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共6篇)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篇1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本人(不教书的理论家除外),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包括我自己。为什么把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何尝不是这样想!“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这是很可怕的评价。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我有时也这样),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前不久,我在西安苏教版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它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领读
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 第二节课:精读 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小学生只有读出声音(包括听别人读),自己听到,才能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离开了朗读的中介,往往难以理解课文。其实成年人读出声音来,或边看边听别人朗读,对书面的文字的理解也远比默读理解得好,因为朗读是活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记得台湾的一位教授也这样说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引自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
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是写母亲辛劳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兴趣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苏教版语文每课的生字都是请书法家书写、并用红色印的),“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学生们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篇2
用“科学精神”作为关键词检索, 只需0.2秒, 电脑就能为你提供超过1200万条相关联的结果, 足见人们对它的青睐程度。那么, 什么是“科学精神”?对此, 当代的人们既有言简意赅的简短陈述, 也有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根据我的感受, 阅读这些文字, 是检验自己耐心程度的最好方式。“五花八门”和“千篇一律”这两个意义相反的词汇, 用来形容它们, 却倒是珠联璧合了———发表高见的人很多, 每个人又都有生花的妙笔, 自然是“五花八门”;而可供挖掘的东西其实不多, “千篇一律”当然无可避免。按照人们的意见, “科学精神”归纳起来, 无外乎就是怀疑、反思和批判的意识 (如果你一定要说“怀疑”“反思”和“批判”本来就是同一个意思, 我也不反对) 。古代大贤的名句“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说的正是这个东西。因此, 非要搞出“科学精神”这个词, 并煞有介事地要把“什么是科学精神”论述清楚, 实在有画蛇添足之嫌。另外,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科学精神”所指称的那些东西, 是否为科学所独有?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试想, 人类生活中的哪一个方面不曾有过这种“精神”?充其量我们也只能说, 它们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体现得比较显明和充分而已。所以, “科学精神”这种说法, 过于掠人之美了。
我不喜欢“科学精神”这个词, 还有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我觉得它有很强的误导性, 会使得人们在理解一个重要而微妙的逻辑关系时发生颠倒, 最终在思考某些问题时无法把握真正关键的东西。具体来说, 这个重要而微妙的逻辑关系, 就是科学和我们称之为“科学精神”的那些东西, 孰先孰后、孰因孰果。如果我们因为那些东西被称为“科学精神”, 便得出结论说, 没有科学, 哪里来的科学精神, 当然是科学实践孕育出了科学精神, 那么很不幸, 我们已经被误导了。看过严肃的科学史家的论述, 弄明白这一点再容易不过了。
《早期希腊科学——从泰勒斯到亚里士多德》, 在美国科学史名家G.劳埃德的众多作品中并不起眼, 但它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却非常简洁明了。人们通常将科学的源头追溯到古希腊, 在劳埃德看来, 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此种观点非常合理。首先, 古代希腊人懂得区分自然与超自然, 并且在寻求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时能够主动排除超自然力量的因素。这一点与本文的论题无关, 按下不表。其次, 在古代希腊, 一种“理性的批判与辩论活动”成为了人们寻求知识的主导方式, 也就是在平等、自由以及信息公开的原则之下, 人们通过辩论来检验理论的优劣。不难看出, 所谓“理性的批判与辩论”非他, 正好是今天人们用“科学精神”来指称的那些东西。而这些东西, 不仅不是科学实践的产物, 相反, 它们是“哲学和科学都向前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 劳埃德接下来的问题是, “科学精神”是怎样被注入古希腊的科学实践的。只要我们把视野稍微放广阔一点, 答案就不言自明了。劳埃德说,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怀疑先前的观念, 他们互相批判, 这种自由可以与正在兴起的城邦中的公民争论什么是最佳的政治体制的精神相媲美”, 因而, 结论就是, 古希腊人之所以能在人对自然世界的态度中引进新的批判精神, “这应被视为当时整个希腊世界在政治和法律环境下进行自由辩论和公开讨论这一进展的对应物, 或者看做是这一进展的产物。”显然, 在劳埃德眼中, 我们所谓的“科学精神”, 不过是更为博大的一种精神的一个部分, 或者说只是这种精神在科学实践方面的投影。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篇3
