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实践教学设计

2024-05-21

音乐实践教学设计(共10篇)

音乐实践教学设计 篇1

音乐实践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口风琴;认识do、re、mi在琴上的位置;认识四分音符;学会演奏《我会弹琴了》。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琴的过程中体验学习一门乐器的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热爱演奏乐器,多发展一门技能。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但是对于乐器的接触还是第一次,特别是我所教的是农村小学的孩子,几乎所有人在此之前是没有接触过任何乐器的,所以我的教学要尽量简单易懂,教学目标不可以太高,面对全体学生尽量使他们都学会课堂所讲的内容。3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学会演奏乐曲《我会弹琴了》。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师表演《铃儿响叮当》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节目,大家想看吗? 教师用口风琴表演《铃儿响叮当》。

师:同学们,好不好听? 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口风琴的演奏,希望大家都可以成为一民小小演奏家。

活动2【讲授】认识简谱

1认识音符

师:我们要演奏乐器,先要认识一些音符,看懂了这些音符我们就知道应该演奏哪些音了。教师板书:123 师:在简谱中,我们用这些阿拉伯数字表示音符,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音,大家和我一起认识一下他们(教师领读唱名)师:好,大家自己来读一遍。2认识节奏节拍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音符,下面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节奏,我们用×来表示音符。师板书:×唱一拍×-唱两拍

师:大家和我一起读一下(教师领读节拍)。3音符于节奏组合

师:我们学会了音符和节奏,现在把这些音符按照适当的节奏排列了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个好听的曲子了。

教师出示《我会弹琴了》谱例。

师:我们先来唱一下第一行,唱的时候要注意音准哦(教师领读)师:现在老师弹琴,大家来唱一下第一行。师:现在我们来唱第二行(教师领读)师:老师弹琴,大家来唱第二行

师:现在老师弹琴,同学们注意音准,从头到尾唱一遍。师:好,我们现在学会了唱谱,现在来学习如何演奏 活动3【讲授】 认识键盘

1认识口风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面前的小乐器叫什么吗? 师:对,它就是口风琴。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

师:口风琴的琴身侧面有一个插口,可以插吹管还有我们的小吹嘴,当我们吹气的的时候,就可以弹响琴键了。2认识口风琴键盘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口风琴的键盘是由那些颜色组成?(黑色和白色)。老师今天就教你们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来认识键盘上do的位置。师:大家来看你们的键盘,黑色的见是如何排列的? 师:对,就是三个一组,两个一组,三个一组,两个一组循环排列的。师:现在我们找到两个一组的黑键,把你们的小手放上去。师:现在找到最左边的黑键,这个黑键左边的白键就是do.师:我们现在来找找看,这个琴上有几个do。

师:大家非常棒,都找到了do,我们接着do往后数白键,就是do、re、mi三个音了。活动4【活动】开始演奏

1基本演奏手型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找到了do、re、mi的位置,还需要学习一个演奏的基本手型。现在把你们的小手握一个小拳头,大拇指放在第一个do的位置,然后慢慢打开,把没个指头都放在一个白键上,注意:不许窜位哦。

师:手心要像握了一个球一样,手指自然弯曲,指尖触键,手腕放平。

师:现在我们来给手指编一个号:拇指为1指,食指为2指,中指为3指,无名指为4指,小指为5指。乐谱上的大写数字就是代表指法的。

师:我们看看1、2、3指放在了哪几个音上,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do、re、mi。2开始演奏

师:我们现在可以开始演奏了,大家眼睛看着谱子,耳朵听老师唱谱,大家来弹。(老师提醒换气的位置)。先来弹第一行。

师:演奏的时候要像走路一样,用哪个手指抬哪个手指,下一个音弹响的同时再放前一个手指。师:非常好,只要大家多加练习就可以弹得非常熟练,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行。老师唱谱,大家来弹。

师:现在我们从头到尾演奏一遍,还是老师唱谱大家来弹。活动5【练习】学生练习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请大家自己来练习演奏一遍乐曲。活动6【测试】抽查成果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演奏本首乐曲了,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表演一下? 教师点评

活动7【作业】课堂小结

师:大家都非常棒,我们已经学会认识简谱的do、re、mi,还学会了认识键盘的do、re、mi,最重要的是学会了演奏这首《我会弹琴了》,大家来给自己鼓鼓掌!希望大家课后可以多练习,争取可以演奏出更多好听的乐曲。

音乐实践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流行音乐,初中,音乐,教学

初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因此将流行音乐融入进我国初中音乐课堂既可培养学生们的兴趣,也可激发其对于学校课堂音乐学习的动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选择适合的流行歌曲,有积极向上意义的优秀作品,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流行音乐的独特鉴赏能力。

