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英文翻译

2024-08-18

论文英文翻译(精选7篇)

论文英文翻译 篇1

1. Modest and friendly, serious attitude,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good team spirit.

2.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o learn, master the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skills, with a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good at learning new knowledge and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3. Has served as the school community positions, cultivate a good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organizational skills.

4. Extensive interests, like oral English, music, film and television as well as literary creation.

5. Fluent oral English, with good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Mandarin standard.

6. Have good computer skills, familiar with all kinds of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and Office series of office software, you can use the C language and FORTRAN language programming, for AUTOCAD,, PHOTOSHOP, CORELDRAW, DREAMWAVER also have some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

论文英文翻译 篇2

关键词:生态翻译,旅游景点翻译,龙门石窟

1 引言

在当今社会, 旅游消费成为持续性的需求, 加快发展旅游业现在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决策。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 历史悠久, 人文自然资源丰富, 旅游产业能够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大支撑。正确恰当的景区英语翻译可以改善国外游客在景区内的旅游体验, 同时也能提升景区的国际形象, 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 以河南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 进而提出规范化的翻译建议, 以期提高旅游景点翻译的质量, 促进我省以及我国的旅游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繁荣。

2 生态翻译理论简介

在我国, “生态翻译学” (Eco-translatology) 是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于2006年8月在“翻译全球文化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视角, 解读翻译过程、描述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聚焦译者的生存境遇和翻译能力发展。” (胡庚申, 2008)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不仅要适应生态环境, 而且要以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

生态翻译学将译评标准概括为三个参考指标:即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 从而得出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这个结论。 (胡庚申, 2008b) 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能否做好三维的转换, 通过采用多样化的翻译技巧, 充分传递译文所包涵的信息, 是决定该译作成败的关键。

3 从生态翻译视角浅析龙门石窟景区英文翻译

位于河南洛阳南郊的龙门石窟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景区堪称河南旅游的文化名片, 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国内外数十万计的游客。然而, 外国游客大多数不懂汉语, 对中华文化更是知之甚少, 因此, 景点的英语翻译就显得尤其重要, 正确恰当的翻译能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促进文化交流以及经济的发展。

3.1 翻译现状

笔者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曾多次奔赴龙门石窟景区调研。该景区的英语翻译现状整体上不错, 但是仍存在一些错误和问题, 译文内容也不够全面。这些错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单词拼写错误、书写不规范、用词不统一、用词和语法错误、简单对译 (意思表达不完整) 、错译 (内容不对照) 等等。这些语言错误有些是由于译者的翻译能力局限造成的, 有些是译者翻译不严谨造成的。还有一些错误是因为标牌制作单位工作马虎、缺乏基本的英语知识, 造成单词的拼写错误。在语言维出现的各种错误充分说明了旅游景区相关部门对英语翻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并且对相关标牌制作缺乏必要的监管措施。

3.2 译文分析

针对龙门石窟景区内的景点介绍、景点名称、公示语等内容的汉英翻译现状, 笔者结合调研结果从生态翻译理论角度详细分析其中的错误和失误。

第一, 单词拼写错误。这一类错误属于语言维中最低级的错误, 一般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 而这类错误在景区却不少见, 例如“Caves on the wast hill (西山石窟) ”、“Carefally staye (小心台阶) ”、“CHiese Tvadiond Instrument (中国传统乐器) ”、“With you a pleasant tour! (祝您旅途愉快!) ”等。

第二, 书写不规范, 其中包括大小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 甚至有些景区英文标牌中还出现有汉语中的标点符号。按照英语语言习惯的要求, 景点名称中实义单词的首字母均应大写, 但在一些景区内却出现了许多大小写不规范的现象。比如, 龙门石窟景区内西山石窟对应的英语译文Caves on the wast hill不仅出现了拼写错误, 而且其中的wast hill也应首字母大写。龙门石窟导游图上标注的“The tourist route in longmen grottoes scenic zone”中, 景区名称应为“Longmen Grottoes”。

第三, 用词和语法错误。此类错误在笔者搜集的样例中占较大比例, 在景区的一些公示语标牌中尤为常见, 例如:景区的垃圾箱上的“RECYCLABLE (可回收垃圾) ”与”NO RECLAIMABLE (不可回收垃圾) ”翻译不统一, “可回收垃圾”对应的英文是“RECYCLABLE”, 因此, “不可回收垃圾”采用“RECLAIMABLE”就不太合适了, 建议改为“UNRECYCLABLE”。另外, “爱护文物, 人人有责”这句话译文为“It’s duty of us that obligation the cultural relic”, 按照英语习惯建议改为“Please cherish the cultural relics.”更为恰当。

第四, 简单对译, 指的是字对字的翻译方法, 虽然貌似忠实原文, 但在语言习惯上却不符合目的语的特点。例如在龙门石窟旅游指南上这句话:“……数量之多, 位于全国石窟之首。其气魄之雄伟, 蕴含之深邃, 雕刻之精湛, 堪称世界雕刻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相对应的译文为“Longmen Grottoes ranks first innumber among all the grottoes of China.With grand manner, profound signifi cance and excellent carving skill, Longmen Grottoes can be regarded as a masterpiece in the carving art treasure houses of the world.”。除去其中存在的一些基本语法错误, 这些简单的对译虽然大部分不影响游客对该内容的理解, 但在语言表达上显得不地道, 会使得游客对景区整体翻译水平产生质疑。