编辑按:《中学语文》读者群于2015年11月20日晚7:30—9:30,由湖南周志恩主持,特邀湖北严君主讲,以“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为专题举行在线研讨活动。严老师凭借丰厚的专业学养,结合生动的课堂教学实例,阐释了语文课堂教学“亮点”的表征和生成规律。活动过程中,全国各地语文人积极互动,畅所欲言,或赞同或质疑或建言,将研讨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现选发本次专题研讨综述,以飨读者。
一、以“读”学文,亮点生成
湖北严君认为,语文课堂上的有些亮点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语文教学的亮点闪耀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但点亮亮点的“电源”深藏在教师对教学内容和环节的独到处理与精心设计中。要想亮点的亮度强,电源至关重要。他以“案”说“法”,通过具体案例来解说亮点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与群友分享了一些亮点的“制造工艺”。严老师所举案例是人教八年级下册冯骥才的小小说《泥人张》。
亮点一:巧借天津卫方言,“用新的方式朗读课文”。湖北易老师用“天津卫”方言朗读课文第二段:“泥人张大名(儿)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儿)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儿)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儿)天庆馆(儿),为了瞧各样的人(儿),也为捏各样的人(儿)……”以“读”学文,令人耳目一新。
老师刚一读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学着用“天津卫”的儿化音读起课文来。一时间,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易老师巧妙地用新的朗读方式刺激出学生的朗读欲望,点亮了课堂。这个亮点的“制造工艺”在于教者的细读文本和非一日之功的朗读功底。
待学生小组朗读后,易老师例举富有天津味道的“吃嘛嘛香”广告词,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类似语句。学生很快“搜索”出“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把“嘛”读成第四声,而且读得咯嘣脆。教室成了欢乐的海洋,课堂亮点的亮度得到加强。
亮点二:在朗读中植入“评书”风格来表现人物形象。这比常规的分析人物形象的套路来得新颖有趣,酣畅痛快。一小组展示朗读:“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易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张五爷大名鼎鼎的‘腕儿味表现得好像不够。评书里讲到人物出场时,一般都会给人物一个‘特写,把人物读得有声有色如在眼前。同学们不妨把自己假想为天津卫‘老大,把‘大‘牛、第一个‘挺重读,读得有霸气一点;把‘横冲直撞分开读,一字一顿。”随即示范“横冲直撞”的“评书体”读法,真个是“匪气”十足。这时候,课堂开始沸腾了,亮点耀眼,简直成了激光点。
把“横冲直撞”分开读,一字一顿。易老师的点评、示范与引导得益于她课前的精心预设:撇开条分缕析,直接用评书体风格以“读”促学,生动还原了海张五匪气与霸气的人物形象。此亮点的生成,得益于教者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与平时的广泛涉猎(评书)。
亮点三:品读两个关键句子,感受情节的波澜。第一个:“一个泥团儿砍过去?”易老师点拨:“砍不砍过去呢?读出问话,读出心理,读出悬念,读出过渡的味道。第二个:“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易老师示范朗读,强调要读出精气神,读得吊人胃口,引发听者期待。”于是,学生一个个“煞有介事”地模仿,教室里笑声阵阵。用朗读来体现故事情节的波澜,的确是匠心独运。
亮点四:加词朗读,帮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以下括号中的词是易老师加进去的——“(哟!)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哼!)在裤裆里捏吧!”“(呸!)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示范朗读第一句的“哟”字,易老师表情惊喜,样子卑微,把身处社会底层小伙计的讨好状还原得活灵活现,学生迫不及待地模仿。
接着,各小组试读“哼”和“呸”,学生大都能演读出海张五对泥人张的轻视与挑衅,表现出海张五的匪气与霸气。添加的三个叹词,有助于学生把握角色;对于学困生,这是一座帮助他们走进人物内心的便捷桥梁。
亮点五:示范表演朗读,读出文本的主旨。教师示范表演朗读,以“读”来悟文本的主旨。易老师范读文末一句,并且提请学生注意老师的表情:“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微笑状)今儿个。”易老师问:“老师读到‘今儿时,为什么要微笑?笑谁?”于是,师生共同演读。同学们通过演读、体会,自然就懂了:笑的是海张五的张狂蛮横、自取其辱,笑的是泥人张的技艺精湛、沉稳干练,表现出作者对手艺人的敬佩,对民间艺术的热爱。这不正是文本的主题吗?一个“微笑”的演读,水到渠成地揭示出文本的主旨,轻松愉悦地达到以“读”学文的教学目标,可谓四两拨千斤。
易老师《泥人张》的课堂亮点频现,是因为巧妙结合文本背景和地域语言特色,以“读”学文,读清了人物的语言,读活了人物的个性,读懂了文本的主旨。“读”是这节课的主旋律,课堂成了舞台,朗读成了享受!
