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作为与不作为

2024-08-23

教学的作为与不作为(共12篇)

教学的作为与不作为 篇1

在英语教学中, 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但交际型英语教学的开展在外语教学环境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笔者认为, 要大力推广交际型英语教学, 我们便必须弄清一个根本的问题:交际型英语教学能否在外语教学环境中发挥在二语教学环境中的作用?因为很多关于交际型英语教学的研究都是在二语语言实验室或在加以严格控制的二语环境中开展的。而“二语”教学 (TESL) , 则是在有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母语以外的一种语言的教学 (包天仁, 2001) , 例如中国人在英语国家中学习英语。

这里, 我们首先需要讨论一下教与学中的语言环境的定义是什么。外语教学中的语言环境是指语言教室以外的, 语言学习者随时都可以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语言环境, 它一般包括五个部分:语言背景、语言的社会类型、个人和群体对语言的态度以及语言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由此可见, 一个国家的外语语言环境是与这个国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的。因此, 二语与外语教学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教学观念的不同。在外语教学环境中,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例如, 我国的英语教师似乎都有共同的教学观念——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考试为中心的。英语教师似乎都非常强调知识的传授, 而忽略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语法和语言点看做是教学的根本, 而把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放在次要的位置。造成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社会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考试制度。例如, 我国每年有一千多万考生参加高考, 而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 交际型英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比传统教学法更好的成绩。这自然妨碍了交际型教法的推广。

第二, 学习环境的不同。在我国同一层次的学生基本使用类似的课本, 他们的语言知识面就显得比较狭窄。虽然现在国内的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像美国之音、英国广播电台和中国日报等英语语言资源, 但是生活中学生们普遍难有机会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谈, 即在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而且, 虽然学生能够获得上述的英语语言资源, 但他们理解的程度很低, 这样的资源所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然而, 在二语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可以获得大量使用英语的机会, 例如乘车、购物、问路、听广播、看电视等。此外, 班级的规模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我国外语学习的班级规模一般在40—50人左右, 有的甚至更大;而在二语教学环境的班级一般不超过25人, 例如澳洲的班级人数一般不超过20人。显然, 大规模的班级难以开展交际型英语教学所强调的小组活动或讨论。

第三, 教师的语言水平不同。采用交际型英语教学理论上要求教师应当具备或接近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者的语言能力, 并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但是, 英语为外语的教师普遍英语水平不足, 尤其是其口语和社会语言学能力的不足, 直接妨碍了他们在教室开展交际型英语教学, 因为在课堂上交际型英语教学活动具有不可预知性, 教师能力不足很容易导致教学过程的失控。此外, 教师语言水平和能力的不足还会使这些教师对交际型英语教学产生误解, 例如, 很多国内的英语教师都认为交际型英语教学只适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对于读写则没有什么帮助。实际上, 交际型英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和写的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在突出某一种能力培养的同时, 要借助其它的能力进行支持, 例如, 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 我们还需要通过听、读和说来协助学生的写作活动。

第四,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不同。动机和态度是语言学习中除了语言能力之外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二语学习环境中的学生愿意将自己融入所在的社会。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是整合型的。而外语学习环境中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是工具型的。研究表明, 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主要有七种:为未来找工作做准备、为了能阅读英文的科技资料、为了能通过考试、为了以后评职称、喜欢英美文学、为了以后能升职和为了以后到世界各地旅行。这些动机显然都是工具型的。

第五,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所采取的学习方法不同。研究表明, 亚洲的学生对外语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活动都有抵触情绪, 因为亚洲在外语环境学习中的学生往往喜欢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外语。与交际型英语教学相比, 他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使他们有安全感, 因为他们觉得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学到很多语法和词汇。此外, 还有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课堂外乐于进行合作式的外语学习, 但在教室里则希望老师是课堂的主宰, 是知识灌输的源泉。

语言学习是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学习的融合。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中, 传统的方法, 诸如课文分析、语法解释、句型操练和课文背诵, 完全可以与交际型英语教学相结合。教师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在传统的模式和先进的理念之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实际的平衡点。

教学的作为与不作为 篇2

行政机关不作为是指基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符合条件的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应该实施某种行为或履行某种法定职责,而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拒绝作为的行政违法行为。分为消极的不作为与积极的不作为,消极的不作为是行政机关延迟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积极的不作为是明示拒绝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

(四)项规定“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第(五)项规定“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行政不作为的成立必须具备相应的构成要件,准确理解和把握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是行政审判实践中正确审理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关键。

行政不作为有以下四个构成要件:

1、行政不作为的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成为行政主体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其一必须享有行政权力,其二必须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其三必须能够承担由于实施行政活动而产生的责任,其四行政主体必须是组织,个人不能成为行政主体。根据行政法的理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受委托的组织由于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活动,并且其行为后果也是由委托者承担,所以不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工作人员不是行政主体,但是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活动离不开其工作人员,它们之间是一种职务委托关系,行政主体工作人员履行职务所产生的后果和责任,要由行政主体承担,所以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行政义务的行为属于行政不作为行为。

2、行政主体具有作为的行政义务。行政主体的义务既有法定义务,也有非法定义务,但无论哪种义务,由于行政主体身份的特殊性,都属于必须履行的行政义务。如果行政主体不存在必须履行的行政义务,则谈不上行政不作为。

3、行政主体在客观上具有不履行行政义务的事实。行政主体不履行行政义务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行政主体在接到相对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发现相对人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需要获得保护的情形后,根本没有启动行政程序,属于完全的行政不作为。另一种形式是行政主体虽然启动了行政程序,但在法定的或合理的期限内没有全部完成行政程序,属于不完全的行政不作为,也可以说拖延履行义务。例如在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的行政案件中,行政主体虽然接受了相对人的申请,也进行了必要的审核,但在法定的或合理的期限内既没有向相对人发放许可证或执照,也未向相对人告知不予发放及其理由,即属于这种情况。法定期限比较好掌握,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如何掌握合理期限,司法实践中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最高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两个月的期限,但有些情况下不能适用两个月的规定,所以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司法审查既要有利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效率,又要照顾行政主体的实际情况。

4、行政主体有履行行政义务的可能性。虽然行政主体负有行政义务,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意外事件以及不可抗力,导致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由于非主观的原因而不能及时履行行政义务,便不能认定为行政不作为。如公安机关在接到受害人的报警后立即出动赶

赴现场,但由于路途中堵车,没有及时到达现场,导致受害人受到侵害,同样也不能认为是行政不作为。因此只有在行政主体具有履行义务的可能性,而由于故意或过失没有在法定的或合理的期间作为的,才能构成行政不作为。综上所述,行政主体的行为必须同时符合上述四个构成要件,才能构成行政不作为。

行政不作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违法性

行政不作为在本质上是对公共利益维护和分配权的放弃。这种放弃将构成对国家所负作为义务的放弃,其后果是直接损害和侵犯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无论是对公共利益维护权的放弃还是对公共利益分配权的放弃,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所以它是一种违法行为。

(二)消极性

行政不作为的消极性在主观上表现为行政主体对其行政职权的放弃,在客观上表现为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所承担的行政义务。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来源于法律的授权,行政主体只能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行政主体既不能放弃义务,也不能放弃权利,否则即意味着失职,意味着行政不作为。

(三)隐蔽性

由于行政不作为表现为事实上没有积极明确做出,而是消极无为,因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危害后果难以明显呈现出来。一般情况下,只有行政不作为直接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引起行政争议诉诸法院时,行政主体承担的法律后果才会确定下来。尤其是对侵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为,隐蔽性更大,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一般很难对此类不作为取证查处,只有到了出现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时候才由司法机关给予惩罚性的制裁。

(四)危害性

作为诗的物与作为物的诗 篇3

书中章节看上去就是用心说一件件小事情。然而,从日常起居到形体姿容,扬之水考察生活风尚的变化和器物形制的变化两个线索的交叉互动,给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书写历史,使人们在身边发现传统之流的无所不在和独特魅力。书中在一组对文房清玩细致的描述里,揭示出一个长时段的物质文化变局对生活体验和审美趋向带来的微妙而深远的影响,这便是生活姿态与家具的变化——居室陈设以凭几和坐席为中心转变为以桌椅为中心。从跪坐向高坐具的转变,宋人已有自觉,而扬之水通过对寻常器物的追本溯源,例如花瓶、砚屏、笔筒等,探究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何牵动了诸多方面的生活细节,由此枝繁叶茂,导致文化传统的变迁。回头再看,“明窗净几,罗列布置”,“鸟篆蜗书,奇峰远水”,“端砚涌岩泉,焦桐鸣玉佩”(赵希鹄:《洞天清禄》序),宋人笔下的人间清趣中隐现着历史舒缓的潜流。

另外一组小东西也很有意思,都是用在社会交往中的,在传统社会中,它们是礼的依附, 例如茶角、诗筒、食盒、春盘、拜匣、名刺,可以称为“流动中的物”(things in motion),它们不仅是社会变化的静态写照,而且成为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人们在这个动态的领域中通过物的流动和交换来构筑、维系及经营社会关系。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迁则影响物中承载的价值、涵义和规范。

当时人际交往中互相馈赠的诸般物品,以茶为最。包裹精致的茶角便与筒竹盛诗一道借助通行的邮驿制度递送亲情和友情。这种社会交往方式及其文化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士人的相互往来中,宋王巩《随手杂录》云,苏轼在杭时,“一日中使至,既行,送之望湖楼上”,待诸人散去,中使乃密语子瞻曰:“某出京师,辞官家,官家曰:‘辞了娘娘了来。’某辞太后殿,复到官家处,引某至一柜子旁,出此一角,密语曰:‘赐与苏轼,不得令人知。’”中使 “遂出所赐,乃茶一斤,封题皆御笔”。御茶本是皇家的珍爱之物, 轻易舍不得赏大臣, 出手也该是很体面的事情, 在这番描述中, 却看不到君临天下的样子。《杂录》说的事情是否曾经发生, 今天无法查证,小道消息所揭示的历史, 是那时人们的说法, 在其中我们看到宫廷与文人价值之间关系微妙的倾斜。

