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2024-09-21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精选10篇)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篇1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中国成立后,在系统引进和学习国外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教育评价实践活动在全国有组织地展开。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各地教育部门要把检查评价学校教育质量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2002年12月《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建立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明确了对学校评价的意义、内容、措施和方法。教育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的“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在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突出表现为: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忽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程度,在评价结果使用上重甄别证明忽视诊断和改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十分重要和紧迫。

二、泸州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的有利条件

(一)泸州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具有良好的改革氛围 1.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2011年3月召开泸州市教育工作会议,结合泸州实际,制定颁布了《泸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泸州市2011~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建成全省第一流的教育强市,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教育培训中心。为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纲要提出了泸州未来10年的十个重大工程和十项改革试点,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明确规定建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试结果。

2.市委、市政府充分认可市教育局在认真总结近十年来推进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梳理出的部分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未开齐学科课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忽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高中阶段招生秩序不够规范等五个方面突出问题,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对县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给教育部门下达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并在打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明确支持政策。

(二)教育行政部门强化教育管理,着力推进教育改革

1.强化课程管理,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计划。市教育局大力推进促进素质教育的15项改革工作,行文明确提出“三开”要求(即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每一门课程),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开发。2011年,全市开展“文轩杯”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材的电视展评活动,全市100多套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参加评比,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2.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改进德育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有机对接。注重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学生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感谢之情和奋进之志,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

3.强化学生课业负担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2011年,制定全市中小学、幼儿园3年减负计划,逐步解决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全市城区幼儿园和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学生的自主空间得到有效拓展,阅读课外书籍和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更加充足。

4.强化教学改革管理,积极推动新一轮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结构改革实验。有机衔接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实现教学结构优化和教学流程再造。全市教育系统课改热情高涨,不少学校主动加入到教学改革行列。

5.优化调整评估方案,建立考核导向机制。坚持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结合,强化定量评估的权重。重点调整修订了《县区素质教育评估方案》、《普通高中毕业班素质教育评估方案》、《初中素质教育综合评估方案》和《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评估方案》等4个方案,积极引导县区和基层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各县区建立了义务教育教学规程,并按照规程加强对学校的教育视导和督导。

(三)各级各类学校具有自觉的改革意识,在不同程度上实施教育改革

1.泸州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具有自觉的改革意识,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开展自主研究。在教学改革和特色课程建设方面,自主开展教学改革的学校达172所,绝大多数学校开展特色校本课程建设。

2.普遍建立了乡镇学校协作片区教研制度,片区内外的交流协作、重大课题协作攻关等各种教研科研活动活跃。各级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健

全具有科学性、激励性、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树立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面教育教学质量观。

3.各学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落实体育大课间操和艺术教育活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着力解决作业多、资料多、考试多、体育锻炼时间少、社会实践少、睡眠时间少、营养不合理等问题。

(四)市域内教育科研、教育评估自成体系,与市外专业院所联系密切。

1.市内教育科研与评价、师资培训体系完整,能够为实验提供专业支持。全市目前拥有市级教育研究机构1所,市级教育评估机构1所,县级教育研究机构7所,它们承担着全市中小学各学段教育过程管理、教育质量检测、开展教育科研、组织师培师训、为上级提供教育咨询等任务,市内还有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承担市内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小学教师师资培养,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能够为实验提供专业支持。

2.泸州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教育科研专业院所保持着密切联系,实验能够得到它们的专业指导。

三、实验的主要内容与实验构想

(一)实验的总体要求 1.实验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充分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推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2.实验的基本原则

实验遵循《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促进发展、坚持科学规范、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因地制宜”基本原则。在此前提下,实验将在以下要求下开展:

(1)行政督导与自主探索相结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评价各个环节的规划,整合和利用好相关评价力量和评价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协同推进相关改革,使各项政策措施相互配套,形成合力。各地和学校结合实际,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适宜的评价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

(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互促进。实验中,有关部门和学校组织即时性的、多次的和动态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学习基础、兴趣特长、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效益等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诊断,及时发现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调整,并为终结性评价的实施积累经验。终结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准,改变过于强调甄别和简单分等定级的做法,改变单纯强调结果和忽视进步程度的倾向。

(3)诊断机制和激励机制综合配套。评价以科学合理的内容和方法,严谨有序的过程,真实有效的结果,着重于发现问题,肯定成绩,评价的结果呈现要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起到诊断作用。在评价实施中,着力建立评价的激励机制,使评价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3.实验的目标任务

在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框架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把基础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特色评价和效能评价相结合,改进评价方式方法,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经过3年的实验,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实验的指标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品德发展

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内容,共20项关键指标。

实验要在涵盖以上5个方面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对照20项关键性指标,按照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细化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和评价标准的内容要求,完善综合评价指标框架。(附件:《泸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实施细则(试行)》)

(三)实验主要内容和预期成效

1.整合泸州目前正在开展的与教育质量评价有关的各项工作,形成完整的工作链条和教育评价体系。

(1)品德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为评价依据,以“泸州市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争做新时代雷锋’三年行动计划”、泸州市中小学生“屈原魂”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组织评选泸州市十佳少年、泸州市十佳留守儿童等系列活动为依托,针对 “行为习惯”、“ 公民素养”、“ 人格品质”和“理想信念”四项关键指标,形成评价量标,通过设计情境观察、问卷、采集原始数据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检测评价学生品德发展水平。

(2)学业发展: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等评价依据,以扎实有效推进教学结构改革、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强化全市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测、强化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等为抓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育管理,形成评价实施细则。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作出的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作品,以及与学生的交流等情况,作好及时评价记录,形成

