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2024-12-21

淮安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精选10篇)

淮安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篇1

淮安市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

(2011年10月)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淮政发【2010】242号)、《关于印发淮安市服务业发展提速计划的通知》(淮政发【2010】243号)和江苏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市政府设立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用以引导和促进全社会对服务业的投入,壮大产业规模,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为加强引导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在预算内安排20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并视服务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逐年递增。引导资金由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共同管理。

第三条 引导资金应当根据项目安排,遵循公开申请、科学评审、择优支持的原则,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第二章 工作机构与职能

第四条 市发改委具体负责引导资金管理的日常工作,会同市财政局拟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提出引导资金项目的评审论证标准、编制引导资金使用计划;提出引导资金使用方向和支持重点,受理引导资金项目申请,组织专家对申报引导资金的项目开展评审、论证工作;会同市财政局联合下达引导资金安排计划,对引导资金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

踪管理和监督,提出拨付意见,向市政府汇报引导资金使用情况。

第五条 市财政局是引导资金的监管部门,与市发改委共同拟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计划、项目评审论证标准、下达资金计划等,办理引导资金的拨付,负责引导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跟踪管理,配合市发改委做好引导资金使用情况的汇报工作。

第三章 支持范围和方式

第六条 引导资金扶持地区范围包括各县(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淮安工业园区。

第七条

引导资金围绕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需提升壮大的新兴领域,主要在以下范围内使用:

(一)省级、市级服务业重大项目;

(二)服务业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项目和其它重大服务业公共平台项目;

(三)上级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的资金配套;

(四)符合市委、市政府要求扶持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其它重点项目。

市级财政已设立专项资金或当年享受过市财政其他专项资金支持的服务业领域和项目(国家和省要求配套的项目除外),不再重复安排引导资金。

第八条 引导资金的使用方式主要是投资补助。对符合条件的投资和经营项目给予一定资金的资助,补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投资总额的30%。

第四章 项目申报

第九条 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每申报一

次,一般在每年的10月组织申报。

(一)市发改委会同市财政局通过网上发布和发文的形式,发布引导资金申报的有关事项;

(二)符合条件的项目,项目单位应根据申报要求,填写引导资金申请表,连同有关材料通过县(区)发改委、财政局或行业主管部门逐级申报;

(三)各县(区)发改委负责本区域内申报项目的扎口工作,并对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申报材料等进行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出具书面推荐意见。

第十条 引导资金支持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服务业发展规划;

(二)符合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征,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体现新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

(三)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能够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水平,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市场容量和就业;

(四)申报项目符合规划要求,已完成各项前期审批手续并已开工建设。

第十一条

引导资金项目的实施以企业为主体。实施项目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淮安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有健全的财务与管理体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三)企业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和相应的资金筹措能力。

第十二条 申报项目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的项目申请报告或具有资质的投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项目建设必要性、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进度安排、资金来源、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目前进度等);

(二)有权投资主管部门的项目批复、核准或备案文件;

(三)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审批意见;

(四)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审批意见;

(五)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

(六)有权投资主管部门的项目能评批复;

(七)项目单位法人营业执照、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前一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和其它相关财务资料(复印件);

(八)其他所需资料。

第五章 项目审批

第十三条 市发改委受理申请后,会同市财政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筛选。在完成申报项目材料的形式审查后,对初选合格的项目,组织专家组以评审或评议方式,对申报项目的可行性、市场前景、风险性、投资概算等方面进行审查,并提出咨询意见。

第十四条 市发改委、财政局依据专家组的咨询意见,经综合平衡后,提出引导资金的扶持项目及额度安排,由市发改委、财政局联合下达扶持项目的资金安排计划。

第六章 项目和资金管理

第十五条 凡使用引导资金的项目,均纳入市发改委服务业重点项目考核,按有关要求进行管理。各县(区)发改

委或有关主管部门要协助做好引导资金项目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不得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资金。

第十六条 使用引导资金的项目单位应按要求通过县(区)发改委或有关主管部门分别向市发改委、市财政局报告项目建设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重大事项。

第十七条 投资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建设目标的,项目单位应及时报告情况,说明原因,提出调整建议。市发改委、财政局可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第十八条 县(区)发改委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引导资金项目的跟踪管理,对引导资金使用效果每年要进行分析总结,并将有关情况报市发改委和财政局。市发改委、财政局负责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必要时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价。

第十九条 市发改委、财政局每年组织力量对引导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形成引导资金的实施评估报告,作为下引导资金安排的参考依据。

第二十条 引导资金由市财政局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对于当年尚未安排的引导资金,结转下一继续安排。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政策和财务制度,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和使用经费,加强经费管理和核算。引导资金、配套资金与自筹资金等实行统一预算管理和核算。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引导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弄虚作假、挤占挪用或移作它用。一旦发现将采取通报批评、停止并追回拨款、终止项目、取消申报资格等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发改委、财政局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收回或停止拨付资金,并可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引导资金的;

(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引导资金的;

(三)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的,特别是引导资金重点扶持内容的;

(四)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建设实施或竣工完成的;

(五)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第二十四条 申报单位指令或授意项目单位提供虚假情况、骗取引导资金的,一经查实,市发改委三年之内不再受理其报送的资金申请报告;申报单位对项目单位的资金申请报告审查不严、造成引导资金损失的,视情节轻重,在一定时期内不再受理其报送的资金申请报告。

第二十五条 有关中介机构在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或提出的评估意见严重失实的,市发改委、财政局可以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其承担引导资金咨询评估和审计任务资格的处罚。

第二十六条 市发改委、财政局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

(二)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原则批准资金申请报告的;

(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市发改委、财政局负责解释。

淮安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篇2

本刊记者从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获悉, 日前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2009年度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办建[2009]73号) 和《关于2009年度中小商贸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明确了支持重点、支持标准和使用管理程序以及相关要求。2009年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双进工程”、“早餐示范工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体系、市场监测与储备应急体系建设、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二手车市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项目。中小商贸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商贸企业融资担保费用补助、国内贸易信用险费用补助, 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商贸企业参展、品牌培育等。

有关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政策解读 篇3

引导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鼓励本市企业申请国家各类服务业引导资金,并提供配套资金。

