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乘法复习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
表内乘法复习课教学设计范文 篇1
《表内乘法》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二上:“表内乘法”复习教案》摘要:意图】在练习前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有关乘法的知识,培养学生自觉整理知识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把零散的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
2、现在你对乘法还有什么问题,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困难?...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容易混淆的口诀进行区分,掌握记忆这些口诀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上一节课我们重点复习了加减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复习乘法。
1、到现在为止,你对乘法有什么认识,说说你所学到的有关乘法的知识。
(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比较简便。
(2)乘法式各部分的名称:因数、因数、积
(3)学习了1到9的乘法口诀,还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算式。
(4)乘加、乘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5)用乘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在练习前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有关乘法的知识,培养学生自觉整理知识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把零散的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
2、现在你对乘法还有什么问题,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困难?
3、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1)部分同学的计算速度慢,还有部分同学对一些得数相似或相近的乘法式子计算起来容易把得数混淆
(2)对于倍的概念,部分学生可能有遗忘。
(3)解决问题实际问题,部分学生会出现错误。
【设计意图】复习不是把学生所有学过的知识简单的再现,而是能根据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展开复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高效。怎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其中一个方法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前的谈话,让学生把平时的困难说出来,这样的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以下练习:
(1)直接说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4×7= 6×8= 7×6= 9×7= 6×9= 7×8=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42()×()=63()×()=28
()×()=54()×()=48()×()=32
你认为哪一题最难,大家都来说说你是怎么记、怎么算的。
【设计意图】在现价段学生对乘法口诀相对比较熟练,出现错误的可能是比较容易混淆的,或者不容易上口的口诀,针对学生这一情况,在本题设计了相关的乘法算式便于学生突破难点,通过互相说记忆方法,让记忆有困难的同学掌握记忆的技巧,加深认识。
表示()个()相加,加法式:,乘法式: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7棵
(3)杨树:
柳树:
?棵
【设计意图】复习“倍”的概念,加深对线段图的理解。
(4)
7元 8元 24元()元
(1)买4支笔多少钱?
(2)一个蛋糕的价钱是一个布娃娃的4倍,一个蛋糕多少钱?
(3)带50元买8个布娃娃的够吗?
(4)用80元买一个足球和一个蛋糕够吗?
【设计意图】用题组的方式呈现,培养学生收集有用信息,综合利用各种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复习表内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 7 = 28()×()=42()×()=63
因数 因数 积()×()=28()×()=54
()×()=48()×()=32
表内乘法复习课教学设计范文 篇2
下面是我在设计和执教这节复习课时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教学实践】
一、情境操作, 唤起回忆 (乘法意义巩固)
师: (有节奏地拍手, 拍了3个2) 你能用数学的耳朵听出什么吗?
生1:老师每次拍2下, 拍了3次。
生2:其实老师就是拍了3个2。
师:你能像老师这样有节奏地拍出2个3吗? (学生拍手) 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复习的“乘法的意义”。首先老师要在两组题里看看大家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1.在听题中辨析, 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老师的要求。
5个2 2个5 5个5 1个5 1个2
2.在观察中比较, 上下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
(1) 观察比较, 猜想得数会怎样?
(2) 算一算, 看得数怎样?
(3) 交流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前三组得数会不一样?5+5可以改写成怎样的乘法算式?5+4可以改写吗?为什么?
(4) 最后一组算式的形式不同, 怎么得数相同?不计算, 7×6-6可以用哪句乘法口诀来计算呢, 为什么?
师:看, 理解乘法的意义真好, 还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呢!
二、观察交流, 整理拓展
1.制作口诀表。
师: (出示1~6的空口诀) , 老师想在大家的帮助下完成这张口诀表, 你能用以前发现的规律给老师提个醒吗?
(1) 同桌合作交流, 教师参与其中了解情况。
(2) 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横行竖行规律完成口诀表。 (第1竖行、第4竖行、第3竖行、第6竖行)
2.整体感知口诀表,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一次读读或背背这张口诀表。
3.口诀背诵检测, 全班计算比赛检测。 (25道题要求3分钟内完成)
学生完成后同桌互批, 教师调查规定时间内全对的有多少人, 错题的人数, 并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
4.口诀整理延伸。 (你觉得这张口诀表中哪些口诀比较特别, 想提出来和大家共同研究的?)
(可能有的情况:得数是整十数的;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的;同一个得数有两句不同口诀的;第一竖行的1和一个数相乘还得这个数;2和一个数相乘得数一定是双数;5和一个数相乘的特点。)
三、猜想判断, 提高计算能力
作业:
1.出示卡片:□×6=□4×□=□□×□=4
(1) 让学生读题, 问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2) 猜想可以写多少道这样的算式, 方框里最小可以写几?最大呢?第2道和第3道都有4, 你有什么要提醒别人的?为什么最后一道只能写3道?
2.完成作业。
(1) 看谁写得算式多?
(2) 判断下面哪个数是5和一个数相乘的积, 打上“√”。
【教学思考】
一、让复习内容更精深
“1~6的乘法口诀的复习”是学生在理解了乘法意义、学完了6的乘法口诀后的复习, 为使本节复习课更厚重, 我深挖教学资源, 努力使复习内容向“精”“深”发展。具体体现在:一是在乘法意义的复习中, 让学生在听题辨析中画图理解, 在观察比较中理解加法与乘法意义的不同;二是在口诀表的整理拓展上, 让学生交流横看竖看的规律后完成口诀表, 同时后面引导学生在口诀表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延伸问题, 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三是在看卡片填写算式的交流中有效渗透了审题思考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问题方框内最小填几, 最大呢?在猜想可以写多少道算式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
二、让学习方法更灵活
表内乘法复习课教学设计范文 篇3
【复习要点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代表题型】
每个盘子装()个苹果,3个盘子一共要装()个苹果。
算式:□×□=□或□×□=□
()(乘号)()()
表示:()个()相加。
【注意点】虽然两个因数的前后位置不强调了,但是,还是要让学生理解每个因数的含义,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乘法的含义,说出算式表示的是几个几相加。
【复习要点2】知道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代表题型1】
【注意点】如题:4个5相加,用乘法既可以表示成4×5,也可以表示成5×4;但用加法,只能表示成5+5+5+5,而不能表示成4+4+4+4+4了。
【复习要点3】熟记乘法口诀
【复习方法1】对乘法口令游戏:比一比谁的口诀记得好。
如:组长说“三七”,组员答“二十一”。
【复习方法2】利用口算卡片举行口算比赛。
如:组长出示卡片,组员抢答,抢答对得分。
再如:小组每人15张卡片,谁先算完谁得分。
【注意点】对学生在游戏、比赛中的表现进行及时的鼓励,为学生创设多样的记忆活动。口算表内乘法的速度在期末要求达到每分钟做10题,平均错误率控制在4%以内。
【复习要点4】能用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代表题型1】你能很快在空格里填上两个数的积吗?
