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组课题研究

2024-09-23

英语组课题研究(精选11篇)

英语组课题研究 篇1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英语组课题研究计划

一、选定课题

随着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大重要任务。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虽然我们经常都有布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且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展示,可结果是学生缺乏主动性,展示效果不尽人意。根据我校现阶段学生学习英语情况来看,多数不学英语的学生,他们对英语已经完全没有兴趣,初中英语学不好,高中更没法学,学习英语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科成绩,而英语兴趣的培养关键是在课堂。合作学习、课堂展示是英语课堂教学常实施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能在课堂上有效展示,从而达到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科成绩,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并为高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选定这一项课题,是想通过研究,实现向课堂要质量的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将要具体的研究以下5个问题:

1.课堂上如何更好地组织和调动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学生在课堂展示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和困难。

3.如何有效解决学生课堂展示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4.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展示英语口语对话,并运用。

5.合作学习小组课堂有效展示对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有什么帮助。

三、具体的研究计划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9月9日——2012年10月8日)

(1)选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

(2)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制作《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课堂展示的研究》的教师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调查教师、学生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展示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实施阶段(2012年10月9日——2012年12月15日)

(1)课题组教师在第七、第八、第九三周内在各自任教的年级上一次研究课。请全体英语组教师听课。

(2)课后向教师征求“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课堂展示”的改进意见。抽取各层次有代表性的学生座谈,并向该班学生发放《第一次研究课有效课堂展示评价》的调查问卷,争求学生的个人意见,找出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展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3)课题研究小组在此基础上,召开小组成员会议,探讨交流、收集信息及进行课案例分析,讨论研究如何调整、改进;做好相关记录,并填写《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情况记录表》。

(4)制定第二次研究课的课堂实施方案,找出更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课堂展示”的方法。

(5)课题组教师在第十五、第十六两周内在各自任教年级上第二次研究课。请有经验的教师听课。

(6)课后听取教师的意见。并向该班学生发放《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课堂展示》的调查问卷,对比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撰写《两次研究课成效报告》。

3、总结阶段(2012年12月16日——2013年1月10日)

(1)资料汇总,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并将所有研究材料归纳整理。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各组员撰写个人小结报告。

(二)研究方法

1、通过问卷调查,寻找老师和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有效展示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分析归纳问题和困难存在的原因。

2、通过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网络资源,进行小组合作研讨,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根据学情和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制定可行的教学方案。

四、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形成一篇以《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课堂展示研究》为题的论文。

2、学生变化:

(1)、踊跃参与课堂合作学习并大胆进行英语口语展示,日常生活积极运用英语交流,(2)、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从而提高学科成绩。

3、教师的变化:

(1)、将过去气氛沉闷、学生参与者少的课堂,变为活跃、轻松、快乐的学习场所。

(2)、教师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课堂有效展示有更多的方法,并能更有效实施。

4、形成《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课堂展示研究的教师调查问卷》、《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课堂展示研究的学生调查问卷》样板及相应的教师与学生调查问卷的报告。

英语组课题研究 篇2

基于生物进化思想发展起来的进化算法[4,5]是一种并行、有效的智能优化方法, 其最先是由Holland[4]于1995年提出, 最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通过模拟自然生物进化过程解决最优化问题的计算模型, 它能解决随机自动组卷的随机性, 并能从群体中选出更好的满足条件的个体, 具有很大的智能性。另外, 基于英语试题库中题型多、题目量大等特点, 因此, 基于生物进化机理发展起来的进化算法为从英语试题库中组建有效的试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1 英语试题智能组卷模型

要组建一份完整有效的英语考试试卷, 就是如何从预先给定的英语试题库中按照教师或教育教学要求自动生成一份试题。目前, 我国英语试题基本形成了包含篇章、题类和一些细目, 每一道试题又包含多个属性。其中在组卷中教师要求的一般有:1) 篇章, 试题内容所属篇章。2) 题目类型, 内容所属的题型。如:听力, 词汇, 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 翻译, 写作。3) 难易程度, 一般按得分率分为四个级别:容易, 中等, 较难, 难。4) 区分度, 试题对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鉴别和区分程度的指标。5) 考试时间, 完成每一道题目所需的大致时间。6) 题目的分值, 根据题目所包含知识点的分量事先确定的分值。7) 用户要求, 试题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一般分为掌握, 理解, 运用, 灵活应用。因此, 组一份n道试题的试卷就是从题库中抽取n道试题, 每道试题的7个属性决定一个n×7的矩阵S一行元素的值。