一、教学巧妙融入欣赏课程,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

初中音乐教师可在班级中开展优秀音乐作品鉴赏活动,学生既可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环境中学到初中音乐知识,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起其对音乐的学习热情。随着流行音乐逐渐被熟知与喜欢,尤其是年轻人,音乐教学中更需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程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与综合素质。我国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多数包括一些古典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结合,而缺乏流行音乐的植入。因此长久以来,初中音乐教学课程较为枯燥无趣。而在目前阶段学生通过电视或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可以接触到流行音乐,教师在此时将流行音乐合理地引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随着近些年来流行音乐地位的不断上升,而流行歌曲在教学方面,演唱与伴奏的结合需更多被关注,需不断对流行音乐的教学方式等做大致总结,对教学的内容等也进行不断地整合展开,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音乐等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也将具有艺术生命力与魅力的美好事物不断传承下去。让学生通过音乐培养积极情绪,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针对性地教学,满足其兴趣与心情。要培养其乐感,培养起初中学生音乐节奏、旋律、风格等感受与鉴赏能力。

例如,可引导学生唱出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类别,如周杰伦与方文山合作的大多数中国风音乐作品结合了民族音乐元素,其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如周杰伦的《青花瓷》《烟花易冷》《千里之外》等流行歌曲均融入了浓厚的中国风元素,令学生说出自己的鉴赏方向并加以整体总结规范,会由此提高学生对于流行音乐或歌曲的范畴与民族元素的结合的鉴赏能力。

二、指导学生结合旋律理解词意,培养学生向上励志意识

在众多的流行曲目中还是有很多优秀的流行歌曲非常具有励志性,受到很多初中学生的欢迎,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这些励志的流行歌曲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流行音乐歌曲具有不同的旋律与歌词,其都蕴含着词作者深刻的思想内容,具有一定的内涵与感动故事性。教师需多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的近距离地用心交流,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但需注重背后的故事,为学生讲述更为深刻的内容。流行音乐歌曲具有其自身优雅的旋律、动人心弦的歌词,其广受年轻人欢迎,当然包括初中生,融入了流行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的内容性愈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富有深刻情感的音乐素养,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以此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流行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例如,初中生较为喜欢《歌舞青春》系列电影中的一系列歌曲,其歌词内容积极向上,教导人积极勇敢,敢于挑战,充满青春活力,教师可以运用此鉴赏内容,提高学生对于英文歌曲的鉴赏力。此外,披头士乐队的《Hey,Jude》《Let it be》等歌曲也广受学生欢迎,学生在其中获得生活动力,吸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三、掌握整体方向,流行音乐结合感恩教育

流行音乐会使学生某种情绪易于表达,或者给其一些人生的感悟,其在歌词上更加能够给人共鸣。初中学生处于身心成长阶段,教学中应利用各方面资源完善学生的性格与品质。音乐教育结合感恩教育是必要的教学内容。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感受它所带给你的最直观感受,培养其认真积极欣赏音乐的心态,剖析其中所蕴含的作者最易被触动的情绪。教师要更多的从歌曲的背后为学生讲述故事,也易于其文学素养的发展。还可结合多媒体等方式,对其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具有故事性的影像,探究这段旋律或这句歌词背后的意义,其所代表的情感更有意义。开展优秀音乐作品鉴赏活动,学生既可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环境中学到初中音乐知识,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起他们对音乐的热情。例如,教师可选择《红旗飘飘》《强军战歌》等红色经典歌曲振奋学生内心,以此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也可选取筷子兄弟的《父亲》等曲目培养其感恩父母的情感。

四、结束语

音乐实践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流行音乐;辅助教学;音乐优势;深化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54-01

随着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深入,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模式陈旧、手段单一、方法落后等弊病愈发明显,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辅助小学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感受力与创造力的发展。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承载着人类思想与感情,蕴含着人类文化和历史内涵。音乐与生活有许多密切的联系,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流行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过程中更显示出其独一无二的功能与作用。

一、凭借流行音乐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产生之前,小学音乐课堂充满了专业教学的声音。在内容方面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于学生音乐感受力与创造力培养不予重视;在教学方面注重传统教学的规律与经验,对于学生音乐兴趣及音乐认识不予重视。课堂几乎采取单方面的灌输式教学,许多学生原本对音乐课有着美好的憧憬,在经历音乐课强压式教学后不再对音乐课感兴趣,甚至认为音乐课是一种负担。音乐课不应该死气沉沉,它应当像音乐一样充满快乐,音乐课与其他科目不同没有升学考试一类的考核内容,学生上音乐课是一种等同于娱乐、消遣方式充满轻松活跃气氛的享受,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心态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流行音乐是指结构简单、通俗易懂、节奏紧凑,充满真情实意,并深受观众喜爱的歌曲。有些流行音乐在人群之间传唱,学生甚至未经教师传授就已经熟悉,利用流行音乐这个优点教师很容易就能带领学生进入教学内容,不但不会使学生有生涩感,反而会让学生感受到有亲切感。由流行音乐作引导让学生学习音乐的普遍性与广泛性,在进入经典音乐教学时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真正了解经典音乐含义,产生对经典音乐的兴趣,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让学生能够获得经典音乐的真谛。