原始评价数据,载入学生个人信息数据库。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作业以及综合实践等情况实行及时评价记录,实行质性等级评价。

(3)身心发展: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等相关文件为评价依据,开展阳光体育示范校和大课间活动评比、标准化学生食堂评比,加强学生视力保护,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抓好一年一度的全市性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艺术节、歌咏会;鼓励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以课题引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咨询、服务。根据有关文件和各种体育艺术活动的活动要求数据为考核标准,形成评价考核细则,评价工具和方法结合一般心理健康知识测试、《人际关系测试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SPSS分析软件定期进行分析,方法上采用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人际沟通知识与机能调查检测;根据指标量表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定期检测;注意集中采集原始数据;学生中考时体考分值为50分,进入升学分数;数据进入学生个人信息数据库等。(4)兴趣培养: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以及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为依据,以泸州市“校园三开放”(即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开放、学校体育器材保管室开放、学校计算机房开放)、“做好学生假期生活安排,让学生度过一个愉快寒假、愉快暑假”等相关要求和各项规章制度为评价细则,强化督查力度,围绕学生兴趣培养方面的“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 等三项关键指

标做个别访谈、现场观察、作品评价等质性评价,以激发学生兴趣、活力创造良好条件,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和特色课程建设,加大特长生的发现和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

(5)学业负担方面: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按“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 三个关键指标,制定相应的评价办法,突出“两增两减”(增加学生课前自习时间和课堂交流探究的时间,减少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和学生课外作业时间),着力打造快乐课堂、高效课堂,确保学生减负落在实处。加大“三开三减三开放”(即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每一门课程;学生学业减负、心理减压、身体减乏;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开放、学校体育器材保管室开放、学校计算机房开放)工作检查评价力度,评价方法采用设计问卷调查,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随机深入课堂,分层抽查15%-20%学生作业和考试题,得出一个总体评价。

2.在整合评价工作基础上,实验围绕以下方面内容展开并形成相关成果:

(1)探索构建全面反映学生个体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式。(2)探索构建系统综合评价学校和区域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的评价模式。

(3)探索实验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如何呈现和评价结果如何运用,构建评价的诊断、激励机制。

(4)探索开发实验指标体系综合测试的评价工具,建立数字化评价管理平台。

(5)在前述工作基础上,构建完整的、涵盖各学段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

(四)实验难点的突破

通过实验,实现以下难点问题的突破:

1.缺乏相应具体标准和全国或区域常模指标评价问题的突破。争取经过实验,对学生品德发展、兴趣特长、理想信念、好奇心求知欲、潜能发展等只有原则性要求、缺乏具体标准的指标,开展集中攻关,形成能够有效观察、有效测量且能应用于实践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通过现场推进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2.学区教育质量整体评价问题的突破。经过实验,建立学区整体评价机制,各县区将本区域划分为若干学区,每学区内学校的发展进行整体评估,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必须联系一定量的薄弱学校,落实帮扶薄弱制度。

3.教育内涵发展问题的突破。探索城乡联合办学、结对帮扶等内生式教育发展模式,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机制,力求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关键环节、条件保障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

(五)实验周期与进度安排 1.实验周期

实验周期规划3年,自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2.实验进度安排 实验划分为3个阶段。

(1)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为第一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为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基础上,依据国家中小学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办学行为的要求,结合泸州实际,通过调研座谈,拟出《泸州市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细化各项指标,草拟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试行)、评价方式方法(试行)。

评价标准要求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借鉴PISA和上海绿色指标,重在综合考查学生发展状况,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

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评价方式强调改变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进行评价的做法,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强调改变单纯强调结果不关注发展变化的做法,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的努力程度;强调改变过于依赖外部评价而忽视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做法,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

评价方法在充分利用已有的学生成长记录、学业水平考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等成果和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机构的评价工具主要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辅之以必要的现场观察、个别访谈、资料查阅等。

(2)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为第二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分两个步骤实施:

第一步骤: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全市四年级、七年级和高一年级进入实验试点。试点学校要根据市县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在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细化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和评价标准的内容要求,通过监测跟踪、积累数据等方式,逐步调整充实和完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

第二步骤: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在试点基础上,全域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①根据《泸州市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指导各县区学校开展实验,加强实验的过程管理。

②每学年末组织一次全市性教育质量综合测评,测评对象根据实验进度确定,测评手段为学业测试、问卷调查、情境观察、体质健康监测等,测评内容涵盖《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划定的5个指标体系。测试结果采取泸州市中小学生教育质量综合

测评总体分析报告和各县区中小学生教育质量综合测评总体分析报告形式呈现。

(3)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为第三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泸州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标准和相关配套改革。

(六)实验工作机制

1.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落实和检查,按照一月一小结、一期一总结的工作时间安排,科学组织评价和运用评价结果,推进改革的实施。

(1)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对本县区学校进行分析诊断,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市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各县区的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诊断基础上,形成县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和全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综合评价报告注重对学校优势特色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反映,不简单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总体性的等级评价。

(2)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参考,作为评价考核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指导学校正确运用评价结果,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对于在办学中存在困难的学校,要给予帮助和扶持。对于存在违规行为且在规定时间内不落实整改要求的学校,要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各类评优奖励资格、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逐步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2.市、县区教研部门加强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研究,加强专业基础能力建设,为教育质量综合改革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