undefined

该矩阵S就是一份英语试卷求解的目标状态矩阵。矩阵S的列元素的分布分别满足用户指定的试卷的总体要求, 也就是:各篇章所占的分数、试卷中各种题型的题数、反映不同教学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各种难度的试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各种区分度的试题所占的分数比例、所有试题的估时总和、所有试题的分数总和这7个指标都应等于用户指定的要求, 或者误差最小。在实际应用中, 设定整卷指标f来综合反映这7个指标与用户要求的误差, 由于它们的重要程度不同, 因此整卷的指标f就是7个指标的加权和, 同时为了不至于各个误差相互抵消, 这7个指标与用户要求的误差都取绝对值。可以用下式表示

undefined

其中fi表示第i个指标与用户要求的误差的绝对值, 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值。

依据组卷原则, 目标函数是越小越好, 而适应度函数则是越大越好, 所以要将目标函数转换成适应度函数。因指数比例既可让非常好的个体保持多的复制机会, 同时又限制其复制数目以免其很快控制整个群体, 提高了相近个体间的竞争, 故采用指数比例变换方法将其转换为适应度函数。采用指数变换法, F=exp (-αf) , 其中:系数α (由经验取法α一般可取值0.04) 决定了复制的强制性, 其值越小, 算法复制的强度就越趋向于那些具有最大适应度的个体。

2 智能组卷的智能进化算法

2.1 编码表示

设题库中总共有m道题, 用X1, X2, …, Xm表示这m道题, 那么组卷就是从X1, X2, …, Xm中选出n道题, 使得整卷指标f最小。在此, 用一个m位的二进制串来表示问题解。形式如下:L1L2L3…Lm。如果L1为1, 表示该题被选中, 若为0, 则表示该题未被选中。假设该套试卷要求有n道试题, 则L1L2L3…Lm串中有n个1。

2.2 种体初始化

随机生成初始化种体。在实际组卷中, 将群体规模设为n, 每个个体都是通过rand (m) 这个随机函数在1至m中随机选择n道题, 其中m为题库中试题的题量。

2.3 个体适应度计算

首先通过解码, 得到个体的组卷参数矩阵S。具体过程如下:根据串L1L2L3…Lm的值, 可知试卷中包含的试题的题号, 然后把这些试题的属性写到组卷参数矩阵S中 (由此可以看到:组卷参数矩阵S的值是由题库中的试题属性组成的, 这就保证了按照矩阵S来选题时不会出现找不到题的情况) 。然后调用评价函数得到每个个体的适应度, 在实际应用中, 通过计算个体的整卷指标f来反映个体的适应度, 整卷指标f越小, 个体的适应度越高。

2.4 选择策略

根据适应度对群体中的个体排序, 并对每个个体分配一个选择概率, 所有概率的和为1。适应度高的串 (整卷指标f相对小的个体) 就用较大的选择概率生成下一代。

2.5 杂交策略

杂交即交换, 是2个串按照杂交概率pc从某一位开始逐位互换, 先在群体中随机地选择2个串, 对每对串随机地选择一个交换点, 是否发生交换操作, 还要受交换概率的控制, 选择好一对串后, 在0—1之间产生一个随机数, 若该数大于pc则发生交换, 否则, 保持原状, pc一般为0. 5左右。

2.6 变异策略

首先是随机选取一个个体进行变异, 再随机在该个体中选取一个变异点, 判断该点对应的试题属于哪种题型, 并根据该点对应的试题是否被选中进行相应的操作。若该点为1, 则表示该题被选中, 然后从该点对应的试题所在题型中再随机选取一个为0的点并将该点置为1, 最后将变异点置为0。若该点为0则表示该题未被选中, 然后从该点所对应的试题所在题型中再随机选取一个为1的点, 并将该点置为0, 最后将变异点置为1。通过这样的操作, 可以保证每种题型中被选中的试题数量保持不变。这里:变异概率pm通常取为0.001—0.1。

2.7 终止条件

由于对不同的种群, 用户的要求不同, 所以, 在进化算法中并不能规定群体进化到了第几代就得到了最优个体 (试卷的最优组合) 。因此, 在进化算法中设一个标志f, 用来标志群体中是否仍然有个体在进行交叉和变异, 即种群中的个体是否仍然在进化, 是否向更优解的方向接近。如f=1, 则还有更优个体;否则, 就己找到了最优解, 群体进化到这一代就结束了, 程序满足条件退出。

3 实验设计及分析

为了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把本文方法与文献[3]中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在试验中, 将600道试题按要求存于试题库中, 并给出要生成的试卷要求, 算法中的参数分别为:试题库中试题总数m=600, 杂交概率pm=0.8, 变异概率pm=0.1, 运行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本文所给组卷方法与传统的随机组卷算法相比, 能用较短的时间成功地组成一份满足教学和教师要求的试卷。