3.3 译者分析

尽管生态翻译学提出了以“译者为中心”、“译有所为”的观点, 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仍不能随意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译者还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龙门石窟景区相关标志牌的翻译主要由景区内具有外语背景的工作人员完成的, 翻译完成后并未进行认真校对便交由标牌公司进行制作, 因此出现了这些错误。工作人员也发现了一些错误, 但由于改正标牌的成本较高, 所以很少对其进行更正或更换。

由此可见, 在旅游景点翻译过程中, 译者的选择对于译文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但是与一般翻译不同的是, 在后期处理过程中, 景点翻译要更为重视译文的校对、标牌的制作等各个环节, 丝毫不能马虎。

4 翻译策略及建议

针对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存在的翻译问题, 笔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翻译理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设性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首先, 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时, “译者应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 对旅游经营者的意图、源语的文化专属、语言特征、目的语游客的文化背景、认知水平高、游览期待等进行多维度的考量整合。” (郭英珍, 2012) 旅游景点翻译首先要选择具有翻译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的译者, 这样可以有效地传递译文内容和意义, 而且译作也更加地道, 最大程度地减少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选择转换失误。

其次, 要重视旅游景点翻译人才的培养。传统外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较少涉及旅游、餐饮等实用英语, 导致学生的应用翻译水平低。因此, 应将旅游英语教学等应用型课程纳入外语教学中, 培养优秀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最后, 旅游景点的翻译不是单纯的译者行为, 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旅游景点的翻译, 标志牌及宣传册的制作, 制定翻译的统一标准、统一规范, 使相关的翻译者、制作者、管理者有法可循, 有据可依。

5 结语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核心, 规范化的旅游景点介绍是河南最美丽的名片, 希望翻译人才培养机构、相关的政府部门能够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和规范化翻译, 进一步改善净化河南省旅游景区的外语语言使用环境, 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从而达到以文化促经济的目的, 实现“旅游立省”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郭芬.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景点介绍的英译[J].考试周刊, 2011 (2) :48-49.

[2]郭英珍.河南旅游翻译的生态翻译学视角审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2 (2) :244-246.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4]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 2008 (2) :1-5.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 2008 (6) :11-15.

英文翻译质量对英文学习者的影响 篇3

【关键词】英文翻译 质量 影响

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来看,英语在中国教育中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国人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不减。身为高校英文教师,笔者发现高校大学生对英文的学习通常抱有积极的状态。但无论哪种学习方法,都是在将汉语转换成英语,或将英文转换成汉语的过程中寻找突破口,因此,这种情况下,翻译就显得格外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翻译是英文初学者的基础和根基。

一、译文质量的评判标准

怎样评价译文的质量呢?现代人将翻译的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忠实”是指忠实于原文,译者必须准确而又完整地把原文的思想及内容表达出来,不可擅自增减或改变原意,要绝对尊重作者的思想观点;“通顺”是指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忠实”和“通顺”是检验翻译质量的两个重要标准。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强调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均衡发展,尤其要注重说、写、译表达能力的培养。此处,“译”就是指的翻译。可见,翻译能力在高校英语人才的培养中受到了重视。

二、英文翻译质量对英文学习者的影响

本文以四川省某高校的外语社团为例,探讨一下英文翻译质量对英文学习者的影响。外语协会是外语爱好者的聚集地,英文爱好者在选择社团时一般都会选择外语协会,因为在那里不但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可以参与编订协会的英文报纸,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更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外语协会的成员会将自己编订的报纸下发到每个宿舍,作为英语老师,笔者也通常会收到一份。他们办的报纸以英文板块为主,对于缺少英文读物或爱好英文的同学来说,这种不权威的报纸也是很好的英文学习资源。报纸有一个板块叫做生活小常识,还有一些公共场合的标语,但他们的翻译质量着实让人捏一把汗,比如“小心地滑”他们居然翻译成“Be careful of land slide(小心山体滑坡),将“不要将烟灰弹入”此处翻译成“please don't bomb into the ash here(不要将这里炸成灰烬)”。在后来的英文考试中,笔者甚至看到个别学生将上例中其中的一句写在了考卷上。

有时,外语社团为丰富社员的生活,每周日会为社员放一些经典的外语电影,全是中英文字幕的电影,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不看英文字幕全靠听是可以将整部电影的所表达的东西消化掉,但对于英文水平不高的同学,不看字幕是不可行的。据我所知,很多学生都喜欢边看英文视频,边学英语。但很多电影的中英文字幕都是有问题的。比如说电影“The First Blood”被译成“第一滴血”,其实这是具有文化背景的习语,表示the first success in the contest,因此确切的翻译应为“初战告捷”。还有,“End of the World”被译为“世界末日”其实这样翻译也是没有错的,但很多学生由于不了解很容易学生理解为大难临头、人类即将灭亡的恐怖时光,而对西方人来说,它只表示伸张正义的时刻。“世界末日”之说来源于基督教,是其基本教义之一。它表示有朝一日现世将终结,所有的人都将接受上帝最后的审判:好人升天堂,坏人下地狱,魔鬼入火湖。因此西方人的“End of the World”指的是如中国人所指的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意思。