(1)将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纳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范围,确定专项课题深入研究。整合市内教育科研、教研力量,选拔业务精干、能力突出的人员参与研制工作,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先进评价理念、掌握评价专业技术、专兼职相结合的评价队伍。组织开发科学的评价工具,充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字化管理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2)市、县区教研部门分工合作,市教研部门主要负责全市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对全市九义阶段教育质量进行抽样监测、评价;各县区教研部门负责本县区九义阶段学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配合市教研部门开展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工作。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发评价工具,为开展评价、改进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3.市、县区教育督导部门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范围,督促学校转变观念。市教育评估部门及其他教育评估部门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积极参加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4.抓好实验学校,引导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组织中小学校按照评价指标的内容和要求,开展对照检查,逐步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切实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四、实验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泸州市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成立泸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领导组,加强对评价改革工作的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领导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领导组下设泸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组,项目组组长由市教育局局长担任。项目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项目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项目组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具体任务、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项目组下设各有关工作组,分别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推进。

(二)保障经费投入

1.设立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专项经费,实验专项经费纳入教育经费预算,保障评价工具开发、专业培训、专门测试和调查、评价日常工作等必要的经费。

2.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市级层面所需经费由市教育经费支出,各县区比照市级项目,设立本县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专项经费,根据实验工作所需,足额保障实验各项工作的推进。

(三)协同推进相关改革

1.深化课程改革,推动中小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化实践育人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改革升学招生考试制度,不简单强调考试分数,而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能力和素养,探讨如何把5项内容、20项指标纳入升学考试评价。加快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的考查。

3.认真组织培训,加强宣传,提高学校、教师实施和适应评价改革的能力,争取社会对改革的支持。

(1)组织参加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专题培训,把握好改革的总体要求,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2)组织本地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使中小学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评价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掌握评价的基本方法,克服在部分地区、学校和教师中存在的陈旧评价观念以及对评价改革的疑虑。

(3)加强宣传,争取社会对评价改革的支持,以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宣传中小学评价改革,宣传现代教育评价思想,转变传统的考试评价观念,使评价改革得到全社会的广泛支持。

4.分工协作,增强工作合力。

泸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由“泸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组统筹,市教育局义教科、普高科、德育体艺卫科、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通力协作。

(1)市教育局义教科、普高科加强与教育部、省教厅基础教育司、处联系,组织参与教育部、省教厅相关培训,组织市级培训,组织开展升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2)市教育局德育体艺卫科收集学生身心发展、体质健康数据、艺术体育特长发展数据,与市教科所配合,开展品德发展水平指标细化调研。

(3)市教育督导室在义教科、普高科、德育体艺卫科配合下,定期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并撰写综合评价报告。

(4)市教科所组织力量细化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和评价标准,开发评价工具、分析评价数据。

各县区有关部门对应市级有关部门职责,加强与市级部门联系,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泸州市教育局 二0一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篇2

一、健全机制, 搭建平台———项目组活动制度化

1. 建立项目工作机构。

学期伊始, 我校在通过评审, 成功申报为苏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综合改革”项目学校的基础上, 就着手组建了项目领导小组, 并按照活动要求构建了活动网络, 搭建活动平台。我们成立了由校长室、德育处、教导处、教科室共同组成的项目领导机构。校长室、教科室负责项目方案的策划、制订。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以冯美虹副校长为组长, 沈利民、朱曙岚、吴淑英等10位老师为成员的“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项目专项工作小组, 明确了各条线、部门的项目工作内容, 构建了以分管校长主抓, 德育处、少先队、心理咨询室等条线构成的活动网络。

2. 制订修改项目实施方案。

围绕研究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 我们先后制订了《生本教育形态下小学生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方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方案》、《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实验项目方案》等实施方案, 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 几易其稿, 最后以“苏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之《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研究方案》参加了4月1日市教育局举行的项目启动仪式暨专家首次指导活动的小组交流, 并得到了恽敏霞、吴举宏、董洪亮、陈玉琨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点评。专家指导组的加盟, 成为了我校项目研究的助推器, 让我们树立了信心, 增强了力量。之后, 我们按照专家意见再度认真修改、完善方案。

二、专家引领, 搭建框架———项目组研究活动有起色

5月27日, 我们报请市教育局基教处领导同意, 专门邀请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任董洪亮博士来校指导, 区教育局陆巧明副局长专程陪同。学校校长室全体成员、项目组全体成员及教科室、教技室主任参加了这次活动。董主任从“你认为当前评价出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评价有什么需要或值得改进的地方?”这两个问题入手, 仔细听取了与会成员对项目的认识、思考和设想, 并逐个耐心点评。在相互对话交流的过程中, 大家逐步统一了认识, 明晰了研究的思路———“以评价改革促进学校整体改革”。

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制订了黄桥实验小学评价改革的行动方案。先期以行动研究的方式积极开展评价项目的研究。主要内容有———

1. 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来构建立体的指标框架。

改“学业水平”为主的一维评价为立体的多维评价。把《意见》中的五大板块、20项关键性指标细化、具体化为学生能做到的, 可分年段来考查、可评比的评价条目, 并把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过程中。

2. 以增量变化来构建动态的评价体系。

把重总结性评价转移到重过程性评价上来, 关注师生在学习、工作中的增量变化, 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 并以合理的形式在各层级平台上展示。让评价成为与过程相平行的有效手段, 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3. 以集体力量来发挥评价的诊断作用, 培养师生自我意识。

遵循平行教育原则, 引导师生在班级评价、群体评价中认识自己, 提高自己, 完善自己, 培养自我意识, 提高自我能力。

三、规范管理, 夯实流程———项目研究工作有成效

依托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这个平台, 我们从一开始就把本项目的研究工作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实施和管理。我们建立了项目研究的组织, 构建了项目研究的操作平台, 并成功申报了《生本教育形态下小学生评价机制实践研究》这一市级“十二五”课题。项目组先后活动4次。学校五年级全体学生还按照市局统一部署, 参与了上海市闵行区“绿色评价”改革项目的学业测试和问卷调查活动。此外, 我们还加强了项目管理, 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加强了项目信息报送工作。二是按照学校教科研工作规范开展好项目组活动。三是加强重点项目过程管理, 并做好相应的协调、跟踪、服务工作。