由于进化算法实行了全局并行搜索, 搜索空间大, 并且在搜索过程中不断向可能包含最优解的方向调整搜索空间, 从而易于找到最优解。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进化算法能有效地解决英语试题库智能组卷问题, 与其它方法相比, 它能较早地找到满足条件的群体。同时该组卷方法也为其它各种试题的组卷提供了类似于该问题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小勇, 王瑛.题库管理系统中的自动化组卷算法.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38 (4) :41—43

[2]乐光学, 彭小宁, 曾志峰.试题库自动组卷系统的算法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 2001;21 (8) :198—200

[3]孙勇, 柏云.基于遗传算法的试题库组卷策略.淄博学院学报, 2002;4 (3) :27—28

[4]Holland J H.Adaption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ystems.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5

初中英语学习中小组合作的研究 篇3

【关键词】英语课堂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

研读中学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我们懂得它赋予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笔者对现所任教的八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改革,现将研究结果与同仁们一起分享。

一、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解析

笔者结束了九年级的教学后,接任八年级一、二两个班的英语教学。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和交流后,笔者发现一班的学生课堂纪律非常好,每一节课都能做到“地上掉一根针都能听得到”。由于课堂过于安静,本就中规中矩的成绩优秀的学生们根本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如果笔者直接喊名字提问学生,这名学生就会脸红,说话支支吾吾,最后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完全没有学生可以在这种拘束的课堂环境里给出让笔者眼前一亮的创造性答案。而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更是由于听不懂,缺乏动力,不愿意参与课堂,整堂课都无精打采。这样的课堂虽然纪律很好,考试成绩也不错,但完全不符合英语语言课堂的要求。二班的学生课堂纪律不理想,成绩不是太好的学生完全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翁,每节课听到感兴趣的内容就兴奋地随意举手,回答问题时大喊大叫,有时答案甚至与问题完全无关。听到不感兴趣的内容时就小声说话。在这种课堂环境下,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只能集中百分百的注意力,以排除外界干扰,他们完全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因此,笔者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改变两个班的课堂现状。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案的制定

经过与班主任的沟通,与不同层次的学生们的交流后,笔者制定了一位师傅带领两位徒弟的师徒互助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案。两个班都是60名学生的标准班,座位也都是横10纵6的排法,笔者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将学生们的位置进行了调整,保证每一纵排都有两个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四个英语成绩靠后的学生,每一位师傅身后紧接着坐的是他的两位徒弟,全班总共分成20个学习小组。笔者将两个班级的师傅徒弟名单张贴在班级宣传栏里,师傅们看到自己的名字后都特别兴奋,赶紧找到自己的徒弟进行交流,徒弟们也都对这种全新的形式感到新鲜,开心的向自己的师傅讨教。同时笔者还对师傅和徒弟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师徒间要互帮互助,共同合作探究问题。在课堂上,师傅要帮助徒弟解答疑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徒弟也可以给师傅找出问题的解决方式。这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向其他师徒询问、学习。在课后,师傅要和徒弟们互相检查课文的背诵及单词的听写,师傅还要检查徒弟的作业的正确率,监督他们的课后复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方案的实施

新课标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 语言的机会。”之前这两个班的英语课堂现状显然都是不符合要求的。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新起点,笔者针对两个班级的不同情况作出了不同的教学安排。一班的学生在之前的课堂中交流和讨论的频率很低,性格内向的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用英语表达的机会,随声附和,人云亦云,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甚至聊天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因此笔者提前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及英文材料发给各个小组,要求小组内部提前阅读讨论,课堂回答时,徒弟先说观点,师傅再进行补充,这样保证了每位学生在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的前提下自信的参与课堂提问。二班的学生性格活泼,但容易跑题,而且优秀的学生不喜欢发言。笔者把课堂问题提前做成表格,在课堂上发到各个小组,要求师傅们先进行组内采访,然后师傅们先汇报出每组的观点,徒弟们之后再做补充。这样既可以调动师傅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又可以约束徒弟们跑题的毛病。

四、1 + 1 > 2的小组合作学习

展示与交流是学生呈现课堂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展现学生语言水平的重要过程,小组学习的活动鼓励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师徒互助,亦师亦友,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英语交际表达能力,同时也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笔者发现,在课堂交流中,学生间的交流常常比师生交流顺畅的多。由于害怕遭到批评,有的学生怕向老师提出一些简单的、自己确实还没有弄懂的问题。而在学生间交流中,这些问题往往被提出,并且当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也没法解决时,消除了顾虑的学生更有勇气将问题提出进行全班性的讨论。

在小组合作学习方案实施两个月后的期末考试中,每个班级都有10位同学英语成绩取得了进步。一班有一个小组,师傅进步了8分,一位徒弟进步了15分,另一位徒弟进步了30分,两个班级的平均分也都分别进步了1.5分,2分。这是多么可喜的成绩啊!