许多流行音乐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旋律,它作为音乐首要要素有一定组织、节奏,学生有规律可循因此学习难度不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流行音乐与经典音乐旋律的相似性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比如陈小奇填词的经典歌曲《故乡恋情》与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杨慧兰、李大嘴合唱插曲旋律十分相近,许多学生一听旋律就能认出歌曲出自于哪里,对于经典音乐学习的帮助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二、采用流行音乐深化教育内容

1、用优秀作品进行思想教育

小学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却已经拥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发展迅速,难免会让这些心智尚未成长完全的孩子接触一些能够产生不良影响的流行歌曲,非常不利于学生培养音乐兴趣端正欣赏观念,教师要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引。比如在课堂上用经典歌曲与流行歌曲相互搭配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欣赏、去总结,教师针对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以歌曲为话题展开讨论,最后集体展示讨论内容及结果,不仅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能力发展,有益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

2、用经典歌曲打开心灵之门

音乐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都为学生后天思想品质和知识技能培养产生了非凡影响,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来让学生学习精神品质,以此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好的流行音乐可以与人产生共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演唱活动,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活动当中,在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行,既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意识。

三、利用流行音乐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许多学生对于音乐认识只停留在个人爱好的层面,从来没有深入去了解音乐,但是流行音乐也是音乐派别之一,它也拥有音乐的基本骨架,教师通过流行音乐来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水平,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基础素养。音乐在特定环境下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文艺作品与音乐相结合时往往能将精神文化境界提升一个档次,能够将作品的表达效果更进一步具象化,比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荆轲易水临别场景搭配流行音乐可以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凉感染力加强,从而使学生对于课堂理解更为深刻,基础学习更为扎实。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引入流行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方式,可以极大的去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让课堂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气氛,对于学生音乐学习与身心健康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敏玲.关于流行音乐进课堂的思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5期

音乐实践教学设计 篇4

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陶官小学 周欣 莎士比亚所曾经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应该说,没有不爱音乐的学生,但却有一些不愿进音乐课堂或进了音乐课堂却心不在焉的学生。显然,音乐课并不受到他们的欢迎和喜欢,相反的是受到了排斥和厌倦,这不能不说是音乐课堂的悲哀。在我执教的多个班级音乐课中,学生也表现出了对音乐课堂的不同态度与热情。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也不尽相同,但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在音乐课上拖延而来,或在音乐课上表现出无所谓的消极慵懒心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学生连进音乐课堂都显得心不甘情不愿的话,那又何谈音乐教学的功能,又如何有效实施音乐课的教学呢?音乐课虽非主课,但被学生如此“打入冷宫”,遭受排斥,我的心头不免有些惆怅。面对现状,我们除了一味地在学生身上找问题,也要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的音乐教学,探求缘由,对症下药,主动营造快乐生动的音乐课堂,使学生找回对音乐课堂失落的爱,这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但在教学过程中光靠艺术本身的魅力还不够,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巧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机会,引导学生沉浸在艺术的想象、体验、探究、审美、理解、创作和表现等情境中。如果教师每一节课都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创造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那音乐教学这个大舞台便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形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流连忘返,获得音乐学习的无限乐趣,使音乐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1、有趣的导入,引趣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发现不管课堂教学内容多精彩,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始终不好,甚至会出现正常教学无法进行的情况。新课标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于是我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研究酝酿合适的导入方法,由于方法得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被调动起来,学习效果越来越好。例如在《雪绒花》这一课中学生进教室时给他们放录音《哆唻咪》,用音像图画式和提问描述式引导学生:同学们刚刚听到的是什么歌曲?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想看这部电影吗?随即给学生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段,学生聚精会神的观看后,不仅对此歌曲的创作背景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对片中的音乐也逐渐熟悉了,因此,再学习这首二部合唱歌曲就比较容易,同学们学的也很投入。因为在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段时,已经三次出现了所要学的《雪绒花》的旋律部分,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基本上都记住了主题旋律,都听会了,那教师只要在解决第二声部的难点部分和歌曲处理上进行启发和引导就可以了。

又如在欣赏《忆秦娥●娄山关》这一课时,以往的教学当中我采用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导入——作品简介——作品欣赏——谈体会或唱奏主题音乐,这种教模方式只重教师讲授,忽视了学生参与体验的过程,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感到茫然,久而久之就对欣赏课失去了兴趣,甚至讨厌上欣赏课。于是我根据新授的内容认真研究,精心构思,采用提问和吸引学生最好方法之一的讲故事法逐渐导入:谁知道毛泽东诗词?基本上每个班都有几个同学知道其中几首,然后请朗诵好的同学用动听的声音给大家朗诵,接着放录音欣赏并向学生展示毛泽东诗词,既有视觉欣赏效果又有配乐朗诵效果。先让学生感受音乐与姊妹艺术间的联系,又为下面的学习做个铺垫,然后给学生讲述娄山关战役的故事以及这首诗词的来历。然后再提问:想听听这首诗词和音乐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吗?通过这种互相联通、互相迁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审美能力。