这些寄顿诗思的小东西是文人们常常吟咏的对象。它们蕴涵着诗意, 又是诗的载体。不论是从一支竹筒中抽出一张诗笺展阅, 还是把包裹着茶饼的织锦、竹叶或蜡纸一层层打开, 在满室清香中待泉水煮开, 诗不是抽象的文字和韵律,而是作为书写融入物的空间:过程、气息和体验。这些诗本来就是物的一部分, 与物一起构成富有层次的、流动的雅致世界, 而不仅仅是对这样一个世界的描述和想象, 存在于物像之外。在扬之水的书中, 我们能看到宋人有些咏物诗有很具体的语境, 那些寄寓友情和亲情的东西不但存在, 而且使物的诗意与诗的物性合二为一。

在物中体验诗意,可以拿装茶的茶入作个例子,这些在日本茶道中地位相当重要的茶具,据考古学家栗建安说, 最初曾是来自宋元时代闽南民窑的小釉陶罐子,在历代茶道的使用中被赋予一层层新的涵义,从而开始另一番传奇的身世。每只茶入的名字,常来自往昔的茶事中,如古代的茶人为它作的一首诗,用墨书题在木盒上,准备茶会时, 当主人在选择用哪一只茶入的时候,诗便与名物一同重启流动的物境。取茶的时候,主人在客人面前打开包裹茶入的仕覆——用华丽的明代锦缎制作的锦囊,有复杂而雅致的系法——客人惊喜地看到茶入,品鉴之后, 从主人那里知道它的名字, 它的诗和它传奇的身世,仰慕木盒上著名茶人的手迹,最终能从主人精心的选择和身体力行中体会对友情的期许和对人生的看法。

美国密歇根大学艺术博物馆有一只身世不凡的茶入, 木盒上有日本著名茶人小掘远州 (一五七九——一六四七) 墨书题名“独寝”,这个题名来自他为这个小陶罐作的一首和歌, 大意是:

[甚至] 你的形容/也飘逝/从昨晚我们共渡的床上/不曾想/今夕只能独寝

诗的内容是对平安时代末宫廷诗人和画家藤原隆信 (一一四二——一二○五) 的一首和歌的调侃:

[只有] 你的形容/在我独寝的床上出现/你在哪里/与谁/共渡今宵

两首诗文之间的传承关系, 我们容易理解,华丽锦囊与陶罐简素遒劲的强烈审美反差以及层第打开过程中的视觉效果, 也能够想象,而此间真正的诗意是寄寓在诗文与茶物之间微妙而特殊的关系之中的。 这两首和歌与在茶道语境中看见这陶罐的体会, 有很强的呼应,物失掉了诗, 就不成物,而这诗失掉了小陶罐, 就变成一首情诗了吧。

比起宋人对茶角的描述来, 日本茶道的意境近乎程序化, 但我们还是能从其中看到诗意蕴涵于对整个过程的体验中, 很难说清楚哪里是诗的结束, 哪里是物的开始。当年它们入藏西方博物馆时, 因为人们不了解这种层次与过程中寓居的诗意, 经常把锦囊与题签木盒都当作破旧的“包装”(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误读) 丢弃了。这些承载着层层文化的茶入因此失去了它们的名字、它们的诗意与它们的历史, 变成了展厅里一只只无名的“tea caddy”。

与这种仪式般的坚持相对的是日常生活中物的无穷变化, 这常常是一个文化生命力的所在, 其中寄托着生命中很真切的体验,物与心的契合就这样随着文化的变迁而消散。对于物来说, 当人们不再用诗筒递送友情, 诗意空悬的竹筒就为新的功用所填充, 以至于我们不知道案头静静的笔筒, 曾经有浪漫而流动的社会生命。对于诗来说, 所咏之物的语境失去了, 却没有办法给它们赋予新的理解和体验, 读起来就显得“晦涩”和“隔”——仿佛隔雾看花,不知所指。通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考据好像还不能解决这个“隔”的障碍, 因为注释常常把诗拆解成无数的出典,重构身临其境的感觉还需要恢复物的语境和动感, 使情归物中。扬之水的文章把诗与物之间错综的关系通过一件件有诗意的东西给说出来,使人们不仅从中对诗的内容有直观的理解,而且对诗的物性有直观真切的体认, 当物之美与程序之美随着文化史的转变不再为今人所熟识时,扬之水则为我们体会物中的深情与雅致,建构了一个个想象的基点。

在这些篇章中, 扬之水说自己“不是从诗学角度探讨诗人之诗, 而是欲求解读诗中包含的生活之真实,生活状态之真实”。我想, 这真实和真切是有差别的, 后者是扬之水的名物研究真正过人之处,其实她通过对物细微的体察和近乎无我的叙事中激活的不仅是物中诗性的品质, 更是人心中的诗意, 使人们在日用常行中体味生命, 感受物中情的真切。

宋人把这种对平凡琐事的关怀追溯到唐人张彦远,赵希鹄《洞天清禄》开篇即说到这位遍览天下珍藏,作《历代名画记》的作者,还写过一本《闲居受用》, 记述身边平凡生活点滴,所谓“至首载斋阁应用,而旁及醯醢脯羞之属”,虽然作者既而感叹“噫!是乃大老姥总督米盐细务者之为,谁谓君子受用,如斯而已乎”,因别立鉴古一项而称之为“清福”;不过依着张彦远自己对气韵的讲求——“若气韵不周空称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想来《闲居受用》中的丛脞“细务”也是写平淡中的意韵,而宋人的“清福”未尝不是与此“细务”之意韵相衔。此后许多谈物的作品,常是国破家亡,物去人非之后的追忆,亦多系于“醯醢脯羞之属”,至深的哀恸,竟也是寄寓于对平凡细物的不舍和依恋。

名物研究本来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不过一直是经学中的一个分支,对物本身的觉醒与兴致,却是宋人的风尚。在刘敞、欧阳修的倡导之下,北宋学者们开始致力于对古器物进行系统的收集、描述和研究。

文房空间的变化“使精致的雅趣有了安顿处”,宋人疑古思想的萌生也为对物与文的双重关注开启了探索之源。世风好古,北宋文人在他们的金石考古著作中就先讲明白:古器“非特区区为玩好之具而已”(《金石录》序),或“非敢以器为玩也”(《考古图》),更重要的是可以“决经义之疑也”(《金石录》卷十三《爵铭跋》)。疑,所以对史籍书写和流传过程有更清醒的体察:“盖史牒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虽然说 “刻词乃当时所立,可信不疑”,可“是非褒贬出于秉笔者私意”, 刻词本身也就不可能不失其实。证据是,在北魏郑文公碑上,赵明诚看到郑道昭在远离都城的摩崖碑文中隐去了朝廷因为其父“治阙廉清”而加的恶谥。他觉得不可思议,却不肯因为碑文乃当时之物而否定史籍之详。大概他已经把那些秉私意、失其实的古籍和金石都当做更广阔的历史的一部分。

宋人金石考古的一个重要工作便是给古器物定名,定名源自考查古籍中提到的草木鸟兽鱼虫的名与实,进而研究与典章制度风俗习惯有关的各种器物的名称与用途。古书中对自然的细致分类保存着我们模糊的历史记忆——在混沌的世界中建立规则和秩序,曾是一个多么漫长艰难而生死攸关的事。文物风俗典章制度中则蕴涵着古人的观念和理想。当承载它们的物随着岁月尘封而湮灭,就不得不再去穷究名与物的关系,恢复久已离散的语境。

名物学持“名”以找物,古器物学持“物”以找名,乃至“形制之学实为宋人所擅场,凡传世古礼器之名,皆宋人所定也”(王国维语),扬之水并不泥于古人对名与物的对照考查,她的求新之处在于关注的是诗文和器物间的契合,尝试“在二者的遥相呼应处,接通它们本来应有的联系”, 由此,使物在诗中的生命于两者的契合处复活。

此即所谓“相知”——从释读文物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开始,达到“与古人有会心之妙”。考证详实,才能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会心之妙还要出于情和韵。有一位读者说的非常好:“说起来,‘相知’大概算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了,研究者和研究的客体如果可以达到相知和互通的境界,这门学科也就有了灵魂。”这份相知,使人尤思宋人。他们用很重的文思来考古金石,吕大临说“观其器,诵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遗风,如见其人矣”(《考古图》)。一句“如见其人”,物中的人情,呼之欲出。

论考据详实,科学方法,宋人或不敌经历了乾嘉学派和现代考古双重熏陶下的今贤。论灵气才思,北宋金石人物,如刘敞、欧阳修、赵明诚、李清照之属,却可以说是凌跨百代。对此仍是王国维的评价最为贴切,他说,北宋金石学中的“士大夫亦各有相当之素养,赏鉴之趣味与研究之趣味,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互相错综”。北宋金石学在靖康之难之后迅速衰落,虽然清代复兴,考证也远过于前代,然而“于宋人多方面之兴味,反有所不逮”。

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道出宋人金石之美的极致和传统之流中间最富生命力的特质。我想,正是观堂拈出的所谓“兴味”,以及思古之情和求新之念,使扬之水孜孜不倦于名物之学,而与古人相知吧。当我们日渐依赖以科学方法探索这个文明的历史时,这种相知显得那么珍贵——没有它,我们如何体味点点滴滴中久已湮灭的诗意呢。

教学的作为与不作为 篇4

教师的“不作为”, 就教学的本质来说, 割断了教与学的关系, 就对话来说, 由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缺少了成熟读者———教师的参与, 显然是一种低效对话。长此以往, 定会造成阅读能力的退化。

“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 指对待事物不偏不倚, 调和折中的态度。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中庸之道。

一、点拨、整合学生阅读的反应之道

在开放性的课堂中, 学生总是从自己的视野出发, 对作品进行解读, 他们的反应不尽相同, 其中有对有错、有深有浅。面对不尽相同的阅读反应, 老师既不能视而不见, 用整齐划一的结论来统一, 也不能毫无立场的肯定学生不成熟的意见, 而应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引导、整合学生的阅读反应, 形成具有教学价值的问题并进行教学。