笔者深深感到: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共享成长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英语组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篇4

下午好!我组《农村中学多媒体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探讨》课题,是桂林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2010C-111)。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一)课题的研究是时代的需要

本世纪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具有不断获取与创新的能力。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正是新的人才观的科学反映。它改变了以往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任务或教学目的的首位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对青年、对人才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转变,我们要树立以培养品质、发展能力为目标,重在交流、背靠社会的大英语教学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尽力创造生动的语言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使英语教学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造就学生的独立人格有机结合起来。

围绕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全国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断产生质疑,提出英语教学改革并不断进行研究和讨论。而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的应用为英语教学改革所提供的崭新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传统的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也为我们开拓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有力地促进了英语教学及教学改革的进程。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并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和高效,这是中学英语教学理念、方法、手段上的重大创新,也是教学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它必将对教学的内涵产生根本的变革。认真研究多媒体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使我们的教学站到时代前沿,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极深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研究是我校教学发展的需要

上学期,在上级的支持和校行政的努力下,我校实现了多媒体进教室这一教学手段的重大突破,为我校的教学发展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为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新的契机。然而,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用创新的精神探究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我们这样欠发达的农村中学,研究刚刚起步,只能是在探索中发展,我们不但要认真借鉴别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分析,不断努力摸索、研究、总结,在课堂教学理念、方法,结构等多方面得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结论,并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使新 1的设备转化成战斗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校的教学发展。

根据以上两点,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同行在中学英语教学法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其中,《英特尔未来教 育》、《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英语课程理念与实施》(何安平主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案例精选集》(高树忠、刘凤玲主编)、《引领新课程丛书》(陈旭远主编)是较典型的著作,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未来教育的一个方向,但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结合与优化方面的研究不多。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拟创新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寻找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各种功能,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及两者的最佳结合与优化方式,形成具有现代特征的科学、良好的课堂结构,使我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在多媒体条件下,遵循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结合交 际法、折衷法及张思忠16字教学法等主流教学方法及其他教学方法,进行“阶梯式”、“合作—探究式”、“创新课堂”及其他教学模式的构建尝试。

2、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把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在理念、方法、结构上的协调与创新。

3、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4、结合我校实际,把适合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向课堂。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

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各种功能,使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得到最好的结合。

(四)课题研究的难点

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拟创新点

优化课堂结构。

(六)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课题在对教学法理论的学习、分析基础上,以继承与批判相结合的态度,结合多媒体下的教学实践,进行个案研究、实验研究和归纳,从中寻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结合点和课堂结构的优化方法。

四、核心概念

结合与优化:使教学的一般方法、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条件下实现高度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使课堂教学结构得到最好的优化,从而获得最大的课堂效益。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

(一)我组已为研究做了前期准备

我组于2009年1月以“农村中学多媒体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探讨”为课题,进行了至今已一年的校本教学研究,实验经过了第一、二阶段——学习阶段和探

索阶段,课题组成员有二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一篇获广西教育学会第十一次优秀科研成果奖,学校科研处对这两个阶段进行了评估,充分肯定了研究所 取得的成果,研究对学校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课题组成员具有研究所需的能力

主要参加者郑琼兰、唐里、李春兰、罗荣膑、秦玉秀、周元成、黄旭波、黄克江、罗建芳、刘登萍、韦运

三、许柳青都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成绩优秀,教学论文获国家、区、市级奖,具备对课题的研究能力。唐荣赵婷初中英语青年教师,马 羚、庄良菊、吕锡青、龚春荣,学士,高中英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热情高,思维灵活。

整个课题组是一个老中青三结合的结构合理的研究小组。

(三)学校具备研究必须的领导支持和物质条件

校长韦洁华、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林建连、科研主任李志君指导研究并进行科研管理。我校于三年前已建成了一个多媒体语言实验室,通过学习和应用实践,我组大部分教师能够较熟练地利用网络语言学习系统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上学期,我校在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使我校的教学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对科研组的研究活动给予了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等大力支持,这些,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切实的各方面保证。

六、课题研究的进程规划及具体要求

第一阶段——学习

2010年4月至2010年5月,通过组织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学习教师培训教材《中学英语课程理念与实施》(何安平主编)P94—123及P170—206、《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案例精选集》(高树忠、刘凤玲主编)P126—141、《引领新课程丛书》(陈旭远主编)P8—40及P129—142《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P89--115和多媒体使用的有关知识,更新教学理念,加深对教学法的理解,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多媒体应用能力。