(二)支持《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的金融服务、航运物流、现代商贸、文化创意、信息服务、旅游会展等支柱服务业,科技服务、设计产业、电子商务、数字出版、专业服务、节能环保等新兴服务业和教育与培训、医疗保健、体育产业、家庭服务等社会服务业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重点项目。

(三)支持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具体支持方式,由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四)支持与本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任务密切相关的服务业项目。

(五)支持能提供信息、技术、人才、贸易、资金等服务支撑、完善服务业发展环境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六)支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各类服务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建设,对其核心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功能定位等前期规划论证给予资助。

(七)支持新兴服务业发展,对经评选认定的创新型新兴服务业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具体支持方式,由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会同相关单位另行制定。

(八)经市政府批准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项。

引导资金的支持,采用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的方式安排使用,主要用于设备购置安装、软件开发、技术转让、人员培训、系统集成、设计咨询、研发测试、资质认证、建设期利息等。

采用无偿资助方式支持的,单个重点支持项目资金支持比例最高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或总费用的20%,金额不超过300万元;单个一般支持项目资金支持比例最高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或总费用的15%,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采用贷款贴息方式支持的,根据项目贷款额度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法定基准利率确定,每个项目的贴息期限最高不超过2年,单个重点支持项目贴息额度不超过400万元;单个一般支持项目贴息额度不超过300万元。

《关于开展2013年度本市服务业重大示范项目申报的通知》(沪发改服务〔2013〕004号)支持领域: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沪府发〔2012〕59号)确定的服务业重点领域中发挥引领作用的服务业重大示范项目。

申报项目除符合《管理办法》明确的有关要求外,还需符合:1、项目总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00万元。2、项目必须对所在行业领域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并具备技术先进、模式创新等特性。3、项目已完成备案或核准程序,且已落实土地、规划、环评、资金等建设条件。4、项目必须是在建或今年上半年开工。5、每个行业主管部门最多申报2-3个项目,每个项目单位最多申报1个项目。

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评审小组关于印发《2013年度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沪发改服务(2013)005号)

2013年度本市引导资金重点支持领域为:

1、体现创新发展——信息服务领域或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在服务业新兴领域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重点项目;

2、体现转型发展——制造业转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项目;

3、体现集聚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各类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及为促进集聚区发展制定的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功能定位等规划类项目;

4、体现改革突破——本市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县与试点主要任务密切相关的服务业项目。

项目单位需准备的资料:

1、项目申请表、项目基本信息表;

2、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税务登记证;

3、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的批准文件(规划类项目可不提供);

4、项目建设实施地点的场地证明(自有房产证或租赁合同及出租方房产证);

5、如项目涉及土建、加层、外立面改造等,需提供规划部门和环保部门的批复意见;

6、如项目购置设备及试验加工过程中涉及环境影响(如噪音、辐射、三废排放等)需提供环保部门的批复意见;

7、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供相关机构出具的节能评审意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意见等;

8、项目单位上年度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规划类项目可不提供);

9、自筹资金出资证明(包括自有资金银行存款证明、贷款资金的银行贷款承诺书、贷款协议、贷款合同),需达到项目总投资额的60%以上;

10、申请贴息的项目须提供项目单位与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以及相关息单;

11、规划类项目需提供有关合同、协议和相关支付凭证;

12、涉及与其他机构合作或许可经营的须提供合作协议/批复或许可证;

13、成果或专利证书等其他相关文件。

《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沪府办发〔2012〕64号)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在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安排。

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服务贸易扩大规模,提升能级。具体用于以下方面:

(一)鼓励本市服务贸易企业(单位)申请国家各类服务贸易发展促进资金,并按国家规定提供配套资金。

(二)重点支持《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的合作协议》中明确优先发展的国际物流、信息技术、文化、专业服务等领域,根据商务部、国家中医药局等十四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商服贸发〔2012〕64号)的要求,支持中医药服务,并逐步扩大试点领域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给予绩效鼓励、认证补贴、中高级专业人才培训补贴、开拓国际市场网络营销平台(外文网站)建设支持、聘请外国专家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单位)给予翻译费补贴。

(三)支持服务贸易境内外展会等服务贸易促进活动。

(四)支持服务贸易统计工作。主要用于建立服务贸易统计平台系统等。

(五)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项。

发展资金的支持方式采用无偿资助方式,单个申请企业(单位)当年度获得发展资金资助的总额不超过200万元。

《上海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沪府办发2012〕66号)上海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安排。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本市服务外包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本市服务外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支持离岸、高端、总部型服务外包发展。具体用于以下方面:

(一)支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

(二)引导服务外包企业(单位)取得国际资质认证。

(三)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单位)开拓国际市场。

(四)鼓励建立服务外包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

(五)鼓励总部型服务外包企业(单位)在上海发展。

(六)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单位)在海外设点开拓新兴市场。

(七)推进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八)上述第(一)至第(四)项、第(六)项由市级服务外包专项资金给予支持;第(五)项由市级服务外包专项资金和区(县)财政各承担50%。

淮安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苏发〔2005〕16号)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苏发〔2005〕17号)要求,省政府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为加强引导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2005-2007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作为引导资金,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共同管理。

第三条 引导资金应当根据项目安排,遵循公开申请、科学评审、择优支持的原则,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第二章 工作机构与职能

第四条 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是管理引导资金的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审议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二)审议上引导资金的实施评估报告;

(三)审议引导资金使用计划;

(四)审议引导资金支持的重点项目;

(五)协调解决引导资金运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 省发展改革委具体负责引导资金管理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会同省财政厅拟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提出引导资金项目的评审论证标准;

(二)提出引导资金支持重点和项目指南,统一受理引导资金项目申请并进行形式审查;

(三)组织专家开展引导资金项目的评审、论证工作;

(四)会同省财政厅编制引导资金使用计划;

(五)对引导资金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包括引导资金项目的合同签订、项目监管、验收、统计等,并向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汇报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

第六条 省财政厅是引导资金的监管部门,与省发展改革委共同拟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项目指南、项目评审论证标准、使用计划等,并依据项目合同及实施进度审核拨付项目经费;负责引导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第三章 支持范围和条件

第七条 引导资金主要用于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苏发〔2005〕16号)中确定的重点领域,近期重点扶持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业总部或地区总部、金融保险业在江苏改革试点、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以及与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相配套的项目。