二、群友互动,观点融通
泰安刘朋在活动伊始率先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本话题研讨必须弄清四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2.语文课堂教学的真亮点和假亮点;3.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的预设和生成。他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体现在“三线”的交互生成之中,即“知识的主线”“能力的主线”“情感的主线”。亮点可能在学生思维困顿时的精巧点拨,也可能在能力迁移时学生智慧的闪光。
南京徐承平深有感触:“没有水平的老师生成不来,有机会也会错过,我现在觉得这点越来越重要。同样的学生,老师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湖北万鹏也以“絮语”的形式表明了看法:1.语文课堂上的一抹亮色;2.不只是教师个人的倾情,更有师生、生生思维摩擦的智慧火花;3.所谓“亮点”,或凸显一点;或映衬局部;或光照全篇;4.没有亮点的课堂黯然而平淡,课堂亮点的生成能唤醒学生,提振课程节奏;5.爱亮点,但决不拙劣地制造亮点,应随问题自然生发,导学生思维随渠而流,直至理想境界。
语文课堂教学中“亮点”的产生是偶然和必然的统一,这是参与研讨者的共识。湖北万鹏说:“必然,是教师预设下的必然;偶然,是学生随堂自然生成的偶然。”吉林钱志蛟、江苏周立宇都赞同此说。严君所举课例《泥人张》,教者引导学生诵读文本,感悟小说文本的语言魅力,并充分领略小说蕴含的主题。整个课例,教者以“诵读”为抓手,巧妙地营造设计出五大亮点,达到万鹏所言的“师—生—文本的高度默契”,而独具魅力的天津方言和评书风格的朗诵给《泥人张》的课堂教学注入一池清新活水。对此,湖南周志恩给予好评:“魅力语言,惊艳课堂,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品味。确实亮点!”钱志蛟认为“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主人公的情感,也读出自己的情感”,“其实是语文回归了生活”。万鹏说:“感人心者,莫乎情!以‘方言煽情,文本语言生活化,高妙入境。”
研讨中,湖北罗力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看法:“《泥人张》教学中,我就是天津话讲得不太标准,但文中的语言味儿必须是天津话才最有神韵。”泰安刘朋说:“老师的特长并不在于‘读得有多好,而在于巧妙引导、点拨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安徽周国新说:“‘方言加进教学只是一种教学策略,用好是亮点,用不好是败笔。”广西莫羽认为:“了解文本,弄清学情,再加上自己的才华,品出语言味,就可以引爆课堂。”
安徽魏为秋对该课例给予好评:“这个‘电源的亮度取决于对语言魅力的深度挖掘,创意设计紧扣了文本特质。”山西李永文盛赞该课为“风土人情欣赏课”。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产生了诵读、品评文本的冲动,“捕捉到了产生亮点的‘电源,于是课堂能量膨胀,学生热情被激发”(万鹏语)。这样的课堂绝非表面的浮华,而是真真实实的学生个性的张扬,就如莫羽老师所说“当每一个学生都有品一品,评一评的冲动,就成为真正的亮点”。
精彩不可简单地复制,泰安刘朋强调“用方言+说书人的语气读课文,读、品文章的语言特色,其实是根据文章、师生的特点和教学的要点确立的,只可活学活用,不能机械照搬。”有“电源”才会有“亮点”,即有“预设”才会有“生成”,而且必须是“弹性预设”。教师只有在课前深挖小说《泥人张》的文本特质,充分了解学情,才会有课堂教学流程中一个个精彩“亮点”的生成,特别是教师对小说文本的研读能力是重要的前提。河南费明富和山东公维对此观点表示赞同。
易老师《泥人张》课例的精彩“亮点”引发不少老师的反思。湖北管必阶说:“(易老师这种创新设计)显示出了老师的硬功夫!学生的兴趣有时是被我们不知不觉地抹杀了,值得反思!”山东于汉芹说:“现在想一想,当时讲这节课时,真的少了趣味,少了内涵。”“个性化的师本与个性化的文本的结合”是课堂精彩“亮点”生成的前提条件。“个性化的师本”强调“教师智慧”,如甘肃郭映辉所言“课文亮点考验执教者的创新能力与再创造能力”;“个性化的文本”凸现教师对文本的研读硬功。
三、杂花生树,静读默思
群友互动的后续阶段,湖南周志恩将研讨推向另一个高度,提请老师们注意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误以为是课堂亮点的,其实并非亮点。”进而请老师们思考,课堂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到底该怎样营造出亮点?周老师如是说——