【代表题型2】()二十四三七()()十八
3×()=27()×5=20
【复习要点5】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口算。
【代表题型1】看图填算式:
【代表题型2】口算:3×7+7=()×()=()
5×8-8=()×()=()
5×6+20=
7×9-8=
【注意点】在本册出现的乘加、乘减都是乘法在算式的左面的,主要用意是让学生认识同一组口诀中的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记忆口诀。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结合乘法意义,让学生初步知道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的运算顺序。
【复习要点6】能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单实际问题。
【代表题型1】
【代表题型2】
【注意点】对于没有格式提示的解决问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答题格式。再如题型2,如果填“8×9=(7)元(2)角”是不对的,得数的单位没有括号,两个因数后面就应该带上单位,正确的应该是“8角×9个=(7)元(2)角”;如果两个因数后面不带单位,那么,得数的单位就需要用括号括起来,如“8×9=72(角)=7(元)2(角)。”
【复习要点7】理解“倍”的意义。新课标第一网
【代表题型】第二行画△,使△的个数是□的3倍。
第一行:□□□
第二行:
【注意点】画△时,可以指导学生一倍(份)一倍(份)的画,份与份之间留点空位,画3份即是3倍,不易出错。
【复习要点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代表题型1】
【代表题型2】小明有5本故事书,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的7倍。小明有多少本连环画?xkb1.com
【注意点】在教学中渗透线段图的认识、理解与应用,一是要让学生理解线段图的含义,二是能从线段图中找到问题与需要的已知条件,三是对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引导其运用线段图帮助解决其它类似问题(这是拓展了)。
【复习要点9】两数相乘后,与第三个数比大小。(拓展)
【代表题型1】
【代表题型2】一根跳绳8元,篮球的价格是跳绳的7倍,小明有50元钱,买一个篮球够吗?
表内乘法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表内乘法
(一)》例
1、例2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是相同数相加法。3.使学生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各部分称。4.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各部分称。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例1:
1、今天老师先和大家做一个游戏,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游戏的规则是:屏幕上将出现一幅图画,请你仔细观察,3秒钟之后画面消失,(设计意图: 3秒钟时间,让学生识出图中有哪些动物,并不困难,但3秒的时间要想数清楚兔和鸡分别有多少只又有困难,通过设置这个游戏环节,重在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图上有哪些动物?(小兔和鸡)
2.兔一共有多少只 ? 我们再来看看场景图。图中有几堆小兔?每一堆有几只呢?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呢?怎样计算?(设计意图:这里再次观察图画,并突出兔有3堆,每堆有2只,为后面引入乘法打下伏笔。)
3、谁能把这道算式解释一下?因为兔有3堆,每堆有2只,所以3个2相加得6(请学生一个个的说,再同桌之间交流。)
4、鸡一共有多少只?谁来列式?请谁来解释一下?
观察黑板上的两道算式,你能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有什么特点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数的和。)
5、试一试:
下面,请你拿出小棒。摆出5堆小棒,每堆有2根。摆好之后再想一想是几个几相加,如何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根。(学生动手操作,亲身参与)。
这次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我会悄悄的告诉他小棒的摆法,并请他用小手在半空中画出摆法(实物投影显示),(3捆小棒,每捆4根)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呢?
二、引入概念,学习例 2:
1、出示例2,请你来完整的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呢?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可以怎么样列式求和?
2、这里只有4个2,但如果有100个2,你会怎么算电脑的台数呢?那么有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呢?数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表内乘法
(一)”。(板书课题)3、4个2相加,还可以写成用乘法计算,写成:4 X 2 = 8。4 和 2 中间这个符号叫乘号,同学们你们看乘号像什么?像加号,因为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的简便写法,所以数学家们就把加号这样一弯创造出了乘法。乘号两边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乘号只读一个字“乘”,这个算式读作,4乘 2,请同学们来读一遍。4 个 2还可以写成 2 × 4,这个算式怎么读,请同学们来读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乘法概念的过程。)4、4 个 2 相加即可以写成 4 ×2 也可以写成 2 × 4,你们看我们把这么长的加法算式写成了乘法,简便不简便呢?(生答)那么黑板上还有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你能把它写成乘法吗?谁来试试?乘数是?积是?(生答)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加法算式里只有 5,为什么你的两个乘法算式里都有 5 呢,能不能告诉老师这里的 5 是从哪钻出来的呢?(生答: 2 是相同的加数,5 是加数的个数)再写第二道算式。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乘法的简便,注重学生的直接感受,而不能急于告诉学生乘法即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8]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乘法概念的过程。
三、课堂练习:
把例一的两个加法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并写出计算结果。
四、板书设计:
2+2+2=6(只)3个2相加得6 3×2=6 2×3=6 3+3+3+3=12(只)2+2+2+2+2=10 4+4+4=12 2+2+2+2=8
浅谈表内乘法教学 篇5
杨庄铺小学 李召贵
表内乘法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乘法运算的基础,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求孩子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其意义并熟背,进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数学问题.我在以前几次的教学中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总存在这样一些问题。首先孩子们对乘法口诀并不陌生,有的孩子的文具盒,包书纸上都有乘法口诀,甚至有的孩子提前在父母的帮助下已经会背乘法口诀,有的孩子对乘法口诀却一无所知,特别是那些留守儿童。也就是说在教学乘法口诀之前学生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其次,在教学中也存在学生机械操练,被动记忆的状态,导致学生在学习2与3的乘法口诀时还有些新鲜感,能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但是在以后的4~9的乘法学习中,学生就厌倦了,教学中很难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参与。
在这一次的乘法教学中,我尝试着改变以前的方式。我结合表内乘法的知识结构特点,思考可以使学生在什么方面获得认识的提升,以及如何根据表内乘法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实现学生真正的发展。我从乘法口诀本身入手分析到乘法口诀有如下特点。
首先,表内乘法之间有结构类同的关系.表内乘法在算式的个数,算式的意义,算式的形式的变化规律,算式结果获得的方法,算式结果的变化规律以及根据算式特点编成的口诀等方面具有共性。如:口诀表中1的口诀有一句,2的口诀有两句,3的口诀有三句;口诀之间2的口诀之间依次相差2,3的口诀之间依次相差3,4的口诀之间依次相差4等.因此我认为表内乘法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牢固和运用熟练,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发现、形成结构的方法,具有灵活使用结构进行主动迁移的能力,建立起结构化的思维方式。
其次表内乘法之间具有相互转换的关系。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利用直观图形或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得出6×1=6,6×2=12之后我让学生从前面两个乘法算式得出6×3=?,这时学生一改往日的厌倦,以下子兴奋起来,积极的探讨起来。最后得出3个6等于2个6加一个6既:6×3=6×2+6,依次类推就有6×4=6×3+6或6×4=6×3+6等。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新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之中。而且学生对2~9的乘法之间相互转换关系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学生在巩固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灵活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有序和有结构的思维习惯;在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已学口诀的灵活运用,有助于学生巩固和熟练已学的口诀并为后继学习乘法运算和乘法分配律打下基础。
再次,表内乘法的构成非常有特点,其中凝聚着中国前人的伟大智慧。利用前面学的乘法之间的转换关系,学生可知任何两个10以上的数想乘都可以转化成最基本的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并在转换过程中认识到乘法口诀的精妙之处,进而认识到表内乘法构成的来龙去脉是一种过程形态的知识,可以成为学生了解历史,与前人对话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原本枯燥的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就有可能把蕴涵在符号背后的前人生命实践的经验和智慧转化为自身生命成长的精神和力量。