省级财政已设立专项资金的服务业领域,不再重复安排引导资金。第八条 引导资金支持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服务业发展规划;

(二)能够提高制造业水平、扩大市场容量、扩大就业、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有望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示范作用明显的现代服务业项目;

(三)市、县财政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经济薄弱地区符合条件的项目可适当降低财政配套资金要求);

(四)优先支持获得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资助的服务业重点项目。

第九条 引导资金项目的实施以企业为主体。实施项目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江苏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有健全的财务与管理体系;

(三)企业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和相应的资金筹措能力。

第四章 资金使用方式

第十条 根据项目和企业的不同特点确定引导资金支持方式:

(一)投资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和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给予投资补助。投资补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投资总额的30%。

(二)贷款贴息。对符合条件、使用中长期银行贷款的投资项目给予贷款利息补贴。贷款贴息采用全贴息、半贴息方式,贴息率不得超过当期中长期银行贷款利率。贴息资金总额根据投资项目符合贴息条件的银行贷款总额、当年贴息率和贴息年限计算确定。原则上按项目的建设实施进度和贷款的实际发生额分期安排贴息资金。

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资金均为无偿投入。第五章 项目申报

第十一条 申请引导资金的项目,应当按照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发布的引导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指南,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二条 项目申报实行属地化管理,符合条件的项目,由企业按要求向所在地设区的市发展改革委申报。省直和中央部属单位可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申报。设区的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对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申报材料等进行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出具推荐意见。第十三条 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三)申请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资金的主要原因;

(四)其他所需材料。

第十四条 资金申请报告应附以下文件:

(一)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

(二)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批准文件;

(三)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上两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等,并提供最近一个月的各类会计报表(复印件);

(四)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须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或者贷款合同文本(复印件);

(五)项目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六)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材料。第六章 项目审批 第十五条 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后,选聘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论证,重点是申报项目的可行性、市场前景、风险性、投资概算等,并提出咨询意见。

第十六条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依据专家组的咨询意见,经综合平衡后,提出引导资金使用计划建议,报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审议。审议通过后,由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联合下发引导资金使用计划。第七章 项目和资金管理

第十七条 凡使用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资金的项目,要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不得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资金。

第十八条 使用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资金的项目,符合招投标要求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要求报告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项目建设情况的,项目单位应按要求定期向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或其委托机构报告项目建设实施情况和重大事项。

第二十条 投资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建设目标的,项目单位应及时报告情况,说明原因,提出调整建议。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可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第二十一条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对项目的跟踪管理和验收,必要时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后评价。第二十二条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每年组织力量对引导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形成引导资金的实施评估报告,上报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作为下引导资金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二十三条 引导资金由省财政厅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对批准使用引导资金的项目,建立资金分期拨付制度,其经费由省财政厅按项目合同和实施进度及资金合理流向予以拨付。

投资补助类项目:首期拨付扶持资金的30%;项目完成50%的工作量,经检验合格,拨付扶持资金的40%;项目建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资金。贷款贴息类项目:项目完成50%的工作量,经检验合格,凭银行贷款结息单,拨付贴息总额的50%;项目建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资金。

第二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政策和财务制度,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和使用经费,加强经费管理和核算。引导资金、配套资金与自筹资金等实行统一预算管理和核算。第八章 罚

则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财经纪律,弄虚作假、挪用或挤占引导资金的,由省财政厅、发展改革委采取通报批评、停止并追回拨款、终止项目、取消申报资格等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凡不涉及保密要求的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项目,均应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省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厅接受单位、个人对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项目在审批、建设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查处。第二十七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收回或停止拨付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资金,并可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

(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

(三)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的;

(四)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建设实施或竣工完成的;

(五)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申报单位指令或授意项目单位提供虚假情况、骗取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资金的,一经查实,省发展改革委三年之内不再受理其报送的资金申请报告;申报单位对项目单位的资金申请报告审查不严、造成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资金损失的,视情节轻重,在一定时期内不再受理其报送的资金申请报告。第二十九条 有关中介机构在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或提出的评估意见严重失实的,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可以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取消承担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咨询评估任务的资格等处罚,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第三十条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

(二)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原则批准资金申请报告的;

(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九章 附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江苏省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计经贸发〔2003〕481号、苏财建〔2003〕18号)同时废止。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改委省财政厅

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政办发[2005]11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淮安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篇5

管理暂行办法

苏财外金[2008]8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我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发挥金融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核心作用,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苏发[2008]8号)等有关规定,省财政设立省级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以下简称“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列入预算。

第三条 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坚持突出重点、择优支持、公开透明、鼓励创新的原则,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第二章 支持范围和条件

第四条 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范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用于对新设金融机构的补贴:

1、对在江苏省域内新设立的总部性或地区总部性金融机构给予一次性补贴。

2、省级各金融机构在苏北、苏中地区新设立的县(市)级以上分支机构,每设立一个省财政给予一次性补贴。

(二)使用金融机构贷款建设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项目。

(三)使用金融机构贷款建设的重大服务业项目。

1、现代物流业。支持省级重点物流基地和重点物流企业;支持以工业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产品配送为主的制造业物流企业外包,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以商品贸易、批发配送为主的物流中心 和运用物流信息系统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企业。

2、商贸流通业。发展商业连锁经营和配送(含农资连锁配送)。支持大型生产资料市场通过信息化手段改造和提升功能。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城市大型农贸市场副食品安全检测服务体系。

3、商务服务业。发展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导的会展经济;鼓励会计、审计、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发展连锁加盟,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大型中介法人机构。

4、居民服务业。支持面向城市居民生活服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便利性、具有公益服务性质的居民和社区服务业。

(四)使用金融机构贷款的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和其他需支持的重大服务业项目。

第五条 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应具备的条件:(一)符合我省制定的服务业发展规划。

(二)符合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征。以信息等高技术为依托,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能运用新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新技术。

(三)能提升制造业水平、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能扩大市场容量、扩大就业、带动作用强、示范作用明显的。

(四)项目已开工建设。

(五)项目建设资金已落实,贷款项目合同完备,其中市、县财政已安排相应配套资金的项目可优先考虑。

第六条 申报企业应具备的条件:(一)在江苏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依法经营,具有健全的财务与管理体系;(三)企业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和相应的资金筹措能力;(四)企业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5%以上,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第三章 资金分配办法和支持方式

