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诀窍

2024-05-17

说课诀窍(通用9篇)

说课诀窍 篇1

说课的八项内容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通过说课,教师可以说明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可以反思课堂教学的得失。领导评委或教研人员也可通过观摩察看,了解说课者的教学能力与课堂状况。由于不需要组织学生参与,再加上时间便于掌控,说课还是教师基本功比赛的常规项目。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发展,说课的内容基本上分8个方面,即: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说得失,下面分别进行解读。

一、说教材

说课首先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说教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知道“如何教”。说教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要说明课标对所教内容的要求,脱离课标的说课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还有说明所教教学内容在节、单元、年级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明教材编写的思路与结构特点。(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说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二说目标的可行性,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切合各种层次学生的实际;三说目标的可操作性,即目标要求具体、明确,能直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工作。(3)说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包括能力和情感的重点。教学难点,是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比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并要具体分析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二、说学情

新课标理念已经由重视“教”变为重视“学”,讲求以学定教、以学评教、顺学而教、教为学服务,“有的”才好“放矢”,所以,研究“学情”就成了说课的头等大事。这里的“学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已有的生活经验、已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因为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嫁接”,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就找不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识迁移也失去了根基。生活经验也是这样——如小学二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虽然学生对“分数”这一数学概念是未知的,但学生对相关的生活常识并不陌生。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时要充分启发他们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是他们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基础和桥梁。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更是影响重大,同样的课程,如果不顾及学生的技能态度,不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由于身体和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所形成的学习方式与风格,就容易赶鸭子上架,事与愿违。

三、说模式

教学模式本是基于众多教育思想、源于无数典型示例,从中抽象、概括而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结构要素的组合方式及设计实施的运行方式,为教学提供了一种稳定、成熟而有效的范型。模式“意味着对一种规范的确立和对常态的认同”,它是一柄“双刃剑”,我们需要模式来规范和矫正,但又容易陷入“模式化”的误区而机械、迂腐、僵化。模式与模式化,关键看使用模式的人。

如果停留在技术层面(刻板地恪守固定的程式),漠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或是经验“翻版”或理念“镜像”,再先进的模式也是“空头支票”,结果徒劳无益,甚至适得其反。模式化的人,津津乐道于所谓好模式而形成“定势”,故步自封,放弃了创新优化。更有甚者,忘情于模式的建构,却不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减少在学生身上的投入,舍本逐末而事与愿违。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说模式,说的是“教学理念,常规套路”;说模式,说的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互动、发展创作、集智生成的过程,它应该是动态的、丰富的、鲜活的、富于变化的过程。你的模式能否招法自如,无招胜有招;你的模式能否机智灵活,务实高效;你的模式是以师为中心,不是把学生放在首位——“说”的背后,一切都暴露无遗。

四、说设计

如果说“模式”是理论指导,那么“设计”就是实践操作。教学设计是说课过程中最重要、重实在,最能看出底细的环节。这一环节,说课者应当介绍自己在对教材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本门学科的教学模式,这节课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的预设时间是多少,每个环节的根据是什么,设计的意图和目的是什么。

说完设计,要让听众明白此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脉络、流程安排、预设问题、双边活动、教学手段、课堂场景,等等。简而言之,这节课怎样上,你把它说出来。不仅要感性呈现,还要有理性分析。如语文新授课的第一个环节是“单元导入、目标明确”,教师要谈为什么要从单元的高度来导入一节课,目标是怎样确立的,依据是什么,准备怎样达成目标。若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堂小结、达标测试”,教师要说明小结的内容、测试的要点等。当然,如果是课后说课就无需向听众重复介绍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而是重点谈设计的依据和目的,以便印证与体现教学思路。

五、说板书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或导学案的运用,有些教师上课时没有了板书或板书随意化。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多媒体还不能完全取代板书,因为多媒体课件是滚动的,而板书是相对静止的。多媒体课件演示一般都比较快,学生记录不下来。而板书留在了黑板上,便于学生记录和思考。学生看着教师的板书就能了解教师讲课的思路,就能了解教材的逻辑线索,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很注重板书设计的艺术。通过教师的板书也能够看出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学生把教师板书的内容记在本子上,课后看着笔记本就能复述该节课的主要内容。

六、说评价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但具体到某一节课中就涉及:教师是怎样开展评价的,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评价了什么,其设计意图是什么,效果如何。

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也是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一般说来,评价标准映射课堂追求,而评价的方式则直接反映课改进程。如有的教师的数学课,在评价内容方面,基础知识通过巩固练习和达标测试步步清、人人清,其目的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而在评价方式上注重评价到组,对小组实行捆绑式评价,其目的是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形成合作团队。