导入的目的是让教师有意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十分巧妙地把学生带进新的教学内容中去,所以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设计的内容一定要与主题内容联系紧密,具有关联性。因此,在备课时首先必须认真分析课题内容,然后再去酝酿合适的导入内容,因为在音乐教学中,“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起着诱导、铺垫和衔接的作用。一个精彩的导入能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归纳,定会总结出更加完善的设计,为每一节音乐课设计出一个优秀的导入。

2、恰当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要将新的精神和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不断地更新课堂教学方式。一定不要再一成不变的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学生厌学,使一堂生动的音乐课变得枯燥乏味。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启用情感教学模式,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些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要以情感人,这对中学生来说较为恰当。

在这几年的教学摸索中我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在欣赏京剧时,我拿出一些脸谱和服饰,采用分组抢答的形式,让学生们分小组选讨论交流,看到这些东西同学们你都想到了什么?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完全释放了出来,京剧的角色、服饰、唱腔、历史等等,都在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听到我想让学生所知道的知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诸如此类的活动中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这样对音乐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产生了。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较容易进入状态,也较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角色。通过对角色的体验,将学生的内心情感转换到外在情感,而且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将情感进一步陶冶与升华。再次是气氛渲染,让会唱京剧的学生演唱熟悉曲目,虽然水平不高,可学生觉得非常有趣,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听”、“看”、“唱”、“想”、“动”、“说”的参与,从而更好地体验到音乐的美妙之处,这就激发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及热爱。这节课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京剧的基本知识,还通过学生演唱激起了其他学生的演唱欲望,激发了学生热爱京剧并将我国国粹发扬光大的热情。又如在欣赏《忆秦娥●娄山关》时我采用对比形式请同学们聆听全山石《娄山关》的独唱与合唱《忆秦娥●娄山关》,让他们体验用不同形式演唱毛主席诗词有什麽不同的艺术效果?并且感受音乐风格是什么样的?(悲状美)音乐中心意境是什么?(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成学生轻松体验音乐情感的一种快乐体验。我认为音乐其实就是一种体验,音乐欣赏就是一种审美活动,通过音乐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并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走进音乐中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这样既培养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意识,又为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灵活、多变是解决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法宝。(1)如何避免器乐教学枯燥的问题。

在器乐教学的基本练习中,反复的音阶练习学生掌握得很快,但是显得很枯燥,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和声形式及不同节奏训练例如:

ⅹ 0 ⅹ ⅹ ⅹ Ⅰ ⅹⅹ ⅹ ⅹ — Ⅱ 我 们 爱 你 美 丽 校 园。

0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Ⅰ0ⅹ ⅹⅹ ⅹ— Ⅱ 校 园是 我 们的 家 我 们爱 它。这样不仅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教学中我自始至终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前提,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力为最终目的。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它将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2)调整唱歌教学的发声练习。

过去唱歌教学程序中首先是发声练习:mimimimamama„„有的学生不是笑就是做鬼脸,虽然有几分钟的发声练习,可到了演唱歌曲时声音质量却没有提高,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唱歌教学前的发声练习还有必要吗?这些音乐教学标准对于学生来讲是不是太“专业”?怎样解决发声练习与演唱歌曲相结合的问题?于是我思索并大胆在唱歌教学过程中不再单一的做发声练习,而是在演唱过程中随时随地的引导学生。例如学唱《十送红军》时用lu母音随琴演唱歌曲旋律,提醒学生的坐姿、背挺直、鼻腔打开,嘴撅起来,体会歌曲意境,以情带声,并随时给学生做歌曲演唱示范,加上灵活多变的伴奏,整个教学过程把演唱方法融入其中。学生演唱声音经过调整后非常好,效果是单一的发声练习所不可比拟的。经过大量实践,事实证明音乐的基本技能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强调的“关注音乐——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技能技巧”的内涵。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上音乐课的目的是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让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音乐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识谱教学还要不要教、如何教?

咨询好多同行众说纷纭。我在教学过程中确实体会到有的学生基础差,根本对识谱没有兴趣。不教识谱吧,的确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唱会歌曲也一样能体验歌曲的音乐情感;教识谱吧,学生兴趣不大也很枯燥。可是我觉得对于音乐教学来说,音乐的知识和技能是音乐学习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只有有了一定音乐知识和技能后,学生才有可能对音乐产生进一步的兴趣,才有可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例如在中小学的竖笛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识谱简直就无法吹奏,反过来也因为有了器乐教学才能加快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同样在歌曲教学中,识谱也起着更重要的作用。那麽如何解决教学过程中识谱枯燥的问题呢?一般我会采用分段练唱降低难度以及抢答比赛的游戏形式,这样不仅降低了识谱的难度,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识谱不再枯燥乏味,还能使会识谱的同学带动不会识谱的同学,并激发学生学习歌谱的积极性。就这样,仅经过一年的时间在我的学生就基本消灭了不会识谱的现象。