根据以上特点我认为我们需要在提升自己认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表内乘法学习的内在需求,使学生在表内乘法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发展。因此,我在教学表内乘法采用找一找、编一编;灵活拆、有序拆;比一比、找关系的方法收到不错的效果。所谓的找一找、编一编就是让学生先找到相关的已知口诀,根据这些口诀找出他们的规律并计算剩下的乘法算式的结果,并编出这些乘法算式的口诀。如: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先通过游戏得出1×4=4,2×4=8进而让学生算出3×4,4×4,5×4,6×4,7×4,8×4,9×4的得数,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找出3×4 =1×4+2×4,4× 4=2× 4+2×4等规律算出得数,根据得数编出4的口诀。所谓灵活拆、有序拆就是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在4的口诀基础上对其他未知结果的乘法算式进行灵活分拆和有序分拆。所以拆的环节是对学生思维进行进一步的提升,让学生体会分拆过程中的转化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有序思维的好习惯。所谓的比一比、找关系就是让学生在2、3、4的乘法算式中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如:学生回发现2的口诀依次相差2的规律,口诀年表中因数排列的规律,横着看的规律,竖着看的规律等。关于表内乘法之间各种层次的内在规律,不是在一节课即整理乘法口诀表时集中地揭示,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逐步逐层次地循序渐进的进行。在每节口诀教学中都让学生找一找口诀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口诀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表内乘法二例5教学设计(定稿) 篇6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孔
英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84页表内乘法二例5解决问题本课例题是运用学生在学习并掌握7、8、9的乘法口诀后,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加、乘法运算解决座位够不够的问题,新课标中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要求。因此教材非常注重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生动的资源。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还属于比较活跃的孩子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和动脑去体验学习的快乐,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环境中完成课堂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思考交流的思维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难点:培养学生如何分析、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
四、教学方法 情境激趣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自然的带入课堂。
优化探索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观察,小组中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不同的解决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从而选择最优算法,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灵活操练法:设计生动活泼的练习形式,让学生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多媒体协助法:将多媒体融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的直观有趣和充实。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一)、复习旧知识、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1.口算(并说出口诀)
9x8=
6x3=
7x5=
5x8=
9x9=
8x6=
6x7=
9x3=
2x8=
7x7= 4x6=
8x7=
8x8=
4x9=
5x9=
2.同学们,你们喜欢参观科技馆吗?那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乘车去科技馆看一看。可是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下好不好
(二)、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5的主题图
谈话:仔细观察,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学生可能找到如下信息:1)从文字信息中知道两名学生和30名学生2)从图片信息中了解到这辆车左右个两列,每列8个座位3)最后一排5个座4)横着看每排4个一共7排,最后一排5个座。
根据学生的汇报信息板书相关信息 参观人数:2名老师30名学生
客车情况:纵向观察------4列,每列8座,最后一排多一座
横向观察------每排4座,共7排,最后一排5座
2.根据信息寻找问题:坐得下吗?(板书)
同学们的信息寻找的很准确那么解决“坐得下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有多少人坐车”和“客车能坐多少人”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收集信息并提出问题,体现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存在。学生在寻找问题并探索的过程中,把学习的难点相应分散,更有利于后面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提高探究效率)
(三)、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1、深入分析
老师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租这辆车去科技馆能坐的下吗,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下,要想知道能不能坐下要先求什么?下面同学们先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试着把你的想法在主题图上画一画,并用算式表示出来。(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并同时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组织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方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四)、交流方法、解决问题
1、指名说板,呈现不同的解题过程。(让学生结合图形说出解题的思路)方法一4x7=28(个)
28+5=33(个)
>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前面每排四个座位,有7排,一共就有28个,再加上最后一排5个,所以一共有33个座位。有32人,能坐下。方法二2x7=14(个)
2x7=14(个)
14+14+5=33(个)
>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出左边有2x7=14(个)座位。右边有2x7=14个座位,在加上最后一排5个座位,一共33个你,能坐下。
方法三2x8=16(个)
2x8=16(个)
16+16+1=33(个)
>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出左边2x8=16个座位,再算出右边2x8=16个座位最后在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个座位,一共有33个座位,也能坐下 方法四4x8=32(个)
32+1=33(个)
>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出每排4个座位一共8排,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个座位,也是33个座位,能坐下
方法五8x4=32(个)
32+1=33(个)
33>32 所以能座下
我们组先算每8个座位一共4行,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个座位,也是33个座位,能坐下 方法六
7x4=28(个)28+5=33(个)33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每行7个座位,一共四行,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五个座位,也是33个座位,能坐下
(设计意图:遵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念,通过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讨论、合作等自主学习方法方式,探索发现解题策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2.小结:同学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但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我们都利用了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以及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3、优化算法
通过刚才的谈论和分析,我们发现六种方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六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再次对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巩固新知。
(设计意图: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激励创新,拓展思维。呈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在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后,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
(五)巩固与拓展
1.教材第84页做一做(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同时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解答教师巡视,找不同解决方法进行板演
横向观察:每行六个的有四行,每行五个的有两行 纵向观察:每列6个的有5列,最后一列有4个 方法一:6x4+5x2=34(个)方法二:6x5+4=34(个)
2教材第85页练习21第三题
让学生收集信息后提出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决。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5x5+2=27(盆)27<30 所以这些花够
(设计意图通过同类型的题型的训练,认识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答,不仅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梳理收获,反馈评价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课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
六、板书
解决问题
参观人数:2名老师30名学生
客车情况:纵向观察------4列,每列8座,最后一排多一座
横向观察------每排4座,共7排,最后一排5座 问题:能坐下吗?