在教学过程中了作为老师常常强调学生翻译必须文理优美,忠实于原文并不等于死扣语法、逐词死译。而且,还要使译文符合本民族语言习惯,不必迁就原文语言形式,这才能达到“信、顺”统一。但由于自身水平和受英文翻译文本的不良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是既迷茫又彷徨,于是在迷茫中翻阅更多的英文读物,又不慎重选择,随处看随处学,结果越学脑子越乱。

在互联网上查找英文学习资料,对英文学习者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百度上随便输入一大段话,分分钟就能得到好多版本的翻译。而很多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自己不会翻译的句子,和不知道怎样用英文表达的话,就直接找一个翻译软件,整段输入,整段翻译。而不同的翻译软件给出的翻译结果却不尽相同,翻译质量也参差不齐。比如这句话“各位领导对2015年的工作提出了问题,强调了要求,制定了规划,部署了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有道这样翻译:“The leaders raised questions about 2015 work,emphasize the requirements,set the planning,deployment of focus and specific measures”而百度翻译给出的翻译是“Questions leaders to work in 2015,emphasized the requirements,formulate a plan,the deployment of work focus and specific measures”学生在工作学习中往往会按着软件给出的翻译进行学习,也不去关注互联网给出的翻译质量是好还是坏。

所以,英文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英文学习者的英文水平。英文翻译质量不一的状况和翻译者的英文水平有关也和市场英文读物出版缺少监管有关。英文学习者要试着提高自己的辨别意识,选择英文翻译质量较好的读物,这样至少不会在英文学习中走太多的弯路。

参考文献:

[1]于亚丽.浅析网络对英文翻译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 2013.4.

[2]陶友兰.论中国翻译教材建设之理论重构[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

英文翻译 篇4

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与学术、媒体的关注和刺激,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基于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BSC)方法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就此产生。该系统通过相关的测试和线性回归被给予了实证,就长远的眼光而言,经济增值是这个系统最重要的目的。为了得到高的经济效益,这四个方面包括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和成长都将有巨大意义。经济附加值在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价值的相关性上占据绝对的重要地位。在研究企业绩效的线性回归数据中有经济附加值、运行费用、审计报告和员工的内部控制的教育比等数据,他们被用来代表了前面四个方面。其中,财务和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有量化的系数与理论分析一致。

关键词:绩效评估、物流、经济附加值、平衡计分卡(BSC)

1绪论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不断的成长和壮大。对于股东来说,一个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了,即如何对其物流企业进行有效而科学的绩效评价。虽然这个行业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里面有巨大的财富,但是该物流企业经济附加值到底有多大,而如何又能创造出来,作为股东又能获得多少报酬这些都是令人棘手的问题。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以企业财务报表作为分析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为股东创造财富的能力和企业生存、发展的能力,但是人们只使用财务数据来支持他们的判断从而就缺乏注意到其他措施,特别是忽视股权成本由股东的投资。在本文中,我们基于平衡计分卡(BSC)建造一个评价指标系统,并围绕EVA作为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把经济增值作为一种主要的目标来对物流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并衡量企业的股东获得的真正的财富。然后,本文提供实例证明这个系统的有效性。本文是组织结构如下:第二章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三部分建立评价体系根据通过EVA建立指标体系和介绍使用的平衡计分卡方法;四章和第五章对上面介绍的绩效评价方法给予实证;第六部分总结结论。文献回顾

2.1物流绩效评价

物流绩效评价在物流管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科学而准确的评价的结果可以让人们知道他们昨天的工作收获了什么,明天又将要做些什么。

许多外国的日报都聚焦在这三个方面1)介绍应具有的特性,个性 2)该方法需要涉及到的员工3)该企业要选择的方法步骤。而一个建立水平轴的反映国际物流组织所规定的服务质量和性能和垂直轴代表特定服务对客户的重要性的矩阵式相当困难的。

指定物流绩效指标分成三个广阔的领域,包括有形成分、实施途径和信息操作。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独特的环境行为或公司的策略。有些论文试图为厂商解决如何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的问题,这些论文可以动态地解决这一问题的绩效衡量选择,却不是依靠一个静态群的措施。

在中国,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选择的措施;(2)评价的方法;3)绩效评价体系。一个正确的绩效评价系统通常包含许多个部分。其中,王,杨两个人研究的内容,他们在乎费用、效率、风险、客户管理,而魏强调物流企业的竞争和发展能力。在这些 系统中,最常用的措施都是相关的,比如收入、成本、供应、订单交付延迟时间,指令反馈的精度等。支持以上的理论分析且已应用于物流企业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模糊分类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等。尽管这些方法都已经有一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它们却很少关注公司的策略问题。

2.2平衡计分卡方法

平衡计分卡方法是由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提出并形成的。它是一种将战略非财务指标添加到传统的给管理者看的财务指标,同时要求均衡的组织中的表现的框架结构的绩效评价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它成长成为一种全战略规划和管理的绩效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四个方面: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见表一:

在卡普兰和诺顿建立平衡计分卡以后,有些文章开始逐渐将平衡计分卡在应用在物流绩效评价之中。布鲁尔和斯潘通过对先前的平衡积分卡的修改,进而推出一套可用于供应供应链绩效评价的BSC,他们建立的框架包括供应链管理(SCM)的目标、最终客户利益、财务收益、SCM提高;根据平衡计分卡模型,刘和王给出了一个3 + 1的模型,这其中的物流绩效评估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操作和学习四个方面;在孙的导师的论文中,他将平衡积分卡方法与网络程序分析(ANP)相结合来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该方法以物流企业发展战略作为评价标准,并建立了网络程序分析模型(ANP),由此可以量化绩效评价的影响和便于定量矩阵的反馈。