七、说开发

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只要能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是可以灵活处理、开发教材的。说开发就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调整以及对教材另类处理的设计思路说出来。每节课都可能涉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是有的教师还缺乏自觉意识。如在讲课时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给学生补充课文外的资料或视频等,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如梁恕俭老师把每篇语文课文改写成七言律诗,用以概括要点,总结思想,艺术再现,这就是一种开发。说课时要说明本节课开发了哪些课程资源,其目的是什么,效果怎样。

八、说得失

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要反思教学得失,说出自己认为本节课成功之处是什么,不足之处

是什么,为什么,今后怎么办。

“说课”分为“课前说”和“课后说”。如果是课前说课,得失就无从说起,而“课后说”就应当涉及得失。另外“课前说”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等解释说明要具体一些,要让听众知道你是如何设计并实施以上措施的。如果是“课后说”,听众已经听过你的课,知道你的具体做法了,说课时就该重点谈设计的意图,讲述不必太具体了。这是课前“说课”与课后“说课”的不同之处。

述评写作之诀窍 篇2

述评写作之诀窍无论写什么内容,首先须从结构入手,把握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部分,把这三部分吃透了,写好了,你这述评也就成功了。

搞新闻,免不了要写述评,尤其是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述评写作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一项必备的基本功。

述评写作有什么诀窍吗?细想想,诀窍还是有一些的,那就是,无论写什么内容,首先须从结构入手,把握好三段式或者说三部分,把这三部分吃透了,写好了,你这述评也就成功了。哪三部分呢?

第一部分,是什么。

第二部分,为什么。

第三部分,怎么办。

非常简单,就这三部分。再复杂再不好写的述评,用三段式一套,几乎百发百中,无一例外。

举个例子。前年秋天,笔者到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参加培训,顺便回母校复旦大学看看。校领导知道我是新闻系毕业的,说,老詹,复旦马上就要庆祝建校100周年了,这可是个大事情呀。作为复旦毕业生,又在中央媒体工作,可不可以为母校100周年写篇报道呀?我知道此事难度很大,不敢应承,转念一想,咱经济日报老总编范敬宜不是曾经说过吗,“只要找到好的角度,没有不可以写的新闻”。正因为文章不好写,才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嘛。于是答应下来,经过采访,写了一篇约6000多字的长篇述评《复旦: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发了一个整版,反映还算不错。

这篇述评是怎么写的呢?很简单,三部分。

第一部分,标题三个字:为什么?

当今中国,为什么一些重点高校尤其是名牌大学如北大、清华、复旦、浙大、南大等等,纷纷提出要建世界一流大学呢?这绝非偶然。因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无非是科技、人才和知识这三项。而科技、人才、知识的培育点和聚集点,就在大学。倘若一个国家没有一流大学,要建一流国家,绝不可能。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实力的一流强国,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在向世界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自然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这就阐明了复旦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部分,标题也是三个字:是什么?

既然中国必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人们自然会问,究竟什么叫世界一流大学,它有哪些标准呢?毫无疑问,一流大学,应该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还要有一流的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以及一流的成果。如果没有以上四项,谈何世界一流大学?复旦的师资和学科到底怎么样?它的硬软环境和学术成果怎么样?在中国和世界的排名如何?这部分都作了详细分析。

第三部分,怎么办?

通过分析看出,复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不小差距。怎么办呢?一流师资从哪里来?一流学科怎么培育?一流的硬软环境怎么建立?复旦都有自己的考虑和对策。最后得出结论,只有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复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才能实现。

6000多字的述评,写的就是以上内容。文章发表以后,校领导非常满意,在读者中也引起一定反响。

需要说及的是,三段式的排列顺序,是可以灵活穿插的。“复旦”一文,就没有把“是什么”放在第一部分,因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非事件性新闻。假如一开头就讲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读者肯定不感兴趣。反之,你先讲“为什么”,即中国为什么必须建一流大学,不建难道不可以吗?先把必要性写清楚了,接下来读者自然就会关心,一流大学有些什么标准,到底“是什么”,怎么才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怎么办”。

以三段式写述评的例子,还有不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曾写过一篇《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说起这篇述评,还有一个故事。当时,我正担任经济日报工交部主任,总编辑老范开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回来,要我们写一篇怎样把国有企业搞活的述评。我绞尽脑汁,成稿一篇,题目叫《怎样把企业搞死》。为什么如此着笔呢?因为,只有搞死一部分企业,才能把大部分企业搞活。文章这个立意,得到老范肯定,但他说题目肯定不行!中央才开会说怎样把企业搞活,你就来一篇怎样把企业搞死,这不是对着干吗?不过不要紧,可以改一个题目。下午,他把我叫去说,国枢,题目已经想好了,就叫《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你看如何?我一听,太棒了!文章发在次日头版头条,在读者中反响很大,因为当时还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

这篇述评,也是三段式:

第一,是什么?主要讲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国企建了很多,整体效益很差。

第二,为什么?为什么整体效益很差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本该淘汰的企业,总是淘汰不了。文章以日常现象作比喻,写道:苗圃中,种了不少小苗,本来长势不错,但到一定程度就没法再生长了,因为树苗太多,非常拥挤!阳光呀、空气呀、水分呀,都不够。怎么办呢?给它增加阳光,夜夜照明,还给它吹风,给它施肥,行不行呢?还是不行。唯一的办法,就是果断间苗!只有让少数树苗死掉,多数树苗才能成活。自然界如此,企业界不也一样吗?

