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书本解读论文

2024-09-20

比较文学书本解读论文(精选8篇)

比较文学书本解读论文 篇1

《比较文学概论》研读报告

《比较文学概论》是陈淳、刘象愚共同编撰,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6月第二版的课程教材书籍。此本关于比较文学概论的书应运而生,介绍了国际国内比较文学的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定义、理论和方法。此书共分为五章,第一、二、三章,论述比较文学的一般原理和历史沿革。第四、五章,论述比较文学的研究内容,介绍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文学范围内的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此书作者采取宽容的态度,对于有关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种种不同意见,只要某种意见说得有一定的道理,就可以把它纳入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之中。同时作者不是单纯的介绍,而是把自己也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而由不强加于人,以讨论的口吻与读者平等对话,在目前情况下这种态度是十分正确的。

根据文本框架与内容,联系到当前关于比较文学热点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在相关方面予以一定的梳理及观点辨析。

一、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之争

比较文学从学科建立就不断经历危机。比较文学学科的动荡造成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它从来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本体性规定的存在,它的学科理论被不断地解构与重建。什么是比较文学?本书认为自从比较文学诞生以来,人们为它做过多次界定,但是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法国是比较文学的故乡,法国学者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最早提出关于比较文学定义的看法。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卡雷在他的《比较文学》艺术中对比较文学进行了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司各特与维涅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各国文学的作品之间、灵感来源之间与作家生平之间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主要不考虑作品的独创价值,而特别关怀每个国家、每位作家对其所取材料的演变。”这一定义的主要攻击时确定了比较文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基础。他在序言里明确提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的比较”,这就澄清了比较文学和比较方法的关系。

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雷马克对比较文学进行定义:“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本书大致认为,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我认为本书观点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此种观点是比较符合比较文学发展现状的,也有利于拓展这一学科的领域,促进它的发展。

二、关于比较文学中的全球性意识

比较文学的形成于发展是与人们的全球意识和学术上宏观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分不开的。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人们的眼光也打破了民族、国家和地域的界限而把世界堪称一个整体。这种全球意识的萌芽影响到了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的产生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到了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滞后,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整个地球已经连成一个整体,被人们看做是“地球村”,世界经济也已走向国际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意识和综合性思考,成为当代人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文学的发展也出现了全新的情况;任何一种民族文学都已卷入世界的潮流之中而不可能孤立的存在;民族文学之间、各种文学流派之间互相碰撞又互相影响,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时代需要一种打破传统界限、具有广阔视野的文学研究。在这样的时代,比较文学正以其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性而发挥其所长,变得空前活跃起来。正如季羡林所说:“这种发展是合乎规律,顺乎世界潮流的,沛然不能抗御的。”

三、论可比性

比较文学专门对那些具有跨越性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建立了一门与传统的文学研究不同的新学科。随之而来的一个新问题是,这些跨界限的文学现象是否确实具有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比较研究的价值,也就是这些文学现象是否具有可比性?

什么是可比性?可比性就是比较研究对象中存在的一种可资研究文学规律的内在价值,是提供比较研究的可能,并保证比较研究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它既然关系到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文学能不能建立、能不能生存,关系到比较研究能否有效进行并取得科学价值,那么,它也就成为比较文学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这里,包含着两个要点,一是上述那些跨界限的文学现象为什么是可比的,即可比性的客观基础是什么?二是怎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发掘可比性,如何进行实际操作? 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自古就有,并由此产生了民族文学间的相互碰撞、相互吸收、相互促进等现象。文学交流的结果是各国各民族的文学之间,处于一种你中又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之中,也就是在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在这些民族文学的某些文学现象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和因果关系。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当然,又由于黄精、条件、经历、种族等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差异。这有同有异,就又了比较的记住。不过,另一方面来说,学者们的有力的论证和许多富有成效的研究实绩已经证明,无亲缘关系和因果联系的文学现象之间的可比性是确实存在的,其研究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可比性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显形的,也可以是隐形的、潜在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可比性都显露在表面,都可以通过直观的方法加以发现。况且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显形的可比性是有限的,隐形的可比性是十分广泛的,那里才是一片无边广阔的天地。因此,卢康华、孙景尧在他们锁住的《比较文学导论》中说:“把问题提到一定范围之内,也就是提出一个特定的标准,使不同类的现象之间具有可比性,从而进行比较。”譬如近年来关于东西方文学之间的可比性,比较文学既包括西方文学,也包括东方文学,不同文化体系的各民族文学之间,他们也具有可比性,这样的比较研究将可能得出具有跨文化意义的银耳也是更有普遍价值的结论。此外,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可比性,也是比较恩学的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对于文学的研究,应该采取全方位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把文学放在多种关系之中。所以,总之,可比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又是需要我们去发掘的。

四、比较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比较文学目前的情况正如季羡林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开幕中所 说:“比较文学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一门显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比较文学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比较文学研究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历史与经验,它倡导新人文精神,提倡国家民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化解矛盾,同生共存;它在促进文化与文学交流、化解文化冲突方面做出独特的贡献将超出文学范围而获得更广泛的意义。

20世纪是“诗学复兴”的世纪,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给比较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它获得新的生长点,但同时它又面临自身的一次新的身份危机,比较文学必须以文学为本体,比较文学是比较“文学”,从文学出发,以文学为中心,又回归文学。尽管不时比较文学传出另一种声音,如1993年,英国比较文学专家苏珊·巴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批判导论》,书中语出惊人,说“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气数已尽”。事隔十年,2003年,美国印度裔学者佳雅丽特·死皮瓦克出版一本关于比较文学的论著,其书名竟是《一个学科的死亡》,更是直截了当的宣布比较文学已经寿终正寝。这种呼声一出,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但是此种说法只是强调传统的比较文学已经过时,也不是真正认为这门学科已经死亡,学科正面临着更新和转型。

比较文学是一门与时俱进,不断修正自己,在蜕变中不断完善的学科;可以预料,比较文学具有无穷的生命力,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认识水平与认识能力的提高和文化交流的反展,比较文学将会有更加广阔、更加美好的前景。新世纪正在改变比较文学。我们要以全新的眼光和姿态审视比较文学的目标、观念、方法,进一步构建比较文化的思想体系建设并开发挖掘其丰富的潜在的文化、文学、人文精神资源,发挥其服务人类和时代的桥梁作用,提升其学科的科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本书的写法采取一种讨论的方式,在编写的过程中亦吸收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文学是一门开放性的正在发展着的学科,对于学科界的不同见解,本书采取相应的态度,不回避争论,允许不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在教材中有所体现。我们读者也应该采取辩证的态度合理吸收相关观点。

比较文学书本解读论文 篇2

长期以来的语文课堂教学禁锢了学生活跃的思想, 压制了他们丰富的情感。现在的许多教学改革不是去改变这种现象, 而是在还没有改变这种现象的基础上去探讨各种教学方法, 千方百计地让课堂“丰富”和“热闹”起来。尽管课堂上老师激情洋溢, 社会背景、典型性格、语言特色分析得头头是道, 可是这些从作品中分解提取出来的知识, 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又能发生多大的实际作用呢?尽管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小组合作等新形式, 但这种旨在完成教材规定内容、完成老师既定教案的教学, 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启迪智慧呢?