这些文章都试图添加战略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物流绩效评估的部分,从而使评价结果对物流企业来说更合理的、更有用。但是平衡计分卡模型在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上的应用物流才只是个开始,远非十全十美。再者,很少的研究报告能告诉我们包括股东企业为自己创造的真正的价值。

2.3 经济附加值(EVA)

股东对企业的投资,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利润不可能告诉我们分与多少股东与其投资相符的红利,继而股东权益得不到强制性保证。投资的机会成本解释了为什么股东选择投资A公司而不是B公司的原因,然而没有效益的投资,谁还会继续。因此忽视利润的分配会导致重大决策失误。

EVA作为商标是由其开发者,斯特恩·斯图尔特和其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注册的。EVA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优势是因为EVA与传统的利润相比较,EVA的计算措施以考虑股本的机会成本为主。以这个方式而言,股东投资就等同于作为贷款的债权人。已经有实证研究支持这个增量,EVA信息内容的价值相关性要高于其他的一些行业的措施。在这同时,EVA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激励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说,EVA的应用对反映出准确的财务绩效从而解决股东和管理的代理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尽管EVA的应用受到如此多的赞扬,但是它却还没有来得及在物流行业广泛应用。EVA未能得到物流行业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物流企业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特征。在本文中,我们设法把EVA和平衡计分卡模型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系统。

3基于EVA和BSC的绩效评价系统

战略是企业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中企业中最盛行的一个策略是公司价值的最大化。策略导向BSC,价值强调EVA,两者的结合可以让企业的绩效评价对齐企业的战略。3.1根据斯坦·斯图尔特定义,EVA一般相当于一个真正的经济效益评估,该评估纠正并调整了正确会计编号。这个基本关系式为:

在(1)中,NOPAT代表网上营业利润税后、IC卡代表公司资本总额联合会代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包括资本投资股东和债权人)。

考虑到高的离职率和现金流的物流,我们做出对(1)做出调整,得到方程(2),如下:

其中:NCFO代表净现金流量从操作、收益;在权责发生制下,ATInt税后利润;TA代表总资产(包括债务和股权);AcctAdj特殊调整的项目,包括商誉、津贴作为坏帐等。3.2战略图

除了EVA,BSC还需要其他更多的指标去联系其框架结构的目标,以及物流企业的特点。我们需要从很多的案例中分析出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做合理的决策。而BSC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来完成这一过程,这个工具名为战略图,下面给出了一个物流企业的战略图。

认识到战略目的作为战略图的首要任务是很重要的,因为战略目的代表和指导整个发现并建立企业战略的过程。EVA反映了一个物流企业中,股东价值创造的真实的增量,因此它是从财务角度来看的最主要的指标,同时它又是由成本和收入的增长两个关键项目支持的,在财务角度下,我们能够了解需要做出哪些工作来实现EVA。物流企业必须实现客户满意度和保证新客户的产生,这需要高的营业额和较短的交货时间。学习和成长伴随着人类、信息和组织资本。这是最低的观点,然而它却不能被忽视。物流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最强大的和可持续的满足股东要求的方式。箭头的效果是由低到高的角度,反映了“拉”的联系,这个从低到高的改进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它将从根本上大幅度的改变公司并给公司一个光明的前途。

3.3方法的选择和EVA的指导作用

在选取具体方法进行绩效评价之前,战略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语言来描述的策略,战略图还为物流企业给出了一个走向成功的合理的道路。当利益相关者对物流公司的包括管理、股东、银行家、潜力投资者等方式进行绩效评价的时候,他们想要清晰并且容易的工作。根据卡普兰和诺顿,太多的方法让用户感到困惑,还增加了运营成本。所以按照战略地图的关键词,我们可以列出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名单,如表2。他们并不适合所有的公司,但是可以针对某些典型的物流企业。

在这些绩效评估方法中,EVA代表最终的结果和领导前沿,主要是因为它的经济意义。根据在战略地图对这些运行过程的描述,作为一个高效、创造价值的企业将把较高效用的EVA作为其财务评价的结果。

4假设发展

尽管我们基于EVA和BSC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描述,同时简述了EVA 与其他方法的的关系和不同点,但是EVA就真的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目标么?EVA就真的能在BSC系统的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中占据主导地位?

所有的相关信息可以根据市场效率的假设反映在股票市场,上市公司价值几乎跟股票价格是一样的,物流企业也不能例外,虽然中国的股票不可能有市场效率高,但是从1997年的实证表明它已经开始弱化。再者,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所以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市场本身和波动股票价格将会更加重要。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将被大众在一般在长期的目标下等同于市场回报最大化。接着,让我们假设1:H1)EVA相比传统的净收益回报,与市场回报具有显著的关系。

作为绩效评价体系的最终结果,EVA应该和其他在BSC四部分有效的措施有重要的关联度。因此我们得到假设2:H2)EVA和其他绩效评价措施相关。

5数据和经验的结果

在绩效评价系统中,大多数的措施都是内部的信息,例如加工时间顺序,所以我们不能让我们所需要的所有的数据去完成实证检验。我们对应一个观点一种手段,包括EVA在内的手段,包括运行成本、第一五客户、收益率、审计的内部控制报告与员工教育的比例。我们找到46家上市物流企业在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作为案例来进行实证检验。因为从2007年起,新的会计准则生效,我们计算的数字调查数据集中于2008年,我们通过删除缺失数据或极端异常的数据得到36个观察结果,这些观察已经被编制到财务信息服务数据库中。