4x7=28(个)
28+5=33(个)
> 32 所以能坐下
2x7=14(个)
2x7=14(个)
14+14+5=33(个)
> 32
2x8=16(个)
2x8=16(个)6+16+1=33(个)
> 32
4x8=32(个)
32+1=33(个)
> 32
所以能坐下
8x4=32(个)
32+1=33(个)
> 32
所以能坐下
7x4=28(个)
28+5=33(个)
> 32
所以能坐下
表内乘法复习课教学设计范文 篇7
(一)教学反思 昌乐县红河镇 朱汉小学 高怀娟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
我的整个教学活动中都体现了趣味性: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对单纯的学知识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势必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新知。
对于新知识的教学我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数学活动贯穿始终,把原始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数学问题,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主动获取的精神,发展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
表内乘法复习课教学设计范文 篇8
一、课前对学生的认知基础了解不足。
教材中要求“学习两位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这一教学内容,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所以课前对学生旧知识掌握程度的状态了解非常重要。而我在课前熟悉学生时,只是简单的测试了学生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估算能力,忽略了对学生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及算理的回顾,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叙述新知识的算理时造成障碍。假如再次上这节课的话,课前我还要补充一些两位数与三位数的笔算加法的复习,这样既避免了课堂中一位学生出现的两次相乘的积从高位加起的现象而节省时间,又对新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课中对教学的环节处理不细。
1.课堂预设没有踩准学生的思维线。
在教学中,围绕买书的情景设计了三个数学问题,前两个数学问题是学生能够解决的旧知识,第三个数学问题是新知识的呈现,学生能够顺利列式:24×12,我的.此处预设是想让学生先口算,再估算,最后探索笔算,目的是想让学生感知解决生活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同时又为后面的探索口算与笔算的联系埋下伏笔。但是课堂实际脱离了我的预设,没有一位学生口算出结果。当时我脑海一片慌乱,一时不知如何引导,就舍弃此处马上进入了估算和笔算环节。与教材编者的意图不相符,导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突破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在想来,是我脱离了问题情境拉高了学生的思维线,如果当时能像于科长指点的那样,结合情境让学生尝试口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估算环节的设计目的性不强。
“一堂好课精彩在课的设计,一堂高效的课重在学生从中收获了多少。”此时我才真正读懂这句话的含义。对比三节课,同样都有让学生估算的环节,但是每个人设计的意图不同,学生的收获也就不同。刘秀艳老师的设计意图重在让学生关注估算的应用价值,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受需要估多还是估少。吴名老师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学会通过估算锁定准确值的范围。而我的设计只是让学生“百花齐放”的估算了一把,没能给学生带来“估算”之外的收获。从中我也深受启发:在以后的备课中,每个环节设计前都要思考:到底能让学生收获什么。
3.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巧妙。
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在教学中刘秀艳老师用画箭头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乘的顺序,感觉更直观、更易于学生理解。吴名老师采取了在竖式中找口算算式的方法,巧妙的引领学生加深了笔算的计算过程,都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表内乘法(一) 篇9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单元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教学准备: 小棒、图片、课件等 单元课时安排:(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 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 课时 课题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4.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口算题,引出乘法简便。
3+3 5+5+5 8+8+8+8+8+8+8 9+9+9+9+9+9 4+4+4+4+4+……+4 15个 2.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问:你在哪见过乘法? 3.3×2=6中间是什么?怎样读? 问:这节课你还想学什么?
二、自主探究:
1.观察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加法算式的特点。(口算题)小组讨论:什么样的加法能用乘法计算? 判断下面的算式能否用乘法计算: 6+6+6 3+5+1 7+7 2+2+2+2+2 2.自己尝试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5+5+5 学生汇报,学情预测:5×5 3×5 5×3 5×5×5 师:这么多乘法算式,哪一个对?听老师怎样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例如:5+5+5(1)看,相同加数是几。5(2)数,有几个相同加数。3个5(3)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关键)3×5或5×3 问:3是什么?5是什么?
有错的同学改正。闭眼回忆改写的方法。3、5+5+5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板书:5×3或3×5)3+3 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板书:3×2或2×3)学生独立改写:8+8+8+8+8+8+8 9+9+9+9+9+9 4+4+4+4+4+……+4 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 15个
写一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问:几个几?改写成乘法算式。4.出示一幅图。每行4朵花,共三行,一共有几朵花? 用乘法算式表示:4×3或3×4 横着看:3个4 3×4或4×3 竖着看:4个3 4×3或3×4 问:看法不一样,乘法算式怎样? 师:3×4既可以表示3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3相加。师:中间的乘号是由300年前英国的数学家欧德莱发明的。5.回忆,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说学会了哪些知识?
三、拓展运用:
1.判断能否用乘法计算,能的改成乘法算式。5+5+5+5+5+5 6+8+2 100个5相加 2+2+2+2 7+8+10 a+a+a+a+a+a 2.看图列出乘法算式。(略)3.连一连。
5+5+5 4+4+4+4+4 4+4 3+3+3 2+2+2+2+2 2×5 3×3 3×4 3×5 4×5 4.回家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有乘法。
5.开放题:6+6+6+5写一个含乘法算式的式子。答案可以是:
三、课后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题二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进一步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意义。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养成探索、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看图列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具准备:实物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游戏:
1、用花摆出4个2或2个4,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乘法算式。
2、自由摆,摆成几个几,列算式。汇报: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乘法算式是…。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一幅由5个气球的图,说明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两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一共有几个气球?该怎样计算?学生尝试做。5 + 5 + 5 = 15 5 × 3 = 15 或 3 × 5 = 15 因数 因数 积
2.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名称 5×6=30 4×2=8 6×3=18 3.出示例3图,让学生看明白图意,列式计算。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先看图再写算式。2.列算式。3个8相加,和是多少。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3.做第4题。
4.开放题:一堆蛋糕,上面的规格:3×4 怎样装? 蛋糕:30克×12枚 说意思,再说说怎么包装。课题三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4、4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2.能看图写出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的能力。
4.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能看图写出乘法算式。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出示主题图)这是什么地方?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
1.摩天轮上每个吊箱有几个人?有几个吊箱?一共有几个人? 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列式?为什么?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边提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3.小组汇报:
4.自己用小棒摆你想摆的图案。再照课本45页的图摆,算一算你用了几根小棒? 汇报:我摆的是什么?用了几根小棒? 5.你发现了什么?