学习的过程, 从根本上说, 是原有经验和新知识相互作用、不断同化的过程, 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观的、能动的, 任何他人都替代不了。而现有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心理规律, 把学生当成盛装概念的容器, 强迫他们接受各种知识;把学生当作训练条件反射的动物, 强迫他们进行枯燥的练习。这样的语文课压制了学生的活力和潜力, 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厌恶。

笔者绝非反对在语文课上进行必要的知识传授和分析讲解。从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看,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陈述性知识的传授, 以及指向陈述性知识的技能训练。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先导, 也是情感态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反对的是不顾语文课程性质, 特别是不顾语文教材中占主体地位的文学作品的性质, 将定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阅读教学的模式和知识体系, 千篇一律地运用到所有课文的教学中。例如, “介绍背景-识记生词-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总结特色”的陈旧框架至今仍被广泛袭用。遇到实用文, 则忘不了记叙六要素、议论三要素、说明顺序与方法等知识的印证;遇到文学作品, 则脱不了小说三要素、戏剧冲突与性格、诗歌语言与意境、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窠臼。应该说, 它们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上, 但任何教学程式和知识体系都有一定的适用域, 超出特定的适用域, 效率就可能降低甚至丧失。语文教学本该充满诗意、激情和美感, 现在却让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便是传统阅读教学法存在缺陷的明证。

那么, 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的语文教材应该怎样教才最有效呢?显然, 这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需要大家共同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研究。在此, 笔者试图对新的阅读教学作一点粗线条的勾勒:

一、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 突出“感悟”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采用感悟法——朗读、背诵、书写, 谈不上什么内容与写法的系统分析, 也谈不上多少语文知识的传授, 但学生学到了语文, 以至培养出了屈原、杜甫、苏东坡、曹雪芹等一代代灿若银河的文学巨匠和文章大师。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来说, 关键在于返璞归真, 重新重视感悟教学法的运用。作为感悟教学法重要形式的朗读, 有必要大力提倡。朗读的心理机制不同于默读。默读利于思考和记忆, 却不利于情感体验和产生共鸣。而朗读虽不利于深入思考和广泛联想, 却有利于培养当代学生最缺乏而恰恰是语文学习中最宝贵的语言直觉, 即语感。

二、阅读教学的中间阶段, 突出“质疑”

质疑就是在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是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的方法。但多数老师还不敢真正放手让学生去质疑。学生的质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疑, 而是在老师牵引下, 被老师限定了范围的质疑。这种质疑往往“质”而不“疑”, 不能真正激发探索的热情和开启智慧的大门。我们常见语文课堂出现这样的冷场:学生无问题, 老师拼命地问有什么问题。这种尴尬的场面其实是老师自己造成的。要“质”而有“疑”, “疑”而有“效”, 就要转变教学观念, 彻底解除“标准答案”对心灵的束缚, 让学生放胆去质疑。

三、阅读教学的终结阶段, 突出“迁移”

比较文学书本解读论文 篇3

关键词:文学解读 教学解读 语文教学 文本解读

在语文教育的视域下,文本解读可以分为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二者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有着不同的目的和方法。但两种解读统一于文本,同源于文学,有着密切联系。语文教师既是文学解读者,又是教学解读者。双重身份决定了语文教师既要认识两种解读的差异与联系,又要寻求文学解读向教学解读的转化方法。

一.两种解读的异同

1.解读目的差异

一般而言,文学解读,其解读者是文学研究者。而教学解读,解读者是语文教师与学生双方。角色定位不同,就决定了两者解读目的的差异。阅读教学中要解读文本,其目的指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文本是教材,是资源、载体,是教师用以教授学业的重要资料。“解惑”是为了“传道”和“授业”,对文本的解读,既要考虑文学性,又绝不可忽视教学性。以此为前提的文本解读,才是语文教学的解读。教师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才能称为一个教学意义上的解读者,才能理直气壮地从教学角度挖掘文本的价值。而学生作为教学解读的另一主体,他在目的上与教师是一致的,在并教师的引导下解读文本,并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解读,即使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解读,一定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没有师生双方的指导性合作,教学解读也就无从谈起。师生以教学为主要目的,对文本的解读就是教学解读,二者形成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基于文本的多重对话。

文学解读,其目的是文学性、学术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娱乐性”。因为文学本身应该是无功利或者是超功利的,无论是文学现象研究、文体研究还是文学史研究,都不以应用为直接目的。举例而言,文学研究中解读一篇小说,往往是为了研究作者的创作风格,总结此类小说的发展趋势,评价小说的社会价值等等。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解读,往往是为了向学生传授小说写作的一些基本手法、技巧,引导学生体会小说形式的美感,分析主人公形象意蕴等。二者在文本解读目的上的差异是明显的,这也决定了二者在解读方法上的区别。

2.解读方法的差异

文学解读,往往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学解读并不限于一篇一节,也不囿于一个人物,一个问题。诸如人物形象,时代背景,都可以纳入文学解读的视域。而这种解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教学解读往往是针对原著中节选的一篇、一节、一首,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与剪裁,在课堂有限时间内的解读。文学解读往往着眼于宏观角度的解读,教学解读往往是微观细致的分析。文学解读往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子”,从“同”中看出“异”,以探求新的学术观点。而教学解读更多地是以小见大,从“异”中求出“同”,让学生感受到普遍意义上的语文美感与生命力。

3.解读风险的差异

文学解读,其成果往往是一个新的观点或者新的认识,研究者对研究中的某个问题研究有了推动作用等,它的接受群体往往是研究者或者是少部分高水平的文学爱好者,很大程度上文学意义上的解读是在“自娱自乐”。而教学解读是面向学生的,直接指向对一群对文学了解不甚丰富的孩子。一个好的文本解读,一个好的“对话”,会给学生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无论是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或者情感的升华、美的享受,其成果都是直接而巨大的。尽管这种“收益”可观,但是“风险”也不小。如果文学解读存在着偏差,往往会引起学术争鸣,这正是研究者乐于看到的结果,大家可以在思想的碰撞中求得学术的进步,其社会影响则是微乎其微。但是在教学中,教师的解读出现了偏差乃至错误,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影响一群人乃至一代人,这种风险是谁也不敢承担的。这种风险上的差异使得教师在解读时往往趋于保守,慎之又慎。

4.两种解读的联系

文学解读和教学解读虽然有上述差异,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什么样的解读,谁来解读。它解读的都是文本,任谁来读《红楼梦》(只要能大概看懂),都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是谁,为什么。至于喜欢的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乃至王熙凤,这是个性解读的范畴。笔者表述的重点在于,两种不同意义的解读有其同源性,源头就是文学。教学解读,虽然有传道授业的功用(限制),但是毕竟传授的东西还是文学。除去差异之外,两者更多的是共性。

同时,文学解读对教学解读存在着一种指导,教学解读往往要从文学解读中获取力量,得到启示,加以应用。文学是语文的本体学科,文学解读是教学解读的源头活水。但这种解读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文学研究者的帮助和努力,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如孙绍振老师多年来一直对文本解读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他一方面批评一些中文系教授对文本解读不重视,甚至瞧不起文本分析,而是喜欢搞一些宏观性的作家论研究和文学史分析,对语文教学并无补益。另一方面自己身体力行,撰写了几百篇文学文本的解读,如《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等,类似的还有王富仁、钱理群等文学研究者。这些名家的解读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更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优秀的解读素材。

二.教学解读对文学解读的转化

两种解读的差异意味着文学解读要为教学解读所用,必须要经过转化。名家的文学解读虽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一线教师的实用性,但是其解读的学术性、研究性,决定了它不能直接用于教学,必须由教师转化为适于课堂教学所用的解读,需要一定的转化策略。

1.教什么——以具体文本的教学核心价值为导向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在两种解读的转化中,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也就回答了转化中的导向问题。而导向虽然是个价值问题,但是正如肖川老师所说:如果是追求教育的价值旨趣,“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所以核心问题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如何解决,笔者以为,以具体文本的教学核心价值为导向,决定把什么样的文学解读转化为教学解读。