审计报告的内部控制是一种两分法,当内部控制报告可以独立审计,则为1;若不可,其值为0。一个没有独立的外部审计意见内部报告缺乏目的评价,不够支撑一个高品质内部运作过程。为了减少数据上的差异,我们缩小2008年设立的EVA及操作成本总额,这五个描述性统计结果变量见表3:

所有的物流企业有负面的EVA,就是说他们不再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它迫切需要公司向绩效评价体系增加新的EVA。上表中的客户平均收入的比是0.3558,代表前5个客户为物流企业贡献了三分之一的收入。我们发现了大部分公司都没有审计的内部控制报告,显示相对薄弱的内在力量。在员工受教育方面有最低标准偏差,它的均值是0.1838,这放映了物流企业内部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

根据表

4、EVA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市场回报,支持假设1a。在同一时间,得到一个微不足道的净利润与市场回报,符合假说意向书。也有EVA和净利润之间明显的关系,但相关是消极的,可以看出传统的利润指标的问题。

用线性回归的假设2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如表5:

但是审计内部控制报告得到了显著的正面相关性,符合我们的预测;其中前五客户收入与EVA比没有明显关系;教育的比例为显著负系数,虽然得到这些,但是它们不能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来支持假设2。因为这些结果所采取的措施为客户、学习和成长的观点更多的是根据内部信息,而不是我们所选定的对于财务内部业务流程的内容,所以我们没有合理的代理。我们收集的数据来自于公众物流企业的报告,因为种种原因,可能会有偏见。最后,我们可以做一个结论:假设2部分支持。

6结论

出于学术和实践的重要意义,我们建立一个基于EVA及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的为物流企业星星有效的绩效评价。从长远的眼光来研究,将EVA放在作战略地图首位,其他财政,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等指标用来辅助。然后我们给每个因素包括EVA定义指标:分别是运营成本、前五客户收益率、内部控制报告和员工受教育的程度。

K相关测试支持EVA和战略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另外,我们用线性回归发现运营成本显著的负系数,审计的内部控制报告得到了显著的正面,基本符合了我们的预测,其中前五客户与EVA收入比没有明显关系,受教育教育的比例有显著的负系数关系。

英文翻译 篇5

The Thoughts on that the Socialist Core Salue system is the Soul of

the China’s Rejuvenation

FengZhongHua

(Henan Procuratorial Vocational College,ZhengZhou450000,China)

论文英文翻译 篇6

中国有着广阔的国土面积和庞大的人口数量, 汉语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而正是由于中国的地大物博, 国内不同地域的人使用的汉语方言也不尽相同。汉语方言通常分为七大方言, 而各个方言内又分布着不少次方言和土语。地域差异、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的不同, 难免会造成人们对于一些事物的理解与表达有些差异。英语作为一门外语, 在国内有着非常广泛的学习主体, 小到刚出生的婴儿, 大到花甲老人。英语与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 而中西方人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的差异更是明显大于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 中西方交流日益密切, 文化传播日益广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英文之间的翻译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快速发展, 语言相应地也会随着时代而发展, 因此对于某一个表达的普遍认可便成了如今大家追求的翻译版本, 对于这种普遍认可与大众接受程度, 在此称之为“辨识度”。

2 地域文化与相关概念

2.1 地域与语言文化

(1) 地域及概念引入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道格拉斯·拜伯 (Douglas Biber) 创立的“多维度语域变异分析模式 (MD分析模式) ”, 对语域变异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描写。MD即MultiDimensional, 语域研究的方法是多维度的。 (武姜生, 2001) 把维度 (Dimension) 的概念引入英文翻译中, 翻译的版本也可以从多维度的角度来分析, 即一份良好的翻译版本应该从点线面、时间空间等各方面与原文相一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地域差异, 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个人习惯等的不同, 翻译人员很难完全达到以上的要求。 (杜晶、李新新, 2014)

地域 (Geographical Region) 通常指有一定空间领域的地区、区域, 由当地自然因素和相对应的人文因素共同作用而成, 一般具有较为鲜明的特征。不同的地域, 当地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也有所差异, 因而不同地域的文化也有所差异。

(2) 语言文化

语言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翻译文本有其独有的特征, 通过文章的行文结构与作者的逻辑思维等, 可判断其文章是记叙文、议论文或是说明文之类;而通过作者的语言风格与文字的张力等, 可判断其文章是讴歌抒情、讽刺批评或是客观概述之类。地域的语言文化属于地域文化的一个分支, 在地域的发展中承载着重要作用。 (于艳红, 2008)

(3) 地域与语言文化

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里的人, 往往会因为他们所生活的地域不同而在他们的语言风格上显现出差异;生活在同一个地域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 往往也会在语言风格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一旦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转换到一个新的地域生活, 其语言风格也会相应地变化以适应当地生活。 (黄晓东, 2000) 当然, 地域会影响语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新的语言文化也反作用于该地域, 显示为当地的特征特色, 为地域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