三、拓展运用:
1.出示4个花瓶,每个花瓶有3朵花。
每束有()朵花,共有()束,一共有()朵花。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摆小棒:每堆摆2根,摆5堆。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3.5乘6 写作:()×(),6乘5 写作:()×()4.出示4盘苹果,每盘3个。求一共有几个? 求一共有几个苹果,是()个()相加。乘法算式是:
5.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6+6+6+6=()×()5+5+5=()×()2+2+2+2+2+2+2+2+2=()×()
6.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5个2相加是几? 3和4相乘是几?
7.开放题:用12根小棒,摆出2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3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4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6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
课后小结: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题四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3.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能力。4.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具准备:小棒、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一个星期一共要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置上,真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他们的积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会又对又快。板书: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1.请学生用小棒5根摆一把小伞。
2.数一数本组同学摆小伞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请数的快的学生说说,怎样数的? 强调: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熟的时候可以5个5个数。3.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5 +5 +5 +5 5()()()()4.编5的乘法口诀。
(1)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就是1个5,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 5×1(分左右两边板书)
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板书)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 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2)摆两把小伞用几根小棒?问: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10 5×2=10 这表示什么意思?(2个5是10)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 “二五一十”。
(3)摆3把小伞用多少根小棒?用乘法算式怎样写? 试编出口诀。
(4)小组写出4个5相加和5个5相加的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交流,完成板书。
5.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熟记5的乘法口诀。
三、拓展运用:
1.游戏:由“一五”开始,按顺序伸手说口诀。同学合作。一边说:一五得五,一边伸出一只手; 一边说:二五一十,一边伸出两只手; 一边说:三五十五,一边伸出三只手:…… 2.做“做一做”。
先看清图意,再写乘法算式。用哪一句口诀?积是多少? 3.答对正确答案,往前跳。0 5 ? ? ? ? 4.对口令: 一五()()()()一十 四五()()三五()()()()二十五 二五()()先师生对,再生生对。5.猪妈妈找孩子。
小猪身上写算式,妈妈身上写口诀。6.小猴送信。
小房子上写5、10、15、20、25号,小猴的信上写1×5、3×5、5×4、2×5、5×1、5×3、5×2、5×3+5、5×5-
5、4×5的算式。问学生用的哪句口诀?
7.开放题:出示钟面,问:分针走1大格代表几分钟,2大格,能用5的乘法口诀吗?拨分针,说几分钟。
拓展:分针指向6、7…时,你能编出口诀吗?
课后小结:同学们通过用小棒摆小伞的游戏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通过对口令、开火车等游戏熟记了5的乘法口诀。课间或回家大家可以跟同学或爸爸妈妈做拍手对口令的游戏。比一比,看谁最先背下来。课题六 5的乘法口
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出5的乘法口诀。2.对口令: 一五()()()()一十 四五()()三五()()()()二十五 二五()()3.听口诀写算式。4.计算并说口诀。5× 2 3 4 5
二、拓展练习:
1.比一比。填上“<”、“>”、“=”。5×2 10 5×5 20 4×5 16 3×5 17 5×1 1 2×5 9 2.连一连。5×3 15 17-7 14-9 10 5×1 5×5 20 4×5 30-13+3 25 33+2-10 2×5 5 5+5+5 3.列式计算:
(1)每个盘中有5个杯子,3个盘中共有几个杯子?4个、5个呢?(2)53页第8题。
先弄清画面的内容,说一说画面上提供了什么信息,题目要求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表述,初步体会怎样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和怎样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独立完成。4.开放题:每个人有2只手,每只手有5个手指,4个人共有几个手指? 课后小结:通过巩固练习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应用乘法口诀计算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课题七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认识2、3、4的乘法口诀。2.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会解决简单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难点: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具准备:卡片、挂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春天来了,各种植物都发出了新芽,我们种的向日葵在同学们的精心照料下发芽了,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好吗?
二、自主探究:
1、学习2的乘法口诀。
出示主题图,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一棵幼苗上有两片叶子,表示几个2?用乘法怎样计算?你能编出口诀吗? 两棵幼苗有几个子叶?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编出口诀吗? 齐读口诀,记忆口诀。2.学习3的乘法口诀。
过了一段时间,同学们又去看向日葵,他们长高了。看一看一行有几棵向日葵,应该用几个几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
2行向日葵有几棵?3行呢?小组合作编出3的乘法口诀。
3.用四根小棒依次摆成几个正方形,自己对照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编写出4的 乘法口诀。把书上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根据“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来推理: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还是1,也就是1×1=1,由此推出“一一得一”。
三、拓展运用: 1.对口令,记口诀。2.一一()()()()得四 一()得三()()得六 三三()()二四()()四四()()()()十二 一一()()3.听口诀写算式。
三四十二、一一得一、二三的六、三三得九、一二得二 二四得八、一四得四、二二得四、四四十六、一三得三 4.计算,说出用的什么口诀? 3×4 2×3 1×1 4×4 2×4 3×4 5.开放题:两只青蛙一共有几只眼睛?有几条腿?
课后小结: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课题八 乘加、乘减式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探究:
根据画面,你能想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学情预测:
1.一共有几株玉米?问:怎样列式?
2.三只青蛙共有几只眼睛?问:怎样列式? 3.还剩几个玉米棒子?
问题1和2学生口答,问题3,小组合作交流。学情预测: 1.3×3+2=11 2.4×3-1=11 3.4×2+3=11 4.3+3+3+2=11 5.3+3+3+3-1=11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算法。3×3+2先算什么?在图中求得是什么?…… 师:你们能为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吗?
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它是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它
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多观察、多思考,找出自己喜欢而且简便的方法。
三、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第1题。
森林里的动物们开联欢会时,小猴子带来一些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图,这些桃子一共有多少个呢?你能列出算式吗? 4×3+2 3×4+2 5×3-1 3×5-1 2.4×3+4= 2×3-3 4×4-4 5×3+2 学生计算,说计算方法,第1、3题还有什么方法?
3.实际操作:用学具展开想象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用乘加乘减的算式算出你一共用了多少个学具?
4.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乘加乘减解决。
课后小结:通过小熊掰玉米的故事,我们掌握了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及解决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相信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课题九 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2.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养成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实物图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口诀,对口令。三三()()二四()()二三()()四四()()三五()()二二()()一四()()三四()()四五()()2.算一算,说口诀。4×1 2×3 3×3 4×2 1×3 5×4 3×5 4×3 5×1 5×5 4×4-2 4×5-4 3×4+2 5×3-3 2×4+4 3.看图列式。
★ ★ ◇◇ ◇◇ ◇◇
★ ★ ★ ★ ◇◇◇◇ ◇◇◇◇ ◇◇◇◇ 列式: 列式: 口诀: 口诀: 4.列式。
(1)3乘4得多少?(2)4个5连加的和是多少?(3)两个因数都是3,积是多少?(4)5乘3再加上6得多少?