什么是具体文本的教学核心价值?郑桂华老师提出四点:具有语文特点、具有明显的特征性或代表性、具有统领性、便于上升为规则。这四点可供参考。针对转化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学核心价值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语文点”,这几个点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只有在“这堂语文课”上才能体会到的东西。而名家的解读往往是针对整篇文本的详尽丰富的论述,其含量大于课堂需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基于自己要教的“那一堂课”的需要,对名家解读加以剪裁、取舍、设计。

如孙绍振老师的《读李商隐<锦瑟>》一文。孙教授侃侃而谈,以深厚的学养,旁征博引,首先对《锦瑟》一诗主题的七种历代解读进行了列举,而后又对《锦瑟》一诗的文本进行了直接详尽的分析,其间引用甚多。笔者以为,《锦瑟》一诗的核心教学价值应该在于诗歌丰富意象及其组合的巧妙所在、诗歌的美感所在、诗歌所传达出的隐约可见又无处不在的哀伤。这应该是教学的“语文点”,孙绍振先生的解读确实详尽,对于教师理解来说助益甚大,同时解读中后半部分的许多结论性观点也比较适于本课的教学内容。但如果把历代诗论的解读都展示给学生,把种种史实引入课堂,这堂课的核心“语文点”也就无法突出。所以名家解读固然优秀,但教一堂语文课还是要说出“自己”的话,“别人的话”不能都教给学生,不转化的地方就是“忍痛割爱”的地方,转化的地方也就是名家解读与教师教学智慧相融合的地方。

2.教给谁——以学生实际为转化边界

教学解读要面向学生,教师在解读之前必须要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在解读具体篇目之前,也有必要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到了何种程度。这也是在文学解读转化之时必须要考虑的学情问题,转化必须以学生实际为边界。

孙绍振老师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的解读》中,提出“超出平常的自己”和“追求伦理的自由”是解读的两个要点。围绕这两点,他抓住了文中数处关键词句加以分析,从而从学理、学术的高度来分析朱自清的心境。我们这里要注意到《荷塘月色》一文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即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伦理与自由的概念、“超出平常”的理解,不会有太高领悟。孙老师的解读,更多地是给教师提供一种解读的思路,如果把这个解读点作为教学核心,这堂课的核心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学情的问题,文学解读毕竟是学术研究的一种,在解读中如果不加选择地采用,学生难以企及,解读效果也不会太好。孙先生也提到: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任务,就是重新学习,从根本上提高自己,让自己在和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本钱。他从事解读的本意是让教师对于以往解读的不合理、不完善之处多加思考,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新看法,提出新的教学创新点、教学思路和设计。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解读的特殊性。而囿于教学解读又会丧失文学解读的本真意义——美的追求、生命的感悟、灵魂的升华。语文教师必须明确二者关系,同时把握转化尺度,才能把教学解读这件事做好。

参考文献

[1]肖川.“教什么”和“怎么教”[J]. 教育科学研究,2007,03:60.

[2]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之一[J].中学语文教学,2008,03:27-29.

[3]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J].名作欣赏,2003,08:18-23.

比较文学书本解读论文 篇4

这种电脑的屏幕是触摸屏的,回答问题或者寻找目录时,它都可以直接触碰相应的文字以及图案。如果你们把题目做错了,电脑还会自动跳出对话框,告诉你们错在哪里的,应该注意些什么。就这样一直等你们完全理解后才自动收回。

这种电脑还装有红外线摄像头。当它发现你写字或者读书时坐姿不正时,电脑还会从两侧伸出机械手指,把你的姿势纠正过来。

这种电脑还解决了同学们的一个大难题,那就是如果你们请假,没去上课的话,这课该怎么补呢?这个问题只要交给“电子老师”就可以了。这是由我亲自研制、开发、并获得世界专利以及“诺贝尔”发明奖,实用奖、等等的一种电脑软件。只要装上此软件,里面的“电子老师”就会帮助你们学习想要学习的课程,并回答你们提出的所有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怎么样,厉害吧!

这种电脑还可以设置指纹声控密码哟,只有主人的指纹或者声波才能打开并且进入程序。另外,这种电脑不需要用电池的,完全靠的是吸收太阳能来充电的啊,既环保又耐用,真是一石二鸟,一举两得啊!同学们喜欢吗?我正在努力进取的,可能会实现的,你们慢慢地等啊!哈哈哈……!

指导老师:吴燕

比较文学书本解读论文 篇5

这了加强中法两国国家法官学院的合作交流,应法国国家法官学院的邀请,中国国家法官学院考察团一行6人于2001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对法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访问。在法期间,按照考察访问计划安排,考察团先后走访参观了法国外交部欧洲司、司法部交流部、法国国家法官学院、法国诉讼学院等单位,受到法国国家法官学院院长阿诺特先生、法国诉讼学院院长贝尔纳先生等有关人士的热情接待,并进行了有益的交流。法国前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院长突多鲁义先生会见考察团全体成员并进行了座谈。通过实地的生动考察访问,与有关官员、法官、教授、公务员、律师、执达员等进行了广泛接触、讨论和座谈,对法国的司法制度、法官制度和法官培训制度及文化传统等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了进一步了解。

一、“法官最终来自法官学院”

法国国家法官学院院址设在法国西南的波尔多市。在法期间,我们详尽地考察了该院的培训目标、对象、师资、教学计划等情况,并与学院不同层次人员进行了多次座谈。通过这种实地考察与座谈,感到法国法官学院某些治院方略及法官培训运作程序等方面,对搞好中国国家法官学院和法官培训都是很有启发的。学院概况法国国家法官学院成立于1958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总统戴高乐,为了消除社会上对法官某些不满情绪以及恢复法官真正位置,从而发动了法国司法改革。国家法官学院的诞生正是法国进行司法改革的措施和成果之一。法国法官学院是属“国立”,即属国家行政机构的一部分,直属于法国司法部。根据法国于1970年7月10日发布的70-613号国家法令:“国家法官学院,系国家的行政机构,由学院董事会和一位校长负责管理。”学院董事会是国家法官学院的权力机构,决定办院方向等大政方针,共由19名成员组成。这些成员既有国家司法界、教育界的权威人士,也有学院的教师代表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国家法官学院院长,要由司法部长提名,但对董事会负责。学院院长由两名副院长协助工作。学院下设2个处,一是教学处,主要负责课程设置、办学经费等,另一个是实习处,主要职能是监督实习、评估实习等。此外,学院还在巴黎设学院分部,有培训处、国际合作处。

学院办学主要分为基础教育与岗位培训。基础教育主要通过国家统考招收学员,培养未来的法官。岗位培训则是对在职法官的培训。除此之外,还有国际合作职能,40年来共与117个国家有合作关系,比如,代培法官和举办研讨会等。

(二)基础教育

1.招生对象与“会考”

法国国家法官学院基础教育招生对象是未来的法官。法国国家法官学院每年通过国家会考招收新的学员,这些学员进校后即为见习法官。每年招收学员的数量以全国法官前一年的缺岗数、退休数为基本额度,每年的具体招生数额由国家司法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以增强透明性,便于公开竞争。法国全国约六千万人口,其中约有七千名法官(内含两千名检察官),每年因退休等原因自然减员约二百名左右。因此,法国司法部每年确定的法国国家法官学院招生数额基本上也在二百名左右。

