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美术教学评价

2025-01-12

刍议美术教学评价(共12篇)

刍议美术教学评价 篇1

刍议美术教学的评价

河北唐山丰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冯立媛

通讯地址:河北唐山市丰南区教师进修学校(友谊大街3号)联系电话:*** 03158680170 邮政编码:063300 电子邮箱:jtygmm@126.com [摘 要] 当前美术教学评价存在着“主观”、“传统”、“单一”等方面的误区,致使广大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十分困惑。为加快美术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评价观念,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向,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特点,掌握美术教学评价的策略。[关键词] 评价误区 评价趋向 评价特点 评价策略

美术教学评价是指带着某种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评价者,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评价对象,制定评价的目标与标准,采用相应的评价技术获取评价对象反映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事实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价值做出客观科学的判定。美术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强化、调节、教学的功能。所以美术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我区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误区。1.主观评价。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

2.传统评价。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同时评 1 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3.单一评价。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即让学生临摹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如何解决美术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评价观念决定评价方法

在普通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突出评价的改善和促进功能,与国际教育界在评价方面的改革是一致的。我们都知道教育价值由教学目标体现,教学评价应该适应教学目标。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价值呈多元的状态,例如强调情感、创造性、个性、智慧,那么评价的各种方法手段都要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纵向看待和评价每个学生的发展,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鼓励他们自信地参与美术学习活动。

二、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向

评价标准由成人化转为贴近学生实际;评价功能由甄别转向促进;评价内容由单一知识技能转向审美;评价主体由单一转为多边化;评价方式由单一转向多元。

三、掌握美术教学评价的特点

(一)多元性。多元性的特点体现在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元,如实物、等级、评语,评语与等级相结合,自评、互评、座谈以及多元的见解与思想。

(二)整体性。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地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

(三)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提倡“全程式”评价,开始阶段的兴趣评价,深入阶段的创意评价,结课阶段的结果评价等。例如《设计一只新书包》,学生的创意很多,带轮子的书包、能自动提醒超重的书包、充气书包、音乐书包、枕头书包、电视书包、熏香书包等等。对于这些富于幻想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十分尊重,而且必须充分肯定其具有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及其细微的,也必须充分肯定。

四、几种美术教学评价策略

(一)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自评,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种反思的习惯和能力。互评,有助于学生走出自我空间,形成一种横向关注的意向和动力,进而导致发展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这种横向关注的意向和能力反过来又能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善意,即用一种善意看待他人的学习及其成果,看到同学的长处,也看到同学的问题。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多元和宽容的心态。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不喜欢对方的学习方式和结果,但应该允许它的存在,因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最后,注意评价的方式方法。评价同学,应该坦诚,不要表面敷衍,同时也应该避免伤及同学的自尊,尽量让对方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

(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进步和教学行为的缺失,以便及时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

(三)提倡质性评价。质性评价是相对定量评价而言的,就是力图 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四)注重纵向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纵向评价就是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作纵向的前后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进步,建立自信。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层性评价。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自己掌握的有关学生的资质、学习能力等情况,将学生分为这样几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对美术感兴趣,且美术基础较好,有创新探索精神; B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及技能掌握的一般;C层次的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上缺乏主动性。针对不同的情况,在评价中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在原有的起点上有进步,就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美丽的圆形纹样》,A类学生对绘画中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知识掌握较好,要求他们在绘画中发挥想象力,着重提高构思能力;对B类学生则侧重于构图的层次、色彩的协调、造型方面的引导,让他们掌握圆形纹样的画法,着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对C类学生,我要求他们认真学习这节课的新知识,掌握色彩的调配知识及方法,完成作业要求,具备基本绘画表现能力。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征询探讨,为学生的美术学习与创作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情感的建构,那么,我们的美术教育将会是一片晴空。

刍议美术教学评价 篇2

一、我区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存在的误区

(一)主观评价

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

(二)传统评价

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三)单一评价

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即让学生临摹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评价观念决定评价方法

在普通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突出评价的改善和促进功能,与国际教育界在评价方面的改革是一致的。教育价值由教学目标体现,教学评价应该适应教学目标。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价值呈多元的状态,例如强调情感、创造性、个性、智慧,那么评价的各种方法手段都要能够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纵向看待和评价每个学生的发展,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鼓励他们自信地参与美术学习活动。

(二)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向

评价标准由成人化转为贴近学生实际;评价功能由甄别转向促进;评价内容由单一知识技能转向审美;评价主体由单一转为多边化;评价方式由单一转向多元。

(三)掌握美术教学评价的特点

1. 多元性。

多元性的特点体现在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元,如实物、等级、评语,评语与等级相结合,自评、互评、座谈,以及多元的见解与思想。

