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纪念

2024-08-26

作为纪念(精选7篇)

作为纪念 篇1

作为纪念——写在竞赛保送被取消后(转物理竞赛吧)我终于还是忍不住写这篇关于竞赛、保送的文章。想把已经逐渐远去的高中生活、竞赛生活写下来,毕竟那种生活、那种生活的滋味是今后的学弟学妹们再也无法感受的了。我不是什么奥赛大牛、金牌选手,甚至连进入省队都还差两名,没资格出来替竞赛保送被取消鸣冤。只是想祭奠那种生活方式。

竞赛因为保送而变味是不争的事实,我不相信在没有保送制度的前提下绵中这类学校还会那么卖力地搞竞赛班。不过这原本算是一种“变味”了的竞赛,却让我的高中生活乃至今后的全部生活都发生了根本转变。我的家乡在整个四川省都算是教育极度落后的地方,所以从小就是井底之蛙,学识少得可怜但由于在当地成绩还不错居然都颇为自满,也从来不敢去想在未来的高中自己要学那些大学的东西。初中毕业时考成都七中的普通班差了一大截,然后又运气很好地进入了绵中尖子班(本人入学成绩在班上的外地生中是倒数前几位)。当然,这里大家可以看出所谓的西南教育航母、全川第二的绵中距离真正的四川老大成七中差了多远。然后我又稀里糊涂地去上绵中的物理竞赛班。不因为别的,我就觉得自己对物理感兴趣。

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没敢去想自己就要走保送这条路,记得那时跟妈妈打电话时还说,自己还是要以高考为主,竞赛保送就当做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吧。家里面也是觉得,像我这么差的基础,要走竞赛保送这种独木桥太危险了。但是自己还是逐渐开始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在物理竞赛上面。那时,对于我这种毫无竞赛基础的人来说,物理竞赛确实比常规的那几门科目加起来都还难。我根本无法一下接受事实上是微积分、普物内容的所谓竞赛物理知识,何况竞赛题实际上比大学生做的普物题还难得多。物理竞赛,不仅要超前地学习本属于大学物理专业普物课程的知识,还要以这些知识去解那些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不会做的普物题。(这一点我们已经在大学验证了,没搞过竞赛的大学生、研究生做普物难题的能力普遍不强,我不是说一味地做普物难题是对的,而是想说明这种难度。)那时的我,上竞赛课全是云里雾里的。当然,其实我们的老师水平也不是很高,也并没有真正地搞懂那些东西。记得第一次竞赛班考试,满分160,我很可怜地只考了71(或者72)的垫底分,班上第一考了140多,反正就是我连别人的一半都没有。这当然是我从来没遇到过的事情。不过那时心态很好,觉得本来自己基础就比别人差,慢慢来吧,不要太焦急。而且我就觉得我应该把竞赛这条路走下去,应该把物理学下去。也许已经开始爱上了这物理竞赛?

渐渐地,我终于开眼界了,高中生不是只能局限于高中那点知识。微积分、线性代数、普通物理等等等等,都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甚至那些更高深的东西,四大力学、外微分形式、点集拓扑、复分析、微分几何,也许不能真正地很好地掌握,但都可以去了解去涉足去学习。其实物理竞赛不要求那么宽广的知识,不要求理解那么高深的理论,但是物理竞赛为高中生打开一扇窗:我们不仅可以学好高中的东西,还可以学好大一的微积分、普物,甚至能学更多更深更广的东西,竞赛就是一种思想解放,它让高中生的思想敢去高飞,飞向那些根本无关考试无关升学、真正属于真理属于快乐属于自由的东西。我开始看同济版的高数、漆安慎的力学这些简单易懂的大学教材,开始为理解极限、掌握积分而兴奋,开始认清牛顿力学那严整美妙的理论体系,开始体会到“引力质量=惯性质量”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开始从灵魂深处爱上物理,也开始明白科学的伟大精神——科学是为科学而科学,为宇宙之美而科学,不是为政治、经济、宗教、哲学而科学。也开始看出高中物理教学中那些蹩脚的地方,那些甚至根本不科学的地方,开始感到一种不为别人所理解的孤独,有多少人在嘲笑我“学微积分有什么用?难道买东西时还用微积分来算算要付的钱”,有多少人在批评这种“好高骛远”,又有多少人明白真正爱上物理、尊重科学而不仅是尊重科学给社会带来的功用是一种什么心境?我还是要告诉大家,爱科学是对科学深处、理性本真的痴迷,是对纯粹、深刻的理性美的爱慕,不是看着一个好看的东西(譬如小动物,譬如五彩缤纷的化学试剂、物理现象)觉得很好玩,更不是把科学纯粹当做是推动经济、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科学不仅是现象,不仅是生产力,它首先是爱自然、爱自由、爱理性美,它的内容来源于现象所以科学也喜欢现象,它的作用足以导致工业革命所以它也是最伟大的生产力。我不相信一个没有了解、学习过不属于完全科普的物理(也包括高中物理)的人会真正地爱上物理,我们都是因为喜欢物理而学习物理,因为学习物理才可能真正地爱上物理。对物理的爱让我稍感孤独,也让我倍感温暖,这种温暖来自物理本身。后来,在竞赛班的考试成绩也节节高升,到了第一学期结束时,总算是进入了竞赛班的前五名。这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从完全不懂高中知识,到学会了微积分和普物力学、进入了竞赛班前五名,自己也算比较满意吧。竞赛那种“解放思想”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了,我开始敢把《西方哲学史》《小逻辑》这样的书摆在教室的课桌上,也开始看看《大学化学》《近代化学基础》以及一些数学竞赛书(虽然都看得不多)。有些人老说竞赛保送是不公平的,我却想说,如果没有竞赛,像我这样的人不可能获得这样的眼界,没有这样的眼界就更遑论后来学到的东西了。我获得这样的眼界是因为我来到了绵中,而绵中有竞赛班;我来到绵中是我初中努力的结果,绵中有竞赛班是竞赛可以保送的结果。我不明白这里面到底哪点不公平了,如果这都是不公平的了,那中学存在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这些就全是不公平的。甚至我觉得,如果没有竞赛,像我这样的人就不可能有这样的眼界,有这样眼界的人就只能是那些家庭条件本来就很不错的人,这又算不算更大的不公平?我可不可以理解为,社会只允许万分之一的人得到一件好东西,而不允许百分之一的人得到一件好东西?