现在的不少语文课堂,尤其是各类公开课、优质竞赛课,热闹过头,宁静不足。多媒体手段任性滥用,声光美妙多变,色图斑斓夺目,教师连环发问,学生竞相抢答,课堂上笑声盈盈,掌声雷动,好不活泼热闹。其实,很多时候,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手段实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声光色图纯粹喧宾夺主,扰人耳目;教师提问全然隔靴搔痒,琐碎肤浅;学生回答蜻蜓点水,触及皮毛。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亮点在能正确培养学生的专注读思习惯、有效刺激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热情、切实提高学生的感悟思维能力、有力激发学生的自我表达欲望、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道德境界、全面夯实学生的读写深厚功底的一切恰当的教学内容选择、研讨角度切入、教学手段选用、教学方式运用、课堂流程安排等方面,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恰当的方式手段组织教学,吸引学生参与,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营造出鲜活亮点。
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大家容易忽视的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例如在讲解月考试卷中的人物传记阅读文本《我的父亲英若诚》(英达)时,有一道这样的探究题:
文章借他人之口说:“每天生活在身边,再伟大的传奇人物也会显得平庸。”作者对这句话是怎么看的?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讲解这道题,必须让学生找出原文中“人说每天生活在身边,再伟大的传奇人物也会显得平庸”一句原话,然后让学生找出这一句话的上下文中的相关句子用心静读一番,咀嚼一番,感受一番。
文中的相关语句:
……况且我慢慢发现这老头儿也不是什么都行,不光拼力气比速度不是我的个儿,在很多新鲜事物、新观念上简直就是迟钝落伍嘛!再往后自己真的成长起来了,也出名了,出的也不比他老人家名头小,很多过去爸爸教我的反过来我得把着他了,担心他露怯出丑,老得帮他罩着。最后他病倒了,坍缩成一个病床上的瘦老头儿,一个无能为力的老小孩儿,我感慨地想:老爷子这一辈子忙什么了?既没有积蓄下丰厚的物质财产,也没有积累下丰富的精神财富,不能说碌碌无为,但起码也是全给别人干了。
人说每天生活在身边,再伟大的传奇人物也会显得平庸。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算得一个伟大人物,但他这一生有着太多传奇。他曾用这些传奇不断提醒我他绝不平庸。人都离开这个世界五年了,他用这本自传又一次做到了这一点。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又一次惊奇地发现了我的父亲,他的聪明,他的锋利,他的博学,他的幽默……敢情我到今天还没有超越他!还被远远甩在后面!很可能永远追不上了!我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沿用着他的思维方式、他的哲学逻辑。我认为独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自我剖析能力、幽默处世态度甚至憎恶喜好诸癖,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出处。
给学生静读文本、咀嚼语句、感受语言的时间,给学生议一议读后所得的时间。读上文,让学生在静读中寻找出父亲“平庸”的种种表现,寻找的过程其实就是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过程;让学生在静读中咀嚼作品语言的情味,如口语比较多。这种鲜活的生活化语言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增强了作品的诙谐趣味。除了口语,还有“慢慢发现这老头儿”中的“慢慢”,“简直就是迟钝落伍”中的“简直”,“老得帮他罩着”中的“老”等副词,也值得咀嚼。学生静静咀嚼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揣摩人物情感态度,把握人物个性特征,活现人物鲜活形象的过程,也是通过品味语言学会生动塑造人物的方法的过程。这一“寻找”一“咀嚼”,学生自然明白这上一段写作者生活经历的文字,实际上是印证别人说话“每天生活在身边,再伟大的传奇人物也会显得平庸”,突出作者对父亲“平庸”一面的认识。
读下文,让学生在静读中把握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态度,一是承认父亲“一生有着太多传奇”“绝不平庸”的事实;二是发现了父亲的诸多优点,如聪明、锋利、博学、幽默;三是感激父亲给予了自己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让学生在静读中咀嚼语句、感受语言,从“不知道父亲是否算得一个伟大人物,但他这一生……我又一次惊奇地发现了我的父亲……我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的心理描写中,揣摩作者醒悟、后悔、自责的情感心理,就能明白,这下一段文字也正是印证别人说的“每天生活在身边,再伟大的传奇人物也会显得平庸”,突出“显得平庸”,其实并非真的平庸,只是相处日久,对对方的优点熟视无睹,而无意中放大了对方的缺点。通过静读、咀嚼,上下文结合起来思考,就不难引发出自己的思考、感悟:在日常生活中,应客观辩证地认识他人,不能让偏见占据了上风,要善于发现、承认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理解、尊重别人,也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尊重,从而融洽人际关系,感受生活的和谐美好。