2. 整体性。

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

3. 过程性。

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提倡“全程式”评价,开始阶段的兴趣评价,深入阶段的创意评价,结课阶段的结果评价等。例如《设计一只新书包》,学生的创意很多,带轮子的书包、能自动提醒超重的书包、充气书包、音乐书包、枕头书包、电视书包、熏香书包等。对于这些富于幻想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十分尊重,而且必须充分肯定其具有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极其细微的。

(四)几种美术教学评价策略

1. 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自评,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种反思的习惯和能力。互评,有助于学生走出自我空间,形成一种横向关注的意向和动力,进而导致发展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这种横向关注的意向和能力反过来又能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善意,即用一种善意看待他人的学习及其成果,看到同学的长处,也看到同学的问题。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多元和宽容的心态,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不喜欢对方的学习方式和结果,但应该允许它的存在,因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最后,注意评价的方式方法。评价同学,应该坦诚,不要表面敷衍,同时也应该避免伤及同学的自尊,尽量让对方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

2.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进步和教学行为的缺失,以便及时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

3. 提倡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是相对定量评价而言的,就是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4. 注重纵向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

纵向评价就是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作纵向的前后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进步,建立自信。

5.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层性评价。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自己掌握的有关学生的资质、学习能力等情况,将学生分为这样几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对美术感兴趣,且美术基础较好,有创新探索精神;B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及技能掌握一般;C层次的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上缺乏主动性。针对不同的情况,在评价中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在原有的起点上有进步,我们就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美丽的圆形纹样》,A类学生对绘画中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知识掌握较好,要求他们在绘画中发挥想象力,着重提高构思能力;对B类学生则侧重于构图的层次、色彩的协调、造型方面的引导,让他们掌握圆形纹样的画法,着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对C类学生,我要求他们认真学习这节课的新知识,掌握色彩的调配知识及方法,完成作业要求,具备基本绘画表现能力。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征询探讨,为学生的美术学习与创作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情感的建构,那么,我们的美术教育将会是一片晴空。

摘要:当前美术教学评价存在着“主观”、“传统”、“单一”等方面的误区, 致使广大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十分困惑。为加快美术教学改革的步伐, 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评价观念, 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向, 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特点, 掌握美术教学评价的策略。

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刍议 篇3

【关键词】美术 课堂教学 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指出:“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全方位地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对他们的学习效率、参与意识、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操作技能给予全面及时地评价。

一、联系生活实际,体验课堂乐趣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美术新课程正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和美术经验相联系,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将自己对生活和美术的理解融于一体。新课程从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教材贴近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如刚入学的学生,既要在新环境下与教师接触,又要学会与新同学友好相处。只有老师和新同学的友爱、温暖,才会使他们有快乐感,对新集体的依附感,才会对其他的环境、学习任务产生感情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样的美术感染,挖掘美术的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让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参与交流,模仿和表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集体或个人创作的乐趣,懂得相互欣赏和共同分享,既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思想和情感,学生通过美术与自己情感的链接和相互作用,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美术教学中,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美术课程要求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美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形成有机的结合。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够成为智慧。美术教育到任何时候不能丢弃艺术的本质特征。美术是情感的艺术,失掉了情感,艺术也就无从谈起。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触到美术的本质,也才能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通过多学科的整合,促进智能的发展

学习美术,除了美术课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行。一方面,美术活动本身离不开其他智能的支撑。例如,欣赏美术需要自我身心智能,绘画需要形象智能和空间智能。工艺制作离不开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美术活动,具有鲜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美术的机会,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增强对美术的兴趣,促进自身各方面智能的发展。例如,一位朗读能力很强而美术能力平平的学生,在美术课上可能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热情也不高。但在语文课参加配乐朗读却非常积极,学习效果相当不错。有些在美术课上有突出能力的学生,一定要加强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在各科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美术,表达各种情绪,心情得到放松。将美术与其他学科合理整合,发挥其独特作用。

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美术和文化的连接,可以更深刻的了解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人情各不相同。美术教学还可以通过观看或欣赏中外美术作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美术特点,进而尊重不同的文化。

五、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艺术修养是一个人审美素质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艺术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人格素质与生活质量的高低,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的、充分的使用其感性和理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多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艺术修养高的人,还能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能够以审美的生活态度对待人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体验。作为审美教育的美术教育,其目的就是让人们享受审美体验所获得的那份情感,这种情感是人们在更充分的理解人类的本质后所得到的愉快感。只有具备一定审美素质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审美体验。因此,美术教育的任务和使命便当然是“提高每个人在他一生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审美素质”。美国著名教育家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不同程度的“艺术家”。因此,一生审美素质是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高考速写教学刍议 篇4

