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题实验方案

2024-08-08

英语课题实验方案(精选8篇)

英语课题实验方案 篇1

《激学、导学、会学》英语

实验课题方案

揭东县玉窖镇桥头小学英语教研组

2009年9月

玉窖镇桥头小学英语教研组

实验课题方案

一、课题名称:激学、导学、会学。

二、实验范围及规模:

实验班级:五年级一个班41人,三年级一个班38人。

对照班级:五年级一个班33人。

普通班:四年级二个班。

三、实验期限: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

四、研究内容及实验目的:

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如何创设科学的教学技巧并设计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引导学生学好英语。目的在于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每一个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英语,应用英语,享受英语。做到想说、会说、乐说。

五、实验理论依据及原则:

依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课标》指出:“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原则:兴趣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参与性原则。

六、实验方法及步骤: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适时地开展课题组的信息交流。

(二)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按照《激学、导学、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改革的新理念,得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英语的欲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力求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收获。

(三)组织常规的课外活动。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English, I can do”为活动主题,有计划地进行竞赛、表演、歌吟唱等活动,以提高、巩固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让英语慢慢地走进孩子的生活,使他们想说、敢说、会说、乐说。

七、实验工作制度:

学校组织了有一定英语教学经验的行政领导和科任老师共4人组成课研小组,制定定期的课研交流的制度(每半学期一小结,每一学期一总结,每学年进行全面总结),制订每小阶段的教学教研计划,开展小组内听评课经常化制度,通过考核分析、对照、总结、提高等制度规范活动过程。

英语课题实验方案 篇2

第一,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将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习方式产生革新,很好地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的面貌,实现课程改革目标,顺应现代教育发展方向,构建“自学----讨论----归纳---迁移”型教学模式,研究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恰当时机和基本要求。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重视独立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实现从“教”到“学”的根本性转变。

第二,通过有效教学,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掌握合作学习方法,养成合作学习习惯和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个性,让学生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材料、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的能力,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明白事理,学会做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通过该课题研究,使我校老师积极更新教育观念,迅速转变教学方式,提高专业技能,与新课程同行,随新课改一起成长,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并不断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文献研究法、综合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使课题研究步步深入。

三、研究的过程

(一)完善组织管理,扩大课题影响。

1. 化整为零,组织实施研究。

我校以“自主性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为主课题,下设6个子课题,分别由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思品、历史6个学科组进行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调查学生学法现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发言,课后主动复习,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也为了便于管理,我们建立了课题组长负责制。6个子课题分别确定了课题组长,每学期课题组长制订研究计划,期末写出书面总结报告;平时召集并组织本课题组成员学习、听课、研讨等活动。学校教科室通过课题组长完成对课题研究状况的指导、督促、分析、总结。

2. 定期活动,形式多样,扩大影响。

课题组从建立起,就一直坚持两周一次的学习讨论会,活动时间定于双周三下午教研组活动之后,主要是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自主学习”方面的理论,从思想观念上提高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力图使研究工作变为教师个人自觉的行为。或者组织老师对近阶段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归纳出成功经验,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开学初,进行一次子课题研究计划的交流,使教师不仅清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而且了解其他课题研究内容,以便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学期末,各子课题组进行一次子课题研究现状、成果的汇报交流。

课题组坚持每学期的研究课制度。每个子课题每学期至少搞两节研究课,研究课内容要与课题研究内容一致。其余课题组成员只要没课,都要听课;课后专门进行研讨、评议。研究课不仅展示了教师课题的研究成果,改变了教学方式,而且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和业务的提高。

3. 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开阔视野,提高研究水平。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积极参加专业研讨,提高自身研究水平。

(二)具体操作。

1. 调查学法现状,提高研究效率。

为了合理选择课题研究切入点,增强实验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对学生学习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课题研究初期,采用问卷法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90%以上的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72%的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处于盲从、模仿的状态,92%的学生缺乏主动质疑、自主探索的精神和行为,71%的学生对基本的学习方法缺乏了解,90%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针对学生学习现状,我校决定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作为研究主要方向,力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有意义,变苦学为乐学。

2.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步履维艰、分数仍然是命根子的今天,已很少有人在乎学生的理想了,而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在哪个重点学校读书,这是不科学的。应引导学生树雄心立壮志,感受时代的呼唤,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有自己的愿望、追求、目标,充满向上的积极性,这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驱力。这是一个人能成才的关键。其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可以不知疲倦地学,越学越爱学,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再次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注意培养并爱护它。最后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矛盾;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都有成功的机会,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3. 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包括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步。学习基本方式是预习、听课、巩固、作业、检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把这些教给学生应用,并让学生不断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相关学习方法、复习方法,如观察法、记忆法、抽象概括法、逻辑推理法、总结提高法。特别让学生尽力记忆材料,有些材料是必须记住的,要教给学生有效的记忆技巧,这些技巧包括:主动复述、重复、抄写或记忆关键词汇,做笔记、运用想象或其他有意记忆的方法。如有些材料不需要记住,只要记住材料的要义以便以后应用,就要教他们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和概括材料,将它与原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以便理解记忆。让学生尝试运用,在实践中总结创新出高效学习法,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成功感,做学习的主人。