结合对实例的分析,周志恩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热闹的课堂相比,给足学生静读文本、咀嚼语句、感受语言的时间,保证学生的读书权、思考权,学生通过静读、默思、咀嚼,能真切感受作品语言魅力,读出自己的独特、深刻的体会。这种“静”其实也是课堂中的亮点——目前容易被忽视的亮点。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篇4
真正的兴趣在哪里学生作文400字
前几日上的品德课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不是因为那节品德课多么有趣,不是因为多么丰富,而是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们真正的兴趣爱好在哪里?也许,现在的中国孩子很多事情都是被逼迫的`,往往是头昏脑,一套套试卷铺天盖地而来,周六,周日又是一节一节的补习课。但是谁又真正的考虑到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在品德课上,当老师问起我们的 兴趣爱好是什么时,竟然大部分同学都不清楚,当然也包括我,我当时努力的回想自己有什么愿意上的兴趣班,大约想了十分钟,但是答案仍然是 无我非常赞同“ t”式教育。t的意思就是不能只培养学生单项发展,死拼一样或则两样,变成1,还应该加上一横,有横向的丰满,兴趣广泛品德高尚,身心健康,能说也能做。
其实t的意思,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就讲过,就是全面发展的意思,可如今大家都不再提起。t我认为有道理。学习固然重要,但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丰富生活。在课余时间,我们尽量少坐在电视旁,多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接触大自然,我相信,这样的生活会多姿多彩,能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来,让我们共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吧!,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真正的“广寒宫”在哪里 篇5
寒冷地带之五:寒冷大陆——南极洲。冬天的南极洲冰湖是地球自然界中最寒冷的地方,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54摄氏度。它之所以成为地球自然界中最冷的地方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是它所处的海拔高度。南极洲平均海拔2500米,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稀薄的空气使其温度降得更低。另一个原因是极地涡流。在南极黑暗的冬季,极地涡流盘旋在南极洲大陆周围,使它与外界隔离开来,无法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寒冷地带之四:巨大的红色冰工厂——火星。比南极洲更加寒冷的地方是火星南极,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110摄氏度。火星南极的冬天,极度的严寒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都凝结成干冰,导致火星大气压减小l/4。
火星上也有四季,火星的冬季却是人们难以想象的寒冷,连坚硬的石块也会被冻裂。火星的近地点和远地点相差4350万公里,而且更为巧合的是,当火星南极处于冬至点时,火星同时也处在它的远地点上。因此,这颗红色星球的夏季与冬季形成极大的反差,冬季无比寒冷。
寒冷地带之三:严寒地狱——冥王星。冥王星上现在正处在夏季,气温在全年中属于较高的,为零下200摄氏度左右。冥王星的夏季相当于地球时间20年,除了夏季之外的其他季节,相当于地球时间228年,这颗行星上的空气也同样是全被冻结,覆盖在地表上的。
冥王星的季节是随着它离太阳的远近发生变化的。在近地点,它离太阳44亿公里,在离开近地点的124年之后,冥王星到达它的远地点,距太阳74亿公里。
寒冷地带之二:超级冰河——布莫让星云。布莫让星云的温度为零下 272摄氏度,被称为“宇宙冰盒子”。
事实上,布莫让星云的温度仅比绝对零度高1度多(零下 273.15摄氏度叫绝对零度)。绝对零度是自然界中温度的临界状态,一旦达到绝对零度,原子也会停止运动。
导致布莫让星云温度极低的原因可以这样来解释:我们知道当一个密封罐子中的液体被迫喷出时,罐子中的温度就会急遽降低。同样布莫让星云正在急速爆发,而且周围没有任何热源,所以周围的温度不断下降,最终达到接近绝对零度的状态。
寒冷地带之首:宇宙中最冷的地方——美国桑地亚国家实验室。说到宇宙中最寒冷的地方,我们还得再回到地球上。美国新墨西哥州实验室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叙述他们在实验室中是如何使分子停止运动并将其准确相互碰撞的。
根据物理学原理我们知道,如果想要分子停止运动,需要非常低的温度。物理学家们在实验中设法使温度达到了零下272.59 摄氏度,这是目前所知宇宙中的最低温度。
真正的财富源自哪里? 篇6