第三,怎么办?怎么才能让一部分企业死去呢,标准是什么呢?死去的企业财产怎么处置、职工怎么安置呢?文章提出了企业破产和职工的保险安置等问题,这在经济报道中算是提得比较早的。

前不久,看到清华大学教授魏杰写的一篇述评《关注和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文章揭示了我国当前一个很重要的经济趋势,即企业的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文章分作三部分。

第一,是什么?当今中国,企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利润普遍减少,企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第二,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一是企业能源成本上升,不可逆转。二是原材料价格上升。三是运输成本上升。四是环境、土地、环保等的投入增加。五是职工工资越来越高,人力成本急剧上升。六是进口原料等价格持续上升。总之,由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各方面成本急剧上升,利润减少,所以,企业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

第三,怎么办?文章提出了一些应对办法,政府应当做些什么?企业应该怎么办?整篇文章,就三部分,写得很集中,也很精彩。

三段式写作法,听起来很简单,用起来却非常灵。一篇述评,只要认认真真把这三部分写精、写好,一定会受读者欢迎。比如,当前广大读者非常关心城市房价猛涨问题。倘若报社派出记者,认真调研采访,把全国主要城市房价的真实情况详细了解一番,写清楚“是什么”;同时,请教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及房产企业有关人士,摸清房价猛涨的真实原因,弄明白“为什么”;最后,再认真梳理解决房价猛涨的对策和思路,亦可借鉴一些国外比较成熟的经验。这样写出文章来,难道不精彩,难道没人看吗?

又如,前些时候爆发的朝核危机,人们也很关心。假如从“是什么”(朝鲜到底是不是进行核实验?具体当量如何?在哪里进行的?)“为什么”(朝鲜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搞核试验?其用意何在?)“怎么办”(国际社会怎么办?中国怎么办?美国和西方国家怎么办?此事前景如何?)三段式入手,一定会写出一篇好文章来。

述评写作三段式是个通例,几乎没有例外。但具体到某篇文章,又并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样样肝脏齐全,各自平分秋色。有的文章,可以重点写“是什么”,有的重点写“为什么”,有的则重点写“怎么办”。比如,当某种现象大家还搞不清楚的时候,可以重点写“是什么”。至于“为什么”,倘若一时原因不明,做一些初步分析即可。而“怎么办”,则可以写一些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和设想。而有的时候,“是什么”大家已经知道,事实很清楚了,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想知道“怎么办”,你就不妨在后两方面多使使劲。

三段式在实践中为什么如此管用呢?仔细想想,大概是因为三段式把新闻事实的前前后后各个侧面全囊括进去了吧。从时空关系看,“是什么”主要讲的是现在,“为什么”主要讲的是过去,“怎么办”则主要讲的是将来。过去、现在、将来,时空关系,全都有了,你还有什么弄不明白的呢?

在具体写作中,三段式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是什么”重在求细——详实地占有大量事实和细节。

“为什么”重在求深——深入地探求事实背后的真象。

“怎么办”重在求实——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说来有趣,述评写作三段式作为一种技巧,不但可以用于述评写作,还可推而广之,用于其他写作。记得当年我还在经济日报任副总编时,报社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是每个党员都要写自我剖析材料吗?由我分管的一些部门主任问我,老詹,这材料怎么写呀?我说,很好写嘛,就按述评写作的三段式来写。第一,先写“是什么”,讲讲目前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对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自己有些什么问题和不足?第二,再写“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得分析分析,找找原因。最后写“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打算怎么办,采取什么措施,改正自己缺点?就这样写,不算难吧?

不难不难。大家一听,点头笑道,这一说就简单了,确实不难。述评写作之诀窍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找呀,找呀,找诀窍 篇3

从小学一年级起,我就开始学电子琴,而且一向弹得很好,可是到了八级以后,我的弹琴水平明显不如以前好了,就是因为总去姥姥家,没时间练,而且学得也多,一次就学一篇多,老师也不像以前那样手把手教了,在课堂上没弹几遍就下课了,为此,我一直很烦恼,想要找几个诀窍。

一、问家长

“妈妈,你就告诉我吧,我练琴不怎么好,你作为一个妈妈,也有责任告诉我一个诀窍啊,我要当了音乐家,一定会报达您的!”“我不知道,老师讲的`你听了吗?不好好听就问我,想知道诀窍?连门缝都没有!”哎,我的甜言蜜语竟然没有任何作用,怎么办呀?对了!问姥姥!我一溜烟地奔向姥姥房间,一掌把门拍开,正想着姥姥将要告诉我的会是什么诀窍呢,抬眼一看,妈妈呀,愿望泡汤了,姥姥正在睡觉,我怎么能打扰老人家呢?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了门。

二、问电子琴老师?