国家会考招生的组织形式、纪律规定、口、笔试会考科目和阅卷方式等有关会考具体问题,由司法部长征求国家法官学院董事会的意见后确定。

勤制度

考生知识水平及业务能力的考核评价由会考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有以下5名成员组成:1名最高法院法官(任主席);2名大学教授;1名高等教育部部长的代表;1名公共事务部部长的代表。

根据考生不同的社会资历及年龄条件等实行有区别、有侧重的人学测试,即分三级不同会考公开向社会招收学员。各级会考均分初试与复试两部分。鉴于报考国家法官学院的学员,必须先行具备大学毕业的学历条件及法律专业知识条件,会考不再测试一般的法律专业知识,而是重点考核考生应用法律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通过会考被择优录取进入国家法官学院学习的学员,均为实习法官,在实习期间可以协助在职法官审理案件,但对判决的确定没有表决权。就像我国医学院学生在医院实习,可以写处方,但不能在处方上签字,而由有执业资格的医生签字一样。

基础教育的学员在校学习、实习等共31个月,免费上学,国家并付一定生活费和其它有关费用。2.培养目标与教学特点法官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法官,所以其教学不是一般的纯理论式的法律讲授,而是培训学员掌握审判专业技能,提高办案能力与水平,提高职业素养。教学特点是强调学员实习的重要性。其教学主要特点有:

(1)学院对每一学员的实习要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通过实习这种培训,使学员剖析具体案件和法律文书,逐步掌握普通法官、专业法官和检察官的不同的基本职业技能。

(2)作为法官办案知识综合的需要,不仅要懂法律,还要使学员掌握法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以及交谈、联络、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基本内容。

(3)辅导学员熟悉他们的工作环境,了解并促进与律师、警察、行政官员、执达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合作关系。

(4)注重通过一定的调查或疑难案例分析,向学员剖析司法诉讼的复杂性,努力开拓学员对社会的观察视野,使他们熟悉司法工作的严肃性,明确司法工作的根本原则和道义准则,充分认识司法判决的社会影响,全面提高学员的思想、道德、文化业务水准。3.教学计划与实施国家法官学院基础教育共约两年半(31个月)时间,分两大阶段。教育方式原则上不采用刻板的传统学院式教育方式(因为学员已在大学学习了5年法学理论),而注重在实践部门的实习、考查等实践活动,目的是使纯理论得以实践应用。在校即使有些理论学习,其教学方式也主要采用报告会和小组研讨等方式。

(1)第一阶段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时间为25个月,是紧紧围绕司法实践组织和法官条例规定进行的多学科的普通教育培训。具体包括:

①在企业、行政机关等司法机构以外的单位学习3个月。目的在于站在社会角度重新审视法官的职业并理解其职责要求,同时增进对社会的认识。

②在法官学院内部学习7个月。主要对学员就有关司法技能及有关业务知识进行培训。

③在法院学习并帮助办案14个月。在法院实习阶段,学员还应有两个月左右时间在监狱、警察局、律师事务所实习,担任监所教育辅导员、副监狱长、出庭辩护和实习律师等。

在第一阶段教育培训结束后,学员应返回学校接受考核,并参加为期1个月的研究活动,进一步消化实习成果,总结办案经验。

(2)第二阶段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第二阶段时间总共为5个月,被称之为专业化的教学阶段,也是为即将担任法官职务做准备的最后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学员继续在法院系统实习,并从事预审法官、少年法官、一审法官、二审法官等法官岗位之一的实习并辅助办案工作。在这个阶段,教育培训努力实现技能与实践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4.考核

经过入学会考进入国家法官学院参加基础教育的学员,并不当然地取得毕业资格而就任法官。在历时两年半的学习中,他们要接受学院及实习单位的双重考核。来自任何一方的否定评价都将使学员受到淘汰。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纪律考核。事实上,每届学员平均总有2—3名最终被淘汰。2001年就有4名因考核不合格而被淘汰。

(三)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亦称法官继续教育或称终身教育,是指在职法官定期接受的以提高技能、更新知识为目标的岗位培训。

1.岗位培训的法定性

法国1970年国家70—642号法令把法官必须接受岗位培训进行继续教育写进了《法官条例》,确定国家法官学院除负责法官的基础教育外,同时还要负责在职法官的岗位培训。1992年国家92—189号法令通过的《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任何法官每年至少应有5天的培训期。”“法官参加培训的权利必须得到保证,同时法院的正常工作不得受到影响。”需要指出的是,法官有岗位培训的权利,这是有法律依据的,但不是强迫性的。法官参加岗位培训不交任何费用。

国家法官学院董事会根据院长建议,每年制定多种形式的法官培训计划。这一计划要下发至各级法院。每年9月份,每个法官都能收到一份来自法官培训学院关于第二年在职法官培训的计划。计划中写明培训活动内容、日期、对象、名额及报名办法。每个法官根据各自的不同需要和国家法官学院的具体安排,自愿选择每年的受训时间与受训内容,再经过各法院院长对本院所辖法官的培训机构综合审查后,按照轻重缓急的不同需要,依次排出受训法官计划表,交给国家法官学院,由国家法官学院负责实施。

为确保法官素质符合要求,考虑到法官接受岗位培训教育的特殊重要意义,法国国家司法部与人事部等有关部门签署文件规定,法官参加继续培训实行《个人培训卡》制度,其培训情况归人法官个人档案。培训卡记载每位法官每年是否依法接受培训教育,培训的成绩与表现等内容。培训卡由法官本人持有,由国家法官学院在全国联网管理。

2.岗位培训的分级实施

法国对未来法官的基础教育是由国家法官学院单独规划并组织实施的。由于正规化、全员性的法官岗位培训任务繁重,各地法官培训又有其特殊要求,在1989年10月15日及11月6日,国家司法部接连发出两个通知规定:在职法官的岗位培训的部分权利下放到上诉法院。这样就使现行的法国法官岗位培训体制,实行由国家法官学院举办的全国性的集中培训与各上诉法院举办的分散培训相结合的两级培训体制。

3.岗位培训的方式

法国的法官岗位培训的方式务实多样,充分考虑到法官已具有一定文化专业基础以及法官的职业素养,且又属于成人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报告会、研讨会等切实符合培训对象具有职业特点的独特的多种培训方式。

(四)法官教法官的教师特点

法国法官教育培训的教师队伍建设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法官教法官。学院教师由专职脱产从事教育工作的法官专职教师为主,兼聘社会上其它学科教授、专业人员为兼职教师。

专职教师从法官中选择,一般先由国家法官学院根据教师岗位空缺情况,公开传达到各个法院每个法官,由有意愿从事法官教育工作的法官个人申报,上诉法院根据条件择优推荐,国家法官学院评审委员会考核评审选调。法官评审专职教授的主要条件是:

1.具有一定的审判实践经验,较强的办案能力;2.具有能够胜任教学的专业理论素养与伦理道德;3,有一定口头与文字表达水平;4.在法官岗位上至少已工作7年。现在学院共有24名教授,均来自全国各级法院较资深的法官。这些教授来自办案岗位,一般有新鲜经验,法官转任教授其收入待遇与当法官时基本一致,一般聘用3年或再延3年。当从学院再回到法院时,一般受到欢迎并有较好的岗位。对于法官教育培训的教师队伍建设,在法国尤其受到国家重视,由法兰西共和国于1959年6月25日发布的59—772号法令予以专门规定。

(五)经费保障

其办学经费的来源最主要由国家固定拨款。学院作为国家的重要行政机构,其学院经费主要由法兰西共和国国会直接审批拨付,每年约批拨2亿5千万法郎左右。另一方面,法律也允许国家法官学院为了教育培训事业,还可以接受有关方面的经费补充,比如: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酬金、社会团体提供的基金、社会的捐赠及遗赠、转让财产的收入、贷款等。