课文《祁黄羊》一文表现祁黄羊出于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文中具体可循之处是三处祁黄羊的“想”的内容, 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时, 出现了不同的阅读反应, 有的人为祁黄羊当时真的什么也不想, 有的人为祁黄羊举荐人才时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最终, “公”战胜了“私”, 有的认为“压根儿没想”的“想”的意思是“计较”,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想”。教者迅速从学生的反应中抓住争论的焦点, 整合成“祁黄羊到底有没有进行思想斗争”为题进行讨论。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围绕各自的观点阅读课文、搜集资料、论证。在不断的争辩中越来越多的同学趋向于第二个观点。从以上案例可看出, 学生的阅读反应往往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居多, 所以, 老师整合学生的阅读反应, 主要是整合学生中发生的问题。面对学生提出的对错相杂、深浅不一的问题, 必须筛选出一些具有教学价值的问题进行重组, 尽量使这些问题能够形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总问题, 并以此为教学的起点展开教学。

二、灵活组织课堂阅读的教学之道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 学生的积极性更高, 主动参与的意识更强, 课堂气氛也更热烈。但在课堂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学生因带有某种偏见对同学的回答不予采纳, 有些学生为了一个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情绪失控, 更有一些学生甘当课堂的“陪客”而沉默不语, 结果一堂课下来, 真正获益的学生不多。这就需要我们精心组织课堂形式、程序和秩序, 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中, 当学生“节外生枝”时, 要及时调整, 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当学生对问题理解发生偏颇时, 要加以疏导;当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时, 要及时指出;当学生情绪发生失控时, 要及时调控。总之, 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内在需求的前提下精心组织, 使课堂教学紧凑、高效。

三、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的审美之道

文学之美, 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如杏花春雨、小桥流水;如群峰竞秀、万壑争流;美得令人震颤, 令人目眩, 令人荡气回肠!被选为课文的文学作品, 它不仅具有文学的美感, 还具有教学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

《孔子游春》这篇文章说理透彻, 浓浓的师生情谊宛如清水缓缓地流淌在字里行间。尤其是论水一段, 叙物明理, 内涵十分丰富。教者常在这里驻足欣赏, 因此听到的课例也比较多。下面就两位教者的教学片段进行比较:片段一:老师让学生思考“孔子说得有道理吗?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课堂上, 学生自由地想象开去, 把“水的德行”仅仅理解成“黄河”, 把水的不同形态和相对应的景物联系起来, 又在洪水问题上起了争议, 谈到了环保。显然, 学生的这种建立在自己生活阅历和体验上的理解和感悟, 已经违背了文本的主旨。片段二:师生阅读的出发点差不多, 但是教者有意识地把论水与论人联系起来, “‘水’与‘真君子’之间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学生从文中的字里行间捕捉到了关于水的许多信息, 并与真君子的品行并论, 谈到了“奉献”“有志向”“光明磊落”“胸怀宽广”等等。很好地挖掘了文本的审美价值, 让文本蕴含含的的智慧的光芒与学生生命的灵气相碰碰撞撞。

语文课程丰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影响响是久远的。如第二位语文教师深入入领会并挖掘蕴含在课文中的人文内内涵涵,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做出出积积极的多元化教学行为, 同样一个阅阅读读感受, 教师轻轻地一点拨, 不露痕痕迹迹地引导讨论甄别, 在不经意之间带带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正所谓谓““随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四、理解课课文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之道

就阅读教学学而言, 小学生读课文, 是字词句篇篇的的过程, 最后形成意义上的联系, 但但是是, 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指导学生理理解解语言文字的任务, 还担负着指导学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任务。学生要了了解解文章的表现形式, 不断地从作者写写作作思路的“原型”得到启发, 从而学学到到运用语言文字, 表情达意的方法。。

指导学生理理解解课文的形式, 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十分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第一, 对形式的理解, 将直接接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比如《我爱爱故故乡的杨梅》一文,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 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 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 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 杨梅树怎么会“贪婪”, 怎么会“吮吸”, 怎么会“伸展”和“欢笑”呢?这些原本就是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啊!但是如果读者知道作者在这里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是将树拟做人, 更好地写出了杨梅树的美好和可爱;第二, 学习和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 就是从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出发, 看作者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 怎样布局谋篇, 以及怎样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叙事、状物、抒情的需要来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的;就是使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写作方法和知识, 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 形成对课文写作特点的基本认识, 以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写作知识。

依职权行政不作为与公益诉讼 篇5

[摘要]对依职权行政不作为内涵、构成要件及危害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可以通过公益诉讼追究依职权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依职权行政不作为 救济措施 公益诉讼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2-6908(2007)032-016-01

一、依职权行政不作为的界定与危害

(一)在理论界对行政作为高度重视而忽视了行政不作为,对于行政不作为内涵的界定也不统一。一般认为,行政不作为指行政主体在其所属职责权限范围内,负有积极履行某种作为义务而在法定或合理期限内应当作为也可以作为的情况下而实质不作为的违法行为。[1]可概括两类为:一对依职权行政行为,行政人员应主动行使职权积极作为而未作(依职权行政不作为);二对依申请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对相对人的申请不做答复,不予受理或受理后不予答复(依申请行政不作为)。

综上所述,依职权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负有某种法定义务,在应当积极履行该作为义务时不履行或拖延履行。

(二)依职权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①行政主体有法定作为义务;②有履行职责的客观可能性;③没有履行法定职责或拖延履行。

(三)依职权行政不作为危害的特点。①隐蔽性,正是由于行政不作为的隐蔽性使得调查、取证都很困难;②间接性,依职权行政不作为由于不是直接的行为,不存在对受损利益的直接侵害,因而行政不作为往往被人忽略;③侵害的客体复杂,依职权行政不作为是往往对公共利益的侵害。

二、我国对行政不作为的救济措施及弊端

(一)目前对行政不作为的救济措施

1.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法》第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2.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11条,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 [2]

3.行政监督。我国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有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可分权力机关监督和非权力机关监督;内部监督包括监察机关监督与非专门机关监督即上下级之间的监督。

(二)现行救济措施的漏洞

目前对行政不作为的救济范围过于狭窄。尽管相关司法解释赋予法院自由裁量的权利,但对行政不作为的救济仅限于侵犯个人合法利益的依申请行政不作为,侵犯公共利益的依职权行政不作为却被排除在外。对于依职权行政不作为只能通过行政监督来救济,然而目前行政监督也不尽完善。

三、构建对依职权行政不作为的救济机制公益诉讼

国外已对公益诉讼作出了规定,如日本的民众诉讼。[3]我国学者也提出了构建我国公益诉讼。笔者认为国外法律和我国理论研究,将公益诉讼局限于对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救济,忽略了行政不作为。针对依职权行政不作为的公益诉讼有其自身特点:

(一)原告资格。行政不作为具有隐蔽性、间接性,且往往涉及专业领域如环境等,笔者认为应赋予公益组织如环保协会原告资格。一方面,公益组织具有专业性,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更为熟悉;另一方面,公益组织较之公民有更多的资金、检验设备等优势,较之检察机关不存在与行政机关千丝万缕的暧昧关系。同时赋予公民建议公益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如果公益组织无正当理由拒不提起公益诉讼,可允许公民个人提起公益诉讼。

(二)起诉时间。《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机关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仍不履行职责时,便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依职权行政不作为不存在相对人的申请,依职权履行的义务往往是抽象的,必须有特定的法律事实才可能引发行政机关具体的作为义务。因此对于依职权行政不作为的起诉时效应从引起行政机关作为义务的特定事实发生之日起算。

(三)应具有预防诉讼性质。依职权行政不作为其危害结果往往是严重的,一旦发生将会无法挽回。因此,应使公益诉讼具有预防性诉讼的性质,所谓预防性诉讼[4]指在行政机关的不作为尚未造成严重损害,相关人员即可提起公益诉讼。

(四)举证责任。最高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27条第二项明确规定,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最高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第2款规定: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但有下列情形除外:①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②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请的登记制度不完备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能够作出合理说明的。然而依职权不作为是一种抽象的作为义务,需特定法律事实出现,如果行政机关不知道特定法律事实已发生而要求其履行法定职责,这无疑是荒唐的。笔者认为原告应负以下举证责任:①证明引起行政机关作为义务的具体法律事实的存在:②证明被告对该事实知道或应该知道。

(五)判决类型。1.履行判决,即法院责令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5]但赋予法院判令行政机关履行行政职责的权利,可能造成司法权与行政权混乱,因此,判决确定履行期限及具体内容应慎重。2.确认违法判决,即法院经审理确认被诉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判决。主要适用于要求行政机关作为已无实际意义的情形。确认违法的判决可以作为后续要求行政赔偿的依据。3.行政赔偿判决,即法院责令被告行政机关对因其不作为而受到侵害的人予以赔偿的判决类型。其适用于行政不作为侵害的公共利益中包含个体利益的情况下。4.采取补救措施判决,即法院责令被告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弥补损害。由于依职权行政不作为往往侵害公共利益而没有需要赔偿的具体对象,因而针对依职权行政不作为应增添采取补救措施的判决。

参考文献:

[1]毕可志,《论行政救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龙屏风,《行政不作为救济途径的途径分析》,《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3)

[3]应松年,《四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4]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学术出版的使命与作为 篇6

出版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的基本特征在于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学术出版是学者对社会存在规律性论证成果的重要载体。在学术研究生产中,学术出版不应只是一个摘果子式的学术研究总结,而应主动与作者一起选种、种树,学术出版人要以其编辑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劳动,来组织、推动、引领和规范学术研究。

一、学术出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任何学术研究都是由人来完成的,研究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自觉地渗入他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主题的确定,资料的选择和解释,结论的做出,都会反映研究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何况,研究者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学术背景之中,传统的教育,习俗的熏习,信仰的权威以及资助者的倾向和政治需要,都会对学术研究者产生有力的影响。大量事实证明,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存在要不要政治方向的问题,存在的只是这种政治方向是否正确的问题。这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不存在要不要导航设备的问题,存在的是选择什么样的设备来导航:是根据日月星辰的位置,指南针的指向,还是先进的雷达或电子设备?作为学术研究的一部分,学术出版也是如此。我们总是在选择最先进、最有效的传播手段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方向正确,学术出版发挥的就是满满的正能量;如果方向错误,学术出版可能就会祸国殃民。