(2)培养学生积极的注意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善于集中注意力,在心理上是学习积极的表现,不善于集中注意力,是心理上消极的表现。老师要使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兴趣盎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注意。此外,教育学生带着想要的情感学习,全身心投入,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毅力、受益终生。因此,教师施教时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元认知,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元认知是个人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监控与调节。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提醒学生始终记得学习目标,始终意识到他们为实现目标而采用的方法。当方法没有效果时,他们为实现目标而采用的新方法,以及付出的努力。老师还要教给他们处理混淆或错误的方法:返回前面的步骤并重新阅读,仔细查看原文;澄清令人混淆或错误的部分;查找漏掉或被误解的信息;追踪每个步骤,以检查方法是否妥当;产生更好的方法。学生通过元认知,能自觉管理、调控自己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自主学习的最高表现。

四、研究的成效

开展课题研究一年来,我校老师全身心投入学习、研究、实践,并不断总结,使课题实验顺利推进。学生重视培养自我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显示出更强的上进心、自信心和学习能力。可以说,一年的课题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学生喜欢学习。

课堂教学中,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思维是紧张的,但情绪是放松的,心理上是安全的,不再感到压抑。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学习、进步,学生能轻轻松松舒展自己的才能,树立学习自信心。因此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的课堂与以往相比,让他们自己说话和思考的机会更多了,小组学习方法与以前不同了,小组合作成果展示形式多样,唱歌、舞蹈、小品、课本剧等展示形式使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再加上师生关系发生了转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可以随心所欲地向老师提问,老师就像他们的朋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1. 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能主地学习,有主见地学习。

在完成老师统一的学习任务后,学生能根据自身具体条件,扬长避短,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地制订一些计划,调整、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能按既定的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寻找到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从课内预习到课外预习,从扶到放,大部分学生学会了预习的基本方法,如查阅工具书、查阅资料等,已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他们具有一定的质疑水平,质疑的问题直击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能分析自己的学习实际,确立奋斗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内容,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探索学习方法,主动尝试各种学法,及时做出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反思现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学法改进、学习状态调整,使自己始终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中。

2. 学生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课堂上经常出现由学生提出问题,请其他学生作答的现象,并能各抒己见,进行辩论。课堂上没有处理完的问题,课后可以继续合作讨论。这种讨论式、争辩式、问题探究式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探究,从而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3. 学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在愉悦、民主的氛围下,我校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学习,综合素养大大提高,讲文明、懂礼貌、会学习、会巩固、作业佳,教学质量明显上升。由此,我校被区教育局评为“先进集体”。许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星期天在家也能认真学习。

(三)初步建构起运用新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先学———小组讨论———共同归纳———迁移提高。

1. 自主先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自信,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自觉管理、调控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创新高效学习法,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成功感,做学习的主人。

2. 小组讨论。

让学生按原先组织的学习小组围坐在一起,在小组长的组织和主持下,一起交流自学情况,一起探讨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以及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 共同归纳。

这一活动实际上是学生个体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和深化,由老师主持。活动内容主要有: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或讨论还没懂的、没有把握的问题。还可以根据内容设计一个可辩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从而加深对一些基本观点的理解。

4. 迁移提高。

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或一些典型例题进行引导性的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总结归纳,或者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拓宽和加深,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老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在一年的课题研究中,我校老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经过锻炼,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对教学有了较为科学的定位,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下的学习必须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转变;真正领会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内涵,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和辅导者。能科学、合理、适时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1)一般性的问题,应采用“自主”性学习。(2)重点问题,应采用“合作”性学习。(3)难点问题,应采用“探究”性学习。

摘要:通过“自主性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课题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明显有了变化,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学习方式,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罗建河.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

英语课题实验方案 篇3

关键词 记忆策略 英语阅读 实验方案

0 引言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是有助于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高职英语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必修课,而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不仅能使学生通过书面语交流思想,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也是学生快速获取新信息、自主学习新语言知识的基本技能之一。这在各类型的英语考试中亦有明显体现——阅读理解部分所占的分值比例均很大,但是,从近年来高职高专学生在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所获得的总成绩来看,其中,阅读部分得分较低,阅读水平相对较差,多数同学尚未达到《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关于阅读方面的要求——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教育部高教司,2000)。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本文设计了相关的实验方案,旨在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尝试运用记忆策略促进阅读。