(六)实地考察访问的启示

通过对学院院址、教室、模拟法庭、报告厅、电脑室、资料图书室等的实地考察,并与不同层次人员多次座谈探讨,我们切身感到法国教育培训确实有其不同于一般政法学院的特殊特‘点,不仅其教师来自法官,而且教育方案源于司法实践,教学内容阐释司法实践,教学方式配合司法实践,教学目的服务司法实践,从而在法官教育培训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了体现法学教育的务实性、实用性。这就使得法国国家法官学院不愧为名符其实的法国“法官的摇篮”,法国的法官最终不是来源于某些“高等学府”。的法学院,而是来自国家法官学院,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二、法国的法院体制

(一)“二元”并行的法院体系

依法兰西现行宪法的规定,审判分离为普通法院审判和行政法院审判。法国法院司法体系实行“双轨制”,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两大司法系统共存、并行运转,颇具特色。整个法院系统的主要区别与分工在于,普通法院负责审理民事、刑事以及其他专门领域的法律纠纷;行政法院则负责审理行政当局使用公共权力时与被治理的平民之间发生的诉讼。法国法院两大系统的这种分工且并行的体制,也是法国推进司法改革的结果,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防范、治理司法权与制定规章制度及进行行政管理权限的重叠与互相干预,真正实现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分离。

(二)普通法院概况

普通法院审级分为三级法院,由低至高为一审法院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

1.一审法院(基层法院)

一审法院又分为刑事初审法庭和民事初审法庭。

刑事初审法庭,根据审理的案件的性质不同又分为以下几种法庭:违警罪法庭,审理最轻的违章违法犯罪行为;轻罪法庭,审理按法律应判5年以下的监禁的轻罪;重罪法庭,审理最严重的犯罪行为。

民事初审法庭又分为审理普通民事案件的法庭和一些专门法庭:审理普遍民事案件法庭,又分为高级法庭与初级法庭;专门法院,包括商事法庭、社会保障事务法庭、劳资纠纷仲裁法庭等等。全国有初审审级的法院654个。

2.上诉法院

法国全国有35个上诉法院,是初审审级法院的上诉审法院。

3.最高法院

法国最高法院是实现国家法制统一的调节器。它是普通法院系统中的最高机关,指导和监督各级审判机关。法国的最高法院仅进行法律审,仅是该意义上的第三审级。比较特殊的是法国刑事法院系统中的重罪法院,它的上诉审是最高法院。最高法院的作用是审核第一级和第二级审判机关作出的判决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原则上所有各法庭或上诉法院的终审判决,都能由个人或检察官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诉。最高法院只监督原判是否符合法律要求,而不重新审查事实。所以,最高法院的法官又叫“法律的法官”,最高法院又叫“撤销原判法院”。对以下五种情况,最高法院有权撤销原判:①违反法律;②缺少合法依据;③法庭无权能的判决;④未遵守对撤销刑罚规定的程式;⑤越权判决。

最高法院是最有权威解释法律和规范法律、统一社会法制的机关。它不但可以依法撤销各类审判庭的判决,而且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相应修改自己以往的裁决判例,以使某一项过时的、不再适用的法规适应新的变化与形势需要。

4.检察机关是法院的内设机构

在法国,为了实现法制统一与司法权威,司法权被严格限定在法院审判权的范畴内。检察机关是设立在法院内部的负有既定责任的公诉机关和监督机关。

检察机关附设于法院内,但隶属于政府司法行政机关。即法院内设的检察机关虽围绕法院的司法活动开展工作,不受法院管理,而受司法行政机关领导。总检察长对国家司法部负责并汇报工作。检察官的工作由检察长或总检察长负责,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与法官与法院院长、庭长间的平等关系不同。

检察官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在刑事法庭上,检察官的作用是对推定为不法分子的人员提起刑事起诉。在诉讼程序开始阶段,检察官领导司法警察的活动;在刑事诉讼结束阶段,他负责保证判处的刑罚得到执行。在民事诉讼中,检察官负责捍卫社会和公众利益,促使法律得到良好执行。

5.考察法国普通法院体制的思考

从以上法国法院组织系统看,法国司法法院系统中的初审审级的法院分工较细,在设置上兼顾了按案件类型、案件性质分工和地域管辖原则。而上诉审法院则相对比较集中,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域设置,并且最高法院对案件进行法律审,直接掌握着具体案件如何适用法律的终审权。从法国普通法院审级与分工来分析,是追求便民、公正、效率的结果,而检察机关附设于法院内,是按统一法制而设定的。这些对推动我国司法改革,是有借鉴作用的。

(三)行政法院

法国行政法院系统诞生于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历史悠久,比较发达,在整个司法系统中与普通法院相互不隶属,自成体系,各自独立行使司法权。它的司法目的明确,就是对行政活动实行司法监督,专门审理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或行政官吏在行使公务过程中由于越权、滥权而引起的与公民之间的行政纠纷。

法国的行政法院体系主要包括最高行政法院、上诉行政法院、地方行政法庭、行政争议庭和一些专门行政法庭。审级为三级。另外,还有权限争议法庭。

1.最高行政法院

最高行政法院(也称法国行政法院),是行政法院系统中的最高一级法院。它的主要职责除一审案件外,大量工作是审理来自下级普通的和专门的行政法庭的上诉案件。除此之外,还向政府提供咨询意见及其它改革建议、报告等。

最高行政法院院长由政府总理担任,但他从不参加这里的工作,遇有重要会议时由司法部长代为出席。实际担任领导工作的是副院长。

2.上诉行政法院

上诉行政法院是法国行政法院系统中的上诉审级法院,对不服普通地方行政法庭判决的上诉案件有一般管辖权。法国全国共有5个上诉行政法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法国行政法院体制规定,不服上诉法院终审判决还可以在最高行政法院提起复核审程序,这时上诉法院的判决就有可能被撤销,所以法国上诉行政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一般采取审慎的态度。遇到新的法律问题难以把握,而且这个问题在其他案件中也屡屡出现,它就暂时停止审判,请求最高行政法院给予指示。根据规定等候指示期为3个月,越期没有得到答复就可自行判决。3.地方行政法庭-地方行政法庭也可径直称为行政法庭,它对于初审行政案件有一般管辖权。

法国行政法院系统的另一组成部分还有行政争议庭。

上述最高行政法院、上诉行政法院、地方行政法庭、行政争议庭共同组成了法国的普通行政法院系统。与之相对应的为专门行政法院,包括审计法院、财政和预算纪律法院、战争赔偿委员会等。其中审计法院历史最悠久,建立于1807年。它的职责包括审理对中央审核各省财务作出的结论持有异议的案件、审查国家机关的开支、对不合法开支的做法提出改进意见以及根据宪法第47条的规定,“协同政府和议会监督财政法令的执行”等等。当事人如果不服审计法院判决,直接上诉于最高行政法院。

另外,由于法国的司法组织中包含有行政法院和普通法院两类法院,它们各有其既定的司法管辖权。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类法院也常常发生管辖权上的冲突。为了解决这一冲突,保证司法工作正常运行,法国于1872年设立了权限争议法庭。它由9名正式法官组成,其中3名来自最高法院,3名来自最高行政法院,2名来自上届争议法庭成员。司法部长为主席,法庭表决票数相等时,由他投出决定性的一票。除司法部长外,其他8名法官都是任期3年,届满更换。争议法庭的职权主要是解决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之间管辖权争议引起的诸多实际问题。