第七条 对在江苏省域内新设立的总部性或地区总部性金融机构, 按下列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一)对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补贴1000万元;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下、5亿元(含5亿元)以上的,补贴800万元;注册资本5亿元以下、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补贴500万元。

(二)上述新设立机构购买自用房的,按购房房价给予5%的补贴;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五年内按年租金给予5%的补贴。

第八条 省级各金融机构在苏北地区新设立县(市)级以上分支机构的,每设立一个省财政给予一次性补贴100万元;在苏中地区新设立县(市)级以上分支机构的,每设立一个省财政给予一次性补贴60万元。

第九条 除按第七条、第八条有关规定用于对新设金融机构一次性补贴以外,其余全部用于对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支持第四条第二、三、四款所列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而发放贷款的利息抵补。贴息资金总额根据投资项目符合贴息条件的银行贷款总额、当年贴息率和贴息年限计算确定,不超过利息发生总额。原则上项目建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拨付资金。

第四章 职责分工

第十条 省财政厅负责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预算和决算管理,审定下达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负责对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对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绩效评价。

第十一条 省发改委负责组织各级发改委系统做好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申报和受理工作,牵头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论证等工作。负责对服务业项目进行审核把关。第十二条 省金融办配合省财政厅对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十三条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负责对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项目贷款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把关。

第五章 项目申报和审查

第十四条 按照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部门发布的项目申报工作指南,符合条件的项目,由企业按要求向同级市、县(市)发展改革委申报。各市、县(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级财政、人民银行、金融办等部门对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申报材料等进行审查后,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联合行文出具推荐意见,向省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厅报送资金申请报告。省直和中央部属单位可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申报。

第十五条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金融办、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根据职责分工,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 委托相关机构或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和评审,依据评审意见,经综合平衡后,提出项目初选名单,提出资金使用计划建议,报省政府分管领导审批。

第六章 资金审核和拨付

第十六条 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经省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后,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下达资金投资计划,省财政厅下达资金预算指标,同时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将资金拨付给项目贷款金融机构,除新设金融机构一次性补贴以外,其余用于抵补项目贷款利息。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各级发展改革委负责对贴息资金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组织对项目进行验收,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提供绩效评价报告;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对资金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不定期抽查。

第十八条 贴息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滞留、挪用、截留、挤占,不得擅自改变或扩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对骗取、滞留、挪用、截留、挤占专项资金的财政违法行为, 由省财政厅追回有关财政资金,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处罚。

第八章 绩效考评

第十九条 各承担单位在项目完成后要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主要对项目目标的实施过程和完成情况、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竣工决算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及时将评价报告报送同级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局。各市、县(市)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局要将评价报告汇总后于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报 送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属和中央部属企业直接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厅。不能及时提交绩效评价报告的地区或单位不能 申报下一年的资金项目。

第二十条 建立绩效考评制度。终了后,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及有关部门组织对各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验收和考评。在此基础上,对整个资金使用情况和取得成效进行全面总结,向省政府做出报告。验收考评结果作为安排下一年资金的依据。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淮安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篇6

2010年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

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指南

一、软件和信息服务项目

1、基础软件:实时控制类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数据库系统软件、XML数据库、嵌入式数据库及各类中间件。

2、工业软件: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产品制造过程管理和控制软件;面向工业企业产品研发和经营管理的软件;工业装备的嵌入式软件;节能环保、监测监查、污染控制管理与系统集成软件。

3、智能电网软件:实时监控与预警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控制系统、新能源管理系统等各类控制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

4、智能交通软件:交通监控及管理系统、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智能收费系统、交通管制系统、车辆调度系统等。

5、通信与信息安全软件:电信基础软件、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增值业务软件、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多媒体通信软件、嵌入式通信软件;不良信息(文字、图像、视频)识别技术和产

— 1 — 品、智能手机信息安全软件、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综合防御系统。

6、网络信息服务:SaaS软件、特色电子商务系统、容灾备份系统、移动互联网服务、互联网精准搜索技术与产品、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平台软件。

7、数字内容服务:虚拟3D图像处理系统、场景数字化仿真展示和还原处理软件、三维建模软件、数字内容智能处理、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动漫和网络游戏开发支撑软件。

8、软件技术服务:软件外包项目管理与交易公共服务平台、软件测试与服务系统、SaaS孵化与服务支撑系统、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公共服务平台、面向现代服务业的支撑软件、面向政府服务、卫生健康、金融保险、教育培训等领域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系统。

9、IC设计服务:高端通用芯片,传感网核心芯片,信息安全、数字视频、三网融合专用芯片、高性能IC设计服务平台、面向先进制造业企业的SoC芯片及解决方案。

10、物联网软件与系统:物联网关键技术协议与规范、平台软件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系统级软件、中间件、节点专用嵌入式系统的研发及应用,物联网网络体系架构、自治组网、— 2 — 网络信息安全、节点间通信、协同感知、海量数据处理等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11、软件与信息服务技术研发中心:以上重点专业方向的软件与信息服务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与改造提升项目。

二、奖励类项目

1、资质认证奖励:对2009年通过CMMI3级、4级和5级认证的企业,经审核后,按苏财建[2009]71号文件有关规定分别给予40万元、60万元、70万元奖励(对获得奖励后又实现评估升级的企业给予差额补助。2010年以后通过认定并申请CMMI认证奖励的,管理办法及申报要求另行通知);对通过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认证的我省软件企业,经审核后,给予10万元奖励。

2、对获得“江苏省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称号,年培训规模2000人以上、培训成效显著的,给予一定的“以奖代补”。

3、鼓励使用公共服务平台:软件企业使用“江苏虚拟软件园”的公共服务,按不超过服务费用的30%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每年不超过30万元。对江苏虚拟软件园,按完成核定的公共服务任务给予一定运营补贴。

4、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大型企业剥离并组建独立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两年内新组建企业的软件销售规模首次超

— 3 — 过2000万元的,对其软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给予一定奖励。鼓励引进国内外骨干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跨国公司或国内软件百强企业在我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区内设立到位注册资金超过2000万元且正常运转一年以上的首个独立法人公司或研发中心,对所在园区给予一定奖励。