一般来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的坚定支撑,它的研究方向错误,会给社会带来根本性的、无可挽回的错误。在这方面,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有很多。尽管学术研究的对象是某一方面的专门学问,可是作为上层建筑,它的基础并不在虚无缥缈的天国,而是在人间。它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即社会的经济制度决定的。学术研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必须反映这种物质生产方式并为这种生产方式服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学术出版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坚持为人民做学问,为人民拿笔杆子,反映人民心声,为人民谋利益。

在我国,学术出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体要做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引导人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精品力作和精神佳作。

二、学术出版要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

学术出版工作绝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终端环节,学术出版人以其编辑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劳动,可以促进甚至引领学术研究,为文化积累和创新做出贡献。

学术出版的生命源于出版人对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追求。这一理想是学术出版人的灵魂和旗帜,是出版人的定位和定力,是出版人经得起风浪,扛得住诱惑的力量所在。理想的外化就是学术出版人对学术天然的热爱、炽热的追求和虔诚的敬畏。自古做大官、发大财的人无数,但名垂青史的人则是那些大思想家、文学家、诗人、艺术家以及大出版家。学术出版人要在传播和传承学术思想中承担重要使命。这个使命必然要求学术出版要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要实现学术导向正确,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学术出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学术出版要把出精品佳作,出好书,出经典作为始终不渝的最高追求。舍此,学术出版社无以立足,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学术出版的价值不能仅仅以它创造多少经济效益来衡量,衡量它的价值始终是它出版了哪些好书,包括学术经典、好教材、好作品和好著作等。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出版社的品牌声誉发生冲突的时候,经济效益要坚决服从社会效益。

学术出版要主动作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并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是保证我们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和充满生机活力的根本之道。作为展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的重要窗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0多年来出版各类图书近2万种,联系和团结了一大批国内一流的学者和作者队伍,有多部图书先后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近年来,我们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比如,我们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专题摘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文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研究报告》等图书,围绕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社积极策划了“理解中国”丛书,回应和批驳了中国“威胁论”“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资本社会主义”等各种质疑与论调。本丛书英文版发布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2015年美国书展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之一,成为宣传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在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我社获得3个正式奖和1个提名奖,名列第一。这些学术精品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将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递到了读者心中。

学术出版要发挥学术优势,做好贯通、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出版社不是一般的生产经营企业,其产品——图书也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精神产品。出版要弘扬真善美的人文精神,起到春风化雨、润泽心灵和丰富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我社继出版《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之后,陆续推出《简明世界史读本》《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简明中国传统文化读本》《简明中国哲学史读本》《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简明中国艺术史读本》等系列图书,为人民群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读物。

学术出版要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上有所作为。学术出版,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努力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2014年,中央提出了要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的要求。作为中国特色智库重要一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产生了一大批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支撑的重要研究成果。为了贯彻中央的精神和院党组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院内外的智库联系,开辟和推出了“国家智库报告”和“国家智库丛书”两大出版品牌。我们将及时策划和组织选题,推出各类智库成果的出版,宣传推广智库的成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这些成果影响力的提高做出贡献。

三、学术出版要大胆推进制度创新

能不能调动编辑潜心学术出版的积极性,能不能将学术出版做精,做细,做强,最根本的是要依赖一个好的制度。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数量增长与品牌提升、个人利益与出版社长远发展相统一”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大胆推进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专业出版管理体制。按照学科调整编辑部机构设置,成立八大专业出版中心以及大众分社、数字出版中心和年鉴分社,夯实了专业化基础。

建立鼓励出精品图书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编辑岗位责任制,加强对专业选题、重点优秀选题的指标考核,加大对优秀选题和获奖图书的奖励力度,设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优秀图书奖。出版社将弘扬主旋律,做好主题出版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对做得好的编辑给予表扬和奖励。在职称评审时,加大精品图书策划情况和获奖图书情况的分值。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探索建立新的企业薪酬体系、用人机制和福利制度等。近年来,我们的销售收入、人均创利实现大幅度提升,职工收入也稳定增长。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利益激励机制,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明显提高,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和竞争力日渐增强。

加强与国外出版界、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外推广传播力度。近几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加大了与国外出版界、学术界交流与合作的力度。特别是2014年,我们先后接待来自英、美、法、徳、荷、日等8个国家的20多家出版机构来访10多次,积极筹备并参加大型国际书展活动。2014年8月,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评价最新发布,在我社2013年全年出版的1500多种图书中,有1078种进入世界图书馆收藏系统,在中国大陆516家出版社中排名第一。

要加快传统出版社向现代出版社转变。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我们招聘培养了一批数字出版人才,加大了对数字出版的支持力度,加大了数字产品的策划和开发力度。另外,我们积极实施出版社由知识密集型向资本多元经营方向的转变,我们决定以资本为纽带,盘活存量资产,探索资本运营,在坚守学术出版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搏击蓝海市场。

实践证明,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的学术出版,只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放在第一位,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学术出版之路,就一定能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有了学术理想,有了学术路径,学术出版发展定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教学的作为与不作为 篇7

关键词:本科人才培养,作为过程的教学,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

一、当前大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们本科教学实践中,教学理念生产者和教学管理者总是对教学实践抱有过多的期待和企盼,而基层的教学实施者总是受着这样或那样的限制或束缚。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即高层的教学理念文化总是美好的,但基层的教学实践文化总是在不同的方面消解着高层教育理念对基层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和感召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施教者和教学管理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顺利贯彻到教学中,久而久之就开始怀疑这种理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尽管不公然抵制这种理念,在实践中却实施着有利于自身评价的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理念和模式。在工具理性强势而价值理性式微的年代,将教学视为一种“成器”的手段远比将教学视为一种“生活过程”来得实在。这不仅是因为作为手段的教学容易操作,它还具有容易评价的特性。

大学本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一是教学目的的功利性。学习者不是人性丰富的主体,而是一种以对待“物”的方式被对待的占有式工具。二是师生关系的功能性。在这种关系中,教学只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各自目的而尚可接受的一种手段性活动,而无法成为师生真实生活过程的构成性要素。三是教学内容的狭隘性。这包括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和实践课程不足。四是教学方式的“形式化”。包括让学生过多的“自我表演”和教师过度依赖现代教育技术。五是教学评价的片面性,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形式均存在片面性。

二、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作为过程的教学”

作为手段的教学,使得教学和人的真实生活成为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教学被置于真实生活之外。外在于生活的教学是异化的教学,这种教学导致人的异化,不仅学生被异化,同时教师也被异化。

我们用“作为过程的教学”来区别于引起上述问题的“作为手段的教学”。作为过程的教学,是指将教学置于真实生活场景之中,在这一场景中,师生以平等的人格进行交往,通过对话而进行知识、情感、观念的交流,以形成相互“理解”与“共识”的生活状态。作为过程的教学,旨在将人从功能关系中解放出来,实现由工具人和作为手段的教学向完整的人和作为生活的教学的转向,其旨趣在于强调教学本身的生活意义:教学是培养生活中的人,使其具有快乐生活的体验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这即表明,这一过程是当下和未来的有机统一,而不是以当下的不愉悦换来未来的幸福。作为过程的教学,其主要特点是:

1. 教学目的的人本性。

人生来只是一个未完成的、尚待开发的生命有机体,这恰好赋予了教育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就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活动,“成人”的教学要求突出教学的人本性。教学的人本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以学生为根本目的,学生的内在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人”的教学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人性的提升和自我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履行社会赋予的其他角色和职责。将教学的衍生目的置于优先地位,是舍本逐末、见物不见人的教学目的观的反映。二是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学生的全面发展程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惟一标准和尺度。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学生只有全面发展,才能突破必然性的限制,走向自由的王国,进而获得幸福。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复杂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为,学生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明辨是非,不至于迷失自我,才能在竞争激烈、强调创新的时代永葆活力,不至于被社会淘汰。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和训练,还要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更要在学生生活态度的养成、价值观念的塑造以及人性修养等方面作出努力。

2. 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

为了贯彻教学目的的人本性原则,师生关系有必要从“功能性关系”转入到“存在性关系”。所谓的存在性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的关系首要的不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是“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学生的人”之间的关系[1]。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运用想象力来从事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与学生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体、意见、思想和情感的交换与分享,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形成真正的交流。师生关系绝对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处于共生关系中,体现一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海德格尔眼中的“共在”或哈贝马斯所谓的“协商伦理”都指向了教育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客观上颠覆和超越了传统的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存在的“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的两级模式,并代之以“你—我”的平等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施教者同时亦是受教者,而受教者同时亦是施教者[2]。

3. 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要求大学树立整体知识观,表现为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和全面性。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意味着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既能够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够为准备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做好生活的准备。然后是教学内容的前沿性。这些前沿问题不仅是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不断求索、锐意创新的重要动力。最后是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人之生活本身就是流变的、实践的,因此,教学内容也应该是实践的。通过实践平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得到协同发展。

4. 教学方式的生成性。

后现代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都反对教学设计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崇尚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这两种理论也明确反对教学方式的既定性。教学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先于课堂教学对教学方式进行预设,否则就是忽视了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教学方式的选择应该内在地受制于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目标,应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场景来选择。由于作为过程的教学不同于作为手段的教学,后者的“教学设计侧重于教学过程的程式化,特别是设计细节化,具体化,是一个倾向于‘静态’的计划性的设计。这种设计难以适应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而作为过程的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其展开过程中,总是有一些不期而遇的问题和场景。先于教学过程而规定的教学方式,必将难以顾及偶发的教学场景和问题及其对特定教学方式的要求,进而降低它们的教学意义。教学方式的生成性,首先意味着教学过程是开放的,是向未来敞开的,也意味着我们承认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在不确定性面前并非全知全能,不能预先进行所谓的教学过程设计。其次意味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具有极大的构建空间,即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具体呈现的教学情景,通过理解和对话来采取最具适切性的教学方式。