速写,《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速写,一般指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简练的线条,扼要地画出对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它的目的是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迅速描绘对象的能力”,可以从各方面体现学生的素描功底。因此近几年,已有越来越多的美术院校把速写列为美术高考科目,且所占的分值也有增加的趋势。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在这十几年的教学中也有一些心得体会,在此就自己对速写教学的一些经验所得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速写没有捷径,但要讲科学、讲方法。学习速写像学习其他任何门类的艺术一样,没有正确地引导、训练和学习,是难以快速掌握这门艺术表现形式的。我认为,学习速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训练。

一、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

一幅优秀的速写作品应当包括完整的构图、准确的比例、优美的动态、流畅而合理的线条、自然生动的神态,同时还很有感染力等。了解了这些要求以后,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比较”。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找一些优秀学生速写作品,再找出相同动态的较差的作业。两部分作业放到一起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习到的速写知识辨别作品优劣,然后教师总结。长期进行这种比较训练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速写的训练方法较多,对初学的学生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达到目的。

1.多临摹

对优秀作品的临摹,是初学者最快捷简便的学习方法,有时还可以采用摹贴的形式去画速写,临摹贴多是为了学习范画中的表现形式,同时把所学习到的表现方法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当然,并非要把所有优秀的速写作品都进行临摹,首先要选择一种和自己画风相近的优秀作品临摹学习,再加上其他作品的借鉴,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导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高考辅导书,这些书籍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快地同高考接轨。

2.勤动手

速写的工具比较简单,我们可以随身携带笔和速写本,把自己所感受到的生活场景画下来。也可以利用一些短时间如课间、休息前、午饭、晚饭后这些时间画一些单个的速写。做到有空就画,发现优美的动态就动手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速写能力必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3.由慢到快

速写训练要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由慢到快。这是速写训练在时间上要遵循的原则。慢,是指以较慢的速度将对象较准确地记录下来。

4.从简到繁

先画简单的、局部的,再画复杂的、场面大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画人物速写可以先进行头、手、脚、衣纹等局部练习,因为这些局部在画人物速写时都是重点表现的地方。进行局部的分解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深入刻画的能力。使后面进行全身速写练习时入门更快,效果更明显。

三、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表现形式

速写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三种:一是以线为主的表现形式;二是线面结合的表现形式;三是以面为主的表现形式。前两种表现形式因其掌握起来更容易,目前高考辅导班大都采用这两种形式。而以面为主的表现形式因其对学生的结构认识要求较高,所以用得较少。线是最原始、最直接,也是最现代的美术造型语言,在表现物象的过程中,从结构出发,将物象的形体转折,变化运动和质感用概况简练的线条表现出来。用线造型的同学应具备造型严谨、形体自然生动、线条应用得当等优势,画出的画面整体效果才好。选择线面结合造型的同学,首先造型要严谨;其次对物象体积感的塑造、结构的解剖也要求较高。线面结合造型主要是在线造型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明暗关系来体现物象的结构,其特点是层次丰富、表现力强。在选择前两种速写时,要特别注重线的应用,线有长短、浓淡、虚实、粗细、曲直之分。通过对不同线的应用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物象的形体比例、动态和体积感。在我们练习速写时,除了对线要注意以上区分外,还应考虑线与线之间的穿插和呼应关系,使画面富有节奏感。

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作画步骤

1.整体观察,熟悉对象

整体观察对象,掌握对象的形体比例、运动特征。

2.构图布局

根据选择的角度,把写生对象安排在画幅的适当位置,将对象大的比例、动态画出。

3.落笔定形

轻轻落笔,从整体出发,用长直线或长弧线很快确定大的基本形,抓住大的形体比例关系及透视关系。

4.局部肯定

在基本形确定的基础上,从局部开始塑造形体,一般从头部画起,用准确肯定的笔触开始描绘对象的五官形象,从上到下,将对象的手及身体轮廓、衣纹等做进一步刻画。这里应注意手、脚的透视方向,头发部分不要画得太早,对衣纹部分的处理应注意线的对比变化。

5.调整完成

整体――局部――整体,在作画时应始终把握这一原则,局部肯定之后,再回到整体。该加强的加强,该减弱的减弱。重点刻画之处一定要刻画得细致入微。头发应画出其蓬松之感;对于手要特别注意关节处的刻画;对于一些小的饰物刻画得不要太多、太重,应根据需要将部分衣服饰物省略掉,以免造成画面琐碎;对衣服的缝制线不宜画得太重。总之,在作画时应时时把握整体,从整体出发,不断调整修改直至完成。