淮安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篇7

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 具有良好的创新管理和文化, 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先进地位, 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 主要分布在高科技行业、消费品行业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型企业是一个地区最有活力的企业, 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应该成为政府重点扶植的对象。

对于淮安来说, 培育创新型服务业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实现越跨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 全球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正在深度调整, 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引领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 创新驱动已成为资源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二是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加快培育创新型服务业企业, 可以带动淮安产业结构优化, 提高产业层级,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三是建设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新一轮城市发展中, 淮安市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定位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一般意义上来讲, 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内最大、最集中的经济活动和商贸流通场所, 是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中心, 通过较强的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 发挥龙头带动和引领作用,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培育创新型服务业企业, 有助于淮安提升工业化素质和城市化水平, 加快淮安市从苏北地理位置上的中心, 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中心转变, 向区域功能的中心转变, 增强对内集聚力和对外辐射力。

二、淮安培育创新型服务业企业基础

(一) 思想解放程度提高, 但普通认识不够到位。

近年来, 淮安对培育创新型服务业企业认识不断提高, 引进了一批创新型服务业企业和创新型服务业人才。但总的来看, 各地对创新型服务业和服务业人才引进的认识还不到位, 主要原因是各级领导更重视、更注重工业发展速度, 更倾力抓项目、抓投入, 注重工业规模扩张, 而普遍淡化人才在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同时, 企业人才意识普遍不强, 大部分企业对人才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企业人才环境不够优化。

(二) 企业素质逐步提升, 但总体创新能力偏弱。

科技和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 淮安留学人员创业园入孵企业135家, 成功出孵4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淮安市高新技术创新中心, 已成为淮安市科技创新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但我们也看到, 淮安服务业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 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水平比较低, 企业科技含量不高, 技术创新水平低, 产品和服务相对低端。高层次创新人才明显缺乏, 创新团队明显不足。

(三) 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但具体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来, 淮安陆续出台了一些人才引进、培育及激励方面政策, 但是在引进高端创新型人才方面还缺乏较完善的激励政策, 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 无论是在人才资金投入, 还是引进人才奖励、优秀人才表彰奖励等方面,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也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四) 政务环境不断改善, 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多年来, 淮安高度重视政务环境打造,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淮安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对创新型人才影响力、号召力和吸引力不强, 可供人才流动的空间有限, 创新型服务业企业和人才的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

三、淮安培育创新型服务业企业的建议

(一) 明确创新方向。

围绕淮安产业发展优势, 优选一批创新意识强烈、行业特色鲜明、发展基础较好、带动作用明显的优秀企业, 以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为导向, 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着力点, 集成项目、平台、资金、政策、人才等资源要素, 集中力量推动企业增强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壮大规模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根据“分类指导、彰显特色、典型示范、全面提升”的原则, 突出抓好技术创新型、业态创新型和品牌创新型三类企业的培育。

(二)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把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 发挥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市场机制在科技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形成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推动创新的现代公司制度和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的内部体制和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品牌战略, 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品牌建设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引导企业建设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意识, 进一步保护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三) 加快载体建设。

打造一批服务业发展支撑性平台。提升现有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软件园、新城生态商务区、淮海·水渡口广场商贸商务区、金湖农机大市场等集聚区提升档次、提高创新含量;规划建设新的平台, 如淮安现代物流园、宁淮科技园、空港物流园、宁淮科技创新园等, 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创新型企业成长空间。打造服务业发展保障性平台, 重点建设科技、人才、物流、金融发展平台。扶持企业创新团队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和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 帮助企业积极申报。建设创新型人才孵化基地。积极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机制市场化的孵化器, 做好现有淮安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孵化器的扩容、提升、推广工作, 在全市发展不同类型的创新型人才人才孵化基地。规范孵化器准入标准和优惠政策, 建立健全孵化器管理考核办法, 进一步规范孵化器运作, 提升孵化功能。大力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 面向年轻一代创新型人才设立创业孵化基地。

(四) 强化政策扶持。

制订扶持创新型服务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支持创新型企业做强做大做强, 并根据创新型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 不断优化完善政策体系, 研究并适时发布具体落实办法。设立支持服务业创新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调动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优先支持示范企业实施科技项目, 对示范、试点企业申报的科技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各类科技项目, 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立项支持。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 强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科技进步的合力。

(五) 加快人才培养。

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人才发展体系, 全面推进“人才兴市”战略, 吸引更多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和各种实用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提高人才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以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为重点, 发挥企业引才的主导作用, 放开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 支持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兼职、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人才智力。实施人才培育计划, 造就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科技型人才、专家和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的科技企业家, 整体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适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实行人才优先投入, 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专项基金, 引导企业加大人才投入, 大力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占GDP的比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建立开放的人才制度, 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手段, 积极采取载体引进、团队集体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创新人才。

(六) 优化发展环境。

淮安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篇8

资金项目的通知

苏发改服务发„2012‟173号

各市、县(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省直有关企业:

根据《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财建„2008‟195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苏发„2011‟18号)、《省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的通知》(苏政发„2010‟117号),现将组织上报2012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备选项目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一)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支持集聚区研发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展示交易等可以显著提高集聚区发展水平的公共服务平台;2011考核优秀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二)服务业重点项目。重点支持列入2011和2012两个省服务业重点项目计划的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商务服务、居民服务项目以及电子商务、云计算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项目和其他需支持的重大项目:

1、现代物流业。省级现代物流集聚区建设项目;与制造业配套的采购、仓储、配送等第三方物流项目;以商品贸易、批发配送为主的专业物流中心;物流标准与技术推广工程;行业性、区域性及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和改造提升项目等。

2、商贸流通业。商业连锁经营和配送;农资连锁配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城市大型农贸市场副食品安全检测服务体系。

3、商务服务业。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导的品牌会展;鼓励会计、审计、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发展连锁加盟,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大型中介法人机构。

4、居民服务业。面向城市居民生活服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便利性、具有公益服务性质的健康、养老、家政、社区服务等居民服务业项目。

5、新兴服务业。电子商务、云计算服务、物联网服务、数字文化、工业设计、环境服务、三网融合、增值电信、科技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能显著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点项目。

6、其他。省级服务业重大规划课题研究项目,省级服务业重大推介、宣传项目等。

(三)总部经济。地方新引进的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及全国100强企业总部,或其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本省100强企业新建用于研发、销售、采购、结算的总部大厦。