(四)其他司法机关

根据法国现行宪法有关规定,法国设置宪法委员会、最高司法会议和特别高等法院。

1.宪法委员会

宪法委员会创始于1946年,主要职责为行使违宪审查权,当时的主席是共和国总统。1958年宪法再次确认这个机构,并对其组成和职责作了新的规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是保证议会两院及总统大选的合法性,二是行使违宪审查权。

2.最高司法委员会

最高司法会议由总统任命的9名委员组成,总统担任主席,司法部长任当然副主席。且司法部长可以代替共和国总统担任主席。最高司法会议的职权主要是参与任命法官以及对违纪法官进行惩戒。

3.特别高等法院

特别高等法院是专门审判共和国总统所犯叛国罪,政府成员所犯渎职罪、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特别司法机关。作为负有特殊使命的这样一种司法机关,它起源于大革命时期。1791年宪法规定:“由最高法院成员和高级陪审员组成全国特别高等法院,经立法议会发出公诉令后,有权审理部长和行政机关主要官员的轻微罪及破坏国家安全的重大罪行。”从此,设立特别高等法院成为法国司法制度的一个传统。特别高等法院的判决即为终审判决,对此不得上诉,也不得请求撤销。

三、独特的执达员职业

考察团此行还到位于巴黎的法国诉讼学院进行了实地考察,该学院院长贝尔纳先生热情地接待了考察团全体成员。

据贝尔纳院长介绍,该学院于1961年成立,是专门培训诉讼、执达方面的法国唯一专业学院,有三级不同的培训。

贝尔纳院长还任法国执达员协会主席,对法国执达员职业作了详尽的介绍。据贝尔纳先生介绍,法国当今执达员既不是法院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司法行政机构的人员,与仅为一方辩护的律师也不一样,而是在当局登记的接受指派的处于中立的特殊自由职业者。执达员的权力与义务由法律规定。其主要职责是将各种司法文书正式通知当事人,在法庭判决后的执行阶段,送达执行官的任务尤为重要,唯有他能执行法庭的判决。必要时,可以强制执行。执达员在执行中包括负责接收、评估、拍卖或变卖财产。其权力相当大,在法国公民中影响很大。执行员是“有偿服务”,无论受法院委托或受当事人等委托,均要收费。

执达员在法国哈福特王朝就存在,当时是为国王的法院负责执行和送达任务。由于历史变故,在“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执达员变成自由职业者。

现在法国有执达事务所1300个,执达员3200个。每年因为年龄等原因缺编160个执达员,要新补160个。执达员执业资格是要花钱买下,但不是随意买,要由缺额的执达事务所申请并经司法部长批准。执达员必须要有像法官一样的文凭,是属高技能的自由职业者。

除法国外,荷兰、比利时受法国影响,也有执达员这一职业。

通过对法国执达员的考察,也引起我们将其与中国执行制度比较与思考。法国执达员某些职责分属我国法院内设的立案庭、执行庭及法警队。法国执达员不属于司法行政机构人员,不同于法官序列的人事管理制度,这样就能更有效地保障法官的地位,突出法官在司法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又强调了法律的权威,提高了办案效率。我们应认真分析研究并借鉴法国执达员制度中某些有益的东西,这对推动我国执行制度改革应是十分有益的。

四、法国的调解制度

法国法院比较重视和解与调解,这在诉讼法中有明确规定。

这在诉讼法中有明确规

关于和解,在任何地点和时刻,均允许当事人和当事人和解,法官也可以提议和解。和解协议制作笔录,由法官和当事人签字。法官签字具有见证的意义。当事人和解撤诉,法官不必再作出裁定。

调解只适用于民事审判,其目的在于使当事人双方直接达成协议,以便结束发生对立的冲突。在劳资调解委员会和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赔偿、保险纠纷等案件中,调解是必须采取的审判方式。

法国法院的调解不同于我国法院的调解,法国法官在调解中的工作是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指定某个第三人为调解人,由调解人进行调解的实质工作,为当事人的纠纷找到解决办法。调解人结束调解任务后,法官确定调解人的报酬,在当事人预交的费用中支付。

在法国,调解与调停的性质不同。调停仅适用于刑事案件,是对一些最轻的违法行为(如一般的盗窃、损坏财物、违反公路交通法、签发空头支票等)采用的审判方式。作为一种替代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刑事调停是经刑事诉讼法典加以规范的方式。经检察官征得有关当事人的同意之后,刑事调停的目的是开展必要措施的对话,使违法犯罪分子衡量他的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争取他自愿向受害人赔偿损失。法国刑事诉讼程序改革法令明确规定,在经未成年违法犯罪者同意、其父母也赞同的条件下,检察官有权建议采取调停措施,以弥补对被害人造成的损害。审判机关也可以建议进行刑事调停。如果调停成功,法庭将随后作出免予刑事处罚判决。

比较文学书本解读论文 篇6

高屋建瓴・题型盘点

在《课标》和《考纲》中关于修辞方面的指导和考查要求,通常是放在“形式”之类的,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手法、布局谋篇等往往糅合在一起,而在高考命题中,一般单独列出,在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板块中,则占着“形式”考查的主导地位。这是因为,这种知识在文本中体现,可以是词句,可以是段章,也可以上升为写作

手法。

这种题型在试卷中的拟制,就篇幅来说,主要有如下三种:

①例句类修辞考查。例如20福建卷第12题:“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就是摘取文中的一个典型句子来检测,其标志是“这句话”。

②语段类修辞考查。例如2007年安徽卷第17题:“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涉及两段,分别赏析,比上面那种单句性题型的文字篇幅增加了一半。

③篇章类修辞的考查。例如2007年全国卷Ⅱ第17题:“为了表现海南岛古今的巨大的变化,文中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分析。”涉及全文“多处”,是整体性的修辞检测。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中的修辞题,在“形式”考查中,就2007年来说,是位于命题之首的,专项修辞考查7题,连带性修辞考查3题,总分值达51分。有的省市干脆以它为重点,如湖南卷选择性的修辞题竟达14分,占整个试卷分值近1/10。因为这种题型既易于命题,又易于评阅。估计在文学作品阅读考查中,仍会占着重要地位。

修辞类题型的特点,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梯度明显。修辞考查题在拟制中,往往包括两个层级,一是何种或哪些修辞手法,这是认定,主要是要求指出修辞格的名称,如比喻、拟人、对比等;二是有何作用,效果怎样,意义如何,是分析鉴赏,又深了一层。这两个层级是有梯度的,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在高考中,是不可能单独考查“认定”性修辞这一浅层次知识的,掌握了这一命题规律,有利于我们明确答题步骤。

二是难易适中。修辞类题型在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中,难度既不大,也不小。不大是指命题角度不可能有什么超乎寻常的变化,答案呈现也不可能令人难以捉摸,既可以考查学生指认和文字表述能力,又能够让考生方向明确,表述规律并不复杂,因为修辞的作用有规律,再结合语境和内容,一般答来是比较顺手的,得分往往偏高。

三是风险不大。这主要是从命题角度来说的,修辞类试题,就文本来说,随处可用,就答案来说,易于呈现,很少有争议,难以成为社会反响的焦点,尤其是在整体命题中,还可以作为调节剂来调控这一板块的难易度。修辞题既然有了这么多优点,何乐而不命之呢?这正是修辞题在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中居高不下的深层原因。

身临其境・专攻实例

宏村:不曾远去的歌声

(节选)

邬凤英

认识宏村是从一套《徽州风光》明信片开始的,那是几幅摄影作品,很美:青砖、青石、黑瓦、白墙,静的水,幽的巷,青石板铺就的干净小街,一条小溪如玉带从门前穿过,薄雾晨曦中,悄然林立着高墙楼阁,幽深庭院,远山若隐若现,相依相偎。