速写的能力与“功夫”二字成正比,就如演员练功一样。眼、心、手的协调于与敏锐,需要日复一日的苦练,同时要保持清晰的思维,生机勃勃的艺术感觉,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到这几样,我们的速写能力将不断提高,我们也将成为高考的胜利者。

刍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篇5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以及实践性比较高强的科目,更是一门充满德育教育学科。要想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阅读教学则是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因此,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构建新型的语文阅读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习动机

一、注重课堂朗读训练和评价,树立学生阅读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多角度”是指每个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有创意阅读”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悟。这反映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感情的熏陶,而朗读是培养学生朗读情感的方式之一。对此,教学时,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和评价,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树立阅读信心。

1.根据不同的朗读形式,给与贴切的评价。有感情的朗读应该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不同学生对文章情感基调的把握的方式也不同。学生在朗读时,教师根据不同形式的朗读给与贴切的评价,并适当启发,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朗读的快乐,自然而然的将饱满的感情释放并融汇到朗读之中。朗读成为学生个人感情的宣泄。

2.注重学困生、留守生朗读评价。在生活中,学困生、留守生的内心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更渴求别人对他们学习的认可。针对这样的学生应常常鼓励他们:你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完成这段话或文章,相信你下次会读得更多、更好。这样的语言会化解学生在课堂朗读中的尴尬,并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阅读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自主阅读

动机是愿望改变为行为的动力。如果一个人只有愿望而无动机,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他的愿望是无效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因为动机指向目标,它反映的是某种需求;动机指向行动它为获得需求满足而产生行动。我国早期杰出的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这个道理,在《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乐之”的程度,“乐之”的程度越高,学习动机就越强烈,行动越坚决,维护行动的时间就越长久。所以说激发学生阅读语文的动机,是学习语文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愉快的阅读。

三、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

1.品味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选入课本的文章,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要对作品熟读精思,并进行适当赏析和评价,这样可以启发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见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了解作品的作者及时代背景,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学生在阅读作品时,不仅要了解作者,更要了解作者生活和时代背景。任何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只有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学生在阅读时才能准确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

3.比较初稿和定稿,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水平。许多文章都是通过作者反复推敲修改后才定稿。阅读时如能找到初稿,拿出与定稿进行比较,看看哪些地方做了修改,并反复思考作者为什么修改。对其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问题往往会有人提出新的看法,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从中受到亲启示,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大有益处。

四、注重拓展教师视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通常来说,语文教师除了是相关知识的传播者以外,还是学生知识结构的设计者和搭建者。正因为如此,这就需要?Z文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素养。为了确保教师能够更好地充当知识的设计者和搭建者,具体来说,教师不仅仅是要不断完善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自身心理学以及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能更好地去了解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最终使得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在进行实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首先需要掌握阅读教学的规律性,方法正确且适合的阅读教学方式是有效阅读的前提条件。为了能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知识。同时,为了防止出现语文教学活动的盲目性,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在实际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更好的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按照每位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为每位学生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教学方式,需要做到因材施教。

五、以教师的情感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高效完成阅读任务

阅读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兴趣。初中生心理特点表明,课前激趣对学习非常重要。每学一篇文本前,教师都应该设计一段饱含情感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当然,单纯就这一点激趣是不够的,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难持久,因此,教师应选择与文本主旨一致或接近的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名篇,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理解文本的契合点,从心理上降低难度指数,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力求语言亲切生动、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以形体语言。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力求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状态下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逐渐探索新型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美术教学中的创造能力刍议 篇6

美术教学中的创造能力刍议美育又称审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或美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它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一个重要部分。美术课的教学活动就是从小对儿童进行感知美

认识美,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陶冶美的情操激发追求美的欲望,促进他们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美育素质,完成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的美育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任务。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很好的.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美术课的教学活动,必须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美育因素和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去发现美育因素,激发对美术课的强烈兴趣;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美的材料;贴近学生生活,采用多种技能训练方法。才能较好的在美术课的教学活动中实施美育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一 激情引趣,培养创美意识。