1 研究背景

国外,一些学者对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做了大量研究后提出,“背书”在中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帮助学生记住优美的语言,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Parry,1998:65;Pennycook,1996:222)。语言学家Sinclair(1991)认为,语言这一系统既是以语法为基础的、可分析的,又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公式化的。行为主义学者Skinner(1957)认为,人的言语行为是一种可操作性的行为,它通过各种强化手段完成。只有强化,才能促使语言习惯的形成。记忆策略正是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有效强化手段,它对语言学习是有大有裨益的。

国内,“多读多背”历来是外语学习中强调的重要方法,并且成效斐然,培养造就了不少的优秀人才,例如林语堂、许国璋、赵世开等。同时,这些语言大家亦都认为记忆策略对英语学习确实有好处(李渝华,2001;许国璋,1995;赵世开,2002)。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技能,反复诵读,可以使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从而逐步形成准确、流畅的外语习惯(龙献平、农时敏,2004)。因此,记忆策略训练通过背诵和朗诵,一方面能够强化语言输入,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增加语言积累,增强语言理解能力,是行之有效的英语阅读学习策略之一。

2 设计与方法

在我国,有不少学者做过将记忆策略训练用于提高英语水平的实验,但多是以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如丁言仁、戚焱(2001)采用测试、回顾和周记的方法,探讨记忆课文在英语专业学生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证明记忆课文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写作等英语水平;董卫、付黎旭(2003)以华中科技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做过类似实验,结果表明,记忆课文有助于学生记忆词汇、学习短语和遣词造句,对是否能提高其写作能力只做了相关预测。

由上可见,记忆策略用于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水平的相关实验研究较少,并且鲜有将记忆策略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具体实施记忆策略,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管理监督,记忆什么样的材料对学生最有帮助等问题,都有待于进行更深入全面的探讨研究。本实验设计方案将对记忆策略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这一预测作进一步的验证,并可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看法。

2.1 实验对象

从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在读一年级下学期的非文科专业中选取两个自然班作为实验班与控制班,这两个班级要为同一个专业,在同一个系,且英语任课教师相同。为使样本更具有可比性,可在选择前,进行英语摸底考试,选出考试成绩非常接近的两个同行班,并以英语摸底成绩中阅读所得分数作为前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证实两个样本具有可靠的可比性。

2.2 实验材料

所选择的背诵内容分为句子和短文两类。句子内容的选取应注重语法和结构,每个句子中包含一个语法点或典型结构,可来源于课本,并且尽量以实用和口语化为原则。每一句长度控制在10~20个单词。短文内容亦结合实用性和知识性,约为100字。所有的背诵材料都事先装订成册,实验班和控制班人手一册,并配有相应的有声文件。

2.3 实验过程

实验时间为两个学期(即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上学期,以下称为第一个学期、第二个学期),36周,每周两课时,一课时为两节长度为45分钟的小课。在保证英语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分别从两个课时抽出部分时间,一部分用来学习句子,一部分用来学习短文。在实验期间,每次上课放10分钟背诵材料的录音。对于句子和短文都要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解,并要求学生跟着录音朗读。实验班学生每周要求背诵10个句子和一篇短文。背诵的时间为每周末,检查的时间为每周一。

检查方法如下:对于句子,教师可利用课前及课间时间对学生进行一一抽查,每人只抽查一到两句;对于短文,要求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默写,并收上来批改。

控制班的学生要求以同样的方式学习同样的内容,唯一的区别是——教师对控制班不提出背诵这一要求,也不进行任何与背诵有关的督促和检查。

2.4 结果分析

回收有效问卷,分析问卷结果。将问卷的各项得分分别加起来,除以总人数,得出各项的平均分值,每个问题的平均成绩表示实验对象对该问题所持意见,低于分值3,说明学生对有关问题持否定态度,高于分值3,说明学生持肯定态度。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3 结语

本研究设计的实验方案旨在丰富高职高专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手段,通过记忆策略训练,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通过本实验方案,一方面,记忆策略有利于英语阅读学习这一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得到进一步论证,另一方面,可总结归纳出教师管理监督的方式和有效的记忆材料,在今后的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教学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Parry,K.(Ed.).1998.Culture,Literacy, and Learning English: Voices from the Chinese Classroom[C]. Portsmouth, NH: Hoinemann,1998.

[2] Pennycook,A..Borrowing other’s words:Text, ownership, memory, and plagiarism[J]. TESOL Quarterly,1996(30):201-230.

[3] Sinclair, J.M..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M].Oxford: Oxfored University Press,1991.

[4] 董卫,付黎旭.背诵式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3(5):56-59.

[5] 丁言仁,戚焱.背诵课文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1(5):58-65.

[6] 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 龙献平,农时敏.背诵策略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J].云梦学刊,2004(3):117-118,128.

[8] 李渝华.林语堂的意念教学法[J].外语教学,2001(1):79-82.

[9] 许国璋.回忆学生时代[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4-78.