千万别说你有钱!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随随便便有套房的人就是百万富翁。但问题是:如此拥有百万资产有点“被有钱”的感觉,如何保证财富的持续增长?如何实现从百万到千万财富的质的飞跃?身边这些百万富翁们可能并没有想好。
当房地产调控重拳频出、股市“4·19黑色星期一”突然来袭,你是否想过百万资产的虚幻,就如二十多年前的“万元户”,不知不觉间也许就销声匿迹了。财富是种能力,而不是数量。有教授称千万财产未必够养老,只关注这个数字没有意义,关键是你是否有持续获取财富的能力。
从普通中产向富豪的跃进绝不是仅靠运气,或者坐等房价飙涨这种“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成功创富的必然法则是存在的,就看你能否领悟它,并坚决执行。
你想知道吗?
这是一个很俗的问题,但并没有几个人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为此,笔者对身边上百位百万富翁朋友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很有意思。(注:这里说的百万富翁是指净资产在百万以上,某人有一套150万的房子,贷款只剩40万了,就是百万富翁,即使月收入只有5000元)
100万到1000万缺的不是“0”
从上面这组调查的结果来看,百万富翁们对于财富增长的路径还是比较清晰的。大多数人(47%)认为房产投资是致富的捷径,极少数人寄望于工资收入增长。这同时也说明很多人面临百万资产的降临有点茫然,只要是2005年之前在大都市里买房的人基本上都成了百万富翁,但他们并没有成熟的创富模式,由于房子帮助他们实现财富数量升级,所以仍把未来的财富命运押在房子上。
靠房产投资成为富豪确实是条捷径,但在严重泡沫化局面下,这种创富模式在未来将面临很大考验,更何况不同的人有适合自己的创富模式,不能将偶然的因素视为必然。
看来,很有必要认真定义一下千万富豪的概念:
千万富豪不是拥有千万财产的人,而是指拥有创造出千万财富能力的人;
即使遭遇破产,也能重新开始,在一定时期内(比如5-10年)依然挣到千万资产;
千万富豪的成功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一步步走过来的,不管他本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运气在成功之路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绝不是全部,就如不能指望房价再涨10倍;
从上面的陈述中,你会发现身边的这些拥有百万资产的人大多还只是普通的中产,不能称得上是“富翁”,因为他们不具备创富的能力。当一切归零,就不知所措,只有2%的人相信自己肯定能东山再起。由于没有成熟的创富模式,所以对资产从百万变为千万缺乏信心,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需要更长的时间,只有4%的人认为五年之内可以做到。
100万向1000万的跃进,真的不是只差一个“0”,而是差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也许很多人一生都不会锤炼出来。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那么从百万晋级到千万只能是镜花水月。
从偶然王国到必然王国
时势造英雄,这话没错。但是把所有财富英雄的成功都归于遇上了好时机,就有点“仇富”的嫌疑了。创造财富其实跟游泳、骑自行车一样,是一种技能,只是这种技能更需要综合的素质。你一旦掌握了该技能,轻易不会忘记,当机会来临时能及时抓住。于是,成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富人与穷人的差异不仅是在财富数量上,更体现在行为特征和思维方式上。比如穷人看见一件热销的商品就想着去抢购,而富人会思考这件商品为什么热销。穷人遇到风险和混乱的局面就想躲,而富人会考虑风险的背后隐含着怎样的机会,自己能否抓住。当一个人的行为和思维接近富人,那么他致富就成为一种必然,因为心态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一生。
我们在听别人成功故事的时候,常常会热血沸腾,对成功者的传奇经历充满敬佩,想到自己,就感叹时运不济,没有信心取得同样的成功。其实,成功者在夸夸其谈的背后,每天也都在处理平凡而琐屑的小事,一点都不精彩,而他们逐渐摸索出的创富模式却让成功变为一种必然。
比如像索罗斯这样的成功投资者,有阻击英镑的传奇投资经历,人们只记住此类故事,却不知道他是怎样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独特的一套投资模式。所以,当我们听到他人通过投资赚取巨额财富时,会觉得很神奇,很偶然,却没有找到其中的必然性。
创富有多种类型,比如创业型、投资型、经营型等等。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创富模式,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模式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检验和试错,直到最后的成功,这显然不是偶然性的因素所能主导的。
财富不是瓦砾堆出来的
财富不是一组数字,而是一种能力,财富创造过程需遵循必然的法则。这样的结论也许很多人并不认同。特别是在房价飙涨的当下,随便拆迁一套大城市里的房子就能得个几百万,这算什么能力?