音乐实践教学设计 篇5

彭朝霞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是: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十三年的音乐教学使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音乐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们认简谱,和唱好一首歌,其实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同时,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孩子们对事物、对美的认识,即对音乐的认识:音乐带给全人类,带给全社会生活美好的感受。从认识出发,深刻体会到音乐的美丽与魅力,从而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好音乐,学好真正的音乐。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喜爱程度,通过有兴趣的学习能让孩子们真正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给他们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好实践当中与音乐有关的各项事情,教师大胆鼓励学生勇敢的表现自己,哪怕是大声唱好一首歌,与他人进行配合完成一项小组合作当中遇到的难题,或者鼓励学生参与独立或合作完成一项音乐活动,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旋律用记谱的方式记录下来,还可以把自己印象深刻的节拍记下来。多多鼓励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培养创造力,有的甚至表现出自己的爱好,走路哼着歌,吃饭也不忘唱,睡觉前更想写写谱子,不知不觉当中就让学生的潜力表现了出来。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音乐不只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广泛性是众所周知。尤其是在小学阶段,除音乐以外的各门学科当中都有它的身影。我们在教其他学科的同时也很多时候都用上了音乐,在读中唱,再跳中唱,众多方面让学生都深刻的认识到原来音乐也可以起到那么重要的辅助作用,它能让学科之间互相联系,起到综合作用。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我们在教学时经常发现音乐教材中编进了很多的民族音乐,各少数民族音乐的大融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民族音乐的伟大性,它能使我们各民族精诚团结,心连心。因此在教学时我会很注重引导学生去好好学习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教学时还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领域里音乐文化有多样性,通过视野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并让学生产生对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相互联系的探究。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6

音乐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如:听、唱、奏、欣赏、创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一、在节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节奏教学是音乐的灵魂,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任何音乐都有鲜明的节奏,在教学中,教师把日常生活和语言中所体验到的节奏引导到音乐种,通过拍击实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

针对二年级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利用学生喜爱游戏的特性,选择有趣味性、学生广泛喜爱的游戏,把音乐知识技能贯穿其中,让学生在充分自由表现自己的主角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例如:学习《大鹿》一课时,课前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头饰分别代表“大鹿”、“小兔”、“大象”、“小鸟”、“狐狸”等。请几位同学架起一座房子,大鹿站在房子里,教师分别按先后弹奏小兔、大象等的旋律,弹到谁,谁就学做自己所代表的动物的动作走到大鹿门前、用木鱼的敲击声作为敲门声(不同的动物敲门声的轻重、强弱都不同),在进门前还得过一关,大鹿在门内大打一个节奏,要求门外的小动物变换其中一个小节节奏,打一个新的节奏才能进门。每一个小动物打的节奏尽量不要重复,等所有的小动物都进了门,大家才能一起欢快地唱《大鹿》这首歌。全体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活动中学会听辩旋律,又能自立创造出新的节奏,也能控制好强弱,还能玩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欣赏教学是让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整个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去感受音乐。这样,才能把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变为实际的音乐音响,并通过感知和体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在欣赏教学中,采用听、想、视、画、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置身于音乐的美好境界中。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教学中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把动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去感受、体会和表现乐曲的情绪和内涵。如欣赏《森吉德玛》时,让学生随音乐进行表演,当听到欢快的旋律时,学蒙古少年做骑马的动作,当听到优美抒情的旋律时,模仿蒙古小姑娘做应肩、耸肩、挤奶等的动作。通过表演,乐曲的情绪、速度很容易地被学生掌握。

三、在歌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曲教学是重头戏。在歌曲教学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打击乐器,即可以起到辅助伴奏歌曲的动作,又可以在伴奏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如《我是小骑兵》的教学,可加上骑马、瞄准、行军礼动作,以舞代词,让学生边读边演,一切都在愉快的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培养了乐感美感,而且也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如《看龙船》这首歌曲,宛如一幅画,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端阳节竟渡龙舟的热烈场面。在教唱时,先准备好打击乐器,一部分学生边唱边做划船的动作;另一部分学生按歌曲节奏敲击锣鼓进行伴奏。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歌曲、边伴奏。这样生动地表现了歌曲的场面和意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歌曲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音乐实践教学设计 篇7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的音乐课程由《音乐欣赏》转变为《音乐鉴赏》,并且成为必修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从对音乐的感性认识转变到理性认识,能够通过所学的音乐知识来分析和鉴赏音乐。然而,能让听惯了快餐式流行音乐的学生主动去对严肃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也决非易事。

我们知道,音乐要素主要就是:节奏、旋律、和声、调式、织体等等,但是如何能够让学生主动运用这些要素来提高对音乐曲目的分析能力呢?

开学初,给学生上了第一单元的课程。通过两个课时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兴趣不是很高,更谈不上对音乐的理解和辨别了。当时我心里产生很大的困惑:难道我们的学生音乐素质如此差吗?难道我们的学生不喜欢交响乐吗?