理科教研组实验课题方案 篇4

“预习——得出规律”实验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及价值

(一)研究背景

1.自主学习的召唤

自主发展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自主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一个自主学习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自学能力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教给学生怎样寻找真理。”预习正是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起到指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帮助学生学好理科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必然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促进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而预习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尝试。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学校必须意识到: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并能够自主学习的社会公民不仅仅是义务,更是时代的责任。

2.传统理科课堂教育亟需改善

当前,初中理科课堂教学存在着两大难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从这两个难题中,不难发现其原因就在于教师牢牢地把握着学习的主动权,难以或者不敢下放。虽然新课改已经搞的有声有色,但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子对很多教师教学产生的影响还是不容小觑。在这种尴尬的境遇中,很多中学,如洋思中学、杜朗口中学、东庐中学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并最终得出了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对这些中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发现,他们的切入口之一就是课前预习或者课堂预习,根据本校的情况我们辩证地将这一思想加以运用,进行理科课前预习,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的更多,让教师讲的更少。

(二)研究的价值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课堂相互交往的前提。通过对理科课前预习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对理科产生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老师来说,也可以通过参与理科课前预习的研究,为以后进一步的课堂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1.深入理解理科课前预习效果

本研究拟通过对初中理科学科课前预习模式的探索性研究来理解课前预习的意义;同时,本研究运用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学校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其解决,也为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2.完善理科课前预习模式

时下,以“预习”为突破口的课堂教学改革层出不穷。但是,很多学校在实施了预习之后,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成功。究其原因,这些教学改革并没有吸收到那些成功学校的理念,而只是单纯地沿用了他们的做法。本研究拟深入研究成功学校的经验和理念,并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形成一个适合本校的理科课前预习模式。

3.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联合国《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提出,教育培养的人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预习是学生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一个尝试,重视预习实际上是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对学生的预习指导,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发现真理。

4.提高课堂效率

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两点:

1.完善讲学稿,逐步推进教学合一教学方法的实施

本研究在对本校讲学稿进行完善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合一教学方法的尝试,逐步推进理科课前预习的实施。五山镇中心学校理科课题组对讲学稿的设计、编写、使用等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其中讲学稿是根据陶行知先生“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这一教学思想来设计的,本着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原则,开展本次理科课前预习模式的改革。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

2.新的预习流程设计与形成本研究将理科预习的时间设定在课前,意指教师讲解每次理科课程学习之前,教师和学生所做的所有相关准备,既包括课程学习之前的课外预习,也包括在课堂中教师指导下的预习。这既是现实的需要,因为通过访谈个别教师和学生,发现将预习时间设定在课程之前的课外预习可行性还不是很强,这也是对于理科课堂教学的一种创新性探索。预习程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也是特色之一,在预习之前,教师和学生也需要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准备,在实施课前预习之中、之后,将评价纳入,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的课前预习提供参考和经验。在预习的实施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教师的指导作用,也进行了相关细化的要求和评价。

二、研究概念界定

1.理科课前预习

“预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在本次研究中,预习不仅仅指学生所进行的预习,教师也要在指导学生预习之前,进行预习,既包括讲学稿的设计,也包括对学生状况的了解及针对性的相关准备。因此,理科课前预习指教师讲解每次新课之前,教师进行的讲学稿设计和相关准备、学生对讲学稿的提前预习及对学生的预习检验、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检验、以及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进行的再次预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托讲学稿,对将要进行的理科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监控、评价、调整。

2.实践研究

本课题的另一个核心概念为“实践研究”,它既表明了我们研究的旨趣所在,即关注课前预习的实践;又表明了我们研究的方法,即采用实践探索的行动研究,不过于追求理论的完备性,而重在追求理科课前预习实践工作中进行模式实验,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理科课前预习的实践模式。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的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初中理科学科课前预习”模式的实践改革和探索,有效提高理科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合乎时代发展需要的生动的、具有实效的“初中理科学科课前预习”模式。希望能通过对“初中理科学科课前预习”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摸索出一套能适应五山镇中心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成长规律、适应初中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

规律、满足新课程对初中生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的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初中理科学科课前预习”模式。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成功实施学科预习的学校的文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这些实施理科课前预习的核心思想和理念。从而为本校实施初中理科课前预习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支持。

2.调查研究法。在本次研究中,采用调查研究中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方式,更真实地了解被调查者的实际状态,即初三学生及教师对当前理科课堂和对理科课前预习的基本态度,从而进行实施理科课前预习的可行性分析。并对实施理科课前预习后的同学进行后测,为实践的进一步改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3.行动研究法。采用边应用边实验的方法,以实际应用研究为主。实验的进展按照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上升。

4.经验总结法。发现、提炼、概括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和实验,形成初中理科课前预习模式,使之上升至理论的高度,为其他学科教师、其他学校提供参考和经验。