四、下阶段项目工作重点

董主任的来校指导, 为我校的项目推进开启了“以评价改革促进学校整体改革”的思路, 初步形成了我们黄桥实验小学评价改革的行动方案。下阶段, 我们将在专家的指导下, 因地制宜地以评价为主题, 优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工作有———

1. 改变校园环境。就是用新的教育主张来改变校园文化, 优化校园环境, 把自己的教育主张充分地表现出来。

2. 改进教育教学过程。就是用崭新的教育理念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篇3

《通知》强调,各实验区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组织,认真做好实验工作。要在申报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订实施工作方案,明确实验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突出系统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通知》指出,各实验区要在认真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细化指标考查要点、评价标准和依据,开发评价工具,在区域内开展评价,进一步修改完善。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篇4

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好坏,是与教育评价理论,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紧密相关,密不可分。但是,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育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在实践中还没得到切实的解决,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突出表现为:在评价内容上中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忽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程度,在评价结果使用上重甄别和证明忽视诊断和改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十分重要和紧迫。

二、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素质评价》的肤浅认识

要提升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素质评价》,我认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都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同时也得到了学校的积极响应和努力配合。但是还有很多的实在工作要做:

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认识不到位,同时,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还不够具体,可操作怎么样还有待实践。

2. 社会,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认同度还没有深入,要使社会学生及家长较好的配合此项工作还要做大量的宣传和引导,使之有清醒的认知,方能使《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素质评价》得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篇5

“阳光少年”评价体系是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罗森塔尔的“期望理论”和一些学者的“潜课程”理论支持下,根据现实背景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它将更加有效落实德育内容,并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家庭表现、社区参与、学业要求、特长发展等方面提出系统要求,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将奖励分为四个级别,即“阳光宝贝(喜洋洋卡片)”——“阳光天使(喜报)”——阳光少年(证书)——优秀阳光少年(奖章),有效地促进学生不断自我发展,增强了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阳光少年”评价体系操作步骤及要求

第一级 阳光宝贝

1、红色“阳光宝贝”:是表彰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例:做好事、关爱他人、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等等内容。

2、蓝色“阳光宝贝”:是表彰学生在学科学习、特长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或学科学习中的创新思维等。

此项奖励可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相结合。例:拼音验收过关了、成绩提高了、会徒手翻跟头了、跑步的速度快了、会制作幻灯片了、朗读有感情了、会制作小模型了等等。此级标志由全体教师共同发放,其最为重要,是学生最终能否获取优秀阳光少年奖章的最初始阶段。为使存在着差异的每位学生都能增强信心,自我约束,尽力地为争取高一级的目标而努力,从而达到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特长发展都能取得明显进步的目的,具体的发放要求为:

1、在发放过程中,各年级、同学科应尽可能地统一标准(已有的标准供参考)。教师可随时根据学生实际表现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2、此级标志可适当向后进学生及在某一方面有进步的学生倾斜。

3、每月每位老师发放的阳光宝贝数是按照6:4的比例,班主任,特别是科任教师应充分用好手中的“宝贝”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取高一级的标志。

3、教师按学科将获取的“阳光宝贝”贴在班级评比台位置。

4、班主任需格外关注学生每一枚“阳光宝贝”的由来。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同学间经常互相学习、检查,营造学生间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5、学生在校内外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由相关的部门按单项奖的奖励标准负责统一发放。

第二级 阳光天使

每周由班主任为满10阳光宝贝”标志的同学换发1份“阳光天使”喜报。

此级标志由班主任负责发放。

1、学生满6红色阳光宝贝、4蓝色阳光宝贝,应到班主任老师处换取一份阳光天使喜报,贴在教室的“荣誉栏”内。

2、班主任每月填写一份学生“阳光天使”统计表,学校定期到各班抽查。

3、对于后进的、难以换取阳光天使的学生,班主任可帮助他们找出各自的闪光点,予以鼓励,使其树立信心。

4、换取时间由各班主任自行安排。第三级 阳光少年(证书)

每学期末由教导处、大队部对获得5份“阳光天使”喜报的同学,在全校大会上颁发“阳光少年”证书。

此级证书由学校教导处和大队部负责发放。

1、原则上每个月,班主任把满5份“阳光天使”喜报的学生名单报大队部。大队部负责登记名单报信息处负责网上登记并制作完成证书。(特殊情况除外)。

2、学校每月举行一次阳光少年证书的颁奖仪式。班主任在每月末将获得阳光少年证书的同学名单上报大队部。

第四级 优秀阳光少年(奖章)

每学年期末对获得四个证书的同学,由校长颁发“优秀阳光少年”的奖章。其照片、事迹、作品等将在班级或校级“阳光少年展示栏”内展示,该队员也将作为市、区优秀少先队员的当然候选人。

此级标志由校长颁发

1、每学年期末前三周(六一儿童节)取得四个证书的《优秀阳光少年登记表》报大队部。大队部登名造册报学校行政会。经学校行政会讨论通过后,学校组织隆重的颁奖仪式,由校长在全体师生前颁奖,并与其合影留念。

2、大队部负责将学生事迹简介在学校广播站、公示栏内作宣传,并做好书面资料的汇总与保存。

3、信息处负责影像资料的拍摄、剪辑与保存,并将校长与学生的合影送交班主任,由班主任发给学生。

4、学校对优秀少年奖章的获得者的认可度将进行抽查。不符要求的取消荣誉,另行处理。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篇6