竞赛的生活就这样过着,平时的课程也不能落下。绵中不允许搞竞赛的学生把常规成绩搞得太砸了。所以在紧张学习竞赛物理的同时,在满足我无限膨胀的课余爱好(比如哲学,又比如仙剑)的同时,也还要拿出所剩不多的时间应付常规课,高二那一年,我也勉勉强强地保持在年级前一百(绵中一个年级三千人),有次还幸运地考了前二十。关于学习的这一切如此平淡,生活只是让我多了几个朋友,有的是已然嵌入生活直至今日的至交。当然,高中的几年还必须提到秋筱岚,谢谢她。当然和她的故事发生在竞赛生活快要结束的高二下。作为竞赛生,我们习惯着当大家放假离开学校以后,我们二三十个人留在学校“孤军奋战”。那些说竞赛付出的努力没有高考多的人,你们只是没有走过一段两年暑假都没回家的高中而已。不过,很多搞竞赛的人都会认为,竞赛班上的同学才是真正的哥们儿,这不是一般的朝夕相处,因为我们都是走在最独最独的独木桥上的兄弟。竞赛,从来没有因为参与的人远少于高考就变得不是独木桥,因为它范围内的学生总的来说还算比较优秀的,也包括一些极端优秀的,而它的机会又是如此之少,它的风险又是如此之大——高考考差点就是上一个稍差点的学校,而竞赛除了得一等奖就什么都不是。记得有个同学跟我说过,如果高考是一个赌博,那么竞赛就是豪赌一把。在这条独木桥上走着的人,自然就有种不同于其他的感情。而对于我,我们——09届绵中竞赛班学生,这种感情就更增加了一个内涵,缘于08年汶川大地震的内涵。

所有的绵中人一起经历了那次刻骨铭心的大地震,而在地震后十来天,在其他同学都还在家里和亲人在一起时,竞赛班的我们提前复课——因为再过几个月就是全国竞赛了。那是我高中三年乃至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生活。上课的地方是在布满裂缝的通慧楼一楼,真正的布满裂缝,到处都是,有的地方拳头都能放进去,老师一个劲说这楼不会垮,但我们每一个人都胆战心惊。经常是做卷子做着做着,余震就来了,然后我们疯狂冲出教室跑到操场···尤其是那几次6级左右的余震,着实太吓人了。住则是住在帐篷里:学校用塑料帆布搭了一个大棚子,然后自己买帐篷(就是那些野外活动用的小帐篷)睡。张拓、罗欣和我三个人买了一大一小两帐篷住在一起,那是我们哥们儿三个最“温暖”(当时只觉得太苦了,现在回想起来挺有意思的)的时光。那帐篷里中午下午热得可以煮熟鸡蛋,于是中午只好待在危险的教室。有几天刮大风,大棚被吹翻了,到了晚上又下大雨,小帐篷是挡不住大雨的,于是我们深夜便会醒来——发现被雨淋了···然后又开始了连续N天的“作战”,就是“加工”那个棚子让它不会被风吹翻。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我们还总算是成功了(至于细节上到底是怎样做成功的就不多说了,不易描述),再也没被雨淋过。后来堰塞湖(就是由于地震使得河水被堵而形成的湖泊,大概是这样)的问题又冒出来了,那时我们都被吓惨了,因为据说堰塞湖一旦垮塌整个绵阳市大部分市区都有被淹没的危险,每天都有同学通过收音机了解堰塞湖的现状,时刻准备着往绵中后山跑···那时真是想回家了,最后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没回去,继续和竞赛班的大家在一起。还记得那天晚上和爸妈打电话,打完以后我就逗他俩说我第二天要回家了,他俩信以为真(因为那时大家都想回家的),就开始说很多“煽情”的话,什么我们的家乡都在同一条地脉上(张拓家在自贡,罗欣家在泸州,自贡、宜宾、泸州挨着的),我们仨本来也是一起共度难关,然后现在ZZ你就要走了什么什么的、、、、说真的,那种情况下真有点“催人泪下”,好像战场上的生死离别一般,呵呵呵。然后我道出真相:其实我不回去。结局大家都能猜到,必定是他二人咬牙切齿,欲揍我而后快···我一直觉得这也算是当代条件下的同生死共患难,余震、堰塞湖、大风大雨大太阳、帐篷、布满裂缝的教室、写满xyz的卷子···这是最艰苦的生活,这是最浪漫的生活,这是最刻骨铭心的生活。在还未成年的季节,我走过了一段也许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经历的生活。而我还是要说,这生活,这经历,这酸甜苦辣,都是因为竞赛、竞赛班的存在而存在。

随着其他同学的复课,竞赛班也进入了以往每届竞赛班都有的赛前集训阶段。这段时间我们离开了平时的班级,整天都待在竞赛班,我们过着只属于我们的生活。每天疯狂地做题,不断地思考、总结,那是一种最专注的学习过程——唯一的目的,唯一的科目,不考虑其他,心无旁骛。我想很多竞赛学生都很庆幸自己在中学时便能走过如此专注的过程,至少到今天为止,那是我唯一一段专注于一件事一个科目的时间。竞赛班老师只是帮我们收集试题、批改卷子,至于那些知识那些题目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都是学生之间解决的。当然我们的老师其实也成了我们的兄弟了,对,所谓的竞赛“教练”不是老师,而是一起在艰难中前进的兄弟,至少在我们物理竞赛班是这样,我想这是一种珍贵的师生情谊。虽然复习很紧张,但是每天也还会打一个小时羽毛球。小刘(竞赛教练)说得好,如果不每天去锻炼锻炼,透透气,你们会亲身经历从正常人变为神经病的过程···我们那时还享有“特权”,因为我们都是自主复习了,所以每天下课放学的时间都是同学们自己把握,于是我们每天都比其他同学早几分钟去食堂吃饭,避免遭遇绵中式抢饭···赛前集训是高中最美好的时光,艰苦、充实、快乐、幸福,甚至今生都再难找到如此有“情调”的生活。当然,后来的清北保送生班生活也挺有趣,人很少,在高三年级远志楼的顶楼,那时每天就听刘相君讲讲竞赛数学,听范弢讲讲化学什么杂化轨道那些,然后欧大鸟和我讲讲物理,据说当时我随兴讲的一道电场题目和后来北大保送考试考的一道题很相似。然后听袁先锋讲那些非常“文学”的语文课,第一次小作文就叫什么《诗意的栖居》···有时还下下棋,或者去买东西吃,有一次下棋差点被小刘(那时小刘又当起了我们那个小班的临时班主任)逮着了。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还是回头说竞赛。到了复赛结束、实验考试结束、一等奖确定时,竞赛的主体阶段就走过了。很不幸地我没有进入省队,只考了全省第九,更不幸的是有些好兄弟没得到一等奖从而完全没有保送的机会。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有谁能很高兴地看着这一切:有成有败,但“成功”的人非常强烈地感受着那些一路走来风雨同舟的兄弟们心中的难受:如此多的努力,最后在显性的利益——保送上面,得到的是零的结果。而且,那充满了辛酸和快乐的竞赛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无论成败,都收获了难忘的经历,收获了不一样的思维,收获了心灵的成长;无论成败,我们都将进入不同的生活阶段——得了奖的准备保送申请、保送考试,没得奖的赶紧投入高考复习之中。那是一种难以描述的失落——也许竞赛生活才是我们真正的高中生活,而不是常规班上的那个生活。有人说,竞赛结束,就好像已经毕业···这句话不是只有一个人说过。