5. 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评价的意义不可低估。教学评价是和课程、教学融为一体的有机环节。它是直接嵌入教学过程的,同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是直接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在作为过程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积极建构的主体,教学正是基于他们之间的理解和对话才得以有效展开。因此,他们任何一方对教学过程的批判与反思、意见与建议都对教学过程具有积极的建构意义。所以,教学评价的多元性,首先是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也表现为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情况;不能过多关注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而不管这种技术运用的实际效果;不能满足于教学过程中的热闹与活跃,而不管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还体现为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性。教学评价决不能仅仅在于“区分可被接受的和注定不能接受的学生”[3],也不能仅仅停留于学生掌握了些什么的结论上,它还必须在学生还有哪些潜质未被挖掘、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以及采取何种策略来提高等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三、“作为过程的教学”的实施路径

1. 完善育人理念的顶层设计。

培养创新性人才,一定要有先进的育人理念。坚持教学目的人本性,即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在实用主义泛滥成灾的现代社会和大学里实属不易,这既有政府的因素,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大学自身的因素。校长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在人才培养改革的浪潮中,校长要在育人理念的顶层设计中发挥核心作用。校长不仅是管理专家,更为重要的,他还应该立志于成为教育家或教育思想家,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校长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善于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先进的育人理念,总结我国近现代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时代要求和学校实际,提出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将提炼出来的育人理念植入到学校广大教职员工中,加强对育人理念的价值领导力。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各大学为了提高教师水平都十分重视教师的在职学习、进修和培训。然而过于偏重外在的进修与培训,重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是传统教师教育模式的本质特点,这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巨大差异。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要有本体性知识作为基础和前提,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通过专业发展在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智慧等条件性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有所提升。教学条件性知识正是大学专任教师和研究机构专职研究人员的分水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为基础的是,鼓励教师攻读更高级的学术学位,为教师积累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以及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交流提供便利、创造条件。这既是提高教师对学校归属感和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教师也能藉此不断提高学术能力并将获取的学科前沿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但更为重要的是加强教师的教育学教育,完善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和能力。加强教师的教育学教育,首先是完善教师的教育之知。教师通过教育学理论学习,深刻认识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深入掌握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和成才规律。其次是形成教师的教育之智。教育智慧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教学过程,更有效地和学生展开对话与交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后是养成教师的教育之德。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师德是首要素质,决定着教师的行为倾向和努力方向。

3. 加强通识教育。

针对我国大学的教学现状,改革教学内容要坚持加强通识教育、重整专业教育的大方向。我国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中心任务,实际是把我们从民国以来就断裂的文化传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缺乏的逻辑理性重新做现代整理和弘扬,并以此逐渐形成我们大学的“核心课程”传统。我国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与国外相比,专业课程的比例过高,和毕业生的高度分流不协调,因此,适当减少专业课程,而将学时数分配给核心课程,是改革教学内容结构的努力方向。

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内涵深层化、内容特色化、体系规范化,构建以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创新活动、社会活动等平台为核心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全程管理,使得实践教学有时间保障、基地保障、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将指导教师的考核和实践教学效果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实践成绩纳入到学生综合成绩中并赋予相当的权重。

5. 重视小班教学与研讨。

如果小型研讨班真正开展,按照我国大学现有的师资是难以应对的,因此,博士生助教制度就必不可少,否则就不可能做到本科生讨论课要求的小班制,同时这种助教制度本身就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方式[4]。实施本科生小班教学与研讨,要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将博士生助教制度落到实处,加强主讲教师对博士生在教学和研讨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督,完善博士生助教绩效的考核标准等。

6.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内在于教学过程,和大学开展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有区别的。坚持教学评价的主体多元性,就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就是要以培养目标为标准,通过各种评价方法考查学生在各种素质上的发展程度。坚持教学评价形式的多元性,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终结性评价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状况,重视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功能,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各种评价形式在各种评价项目中独特的作用,力争做到优势互补、相互配合,从而全面了解学生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在未来学习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质等,为下一轮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反馈信息。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3.93.93.83.

[2]张群明,金瑶梅.后现代哲学语境中的教育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3]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246.

教学的作为与不作为 篇8

一、哲学观与哲学教育思维方式

近年来,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研究已经改变了将目光主要集中在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设教材以及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做法。很多学者意识到哲学教育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是哲学观的变革。对哲学观问题即“哲学是什么”的回答决定了“将哲学视作什么”,进而制约着哲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具体路径选择。

1. 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哲学观问题

“哲学是什么”关系到哲学的自我理解,哲学史上每一个哲学家都会在不同的层面面对这一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回答也构成了区分不同哲学理论的基本维度。在此意义上,我们才可以说“哲学是什么”是“全部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决定如何理解和解释其他所有哲学问题的根本问题”。 (1) 一般而言,这种哲学的自我理解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有学者将其总结为普遍规律说、认识论说、语言分析说、存在意义说,人生境界说、文化批判说、文化样式说、实践论说等八种。 (2) 而哲学的自我理解正是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核心问题。

第一,作为理解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重要问题“将哲学视作什么”,从属于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的回答,受其指引与影响。这便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第二,对“将哲学视作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在哲学的自我理解中进行。而在具体的哲学教学中,这一问题则转化为怎样理解哲学与哲学教育对象的关系问题。由此观之,上述两个方面共同确立了哲学观问题在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形成中的核心地位。

2. 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多维理解

从教学观念的变革来理解哲学教育,可以认定哲学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要求不能将哲学教育和教学只理解为一种技术性的问题———哲学知识的传授,而应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将哲学教育理解为一种文化与价值对学生的个别作用过程。

从哲学的呈现方式看,便是教科书的编纂、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问题。当然,还包括现实教学场的构建问题。

二、“作为知识”和“作为价值”———理解哲学教育思维的两种方式

亚科·欣蒂卡(Jaakko Hintikka)曾说,“哲学教育的最重要目标是,首先,推理和论证技能的传授,其次还是思想史的教学,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在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中找到其思想坐标”。 (3) 这一认识揭示了对哲学教育思维的理解可以有两个方面:第一,哲学教育是知识技能的传授;第二,哲学教育是价值观的塑造。从教育的过程来看,哲学教育并不是特定哲学观念的单向度显现。它包含着主体对价值的体认、对生命的感受等一系列活动。因此,把哲学与哲学教育“作为知识”还是“作为价值”,确实是理解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两个不同维度。

1.“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特点

“作为知识”的哲学理解是把哲学视作一种知识或知识体系。认为哲学是规律的综合这样一种哲学观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知识是人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所取得的认识成果,而哲学本身有其知识性的一面。这种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确定性。既然将哲学视作为一种特定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就要求它应当是人类认识成果的客观反映,应当是不变的确定真理。否则知识的权威性将会受到挑战。

第二,单一性。事实上,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的理解,应当是多元化的。在多元理解中,哲学教育也应当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来。

第三,静态性。知识本身即具有确定性的倾向,这必然会将哲学这一“知识”视作是一种凝固不变的东西。这种凝固本身就使哲学的丰富理解打了折扣,将哲学视为静观和冥思的产物,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的实践的产物。

应当指出,这种将哲学视作知识的哲学教育观念由来已久,也深刻影响了教育观念,它与教育观念的变革有着同样的背景。麦克·扬(M.Yong)就曾指出大多数社会学家都是将教育视为社会化特定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 (4) 这种观念背后站立的是冰冷的理性身影,使得哲学教育本身应当具有的面向人的亲切感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2. 从“作为知识”到“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理解转变

如前文所析,“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思维将哲学视为知识性的客观存在,未能使哲学的丰富内涵和功能显现出来,也使哲学教育的价值被遮蔽起来。这对哲学教育力图体现对人的关怀、对人的意义和价值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哲学的特性表明,哲学从来不是一种冷冰冰的逻辑,而是熔铸着人类的理想、性念、情操和教养。” (5) 因而,哲学不应只是一种“作为知识”的存在,而应是面向人的充满了亲切感的“作为价值”的存在。

从哲学的本质上理解,哲学就是应当关注人的命运和幸福,这体现了哲学的终极关怀取向,也体现了哲学的价值观特性。正是在这个角度上说,“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思维体现了哲学所含的丰富意义和哲学教育对学生的多元价值。

“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思维打破了“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观单一、确定和静态的倾向。在与人的交往、沟通中确立起来的哲学教育过程也便成了价值显现的过程与场所。这也是价值问题在当代社会得到特别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理解的二重性及其整合

通过对“作为知识”和“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到哲学教育思维既有知识性取向的一面,同时又有价值性取向的一面。既有“物性的存在”倾向,又有“为人的存在”倾向。这是哲学教育思维的二重性的具体体现。因此,不能在“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思维与“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思维之间作一简单的评判和选择,全部否认“作为知识”的哲学认识论取向。要想克服这种思维方式的二重性,必须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进行整合。

三、“作为实践”———哲学教育新思维的确立及其价值

“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和“作为价值”的教学思维方式在理论层面会有知识取向和价值取向的争论。从哲学的自身理解来看,固然要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凝固不变的知识,但从哲学教学层面来看,从哲学教育的对象来看,特定的哲学精神总是要通过一定哲学论述体系体现出来,这种论述当然有知识性的一面。将哲学视作是一种价值观虽然凸显了哲学的价值功能和对哲学教育对象的意义,但丰富的哲学价值也有可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被单一化,成为特定意识形态的灌输。这种为人的价值遭遇单一化的趋向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加以认真关注和寻找答案。如何在事实与价值的分裂中找到这二者的弥合点,怎样来沟通“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和“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呢?“以哲学方式关注和把握现实人的生活世界,是马克思哲学的本性。” (6) 这一论述启示我们需要树立起一种新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即“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来实现“作为知识”与“作为价值”的联结。