5.对比分析法。通过实施“初中理科学科课前预习”模式前后学生个体的理科成绩和理科素养及教师教学状态的对比,明确本模式实践推进工作的优劣得失。

(三)研究的内容

1.理科课前预习模式的构建——“3+2”预习模式

课前预习的主体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要进行课前预习。“3+2”预习模式中的“3”指的是教师需要做的三个环节:讲学稿的设计、课前预习指导、课后评价反思。“2”指的是学生的两次预习,一次是课外的、在讲学稿指导下的预习,第二次是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次预习。

(1)教师三环节

讲学稿的设计:这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教师轮流进行讲学稿的制定,然后,进行教学组会议讨论,对讲学稿进行修改。

预习指导:在了解学生初次预习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预习指导,课堂教学也随之进行相关的调整。

课后评价反思:此模式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中每一环节都可以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调整,而这需要教师的不断反思。将每位教师的反思进行整理,在教学组会议上进行讨论。

(2)学生双预习

初次预习:在讲学稿的指导下进行初次预习,并完成预习习题检验,同时针对此次预习,提出问题。留待小组讨论。

二次预习:在教师评语和小组讨论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的预习。

2.理科课前预习的教学设计

(1)讲学稿的设计

在设计讲学稿时,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活动设计、反馈练习、知识拓展、课外阅读、作业等纳入其中。既可以作为学生使用的学案,又可以作为教师使用的教案。讲学稿的设计和实施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要不断地向学生和老师征求意见,逐步实行讲学稿的优化。因此,讲学稿的内容也应包括学生意见、教师意见一栏。

(2)对学生讲学稿预习情况的检查

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将讲学稿收上来,并逐一进行准确及时的评阅,通过批语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和评价。而后,进行归纳总结,为课堂上的二次预习指导进行针对性的准备。

(3)针对学生情况,进行指导下的二次预习

首先,让学生根据讲学稿批语,进行小组讨论,由每小组进行组内问题解决,不能解决的以提问的方式提交给教师,教师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预习指导,学生进行二次预习。

(4)课后评价及反思

本次课结束之后,根据学生的预习、课堂表现、作业等进行教学反思。促进讲学稿的进一步优化,预习指导的针对性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初中理科课前预习模式的评价体系研究

本研究注重是否能够提高理科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合理设计的指标体系和问卷、测验来对进行理科课前预习的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对比来进行。并同时对教师设计的讲学稿、教师预习指导等进行形成性评价。此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实验前/后学生的学情评价:从对教师的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

(2)讲学稿的评价:主要从讲学稿的设计、内容、结构几个方面进行指标的设计。

(3)教师预习指导评价:从准备的充分程度、预习指导的针对性、预习指导效果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

(四)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10_2012.12)

针对初中理科课程标准对学校理科教学工作的新要求及学校理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实验目标,提出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组和领导机构。

2.文献研究阶段(2012.12-2013.3)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课前预习的理论动态和实践经验。并通过对其他成功实施学科预习的学校进行文本分析,找出这些实施理科课前预习的核心思想和理念。从而为本校实施初中理科课前预习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支持。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编制五山镇中心学校初中学生理科讲学稿实施现状问卷,在此问卷中,包含了本校初中生对于理科预习、理科课堂及讲学稿的态度、建议与期望。

3.调查研究阶段(2013.3-2013.5)

五山镇中心学校初中学生理科讲学稿实施现状调查问卷编制、分发及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4.实验阶段(2013.5---2013.9)

(1)准实验研究阶段(2013.9――2013.11)

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以理科课前预习为实验因子,实施准实验研究;撰写阶段报告、论文、案例分析等组织成员合作进行理科课前预习的实施。

(2)理科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2013.11――2013.12)

根据学业成绩及平时学业表现,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差异是否显著;编制、分发初中理科课前预习有效性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个别访谈,以充分了解课前预习的效果,并对初中理科课前预习的调查问卷数据予以统计分析;

5.总结报告的撰写(2013.12)

资料的整理和总结,撰写总结报告初稿,并对总结报告进行修改与定稿。针对实验阶段中所解决的问题,组织专项负责人对各项研究内容进行归纳、统计、总结,最后汇总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召开结题鉴定会和总结表彰大会。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初中理科学科课前预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2.“初中理科学科课前预习”模式系列论文。

3.编写学校“初中理科学科课前预习”模式校本讲学稿。

4.“初中理科学科课前预习”模式下师生成长发展的个案集。

六、课题研究的参考文献资料

[1] 吴建英.对学会学习的新思考—以《蒲公英》教学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语文教学2008(3)26-29.[2] 杨静.学会学习终身受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3] 单志艳.中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相应教学行为的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4] 奥苏贝尔等.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 范小辉.预习“八字法”[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5(8).[6] 熊永昌.主动预习式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科学教育:2008(3).[7] 黄娟.走进新课程 预习要创新[J].教坛凝华.[8] 贾会军等.组织预习培养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1999(6).[9] 陈朝蔚.自主学习的前提——课前预习[J].课堂新探索.2006(3).[10] 马丽艳等.浅谈教学活动中的“预习”[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11] 穆林云.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策略[J].文教论坛:2007(13).[12] 姜元俊.“杜式”预习课的“沙化”流程设计[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13] 苗深花等.现代理科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4] 吴星等.给理科老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七、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人员保障