几年前认识了一个学妹,她参加了今年的物理竞赛,不幸地她没得到一等奖,幸运地她成长了很多。竞赛结束后她写了篇小短文,说她在竞赛生活中的收获,我把那段文字引过来,作为千百竞赛学生心中所想的一个缩影:“

1.长大了

怎么说呢,长大这个概念是很宽泛的,也是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的。但你会有一种感觉,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不同了。(前段时间也会经常跑任老师办公室去,聊聊天,坐坐,她说感觉一场竞赛下来,孩子都长大了。)

2.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其实,老实说吧。是19日下午坐在南大的演示物理实验室的时候,又一次为那道没做的送分题心痛得死去活来的时候,突然间,开始这么想:“我就是没有做那道题,这就是我啊,我没有必要那么优秀,我可以不出类拔萃,我可以平凡得一塌糊涂,I like myself the way I am.我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小孩儿,我参加英语演讲比赛会紧张得语塞,我参加物理竞赛会不做最简单的题,我就这样,这都是我,为什么我就一定要赢,为什么我就一定要优异,为什么我不可以犯各种各样致命不致命的错误,为什么要去苛求自己?”是的呀,我喜欢我自己,喜欢的就是这样一个有各种各样弱点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不成熟不懂事不出类拔萃不闪光不耀眼不讲理不靠谱的我,一个可以不坚强可以不快乐可以不合群可以不识时务可以随随便便哭鼻子的我,这才是真的我。

P.s.想起来,任老师就一直觉着我最大的弱点就是不能接纳自己,嘿嘿~她一直跟我说:“好的是你的,不好的也是你的。只要不是原则性的事,不好就不好了喂,有什么关系啦。”“我们都有缺点,没缺点的就不是人了,那是神,神不可爱~”以前会很诧异她如此这般地和我强调,这次才真正看清自己,当局者迷。

3.专注踏实地做事

至于专注,踏实,这半个月我自己独处一室,最能理解。记得写给自己的话有很多,其中有一张条子,一直都在桌子上,“不能专注思考就不思考”,当时脑子乱,想乱七八糟的事情,于是愤愤地写下那一行,有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自由毋宁死”的感觉。

4.慢慢地学会了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划出界限

过去我一直很受“移情”的困扰,别人的消极情绪很容易传染给我。任老师一直说,要划清别人和自己的界限,别人有别人的生活,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不相干的。对于别人的生活,我们只是欣赏,欣赏意味着有肯定有否定,但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那都是别人的生活,和我自己的生活无关。她说,要学会把自己和别人分开,很难,但是要学着去做。

这次复习时,另觅教室,一部分原因也是怕被消极。但是,总还是有交集的,甚至,像胖子,在16日早上跑来发表了一通演讲,搞得人心惶惶。不紧张的也要被他说得紧张了。我起初很郁闷的,不停地在纸上写“屏蔽他屏蔽他屏蔽他,听他乱讲…”之类的话。

后来回到自己的教室,马上就开始忍不住偷笑:“胖子自己紧张得不行,跟我搭什么界~不鸟他~”然后继续干劲十足信心满怀。

5.有这么一件事,你为之奋斗,不遗余力,不计代价,不顾结果 是的,不遗余力不计代价不顾后果。这样的全情投入是一种难觅的经历。

6.认识了一些很优秀的校友

好优秀好优秀又好可爱好可爱的澜澜~很猛很猛的常安学姐~小学时候就是师傅的任驰学姐(对她就不必再膜拜什么了)~强大的小屁孩~不知道怎么形容的爱发短信的小蘑菇(鸟)~不太走运的傻炎~野蛮又温柔的丁丽佩学姐~带着我玩游戏的讲解很耐心的很可爱的文宽学长~在我很脑残的情况下还蛮待见我的朱元铮学长~好白好白还在想着要变得更白的小白~粉粉的柳梦娜学姐~嘟嘟的好可爱好温柔的常依慧学姐~很生猛的在语文默写体横线上写“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的施杨学长~总是穿衬衫(问题是还穿得那么对不起衬衫)一直不愿意在我面前唱歌的柱子~好多撒真是好多~ 竟然能够认识你们,真的像是奇迹一样 …其实远不止这些”

我很高兴她有这么大的收获。那些说竞赛不合理的,那些为保送取消叫好的,你们明白这些吗?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内心,只有走过这条路的人明白。我不知道保送取消以后,会有多少可爱的孩子丢掉了体验这一切的机会。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以为竞赛仅仅是做点普物难题。