(四)服务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2011和2012两个省级以上服务业标准化项目和创建“驰名商标”的服务业企业。

(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国家和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重点领域的服务业重点项目。

(六)服务业创新团队。重点支持省级服务业创新团队项目。

(七)现代服务业人才工程。重点支持列入现代服务业人才工程的省级服务业境内外人才培训项目和基地建设。

(八)与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相配套的项目和其他需支持的重大服务业项目。

二、申报项目条件

申报项目除符合上述申报范围外,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我省制定的服务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

(二)符合《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产业指导目录》,项目审批程序合法、各项手续齐备。

(三)符合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征。以信息等高技术为依托,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能运用新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新技术。

(四)能提升制造业水平、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能扩大市场容量、扩大就业、带动作用强、示范作用明显。

(五)项目已开工建设。

(六)项目建设资金已落实,其中市、县财政先期已资助的项目可优先考虑。

(七)项目未申报其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三、申报企业条件

(一)在江苏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依法经营,具有健全的财务与管理体系。

(三)企业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和相应的资金筹措能力。

四、申报材料

(一)资金申请报告(含项目建设背景、主要建设内容、实施进度、经济效益分析等)。

(二)附件:

1、政府投资项目提供有权投资主管部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企业投资项目提供有权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或备案文件。

2、有权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施工许可证、环评批复、节能评估等文件。

3、项目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4、项目法人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5、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项目法人近2个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等,并提供截止2012年1季度的相关会计报表(复印件)。

6、地方政府对项目出资的承诺函。

7、项目法人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对同一项目未申报其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承诺。

8、申报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需由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管理机构出具项目所在地证明文件。

9、申报总部经济扶持项目的企业需提供税务部门出具的总部纳税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申请自建总部大厦奖励的需提供整套项目竣工验收资料。

10、申报标准化和品牌建设的项目需提供相关认定批准文件。

五、申报程序和要求

(一)符合条件的项目(企业),由企业按要求向所在地的市、县(市、区)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局申报。各市、县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局对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申报材料等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出具审核意见,联合行文上报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省直和中央部属单位可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申报。

(二)按项目进行申报,并按行业进行分类(集聚区、总部经济、服务业创新团队、标准化和品牌单独分类)。

(三)项目(企业)的资金申请报告与申报材料的附件一起,按上述第四条所列顺序装订成册,1式2份,随推荐申报文件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同时报送引导资金汇总表和引导资金申请表电子版光盘(见附件1、2)。

(四)申报截止日期:2012年3月30日,逾期不再受理。

六、联系人及电话

省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处:刘旭东 025-83672021

省财政厅经建处:乔俊 025-83633095

附件:1.XX市XX县(市)申请2012年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汇总表

2.申请2012年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表

二○一二年二月十七日

主题词:服务业 资金 项目 申报 通知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2月22日印发

淮安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篇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和完善我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陕西省省级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陕政办发〔2014〕29号)、《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改革的意见》(市政发〔2013〕28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财政预算安排的各类支持产业发展资金中用于股权投入的部分(以下简称股权投入),包括:市级工业发展、科技发展、服务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都市农业等专项资金。配套中省财政项目资金以及中省转移支付资金等具备股权投资条件的均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股权投入资金来源为:市财政当年预算安排的各项支持产业发展资金中采取股权投入的资金,以前股权投入回收的本金和所形成的投资收益及其他资金。

第四条 从2015年起,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的各类支持产业发展资金除特定用途外,均应安排不低于50%的资金用于相关产业领域企业(项目)的股权投入(包括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金融及担保机构注资、参股风险投资公司等),并逐步提高股权投入比例。以后每年安排的专项资金增量部分扣除特定用途外,原则上全部用于股权投入。具体额度由市财政局会同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确定。

第五条 股权投入资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注重绩效、滚动发展、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用于股权投入的资金仍按原渠道管理,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征集、评审、实地审查和确定项目,所形成的股权委托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西投控股)实施管理。

第二章 支持范围与方式 第六条 股权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对注册地、纳税地在我市、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化和服务外包等产业领域的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规模扩张类企业和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等进行扶持。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带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到我市重点产业,解决企业在成长期和规模扩张期的资金瓶颈问题,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和重点骨干财源。采取股权投入扶持的企业和产业项目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一)企业注册、纳税及项目实施地在西安市辖区内;

(二)企业管理团队稳定、素质较高;

(三)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资产状况良好,具有成长性、示范性、带动性的企业;

(四)运作规范,企业构架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合法、规范;

(五)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信用等级良好;

(六)企业(项目)符合财政扶持产业发展资金申报指南的其他具体条件。

第七条 股权投入资金以国有法人股方式投入企业,投入方式主要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由被投入企业自主选择,经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审核后确定。

普通股方式参股,投入额占被投资企业的股份原则上不超过其总股本的20%(且不为第一大股东),收益与其他股东享受同股同酬。为体现市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性要求,股权投入资金可对所投资的全市重点发展产业、高新技术初创期企业等给予适当让利。具体由各相关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予以明确,西投控股结合企业(项目)情况提出投资方案建议,报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审定实施。

优先股方式参股,收益按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确定,投资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第八条 股权投入资金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单户企业(项目)的投入额度依照相关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规模、项目投资、预期绩效等情况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审定。对计划投入额度超过2000万元以上(含2000万元)的重大产业项目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章 申报及立项程序

第九条 股权投入资金的申报及立项程序:

(一)公开征集: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每年会同市财政局在专项资金申报指南中确定当年股权投入资金支持重点,明确申报具体要求,面向社会征集项目。利用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平台,为股权投入和运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项目申报:申报企业依属地化原则,通过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系统,按程序逐级向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同时提交申报材料;

(三)项目初审: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

(四)尽职调查:项目初审通过后,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安排西投控股开展项目尽职调查,西投控股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及投入方案建议并报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

(五)项目评审: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组织相关专家,对企业上报的项目实施方案和西投控股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及投入方案建议进行评审和审查,提出评审意见。项目评审参照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组织。

(六)项目决策: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实地审查意见,确定拟投入企业(项目)的扶持金额及预期发展绩效目标。

(七)项目公示及下达计划:确定拟投资的股权投入项目,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按程序向社会公示后,会同市财政局下达项目计划,市财政局下达资金计划。