于是,这个叫“宏村”的村子,仿佛洁白的宣纸上浅墨的隶书,让人有一份掩饰不住的心驰神往――这就是我梦想中的田园生活!一种强烈的冲动牵引着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立即动身,拎个小包就踏上南下的火车,仿佛回家似的。

到达宏村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时分,清澈如镜的南湖和月沼,倒映着高墙深院、柳树垂荫和蓝天白云,那种一见钟情的狂喜,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深切体会。

踏在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上,两边是高耸的.山墙,墙面已经泛出陈年往月的霉腐味。抚上去,一股透心的凉直浸指尖。经历许多风吹雨打,墙上的石灰已经剥落,兀自向岁月诉说着沧桑世变。

我穿行在馥郁的风里。一扇扇木门,一柱柱石雕,都压成历史的照片,淡青泛黄。巷底吹来久远的风,仿佛长发飘动在秋阳,雕花的窗棂光影婆娑,我在细密的花纹里拾拣历史的麦穗。顺着流水,顺着浮在水面上的梦和夕阳的余晖,我来到承志堂――宏村最完好的古民居,也是皖南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承志堂号称“民间的博物馆”,据说,修建它曾耗去了100两黄金和400两白银。

光线从高高的天井洒下来,幻化成一团团的光晕,越发显得房间深邃,旧式的座钟投影成模糊的一镜菱花,昔日的儒商之气成了青瓷与旧玉,在橱窗与货架间静默,满腹心事欲说还休。故主们早已化作村外青山中的黄土,“光阴”的叹息总是若隐若现,犹如不曾远去的歌声,隐隐唱在你心里的最深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

重数”,雕梁画栋、饰窗镂门的后面,有多少悲欢离合?徽商常年在外面奔波,甚至一去数十年不归,留下佳人翘首远盼,朝看雀喜夜卜灯花。这高墙厚壁却又是小窗窄门的建筑风格,还不是为了更好地与外面隔绝,防止红杏出墙?那频频出现在徽派建筑中,供女子闲倚栏杆、临波顾影、凭栏思亲的“美人靠”,其实是孤清寂寞的代名词。当地

有一句谚语:“一世夫妻三年半。”谚语将离多聚少的感情生活一言以蔽之。也正因为如此,在古徽州造就的却是数以千计的贞节牌坊。

心头多少有一些叫“感动”的情思掠过,为徽州女人,我宁愿相信她们像《桔子红了》中的太太,守望的是一份农耕时代的爱情――情窦初开时的约会、相思渐远时的鸿雁传书、过尽千帆时的厮守,惊心动魄的心灵杀戮里,却也包含着惊心动魄的美,一如这些雕梁画栋的老房子或村头古老的牌坊,成为经典。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更愿意把自己幻想成梁山伯和祝英台、张生和崔莺莺。

走出老屋,黄昏中的宏村少了游人如织的喧闹,倒显出她的质朴来:水流潺潺,清渠绕户,不时有人在流经门前的溪水边刷洗餐具和蔬菜,可谓“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来”。不由羡慕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可以看山,可以戏水,可以抒发思古之幽情,可以享受现代文明的种种好处。虽不富足,却气定神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寓性情于自然中,仿佛生活在仙境中。

当南湖再次映入眼帘时,残阳有了一丝血色,这样绮丽的色彩恰好打在南湖书院的瓦脊上,又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宏村的美时时都被水波擦洗得纤尘不染,这样的纯净哪怕看上一眼,都会一辈子不忘。

(选自《湛江日报》2007年3月25日)

1.文章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第五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加以分析。

3.第六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4.倒数第二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

5.文章开头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如虎添翼・技巧向导

(1)要掌握规律。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是最为普遍的,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后者优势最为明显;可以是某个局部性的考查,也可以是全篇性的命题。

何种题型,考查何种修辞,也往往没有定规,千变万化,不拘一格,但有一点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不仅涉及何种或哪些修辞手法,更主要的是无一例外地都会考查“有何作用”,前者是浅层次的,后者才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这里必须明确一点,即题干中出现的“作用”、“效果”、“好处”、“意义”等概念,其答题角度都是完全相同的。对于这种形式题,各种修辞所及的“作用”类知识,应该说是有规律的,也即某种修辞的功用,无论用于何种内容的文学作品,无论用于文本的何处,产生的作用,都应是相同的。这里包括:①比喻“形象具体贴切”;②拟人“生动传神活泼”;③反问“有力而强化语气”;④对偶“结构整齐而匀称”;⑤对比“增加内容深度”;⑥反语“强化

幽默讽刺”。明确了各自的作用规律,应试时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具体的人事物景等内容,也就很容易作答了,例如“专攻实例”中的第1题,是考查标题所用的修辞及其表达效果,前者是认定,关键词是“歌声”,而“宏村”又是一个地方,与“歌声”联系起来考虑,同时还要注意,这里还含有一种转换关系的辞格,如“宏村如一首美妙而不曾

远去的歌声”,有比喻,有通感,它们合为一体,其效果也就不难概括了。该题有点难度,关键是修辞的认定。认定时,还要适当变通,即加比喻词“如”,使之明朗化,这也是规律。这样,答案就比较清楚了:“运用比喻、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美感,富有音乐美和引人之趣。”

英美文学的教学价值解读 篇7

1. 完整的英美文学篇章阅读, 构建起英语学习统一脉络

英语教学追求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与英语思维能力的双向提升, 而表达与思维能力提升需要借助统一的文章阅读脉络引导才得以实现。我国英语教学受教学时间与内容安排的客观限制, 文章选取以片断为主,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只能构建外文篇章的零碎记忆, 对文学整体解读不足。开展英美文学教学,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完整的课文内容, 学生在提升阅读量的同时对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形成连贯的阅读思路。例如, 学习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时, 可以通过汤姆·索亚的经历了解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 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感受小人物身上体现出的英勇智慧与人性光辉。

2. 打破中文阅读的思维定势, 把握好英语语法规则

语言背后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表达形式与规则, 由此构成有序的词汇搭配与语法排列。教师依据英美文学的既定思维特点, 将英语思维的中西差异与学生词汇语法的学习进行融会, 学生阅读的同时记忆词汇, 揣摩语法习惯, 而语法与词汇的练习对英美文学阅读起反向促进作用。英语语系中衔接词运用较少, 与中国的语法习惯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在语句构成时往往结果在前、原因说明在后, 而中文表达则习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通过英美文学学习打破学生既定思维, 从英语语系语法构成与表达的角度做好词汇的搭配与衔接。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与思考训练中, 通过对语法规则的体会揣摩、词汇搭配运用练习, 可增强语感并提升阅读审美水平。

3. 英美文学人文色彩的解读, 奠定英语学习的审美基础

英美文学自身的文学色彩决定了审美层面的教学价值。文学作品作为历史民族文化的折射与反映, 带有历史民族文化的深深烙印, 而这种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的体现对学生审美价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感受不同作品中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情感, 自觉地与中国文化进行差异对比, 可促进其对情感审美的把握。比如学习《简·爱》时, 学生通过将女主角简的形象与中国同时期悲剧女性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了解黑暗社会现实下女性正确的情感与人生抉择, 树立对文学女性的解读理念, 对后期英语学习起到有效指导。