其实还想写写竞赛后高三的生活,虽然竞赛结束了,但因为竞赛、因为保送,我们的高三变得很不一样。也许很多人以为会很轻松,也许很多人保送后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管有意义还是没意义。但是作为绵中23班的保送生,我在保送后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只有两件:看了一本英文影印版的线代;背了一遍四级词汇。后来便进入了一种不算人过的生活的生活状态,整天被骂,还有同学被打。如果有23班的同学看到这文章,我想说的是,保送后的我决不堕落,那样的境遇正是那些整天叫嚣我们保送生堕落、说我们不是人没品德没能力不配上好大学的那三位尊敬的老师造成的。我的大学同学里,有的人在保送过后就开始准备GRE,那是当时的我不敢做、做不了的事情。事实可以证明,保送后准备GRE也好,继续看大学的数学物理也好,乃至看哲学看历史看文学等等,都绝对比准备高考有意义得多,而那几位老师的行为的结果就是,我们仍然没有去准备高考,我们该做的想做的有意义的事情也没做,并且使得他们在我心中的形象大为降低(当然,我给他们的印象肯定也变差了)。逼我们准备高考,我只能给出一个解释:保送生高考考好点,老师们的奖金或多或少总要多些···

前两天,保送被取消了,甚至加分都没了。有很多人在叫好,呵呵···我只能说,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吧。我觉得为保送取消叫好,一定程度上是否定了保送生的努力,否定了已经保送了的这么多保送生的价值。因为他们觉得保送该取消,也就是认为通过竞赛保送上大学是不应该的不合理的,那自然保送生的价值就该打问号,保送生的能力水平也应该打问号。至于所谓的教育公平性,保送和高考差别并不大,高考能考上名牌大学的也集中于各省的少数重点高中,一般学校的学生也很少去为清华北大努力,况且如我以前分析过的,现在的很多重点高中,已经对高考的规律把握得很好了,于是这些学校的学生更容易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他们更有机会通过把握应试规律而不是知识本身来取得好成绩。我为什么这么说,且不说高中了,就算是大学,请大家想象一下一个考试没有明确的考试范围是个什么感觉?我想问问,当初的高考,如果没有那么明确的考试范围、题型,结果就真的是那样吗?结果不会大有不同吗?那些所谓名校,比如绵中,优势会有那么明显吗?绵中的优势就仅仅在于学生的水平,而没有老师们辛辛苦苦研究高考、合力研究透考试规律的功劳?上课,到处的老师都在上课,有些所谓名校的老师教学水平并不见得就高出多少。那些老师,大多数不都是川师大、西师大出来的嘛,谁又能比谁在学识水平上高出很多呢?真正的区别在于名校往往有好的生源(前面我已经说了,其实绵中的生源不是想象的那么好,像我这种人家成七中看都不看一眼的居然进了绵中尖子班),更有好的制度、管理方法,并且像绵中这种学校,老师们都会利用各种资源、合力地去研究考试的规律,老师们在应试技巧、考试规律的研究上面花的功夫非常大(就所有老师所花功夫的总量而言非常大,因为绵中很多教学资源是共享的,每天的作业单都是全年级统一)。我不是怀疑我的绵中同学们为高考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的水平,而是想指出其实高考方面也存在这种极不公平的学校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生源水平、教学水平的差异,还有一种纯粹应试的技巧在里面,而且我想绵中老师之所以那么能把握考试规律也不仅是他们研究的结果,想想,四川省最能把握高考规律的不都在成都和绵阳嘛?我还是觉得,如果不是绵中的管理制度,不是绵中对应试规律的深刻把握,绵中将更不可能与成七中相提并论。07年成七中一夜之间在化学竞赛中打败绵中并且夺得国际金牌就是明证,成七中只是没跟绵中较真而已,老师学术水平高、学生素质高自觉学习才是真实力,靠逼靠强迫靠把握应试规律只能当二流角色。竞赛则不同,没有谁能把握出题规律,考题年年都有千变万化,永远别想去为考试而准备,只能全方位地复习物理内容,清理那些思维。单从这一点来看,竞赛更公平,它极大地减少了那种通过把握应试规律来取胜的情况,竞赛没有考试重点,不会因为对考试重点的把握不同而导致学习的差别。当然,竞赛比之高考,很大的不同是只有少数学校才有搞竞赛的氛围,尤其像物理、化学、生物竞赛的实验,像信息技术竞赛,其学校差异的确非常明显。但是这跟存在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区别是类似的,我们从结果来看,并非所有的一等奖都出自名校,同样也并非所有的清华北大出自名校。在单个学生上面竞赛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的确比高考大,并且竞赛这条独木桥能够通过的人也比高考少得多,从而竞赛不可能成为多数学生多数学校的“游戏”,这难道就成了指责竞赛“不公平”的理由?竞赛能够保送的人那么少,竞赛保送风险那么大,叫大家参与人家还不去呢!绵中每届那么多人,一开始时参加竞赛班的人那么多,有几分之一坚持到底了?竞赛就算有保送,就算参加的人少,也从来不是捷径,甚至是更为艰苦的一条路。另外,不得不承认,竞赛中潜规则的现象也非常多,常常是一个学校集体玩潜规则,细节我就不说了。但这些是可以改善的,如果是因为这些原因就废除保送制度,那真的是因噎废食。至于说为什么保送对于竞赛是重要的,因为没有保送的话,学生很难获得那种学习物理的自由,他们永远无法摆脱高考的枷锁,有了保送,虽然风险很大,但人心的翅膀一下就解开束缚了,就敢去飞了,就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梦了。保送,作为一种让竞赛变味的东西,(因为有的人为保送而竞赛,)也让竞赛获得真正较好的自由。没有保送,绝大多数家长就不会允许更不用说支持,学校就没有竞赛班,而我高中获得的绝大部分东西——知识的、心灵的、思想的——就根本得不到。保送对于竞赛,意义是很重大的。当然还有人会怀疑竞赛保送生是不是都是畸形发展,都偏科。我这样说,有的人本来就是具有某方面的天赋,就应该提供给他们一个可以靠其特殊天赋走向未来的途径,而不是用高考扼杀那种有特殊天赋的人。自主招生虽好,但无法完全代替竞赛的功能,何况竞赛保送本来就有保送考试、面试这个过程,很多保送考试的试题是很困难的,面试也是比较认真的,像科大对待面试就极端认真,当时面试我们西南竞赛生的老师分别有数学系执行主任陈发来、物院副院长叶邦角、化学系张祖德教授(张祖德之于无机化学,大概相当于史济怀之于数分、陈祖墀之于高数,应该是这样)等等很有水平的教授,那个面试是很能考察学生的水平的。