二、拓展练习:
1.在圆圈里填上“+”、“-”、“×”。2 1=2 3 2=6 4 2=8 2 2=4 3 3=6 4 4=8 3 3=0 3 3=9 3 5=15 5 2=3 5 2=10 3 5=8 2.下图中共有几个梨?在正确算式后面打。(1)3+3+3+1(2)3×2+1(3)3×3+1(4)3×4-1(5)3×4-2 3.每人折4只纸鹤,晓东、天天、真真、花花、李明一共折几只纸鹤? 4.每人跳三次,4个人一共跳几次?
5.开放题:小车5元,娃娃3元,魔方2元,手枪4元。(1)3辆小汽车多少元?(2)4个娃娃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课后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题十 用数学
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2.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森林中住着三只小象,他们三个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小象决定盖一座大房子三个好朋友一起住,这样可以天天见面。于是他们去森林中运木头,准备盖房子。看他们干得多起劲。(出示主题图)
二、自主探究:
1.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板书:每个小象运两根木头,三只小象一共运几根木头?
3.问:“每个小象运两根”是什么意思?独立解答,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求一共运几根木头,也就是求3个2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算式是2×3=6(根)
三、拓展运用: 1.练习十二第1题。
先教育学生“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然后认真观察画面,找出解决“一共浇多少棵树?”所需的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题里说的是什么事,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3.练习十二第3题。
先了解每种商品的价钱,独立解决提出的两个问题。再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4.59页“做一做”。
出示情境图,学生自己寻找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再独立解答。
5.开放题:森林餐厅每张桌子能坐4个人,还有5张空桌,有22位客人坐得下吗? 课后小结:同学们学会了根据画面内容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题十一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自主探究6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究6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题目,要求:1分钟内完成。4+4+4+4 3×5 2×3 4×2 5×5 1×3 3+3+3 2×5 5×1 2+2+2 3×5 5×2 介绍算得快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一起比一比谁学得快,地点在水族馆。
二、自主探究: 1.出示鱼图,表格。师:比赛分三部分:(1)看图填表。(2)根据表写乘法算式。(3)根据算式编口诀。小组合作,比赛开始。
2.小组汇报所编的口诀,问:口诀是编出来了,但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得记住它们呢? 交流各自的记忆方法。学了6的口诀你最喜欢哪一句呢?看到口诀你想到什么乘法算式?
三、拓展应用:
1.61页“做一做”。学生用小棒摆出六边形接着让学生依序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然后随意提问:摆×个六边形用多少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2.练习十三第1题。通过对3组题中每两小题的对比、思考,揭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学生填在书上,再观察每组中的两小题之间的联系。3.摘苹果。6×4 5×6 6×3 1×6 6×6 2×6 4.填空。5×()=30()×3=18 6×()=24 5.开放题:12=()×()=()×()
课后小结:同学们通过一幅拼摆的金鱼戏水图,学了6的乘法口诀,亲自体验到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学会了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好数学的价值。课题十二 练习十三
教学内容:教材第62~63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读口诀,写算式。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6 6×2 1×6 6×4 6×6 5×6 6×3 2×6 4×6 6×5 6×5-10 3×6+6 6×6-8 2×6+20 3.每6枝彩笔装一盒,2盒装几枝?3盒装几枝?4盒装几枝? 4.1只蜜蜂6条腿,3只蜜蜂几条腿?6只蜜蜂几条腿? 学生列式,说出用的什么口诀。
二、课堂练习: 1.63页第5题。
先理解图意,说一说图的意思,独立列式解答。
2.第8题。师出示卡片12,问:几和几相乘得12?只要说出等于12就可以。小组由组长出题,分组练习。
3.在()里填上“+”、“-”或“×”。3()3=6 4()3=12 5()6=30 3()3=9 2()6=12 6()4=10
三、开放题: 1.一张桌子4条腿,2张桌子8条腿,你能接着往下说吗? 学生说完后,列出算式,并说用的那句口诀。
课后小结:这节课通过复习,大家对1——6的乘法口诀有了更神的了解,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课题十三 练习十三
教学内容:教材第64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计算: 6×2+6 6×3 6×3+6 6×4 6×4+6 6×5 6×5+6 6×6 5×3+5 5×4 5×4+5 5×5 计算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5×3 4×6 3×3 3×5 5×6 4×4 3×2 6×3 2×6 1×6 2.找朋友。6+6+6+6 5×4 四六二十四 4+4+4 3×2 三四十二 5+5+5+5 6×4 二三得六 3+3 4×3 四五二十 三六十八 6×6 6+6+6+6+6+6 六六三十六 3×6 6+6+6
二、课堂练习:
1.64页第10题。小组比赛,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2.64页第11题。找出题中的信息,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需要哪些信息?解决的方法和结果。
想一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估算,并说一说方法,自己是怎样想的。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6×()=18 5×()=10 4×()=12()×5=15 6×()=24()×6=30 6×()=36 6×()=12 5×()=25
三、拓展应用: 1.一共有几个?
2.每张桌子旁边有6把椅子,餐厅里摆了5张桌子,一共有多少把椅子?3.数学游戏。64页,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小组比赛。4.开放题:
晓东、玲玲、画画一起去植物园玩,一张门票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独立完成,说说
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收获很不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题十四 整理和复
教学内容:教材第65~66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 1.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一共有几颗星?
写出加法算式,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的含义和各部分的名称。6+6+6+6=24 6 × 4 = 24 或4×6=24 表示4个6相加的和是多少。因数 因数 积
2.整理1~6的乘法口诀和计算。
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学生仔细观察。问:横着看,每一排是什么乘法口诀? 比较相邻两句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竖着看,每一栏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斜着看,乘法口诀表有什么规律?(都是相同两个数的乘积)拐弯看,乘法口诀表又有什么规律? 读口诀,背口诀,打乱顺序对口令。完成66页第1题。说出你用的口诀。
二、整理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教材65页第2题。
学生先说图意,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2.教材66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多种解法。3.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2+2+2+2+1 3+3+3+3+3 6+6+6-6+6+6
三、开放题:
表内乘法复习课教学设计范文 篇10
课题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A.创设情境,会在生活中使用乘法。
B.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题能力。
C.对比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教学重点 区别用乘法和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板块一(实现教学目标A类)15min
设境征问(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正在打扫教室呢!你们打扫过教室吗?在光明小学的教室里,座位是这样安排的!看
出示课件,PPT展示,
2:学习新知,掌握方法,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各组画法
自学悟道
3: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画法,并说说自己对题意的理解,两题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教师演示,扩宽孩子解题及操作方法,掌握一题的多解
(1)有四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教学板块二:(实现教学目标B、C类)20min
聚智求解(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1:基本问题(出示课件)
刘奶奶家养了两种不同的鸡,一种有3只,另一种有6只。
还养了3种不同的鸭子,每种有6只。
(1)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鸡?