冷静地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答案是否定的。并不是学生不喜欢音乐,也不是学生不愿意去理解课本上的音乐内涵,是因为我们选择的曲目学生们没有兴趣,没有兴趣听当然更无从去分析!学生的兴趣与曲目的选择有直接的联系。目前,学生的歌曲曲目选择过于狭窄。除了被认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长久不变的教科书上指定曲目外,就是老师和家长认为适合青春期中学生特点的歌曲,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特定的对象群体,基本上没有扩展的空间。以上两类歌曲的教学不能说没有必要,但现代的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特别是在当前网络时代,学生接受的外来信息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因此,对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如果只停滞在固定的程式化的一些传统曲目上,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兴趣减弱、审美疲劳。

学生是课程的核心,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的心态。我们必须要换位思考、拓展空间,充分发挥个性特点,尝试一种反串的心理暗示和期待,在曲目选择上寻求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突破。在接下来的一节课,我采取了新的教学方法,没有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而是让学生给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这堂音乐课不但解决了我先前的疑惑,并且为以后课程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听的音乐,让他们自己来分析所喜欢的音乐,就这样,一堂生动的音乐课开始了。在这节课里,我听到了以前没有听过的带着时尚音乐色彩的轻音乐、韩国歌曲、欧美歌曲、在国内素有“低音炮”之称赵鹏的歌曲,还有著名的“海豚高音”Vitas的歌曲。学生们之所以喜欢流行音乐,是因为它或强劲有力、或优美抒情的旋律,直诉心声的歌词和现场表演对于感官的冲击力等,这都与青少年这一时期的心理、生理不谋而合。课堂上,学生们非常积极踊跃地推荐自己喜欢的音乐,热情洋溢地进行着点评:喜欢传统的轻音乐加入摇滚节奏;喜欢韩国歌曲的优美抒情,喜欢欧美歌曲配器,喜欢赵鹏磁性的低音,喜欢Vitas高音的华丽色彩,等等。

整堂课下来的效果非常好。从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的学生不是音乐素质低,而是我们不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得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

一堂学生给老师上的音乐课,使学生找到了音乐鉴赏的切入点,使学生了解、感受源自喜爱的音乐风格。同时,通过创造宽松、民主的音乐气氛和环境,对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所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客观的评价。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以《新课标》为准绳,我又尝试精心挑选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流行音乐作品来丰富教学内容,扩充视野,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对通俗音乐的分析,节奏、旋律、和声、调式、织体这些音乐概念,学生很快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理解概念后再回头分析教材中的曲目,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理解。

小学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 篇8

一、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音乐教学的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否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为了让小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小学音乐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引导角色。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友好的教学环境,与学生之间进行和谐的沟通与交流,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变得无拘无束,有利于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挖掘出小学生的音乐创造性。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很多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学生对于教师存在着害怕或紧张的情绪或心理,导致了他们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感到压抑和自卑,教师就成为了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具有等级制的师生关系,它严重损害了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扼杀了他们的音乐细胞。小学音乐教学必须尽快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鼓励音乐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共进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

二、教师应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情感体验

由于音乐是一种情感的重要诠释性语言,因此,它可以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人们可以在无限的空间里发挥出最大的想象力,并让自己的内心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一定的宣泄与抒发,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净化自己的灵魂,这些都是现代化的科技无法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出音乐的本质特征,带领学生更好地领略音乐自身的独特艺术魅力。教师要不断深化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原本枯燥乏味的音乐原来有着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带领学生深入感受音乐的灵魂所在,最终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音乐天赋,让小学生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并逐渐地在内心里播撒下爱好音乐的种子。实际上,这就是小学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和学习音乐的过程,这种过程会给学生带来一种美妙和神奇的音乐感受,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创作热情。

三、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音乐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应该在多种多样的方式下让小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就应该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实施快乐教学的关键所在。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采取故事导入的方式,即把音乐教学与故事讲解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联想音乐。这是因为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于很多新鲜的东西充满了兴趣。那么,小学音乐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授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音乐学习中去,激发出学生对于音乐的求知欲望,并引导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音乐教师创设的音乐教学环境中去,还可以引导他们更好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去。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应该要充分意识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即容易在课堂上分散注意力等。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歌词或旋律来编写一些具有律动性的教学动作,让学生似乎置身于学习玩耍的学习氛围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师生感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大大提高对于音乐的体验快乐感。此外,小学音乐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趣味游戏节目,让音乐教学融入到游戏活动中,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从而让他们更为快乐地感受音乐,并把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把握到位。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好乐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理论知识,还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并逐步挖掘出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郭里园小学)

浅谈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论文 篇9

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教师首先必须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教师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探索精神等。教师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寻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与习惯定势的束缚,引导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促进创新态度的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种种创新性表现常常与错误、顽皮、任性、争吵等相联系。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好的,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假如不给予学生创新机会,轻易代替、否定学生的意见,不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让他们产生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同时还会使学生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争吵”“讨论”的机会,大胆探索、求真、求新。