本阶段的要求:

1、理解新课程下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的 内涵、意义,对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的设计有初步认识。

2、对多媒体下“阶梯式”、“合作 ——探究式”、“创新课堂”等教学模 式有初步认识。

3、学习领会交 际法、折衷法及张思忠16字教学法等主流教学方法。

4、写一篇涵盖以上三点内容的500字以上的学习小结(5月15日前上交教 研组)

第二阶段——研究探索

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对利用多媒体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

1、遵循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结合交 际法、折衷法及张思忠16字教学法等主流教学方法及其他教学方法,在多媒体下进行“阶梯式”、“合作——探究式”、“创新课堂”及其他教学模式的构建尝试。

2、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把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高度融合。

3、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通过教学和研究,取得对多媒体下构建各种教学模式的体会,对多媒体的各种教学功能和各种教学模式在多媒体下的表现形式加深理解,熟悉教材内容的信息化过程,同时,通过研究,加深教师在改革教学理念、方法上的体会,提高教师素养,增强教师把握课堂的能力,为下一步对多媒体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结合进行优化,构建多媒体下的高效课堂作准备。

本阶段的要求:

1、每位成员要按自己设计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组的研究要求精心完成研究课。

2、按统一要求备课,认真填写教案表。

3、认真上课,课后将课件上交存档。

4、做好课后学生反馈调查。

5、对照课堂设计要求,认真组织评课,写好评课记录。

6、每位成员完成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市级以上(含市级)的教学论文。

第三阶段——研究、优化课堂结构,构建多媒体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最佳结合的中学英语高效课堂,结题

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根据第一、二阶段的研究成果和体会,对多媒体下的中学英语高效课堂作实质性的构建。本阶段除按第二阶段的要求外,要做好课堂教学对比和综合研究,要在构建过程中研究和解决下列问题:

1、如何使学生在多媒体下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得 到充分发挥?

2、如何设计学生在多媒体下的教学过程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能力?

3、如何设计多媒体下的教学内容扩充和改编,使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丰富、自然,更有时代气息,更易被学生接受。

4、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怎样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在多媒体下形成互补优势?

5、怎样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用时进行恰当划分和安排,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和高效?

通过本阶段的研究,使本组成员能对多媒体下的中学英语高效课堂作出有序构建。使多媒体真正成为我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倍增器。

七、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第二阶段结束时,课题组写出小结报告,每个成员写出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论文送市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评奖。

第三阶段结束时,课题组写出结题报告,争取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论多媒体下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结合与优化》,每个成员写出与课题研究相关论文一篇送市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评奖或者在适当刊物上发表。

八、课题经费的预算

1、课题申报费200元。

2、购买学习资料费1000元。

3、学习、活动费1000元。

4、发表论文费2000元。

5、课题结题费800元。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分工

指导研究顾问:韦洁华、林建连、李志君

组长:郑琼兰

成员:唐里、李春兰、罗荣膑、秦玉秀、周元成、黄旭波、黄克江、罗建芳、刘登萍、马羚、庄良菊、吕锡青、韦运

三、龚春荣、许柳青、唐荣、赵婷

具体分工:郑琼兰负责协调和全面工作,开题报告,总结报告、结题报告的书写;唐 里负责摄影工作;李春兰负责组织初中组教师、罗荣膑负责组织高中组教师上课、评课、记录每次评课内容;郑琼兰、唐里、李春兰、罗荣膑、秦玉秀、周元成、黄旭波、黄克江、罗建芳、刘登萍、马 羚、庄良菊、吕锡青、韦运

三、龚春荣、许柳青、唐荣、赵婷在教学中实施具体的课题研究。

本课题研究组全体成员宣誓:我们一定认真研究,按时高质完成研究任务。

英语组课题研究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社会,基础教育的目的已不是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而是要教会一切人学会学习。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往往立足于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知识传输,缺乏自主的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忽视了学生中间的交往。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把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讲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项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可以促使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同时,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是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会,可以避免“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引”。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调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找到合作的途径,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地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类;(1)社会互赖论。认为群体是成员之间互赖性可以变化的动力整体,各成员之间的互赖有其差异性。(2)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学校则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依照此理论,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而是“不愿意学”。(3)发展理论。来源于维果茨基的发展区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4)精致理论。认知学的研究证明,如果要是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识重组或精致。精致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向他人解释材料。(5)接触理论。认为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及友谊。(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认为同伴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7)自控理论。威廉.格拉塞博士认为人的行为内驱力来自人的固有的需要。学生有3种需要:对爱的需要;对力的需要;对自由、娱乐的需要。(8)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个体是在与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进行学习的,学习涉及到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效仿、协助和激发。

四.研究方法与途径 1.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方法

2.研究策略:(1)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文环境;(2)根据学生的智力,兴趣,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合理调配小组成员(3)处理好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和教师适时有效指导的辩证关系(4)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辩证关系

3.基本原则

(1)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2)发展性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每个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3)主动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钥匙学生主动参与,自觉

探索,全身心投入

此外还有合作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建构性原则等

五.