2.2 翻译与语言文化

翻译不仅是对原文字面意思的简单翻译过程, 而且是对另一种文化的剖析与解读的过程。汉语中有“见仁见智”一说,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地域的人要达到一定共识, 必须试着让另一方了解己方的想法, 同时试着去理解另一方的想法, “这一想法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怎样做才能互相理解”, 所以, 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解读在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英文翻译辨识度现状分析

3.1 英文翻译的“辨识度”

(1) 关于翻译“辨识度”的内涵 (Connotation)

英文翻译 (Translation) 的“辨识度” (Identification、Identities or major features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and the one with popularity) , 即翻译版本是否能为大多数掌握一定程度英语的人所认可 (Recognition) , 或为大多数学习过英语的人所接受 (Acceptability) , 英语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常用的表达 (Popularity) 。

国内作品具有辨识度, 作品中带有地域特色与文化的作家数不胜数, 如作品具有“北京味儿”的老舍, 湖南作家群带有“湘地特色”的沈从文、丁玲、古华等, 湖北作家带有“鄂西风格”的土家野夫, 东北作家群迟子建 (岑泽丽, 2008) 、萧军、萧红, 陕西作家语言朴质的贾平凹等等, 他们常以自己的故乡或所生活的地方为背景进行创作, 因语言风格独特而作品极具辨识度。同样, 国外也不乏语言、写作风格等具有辨识度的作家, 如《荆棘鸟》 (The Thorn Birds) 的作者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 (Colleen Mc Cullough) , 《简·爱》 (Jane Eyre) 、《艾玛》 (Emma) 的作者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ë) , 《巴巴拉少校》 (Major Barbara) 、《华伦夫人的职业》 (Mrs.Warren's Profession) 的作者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 (George Bernard Shaw) , 《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 (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 的作者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 (Nathaniel Hawthorne) , 《两类人》 (Two Kinds) 的作者美籍华裔小说家谭恩美 (Amy Tan) ,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Accidental Death of an Anarchist (Italian title:Morte accidentale di un anarchico) 的作者意大利剧作家达里奥·福等等。这些作家的著作皆因反映了作者的成长环境以及成长环境中当地的自然特色、语言特色、地域文化等差异而具有一定的辨识度。

(2) 例证

(1) spoon (n.) “勺子, 汤匙”

英文中spoon通常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勺子, 汤匙”。在国内, 不同地域的人对“勺子, 汤匙”的称呼会有些不同, 比如“shuo zi”、“wa zi (江苏地方) ”、“shao zi”、“teng (浙江东阳) ”、“tang chi”、“tiao geng”、“chi zi”、“qiao zi (安徽地方) ”、“shaor (北京) ”等等, 即使在同一地区, 对一同事物的表达也会存在差别。虽然这一系列的称呼有所差异, 但是对于学习过一定英语的人, 脑海中对spoon的翻译版本首先闪现的会是“勺子, 汤匙”;反之亦然。这说明在国内, “勺子, 汤匙”——spoon这对中英互译的版本能为大多数掌握一定程度英语的人所认可 (Recognition) , 或为大多数学习过英语的人所接受 (Acceptability) , 是英语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常用的表达 (Popularity) 。

(2) place (n.) “地方, 位置”

英文中place作名词常指“地方, 位置”的意思。国内, 不同地域的人对“那个地方”的称呼会有所不同, 比如“na dir那地儿 (北京) ”、“na gala那旮旯 (东北) ”、“na kuai (r) 那块 (儿) (江苏连云港) ”、“gai ge ti fang (江西赣南) ”、“hai gai di fo (浙江平阳) ”、“na yidai那一带 (济南西郊) ”、“na jia di hang (湖南宁乡) ”、“na ge tata那个沓沓 (四川) ”、“na yi bagu那一把股”、“内噶代、内块儿、内噶子、内边儿、内地生儿”等等, 不同地域的人对这一表达称呼有所差异, 即使是同一地域内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 脑海中对place的翻译版本首先闪现的会是“地方, 位置”。但是说到“地方, 位置”的翻译, 人们可能会联想到“place/location/site/position”等词, 这表明在国内, “地方, 位置”这一英译中版本能国内为大多数掌握一定程度英语的人所接受和认可。

(3) Speak of the devil“说曹操, 曹操到”

英文中“Speak of the devil”由18世纪初开始流行, 起源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慢慢流传下来即指“说到某人, 某人就会到”而不一定是“说到魔鬼, 魔鬼就会现身”。中文中“说曹操, 曹操到”指“说到某人, 某人就出现了或到了”。对于国内不同地域英语初学者或英语基础一般的人以及经济欠发达、信息闭塞地域的人而言, “说曹操, 曹操到”的翻译可能不那么容易, 有人会翻译成“That's quite a coincidence./What a coincidence./We were just talking about you.”之类, 虽然没错, 但是缺少味道, 因而“Speak of the devil”在国内的翻译中有一定辨识度, 英译中辨识度相对高一些。

(4) the Good Samaritan“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的人”