人们都知道兴趣是人的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积极的了解探索某事物的认识倾向和积极的活动倾向。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索某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世人的认知活动的动力来源。学习兴趣能使学习任务变得积极,主动,摄取从而获得良好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教学的导入,让学生学得主动,假如青少年学习对他毫无兴趣,完全是强制性被迫学习,就会扼杀学生的学习意愿.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所学剪,拼,撕,贴等制作方式,加强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单纯传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学中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颖有趣,逻辑性很强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使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更新,变化。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逐渐形成相应的技能,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爱好,培养了兴趣,这更体现了创造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要求,也是将课堂知识变成独力操作能力,例如,我在上《餐巾彩纸》一课时,首先将一蓝插花让学生欣赏,我问:这插花漂亮吗?能打多少分?学生一下就激动起来,纷纷举手来当小评委,有的说:“罗老师真能干,插的花真美,这花比街上买的花还好看,老师我们也想有一朵这样的花”。看见孩子们的期盼而羡慕的眼光,我说:“这花不是真花,而是用柔软的餐巾纸做的,今天我教大家做好吗?顿时一片欢呼声。孩子们的积极性高涨起来,也调动学生更加喜欢美术课了的欲望。于是我又开展《剪贴服装》,《插花艺术》,《立体纸卷画》,《豆类拼画》,《布贴挂饰》,《彩色泡沫带做花》,《烟头拼画》,《小米拼画》,《立体纸雕画》等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创造的方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制作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得到升华和发展,开扩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

2 采用现代多媒体,提高审美能力

我国著名发明家、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张开逊说:”创造美和幸福是最高的道德”,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孩子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

刍议美术教学评价 篇7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话课堂评价的主要原则

1. 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评价原则指要确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观念, 即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 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 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该原则的另一层含义是, 要善于发现教师设计、组织教学过程中的个性特色与成功之处, 中肯地提出合理化的批评建议, 或指出教师未来的发展目标。

2. 主体间性原则。

“主体间性”是对话教学活动区别于传统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既要对阅读教学对话活动各类主体的不同参与状况进行分别考察, 又要对课堂各类主体共存共生的“对话场”的品质进行宏观考察, 对主体之间交流沟通的质量与效果进行整体评定。该原则的第二层含义是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互动化, 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管理者以及家长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性活动。

3. 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

语文是整体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新课标要求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 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4. 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

该原则要求我们坚持评价手段的多样性, 既要看学生在作业练习及阅读能力测试中的分数表现, 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在课堂活动中的即时表现, 重视他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关注他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收获, 发现他的进步或进步的幅度, 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给他以积极的肯定和评价。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话课堂评价的具体内容

1. 评价维度。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包含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

2. 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对“施教主体”的观察和评价将涉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用和教学语言等四个方面:

一是“教学设计”———在组织教学对话之先, 教师必须通过阅读对话对教学文本有深入的研究, 形成自己的理解甚或独特的感受, 明确教学目标, 把握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流程设计, 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 又要切合教学文本的具体特点。

二是“内容安排”———要能合理、有效地整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的容量、密度和梯度安排要科学;话题或问题讨论往往是课堂对话活动的主要内容, 要从文本的整体着眼设计问题, 避免肢解割零课文, 还要注重答案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是“方式选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对话策略,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诵读、感悟、品味、揣摩, 倾听、言说等对话方式, 促进教学对话的深入开展。

四是“教学语言”———这是突显语文学科特点、体现语文教师基本素养的一个评价项目。

对“学习主体”的观察和评价将涉及文本解读、参与合作、语文能力、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

一是“文本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对话的根本, 考察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的表现, 首先应该看其能否整体感知教学文本的内容, 能否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或创作主旨, 能否准确把握作品的主要特色。

二是“参与合作”———这是着眼于学习过程的评价项目。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虽然起主导作用, 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是为了学而存在的, 是为学服务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的参与, 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只有通过参与教学对话才能表现出来。

三是“语文能力”———这是着眼于语文学习综合性与实践性特征的评价项目。课文只是一个“例子”, 通过教学活动, 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都应该得到相应的扩充或提升。

四是“情感态度”———这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语文教育三维目标的重要内涵之一。

对“对话品质”的观察和评价将涉及对话氛围和对话效果两个方面:

一是“对话氛围”———课堂对话能在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达到主体之间思维共振, 情感共鸣。

二是“对话效果”———要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并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扎实的教学对话的效果表现为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有所提升。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话课堂评价的具体方法

我们将上面设定的三个维度、10个评价项目及相关评价要点作为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话课堂进行观察和评价的主要工具。为突出发展性原则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质性评价为主的原则, 我们没有采用传统的百分制得分的形式来表现评价结果, 而是选择了课堂教学满意程度评定的形式。

作为课堂评价的补充, 我们在满意程度评定之后以“课堂观察记录”的形式将这些因素具体列举出来, 观察者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对各个项目作出相应的记载或评价。