二、找准创新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定创新的内容很重要。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培养即兴创编能力。如让学生用各种声音材料去模拟和表现自然界中的各种音响及对事物的切身感受;用声音编创较为完整的带有情节的声音故事,进而尝试为所学的有关诗歌或故事进行简易的配乐表演;让学生口头创编旋律或简单的旋律接龙,即兴创编节奏;也可根据歌曲的内容、形式和情绪边唱边表演,创编出有表现力的表演动作或新的表演形式;还可以尝试创编歌词或为不同情绪的歌、故事、美术作品等编配音乐;等等。

游戏是儿童较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儿童在玩中学,在乐中学,通过游戏开发儿童的创造思维。如模仿、模进、旋律接龙,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三、优选创新的方法

1.发现法

发现法是学生动用教师提供的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采用发现法,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提供各种音响材料如刮风、雷电、飞机起飞等音响,混声合唱曲,打击乐,人讲话声,水声,钢琴、木琴等乐器组合声等,让学生识别什么是音乐,什么是非音乐。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然后再从实践到理论上去检验、证明,这样通过发现得出结论。

2.问题教学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一听赏一提问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等过程,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境法

情境法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音乐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往往需要借助情境,如:创设图画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语言描绘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情境,从而增强对教材的理解,促使他们产生用音乐来表达的欲望,同时也受到一定的性情陶冶。

4.讨论法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问题,相互启发,讨论辩论,各抒己见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讨论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能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歌曲演唱的处理分析、音乐欣赏作品的理解、形体动作的动作分析、旋律创作的研究、乐队的简单编配等,都可以采用讨论法。

四、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

创新性思维表现在不满足用现有知识和社会常识去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而是从崭新的创见来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培养想象能力

想象是思维活动中最有活力的一个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想象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如用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想象或利用原型启发,诱发思考,促进学生想象。如欣赏一首作品,让学生自己想象、联想,学生们会得出多种答案。

2.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以往的教育教学重视求同思维的培养,忽视求异思维的训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主动性的培养。教师的话绝对是正确的,歌谱写错了也那么唱,音不准、节奏不对也不去辨别等。求异思维就是从常规思维的反面去思考问题,探索多种方法、答案,激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的思维。

3.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所谓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线索,向不同的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和灵活性两大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多向思维。如让学生先实践后总结归纳,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再如通过设疑、提问等手段,也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五、构建创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某种教学模式是针对某个实际问题,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最优教学操作范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选择,要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本质出发。

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教学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教学过程是主动、生动活泼;教学法是启发内因转化;教学环境是和谐愉悦共振。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统一体,它们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小学音乐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研究 篇10

一、课题背景

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把音乐理论知识转化为音乐实践。与音乐有关的所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注重实践。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多融入一些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渐走进音乐的天堂,学会欣赏音乐。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艺术,可以提升自信心,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总而言之就是让音乐课堂氛围活跃一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教学准备,多设置一些让学生参与的环节,根据每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如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参加的情境下学习音乐,而不是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死记硬背音乐知识。学生在问答环节等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掌握一些与之有关的学习技巧,所以时间性学习和参与性学习将是教学的改革方法之一。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1)学习课程整理和信息技术等理论知识,多参加教师或学生组织的计算机培训活动。

(2)编制学习计划,分工完成。

(3)多和相关课题研究成员去交流,希望获取更多与之相关的信息,提升研究的科学性。2、实施阶段

(1)根据课题编制的研究计划开始钻研。

(2)在实验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进行实时评估,组织阶段性研究成果评估活动。可以选用时间性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和学习反馈等方法研究实验对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实践能力,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全面发展学生的德育知识,让学生在团队中健康成长。

(3)教师可以在“学生实践性音乐学习”众多安排讲课、说课以及评课等环节。然后选择自我评价与对他人评价两种方式评估整个实践活动的成绩,在实践活动中可以灵活的改变工作人员。

(4)选出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

(5)总结出阶段性研究成果,展开一次针对性较强的研讨会。

(6)在每一个学期里面可以召开两次或者三次研讨会,提升学生参与音乐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习能力与音乐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3、总结阶段(1)评出课件。

(2)撰写结题报告。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完善教学方式,创造一个独特的教学方式,撰写结题报告。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1、实验方法

将教学方法的教学目的定为“生活化教学研究”,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可以选用观察、体验、实践、分析以及总结等方式去研究。一旦选定试验班集体,就即刻组织实践活动,如召开研讨会等。现在在职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方面给自己定一个教学进步的目标,只有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有可能积极参与其中,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行动研究法:指音乐教学实践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这一活动对生活化音乐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项目进行研究。

(2)文献资料法:指搜集与音乐有关的教学资料、生活教学知识、素质教育等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2、实验教学的原则