《圣经·新约》 (The Bible:The New Testament) 中Gospel of Luke (10:29-37) 有The Parable of the Good Samaritan这样一则故事, 故事中的撒玛利亚人心地善良, 帮助了一位受伤严重、无人帮助的“旅行者”, 因此英语里常用“the Good Samaritan”来指“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的人”, 而翻译成中文则要视情况翻译, 不能不考虑地域文化差异直接翻译成“撒玛利亚人”。在中国, 众所周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的感人事迹, 他因在短暂的生命中帮助了无数人而被人们铭记, 久而久之, 中国人常用“活雷锋”来形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 翻译成英文时不能望文生义, 简单地翻译成“活着的雷锋”, 令人费解;同时, 也应注意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处于国内不同地域的人, 有时也会用不同的名词 (人名) 来代替形容“活雷锋”这样的人, 比如:辽宁鞍山有“郭明义”, 当代雷锋精神的代表;北京有“孙茂芳”, 人称“京城活雷锋”;新疆有“阿里木江·哈力克”, 被新疆人民亲切地称为“好巴郎”等等。虽然在国内, 大多数人会用具有辨识度的“活雷锋”来形容做好事、乐于助人的人, 但在国内日常英文翻译以及表达的过程中, 使用the Good Samaritan的人却比较少, 国内不同地域的人对这一英文表达的使用普遍较少, 因此这样的翻译表达, 双向来看, 英译中及中译英版本的辨识度都较低。

(3) 关于翻译“辨识度”的外延 (Denotation)

语言学家利奇 (Geoffrey Leech) 在《语义学》 (Semantics:The Study of Meaning) 一书中提出了“意义”的七种意义类型, 其中就有“社会意义 (Social M e a n i n g) ”。 (胡壮麟, 1 9 7 4) 语言的社会意义由方言 (Dialect) 、时间 (Time) 、省份 (Province) 、情形状态 (Status) 、模式 (Modality) 、特殊性 (Singularity) 等多种因素构成。例如:“家”非常正式的场合翻译为“domicile”, 正式的场合可以翻译为“residence”, 古老的说法或文学作品中译为“abode”, 有时也会根据上文用“the place”来指代, 而最普遍的翻译为“home”。翻译版本若只从地域的因素考虑, 很容易发现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 文化交流也较为活跃, 人们所追求的翻译版本更新速度也较快, 其翻译的“辨识度”具有灵活性 (Flexibility) 、互换性 (Interchangeability) 。

3.2 相关翻译现象

现象一:“卫生间 (洗手间、厕所) ”标志语

有关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卫生间 (洗手间、厕所) ”一词的表达, 根据纸质及网络调查问卷“英文翻译辨识度现状调查研究”不完全统计:国内公共场所英文标志的中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WC (Water Closet) ”、“Toilet”、“Male/Female”、“Restroom”、“Men/Women”等, 人们“出生地”和“现居住地”最常见到的是“WC (Water Closet) ”、“Restroom”;关于国内网络媒体中这一表达的英文翻译, 使用频率较高的有“Restroom”、“WC (Water Closet) ”、“Toilet”。而欧美影视及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有“Restroom”、“Bathroom”、“Lav (Lavatory) ”等。不难看出, 其中存在一些差异。且不论对于这一表达的翻译准确与否, 单纯从是否具有翻译“辨识度”的层面上看, 国内日常生活及网络媒体中辨识度较高的翻译表述有“WC (Water Closet) ”、“Toilet”、“Restroom”;国外, 如欧美影视及文学作品中, 辨识度较高的有“Restroom”、“Bathroom”、“Lav (Lavatory) ”等。

在国内, 不同地域的人对一个词的翻译表达的接受程度与认可程度也存在差异。相对而言, 国际交往活动频繁、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等地, 对于“卫生间 (洗手间、厕所) ”一词的表达与欧美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地区的常用表达较为相似一致或趋同;而国内经济水平一般或较为落后的地区, 则与欧美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地区的常用表达出入较大且翻译版本更新速度较慢。当然, 即使在同一地域, 如在南京市内, 各个区、县或各个街道、建筑内, 关于这一表达的翻译也是有些许差异的。

现象二:“上车、下车”标志语

有关这一标志语的翻译现象多年前便有人关注, 目前, 即使有些地域的公交车车身上标志语还翻译成“up/down”, 但国内英语学习者大多知道其最常用的翻译版本为“get on/get off”, 这一对词组已基本具有辨识度。

现象三:“请勿吸烟”标志语

这一标志语的翻译在国内已具有辨识度, 即统一翻译为“No Smoking”。

4 结语

翻译是一种文化解读的过程, 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 相应地语言表达也会有差异。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且国内有着广泛的英语学习群体, 从而英文翻译的“辨识度”便引人关注, 国内不同地域之间对于英语学习掌握的程度也会有差异、对于一门外语及其所蕴含文化的理解也会存在分歧。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国内不同地域之间尚且存在文化及语言等的差异, 何况是国内不同地域与英语之间。在国内, 对于一些基本表达 (如:clothes衣服、food食物、house房子、traffic交通) 的翻译版本辨识度较高, 无论是中国中部、东西部或是南北部;而对于一些偏高级的词汇或者偏专业一些的表达, 去除政府相关部门统一规定的部分, 国内不同地域之间的翻译版本会有些许差异, 甚至同一地域内也会有些许差异, 或许这些差异还不明显或不为人们所重视, 但是对于不同地域、不同语言和文化等之间的理解与传承以及英文翻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值得长期关注。

摘要:中国地广物博, 方言众多, 不同地区的人对于同一个表达有着不同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语言相应地也会随着时代而发展, 因此对于某一个表达的普遍认可便成了如今大家追求的翻译版本, 对于这种普遍认可与大众接受程度, 在此称之为“辨识度”。文章分析了地域、语言和文化的相关概念, 主要从英文翻译的“辨识度”及相关翻译现象等方面, 并结合相关例证, 得出关于英文翻译辨识度现状的有关结论。

关键词:翻译,辨识度,地域,现状

参考文献

[1]岑泽丽.迟子建作品的北国风情及其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59-61.