1.“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实质

首先,“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本质上体现了实践论的哲学观。哲学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哲学教育也是一种在特定场景中展开的实践。哲学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描述现实,更要使人对现实有反思和批判。这是哲学特有的问题方式,只有如此才能使哲学理论获得真正的生命力。

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凸显了哲学教育的本质。哲学教育的对象和哲学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获得了自身关于哲学的体验,建构起自己的哲学理解空间。

当然,“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并不是把纯粹的实践活动当做是哲学教育自身。“实践”并不是特指哲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践更是表达了哲学教育的进程和进程所包含的特殊意义。

2.“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价值

“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的确立,从根本上打破了“作为知识”与“作为价值”的二元选择难题,兼顾了哲学教育的二重性,使得人这一哲学教育的主体和对象前所未有的得到了重视。具体来说,“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体现了哲学自身理解即哲学观的变革。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观念从根本上确立了从实践的角度去看待哲学教育的角度。这种转变深深植根于哲学观的伟大变革之中,马克思曾说过:“抽象的理论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 (7)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种实践论哲学观从根本上超越了前面论及的各种代表的哲学观。哲学教育只有从实践的人的存在入手,才可能深化哲学对人的意义、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

第二,实现了哲学教育中知识取向和价值取向的统一。哲学教育既包含着知识性的内容也包含着价值性的取向,各执一端的争执并不能达成共识。知识取向和价值取向并不是天然就是矛盾的,这二者的统一则只有在实践视野中得到解决。在“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中,哲学知识是在主体的相互作用中被建立起来的,是教师通过自身的理解将其通过各种手段影响到学生。这种影响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选择也主要是通过“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来达到的。这种哲学教育思维方式,既有可能超越单一“知识”取向所带来的凝固化倾向,又能有效地避免“价值”凝固所造成的哲学教育的意识形态灌输,从而实现两者的真正统一与超越。

第三,凸显了哲学教育的主体维度。哲学教育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是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掌握这一思想武器的对象不应当被视为有待教育和塑造的客体,而是主体性自我塑造的人,哲学是主体用来科学地把握世界、追求自我价值和幸福实现的智慧。” (8) 这一主体向度的确立能够影响深层次的哲学教育观念,进而对哲学教育的方式、哲学教育的方法,哲学课堂的组织等各个方面都带来积极的变化。

综上所述,“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思维走向“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思维有着其现实的合理性和重大意义。但这种转变有可能造成的“知识”与“价值”各执一端的情况值得重视,二者的真正沟通还要依靠“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确立。从“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思维出发,可以确认哲学教育的知识性目标;从“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思维出发,可以确认哲学教育的价值观目标;而从“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出发,则会看到融汇了知识、价值、能力等各要素的哲学素质提高的目标。由哲学知识的传授到哲学能力的塑造最终形成哲学素质,这才是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变革所具有的最终指向。

摘要:哲学观问题是回答“将哲学视作什么”这一体现哲学教育思维方式问题的核心。由此形成了哲学教育的不同思维方式。从“作为知识”转向“作为价值”是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重要转变。

关键词:“作为知识”,“作为价值”,“作为实践”,哲学教育,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27页

[2]我国学者孙正聿先生所做的概括, 虽然是一家之言, 但基本上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的哲学观论说, 有很大影响。参见孙正聿:《哲学通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32页

[3]亚科.欣蒂卡:《关于哲学的教育使命》, 载《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编选《哲学家的休息》,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年版, 第204页

[4]麦克.扬:《未来的课程》, 谢维和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33页

[5]孙正聿:《哲学的目光》,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第82页

[6]韩庆祥:《回到马克思哲学的本性的基地上探索哲学发展之路》载《哲学动态》2008年第5期, 第15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74页

教学的作为与不作为 篇9

一、《电子技术》新教学模式研究

(一)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

1. 企业调研

我们课题组全体老师先后走访了广西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华银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宁超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钦州华成设备有限公司、广西申能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北海市深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进行了岗位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的调查, 与企业电子产品生产一线人员共同分析明确行动领域的岗位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2. 回访毕业生

课题组老师为了听取毕业学生对本课程建设的反馈意见, 多次回访在企业一线从事电子设备生产管理的毕业生, 进行交流, 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帮助课题组审视以往《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实训教学情境的构建提出修改意见。

3. 教学大纲制订

根据企业调研《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与工厂企业所需知识的差距问题, 以及《电子技术》技能与工厂企业一线生产技能的差距问题, 对电子技术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和重新排序, 把《电子技术基础》、《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电子产品组装与检验》课程融为一体来完成, 形成《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体系。将行动领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要求, 结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 重构知识领域中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制定出《电子技术与应用》的教学大纲, 经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 最终共同建立更能贴近和满足实际应用素养和能力需求的《电子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二) 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能力要求来设计学习项目, 每个学习项目的实施按照企业电子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设计, 将企业生产过程有效转换为教学过程, 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教学过程设计突出如下几个特点:

1. 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根据调研, 电子产品生产的职业能力有:技术资料的检索能力, 器件的检测能力, 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 产品装配能力, 产品调试、测试能力, 产品的检验与维修能力, 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等。这些职业能力均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职业素养有:认真严谨、求真务实、遵纪守时、吃苦耐劳、交流沟通、扩展创新等。可见, 职业能力围绕电子产品生产实际岗位的能力要求, 而职业素养则围绕企业文化的素养要求。

2. 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教学过程紧扣住学习情境中与职业岗位相对应的各个环节体现教学工程的职业性;将丰富多样的实践项目纳入教学过程体现教学工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具备可选、可重组和可拓展体现教学工程的开放性。

(三)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1. 教学项目选取

电子技术技能广泛应用于各项典型工作任务中, 这是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基础技术能力, 所以本课程旨在培养、训练学生电子技术的综合基础能力。依据学习目标、岗位工作框架、学习内容、教学条件、理论知识覆盖性、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及本课程特点, 选择了10个项目 (电子产品) 作为本课程的教学项目载体, 如表1、表2所示。

2. 工作任务序化

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 遵循学习规律、人的职业成长和人的持久职业生涯发展的原则, 对每个工作项目进行分解、序化为若干个具体的工作任务, 形成行动导向课程结构, 如表1、表2所示。

二、《电子技术与应用》的新教学模式实践

(一) 课程教学实施

每个学习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电子产品生产工作过程, 过程中既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 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学习情境的实施如图1所示:首先从项目要求开始, 明确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知道做什么, 指导学生收集完成任务的相关技术资料, 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即跟我想;根据收集的相关信息准备制作的器件、工具等, 即跟我做;教师对重要器件装配及要求做演示, 即跟我学;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指导思路课外完成制作、检查, 即自己做;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电路的调试与测试, 即跟我做;根据调试、测试的结果指导学生进行故障排除, 即跟我学;再引导学生进行电路的改进、扩展及延伸, 即跟我想。最后完成项目。在教学项目的实施中, 要求教师根据项目的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明确每个步骤的具体实施安排, 以学生为主体, 课内、课外相结合, 并配合实验、创作室的开放, 将学习延伸到第二课堂。通过学习, 使学生明确相关的知识点, 掌握本课程的核心技能, 并具有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 课程教学案例

(三) 项目 (任务) 评价表

(四) 课程考核方案

为了加强《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改革效果, 更好地体现课程应用性、实践性, 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要求, 课程的考核贯穿整个课程实施的始终, 学生从接工作任务书开始就处于被考核状态, 对学生工作过程进行考核, 通过过程考核规范学生职业行为。课程考核分为工作任务过程训练成绩、综合考核成绩和期末理论考核。

1. 综合考核成绩 (包括平时上课的态度、出勤情况、基本的操作规程, 以及小组的配合情况、作业情况、练习情况等) , 占总成绩20%。

2. 工作任务过程训练成绩 (包括计划、实施、结果、报告、安全文明生产等) , 占总成绩50%, 学生自评与教师评分相结合。

3. 期末理论考核占总成绩30%。

三、结语

教学的作为与不作为 篇10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模式,“有作为”实验课教学,教学质量

一、引言

C语言是高等学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 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 它是计算机应用的基础, 同时也是学生学好本专业计算机课程的基础, 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同时这门课程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认为课程内容过多偏难, 不容易接受;学生反映程序设计太难、太深奥、不好学;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感觉课程枯燥等。对此, 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意见做了大量调查分析, 对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所教专业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有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C语言的内容, 并能够把C语言运用自如。

本文针对大学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中的问题, 提出建构式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建立多样化立体教学模式和“有作为”式实验课教学, 培养学生对C语言的兴趣及正确的思维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多样化教学模式

1.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定位。

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 非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存在不同之处。C语言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 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所以对学生的要求是求全求精。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 要求通过C语言的学习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基本算法和简单编程技术, 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能够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一基本教学目标, 我们应该将课程定位为应用基础课。这样, 在教学过程中, 从教学实验大纲的制定和教学组织上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教学内容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但一定要注重基础与实际应用部分, 要有所取舍, 对于“指针”部分的内容, 学生一向反映这部分内容不易理解, 难懂, 抽象, 所以不必求全求精, 但要求基本掌握核心内容, 让学生掌握指针的概念、与数组的联系, 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指针”, 要适当多安排实验课时, 而理论课程时间不宜太多, 根据教学经验, 这部分内容理论过分强调, 反而会使学生越觉得抽象、难以理解, 甚至失去信心, 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实验中领悟学习。在讲解某些算法时, 要在教学中贯穿学过的内容, 例如筛选法、起泡法、排序等算法可以结合数组、函数部分进行教学, 选择法排序可以结合选择程序设计结构。这样学生学习中可以一举多得, 既熟练掌握这些算法又复习并巩固了学过的相关课程内容, 并且这样也逐渐培养了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的发散式的思维模式。