实施步骤余安排 1.实验学校:临河中学

2.实验时间:2011年11月----2012年5月 3.实验步骤:(1)准备阶段

提出课题计划,制定课题方案成立研究小组,并布置落实任务,(2)实施阶段,开展问卷调查,进行具体研究

(3)总结阶段,对整个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出实践报告和相应的论文,撰写结题报告

六.

英语中年级组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篇6

一、教研组情况介绍

本组成员年龄相近,大家团结奋进,积极进取。虽然教学任务重,但大家有奉献精神,每天早来迟走,培优补差。教学资源共享,分配任务及时完成,这样一支团结的队伍,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

二、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抓好课堂常规。

适当调整,使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大纲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非常注意强化小学英语“听、说、读、写”训练。因此各位教师平时坚持做到:认真指导学生发准每个音;全面负责,把好语音关;英语组教师在平时较注重指导正确的书写,训练学生从抄写字词向抄写句子过渡,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在备课中,能严格按照教研室的要求,做到清晰、规范,备过程、备方法、备教材、备学生,做到“心中有本”、“心中有生”。上课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并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会话。课后认真反思,及时总结得失,以利于以后的教学。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组能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进行补差补缺,做到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最终使全体学生达到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努力做到课课通、单元清。

三、强化组内教研,拓展教研内容

1、本学期要求教师按单元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2、重视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指导,落实时间、地点、内容。集体备课要讲求实效,突出重点;集体备课要专题化、系列化;教案改革提倡校本化,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实用教案。通过对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撰写、教后反思等情况的综合检查来评价教师备课情况。加强集体备课、教后记撰写、案例分析等与教师成长最密切的教研形式,使教师自觉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引导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相互借鉴学习。继续完善课头间的相互交流,坚持讨论、反思、相互沟过后进行备课,享受资源共享,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英语组课题研究 篇7

英语教学是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最早是美国教育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后来以其独有的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谓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 就是指在对学生根据某几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前提下, 展开分工明确的竞争式与互助式的一种学习模式。它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展开自主探究与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不仅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虽然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在很多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 合作探究模式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教学中。但是不可否认, 在发展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问题, 影响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如何采取措施改变当前现状, 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成为了当前教学工作者普遍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以供参考。

1.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确保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顺利展开。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做好分组工作对于保障教学有序展开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实现对学生的合理科学的分组, 才能使得分组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才能实现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因此, 在高中英语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过程中, 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 从而确保合作探究学习能够顺利展开。首先, 老师要根据全班学生人数的基础上, 让学生以4至6人为一组的规模进行分组, 同时可以让组内的成员共同推荐该组的组长。其次, 在分组过程中, 老师不能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来进行分组, 否则容易出现每一小组的能力不均等情况, 从而影响合作学习的展开。而是要根据调查和了解每位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信息, 然后再对分组进行安排。比如, 老师可以选择问卷调查的方式, 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交流谈心, 增进双方的沟通与了解, 并且将学生的信息做成一份简单的档案, 然后再以此为依据, 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兴趣、性格等特点来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从而促进各小组成员间能够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与进步。此外, 小组分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 老师要及时发现小组成员间的配合程度的不足与问题, 从而及时对其进行调整, 切实提高分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2.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分组合作学习, 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是连接知识点与学生间的一个重要纽带, 好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 老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形式来展开教学, 从而不断增强教学效果。比如,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 在学习“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一知识点时,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老师可以在讲完相关知识点之后, 让各个小组分别选取一个节日作为描述的对象, 分工合作, 通过网上资料的查找等方式, 一起完成一个关于节日介绍的PPT, 然后阻止学生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交流。这样, 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增强教学有效性, 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同时通过资料的搜索与拓展, 又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再如, 在学习“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的相关知识点时, 老师可以设置几个富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如“The earth may become too hot to live on it , then what will our future be”等。通过这样的设计, 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点, 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学生的思考,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切实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总结教学或者反馈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在高中英语课堂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过程中, 老师也要注意不断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行为作出更为详细全面的评价, 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比如, 从评价内容方面来看, 老师要改变以学生成绩为单一内容的传统的评价标准, 而要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态度、能力、意识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考评;从评价方式来看, 可以从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师生间互相评价等, 不断丰富和完善评价的方式。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 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结语