本课题组成员具有完成本课题的调研能力,主要体现在我们拥有一个学术背景交叉宽泛、人员结构合理的课题组。课题组成员以五山镇中心学校骨干教师为主,同时聘请专家学者为理论指导。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学术底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个案资料。在研究者中胡学兵老师、李群知老师具有丰富的理科教学经验,本课题组成员大部分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在课题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制度保障

按照学校课题管理的要求,课题组建立了定期活动制度。我校所制定的教科研成果奖励方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等制度则进一步为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3.经费保障

五山镇中心学校的经验、条件、氛围、设施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对教科研高度重视,并给予课题研究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充分保证,确保课题研究成果的取得,如研讨活动费、成果奖励等,还在评比推优工作中给予优先考虑等。围绕本课题我们已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①组织准备层面:2012年10月,我校拟定本课题,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初步理清思路,并就研究过程进行了协商,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

②理论准备层面:围绕本课题我们做了大量的文献收集和资料查阅工作,初步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这项研究工作完全可以按期完成。

英语课题实验总结用 篇5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题试验实验班级六(3)班2005——2006学年度实验工作已经结束,现将本学期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一、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本学期,配合实验小组的总体安排在班级板报中开设了“英语角”栏目,每两星期更换一次内容,主要有《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之英译》、《奥运英语》连载、《日常生活英语》连载等内容。板报虽内容丰富多样,但起初大多数学生并不感兴趣,针对这种问题我每节课就板报内容向学生提问,并做一些简单对话;在课间和学生一起欣赏、读、说这些内容。慢慢地学生开始喜欢这黑板上的小小一角,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亮相”就“门庭若市”。同学们的语言也丰富起来了。此外我还收集了一些简单的英语作文展示出来让大家欣赏阅读,引导学生写作;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节奏欢快的歌曲,我还给它们配上了舞蹈动作,使学生们乐此不疲。

二、补充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在本学期我收集了一些学生的试卷、书写练习和获奖证书的副印件等充实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慢慢“成长”的袋子见证学生的成长,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来评估我们的实验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三、努力创设教学语境,大胆尝试语境教学。除了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设语言环境,在本学期针对由第一人称向第三人称过度的教学难点,我采取了“语境人称转换法”,即通过设置语境让学生转换人称,首先感知抽象的语法内容,再拨云见日对学生进行点拨辅导。例如在教授“How does she go to school? She goes school on foot.”这个教学内容及其句型时,先让学生复习句型“How do you go to„„? I go to„„by(on)„„.”然后创设语境:

教师:How do you go to school? 学生1:I go to school on foot.教师: How does he go to school?(指着学生1问)学生2: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我组织学生多做了几个类似的对话,让学生充分感受这种语法现象,然后对学生进行点拔。教学效果比以往直接教授语法要好得多。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摆脱枯燥的纯语法,通过感知掌握语言,学生学得投入,我教得轻松。

四、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综合优良率、及格率和平均成绩实验班平均成绩为80.16,对比班成绩分别为74.71和73.19。实验效果良好。

语言的活性就在于她出现和发生的环境,只要我们给她出现和发生的语境,她就不是单纯的词汇和句式,而是生活。语境设置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语言学习融进生活。这就是我对本学期实验工作的简单总结。

实验教师:尹文生

小学英语实验课题总结 篇6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故事是伴随着儿童成长的,它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国外的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讲故事是被广泛运用的教学技巧。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是忠实的“故事迷”。为了听懂故事、读懂故事,孩子们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去学,去听。每当学生听懂了、读懂了就有成功感,满足感,同时也就提高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目前,我国的儿童英语教学也把故事引入了课堂,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地运用。故事教学法是通过故事来完成教学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可行性。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能。在实施课题研究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重视学生潜质。学生智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个学

生都有其自身优势。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深挖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质。教师特别要尊重学生由生活经验引发的思维,坚持“思维无禁区论”,视学生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力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能,促进自身的主动发展。

2.了解学生。通过各种调查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去了解他们,体验他们的欢乐与忧愁。通过各种调查了解学生学不好或厌学的原因是什么?在充分了解情况后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在课堂上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恰当地评价学生。我们在课堂上要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树立学生的信心。通过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的眼神,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与器重,使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情绪,鼓足勇气,积极思索,增强自信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故事教学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准备好教具,如头饰、图片、课件,还要布置好教室,给学生创设一个故事学习的最佳环境,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5.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故事教学。选择故事时,要多重考虑年龄、学英语时间的长短、单词量的多少,还要考虑故事的情境是否合适孩子们学习新的词句。故事的内容、词汇和句式不能太难,太难学生听不懂;篇幅不能太长,太长学生很难背诵下来;还要生动有趣,不生动就不能称为故事,就不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而富有寓意的故事常能促使学生思考,激发讨论。故事还要能结合所教的内容。要注意故事中是否含有有趣的角色。