而更多的保送生,其实是不偏科的。绵中曾经好几年高考理科第一名都是那届的保送生,这还只是说竞赛生同样能考好高考而已。如果更广泛地来看,很多竞赛生的知识面根本不会比高考生差,这可以随便举例,比如张中一,至少在我的同龄人中我觉得他的知识是最渊博的。就我这种非常没水平的,讲一些人文的东西也不会比很多自以为很有人文修养的文科生差,比如我们可以讨论讨论老庄、大乘中观、儒学、德国古典哲学等等,也可以聊聊历史、美学、古典音乐,当然还可以说说文科生非常擅长的马克思主义,当然我还是说跟真正懂的人比我实在太浅薄了,按理说我实在没有资格谈论这些话题,但是比我更不懂的人也大有人在。我不喜欢说高考生的知识面就比竞赛生窄,同样也不想听到别人说竞赛生畸形发展、严重偏科。竞赛生畸形发展严重偏科只懂某一个学科这种观点根本站不住脚,同样什么理科生不懂文科、学物理的只懂物理就更是瞎扯了。我想,在科大物院这种地方,喜欢哲学的人比例比之很多地方都大得多。通晓很多个学科的人在我的同学中大有人在,平日里都在说着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说着富特文格勒、伯恩斯坦、卡拉扬、小克莱伯、托斯卡尼尼。但是我想,在有些地方,所谓很有人文修养的地方,连卡拉扬都不知道的人都很多,连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没听完的人都很多。卡拉扬,“指挥大帝”,一个很擅长宣传自己的人,他的名声绝对比他的水平更高,就不谈那些名声不如实力的大艺术家。我不是说不了解米开朗琪罗、贝多芬、卡拉扬、富特文格勒就叫没艺术,我也不敢说没看过周易、尚书、论语、老子、庄子、龙树、无著、二程、朱熹就不叫东方人,没读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康德、黑格尔、卢梭、孟德斯鸠、莱布尼茨、马丁路德、维特根斯坦就不配谈西方,没看过康梁、傅斯年、章炳麟、陈寅恪、马一浮、胡适、熊十力就别提民国学术更别说梁启超是保皇派、陈独秀胡适是右倾,这种话本来未必对,我也更没资格说这种话,但那许许多多的人又有什么资格说竞赛生畸形发展,说搞基础科学的人只懂科学?我们可以讨论这些问题,比我厉害我心悦诚服,但不要根本不了解别人就想当然地乱说。那些觉得竞赛生畸形发展的人,你有没有想过你在上老师的语文课,也许别人在看王力的《诗词格律》《古代汉语》,在看孔孟老庄,也许还有歌德、拜伦、海涅;你在上老师的思想政治课,也许人家在看《理想国》《政治学》《论法的精神》《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西方哲学史》《逻辑学》《法哲学原理》《纯粹理性批判》(关于这些书的作者我想那些很有人文社科修养的人都知道),甚至还有你一两年后才会学的曼昆或者保罗萨缪尔森的经原,甚至组织行为学;你在上老师的历史课,人家在看陈寅恪、汤用彤、侯外庐、傅斯年,在看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在看孟森的清史讲义,看春秋三传、史记;你在上物理课别人在看赵凯华看费曼,你在上数学课别人在看菲赫金哥尔茨看卓里奇。不是说高考要考那门课,而你考好了,你就真有那方面知识了。真正要获得知识,就必须打破高考的枷锁,就必须开眼看世界,别抱着那些唯一真理、唯一正确答案当宝贝。而今天,高考成了真的唯一真理了,我永远不相信只有有一个“唯一真理”的情况会比有其他还不错的东西来调节的情况更好。

说了那么多,有不少话显得如此“亢奋”,呵呵,其实那些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对那种再也不会存在的高中生活方式的纪念。竞赛,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别人不能否定的生活价值,而这一切都不会再有。

作为纪念 篇2

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大会。

胡锦涛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更加迫切地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进行创造性实践,以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更好更快地把我国科技事业推向前进。

出席大会的领导同志还有:王兆国、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郭伯雄、何勇、令计划、王沪宁、乌云其木格、华建敏、周铁农、李建国、马凯、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金华、罗富和、陈宗兴和周光召、徐匡迪。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代表中国科协致词,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代表科技界致词。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邓楠主持大会。

纪念作为数学家的那位纳什 篇3

当官方宣布纳什成为2015年阿贝尔奖得主的时候,纳什成为了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同时获得过诺贝尔奖和阿贝尔奖的学者,由于两个奖项的颁发国家瑞典和挪威同处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纳什还调侃着说:“我是一名光荣的斯堪的纳维亚人。”

一般的人们知道纳什更多是因为电影《美丽心灵》,这部电影在2002年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中独揽四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而这部电影的原型正是这位纳什——电影里,着重介绍他的博弈论方面的学术成就,以及几十年来与精神疾病的抗争,因为在博弈论上的开创性成果,纳什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的确,在现在,学过经济学的没有不知道博弈论的,学过博弈论的没有人不知道“纳什均衡”的,但是,我要说的是,即便“纳什均衡”在经济学里取得巨大成功,后来帮助纳什夺得了诺贝尔奖,但在数学圈子里——至少在一开始——并没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的结果,现代博弈论的开山鼻祖冯·诺依曼甚至说它“不过是又一个不动点理论”。在数学界,纳什之所以被人敬佩,并不是他的“纳什均衡”,而是因为他在纯数学上的研究——纳什在微分几何和偏微分方程的数学成就同样光彩照人!