屋子里,我正皱着眉头,你知道我在干什么吗?我正在思考要不要问电子琴老师练好的诀窍,问还是不问呢?我努力地做着心里斗争。不久后,我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不问。原因是:其一,我怕老师说我,老师很爱唠叨,要是真唠叨上了,那我还不得崩溃呀!其二,如果问了一遍还没听懂,再问一遍该多惭愧呀,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问了。

三、自己琢磨

“有什么诀窍呢?有什么诀窍呢?老天你就别折磨我了,快点告诉我吧!”房间里传出了我的苦苦哀求。“对了,我可以每天练一小

段嘛!练熟了这段以后明天练另一段,然后再把昨天的复习一下,一直这样下去不就可以练好了吗?”我高兴地蹦了起来!"看来还得靠我自己呀!”

面试的诀窍 篇4

要给面试官留下个好的印象。首先,你必须要有信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没人会愿意招一个连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的员工。为了让自己更有信心,可以在面试前多了解该公司的情况。当你在面试某个跨国企业的职位时,哪怕你不是名校的学生,你掌握了该公司的内容,胸有成竹地分析该公司及同业的龙头、竞争者、追赶者的战略得失,核心企业家的个人风格,这不正让你增加被录用的可能吗?

面试中有个诀窍那就是——扬长避短。没有人是万事通,总有自己不知道或还不太了解的东西。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尽量避免让面试考官把焦点放在你的弱项上。中国政府曾与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等协商达成在英国牛津大学培训中国政府官员的协议。而希望获得培训机会的人,除了需要组织上推荐之外,还必须通过统一的英语面试。有一位这么的人,巴黎百富勤中国总经济师陈兴动就在英语面试中遭遇了困难。当时,世行驻中国副首席代表Peter对他进行面试,说话速度很快。陈兴动底子不强,加之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花费在英语听力上的时间很少,因此,理解对方的话比他自己即兴说还要困难。后来,陈兴动采用了扬长避短的策略。一方面集中精神听对方说话,通过单词来判读对方的意思。另一方面回答问题时,尽可能把回答时间拉长,让考官少问问题。于是,Peter提的每个问题,陈兴动都用了近20分钟的时间回答,一个小时下来,Peter只问了他三个问题。面试结束之后,Peter微笑着夸奖:“你是所有面试的人当中表现最好的一个”。就是这样一个策略,改变了陈兴动这次面试的结果。而出国参加培训,又改变了他的人生。现在,陈兴动已经成为欧美同学会当中非常活跃的投资专家,人大财经委都经常找他咨询。就是需要想故事的主角那样,灵活的应变。

找工作中每个细节都很重要,甚至能影响到以后的人生道路。面试中也有一些还有一些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如“你有什么缺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掌握一定的分寸。说轻了,让人觉得是完人不可能;说重了,是一个太大的缺陷,也许你就不能胜任工作。既要掌握好火候,又要实事求是。还有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是:你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公司?当然对于没有工作过的人来说没有此类问题,但对于有过工作经历的人来说,这个问题也很棘手。回答的不好就有可能被视为不安心工作,换工作太频繁会给人朝三暮四、责任心不强的感觉,但也需要给出真实的可以信赖的回答,因此,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小心。而且做到时刻都进入,使面试万无一失。

在面试中,还有个忌讳便是决不能向现公司大谈上一家公司的情况。如果你对面试官说了以前公司内部的一些事情,那么面试考官对你也会产生质疑,万一录用了你,你离开之后,也会对另一家公司泄了本公司的内部机密。我们以前经常可以看见有人从前一个公司出来,大谈大写以前公司怎么不好,结果是以后没有任何公司再敢录用,因为这里有个人职场人的职业道德问题。也就是 都得知道的。

如果说简历是通往职场路的一座桥的话,那么面试就是职场前的一扇门,这扇门开了,你的开放式人生才渐渐开始。

成功戒烟的诀窍 篇5

一个烟鬼要真正戒烟其实很不容易,我也一样,从中学时期偷着玩吸烟开始算起,到上山下乡正式吸烟,我的烟龄应该也有将近二十多年的时间了,烟量也是从一个星期的一包变成了一天三包,而且,随着对烟草依赖程度的与日俱增,我的烟量也是与时俱进,就算是伤风感冒,就算是不思饮食,就算是咳嗽的非常厉害,每天抽烟的习惯依然无法改变,而且,每天清晨开始抽的前几支烟基本上吸进去的烟是吐不出来的。