2. 结合本专业后继课程。

随着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 很多理工科相继开设很多计算机后继课程, 如数据结构, 数据库应用, 网络技术, 计算机图形处理等。另外本专业也开设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专业课程。因此上课时会花一定时间去了解本专业的前驱与后继课程, 在上课时后会横向和纵向地分析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且在实验课设计上可以设计部分与本专业相关的题目。例如给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同学上课时, 将其后继计算机课程微机原理和和专业课程工程制图和计算机设计自动化在课堂上遇到不同章节分别提到相关内容, 例如在第一章介绍程序语言发展的时候可以在汇编语言上以及程序执行原理上多讲一些。给学生展示用C语言写的图形相关程序, 和基于C语言平台的Open GL进行图形图像处理, 并给学生介绍相关知识, 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尝试。通过这些寓教于专业学习及兴趣学习, 虽然不是很深的讲解, 只是稍稍提过, 但这样却可以使学生学有目标, 学有兴趣, 自然教学效果也会提高。

3. 认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建立多样化立体教学模式。

我们生活在多元化的社会, 崇尚个性与创造力, 现在的学生的心理和学习习惯可以说各不相同, 也呈现多样化, 因此, 要重视与学生的交互, 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与学生交流、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立体教学模式。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是公共基础课, 一般都会人数较多, 学生中间, 总有一部分同学不是按照你的教学进度来, 大致有这样几类学生。一类是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跟不上教学进度或者说是无法与大部分同学同步学习, 这样, 很快就会掉队, 进而对C语言的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第二类接受能力很快, 但不愿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 他们大都喜欢边学边动手实践, 认为只讲理论不动手无法忍受, 不喜欢听老师讲课, 课堂上显得焦躁不安, 左顾右盼。第三类就是个人学习能力很强的同学, 他们对问题理解较快, 因此没有耐心按部就班地听课, 喜欢自己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针对这三类学生, 不能强制要求整齐划一, 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是无法给予过多的迁就, 因为毕竟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接受正常进度的。但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 可以建立多样化立体模式, 比如在课堂教学的同步, 可以通过多媒体, 网络等多样形式进行教学。

三、实验课“有作为”教学

实验教学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很大比重, 但实际上按照学校课程安排却不多, 那么, 有限的实验课时作为教师该做什么呢?本文提出“有作为”实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 (1)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实验课, 教师要认真进行课前准备和实验设计, 针对理论内容, 尽量在设计时, 使实验内容能够覆盖理论内容的各知识点, 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增大难度, 由学生课外来解决问题。 (2) 实验课上一味地讲, 会使学生没有时间去自己练习, 学生坐在计算机前面注意力很难集中, 听课的效果也会很差, 即使老师一直在讲课, 学生能够听进去的却很少, 这样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学生一节课下来既没有听课也没有练习。但是, 完全放任学生, 将实验作业布置下去, 任由学生自己做实验, 这样的实验课依然是没有效果的。对于学生, 我们一定要加以引导, 否则学生面对稍微复杂一点的实验作业, 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 这样实验课的效果就不很明显了, 并且浪费了本来课时就很少的实验课。 (3) 在课前认真设计实验课堂教学内容情况下, 课堂上要利用15分钟左右时间将实验题目的思路、算法、结构等内容通过大屏幕讲解, 这样学生实验时就会思路明确, 很快进入实验内容。教师在实验过程中, 要在实验室里面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 帮助学生解答问题, 并及时纪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下课前10分钟做一个总结。 (4) 学生实验报告要要求做到“真实, 详细, 认真”, 杜绝应付现象, 要求学生在“心得体会”栏里面讲述调试程序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非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教学方法, 一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都离不开教师的摸索总结和实践。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 它是教师的个人能力以及创造性、表演才能和学科水平的综合体现, 通过教学将学生的积极性、创新能力充分调动起来,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莉等.教材建设在教学改革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计算机教育, 2006.

教学的作为与不作为 篇11

关键词:中学 作文教学 教师 不作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升学压力仍旧很大,作文在升学考试中的比值比较大,引起了学生和老师的高度重视。然而对于中学作文教学而言,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不作为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的制约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淡化了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写作激情,使得学生的写作缺乏创新性。

1 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作为现象

1.1 指导思想上的不作为

作文对于中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应付考试的学科,更是锻炼自己文笔,形成独立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学生也能够从作文写作中获得乐趣。指导思想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处于一个核心的位置,一旦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学生的写作水平根本不可能提高,也不可能写出质量好的文章。然而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很多中学作文教师迫于升学的压力,在作文的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以各种写作技巧和范文作为作文写作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模式和要求去写作,缺乏个性与创造性。只是把自己的长期以来对作文写作的主观想法强加给学生,使得学生只是将作文课当成一种获取高分的工具,而无法从中获得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久而久之这种不作为的现象成使得作文教学水平不断的往下滑,严重影响教学的成效。

1.2 写作能力上的不作为

作为中学作文的教师本身应拥有非常好的写作能力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也能为学生做好榜样。然而中学的作文教师自身在作文写作方面的造诣也不是很高,写作能力欠佳。而且大部分老师由于时间、工作方面的原因不长进行写作,甚至自身都害怕写作,这样写作能力不但没有提升还处于下滑的趋势。这种在写作能力上的不作为不但对学生起到反面的作用,也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自身写作经验的缺乏导致他们只能照着书面上的理论进行教学。

1.3 教学策略上的不作为

作文写作是一项富有系统性、科学性、计划性的教学,需要教师将此作为一项长期性的目标来进行。然而目前很多中学作文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没有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对作文选题的拟定也只是随机性,对于作文体裁的选择、命题的形式、课题的领域等都没有进行合理的计划。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对于一些作文体裁、作文的命题、作文所涉及的领域无法下手,有些甚至跑题、脱离结构的限制,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教师往往通过模式化、程序化的方法进行传授,譬如如何开篇、如何结尾、如何体现主题、如何引起共鸣等,他们认为一旦学生掌握了这些程序化的写作技巧就能成为一名写作高手,这种忽视具体情感、情节的依葫芦画瓢的写作技巧,往往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还可能引起大幅度文章的雷同,缺乏新意和创造性。

2应对不作为的策略

作文不仅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对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文学素养的塑造、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其他方面的学习形成障碍,甚至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必须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高度重视。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作为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改革,突破现实的发展。

2.1 以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计划为基础

任何一项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经过科学、系统的计划和部署慢慢的实现的,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尤其如此,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教学任务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作为中学作文老师而言,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作文能力和水平就必须进行科学的计划,形成一套完美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案,在这方面清华附中特级教师赵谦翔的“绿色作文教学研究”和浙江宁波东海实验学校的“新课标下初中作文教学序列研究”具有相當大的借鉴价值。对此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应该将作文题材的类型、体裁的类型、素材的来源、命题的方式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尽量全面化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让学生在把握写作基础的前提下突出自身的特点,实现个性化和全面化的作文教学。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以应试作为标准和目标的教学,真正实现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长期的目标。

2.2 以学生的兴趣作为依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尤其如此,一堂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引发学生兴趣的作文教学,即使内容再好也无法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该充分的意识到这点,并积极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首先,在作文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借鉴英国的作文教学,在学生作文写作之前,教师先设法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启发和素材,譬如听音乐、看电影、看戏剧等;其次,在作文的命题形式上采用教师命题与自由命题相结合,主要选用自由命题,这是因为自由命题在选材、构思、立意等方面的开放性更能适合青少年自由的天性,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再次、使用多样化的作文体裁,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体裁应用到作文教学中,以记叙文的写作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说明文的写作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以议论文的写作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与思维,为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

2.3 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为重点

传统化的单一性的教学策略难以满足学生写作的需求,对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实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第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生活的丰富多彩是作文内容的主要素材来源,学生在生活方面缺乏锻炼使得学生在构思和写作作文时往往存在着内容的虚构现象,而且有些完全脱离实际。对此教师应该克服教学课堂的束缚,采用课堂与课内、校园与自然想结合的教学课堂,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为作文内容提供丰富的素材。第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作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作文命题内容的多元化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对此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现代技术和信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充分的了解国内热门话题、世界重大研究、体育赛事、国际策略等,使得命题的内容多元化,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第三、淡化写作技巧,注重学生的课外练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过多的强调写作技巧不但会淡化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会使作文教学丧失了其根本的属性,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长期的联系,因此注重课外练笔,将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冯齐林.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低效行为及不作为现象探析—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和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05).

[2] 杨新锦.中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2011(09).

教学的作为与不作为 篇12

面对不断进步的社会发展步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笔者也在不断地思索和尝试:在新形势下, 我们能不能利用新兴科技手段作为新的管理模式应用于传统教育教学领域。

1 微博

1.1 微博的含义

微博 (英文名为microblog) , 即微型博客, 是随着Web2.0而兴起的一类开放的互联网社交服务, 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用简短的文字 (一般不超过140个字) 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的状态, 还可以将图片、音频、视频等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分享给其他网友;其他人可以在网上第一时间接收你发出的信息, 随时和你共同分享和讨论。

1.2 微博的特点及优势

1.2.1 使用简便, 方式多样

微博既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彩信、WAP浏览器发布, 也可以通过PC上的WEB浏览器、即时通讯工具 (即IM, 如QQ、MSN、Gtalk等) 发布, 还可以通过微博平台提供的开放API接口发布。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优势把通过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资讯的可能变成了现实。另外, 微博倡导博主个性化的自由行为, 同时简洁的语言也便于微博信息的及时扑捉和传递。

1.2.2 传播速度快, 影响力强

微博用户可以将身边的各种新鲜事物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在第一时间发布到互联网上, 其他博主可以随时查看、回复并进行转发。这就意味着一则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及其社会反响, 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几何速度迅速传播和扩张, 其体现出来的即时性、真实性、快捷性及影响力超过了所有传统媒体。

1.2.3 灵活的交流方式

微博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一种不对称的背对脸的跟随,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选择跟随的对象, 并且在自己的个人空间里随时更新被跟随对象的状态, 而彼此间可以不主动交流。因此这种跟随可以一点对一点, 也可以一点对多点。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 使得微博用户体验的粘性越来越强。