(八)项目实施:西投控股根据下达的项目计划、资金计划和投资方案等与被投入企业签订股权投入协议,实施股权管理。

第四章 股权投入管理主体及职责 第十条 市财政局是股权投入资金的监管主体,负责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收益上缴管理和绩效评价,会同市级产业主管部门参与项目管理工作,不直接持有财政支持产业资金形成的股权,不直接进行股权管理。第十一条 市级产业主管部门是股权投入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负责股权投入项目的征集、审核、公式、下达和资金回收等工作,会同市财政局督促西投控股建立市场化运作风险规避机制和退出机制,加强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第十二条 西投控股是股权投入资金的管理实施机构,实行企业化运作,负责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股权的日常管理、保值增值,并在法定程序内明确所投入财政资金的有限责任,建立市场化运作风险规避机制和退出机制,防范因投资企业经营亏损而产生的投资风险。

第十三条 西投控股应履行的具体职责包括:拟定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股权的具体管理办法;对申请股权投入的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并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实施具体投入方案和对投入形成的股权进行日常管理;负责提出和实施股权退出方案;建立股权投入企业信息库,为企业提供咨询和增值服务;依据股权投入项目计划,与被投入企业就投入方式、投入期限、股息收取、股权回购、违约责任等内容签订投入协议,在规定时限内将资金拨付至相关企业,实施股权管理;按约定投入协议参与对被投入企业的重大决策,监督其投资方向,定期向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报告;对股权投入资金按部门、来源、投入类型等单独核算。

第五章 股权投入资金的退出与风险控制

第十四条 股权投入资金项目必须具备明确的退出条件和方式,达到一定的投入年限或约定投入条件(如一定的增值率、企业上市、未能实现预期盈利目标等),应适时进行股权转让、股票减持、其他股东回购以及清算等,实现财政资金退出。西投控股结合股权投入项目运行情况,向市级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提出退出建议,经批复后实施。

第十五条 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的普通股股权可采取股权转让、其他股东回购及项目公司清算等方式退出,具体由西投控股根据有关规定提出退出方案,报经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及市财政局批复后实施。第十六条 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的优先股股权依据投入协议由被投入企业回购。西投控股签订投入协议时,应对企业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优先股股权投入资金的回购方式、期限及违约责任等予以明确。回购的方式包括:到期一次性回购、投资期限内分期回购、可转换优先股等。

第十七条 建立股权投入资金信用奖惩机制。对能够按期支付股息、回购且信誉良好,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发展较快的企业,在以后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中予以优先(重点)支持;对于不按期支付股息、主观故意、拒不履行股权回购责任的企业,列入市级各部门不良信用企业名单,企业今后申报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不再予以扶持。同时,由西投控股依法启动投入回收追偿程序,按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上浮20%~100%收取违约金。

第十八条 对因经营不善、市场风险等客观原因,无法在投入协议约定期限内进行股权回购的企业,由西投控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股权回购处理方案,报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审定后执行。同时,对企业在未完成股权回购期限内申报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不予扶持。第十九条 股权投入资金退出时,除按投入协议约定价格退出的以外,西投控股应聘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等专业机构对所持股权进行评估,作为确定退出价格的重要参考。

第二十条 股权投入资金退出后,收回的本金仍按原投入资金渠道滚动使用,用于相关产业领域企业(项目)的股权投入,必要时按程序报批后可统筹使用。股权投入资金的股息、分红等收益按缴回财政。市财政每年按照西投控股托管股权投入资金年均余额的1%核拨项目管理费。

第二十一条 支持重点企业(项目)持续发展。对于股权投入到期后完成经济效益指标(资产、收入、利润、纳税)超过投入协议(立项合同)预期指标年均20%以上且有新的投资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项目),可在项目执行期结束前提出延长股权投入期限申请,西投控股根据项目情况提出建议方案,报市级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审定后,可延长投资期限2-3年。

第六章 股权投入监管及配套措施 第二十二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级相关产业部门对股权投入资金、股权管理机构和项目企业实施监督和指导。第二十三条 西投控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规定和企业章程等行使权力,在所参股企业违法、违规及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股权投入资金不得用于股票、期货、房地产、基金、企业债券、金融衍生品等投资及赞助、捐赠等支出。在确保资金安全和拨付需要的前提下,西投控股可通过购买国债及保本短期理财产品的方式盘活存量股权投入资金,形成的收益按缴回财政,市财政按照收缴收益的20%核拨西投控股管理费。

第二十四条 西投控股应当每半年(每年1月15日、7 月15日前)向市财政局和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产业专项资金股权投入项目的股权管理和项目实施企业经营情况,对于股权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时报告。

第二十五条 被投入企业应当严格执行股权投入协议约定的有关内容,接受股权投入监管,配合西投控股开展股权管理工作,定期汇报项目进展及企业经营情况,对于公司发生的重大及变更事项应及时向西投控股报告。

第二十六条 股权投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纳入公共财政资金考核评价体系。由专项资金主管部门配合市财政局建立有效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股权投入项目实际投资规模、被投入企业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

第二十七条 建立资金动态考核调整机制。将股权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为下一产业主管部门申请财政资金的考量因素之一。对股权投入资金使用绩效好的产业主管部门(专项资金),可增加下股权投入资金安排额度,对未完成股权投入资金比例或资金使用绩效较差的产业主管部门(专项资金),酌情减少下资金安排金额。

第七章 附 则

淮安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篇10

“银发浪潮”扑面而来,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问题凸显,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后迫切需要合适的养老模式服务大量老年群体。我国处于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 据专家预测, 2050年以后, 我国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30%。急剧增加的老年人口, 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给子女带来极大压力, 深层次挖掘养老需求、研究更深范畴的养老服务迫在眉睫。

面对严峻的银发浪潮, 养老成为中国社会民生难题。目前, 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在探索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及养老服务模式,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社会各界对养老需求、养老认知、老人的养老意愿及养老服务现状缺乏系统了解和认知, 有必要进行养老服务需求调研及分析。

本文选取经济欠发达地区淮安为研究区域, 采用定性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 定性研究主要运用实地访谈法, 访谈对象包括老人、中青年人, 从多方面掌握养老服务诉求;定量研究法主要采取市场问卷法, 统计分析问卷数据进行研究。