在这些项目的最后, 我们设置了“个性特色”一栏, 让观察者记录教师或者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特色表现, 或简要描述课堂对话活动中的精彩亮点, 当然也可以指出符合教师或学生个性特色的未来发展方向, 以此激发师生的创造力, 激励师生对语文阅读教学对话产生更高层次的追求。

刍议新课改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篇8

一、正确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意义、

为什么要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唯升学率”的盛行,除了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只凭升学率、学生考分外,学校内部对教师工作的评价,特别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只依据学生的考分,各种评优活动只看教师所教学生的升学率有多高、考试成绩的排名。使得教师间为学生的考分高低而展开激烈的竞争,不顾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争先恐后抢占学生的时间,运用题海战术,以实现“大面积提高升学率”。一些学校的“教师越敬业,学生越遭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现象。所以,要通过建立科学、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倡导理性的、科学的敬业精神,更重要的一点是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让学生得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实现新课标强调的“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这一重大变革。

二、教师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

教师的知识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授课方法等对教学质量起着根本的作用:学生愿不愿学,会不会学,学得怎样等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按系统论的原理,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应着重评价教师的教,即注重过程评价和教师的自我评价,使教学质量评价成为每个教师全面了解自己,自觉地改进和完善自己,努力争取达到规定目标的武器,使评价不仅成为目标,同时也成为不断前进的动力,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发展的机制。

教学质量的表现不只是学生考分的高低,还包括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对教学内容的精选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及与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沟通等方面,它不仅受教师的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还受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水平很重要。学生能力的形成、素质的高低,也是学生走向社会。做出成绩的基础。因此,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衡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技等素质的标准,可以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

三、教学质量的评价原则

教学活动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的动态过程,用什么样的指标评价教学质量,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基础。所以,评价指标的选择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教是教学评价的关键。

2.学生学的效果也有多方面的体现,易测量的考分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还包括一些难以用数据衡量的内容,如:学生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发展及价值观的形成与提高,思维活动水平等是不具体的,而且它的显现迟于教师的教。所以,评价指标应是多层面的,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3.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核心,但不是全部,教学质量的高低并不能反映所有教师的全貌。所以,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要与教师工作整体评价指标有区别。教师的学历水平、学科专业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可做定性指标,不宜量化。

4.评价指标的确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还要便于“操作”。

总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要全过程评价,教与学的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才能科学、合理、有效。

四、教学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建立

根据上述原则,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分为教学能力、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个部分,把质量管理、目标管理和教学评价三者结合起来,建立以教学工作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以我所在中学为例,主要指标和评价体系为:

1.主要评价指标:

①能力评价——评价教师会不会教,教的基本能力的高低。通过评价,使教师了解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比如我校每年开展的教师全员能力测试。

②过程评价——评价教师怎么教。促使教师能自觉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做好教学常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③效果评价——评价教师教得怎样,起到“诊断”、比较、促进的作用。

2.建立教学质量目标体系。它即是教学质量的管理目标也是评价标准。①设立一个学校全员认同、全员参与的,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全校性教学质量奋斗目标。②设立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目标,从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实验教学、教研教改等目标树立全过程质量意识。③设立教师教学质量目标、学生学习质量目标和管理人员工作质量目标,树立全员教学质量意识。

3.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以全面及时地掌握教学过程各环节、各因素在教、学、管过程中的基本状况。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反馈,同时,还要保障信息_T作的真实性、全面性、群众性。主要包括:①收集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及对工作的建议、意见的教师教学质量信息库。②收集学生对教学质量状况的评价信息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建议、意见的学生教学质量信息库。如我所在的学校每学期都要以表格反馈表的形式进行一次学生对每一门课程任课教师的评价,并统计量化,计入年度考核。③收集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信息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建议、意见的管理人员教学质量信息库。④教学质量信息处理系统,负责教学质量信息的整理、分类、分析和反馈。如陕西省正在普及使用的学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4.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处理系统及奖惩制度。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评价对象,并制订相关奖惩制度,以改进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对完成教学质量目标好的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激励教师为达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对目标完成较差的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帮助其完善和改进。

5.成立教学质量评价专家组,由教学效果公认好、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学校教学评价的权威机构,如我校开展的学科评课组就是一种教师评价形式。设置教学质量评价日常工作机构,一般由学校的教务处或教科室来组织。

6.确定教学质量评价周期,形成周期性的评价体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习成绩考核,每学期进行两次;教师教学水平的综合评价及学生学习质量的综合评价,每年进行一次,即年度考核;不定期地分学科对各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即学科组活动。