英语组课题研究 篇8

英语教学是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最早是美国教育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后来以其独有的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谓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就是指在对学生根据某几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前提下,展开分工明确的竞争式与互助式的一种学习模式。它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展开自主探究与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虽然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在很多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合作探究模式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教学中。但是不可否认,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问题,影响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改变当前现状,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当前教学工作者普遍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1.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确保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顺利展开。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分组工作对于保障教学有序展开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实现对学生的合理科学的分组,才能使得分组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实现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从而确保合作探究学习能够顺利展开。首先,老师要根据全班学生人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以4至6人为一组的规模进行分组,同时可以让组内的成员共同推荐该组的组长。其次,在分组过程中,老师不能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来进行分组,否则容易出现每一小组的能力不均等情况,从而影响合作学习的展开。而是要根据调查和了解每位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信息,然后再对分组进行安排。比如,老师可以选择问卷调查的方式,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交流谈心,增进双方的沟通与了解,并且将学生的信息做成一份简单的档案,然后再以此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兴趣、性格等特点来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从而促进各小组成员间能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与进步。此外,小组分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老师要及时发现小组成员间的配合程度的不足与问题,从而及时对其进行调整,切实提高分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2.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分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是连接知识点与学生间的一个重要纽带,好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老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形式来展开教学,从而不断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在学习“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老师可以在讲完相关知识点之后,让各个小组分别选取一个节日作为描述的对象,分工合作,通过网上资料的查找等方式,一起完成一个关于节日介绍的PPT,然后阻止学生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教学有效性,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资料的搜索与拓展,又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再如,在学习“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的相关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设置几个富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如“The earth may become too hot to live on it ,then what will our future be”等。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点,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总结教学或者反馈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不断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行为作出更为详细全面的评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比如,从评价内容方面来看,老师要改变以学生成绩为单一内容的传统的评价标准,而要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态度、能力、意识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考评;从评价方式来看,可以从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师生间互相评价等,不断丰富和完善评价的方式。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结语

英语组国培教师组内汇报情况 篇9

一、舒蕾老师:

题目:展个人风采,扬新71中风帆

体会有以下几点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灵活。要紧扣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2.整合课本资源。要根据我们的学生现状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删教材内容,以更加有效的适宜我们的学生学习。

3.实例展示。在七年级英语STARTER部分,课文设置了三个单元的内容,如果按部就班的教完这三个单元至少需要三周时间,再加上补充音标教学又花两周,这样极有可能跟不上进度。那么如果将三个单元进行整合,再加上音标教学,也许学生能够收获更大。

学生们一开始学习英语是有兴趣的,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制作学案进行检查。通过家校联系,学生们一定会有收获。英语的学习有句很通俗的话:“只要你喜欢.”只要孩子们喜欢有亲和力的老师,一定会喜欢上英语的。

4.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学校学生的现状决定我们的付出一定会比收获多,但是94中从1997年初中一个年级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水平,靠的同样是类似我们现在一样的团队。大量职高教师走进初中课堂。有前人引路,所以,我们也有信心。

二、刘雪晖老师:

题目:优化学习策略,创建优质课堂

体会有以下几点

1.此次培训,时间长、内容多、要求高,二十几个教育专家轮番给我们上课,每次课后都有作业或反思,还有同课异构、小组讨论、撰写论文等等,一开始让人感到压力很大,很不适应。但咬牙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自己对英语新课程标准和各种新颖的教学理念更加的了解和熟悉;对各种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更加的得心应手;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情况,对如何改进教学手段、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加的胸有成竹了。可以说此次培训收获不小,受益颇多。

2.此次培训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讲座。聆听了多位国家级教育专家、各区的教研员、骨干教师等的一个半月的理论讲座和课例分析,加强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国培过程中的这种不服输、不言败,孜孜以求的精神将使我们终生受益。第二阶段:影子研修。到西南大学附中做影子研修,由附中初一英语备课组长---冯世伟老师担任我们的‘影子老师’。和指导老师一块儿,就教材解读、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修。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缩短和填补了理论指导和现实教学中的差距和矛盾。第三阶段:论文撰写。通过前阶段的学习、研修和反思,在林海明教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撰写了论文“注重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我们的感受:

英语组工作总结 篇10

德臣希望学校李金海

本学期我们英语教研组,坚持以研究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目的,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我们组的老师,在承担了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仍然勤勤恳恳的工作,毫无怨言,出色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就本学期英语组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利用教学常规,规范教学工作

教师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全组教师能认真领会《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的能力。同时,继续推行听读的检测功能,让学生在校内、校外都能够自觉的接触英语,培养他们对英语的热爱之情。在备课中,能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到清晰、规范,备过程、备方法、备教材、备学生,做到 “心中有本”、“心中有生”。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组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进行补差补缺,做到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努力做到课课通、单元清,为提高教学