(2)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鸭子?
2:变化问题(出示课件)
3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每个人都要顶6个碗。
(1)3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
(2)现在她们各顶了4个碗,
一个人还要顶几个碗?
(3)3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
分享验证,形学成问
本课小结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当发现几个加数相同时,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加法是求几个数和的运算,求几个数和在一起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想想我们以后该怎么解决问题?
学习板块一(实现教学目标A类)
1:各抒已见,举手发言,师生互动
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动手画一画座位的安排顺序,小组合作
3:学生推荐学生发言
4:列出解题过程,对比方法,完善步骤
(1)5×4=20(张)
(2)5+4=9(张)
学习板块二:(实现教学目标B、C类)
巩固应用,加深乘法算式的理解
1: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小组PK展示
2:自主完成,展示课堂
说说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5×4=20(张)答:一共有20张。
(2)5+4=9(张)答:一共有9张。
教学反思
优点:
1:小组之内的合作,凝聚更多人的智慧,使问题的解决更加明朗化。
2:巩固试题的设置符合本课新知特点,有助于深化新知学习。
3:情境的设置来源于日常学习生活,能够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表内乘法(一)》单元集体备课 篇11
(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时子目标:
1、第一课时目标:《乘法的初步认识》
(1)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第二课时目标:《5的乘法口诀》
(1)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学会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2)熟记5的乘法口诀
3、第三课时目标:《2、3、4的乘法口诀》(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的、比较迅速的计算。
4、第四课时目标:《乘加、乘减》
(1)学会乘加、乘减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通过乘加、乘减算式题帮助学生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
5、第五课时目标:《用数学》
(1)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6、第六课时目标:《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比较熟练的运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读作:5乘4等于20。
教师指出:5和4相乘可以写成5×4也可以写成4×5。说明:求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中的一个进行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教科书“做一做“中的练习。做题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说出图中表示的是几个几?学生回答出“表示4个 2”后,提问:“可以怎样算?怎样列式?”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求 4个2的和是多少,也就是求4和2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式计算。
2、改写算式。出示课件:乘法的初步认识.ppt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是否还有没掌握的内容?如果有,请指出是哪个知识点?
三、教学重点剖析:
1、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1)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包含的要素分析:(A)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B)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C)通过比较,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是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方法。(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乘法是在学生学习完连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初步认识乘法,是后继学习表内乘法的基础。(4)突出重点的策略:A.第一个重点的突破,老师可以结合课本p44的主题图采用情景引入,问“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游乐场玩吧!”组织学生分区观察主题图。以摩天轮为例,先让学生先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个人,再分组讨论下“怎样数?”然后老师整理学生的汇报,凸显用加法的麻烦,从而引出一种更方便的列式方法——乘法算式。B.由加法算式引出乘法,先介绍乘号,告诉学生用乘号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然后边写从加法算式引出的相应乘法算式边说该乘法算式的读作。C.分别出示气球图和小鸭图,进一步显示乘法的优势,并让学生熟练看图列乘法算式。
2、第二课时《5的乘法口诀》(1)教学重点:初步知道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的用口诀求积。(2)包含的要素分析:(A)使学生学会5的乘法口诀,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B)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基于学生会“五个五个”数,先学5的乘法口诀,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4)突出重点的策略:A.可以组织学生用小棒摆雨伞或其他用5根小棒拼成的图形。从学生摆图形的活动出发,引入5的乘法口诀教学;同时,结合乘法的意义通过直观让学生明白口诀的来源。如,通过让学生用5根小棒摆成一幅雨伞图,并提出“数一数用了多少根小棒”,那再摆一把雨伞,求用了多少根木棒,先算2个5的和,强调2个5根,再写乘法算式;然后联系乘法算式引出“二五一十”这句口诀。通理,3把雨伞呢?4把呢?……这样,让学生经历归纳口诀的过程,能比教好地理解口诀的来源和它表达的意思。做好充分准备。B.解决这一重点可通过课后习题p51的做一做,题中呈现每盘5个西红柿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画面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让学生交流思考和填写的结果,接着,可以分别出示西红柿2盘、4盘、5盘实物图,模仿上面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填写和相互交流的练习中,巩固5的乘法口诀。
3、第三课时《2、3、4的乘法口诀》(1)教学重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2)包含的要素分析:(A)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B)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用乘法口诀正确的、比较迅速的进行计算。(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习完5的乘法口诀后进行学习2、3、4的乘法口诀,又为下一步学习6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4)突出重点的策略:教学时,老师可以充分运用课本例
2、例3的主题图,呈现画面的同时师予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借助“一颗幼苗上张开两片叶子“,引出乘法算式和2的乘法口诀。在教授3的乘法口诀时,先呈现出“向日葵长高了”画面,小燕子告诉学生“每行3棵”,由此逐一引出乘法算式和3的乘法口诀。在学习和总结完2、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生已有编出口诀的初步经验,让学生分组来尝试编4的乘法口诀。
4、第四课时《乘加、乘减》(1)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算式题的计算方法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乘加、乘减算式题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2)包含的要素分析:(A)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B)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C)能正确的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习完1~5的乘法算式和相应口诀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并为混合计算打下基础。(4)突出重点的策略: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小熊摘玉米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数学问题,如“一共有几棵玉米?”、“3只青蛙共有几条腿?”、“还剩几棵玉米?”……然后,选取问题“小熊摘掉一个后,还剩几棵玉米?”作为本节课的重点研究。接着,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尝试通过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算式得出3×3+2和4×3-1后,先问学生该算式“你是怎么想的?”分别再问“计算时先算什么?3×3、4×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2和减1?”最后,习题巩固,增强计算熟练性。
5、第五课时《用数学》(1)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解题能力。(2)包含的要素分析:(A)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B)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一年级已学习如何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上,尝试用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4)突出重点的策略:在教学本重点时,老师应先将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和过程复习一下(读题(尤其是题目中的数学问题)——分析本题求什么——找相关数学信息去解决问题)。接着,老师根据大象搬木头的情景图,让学生在图中寻找数学信息,然后问“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个过程(有3头大象,每头大象运2根木头,它们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让学生多练习口述。解决这个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两种解决的方法:a.2+2+2=6?根?.b.2×3=6?根?,这时,让学生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更简便呢?通过分析、小结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课后的习题再次巩固本课重点知识。