温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一、改革背景和试点基本情况介绍

温州是民营经济的优势地区,教育领域也呈现这个特点,民办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总量多,贡献大。温州现有民办学校1748所,在校生41.3万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27.3%。由于民办教育的强力支撑,温州形成公、民办教育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仅基础教育每年为财政“减负”近20亿。

民办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形势的发展,民办教育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局限性逐步显示,制约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导致民办教育整体走弱。

温州与全国一样,存在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共性问题。我们经过深入调研,梳理了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十大问题。如法人属性问题,民办学校因被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享受不到公办学校享有的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队伍建设问题,民办学校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存在公办、民办学校教师的“二元”体制。合理回报问题,因为国务院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民办学校回报方式靠学校财务的“真空状态”以及“技术处理’’来获得。此外,财政扶持、产权属性、法人治理结构、会计制度、投融资体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政策性障碍需要打破。为创造新一轮民办教育大发展的新局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国务院办公厅也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将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落在了作为民办教育标志性省份的浙江,浙江将这项试点落实在温州、宁波两市以及德清、安吉两县。

今年开始,温州全面启动改革试点工作,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书记、市长先后6次进行专题研究、先后7次作出批示,市政府分管领导不下20次组织专题研究,教育、发改、财政、规划、国土资源、人力社保、金融、民政等十多个部门牵头成立六个课题组进行为期五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和政策研究,考察了上海、昆明、深圳、重庆等地的民办教育,研究了云南、湖南、江苏、山东等地的民办教育政策,草拟了“1+7”的调研报告集,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了计划付诸实践的综合意见和配套制度初稿。

9月份,温州民办教育改革综合文件《关于实施国家民办教育改革试点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10月

份,我们进行配套政策的攻坚阶段,根据突出操作性、可行性的原则,部门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密集协商,并请高校相关专家和律师参与,出台了法人分类管理、公共财政奖补资金、财产法人权、财产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社会保险、办学水平评估、现代学校制度等九个配套的实施办法,形成“1+9”政策体系。

二、改革基本思路

综合意见确定了温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改革办法和目标定位。总体思路是:以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为改革的根本目的,从问题出发,按照公、民办教育同属于国家公益性事业的法律要求,在同等待遇的基础上清理各种歧视性政策,破解民办教育在师资、产权、税费等政策方面的障碍,全面进行“制度重建”。

改革办法是:实施分类管理,从民办学校营利或非营利的属性出发,开展民办事业单位法人和企业法人分类登记管理,研究制定不同的政策体系,由民办学校举办者按要求合理确定学校属性,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办出水平和特色。

目标定位是:一是政府层面,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健全教育公共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形成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创造区域民办教育改革的优秀模式,为国家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二是学校层面,以质量和管理创新为重点,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位学生,建设多元、特色的民办教育优质资源。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使温州教育整体质量能领先全国。

三、主要政策亮点

这次温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主要政策亮点是:

(一)法人属性分类。这是民办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引起全国的普遍关注。我们提出,非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进行登记管理,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按照企业法人进行登记管理。非全日制的民办学校按照企业法人进行登记管理,确实从事非营利性的,也可以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

(二)办学体制改革。积极开放教育投资、生产、供给领域,吸引民间资本,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举办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等多种方式办学。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大、中型企业以职业学校为重点投资办学。鼓励优质公办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支持民办学校办学。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探索委托管理等办学形式。

加大教育引资力度,推出一批重点项目引进民间资金建设优质学校。各地要有计划、有步骤推出一批公办品牌学校进入教育引资市场,交给社会团体或个人办学,建设全国一流的民办学校。探索通过土地、校舍等要素低租金或者零租金等方式,交由有教育情结、教育经验、经济实力的教育名家或品牌学校通过民营机制办学,建设高端学校。

(三)投融资体制改革。一是建立了温州教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是

探索组建由国资引导民资参与的教育担保公司或者纯民资的担保公司,为民办学校提供贷款担保等服务。

(四)财政投入方面。从2011学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作为民办教育专项奖补资金,提高幅度达2500万元,从升等奖励、教师培训等方面对民办学校进行多方位的资金扶持。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根据当地民办教育规模和公办教育经费水平,设立民办教育专项奖补资金。

同时,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以当地同类公办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为基准,建立政府向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的经费投入制度。对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学校,以落实教师社会保障政策,足额缴纳教师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应缴部分,以及落实当地民办学校教师最低工资制度和相应会计制度为前置条件,根据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按当地上生均教育事业费的一定标准进行补助,各县(市、区)在三年内按比例执行到位。补助标准分别为:义务教育阶段30%到50%,学前教育、高中段教育20%至30%。民办高校按照培养的学生人数,由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所需经费由当地财政按实列支。

(五)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土地方面,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学校,可以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按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学校原则上以有偿出让方式供地。鼓励民办学校在规划许可的前提下,依法依规通过土地置换新建、迁建、扩建学校,做强做大优质资源。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学校,各项建设规费减免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

税收方面,根据民办学校属性不同依法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学校依法享有公办学校同等的税费优惠政策。登记为企业法人的民办学校,提供学历教育劳务所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由税务部门先征缴后再予返还地方所得部分,同时规定该项税收优惠政策允许该类学校享受5年。

此外,也根据法人属性分类实行优质优价的收费政策。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学校,由民办学校按不高于当地上生均教育事业费3倍的标准自主确定(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特别优秀学校,可按不高于当地上生均教育事业费5倍的标准自主确定),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后执行。按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学校,收费项目及标准由学校自主定价,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后执行。