沃尔夫数学奖及阿贝尔奖双料得主格罗莫夫就这样说过:“依我看来,(纳什)在几何学中的成果比在经济学中的成果高出好几个数量级,后者根本没法比,这些成果带来的是思考问题的态度上的巨大转变,”

纳什第一个在纯数学的突破性成果是在他20岁刚出头的时候做出的——“一个关于流形和实代数簇的漂亮发现”。他的同行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且深刻的结果,

1951年,纳什离开普林斯顿来到麻省理工,在这里,纳什开始了关于“等距嵌入”研究,考虑黎曼流形是否能看成欧几里得空间的子空间,在数学里,前者非常抽象,而后者一般认为接近现实世界,最后,他用两个“纳什嵌入定理”解决问题,这些结果,被认为是上个世纪经典结论,提供了最深层次的数学直观,

同时,纳什嵌入定理的发现让纳什进入了另外一个数学分支的研究——偏微分方程,他利用纳什嵌入定理研究出一种办法,能够解出一类偏微分方程,而这类方程之前一直被认为不可能解出的,他所用的方法,被另外一位沃尔夫数学奖得主墨瑟完善后发表,定名“纳什一墨瑟定理”。

在这次与他分享阿贝尔奖的数学家尼伦伯格建议下,纳什开展了对椭圆偏微分方程的一个公开问题的研究,而这后来的成果也许是纳什最伟大的数学成就,仅数月时间,他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正常情况下,这个成就足以让纳什获得菲尔兹奖——数学界的最高荣誉,只给不超过40岁的数学家颁发,而在这之前,意大利人德·吉奥吉用另外一个方法也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都互不知道对方的研究,于是属于各自的独立发现,这个结果定名为“德·吉奥吉纳什定理”。

有人说,这次阿贝尔奖的颁发,是对纳什几十年前没能获得菲尔兹奖的“补偿”,纳什终于以数学家身份得以“正名”,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次挪威之旅却是他最后一次旅行。

每当不幸发生,我们总会去假设“如果”,如果纳什回国时,那传言中的“专车”准时到达而不用上出租车;如果纳什一上车就系好了安全带;甚至,如果纳什没有进行这次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旅行,也许就会是另外结果。

作为纪念 篇4

二、目标任务

三、整治范围

四、整治内容

五、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1日至5月15日)

(二)自查自纠阶段(5月16日至6月15日)

(三)整改落实阶段(6月16日至11月30日)

建立和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加大源头整治力度,建立长效机制。

(四)总结评估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认真宣传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性。

(三)认真排查,逐项整改。

(四)建章立制,长效管理。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取得实效和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常抓不懈,通过制度机制巩固专项整治工作成果,防止问题反弹、隐形变种。

作为纪念 篇5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本学期,我学习了教师“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相关文件和许多政策之后,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更是

一、我通过学习和反思,认识到自己在思想和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爱岗敬业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但有时候我对工作还不够尽职尽责,有时碰到学生课堂上捣乱时,我就存在了少教点知识的心理;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偶尔也会因学生的原因而有敷衍塞责现象。

2、在热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等、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要求学生方面,还不够严格。爱是教育的万金油,当教育之爱成为普照的春晖,师生之间爱的能量就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释放能量,产生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如何激发爱心、永保爱心,我尚待努力。

3、在求真务实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长期性,教育教学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我必须在教育教学方面,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创新,开拓出新的土壤来,以便于培育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4、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同时,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跟不上时代步伐。

5、在团结协作方面,我基本上能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就

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方面还不够理想;我能够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关心集体,积极维护学校荣誉,但对如何更好地共创文明校风,还缺乏智慧上的协作;我应当通过靠集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赢。

二、改进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反思,我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和后果,这不仅影响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学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端正认识,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促使自己不断进步,成为人民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的好老师,具体来讲,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坚持理想,坚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信念。

思想上清醒、坚定;思想信念不动摇,理论要强。切实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约束自己,认真整改,继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先进而纯洁的现代教育观。彻底改变教师“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现象,树立起新型教师的旗帜。

2、转变作风,积极工作。

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价钱,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教育、为人民服务。

3、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我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一是从实践中学,向广大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先进方法和思想;二是勤于从书上学,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业精于勤,信服于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训学,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4、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各种情况,努力为学生解答各种问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传播知识和对学生的教育方面更要耐心细致。

作为纪念 篇6

这里, 我们首先需要讨论一下教与学中的语言环境的定义是什么。外语教学中的语言环境是指语言教室以外的, 语言学习者随时都可以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语言环境, 它一般包括五个部分:语言背景、语言的社会类型、个人和群体对语言的态度以及语言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由此可见, 一个国家的外语语言环境是与这个国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的。因此, 二语与外语教学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教学观念的不同。在外语教学环境中,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例如, 我国的英语教师似乎都有共同的教学观念——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考试为中心的。英语教师似乎都非常强调知识的传授, 而忽略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语法和语言点看做是教学的根本, 而把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放在次要的位置。造成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社会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考试制度。例如, 我国每年有一千多万考生参加高考, 而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 交际型英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比传统教学法更好的成绩。这自然妨碍了交际型教法的推广。

第二, 学习环境的不同。在我国同一层次的学生基本使用类似的课本, 他们的语言知识面就显得比较狭窄。虽然现在国内的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像美国之音、英国广播电台和中国日报等英语语言资源, 但是生活中学生们普遍难有机会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谈, 即在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而且, 虽然学生能够获得上述的英语语言资源, 但他们理解的程度很低, 这样的资源所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然而, 在二语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可以获得大量使用英语的机会, 例如乘车、购物、问路、听广播、看电视等。此外, 班级的规模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我国外语学习的班级规模一般在40—50人左右, 有的甚至更大;而在二语教学环境的班级一般不超过25人, 例如澳洲的班级人数一般不超过20人。显然, 大规模的班级难以开展交际型英语教学所强调的小组活动或讨论。

第三, 教师的语言水平不同。采用交际型英语教学理论上要求教师应当具备或接近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者的语言能力, 并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但是, 英语为外语的教师普遍英语水平不足, 尤其是其口语和社会语言学能力的不足, 直接妨碍了他们在教室开展交际型英语教学, 因为在课堂上交际型英语教学活动具有不可预知性, 教师能力不足很容易导致教学过程的失控。此外, 教师语言水平和能力的不足还会使这些教师对交际型英语教学产生误解, 例如, 很多国内的英语教师都认为交际型英语教学只适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对于读写则没有什么帮助。实际上, 交际型英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和写的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在突出某一种能力培养的同时, 要借助其它的能力进行支持, 例如, 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 我们还需要通过听、读和说来协助学生的写作活动。

第四,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不同。动机和态度是语言学习中除了语言能力之外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二语学习环境中的学生愿意将自己融入所在的社会。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是整合型的。而外语学习环境中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是工具型的。研究表明, 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主要有七种:为未来找工作做准备、为了能阅读英文的科技资料、为了能通过考试、为了以后评职称、喜欢英美文学、为了以后能升职和为了以后到世界各地旅行。这些动机显然都是工具型的。

