创意与策划、动漫运营与咨询以及下游的动漫发行与营销、动漫衍生品的开发与代理这些环节出现了缺位的现象。后续衍生品开发的缺失是我省动漫产业还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原因。

4. 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兴起, 动漫产业与之融合, 并依托依托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的巨大广告效应和品牌效应, 许多商家开始将焦点对准动漫衍生产品的投资与开发, 动漫形象著作权、商标权以及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问题自然而然提上了日程。然而, 与之相配套的现有的法律法规适用性不强, 执行起来有难度等, 这一定程度上给福建动漫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难度。

三、闽台动漫产业合作与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 大力培育创新型文化产业人才

一是加强校企合作, 完善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福建高校的动漫产业以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该结合市场和产业的现实需求, 可以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的人才战略。福建高校应当积极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台湾高校、动漫企业联合办学, 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创立与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充分利用台湾以及国外先进文化企业的优势资源, 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人才素质和内涵。三是打破行业壁垒, 不拘一格培养、选拔与引进创新型人才。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 不断增强创意设计人才、管理人才以及营销人才的培养, 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对新型人才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

(二) 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特色文化精品

实施品牌战略, 推进特色化经营, 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是闽台动漫产业应该充分发挥两地各自的优势、共享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 一方面台湾可以利用福建较为广阔的市场、较低的人工成本以及诸多优惠政策, 到福建投资或者合作创办动漫企业;另一方面, 福建应该积极借鉴台湾在动漫原创、制作以及管理、营销上的先进经验, 挖掘本省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 从动漫形象创意与设计到市场营销管理提升质量和效益, 从而形成自主设计、自主产权的动漫品牌, 进而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动漫产业链集群。二是闽台两地应该加强合作开发具有海峡两岸特色的文化动漫精品。融合福建本土文化元素, 台湾的动漫将更有特色。闽台双方应该充分挖掘妈祖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 促进动漫产业的文化内涵与衍生发展。三是要以合作促发展, 开拓国际市场。在合作中福建动漫企业要争取主动, 在合作中学习, 在合作中改变, 不断提升自身的企业竞争力, 改变传统运营模式, 延伸动漫产业链产业链, 从而开拓国际市场。

(三)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提升行业自律意识

要促进闽台文化产业合作, 必须要有良好产业环境, 这迫切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完善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这可以通过三方面来落实:一是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尽快完善文化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的法律体系, 从而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二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政府要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前瞻性认识, 建立和健全动漫游戏行业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 规避不正当的竞争, 确保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建立与发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的作用,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四) 完善相关产业政策, 破解融资难问题

一是政府加大政策支持与监管。福建地方政府应从政策上积极支持动漫企业或基地根据本地实际进行规划, 尤其是要增进企业或基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二是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提供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多元化的融资形式, 积极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进入动漫产业, 同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和参与各类动漫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创作生产。三是建立健全动漫产业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

摘要:闽台两地文化产业发展有各自的优势, 加强两地产业合作对提升双方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大有裨益。本文以闽台动漫产业为个案, 在分析台湾动漫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探索福建承接台湾动漫产业转移的优劣势以及加强闽台动漫产业合作以提升其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对提升福建省动漫产业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闽台动漫,文化产业竞争力,优势劣势,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EB/OL.2012-11-17.

[2]孟晓明.台湾动画的发展历程.当代电视J.2007年第4期.

文化产业概论 篇8

我国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是文化产业方面却落后于资方国家,逐渐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可见,文化产业对国家的文化竞争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重要途径精神文化需求多的方面,同时也促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文化表面看是软实力,实际却是硬实力。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国际经验表明,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成正比,人均GDP越高,文化消费占的比例越大。

毋庸置疑,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成就是巨大的。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文化是个性,创意,不可复制;工业是常见的,被复制,大批量生产。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没有被接受的理论。但是,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年文化产业占为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列举新媒体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新媒体作为新型产业,对于新媒体的解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信息载体,这样的一种信息是信息的数量繁多,无论哪一个终端都可以接收到无限的信息量;在建设国家新媒体广播平台的基础上,新媒体和游戏类似的信息网络设施文化传播,将促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快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部署的发展,这些论点指出之间高科技与文化互动和关系的整合,同时也体现了新媒体技术在文化领域和远见的未来发展向中央政府的深刻理解应用程序。在十一五期间,随着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动漫游戏,数字应用,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试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领域,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扩大文化产业领域,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强不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要看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也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通过先进文化的建设,亿万人民的创造力,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向心力,为客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需求的精神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为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文化产业是实践基地和方式来传播先进文化,它是血肉,两者相互依存,密切相关的。与各种思想文化的互动,不同民族的国际社会,各国都是以文化变革自身发展战略的新特点。因为我们多年的人为倾向反对文化产业与意识形态的存在,实际工作中,成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根据文化产业的电流特性,统一的社会效益十六党代会报告。文化事业和产业分工,通过提高文化事业,丰富的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经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了经济基础的一部分。这种变化是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新的意识形态的规律性跟上时代和伟大的理论创新,并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坚实的思想基础作出铺垫。

文化资源一旦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嫁接,就会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成为一种新经济资源进入经济开发中心地带,实现关联度极高的拉动效应。文化产业已经占到美国GDP的10%,在英国平均增长是日本的近两倍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了汽车业产值。经济资源的改造和实现的过程,是文化在其他行业的融合,或者逐渐变化的渗透元素,实现了优化升级,或改变,已成为业界和行业分会的新形式,产业结构调整显著,打破了重组完成的行业界限。访问网络行业在新技术产业的市场和销售的内容,信息文化产业的诞生;进入旅游市场的新产品和服务,文化旅游产业的形成;游戏和娱乐到教育,改变传播知识的旧模式,创造新的教育,增加体育娱乐产业;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努力实现体育娱乐行业的变化;文化品位,设计,规划,建筑及装潢到城市规划,环保,环卫,广告标牌制作,汽车美容,美发,美体,大众摄影,美术,工业设计方面,餐饮业的主要形象,其他服务或花完成培养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更深的层次上,经济体制的变化,提出了经济战略,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向和选择方式的调整,还有文化因素在推动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只有坚定不移深化,切实解决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矛盾和问题,加快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促进传统文化的更新换代,摒弃粗鄙消极文化,建立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快建立覆盖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发展数字传媒和网络文化等文化新型产业,允许国际知名传媒集团进入我国传媒市场。在图书出版业方面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出版社,开展新形象产业,服务行业。充分利用自己优秀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民族文化自恋的心态,加快文化内部结构的调整,同时加快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渗透和融合,提升其它产业的文化含量,提高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弘扬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我国国家实力。提倡文化产业观念政策框架驱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人,注重教育。强化集聚功能,从产业集群入手。政策加大力度,引进创意产业政策。所以,真正让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壮大,只有尽量让文化产业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真正的做到产业文化。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与国际接轨。

上一篇:招生与就业处工作总结下一篇:万科度假森林公园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