(六)教师社会保障问题。所有符合规定要求的民办学校教师均与公办教师一样,按事业单位标准参加社会保险,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费,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应缴部分,由民办学校承担,由当地财政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该项政策是民办学校稳定师资,留住优秀教师的有效办法,体现了这次改革抓住了“关键因素”。

为改善教师待遇,要求各地要参照公办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标准,制定民办学

校教师工资指导线(最低标准),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要完善基础工资档案,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要求民办学校要按照当年生均公用经费的10%和教职工工资总额的3%足额提取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尤其针对民办幼儿教师资格证持证率极低,教师整体队伍差强人意的现状,提出要按人均3600元的标准在三年内完成一轮民办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工作,所需经费由市、县财政和民办幼儿园三方共同承担。

(七)支持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有利于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则,促进全日制的公、民办学校教师合理流通。一是支教。公办学校教师到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学校支教,其原有的公办教师身份、档案关系、工资和社会保险等均保持不变,同时享受民办学校的应有待遇,支教期满,回原单位任教;到登记为企业法人的民办学校支教,其原有的公办教师身份、档案关系和社会保险保持不变,工资由民办学校负责,支教期满,回原单位任教。二是应聘任教。公办学校教师应聘到民办学校任教的,经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人事代理。区域内,合同期满未续聘、本人愿意重新回到公办学校任教的,在流入学校编制许可的情况下,经教育、人社部门批准,可通过直接考核的方式选聘;跨区域流动的,需经教育、人社部门批准,参照公办教师流动程序办理,迁转社会保险。

建立民办学校教师到公办学校的流通机制,实行人事代理并按公办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的民办学校教师,可参加公办学校的招聘考核,一经录用,工龄、教龄予以连续计算。经过3年的努力,使公、民办学校教师在实施健全的资格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基础上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自由流通。

(八)合理回报制度。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提取其他有关费用后,在办学有结余的前提下,经学校决策机构研究决定,并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从办学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奖励出资人。对于合理回报的上限,我们修订为:年奖励金额不超过出资人累积出资额为基数的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按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学校按企业机制获取利润。

(九)产权属性明晰。明确了各类民办学校在财产的归属、使用、收益、处分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提出了出资人股权、产权转让、继承、赠与方面的具体要求。此外是对会计制度进行了调整,加强学校的财务规范化建设。

(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一是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以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促进公办教育开放办学。以改革学校法人制度为核心,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政府部门要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明确权限和职责,实现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二是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引入民办学校灵活的办学机制,加快推进公立

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赋予其作为独立法人所拥有的内部运行管理自主权,切实提高公立学校竞争力。健全学校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健全教职员工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学校内部科学、民主管理。加强学校办学质量监测和评估,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民办学校要加强董事会或理事会建设,全面推行民办学校监事会或监事制度,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推进专家治校。依法落实民办学校招生、教师招聘、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篇7

一、立足教育综合评价改革提出新理念

新学期的主要工作就是要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周开设礼仪大课堂;少先队大队部依托德育校本课程,构筑以礼仪教育为抓手的少先队活动新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六年的小学生涯中完成“学生礼”,做一个合格的好少年。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童真童趣为依归,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三月份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四月份结合读书节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五月开展警校共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革命传统报告会,法制讲座活动,后期开展以“书香礼仪”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庆六一展示活动。本学期,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读书节活动,从策划到主持,相应的工作都打算交给学生,教师退到幕后。活动前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设定内容,活动中让他们自己唱主角,从主持、表演到颁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二、构建符合教育综合评价改革理念的管理运行机制

通过学习教育综合评价改革,我们认识到: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是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的关键。准确理解教育综合评价改革的理念,建立实施教育综合评价改革管理运行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过去,我们提出了“尊重生命,夯实基础,打亮孩子人生的底色”的办学理念。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倡导个性化的发展,积极为教师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舞台,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三、生本教育是有效途径

2014年暑期,我有幸结识了郭思乐教授,我校部分教师到广州参加生本教育学习,此后每学期都安排生本教育培训,以此为契机,促进学校管理和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这两年,我校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展了“生本教育”实验,在进行生本教育改革之初,我们做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各学科组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来都要做学习汇报,消除教师对生本教育的怀疑、抵触心理。我们先在青年教师中实验,以“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探索生本课堂模式。通过实验,教师认识到: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就是最高的课堂预设。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都不陌生,但实施效果却有好有坏,我们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例如,在独立自学阶段,学生的作业态度不端正,质量不高;在小组交流阶段,优生抢着发言,小组研讨结束时,不懂的学生还是不懂;在小组展示阶段,展示的内容没有经过筛选,展示的不是关键内容,不是重难点内容,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在研讨课上,大家都会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设想,其他教师也会给出相应的建议。现在,生本课堂得到了教师的充分认可,效果显著。

通过生本教育培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教学改革的推进,必须“兼容并包”,善于吸纳先进的经验。正如郭教授说的,我们努力看到人,看到人的状态,深信生命潜能的激发会回报我们想要得到的一切:“快乐”“素质”“成绩”。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篇8