质量提供保障。同时我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组重点听了史修权老师的课,课前大家集体钻研教材、集

体探讨教法、集体备课,课中认真听课、思考,课后认真讨论教学得失、回顾小结。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师生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我组教师积极学好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苦练教学基本功,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的优化,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同时我组教师能做到课前集体钻研教材、集体探讨教法、集体备课,课中认真听课、思考,课后认真讨论教学得失、回顾小结,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创设英语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让这种英语的氛围感染他们,从面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围绕“目标要准确,方法要得当,训练要落实”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我们根据每个人所教的年级和教材的特点,集体备课、自愿上课、课后讨论等方式展开研究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一些新的收获。这节课哪一个活动设计得好,哪一个设计得不好,大家畅所欲言,共同进步。

三.紧抓学科质量,提高全面素质

我组除了狠抓课堂教学外,还加大对差生的辅导力度,做到定时、定量、定效、定对象,使补差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使差生多学一点,多掌握一点,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提高整体水平。如在班级中开展“学习优胜小组”的评比活动,从学生的上课、作业、英语能力等方面加以评分,并及时公布上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还在班级中开展一些小型比赛,如“作业评比”、“英语情景表演” 等,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我们还做好对学生口语的检测工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英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具体工作

我们组开展了具体的效的公开课展示活动,本学期共上了两节英语校级公开课。我们还针对学生英语成绩差的具体原因坐在了一起进行了两次演讨,使我校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每次考试结束我们组都能坐在一起交流成绩的得失,补缺查漏,为下次成绩的取得作了良好的铺垫。

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篇11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活动前准备不充分

合作学习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只有准备充分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才能有效。比如讨论小组成员的分工、讨论题的设计、学生讨论的指导等。现在教师一般只注重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而忽视了同样重要的学生课前准备。如果这样的话,就会直接导致小组学习活动的缺失。小组学习活动应是一套完善的体系,在课前应根据活动的主题或形式及小组成员的相关特点做出适合的、正确的判断,科学分组、明确参与者职责,使小组学习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2.讨论假象

学生的学习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讨论是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也是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但合作学习的讨论要围绕学习内容,不能脱离学习的主题,讨论的假象这种情况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发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常见问题。因为现在班级平均人数一般为50人左右,多为大班教学,所分的小组数量也多——8到9组,面对这样一种情形,教师很难面面俱到,难免有监测不到的现象发生,也不能像原先预测的一样均匀地参与每个小组的活动中去,这样就会导致一些不自觉的学生钻空子,利用小组讨论说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题,造成热烈讨论的假象。

3.教师讨论中、后指导不够充分

小组讨论主要在课堂中进行,然而课堂时间有限,只限四十五分钟,小组学习不能在课堂中完全系统地展开。所以,部分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完成所谓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迫不得已只能在学生刚刚展开话题的时候就将其打断,终止学生的讨论。这样造成了部分学生有话没说完,甚至有的学生还没有机会发言,这样一来就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大部分高中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还是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实施还处于摸索阶段,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关键是看怎样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克服这些问题。

二、学习策略

1. 课前要充分准备

学生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很好地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在活动前,需明确小组活动的任务,这一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一方面,教师选择的话题务必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供讨论。若选取的主题内容不够真实,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那么就会致使学生在讨论时虽有很高的积极性,但却无话可说,这样一来,只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除了选取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以外,还要兼顾这一话题在课堂中的可行性。其次,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名词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新名词,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式也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为此,前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模拟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这一形式来助推自己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一组为例,确定小组活动的相关细节,这样既对各组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又能确保各组任务的顺利完成。

2. 合作学习要明确小组分工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就要有其灵魂人物——组长,作为组长应该具备协调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给小组成员创造最融洽、最适合讨论的氛围。其次,组内成员也需根据自己的特长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比如说,资料收集、整理合成资料等等。小组组长根据具体情况掌控整个小组活动,组内成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何愁小组学习活动不能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呢?

3.客观评价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

教师需在小组活动结束后给予客观、合理的总结与评价,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其中包括客观、合理的总结与评价学生在讨论前的准备工作及讨论中的表现情况——小组整体情况与个人表现情况、讨论后的各组得分情况,对各组进行评定。评价有助于小组活动后续的顺利进行;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加自信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提升学生以后继续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弥补教学中只注重书面考试形式和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之不足。

总之,小组学习活动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虽然这种形式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教师对其还缺乏深入了解,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地在英语教学中探讨、尝试和研究,我们就能大大减少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使这种形式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

上一篇:动画规律教案下一篇:春季幼儿运动会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