第五,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所采取的学习方法不同。研究表明, 亚洲的学生对外语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活动都有抵触情绪, 因为亚洲在外语环境学习中的学生往往喜欢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外语。与交际型英语教学相比, 他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使他们有安全感, 因为他们觉得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学到很多语法和词汇。此外, 还有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课堂外乐于进行合作式的外语学习, 但在教室里则希望老师是课堂的主宰, 是知识灌输的源泉。

作为诗的物与作为物的诗 篇7

书中章节看上去就是用心说一件件小事情。然而,从日常起居到形体姿容,扬之水考察生活风尚的变化和器物形制的变化两个线索的交叉互动,给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书写历史,使人们在身边发现传统之流的无所不在和独特魅力。书中在一组对文房清玩细致的描述里,揭示出一个长时段的物质文化变局对生活体验和审美趋向带来的微妙而深远的影响,这便是生活姿态与家具的变化——居室陈设以凭几和坐席为中心转变为以桌椅为中心。从跪坐向高坐具的转变,宋人已有自觉,而扬之水通过对寻常器物的追本溯源,例如花瓶、砚屏、笔筒等,探究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何牵动了诸多方面的生活细节,由此枝繁叶茂,导致文化传统的变迁。回头再看,“明窗净几,罗列布置”,“鸟篆蜗书,奇峰远水”,“端砚涌岩泉,焦桐鸣玉佩”(赵希鹄:《洞天清禄》序),宋人笔下的人间清趣中隐现着历史舒缓的潜流。

另外一组小东西也很有意思,都是用在社会交往中的,在传统社会中,它们是礼的依附, 例如茶角、诗筒、食盒、春盘、拜匣、名刺,可以称为“流动中的物”(things in motion),它们不仅是社会变化的静态写照,而且成为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人们在这个动态的领域中通过物的流动和交换来构筑、维系及经营社会关系。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迁则影响物中承载的价值、涵义和规范。

当时人际交往中互相馈赠的诸般物品,以茶为最。包裹精致的茶角便与筒竹盛诗一道借助通行的邮驿制度递送亲情和友情。这种社会交往方式及其文化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士人的相互往来中,宋王巩《随手杂录》云,苏轼在杭时,“一日中使至,既行,送之望湖楼上”,待诸人散去,中使乃密语子瞻曰:“某出京师,辞官家,官家曰:‘辞了娘娘了来。’某辞太后殿,复到官家处,引某至一柜子旁,出此一角,密语曰:‘赐与苏轼,不得令人知。’”中使 “遂出所赐,乃茶一斤,封题皆御笔”。御茶本是皇家的珍爱之物, 轻易舍不得赏大臣, 出手也该是很体面的事情, 在这番描述中, 却看不到君临天下的样子。《杂录》说的事情是否曾经发生, 今天无法查证,小道消息所揭示的历史, 是那时人们的说法, 在其中我们看到宫廷与文人价值之间关系微妙的倾斜。

这些寄顿诗思的小东西是文人们常常吟咏的对象。它们蕴涵着诗意, 又是诗的载体。不论是从一支竹筒中抽出一张诗笺展阅, 还是把包裹着茶饼的织锦、竹叶或蜡纸一层层打开, 在满室清香中待泉水煮开, 诗不是抽象的文字和韵律,而是作为书写融入物的空间:过程、气息和体验。这些诗本来就是物的一部分, 与物一起构成富有层次的、流动的雅致世界, 而不仅仅是对这样一个世界的描述和想象, 存在于物像之外。在扬之水的书中, 我们能看到宋人有些咏物诗有很具体的语境, 那些寄寓友情和亲情的东西不但存在, 而且使物的诗意与诗的物性合二为一。

在物中体验诗意,可以拿装茶的茶入作个例子,这些在日本茶道中地位相当重要的茶具,据考古学家栗建安说, 最初曾是来自宋元时代闽南民窑的小釉陶罐子,在历代茶道的使用中被赋予一层层新的涵义,从而开始另一番传奇的身世。每只茶入的名字,常来自往昔的茶事中,如古代的茶人为它作的一首诗,用墨书题在木盒上,准备茶会时, 当主人在选择用哪一只茶入的时候,诗便与名物一同重启流动的物境。取茶的时候,主人在客人面前打开包裹茶入的仕覆——用华丽的明代锦缎制作的锦囊,有复杂而雅致的系法——客人惊喜地看到茶入,品鉴之后, 从主人那里知道它的名字, 它的诗和它传奇的身世,仰慕木盒上著名茶人的手迹,最终能从主人精心的选择和身体力行中体会对友情的期许和对人生的看法。

美国密歇根大学艺术博物馆有一只身世不凡的茶入, 木盒上有日本著名茶人小掘远州 (一五七九——一六四七) 墨书题名“独寝”,这个题名来自他为这个小陶罐作的一首和歌, 大意是:

[甚至] 你的形容/也飘逝/从昨晚我们共渡的床上/不曾想/今夕只能独寝

诗的内容是对平安时代末宫廷诗人和画家藤原隆信 (一一四二——一二○五) 的一首和歌的调侃:

[只有] 你的形容/在我独寝的床上出现/你在哪里/与谁/共渡今宵

两首诗文之间的传承关系, 我们容易理解,华丽锦囊与陶罐简素遒劲的强烈审美反差以及层第打开过程中的视觉效果, 也能够想象,而此间真正的诗意是寄寓在诗文与茶物之间微妙而特殊的关系之中的。 这两首和歌与在茶道语境中看见这陶罐的体会, 有很强的呼应,物失掉了诗, 就不成物,而这诗失掉了小陶罐, 就变成一首情诗了吧。

比起宋人对茶角的描述来, 日本茶道的意境近乎程序化, 但我们还是能从其中看到诗意蕴涵于对整个过程的体验中, 很难说清楚哪里是诗的结束, 哪里是物的开始。当年它们入藏西方博物馆时, 因为人们不了解这种层次与过程中寓居的诗意, 经常把锦囊与题签木盒都当作破旧的“包装”(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误读) 丢弃了。这些承载着层层文化的茶入因此失去了它们的名字、它们的诗意与它们的历史, 变成了展厅里一只只无名的“tea caddy”。