剑岭小学乌石分教点 黄伟芳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数学)》是依据2003年教育部公布的各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广州市中小学现行使用教材制定的。它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工具书。它的评价内容基本分为:学习内容、评价标准(或评价要点、水平达标要求等)、评价方式、评价示例。下面就我读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数学)》以后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我认为《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数学)》对教师在教学中有比较好的引领作用。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阅读之后对教材都会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对知识点的把握会更准。让教师有纲可依,有例可照。那里面列明了每个例题的重难点,每个例题讲解的方向,学生应达到的水平。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数学)》是为规范教学行为而设定的。它完全是对新课标的细化,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常规教学,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一把尺子。《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数学)》可以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把握,包括学段教材解读、全册教材解读、整套教材的编排特点、整体安排等。作为一位教师把握住了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就等于先抓住了教材的根本,授课时就知道哪些知识应该讲,应讲透,应拓展,应延伸,上课就不会无所适从,而是有的放矢,讲为学用。因此,有了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数学)》的指导,在教学时,有些教学内容要教到什么程度,要从哪个方向去教,我的心里就有底了。同时,我应用《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数学)》的一些方法引领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开始能够从教材的总体框架去学习,同时也开始喜欢上数学了,总体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这本书对每个知识点都有评价标准,让老师在教学中有依有据。而且,这本书对整一套教材有规范的说明,让老师熟悉了解所有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篇9

2010年3月3日,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了《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并召开了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根据协议,教育部将支持上海在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

一是探索教育公共管理新体制和新机制,提升教育公共管理水平;二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三是探索教育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与路径,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四是探索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机制与模式,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五是探索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机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六是建设教育发展战略性支持平台,增强教育基础研究的决策咨询与服务指导功能;七是增强上海教育辐射服务功能,探索建立教育区域合作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10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求,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主要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采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法,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从而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二、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过程性原则。

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行为观察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激励性原则。

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全面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面向全体学生,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四)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五)互动性原则。

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学生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生、家长、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分别对学生进行考核,每学期结束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等级评估。

(一)道德品质

1、遵纪守法

A、自觉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模范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主动维护公共秩序,勇于和不良行为作斗争。

B、自己能遵守法纪,但不能和不良行为作斗争。

C、不能自觉遵纪守法,表现散漫,时常有小的违纪行为发生,有时甚至出现违纪行为。

2、热爱集体

A、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自觉自愿为集体做好事,无私奉献以行动为集体争光添彩。B、能服从集体利益,关心集体事情,但不能主动为集体做好事。

C、对集体漠不关心,缺乏集体荣誉感,因个人表现不好使集体荣誉受到损失。

3、爱护公物

A、自觉爱护公物,不损坏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看见破坏公物的行为,积极制止。B、能够爱护公物,不损坏公物,但不能主动制止破坏公物的行为。C、有时会故意损坏公物。

4、举止文明

A、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礼貌用语。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集合做到 “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B、见到老师、客人问好,向别人请教,态度诚恳。不打架,不骂人,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

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文明观看比赛。

C、见到老师、客人有时不能主动问好,向别人请教,态度不诚恳。有时给同学起绰号或歧视某些同学,个别时候不能文明观看比赛。

5、爱亲敬长

A、尊敬老师,虚心求教,服从教导,有礼貌,配合老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主动和老师谈心,达到师生沟通、相互理解、帮助父母和老人。

B、尊敬老师服从教导,有礼貌,但与老师沟通不够,尊敬父母,但有时顶撞父母的批评。

C、虽然能接受老师教育,但态度不诚恳,有时出现不尊重老师的言行,对父母不尊重。

6、诚实守信

A、衣着朴素,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虚伪,不欺骗,考试不作弊,不抄袭作业,在同学和老师中有信誉。

B、待人诚恳,言行一致,但有时对老师、同学和家长不敢讲真话,有糊弄作业的现象。

C、待人不够诚恳,言行不一致,有欺骗老师和同学及家长的现象,有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行为。

7、谦虚明礼

A、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B、听对方说话,不打断他人,但有时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能够听取他人的批评。

C、听他人说话,有时会随便打断他人说话。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能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一旦妨碍了他人不能及时道歉。

(二)公民素养

1、遵守公德

A、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心社会和他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B、能遵守社会公德,认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C、能基本遵守社会公德,不顶撞师长、父母。偶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但能知错就改。

2、勤劳节俭

A、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爱护公物财产,生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浪费,不乱花钱,不追求高消费,主动做家务劳动。

B、能注意节约,爱护公物,但劳动观念不强,在家里基本不做家务,有浪费现象。

C、懒惰,在家从不干家务,经常浪费食物和物品,花钱大手大脚,与别人比吃比穿,有破坏公物的行为。

3、有责任心

A、热爱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和他人。表现突出,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嘉奖。

B、愿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维护公共设施、有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太强。

C、社会责任感不太强,偶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但能知错就改。

4、自强自信

A、有健全的人格,有自尊心和荣辱感,有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精神,有竞争意识和成就感。B、有健全的人格,有自尊心和荣辱感,但缺乏自主意识和自信心,有依赖性,成就感不强。C、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自己不能照顾自己,依赖性强。

5、自护自救

A、正确熟练掌握各种不同险情的自护自救常识和方法。

B、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不同险情的自护自救常识和方法。

C、简单掌握各种不同险情的自护自救常识和方法。

6、宽容友爱

A、团结同学,诚恳、热情地对待他人,与人发生矛盾时,主动做自我批评。B、友爱同学,愿意帮助他人。

C、与人斤斤计较,有时不能与人为善

7、竞争向上

A、有远大理想,有奋斗目标,有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B、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想法,但有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C、理想和奋斗目标不远大,不严格要求自己有时挨批评。

(三)学习能力

1、知识技能

A、各科学习成绩普遍较好,而且在某一学科有突出的成绩。

B、各科学习成绩一般,在某一学科学有所长。C、各科成绩都不理想,而且没有特长。

2、搜集、整理、积累

A、能运用语言和书面清楚的表达思想,对事物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思维活跃有创造性。

B、思维能力一般,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基本清楚正确,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造性。C、思维能力较差,理解力低,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经常出现偏差和错误。

3、惜时乐学

A、能合理安排时间,能完成各项作业和学习任务。B、有时学习抓不紧,有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C、贪玩,不珍惜学习时间,经常不完成作业。