五、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实际操作中,如果操作方法不当或评价等级标准不合理,不但不能发挥教育评价的正效应,还可能引发新的矛盾。所以在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有些评价指标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因素有关,如教法的运用、内容的组织、难点的确定等。不能机械地量化,否则会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效果相反。在制订评价标准时,应根据指标的性质确定评价办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2.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虽然我们都知道一堂课(特别是经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观摩课等)的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教师的真实的水平,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是不自觉地以一堂课去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所以,对评价教师的各项指标,应采用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如采用不通知的随机听课、领导的不定期抽评、平时教师互评等方法的结合,使评价结果与实际更加相符。

3.做到公开、公平。将评价指标、操作方法、评价的目的意义等提前向教师公开,建立公平竞争环境。如采取以同学科教师间的互评为主,学生和学校领导评价为辅等,要避免“外行人”评“内行人”。

总之,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育评价的正效应。最后。本人从事中学教学工作,理论水平有限,文中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和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紫阳中学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刍议 篇9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刍议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仅仅完成了最基础的工作,而把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方法的`指导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作为基础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并重点实施教学,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与初中数学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精密结合的构想.这不仅是重视义务教育本质的直接体现,更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必要措施.

作 者:阿拉达日图 作者单位:内蒙古达拉特旗蒙古族学校刊 名:教育界英文刊名:JIAOYUJIE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策略 研究探讨

初中化学试验课教学刍议 篇10

初中化学试验课教学刍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要通过激发学生参与化学试验的兴趣、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切实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作 者:陈传泽 作者单位:遵义市正安县谢坝民族中学,贵州,正安,563404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初中 化学试验 教学

刍议美术教学评价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 课堂教学评价 改革 实践

现代化社会实行的是素质教育,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想真正发挥自身的价值,就需要切实注重并加强学生的课堂教学,而教学评价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想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有效的改革,并真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的发展,实现学生的个人发展。

一、教学评价的涵义

教学评价主要是指依照教学目标,进而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标准,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方式,对学校教学的活动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有效定的衡量和测定,从而给出有效的价值判断。通常来讲,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一般处于教学的最终环节,但并不是说就代表教学评价是在整个教学活动完成之后进行的。从实质上讲,教学评价是同教学目标确立开始同步进行的,并且始终贯穿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此外,教学活动还需要以教学评价的信息作为一种教学的效果反馈,从而进一步来检验和完善教学的方案和计划,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学评价是学校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缺少教学评价的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教学也就缺少了发展的动力,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上也很难实现课程优化。同时,教学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这样可以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得到有效的鞭策和鼓舞,不进可以切实促进教师教学技巧的改进和创新,而且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教师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者的人员,而现代化社会实施的是素质教育,所以教学成果应该体现在学生在学校课堂学习之后,自身在学习获得的提高和发展。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学习质量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检测,这也是教学评价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教师可以有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进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学习。另外,教学评价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二、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措施

1.树立科学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理念

教学评价是作为教师等评价者在自身具备的价值目标和观念的指引下,结合一定的事实基础,对被评价人的活动过程以及效果进行观念性的一种有效判断过程。可见,评价者的教学观念严重影响着学校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所以,作为评价者一定要切实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理念。以人为本是学校课程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和落脚点,所以真正的课程评价应该注重并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尤其是作为基础性教育的小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课堂评价的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进而教学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教学整个行为过程,及时改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发展。

2.把握小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

(1)课堂的设计教学

课堂的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保证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在小学课堂教学之中。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小学生天性好动,很难在长时间集中精力进行课堂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对小学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充分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不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获得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小学课堂的教学评价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進行:第一,教育者是否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对学生现有的基础和能力有比较客观、全面的分析,从而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保证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第二,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注意与实际操作的有效结合,要真正将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真正体现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上,促进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三,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了解和掌握小学生的层次,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问题、教学以及课后练习的分层设计,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加强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第四,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并加强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第五,教师需要合理有效利用信息媒体以及教学工具设计和运用,从而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课堂教学的过程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身学习自主性发挥的有效检测,看学生的学习思维有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激发,还有学生有没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创新思维和认知方面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学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不但发掘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充分在学习中体现出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3)课堂教学的效果

对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是否在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另外,还需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方式上是否正确,让他们逐渐掌握扎实的学习方法,不断加强学生在实践当中对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要加强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合作与交流,逐渐养成学习上的主动合作模式。最后,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发展,还总是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有效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

总结:

总而言之,教学评价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小学课堂的教学评价不应该是最终的评价,而应该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在于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改进,实现小学课堂的教学优化。

参考文献:

[1] 夏建生. 课堂教学评价缺失的背后[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0(01)

[2] 蒯红良. 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五大误区[J]. 新课程(小学). 2010(04)