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点燃一支香烟,倚靠在床头看电视早新闻,然后才起床洗脸漱口,就算是等待早饭的间隙也不忘点燃一支香烟,总感到那袅袅升腾着的烟雾才是我最大的休闲,才是我最主要的精神依托,才是一个人快活似神仙的源泉。因此,只要一有空就会习惯性地点燃一支香烟,因而在别人的印象中,我右手的中指与食指之间永远是夹着一支点燃香烟的。

我自己平时喜欢写点东西,而写作中需要抽烟绝对是我不能戒烟的充分理由,总感到没有香烟的熏陶就无法将汉字码到一起,无法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文字。虽然自己也曾经多次很努力地戒过烟,但总是最后功亏于烟瘾的发作或烟鬼们的诱惑,而自己也总是以“烟已经戒好了”,就象我们通常说得病已经看好了一样来宽慰自己,无法恒心坚持。

抽烟的时候,我和所有的烟鬼一样,浑身散发着一种浓烈的烟草臭味,我所有的活动空间也都无法幸免,办公室、车内、家里的每一个房间,人走到哪里这股臭味就随即飘到哪里,那里的空间马上就会被臭臭的烟草味充斥,家里的毛巾、衣服所有裸露在外的东西,整天都散发着烟草浓烈的臭味,就连家里雪白的墙壁,也经受不了日熏月陶,很快就泛出被熏黄了的颜色。而我整天乐此不疲的生活在烟草之中,根本就没考虑身边人的感受。这样的生活环境也只适合我们这帮臭味相投的烟鬼,要不然,那里整天烟雾弥漫的空间真的是让那些不吸烟的人难以忍受。

年少轻狂的年代,自认为男子汉就应该是那些身上散发着烟草味道的男人,而女人喜欢男子汉就是被男人身上的烟草味道所陶醉,这是男人的标志,也是男人的魅力所在,因此,是个男人就应该抽烟。

要不是那年健康体检时医生给我来了一个震撼教育我还很是沉醉于男子汉的自欺欺人之中呢!那次,医生拿了二张胸透片让我找自己的那一张,而且还明白告诉我其中的一张是一个长期从事挖煤的煤矿工人的片子,我自以为长年累月在井下工作的人吸入的煤粉肯定会比较多,因此,我就挑了一张双肺部相对透明的片子,然而,医生却给了我一张更加可怕的片子。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的,所谓是物极则必反。当我的烟量增加到每天自己必须消耗三包香烟的时候,我逐渐感到了压力。那时,我每天经济上最大的开支就是买烟了,香烟的开支占了我整个生活费开支的将近一半。香烟档次太低了有失我的身份,而档次高一点的话本人的经济负担也实在难以忍受,而且,还不能老是抽“伸手烟”,会被别人看不起。

烟鬼最大的麻烦是走到那里首先想到的是带烟,聚餐、开会、出差、就算是出国时也是如此。因此,逐渐地对自己的吸烟习惯开始厌恶起来。且不说经济上的负担过于沉重,日常的生活中也成了累赘,更何况每天口不离烟的形象也实在是“酷”不到那里去,形象实在太过丑陋了。

那就再一次下决心戒烟,而这次的戒烟,绝对不敢信誓旦旦地对外宣布,因为就连自己都感到没有自信,或许只能是我再一次进行的戒烟尝试罢了。

然而,不经意间的戒烟最终让我成功地摆脱了烟瘾,让我一直坚持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

那是上世纪的1988年2月的一个极其平常的早晨,我把其列入了戒烟开始之日。那天,我起床后先是努力克制住自己吸烟的欲望,匆匆起床并漱洗完毕。然而,在等待早餐时却猛然发现自己手里已夹着一根点燃的香烟,提醒自己立刻熄灭香烟,泡了一杯茶,让自己平静的去忘记烟草的存在。

上班期间,提醒自己不能再接受别人递过来的香烟,自己也不再带香烟上班,有时看别人抽烟时实在勾起了自己的烟瘾,就赶紧走到外面透透空气或找人聊聊天,远离抽烟的环境,让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情上。

刚开始的几天里,也许是自己血液里还残留着尼古丁的成分,因此,虽然人时有发现自己六神无主,精神无法集中,但人其实并不难受。

戒烟一个月后的某一天晚上赶稿,自以为自己已经成功戒烟,因此,事先也没有准备香烟。夜深人静,文稿还只是开了个头。

老婆问我:你走来走去、东翻西找地找什么呢?

我回答:没有啊,没找什么呀!

老婆笑着问:是在找香烟吧?

我恍然大悟,顿时语塞......