6.合理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学生才刚开始接触英语,要让他完完全全地听懂一个英语故事,听懂每一句话,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候,教师就得依靠肢体语言去阐释,通过各种丰富的体态语言,学生才能在看、听和感觉基础上大致理解这个故事。

7.详细讲解。学生在整体感知故事之后,对故事有一个基本的轮廓。这时教师再详细讲述整个故事。在讲述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而不是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的接受。可让学生表演故事中角色的动作或模仿声音。可在关键词句出现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猜测词义或句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互动,让学生全身心融入故事之中。

8.定期开设英语活动课。在活动课中,尽力做到结合教材,贴近日常生活,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在教学英语活动课时,注意贯彻一个“活”字,老师当好导演和指挥者,要善于驾驭课堂,要把故事融汇到教学中去。英语活动课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做到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9.开设英语兴趣小组。在学校开设英语兴趣小组,利用周四和周五下午第三节,作为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小组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排练英语小短剧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我们还创办英语角,校园英语故事广播,EnglishParty 等,给学生提供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在课外,英语教师与学生见面,均用英语与他们交谈,鼓励他们大胆开口,并要求学生之间也尽可能多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10.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若长期只使用某一种教学形式或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明显下滑,会感到索然无味,产生厌上英语课的倾向。为防止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

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故事活动中去。比如,在实施故事教学时,也采用游戏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竞赛法等。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使他们上完一节课后,心里想着下一节英语课老师要上什么新知识呢?有什么新花样呢?这样,学生带着欲望去学习,求知欲加强,注意力更集中,便能学到更多的语言知识,并能交际使用。

英语课题实验方案 篇7

课题申报流程

填写《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 (一式四份) →交相关部门审核、盖章→快递或邮寄至课题管理办公室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课题管理办公室交总课题组审核盖章→课题管理办公室向申报单位返回《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二份及相关批复文件一份→申报单位交书面《实验课题开题报告》一份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组织开题。

1. 申报单位需逐项填写总课题组发布的《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 注意学校填写“实验基地”版;教研室酌情选择“实验区”版。一式四份原件, 必须是电脑打印, 以免出现成员姓名错误。课题负责人签章为本人手写, 打印无效。

表格可在翼课网 (www.ekwing.com) 、新课程英语教育网 (www.ncneedu.cn) 下载;或通过Email向课题办公室 (ktbgsh@126.com) 索取。

注:实验基地 (实验校) 需附上《实验课题申报单位基本信息登记表》一份。

2. 实验基地 (实验校) 必须在单位盖章之后, 再报当地教育局或教研室审核并签章;实验区报上级教研主管部门签章。

3.《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各项内容要逐项认真填写, 论证要严谨、充分, 表达要明白、准确。

4.每个实验课题组研究人员不得超过16人, 负责人 (组长、副组长) 不得超过2人。

5. 课题管理办公室收到《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后交总课题组审核批复。立项后课题管理办公室留存两份申报材料, 其余材料寄回申报单位和主管单位存档。

6. 申报单位收到课题管理办公室返还的《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及相关批复文件后, 方可开展研究工作。课题批复之后两个月内, 递交书面《实验课题开题报告》一份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 并组织开题。

7. 为避免重要文件遗失, 课题证书及通知等相关重要文件一律采用快递方式寄达课题实验单位, 相关成本费用由课题单位承担。

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课题管理办公室联络方式: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26号院30号楼A座805室

邮编:100176电话:010-87163329传真:010-87163269

联系人:董老师

网址:www.ekwing.com (翼课网) www.ncneedu.cn (新课程英语教育网)

英语课题实验方案 篇8

语文究竟是什么?我想语文课本只是小小的池塘,我们利用这套序列内容来锻炼孩子游泳的技能,扫清障碍,它的外面还有供孩子自读的读本、杂志等宽阔的湖泊,更有无边无垠、惊涛骇浪的各类书籍与生活实践等有字与无字的书本。大海,就是今日《课程标准》里强调的语文课程资源吧!