与这种仪式般的坚持相对的是日常生活中物的无穷变化, 这常常是一个文化生命力的所在, 其中寄托着生命中很真切的体验,物与心的契合就这样随着文化的变迁而消散。对于物来说, 当人们不再用诗筒递送友情, 诗意空悬的竹筒就为新的功用所填充, 以至于我们不知道案头静静的笔筒, 曾经有浪漫而流动的社会生命。对于诗来说, 所咏之物的语境失去了, 却没有办法给它们赋予新的理解和体验, 读起来就显得“晦涩”和“隔”——仿佛隔雾看花,不知所指。通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考据好像还不能解决这个“隔”的障碍, 因为注释常常把诗拆解成无数的出典,重构身临其境的感觉还需要恢复物的语境和动感, 使情归物中。扬之水的文章把诗与物之间错综的关系通过一件件有诗意的东西给说出来,使人们不仅从中对诗的内容有直观的理解,而且对诗的物性有直观真切的体认, 当物之美与程序之美随着文化史的转变不再为今人所熟识时,扬之水则为我们体会物中的深情与雅致,建构了一个个想象的基点。

在这些篇章中, 扬之水说自己“不是从诗学角度探讨诗人之诗, 而是欲求解读诗中包含的生活之真实,生活状态之真实”。我想, 这真实和真切是有差别的, 后者是扬之水的名物研究真正过人之处,其实她通过对物细微的体察和近乎无我的叙事中激活的不仅是物中诗性的品质, 更是人心中的诗意, 使人们在日用常行中体味生命, 感受物中情的真切。

宋人把这种对平凡琐事的关怀追溯到唐人张彦远,赵希鹄《洞天清禄》开篇即说到这位遍览天下珍藏,作《历代名画记》的作者,还写过一本《闲居受用》, 记述身边平凡生活点滴,所谓“至首载斋阁应用,而旁及醯醢脯羞之属”,虽然作者既而感叹“噫!是乃大老姥总督米盐细务者之为,谁谓君子受用,如斯而已乎”,因别立鉴古一项而称之为“清福”;不过依着张彦远自己对气韵的讲求——“若气韵不周空称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想来《闲居受用》中的丛脞“细务”也是写平淡中的意韵,而宋人的“清福”未尝不是与此“细务”之意韵相衔。此后许多谈物的作品,常是国破家亡,物去人非之后的追忆,亦多系于“醯醢脯羞之属”,至深的哀恸,竟也是寄寓于对平凡细物的不舍和依恋。

名物研究本来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不过一直是经学中的一个分支,对物本身的觉醒与兴致,却是宋人的风尚。在刘敞、欧阳修的倡导之下,北宋学者们开始致力于对古器物进行系统的收集、描述和研究。

文房空间的变化“使精致的雅趣有了安顿处”,宋人疑古思想的萌生也为对物与文的双重关注开启了探索之源。世风好古,北宋文人在他们的金石考古著作中就先讲明白:古器“非特区区为玩好之具而已”(《金石录》序),或“非敢以器为玩也”(《考古图》),更重要的是可以“决经义之疑也”(《金石录》卷十三《爵铭跋》)。疑,所以对史籍书写和流传过程有更清醒的体察:“盖史牒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虽然说 “刻词乃当时所立,可信不疑”,可“是非褒贬出于秉笔者私意”, 刻词本身也就不可能不失其实。证据是,在北魏郑文公碑上,赵明诚看到郑道昭在远离都城的摩崖碑文中隐去了朝廷因为其父“治阙廉清”而加的恶谥。他觉得不可思议,却不肯因为碑文乃当时之物而否定史籍之详。大概他已经把那些秉私意、失其实的古籍和金石都当做更广阔的历史的一部分。

宋人金石考古的一个重要工作便是给古器物定名,定名源自考查古籍中提到的草木鸟兽鱼虫的名与实,进而研究与典章制度风俗习惯有关的各种器物的名称与用途。古书中对自然的细致分类保存着我们模糊的历史记忆——在混沌的世界中建立规则和秩序,曾是一个多么漫长艰难而生死攸关的事。文物风俗典章制度中则蕴涵着古人的观念和理想。当承载它们的物随着岁月尘封而湮灭,就不得不再去穷究名与物的关系,恢复久已离散的语境。

名物学持“名”以找物,古器物学持“物”以找名,乃至“形制之学实为宋人所擅场,凡传世古礼器之名,皆宋人所定也”(王国维语),扬之水并不泥于古人对名与物的对照考查,她的求新之处在于关注的是诗文和器物间的契合,尝试“在二者的遥相呼应处,接通它们本来应有的联系”, 由此,使物在诗中的生命于两者的契合处复活。

此即所谓“相知”——从释读文物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开始,达到“与古人有会心之妙”。考证详实,才能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会心之妙还要出于情和韵。有一位读者说的非常好:“说起来,‘相知’大概算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了,研究者和研究的客体如果可以达到相知和互通的境界,这门学科也就有了灵魂。”这份相知,使人尤思宋人。他们用很重的文思来考古金石,吕大临说“观其器,诵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遗风,如见其人矣”(《考古图》)。一句“如见其人”,物中的人情,呼之欲出。

论考据详实,科学方法,宋人或不敌经历了乾嘉学派和现代考古双重熏陶下的今贤。论灵气才思,北宋金石人物,如刘敞、欧阳修、赵明诚、李清照之属,却可以说是凌跨百代。对此仍是王国维的评价最为贴切,他说,北宋金石学中的“士大夫亦各有相当之素养,赏鉴之趣味与研究之趣味,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互相错综”。北宋金石学在靖康之难之后迅速衰落,虽然清代复兴,考证也远过于前代,然而“于宋人多方面之兴味,反有所不逮”。

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道出宋人金石之美的极致和传统之流中间最富生命力的特质。我想,正是观堂拈出的所谓“兴味”,以及思古之情和求新之念,使扬之水孜孜不倦于名物之学,而与古人相知吧。当我们日渐依赖以科学方法探索这个文明的历史时,这种相知显得那么珍贵——没有它,我们如何体味点点滴滴中久已湮灭的诗意呢。

上一篇:学习之星演讲稿下一篇:电影《鲁迅》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