戒烟最艰难的日子是在三个月以后,那时,也许是血液里残留的尼古丁已经消耗殆尽,那时,最渴望的事情就是能够抽烟,那怕是抽一口也行。

这时,个人的意志和毅力就决定了戒烟是否成功,很多人也就到此为止了,我前几次失败的戒烟原因也缘于此时。

由于自己的烟龄比较长,平时的烟量又比较大,因此,我决心戒烟的打算是比较充分的,意志加恒心加毅力,这样,感到自己戒烟中最难熬的时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艰苦,虽然戒烟一年后自己打的嗝中依然会有烟味出来。

现在,我已经成功戒烟二十年,在日常朋友交往中也不再记得递烟,别人也不再要求我抽烟,也可以说是成功戒烟了。

经过无数次的戒烟努力后,我总结出了自己成功戒烟的经验,那就是简简单单的四条,如果自己真的决定戒烟,那就:

1、马上付诸行动,不要等手里的烟抽完后再计划或决定某一天开始戒烟;

2、再高档的烟也不要嘴馋,不要认为高档香烟不抽会浪费,更不要好奇地去尝尝高档香烟和味道,这对一个烟鬼绝对没有好处;

3、再难听的话也要坦然处置,什么“不抽烟就不是朋友”,什么“难道我给你的烟有毒?”等等再难听的话也要心安理得的承受。

4、千万要记住戒烟的诀窍,那就是: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再碰香烟,因为,抽烟人的基本功都很扎实,一旦尝试着再抽或玩玩,很容易复吸或又一次功败垂成!

幽默口才诀窍 篇6

假如平时不爱言笑的人,突然在大众面前表演翻跟头,并且头上起了小包时,大家会不由地纵声大笑。但是倘若该人一再地表演同样的动作,笑声不但会消失,甚至会使人起了怜悯之心,以为他的脚有毛病。

二.不可有反常的举动

不是机智型的人,却以机智的方法演讲,乃是一种反常的举动,反而令人感到厌烦。

三.说笑话不可勉强

说笑话的目的在于发挥话题,具有刺激作用,有如乐章的前奏曲和戏剧的序幕,与主题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不论笑话本身多有趣,绝不可引用和话题无关的笑话。

参加晚辈的欢送会时,为了松弛凝重的气氛,讲些趣味的事当笑话,殊不知如此一来就脱离送行意义。没有关联的笑话,就等于浪费时间、精神,毫无意义。

四.选择适合的笑话

讲笑话要配合听众的程度,否则会发生听不懂和过于简单的现象。像有位大使意外受了伤,一位到美国大使馆采访的新闻记者说:“大使夫人真像日本人。”

这句话若是早知道大使夫人是日本人,当然甚觉好笑,否则推敲半天,也不会觉得这句话有什么可笑。

五.不说肯定的话

“这是非常有趣的笑话,你们大家一定会感到好笑的。”像这样事先讲明的话,效果就大为减低了。

六.自己不可先笑

自己讲而自己先笑的人,可以断定是性情很好或容易满足的人。事实上讲笑话的要领是讲的人自己不笑,这样才能使听者觉得倍加可笑。

七.独创性的笑话

众所周知的笑话,只要改变角度,曲折一点,也就成为新鲜有趣了。将旧歌唱成特殊的调子,不但使年老者大笑,经过解释以后甚至可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如此等等。

八.不讲讽刺的话

观念要正确,具有激励性。因为带有讽刺性的话,是会令人起反感的,至于含恨的攻击性笑话,更应避免。有时也许会因为某人的失策而觉得相当好笑,但是应该同时提起他的优点,才能算是个有涵养的人。

九.宽恕、容忍的态度

男士护发的诀窍 篇7

头皮健康是头发健康的保证

覆盖在头顶表面的皮肤,也叫头皮,是所有浓密丰盈发丝的发源地。每一缕发丝都有为它提供血液供应的血管,和直接负责管理整个头皮血液流动的神经。这种持续的血液流动又被叫做毛细血管循环,它能帮助维持发丝纤维中的角蛋白,而发丝纤维则能让头发更加强壮和健康,所以男生护发首先要保证头皮的健康。

年龄影响头发数量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头皮能轻而易举地吸收各种必需的营养元素来帮助发丝补充角蛋白:比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硫的衍生物等。但是当我们的年龄逐渐增大,久而久之我们身体能生产这些元素的机能也逐渐减弱,从而形成角蛋白的数量也逐渐减少。没有足够的角蛋白组成发丝纤维,我们的头发也会渐渐变得千疮百孔,脆弱稀薄。但是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年岁的增加,在生命中的任何时间阶段,都可能出现掉头发。比如当我们生病、疲劳、药物干扰了血液流向头皮等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头发的生长周期,导致掉头发。

空气污染加速头发脱落

值得注意的是,空气和水的污染、情绪的波动、暴露在紫外线下和自由基中、氯气、心理疾病、季节交替等,都是影响你头发变得稀薄的因素。比起其他时候,掉头发在秋季更容易发生。是因为过渡时节更能影响头发的生长和衰老。