4、勤思善学

A、能主动学习与独立思考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能有效地使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独立获取新知识,学习轻松自如。

B、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独立完成课前预习、课上笔记、课后复习,定期总结学习过程。

C、自学能力较差,不能独立完成学习过程,学习吃力。

5、勇于探究

A、热爱科学,渴望知识,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勤奋、刻苦。B、学习知道努力,态度比较认真,但自觉性不够高,也不刻苦。C、学习兴趣不高,态度不认真,不勤奋,需别人督促。

6、实践创新

A、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B、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及已有的经验和技能,能够交流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C、不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及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

(四)交流与合作

1、交流、沟通

A、能够使用普通话主动与他人交流与沟通,积极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

B、能够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与沟通,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

C、能够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时不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倾听、评判

A、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善于在倾听中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善于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流、提出疑义。

B、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够在倾听中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但不能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流、提出疑义。

C、倾听不认真,不能在倾听中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并提出疑义。

3、尊重、理解

A、善于交流,能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与家长、师长和社会相处十分和谐,知道感恩和回报家长、师长和社会。

B、能换位思考,能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与家长、师长和社会和谐相处,知道感恩和回报家长、师长和社会。

C、基本上能与家长、师长和社会和谐相处。偶有不能换位思考、不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的情况。

4、谦让、主动

A、在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中,能够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做到与人合作,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具有宽容与谦让精神。平时能够主动关爱同学,热爱集体。

B、能够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做到与同学交流合作中,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不唯我独尊。关爱同学方面不够主动。

C、与同学交流中不谦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经常为一点点小事斤斤计较,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从不主动关爱同学,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5、团结协作

A、有合作精神,能团结同学,关心他人,待人诚恳,助人为乐,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B、与同学相处较好,团结不广泛,只能帮助自己喜欢的同学。

C、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对他人漠不关心,为人自私,难于相处,不受大家欢迎。

(五)运动与身心健康

1、良好的卫生习惯

A、懂得卫生知识,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B、在生活、饮食、卫生方面存在某些不良习惯,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吃零食,书写姿势不端正等。

C、缺乏生理卫生知识,在生活中有严重的不良习惯,个人卫生差,又不努力改正。

2、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A、热爱体育运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认真上好两操一课,不缺勤。B、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一般,能认真上好体育课,但有缺勤情况。C、上体育课不认真,经常申请免体育课,甚至旷课。

3、身体健康状况

A、体质强壮,适应力强,体检各项指标正常,眼睛不近视,没有疾病,全年出勤率100%。

B、体质一般,体检各项指标基本正常,眼睛不近视,有少量病假。C、体质弱,眼睛近视,适应性差,经常生病。

4、勇于面对挫折、挑战

A、能够勇敢面对挫折,不害怕,不逃避,对自己有极强的自信心,有较强的耐挫能力。勇敢面对困难,不退缩,敢于挑战。

B、能够面对挫折,不害怕,不逃避,对自己有自信心,但不强。能够面对困难,但不敢挑战困难。C、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对自己失去信心。不能面对困难,只会退缩到其他人的身后。

5、不任性、不偏激

A、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性格和行为不偏激,不钻牛角尖,不走极端。

B、能够清楚自己的行为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一定约束的。面对出现的问题,能够理解别人的做法。

C、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只要自己认准的事情,无论对错就钻到底,不听从别人的忠告。

(六)审美与表现

1、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A、具有较好的审美情趣,能够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音、美评价优秀。

B、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能够正确区分美丑,注意仪表,穿戴得体。音、美评价良好。C、有一定的审美情趣,穿戴仪表基本与小学生相宜。音、美评价合格。

2、积极参加艺术活动。

A、具备较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积极参加艺术活动或训练,能够进行简单的艺术创造活动。B、平时积极参加艺术活动,能用一定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C、平时很少参加艺术活动,表现力不够,表现方式单一。

3、能感受并欣赏美

A、对美好的事物有较强的感受与欣赏能力。B、感受与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不够强。C、缺乏感受与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

4、多种方式创造、表现美

A、能够结合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用心感悟生活中的美。能够通过说、写、唱、画、表演等多种形式创造美、表现美。

B、能够感悟生活中的美,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创造美,对于表现美的方式不够多样。C、能够懂得生活中所蕴含的美,能够感受美。对于创造美和表现美方面不能做好。

5、保护环境、美化环境

A、有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自觉维护环境卫生。B、有环保意识,能参加环保活动,维护环境卫生。

C、有一定的环保意识,能完成环保任务,偶有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

学科学习目标即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四、评价方式

评价采用学生自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三种方式。

1、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坚持科学多元,学生本人、教师、家长参与评价,各评价主体根据学生发展评价要素提供客观、真实的评价依据和证据,以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要运用测试考查、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程度、个人行为习惯、作品分析等多种手段,依据评价指标搜集评价信息,进行科学、全面判断。

五、评价结果

(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客观、公正的整体描述。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注意积极鼓励,正面肯定成绩为主。

评价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依次对应优秀、良好、中等,描述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小学生毕业标准由小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两部分组成。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及格以上和综合素质评价中等以上,准予毕业。

六、评价的组织实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制定本校详细的评价工作方案,指导学校的评价工作,监控评价过程,查处违规行为。组员为各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组成。

(二)公示制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应向学生及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各班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

(三)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评价过程中的违纪行为,可向学校评价工作小组举报和投诉,学校评价小组负责调查和处理。学校评价小组应详细记录各项举报、申诉、查处过程及结果。

上一篇:我和母亲初中作文下一篇:记忆中的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