在教学研究中可以把“生活化教学”定位基本原则,尽管还未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案,但所相关研讨中必须坚持“生活化教学”这一原则,本次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开放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保证孩子可以无所约束的去学习音乐,大胆尝试新颖的音乐知识。这样做的前提是充分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学生先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然后做到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不断体验,拓宽视野。(2)实践性。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动眼。教师不仅要明确教学目的,还应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结束以后学生对实践学习有了基本了解,然后再继续进行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因材施教。虽然学习是学生后天的习惯,但先天的智商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智商不等的学生应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给予批评或表扬,逐渐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4)主体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所以应遵循主体的需求,适时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乐趣,热爱生活。如果学生可以表达的生活内容,教师可以先不说,让学生自己表达;学生可以演唱的音乐,教师在一旁陪伴。

3、实验的作法体会

(1)创设情境,启发诱思,激趣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研讨教学方法的时候可以先构建新颖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启发诱思,激趣导入。如对年龄段较低的学生选择一些低智商的游戏,可以选择将故事或者猜谜语等等,将一些生活小乐趣融入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愉快的学习;教师还可以把生活中的音乐带入课堂,让学生亲自感受生活中的音乐,做到生活与音乐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时间学习。因为教学的理论知识存在差异,所以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选择多媒体、课本或者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更真实的学习音乐。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教育行业最显著的特点是:教育的对象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最为奇妙的一点,教师在其中担任多个角色,如引领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上一般都是学生听教师传授知识,在课下学生们之间相互玩耍,很少有人去主动找老师沟通,所以建议学生和老师之间先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应尽职尽责的去关爱学生,诚信和学生交朋友,不仅在课堂上使用教学技巧去吸引学生,还应在课下用自身魅力去带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学校积极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3)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产生音乐学习的成功感

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希望在学业上获取更大的成就,学生的学习是把情感与认知联系在一起的。成功是一种力量较强的情感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学生的求学欲望。建议教师在平日教学时,可以对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内容做相应的评判,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如“你真棒”。学生在接收到教师的好评之后会增强自信,更加热爱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创造情境,让学生参与教学,让他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在课堂上获取一定的成就感。学生有了自信以后更容易成功,学生将产生更大的创造空间。

四、研究成效

1、教学上的收获

(1)提升学生音乐素质。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之后去慢慢了解音乐中的情感变动,学会去倾听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变动,如在听到音乐之后所产生的幻想。试着去在音乐中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并享受这种感觉。

(2)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保证教师可以和学生有一个和谐的关系。学者借助音乐去调节心情,经常让自己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多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感受音乐的美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3)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理论知识,机械式给学生灌输思想,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参与教师的教学,教师一般不设置问答环节,导致学生很少和教师沟通,没有勇气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更无从谈及去开创新思维,拥有新想法。其实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演唱,教师选用“唱歌课”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让课堂有生命力。

(4)提高教学质量。在开始安排音乐实践课以后,所有班级的音乐教学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教师的教学设计上分析,教师在理论教学方面的设计减少了很多,更多的是把时间放在实践教学上。随着音乐实践课的增多,热爱音乐科的学生也活跃起来,选择音乐课的学生与过去一年相比提高了38%,其中包括很多“坏学生”,如性情暴躁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之前学习成绩一般甚至非常差,现在成绩都有很大进步。

2、促进课程发展 现在教学模式中仍然存在新课程和传统教学不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为让新教学模式尽快融入教学课堂应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让理论教学、新模式和生活融为一体,做到“微科研”,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适当的加入新教材,认真组织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尽快地适应教育改革模式下的教学方式。

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把理论知识和教学作为中心,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考试作为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只是机械式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理论知识。教师不注重平日和学生的沟通,经常忽略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大多数教师都具有一定的教龄,即使是新教师也属于成人,所以教师经常用自己的想让去理解学生,讲述自己的经验,去让学生理解,但学生毕竟都是未成年,所以很多知识是无法理解的,导致学生认为音乐课是非常无聊的。

2、学生学习问题

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教师或者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学习,缺乏独立性。长此以往,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性。这样,会让学生学习不自觉,自信心受挫,难以做到独立学习。随着教学内容的加深,学生开始无法理解,感觉教学内容复杂,严重损伤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导致上音乐课程的学生逐年下降。学生若不学习音乐课,将无法提升对艺术的审美感。即使在课程中安排音乐实践课,学生也不会再产生兴趣。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让学生选择教学方式,建议教师选择开放式课堂,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新知识。若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将无法控制课堂上活跃的氛围,所以教师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新模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以让教师增长教学本领。

相关教师和科研人员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验和总结,研究出一个关于小学生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科学技术一直在飞速发展,所以小学音乐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教育工作人员应该着重研究“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这一教学课题。通过不断优化改革教学模式,相信音乐教学课堂将收获到一定的研究成果。

六、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贴近生活走进生活》.王双有2001年第2期

2、《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3、《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4、《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出版;

上一篇:骨外科知识下一篇:电信公司无线维护中心员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