滥用美发产品导致头发稀疏

直接导致头发稀疏的原因是过度使用美发产品。这和我们脸部肌肤的保养是一个道理。我们的头皮有很多的毛孔,渗透能力强,也能被我们代谢的皮脂和使用的美发产品所阻塞。富含硅、石蜡、化学溶剂的美发产品会覆盖在我们的头皮和发丝上,影响头皮健康。所以在购买美发产品的时候,尽量选择天然的洗护产品来代替

头发健康的真正秘密

掌握当众讲话诀窍 篇8

(★营销天才史玉柱说:“谁消费我的产品,我就要把他研究透。一天不研究透,我就痛苦一天。”

★当众讲话的四个难点:胆、声、情、识。★当众讲话的四个要点:定、耳、舞、诀。

★一则小笑话:一领导到广东某地视察。上了游艇,当地的镇委书记说:“坐在床头看娇妻,越看越美丽。”领导一听,什么乱七八糟的,后来一解释,误会了,原来是发音不准,说的是:“坐在船头看郊区,越看越美丽。”一会儿,又请领导吃西瓜,“首长,你吃大便,我吃小便。”领导一听,勃然变色。一解释,又误会了,原来把“大片”说成了“大便”,把“小片”说成了“小便”。

★电影《建国大业》中的经典台词:(毛泽东)“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大凡出口成章的人一定都受过三种训练:一是先写后说。先由出手成章,再到出口成章。二是背诵经典。平时背诵诗词古文,日积月累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三是反复练习。一个内容讲了很多遍,烂熟于心,自然能出口成章。------------------------------------------------

★讲话之大道:观点要少而精。老子说:“大道至简”。讲话也要力求简单。

例如:《论语》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这个字在《论语》当中出现了105次,是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学生问孔子:一生为人处世,有没有一个字可以受用终身的?孔子就回答说,这个字就是“仁”。

“仁”的意思是“仁者爱人”。你看“仁”这个字是两个人,一个“人”加一个“二”,实际上就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者爱人,一生当中你学会这一个字,懂得去爱人,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处得很好,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和谐,我们的生活就会幸福。孔子只用了一个字,就把我们一生要遵循的生活准则给概括出来了,这就叫大道至简。

★邓小平讲话也是以高度简练而著称。“发展才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简洁有力,朗朗上口。

他的孩子问他长征是怎么过来的,他只讲了三个字:“跟着走”。问他在太行山坚持抗战做了些什么,回答只两个字:“吃苦”。谈到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的战绩,也是两个字:“合格”。“文革”中邓小平两次被打倒,后来别人问他怎么度过最艰难的日子,他总是两个字:“忍耐”。1973年他从江西“解放”回京,毛泽东问他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他也说了两个字:“等待”。邓小平的语言简单、实在、干脆,仔细琢磨,却非常到位,很有内涵。

★六字箴言故事:

一名年轻人要离开故乡,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少小离家,心里难免有几分惶恐。他动身之前,先去拜访了德高望重的本族族长,请求指点。

族长正在临贴练字,他听说本村这位后辈即将踏上人生的旅途,就信手给他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前来求教的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先告诉你三个字,供你前半生受用。”

20年后,这名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中年,并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近乡情切,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

老人已经去世,家人拿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年轻人说:“这是老人家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他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不要悔”。

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最大的错误是不敢犯错;中年以后不要悔--最大的遗憾是没有遗憾。这是经验的提炼,智慧的浓缩。

★讲话一定要有思想。只有表达思想,我们的讲话才有意义。思想怎么体现?一定要提炼成观点,变成语录式的一句话来醒目地表达。就像金矿石,不提炼,永远是矿石,提炼了,才变成金子。观点怎样让人记住呢?这就要求你把观点压缩成词,最好变成关键词。

★怎样才能让观点做到“简”呢?有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增加工序,浓缩观点。(理出观点后,要把它浓缩成一个词。)

第二个方法:压缩字数,提炼观点。(要压到什么标准呢?最多四个字,最好一个字。)

例如:《演讲与口才》主编、著名演讲家邵守义在讲好口才的标准时讲了四个观点。他说:“口才有没有具体标准呢?我们说,口才是有具体标准的。第一,言之有理,不是胡说八道,歪理邪说;第二言之有物,不是杂乱无章,空洞无物;第三言之有序,那就是有条有理,条理清晰;第四,言之有文,讲得生动、形象、活泼,让听众愿意听。(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第三个方法:调顺序,先亮观点。

---------------------------------------------- ★活:让讲话喜闻乐听的诀窍 ★怎样做到“活”? 一要讲故事。“一张图片可能相当于一千个单词,但是一个好的故事却抵得上一万张图片。” 二要讲细节。三要讲数字。

★《读者》上登载的一个师爱无痕的故事:

一位叫吴兴的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期末我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在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王立老师。问完我的成绩后,王老师给我出了一道选择题。让我从三个候选人选出一位在后来能够造福于人类的人。

第一个人,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

第二个人,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很多白兰地,而且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

第三个人,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着素食的习惯,不吸烟,偶尔喝一点啤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我选择了第三个人。