我们在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在有限的时间内选取哪些资源,资源的比例如何把握,选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这些课程资源?当语文课本学习的宝贵时间很多让位给了阅读、写作等活动后,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处理好课本学习,如何避免基础知识不牢固、课本选文解读肤浅等问题,尤其如何用以前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课本学习,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这成了当前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的瓶颈。这就使我感到,在语文主题学习课题实验中,科学地整合和建构语文课程资源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这一课题实验需要突破的重要内容。由此,我们定位“语文主题学习与资源构建”这一视角,以期在语文课程资源的科学构建上获得突破。

二、实验设想与过程

我们在这一轮实验中主要做了如下内容:

1.继续实践大阅读理念

从学习资源方面入手研究语文教学,正是抓住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症结。新课标对课程资源做了详尽的总结: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我们在此基础上,归纳为四类:文化传媒、自然、社会生活、自我。语文课本、课外阅读、各科课本材料、各类日常说明书、影视、网络等媒体(有字之书),自然、社会、个人心理(无字之书)等都将成为学习的内容和研究的对象。由此,我们首次提出“大阅读”理论:对一切事物(文字、音像、自然、社会、自己内心)的关注、感悟、解读。强调关注意识,让学生有精力、有兴趣、有目的、有灵性的观察、鉴别、思考尽可能多的事物,并随时写出一定的见闻感受。

2.切分三大板块

依据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把语文分为课本学习,课外阅读,生活三大序列,由此学习内容可以切分为三大板块:课本学习、课外阅读、综合实践与写作。

3.实施“二三制”课时分配

课时毕竟有限,我们必须做到每周课本学习二课时,课外阅读二课时,综合实践活动与写作共二课时。

4.改进语文课本教学思路,大幅度裁减课本学习时间

总体上,改课时预习为单元预习,课前布置学生分单元归类整理字音字形、作家、词义、背诵名句等知识点,对单元内容和每课内容主旨整体把握,把对基础知识一课时一解决变更为单元总体归纳。使学生目标明确,集中强化突破。每单元课上集中归纳订正共一课时。这一点在过去单元预习课中进行过,目前仍会有争议,但效果明显。它根本改变了基础知识花费时间多,却效果不好的弊端。

细微到每课时,分为精读示范课,每课最多一课时,自读归纳课,几篇自读课文提出几个共性问题一节课完成,精读课文也可以归并阅读。每单元一般两周内,三课时完成。节省出时间,进行语文拓展和兴趣活动和大量同步课外阅读。

在综合处理上,设置专题活动课:全册古诗词集中学习,现代诗歌集中学习,这两类少的可以合并一课时,主要设计为诗歌朗诵比赛,老师点拨节奏重音语气,最后老师勾画名句强化重点。适合小品剧表演的课文,分组准备集中表演展示,作为增加快乐的才艺展示课。此外可安排名著交流课,写作展示讲评课等,此类都要做好总结和奖励。

5.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确定了“定标自学—小组交流互助—课堂讨论质疑—重点训练—体验反思”的路子,提高课堂实效,以压缩课本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6.建立各类成长档案

设定基础积累、阅读、作文成长档案,并有语文一日、一周、一学期评估表。

7.加大阅读量,努力推荐美文佳作

在课题实验用书基础上再推荐实用佳作和学生优秀习作集。这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主要内容。我们利用改进资源结构节省的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借阅系列图书,全班统一阅读相同书目,每两节课拿出20分钟进行内容和体会交流,可以作简要内容梗概或感想总结,也可以模仿所读丛书的主题进行相类模仿创作,还可以将一本书做成一张手抄报集中展览评选。如阅读《想象天地》后模仿写一篇童话、寓言、科幻等;阅读《至爱亲情》后回忆最感动自己的亲情故事;阅读《亲近文学》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学样式,进行小说、散文、诗歌等仿写。由于我们课本讲授时间减少,每周可以利用2~3节时间让学生阅读主题学习系列与课本配套的书目,加上课余时间和阅读兴趣活动课时间,每一到两周,学生可以阅读完一本书籍,其容量接近一册语文教材,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可以阅读12本左右书籍,加上日常订阅的杂志等,阅读量超过过去整个初中三年的量。这样巨大的阅读量,自然对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8.努力挖掘学生佳作,完善学生作文,不断优化

利用作文成长档案,显示作文优点与不足,分类优化,学生作文按ABCD分为四级,逐级晋升。现在我们学生训练一年后,基本晋级A级,学生每年都有上百篇文章获奖与发表。

三、实验效果与反思

我不想吹嘘我们的成绩,有我们优异的成绩、学生数以百计的作品,和学生由衷的喜悦与社会的赞誉为证。只是常常回顾起过去没有足够图书时,和学生一起靠幽默和搜集资料来引动学生兴趣的艰难和哀伤,就像看着孩子们在泥潭里洗澡,浑身脏兮兮的,还得让那些孩子跳下去,似乎这才是孩子们的唯一世界;就像无米为炊,一群孩子抱着饭碗,瞪眼看着你,你只有让他们盛上水,一遍遍喝着洗碗水;我们痛惜一届届孩子失去了最佳读书生长期;就像站在枯井中,带着应试的镣铐,却想跳一曲新舞,感受着教的累,学的苦。但是,我知道倡导新课程理念已经很久了,或许这样的故事过去了,很多问题根治了,但是或许还有未知的问题在考验着我们的功利心和责任感。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走进和谐美好的境界。

上一篇:建构主义与音乐教学下一篇:2023年度消防安全管理应急预案