的确,畸形的房价也让人们的财富观变得畸形,甚至认为财富是用瓦砾堆积而成的。此种观点首先忽略了一个事实,如果只把房子作为居住的场所,也就是看作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财富工具,因为没有办法通过它来创造新的财富。罗伯特·清崎就认为:人生的第一套房用来自住,这是很典型的穷人思维方式,因为穷人热衷消费,而富人关注投资。
此外,把财富增长完全寄托在房产上本身蕴藏着很大风险。十多年来,中国房价的一路飚涨,与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环境有关,这得益于人口红利与外向型经济。但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迈过了“刘易斯拐点”,也就是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经济学家高善文测算:从2003年到现在,农民工工资每年在以16%的速度增长,照此下去再过10来年左右的时间,保姆的月薪将达到18000元,很难想象未来中国经济能承受这样的成本增加。
中国经济需要来一次“清算”以告别过去的增长方式,当未来伴着高通胀政府进行更严厉的宏观调控时,或者经济二次探底,或者挤掉房产泡沫。那时候,如今用“金砖”垒出的房产财富神话恐怕真的要变成一堆瓦砾了。
这样看来,笔者身边的百万富翁们“水分”很大,最近对房地产的调控重拳频出,更加深了对财富缩水的担忧。房地产投资当然是创富的很好途径,但这只是一种方式,而不是财富的本源。
财富的本源是信用
那么,财富的本源是什么?在现代经济社会,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体财富的源泉都是信用,正所谓“人无信不立”。
这里的信用不能狭隘的理解为诚实守则,当然这点也很重要。华尔街的金融家们谈不上诚实,可美元这种信用符号却占据霸主地位。信用代表着一种能力,具体点说是吸纳外部资源和整合内部资源的能力,当他人依赖你,你能给他人带来利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然让你的信用增值。
成功的企业有好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通过这两类模式可以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持续稳定的创造财富,个人也是如此。商业模式包括定位、业务系统、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自由现金流结构及企业价值。以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就是事业目标、做事方法、如何赚钱、具有怎样的人际关系网、理财能力和品牌形象。而个人的管理模式可看作是对个人情感的控制和调动方式。
我们经常说成功的人有魅力,魅力值其实就是信用值,是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创富的能力。魅力与美丑没有关系,马云不帅,但当他发表演讲,下面的听众想到他所做的事业时,会感受到他的魅力。走在大街上的巴菲特也就像一个糟老头子,可他的这种木讷、沉稳与他在险象环生的金融市场上大手笔投资结合起来,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马云和巴菲特都有自己的事业目标定位,行事风格方法,最终塑造出个人品牌形象,连与之吃一顿饭都要花几千万,财富自然是以几何级数增长。
马云和巴菲特分属于创业型和投资型(或累财型),虽然类型不同但都拥有持续创富的能力,在众人眼中拥有信用,所以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富豪,他们创富成功是一种必然。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没有巴菲特和马云这样的知名度,但他们拥有了创富的能力。他们的故事,对于因房价飞涨侥幸荣升为百万富翁的人会有所启示。从百万到千万、从中产到富豪,需要遵循一套必然的创富法则、需要不断地增加自身的信用值,而不能只把眼睛盯在数目上。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的春天在哪里09-22
语文教学的真正回归01-08
春天在哪里教学反思07-27
风在哪里教学反思10-04
力在哪里教学设计06-14
语文教学亮点10-26
我的家在哪里教学反思11-13
大班主题教案《中国在哪里》及教学反思08-27
中学语文课堂亮点教学论文08-01
让对话教学真正走进语文课堂讲述讲解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