二、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掌握淮安地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笔者根据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的强烈程度, 分别从青、中、老三个阶段按照分层分类方法选择调研对象;为保证中老年人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拒绝调查, 问卷由调查员协助完成。发放问卷涉及淮阴区、清浦区、清河区、楚州区等四大区, 调查问卷共计发放1000份, 收回996份, 有效率达99.6%。调研地区主要针对中老年人居住及聚集密集区, 包括清河区和达雅苑, 楚州区漕运广场、新世纪广场, 淮安市金马广场、淮海广场, 淮阴区黄河广场, 清浦区城南菜市场、月季花园、金榜花园等, 部分城乡结合处零散居民户。

(一) 社会居民关注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需求量扩大

根据实地观察及问卷调查发现, 96%的人群比较关注养老服务;老人对养老需求意愿最高, 调研对象都对养老服务普遍关注, 重点是养老服务内容及服务形式。调研的中年人群体占90%对养老服务感兴趣, 且对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模式较为了解;大部分被调研的青年人 (大学生为主) 比较关注养老服务, 重点关注居家养老服务, 见图1。

(二) 养老主体具有良好的自主养老观念, 但养老公共基础设施不全

调研发现, 淮安地区的老人作为养老主体, 其具有良好的自主养老观念, 从交流中发现, 80%老人一致赞同不给儿女添麻烦及增加压力。85%的身体素质较好的老人一般选择夫妻居住, 很少与子女居住;身体素质较差的老人100%选择与子女一起居住, 主要考虑因素是便于日常照顾及就医需求, 见图2。日常养护及就医需求需要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 调研发现, 养老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规模小、条件差、档次低, 这是国内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需求上的本质问题。

(三) 知识层次高低决定养老服务需求强弱

根据调研发现, 淮安地区的老人对于养老的观念也受知识层次的高低的影响, 从交流中发现知识层次较高的老人中80%会选择居家养老和以房养老, 靠自己的退休金和子女的补贴来自行养老, 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较多而且较为严格, 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儿女负担;而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中85%的人认为养老就应当依靠子女和社会, 对于市场上的养老机构是望而却步, 以及相应的养老服务的需求度大大减低, 见图3。

(四) 社会养老服务无法完全满足养老需要

目前, 淮安地区社区和相应的老年活动中心都有具体的政策, 养老服务机构 (养老院) 也提供日常养护等服务。但是由于社会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 资金匮乏, 养老服务层次尚处于低级阶段, 满足日常生理需要, 甚至存在徒有其表的现象, 使得老人无法在自己居住的环境附近享受到老年的舒适的养老服务, 见图4。

(五) 养老服务需求呈现高层次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养老金制度的推行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 淮安地区消费者在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呈现高层次发展趋势。

淮安地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项目日益增多, 日常生活照顾是关注重点, 部分子女为父母专门聘请相关人员来家中照料。然而对老人而言, 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护理服务需求, 更需要聊天解闷、缓解孤独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但是, 部分养老服务人员因为受到社会偏见的影响, 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偏低, 服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缺乏专业的服务知识, 这严重影响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六) 养老服务产品缺乏特色且缺乏监管

目前, 淮安地区的养老服务产品较为单一, 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基本需求。根据调研发现, 淮安地区的大部分养老机构以及市场上现有的养老产品主要以足疗器、血压仪、血糖仪、按摩椅等设备为主要产品, 只能满足老人最为基本的医疗服务, 没有相应的特色, 对于养老产品的开拓不全, 并且部分养老机构和销售人员以权谋私, 大幅度加大养老产品的售价和服务费, 从中赚取相应的利润, 这也表明目前淮安养老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 没有规范合理化的管理。

三、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

(一) 政府方面加大养老服务方面的基础设施投入

养老服务作为社会服务的一部分, 建议当地政府部门加大对于养老服务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尤其是社区中的养老基本设施要全面覆盖, 并且要定期安排相应级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定期安排医疗人员走进社区, 为社区的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加大养老资金的投入, 使得社区和市场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不断壮大和不断完善;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 时时把握最新动态, 使得养老服务和社会所需相结合, 面面俱到, 做到服务到位, 老人满意, 这才真正的使得养老服务得到全面的提升, 定期的召开会议, 针对目前的养老服务存在的弊端进行查漏补缺, 并且集思广益推出新的养老服务和理念;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养老事业, 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社区或者养老服务站捐资、捐物或提供无偿服务。

(二) 加强养老服务产品及服务的政策监管

对于目前市面上的养老服务产品层出不穷, 消费者在前去购买时经常因为对于养老产品的认知度低而受骗, 不仅没有买到符合自己所需的产品, 而且产品的质量往往不容乐观, 这正是由于市场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 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市场;定期安排监管执法人员进行检查和验收;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许可等因素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认证;可以开辟专门的地区来售卖养老产品, 实现规范化、集中化、合理化的区域监管。

(三) 引入社会资金, 构建连锁服务平台, 完善区域养老服务供给

对于目前市场的养老机构的相继迸发, 大部分的老人和其子女对于养老机构的可行度大大减低, 而且大部分养老机构所在位置较为偏僻, 规范化管理不到位, 使得老人和子女不愿意接受, 针对这些情况, 可以引入社会资金, 构建连锁服务平台, 完善区域养老服务供给。目前, 社区便利店的不断发展使得每个小区周围都基本有相应的便利店, 因此可以使养老和社区便利店相结合, 在便利店内摆放相应的养老设施和专业人员, 不仅可以使老人就近养老, 而且可以使子女放心, 从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加便利店的利润, 双管齐下, 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 整合资源, 构建四方互助机制满足基础性养老服务需求

目前, 淮安市场上的养老资源众多, 政府、民间投资企业、社区及家庭都在为养老服务提供一定的资源, 但是由于资源整合不到位, 使得部分地区的基础性养老不到位, 部分地区的老人不仅没有享受过相应的养老服务, 而且对于养老意识薄弱, 没有体会到老人所应当享受的服务, 因此应当整合资源, 构建四方互助机制来规范养老服务需求, 使得养老资源能够充分的被利用, 扩展到各个所需地区, 使得每个老人都能享受到基础性的养老服务。

(五) 个性化满足高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上一篇:广播电视编导编讲下一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