4. 掌握文学阅读的技巧策略, 明确英语语言学习突破口

英语学习讲究技巧是基于英语语系的构成特点而言。而英美文学则是学生英语学习技巧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脉络有着整体的认识与理解, 能够对不同时期的英美文学加以正确区分。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基于不同时期英美文学的既定特点进行阅读写作训练, 对英美文学表达思路的认识更加清晰, 对文章观点的思考更加深刻。学生能自觉把握文体分析、人物分析、文本略读、文本精品等语言学习方法, 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技巧, 促进英语学习。

5. 阅读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 积淀英语文学素养

人文素养培养周期长, 见效慢, 是英语教学中的核心、关键环节。现有教学研究发现, 英美文学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具有显著功效。英美文学教学空间自由、灵活, 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学习《莎翁戏剧经典》, 增强人文关注与关怀意识。学习笛福小说, 感受到资产阶级文明的启迪。接触学习英美文学, 学生对人类命运及战争历史的解读更客观理性。学生在正确的人文素养指导下, 可提高自我道德修养水平和心理素质, 提升文化鉴赏能力。

本文通过对英美文学教学价值的分析与解读, 进一步明确了英美文学对丰富阅读视野、拓展阅读空间、提升审美价值及人文素养、培养英语学习技巧方面有着促进作用。

摘要: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 这些都为英美文学的教学增加了机会。本文主要针对英美文学的教学价值进行解读, 分析其对当前英语教学的引导、促进作用, 以期为当前英美文学的教学实施与推广起到一定的指导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价值,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贾旭东.英美文学的价值以及对我国高校教学的影响[J].当代教研论丛, 2014, (3) :140-141.

文学作品的另类解读 篇8

关键词:文学作品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价值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对于人们思想政治的教育有助于人们形成统一的集体价值观,并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具有一致性和政治方向性。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途径过程中,文学作品这一教育资源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文学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往往通过浸润方式逐步实现,应用这一思想性,树立新的道德理想风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1.1人类美好品德的颂扬

对人类美好品德的颂扬古往今来都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这一古希腊经典悲剧,主人公普罗米修斯在面临极大的痛苦和压力时,丝毫没有妥协和退让,而是对俄刻阿诺斯的懦弱加以嘲讽,赫尔墨斯的奴性加以挖苦,历经磨难但绝不肯泄露秘密。在这部文学经典中,身处劣势但坚强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和绝对权威但色厉内荏的宙斯形成鲜明对比,具有独特的审美意味。后来的雨果也塑造了很多具有美德的人物形象,如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其中塑造的艾丝美拉达和卡西莫多都具有真诚、善良等美德,卡西莫多是被迫害的社会下层群众的代表,而艾丝美拉达在卡西莫多被绑在柱子上时喂饥渴难耐的他喝水,种种情节都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纯洁和善良。此外在雨果的许多其他作品中也有类似的人物形象塑造,如《海上劳工》中和狂风巨浪搏斗、坚强不屈的基里亚特,《笑面人》中自由成长于民间,纯粹而质朴的格温普兰,都是历久弥新的人性探讨。

1.2人类自我意识的追求

在西方,人类自我意识的追求体现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反对中世纪封建等级观念和神权制度的压迫的行为,这一反驳对于人的精神的解脱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一特征的出现不得不提到莎士比亚等人文主义作家的贡献。在《哈姆雷特》中,莎翁赞叹人的“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巨大!”他还赞叹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些人文主义者借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的复兴之名创造了另一个独特的人文世界,人类开始具有追求幸福的权力,正如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公主与国王的侍从恋爱,在国王发现后责备女儿不应当同奴仆恋爱,公主反驳说“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道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凡是有品德的人就是高贵的,如果这样的人被说成是卑贱,这不是他的错,而是这样看待他的人的错。”在这段反驳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精神世界轮廓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人文主义者所提出的人人平等的观点具有相当深远的广泛的现实意义。

1.3人类人文精神的关怀

有一类文学作品是主要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全景式”作品,他们展示着一个时代中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的特征,中国古代曹雪芹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国外有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等等,即使是当代也不乏诸多纪实作品如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及何建明《部长与国家利益》、老鬼《血色黄昏》、王兴东《建国大业》等等,在这些作品中描绘了广阔的社会图景,展现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对人类社会更加深入、广泛的探讨,如《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个经典形象正是体现着其作者曹雪芹对于人文关怀的诠释和理解,在这样一个腐朽的制度下,纯洁善良的灵魂和美好的事物是必然要受到伤害甚至灭亡的,它的灭亡根源是封建制度自身的腐朽性和堕落性,这类作品大多通过对于社会面貌的描述和揭露,体现作者对于整个人类命运的期望和关怀,给人以多方面的教育和启发。

2 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

2.1文学作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生成

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环绕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周围并且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其建构在文学作品的补充下可以得到很好的实现。无论是《悲惨世界》中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还是《木兰诗》中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坚强形象带给人们的力量与勇气,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类无论是间接的行为效仿还是心理感受都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在这一氛围同样也是对于人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塑造,在读者的反思与感受中上升为一种抽象的理性认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由此拓展开来。

2.2文学作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夯实

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增强其人文底蕴。关于人文学科的优势,英国教育学家利文斯通有以下观点:人文学科是对人的精神的本质思考,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是人;人文学科有助于培养灵活的头脑与思维,树立正确的批评观;人文学科是人开阔眼界,更好地欣赏身边的世界。由此我们可知,当一个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时,其眼界的拓宽随之而来的是融会贯通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增强,人文精神从古至今的内涵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同样强调“以人为本”。在当代社会,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欠缺是社会的发展与变更中的重要难题,人们常说“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国家与民族是残缺的国家与民族。”因此,必须通过文学作品进行人文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打下理论基础,在人文环境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道德氛围。

2.3文学作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文学作品与思想道德从来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古文运动中韩愈就提出了“文以载道,以道育人”的文学创作标准和价值取向,“文以载道”也是文学社会功用的重要体现,其中的“道”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政统”与“道统”的相互作用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条主线,文学作品作为文学的主要载体,自然肩负起“文以载道”的重要价值功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正如孔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很好地体现着艺术作品的社会功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寓深刻的思想于字里行间,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4文学作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如何利用文学作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求我们一方面按照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来安排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就是要发挥文学作品的重要功用。如在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中,各阶级多层次的人物形象和劳动与爱情的社会纷争,深刻地展示了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近十年的中国社会的广阔面貌。其中贯穿的那种苦难意识,特别是主人公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自觉自强的追求与超越,作者以一种审美的自由精神来追问自尊和自我实现等情感缺失状态下生命意义的实现与价值,体现了一种积极的超越苦难的人生态度。在文学作品的审美阅读过程中,读者在与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的情况下自觉地调整自身的情感价值观,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3 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

发挥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还需要合理有效的解读方法,科学地利用文学作品等人文资源才能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3.1解读方法之一——还原本色

在可利用的文学作品解读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单一、枯燥的政治理论灌输,如能将其转变为更加丰富多彩的解读形式,更好地还原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生动性、深刻性和多样性,就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3.2解读方法之二——透视解读

对于作品的理解随着时代的进步,个人所处的知识背景不同,以及不同的思想修养、人生阅读产生的各不相同的理解方式,对于文学作品的阐释也应当相应地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如对于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的解读,过去大多停留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虚荣”的主题,然后当代我们可以对其作出“命运说”“人类悲剧说”等多种解读,每一种理解方式只要言之有意都能体现不同的小说内涵。单一、片面的作品解读不利于受教育者实现思想和情感的认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才是具有思辨性的文学解读方式。

3.3解读方法之三——积极解读

上一篇:NaCl胁迫对宁夏枸杞幼苗根系质膜和液泡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下一篇:商业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