刍议美术教学评价 篇12

一、注重教师评价, 引领学生成长

莎士比亚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没有阳光, 我们就不能生长”。廉姆·杰尔士也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可见,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肯定的需求。对于学生来讲, 他们在课堂上的发言, 同样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鼓励, 此时教师的态度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因此, 恰到好处、独具匠心的激励性评价, 能使学生获得鼓舞、鞭策,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不断推进教学过程。

例如“____的雪花”填空练习, 学生说可以填“美丽、漂亮、可爱……”正当我惊叹于他们词汇量的丰富时, 一名学生突然说:“快乐的雪花。”这一与众不同且赋予雪花灵性的词, 着实让我惊喜, 我不由自主地抱起他, 激动地说:“多么有生命力的雪花啊!”对他的特殊评价调动了其他孩子的积极性, 他们纷纷举手, 于是“幸福的雪花、伤心的雪花……”诞生了,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当然, 注重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 而忽视给他们适度的挫折、指正, 这种评价是不负责任的, 是不完整的。因为小学生还处在儿童的生长时期, 他们的认识能力、情感态度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 有时难免会出现“错误”或“偏差”的现象。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语的导向功能, 指点迷津, 引导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如果每位教师都能针对学生的兴趣、情绪、意见、学习方法、思维方式, 乃至错误的回答, 巧妙、恰当地运用评价语或激励赏识或因势利导, 引领学生攀登知识、情感和人格的高峰, 会使课堂教学更加契合课标的理念。在师生之间、评价实践与课程目标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使语文课堂焕发鲜活的生命气息, 从而引领学生成长。

二、关注自我评价, 激励自我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常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 等待教师指点、评说, 很少有机会参与评价。实际上, 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评价的欲望与热情。因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带有一种浓厚的情感体验, 不仅能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 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还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存在的问题, 给学生个体一个反思学习过程的契机, 从而更有效地调控学习过程,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当然, 在学生自评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层次性。对于不同学生, 要在不同程度上给予自评。这种分层次自评, 不仅能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跳可得之”, 更是一种省时有效的自评措施。

自我评价, 可在每一堂课结束之前进行, 也可采用建立学生档案袋的方式, 还可采用问卷的形式。通过自评, 可让孩子们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 树立自信心。

三、重视互动评价, 促进取长补短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这种需要正是学生在精神上强烈需求的。”引导学生到评价的过程中来, 正是为学生提供这样的空间。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 倾听别人发言, 进行评价交流, 深入学习, 最终获得知识。但是应注意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评价, 在评价中不能只挑毛病, 而要尽可能多地指出别人的优点, 让学生在评价中享受到成功的愉悦。课堂上, 我教给他们“听、想、评、听”四步评价法。“听”指听清对方的发言, 这是作好评价的前提。“想”是根据别人发言内容进行思考, 组织好评价的语言。“评”是以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的“听”是虚心倾听别人的反馈意见。这样, 学生评价的内容就更具体充实、具有针对性。

通常我要求学生这样说:“我觉得你读得特别棒!声音甜美、咬字清晰, 我要向你学习。”“识字大王的称号非你莫属”等。这样评价的过程既是一个促进别人的过程, 又是一个取长补短的学习过程、提升过程。

通过互相评价,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习能力得到了加强, 课堂也呈多元、灵活态势。学生在互相评价、共同探讨的过程中, 学会了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四、借助家长评价, 拓宽识字渠道

有人说:“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 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的确, 在日常生活中, 汉字随处可见。对孩子而言, 生活是最好的识字课本, 社会是最好的识字课堂。如果能把大小课堂结合起来, 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把识字面扩展到他们所接触的生活空间。在家里, 可以认一认网络及电视上的字;路上, 可以看标语, 读店名;购物时, 可以认商标……这样, 家校形成合力, 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还能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

首先是建立“识字乐园本”。让学生准备一本纸质较好的本子, 选择一张最喜欢的照片贴在封面上, 并写一句鼓励自己的话语, 对小本子进行个性化装饰。用它来收录生活中认识的字, 一个星期收录满一页左右, 由家长督促完成并给予及时的评价。

其次是设计《单元学习情况评价表》, 在一个主题单元完成后, 让学生带回, 请家长进行评价、填写。平时, 老师不定期抽查, 并结合家长评价, 每月评出几位“识字大王”, 请他们介绍识字经验, 还在他们的“成长树”上贴一颗“识字果”。

通过家长的参与和评价, 学生的识字愿望更加强烈, 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生字回生率。形成老师欣赏—孩子高兴—家长表扬—同学羡慕的良性发展轨道。

上一篇:重疾险促成话术下一篇:4S店周年庆典主持人串词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