6、第六课时《6的乘法口诀》(1)教学重点: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2)包含的要素分析:(A)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B)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运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习完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关于6的乘法口诀,为后续学习7~9的乘法口诀作辅。(4)突出重点的策略:老师可以利用教材呈现给学生的金鱼嬉水的画面,先让学生数一数每条金鱼是有几个三角形组成的,明确一条金鱼是由6个三角形组成,两条呢?有2个6,是12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下3条、4条……呢?完成表格。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逐一列出乘法算式,尝试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由于学生已有归纳乘法口诀的基本能力,这里用合作讨论的方式,学生应该可以解决关于6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四、教学难点剖析:
1、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1)难点的具体表现:在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个别学生会列成相同加数×相同加数。如,5+5+5+5写成5×5。(2)原因分析:学生没有完全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容易和2+2=2×2或1+1=1×1等题混淆,(3)解决策略:形象地通过摆小棒等实物,让学生充分明白5+5+5+5其实就是表示4个5相加,而4个5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5×4表示,所以5+5+5+5=5×4;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将对乘法的意义的形象理解提升到文字性的理解,如5+5+5+5就是(4)个5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为 5×4。
2、第二、三、六课时《2-6的乘法口诀》(1)难点的具体表现:根据意图写出或算出乘法算式。(2)原因分析:审题不认真;图意不理解;口诀没记牢。(3)解决策略:教会学生审题方法,养成先审题再动笔的好习惯;鼓励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大胆地说出不懂的地方,同时,也鼓励优等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解释图意,必要时老师再补充;通过学生喜闻乐用的方式吸引他们牢记2-6的乘法口诀,如对口令、唱口诀歌、口诀大王、小竞赛等等。
3、第四课时《乘加、乘减》(1)难点的具体表现: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算出最后的结果。(2)原因分析:学生初次接触这类型的算式,对算式的理解不深,进而不能很好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3)解决策略:形象地通过摆小棒等实物,加深学生对乘加或乘减意义的理解,进而明白先算乘法方便,也就是说乘加或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先×后+、-。
4、第五课时《用数学》(1)难点的具体表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原因分析:不理解题目的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得不够好。(3)解决策略:重温解决问题的方法,多进行同类题型的练习,深化含义的理解;多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基于课型的教学策略:
1、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基本教学策略:结合主题图抽象出1—5各数→尝试用各个数字表示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利用计数器感知数序→利用儿歌帮助学生识记各数的形状→学习数字的写法→巩固练习
2、第二、三、六课时《2-6的乘法口诀》 基本教学策略:结合主题图编出2-6的乘法口诀→利用乘法口诀歌帮助学生识记2-6的乘法口诀→各种游戏练习巩固2-6的乘法口诀
3、第四课时:《乘加、乘减》 基本教学策略:利用情景图吸引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总结不同的方法→ 练习活动,加深乘加、乘减题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与习惯
4、第五课时:《用数学》 基本教学策略:充分借助主题图,进一步感知乘法含义→练习活动,巩固乘法含义。
六、练习题的分析。
1、教材的练习中,重点讲解的题目:(1)课本48页的第4题,做题之前老师要先让学生弄清图意,两个小熊猫一组,有这样的3组,所以是3个2,而不是2个3。(2)课本49页的第7题要求把可以写出乘法算式的写出来。练习时,老师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于把3+3+3+2改写成3×3+2或是4×2+3,把4+4+4-4改写成4×3-4或是4×2的学生,应给于肯定和表扬,进而促使学生乐于动脑思考,探索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课本50页的第10题,做题之前老师要先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要求用直尺连线。(3)课本57页的第1题,做题之前老师要先让学生弄清图意,如小青蛙一次跳3格,小兔一次跳4格,小袋鼠一次跳5格,然后,再让学生用口诀说出××一次、两次、三次……的格数。能用动画课件相配,会增加练习的趣味性。(4)课本57页的第2题,做题之前老师要先让学生弄清图意,为每个小动物选择过河路线帮助它们过河。可以不用直尺连线。(5)课本64页的第11题和66页的第2题,老师要注意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注:凡课本练习中出现的情景图,都尽量让学生先表述图意再做题
2、可能出现的问题:(1)学生在做练习时,习惯不去看图,先填算式。原因分析:填算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而且学生有一种思维习惯,就是见空就填。如果这种情况老师不加以引导,那课本上的很多图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解决策略:老师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初步的数学语言去表达图意,逐步培养学生填空前先看图,说图意的习惯。(2)课本中有比较多的地方要求学生填写或连线完成,个别学生书写马虎或懒得用尺。原因分析:学生年龄小,自我要求不高,有时甚至会得过且过。解决策略;注意发挥“小小书法家”的榜样作用,培养学生认真做题与书写的好习惯。
七、课时分配:(约9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课时2、5的乘法口诀 1课时3、2、3、4的乘法口 1课时
4、乘加、乘减 1课时
5、用数学 1课时6、6的乘法口诀 1课时
9、机动 3课时
第一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教具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这节课我们先进行一次口算比赛怎么样?其他同学认真听,看谁表现的最棒!出示课件:乘法的初步认识.ppt 让学生口算后,教师让学生观察:2+2+2、3+3+3+3 和4+4+4+4这几个算式的特点并指出:这几个算式都是相同数连加,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引出新课: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种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看到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会用小木棒摆出这些图案吗?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摆一摆:乘法的初步认识.ppt
(1)师生一起操作。指导学生摆小木棒。
教师摆出2个三角形,在摆3个四边形,问:我一共用了多少小棒?你们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先用加法算: 3+3=6或4+4+4=12。
问:3+3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4+4+4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
(2)让学生用小木棒摆小雨伞。
提问:“一个小雨伞用几根小棒?你摆了几个呢?”选学生代表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摆出相应图形,先让学生写出加法算式。(用加法算:4+4+4+4+4=20)
(3)教师叙述:求2个3或3个2相加是多少,4个3或3个4,5个4或4个5分别相加是多少,都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方法——乘法。
(4)学习怎样写乘法算式。
教师指出:第一个例子,要求2个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算是“3+3= 6”,用乘法计算就可以写成“3乘2或2乘 3”。两个数中间写“×”,这个符号叫乘号。(板书:3×2=6或2×3=6。)
提问:第二个例子,求3个4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应该怎么列式?
提问:第三个例子的乘法算式怎样写?
2.引导学生把上面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加以比较。
使学生看到: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后两个数分别表示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以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教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
【表内乘法复习课教学设计范文】推荐阅读:
二年级上册_表内乘法复习_教案08-03
《小数乘法复习课》教学反思07-14
乘法分配律复习课教案09-09
整式的乘法复习教案10-21
表内乘法口算练习题07-31
二年级表内乘法一教案08-23
用竖式计算表内乘法教案07-15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05-24
乘法口诀课教学结构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