微博用户还可以建立相应的讨论小组, 针对某一话题, 组织用户发起讨论, 使志同道合的人汇聚在一起。

2 微博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国际班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西北地区起步较晚, 很多工作还需要在不断摸索和借鉴中前进。作为兰州一中首届致远国际班的一名班主任, 通过对国内教育发达地区开办高中国际班的经验总结, 并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 决定尝试借助微博这一现代科技的媒介平台, 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因此, 微博作为教育工作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同样需要全社会的相互配合。在运用微博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尝试中, 努力邀请家长、鼓励学生参与进来, 同时也得到了学校和广大教师的支持与配合。以下就是半年来所做的探索和尝试。

2.1 利用微博作为宣传和交流的媒介和平台

一方面, 将兰州第一中学和致远国际班的详细情况在微博上进行公布, 便于让社会各界对本校和“国际班”这种新的办学模式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还可以随时跟踪我们的动态, 关注我们的发展, 这对兰州第一中学和致远国际班来说均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 通过微博实现与国内其他地区国际班进行网络联系和沟通, 实现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享资源的目的, 更好地引领国际班不断前进。

2.2 微博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由于微博还没有实现在所有教学活动中的普及, 以下仅是笔者所从事的英语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尝试。

2.2.1 课堂教学的补充

作为英语教师, 在每次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以后, 我还要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讲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被忽视、忽略以及没有拓展开的知识点在微博上公布出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个人学习, 从而达到更全面、更深刻地落实教学任务的目的。这样的“自助餐”式的学习风格和特点既可以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更多课堂上囿于全班水平的限制而无法拓展的知识和容量, 又给学习基础暂时比较薄弱的同学一个回顾课堂基本知识的平台。

2.2.2 第二课堂的一种新形式

学生通过班级微博, 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呈现出来, 我也会在尽短的时间内给出答复和讲解。这样不仅让提问学生能够得到及时回复, 而且其他同学也能在浏览微博的过程中一起分享,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第二课堂的作用。

一段时间, 我还将近期学习的内容通过微博做一个总结和梳理, 提出一些总结性的、概括性的问题供学生在微博上思考, 发表自己的见解。

定期还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新东西公布在微博上。内容包括优秀的英文电影, 优秀的英文学习网站、博客链接地址, 以及一些出国留学的最新动态和各大高校、培训机构免费的英语学习讲座等等。

2.2.3 师生间、同学间互动与兴趣分享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发表出来, 让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 既要指出不足更要肯定优点, 以更好地鼓励学生进步;学生和老师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 将自己收集到的英文作品、名言警句等相关信息发到班级微博上, 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对于一些热点, 大家还会产生探讨和研究, 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这种互动在假期的学习中尤为重要。我们打算在假期实行微博值班制度, 就是让全班41名同学每人负责一天的微博更新。内容包括自己在假期的原创学习作品和自己在假期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好书、有趣的故事、动听的旋律, 以及对于下学期班级管理和教育的好主意好点子。假期里, 虽然大家没有在一起学习, 但通过微博, 随时看到其他同学每天的学习、生活动态, 就好像大家仍是生活在一个集体里一样, 这不仅有利于同学们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而且还能够培养师生情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开学后, 将对班级微博管理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授予“假期微博达人”称号, 并进行表彰和奖励。

2.2.4 聘请校外辅导员进行指导

校际交流是传统教学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 包括:不同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 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交流, 以及不同学校之间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但由于地域、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 阻碍了这种交流活动的延续性和经常性。校际交流在教师之间比较普遍, 教师通过校际交流取长补短, 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校际交流在学生中目前还没有广泛开展起来, 比较常见的校际学生之间的交流目前多还处于“民间”和“非官方”的状态。网络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各个学校的百度贴吧。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和管理, 贴吧长期以来积极作用发挥不够, 有部分贴吧充满了校际学生之间的互相攻击以及对教师、学校的不客观、不公正的评价。个别贴吧还成为了传播低俗广告、暴力图片、色情文学等不健康文化的平台。

班级微博的特性较好地回避了以上提到的不利因素, 使校际交流、聘请校外辅导员等方式更加灵活、科学、安全和文明, 有着很好的可操作性。截至目前, 我们已经很荣幸地请到了包括宕昌一中的任翔老师在内的多位省内教育界专家担任我们的校外辅导员, 不仅对我个人的班级管理和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也对同学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很多新的讲解和方法指导, 让同学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共享省内甚至全国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下一步, 不仅希望能联系到更多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老师作为我们的校外辅导员, 更好地指导并监督我们的教学工作, 更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我们的微博互动中来,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和影响这些“小弟弟、小妹妹们”。大学生在帮助高中生的同时, 自己的社会成就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也会得到了满足和锻炼。

2.3 微博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2.3.1 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的平台

在学生教育过程中, 我们总会抱怨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缺乏交流, 互不理解, 但又很少能找到好的沟通、交流的渠道, 而班级微博的出现在某些方面恰好满足了我们的需要。在开通班级微博之初, 刚开始担心学生的发言会言不由衷, 但其后的事实却让我很快消除了这个疑虑。可能是这种非面对面的形式的原因吧, 学生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的感受往往能够做到敢想敢说, 有些共性的问题, 如班级的管理或者班级出现的一些状况, 都能够各抒己见, 由感而发, 甚至有时言语犀利, 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生的这些真切表达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 而且作为家长和老师, 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真实想法, 并通过班级微博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 做到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进而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样, 这样的交流还存在于教师和家长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见, 班级微博的交流平台作用非常显著。

2.3.2 各自展现、个性张扬的平台

这也是利用微博吸引学生, 调动学生对于微博管理的兴趣和凝聚力的主要作用之一。经常鼓励学生在微博上与大家分享最现实、最鲜活的自己。例如, 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公布出来, 把自己旅行见闻和照片贴出来, 把生活中的视频片段传上去, 把自己感到幸福或者痛苦的事情告诉大家。通过交流是师生距离进一步拉近。

2.3.3 信息的发布平台

安排同学轮流做班级的值日班长, 除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之外, 还负责班级微博的管理、维护和信息发布工作。例如班级或者班上同学获得的荣誉, 运动会取得的各个项目的成绩, 学校或班级各项集体活动的安排及活动的筹备进展情况, 班级出现的各类好人好事, 班级工作取得的新突破, 学生考试成绩优异、进步大的, 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掌握的健康知识等等。

2.3.4 监督与完善的平台

班级微博的监督作用主要表现在, 及时公布不遵守班级纪律、违反班级规定的同学, 如迟到、不按时交作业、抄袭等。班级微博起到的监督作用, 要远远大于传统上老师的点名批评, 甚至请家长的做法, 因为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不光自己在看, 而且自己的家长在看, 自己的同学在看, 自己的老师在看, 那些认识与不认识的人都在看, 这样的监督力度是传统教育手段根本无法达到的。从班级微博开办的实际情况来看, 同学们违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班级管理收效显著。

2.3.5 新时代的微博式家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 家访这种在旧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下曾经很受欢迎的教育形式正在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和挑战。

微博在教育工作尤其是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中正发挥着几乎可以替代家访同时又不给双方造成不便、尴尬的积极作用。家长每天只需要利用上班的闲暇时间收听微博就可以轻松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实时动态。包括:是否上学迟到, 是否按时上交作业, 是否认真听讲等等每天的日常表现, 也可以了解学校的最新通知, 相关规定, 从而实现学校、班级、教师、家长、学生等各方面的零距离接触。同时家长还可以就学生在家的生活情况, 与教师在班级微博上进行互动讨论, 共同帮助学生取得全面的进步。

3 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3.1 信息不完全公开化设置

与网络传统的微博、论坛、社区、博客不同, 有些信息教育微博不能与之共享, 而应建立一种相对“封闭”的圈内信息分享系统, 所有信息应都是针对注册者、班级或者群组的, 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师生及时提取有用信息, 过滤掉不必要的信息, 另一方面, 使得用户的交流更具有真实性。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教育微博模式的成熟和普及, 二是强大的技术支持。

3.2 言论控制

教育微博是一个开放的社交网络平台, 用户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同时我们也不能避免某些用户散播一些不良的、恶意的、不利于学生身心成长的信息。这不仅依赖于个人的自觉性, 同时系统还应该有一定的防范措施来确保教育微博的良性运转。一是用户的注册必须实名。可以通过绑定学生的学号、手机等方式实现。二是在系统中设置非法关键词的自动过滤功能。三是添加人工审核功能。

3.3 避免学生上网成瘾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必然需要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因此它对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要求都很高。为了避免学生沉迷网络, 甚至利用学习时间发微博, 应在后台管理上设置相关的控制功能。如上课时间学生用户无法登陆, 对于学生用户的在线时间和信息发布量都有一定的限制等等。

3.4 家长参与的热情不高

尽管我们在开通班级微博的当天就进行了大力宣传, 同时也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微博的使用方法并发放了使用说明, 可是还是有一部分家长因为技术等原因还只能在学生的帮助下收听微博。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新鲜的时代产物, 又运用在了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上, 传统和现代带来的冲击和矛盾也让家长感到了压力和困惑。这就要求更大力度地宣传班级微博的功效, 现身说法让家长感受到微博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同时还要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加大对家长使用微博的技术培训力度。

以上这些问题, 是在班级微博开通以来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 仅凭借个人能力无法解决, 这也将成为微博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微博已经走进了很多人的生活, 是科技时代给予人们的新的沟通、交流和自我表达的平台。实践证明,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 无论对学生、对教师、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而言都带来了诸多益处, 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我期待着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普及, 趋利避害, 将我们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峰。

摘要:从微博的含义和特征入手, 思考了微博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首先对微博的概念、功能、特点进行了介绍;其次结合班主任的实际工作, 探讨了如何通过微博来协助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 提高教师在教学及管理工作上的效率与效果, 最终指出了在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并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微博,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新浪博客.2010年微博网站大全[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497efdaa0100gxz2.htm.

[2]陈国平的博客.微博的风, 到底向哪个方向吹[EB/OL].http://blog.zjol.com.cn/294000/viewspace-1355156.

[3]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l.

[4]刘芹妹, 孟琦.Twitter向教育推来了什么[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19 (10) :107-110.

[5]何文超.从Web 2.0到Edu 2.0-2.0文化催生教育培训业的草根革命[D].珠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2007.

上一篇:翻译练习下一篇:老年健忘≠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