但我答错了。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担任过四届美国总统;第二个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第三个是阿道夫·希特勒,法西斯恶魔。

最后老师说,过去不等于未来。行动起来,下一个英雄人物就是你。

改变就在瞬间,自此,吴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一年后,吴兴进入了年级前十名。

★讲故事、选材料的原则:深、新、活。

例如,有一次我主持著名作家王蒙的文学讲座。我从网上搜集了不少关于他的资料。1.王蒙20岁时就出版了《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一举成名;2.他被打右派后下放新疆近20年;3.20世纪80年代复出当了文化部长;4.他勤奋写作,共写了1500万字的作品。这些资料都很好,到底用哪个,这让我犹豫不决。后来,按照“深、新、活”的标准想明白了。我的主持词是这样说的:

“在中国的作家中,王蒙是最勤奋者之一,他写下了1500万字的作品。古人讲:著作等身,我想请教大家,如果把王蒙的作品一本本码起来的话,有多高?”

观众:“1米5”,“2米”,“1米8”。

“我专门拿书做了实验,1500万字的作品,摞起来大约有1.7米,真正的著作等身啊!”

我为什么选用这个材料呢?第一,反映了王蒙的终身勤奋,意义深;第二,1500万字=1.7米,材料新;第三,现场互动,先提问,再回答,形式活。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王蒙也非常满意。

★精确的数字才能给听众带来联想,而模糊的数字经常会给听众带来疑问和猜想,让他的大脑分神。所以,在讲话中一定要用精确的数字。

例如,我在主持俞敏洪的讲座时,开场白是这样的:

俞敏洪老师是一只蜗牛。

这是他自己在多场演讲中反复讲的一个故事,他说只有两种动物可以登上人生金字塔的顶端:一种是展翅高飞的雄鹰;一种是坚持不懈、缓慢爬行的蜗牛,而俞老师就是那只蜗牛。他连考了三年考上了北京大学西语系。他1993年开办新东方学校,从教13个学生开班,至今走过了15年的路程。到2008年,他在37个城市办了分校,年培训150万人次,他本人又登上了中国财富榜的“金字塔”。

他还在攀登另外一座“金字塔”:他每年资助2000名大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业,他在扬州创办了一所私立学校,他梦想中的私立人文大学正在筹备中。

俞老师是安装了电动马达的蜗牛,他今天上午在深圳演讲,1点钟刚刚到珠海,3点钟开始演讲,今天晚上还要到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去演讲。

★口诀化:归纳讲话观点的秘方

口诀化,是最常用的一种简化方式。比方说,“三军”、“四书五经”、“三山五岳”、“五湖四海”、“五脏六腑”、“七情六欲”

洪昭光的健康讲座中有个著名的口诀:“三个半分钟”,很多有心脏病、高血压的老人记得特别清楚。

“三个半分钟”:醒过来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来后再坐半分钟;两条腿垂在床沿再等半分钟。★口诀化的方法有四同:同字压缩,同音替代,同韵集合,同性相连。

★“一二三”讲话戒律训练。观点不能超过一个字,每个观点用两个事例进行说明,一次讲话不要超过三个观点。★一字悟练习。每天把当天的感悟提炼成观点,把观点浓缩成一个字,再用50个字生动举例写下来。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训练。确定一个主题,列出所想到的十个素材点,以此训练发散思维。再从十个素材点中选出一个最有意义的素材点,以此训练收敛思维。列出为何选这个素材点的三个理由。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 篇9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整理得出,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录取平均分最有参考价值

在高校录取统计数据中,有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等数据。根据以往经验,这三类数据对考生而言,平均分最有参考价值。平均分可以比较真实反映高校录取考生的整体水平,在高校招生计划、政策、生源等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波动一般不大。因此,参考高校录取平均分尤其是各专业平均分更有效。

切忌重名校轻专业

企业在长期用人的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务实,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因此,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去什么学校读这个专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影响最为深远。学校的发展历史与专业布局等情况,也是需要考量的。一般而言,学校发展历史悠久,学科专业布局相对稳定,其优势学科专业的实力当然更强。

在填报志愿时,建议考生重视冷热专业搭配。如果首选学校,就要做好适当降低专业要求的准备;如果首选专业,则要做好降低对学校要求的准备。

选择专业思路

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家长一般会顺着2条思路来选择:

1.选定学校,再按照学校公布的招生计划选择专业。这个属于报考技巧,这里就不多给家长介绍了。

2.选定了专业范围,再来找合适的院校。这个时候,家长怎么来选择院校,就需要了解院校的专业实力了。

对于自己计划选择专业的考生家长,我给出以下四种思路:

1.按照个人的特性

2.按照学习的兴趣

3.按照今后希望从事的兴趣

4.按照今后可能的发展

上一篇:首尔大众体育介绍319...下一篇:德赛西威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