[2]杜晶, 李新新.文化翻译观下电影字幕中方言的归化翻译策略[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1) :89-91.

[3]黄晓东.谈谈语言的地域风格[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3) :54-57.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74.

[5]武姜生.语域变异的多维向分析模式简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5) :7-8.

探析英文翻译中的词类转换 篇7

【关键词】高职学校 英文翻译 词类转换 语言能力

英文翻译是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要求翻译者不僅必须具有英语和汉语两门语言表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表达技巧,而且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两门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并非是对词类、词性及语言成分进行对应转换,而是要运用一定的语言学理论分析,紧密结合人们日常生活具体实际,结合英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特征与语境要求,遵循科学的翻译规则对相应的词语进行恰当的选择与组合,并综合把握好语言风格与思想情感,促使两种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含意一致起来,实现在语言表达形式上达到更加准确、流畅与顺达目标,最终达到英文翻译“信”“达”“雅”的完美诠释。

一、英语翻译中词类转换概述

立足于语言视角分析,每一门语言都具有自身所独特的词性特质,每一个词汇在语句中所处的位置、所担任的成分角色、所具有功能作用都是有源可溯、有“法”可依的。而从转喻理论视角着眼,英汉语言翻译中词类转换不仅是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始终关注的热点,而且也是当前国内外语言研究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就英语翻译中词类转换本身来说,对词类进行转换就是基于不改变词汇相关形态的同时,对它们所表达的涵义进行词性转换,比如将名词转换成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将动词转换成为形容词或副词等。例如,对于“skin”这个词,通常是表达为名词“皮”的意思,而亦可将其转换成为动词“剥皮”,比如在“Could you skin the banana?”这个句子当中,就是将名词转换成动词的一个经典案例。

二、英语翻译中词类转换技巧剖析

多年来高职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在英文翻译实践活动中,常常拘泥于原文的篇幅、章法、句式架构,不能很好地跳出英文语法与句法限定的框架,从而导致进入生搬硬套的翻译轨道上来,轻则引发句式不通顺、上下文不连贯现象产生,重则导致词性与词义颠倒混乱,翻译不符合语境要求,甚至不但不能很好地与英文本应表达的含义相一致起来,而且还可能引发语言语法意义模糊、逻辑顺序混乱,产生“南辕北辙”反相意思的情况。因此,在英语翻译中必须很好地把握好词类转换技巧。

1.必须将语言表达方式和语体结构特点把握好,充分认知到“汉语是以含义为主的语言,而英语是以形式为主的语言”这一特点,时刻清醒认识到它们均有各自特有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的表达习惯,都具有自身独有的语言特点和语言逻辑。

2.必须将两门语言的句式结构把握好,切忌将句子进行无谓的断句,从而将所要表达的意思支离破解开来,最终形成零散意思的“杂乱堆砌”,导致句式结构的严谨性和章法逻辑思维的缜密性出现问题。

3.必须把握好两门语言语气、风格之间的转换,特别是相关语法规范、词句的习惯性表达、文化底蕴的差异等方面要重点加以关注,切实使得翻译出来的内容“忠实”于原文原意;四是必须把握好既通顺又契合语言表达习惯这一原则,把握好词类转换中的词序与词性变化,切实正确区分各个词汇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整个语境中把握好翻译技巧,在不断加强实践中提升英文翻译能力。

三、英语翻译中词类转换方法实践探讨

1.要加强关注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转换。要认识到在英语句子中,名词应用相对较多,而动词的应用则相对较少,要重点关注一些抽象名词表达动词的用法。比如,“establishment”这词在“The government call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e technical schools”句子中是“名词”,而将其翻译成中文之后,进行词类转换,则可以更加形象地表达该句子的本意。

2.要加强关注介词与动词之间的转换。介词是英语句子中应用较为灵活的词汇,而且应用较为普遍,而且在具体意义和涵义表达上具有“动词”倾向,然而在汉语句子中介词的出现较少,而且往往导致句子生涩难懂。因此,加强关注介词与动词之间的转换是搞好英语翻译实践的一个重要关口,必须对英语中的介词或介词词组给予特别关注,必须结合具体句子语境实施“具体分析”进行恰当的“动化”,促使翻译得更加生动与形象,例如“While she is doing her homework,her feet on the bench…”这个句子中的“on the bench”,将其翻译成“腿搁在凳子上”显然更合逻辑性与情理性。

3.要加强关注形容词与动词之间的转换。英语中的形容词常常具有表达某种心理诉求、情感意愿的作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将其“活化”为动词,常常可以让翻译出来的句子更具生机与活力,让翻译突显出生命力。例如“If you are often angry,……”如果将其翻译成形容词,会得到很生硬,而将其转换为“动词”,翻译成“感到生气”,便明显增添了十足生机与活力。

综上,英文翻译实践中词性转换较高常见,对其掌握的情况直接体现出翻译的能力与水平,必须加强对两门语言结构和词类转换的学习与研究,加强语境中的情感表达梳理,科学突破于英文词性的束缚,全面地理解英语的意义,正确地实现对词性的转换,不断加强翻译实践和交流,从而不断提升英文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实用的店铺转让合同模板集合下一篇:小学生优秀写物作文我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